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40 城支持多孩家庭买房,增购房指标、发补贴、提贷款额度等,此举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借用刚刚看到的一位读者评论:真正有利可图的事情,不需要鼓励。 也确实如此,15~16 年涨价去库存万人抢房,根本不需要鼓励,当时疯狂到你想排队看房都需要资质,要验资,看样板房还要多出一两 …
这两天其实也挺热闹的,比如黄安在开始说人话,周小平也在开始说人话了,这就让网友们很惊讶了。
对此,有网友给出了这样的分析。
我个人更觉得,黄安和周小平算是醒过味来,开始明白一个道理了,于是忍不住要讲两句人话了。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明白,那就是在一个现代社会中,谁都不可能永远是受益者,都会有成为某一项政策牺牲品的可能性。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整体,政策对他人的影响,迟早会传导到自己的身上,所以这时候有几分同理心,真的很必要。
这几年的形势,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举个简单的例子,出门吃饭的人少了,于是饭店餐馆生意越来越差,这样一来,就必然会有人下岗失业,这样一来,消费方面的需求也降为满足生存所需,于是其他行业也多多少少会受影响。
这样发展下去,每个人都会处于风险中,别人的不幸迟早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痛苦感,所以有点同理心总是好的,这样至少不会觉得自己是幸运儿,于是少了忧患意识。
就拿周小平来说,当他的电商生意受到影响时,他终于觉察到政策对他的风险性所在,他不再是一个受益者,于是不说人话也不行了。
我始终认为,凡事论迹不论心,不管周小平因为什么原因说人话,从结果上来看,他说的人话正在激起更多的反响,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当周小平都不再是受益者,不再受政策的庇佑时,那知名度和经济实力不如他的,又该如何处之,风险又会什么时候落到自己的头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各种政策其实是随机的,随时有可能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就像周小平,再有影响力、再有知名度又如何,难道他能让他粉丝的小区不被焊上铁门吗?难道他能让他的粉丝不居家办公吗?难道他能让粉丝出门不弹窗吗?
既然周小平这些都做不到,那自然而然的,他的利益肯定要受损,终于也要尝到政策下的切肤之痛,黄安也是这样,弹窗影响了他出门活动,于是终于感受到痛了。
古人都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现在的事情则很明显,政令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冰冷的政策之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影响者,不管有多少钱,有多大的名气,甚至没有很大的权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受到自己成为代价的那一天。
这样的代价,我们之前在上海已经看到过了,这两个月在郑州兰州西宁呼和浩特看到,接下来又要在广州等城市看到了,那一个个数据下面,其实是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至少他们的正常生活没有了,要被迫面对那些意外的风险。
而又有谁能担保,自己不会成为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其中之一?
所以别对他人的遭遇幸灾乐祸,更别冷嘲热讽,多一点理解总不会错的,都说人心不相通,可是我还是愿意相信将心比心这四个字。
要是不明白将心比心,那这个网友已经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她上个月刚说过这话。
结果前天就遇上这样的事。
面对这样的求助,其他网友们会是怎样的心态,我想答案应该很明显了……
为了自己的良心能过得去,还是尽可能的多说两句人话吧,这样真要遇到什么事,至少可以很坦然的向大家求助,而不用担心被翻出旧账。
这是我对自己说的,今天也想跟大家说。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借用刚刚看到的一位读者评论:真正有利可图的事情,不需要鼓励。 也确实如此,15~16 年涨价去库存万人抢房,根本不需要鼓励,当时疯狂到你想排队看房都需要资质,要验资,看样板房还要多出一两 …
得益于社交网络的发达,现在网友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什么样的消息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比如隐入尘烟和东八区的先生们一起下架这事,就让网友们发现了,于是又生出另一番感叹了。 这是网友昨天下午两点半时发现的。 于是有网友忍不住感叹。 还有网 …
贵阳三荔高速发生的27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是中国疫情三年以来由“清零”而导致的一起最严重的次生灾害。这起事故表面上看,是一起交通事故,然而它本质上是中国官方的“清零”之过,是一起防疫事故,因为如果没有现在这种严厉的清零措施,基层政府也就没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如果能改善居民的公共福利和薪资收入,或许这一条顶得上成千上万条刺激楼市的政策,收入上不去,光想着给居民加杠杆,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地方出台的所谓优化楼市政策翻来覆去无非就以下几个方 …
知乎用户 第一财经 发表 秉承着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的原则思考这个问题。 公积金是个池子,企业和个人交,虽然是基金,收益基本可以忽略,大家交,大家贷款用。读者也知道,一旦涉及到大家钱池子,还是有一些问题的,谁来决定钱怎么用,比如前几天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