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向实际种粮农民发 100 亿元补贴,将对农民带来哪些保障?
知乎用户 叶梦多 发表 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 这充分说明了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如此关心农民的收入问题,在美国的恨国党你们就好好羡慕我们吧,你们只是资本的耗材! 100 亿人民币什么概念?2021 年世界 GDP 排名 170 的所 …
人多地少。
价格管制。
全世界的农业挣得都是补贴。
我们的补贴基本为零。
粮食作物单价低,且受到管控,不能任意提价;
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有限;
以上两点很容易想到,
但还有一点,粮食生产周期长;进一步限制了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假如都是一公斤利润几毛钱,种玉米小麦,一年就两次;别人种蔬菜,一年能种好几茬;而工厂生产产品,效率更高。)
以上三点基本都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要想增加种地的年收益,要不就是换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要不就是扩大规模增大种植面积,这时土地流转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原因:
一、粮食单价太低。
二、农民缺乏组织性,容易被中间商赚差价。
三、农民在农村缺乏除了农业以外的创收副业和政策支持。
第一,现在一个农民工去工地搬砖,每天的价格是 300-450 元一天。
他种一天地,是肯定拿不到三四百一天的,这个账谁都会算。
农民种地不赚钱,远远不如去城市打工赚钱,这是农民鄙视自己农民身份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问题是,我国在大豆产业在经受了美国企业做空后,已经从大豆出口国变成大豆进口国,
问题的背后,还是对本土农业的保护不足,而保护不足的具体表现就是对种地农民的补助不足,组织性不足,同时对内的粮食价格控制权,还是控制得不够好。
幸亏是小麦上,国家组织起来,挫败了美国的粮食商做空,否则问题更大。
第二,缺乏组织性,
分田到户大包干后,这个问题就在学界里讨论了几十年。
分田到户后,农村的年轻人外流到沿海打工进厂,考学参军出去就业的也基本不回村就业,经过这几十年年轻血液的流失后,
现在乡村就剩下老年人带着留守儿童,守着大批大批日渐荒芜的耕地。
再不由国家主持的乡村振兴,把农民组织起来,重塑新农村,备战备荒。
相比起在信息安全和生物安全、军事安全上脆弱的城市来说,人口密度低的乡村的战略纵深要更长一些。
国家出面,建立一个组织性的团体,将农民的集体产权收集起来,按户分红,同时把握产销一体化,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将剩下的非农土地租赁给其他企业建设工业、商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补贴农民的收入。
第三,副业
现在从农村振兴,变成了乡村振兴,就是要在农村上建立各种非农产业。
农业价格被国家控制后,上涨后额收入可以补贴一部分给农民,但是副业的收入更高。
未完待续
种一亩地,小麦玉米,两季,一年的收获 2000 元左右,比不上县城 1 平米的房价。目前又再给房地产松绑了,好吧。我不知道世界未来会如何,反正是越来越操蛋了。只能个人顾个人了。
先说明一下答主的情况。
小松出生于江西一个偏远农村,从小跟着老妈在地里干活。大学专业是农学,大部分老师研究水稻育种。研究生专业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还是跟农业紧密相关。
可以说,小松对于农业是比较知根知底了。下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国农民种粮食为什么不挣钱?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
现如今,水稻亩产 800-1200 斤,小麦亩产 800-1000 斤,那么它们的收购价呢?
一般的水稻收购价 1.2-1.5 元 / 斤,小麦收购价也差不多,1.3 元 / 斤左右。
也就是说,一亩水稻种一茬,最多能赚 1800 元;一亩小麦种一茬,最多能赚 1300 元。
以上还不是纯利润,还应该扣除种地成本。
就拿种植水稻来说:种子 50 元 / 亩,耕地 100 / 亩,农药 200 元 / 亩,化肥 200 / 亩,收割 70 元 / 亩,总成本 620 元 / 亩。
一年种两茬,总利润:(1800-620)×2=2360 元 / 亩。
像小松家乡那边,地少的人家只有 1-2 亩,地多的人家也不超过 10 亩。
也就是说,在我们那边,如果只靠种水稻的话,一户人家的收入上限为 2360×10=23600 元。
大家要知道,种植 10 亩水稻至少要投入两个劳动力,种两茬至少得工作 8 个月,我们换算一下工资 23600÷2÷8=1475 元 / 月。
这就是我们那农民种地的收入,你说这能赚多少钱。
有人会说,你们这是山区,地少,北方平原地可多了。
那我们再来看看北方农民的收入。
就拿黑龙江来说,地多的人家可能一个人能分到 20-30 亩,那么一个四口之家最多能分到 120 亩地,这个地够多了吧?
现在国家不是鼓励流转土地么,如果把这地都流转出去,一年能赚多少钱呢?
目前黑龙江那边承包一亩地的价格在 300-500 元,网上有的人说上千,醒醒吧,土地的收益摆在那里,人家傻么?
我们还是按最高价来算,120 亩土地流转费 120×500=60000。
这个收入好像还不错,而且没有什么成本,但也确实不算多,毕竟家里四口人要吃饭。
如果是自己种植呢?那我们来算算种植小麦的收益。
前面说了小麦一亩最高收益为 1300 元。
再来看下每亩的种植成本:种子:80 元,耕地 + 播种:80 元,肥料 + 化肥:200 元,灌溉:40 元,收割:80 元,总成本为 480 元
北方一年只能种植一茬,也就是说种植一亩的收益为 1300-480=820 元,如果种植 100 亩,收益为 820×100=82000 元。
北方的机械化水平高,我们就只按一个劳动力算吧,小麦的生长周期是 8 个月,我们来换算一下工资 82000÷8=10250 元 / 月。
哇,出现了一个万元户,收入还挺高的。
另外,如果种植户的种植规模上去了,还可以自己购买农业设备,这样的话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也就能够赚更多的钱。
但是要知道,全中国种植 100 亩土地的农民可不多,能够拥有全套的农业机械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以上的收益还是建立在最理想的情况下。
下面我们再来盘点一下,哪些情况会让农民的收入受到损失。
一、极端天气
我想大家对于极端天气应该不陌生吧。
2021 年 7 月 17 号,河南省郑州、开封、新乡、安阳等地爆发大洪水,1144.78 万人受灾,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农村人口。
大水来了,人可以转移,但是庄稼不能,只能淹在地里,颗粒无收。
除了洪水,持续干旱、低温都会导致粮食生产受损,从而极大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病虫害
虽然农民在杀虫除病害的投入很大,每亩地要花 100-200 元,但是病虫害还是很难避免。
2021 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 14.45 亿亩次,同比增加 19.2%。
大家目前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数字,可这些落到农民头上就是血本无归。
三、粮价下跌
前面我们说过,我国的粮价是要比国际上高出一些的,也就是说进口的粮食更便宜。
为了防止进口粮食对国内粮食生产造成严重的冲击,国家对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设立了最低收购价,保证农民的利益。
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前面计算可是按照最高收购价来算的,如果我们要按照最低收购价,每斤粮食就得便宜 1-2 分钱,大家可别小看这 1-2 分,落到实处可就差别大了,农民的收益就得进一步降低。
以上就是常见的 3 个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结尾:
想必大家也已经看出来了,中国农民光靠种地根本赚不了几个钱,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去外地打工。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的生产效率远远低于工业,即使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同样的地块面积也产生不了那么高的 GDP。
农业更多是靠天吃饭,即使发展出了现代农业,依然摆脱不了对大自然的依赖。
那么我国为何还要坚守耕地红线呢?为什么还要鼓励农民多种地呢?
美国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
以上,就是小松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因为题主消费不起高价粮。
你尝试一下,一次种七千公顷玉米。一斤你就挣七分钱。
你看看你挣钱不挣
我个人的看法:
1、种粮的本质,是生产原料,并不是生产产品,农产品加工环节产生的利润,都在工业生产环节被挣走了——他们交了税。
2、经济作物是可以直接作为商品的,因此经济作物是挣钱的。但基本农田是要求种植粮食作物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可以种经济作物,如果他经营的土地是基本农田范围内,他只能种粮食。
3、国家对种粮是有补贴的,但现阶段补贴额度不高。在我所处的地区,近年来自耕农数量已经很少了,多数农民都是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自己拿土地租金的同时,作为劳动力补充到各类生产环节中。大户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之后,能够产生边际效益,种粮的收入会好得多。
第一,人性,人心都是喜新厌旧,人心会追逐热点。农业毕竟几千年了,人们都玩儿烦了玩腻了,又脏又臭又累!要不是没办法或者天生好这一口儿还真是受不了。所以,全世界农民都受挤对,不光是咱们。
第二,农业是第一产业,靠天吃饭,虽然实打实是刚需,但是,效率太低!工业是第二产业,工业有工厂保护着,只要原料和能源敞开供应,那理论上产量可以说是无限。现在是信息产业,只要有了电有了计算机网络,那信息是 copy,无本生意!要多少有多少,都不知道钱花花的从哪里就来了。农产品产量有限,价格还比不上工业品和软件,那 tmd!傻子才干。
第三,我们现在是分散经营,国外是超大规模生产,如果只算经济帐,我们根本没办法干。实际上,小规模生产的东西和工业化生产的东西其实不一样!据说美国也是两套生产方式,但是,农产品好坏表面上看不出来,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更好看,所以,逆向淘汰,我们的小农生产更没办法活。不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品成反比!这是自然规律。另外,人们被自然科学冲昏了头脑,人吃天然的农产品和把维生素、蛋白和能量配合在一起的东西能一样吗?根本不一样!韩国人说的身土不二,还是有些道理。
那么,农业技术是不是也可以提高质量呢?当然可以,主要是我们的技术人员甚至全世界的技术人员没有往那个路子走,差不多都是如何提高产量,研究的重点是降低投入提高产出,走工业品的路子。农产品产量越高价格越低,谷贱伤农,白面饼卷手指头自己吃自己。
第四,农产品价格是全社会这艘大船的压仓石!房子的价格涨到天上去了,不去管它也没什么事,我们的人天性忍耐能力强,大不了躺平,顶多也就是互相伤害,但是,你让粮价涨涨试试?看人们饿着肚子还能忍不,饿得两眼发蓝,那就和动物一样了。当然,许多人有钱,吃得再贵点也不算什么,但还有更多的人没钱,就靠吃饭活着呢。所以,老农民才是真正扛住社会稳定压力的脊梁,我们在饮鸩止渴。
根据我理解的温铁军先生的理论,国家为了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刻意保持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工业品对农产品持续产生剪刀差,城市收割剪刀差的价值,农产品必须保持较低价位,这是其一;其二,农业直接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作物价格管控是在所难免的;其三,种田也是可以赚钱的,主要是规模效益,但达到规模前期的培育是很考验成本的。综上
根本原因是农民的土地太少了,不能形成规模种植,机械化的效率发挥有限。
现在国际上粮食进出口市场在种植规模上,以规模种植为主,中国的种植是以半人工、半机械化为主,规模又小,很难赚钱。
不过中国在粮食的单产上是世界上比较高的,精细化和多样性上也比较有优势。
未来中国农业如果通过土地流转,往大规模种植上发展是趋势,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的空余土地还有开发空间。
我家也是农民,最沙的就是农民,累死累活一辈子,来到世上,啥都没有享受过,人人都用地来种粮食,哪怕粮价翻一番,也不可能挣钱,年景好的话,能保底,年景差的话,连化肥农药耕地费用都不够,归根到底,在 zg,粮食不是经济作物,也不可能是,只要不是经济作物,就不可能赚钱。这其实跟人也有关,你看看哪里有聪明人回家继承父业种田的,大部分还是扎根城市,变成新市民,慢慢地待在农村的成了郭家边沿人,最后大家都不提农村了,更不会有真正大型公共设施见在农村的,有的只是给个甜头,让这些边沿人每月拿着 100 块退休金买够一个月米面不饿死就行了,更何况农村的医疗设施公益活动以及老年教育几乎没有,老农民老了肯定疾病缠身,由于 100 无法购买用于合成人体功能蛋白和免疫抗体的原料,大部分估计会早早地离开人世,其实城镇化开始,所谓精英就是在耗死这些老农民,慢慢地,这个郭家彻底抛弃了这些人,包括我的父母和我那个村子里的老农,只不过他们不知而已,每次跟我说着,郭家现在对他们农民多好,修路了,为了青山绿水,改烧电了和煤气做饭了,有了自来水了,装了马桶了…… 瞬间觉得他们可怜又可恨,口口声声说郭家,郭家是个什么东西,从来都不懂,就像一个好吃懒做的家暴男,家人辛辛苦苦一年转了 10 万块,家暴男为 - 5 万,最终这家庭结余的 5 万由家暴男来分配,家暴男给自己四万,另外五千用来孝敬外面的干爹,五千给其他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不服,家暴男说这是家里的,不是你我的,可悲可叹,以家的名义行强盗之实。农民的出路不是种田也不是读大学,而是要积极锻炼好身体,认识字,学门技术,去外面的世界,因为种田是最啥毕的,毕竟现在农田除了种主粮外,不能改种其他的经济作物……
谢邀,先自我介绍。本人大学毕业后回老家种地已经有 8 年了。
关于题主问题,个人粗浅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行业决定。农业本来就是一个周期长,回报低的行业。像我们青海这边的话,一年只能种一季。而且每年的情况又不一样,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像去年青海这边就来了飞行虫,而且还遇到了高温干旱天气。这些都会对产量收益造成影响。关键问题是这些因素还不可控。
第二是成本增加。开篇的时候我也说了,我种地 8 年了。现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流转一亩地的成本是 100 块钱,现在一亩地已经到了 600 多。关键一年只能种一季。不光人工,还有农资、机耕费都在上涨。种一亩地的纯收益也就在三四百元。一般农户家里也就两三亩地。算下来如果光守着地,一年也就 1000 来块钱收入。但是要耗上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如果出去打工的话。像现在的零工少说也有一天一百,十几天就能把一年的收益赚回来。如果不是流转土地大规模种植的话,光守着那三五亩地确实不划算。
最关键的还是万年不动的价格,受到进口粮食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粮食的价格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动。还有销售渠道也是,你能看到消费者去买面,但是很少有人去买粮食去加工面。小农户没有办法做成规模。也就挣不到加工环节的增值。
理解比较片面,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不是不挣钱,而是利润小,小农能温饱不能致富。将来农村种田不是主业,是业余,是退路,是福利。
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只能承包,不能买卖。
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是三个行业就像个金字塔,农业在金字塔底,服务业在最上。
从事这三个行业的人数也是金字塔形,底层最多,上层较少。
然而就创造的经济价值而言,越发达的国家上层产业创造的越多。如美国,第三产业特发达。
所以,一方面农业人口多,另一方面农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低,自然而然的赚不到钱了。
不过,我上面说的是经济价值,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业还存在其他的价值,所以如果农民觉得种田不划算时,会有人想办法把田种上的,比如集约化。
强答一发。
农民的种田收入,简单列一下公式 亩产 X 土地 X 收购价,亩产靠天吃饭,上限和下限都可以估算。土地数量基本是固定的,收购价则收到中间商赚差价影响。 很多人是价格敏感者,粮食价格息息相关。
在提高不了亩产,又没积累去购置土地(农民大国),收购价又受到各种不可抗力影响。当然就不挣钱了。
生产者不挣钱,《卖炭翁》里就谈到过了。而前阵子的 13 亿税款,也揭示了 广大小商品制造者日以继夜,渠道主播盆满钵满。
中国耕地数量少,只有 19 亿亩,中国农村人口大约 7 亿,不仅如此,耕地当中并非全都种了粮食,还有一部分种了蔬菜瓜果棉麻茶桑烟草药材调味等等,甚至还有的地方林地占了耕地,所以中国用来种粮食的面积。根本不到 19 亿亩。我估计平均到农村人口顶多每人 2.5 亩。实际这其中还包括了许多山地丘陵地带的耕地,这些耕地大多产出非常低,产量相当于平原或盆地的几分之 1 甚至 1/10。我们家住在盆地上,据我父母说,几十里外山上的坡地,10 亩地的产量相当于我们那 1 亩地,山上的农户很多人想方设法搬到我们盆地这儿来。
拿我们村来举例,人均 1.5 亩耕地,每亩地按照去年的粮食产量和价格,减去投入的物资成本,每亩地可以收入 1200 元,一个 4 口之家,大约 6 亩地,田地的收入可以有 7200 元。在当今半机械化的生产条件下,这 6 亩地一个成年男劳力 50 天就可以劳作完,夫妻两人同时劳作,可能连 40 天都用不了。剩下的时间要么就是四处打临工,要么就是家里坐着。
中国的农民仅仅是叫做农民而已,收入的大部分并非种地,这部分收入仅能维持温饱。农民穷就穷在看似可以种地,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处于失业状态,大部分农民都是这样。
落后的生产方式,不可能挣钱的。就像现在如果有挑夫做物流生意,人工挑着担子运输快递,估计也是不挣钱的。
因为本来分给农民的那点地也不是用来挣钱的,只是养活人的。中国 18 亿亩耕地红线,按 9 亿农民算,人均 2 亩,两亩地你想挣多少钱?风调雨顺管理到位,小麦亩产千斤,一斤收购价一块四,两亩地的小麦就算一点成本没有,最多 2800 块钱,种一年地你最多毛收入 5600(不算种地补贴)。进厂一个月就是摸鱼也能有 2800 拿吧?还没成本。但是回过头来看钱,一斤收购价一块四,一吨小麦收购价是 2800,可能你种地觉得不挣钱,但是 2800 人民币大概折 440 美元,国际优质小麦一吨 340 美元就是罕见的国际高价了,低谷的时候 280 也能买,目前粮食紧缺,各出口国提高农产品关税,例如毛子就不要脸,小麦出口关税一吨达到 90 美元,那么从毛子那里进口一吨优质小麦最多花 430 美元,实际上买远花不到这么多。有些国家关税低,加关税一吨三百多美元到手,进口一吨小麦躺挣 100 美元,国家不仅在收购价上补贴,数量上也是大得可怕,几乎是只要你卖国家就收,不夸张的说,小麦等主粮哪怕真的一年两季都绝收,库存的数量也能撑一年。主要还是生产资料(土地)的分配不符合粮食生产生产力要求,这个矛盾虽然无解,但是在国家层面并不算大矛盾,拿工业税收补贴粮食收购价保证种田的农民能生存就行了,一年撑死两千亿 RMB。
至于挣不挣钱的话,如果有一大块之前没有联产承包出去的能种的地(这意味着你不需要额外承担之前包地农民的低保,一定意义上,土地的承包权就是农民的低保,我不是说这样国家不需要提高农民的保障,而是现在土地承包权的收益事实上承担着农民最低生活保证的作用。很多地方也是这么干的,农民种地太累或者老了种不了地了,就把地一年几百块一亩转包给种的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内租地成本),就按收购价种主粮卖给国家,只要不是灭绝性的天灾,利润率比上市公司高多了。对了,国家收购压根不管你粮食质量好不好,只要符合仓储条件基本只论数量,你只需要考虑多收粮食,不用考虑提高品质,然后就可以拿着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几乎垫底质量的小麦卖出最优质小麦都卖不出的价格。
种粮只够吃饭,养畜禽不挣钱,能否抢到中药材生产这个赚钱抓手?
种植粮食只够吃饭,养殖畜禽业又不挣钱,怎样让家里的几亩地增加些收入?养殖户能否抢到中药材生产这个赚钱抓手?今天所谈的这个问题,内容都是农村养殖挣钱技术和经营方面的干货,不是三天就过期的社会话题讨论,请大家从头至尾看完,对农村不愿意和不能外出打工以及需要创业挣钱的朋友都是实用技术资料,不会过时失效。请点赞收藏。作者以后会继续给朋友们介绍农村致富创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请关注作者,方便大家随时找到这些内容。
言归正传,十多年来,很多农村的朋友因为种植粮食不挣钱,就把家里的土地扔给老人和妻子去打理,自己出外去打工,虽然打工能比种地好了很多,但多数人工资也不理想,都想回家找一个生意做。可是,由于电商的竞争,乡村做生意越来越难,到集镇乡村市场大街上看看,常见有些门面关着门,门上贴着此房出租的广告。做生意难了。那就再选择牛羊鸡鸭猪兔养殖业吧,调查一下发现,畜禽养殖业竞争激烈,因为粮食、饲料涨价,养殖设施和机械投资大,疫病多发且越来越严重,防治药物贵,养殖管理技术性强,购进畜禽种苗也要花许多钱,但上述传统养殖业最大缺点就是周期长,一旦有失误,损失就很大,很难翻身。除了已经做了十年、八年的老养殖户已经站稳了脚步以外,新养殖户很难进入畜禽养殖业,加上近年来个别养殖场还出现一些套路,新养殖户还没有养成就先被套路了。想不出好办法在自己家里的几亩地上怎样增加收入。
在养殖业中,几十年来发展优质中药材生产收益一直不错。药材比粮食贵就是说的这个现象。刚才说了,养殖业主要的问题是种苗贵,饲料贵,疾病多,设施机械投资高,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可靠销路,产品再好,技术再好,价格再贵,也是等于零,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再值钱,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了几个钱,到头来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有的还可能是上了他人设计好的套路,结局更惨了。
今天说的发展中药材话题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蟾衣。做这个养殖,各地有蟾蜍资源,不用购买种苗,春季养殖蟾蜍繁殖蝌蚪,幼小蟾蜍到秋天就能长到 100 克到 150 克,至少也有 50 克以上,当年就可以用来采集蟾衣,拿回全部成本。蟾衣是中药材,价格比较贵重,20 多年前,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等科技企业收购蟾衣 8 百元一公斤,现在研究所收购蟾衣价格已经达到 4 万元一公斤,利润比较好。原因是现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推动大健康产业越来越红火。中药材就是大健康产业中支柱产品和消费品,中医药也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蟾衣蟾酥等中药材市场日渐看好。显示出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特点。有一个现象大家可能都看到了,几十年来中药材价格都是一路攀升,没有发现有中药材降价现象。而蟾衣,是比较贵重的中药材,近五十年来蟾衣价格只见攀升没有降价。不像其他有些没有销路的东西,只靠炒种卖种苗,最后产品却没有销路,专门坑害蒙骗老百姓的东西。理所当然,那些坑害老百姓的人最后都收到了应有惩罚。家里有几亩地,尤其是有水塘水池和湿地的农村的朋友,如果能够抓住这一个发展中药材机遇,养殖蟾蜍采集蟾衣是可以赚到钱的。养的好一点的,一亩地年收入达到五十万元到一百万元。
当然了,蟾蜍是野生保护动物,新修订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蟾蜍,允许用于药用养殖。养殖户需要到林业部门申请办理相关养殖证件。现在具体介绍一下养殖情况。一亩地 (667 平方米) 水土面积,需要四个工人,立体养殖 2 万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以采集蟾衣 7 个月时间,一个月采集 6 万张以上蟾衣,养得好的有 8 万多张蟾衣。立体养殖蟾蜍和采集蟾衣,比平面养殖蟾蜍容量,和蟾衣产量增产五至九倍。由平面养殖需要 10 亩地才能养殖两万只蟾蜍变为一亩地就够了。并且在这个空间内同时养殖蟾蜍和采集蟾衣。所采集的蟾衣也不再象平面养殖那样因为养殖密度大而引起破碎,蟾衣完整率也有提高。并且采集蟾衣不再增加场地。不仅把平面养殖的十亩地减少为一亩地,还把十亩地平面养殖的用工人数由 8 人减少为 4 人。这两个减少,带来的是更大的效益。对人手少、土地少的养殖户带来更大的利好。
在养殖操作上分为六步,现在介绍给朋友们:
**第一步:**准备原料。有条件的可以自繁自养蟾蜍(俗称癞蛤蟆)。如利用野外蟾卵孵化幼蟾来饲养也可,比较简便,无需建繁殖池,有个饲养池即可。
**第二步:**运输蟾蜍注意事项: 放置蟾蜍的容器要透气,如塑料筐,塑料箱,木箱,少量蟾蜍也可用蛇皮袋等,器具内部要光滑,不要用很粗糙或内部有棱角的容器,因为内部粗糙或有棱角容易擦伤蟾蜍皮肤。容器底部垫上些水草,以便蟾蜍皮肤保湿。如蟾蜍在容器中超过十个小时,要适当往容器中淋些水,防止蟾蜍环境过分干燥。开始,要把蟾蜍消毒处理,然后让其自行分散活动。第二天检查是否有蟾蜍出现压伤等,酌情进行消毒处理,使蟾蜍群体健壮。
**第三步:**调控养殖蟾蜍密度: 根据当地条件,可用成年蟾蜍产卵孵化蟾蜍蝌蚪进行养殖,也可直接放养蟾蜍幼苗或各种体重的蟾蜍。
1. 自繁自养时:二十平方米水面放养一对雌雄成年蟾蜍,让其自行交配产卵繁殖。
2. 直接放养蟾蜍时:蟾蜍幼龄阶段,养殖密度要求比常规养殖密度可以适当大一些。幼蟾蜍随其长大可以逐渐减少池内散养密度。以每亩养殖面积 (667 平方米) 养殖蟾蜍为例:幼龄蟾蜍体重 10 克左右时,放养 5 万只左右;幼龄蟾蜍体重 50 克左右时放养 3 万只左右,幼龄蟾蜍体重 100 克左右时放养 1 万只左右。幼龄蟾蜍体重 100 克以上以后还须相应降低存养密度。因为 100 克左右体重的蟾蜍就可以安排采集到品质不错的蟾衣了。实践中,春季出生的蝌蚪到夏天幼蟾达到 35 克以上就能蜕下初等品质的蟾衣了,到秋季养殖管理较好的幼蟾蜍已长到 150 克左右了,当年能蜕下中等质量的蟾衣。
**第四步:**早喂饲料。从蝌蚪阶段开始投喂饲料。从小驯化蟾蜍吃颗粒饲料的习惯,比驯化野生蟾蜍吃饲料容易且所用时间短。使稚蟾蜍上岸后就具有自行吃饲料能力。操作时,把颗粒饲料置于震动物体上 (饲料投喂器),震动引起饲料颗粒的弹跳,让蟾蜍误以为是活动的昆虫而引诱觅食。
**第五步:**及早安排蟾蜍蜕衣: 蟾蜍长到 50 克左右时就正式进入脱衣利用,可以把上岸后驯化能正常吃饲料的幼蟾蜍放入采集器内分别饲养喂食更好,在单位面积内增加养殖蟾蜍数量并提前产生采集蟾衣经济效益。
**第六步:**采集蟾衣:蟾蜍体重达到达到 35 克以上就能够采蟾衣了,当然蟾蜍大所脱蟾衣也大并更值钱,每亩地面积用蟾衣采集器进行立体养殖,可以安排一万五千只到二万只蟾蜍同时一起蜕衣,把这些蟾蜍全部放入采集器内即可,正常情况下一只蟾蜍一个月脱衣四张以上。但事先要安排好蜕衣场地,蜕衣场地大体上要平整。健康蟾蜍可以连续用于采集蟾衣(蜕衣)数年不死亡。一般蟾蜍寿命 6-12 年,最长 18 年,产量高而且见效快、采衣利用年限长。 (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蒋卫月提供并审核资料 )
这是因为,首先,粮食是几乎每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百姓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粮食,就不要谈国家的稳定,基本温饱无法解决,其他任何行业包括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都是空想,都是空中楼阁。可以说,粮食既是粮农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料。而充足的粮食供应,对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正因为粮食做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和工业的很多原料,所以粮食价格就不能过高,因为过高的价格将影响百姓生活稳定已经一些工业品价格上涨。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自从在农村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基本情况是地广人多,人均耕地较少,而在农村改革初期,人均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适应需求,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大量的机械设备进入农村,人均耕地较少的弊端开始显现,因为机械化需要规模化才能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率运作,因此,种粮食的生产力效率较低。
最后,我国农业种地一般还是靠天吃饭,受天气、土质、水利等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农村科技化种植仍然不是很多,所以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因为粮食价格很难上涨,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因为粮食种植效率较低,很难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所以,农民种地很难挣到大钱。
北方农村一般种玉米和小麦。
南方农村一般种水稻,我说说南方农民。
在农村种几亩水稻,养三四十只鸡鸭,再承包一个大水塘,种一些油菜、红薯之类的杂粮和蔬菜,一年能有两千元收入就不错了,这还得是丰收年。实际上你的鸡鸭有可能很多会病死或被别人偷掉;你养的鱼在阴历七八月份天气忽然阴冷几天时鱼会缺氧死掉很多,或者被人下药药死一些,或被人偷掉一些;你种的红薯可能被虫子吃了,一块地没几个好红薯,你可能挖都不挖了。
做这些事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需要两三个人长年做事,农忙时可能还要花钱请人帮工。
中稻谷国家规定一块三毛多,一亩田收八百至一千斤,种五亩地收入五千元左右,扣除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基本不赚钱。粮价几乎年年不变,农资产品却年年大涨。
小麦玉米价钱也很低,虽然成本比种水稻要低,但也赚不了钱。
承包大户用机械化耕种又有政府补贴可能会赚些钱。
不是不挣钱
是最值钱的时候被割了
你现在看到的粮价压根就不是正常的粮价懂么
耕地少,生产方式落后,产出低。
如果地多,机械化种植,成规模的农场式生产,即便粮价低一点,走量也是可以挣钱的。
国外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粮食出口大国,他们都是农场主机械化生产粮食的,他们那里粮食出口价比我们国内粮食收购价还低,但他们农民收入比我们高,就是因为地多,生产方式现代化。
玉米小麦这种常规农作物,小户种植难以匹敌国外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国外的能源价格低,农场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人力成本低,国家还有补贴。若不是要保持粮食和社会稳定,农产品真放开进口,国内农户基本上要破产一大半,连糊口都会成问题。
农业的利润本来就很微博,时间成本高,又受天灾等不可测因素影响,生产的成本高。由于其产量相对高,又非稀缺品,全世界都在生产,价格又很难上去。客观说,中国的粮食产区不算优越,相对于美国、乌克兰、澳大利亚等,最多算中等。
农产品一定要匹配食品工业及品牌营销,才会有一席之地。典型如日本,把习以为常的农作物打造为高端品牌,通过文化输出,让其他国家认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弱,也就意味着潜力还很大。在选种、育种、加工等诸多环节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遗憾的是基本上都是国家队在做,国内企业愿意做这些长期工作的还太少,这也导致整个基础投资还比较欠缺。
随着中国人口进入衰退期,现在吃饱饭没什么大问题了。期待下一步能解决吃得好的问题。
因为占有资源数量过少,导致价格博弈中始终处于吃亏状态,
当今的中国。农民种粮食就是不挣钱。为什么呢?国家宁愿进口粮食来平抑粮价,也不会更高的提升粮价。宁愿给农民粮食补帖,也不愿把粮价提高。农民是弱者,自己生产的粮食根本没有定价的权力。你看看化肥涨了多少钱,去年冬天每袋尿素一百元,现在每袋尿素是一百伍拾元,价格涨了百分之伍拾,更别说各种农药价格飞涨!关键是农民自己生产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定价的权力。当今的中国还没有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党派,更没有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组织!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它是代表工人的党。全国人大开会没有农民代表嘛!全国有个总工会,没有听说有个总农会,基层更没有农会这样的社会团体,农民的利益何在?振兴乡村何在?农业的利润何在?农民的出路何在?今后的农村发展何在?是农场化嘛?或者是大资本化?
直观原因是粮价低,间接原因是我们进口粮食, 不管进口粮食还是自产粮食也不全部用作口粮,其中一部分用来做饲料及酿酒,粮食还有工业用途。
其实米价并不算便宜,但大米是经过运输、加工、储存、包装、零售等环节以后产品这个钱农民挣不着, 也是除种植、施肥、收割等以外的成本。考虑亩产、气候、市场需求也不可能所有土地都用来种稻谷,有句话叫做谷贱伤农,换种说法叫做供大于求、价格下降,投入产出比低,劳动力和资金会朝着利润更高的行业集聚。
那么可不可以提高收购粮食价格呢, 完全可以,但是如果遵循市场规律,那么提高小米玉米价格必然会导致增产和上游产业成本上升并随之涨价, 比如规定小麦收割价不低于 10 块 / kg, 最终面粉、面包、饲料都会随之涨价,不然企业无利可图。 不遵循市场规律,可以国家补贴,要么统一收购,要么企业收购以后国家通过补贴或减免税收把差价补给企业, 这钱最终还是全民买单。
还有一个问题老生常谈了,就是生产效率不高,尤其是小麦玉米肯定比不上国外平原大农场,我们是粮食进口国, 尤其是玉米和大豆进口国。
说一说粮价, 粮食之间其实有互补性, 比如饲料这一块儿玉米价格低就选玉米做原材料,大豆价格低就选大豆做原材料, 而口粮在整个粮食需求中只占小部分, 大部分粮食要转换成肉蛋奶。
很多问题是结构或者分配问题, 宏观来说我们会选择一个保持粮食产量的价格或者制度, 比如目标一年产粮 7 亿吨,计划进口 1 亿吨,这样刚好维持市场平衡, 那么所有的制度以及粮食价格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粮食并非越多越好,同样要讲究投入产出比, 100 个人种地能创造 10 万元 GDP,而在工厂能创造 100 万 GDP,那肯定选择后者;同样一块地种庄稼一年能创收 1 万元,但建工厂或建商业区一年能创收 10 万元,那也选择后者。有人说耕地都用来建厂建房了没地种粮吃什么, 作为平民百姓是杞人忧天了, 有耕地红线、有永久基本农田, 莫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最后是农业缺人才,农村缺人才, 甚至年轻人都缺, 现在工厂也缺人。老一代农民即便愿意种地,也手脚不便,更不用说普及新技术 使用新设备了, 所以生产效率低,价格没有竞争力。
粮食在中国或者说是在这个形势下是不可能赚大钱的,要提高农民收入只能学习美国日韩提高对农产品的补贴。
问这个问题,说明对现代社会不理解。生产要素也是隔行隔山的。
种出来的粮食是第一环节
现代人吃下肚子的食物是最后一环节
你觉着哪个地方最好收费?一线造纸厂挣钱?这么说工厂得很多人抢着去!
别被那些说大面积农场主骗了,你见过几个农场主当政协委员的?人大代表的?美国有几个议员是农业口?
劳动者分工不同,必然导致收入不平衡,也必然引发各类思考,但别花心思在这上面。
有精力好好创业,当个好老板,对员工好点,社会才能变得更好。
结论: 人多地少,种地永远不挣钱。人少地多,种地永远挣钱。
人多地少,种粮食如果挣钱了,那就意味着要饿死人了【没人饿死怎么会有人出高价买粮食呢?柳大善人干的不就是屯粮收尸的营生嘛,我也不是随意联想】。
美国佬种粮食挣钱吗?
美国人的玉米、小麦、大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卖给咱们,竟然比咱们本地大豆还便宜。
一个农村家庭两个成年劳动力,顶天了照顾 5-10 亩地。
美国佬一个家庭农场,动辄几百亩、上千亩,人均照顾上百亩地。
这是什么区别?
小农经济 PK 工业化大生产。
怎么可能不输呢?
可是你说咱们能不能这么干?
不能啊!
农村的耕地是集体用地,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份。
以湖南来说,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大概 500-1000 亩耕地,村里大概有 100-300 人口,可不就人均几亩地的量嘛。
我一年就诊疗一个病人,我怎么不挣钱呢?
我一天就加工了了一个零件,我怎么就不挣钱呢?
我就教了一个学生,我怎么不挣钱呢?
~
说到这里,明白了吧,没有规模,那你怎么挣钱?东北一家几百亩地,没听过不赚钱的。
你就一亩半地,1000 斤粮食,怎么都不赚钱的。100 元一斤?
粮者,乃万民之天,农者,乃一国之本,粮贱农贫则国本动摇。
故古今为政者,无不以兴农为重,广粮为大。
今之世为工商仕宦者皆不贫,惟事农者贫,农贫者为何?粮贱也。
乡农三季所获,价不能等事工商者一月之收。农产贱而工造贵,宜乎百姓皆弃农而向佣工,鄙耕而荣商贾,是以乡野田荒,老弱荷锄。
农者,固百业之根本,工商仕宦及操各业者无不待农出而后作,农兴则万家饱,农凋则一国饥。今我国荷此养国之任、耕于田间而操农事者,非老弱即闭暗不通之村妇,识字有智者皆弃农不任,长此以往,国中农事凋敝,遇有外侮天灾,何能不危?
今我国虽数十年无歉收之忧,然亦须广储以备万一之祸,况近年晴雨失调,天灾屡现,仓廪损减,土产不丰,粮歉之征已现,此时若不劝民耕种,何以御灾年之饥?
丰年农不兴,灾年民有饥,其势古今一也。是以古之为政者出 “平籴法”,丰年古之官府以平价买粮以解农之伤,灾年官府以平价卖粮以救民之饥,必使丰年粮不贱,灾年米不贵,丰年能护农,灾年能保民。
今我国连岁丰收,粮价至贱,为农者贫,为商者富,是以民皆弃农不事,若使民能因农而富,因耕得足,则何愁农事不兴,粮储不广?
[《古文论今》粮贱伤农,粮贱农贫之弊何以解?17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32448405414129664)
历史上历次战争的根源就是吃不上饭,国家会控制粮油米面价格不会太高,让人们都吃上饭,要不然影响稳定。不像蔬菜可以炒
成本太高,达不到规模化
加入世界海关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向国外开放了粮食市场 ,国外大量经过政府补贴的粮食向中国倾销,挤占了国内粮食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农民还怎么赚钱?
挣钱就别想了挣钱了,就意味着价格上涨,上涨直接拉低了其他产业人群的支出,同时又带动了农业人员的支出,然后其他人说的收入同比增长,农业又变成了最低收入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太少,显然无法获得足够利润。
农民种植粮食不赚钱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必须牺牲农业方面的利益。截止到 2021 年查询中国十四亿人口当中有六亿多农民,他们手中掌握着中国的大量土地。
可以计算一下各项成本(按照实际计算,不要估计),总体算下来,规模种粮还是有利息的
中新财经 1 月 20 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2021 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比较明显,2021 年十月份,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价格均涨至近十年新高。
以磷酸二铵为例。2021 年初,西南大企业磷酸二铵价格调整涨 400 元 / 吨,华北 64% 二铵到站报价 3290-3300 元 / 吨,黑龙江到站报价 3290-3400 元 / 吨。2021 年 7 月 31 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行情日报,"目前湖北地区 64% 二铵出厂价 3300-3500 元 / 吨。
玉米收获期,柴油价格上涨,机器收获价格上涨。过去收获、粉碎、旋耕、镇压、播种,每亩只需 200 元左右,今年 300 元不下。
而玉米价格呢?看看最新报价!!!
今年山东秋天雨水多,玉米减产,收获不及时的,被雨水浸泡的,更不用说。
农民增产增收,物价,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政府需要做的工作:
第一是稳产量,核心是选良种、用良法。现在品种比较多,老百姓不知道选什么好。要尽可能将本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推荐给生产主体,保证了适合本地的高产稳产品种在铁岭大面积种植。
第二是增价格。稳价格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从当前价格看,玉米农民自己种至少有 1200 元的纯利润,这个利润空间让农民种粮有一定的积极性。
第三是降成本。这既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也需要地方市场的调节。生产成本有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土地流转的成本,今年比去年增加了 200 元;另一个是农资的成本,目前一亩地大致增加 50-60 元。要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一瓶可乐三元,一斤大米市场批发价为一块五左右。
而一些高档的饮料和牛奶,一瓶可以达到 7-10 元,可以置换五斤大米以上。
楼房基础必须要在地下!且承载着整体建筑的稳固!
资金流转时间长,风险大且不可控。
因为中国的农民都是小农,仅有两亩薄田,产量有限。
因为种粮的基本出发点不是为了赚钱致富,而是为了解决粮食安全,稳定社会安定。
多少才叫挣钱?
一亩地挣一百,你有一亩地和有一万亩地,谁挣钱?
问题是你有一万亩地吗?
只有其余 9999 人都不种地了,你才可能有一万亩地去种。
问题是,谁该是剩下的最后一个?
最大的问题是,哪里有连续平地一万亩?
最后的问题,有一亩地挣一万和有一万亩地挣一百万,谁挣钱?
人口结构
印度农民能游行示威,中国农民不行。所以,中国农民失去了农产品的定价权。所以,农民种什么,都不会赚钱。
农哈就是农哈!既然是市场经济,价格放开了。你们就不知道让消费者亲自上门来求购吗?你爱卖多少钱一斤由你说了算!这都不知道,笨死了啊!!!
咱们农产品价格并不低,和国际没啥差距,有的还高一些。说剪刀差收割农民的,起码现在不是了,不要整天说价格(看过一个纪录片,缉毒警破获一样大案,结果缴获了一船牛肉,哭笑不得,走私牛肉也案值好几亿了)
为啥不赚钱原因很简单,咱们有将近 40% 的人口是农民,但是实际只需要 5% 甚至更少,原来只能养一个家庭的地,现在有 8 个家庭在里面刨食,咋可能赚钱?一家 2 亩地,种啥能赚钱?就是金三角种那玩意儿,两亩地都没法发财
所谓精细化、精耕细作,不过是自我安慰,背后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农业的出路在美国那种大规模生产,在规模化,垂直立体化,智能化等等,唯独不在精细化。
用多少能源,产出多少,卖什么价格,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然后就是扩大规模,降低边际成本,一目了然。
农民的生产力不如工人,工人的生产力不如计算机,计算机的收割能力不如金融业,这就是工业革命到后信息时代的社会变革现实。
农业的生产率仅在狩猎和牧业之上。但是由于牧业的生产资料或不可分割,如每个牧民分几亩地草场,这个有悖生产规律,或不稳定,不能像规定农民的土地不得买卖一样规定牲畜不得买卖,甚至不能生老病死,这不科学。所以今天的牧民有坐拥成千上万头牛羊的牧民,但是农民没有坐拥几万亩土地的地主。而今天纯靠打猎谋生的也不多了,主要是打猎的行为本事和打猎的武器都受到了严格的管制。所以说农民就自然而然的最不挣钱。
甘蔗没有两头甜的。
当初既然是搞土改,家家有地,这么多年改革下来,就是保证每个农民都有地,成果是有的,解决了温饱问题,解决了土地兼并带来的饥民和流民问题。但也有新的问题,那就是每家虽然有土地,但是有的数量不多,当然就不挣钱。本身生产的经济利润就低,生产规模又小,挣钱才有问题。
欧美国家的解决方法就是圈地运动,国家推动土地兼并和规模化耕作,让大量自耕农民破产,雇农佃户失业,进入城市作为廉价劳动力或是作为债务奴隶发配开荒新大陆,从而实现土地兼并,一个大地主有数万亩土地,然后机械化耕作,一个人享有几万亩土地的收益,那确实比打工人挣钱还多。
要么大部分农民破产兼并土地搞机械化规模化耕作,要么农民每人都保有少量土地,继续人力耕作,可以保证不饿死,但也不会富裕。
自己选择嘛。
小麦玉米这两个作物太常见也是种植最多的
农民种地确实不挣钱
以我看到的农民收入计算
四亩地的玉米,卖了不到 4 千元
以家庭为例
这个投入是多少呢
玉米生长季 6 月中下旬开始种,到 9 月中下旬完成收获(三个月)
玉米每年都要买种子,然后化肥,现在农民施用最多的还是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化肥的价格每年都在涨)
即使 4 亩地也要用机器播种,差不多每亩地 50 元的机器费(包括耕地,化肥和播种,差不多是一体化)
然后中间有打药(除草剂啊杀虫剂),还有面临干旱需要灌水
收获期如果自己劳动,一个正常劳力需要 2-3 天完成收获,且相当劳累
如果租人帮忙,每个劳力一天 100 元(但是收获过程相当粗糙,地中会有很多玉米棒,严重浪费)
然后地中还有玉米秸秆,农民需要集中处理,但不能就地焚烧,家中也不用,只能堆在路边,占用道路
然后玉米的晾晒,脱粒,最后才是拉走去卖
这么多的投入,最后 4 亩地可能只有 2000-3000 元,但这是 3 个月的投入啊
现在玉米收获机开始陆续进入农村
去年河南出现洪水
以我所在的并没有较大影响的地区来看
在结束后,地中玉米是以每亩 500 元的价格直接卖给了收玉米的人,他们带着机器,直接在地中卖
在最后,他们把价格压到了每亩 300 元的价格在农村收玉米
如果不是天气影响,也就是每亩再多 100 元
当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的时候
种地的就越来越少
然后农民就开始种菜,种经济作物,如中草药等,甚至直接种植果树
究其根本还是家庭式小作坊式的投入较多,粮食价格低
如果进行合作社或土地流转,进行机械化种植和管理,还是挣钱的
我看了大家的评论
其实写这个回答的时候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农民的付出和收获
国家也确实一直进行粮食补贴
但大家也知道粮食价格不会不管控
普通的家庭作坊式进行小面积精细化种植普通品种的收益确实少
但是现在优质耕地面积和在家务农人员减少
集约化和机械化也会慢慢的出现
功能性品种也在逐渐育成
未来可期
这实际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均种的地太少了,美国农场主可是美国资本势力之一,他们用现代化手段几个人搞几千亩的地,赚的很。咱们能不能呢?不能,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咱们人均耕地太少,人口太多了,如果按美国那种搞法,咱们城市至少还要再涌入六亿人,这是我们承受不了的压力,相反,咱们直接把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几倍,先不说财政成本,那样会有一大批人要投向农业,资本的目光也会投过来,问题是地就那么多,你怎么种?美国农民种的粮食比我们的成本低的多,ABCD 世界四大粮商又控制在美国手中,你看看墨西哥的下场就知道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是一个很复杂的事,只能适度提高,同时另外取消农业税,国家每年再拨一部分钱补贴农业,在稳控的道路上前进。
实际农业翻身的机会不是没有,现在地球重新进入温暖期,新疆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大批不适宜种植的省份在几十年内将再次适宜种植,汉唐的强大就是来源于此,那样国家的资源调配难度会低的多。
还有一个机会,咱们干翻美国,正式王者归来
土地,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年年涨价,唯独粮食收购价不温不火,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挣的钱省吃俭用来年还得投入进去,不抵夫妻俩进厂打工省吃俭用一年攒个七八万。
“内部人员” 前来作答,感谢邀请~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这么多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土地,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却越来越少了,甚至是亏本。尽管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一年辛苦下来却赚不上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民种粮食不挣钱呢?归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耕作成本越来越高
具体数据小编在这里就不便多说,通常情况下,现在的农村一般家庭里的青年人士大都外出打工,剩下都是老人小孩多一些,那家里仅能耕作的也就 2-3 亩地,(排除专门以耕作为主业,但其成本也随之上升)2021 年统计,按照全部种植上玉米,不算人工大半年的收入也就 500 元左右,如果遇上自然灾害会更低的。看完这个数据,谁还愿意种地呢?去到大城市打工 2 天,就可以挣回大半年的种地所得。
2、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
农业是个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它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长。而且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既要面临旱、涝、冷、热、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风险和技术操作风险,还要面临市场的风险。
3、粮食价格逐年下降
在当下疫情情况下,还有进口粮食的不断冲击,国内粮食价格低迷。这是老百姓最头疼的事,意味着一年的收入又要大打折扣了,农民收获的粮食一旦因为惜售没有及时卖出,堆放在地上,很容易发霉变质,只能更低价位销售,一年的劳动又打了水漂,这样的例子很多。
答问题之前,先区别出价值和价格。
价格是受供需关系影响。
价值 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
不挣钱是供需关系,供大于求。古代发生的土地兼并,不都是因为受灾害,吃不上粮食被迫卖地换粮食嘛。
当你随手能喝水的时候不觉得水有价值,当你在沙漠里快渴死时,你愿意拿所有钱换水。
现在粮食便宜是因为袁隆平解决了大部分粮食供应问题。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农业很难做到机械化大生产。
规模上不去你还怎么赚钱啊?
就像工厂单独造一个零件和造一万个零件的平均成本天差地远,形不成规模到死了也就是混个温饱。
农田分散,灌溉设施不全,有点小沟渠的,你在下游,搞不好放水还要带队去和上游田地要水的掐架,每晚半夜抽着烟去疏通沟渠,一两亩地,你不可能耗资去修蓄水池,即便公家修,小学生洗澡出意外也要扯皮,谁先用用多少也要扯皮,要翻地,然后浇水 (当然也可以靠天吃饭),有些地方光是去地里都要爬山,早上不敢吃稀饭,怕上山途中拉个尿,肚子空了饿了没力气干活,都得带干粮,水稻为例,如果面积大,种完了,离车路远,你的抬小机器去收割,路就只有那么窄,抬个柴油机,打谷机,有些路左边是地右边是田,后边抬机器的根本看不见,田坎随时可能垮,高差五六米,随时面临意外,离大路选,还要人工背回来,背回来比如水稻,还要花功夫去晒,晒,你的有晒谷坝,遇到下雨,你打麻将正舒服,还要跑回去收谷子,晒国道路政直接冲公,车子上去打滑出意外你的赔偿,连续几天阴雨,你的谷子要长牙,一亩地千把多斤谷子,粮食是基础,吃饭的家伙,唯稳它只能是低价。你能赚钱么?去工地一天两百的小工不香么?嫌麻烦你也可以改成种水果,还是要水,要打井,要施肥,要除草,要修枝条,要授粉,要打膨胀剂,要套袋,要请摘果队采摘搬运,等等等,最后一般人是不敢去租冻库搏一博价的,价一旦垮了,还不是毛都没有。以后集中收回是趋势,不是年轻人不会种地,要是能赚钱,年轻人早就干的热火朝天了
粮食作物本来就挣不到钱,外国农民全靠国家补贴才能挣到钱
农民种粮食属于消耗形,种地成本:种子费 + 化肥 + 农药 + 灌溉,再包含各个环节的人工费用 + 收割费用 + 运输费用,还得避开天灾人祸,刨除各个环节的影响还得看粮食价位有没有收到国际粮价的影响,整体来说农民个人的生产成本偏高,忙活一年纯利也剩不下多少。
现在农村流行承包土地,由个人承包大片的土地进行集中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加大机械化提高效率,这样同样面积的土地所产生的纯利高于个人管理的纯利,所以说种粮食正真挣钱的还是大户。
不是不挣钱,而是人多,地不平。
我们的农民,除了一些大平原产区外,其他的区域都是都是小区域。无法用大型机械,人均耕种面积很少,效率低,总体利润低。
反观国外的农民,大平原,全机械化操作,5 个人能完成我们 50 个人手动耕种的区域。单位利润一样的话,国外的总利润肯定比我们高
什么时候种地挣过钱?
连 1927 年出生的我的奶奶都知道
要想过的好就得离开农村!
农民都是懒汉,不种粮食,个别勤劳的农民种的那点粮食都不够自己吃的。
其实农民的收入很少,有以下原因
其一,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均耕地面积面积一亩左右,而一亩地它的夏秋两季收获两岔作物,就以小麦为例,每亩小麦一千斤左右,每斤小麦 1 块多钱,整个一季小麦也才一千多元钱,秋季的大豆或者是玉米,每亩玉米会有一千二百多斤,过去的价格也就 0.8 元左右,现在涨到了 1 元多,可是整个核算下来也就一亩地一千多块钱,这还没有将种子、化肥、农药、有时还要抗旱,这些费用算进去。基本上也就是说一年的玉米和小麦的整个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钱。
其二,粮食的价格太低,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地,设置了粮食保护价格 (这个价格远超国际粮食价格),可是这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其三,农民人口众多,中国虽然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可是整个农村还有将近 4 亿农民,这就使得中国无法进行土地大规模的集中生产。而特色农业也无法满足这么多的人口发展。
因为处在社会最底层,得不到社会资源,并且没有人愿意维护最底层人的利益。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一样,只不过西方国家相当一部分地是资本家在种
因为人均地太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任何国家的农民要是种粮食都不可能用少量的地赚到钱。除非种高附加值的作物。
粮食是自己长的,农民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又没 996 还想赚多少
不能挣钱啊,假如种地比打工挣钱,是个什么后果?大批农民工返乡种地,所用拥向大城市的人群瞬间就空了… 北上广深本地人口才多少?能不能支撑起超一线城市的市场?房地产崩盘… 大小工厂停工… 街道空空荡荡… 经济倒退… 工业停滞… 国家一再强调的人口红利就会变成人口负担… 工业国回到农业国?是的,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有地可以种,还得有人去工厂上班,但是,至少目前的国家承担不起这样的冲击…
家里人告诉我现在种地不挣钱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小,种子化肥农药贵,还不算自己的人工,粮食价格也上不去。未来方向是要集约化,机械化及科学种植,同时留更多利润给第一产业。
因为都想压榨农民,而不是帮助农民。农药,化肥,种子,涨的离谱,而农民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不是被低价收购就是卖不出去,农民欲哭无泪,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挣钱是不可能的!
先说结论:如果种粮食能够挣钱,那能够挣到钱的一定不是农民。
想想几年前的蒜你狠、姜你军,市场端高价买不到,生产端低价卖不出,中间商囤积居奇两头吃。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土地实现公有制,这是农民种地不再是单纯的养活自己的要求,而是带有一定国家任务性质,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相当于国家作为唯一打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农民交租的形式,本质上还是带有国家任务的性质,这些时期内,粮食不能单纯看作商品,本世纪初,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就是在平抑粮价同时通过其他形式反哺农业,但是在当今甚至未来很长时间内粮价必然会一直受到管控。假如国家放开粮价,那粮食就成了纯商品属性,短时间内可能会有部分农民获益,但是垄断资本必然会趁机夺取农民土地,掌控生产资料,那时农民就不是挣不挣钱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的问题了。本世纪初 ABCD 四大国际粮商进入中国,就曾想着彻底打垮中国本土农业,以此把持中国人的饭碗,但是在国家面前败下阵来。粮食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安定,如果粮食生产完全市场化,商品化,必然会有人从中谋取暴利,当这种掠夺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就会造成社会动荡,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还有一定的任务性质,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种地产粮将会变成一种福利。
农民种地赚钱,主粮价格就会对标 2022 年 4 月份上海团购菜的价格,你请计算一下城里人特别是靠领社保过活的老年人,会饿死多少?
所以不允许农民靠种地赚钱最大原因是什么你理解了吗?
我家以前 3 亩地不到,你告诉我怎么赚钱?快点告诉我啊混蛋。 中国 18 亿亩红线,好几亿农民,你告诉我怎么赚钱。不行你看看咱们的农业总产值,均摊到每个人还剩几个钱?农民种粮食自古以来都是为了糊口,而不是赚钱,赚钱那得有大片地
这是因为国家的定价不公,也就是财富分配不公!
人家想让你挣到钱你拉屎都能挣得到
人家没打算让你挣钱,你喊有用吗?
农民是基本,撑不死饿不着,都被资本给挣了钱,肥料和农药,人工和机器,都是成本,
看了看回答,全都是没下过地的。
来算笔帐,一亩地,承包价格 500-700(根据当地情况,以及土地自身看)我们这一般是玉米或者小麦一季收入足够一亩地一年所有成本。自己承包 300 亩,一年费用 30W(承包费,种子,化肥,浇水,人工)收入 30W 左右。
收入一般为投资成本的 70%-100%,你觉得赚不赚呢?
我很满意。
根据前几年数据,我国人均耕地 1.4 亩。
假设种小麦,小麦亩产 800-1000 斤。而小麦的收购价一块多一斤。
满打满算一亩地小麦卖一千多。
去掉成本,利润极低。
再算上耕地面积。没啥好算的了。还是打工合适。
基础作物单价是不能高的 它如果高 就没有上面的各种产物了
而农民挣不到钱是农民自身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因素
基础单价不能提升 则只能提升效率
要么单位时间产量提升 要么单位作物质量提升
农场主养的牛马吃香喝辣,你让农场主吃啥
粮食的双重属性导致的。
因为中国农民太多了,人均耕地很少,所以收入低。如果都是大户,那就不低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越来越少,人人是大户也不是不可能,怎么也得人均小户吧 。到时候人人有个几十上百亩地,搞点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又轻松,又挣钱。反正在往好的方向走吧,毕竟乡村建设是压舱石嘛
因为,粮食产生效益的整个过程中,农民是第一个环节。
粮食生产——精加工———进入市场——多级分销——消费者
粮食的溢价,是在各个环节中被层层加码,才呈现出市场售价的。消费者买到粮食,和农民出售粮食,这个中间环节,分摊价差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消息,2022 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2 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 50 公斤 124 元、129 元和 131 元,分别上涨 2 元、1 元、1 元。
也就是说粮食 10000 斤涨了 100 块,然后查查化肥农药的价格,尿素从去年每包 135 到今年 185,复合肥每包从 170 到 220。真的,10000 斤粮食涨 100 块,先不说有多少家庭一季的总产量能达到 10000 斤,达到了有什么用呢,100 块能干啥,去天桥拿个破碗摆一天估计都不止 100
农民虽然掌握了土地,土地也束缚了农民,国家的耕地政策对粮食作物种植的限制 不允许经济作物及养殖,粮食价格还那么低。风险那么大 21 年强降雨 河南河北山东东北多少地方的粮食
想啥呢?
粮食都酿酒了吧你?
你没少喝吧?
因为中国农民太多,人均土地太少。种 1000 亩,看看能不能赚钱。
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不够
因为一个人的地太少
我老家平均一人 4 亩地,最好的收成 600 一亩,2400 块入手
到饭店端盘子一月 3000,还包吃住。
因为你见到的这种农民较多,也不是全这样,也有农民大户种粮发财了的。家里几千亩地,机械化干干,还是可以挣到钱的。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从社会的分工来看注定不会价格很高(被疯狂压制价格,这样可以养活更多人),因为当人们连温饱都成问题时,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当然种粮也不可能亏,亏本了没人种,同样也会引起不稳定。
抛开剂量说毒性都是耍流氓。同理抛开种植规模说不挣钱也是一个道理。种粮食不挣钱,是因为个人种的少。前几年有博主在我们周边几个斯坦租地种小麦,规模化,集约化,非常挣钱。
农业大有可为。中国不挣钱,可以去国外。神农附体,大吉大利。
没有形成规模
没种过地的人先看看别人,我妈三个姐姐在阿勒泰种地,二十来年了。差不多都在当地买到了房子,我大姨是例外,和姨夫有关不提。
一个人在兵团租一百亩地,有地款贷,种的是葵花,油葵,大瓜这些。收入也是不少。
看出来了吗,没地!人手百亩,怎么不赚钱。当你手上两亩,五亩地赚个毛。
因为农民不能把握市场价格
挣钱啊,一斤一块多呢
粮食价格你说了不算,市场说了不算
哪个国家的农民种粮食不挣钱?要圈定范围才好说挣不挣。
首先,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农民挣钱,上大规模机械化呗,单位收益是少了,但架不住一人耕种上百顷地,例如美国;地理条件优越 & 工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农民挣钱,日照温度降水合适,人工费用低,没有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例如泰国。
其次,凡是人口密度大且有一定规模以上工业的国家,种粮食都不挣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决定了难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有一定规模工业决定人工成本不会太低,例如,日本,中国。
最后,印度是个奇葩,坐拥这么多良田,亩产低下不说,生产的粮食不先紧着国内吃,反而要去出口。一方面是最大粮食出口国,一方面还是饥饿人口数量最大国。
不是不赚钱,是赚的太少。主要是人多地少。
不是农民种粮食不挣钱,是分到每户的地太少了
价格低 人工 肥料 种子 什么都涨就粮食不涨!十年来物价上涨 ,粮食却还是原来的价格 能挣钱才怪呢
因为农民不团结,如果所有的农民都回家种地,只种不卖,给钱也不卖!就是不卖!
如果挣钱就不是农民了而是资本家地主,所以国家要保持一部分农民的身份为全国人民提供粮食啊
物资暴涨粮掉价,这就是农业不挣钱原因,
任何想挣钱的行业无非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价值或者绝对的性价比优势。中国农村地区很大部分土地贫瘠,交通不发达,精耕细作小农模式,没有办法机械化生产等因素,导致单位劳动时间产生价值过低,也就没有价格优势
什么叫市场化,美国卖给中国的粮食价格是赔钱的,为什么,因为只要控制了中国,就无敌了,两个超大经济体,再加上北约,谁人能敌,一旦达到这个目标,以后 7 成的规则都由美国制定,美圆将再次变成美金。
因为就没打算让农民挣钱。
大家可以看看 30 年前和现在对比,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涨了多少?按照货币购买力变化来看,可以说粮食价格还降了!
为什么?因为粮食要是涨价,不种地的工人阶级,还吃得起饭吗?
农民就是在牺牲自己,养活国人。
种粮食不挣钱的原因是方方面面,很多东西都能联系起来,比如说天气原因,气候原因,人为的因素,价格的问题,各方面因素非常之多,但是这些因素往往是一些表面因素,不是一些核心的因素。
粮食不挣钱的核心因素,真的种过地就知道,各种非核心因素不是决定力量,真正的决定力量是什么呢?就是规模问题。
每亩地产量是恒定的,如果要想赚钱必须靠规模,你要有 1000 亩土地的规模绝对是可以挣到钱的,不然中国几千年来的地主为什么要去经营土地?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去过别的生活?他手里的土地形成了巨大的规模,只要经营好这些土地就能挣到钱。
道理很简单,古代的生产力这么落后,气候也非常恶劣,那为什么要经营土地呢?肯定是因为能赚到钱,如果赚不到钱,那就不去做这个东西,现在农村里家家有土地,但是都荒废不去种,为什么呢?挣不到钱。
为什么挣不到钱呢?是因为这个土地不长粮食吗?不是,是因为这个粮食没人要吗?也不是,卖粮食的钱不如打工,打工没有成本支出,体力而已,还能挣到钱。
种粮食付出了体力和更多财力,付出与收入相比就很少,可能就是亏损状态了,都很简单的帐很容易算的,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充满幻想,面朝黄土背朝天土找钱很现实很具体,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一亩地就卖这么点钱,这个利润中国人都知道。
就是一个规模问题,只有上规模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才能抵消其他负面不确定因素,最终赚到钱。
为什么租了很多土地,然后规模很大为什么也会亏损挣不到钱,这些方面就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了,因为你租地的成本非常高,跟古代的地主就不一样,古代地主的地不是租的,是自己的,所以他这个成本很低,规模上去以后很容易赚到钱,租地是一个深刻的话题,你只要赚了就会涨租。
土地祖祖辈辈能中 100 年,那你所有的投入分摊下来成本就很低,农具用个 50 年都可以,但是如果你这个东西只能用个两三年,那你所有的投入进去不划算,钱都花在买设备上面了,但是你的设备又用不了那么多年,亏钱就亏在这个上面。
农业的问题有千千万万的理由去解释各种现象,但是最核心的一条,所有的东西都能克服,矛盾都能解决,困难也能解决,但是规模上不去没出路。
多个因素: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方式基本靠人力为主,导致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也比较高;粮食价格低,利润空间及小等因素,最终导致个体农户小面积种植粮食基本不赚钱。
投入多粮价低 一个壮丁 一年三季全在地里忙乎 起早贪黑 干啥都比种地赚钱
因为粮食价格不涨,其他化肥,农药,种子都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就不涨粮价,自然越来越不挣钱。
靠天吃饭,粮贩子控制价
弱势群体 没有定价权
产量低,价格低。
规模小。大规模的种植户都挣钱而且巨有钱
卖多少钱都不是市场决定,没有市场行为,想让你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你说你能挣钱吗
现在社会政策真的好了,我们农民种地也都有补贴了,还有种子免费领,肥料免费领,农技人员也经常下来指导农业生产;这些举措的实施,实实在在让农作物产量提高了,按说这应该是让农民高兴的好事吖。可是经常有农村老哥会跟我吐槽到: 现在从表面看起来,农民种地产量越来越高,种地应该是越来越赚钱了,但是真实情况却完全相反,虽然现在种地每年都丰收,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但是总的收益却基本没有变,甚至还比往年降低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农村问题。
要搞清楚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越来越不赚钱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种一亩地能赚多少钱?
一、种一亩地能净收入多少钱?
1 种植一亩地的玉米,如果按照往年的收购价大约在 2000-2100 左右一吨,也就是一块钱左右每斤,有的地方更便宜,只有 8 毛钱左右每斤。最近两年,玉米价格涨起来了,一般都能达到 2400-2600 元一吨,如果种植玉米一切正常,亩产量大约有 800-1000 斤,我们按 1000 斤来计算好了,因此可以得出,种植一亩玉米地的产能是 1300 元左右。
而种植玉米成本大约有以下几点: 土地翻地费 150 元 + 种子费用加播种费 100 元 + 农药花费 300 元 + 抽水、除草以及其他管理费 200 元 + 收割费 120 元 = 总成本 870 元。再用 1300 元减去 870 元成本,还剩下 430 元,这还没有算人工费,而且还把玉米价格算得最高,才能赚 430 元,实际上还很难赚到这么多钱。
2、种一亩水稻能净收入多少钱?一亩水稻大约能产 1100 斤,好点的能产 1300 斤,收购价格一般是 120 元每百斤。这样算下来种植一亩水稻的产能大约有 1300-1400 元的样子。
种植一亩水稻成本大约有以下几点: 稻谷成本: 100 元 + 耕地费用 120 元 + 肥料、农药 200 元 + 插秧、收割费用 300 元 + 抽水费 50 元 = 总成本 770 元。最后用 1300 元产能减去 770 元成本,最后可以算出来,种植一亩水稻能赚大约 530 元左右,这还没有算人工,以及不能有任何损失。
3、种植小麦,由于我是南方人,我们当地没有种植过小麦,因此我也不太懂,所以我不能乱算账。我经过网上查询,再问了几位网友,得出结论就是种植一亩小麦,大约能收入 400 元左右。而且这也不能算人工成本,小麦也不能有任何减产的问题。以上这些农作物的数据也许因为每个地方,每个人种的技术不一样,所以实际情况会有一些不同,但是都能很真实的反应出来一个农村问题,那就是农民种粮食作物的确是很难赚钱,即使高产量也难赚钱。
二、为什么农作物产量高了,收益却低了?
1、农产品滞销问题严重。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农作物会受到滞销,比如今年的生姜就严重滞销,比如安徽的小白菜,湖北的大白菜、海南的辣椒等农产品时不时会出现滞销情况。而且不仅仅是粮食作物滞销,水果也是一样,比如前两年的柑橘,跟现在的苹果,都严重滞销,导致很多果农直接砍了果树。出现这种情况跟前些年大力发展农业,大力扶贫,号召农民大力搞种植有关,因为上面号召,下面就不管不顾的动员农民大量搞种植。最后农产品的确丰收了,但是卖给谁去,这又成了难题,这就不再是他们某些人的重点工作了,反正他们扶贫的成绩出来了,产量上去了,至于怎么变成钱,那可就管不了啦。这样就导致最后越扶越贫,越扶越穷。
2、农资价格大涨,农民种地积极性高了,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就不断的涨价,一边是农产品滞销,一边是农资涨价,而且农资不会随着粮食价格降低而降价的,一旦涨上去了,根本就不会再掉下来了。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还是盲目的发展,发展过快,有人一味想做出成绩出来导致的,这样就导致了农资价格一涨再涨,结果吃亏的还是农民。
3、农业电商全部跑路,前些年,为了配合农村振兴战略,扶贫攻坚,号召了很多大企业大电商都投入到农业电商当中来了,而现在我们再去看看,还剩下几家农业电商还正常运营着呢?前几年农业电商算是风口项目,短短几年时间,就以某宝为代表的农村 tao 宝项目,像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有人专门统计过,当时全国至少突然冒出来一万多家从事农业电商的公司,他们打着互联网助农的口号,走进了农村。
但是,发展得快,败起来也快,就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那一批农业电商几乎都销声匿迹了,包括当初遍布全国的农村某宝,现在也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了。造成这种局面,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关系到很多政策或者一些敏感问题,所以我也就不多做解释了。
4、农民工返乡现象严重,农业项目盲目扩张,首先号召农民工返乡,很多年轻人想都没有多想,就回家创业了。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回乡下赚不到钱,而城里用人难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当初在号召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时候,对于很多农业项目都过度吹捧,或者过度高估了,很多返乡的农民工也根本就没有仔细考察,认为反正有上面支持,于是就盲目的投入了像蔬菜大棚、储存冷库等等项目,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结束语: 任何行业,想要发展,都要遵循发展规律,一律的吹嘘,一味的只想做大,这样很容易进入盲目,混乱的局面,最终以滞销、迷惘、亏损为结局,这就让很多农业投资者对农业这行失去了信心。经过前一轮的农业盲目扩张期,现在要想成功就必须要重新起步,要转型、要变革,否则留下的还是一地的鸡毛。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能提高自身能力,迎难而上,我相信那些坚持的人总会成功的。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我也恳请大家帮忙给我一个关注,并长按点赞键,谢谢大家!
我们技术含量低不高产生产效率不高成本太高有国外市场进来没有利润。
没种对品种,要因地制宜……
现在中国的粮食价格已经不低了,关键是承包地太少,是不可能挣钱的。如果一家有几千亩地,那肯定挣钱了。
与 “何不食肉糜” 有异曲同工之妙。
1、粮食 - 关系国家战略安全问题的最基本的产业,粮价实行最高限价,因此价格稳定;
2、农民 - 中国特色,家庭联产承包制 + 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非常少;
3、产量 - 一定时期内,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不受天气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单产水平固定;
4、收益 - 小面积土地上,稳定的粮价 * 固定的单产水平 = 固定的收益。
5、成本 - 老龄化空心化(人工费)+ 农资(核心是种子)+ 农机(老龄化背景),生产成本随着技术进步、性能提升等不断上升。
成本与收益趋近甚至高于收益,因此农民种粮不挣钱。
简要说,就是粮食价格低、生产成本高、种植面积少。
不会不挣钱,一亩地两三百还是有的。地太少,一家有五亩地就很多了。一年赚一千块,有啥意思。这就是说的不赚钱还赔钱,因为俩劳动力,就算给人看大门,一月也得两千块吧。
因为粮食是最基本的生存物资,就决定它利润低。
你算算亩均成本投入(先不包括自身的人工,再算算亩均毛收入,再看看人均耕地面积…… 很简单的算术题
根本原因就一个,人多地少。我国现有耕地 19 亿亩,进囗农产品相当 9 亿亩耕地的产出,28 亿亩的农产品保证了 14 亿人目前的消费水平。要保持社会稳定,只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保证 8 亿农民的生存。如此小生产成本自然高,无法与国际巿场大规模生产的农产品竟争。如实行集约化生产 (如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政府无力承担 8 亿农民的就业、生活和各种福利保障。未来,随着人囗减少集约化程度也会逐步提高,黑龙江有可能是第一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省份。大胆猜测一下,本世纪末,中国基本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也能基本实现自给。
土地是我国仅存不多的公有制了,而土地又不只属于农民,属于全体人民,因此农民通过出租土地获取收益而让土地集中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路子在理论上是严重行不通的(虽然有一些农民正在这么做而且爽 yy)
我国农民人均土地远远低于资本主义成熟工业化生产的农民的人均土地,换言之,农民太多了
大家都自己流着汗下地干活,结果生产效率严重低下,zf 又死按着物价不许涨,当然不挣钱了
不要再想什么 “无差别劳动” 了,机械劳动代替了人力劳动,那机械劳动属于全体人类?全体农民?全体出资者?发明机械的人?如何瓜分收益?目前没有人可以讨论清楚
人类尚未真正走出工业化的阴影
粮食的价格要是高了估计全国没有多少人还活着了
农民不挣钱,但农业是挣钱的!
那些在西伯利亚包地几千上万公顷种大豆的国人有抱怨说不挣钱的吗?
归根结底就是规模不够、成本分摊不够!
农民挣钱还回去打工吗?
因为国家不让农民种粮挣钱。
收货周期较长,产物利润较低。
自古以来就没有考一亩三分地能致强发富的。
产能过剩;社会结构线性问题;大量劳动力进入了密集型产业;私有制的大量滋生;多方因素!
进入贸易全球化后,大宗商品价格要和世界同类商品价格进行比较。中国农业产品收购价格并不低,除非国家大范围的价格补贴。中国农业产品利润低在于相比集约化生产个体化生产效率低下。比如工业化早期,农户纺织的土布无论如何比不过纺织厂生产的洋布。
额,看怎么种。靠人力去种,种植一般的品种,劳动效率低下,附加值低肯定不挣钱。如果是机械化种植,劳动效率高,管理和技术投入较多,产品附加值高,肯定挣钱呀。。。
凡是与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都是大生意。。。玉米和小麦有巨大的市场,既不担心市场供应问题,也不怕通货膨胀。就看怎么种。。。
当前制约种植业发展的,有几个因素:一是资源分散,包括土地资源,没有形成资源的聚集效应。二是技术投入不足,种植方式原始,劳动效率低下。三是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这也是导致农民种粮食不挣钱的原因。
但是农民种粮食一定是会挣钱的。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无论如何粮食总是要种的。种粮食不赚钱一时半会可以,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员、资金和技术的脱离,会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怎么挣钱呢,靠等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与时俱进,做一个有知识的农民,科学种地,产业化发展,未来可期!
几千年来都是农稳商富
亩均投入大,亩均产出少。重资产,技术壁垒不低。
应该问为什么种粮不挣钱还要种?
粮食价格太低了!!!
低的离谱!!!
拿玉米来说,八九毛一斤,四五亩地卖个四五千块钱,除去肥料钱能赚个三四千,碰到个洪涝灾害,就直接啥也没了。
农民太苦了,最苦最累的就是农民,国家欠农民太多了,捡老实人欺负。
来个三句半:
化肥涨价随市场,
粮食价格有限制,
销售不愁有统购,
不许不卖。
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可以问:
老板开工厂为什么不挣钱呢?要是都挣钱还有那么多工厂倒闭的?
上班为什么不挣钱呢?都挣钱怎么还那么多人为了三餐学费犯愁呢?
网约车司机为什么不挣钱呢?
开饭店为什么不挣钱呢?
农民种田赚钱的方式是什么,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价格?两者都不受控怎么挣钱。当然扩大规模,薄利多销赚钱的也有。国外一些农民种地年入百万也是一大把。
物以稀为贵,不缺粮食,还有就是中国人不忌口。如果未来有闹饥荒的年景,而你有一仓粮食……
政策不支持,改革开放是以工业国为目标的,农民工有是农民还是工人?种地的产出没有打工多,为了生存地荒了,人衰了,退休金也没有,两头不落。
都在城市化,往外跑,可以预见:农民的儿子不会种地。未来的农民还是不挣钱。
因为国际粮食贸易自由,国家并不缺粮
所有的生意,都要遵从自然规律,这个世界最繁荣的地方,都是有活水的土地。
做生意,看的就是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和交易的流动性,种粮食是违背金融规律的,一笔钱投入土地种植,一年只流动了两次,第一次是投入,第二次是销售。
资金利用率低交易频次低,自然赚不到钱。
国际降价太便宜了,人家都把价格压这么低了,很难卖的起价格。美国的石油农业,实在是太强了,而且美国人少地多,每年粮食低价出口基本也没事,我们国家只能走工业化的道路
因为挣钱,所有人都会抢着当农民
因为 “粮食” 在大多数时候是不稀缺的,相比而言一些经济作物(如果树)很多时候可以实现相对的稀缺。
所以粮农一般来说是整个农业鄙视链的底端,就算养猪也比种粮强。
农民挣钱啊,怎么不挣钱?
中国农民不挣钱,是因为他们用来耕种的土地太少。
如果土地够多,他们不会再用手动式来进行生产,那效率就高多了。
大概是因为农民手里没家伙吧
因为化肥,杀虫,时间
种田不挣钱是一种统筹,假如种田能多 10% 的利润,那么土地就不会属于农民的了
偷偷把土地卖掉,3 个结果
1 农民流离失所
2 失业潮
3 粮价不稳定
所以别看温铁军这种整天吹嘘自己是民间爱农人士,把资本往农村里拽的砖家,天天扬声说鼓捣着农村机械化,中国真没这个能力机械化,经济结构不允许,现在是老子挨饿,儿子饱饭
如果农民能挣钱,就是老子儿子一同饿死
怎么天天说粮食,你知道盐多少钱一斤吗?产一斤盐要多少付出吗?你知道煤多少钱一斤吗?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
农民种的粮食是全民生命安全的保障,为了国内消费者维持基本的生存,国家一定要限制大宗粮食的涨价!
另外农民种的粮食基本上都是用机械代替人力,以除草剂代替人力除草,用大量的化肥取代农家肥 ,用肥力促进农作物激进片面生长,打破了农作物依靠光合作用均衡生长的自然规律,所得到的粮食基本上都是低品质、有农残的产品!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可,也就不具备卖高价的可能,这些都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原因!也是大部分农民种粮食不挣钱的原因!
因为不能摸鱼,摸鱼是不能有个好收成的。
因为改革开放需要有人承担代价,一切都需要有人承担,任何事情都有阴阳两面。事实也是这样,有钱人可以上千亿,穷人吃泡面都觉的是好东西。有种说法日本的农民比城市有钱,他们有类似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投资各种公司和搞金融。房地产。然后给农民分钱。
知乎用户 叶梦多 发表 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 这充分说明了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如此关心农民的收入问题,在美国的恨国党你们就好好羡慕我们吧,你们只是资本的耗材! 100 亿人民币什么概念?2021 年世界 GDP 排名 170 的所 …
知乎用户 薅石头 发表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过前一阵子很火的一个视频,视频里洛阳的一位农民工大叔来郑州打工,好几天没活干,干一次活最多也就挣两百块钱,没钱租房子只能住桥洞下面,一顿像样的午饭都买不起,只能捡别人吃剩的饭盒,菜汤喝得津津有味,行 …
知乎用户 陈兰香 发表 痛苦地看。 作为一名农民的女儿,我对这个问题充满了痛苦和纠结。 先说纠结,今年过年的时候,那时候疫情刚好爆发,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粮食有可能涨价的时候我就给弟弟说以后还是要把地种上,这次仅仅是一场疫情,就发现粮食问题真 …
知乎用户 Michael 发表 中国的问题不是耕地少,而是没人种地。 我们当地只是一熟的水稻,南方某省两熟,我问当地人:那你们的收入要翻一番啊! 当地人回答:老子一熟都不想种!全年打工。 我抬头一看,果然,耕地全荒着。 这是阳春三月,本应遍 …
知乎用户 李飞宇 发表 我爸妈刚卖完去年的小麦,价格是 1.3 元每斤,卖了 1200 斤。 1200 斤是一亩地丰收的产量了,而且是大丰收。 所以总价是 1560 元,这大概相当于很多很多人一周的工资而已。而农民种一亩地,一年差不多只能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