本来这几天的博文想写另一个话题。但《坏球时报》的胡编连发几条微博,叫嚣“增核论”,网络舆论哗然。 于是俺改变主意,写个长篇的原创博文来谈谈“核战略博弈”与“中美新冷战”。 考虑到某些读者不太了解军事术语,先简单扫盲一下。 如果你本身是军事爱好者,或者你已经对核战的术语很了解,可以直接跳过这个章节,看下一个章节。
洋文叫做“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缩写为 ICBM。 一般来说,超过六千公里的弹道导弹才有资格称之为 ICBM。 ICBM 的射程当然是越远越好。但考虑到地球周长4万公里,ICBM 的最大射程【没必要】超过2万公里。 由于 ICBM 要打击的目标不太可能正好处于地球的对端。一般来说,有一万五千公里左右的射程,就基本够用啦。
洋文叫做“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缩写为 MRBM。 不同的国家对“中程弹道导弹”的定义也不同(差异主要在【射程】)。 美国国防部的定义为:射程1000~3000公里的,算是中程弹道导弹。 当两个拥核国家相互较劲时,先动手发起【核打击】的行为,称之为“一次打击”。 挨揍了之后进行【核反击】的行为,称之为“二次打击”。 能够进行“二次打击”的关键在于——该国的核力量能够在“一次打击”中得到部分幸存。或者说,如果你的核力量在“一次打击”中已经全毁,你就没资格玩“二次打击”。 为了提升自身核力量的生存概率,演变出“三位一体”的多元化配置。“三位一体”代表了“陆基/海基/空基”的核力量,大致如下: 陆基——位于陆地发射井的战略导弹以及车载战略导弹 海基——通过战略核潜艇发射的战略导弹 空基——通过战略轰炸机发射的战略导弹 对抗“一次打击”,【海基】核力量的生存率最高。 海基核力量虽然可以对抗“一次打击”,但潜艇也需要休整/补给/维护。当潜艇停靠在母港时,也会被“一次打击”报销掉。因此需要有某种“轮班制度”,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定比例的战略核潜艇潜藏在外。这些潜艇就属于“警戒状态”。
对于空基核力量,也有“警戒状态”这个概念。比如“第3次柏林危机”的时候,美苏双方的坦克在柏林墙对峙,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双方都让各自的战略轰炸机进入警戒状态(升空或处于随时起飞的状态)。当空基核力量处于警戒状态,也可以躲过对方的“一次打击”。
既然本文的主题是“核战略的博弈模型”,后续的讨论当然会牵涉到【博弈论】的一些知识。 很多人都听说过“博弈”这个词,但大部分人并不具备博弈论的相关知识。这篇博文发出半年之后,俺针对“博弈论”专门写了一篇比较系统的扫盲:
在人类的军事史上,武器总是相克相生滴,就如同“矛与盾”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有了机枪阵地,就有了对付它的坦克;有了坦克,就有了对付它的反坦克武器…… 但是核武器(尤其是“【战略】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相克相生的状态。 对于“【战略】核武器”而言,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抗它的打击。因此,它也被称作【绝对武器】(absolute weapon)。 引申阅读:
俺的网盘有一本《绝对武器——原子能与世界秩序》。此书出版于1946年(也就是核武器刚刚诞生不久)。它是第一本系统阐述“核威慑理论”的著作。
【绝对武器】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的思维模式。对于拥核国家而言,其决策者必定需要懂一点“核战略”的博弈模型。 对于咱们屁民而言,也需要懂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战略核武器的时代”,已经【没有】前方与后方的差别。更通俗地说,一旦爆发大规模核战争,“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与“驻守前线的士兵”,死亡概率其实差不多。 本文后续章节会介绍各种不同的博弈模型。为了更加通俗易懂,俺尽量不使用数学术语。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读者会说:核战争根本不可能爆发,因此没必要知道这些。
对这类观点的反驳,体现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或者说,如果你看完这篇扫盲,自然会明白:“爆发核战的概率”【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小。
美/俄两国的核武库,不论是“核弹头总数”或“总当量”,都占据了全球核武库的绝对多数(80% 以上,甚至 90% 以上)。因此,只有这两家才有资格称作“核大国”。 某些小粉红看到这里,大概不服气。俺来进一步解释:
在胡锡进的微博中提到: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言下之意就是: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只有3位数。作为对比,如今美/俄两国的核弹头数量都有4位数,冷战高峰时期甚至达到5位数。
核大国之间的博弈模型称作“确保相互毁灭”,洋文是“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 MAD(这个 MAD 正好是英文单词【疯狂】)。 这种博弈方式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成形。基于该博弈模型,美/苏两国中的任何一国如果先发起“一次打击”,挨揍的另一方依然能够剩余足够多的核弹头以报复对方。最终,双方都会被摧毁。 前面提到的【三位一体】,其中的“海基”是“二次打击”的关键。因为战略核潜艇可以潜藏在大洋深处,难以被“一次打击”消灭掉。 当两个核大国相互之间达成了 MAD 博弈,此时博弈模型处于【纳什均衡】——双方都不想先动手。
(注:关于【纳什均衡】的概念参见《博弈论入门教程——从基本概念到具体案例》)
但这种均衡并不是永久性滴,某些约束条件的改变,将会打破这个均衡(在后续章节,俺会聊到“如何打破均衡”)。 在外交、军控等领域中,对于达成 MAD 博弈的双方,称作【相互脆弱性】(洋文叫“mutual vulnerability”)。一旦两个核大国达成了“相互脆弱性”,它们之间的核战略也是稳定滴,术语叫“战略稳定性”(洋文称作“strategic stability”)。 请注意:“相互脆弱性”是“战略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即便是军事爱好者,有很多人也【误解】了 MAD 中的“destruction”这个词汇。 并【不是】说“人全死光了”才叫“destruction”;而是说“二次打击的破坏程度超出了对方决策者的【心理承受度】”,从而使得对方决策者不敢贸然发起“一次打击”。 请注意:这里已经牵涉到“心理承受度”这个心理学概念。不同国家的决策者,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决策者,其“心理承受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俺在后续的 战争意志 这个章节会再来聊这个话题。
在 MAD 博弈模型中,有如下两种【反击模式】——
反击模式1——遇袭即反击
通俗地说,只有当自己遭到对方的核袭击,然后再用自己的核力量反击对方。
反击模式2——预警即反击
通俗地说,只要自己的预警系统发布“核弹警报”,就用自己的核力量反击对方。 “模式1”的缺点在于——在遇袭之后,自己的核力量已经有一大部分被摧毁,能用来反击的核力量已经大大缩水了。 “模式2”就是为了弥补上述缺点——当“核弹警报”拉响之后,这时候自己的“陆基 & 空基”尚未受损,可以先把“陆基 & 空基”的核弹头射出去。 “模式2”虽然有上述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万一核预警系统出现故障(出现误报),就会【意外地】引发全面核大战。
这可不是俺耸人听闻——1983年的美苏核危机(参见“这个维基百科链接”),就是因为苏联的核预警系统误报,差点酿成全球核大战。
方法1——核军备竞赛 这个策略的关键在于——看谁更能【烧钱】。说到“烧钱”,几乎没有啥事情能比得上“核军备竞赛”的烧钱速度。当其中一方没钱可烧,均衡就被打破了。 有些同学会问,造出来的核弹头可以放很久(寿命几十年)。当双方核武库的规模已经达到 MAD 均衡,烧钱不就结束了吗? 有这类疑问的同学,忽视了如下几点: 1、核武库有很高的【维护成本】 2、有些国家为了加快烧钱的速度会这么玩——双方先拼命造核弹头;然后召开“核裁军会议”,各自销毁一批;然后双方再继续狂造核弹头。如此循环往复……(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的财富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话说美苏冷战的时候,美国就用这招拖垮了苏联。千万别低估了这招的威力。即使像苏联拥有如此深厚的军事工业基础,最后还是被拖垮了。 顺便吐槽一下:很多小粉红【高估】了天朝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天朝的制造业)。咱们天朝擅长的制造业,很多是“民用工业”;而“核军备竞赛”需要的是军工业。这两者的差异可大啦。
方法2——导弹防御系统(MDS)
在 MAD 博弈模型中,只要有一个国家率先建成“导弹防御系统”,就有可能打破 MAD 的均衡。 对 MDS 的讨论会牵扯出好几个话题,俺在本文后续单独开了一个章节来讨论。 如果两个拥核国家都是“核小国”。一方面,由于核小国的弹头数量本来就不多,肯定会想办法把自己的核弹头藏好;另一方面,先动手的那一方,核弹头数量也不多,要想在“一次打击”中把对方的核弹头【全部】摧毁,这个难度还是比较大滴(即使对方【没有】“三位一体”,这个难度依然比较大)。 因此,两个“核小国”如果相互打起来,挨揍的那方通常也会有“二次打击”的能力。那么,先动手的未必能占到便宜。 在这个基础上,两个“核小国”也可以达成某种“战略稳定性”——都不想先动核武。但这个“战略稳定性”【不是】基于“相互脆弱性”。因为“核小国”的弹头数,还不足以达到“摧毁”的程度。 举例: “印度 VS 巴基斯坦”的核博弈,就属于这种模型。 前面的两类模型,都比较简单。现在来聊最复杂的情况。当“核大国”与“核小国”进行较劲时,会出现很多种情况(几种细分模型),下面俺分别来介绍。 比如说“美国与以色列”是铁杆盟友。美国知道以色列不可能对自己发动核打击,以色列也知道美国不可能对自己发动核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相安无事——达成“战略稳定性”。 对于这种博弈模型,“相互信任”是“战略稳定性”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核小国”【不可能】主动对“核大国”进行核打击(这么干相当于自杀)。所以,博弈的主动权在“核大国”这边。 “美国与北朝鲜”就属于这类关系。在如下这篇博文中,俺专门谈了金三胖的博弈策略。金三胖玩的策略叫做【战争边缘策略】。通过玩这种策略,三胖把自己【包装成】战争狂人的形象(俗称“装疯”),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
在2016~2017年这段时间里,三胖密集地进行各种导弹试射&核试验,同时不断发出奇葩的战争叫嚣。搞得很多天朝网民认为他是疯子。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说明你还不如金三胖聪明 :) 如今大伙儿看到了——三胖并没有达成心愿。前几年在越南河内的“川金会”谈判破裂,说明三胖低估了川普的狡猾程度。
作为对比,美国对付北朝鲜,有多种策略可供选择。参见博文《聊聊朝鲜半岛核问题——美国博弈策略分析》。
这是【最危险】的一种细分模型。考虑到“核小国”【有潜力】成为“核大国”,这就是典型的【修昔底德陷阱】。 而“中美博弈”恰恰就属于这种模型,所以俺单独开一个章节(如下),分别从双方的博弈立场进行讨论。
本章节是针对上述的 细分模型3——双方【缺乏互信】,且“核小国”【有潜力】成为“核大国” 展开进一步讨论。 考虑到某些读者缺乏外交领域的背景知识,有必要先来扫盲一下。
最近这些年,【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一词已经成为热门的外交领域术语。该术语出自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注:俺的网盘分享了此书的电子版)。在这本书中,修昔底德认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必将挑战“现有的大国”。而这种挑战进行到最后,双方通常会以战争的形式摊牌。
在如今的术语中,如果双方最终以战争摊牌,就称作“双方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反之,则称作“双方【没有】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举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视作:“德国挑战英国”,双方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美苏冷战可以视作:“苏联挑战美国”,双方【没】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请注意: “修昔底德陷阱”既可以用来描述【全球】范围的争霸,也可以用来描述【地区】性的争霸。比如说:“中日甲午战争”就可以视作崛起的日本与现有的地区性大国(清朝)之间的摊牌。 在本章节的后续部分,俺讨论的是【核博弈】过程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核小国”博弈选项1——努力发展为“核大国”,并【公开】这种企图 对于“核小国”而言,这是【最傻逼】的做法。这种行事作风会显著增加“核大国”【先下手为强】的动机。核大国的决策者会琢磨:以其让一个【没有】信任关系的对手坐大,还不如趁其弱小时,先把对方灭掉。 有些比较天真的同学,认为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先下手为强的核打击”。请看下面的举例。 举例:1969年的中苏核危机(苏联企图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在《从量变到质变——中美关系40年》一文中,俺曾经聊过这事儿,相关报道参见朝廷喉舌人民网的“这个链接”。(注:俺特地引用朝廷喉舌的链接,就是为了堵住某些小粉红的嘴)。
请注意此事发生的时间点(1969年)。那个时候,天朝刚刚试爆了原子弹没多久,并且中苏关系降到历史低谷(双方刚刚在珍宝岛干了一仗)。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当然不希望中国的核力量崛起,苏联军方企图先下手为强,一点都不奇怪。
“核小国”博弈选项2——努力发展为“核大国”,并【隐瞒】这种企图
这个策略当然比前一个高明。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隐瞒多久?“核小国”隐瞒意图的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有利。等到最终意图暴露时,自己的实力已经壮大。“核大国”再想动手,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了。 举例:苏联核力量的【低调】崛起 当初苏联的做法就类似这种策略——
一方面,苏联利用间谍网获取了曼哈顿工程的很多机密信息,从而在技术上少走弯路,加快进度。(关于苏联间谍网的事情,俺在“这篇博文”中提到过)
另一方面,苏联在自己的核力量尚未成型之前,足够低调。以至于当苏联在短短几年内接连试爆成功原子弹&氢弹,让美国高层很震惊。
“核小国”博弈选项3——保持现状,并想办法让“核大国”相信这点
如果“核小国”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让“核大国”相信自己没有坐大的企图,那么双方依然可以达成“战略稳定性”。 由于缺乏互信,“核小国”要让“核大国”相信自己愿意维持现状。这点比较难做到。 如果“核小国”没法让“核大国”相信自己愿意保持现状,那么“核大国”的决策者始终会怀疑——“核小国”表面上装作维持现状,背地里企图走“选项2”的博弈路线。 “核大国”在实力方面占据优势,因此有更多的博弈选项。
“核大国”博弈选项1——【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全面摧毁对方)
“核大国”要不要使用这招,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是——双方核力量的【差距】。双方实力差距越悬殊,“核大国”这么干的动机也越强。 这个策略的困难在于——要承受道义/舆论的压力。有些人很在乎这种压力;反之,有些人就不太在乎。 举例:冷战【初期】的博弈
美苏冷战的时候,由于美国先拥有核武(原子弹、氢弹)。苏联作为后来者,它相对于美国是“核小国”(至少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苏联的核力量处于下风)。
冷战初期(50年代初),由于双方的核弹头数量都不太多,尚不足以达成 MAD 均衡(核恐怖平衡)。所以,当时的美苏博弈也属于——没有信任关系的“大国小国博弈”。 在那种局面下,美国军方的强硬派曾经考虑过这个策略(先动手灭了苏联)。从后来的解密文件看,美军方高层一直有这种声音(其内部术语叫做“预防性打击”)。并且美军方还多次制定了对苏核打击的详细计划。但美国政界高层一直没同意。如果你以为美国的政客善心大发,那你就太天真啦。美国政界的某些人,战争意志并不比军方弱。没有批准这类计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实力差距没有拉开】。 苏联是在1949年爆了第一个原子弹。(根据解密材料)在1948年中期,美国佬的核弹头有50个。就这点家当,还不足以彻底摧毁苏联的所有大城市以及军事设施。而且当年的投放方式非常受限(只能靠“B-29 战略轰炸机”),再加上那时候还没有军用侦察卫星(侦察飞机的效果明显不如卫星),美国佬难以评估哪些目标是高价值目标。等到后来若干年,美国佬的核弹数量慢慢多起来,也逐步摸清苏联的高价值目标都有哪些;但俄国佬的核弹数量也多起来了。双方核力量的【差距】始终没有拉开。
顺便说一下:除了“差距没有拉开”这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美国政坛已经对【遏制战略】达成共识(相关介绍参见“这篇博文”),所以白宫对军方提出的“预防性战争”兴趣不大。
“核大国”博弈选项2——【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先摧毁对方的军事目标)
这招与前一招比较类似,差别在于——“一次打击”只针对【军事目标】。即使“核小国”拥有“三位一体”,被“一次打击”之后还保有海基核力量,海基核弹头也不会太多(注:“海基核力量”通常只占本国核武库的较小比例) “核大国”如果用这个策略(先打军事目标),承受的道义/舆论压力会小很多。而且会让“核小国”面临【选择的困境】——如何报复对方?下面分几种情况讨论: 情况1: 由于“核小国”能用来进行“二次打击”的弹头很少。如果只用这少量剩余弹头打击对方的军用目标,显然不够用。比方说:要想摧毁对方的陆基发射井,基本上每个发射井需要消耗一个核弹头。由于“核大国”的核武库足够大,“核小国”即使把剩余弹头用来摧毁对方的陆基发射井,还是不够用。 情况2: 如果“核小国”选择以剩余的少量核弹头攻击对方的民用目标(大城市),那么就会受到舆论/道义压力。因为对方在“一次打击”中并未攻击自己的大城市。 就算“核小国”不顾及任何舆论/道义,依然攻击对方的大城市,由于自己手头剩余的弹头很少,只能摧毁对方的【少数】大城市。而这么干了之后,“核大国”就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全面摧毁“核小国”的【所有】大城市(而且不用承受太多道义/舆论压力) 情况3: 如果“核小国”选择啥也不做,等同于“认怂”。 举例:1969年中苏核危机 前面聊过“1969年的中苏核危机”就属于这招。当时苏联企图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打掉中国在西北的核基地。 这事儿当初是被美国佬阻止了。设想一下,如果当年美国佬不去阻止俄国佬,在苏联打掉中国的核武基地之后,毛腊肉其实没有太多选项。
“核大国”博弈选项3——【逼对方摊牌】的策略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会有这种策略。 为了让大伙儿理解这种策略,简单聊聊“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核武器,但博弈的奥妙基本相通)
二战初期,当日本全面侵华,就已经触及了美国的底线。对美国的地缘战略而言——不能容忍某个大国独霸远东或欧洲。关于远东地区的问题,在上世纪20年代初的【华盛顿会议】中,美国佬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日本也参加了那次会议,可惜日本军方没搞明白美国佬的战略意图,也许他们以为美国佬只是说着玩的(顺便吐槽一下:二战前,日本军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思想家)
话说后来纳粹德国击败法国,日本作为纳粹的盟友,顺手就接管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属印支那”(也就是如今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如此一来,日本就控制了从朝鲜半岛一直到西贡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西太平洋沿岸都被日本控制了。 当初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候,美国佬已经发出外交警告。结果日本不但没收敛,反而把“法属印支那”也占了。美国的领导层当然无法容忍这点,准备要动手开打。但当时美国国内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民众不愿意插手其它大洲的事务。美国政府如果主动对日宣战,很难得到国内民意的支持。 咋办捏? 这时候,罗斯福班子的聪明之处(阴险之处)就体现出来啦。美国宣布对日禁运。禁运的名单上有好几项战略物资,其中最关键的是【石油】。石油被禁运之后,日本国内的原油储备只够维持不到一年,小日本一下子就被逼到死角。 当时美国佬开出的谈判条件是——如果日本军方把吃下去的肥肉再吐出来,那么美国就解除禁运。 你想想看,日本军部高层都是信奉【武士道】的家伙,哪能放弃已经到手的占领区捏?最终,日本军部决定铤而走险,主动进攻美国(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核大国”博弈选项4——【逐步升级】的策略
“核大国”率先在某次局部冲突中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而且当量足够【低】(注:这么干,舆论/道义的压力会小很多) 如此一来,“核小国”将面临一个【选择的困境】——要不要进行核报复?如果要报复,以何种形式进行报复? 情况1: 如果“核小国”胆敢报复“核大国”的大城市,那么“核大国”就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全面核战争”。对于“核小国”而言,这是毁灭性滴;而对于“核大国”来说,这是可以承受滴(再次提醒:所谓的“可承受”是针对决策层的心理承受力而言) 情况2: 如果“核小国”不敢攻击“核大国”的大城市,它可以选择:在同一场局部战争中也使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反击。 对这种情况,“核大国”可以继续加码“战术核武器”的当量。这类似于赌博中的“层层加码”,就看对方敢不敢跟。 如果“核小国”一直跟进,经过 N 次加码之后,当量会逐步接近【战略】核武器的当量——冲突朝着“核大战”的方向发展。 如果到了某个当量,“核小国”不敢跟进,也就等于【认怂】。 情况3: 如果“核小国”啥也不做,那就等于【认怂】。 补充说明: 某些读者认为这种博弈策略不可能出现。俺稍微补充一下。
根据美国国防部2018年新鲜出炉的《核态势审议报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简称 NPR),其中一个重点是——发展新型小当量战术核武器,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
在这份报告中,美方并【没有】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没有】承诺“核武器仅用于自卫”。同时还强调了:降低核武的使用门槛。这已经说得够直白了。 该报告充分说明——美国佬不光思考过这个策略,而且已经体现在他们的核战略指导思想中。
“核大国”博弈选项5——【核军备竞赛】的策略
前面聊“大国/大国博弈”的时候,已经提到了“核军备竞赛”这个策略。其实这个策略也可以用在“大国/小国博弈”的场景中。 具体的玩法大同小异,此处不再浪费口水。
“核大国”的其它选项
刚才俺介绍的几种选项算是比较常见滴。“核大国”的博弈选项肯定不止这几种。考虑到篇幅,就不展开啦。 从上述的各种博弈策略分析可以看出——在缺乏互信的前提下,【有潜力】的“核小国”(比如中国)在博弈时终将面临【修昔底德陷阱】。 而最危险的情况出现在博弈的【初期】,因为这个时候“核小国”的威慑力最小;因此,“核大国”最有可能先发起“一次打击”。 “核小国”的领导人如果足够聪明,在这个阶段应该足够低调。等到自己的实力增强了,再高调也不迟嘛(当年斯大林就是这么干滴) 很多军事爱好者在讨论/辩论/争论时,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谈“武器的因素”而完全不提及“人的因素”。
实际情况是:在军事领域,“人的因素”往往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在“核战略博弈”中,尤其需要考虑【人的因素】。
这个因素包括很多方面,限于篇幅,俺只谈其中一个方面——【战争意志】。
关于这个概念,克劳塞维茨在其代表作《战争论》的开头部分有相关介绍。但他写得太理论化(太晦涩)了。为了通俗一点,俺以科幻小说《三体系列》来举例。估计很多人应该看过此书,小说中那2位“执剑人”(罗辑 & 程心)代表了2种典型——前者的战争意志很强,后者很弱。 “战争意志”本质上是心理学因素。当然会同时受到先天与后天的影响。对于历史人物,咱们难以评估“先天因素”(遗传因素),但可以大致评估其“后天因素”。 举个例子:希特勒 VS 昭和天皇 这2个家伙都是轴心国的首脑。但2人的战争意志完全不同。 希特勒属于那种——即使毫无胜算也拒不投降的人,而且他愿意承受别人难以想象的战争成本;与之对比,昭和天皇的战争意志要弱很多。
俺曾经在“这篇博文”中聊过美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当时美军使用燃烧弹对每个日本大城市进行火攻。1945年3月9日对东京的空袭,是死亡人数最高的一次。有些调查报告甚至认为:那天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广岛原子弹(注:因为日本官方通报的死亡人口未包括朝鲜和台湾的劳工,也未包括失踪人口。此次空袭的实际死亡人数被大大低估了)。
那次空袭投放的燃烧弹之多,以至于东京市区的河流都【沸腾】了。第二天清晨,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煮熟的尸体】;而路边的尸体都烧成了焦炭(胆大的读者可以看“这张照片”)。空袭的时候,昭和天皇躲到地下防空洞,未受波及。次日早晨,当天皇走出防空洞,看到上述这一切,(据他的随从回忆)天皇完全惊呆了。 俺可以合理推测,当时的情形就已经击跨了天皇的战争意志。其中一个证据是:此次空袭后的第二个月(1945年4月),天皇让【铃木贯太郎】组阁。此人是日本政坛众所周知的【主和派/反战派】。 前面俺说了——历史人物的“先天因素”无从查考。但其【人生经历】可以用来作一些分析。 希特勒是一战的老兵,负过伤,中过毒气,拿过勋章——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滴。这样的人生经历,当然会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对比,昭和天皇根本没有类似的人生经历。 说到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 别看很多小粉红在网上叫得很嗨,装得很牛逼。真要把他们送上战场,很多人说不定当场尿裤子。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有如下这句:
战争无论就其客观性质来看还是就其主观性质来看都近似于【赌博】。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有更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的人,也会有更强的战争意志。 那么,这与文化有啥关系捏? 像咱们天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历朝历代都奉行“重农抑商”。一个农民,只要按照固定的节气,执行某个固定的操作,就会有相对稳定的收成。虽然农业收成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这个变化是个人力量【不可控】滴(只能听天由命)。在这种社会里培养出来的是【小农意识】——更追求稳定性和确定性,更害怕变化和随机性,而且也更逆来顺受。因此,这种社会中的人(总体平均而言)也就更缺乏“风险意识 & 冒险精神”。 虽然天朝已经不是农业国,但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依然在发挥影响。 作为对比,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更重视商业和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古代的海上贸易,风险非常大,但潜在收益也很可观。(与农耕不同的是)个人对于海上贸易的风险有更大的【自主性】。比如说:商人可以自主决定货物的品种、航线、时间、目的地……于是,这种社会就培养出更多具有“风险意识 & 冒险精神”的人。 而“古希腊、古罗马、英国、美国”在文化等方面正好是一脉相承滴。 影响“战争意志”的因素当然不止上述这几个。考虑到本文的篇幅,其它因素就不展开啦。 前面俺说了:“战争意志”是因人而异滴。所以本小节的讨论,针对的是【平均水平】而言。 话说咱们天朝,已经40多年没有打过仗了(上一次还是1979年对越作战)。参加过当年那场战争的,哪怕是20岁出头的基层小兵,如今也是垂垂老矣。换句话说,天朝军队中,从高层到基层的指挥官,【全都没有】实战经验。 作为对比,二战之后,美国佬几乎没有消停过,大仗小仗接连不断。因此,美军从高层到基层的指挥官,很多都有实战经验。 基于【个人经历】的对比,哪边更有战争意志?就显而易见了。 至于【文化】的差异,前面的小节也聊了——美国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天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 综上所述,不论是基于【个人经历】还是基于【文化】,(平均而言)美方将领的战争意志会比中方将领更强。
“导弹防御体系”洋文叫做“Missile Defence System”,为了打字省力,以下简称 MDS。 广义的 MDS 包括了针对各种类型导弹的拦截系统。由于本文主要讨论“核战略”,所以本文所说的 MDS 主要指——国家级的拦截系统,用来对付进行核打击的弹道导弹。 在本文的开头,俺已经聊过“绝对武器”的特点。 有了 MDS 之后,相当于建立了针对“战略核武器”的【盾】。于是,“战略核武器”也有了相克相生的对应物。 MDS 的关键指标是【拦截率】——也就是它能拦截多大比例的来袭飞弹。 很多批评 MDS 的军迷认为:MDS 做得再好也达不到 100% 的拦截率。俺认为: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误解】。 对于“核博弈”而言,MDS【不需要】达到 100% 的拦截率。哪怕 MDS 的拦截率比较低,依然能极大地影响博弈过程。 举个假想的例子: 假设 A/B 两国的体量差不多,各有1000个核弹头,两国都有三位一体,保持警戒状态的海基导弹都是100枚(假设这正好是摧毁对方的最低门槛)。此时 A/B 两国相互达成 MAD 均衡。 如果 A 先构建了 MDS,拦截率 50%(只拦截一半,不算高)。在这种情况下,A 如果先动手,把对方的“陆基&空基”都摧毁。使得 B 只剩下100枚海基导弹。如果 B 用这100枚打击 A,被拦截网过滤后只剩下50枚(已经【低于】摧毁的最低门槛)。这意味着——这种损失对 A 是可承受滴。因此,当 A 建成了 MDS,就有动力先对 B 进行“一次打击”。 在这个场景中,当 A 建成了 MDS,B 就需要把保持警戒状态的海基导弹扩大2倍(达到200枚),才能继续维持 MAD 均衡。 上述的假想案例是高度简化滴——其中假设 A 国 MDS 的拦截率是 50%,并且 A/B 双方都知道这个信息。 而实际情况是,A 国如果建成了 MDS,它【不会】告知对方这个 MDS 的拦截率有多高;又或者 A 可能会【虚构】一个拦截率来欺骗 B。 这时候就变成“信息不对称的博弈”。B 国不知道对方 MDS 的【真实】拦截率,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假定对方的拦截率比较高,然后相应地大幅扩充自己的核武库,以继续保持 MAD 均衡。 在这个假想案例中,“B 国面临的困境”也就是冷战后期(80年代初)苏联面临的困境。1980年,里根大张旗鼓地宣布“星球大战计划”。苏联根本搞不清楚这个玩意儿到底有多少效能?甚至连这个计划是真是假,苏联都不太确定。既然这样,苏联为啥还要为了这个玩意儿,大幅扩充自己的核武库捏?问题又回到了【战争意志】。
早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苏共高层已经领教了美国军方的【战争意志】。“星战计划”公布后,俄国佬为了保险起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扩充自身的核武库,以维持 MAD 均衡。下面这张图表显示了——苏联的核武库在1980年(“星战计划”公布时)就已经明显超越美国,但苏联还在继续狂造核弹头。最终,苏联被拖垮了。
(美苏核武数量的变化趋势,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在争论“星球大战计划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实真假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苏联认为它是真的,这个计划就已经起作用了。 先扫盲一下: “高超音速”也叫“极音速”,是空气动力学的术语,洋文叫做“hypersonic”。通常指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也就是超过音速5倍以上)。 最近这些年,美/俄/中三国都在研究这类武器。某些天朝的军迷认为:可以用它来突破美国的拦截网。 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很多的网上讨论都仅限于【纸上谈兵】。在这里,俺只谈几点原则性的—— 1. 这玩意儿的研发肯定是很费钱滴。 2. 这玩意儿的大规模部署肯定也是很费钱滴。 3. 即使它能够突破拦截网,但如果【数量】不够多,依然不足以造成核威慑。 4. “高超音速导弹”作为进攻性手段在不断升级,“MDS”作为防御性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5. (如前所述)MDS 的真实拦截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博弈对手如何看待其拦截率。 不论是“大国/大国博弈”还是“大国/小国博弈”,建造 MDS 都可以显著提升本国的“核博弈”水平。 话虽这么说,但只有美国真正搞起了国家级的 MDS。为啥捏?因为这个玩意儿既需要足够强的【经济实力】,还需要足够强的【科技实力】。 前面费了好多口水,终于聊到本文的第二个主题——“新冷战”。 “新冷战”这个概念是有争议滴。有些人认为目前的中美对抗还没到这种地步,也有一些人认为目前的对抗已经达到“新冷战”的程度。俺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如果要聊“新冷战的标志性事件”,俺想说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这事儿。
《中导条约》全称是“美国与苏联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弹道导弹条约”,1987年签署,1988年生效。 2019年2月2日,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程导弹条约》的相关义务。美国宣布后,俄罗斯当然不可能单方面遵守条约,所以普京也在同一天宣布暂停履行义务。根据条约规定,正式退出前要有180天的过渡期。因此,美俄两国在2019年8月2日正式退出《中导条约》。 这个条约已经执行了30多年,美国佬为啥要在去年宣布退出捏?美国官方自己说了——中国不是该条约的签署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发展中程导弹。而美/俄受条约限制,没法发展中程导弹。长此以往,中国在中程导弹方面会获得优势。 美国的地缘环境属于特别【好】(特别简单)——两边是两个大洋,陆地邻国只有2个,其中一个还是军事盟友(加拿大是北约成员国),另一个墨西哥很弱。 作为对比,咱们天朝的地缘环境属于特别【差】(特别复杂)——光是陆地邻国就有十几个,其中拥核国就有4个。另外还跟好几个海上邻国有领土纠纷。
进入新冷战,美国佬肯定会利用中国复杂的地缘环境。对于“核博弈”而言,美国既然已经退出《中导条约》,它会想办法在中国周边部署中程导弹。这可不是俺凭空臆想,美国佬已经宣布了——参见报道《美国防部长:拟在亚洲部署中程导弹 @ RFA/自由亚洲电台》 短期内,很多周边国家不一定同意让美国部署。但未来存在如下一些变数—— 1. 傻逼的习呆呆上台之后,天朝的外交已经越来越孤立 2. 全球疫情加剧了各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 3. 如果某个邻国因为领土纠纷与中国爆发局部冲突,该国就更易接纳美国的中程导弹 再退一步讲:即使天朝的每一个邻国始终都不同意引入美国的中程导弹,美国还可以选择部署在【关岛】。这是美国的海外领地,部署在那里的中程导弹可以覆盖天朝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南沿海地区。 前面说的是,美国可以利用中国复杂的地缘环境。作为对比,因为美国的地缘环境很简单,中国难以在美国周边部署中程导弹。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某种【不对称】——美国的中程导弹可以威慑天朝,而天朝的中程导弹没法威慑美国。 某些同学会纳闷:美国的洲际导弹规模已经远超中国,为啥还要热衷于搞中程导弹捏?
因为在中国周边部署中程导弹,对咱们的朝廷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其效果就如同——冷战后期,美国在西德大量部署潘兴中程导弹,对苏共高层产生的心理压力。(在博文《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聊聊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中,俺聊过这事儿)
当年美国佬在西德部署潘兴导弹之后,造成了几个影响: 其一, (前面俺说过)俄国佬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已经领教了美国军方的战争意志。所以,苏共领导层非常担心,美方在西德大量部署中程导弹可能是发动“一次打击”的前奏。 其二, 西德距离莫斯科很近。潘兴导弹从西德发射只需10分钟就落到莫斯科,而且该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很短。如果美国先动用此导弹攻击莫斯科,苏联军方根本来不及预警,苏共领导层也来不及转移。 如果你理解了当年苏共高层的心理压力,大概也就能理解如今朝廷的心理压力。
在前面谈“修昔底德陷阱”的那个章节,俺点评了“核小国的3个博弈选项”。其中最【傻逼】的选项是——既想坐大,又很高调。根据最近几年的动态(尤其是胡编这几天的高调叫嚣),咱们的朝廷似乎就选了这个最差的选项。 为啥说这个选项最傻逼捏? 1. 当双方的核力量差异很悬殊,【有潜力】的“核小国”采用这个策略最容易引发对方的“一次打击”。 2. 即使没有引发“一次打击”,天朝的高调作风等于向美国的对华鹰派提供【舆论弹药】。 (注:不要拿“朝鲜”的情况来跟天朝对比——朝鲜【不可能】成为核大国,因此“美/朝博弈”与“美/中博弈”完全不同) 俺已经猜到:某些自干五或小粉红会替朝廷辩护。他们会说:即使中国保持低调,美国还是会有打压中国的动机。 针对这种辩护,俺的反驳是: 美国的国防预算需要国会审批,而国会议员的立场,会受到民意的影响。 天朝的小粉红每次发出战争叫嚣,都等于在给美国军方提供【舆论弹药】。美国对华鹰派可以拿这些言论大做文章,从而让美国公众更加敌视中国。如此一来,军方也就可以从国会那边拿到更多的国防预算拨款。 至于《坏球时报》的主编胡锡进,他比小粉红又高了一个档次——小粉红最多只是代表【民间】声音,而胡编可是正儿八经的【官方】身份(注:《环球时报》相当于《人民日报》的国际版)。因此,胡编的“增核论”(对美国军方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舆论弹药】。 既然聊到胡编,趁机再抹黑一下习二逼 :) 俺在博文和评论区的交流中,不止一次对比过“邓矬子 & 习二逼”。
这2个家伙都不是啥好鸟,但邓矬子最起码还有点外交头脑,知道要【韬光养晦】,别当出头鸟。在《从量变到质变——中美关系40年》一文中,俺介绍过邓矬子的外交战略,并引述过他的原话。考虑到某些读者没看过那篇,重新引述如下:
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
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
反观习二逼,根本不懂谋略,其做法与邓的思路【截然相反】——二逼上台后,对外政策太过于高调,甚至还搞起“战狼外交”。外交系统提拔的那些人,只知道逞口舌之快,完全不懂博弈的奥妙。 有时候俺都不得不感叹——习二逼竟然会蠢到这种程度。
当美国佬退出《中导条约》,也就意味着“核军备竞赛”拉开序幕。没了《中导条约》之后,美/俄之间只剩下【最后一个】有约束力的军控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洋文“New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简写为“New START”)。该条约在2010年4月8日签署,2011年2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10年。也就是说,如果美/俄双方不再续约,该条约到明年(2021)年初就结束了。 近期,俄国佬不断催促美国佬续约。比如前几天的“二战欧洲胜利日”,普京与川普通电话的时候,再次提及此事。作为对比,美国佬找了各种借口敷衍/拖延。川普甚至在公开场合说:《New START》条约是奥巴马留下的烂摊子,过于偏袒俄国佬。目前看来,美国佬不想续签。 上述种种迹象都表面:美国要加速核军备竞赛。 在前面谈“修昔底德陷阱”的时候,俺总结了:核大国针对【有潜力】的核小国,存在如下几个博弈选项——
选项1——【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全面摧毁对方) 选项2——【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先摧毁对方的军事目标) 选项3——【逼对方摊牌】的策略 选项4——【逐步升级】的策略 选项5——【核军备竞赛】的策略
……
当美国退出各种军控条约,显然它选择了“选项5”。天朝如果不想认怂,就得跟进这场核竞赛,然后就看谁更能烧钱。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可以在不爆发热战的情况下,实现对天朝的遏制。 说到这里,顺便自吹一下:
在2018年7月(贸易战刚开始时),俺发了一篇《从量变到质变——中美关系40年》。在这篇博文的末尾有如下这段话:
前面说了,2018年是【历史性分水岭】,中美关系从量变到质变。那么接下来会如何捏? 俺毕竟不是算命滴,无法对未来给出准确的预测(貌似没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给出一个粗略的趋势(仅限于猜测),或许是可能滴。 1. 美国不会轻易跟中国进行热战(如果中国先动手,另当别论) 2. 美国对付中国的策略,或许会类似于当年对付苏联,以【遏制】为主 3. 虽然同样是【遏制】,但在具体操作手法上肯定会不同(毕竟苏联与天朝的国情迥异) 4. 如果习呆呆在天朝长期执政,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蠢招迭出】
5.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呆呆蠢招迭出也【未必是】坏事儿。说不定党的基业就败在他手里 :)
当时俺就已经提到【遏制战略】。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冷战时期的“对苏遏制战略”,在上述博文之后(2018年8月)紧接着又发了一篇《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聊聊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 前面费了很多口水谈“选项5”(核军备竞赛)。有必要提醒大伙儿的是:(对美国而言)上述的某些选项是可以【组合使用】滴。如果未来的形势发展出现某些变数,或者中美其中一方出现某种误判,美国佬可能会在“选项5”的基础上叠加其它选项。 考虑到习二逼的性格和智商,中方在未来出现某种误判的概率并不小。 天朝的很多军迷或小粉红,热衷于畅谈所谓的“联俄抗美”。这种想法有点天真 :) 考虑到此文已经写得很长,对这个话题简单谈几点: 1. 俄罗斯的经济自身难保 2. 中俄关系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 3. 普京很滑头,他巴不得中美关系恶化 4. 中美关系恶化,普京会采取左右逢源的方式,而不会跟中国绑定 综上所述,美方的牌很多,中方的牌很少。 而且【时间】在美国佬那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朝经济逐渐走下坡,天朝的老龄化也越来越明显……而且“人口结构”是硬伤,没法在短期内扭转。 最近40年,天朝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关键靠如下两个基石: 基石1 80年代初的经济改革,允许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允许市场经济(俗称“国退民进”) 基石2 本世纪初加入 WTO,利用“廉价劳动力 & 低人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俗称“中国模式”) 随着“中美对抗”逐步从“贸易战”上升为“新冷战”,产业链加速【向外】转移,第2个基石会逐步瓦解。 有些人可能会寄希望于第1个基石,但它也在逐步瓦解。最近十多年,很多商界人士都在抱怨:又从“国退民进”逐步倒退为“国进民退”(民营企业被排挤,天朝经济活力下降) 为啥会出现“国进民退”捏?
在前一篇博文《“政治体制”与“系统健壮性”——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思考》,俺已经深入分析了【权力金字塔】的弊端。最近十几年的“国进民退”本质上是因为——当经济规模变大之后,各级官僚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就演变为“官商勾结 & 权力寻租”,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权贵阶层】,并加剧天朝的贫富分化、阶层固化。
一方面,上述两个基石在逐步瓦解;另一方面,核军备竞赛非常烧钱。朝廷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屁民身上进一步压榨! 大伙儿要有思想准备——未来的经济形势,大概率会变得更差。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从量变到质变——中美关系40年》
《澄清“中美对抗”常见的一些【误解】》
《博弈论入门教程——从基本概念到具体案例》
《每周转载:约瑟夫·奈谈“美国对华战略”(中英文对照及俺的点评)》
《每周转载:“中美对抗”进入【科技脱钩】阶段(网文7篇)》
《每周转载:中美贸易战升级,双方关税加码(外媒报道和网友评论)》
《每周转载:盘点一下贸易战爆发后的【中美对抗】(2018年4季度)》
《苏联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聊聊冷战中美国的遏制战略》
《美苏冷战的缩影——柏林墙简史(多图)》
《聊聊朝鲜半岛核问题——美国博弈策略分析》
《聊聊朝鲜半岛核问题——北朝鲜博弈策略分析》
《二战中日本是如何崩溃的?——兼谈中国战区的作用被夸大》
《“政治体制”与“系统健壮性”——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