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电影?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野马也 发表

本该上今日说法的,上了感动中国。

知乎用户 阵雨 发表

对比一下真实事件和电影就知道了。

电影故事:

被拐、逃跑,获救,没有为难她,她病了老人悉心照顾,老人病了她报恩照顾老人,当教师,全村对她好,感动了,不走了。

真实事件:

19 岁被拐,被人贩子强奸,2700 元卖给羊倌,逃跑多次失败,三次自杀求死不能,父亲一夜白发,母亲急瞎了眼。儿女出生,认命了。村里不通公路,教学点无人愿来,她文化程度最高(初中),成为代课老师。2005 年被偶然发现,感动河北。

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电影描述的世界略有阴暗,主流是大爱和谐。

真实世界,是一环扣一环的阴暗肮脏。贫穷、犯罪、无政府般的渎职,法律不下村,教育无人管,多亏了曝光,才给村里才修了一条路。

老爷们坐在教育局办公室哀叹:没人愿意去啊!

让孩子们出去上学?这村没路啊!

多么讽刺,没有人贩子卖去一个初中生,你们就办不成教育啦?

其他回答提到那个一套播出的电视剧,被拐妇女帮助脱贫致富。得,脱贫也要靠人贩子带动了,这是犯罪团伙还是组织部+扶贫办?

电影是事件被曝光后,当地政府推动下拍出来的。计划拍摄半个月,在事件曝光不久就上映了。

坏事最好不被发现,被发现了就想办法 “变好事”。电影一出,好家伙,集中宣传大爱无私。为什么?

因为宣传大爱无私简单,没有评价标准,走走形式,凑个热闹就行。

解决贫困、犯罪、教育问题难、累,没钱。

我不止一次在各个回答中说了,这些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吗,不是。他们是高端混子,混到死为止,法不责众。

青年们都跑了,北上广,大城市,欧洲,美国。那些小村子,没人愿意去,连一个代课教师都弄不来,只好让一个初中毕业的受害人去教。等着将来自生自灭也就好了。

我在这里义愤填膺,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不存在,那些人也不存在,郜燕敏也不存在,它们所有一切,不过是网络上几个页面罢了。明天我就忘了,我真可耻,跟他们一样的可耻。

知乎用户 吕晓艺​ 发表

祝福 ·2015

“她吗?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跟她丈夫一起回到娘家,家里虽惊讶倒也认了这门亲事。这傻丫头还想着能不能留在家里,得亏她父母都是明白人,说不行,还是得回婆家去。他们知道她公公婆婆都是农民,买她的钱全是借的,她若不回去,婆家不就人财两空了吗?做人要讲良心呐!再说了,郜老师毕竟也是结过婚的人了,再想找个好对象就难了,村里不得那闲言碎语……”

“这!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哎呦喂,你这真是城里人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女孩子嘛总是要嫁出去的,嫁谁不是嫁?嫁到自己村跟其他村有什么差别?生米都煮成熟饭了她还想闹什么?何况现在她婆家对她好着呢。以前她男人喝多了还会打她,现在郜老师有名气了,他都不敢打了呢,和和气气的,多好。”

“郜老师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要是刚来那会她肯定不依,现在孩子有了,工作有了,她还能去哪?要说卖到我们村的姑娘也不算少了,只要用绳子一捆,抬到男家,拜堂,不,堂也不用拜,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这郜老师真出格,我记得那时实在闹得厉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她读过初中,是我们村最有文化的,所以与众不同呢。她可是异乎寻常,一路只是嚎啊,骂啊,喉咙已经哑了,仍旧不安分。绑她的几个男人火了,轮番上阵把她给办了,她还不老实,还想跑。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

“后来怎么样呢?”

“听说后面几天都没有起来。稍微有点意识吧,就想着寻死,都自杀三回了,跳水,老鼠药,安眠药,每次都被抢救过来。”

“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给夫家生了个女儿,还有个儿子。她当老师工资已经提到 500 块了!而且,她女儿在城里上中学,学费不用交,生活费还有人资助呢!你说说,她又上报纸,又上电视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哎哟喂,家里数不清的荣誉证书,都成我们村的骄傲了!你知道吗,她现在还是党员呢!——哎哎,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可这应该不是她想要的吧?”

“她还想要什么?知足吧!我问你,她后来怎么就依了呢?”

“一方面是跑不出去;另一方面,郜老师心好,舍不得孩子们吧。”

“我才不信她真的拗那一家人不过。她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自己跑不出去。这中国这么大,她连天安门都去过了,还有什么地方跑不到的?”

“我听我一记者朋友说,你们村看得紧……”

“能不紧吗?每次记者来我最火了,我男人哪一次没被派去盯着?家里的活都变成我一人担着了。有一次我男人扛了记者的机器回来放家里,说第二天他们走了才能还给他们。为什么?还不是怕他们乱说话吗?你说这都陈年谷子烂芝麻的事了,还来翻旧账有意思吗?你们城里人也是爱折腾,人现在活得好好的,不就行了吗?非得来打扰她的生活才开心吗?能改变什么?”

“难道她被拐卖的事就不必追究了吗?!”

“哎哟喂,你这真是城里人的话。追究谁?把她公公婆婆老公全部逮起来吗?把村支书村长撤了吗?把全村三十几个买来的媳妇都放回去吗?瞎闹!谁来追究?怎么追究?你说给我听听。”

“这…… 我,我也不懂怎么讲。”

“你这种话我听了好多年了。没用的。过一阵就没人聊这事了。大家该干嘛还干嘛去。人郜老师自己乐意在这生活下去碍着你们了?再说了,我小孩今年才三年级,她要真走了,谁来教我小孩?你吗?”

“我……”

“我就知道指望不上你。对了,问你个事,你看过那电影吗,就那什么《嫁给大山的女人》?你认识那演郜老师的小姑娘不?我看她长得挺不错的。我一堂弟,都二十五了,还没成家呢。你说得花多少钱才能买得到那小姑娘呀?五千?一万?……”

知乎用户 调理农务 发表

建议看《盲山》。不怕告诉你,除了女主是演员以外,都是本色出演。里头就有一个是真的被拐卖妇女,那妇女的买家为了 20 块一天的片酬对妇女拳打脚踢逼其出演,最后还要求剧组管了几顿饭。甚至还有人厚颜无耻地对导演说:“这女娃子 (指女主的演员黄璐) 长得挺标致的,卖给我怎么样”,呵呵哒

国内版的结局还改了才给上映,要看真结局还得费点力气。


更新:男主也是演员,西安的一个包工头

知乎用户 董晓瑞 发表

人贩子冒着被抓的危险向贫困山区输送女老师,感天动地,大爱泽被乡里,大家纷纷称赞老王这两千块钱花的真值。

知乎用户 我是一只小萌刀 发表

那时候,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 “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那些理想学理法理,既是洋货,自然完全不在话下了。

——随感录三十九 鲁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偏个题。

郜艳敏被拐卖事发于 1994 年。

2006 年这件事被报道。

2007 年 1 月,郜艳敏成为 2006 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2009 年,此事被改编成电影。

2015 年,因为被网友翻出而受到关注之后,公安部打拐办主任 陈士渠 发微博称,人贩子必须严惩,买主也必须追究刑责。对受害人应当救助,不能纵容拐卖、同情买主。

从 1994 年到 2015 年,21 年了。

知乎用户 werchou 发表

先贴一条这部电影上映时的一则新闻:

省委宣传部通知组织观看《嫁给大山的女人》省委宣传部通知组织观看《嫁给大山的女人》
09-09-04 07:38

  本报讯 (燕赵都市报记者祁胜勇) 近期,根据本报 2006 年感动河北人物郜艳敏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将在全省公映。8 月 31 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共青团河北省委省妇联等 5 家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省认真组织观看该片。据了解,本报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开评 6 年,已有 5 位感动人物的事迹改编成影视剧。

  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由河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佳人乐国际影视投资公司联合投资拍摄。影片表现了郜艳敏这个曾被拐卖的女人,历尽屈辱,大爱无私以德报怨,用爱心将不幸的人生演绎成传奇的真实经历。通知中称,为了发挥影片教育人启迪人激励人的作用,各有关单位要组织观看,在全省掀起观影热潮,学习郜艳敏宽广无私的胸怀,善良仁爱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倡导崇德尚义大爱无私的社会风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要求,全省各级电台、电视台、网站、报刊要积极配合影片推介,及时跟踪报道电影在各地放映过程中的社会效果。

在这则新闻里,电影不仅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鼓励,甚至是以官方发文的正式方式组织全省观看。看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而在整个事件中,比起愚昧的村民和试图掩饰真相的电影制作方来说,官方的态度和做法更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当郜艳敏以这样一种方式被官方组织观看这部讲述自己经历的电影时,是多么荒诞和恐怖的场景。

但愿她没有被组织观看过,也但愿她压根就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

可现实中没有这些 “但愿”,在这场悲剧中,期待着唯一能给予帮助的一方,却带上伪善的面具,倡导所谓的 “世间大爱”,骨子里却是一场无休止的精神凌辱。精神上的反复折磨远比肉体伤害还要痛苦,这真是令人悲哀而心酸。

知乎用户 Velaciela 发表

我们应该再拍一部贩卖器官的电影 一个村子里人随机得怪病 不同器官坏掉 村民们凑钱 好心的器官贩子宰了一只两脚羊 村民们有的买了心 有的买了肝 都救活了 题目我都想好了 全身都是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恶意就在于改编。

如果说郜艳敏的原型故事,是一出由于人贩子的无良和其自身的无知所造成的悲剧,那么这件事上《感动中国》就是一出央视配合表演价值观崩塌的闹剧,而这部《嫁给大山的女人》的问世则赤裸裸是一出企图操控民众意识阻碍普法之路的阴谋剧。

假如这部电影是完整还原事实当做纪录片形式来拍的话,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激发非常深刻的讨论与思考的。因为这件事牵扯的观点有很多,可讨论价值高,并不能一概而论地只强调拐卖这个点。因为仅仅从郜艳敏为孩子舍身教学的角度,不说赞扬,至少是不应该被抨击的。

由此,我们可以探讨出许多许多的问题。人贩子,是道德良知的扭曲;买媳妇的山民,是人性的自私与冷漠;而郜艳敏本人,是善良对无知的屈从;还有那群孩子们,则是教育普及的缺乏和失败。而这些问题的背后透露着最重要的信息,是法律意识的残缺和法律执行的失职。

这本可以带来非常良性的探讨,结果,这帮拍电影的人性泯灭的王八蛋居然篡改事实,美化因果,完全避开法律咎责,强行转移拐卖重点厚颜无耻地编造出一个人间大爱的故事,啧啧,这种动机才是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特别是我今天看了这段真想呸这群人一脸,我有理由怀疑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是一个隐形的人口贩卖团伙。WTF

知乎用户 言少 发表

今天一整天,TL 都被这个消息刷爆了,朋友们开始聊起这则新闻改编的电影,因为好奇,我也找来看了。我并不喜欢预设立场,也希望自己能够克制先入为主的主观情绪,但观看这部电影的整个过程里,我还是难忍恶臭。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燕顺杀死了王矮虎劫回的刘高妻,宋江便曾允诺王英,日后送他一门亲事。此后,扈三娘被当做战俘送给了王英做妻子,她 “见宋江义气深重”,只得答应。而不久前,扈家庄刚刚遭到了李逵的血洗。她随军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最后,她在征方腊中,随夫战死了沙场。书里说她 “花朵容颜妙更新,捐躯报国竟亡身”。

同样的,《封神演义》里面也有一个邓婵玉,她美貌英勇,随着父亲邓九公征讨西岐,五色石打遍神将,紧接着却被又矮又丑的土行孙强迫就范,成了招降邓九公的议亲筹码。最终,邓婵玉与扈三娘命运如出一辙,因夫死在了沙场之上,后人有诗赞曰:“西岐山下归明主,留得芳名照汗青。”

而《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影视作品里女主角山菊的艺术形象,便源流于此,然而她却活在我们这个时代。

什么,你要来纠正我了?没错,我知道你想说郜艳敏,可是山菊的影视形象,又跟郜艳敏的遭遇有几个关系?

刘德凯版的《封神榜》中,编剧或许也知道难以对现代人交待邓与土的感情,便硬生生加入了 “矮土行孙为爱长高、承受法力痛苦最终感化邓婵玉” 的烂俗戏码,以成全他们夫妻燕尔欢好,哪里还管原著中多么下三滥?

《嫁给大山的女人》剧组也是如此,主创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拐卖” 的可悲现实?如同

@孔鲤

所说,村子里的老少是善解人意的,人贩子也只是匆匆过客,他们弱化了矛盾,转移了焦点,他们宣扬了主旋律,谱出了一曲不顾自己死活专门利人前程的无私赞歌——就如同,扈三娘是捐躯报国的,邓婵玉是投靠明主的,之前她们命运如何,你们不要多想,咱们一带而过好吗?

是的,这部电影的主创跟一些宣传感动的媒体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意义何在,他们还是要扯淡。我们已经知道了真相,他们还是要扯淡,他们已经知道我们知道了真相,他们还是要扯淡。

在极怖男权语境下的文艺作品里,她们是空虚无力的,发不出一点声音。她们的个人意志,哪里有那么重要?又或许,她们的个人意志,早就在绝望的洪流里随波而逝了。

这部电影,不愧是某些报道的附属品,就如同感动河北的那些评语:“她年轻的生命曾历尽屈辱,2700 元就是她被兜售时的价格。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外省的弱女子在被命运几番作弄,流落到太行山深处一个贫寒落后的小山村时,她内心该有多么慎重的不甘……”

当局的无力,全部归咎于 “命运” 二字。

千怪万怪,反正怪你自己命不好,难不成怪我咯?

我仿佛看到宋江大哥笑吟吟望着她说:王英兄弟不错吧?

咱们该去建功立业啦。

嗯,你死了不打紧,做大哥的会替你立好牌坊的。

。。。

他们还在水深火热,你却兀自歌功颂德。

真善美谁都喜欢,但不应该踩着遍地的枯骨。这部电影宣传的价值观没什么不好,只是联系现实背景,它终究只是一锅屎,一锅屎就是一锅屎,加什么调料,也没法熬成咖喱。

——————————————

那个,我也开了公众号,微信搜索 “言少的江湖”,或 “yanshaojianghu”,谢谢关注。

知乎用户 magasa​ 发表

如果我没弄错的话,《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影片是受河北省官方机构的委托完成,该省已陆续将多位获封「感动河北」的人物事迹拍成了电影,其中一些鼓吹的价值观相当匪夷所思,比如有一部电影叫《大孝儿媳》,歌颂一个儿媳妇捐出自己的肝挽救患癌症的公爹,是不是有点「二十四孝」的感觉?还有两个人互相打赌,要照顾去世朋友的父母多少年之久。有些人和事可能是真的善举,但在官方包装之下,味道已经完全变了。

这里只说根据郜艳敏事迹改编的《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片相比真实的人物经历,其实做出了巨大的改动。在现实中郜艳敏曾被人贩子多次转卖,最后落入她后来的「公婆」手中,她遭受了强奸、毒打,曾多次尝试逃跑、自杀,所有这些经历到电影中消失了。电影是怎么处理的呢?买来山菊(郜艳敏在片中的角色名字)的钟老汉,是为了从之前买她的人手中解救她,钟老汉一家懂法、守法,尽管儿子很想找个媳妇,钟老太也一直苦口婆心劝山菊嫁给自己儿子,但她不同意也就未被强迫就范。试图强奸的戏有一场,但影片交代了,那是钟家儿子因为误会造成的,当误会解除后,他立刻变得很同情山菊。在电影中,山菊没有被逼嫁给任何人,她是完全被失学孩子打动,也被全村人的朴实打动,才在和前来接她(并非营救)的男友离开后,再次返回了山村。

我想说这是一部泯灭人性的虚伪电影。它充当了虚美隐恶的帮凶,将郜艳敏的苦难一笔抹去,那些加害于她的人全部变成了淳朴的天使(尽管思想上有点封闭和落后,但那被当作无伤大雅的小节),最后「郜艳敏」是因为对村民和孩子们的爱与同情,主动选择了留下。没有压迫,没有伤害,没有苦难,没有挣扎,没有反抗,贩卖人口就这样被偷换为支教,因为爱的名义,罪恶变成了荣耀。

这部电影的每一分钟都极其虚假,而且它还践踏了真正的爱情和女性的自主性。现实中的郜艳敏因为「生米被煮成熟饭」,不得不认命接受了这桩买卖婚姻,才忍辱留了下来,绝不是自愿的选择。电影中的山菊明明有一个深爱自己的男朋友,却抛弃了他「嫁给大山」,这就是电影歌颂的大爱战胜小爱。在中国的影视剧中,落后乡村的农民一律被描绘成虽然思想保守封建,但却朴实善良,懂得关心人,爱护人,充满自我牺牲精神,比如在这部电影中,山菊采药摔伤,全村人抢着给她输血。这当然和残酷的现实是极不相符的,但赞美农民(同时指出小缺点)早已成了这类语境中的政治正确。

如果《嫁给大山的女人》还没有让你足够愤怒的话,那还有曾在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剧《阿霞》和它的续集《还是那片情》。在后者中,拐卖和强奸未遂是真的发生了,但阿霞不出意料地一次次被自己的买家和村民感动,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和买家成婚,并带领乡亲们致富。我们暂且不谈法律,不谈道德,究竟这样的影视剧是想塑造怎样的女性形象呢?什么时候可以把女人当成「人」来看?

歌颂女性的逆来顺受,是中国上千年文艺中的一类传统母题,有太多的戏曲、话本、评书、小说都在反复为此类女性打造牌坊。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早该扫进垃圾堆的价值观,摇身一变,进了我们的主旋律影视剧。这些影视剧对女性的苦难存有一种猥琐卑劣的偷窥心理和近乎变态的巨大热情。苦难在这里不是苦难,苦难的价值是为了召唤爱,是为了考验和升华意志,于是苦难可耻地成了催生崇高的伟大力量。那么造成苦难的人呢?他们要么已经置身事外,要么情有可原,要么正享受着苦难者供奉的人血馒头。

知乎用户 不知秋 发表

以前不是有个报道,某地方没女人,大家就买,因为买的,比相亲的居然还便宜(相亲要送很多彩礼)。后来有记者质疑,为什么这地方居然男女失调到这种地步,原来才发现,大部分人生了女儿就掐死,或者生了女儿养大就送到沿海地区 “打工”(很多女孩从事色情行业),寄钱回家供兄弟娶媳妇,这些女孩出来了也不宁愿回家。。。。你可怜他们娶不到媳妇,你可怜他们穷,你可怜他们鳏寡孤独,他们却在 20 年前掐死了女婴,20 年后没有媳妇就买卖妇女,把女孩当交易的商品。

知乎用户 扶焰 发表

相较这部电影而言,《狗镇》真是一部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好电影了

知乎用户 古月 发表

希望找到当年拐卖她的人,评选感动中国最美乡村人 贩 子,树立榜样形象,给予表彰鼓励!

知乎用户 李嫑嫑​​ 发表

广电以及当地政府,敢不敢公开道歉?

“我觉得我是个失败者。因为第一步就走错了:出来打工,结果被骗到山里卖掉。我的命运就这样被握到了人贩子的手里。” 郜艳敏说

镇上有人让郜艳敏 “发自内心” 地对《半边天》节目组说:“我不愿意提起过去的事,不愿意接受采访。”凤凰卫视记者的拍摄资料被当地某部门人员强行洗去,《半边天》摄制组希望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但镇领导对下岸村支书下了死命令:“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撤你的职,开除你的党籍!”

从今年 5 月至今,已经有 20 多家媒体的记者采访过了郜艳敏。每一次受访,她就要重新回忆、讲述一遍那令自己屈辱和痛苦终身的经历:被骗走,被强暴,被拐卖…… 看到她痛楚不堪的神情,记者主动转换话题,但郜艳敏抽泣着说:“…… 没事,你问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鲁迅 #嫁给大山的女人#

——————————————————————

至于导演, 编剧, 政府和媒体。我只想说

知乎用户 贾诩 发表

大家请看当事人的表情。

知乎用户 柳环​ 发表

这些电影也能这么拍: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嫁给海岛的野蛮女友》

《狗镇》———————————《白富美的乡村改造》

《撞车》———————————《民族团结亚克西》

《熔炉》———————————《伟大的抗争》

《辩护人》——————————《相信国家》

看过负能量电影太多,必须补点儿《嫁大山》之类的正能量片才能继续直立行走~~~~~

知乎用户 陈袜子 发表

强行喂屎

知乎用户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

呼吁各大人贩子广泛向大山输送受过教育的优秀女青年,

各位女青年,你们要认命,要顾及他人感受,要无私奉献,

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准阻止人贩子向大山运输优秀女青年。

知乎用户 C 级人员 ZYQ 发表

歪个楼~我只是忽然想起我昨天看到的一个评论……

(○’ω’○) 知友们表示冲出大山这部电影要是拍起来的话可以众筹~~

知乎用户 周佳宏​ 发表

刚去看了原型的采访。发现这件事的真正可悲之处。

你们关注的点,是拐卖。

但对郜艳敏来说,她关注的是另一些事情。

因为记者对郜艳敏的报道,暴露了当地教育系统的一些问题。

所以他们要撤掉教学点。

为了掩盖当地买卖人口的事实。当局也禁止她接受采访。

同时,所有外界的捐款都被控制在镇政府手里。

而记者们,永远只是一时之热。

等事件不再是热点时,郜艳敏会遭到如何的对待?

知乎用户 孟兮 发表

虽然是跑题,但是还是忍不住想呼吁:请不要称呼那些买卖人口的强奸犯为被害人的丈夫,不是买个女人强奸她殴打她让她生下孩子就变成她的老公了

知乎用户 Cynthia 发表

你可以不反映现实,至少不要扭曲事实。

呵呵 睡前刷微博看到这条简直要气的睡不着了。三观不正的人究竟有多少。愤怒地回了一条评论:被拐卖她的公公婆婆的善良感动了一刚!照这电影的强盗逻辑,是不是被杀了还要感谢杀人犯替你家省了几十年粮食啊?

然后居然有人一本正经地跟我解释剧情!他说公公婆婆悉心照顾女主 公婆人很好的 balabala。。。

我只想说 qnmlgb!“美化” 的剧情能改变残酷的现实吗!多少条关于拐卖的新闻结局是 妇女拼死逃出却被全村人殴打遣回?

我们并不需要这样扭曲的剧本 我们需要的是血淋淋的真相 来告诉妇女小心被拐 来谴责拐卖者的行为 来督促 zf 加强管理避免更多悲剧。

**可怕的不是社会黑暗 而是社会黑暗了还一味掩盖 自欺欺人地告诉别人社会如童话般美妙。**棒子国这种现实题材的做得非常不错 素媛 熔炉印象太深了。虽然很不喜欢棒子国 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家要 developed 了你还在 developing。大天朝连个 亲爱的 这种题材都有禁忌。呵呵 连丑恶的现实都不敢面对 怎么改变?

知乎用户 林越 发表

是耻辱。放眼望去,满纸仁义道德,字缝里尽是 “吃人” 二字

知乎用户 wilset 发表

鲁迅深知中国人

大家不要再赞了,这样一个没有营养的答案不应该有这么多赞的

知乎用户 晓晓晓晓晓 发表

昔日的贞节牌坊,今日的感动中国。

看到了吗?那一座座由女人的血泪和痛苦铸就的牌坊在今日卷土重来,换一个名字,省了几吨石料。用虚无缥缈的名头以电影的形式将女人高高的挂在墙头任由村民将其吃肉啃骨,用道德绑架,榨干最后一滴血液再吃几个馒头。

知乎用户 朝小鹿 发表

别人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只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韩国很多现实题材改编的电影很多,看起来也会让人触目惊心、心生怜悯,例如《素妍》、《熔炉》等等,观众在感叹现实的残忍的同时,也使用舆论的力量去压迫政府给人们交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迫使法律制裁罪犯。

我不说我们,请看看别人。

知乎用户 取名废 发表

以前的新闻甚至会报导某些地区的男人,买了女人(通常是外国的,不敢说本国),然后女人跑了,人财两空,感觉被骗了啥啥的,镜头再给那些 “可怜” 的男人们一个特写,新闻里字里行间全是同情,这就像采访一个杀人犯,杀人犯表示买砍刀被骗了结果跑了两个人,然后采访的记者纷纷表示同情并谴责卖假刀的人,仿佛他们采访的这个人是个无辜的守法好公民一样,他依法买了人,货不对他还能像网购失败一样向媒体投诉,妓者们都觉得这种做法十分正确并且买来的女人还会逃简直匪夷所思。可以的话希望被拐的女学生都能换成这种大力宣扬拐卖的好处的人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电影没看过,跑个题。

一个被拐女被迫屈服,还被迫当乡村教师,被逼得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悲剧故事,竟然被党和政府 “丧事喜办” 了。镇政府把这当作光辉事迹宣传,各级政府把这个当道德模范。无耻文人拍出个电影唱高调。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们,一遍遍喊着 “奉献”、“原谅”、“扎根基层”。。好似受害者就该完全不抵抗,逆来顺受才符合价值观。看着领导们满脸写着的仁义道德几个字,我看了半天,终于在字缝里发现,它们满脸写着“吃人” 两个字。

知乎用户 盲仲 发表

转自网易网友:在科幻作品里,有个感动国。大地震,感动;动车撞了,感动;飞机失联了,感动;沉船了,感动;被拐妇女成为山村女教师,感动;女子被电梯吞没前托出幼子,感动…… 感动,仍将继续。

知乎用户 湿身人面酱 发表

在隔壁问题的回答我就直接贴过来

-————————–

还记得小时候偷翻老爹的 vcd,翻出来一部叫《箱中女》的日本影片,一直是童年的阴影。年少无知的我看到那部片可谓人生观彻底颠覆,其中不仅有荷尔蒙的作用,当然更多的是肾上腺素的作用。

而郜艳敏话题火起来前几天,我恰巧刚重温了一遍《箱中女》两部,依然是感慨万千。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部年代久远的日本影片和郜艳敏时间如出一辙,也不是来讨论郜艳敏是不是同样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只是说同样是讲述女性悲惨遭遇,两个事件我觉得有拿来一起比较的必要。

首先,郜艳敏是被人贩子拐卖的,《箱中女》女主角小 A(忘记叫什么)被变态夫妻绑架;郜被村民监禁 + 强暴,小 A 被变态夫妻关在下水道箱子里强暴 + 调教;郜被村民村官甚至亲生父母道德绑架,小 A 被警察再次轮 X;郜不管出于什么(狗屁)原因留在了大山中,小 A 在被放走之后选择自己回来继续被调教;小 A 是典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性瘾症,郜的原因众说纷纭……

两个事件的异同大体说完,再来说说《箱中女》。这部可以称为变态的电影,表达了一种理性在特殊环境中的变化,这在人性中的确很极端,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影片中依然能看出的是人对欲望的顺从、渴望抑或是依赖,所表达的价值观亦正亦邪大可不表。

而郜事件,甚至是《大山》这部影片,竟然把我前些天重塑的《箱中女》人生观击碎。“用恶表达善” 终究敌不过 “用善表达恶”,不得不说我 party 洗脑技能爆表。

虽然《箱女》这类的影片即使再变态、再黑暗、再价值观扭曲、再一无是处(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只不过仅仅是在日本深夜档播放甚至是内部影片,传播范围毕竟有限。

想象一下,如果《箱女》放到 NHK 八点档或者日本少儿频道播放,后果会是什么样?脑补一下?

而这种事情的确正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

知乎用户 半夏​ 发表

用最近看的一个知乎问题来做答案,表面三观极正,实则骨子里极歪。

知乎用户 ale sa 发表

《狗镇》都能拍成感动你妈

药店碧莲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丧事喜办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2sVL0 发表

我对这件事是愤怒还在于 当电影在拍到孩子被拐的时候着力于表现那些失孤父母的无助,但当拍到被拐卖的妇女时竟然选择了歌颂那些无耻之徒。难道这些长大了的女孩子不是别人的孩子,没有父母吗?当别人的孩子被诱拐 我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害,当有妇女被人贩子欺骗有多少人心里的想法是 “反正不是我”

哦对了,骂这些无耻之徒的人甚至还不如骂陈赫出轨的人多,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事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吧?还上了 “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整件事情的三观都极其扭曲,让人觉得浑身恶心。尤其如下百度百科的节选更是让人无语:“山菊的男友来接她,乡亲们依依相送,拿来了各色山货,一口一个“老师”,充满了对她的尊敬和留恋。孩子们跑来了,手捧刚从山上采来的带露水的山菊花,恭恭敬敬地献给她,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盯着她,一声“老师” 喊出,孩子们嚎啕大哭。山菊再也控制不住,扔下包裹,扑向孩子们,迎着初升的太阳,山菊领着孩子们又走向简陋的学校。”

呵呵。

知乎用户 孔德罡 发表

今天最令人恶心的事情。再脏的言辞往上抡都不为过。

这真是一个荒谬的时代,有的地方有的人已经来到了后现代,有些地方有些畜生还没有出石器时代。

把这个事拿出来表彰的某些人们,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些人们,我知道你们的思想是改变不了的,那么好吧,你们不死绝,我大青果不兴。

知乎用户 溪云 发表

我: 可以讲脏话吗? 可以动手吗?

光腚总菊: 不能。

我: 哦,那没事。

多说一句,头一次看见一个问题下众口一致无人洗地的感觉真爽。

知乎用户 蛤蟆仙人 发表

全民吐槽 #嫁给大山的女人# ,难道没人吐槽一下英文语法么?

**制片方你们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

知乎用户 陈查理 发表

这部电影其实是文革结束后,谢晋等人的 “好人神话” 电影演变出的主旋律电影。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女性的命运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 民国时候表现女性遭遇悲惨命运的电影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批判现实色彩,比如《神女》《新女性》等电影。1949 年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这个时候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银幕上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女汉子铁姑娘,和男性比也豪不示弱,甚至常常占上风。而在表现女性遭遇不公正时,当时的电影一般遵循着女性的觉醒和反抗这条路线。比如谢晋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这两部戏都是表现受压迫的女性觉醒然后反抗压迫的故事,尽管中间加入了不少共产党解放妇女的因素,但是本质上还是宣扬女性主义的,即使是改编自鲁迅小说的《祝福》也会安排一场祥林嫂挥刀砍门槛的戏。

文革结束后谢晋拍摄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以及《芙蓉镇》三部反映文革的电影,尤其是前两部,讲述了知识分子在文革中遭遇种种磨难,但是却毫无怨言,对苦难的历史不加反思,只愿意一心投入四化建设,为观众谱写了一曲个人道德的神话。这种模式的成功,无疑深深的影响到后来的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电影中的人物放下过去,一心往前看的做法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高政治领导层的想法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争论”。于是乎批判现实,觉醒和反抗都逐渐从主旋率电影中消失了,不论面对什么环境,主人翁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是自我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建设,于丹的路数实际上也是这样的。

《嫁给大山的女人》正是这种创作思路的产物,只是由于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有点极端才引起大众的关注,其实近期还有一部很火的文艺作品也有着和这部戏几乎一样的意识形态。那就是贾玲演出的《花木兰》,这个电视小品因为被批评丑化花木兰而被广泛议论,但是小品本身流露出来的令人恶心的意识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小品中木兰被父亲诱骗当兵,在部队里又被长官和战友捉弄被迫第一个冲锋陷阵,但是木兰却在这样的遭遇中悟出了不管男女都应为国尽忠杀敌,木兰钻了无数陷阱后终于靠自我修养成长为民族英雄,当她回到家发现原来父亲骗她当兵是为了她不嫁给恶霸,于是木兰终于领会了 “吃亏是福” 的道理,这样一想,贾玲的这部小品其实可以叫《嫁给国家的女人》。

知乎用户 Alex waker​ 发表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知乎用户 特一啊 发表

中国是没有恶行存在的,只有和谐美好的社会。

人贩子为了给大山的孩子带来知识,不惜以身试法,冒着极大的风险给乡村送去了一名教师。村里民风淳朴,老人都慈祥和蔼,男的都体贴温柔。被拐的女主被人们的善良所感动,两眼泪汪汪,决心留在大山里播洒知识的种子。从此和大山的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大团圆结局,山好水好人也好,公公高大全,婆婆高大全,丈夫高大全,人贩子简直就是生命中的贵人。

这就是中国的和谐社会。

知乎用户 贾海阳 发表

这个动词居然用的是 “嫁”!把我以后要用得着的“娶” 都玷污了……

知乎用户 白清​ 发表

表面三观极正,其实极歪

知乎用户 Angeline Huang 发表

公公婆婆若是真的善良,怎么不想办法把她送回家?

善良这词已经被用恶心了。

知乎用户 烟锁凤楼 发表

突然想到一个梗

这个电影有没可能会启发那些人们,致使那些缺乏教师的人们通过类似手段绑架各种大学生,然后再利用斯德哥尔摩症感化他们,让他们留在山区工作

进一步来说,绑架她们做当地媳妇的同时让她们去教书,一箭双雕。

再进一步说,这有没可能成为这类行为 “道德化” 的借口,从 “一切为了孩子” 这种层面来考虑

如果一个团体,拐卖了一个女知识青年去给农村当媳妇,然后被揭穿后当地人们哭诉 “都是因为穷啊”(这个只是最初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已),到 “都是因为当地教育局没有钱,我们只好出此下策,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愿意”

从一个道德制高点变成一个道德两难问题,之后,谁知道会演化成什么样

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有栖川 Alice 发表

本来走在路上被拐卖、被 QJ,主流媒体们还呼吁一下女性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穿太少、不要走夜路(却只字不提犯罪者受到怎様的制裁),这下连个人责任、自救都不提倡了么?提倡嫁给 QJ 犯!提倡嫁给大山!

简直已经对广电总局、“感动 XX 十大人物” 之类没想法了。

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可见一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时候来吹一波拐卖合法化了。

接下来就是吸毒贩毒合法化,强奸合法化,抢劫杀人合法化,颠覆国家政权合法化。

你们不懂,这是冥煮在 TG 里安插的特工辛辛苦苦做出的贡献。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反玛丽苏电影。

个人评价:

面对各种不和谐,

有的人忍让期待一切慢慢变好,这是一种选择。

就像有的人选择复仇反抗焚尽一切也是一种选择一样。

因为到头来,

社会考验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社会都将在一轮又一轮的毁灭与重建中变得越来越好。

当时环境下哪一方才是正确的,根本不重要。

而且时间将作出说明。


备注:

作为在中国上过学的人,都应该明白中国教育局是什么水平。

这个电影是教育局拍的。而且是农村。

或许未来有一天,这件事真正成为历史,至少要钉死在棺材里之后,我们会谈一谈社会与政治,届时不论是盛世危言,还是后世警言,我们会谈到中国的社会,教育,政治的症结时,这样的事才会有价值地谈起。

21 世纪的社会将会诞生一个新的群体,叫做次级公民。

而这件事能告诉我们他们怎么来的。

知乎用户 张平远 发表

知乎用户 怪盗 发表

嫁给大山,多好啊,拿加拿大户口

知乎用户 秦苏豫 发表

卧槽,还真拍出来了,尼玛币我刚才还在最美女教师的题目下回答谁敢拍,就被打脸了。我一定去看看什么叫升华什么叫现实。

知乎用户 nullptr 发表

2.1 的评分已经说明问题了。这是部连标记都让我觉得耻辱的片子。

叹息豆瓣不能打负分。

知乎用户 贺文 发表

一直未曾看过电影。实话实说,我妈妈就是人贩子拐的,以至于我出生三个月就没有了母亲。据说我妈妈是整个镇上最漂亮女人,优雅,漂亮。可是我们家很穷很穷很穷,据说我妈妈被打过,狠狠的打过,经常被我爸爸的妈妈欺负(我不叫 “奶奶” 觉得她不配),但是我爸妈感情很好,后来有了我,我妈大概是城里人吧,不会干活,一点都不会,连生火都不会。所以经常被爸爸的妈妈欺负,我出生三个月的时候,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然后回来的时候丢了只鞋子,或许也是因为我是女孩儿,他们不高兴吧,就打骂我妈,然后我妈就自杀了。我就没有了妈妈,我爸一直都觉得亏欠我妈,可是一切再回不去。我们那儿有很多拐卖过来的,从来都没有人说举报啊之类的,都觉得很正常,大部分都是云南那里的,所以我们那都知道 “没媳妇,去云南买啊” 这都成了我们开玩笑的话了,谁没有媳妇,我们就这么说,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个是犯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亵渎。这就是我们贫困农村的现状。有很多云南被拐卖的都已经回了家乡,带着孩子回家探亲,但是只是探亲,回家过几天就回来了,我们这边也没有去跟着去,也不怕他们会不回来,然后几天之后真的就回来了。我喜欢跟他们聊天,觉得他们可怜,有的人告诉我她们并不是拐卖的,而是自愿的,被家里人卖掉的。我们这边的人去云南,然后看中了,说个价钱,父母就卖了,最主要是她们从来都没有怨恨过父母,觉得是应该的,把卖自己的钱给哥哥或者弟弟娶媳妇,她们觉得这是应该的。有的在我们那里被家暴,也不会哭怨。我们那里土地比较多,她们经常都干好多活,烧饭,洗衣,喂猪,下地干活,反正我印象中她们都好厉害,什么活都干。我经常说就算有杀人犯,悬赏的杀人犯逃到我们那里了,就算有人认出来了,也不会有人报警,因为害怕,因为无知。在我们农村,大妈大姐们除了没事在一起骂这家人不好那家人不好,然后转脸又跟骂的人说别人的不好,基本都是这样的,很多人认为农村好,民风淳朴,人们都是好心的,热心肠的,大家都是互帮互助的,真想说,你们都错了,或许有的山区,人少的地方,人们是这样的,但是作为资深农村人来说,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们那里不是。

知乎用户 阿圣 发表

微博里的一个评论:以拐卖的方式送教育下乡。

知乎用户 吕北客 发表

应当重视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的讨论

在 2013 年 5 月 31 日发表燕赵都市网记者祁胜勇《[最美乡村教师候选] 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一文后,我们说希望因此引起对于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的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应当重视这个讨论呢?

《嫁 给大山的女人》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祁胜勇记者和胡明刚导演那样的人,处在后清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官僚统治者 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忍耐、顺从的奴性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这种奴性 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官僚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 “为人民服 务” 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女性反抗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女性的基本权 利,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

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的出现,特别是对于郜艳敏和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试看下面自从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放映以来,各地媒体所登载的歌颂《嫁给大山的女 人》、歌颂郜艳敏的文章的一个不完全的目录:

【燕赵都市报】郜艳敏:坚守山村小学

东南快报

《东方今报》

央视《半边天》

凤凰卫视《冷暖人生

《南风窗》

中国新闻网

在 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不是以阶级斗争去推翻应当推翻的反动的统治者,而是像郜艳 敏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特别是被压迫女性的阶级斗争,向反动的统治者投降。我们的作者们不去研究过去历史中压迫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些什么人,向这些敌人投降 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们的作者们也不去研究自从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六十多年中,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向着反动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 (政治、文化等等)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 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 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像郜艳敏),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如像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及其他关于郜艳敏的文章),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 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反动的思想早就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及其他有关郜艳敏的文章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

知乎用户 衣柜 FOX 发表

被拐卖的老师和乞讨的资助者

如果要评出中国最让人恶心的节目,那么,骗眼泪的《感动中国》必定名列前茅,那些影片中的好人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地变态与畸形,塑造了一个个生活清贫的好人形象,替那些看电视的无聊人士构筑了一个符合想象田园牧歌。感动中国往往放大了个人,对那些由于政府的不作为而付出很多很多的人们,笼统地盖上一个感动的帽子,而也从来不会追究,在这个感动的过程中,政府责任的缺失,或者是通过这种称赞来掩盖过失,逃避责任。而和这类歌颂节目同样逻辑出来的文章《最美乡村教师》,一个被拐女成为乡村教师的故事,两者一脉相承的匪夷所思,满满地写着 “吃人” 两个字。

这位嫁给大山的女人让我突然想起另一个人,武训

武训是一个乞丐,在清末的乱世中受尽屈辱,武训 7 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 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 3 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 “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 3 日。而后,武训决定行乞办学,陆续创办了三所私塾。死后,被清政府建墓建庙,奉为圣贤。

郜艳梅就是现代武训,而她和武训不同的是,她没办法选择,她被整个大山和世界困在那里,动弹不得,而武训呢,他是自愿的,而且有很强的冲动。当然他们也都是政府宣传的榜样。

武训,同样被拍成了一部电影,《武训传》,而这部电影成为了假惺惺的文人们的《感动中国》。当时几乎所有文人,都对武训假意感动着,除了一个人。

我们可以去想象,武训为什么要创办学校,因为他自己不识字,所以他想让其他孩子识字。为什么他如此耿耿自己不识字呢,要知道绝大多数的农民都不识字,他们也没有去创办学校啊,因为不识字就没法科举,没法科举就没法当官,他之所以痛恨自己不识字,就是痛恨自己不能当官,他并不恨那些痛打自己的地主流氓,县衙老爷,而是痛恨自己不能成为地主老爷,而一旦武训真的当上了威风赫赫的大官,他会去同情那些农民,会去同情那些乞丐吗?不会,他只会和千千万万的老爷们一起,去压迫,去取笑,去殴打。

武训创办的私塾,教的是四书五经,教的是科举八股,从内心上说,武训是希望这个吃人的社会存在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个吃人的社会占到食物链的顶端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个吃人的社会,才会出现吃人的老爷们,相反他小心翼翼地维护这个社会体制。

武训在 1896 年去世,他所处的正是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最为糜烂的年代,而正是他所推崇的社会造成了这些。

这就是那位先生批判《武训传》的原因,武训作为一个没知识的乞丐,这样去做无可厚非,而那些有知识的作家,导演,上层的文人雅士还和武训想的一样,那就是说明在那些吹捧的文人心中,还是希望自己生活在那个识字就能呼风唤雨,就能为非作歹的年代里,他们内心想的,正是用鞭子去抽打那些依附于他们的,瑟瑟发抖的乞丐和农民。在新社会中,文字变得不值钱了,他们也只能躲在意淫的世界中,拍一部《武训传》。

我们再来回过头来看那个最美的乡村女教师,当她在生死的边缘徘徊,当她被生活缚困着时,那些吹捧的文人们,内心在想些什么呢,或许什么也没想吧,这篇文章是这个庞大机器的惯性思维,谁知道呢。

知乎用户 资兹 发表

豆瓣不能给负分吗。

知乎用户 小僧湛然 发表

我要是个军阀,真想在当地屠城

知乎用户 粗鄙之语 发表

封建余孽的反攻倒算!

封建余孽的反攻倒算!

封建余孽的反攻倒算!

多少年的革命成果又被这些局限性阶级给玷污了!

完完全全就是宗族势力侵蚀了党政和法制机关!

知乎用户 牛较瘦 发表

拐出个未来

知乎用户 Jackdawy 发表

里程碑式的好电影,用电影本身反映社会怪相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这是对全中国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羞辱,是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国耻

知乎用户 小李和他的朋友 发表

我觉得是名字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偏差,改成《卖给大山的女人》或者《快乐的被拐卖者》。当然,从学生的视角《我的老师是商品》这个就比较好啦。其实这部电影还是很好的嘛,你们啊,naive!

知乎用户 崔果果 发表

我简直觉得我们河北很丢人!

同样还有大学里老师讲的什么河北文学的三驾马车,天天歌功颂德,把文学写成这样,玷污文学二字

知乎用户 留德华 发表

按这种烂片的思路,德国右翼也可以拍一部《嫁给集中营的犹太女人》:一位犹太女人 Eva 被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埋头安心工作,勤勤恳恳劳动,一心一意求进步,于是感动了纳粹军官们,他们决定不再将 Eva 送进毒气室,并且评选她为 “感动奥斯维辛的十大人物”。。。

在电影中,集中营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一片和谐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安居乐业,没一个反面角色,纳粹军官们都是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开明热情,党卫军士兵憨厚朴实善良开朗,偶尔还幽默一把,犹太男女老幼都是开开心心、心满意足、跳着舞拉着手风琴进毒气室的。。。。只不过,这期间的欧洲犹太人少了 600 万而已。

知乎用户 si zhao 发表

扶贫不到位

法律不严谨

人贩子没抓到

强奸犯也没抓到

乡村学校的相关设施配置 教师都去哪里了呢?为什么没人管?

警察不负责 辖区内有人被拐卖十几年,都已经感动中国了?竟然没有什么有力举动?

妇联的人呢?

红会的人呢?

那么多的热心大使呢?

女权组织呢?

当地的党员干部呢?

梅林拆哪的政府部门呢?每年不都去困难山村送温暖么?为什么没有人做些什么?

谁能告诉我该怎样报警才能有人管?什么样的案件不用报案警察也会管??

乡下人不是中国人的一部分么?犯法不用负责么?因为法不责众么?

感谢嫁给大山的的女人,让我反思这些。虽然它从头到尾都是让人无语的东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电影是很深刻的。你敢说,你没有嫁给大山?你没有受虐受出光荣来吗?

知乎用户 酉卒酉星 发表

看了这个电影 突然发现逐梦演艺圈没那么糟糕了

好歹逐梦演艺圈的思想是正向的

知乎用户 爱上东墙 发表

没看电影我也敢来评价。因为这部电影的名字都在说谎。

知乎用户 张文龙 发表

把《嫁给大山的女人》和《盲山》一比较,我们就能知道什么叫差距了!说电影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什么?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电影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觉得电影中山菊像是生活在现实中,而郜燕敏到更像是生活在艺术中了!这真是现实的疯狂已经扭曲到不需要艺术来表现了!因为就算给艺术插上想象的翅膀也绝对比不过这疯狂的现实!很多人说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人家电影说了是改编的,人就改成这样你凭什么说人家啊?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所在,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麻木不仁!难道一部电影就应该违背事实,违背基本的道德观念,告诉被拐卖的女人:如果你们被拐卖,不要挣扎,要善待买下你的人,包括他们的家人,乡亲,要以德报怨,要感动家人,感动乡亲,感动中国!我呸,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就因为感动了人贩子就不用抓了?要不以后设个奖项看看那个人贩子拐卖的妇女对当地做的贡献大,就颁给人贩子一个感动中国人物再发点奖金以资鼓励啊?这部电影百度搜索里还有幕后花絮

①. 该片根据 2006 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郜艳敏的真实事迹改编。

②. 该片取景于沕沕水风景区的黄安村探班采访,这是一个四面环山,房屋由石头堆砌而成的村庄。

③. 由于中国有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对于揭示现实社会阴暗面的题材尤其慎重,影片为了能够公映,便做出了一些改动和处理。

看看第一条和第三条!堂堂东方文明古国!华夏礼仪之邦!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也真是只能呵呵了…

知乎用户 邓家二妞 发表

新的贞洁牌坊。

知乎用户 ideaee​ 发表

这是一部十分可怕的垃圾电影,它隐晦的歌颂了人口贩卖,不正视犯罪和愚昧本身,甚至忽视人性。它传达的价值观是你即使被卖了,也要忘掉伤痛,不要反抗,然后做个对这个 “社会” 有用的人。垃圾!垃圾!垃圾!

https://weibo.com/p/1001603870382552662489?sudaref=www.baidu.com&display=0&retcode=6102如何看待《盲山》国内被删改和谐而《嫁给大山的女人》却得以公映?从《嫁给大山的女人》到《盲山》_octopus389378_新浪博客

知乎用户 高满满​ 发表

说实话,自从知道这件事后,作为一个女性,我一直处于一个愤怒的情绪中。这种愤怒来源于千百年来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变态要求与压榨。忍耐,坚韧,善良,宽恕,温和。。。。。。对于这些,我只想说,滚犊子吧。

中国人似乎非常喜爱在贬低女人价值与人格的同时,要求女人做到圣母级别的道德奉献。

例如古代的七出之条,本身上就是对女人的不相信与防备,才会定下这样的条条框框,一旦越线,绝不宽容。

再例如女人的贞节牌坊,就像交通警示牌一样,警告着一个地区一代一代的妇女。他们要求女性贞烈,却又不相信女性会贞烈,才会想办法从整个社会来压制。

当战争不敌时,和亲牺牲的是女性,于是男人们歌功颂德,因为他们可以不再披甲上阵。

当国破山河烂时,罪魁祸首是女性,因为是她们魅惑了君主,全然不提朝廷大臣们的腐朽与无能。

当女性被来自敌国的男人侮辱了,不自杀简直对不起全宇宙,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节气,狗屁,君不见大好男儿当汉奸的比比皆是,她们必须死,是因为她们的活着提醒了这些男儿,自己是多么的无能与卑微,连自己的妻女都无法保护。

所以花蕊夫人说,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响亮的耳光,只可惜杨贵妃没有写出这样的句子自辩。

说回大山女人这个事,有看过前期媒体的采访札记,他们更关心的是地方教育投入的不足丢了政府的脸,却从来没觉得自己打拐不利,山村里还有很多拐卖妇女是丢人的事。那么多女性的苦难与血泪,居然比不上学校缺老师来得丢人。

在人们纷纷捐助时,当地机构居然成立基金会,为的是怕捐款被郜艳敏挪用。你们河北省的感动人物,你们居然不相信她的道德操守。

这不就跟千百年来对女性的压制是一样的么。一方面要求女人圣母,一方面不相信女人可以当圣母。

最后觉得鲁迅先生果真犀利,这就是个吃人的历史与国度,而现在还在继续吃人。

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朵朵 发表

1+1=2 就是等于 2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这个电影拿掉所有的刑事犯罪因素,拿掉男女因素,最后再加点抗争的内容,大概还剩个武训传吧…

然而武训传是个啥呢?

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 “行乞兴学” 而终于获得 “苦操奇行”、“千古一人” 美誉的一生经历。

1985 年 9 月 6 日

《人民日报》刊登《胡乔木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文 章,被视为《武训传》平反的转折点。

上述两段引用自百度百科,手机不会设置那个特殊格式。

所以你们又嚎叫个啥呢…

知乎用户 苏措 发表

希望每个这样的故事能有《狗镇》、《我唾弃你的坟墓》一样的结局。

对于这部把愚昧恶心的村民塑造成淳朴的大善人的片子,对于这部把人贩子塑造成给偏远地区送老师的慈善家的片子,对于……

我的观感

四个字,恶心,龌龊。

看看当地政府的态度,看看媒体的宣传,看看那座 “感动河北” 的奖杯。

我真的感动了,他们用了二十年拍出了最好的移民广告。

知乎用户 纸糊茧房小黑屋 发表

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会想起那个主持人倪萍,那个把我恶心坏了的倪萍,每次想起都想吐。

“你为什么要逃出来。”

“你为什么这么自私,自己的孩子都不管。”

“他也是你男人……”

具体记不清了,基本上是这个意思。

在一个忘记了叫什么的节目上,倪萍如此质问一个逃出来的被拐卖妇女,最后更是逼着被拐妇女跟男人(买家)回家,当时看得我即寒心又恶心。

寒心的是社会对拐卖妇女中买家无罪的默认。

恶心的是作为央视主持人的这种道德绑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三观。

之前我本人是很喜欢看央视的,这之后就基本只看音乐频道和六公主了。

(╯‵□′)╯︵┴─┴

知乎用户 归路归路 发表

整个事件好像都被搞错了重点,惩恶没被宣传为加大力度,倒是从中生出来的畸形的善被普世宣传了。

这种个人遭受重创不幸后做出的良心选择,本来是她自己的选择,个人的事,我想她更需要的是人们的同情吧,更希望的是不想再有人重蹈覆辙吧,我不信她希望所有的被拐女性都要学习自己这种无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被大众进行大肆宣传带上道德高帽,推上高台,有没有想过,她以后想下神坛怎么办?

知乎用户 窝盼着只虎完了 发表

也只有受虐狂才能唱得出赞歌。

知乎用户 青骑士 发表

这日子过的跟故事会一样

知乎用户 刘霸天 发表

其实她没嫁给大山,是嫁给大山炮了。

知乎用户 王俊 发表

其实那电影没有拍错,那女人确实是志愿留下志愿支教的。

在中国的语境中,志愿其实就是被志愿的意思,这个传统大概从志愿军这个词发明就有了

后来还有很多志愿吗,比如志愿包办婚姻,志愿上山下乡,志愿结扎流产,这些可能远了点,那么各位一定在前几年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志愿捐过款吧?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幸沦为少数人的作为专政对象,是不存在什么合法权益的,政府需要你,你就必定是志愿的

知乎用户 涤生 发表

可怕,可恨,可叹,可悲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lxWG3 发表

无耻至此,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知乎用户 神奇的阿叶女王 发表

只记得《为奴十二载》中的诺瑟普,他想尽一切办法逃脱,然后努力推动解放黑奴运动 而我们宣扬的是,被拐就被拐了嘛,说不定还评上最美女教师了对吗

知乎用户 走地鸡​ 发表

关于 “嫁给大山的女人” 的演讲

大家好。最近,因为一部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一个早年被拐卖,后来成为乡村教师的不幸的女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电影赞颂了她的精神,因此受到了舆论极为强烈的抨击。那么,为什么电影会因为赞美她而受到抨击呢?如果她是坏人,那么赞美她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她做了什么坏事吗?没有,她是个好人。那么,赞美一个好人,有何不对?那我们得看舆论具体在说什么。当然,舆论强调政府没有尽到保护妇女的责任,但是,单从这个角度去说明为何歌颂一个好人就会受到批评,还是有一点逻辑上的跳跃。那么我们考察其他的说法。有一种言论认为,这位女子受到拐卖,却早已不反抗报复,甚至在能够做出选择时,还要坚持留在那个偏远的乡村,继续跟买主丈夫过日子,而且还要当乡村教师,为那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地方做贡献,属于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里有个生词,就是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意思是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依恋,甘愿为其奉献。现在,我们就来走进斯德哥尔摩,考察一下这座病怏怏的城市里究竟有什么。

考察团首先访问到的是耶稣基督,他告诉我们,要爱自己的仇敌,别人打你左脸,你连右脸都要给他打。这相当符合传言中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含义——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依恋。但是传言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依恋。让我们来问问吧!问到的答案,令人震惊。基督教意义上的爱仇敌,并不是像人们之前想象的那样,基于对绝对权力无法反抗时的服从;事实上,他们爱的仇敌虽然可能在某个局部是绝对权力的享有者,但往往在整个世界中是绝对的弱者。在基督教的世界观里,真正的敌人是魔鬼撒旦,而被撒旦所胁迫、迷惑、控制的人类虽然做出攻击其他人的行为,但并非敌人,而属于可怜的受害者,甚至是受害程度是比较深的人。他们的本意是反抗撒旦,实际上却因为自己的痛苦产生错乱,攻击到了其他人。那么,为了解救全人类,解救这些表面上的加害者就是必须的步骤。当一个被魔鬼控制的人打了耶稣基督的左脸时,他就向神之子传达了自己是受害者,自己处于痛苦之中这个消息。耶稣基督显然并不是因为无法反抗他而屈从,而是因为自己对人类的普遍的爱,而把所有的仇恨都加诸魔鬼,更加同情、更加想要解救那个被魔鬼控制的人,那个表面上的仇敌。在表面上,我们就看到了斯德哥尔摩的症状。

但是我们是唯物主义者,认为天国必须降临人间才有意义。所以,我们需要知道魔鬼在人间的对应物,才能够真正了解斯德哥尔摩城的一角发生的故事。魔鬼和受魔鬼控制的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到这件事的思路——深入地考察社会的权力结构,就能发现真正的魔鬼藏身何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我们唯物主义者考察社会权力结构的锐利工具之一。这种理论把整个问题分解为两部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一个不平等的二元矛盾。经济基础又分为两部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平等矛盾一样,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权力结构,它最终强有力地塑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我们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雇佣关系——一种基于财产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于其他附庸关系,它具有表面的人身自由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考察工厂中的权力结构来描述这种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并不只存在于工厂,而是在整个社会无所不在。对此,马克思主义学者已经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理论工作,证明了当下的资本主义确实是魔鬼在人间的对应物,而大多数人类都是它的受害者。当然,马克思主义也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作为天使的一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人类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正如琐罗亚斯德教的光明与黑暗的二分的观点,我们宁愿把天使和魔鬼分开,将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归于人民,反动的一面归于敌人,虽然,每个具体的个人都是复杂的,完全有可能两方面兼具。

我们回忆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按照经典的看法,资本主义社会之前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之前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之前的人类则处于原始的动物状态。相对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是极其不平等的,然而,马克思主义仍然认为这是巨大的进步。实际上,原始社会的各个部落之间,常常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激烈的战争,失败的部落成员被残忍杀害,因为留着活口会消耗宝贵的资源。当生产力发展,人力越来越成为资源而非负担时,各部落就不再在战争中将其他部落的人全部杀害,而是蓄养为奴隶。很快,作为普遍人权的生命权第一次得到承认。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部落扩大为国家,我们就在更大范围内有了共同的经济基础。当连奴隶制都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的时候,更大的人身自由,更符合今天观念的人权标准方才出现。我们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中 “共产” 一词的朴素含义:共同生产。原始社会,各部落处于孤立状态,不把其他部落的人当作人,只把他们当成生存的威胁而杀害;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其他部落的人口成为资源而非负担,生产在某种意义下处于同一个基础上,我们的人权观念才因此进步。可见,人类有了共同的经济基础,才能够产生共同的情感,道德等。

从这个角度考察嫁给大山的女人所在的村庄,我们看到了令人悲哀的事实——我们,和他们,不共产。村庄经济是比较封闭的,他们也像原始人一样,因为和外界缺乏共同的经济基础,难以产生共同的道德观念。如果本村的女人被外面拐卖,他们会同情;但为解决自身的婚姻问题从外面买的媳妇则不在同情范围之内。可以看出来,这里并没有魔鬼的身影;悲剧只是因为我们不共产,而处于原始状态。

但是,在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发生经济整合,这种原始状态难道不应该很快就被打破了吗?为何我们至今仍然不共产?为何至今人类还难以摆脱互相伤害的野蛮状态?我并不只是在说那些脱离现代社会的传统贫困地区。从从未停止的大规模战争可以看出,在某种意义下,现代国家中的人类并未脱离在古代部落时的野蛮,只是给了这野蛮一层粉色的外衣。追问到这一地步,魔鬼终于现身,露出了狰狞的嘴脸。

具体来说,人类现有的生产关系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劳动成果被少数不事劳动的人占有,而多数人虽然生产了绝大多数社会财富,却只能分到残羹剩饭。分别被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这两大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然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性不仅限于此,而是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产阶级内部,大资本支配着小资本,一国之内,富裕地区榨取着贫困地区,国际社会里,富国把穷国变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基地。资本主义虽然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自己却又创造了一套新的等级秩序。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在某种意义下实现了共产,实际上人类共同财产却成了少数人的私产,真正的共产并未出现。

我们回到嫁给大山的女人的故事。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山村居民的野蛮的起因是人类的原始状态。现在,我们来考察魔鬼在其中做了什么。在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中,落后的乡村,处于原始状态的土著民族,从来都是被剥夺最严重的地区。不必赘述那一段段血泪纵横的历史,我只着重强调一件事——历史上,在资本主义等级秩序中的统治者,往往以被统治者的野蛮为理由来进行血腥的统治和残酷的屠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野蛮?其实,这种野蛮性一部分来自原始状态,另一部分来自对资本主义等级秩序的反抗。这种反抗不一定是理性的,甚至不一定加诸加害人,而演变成受害者之间的互相倾轧。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斯德哥尔摩的故事——资本主义是魔鬼,而野蛮的人民是受害者,是被魔鬼伤害的人。

如果受害的人民不再反抗魔鬼,甚至开始赞美这个等级秩序,反对那些野蛮的反抗者,那么他们就处于斯德哥尔摩城的另一角,他们的症状符合传统的描述——对绝对权力的服从。在巨大的压力下,人民开始反抗时,往往不知所措,表现为互相倾轧,彼此成为仇敌。这时,如果在倾轧中受害的人坚持爱自己的仇敌,把所有的仇恨加在魔鬼身上,帮助人们在反抗中团结起来,她也就成为斯德哥尔摩城一角的弥赛亚降临人间。

嫁给大山的女人之所以受到歌颂,有权力恶意利用的一面,但这种宣传方式有其起源。在上世纪开始的共产主义革命中,无数革命者为人民无私奉献,即使遭到他们帮助的人民误解甚至伤害,甚至遭到革命同志的怀疑,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们也从未改变过他们的立场,从未停止过他们的努力。你可以说他们身处斯德哥尔摩,但是,他们是其中的弥赛亚,或者,与其说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不如说是卡尔马克思症候群更为合适。

共产主义褪色,革命成果尚存。我们能够身处稍微公正一点的社会中,和革命前辈们的浴血奋战是分不开的。作为革命的受益者,我们担负解放全人类的重任,不能忘记那些被上次革命落下的人。魔鬼的化身之一——法西斯主义为了消解革命,把人民分成了两部分,利用底层人民野蛮的表面现象煽动中间阶级的仇恨,以强化自己的统治,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立场,记住自己不能被仇恨煽动,成为法西斯的帮凶。

法西斯主义的错乱逻辑无处不在。在中东,向儿童投下炸弹的以色列法西斯分子指责巴勒斯坦反抗者屠杀了儿童,理由是在法西斯扔炸弹时,他们没有跟儿童分开,而是站在一起,导致 “误炸”。在美国,屠杀印第安人,奴役黑人的法西斯分子强调受害者为野蛮人,以便为自己做的最野蛮的事情辩护。在这次事件中,号称现代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的法西斯分子,煽动人民的情绪,公然为大屠杀做动员。

我们看到,在这次事件中,魔鬼是性骚扰爱好者。其实城市也在把乡村的女人掠走,从乡村到东莞后,乡村女人的命运往往是血汗工厂再到妓院,城市和乡村对底层妇女的野蛮程度差不了多少;但是,魔鬼会故意忽略这一点,只是通过媒体宣传,不断地告诉那个女人,你的丈夫不爱你,你的村民也不值得你继续热爱,而我是高富帅,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社会文明进步,能给你真正的幸福。嫁给大山的女人了解她的丈夫,她的村民的真正状况,但她却放弃了自己个人的复仇愿望,只把人民利益看成真正重要的事。当然,我并没有说她一定没有考虑过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做出诉诸法律的选择,但她只为她深爱的人民的利益来考虑是否如此,因为判断出此事不重要后就最终放弃了这个选项。总之,她用坚持当一个乡村教师来显示出自己并未移情别恋,而魔鬼的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此刻,她就成为了圣徒,成为了一个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回答人们的疑问时,她完全可以像小姑娘一样说,我就爱他,不爱你,爱是没有理由的;但是,我们很清楚,爱是有理由的,她恰如以前那些被共产党组织错误处分,受到极其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受到肉体折磨,却决不叛变,决不转投给其高官厚禄的法西斯政权的共产主义战士。此时,我们也揭穿了法西斯制造的煽动性言论,这种言论将她比作最终放弃反抗,委身日本侵略者的慰安妇。简单来说,单看这两组人物,其关系相似,但是人物本身不同——中国人民,和日本法西斯分子,即使有某种相似的野蛮行为,其原因也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被魔鬼毒害的人,后者是魔鬼本身,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划等号。

这里有一些模糊的地方。我们需要澄清的是,我们了解大多数日本法西斯士兵也是受到少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煽动才成为炮灰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说,他们也是魔鬼的受害者;但是,他们的确在资本主义等级秩序中受益而非受害,从这个意义上,他们是魔鬼本身,会成为人民解放的阻碍。我们进攻他们的同时,并未放弃对他们的拯救;但优先团结受害较深,愿意反抗的人,从策略上来说,是能够达成目标的唯一路线。解放不会排斥暴力,在不得已时,肉体消灭可以作为策略,但那从来不是目的。

舆论对电影传达的价值观的抨击,既有法西斯的反动一面,也有积极的因素。我们受到的有益提醒是,当嫁给大山的女人在浴血奋战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只是消费她,必须行动起来,帮她一把,让英雄不孤单。她并非主动走上这条道路,而是在被迫走上的道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想。她的仇敌对她是极其野蛮的。她在遭到不幸后,一开始也持一个普通人的立场,但后来能够放弃个人主义的复仇愿望,把自己的委屈看作无关紧要的小事,爱自己的仇敌,为人民大众默默服务,无愧为圣徒,无愧为共产主义战士;然而,我们并不需要都做到她的程度,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受到像她这么大的伤害,没有如此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因此在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这件事上,我们能够更容易地行动起来。另一个优势在于资源——显然,比起孤身奋战的她,我们掌握更多的物质资源,体力资源,智力资源,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我很高兴地看到,很多朋友已经为解决拐卖问题这个痼疾而制定了很多方案,包括严明法制,加大惩处力度,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工业化,增加社会财富,加强现代教育,反思自身,对所谓的现代社会进行某种根本的改造等等。这些策略都可能有成效,但我这里强调,策略很重要,但只是第二步,第一步,是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我们作为人民的一部分,是要帮助另一部分人民,一起获得解放,而不是把他们当作问题来解决,或者当作宠物来宠爱。如果给底层蛋糕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那么当暴力能够以更低成本达到目的的时候,我们就有滑向法西斯的危险。即使一直能够用对人民的爱为理由拒绝法西斯,统治者爱民的立场和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也是极其不同的;你可以看到,很多猫狗主人都很爱自己的宠物,但假使人过着被宠爱的猫狗的生活,所有人会毫无争议地同意那是地狱。即使是用同样词汇表达的策略,在立场不同的人手中,也会演变成不同的面貌。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作为革命者,策略只是第二步,第一步是要明确自己的立场。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米斯米斯 发表

鲁迅见了也会摔棺而起 ! ! ! ! ! !

我爱看电影,犯罪片,文艺片,各种都爱。每当出现这一类新闻时,我总是期待有哪一个良心导演可以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将这些新闻事件利用起来,拍个电影,指明一些道理,道出一点真相,唤醒一些人。

但是看到踏马这个玩意儿,我感到深深的愤怒、悲哀和寒意。不是导演们没注意到我们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事,不是他们没有职业敏感,而是明明一出讽刺辛辣的黑色幽默,被他们当作了歌颂仁义道德的好素材!

于是我看到一大群人挂着礼义廉耻的嘴脸,撕开受害人的胸膛上的伤口,抹掉污血,掏出炽热的心脏,就这么吃起来。

国之耻! ! ! ! ! ! !

知乎用户 王羊 发表

这电影展现了人世的荒诞莫过于世界上明明坏人很少,大家仅仅只是自私了一点点,丑恶就依旧会不断的蔓延。

知乎用户 贾平 发表

厚颜无耻。

知乎用户 大头菜 发表

电影没有看过,大致了解了下剧情。

唯有震惊二字可以形容。

首先是拐卖人口,被拐妇女的遭遇就无需用过多的言语来诠释,因为这太令人发指了,在人口拐卖中,尤其是妇女拐卖,大多伴随着殴打强奸的行为,前段时间一时热议的人贩子判刑问题,很多人一直说这种行为如果严惩会导致人口拐卖更多,说会让妇女价格更高,人贩子把人杀光云云。但我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就是因为犯罪成本太低,尤其是贫困落后的地区,他们的意识中认为这很平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即使是在落后的地区,也知道杀人是犯法的吧?就是因为惩罚太轻,甚至没有。甚至还有人说,没有人口买卖,那些地方的人就娶不上老婆,我日,看完我都斯巴达了,这什么强盗逻辑。这就像是说,我好穷啊没钱花了,我抢银行不犯法,银行不给我抢就是在降低我的收入。

片中女主是被自己的公公婆婆凑钱买下来,自己的丈夫也没有对她霸王硬上弓,看似一个极端正能量的事情,其实荒诞离奇,举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形容,就像我从小偷那里买下了赃物,我还能因此受到表扬,因为我救下了它们。如果这件事情是女主被买下后,被送回了家,那么这个故事传递的才是正能量,而电影却给了我们这样的剧情,被凑钱买下后,成了别人的媳妇,所以这部片子到底想说什么?还是说想用淳朴善良这种幌子来粉饰丑陋的现实。

现实就是,在被拐途中,被虐待强奸,然后被转手卖到另一个山村里,甚至在此次交易中,还发生了更荒诞的事情,女主贴钱把自己卖到了这个山村。很难想象她以前有过多么痛苦的经历。

在嫁到,不,在被拐到村里后,她曾经想过自杀,逃跑,但都没有成功,直到一年后,她才被准许回了老家,可父母只是劝她:“认命。”

她的父母觉得一个失了身的女孩子家,也不会有人要了。

她后来对记者也只是无奈的说了句:“是我的命不好。”

呵,以前一直觉得我国男女平等做的挺好的,在我身边从来没碰到过歧视女性的事情,反而有些女性更有地位,以前网上说江浙沪的男人怕老婆,怂,我只想说这是尊重,不是怕。看看这些山区的男人们,血气方刚,却做着这种事情,女人在他们眼里只是商品。

是啊,正因为在他们眼里,是商品,所以才会出现后来的事情,她作为一个正能量的山村老师被曝光了,人们知道她的经历,人们对她的行为大加赞赏,人们鼓完了掌就散场了,人们选择性的忽略了她的身份——一个被拐妇女。

当地警方居然迟迟没有介入,直到这次事件的爆发。

是啊,在他们眼里,她始终是村里买来的媳妇,是 “名正言顺” 的。

可她凭什么就要承受这一切,承受这男权社会囚笼里的一员,她所做的善行凭什么不能和自己的命运对等,如果她没有被拐,人生还会有很多的可能性,或许在城市的生活中寻找一片自己的乐土,而这一切被人贩子,被村民,被当地警方葬送了。

追根溯源,都是重男轻女导致的。

可悲。

借用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一段话。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最后,我草泥马的正能量啊!!!

知乎用户 朋哥慢生活 发表

电影:山村女孩因嫌弃自己身子不干净,竟被父亲和哥哥嫁给了 65 岁大叔

知乎用户 慧眼说车 发表

电影:女人为了得到赔偿金,嫁给奇丑无比的驼子

知乎用户 Shellxxx 发表

看到这则新闻,让人觉得齿间生寒,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这个明目张胆的打着 “无私奉献” 的幌子,做出这个龌龊的事情,是的龌龊。

把一个令人背弃的真实事件,改编的面目全非,原来的坏蛋一个个都在 “艺术” 的加工之下,美化成一个个镶着金边的圣人!不敢相信这件事情发生在现代中国,也不敢相信这些所谓的电影人在了解事情背景之后,把意见丑恶无奈的事情改编成拥有我大天朝特色的”正义“电影,最不敢相信的是,政府还鼓励观看,多么震惊,多么自私!

作为一名女性,我很难想象,郜艳敏需要咬下多大的委屈或者屈辱去做这样的选择,把强奸犯当成自己的老公,把花了”天价 “的” 公婆 “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这些所谓的” 善良 “村民当成自己的乡亲,电影里把这些乡民塑造成善良的朴实乡亲们,公婆的善良,丈夫的理解,乡亲们在” 山菊“生病时争相献血,事实上他们用自己的愚昧无知以及很大的自私禁锢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她无助又彷徨,却无法脱身。

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嫁给大山的女人是对电影这个我深爱的艺术的玷污,政府的宣扬是对我们所谓民主进步的打脸,啪啪啪!!!

知乎用户 筱筱微蓝 发表

这个回答可能有点跑偏

网上对 “嫁给大山的女人” 是骂声一片,最近正值七夕,回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突然觉得七夕的传说算不算是对拐骗妇女最早的粉饰和美化宣传呢?人家织女在天庭做美丽仙女做的好好的,下凡洗个澡就被拐骗胁迫给屌丝生孩子做家务。牛郎这个屌丝,自己娶不起媳妇,饥渴偷看美女洗澡也就罢了,还把仙女给胁迫回不了天庭了,为了再吃天鹅肉居然把自家老黄牛杀了还拉着孩子打亲情牌。可笑的是,这种招数居然在某台某寻亲节目如出一辙。不禁感叹,这些糟粕千百年来都没变过。拐骗妇女的黑传说居然成了浪漫七夕情人节的由来。最惨的是王母娘娘,思女心切终于把女儿找回来了,居然背负拆散有情人的千古骂名。难道得和郜燕敏家人一样,再也不接受女儿,才是正常行为吗?价值观真是扭曲的让人不寒而栗。

与之对比的是希腊神话里关于冬天的由来,虽然希腊神话完全是一部宙斯的种马史交织着醋婆子赫拉的疯狂报复,价值观也是乱的惊天动地,但是冬天由来的故事我还是很喜欢的。谷物女神墨忒耳,同样也是女儿被人掳走了,后来知道是被宙斯的弟弟冥王(萌萌的冥王星 Pluto 哦)拐到冥府当皇后去了。女神很伤心,后果很严重!于是诅咒老娘找不着女儿,全世界都别想吃好过好,只过冬天没有谷物。最后宙斯撑不住了,让他弟弟归还人家女儿。但是因为谷物女神的女儿已经吃了冥界的食物是冥界的人了,无法一直呆在妈妈身边,经过宙斯协调后必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冥界,于是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谷物女神依然不!高!兴!全世界冬天!这也就是冬天的由来。对女儿不抛弃不放弃,才应该是正确的价值观不是吗?对比谷物女神,王母娘娘的下场和背负的骂名真是太值得玩味了。

最近给外国友人解释七夕由来后乱七八糟的感想。

知乎用户 杨曦 发表

接近事实的盲山被禁了,因为它‘负能量’。

而有人又根据事实拍了一部歌颂被拐卖女子到山村当教师,还遵守三从四德的‘正能量’电影,来堂而皇之的放映。

哈哈哈!

彼其娘之!

知乎用户 小可撩电影 发表

电影:为了钱,丈夫将妻子卖进深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恶臭

知乎用户 李大器 发表

这几天,一个女老师的故事在网络疯传。她是被拐女,是 “最美乡村女教师”,是感动河北当选人物,也是这场荒诞悲剧的女主人公。

她的名字叫做郜艳敏,在打工途中被人贩子拐骗,卖到了河北省曲阳县的大山深处,她曾被打、被凌辱、自杀、逃跑,最终还是无法逃出山里。后因学历高而成为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一干就是十几年。

2007 年 1 月,郜艳敏手捧 “2006 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奖杯孤零零地回到村里。2009 年,此事被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2013 年,一篇名为《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文章高度赞扬郜艳敏的大爱。

这真是这个时代最高级的黑色幽默,就像作家阎连科所说:作家有多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的疯狂、炸裂和传奇。原本该上《今日说法》的事件硬被做成了《感动中国》,将这个不幸的女孩牢牢绑在了大山深处,再也动弹不得。

鲁迅笔下那吃人的世界也不过如此吧?

下文是接触过郜老师的媒体人写下的采访手记,至少可以帮助我们逼近真相。

文 | 五道口奥萨玛

2006 年年初,当时我刚进入凤凰台做节目策划,发现了一则新闻选题。在河北曲阳县下岸村有一位被拐来的姑娘,这个 2700 元被买来的媳妇,最后没有选择出逃的道路,而是留在那个让她伤心欲绝的地方,成为了一个名扬乡里的乡村女教师。

看到这个选题后,本能地觉得是一个好选题,符合栏目寻找宏大历史社会背景下个体命运抉择的定位。所谓宏大社会背景,指存在于事发地并非罕见的妇女拐卖问题,以及被拐妇女被迫成为生育工具,完成 “任务” 后,多数人选择逃走,村里留下没有母亲、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另外,还有乡村代课教师的处境问题。而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一个关于 “当尊严被碾碎,生命又将如何重生” 的故事,是自我救赎的艰难历程。

最早发现这个选题的是当地的一个农民摄影家,他也是当地一份报纸的通讯员。最早的报道也是以图片报道的形式出现。通过这位当地朋友(也是后来引发争议的后续报道的记者之一)的帮助,我们联系到了这位郜艳敏老师。当时,除了首发的本地媒体外,还没有其他媒体跟进,因此我们的采访初期联系很顺利。

几周以后,我们摄制组一行三人就驱车从北京来到了河北曲阳县下岸村。当时,郜老师正在村里的学校上班,我们决定先拍摄一些教学的纪实镜头再做采访。学校其实就是在村东头不远处的两间平房,村里所有的小孩不分年纪都在一个教室中就坐,分成不同年级坐在不同组里。由于下岸村地处偏僻,最近的一所小学也路途遥远,加之贫穷,据说之前来过的代课教师都待不下去,很快离开。整个学校也只有郜老师一个人。

她的代课教师工资是一千多人民币,一年。

课间,郜老师带着孩子们围成圈做游戏。正当摄像师全身心投入拍摄的时候,郜老师脸色突然阴沉下来。我们这才发现,离学校不远的村洞口树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蹲着几个村外的人。这几个人蹲着,一边抽烟、一边远远地注视着我们。没多久以后,应该是得到了指令的确认后,就一拥而上,阻拦我们拍摄,并且动手抢我们的摄像机。本来在户外跟郜老师做游戏的孩子们吓得哭成一片,郜老师赶紧把他们带回教室,自己出来帮我们说话。

我们出离的愤怒,不仅在于正常的采访被暴力中止,还在于这些暴行就发生在一班孩子们的眼皮底下,全然不顾他们的号啕大哭。

撕扯中,摄制组的人或多或少都被划伤了手臂,但是毕竟寡不敌众,机器等设备被抢走,一群人把我们护送出村。在村口,一个领头模样的当地干部对我说的话,荒诞至极:

“记者老弟,人跟人的生活就像平行线,我们在这里交汇也算是有缘份,不要互相为难。”

我当时觉得在一番撕扯后说出如此人生哲理,真是啼笑皆非。只想要回机器,只好问,机器怎么办?

“平行线哥” 说:明天中午 12 点,到车站附近。到时候会有人联系你们。

走之前,郜老师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东西在我这,放心。” 后来我才知道,郜老师以为别在她身上的 “小蜜蜂” 无线麦是磁带,让孩子藏到屋后。

这张皱巴巴的纸条在之后一直留在我的钱包里。

第二天中午,我们按照约定时间开车到车站附近。因为对方没有说定具体地点,我们只能开车围着车站兜圈。正在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耍我们,在一个红灯路口,我们停下车,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拍打我们副驾驶的车窗,我们正奇怪遥下车窗的时候,这个陌生人把我们昨天被抢的机器递了进来。挥挥手,意思是你们可以走了。

我们一车三个人瞠目结舌。红灯停车不过几十秒,我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对方了如指掌。

第一次采访在如此曲折中结束。我们推测对方如此大动干戈的原因在于他们料想到采访肯定多少会曝露出当地妇女拐卖问题严重的事实。

这里要补充一点背景信息:1、被拐卖的妇女往往来自更加贫穷的地方,人贩子认为这样他们被拐后才不会想跑;2、拐卖多伴随人贩子的强暴等犯罪;3、郜老师当时为了尽快逃脱人贩子的施暴,自己甚至用藏在鞋底的钱补足了买家与人贩子要价之间的差价。

我们陷入了一个困境。我们料想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1、地方上肯定会对下岸村严加盯防;2、郜老师的处境会变得更加糟糕。当时能帮到她的唯一方法,就是待机再次采访,让节目顺利播出。在这个事件中,我们能想到的对郜老师最好的保护是公众的目光。若干月以后,我们再次来到下岸村。在我们采访失败后,村口每天都有人来 “上班”。于是我们选择“日落而作,日出而息” 的方法。前一天等天黑以后,悄悄进村,在郜老师家住了一夜。就着火炕,跟郜老师聊了很多这期间的曲折。第二天一早,郜老师为我们炒了一大盆蛋炒饭,放了四个鸡蛋。我们赶在大亮之前完成了纪实拍摄。在村口 “上班” 的人到岗之前就已经离开。

几周后,郜老师顺利地来到北京,我们完成全部的采访工作,节目顺利播出。海内外反响强烈,那是一个还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的电话被打爆。要求捐款的海内外观众络绎不绝。我们也拿到并公布了郜老师她的帐号,她也几番推托。

后来,下岸村发生了几件事:

1、当地有关部门据说多次找郜老师,要帮她成立一个基金,妥善保管和处理捐款问题。

2、郜老师被评为感动人物。

3、郜老师带着孩子们又来了一次北京,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

4、郜老师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叫《嫁给大山的女人》。郜生过两个孩子,两次自杀,并没有死,她被赶来的村民救了起来。一年后买家同意由郜艳敏的丈夫赔她回一趟老家。突然见到失踪的女儿,父母和郜艳敏抱头痛哭。郜艳敏希望能够留下,但在同样贫穷封闭的家乡,摆在她面前的命运,也许比作为一个被拐女终老他乡更加灰暗。因此无奈的父母能劝她的只有两个字:认命。

当时后续一幕幕,让我们觉得此事就是时代黑色幽默的最好注脚。个体命运的无力只能通过荒诞的自我建设完成救赎,但对于个体来说,除此以外又能做些什么呢?而对宏大社会问题的探讨却会被暴力阻挠。要知道,在郜艳敏之前,是无数被拐妇女的个人与家庭悲剧。

未曾想到的是,事隔九年以后,郜老师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知乎用户 leonrado 发表

呸制作团队一脸。哦也许有人是为了糊口做玩意儿,那我不地图炮了,只鄙视提出改编成 “主旋律” 的家伙。

知乎用户 孙越​ 发表

现在知乎管理人员好了不起,管的严,删的快,佩服。

知乎用户 牛奶总会有的 发表

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知乎用户 kirbyx 发表

下一步是不是要给被拐妇女选美了?看这个节奏我觉得真干的出来啊。

知乎用户 苏若耶 发表

我以前算是小半个 “自干五”,我觉得国内挺好的,没那么差劲。直到我知道了有这狗屁电影,(还有一部叫阿霞的电视剧)

药丸呐。

知乎用户 嘲笑鸟 发表

这个事,细思极恐。

我不禁想起了天仙配的故事。那实际上就是一个流氓强奸了一个仙女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被朝廷定性为正能量,代代流传,直到如今,都已经没有人去探查真相了。这个故事,人间叫做天《天仙配》,天庭的导演拍出来,那叫《盲山》。

知乎用户 小毛 发表

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打工妹山菊在回乡途中被人贩子骗入大山中,逃跑时遇到了赶集的钟老汉。**钟老汉借钱将山菊救回深山中的小村。(天下竟有这等好事!)**村中人误认为钟老汉是为独生儿子石根买回了媳妇,钟老汉的老伴也真想让她给儿子做媳妇。再次落入绝望的山菊寻机跑出,跳河被救。石根以为真是给他说的媳妇,回家后欲和她亲近,山菊拼命反抗,喝下了农药。钟老汉的老伴细心伺候她,(山里的老人居然会’‘伺候’‘被拐的妇女?我读书少,莫逗我)自己吃粗粮给她做细粮。憨厚的石根弄明真相后,非常同情,(哦,以为是买来的所以想发生关系,在得知原来不是买来的而是救回来的被拐妹子,转眼就善心大发同情起来,编剧你又逗我了!)在钟老汉支持下答应给她家捎信,让她回家。

朴实厚道的钟家人使山菊感动了。(老汉善良,老伴细心伺候,石根充满同情,山菊最后终于感动惹!)在等待中,村中的教学点因没老师停课了,山菊看着村中那些散漫淘气的孩子们,望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她心里很难受,便主动为孩子们代课。母亲来了,要带山菊走。恰这时石根在采石时遇难。钟家两个老人病倒了。山菊决定留下伺候两个老人康复后再走。在伺候钟家老人的同时,还给孩子们上课,在教学中,她和孩子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为了给孩子们买课外书,上山采药摔坏了,全村人上山找她,争着给她输血。(呵呵呵呵呵,莫非山菊不小心进了一个雷锋村)

山菊的男友来接她,乡亲们依依相送,(这画风不太对,我以为村民们拿着斧头刀具敢带走她我砍死你嚯嚯嚯)拿来了各色山货,一口一个 “老师”,充满了对她的尊敬和留恋。孩子们跑来了,手捧刚从山上采来的带露水的山菊花,恭恭敬敬地献给她,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盯着她,一声 “老师” 喊出,孩子们嚎啕大哭。**山菊再也控制不住,扔下包裹,扑向孩子们。(**这画面太美惹,我不敢看)迎着初升的太阳,山菊领着孩子们又走向简陋的学校。

那么,我再来说说我看过的另一部电影【盲山】。(因为是一年前看的,所以截图直接从网上找了)

不知道你们谁说的是真的,反正我们掏了 7000 块钱买了你了

先把姑娘办了,等有了娃就跑不了了

(PS 其中抱孩子的妇女不是演员,是真实的在剧组拍戏的村子里被拐的妇女,她就是在演自己)

看见没有,这就是逃跑的下场,你要是再跑,跟她下场一样

女主写信给家里求救,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里的邮差、村领导、村民。他们是一个整体。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女主怀孕生下男娃,婆婆高兴的合不拢嘴。

做梦都想,他们都不是人,是畜生,以后屙尿都不会朝着这个方向

不能带走她,她这辈子都是我的婆娘

全剧终。

知乎用户 Mike Scofield 发表

三观不正,节操尽碎。为了某些目的的鼓吹。

知乎用户 黄珊珊 发表

毛骨悚然。

首先我是不看 “感动中国” 的。

就官方拍片和组织观看这点来说,应该入选 “年度 · 恶心中国十大事件”——敲骨吸髓,反正敲的不是自己,那么自然是敲得越干净越好啊,还能把人皮扯下来做个大鼓,清脆响亮。

知乎用户 球形闪电 MAX 发表

主要是电影名起的不好

改成《认命》就贴合实际了。

知乎用户 郑思潮 发表

一切悲剧的前提还是建立在建国以来的一个普世价值观: 法不责众,法不责穷

在中国,穷人是善良的,淳朴的,勤劳的,热情的,且中国任何地区,任何穷人都如此,这是社会上宣扬的主流价值观。

是啊,买人的家庭那么穷了,你还要责罚 ta? 正是这种思想助长了买卖人口的风气。

说说我的想法,与山村有过接触的人,一定能亲身体验 “穷山恶水出刁民 “是多么有道理。“穷凶极恶 “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越穷越凶。

就算是你眼里原本热情朴实的老农民,一旦碰到利益相关,他们的心眼之毒,下手之狠,超乎你的想象,并且还要用 “不懂法” 来掩饰他们的罪行“可以原谅”

其实他们懂得很。你告诉我除了畜生谁不知道强奸是犯法的?囚禁人的自由是犯法的?

他们知道,只要执法者不处理,不收拾他们,就是不犯法的,占山为王,甚至心安理得,更是理直气壮。

他们会说,他们家也不容易,花了一辈子积蓄买媳妇给家里传宗接代 / 不要去为难善良淳朴的老农民云云,拿社会对穷人的袒护当挡箭牌。

我呸。

善良个屁,坏事都给他们做尽了,从他们买媳妇传宗接代这个说法,对他们来说女人是商品,是生育工具,是泄欲对象,是出气沙包,唯独不是人。善良 nmb,还能更丑恶?

执法者的姑息助长了他们的气焰。无知者的辩护加固了他们的底气,悲剧只会越来越多。

我总感觉这次感动中国玩了个黑色幽默,因为这事情太荒诞了,高级段子手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我也是学新闻的,cctv 虽然在政府面前夹着尾巴做人,可也不是脑残和畜生,他们比普通媒体以及我们更清楚这里面的荒唐。

非常怀疑央视这次是不是借此机会把贩卖人口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所以刻意制造这种反差引起大众关注?现在大伙全在讨论这个,央视是不是故意的?可能焦点访谈和感动中国正在弹冠相庆呢? 我只想说,但(gan)愿(de)如(piao)此(liang)

知乎用户 老巫婆 发表

首先,妇女地位在九十年代的农村,就是这样低下去的,由半边天变成了商品。其次,封建思想就是那时候占领农村的。听到好多起,农村买媳妇,甚至大队支部书记带头联系,买来的媳妇,大家轮流看守,直到她灰心绝望,不再企图逃跑。第三,农村的教育就是那时候溃败的,以至于村里的孩子没有学上,郜老师才有了机会,被重伤创到累累伤痕,还在展现她的爱心。

后来的事情更恶心,由于郜老师免费教书的消息被记者传出去了,马上就有教育部门来查封郜老师的非法办学。记者又报道了,群情激奋下,终于给哪个点儿一个手续,允许她教书了。

当年非常关注这个新闻,点点滴滴,伤心!!!

知乎用户 一袋米要扛几楼 发表

怪我咯?

知乎用户 Sher Kylin 发表

三个字,嫁你妹!

贵府上有适龄女眷否?贵府上愿光荣否?小可愿牵线与一人伢子,必不负君所托,定嫁得大山,愿君之眷深禀大义,以毕生之所学泽被乡里,诞育儿女,则寰宇同感卿恩德。

知乎用户 崔嵬 发表

这屎有毒

知乎用户 韩筱梓 发表

再单独回答下。

几年前我高中的时候,鲁迅的《祝福》上了一个星期,最后全年级每个班放了一次《祥林嫂》的电影,黑白的,画质很差,就是像《五朵金花》这种调调的片子,以我的阅历也说不出什么时候拍的。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这个片子里祥林嫂之前被逼着和小叔成亲,小叔还特意好心地偷偷通知她让她逃跑。她被卖到山沟后,贺老六进洞房看到她在哭,就亲切地问她为什么哭,得知她被卖的经历后亲切无私地表示自己马上送祥林嫂回家,完全不计较彩礼。这个片里贺老六独身一人,没有恶毒的婆婆和小叔子,他向地主还是财主的借了 20 大洋成亲,反正就是个忠厚无私的大好人,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然后祥林嫂被贺老六感动了,两人和和美美地生活下去,你挑担来我织田啊,生了儿子准备奔小康,后来大概下雪生病云云按原作走了。我同学当时的评价是,“哎呀,贺老六人不错嘛。”“小叔人很不错。” 说实话我当时看得无聊又没有多想,现在想起来这片子的美化手法难道不是和《嫁给大山的女人》相同吗?买她打她侮辱她的买主美化成了无私善良的好人,助纣为虐的村民变成了勤劳朴实的正面形象。这样的《祥林嫂》和白毛女有什么区别?侮辱迫害祥林嫂的不是地主不是高利贷不是资产阶级,是深入人心的传统观念,封建礼教,和她一样弱势的底层人民,整个社会的观念和导向。我记得这片子豆瓣上面有,刚刚查了一下是 1978 年袁雪芬主演的,老实讲那个年代拍这种片子我觉得没必要苛责,只是 30 年后的今天还在采取这种令人作呕的美化手法真是悲哀。

《祥林嫂》和《嫁给大山的女人》,这种片子的悲哀在于,在多个造成悲剧的因素中,重点强调其中一个因素而选择性回避更尖锐更犀利的原因。《嫁给大山的女人》中邵的悲剧乍一看是因为一个坏人(人贩子),而通过美化其丈夫公婆以及村民来回避落后山村的愚昧无知残忍,相互包庇的宗族观念,执法的不力,男尊女卑和因为重男轻女导致的性别比例失调等种种问题。

大概是怪个体的坏人总比怪社会容易些。

知乎用户 秋山優介 发表

民众的三观已经被网络矫正的差不多了,领导的还没有跟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抵制

抵制

抵制

我六七岁的时候看过一部阿霞的电视剧,和爷爷奶奶一起看的。

内容如下

阿霞在感情受到挫折后决心外出一闯天下,被欠债的表哥骗到大山里,与比她大十来岁的王二串成婚,用来抵债。明白过来的阿霞,拼命外逃,被二串追了回来。【阿霞很绝望】村民鼓动二串,说只要让女人怀上娃娃就死心塌地了,阿霞死活不和二串睡到一盘炕上。【对这些暴民无语了】她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村主任身上,盼他能主持公道,让她离开王家凹,离开王二串。村主任却因为同情二婶和二串,要阿霞家送来钱再领人走。阿霞无奈只得去乡邮局发电报,却不慎从鹰嘴崖滚落沟底。二串和村民们连夜将昏迷不省的阿霞送到乡医院。王家凹全村人出钱出物,救活了阿霞。【充满艺术的情节,呵呵】

在二婶的细心照料下,阿霞渐渐好了起来。一天,她在给二串洗衣服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沓卖血的单据。原来,在医院天天喝的鱼汤竟是二串拿自己的血换来的!【好伟大,呵呵】她被二串的真情感动了。没几天,阿霞老家的男友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了阿霞的下落,带着派出所的同志前来叫阿霞回家。警车还没开进村,王家凹就已是鸡飞狗跳。村里的男女老少齐刷刷站在二串一边,和派出所的同志对峙起来。阿霞不顾家乡男友的劝阻,跳下车来扶二婶。二串扔掉火枪奔过来,一把抱住阿霞就要回家。【算是棒打鸳鸯吗?】

二串以妨碍公务被派出所的同志带走了。阿霞来到拘留所看望二串。阿霞的男友回到四川,把所见所闻全告了阿霞家人。二串的事把老村主任喝醒了。王家凹不起色,问题就在一个穷字上。为此他找到土产公司的苟经理做起编箩筐的买卖。【拐卖过来的少妇不离不弃,无私的帮助大山朴实善良的人们发财致富,最美失足少妇,呵呵】二串从拘留所出来后像变了个人。他主动提出要让阿霞走。正好家乡也打来了电报,让她速归。走的那天,村民们都拿上东西来送阿霞,她又一次被朴实的村民打动了【这种情节有点匪夷所思,不是前面死活不让走吗?】

阿霞终于回到天天梦见四川老家,但她面临的却是另一番遭遇,妈妈想她想死了。父亲为避流言,要为她许一门亲事。阿霞重又回到王家凹,她和二串正式结了婚。【我心中只有三个字,为什么!你的男友好不容易找到了你,你对你的男友难道没有一点点感激么?你母上因为这件事死了,你不觉得伤心吗?】为给阿霞攒坐月子的钱,二串到后山打五灵指,不幸坠下深渊,落成残疾。【好伟大的淫呐…】这时,二婶急火攻心,双眼失明。【这剧情好有艺术感,呵呵】阿霞带着二婶去省城看病。回来后,正赶上闹箩筐的事情,土产公司的苟经理想赖帐,阿霞决心从苟经理那里为乡亲们也为自己算回这笔帐。经过一番努力箩筐款终于有了结果。这下,她成了王家凹最有本事的人。秋末,村里选举,村民选举阿霞当村主任,但是阿霞委婉的拒绝了,她要将村子的小学办起来,三小最后被选举为村主任。不久,人们就传出三小和阿霞的绯闻。为此,二串心里很不痛快,三番五次的闹腾,阿霞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能耐心的安抚二串。为了能让村里致富,阿霞回到四川,通过原来的男友阿南引进资金,【你男朋友招你惹你了】在王家凹开办了藤编加工厂。并把老艺人许九爷也聘请到厂里做顾问。为了能使产品尽快卖出,她又亲自跑市场,村民们逐渐的富裕了起来。但此时阿霞与二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二串经过思考,他不想用婚姻的绳子把阿霞捆到自己身上,二婶也不忍让阿霞就这样活。最后在二串的逼迫下,阿霞终于同意了与二串离婚。但她提出了离婚不离家的条件。【死活赖着大山里不走了】在二婶的注视下和小望川的哭喊声中,阿霞推着二串去乡政府办理离婚手续……

时候我不知道拐卖是个什么东西,有些剧情看不懂,比如为什么阿霞不喜欢男猪脚,为什么要逼阿霞生孩子,为什么他们要离婚,为什么男猪脚突然残了。那时六七岁的我觉得阿霞好无私,里面的村民都好善良,男猪脚也很老实。里面的阿霞患有严重的歌德斯尔摩综合症,导演编剧成功的把这种无私的情怀(呵呵)植入在一个小女孩儿的心。

这个电视剧对成长中我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被女老师扇了十几个巴掌还感觉她好美丽;明明很需要那些东西却把它借给别人;就算朋友借钱不还还是会借给他感觉这是应该的…… 额,说出来好傻。

这种心态伴随了我十几年,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让我我醒悟了,以前活着真的是好卑微,一味听从别人的事,被欺负也觉得是应该的。

强烈抵制这种电影,电视剧!对什么都不了解的小朋来说,这种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我不明白让这种题材过审的人是什么心态,是让我们从小就得歌德斯尔摩综合症么?

知乎用户 英莹颖映 发表

感觉国人正进入了一个同情心泛滥并且廉价的时代 患者家属因为着急打医生值得同情 扰乱治安是因为生计所以干扰警察执法值得同情 买卖妇女是因为贫穷和愚昧值得同情 而真正的受害者 被打的警察医生 被强奸的妇女却无人问津 每个人生活都是不容易 但是不能把自己的生活中的不容易转化为伤害他人的理由 发生这种拐卖人口的事情还能堂而皇之的拍成电影 我觉得这智商也值得同情╮(╯▽╰)╭

知乎用户 魁星 发表

希望大家审题,这个问题是如何评价电影,不是如何评价郜艳敏事件。

郜艳敏事件是法治的失败,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抛开郜艳敏事件的真实背景,这部片子作为一部电影,逻辑上是没问题的。三观也并没有歪。
首先说它的结局是 “嫁给大山”,不是嫁给买主。电影里没结婚,那买主就挂了啊……
其次买主他爸爸,钟老汉想救人,老太太想要儿媳妇。戏剧冲突也是合理的。
当然,艺术水平不高就是了。编剧上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就把人物写死这种俗套,表演上有一种零几年那会儿,非商业电影特有的拖沓疲惫感。
如果不是有残酷的真实事件做背景,使这部电影具有了 “掩盖矛盾”“洗地” 的意义,单就一部电影来说真是没什么可指摘的。
但即使是有真实事件在那里。作为艺术,在一定的范畴内也应该允许多样的表达。看不到你们想看的观点,就只剩发段子了?我呸。

我理解,很多人希望看《盲井》那样血淋淋的片子,决不掩盖矛盾,而是揭示矛盾,甚至一定程度下集中抓取生活中不同时空的矛盾来揭露矛盾。在这个大环境里,这样干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拍电影的值得尊敬,看电影的就未必了。
有多少人有这个耐心,去看银幕上真实的人性的冲突呢?
又有多少人是单纯的想看到一个暴力、愚昧、落后的农村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呢。
当年的《老井》大概也会被他们看做主旋律、粉饰太平吧。
大多数人并没有能扛起这份重量的脊梁。
首先我就敢保证,发段子的答主们连《嫁给大山的女人》这个电影都没看过。
比起铁屋子熟睡里的人们,这第一批将醒未醒的群体,才是更需要如影随形的不断讽刺和剖析的。咱们起床气都太大,更容易不自觉的演出一幕幕活剧。
套一句老话吧,你们的人不在山里,可你们心里的山还在。(请问我调坎儿了没有?)

郜艳敏被评 “感动河北” 人物是 2006 年,这部电影是 2009 年。怎么前一阵突然一下就热议起来了呢?

所以其实在我心里理想的情况这样的:
长影厂拍一部《嫁给大山的女人》
南方系再找个什么公司拍一个纪录片《穹顶下的女人》……
后来姜文拍了一部片子叫《一步之遥 2: 两部电影》……
我就喜欢看狗咬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更新 20160406。

有人拿《为奴十二年》出来类比,那我们就说说这两个电影。

为奴十二年的情节中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受到的残酷对待,而主人公重获自由后也没有留在那个奴役过他的地方继续服务。

最美乡村教师把原型受到的非人折磨一笔带过。原型最后走投无路留在山里,这明显是悲剧的延续,电影却将其美化成不计前嫌的圣人。

一个旨在控诉奴隶制度,一个教人们要对奴隶制度下的一点点人情心怀感激。

这俩电影差别真心很大啊。

更新 20160406 结束。

我觉得这等于是日本人用慰安妇的故事拍了一个 “嫁给军队的女人”。

知乎用户 谢潇潇​ 发表

500 多个答案估计也看不到我的了,我只有一个疑问,怎么朋友圈没人喊 “拐卖妇女的判死刑,收买妇女的判无期” 了?

大概是因为你们说,买媳妇的人都可怜,穷,不能怨他们,得怨政府。

那那些买孩子的生不出孩子的用这种逻辑也可以解释的通,你们当初还叫唤个啥?

当初也没见多少人为买孩子的人洗地,现在给买女人的穷人渣洗地的不要太多。

说真的,我都不敢把这种差别往深处想。你们感受一下。

知乎用户 汤溦 发表

其实如果换个有点野心的导演,贾樟柯那样的就成,好好把电影拍下来,可能比盲山还要好一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鲁迅先生的《论睁了眼看》“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彷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 “两间正气” 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可笑可叹,如今我们仍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

知乎用户 陈小明 发表

已过诉讼时效,丈夫依法不能追责。拐卖者不见踪影,如果抓到上报最高检,可以追责。

在一个个法律分类里,看到一边倒的谈论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不是滋味,没有人认真研究这个案子的法律问题,有的只是呼吁追责,谩骂还有消费受害者。

在另外一个问题里发表了看法立马被正义之士喷得删答案。

没有人关心这个案子在被报道后的十五年没有人再关心根本原因是什么,因为都可以推给政府推给无知的村民。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没有错,错的是那部电影那个节目,那个犯罪分子,那个村子。

那么你有没有当过那个 “村民”?

记得多年前上公交,人很多,看到一个男的把手伸进我前面的女人手提包里。当时刚上初中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小偷,直到那个女人大喊一声干嘛,全场静默,然后小偷咋了咋嘴,似乎没有让他偷到他很不爽,然后慢慢悠悠离开了排队的队伍。

是啊,小偷只是小偷,不像拐卖妇女一样会造成一生的损害,更何况是一个未遂。我不该对周围的人产生鄙夷,更重要的是我也没有胆量上去扭送公安局,法律规定的对于犯罪行为的制止举报控告扭送只是一个法定的义务,没有强制措施,可以心安理得的忽视掉。

是的这件事我小题大做了。

再多年前的一起强奸杀人案,犯罪分子坚决不承认,全民义愤填膺,只有细微的声音在说证据不合法。证据不合法又怎样,既然是你做的,程序的瑕疵只是瑕不掩瑜。那么万一真不是他做的呢?

场景历历在目,一样的全民义愤填膺。只是针对一部电影,一电视剧,一大把综艺节目,还有一个村子。只是我总觉得骂的方向不对,难道我拍一部电影改编了一下不可以么?所谓的自由创作是可以被全民口诛笔伐的。编剧们,演员们错的地方究竟是拍电影。还是他们见到了犯罪没有尽其所能的将犯罪情况举报控告?这些都无所谓,反正他们是有错的,方向不影响结果,要被骂。我承认这个逻辑是有道理的,那些早就知道实情的人是有过错的,但是我不认可电影本身的错误。那么我就是异类了,因当受到非我族类的讨伐。

再多年前,我不想提,太遥远的事……

其实我们都恐惧,恐惧着一个叫做法律的东西,但是害怕的不是他本身,害怕的是当再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我们不愿意好好学习他,我们愿意只追求实体的正义,而放缓了程序正义的思考。

如果对于一个犯强奸罪和非法拘禁罪已经过追诉时效的人追责,而对另一个犯拐卖妇女罪、强奸罪、故意杀人罪的人使用诉讼时效是不是有些不公平?那么这个案子…… 不,只要是犯罪就该追责,后者只是没有抓到,只是我们都不知道,抓到也应该一样判。

好的依照这个逻辑,我的确又多虑了。那么法律的规定呢?

我们究竟有多害怕法律?

你遇到事,会选择报案么?法律让你失望一次之后,你还会选择么?看到犯罪,所有人可像网上言论一样犀利刚猛么?那么看到身边全是犯罪呢?我们会不会在某一刻变为一个 “村民”?

那么最后一问,当遇到小恶时我们心中想的是报仇还是用法律的手段解决?

历史学家们将我们丧失原则性归咎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关键是现今怎么重建,一味地批判是不是一种完全正确的方法?当轰轰烈烈地抵制活动开始时,我们是否应该保持一份理智?在表达愤怒之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有一份自省之心?那么所谓的法律思维究竟是什么?

我并不是否认这些犯罪行为的卑劣,也不认为这些罪责应该被忽略忘却,更不是对大家对于安宁生活,同胞同情等感情的否定。只是害怕在极左极右的动荡思潮下,会干出一件件让我们百年之后感到羞愧的事。

还记得不久之前,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逼停,下车打了那个女人。

还记得再不久之前,一个男人撞了一个老太太,我们喷了老太太近五年,最后看到的真相却是男人确实撞了。(当然更有甚者至今不知道真相在津津乐道,扶老太。)

在网上我们是不是已经干了许多让自己蒙羞的事?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再反思过自己,为自己的言论道过谦。

是啊,那个村好远,远到脱离了法治,远到人言可畏,远到几乎五个人就有可能有一两个人干过犯罪的事。我总是杞人忧天地想,这个村子好近,稍不留神我就会成为村民。

(心情大好,突然就想回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过去 10 天了,没有一个正式的官方回复。群众也被康师傅等乱七八糟的事吸引走了~ 么么哒。

知乎用户 陈萨摩耶夫 发表

谁它喵的告诉你 大山里的人民就一定是淳朴的

谁它喵的告诉你 贫穷的人民就一定是值得同情的

教育我们要好好念书 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再被伪善的道德和无可奈何的安天命绑架

这部电影最大的可悲是把一个让人心酸落泪的悲剧活生生写成了大团圆的喜剧

用心何其狠毒 !!!!!!!!!!!

拐卖妇女这个本就触犯刑法的事情 在这部电影不仅被漠视 更是粉饰歌颂 着实恶毒

知乎用户 芒果蔡 发表

男人是人,女人生下来的孩子也是人,女人就不是人。

知乎用户 FATE 发表

一部能起到移民广告作用的电影。

知乎用户 墨子书 发表

硬生生将战俘买卖扭曲成了文成公主进西藏

知乎用户 歌姬型 rbq 发表

说一声 wtf,说说我的妹妹吧,(已经过其本人同意)

她是过继的,说是这么说,但是,我们极其不想与那个所谓的亲戚扯上一丁点关系。我妹妹的母亲,是被拐卖的那个地方的(就不说什么地方了,答主不想地区针对,尽管穷山恶水出刁民)

在这种地方,可想而知女人被拐来就是交配繁殖的机器,而且是繁殖男孩儿,按说女孩生下来生存的几率不是很大。

但是,就在某些媒体宣传的所谓因为传统观念横行导致的重男轻女,我告诉你们,全是扯淡。传统观念里会有一个父亲留下女儿只是为了日后的禽兽之行吗?

她的母亲以自杀相威胁,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保护这她的女儿。尽管这个女孩身上有一半,是她仇人的血。

我的父亲,因为自小与家庭里的人不和,所以早早就脱离了自家的产业。彼时,他已然小有所成,本来这样 2 个家庭是不可能遇到的。只是因为某一次家族的年会,父亲的车队刚好经过我妹妹他们住的地方,于是,我父亲回来的时候,手中牵了一个女孩。

在妹妹过继过来没多久,她的母亲,那个坚强的女人最后的希望也已经达成,毅然选择了自杀。她死的很壮烈。

自杀,看起来很不负责任的死法,但确实这个女人在所谓社会主义新中国所能选择的唯一的抗拒的方法。辛亥革命 100 年后,那赤红的馒头还在滴血。

她现在在我身边熟睡,因为刚才打雷的缘故,她的嘴还因为刚才的惊吓而微张,然而又时不时变成了微笑,似乎做了一个好梦。在床头灯微弱的银色光芒下,她的脸颊仿佛被一层雾气笼罩着,煞是迷人。而就像是 18 岁的少女特有的调皮,小手偶尔抓一下被子的边角,然后又收拢到嘴边,这一切充满了活力,又那么的安静。

从她的身上,可以一窥当年她母亲的美貌。

而她每次从梦中惊醒,都会跑到我的房间,让我抱着她,我想,这是童年在她心里留下的梦魇。

现在的我,只能尽可能的保护身边的人,其他的,只能是遇到就管,我期待一个鲁智深样的人,‘遇肉边吃,遇强便打,遇弱便扶’

最后的最后,就像当年列宁将俄罗斯奴役了一般,我们其实也是在收着赤匪的奴役。然而我不久之后终于可以离开这个被赤匪统治的国家了,没有一丝留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914b2 发表

你们猜猜毛主席为什么要批《武训传》?

……

他们是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可以开一个追悼大会。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人害己的昏迷与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一九一八年,鲁迅

知乎用户 elkos 发表

这种赞美可爱的农民(与此同时指出他们无伤大雅的小缺点)的 “政治正确” 至少 150 年前就开始被沙俄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口诛笔伐了。。。我穿越了吗?

(不过,某种程度上,150 年前的沙俄也确实是人类迄今为止有过的主流声音最先进最多元最不受保守束缚的社会(主要是因为刚被解放的农奴完全没有话语权)…… 任何一个现在的人类社会的主流三观没有它先进都不值得奇怪……… 只是我国(尤其是北方传统文化区)在这方面可能相对于大部分其他地区更不先进一点而已 ww)

知乎用户 无名氏 发表

又是一次对下限的刷新,各种扭曲的道德观

知乎用户 寒江雪 发表

导演又出新作品了。胡导的心作品《开楼宣言》。。之前《嫁给大山的女人》2.1 分。不知道新作品如何?

知乎用户 木和尚 发表

国内最善于拍摄 “解放” 年轻漂亮姑娘题材的是黄健中,此人去百度吧。。。潜规则女演员 玩儿女人在圈子里都是有名的!搞女权的男人分两类 一类是被女权思潮忽悠的龟男;然后就是西门庆那类的。。。解放了她们就能便宜他们了。恨不得所有漂亮的良家都给 “解放” 成潘金莲才好。

知乎用户 小咖 发表

这部电影,是知乎前段时间的热门问题 “有哪些表面三观极正,骨子里三观极歪的作品” 的最好回答。

知乎用户 李政 发表

保定的耻辱。

河北的耻辱。

中国的耻辱!

我的家乡华北平原曾经是千里沃土,

我是多么的爱她。

就因为这样的政府,

让我的家乡毫无未来可言,

逼得我只能远走他乡。

耻辱!耻辱!

知乎用户 schumi2006 发表

更新一下:

首先非常感谢每一位公开给我点赞的朋友,同时也感谢默默给我点感谢的朋友。看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评论区跟人争执,让我更加坚定了:之前只是纯粹对电影艺术作品的支持,现在我已经完全理解和支持整个新闻事件了。

我的想法是什么呢?长话短说,就问一下厌恶这件事的用户吧,你看看能否直白的作答:假如你是郜艳敏,然后你的人生正好演进到了被解救出来后,回到家和家乡村,却被亲生父母和乡亲赶走这一幕。
你会怎么做???你真的会比郜艳敏做得更好吗???

父母和乡亲赶走她,不是因为她受的痛苦和凌辱太少了,而恰恰是因为她受的痛苦和凌辱太多了,觉得给他们丢脸了!这是让她滚的原因。(这和一些落后国家妇女被强奸了反倒可能被赶出家族是类似的)她无情愚昧落后野蛮的父母和乡亲并不是在说:” 啊,女儿,那个村需要你,你再去多吃点苦,再回来。“而是说:” 你吃的苦和受的凌辱太多,我们觉得丢人了,滚吧,爱去哪去哪!!谁让你当初被拐卖的,活该!

初中文化的郜艳敏,又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倒是,最后她成了小明星,上了感动河北,这件事,倒是对她愚昧无情的父母和乡亲最好的打脸。想象一下多年后她父母看到当初被赶出家门的女儿上电视了,心里肯定特别特别不是滋味。这个感动河北,哪怕就是演给抛下她的父母看的,也演得非常有必要!

我都忘了她被父母赶走,这么重要的一个事件,真是感谢评论区提醒了我。如果她没被父母赶走,她也不会回去当山村教师,也不会被感动河北所发掘了,也不会有以她为蓝本的电影了。

回到电影再说两句。我说这个电影本是一个极小众的片儿,从 2009 年到 2014 年我搜影评,竟然一 。个。 都。 搜。 不。 到 。评论区有人提醒我说 “这电影是政府组织拍摄的,并要求各大体系内机构组织集体观看”,那我想被组织观看的都是党员和公务员吧?那这就完全解释得通了呀!本来公务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没有这个觉悟的就不要去当公务员;党员也类似,党对党员的要求是严于法律对公民的要求的,这是党章明确写出来的,入党之前都是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的,又有多人知道,或者还记得?那人家党和国家机关内部给干部们进行的奉献精神宣传片,告诉他们 “如果平凡而伟大的山菊都能做得到,你们为什么不可以努力往那个方向做一做?”,有问题吗?不但没问题,而且太对了!

-————————————————-

之前被这个电影的骂声刷屏。最后实在忍不住,亲自看了这部电影,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看之前可是秉着 “我就来看看这个电影有多烂” 的心态。看完之后,拍案而起,觉得“妈蛋,这明明是好电影!!”

电影本来就是电影,都是假的。怎么到了这一部,就要求人家得是纪录片了呢?我不讨论新闻事件,我就单纯的讨论这个电影本身。我看完《为奴十二年》,难过透了。男主终于恢复了本就属于他的,失去了十多年的自由。然后电影结束。然而按照某些标准,该被惩罚的人都没有被惩罚,男主也没有得到任何人或政府的补偿,大概也是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应当不会有的,所以我才很难过的看完。然而人家却是奥斯卡。按照真实事件,男主后来貌似又被拐卖了,都不知怎么死的!网民来喷一喷那个把我难过透了的奥斯卡吧!

我之前从影评以为这个妞真的斯德哥尔摩了,恋上了绑架她的主儿。呵呵,绑架她的主儿都关监狱了。明明是短暂的留在了赎她身的人家了。里面也没有强奸,我就期待着老伯的儿子强奸她呢,呵呵,结果人家挥挥衣袖说”我靠,这是个疯婆娘,爸妈你耍我玩呢吧。",除了一开始那一段也没有暴力;里面确实反映了很多农村的落后想法和行为,比如 “花钱买媳妇无可厚非”,村里熟人社会的有时候会让人窒息的人际关系,等等,然而他们字里行间里也都是知道对错的,说要自由恋爱,” 干啥干啥不就成人口贩卖了吗“,等等等等。

然后传播教育这件事。为什么我觉得这和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大片的思想,是异曲同工的呢?当需要有个人拯救城市了,拯救地球了,虽然政府也存在,但蝙蝠侠,超人,变形金刚,都出了,我最爱的电影《蝙蝠侠前传》,Bruce Wayne 在电影结束时,牵着女友的手,看着远方,并未答应女友要求的放弃自己的行侠仗义。这算不算大爱超过小爱呢?那对于那个贫困农村,能给他们的后代基本的教育,就是最伟大的行侠仗义!!!没有人逼她,而她做了之后,她可就是当地的英雄了,不亚于蝙蝠侠对于高谭市的地位。

你们这帮知乎上戾气冲天的人们到底是哪根经络堵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盲山》导演李杨专访:我至今仍未走出“盲山”

| 电影《盲山》剧照。《盲山》曾获第二十七届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的人道主义大奖,入围60届戛纳电影节。 ** 无马社原创**“《盲山》拍摄15年后,年轻一代也长大了。今天会有这么激烈的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觉醒。” 作者|石破 编辑|措雪 2 …

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拐卖妇女的故事?

知乎用户 蔻蔻 发表 坐标山东省某三线城市 是我奶奶解救一个被拐卖妇女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还没出生,所以这也都是听奶奶给我讲述的。 当时是村里的一个老男人,不知道从哪里买来了一个媳妇,十六岁的小姑娘。每天都把小姑娘关在家里,村里很少有人见过 …

《盲山》导演李杨:真实的故事比电影惨烈的多得多

李杨导演:“现在网上有许多人在转发电影《盲山》,这部电影是我全资投拍的。按道理我是应该打击盗版收取版权费的。但是为了解放中国被拐卖的妇女,打击买卖妇女的罪恶,我不收了。欢迎大家转发,观看!” 时隔 8 年《盲山》再度引起关注,缘起于被拐女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