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减碳中,中国经济、政治与生活会如何被重构?
“第二个台灯了,东北限电,买个充电的。”这是10月初,某网购平台里有关充电台灯的一则留言。 对中国大陆的普通人而言,频发的暴雨、限电、过早到来的寒潮,让“气候变化”、“减碳”、“碳排市场”这些多落在政策和电动汽车宣传里的字眼,在最近有了或多 …
柴静:这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尖锐和激烈的争吵,到底在吵什么?
丁仲礼:问题很简单,就是今后不同的国家,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柴静:这个排放多少?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丁仲礼:简单一句话,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同能源问题连在一起,同你的发展问题连在一起。所以说争半天,就是我还能排放多少?我还能使用多少能源?简单就是这个。
柴静:您的意思是说,这个排放权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权利。
丁仲礼:这个是肯定的了。
柴静:这个排放权。对于普通的国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丁:意味着生活的改善。意味着国家的发展。你的福利能不能够进一步的增加?也意味着你有没有工作。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是一个科学的结论。这个两度是怎么来的呢?两度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计算机算就是相当于算命先生的那个水晶球嘛,他不会去考察。地质历史时期的时候升温,降温时候的那些变化。他就计算机算,算完了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假如升温两度。就会产生多少物种的灭绝。这是英国人有一个研究小组做的。这个结论马上很流行了,流行以后。就是变成一个价值判断了。我们不能让它在升温了。
柴静:如果它模拟计算出来这一切是可信的话
丁仲礼:你怎么知道他可信?
柴静:我们几乎是信仰实验室里所有依据数据计算出来的
丁仲礼:他不是实验室,他是计算机。你怎么知道它是可信还是不可信?
柴静:丁院士,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但是给我们的印象是,因为 IPCC 有这样一个研究的组织。他也是各国的科学家,在一起拿出一份报告。而且也是因为有这个报告作基础,全世界的国家会到那儿。去开一个气候的大会。所以给我们的印象,他是得到了主流科学界的认同的。
丁仲礼:科学家有主流吗?柴静。我们理解的主流是丁仲礼。科学家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当我知道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以后。我就马上意识到。这个数量是非常非常小的。也就是说,比如说我打一个比方。我们现在是人均排放 1.4 吨碳。是碳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跟碳是有个 3.67 倍的系数。如果是 450PPM。这个目标定下来以后。那么今后的人均排放量只有 0.8 吨碳。
柴静:就是说这是一个天花板对吧?
丁仲礼:对,一下子你掉下来。从 1.4 吨到 0.8 吨,这个是人数还不能变。还是全世界 65 亿人口的时候。如果人口还要增加的话。你这个数字还要往下降。
柴静:不过我看到这次 IPCC 的方案当中并没有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要求啊,他并没有要求你减多少。不是吗?
丁仲礼:他确实是没有对发展中国家减排设定绝对量的。他对发达国家设定了量。中期 2020 年有 25% 到 40% 的减排。到 2050 年要有 80%。到 95% 的减排他是有这个数据,但是它有一个总量,就是全世界还有。大概是 8000 亿吨的二氧化碳可以排。等于这个蛋糕的数量是定下来的。IPC 对发达国家有一个定量的排放的控制。等于是先他定量地切走一块蛋糕。这就明白了吧。这个切走的蛋糕不是很大。IPCC 不是很黑。他的蛋糕是 2.3 倍。2.3 倍什么概念呢?也就是今后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权。是发展中国家的 2.3 倍。我们说二氧化碳是累积起来的排放。前面还有差别,前面的差别是多少?前面差别是 7.54 倍。
柴静:您指的是历史上的差别。
丁仲礼:从 1900 年到 2005 年,这 105 年之间,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 7.54 倍
柴静:但是 IPCC 这个方案。他是不算过去的,只算当下。而且他认为发达国家率先减了 80% 还不行吗?
丁仲礼:这里面我们先不跟他去争论,咱们先把以前的事放一放,那我们就看今后。减排就这个词说起来很好听,就我刚才讲到的排放权分配是一回事。这个很好理解,8000 亿吨的蛋糕是定下来的,尽管减 80%,一步一步往下减。但是你基数大呀。你的基数是发展中国家的 4.8 倍。你就往下要这么切蛋糕,他马上就切走,是你的二点几倍了。所以说这里面是包含了一个非常大的陷阱。
当时看到这个的时候惊呆了,很有道理的碳排放减排,在选择计算方法竟然完全没有道理。
你觉得算人均很公平是不?但是咋算的人均嘞?我祖上浪费的不算,并且现在我要消耗的不算,然后剩下的减排咱们平分。
这就相当于,大家都找银行贷款,现在银行没钱了,好了,早些时候贷了款的人不用还了,并且这些人还可以再贷点,贷完以后现在要还贷了,没贷款的和贷了款的平均一下一起还吧,并且因为你们人多,你哪怕没贷款,但是比人少贷款贷成怂的国家要还的还多,只是因为你没贷款那不管,还款我们得按人头平均还,光天化日之下就差抢钱了…
碳减排没问题,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摆明了整中国,哪里是阳谋,这是脸都不要了…
我是一个《三体》粉,在《三体》这部作品里最令我震撼的情节不是二向箔,而是**三体星球向地球发射两个质子就锁死了地球基础理论发展空间。**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逻辑却是成立的。
两个质子其实只需要修改地球在研究微观粒子碰撞的数据,让人类无法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人类基础理论研究自然就无法展开。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解读文章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就事论事,没有从更为深刻的角度去认识。
在我看来,这两件大事就是发达国家扔出的两个质子——它们实际上完美地锁死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当然,中国是例外!
这两个质子就是全球最低税率以及呼之欲出的碳排放税。
那么,为什么全球最低税率 + 碳排放税就能锁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呢?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例外呢?
今天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事。
1 全球最低税率
首先是全球最低税率。
7 月 10 日,20 国财政部长与央行行长第三次会议在意大利威尼斯发布公告宣布,G20 已经就全球最低企业税 15% 达成共识。
截止到 10 月 15 日,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 130 个国家宣布加入这个全球最低企业税 15% 的计划。
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来源:新华社)
这个全球最低税率又称为全球双支柱税收制度改革,这是近 100 年以来整个世界在税收领域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改革,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这是对全球财富的一套全新的再分配规则。
所谓双支柱税收制度改革就是有两条支柱。
第一条就是企业税最低 15%。
但是有几个约束条件——包括必须是在境外有业务的公司,全球营业额超过 7.5 亿欧元(大致是 55 亿人民币),企业利润超过 10%。
如果企业满足上述条件,而在某个国家有业务,这个国家企业税率只有 10% 怎么办?
那么,企业的母国将对企业加征 5% 的税收,弥补低于全球最低企业税的差额。
第二条支柱就是以 “价值创造地” 来重新划分国家之间的税收征收权利。
这一条非常关键。
过去税收征收的基本原则就是,企业必须在当地有常设机构,那么税务机关才有相应的征收权利。现在这个规则变了,只要企业在某地有业务发生,那么该国(该地)对这个企业就有税收征收的权利。
这一条目前主要是针对跨国互联网巨头。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的渗透无处不在,比较典型的就是互联网社交平台,例如脸书、推特在全球有数十亿用户。
这些用户源源不断地给平台创造巨额收益,但是这些互联网平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常设机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国家都无法对互联网平台征税,这是很不公平的。
现在游戏规则变了,未来只要互联网平台在任何一个国家有用户,在创造价值,所在国就能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征税。
这一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作出的妥协,因为按照 “价值创造地” 而不是 “常设机构” 方式征税,其实就是西方国家向其它国家让渡了部分税收征收的权利。
因为按照第一条支柱约束条件测算,全球大概有 100 个跨国企业符合双支柱最低税率征收范畴,其中美国企业就占 53 个,加上欧洲企业要超过 70%。
“价值创造地” 征税规则确立之后注定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2 谁受益谁受害?
这个全球最低税率确定之后,对哪些国家有利呢?
从财政收入的角度,凡是参加这个全球企业最低税率的 130 个国家都是利大于弊,至少国家税收收入将得到提高。(这也是吸引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最为重要的原因,毕竟能带来财政收入提高就是眼前的利益,至于长远有啥利弊,对于民主体制政治家而言,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测算,这个全球企业最低税率实施之后,将给全球参与这个计划的政府每年带来 1500 亿美元左右的增量税收收入。
当然,美国是最大受益者,估计每年能增加 700 亿美元的税收收入,欧盟与中国其次,大致每年能有 100 亿美元左右的增量税收收入。
增量税收蛋糕来自于哪里?
全球大型跨国企业。
过去这票跨国企业都把欧洲总部搬到低税率国家(地区),比如苹果、谷歌、微软总部就在爱尔兰。
现在这个最低税率原则出台,估计会有很多跨国企业从低税率国家搬出,回归自己的母国。
设在爱尔兰的谷歌欧洲总部(来源:新浪网)
另外低税率国家与地区 (传统的避税天堂)也是这个全球最低税率的受害者,包括爱尔兰、匈牙利、爱沙尼亚、英属开曼群岛、百慕大等等都将受到这个全球最低税率的巨大冲击。
跨国资本为什么不动用自己的影响力阻止全球最低税率原则的达成呢?
因为过去几十年跨国资本跑到低税率国家与地区避税已经引发了全世界政府的公愤!
从 1920 年到现在近 100 年时间,除了冷战特殊阶段,全球大部分国家为了吸引税源(或者招商引资)不得不竞相 “降价”,不断推出各种减税政策,搞成减税的恶性竞争(特朗普默默的点了点头),最后大家税收总体上在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利润丰厚的跨国集团却并不领情,将总部搬迁到税率最低的地区,通过避税天堂逃避了大量税收。
特朗普执政期间,为了让跨国集团利润回流美国想了无数种办法,各种威逼利诱,结果效果并不明显。最后没办法,拜登政府只能通过让渡部分税收权利(“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总算让全球最低税率达成广泛共识。
最为关键的是,在经历新冠疫情冲击之后,**各国财政赤字巨大,债台高筑,**都眼红着找新的税源,跨国集团不吐点利润出来是绝对无法交代的。
至于低税率国家比如爱尔兰、匈牙利等等虽然态度激烈反对这个全球最低税率计划,但是这些小国在国际事务中分量还是太轻,很难撼动一票强国定下的规矩。
那么,全球最低税率仅仅是低税率国家受害吗?
不!
从长远来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害者。
因为这个全球最低税率 +“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如同一个可口但是有毒的蛋糕,虽然表面上能让大部分国家财政与税收受益,但是利用低税率优势来发展工业化的路径也被锁死了!
这个我们后面来谈。
3 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最低税率这个事中国介入比较深,“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就是中国参与主导,联合欧盟,最后压迫美国妥协的。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从二战以来,从来都是美国单方面撸其它国家(企业)的羊毛,这是第一次美国政府低头同意让其它国家也能撸美国跨国集团的羊毛。毕竟,目前全球 100 个符合双支柱的最低税率跨国企业中,美国企业就占 53 个。
当然,作为交换,欧盟也同意取消对美国互联网企业数字税。
站在中国立场,**中国企业税是 25%,少数特区(比如海南)是 15%,**符合最低税率规定,所以我们大部分跨国企业都不会被其它国家单独征税。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注册地放在开曼群岛这样的避税天堂,估计会受到一定的波及,但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大部分营收还是在中国大陆,即使要补足 15% 的税收,中国政府也是最大受益者,国外撸不到多少羊毛。
另外,我国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对于一些行业(包括芯片、软件)有力度很大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企业主要营收都是在中国大陆,海外营收很少,所以,这些企业虽然企业税低于 15%,但是也不会因为这次全球最低税率受到什么影响。
这就是中国大市场的底气,我们靠着国内市场就足以扶持这些产业成长起来,不需要求助于海外市场——这一点非常关键!
但是这个 “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一旦确立对国内经济将逐渐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税收基本还是属地管辖原则,**也就是说,企业注册机构在哪里,哪里的税务机关才能向企业征税,这就很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但凡属于地方上的纳税大户统统属于地方政府拼命保护的对象。
比较典型就是前几年某药酒事件,一个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名誉权纠纷,竟然能驱动地方政府出动警察跨省抓捕个人,引发了全国舆论的集体愤慨。
说白一点就是企业每年给地方政府带来几个亿的财政收入,让地方政府为了维护企业利益而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现在全球都确定了 “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一定会倒逼国内税收体制改革,未来国内也会逐渐过渡为 “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
也就是说,地方所谓的纳税大户其实大部分价值是在外地创造的,外地税务机关会对其征收一定税费,企业的纳税就会被分解,真正留在注册所在地的税收会大幅度减少。
另一方面,按照 “价值创造地” 原则征税同样会逼迫地方政府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越好,那么就会有更活跃的经济,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样也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即使企业没在当地注册也要纳税)。
我们再把国内的情况放大到全世界,以上规律同样适用。
**首先有利于互联网企业扬帆出海,去全球跑马圈地。**过去当地国无法向互联网企业征税,所以多少有各种限制(特别是对于非社交平台型企业),现在按照 “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那么其它国家对于境外互联网企业态度就可能发生转变。
按:最近几年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出现当地政府严禁当地人使用支付宝、微信转账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目前全球互联网产业中美最强,这个 “价值创造地” 征税原则一旦确立,未来就基本奠定了中美互联网产业垄断全球的格局,其它国家互联网产业基本就没啥机会了。
4 对于其它国家意味着什么?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全球最低税率的实施意味着可以稳固自己的税基,有效避免资本跨境向低税率国家流动。
过去我们常说,资本是没有祖国的。哪里有利可图就往哪里流动,其中低税率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
全球最低税率的实施,将消灭低税率国家形成的税收洼地,迫使资本流动偏向于营商环境更好、经济更具活力的地区——这样比较起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就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届特朗普政府没有积极推动这个全球最低税率规则,偏偏要等到拜登政府来推动呢?
原因很简单。
特朗普执政不久就向中国挑起了大规模的贸易战。
所谓的贸易战,从本质而言就是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逼迫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向其它国家转移,从而一举将中国踢出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实现与中国经贸脱钩的目的。
要实现中国产业链转移的目标,就不能搞全球最低税率规则,因为全球大部分国家国内市场都很小,无法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必须依靠海外市场。
一旦实施全球最低税率,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发展中国家利用税率优势实现产业链转移的目标。
贸易战打了三年,结果美国人发现,**根本就啃不动中国。**不仅如此,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的新冠疫情反而将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其它国家的制造业击垮,即使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受益者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最后也在疫情的冲击下沦陷,制造业产业链反而又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势(我们从去年开始外贸飞速增长就是证明)。
既然啃不动中国,加上新冠疫情冲击下西方国家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就只能推出全球最低税率计划,毕竟解决自身经济问题才是燃眉之急。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全球最低税率计划的推出相当于美国承认了贸易战的失败——利用关税手段逼迫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已经没有可能。
未来中美之间虽然可能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贸易摩擦,但是大概率不会有大规模的贸易战——产业链拽在中国人手里,而且不可替代,大规模对中国加征关税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那么,为什么说未来中国产业链是无可替代呢?
因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被锁死!
全世界所有国家只有中国是一个逆天的存在——它可以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单独构建自己的内循环,除此之外,其它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必须依赖全球其它国家来构建一个经济大循环。
印度人口规模与中国差不多,但是制造业实力与消费能力太拉胯,无法构建内循环。
外循环的意思就是不但国内产业链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大分工,而且销售还得依赖海外市场。
按照全球最低税率双支柱条件,只要满足全球年营收达到 7.5 亿欧元、年利润率超过 10% 的企业税率就不得低于 15%,这一条基本就锁死了发展中国家利用低税率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能(中高端产业利润率都要高于 10%)。
那么发展中国家只做低端产业(利润率低于 10%)行不行呢?
也不行!
未来碳排放税这根大棒将把发展中国家的低端产业链砸得连妈都不认识!
碳排放税就是发达国家扔出的第二个质子!
5 第三次能源革命
下面我就来讲讲碳排放税。
首先我们要讲讲碳排放税的基本背景——我们正在面临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能源利用方式息息相关。
几乎每一次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就一定会带来生产力的飞跃,谁能引领这次能源使用方式的变革,谁就能引领全世界。
300 年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产生了煤炭能源革命。英国人因为在这方面引领世界,形成了日不落帝国,差不多领导世界 150 年。
150 年前,美国人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模式,这就让内燃机汽车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让汽车走入千家万户;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建设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推动了美国和世界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进入了利用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时代。这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让美国在 150 年前开始引领世界。
第三次能源革命将是清洁能源引领世界能源革命的一个新阶段。
这次能源革命是用可再生的能源(风、光)来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驱动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动力有两个:
一个是气候问题,也就是减少碳排放的问题,这是当前最大的热点。
一个是成本问题,可再生清洁能源一旦大规模应用其成本将远远低于化石能源。
按:如果使用化石能源,石油、煤炭价格就是不可逾越的基础成本,但是使用可再生能源,风、光成本为 0;另外使用电力能效是最高的。
以汽车为例,如果是使用汽油,每公里油耗成本大致是几毛到 1 元不等,如果是电动车,每公里成本就是几分到 1 毛不等——这还是使用火力发电的情况下,如果未来是光伏、风力发电,这个成本还得大幅度下降。
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中美欧都在争取成为引领者,相对而言,欧盟的态度最为激进,但是中国底气最足,所以中国最有希望成为引领者。
原因有三点:
其一,在清洁能源的制造上,不管是光伏发电装备,还是水力发电装备,还是风力发电装备,目前中国生产装备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过去三年里,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全世界建设投入的风电,水电和光伏电,60% 的装备是中国提供的。
**其二,清洁能源的使用,在于市场使用端、用户端。**全世界去年 50% 的电动车由中国制造。储能设备方面,中国国内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全部锂电池储能设备的产能占全球产能 70% 以上的市场。
**其三,从清洁能源的终端消费到供给端的生产一般有比较长距离的电能输送问题。**从远距离的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区域把清洁能源供应到城市消费者手里,这时输电系统也将是一个关键技术。就在这 20 年,**中国的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成了世界最重要的发明创造。**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四纵六横的智能电网系统,整个中国东西部之间,已经有超高压直流电网传输了。
可再生清洁能源包括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不稳定,与消费端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形成供求矛盾——比如光伏发电晚上就不能工作,但是晚上我们同样需要电力供应。
这个解决办法也有,中短期是用水电、核电甚至火电来调节,远期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大规模的能源互联网。
联合国最近就在推洲际之间的能源互联,一旦世界五大洲,洲和洲之间的能源互联,最后就能实现全球电力互联网。
一旦有了全球电力互联网,太阳照地球是三个时区,只要在地球几大洲的沙漠上都建设规模巨大的光伏风力电站,三个时区互相交替供应,通过全球电力互联网利用特高压技术,就可以解决清洁能源发电与供电的矛盾。
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金额高达几万亿美元,未来取代石油贸易的就是电力贸易,这个贸易金额同样会高达几万亿美元,想想中国能深度参与甚至主导全球电力贸易这么大的蛋糕就激动人心。
6 碳排放税的大棒
为了迎接第三次能源革命,未来西方国家将付出巨大的代价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型——包括大规模投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建设电力长途运输的特高压电网,关闭所有火力发电站,激进的欧盟甚至将全面关闭核电站(这是另一个主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当然,西方国家在清洁能源上采取如此激进态度的直接目的还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问题。
那么,气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作出调整,发展中国家继续使用化石能源怎么办?
所以,碳排放税就势在必行!
(来源:人民资讯)
欧盟已经决定从 2026 年开始征收碳排放税,这个决定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也就是说美国大概率也会跟进,在 2026 年征收碳排放税。
西方发达国家给自己能源结构调整只留下了 5 年时间,其实也就是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能源结构调整留了 5 年时间。
所谓的碳排放税就是欧美国家进口商品时,会根据所在国商品制造使用的能源情况额外征收的一块税收——
如果是使用清洁能源(光伏发电、风电、核电、天然气),那么碳排放税就是 0,如果是用煤炭发的火电(碳排放量很高)就会额外征收一块碳排放税,这个税率会很高,预计会达到商品金额的 20% 以上。
发展中国家能做一点低端产业主要就是靠着廉价劳动力 + 低利润。如果碳排放税实施,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结构还没有调整,那么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没有任何意义,这点低端产业根本保不住,产业会向使用清洁能源的国家转移。
如果中国能实现能源结构调整,那么这些低端产业将回流中国,如果中国也没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那么这些产业将回流发达国家。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谁都知道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自立自强的唯一道路,但是发达国家却扔出两个质子完美锁死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道路——
前有全球最低税率挡住去路,让你无法产业升级做利润率较高的产品;
后有一根碳排放税的大棒,让你的低端产业只能困在有限的国内市场苟延残喘。
内卷就是发展中国家唯一宿命?
7 残酷的存量博弈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发达国家为什么迫不及待要推行全球最低税率以及能源结构转型?
表面上的原因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比如发达国家债台高筑,地主家也没有隔夜粮;又比如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最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据说联合国有一个研究报告,人类不在 2025 年前针对气候问题行动起来,就来不及了。
但是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吗?
有!
这就是残酷的存量博弈的本质!
人类 5000 年文明史其实是一个痛苦的存量博弈史。
存量博弈的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不同的文明争夺的目标主要是土地与人口,只要拥有土地与人口就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丝绸与瓷器。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所谓的富贵都是在占有更多的土地与人口基础上的。落后的生产力只能保证极少数人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朱门酒肉臭” 对应的一定是 “路有冻死骨”。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但是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也只能让相对少数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虽然这个比例比农业时代要高得多)。
全球 70 亿人口,发达国家只有 8 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群不会超过 10 亿人——1:7 就是目前人类生产力水平发挥到极致的现状。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 4 小龙总人口不超过 1 个亿)能够跨过所谓的 “中等收入陷阱” 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
从本质上讲就是二战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增量只允许增加这么一点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其它国家的人民可不可以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
可以!
前提是你得拿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把俱乐部某个成员挤出去!
2010 年 5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电视采访时,针对中国想要在 “用足机遇” 之后转变发展方式、让中国人民也过上富裕生活的历史选择,发出了极其恐怖的严厉警告。
奥巴马通过电视镜头向全世界明确宣布:如果 10 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了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来源:腾讯网)
2018 年美国向中国发起贸易战最核心诉求是什么?
就是要求中国放弃《中国制造 2025》,放弃产业升级计划,放弃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机会!
但是从 2018 年—2021 年,美国用尽各种手段也无法让中国屈服,现在来看,中国的崛起是挡不住了。
虽然未来中国这样的大块头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让西方国家非常难受,但是好消息是,未来人类还可以通过第三次能源革命挖掘资源利用的效率(如电力使用成本更低),还可以通过新的信息化革命(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挖掘生产力效率。
也就是说,通过能源革命 + 信息化革命,还能增加相当规模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这样看来,中国这个大块头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也不是完全无法承受的。
但是,不能再多了!
所以就必须要锁死其它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可能性!
这就是发达国家扔出全球最低税率 + 碳排放税这两个质子的深层次用意。
如果我们把发达国家比喻成三体文明,把发展中国家比喻成地球文明。在科技更发达的三体文明眼里,地球文明就是一堆臭虫而已,对地球文明的碾压与打击对于三体文明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毕竟,如果我们将三体 + 地球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三体与地球也是存量博弈的格局——大家都在争夺地球这个更适宜文明生存的星球。
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是如此。
你不努力拼搏,不爬上地球科技树的顶端,对于站在科技树顶端的发达国家而言,科技树下面的国家也不过是一群臭虫而已!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环保、节能减排等等能源结构性调整让很多人都啧有烦言(当然经济代价确实很大),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看到未来残酷的现实。
我们现在不抓紧时间调整能源结构,未来碳排放税这根大棒同样会砸在我们身上,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还是依赖煤炭这种高碳排放的电力来生产商品,它们会非常乐意看到通过碳排放税这个杠杆撬动相关制造业回流自己的国家——即使这些是低端制造业!
毕竟,捡到盘子里都是肉!
还是那句话,我们正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这句话如同硬币一样有正反两种含义——我们既面临着百年未见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百年未见的挑战!
大国崛起其实与个人奋斗差不多,从来没有躺在舒适区就能一蹶而就的,必须靠着自己起早贪黑吃苦耐劳,才能靠着一点勤奋拥有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可能。
未来还有 5 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一定要咬咬牙坚持完成能源结构的调整,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与信息化革命,熬过这段时间,未来就是一片海阔天空。
与诸君共勉。
这里是 @猫哥的视界,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转载联系):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 713
问题问错了,首先不是人类文明史,而是西方文明史,其次不是阳谋,是纯纯的阴谋,躲在环保后面,行霸权之事
丁仲礼教授在 2011 年面对柴静(很多人以为是柴静先出片子,后被逼着让大佬喷,实际上丁院士的采访发生在纪录片之前,柴静属于是明知故犯,并不是网上传的央视按头逼她道歉),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所谓碳排放,到底是只看当下,还是结合历史看?是看总量,还是看人均?
西方在上世纪初就完成了工业化,代价是烧了无数的煤排放了无数的二氧化碳,英国首都伦敦甚至有雾霾遮天蔽日,粉尘从天而降的记载,部分西方城市在谈排放高峰出现过毒死人的现象
西方现在确实完成了工业化,确实完成了产业转移,但历史上造成的浪费,是不是就真的翻篇不看了?
如果真要对碳中和进行规范,我强烈同意丁院士的意见:
即以历史上的总排放量定一个标准,你美国在历史上一共排了多少,我中国将来在总量上也只能排这么多,不能超过你的历史总量
你要是不同意,那我就扔给你一句院士的原话:
“你美国人是人,那中国人是不是人,凭什么大家都是人,你能享受化石能源的馈赠,反过来我这么做就不行?”
有鑑於某同學在留言區中大言不慚,
我就上網查了一下相關數據,
注意:由於疫情造成世界各國碳排放量出現震盪,
以下將使用疫情前世界銀行數據(2018)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EN.ATM.CO2E.PC
先上比較標準中國:7.4(噸 / 人)
再來我們來看看北歐:
挪威:7.0
丹麥:5.8
瑞典:3.5
冰島:6.2
芬蘭:8.0
來來來,說說看一半在哪裏?
芬蘭的人均碳排還比中國高,
瑞典 3.5 是因爲水力發電佔 49%,
人家得天獨厚你也不能怎樣。
再來我們來看看歐洲:
德國:8.6
荷蘭:8.8
法國:4.6
西班牙:5.5
意大利:5.4
希臘:6.1
然後我們來看看五眼:
加拿大:15.5
美國:15.2
澳洲:15.5
英國:5.4
紐西蘭:6.6
看到了嗎?這才叫兩倍,
紮紮實實的兩倍。
最後來看看我們的鄰居:
新加坡:8.4
日本:8.7
韓國:12.2
中國一個世界工廠,
鋼產量長期世界第一,
這個碳排放 還不滿意啊?
我們的 哈哈哈哈(為啥掛不了你)同學,
下次叫別人去網路上查資料前記得自己先查,
不然我真的查來打你臉就不好看囉,
嘻嘻
十多年前中国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时候,中国的强烈反对碳中和,抵制碳排放标准的。现在工业化完成了,特别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有全产业链差不多要天下无敌了,这就必须强烈支持碳中和严格限制碳排放了啊。。。
碳中和就像《三体》里的智子计划一样,就是发达国家锁死发展中国家的阳谋,不要脸是肯定的,但不一定管用。君不见,十年前西方的马前卒柴静质问丁仲礼院士,丁仲礼院士还抬出 “中国人是不是人” 来反驳,而现在,中国在碳中和上反将西方一军,可见智子再厉害,一旦没锁死反而让对方技术爆炸,是非常可怕的,当然,也仅限于中国。
有两种特别天真的思路,在 2022 年的今天依然广泛存在。
1、以为只要自己按照西方的规则玩牌,打赢了,西方就会信守规则,愿赌服输。其实只要涉及到切身利益,什么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比如,欧洲这么现在又开始准备烧煤了?美国根本不鸟什么双碳,也不遵守气候协议,又如何?
以为只要自己不留给西方 “把柄” 西方就不会抓着不放,西方攻击我们真的需要确凿的 “把柄” 吗?
以为 “讲道理赢了” 西方就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其实都是基于实力和利益。
2、以为世界各国追求 “正义”,只要自己处在正义的一方,就能出师有名。其实各个国家根本不关心其他国家某件事情的冲突原委、谁是谁非,最终都是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行事。比如,你会关心中东某两个王子之间爆发冲突谁是“正义” 谁是 “邪恶” 吗?谁不都是说自己就是对的并且一套一套的眼花缭乱的论证。你根本不关心,你只会考虑站谁不站谁对自己的利益最大。看看阿富汗塔利班,为啥有一堆人来科普论证此塔非彼塔的,那是因为阿塔赢了。
我双手支持环保,但是要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从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出发。
中国人做菜的传统方式油烟很大,解决方式绝不是禁止或者限制大家炒菜、逐渐改用烤箱和蒸笼,而是应该发展更好的油烟机和净化系统。
气温高个 5 度,沿海直接淹了,贫富差距问题解决;
西北方缺水热问题解决,挺进世界岛心脏的路上戈壁变草原和森林;
东北冬天直接 0 度以上,开工时长问题解决;
青藏高原的水流翻三倍,南亚次大陆直接变高温地狱,唯一喜马拉雅山麓宜居区建大坝就能直接威胁,下世纪最大竞争对手解决;
北极彻底通航,势力范围内平白多出一条大陆新航线,不受掣肘的大陆岛两端航运问题解决;
北大西洋暖流彻底消失,新仙女木事件重演,北美大陆重新冰封,北美大陆的所有权的吃鸡大赛重开,五眼直接瞎两眼;
欧美澳加起来三条半海岸线,东亚只有一条,沿海城市损失比 1:3.5;
坐拥全世界最高海拔区域,且二三级阶梯占总版图面积约六成,海平面上升到淹一小部分沿海城市都是完全值得的。坐拥全世界最大的不沉方舟,很难不去期待一场灭世大洪水。
上次人类史上温最温暖时期的是唐朝,铁器骑兵的农耕时代能实现的版图尚且如此,工业化时代对水热需求其实比农业时代还要强,实力乘数效应还要大。今天的温度最多实现太平洋内海的正统罗马,高个 5 度完全能全取亚欧大陆再造盛唐 2.0。
环保的问题咱不太懂
金融的问题了解一点点
碳中和背后的运作逻辑
是个金融问题
它一旦运行成功
可以取代美元霸权
本来碳中和是欧盟搞出来
按照最初的设计
中国属于被收割的一方
短短十几年,
通过产业升级成了列强
全球 70% 的光伏面板是中国造
所以中国强烈支持碳中和
欧盟搞碳中和想薅美元羊毛
结果美国拱火俄乌冲突
把欧盟打回烧炭的原始社会了… …
不是阳谋,只是发达国家的利己双标。
欧美排了两百年碳完成了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现在把重污染工业往发展中国家一甩,然后大呼你们要碳中和
碳中和的真正公平的做法是,发展中国家给予相对宽松的碳排放政策,然后发达国家严格限制碳排放,把环保债还上,这笔账才算完。
当然不是
知乎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倾向于白左,立马一顶公知帽子扣上来,接受了白右的观念的人,却自以为抵制了西方的洗脑
我就纳闷了,你把白右开除欧美籍了?
包括减排在内的各类环保整治措施是海精专主动推动的大计划
但问题是,海精专采纳的,不是丁仲礼的方案啊
最近两年,有没有排山倒海的舆论要求 “碳中和”?
并没有
最近两年反而是环保主义在国内大幅退潮的两年
但碳中和、碳达峰的各项政策和规划都是在这两年相继出台的
你看看给碳中和政策站台的,都是什么级别的?
【努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 求是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政策解读_解读_中国政府网陈军: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科技前沿 - 新华网141 期 –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官网
碳中和的有关宣传和实施工作一直在进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北京园林绿化科技活动周启动 将在百家公园科普 “碳中和”
明明碳中和是国家主动推行的,碳中和的反对者却给支持者扣上了 “收了欧美钱的公知” 的帽子,这不可笑吗?
套用某些人常说的话——
相信国家,支持碳中和!
地球:看来还是得给反环保小屁孩上上强度
碳中和是不是西方人的阳谋我不知道,但我从去年国务院双碳政策的白皮书看到的是,碳中和这件事未来四十年并不会让中国吃什么亏,这一点可能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太一样。
不知道在这里回答问题的人有没有仔细看过白皮书的具体内容,反正我作为在国外从事碳中和行业十几年的人,去年全篇通读了之后深感国家双碳政策制定者们 “田忌赛马” 式的大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国每年总碳排放量 100 亿吨左右,排在世界第一。但问题是这 100 亿吨里的每 1 吨碳的移除难度和成本都是不一样的,而国家 “双碳” 政策的第一个“碳” (碳达峰)的思路,就是暂时避开最难的部分,优先把这 100 亿吨里最软的 “柿子” 识别出来开始捏。
哪些 “柿子” 是最软的?下面是我读完后的大致总结:
1. 风能、太阳能、水电和潮汐能。这几种能源是 100% 零碳发电技术而且国内技术和产能世界领先,所以未来在地理条件和电网安全限制范围内尽可能地最大化扩张使用。其扩张上限取决于煤电的灵活运营调峰能力和电网储电能力。
2. 燃油车。因为有比亚迪这些国产电动车品牌,燃油车有大规模被替代的技术基础,地面交通领域也是相对容易减排的一部分。
3. 煤电机组发电效率。据我所知,国内的超超临界煤电技术的发电效率目前属于世界一流水平,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目前要做的就是把落后的燃煤机组替换成效率最高的先进机组,这部分算是容易吃掉的。
4. 节能。范围包括减小电力运输配送的能源损失,城乡建筑用户端的节能节电,工业节能、供给侧除去落后过剩产能(钢铁、化肥、水泥、石化等等)。
5. 国内航空船舶铁路货车物流供应链深度优化。这个本质上是个数学问题。阿里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可以助力,从而进一步减小交通碳排放。
6。废水废固废气循环利用,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
以上几条如果全国各地都能执行到位,2030 年前碳达峰保守估计是没问题的。这几条在我眼里就好比是給电脑系统杀病毒一样的事情,杀的越多电脑会运行越快。所以你们觉得这里有哪一条在长远上会损害中国经济利益么?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只不过欧盟的碳关税法案上个月刚刚通过,美国估计不久后也要跟进了。欧盟这个新碳关税法案的颁布意味着碳达峰前国内出口给欧盟的大宗商品(钢铁、化肥、纸、水泥、大宗化学品)会被额外收钱,具体收多少是按照欧盟和国内碳市场的价差决定的,目前国内碳价是欧盟的十分之一,这个差价在国内碳达峰前应该不太可能明显缩小。**而欧盟推出碳关税规则的目的,也不是什么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这种冷战逻辑。**这很好理解,想想看,你作为一个外国生产商,把在自己国家低碳价成本环境里生产的货物直接出口到欧盟低价卖,那欧盟本土付出高碳价成本的同类产品生产商就都直接破产算了,都甭玩儿了。
那中国碳排放总量里最难移除的那部分该怎么办呢?当然是能往后拖就往后拖了,一直拖到这些难处理的碳排放源尽可能地被缩减到最小才开始动手。那中国每年碳排放 100 吨里,哪些是最难移除的呢?白皮书上没直接说,但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部分:
1. 化石能源发电的深度碳减排。这部分光靠提升发电机组效率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能用相对昂贵的碳捕集技术,目前国内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不过煤电机组后期会不断地被风能和太阳能替换掉,等到需要用高成本的深度脱碳时,我相信全国煤电的总量已经很小了。
2. 工业用能的深度碳捕集。范围包括把节能做到了极致后的先进钢铁、水泥、化肥、石化、造纸工业。同上,等到了使用昂贵的碳捕集技术的时间点时,这部分碳排放总体量已经被压缩到极致了。
3. 飞机和船舶的燃油碳排放。因为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这两样大型交通工具的引擎电气化过程极其缓慢。目前的主流思路是用生物燃油,或付费给负碳排放技术提供方(森林固碳,生物能源碳捕集或直接空气碳捕集)来抵消。
4. 畜牧业。对于这个部分实现碳中和的难度之大,连比尔盖茨都说没招儿,因为牛羊这类反刍动物生命周期内会排放大量甲烷(每吨的温室效应是 CO2 的 20 倍),这么多年欧美科学家绞尽脑汁研究新药物解决问题,效果都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李嘉诚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最近几年兴起的人造肉产业上。
按照国务院的 2060 碳中和战略计划,这几项最难减排的部分都推迟到了最后阶段来解决,并寄希望于未来几十年国内科学研究上的突破。笔者从业碳中和研发多年,认为 30 年的研发时间真的足够了。**那为什么我看了国内的双碳政策会如此地深有感触呢?因为高成本的深度脱碳技术(碳捕集 CCS 和直接空气捕集 DAC)目前在美国全境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如火如荼地大跃进着。也就是说美国走的是和中国双碳计划完全相反的顺序步骤。**如下图所示(不同颜色代表被脱碳的不同工业种类,可自行忽略):
(https://www.catf.us/ccsmapus/)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人会如此土豪,敢在自己还没有把自家那么大的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给压缩彻底的时候就花大手笔搞如此之多昂贵的碳捕集项目呢?答案写在他们的一个叫 45Q carbon credit 法案里,里面规定美国碳捕集项目每捕捉 1 吨碳,政府补贴 85 美元,而对于更昂贵的直接空气捕集 DAC,1 吨碳补贴 180 美元 (这尼玛完全是仗着自家美元随便印的 bug 优势啊)。但根本原因还是共和党的制衡作用让民主党没法对化石能源产业背后的老财团们进行手术刀式的治理打压。
(https://www.catf.us/2022/06/inflation-creates-new-urgency-for-passage-of-45q-enhancements/)
最后总体看来,我认为中国整个双碳政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条件量身定制的,基本没有什么硬伤。反倒是欧美的 2050 碳中和承诺看起来更不那么靠谱,比如最近刚刚显现出来的欧盟能源结构过于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的弊端,以及美国共和党对气候变化问题态度的反复无常,都是未来几十年欧美实现碳中和道路上极其不稳定的因素。而我国呢?明明自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都具有天然劣势,却能清晰准确地识别出事物的优先级并以最合理的顺序逐步解决,这种全国一盘棋的体制对于完成碳中和这种高度计划性的政治任务,其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最后,送上美版知乎 Quora 上突然冒出的某皇家院士级别的大神对中国 2060 碳中和政策的评价截图:
我记得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时候你们不是这么说的
看到有人不停重复 “我们是不是人” 的光辉语录,我就有点想笑。
第一,中国不止有周末嗯造大排量汽车郊游的人,同样还有蹬着二八大杠摸黑上班的人。
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碳排放量根本不会像统计图表一样扒拉几下计算器,就能均摊给所有人。然而 “二八大杠” 们排的碳没多少,却要最先承受大排量们制造的气候灾难,而且在气候灾难面前,贫困工人没有什么自卫手段可言。
骑单车的中国人是不是人?住地下室开不起空调的中国人是不是人?流落街头的中国人是不是人?他们享受不到所谓 “是人”(大排量大豪斯)的快活,凭什么要承担老爷太太骄奢淫逸的恶果?凭什么要捍卫别人放黑烟毒死自己的 “权利”?
第二,这种话术把破坏环境说成是为提高消费品质作出的牺牲,掩盖了另一面的问题:破坏环境的大头除了消费,还有生产。然而 “看不见的手” 每天都把珍贵的能源浪费在没意义的东西上。
电脑挖矿耗费了多少能源呢?
私人飞机,巨型游艇对工人有什么用处呢?
更不用说一个月饼套十个盒子的过度包装,不耐用的巨量劣质电子产品(制造时浪费能源,丢掉后荼毒环境),经典操作往河里倒牛奶等等等……
这些触目惊心的种种,统统都是大公司在利润哲学指导下的伟大创造。和这些比起来,所谓 “是不是人” 或者都怪登子打牌锁死别人发展的说法纯属避重就轻,转移矛盾。
任何地方的人民,当然都有发展工业,改善生活的权利。但现在的反环保说辞表面在讨论发展权,却掩盖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现在的工业生产方式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为了老板们的利润。
这些葫芦里卖的不是 “提高生活水平” 的大力丸,而是威胁所有人生命的毒药。
在地球 45 亿多年漫长的演变史中,除了针尖般大小的蓝藻,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可以像人类这样对地球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人类因地球而生,并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统治着地球。今天约有 70 亿人生活在这个太阳系唯一的蓝色星球上,我们需要食物、水、空气、土地、矿物,不断扩张的人口数量和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对地球构成压力。
食物从土地上生产,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排干湿地,这一方面挤占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打乱了地球上原有的生态,森林和湿地面积的减少破坏了碳平衡。
与其它动物不同,作为这个星球上最高等的智慧生物,人类学会创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在满足与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将各种污染遗留在地球上。
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排放二氧化碳,将亿万年间由古生物封存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制成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气中。这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将太阳的辐射热能约束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导致地表温度升高。
除了排放温室气体,人类还将大量化学废物和垃圾丢弃到自然界中,农场的废料、污水和化学农药渗入地下和河流;燃烧化石燃料的汽车、工厂和发电厂释放出的废气和烟雾会污染空气;我们抛弃的大量塑料垃圾需要数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被降解,而在此过程中它们可能被其它动物误食导致死亡;核废料则会在十万年的时间内产生放射性污染。
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同时又无节制地污染着环境,也难怪有人称人类就是 “地球的癌细胞”,人类的存在最终会毁灭地球。
正如前节所说。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物种,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对于地球上其它物种的伤害,同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正在不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努力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以便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地球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通过工业和农业活动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内的温室气体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否能将全球气候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呢?
事实上这是武断且不科学的。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地球曾经历多次温度剧烈变化,这些温度变化的痕迹通过岩石、古老的化石、以及南极的冰层被保存下来。通过对化石证据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变化中的绝大多数都与人类无关,因为那时候压根儿就没有人类。
在地球形成之初的 20 多亿年里,这里什么生物都没有,空气中甚至不存在氧气。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频繁喷发的火山带到大气中,溶解在水里。
或许是出于某种偶然,地球上开始大量出现古老的细菌和蓝藻细菌,它们广泛分布在海洋和陆地的水中。这些细菌属于厌氧菌,它们只需要阳光就可以将二氧化碳分解成氧气。由于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消耗、固定了碳的蓝藻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形成石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上升,地球表面的气温也一点点降低,最后变成了一颗冰雪覆盖的星球。也就是在大约 24 亿年前,地球第一次进入冰河时代。地质证据表明,在此之后的二十多亿年里,地球曾多次经历温暖与严寒的交替。
地球冷暖的变化只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多少有关吗?并不是。它其实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状态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运动变化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周期。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面(黄道面)并不是垂直的,其中存在一个约 23° 的倾斜角,由于一年中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这为地球带来了四季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是呈周期性变化的,它并不是固定的 23°,而是在 22.1° 和 24.5° 之间变化,这个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4.1 万年。
与此同时,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存在周期性轴向进动,在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影响下,地球自转轴每 25771.5 年会发生周期性偏转,它的北极并不总是对准北极星。
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它围绕着太阳做周期性旋转,一年中有时候距离太阳近一些,有时候又远一点,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圆的椭圆,它的轨道还会受到其它行星的影响。在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作用下,每隔 11.2 万年,地球公转的椭圆轨道还将完成一轮 “两栖进动”;每隔 10 万年,地球轨道倾角相对于太阳系角动量平面还会发生约 1.57° 的周期性 “黄道进动” 变化。
所有这些与太阳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照射角度的变化,其直接影响的就是太阳在一个长周期内对地球不同纬度范围内照射时间的差异。这些变化与地球大气层温室气体的共同作用,是地球不定期变暖或进入冰河时代的根本原因。
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但无法改变地球的运动规律。我们或许可以短期影响地球气候,但无法阻止下一次冰河时代的到来。
如果你一直关心 “气候变暖”、“碳排放”、“碳中和” 和“碳交易”等一系列事件,就不难看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先是迷惑——愤怒与抗拒——被动接受——配合行动,最后成为这个世界上碳中和最积极的参与者与倡导者。
反观西方的行动轨迹则恰恰相反,他们最先提出气候变化的概念,指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元凶,要求各国节能减排,减不了的要花钱买碳排放权。现在呢?一到开气候大会,最磨叽最抵触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了。
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西方提出 “全球气候变暖” 的概念,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拯救地球,而是碳交易!**他们大多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成功将大多数高耗能的工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自己开始享受高技术以及专利垄断带来的红利。发展中国家为了工业发展需要排放二氧化碳,西方国家通过指责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暖的元凶来污名化他们,通过威胁制裁来迫使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 “缴纳碳税”,这样西方国家就可以在自己开的“碳交易所” 里坐地收钱。
“我通过骂你们,既限制了你的发展,又收了你的钱” 一举多得,这才是当初中国强烈反对的原因。
但聪明勤劳的中国人从来都善于发现机遇,转危为机。我们既认识到无序地工业化既污染环境,也不可持续,所以一面制订并实践雄心勃勃的减碳目标,及时调整工业结构,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短短二十多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与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也是清洁能源的主要受益者。
“你要搞碳中和吗?来向中国买技术买设备吧!我们还有全球最成熟的碳交易所。” 这是西方始作俑者们绝对没有想到的。
中国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高原和山地,还有青藏高原,海平面上升几十米小场面啦。最严重也就是全球冰融化,上升 40-50,话说北京都没事,够干嘛的。汉代河南有大象,关中都是森林,蒙古都是草原。
说到碳排放,森林大火,火山爆发 哪个不是以亿吨为单位的排,管的住嘛。再说中国工业化时间短,历史累计人均碳排放还是很小的。真的要搞就是靠新技术,直接从大气里面固定二氧化碳。比如合成淀粉这类。化石燃料不好主要是贵,不值得,未来核聚变时代真不需要担心过多使用化石能源。
当然新能源还是重要的,主要是提升技术,对中国尤其重要,因为要弯道超车。不能跟在别人成熟的产业链后面。
所谓阳谋,是指光明正大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碳达峰、碳中和一度是西方国家用来限制中国发展的紧箍咒,任何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在初始阶段一定会承接发达国家工业转型后的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以中国为例,我们实施大基建的前提条件就是国内钢铁、水泥等的产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在以前世界钢产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河北、第三是唐山、第四是印度。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依靠这些东西,但是钢铁、水泥等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排放二氧化碳,而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的原始积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排放大量的碳。但发达国家已经走完了工业化的历程,已经达到了碳达峰,况且发达国家拥有各类的控碳技术,如碳捕集技术等,完全可以实现在发展过程中低碳化。**如果按照西方的观点,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克制自己的碳排放以实现控制全球变暖的人类目标。**但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和资金。**因此碳排放权实质上是国家的发展权。**这也是为什么丁仲礼院士会灵魂发问” 中国人是不是人 “。
从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将双碳和全球变暖联系起来,就是在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套上紧箍咒,**如果你要控碳,那么就是打乱你的发展节奏;如果你不控碳,那么你就走向了人类的对立面。**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就难以维持。在当年来看,这确实是西方国家打出的一道阳谋。
而且从事实上来看,中国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从总量来看即使是美国也难以和我们相比。但还是温总理的那句至理名言,“只要除以十三亿,那么中国的人均水平还很低”,虽然我们的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人均远低于美国和欧盟。
当时代的车轮来到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尾,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去产能、去能耗成为了下一阶段向中国智造迈进的前提,工业转型必须提上日程。**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能源结构的转型将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既然西方国家要搞双碳,那我们就陪着搞双碳。
当代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角力点还是在能源问题,没有能源,一切工业化都是白搭。中国的化石能源根本支撑不起自耗,必须依赖外来进口,但是如果我们绕开了化石能源,开辟一条新的能源战略是不是就意味着能否掌握国际话语权呢?
于是,**中国人发现在 “双碳” 理念之下,获取能源不一定需要靠 “挖”,还可以“造” 能源。**世界各国可以打造以电力、氢能、核能、生物质能为核心的能源体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但凡提到 “造”,中国绝对世界第一。**我国西北有光能风能地热能、西南有水能、东部沿海有潮汐能,只要造,就能把他们转化为电能。**于是,我国强大的制造业出手了,西北的光伏和风电场,西南的阶梯式水电站全部上马。
因此,为什么双碳可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可以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和西北光电风电地热能、西南水电、东部潮汐能的优势建立起 **“光伏等负责生产能源,特高压负责运输能源,电动车负责消费能源” 的闭环结构,绕开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国(能源生产国);**甚至可以依靠电力资源的输出建立起 “电力—人民币” 体系,瓦解 “石油—美元” 的国际金融体系。
因此,在今天,西方碳中和的阳谋中国如何应对?将电力作为化解能源危机、减少化石能源碳排放作为对策,并抛出了一个新的阳谋,其他国家跟不跟我走?**跟,全球单晶硅、光伏面板最大生产商在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领先全球,比亚迪新能源电动车销量全球第一;不跟,中国有十四亿的市场,任何新能源路线离开了中国的参与肯定玩不下去,**参考丰田的氢能路线。
因此,双碳并不简单只是一个缓解全球变暖的口号,也是国运之争。
只要温度上升、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上升的因果关系一直存在,那不管是阳谋还是阴谋,碳中和都是未来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
海平面上升 66 米,中国前 30 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北、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天津、宁波、青岛、无锡、佛山、济南、南通、泉州、合肥、福州、东莞、烟台、常州、温州、大连等城市的市区全部被淹。
剩余的大城市主要有重庆、成都、长沙、郑州、西安。
我觉得至少位于前面这些城市的人,应该支持碳中和。
66 米是按所有冰川全部融化计算的,实际上不太可能。
因为海平面上升到淹没沿海城市时,本身就会大幅减少碳排放了。
美国日本等国确实也会被淹,但是被淹的沿海城市也不会因此就从海里升起来。
另一方面,中国也要高科技转型,和欧美一样可以用碳中和限制后发国家(印度、东南亚各国)。
碳中和对于这些国家确实可以说是阳谋,但是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没有理由不支持。
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现在是哪个国家掌握了最高效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碳中和除了减排之外也能通过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来解决,还可以同时解决粮食问题。
人类活动特别工业活动,改变了地球整个生态环境,气候变暖成为一个严峻事实。自己家乡是浙江,40 多年前的小时候,几乎每年都下大雪,雪厚过膝是经常的年份,现在几乎见不到浙江下雪了,大河流的水也见不着了。现在发展了,如何应对气候和环境生态挑战必须重视了。
欧美作为发达国家,首先对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更为重视是正常的,大多数国家还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更是第一位的问题。
开始阶段,欧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非常想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利用碳排权的分配权,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发展,这一点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每次提出的碳排权分配方案极为不公平,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反对下,一直未有很好的共识。
现在各国都意识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长达 30 多年的激烈博弈争吵,特别是新能源技术、特高压输电网技术的突破,碳减排的问题焦点,已经从碳排权的分配,转移到如何建立更好政策体系,如何更好的国际协同上了。大部分国家都自己提出了碳减排目的,如中国的 3060 目标,各国已把碳减排作为自己自觉的行为了。这样建立公平有效率的碳减排机制,成为更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了。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一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被动,一直被欧美利用,发动其它国家指向中国。由于中国近年在绿色能源技术(风光电技术和产业能力)已经在全球领先,特别是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先,中国完全在碳减排问题高调了,当前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机遇,这是忍辱负重取得的成就。
中国若在碳减排国际体系中,管理体系软件(政策机制、碳市场、碳金融等)中取得领先,碳中和将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跳板。
西方准备换把刀来收割落后国家而已。
以前是利用石油来收割,
现在准备用碳排放来收割。
所以要努力消灭剥削阶级。
春秋战国和唐朝比现在还热,
难道那个时候全球变暖,是因为有更多的工厂、汽车和打嗝的奶牛吗?
河南在古代是有大象的哦。
大象可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哦
河南现在是亚热带吗?
不要相信资本家的话,也不要相信资本家乏走狗的话。
对,我说的就是资本家豢养的喉舌们,比如媒体,比如明星,比如科学家。
经提醒,并非推迟碳中和。而是推迟淘汰煤炭的时间。原本预计 2035 实现全清洁电能,现在是 2038 年实现。
以下为原回答
不是,碳中和是大势所趋,是人类自救的一种方式。
但是按着别人的头,让别人碳中和就是最不要脸的阳谋。
丁院士与柴静的对话提到的会议就属于西方想按着发展中国家的头来碳中和。
应该是去年,丁院士再谈碳中和问题,提到中国的碳中和,是一个倡议,而不是协议。就是我提倡这么做,中国也确实这么做,从 10 年左右,一直在做,比柴静要早。而在此次访谈中,丁仲礼神预言,西方不会真心实意碳中和,至少是推迟碳中和时间。今年,德国宣布推迟碳中和时间。
又开始犯 “全世界都在害朕” 的癔症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imate_change_denial#Terminology
如果它是个阴谋或者 “阳谋” 的话,那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西方”?什么是“西方”?欧美社会的意见从来没有统一过。**至少美国共和党就从来不怎么信气候变化,也不要求碳中和,坚信气候怎么变都是上帝的意图。而且这种想法与最近的化石能源价格波动无关,从 1990 年代以来从一而终。**在欧洲,同样始终有不少右翼政党鼓吹气候变化不存在或者不是人为的,这就不是 “西方” 了?大概是小布什退出《京都议定书》那会儿国内互联网还不发达,以及还不太流行 “下大棋”“横竖赢麻了” 这套话术。
更不用说这问题底下许多人喜欢引用的各种论点,诸如 “发展权” 之类,本来也是西方右翼的常见观点,很多都是被引流进来的。相比之下,这些人还更怂一些,因为他们大体上还只敢跟着双碳的指挥棒叫唤,可不敢和西方右翼一样旗帜鲜明地从个人自由的角度反抗环保主义 tyranny。
那么提出这些 “阳谋” 的科学界精英们在被戳穿以后,改悔了嘛?好像也没有,欧美各国的绿党貌似也没有更改党纲,各路气象科学家们还是在照常吃着气候变化这碗饭,时不时搞个千人请愿,步伐一点也没见停下来。
所以这种 “阳谋” 的本质是什么呢?**一群在蜂群社会待习惯了的工蜂,不能想象竟然有一种可能,就是社会上不止有一种态度,人们发言竟然不用先等团团定调,不用参考海专精的意见。**于是,当共和党选赢了民主党,一部分一如既往的人选赢了另一部分一如既往的人,他们就觉得 “西方” 会和他们失去伟大的君父一样不知道从此怎么过,便得意洋洋地觉得 “阳谋被戳穿了”“‘西方’又打了自己的脸”。然而哪里有什么“西方” 呢?
丁仲礼院士有一个关于碳中和和环境的演讲《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100 多分钟。
至于是不是阳谋院士也没有给出确定的回答,只是有自己的倾向。但是发达国家利用环境议题围堵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演讲中还介绍了他经历的发达国家如何通过环保议题给发展中国家挖陷阱。挺好的可以去看看。
自从科学院天津那所弄出来个人工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技术,欧美还敢提碳中和?
我之前闲着算过一次,中国现在一年电量消耗大概 90000 亿千瓦时。全新疆如果铺满太阳能电池板,一年发电量大概是 90000 亿千瓦时的百倍这个量级。然后我们还有青海,西藏和除新疆外其他西北地区,它们共同特点可都是干燥,日照强度大,时间长。再不行还可以问外蒙借地,分他们钱呗。
欧美再提碳中和,只要欧美肯出钱买指标,那以人工合成淀粉这个技术和电池板,中国有能力把空气中二氧化碳固化到人活不了程度。
来嘛英雄。
是,但是这对西方国家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
大家要明白,我国是处于碳排放量仍在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西方国家早已到了碳排放量达峰阶段,他们每年的碳排放量虽然不增加多少,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排放就很低,他们实现碳中和就会很容易。所以相当于西方国家给自己也上了一个紧箍咒,然后来到我们擅长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竞争技术突破,大可不必太悲观,最近德国又推迟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说不定再过几年就是我们天天喊着碳中和逼着西方国家拆电厂、关空调了。
下面来说说碳中和路线在我国意味着什么
碳中和客观上来说确实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低成本,高收益但会造成高额碳排放的发展路线。
从长期来看,走碳中和路线基本上意味着传统的能源结构将被颠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用电将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发展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还需进一步严格限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的碳排放,完善碳交易市场等等
但我国目前在光伏、水电这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风、光、水电的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来可以更好的开发中西部地区的风、光、电,提振当地经济;二来可以促进能够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降低对煤、天然气的依赖。这些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以实实在在的让我国实现一场能源领域的变革。
最为关键的是,在碳中和这个全球背景下,我国是有能力抢占技术高地的,是有能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的。不管是欧盟在推的碳关税,还是我国在尝试的碳交易市场、碳标签,都是在试图成为 “碳中和” 这场游戏的主导者,谁能掌握话语权,谁就能从 “碳中和” 这场阳谋中获益。
总而言之,走碳中和这条路,绝对不是因为西方国家一直叫嚣、炒作我们被逼不得已的选择,而是一条艰难、阵痛但实实在在能促进产业转型,拉动中西部发展,改变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只是这条路,恰好又符合西方所提倡的 “碳中和”。
我还是那个观点:气候变暖是白皮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但人类对气候变暖的影响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支持一下碳中和也没啥奇怪的。
还一堆阴谋阳谋大棋党论的,反正我早就跑路放弃了。
这几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是不争的事实,这几个各国的各种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频繁也是不争的事实。冰川大量融化也被观测到很久了,现在南极也开始出现陆地冰川坠海的风险了。唯一还有点讨论余地的就是,这到底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导致的,人为的因素到底占多大。但即使这点,也有大量支持人为因素的证据。
但是看人类,一边是以题主为代表的阴谋阳谋大棋论患者,要么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要么觉得别人损失更大所以就欢呼雀跃。一边是以白左为代表的伪君子们,口头上站站道德高地,实际上一边反对碳中和最实际的替代方案核能,一边事实上扩大碳排放。例如白左期待的光风等新能源,直到极端天气已经频繁的今天,也没有在任何一个正常体量的国家完全替代掉碳能源,关键的储能技术还差的远,保守估计也要再等几十年才能在经济上可行,而白左的个例法国靠着核能,几十年前早就把碳能源基本剔除了。
这个情况简直就是和讽刺电影 don’t look up 里面一模一样。彗星都到大气层了,还有像题主这种的人认为彗星不存在,还有被洗脑了的白左幻想可以通过不成熟的彗星分解采矿技术来解决问题,而真实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却因为不能让某些金主牟利而不被采用,而只靠个别几个国家试图解决问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知道,那些有钱的金主或者掌控了权力的上层才不会受这些气候灾害的影响,他们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豪宅,总有个别地方不受影响甚至变好,受影响的只是剩下那 99.999% 的人,而搞笑的是这里面还会有人因为其中 50% 的人会比自己更倒霉而欢呼雀跃。
所以,碳中和这种事情,就不要指望了,现在能做的就是逃离沿海和容易洪水高温的地区,未来十几年这些地方很可能会受到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逃的越早损失越小。更不要去那些地方,做接盘侠不值得。
评论区为啥总有人看着我的 IP 说事,我指的跑路又不是从中国跑到的美国,全球变暖是全球的事情,你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意义不大。我指的跑路是我从美国的沿海大平原跑路并且把资产转移到了北方山里面。山里面因为是上游所以没有洪水,高山带来局部气候没有飓风龙卷风,而且现在我这个地方一年半年冬天,反正变暖了最多只是影响一年里能滑雪的时间而已,气候只会更宜居。
不管你认为碳中和是解决方案也好,是阴谋 / 阳谋也好,这几年气温逐年升高,气候灾害增多是不争的事实。而我这里只是在呼吁大家自救以减少损失。如果你认为人类在气候变化面前无力的话,你就更应该自救,搬去受影响小的地方。如果你认为是人类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的话,那就应该清楚的看到以白左为首的势力放着能轻而易举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做(例如如果各大发达国家都像法国一样不排斥核能,现在发达国家和准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早就中和十几年了,根本没有碳中和问题,而且核电站不仅化学污染远小于煤电,就连辐射污染也比煤电低,因为煤灰会富集放射性元素),反而拿这个当嘴炮满足自己的道德虚荣心用来指责别人。靠整个人类实现不了碳中和,也同样必需自救。
看了一下日志,这问题还是前几天发的 (2022 年 6 月 22 日),我觉得吧,可以请
来添加一下收藏品了
碳中和是阳谋?把广州深圳上海天津香港澳门全淹了就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了吗?梦回汉唐盛世不是要你把海岸线退回到汉唐盛世好吧
看到好几个人说中国内陆会更温暖更多雨所以内陆赢麻了的,这些人是真不知道这几年内陆经历的极端天气事件吗?
更温暖,让华北西北夏天高温 40 甚至 50 度,也算是变温暖吧……
郑州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将升至 37℃以上,局地可达 40℃以上 - 映象新闻 - 独家 - 映象网陕西高温持续 近三日发布高温预警信息百余条
更湿润,我一周甚至一天下了过去一年的雨,也算是更湿润吧……
郑州 1 小时降雨超过 200 毫米 专家权威解读河南极端暴雨陕西遭遇近 60 年最强降水! 今冬可能出现极端寒冷天气!“烧烤模式” 开启!最高气温升至 46℃!中到大雨、暴雨 + 高温 + 雷暴大风来袭!未来 7 天新疆的天气是这样的…_手机网易网
到时候沿海已经被淹没了,内陆又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老百姓的心里想的,大概会是: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糟蹋了四季……
现在上海每 10 年才涨 2 厘米,100 年 20 厘米,1000 年才 2 米,估计到时修个墙又能管 1000 年。
马上再过 200 年估计进入了小冰河世纪,到时可能要下降。
现在的房子也就管几十年就变旧了,所以说海平面上升的,都是杞人忧天,把一千年可能发生的事,说到未来几年。
另外四季分冬天夏天,到了冬天北极南极还有冰川又有很多水结成冰,到了夏天才融化,根本不存在一直融化涨水的情况。
等到啥时候冬天时北极洋路线全线开通了,不需要破冰了,才有可能全球变暖明显,不然好多用夏天的冰融化来说明全球变暖,完全是为了拟合论点。
到那时中国整个东北也不会是天了冬天零下几十度,俄罗斯也不会到了冬天有大量的冻土。
地球会周期性变冷,在一千的时间上,可能是几百年是变暖,后面几百年变冷,这在没有工业革命以前就有发生的,并不是今天才有,这些数据可以从多地的深层湖芯数据分析出来,并不是只看历史资料。
很多证据是拟合的,用夏天的南极北极冰融化来解释全球变暖会怎么样,实际上到了冬天这些地方又结成了新的冰冻。至少现在北极航线到了冬天全冻住了,不然俄罗斯也不会花大钱建造核动力破冰船。
像中国西北如果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变湿雨水变多,因为水汽有更大的动能翻过高山,北冰洋的水汽量会比变冷时更多出现,可能导致中国大量的沙漠因为降雨增长而绿化,历史上新疆沙漠地区有很多小国,而且国力很强大,可能是那个时候全球周期性变暖导致的。
像中国历史上唐代商代,整个西北的生态环境比现在要好,那时整个气温也比现在高,这个也有湖芯数据(如高原深层湖芯钻取)为证明,和很多研究所说的论点并不一致。
全球变暖,现在变成了政治化了,像特郎普在位时,特郎普不信全球变暖,都没有声音了。但到了拜登上位时,全球变暖突然变得重要(实则打压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甚至诺贝尔奖都发给有争议的全球变暖研究者,这样一看明显是政治化了,因为美国换了一个领导人,全球变暖就变得重要或不重要了,而不是基于科学实事的本身。
欧洲以前热爱搞环保,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碳排放少),收碳排放税,现在因为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天然气供应没有保证,欧洲又重新启用煤碳发电了。
欧洲,美国在全球变暖上实际上是叶公好龙,真龙一来第一个跑,一汲及到自己的利益,就不提全球变暖,像美国西部大量山火是天天烧没人管,拿碳排放打压发展中国家工业,收的碳排放税,也没有看到他们拿钱出来在全球搞沙漠绿化种植物来固定碳,相反中国是沙漠绿化种植物固定碳成果最大的。
不要看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这个才会反应到本质上,全球这么多沙漠和荒地,不拿钱出来在全球搞沙漠绿化种植物来固定碳,实际都是打压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只收钱不办事。
或者说全球变暖碳排放税,只是他们收钱的工具或打压的工具,根本没有任何真正实际行动去真正改变全球变暖(如沙漠绿化种植物来固定碳)。
欧洲正在利用目前的形势把限碳说成不民主的,然后逐步就会顺坡下驴了。
至于美国就从来没在乎过这个话题。
要是我国在战场上歼灭几十万白人登顶世界霸主,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欧洲人严格定义为世代白人种族啦。
先说结论:不是,但是相关政策的执行方式离谱到令人发指。
我读书的时候从双碳目标还没出来就在搞碳排放研究,做生命周期评价、碳流分析、全产业链节能改进。前后写过两篇一作一区 SCI,跟过业界大拿川大 wht 老师的团队(一众计算方法、推标、概念定义都由 w 老师及其团队推动)。现在入职以后跟双碳天天打交道。。。
讨论碳中和之前要知道碳排放是从哪来的。
简单浏览了一些回答。大多数人对碳排放的理解就是电站烟囱里出来的二氧化碳,或者汽车尾气。但实际上每种物质每个产品每个系统都会产生碳排放。你使用的手机,电路板蚀刻用到了金银,这两种物质生产时就会产生碳排放,外壳是石油化工制品,生产时也会产生碳排放。你生活中用到的每一度电,背后都有化石燃料燃烧、混凝土大坝建造、铸锭拉棒产生的碳排放。
这种排放统称为背景排放,只能通过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物质的用量减少实现。
背景排放的计算方法一般基于 ipcc ar5,虽然 ar6 已经出来了但是美国那边还没提出新的计算方法。国内一般使用 ECER-135 综合指标(Thirteenth five year energ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verall indicator)和 CN-2015 归一化方案(Normalization reference of China in 2015)
常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一次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 PED)
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ation, NOx)
氨氮(Ammonium, NH3-N)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COD)
工业用水量(Industrial water use, IWU)
此外还有 EP,EI,以及和 CO2 算法一样名称不同的 GWP 等。
大力推进双碳政策的目的在于强行产业升级
高能耗行业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话,是没有那么容易死的。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杀死高能耗企业并扶持节能产业,最好的办法就是政策,并且一般的环保政策 “没那么好使”,就只能扯虎皮做大旗,从双碳角度入手。
但目前搞出来一大堆问题:
火电站的排放已经降无可降,但政策要求还得再降。烟囱中排出来的尾气每立方米污染可能还没同一基准流下你呼吸产生的排放大。大量能 24/7 甚至还 / 365 运行的机组在厂房里活活闲置到报废,一天能吞噬几十节火车皮煤炭的锅炉一年内可能都没有点火记录,大中型电站 11 个机组目前只有两个在交替运行。说个最简单的,四川没有火电站?在枯水期缺电时这些火电站也只能以百分之十以下的机组容量运行,理由无他,唯 “污染过大” 耳。
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的碳排放远比想象中大。多晶硅产业链是超级电老虎,载能状况和电解铝不相上下,硅矿石开采、工业硅冶炼、太阳能级多晶硅提纯,每一步的电耗都是天文数字。但国内目前连改良西门子法都没完全普及,冶金法丢在那数年难以推进,甚至有企业还在用硅烷法提纯。综合算下来光伏板的碳排放大概在老式火电站的 70% 左右,算上运行周期的话在 50% 上下。但 EPT 最理想状况下也得五年,也就是说 20 年生产的光伏板要理想状态运行到 25 年才能开始降碳。
各大企业执行方案宛如百鬼夜行。最近见到的各种离谱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把电力折标然后用标煤的碳排放折算电力的碳排放、不管你的适用性如何加装光伏板就算成功、对小型斯特林光热机弃之如敝转头就问怎么上新能源、根本不用 LCA 方法全凭目测和经验来寻找节能点、改进最简单最有效的空气动力学却要为布局美观让路、整个公司找不到一个热能工程师却识图通过改进热负荷来降低能耗。
总结:双碳是真正的好方案,对产业升级有强促进作用。但是放任一群人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抓瞎,最终只能把大量金钱浪费在几乎没有改进价值的方向上。
另,双碳这个问题太过于宏大了,没有 lca 研究基础讨论起来会非常困难,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有人看我也会慢慢更新。至于什么阴谋阳谋的,大多是对双碳到底在干什么不了解,或者认为双碳不过是又一个环保大饼而已。
你天真无邪了。
哪怕第二天人类死光光,气温照样上升。
人类这点碳,算个屁。
只要别准备坐城的时候发现地被水淹了就行了
以前可以这么说,现在对中国是有莫大的好处。
因为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而且中国也有一手大棋,很可能将碳排放指标跟金融挂钩。
比如前段时间,江西某地一个山村,都是树,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于是消化掉的碳指标就可以出售,就可以成立一个交易平台。
到时候某大型企业,碳排放超标,就可以向这些地区购买。
如果再能够根据空气质量设定标准,优质空气 50 一吨,次一等 40 一吨,那么就有助于各地努力维护好自己的山林树木,制造出更多的好空气。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能只让发达城市赚钱,贫困地区吃亏,山区的人努力种树,有好空气也可以致富,地方也有额外的收入。
全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山区丘陵,能制造多少好空气啊?
到时候人民币跟美元脱钩,跟空气挂钩,跟山林湖海挂钩。
如果全球都能够推崇,或者欧洲跟中国都推行碳排放,碳中和。
那么其他国家碳排放指标不够,可以换成人民币到中国购买指标。那时候中国已经完成工业化,有大量的碳排放指标可以出售。
到时候人民币不叫人民币,得叫生态币了。
此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的是 “碳中和” 是欧洲人给制造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设计的圈套。
欧美的真正目的
碳中和,以前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法最早是在上世纪末开始的,欧洲人的理由很充分,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化石能源,鼓励新能源技术发展。因为新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欧洲人手里,而且他们早就设计好了 “低碳时代” 的各种游戏规则,说白了,话语权由他们掌握。最 初是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高耗能发展设立的。2010 年以后,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所以美国现在也求之不得地跟欧洲人一起找个理由限制中国。
因为那时美国也是制造业大国,所以极力反对。这也是美国当初不签订《京都议定书》的原因,他们自己不想被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协议约束!而且这也是美国后期的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很容易理解,美国根本就没把碳中和当回事儿!
二氧化碳重要,还是 GDP 重要?
《巴黎协定》与《京都议定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欧美等国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拉了进来。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按照《巴黎协定》走,我相信许多大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 “减碳” 之后,很可能在短短数月之间,经济瞬间崩盘,从而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危机。
以俄罗斯为例,作为世界著名的军事强国、经济小国,俄罗斯的每年 GDP 都比不上中国广东一个省,这和其收入与高耗能、高排放的化石能源有着莫大关联。下图是 2017 年俄罗斯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俄罗斯 2017—2019 年和 2018—2020 年中期预算草案测算。
从这张图我们会发现,俄罗斯的预算收入高度依赖石油收入,石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39.1%,而这还不算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卖出的钱,如果加起来将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想想看,作为一个经济与化石能源高度捆绑的国家,俄罗斯如果没有领先于世界率先掌握新型能源运输、储能技术,那么执行 “碳中和”,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仅 GDP 增长是一种妄想,地缘政治因素也会让俄罗斯更加与欧盟疏远。
而那些仅仅依靠石油、天然气等发展中国家,比如伊朗、阿拉伯等也会面临相同情况,他们会被迅速锁死在发展的 “第三梯队”,永世不得翻身,掉入 “碳中和陷阱” 中。
可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他们不去发展清洁能源呢,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技术?
著名全球智库解读人徐弃郁老师曾说过,能源转型绝不是换一种能源来用那么简单,它涉及的是一系列的部门和企业,特别是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改组甚至重建。
核能、风电、太阳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都是建立在前期大规模投入和试错的基础上,积攒下来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经验,才能摸索出的新型技术,而二氧化碳捕捉、储能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让那些经济底子薄、科研基础差的国家抛弃原有的技术去试图发展一点都没有底子的新型技术,这就好比晋惠帝对大臣说 “何不食肉糜”,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碳中和陷阱” 的不仅如此,为了让协议落地,还有一个重磅武器,那就是二氧化碳边界调节措施(CBAM),也被称之为 “碳关税”。
而目前,我国是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的国家。因此,一旦” 碳关税 “开始执行,无疑会对当前我国的制造业甚至金融业产生冲击,也会对现行的种种制度和秩序产生重大的经济政治影响。
相比之下,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算作毛毛细雨,真正的狂风巨浪,在 2030 和 2060 这两个时间点上。
搞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懂得,为什么我国如此高度重视 “碳达峰”和 “碳中和” 目标,并将其升格为国家战略,又为什么屡次将其摆放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之内,一定确保实现。
这可是我们即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最后机会,唯有打赢了这场欧美等国设下的 “强盗生意”,复兴指日可待。
我的微信公众号:姬雪雅,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关注雪雅的五大理由:
(1)看不懂 k 线图,MACD,KDJ 等技术指标
(2)不会选股,无法区分劣质公司
(3)把握不住市场主线,风口行业总是错过
(4)买入总是被套,卖出总是卖飞
(5)炒作没有计划,买卖全凭运气
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荐,所聊到的股票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供参考学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当下席卷全球的能源问题,表面看是短期供求错配、政策低估外生冲击和各种微观博弈的结果,背后不可忽视的真相是大自然的力量。地球气候系统正在加速接近剧变的临界点,高温严寒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量和少风缺水造成的能源供给减量可能演变为长期问题。大自然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人类的能源革命既在和大自然赛跑,也在和自己赛跑。化石能源在某个时间节点的紧缺程度以及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可能都会不断超出预期。
气候是一个复杂系统,2021 年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凭借利用复杂系统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能源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当前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剧变,这和当前的全球能源问题不仅紧密关联,甚至就是问题的真相。
今年夏天以来,能源成为了全球的共同问题。尽管能源问题的背后存在很多个性因素,例如供给受限、进口收缩、疫情延误、资本开支纪律、ESG 等等。
但也存在两个明显的共性问题,一是高温严寒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量,二是少风缺水造成的能源供给减量。而极端天气和少风缺水并非独立事件,都和气候系统变化有关。
地球的风带是一个环形,在北纬 35-65 度上空有一条常年由西向东旋转的 “西风带”,其中心最大风速能达到 30-40 米 / 秒以上,属于高空急流的一种。
西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强度和路线受北极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差推动,南北温差越大速度越快,气流路线越趋于直线。
西风带环绕在中纬度地区,包裹着北极漩涡,将冷空气紧紧地禁锢在极区内。如果把极地比作一个巨大的 “羊圈”,那么西风带就是 “围栏”。
正常情况下,赤道很热,极地很冷,这种温度差使得西风带自西向东沿纬线圈运动,没有大的波动,“羊圈”的 “围栏” 非常牢。
相反,温差越小气流速度越慢,路线则呈现波浪形,冷空气便不能再稳固地被封锁在北极地区,容易顺着大气波的 “大槽” 长驱南下。
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升温,从赤道到北极的南北温差减小,西风带变得不稳定,流动方向变得弯弯曲曲呈波浪状,“围栏” 也就变得不牢固了。
这同时导致了两个后果。
一是赤道与北极之间的温度梯度减小,中纬度带状风的风速减弱,北半球西风带正在风速变慢、方向紊乱。
一些学术研究指出了这个问题:
比如丁一汇等(2020)指出,近 50 年来中国地面风速平均减小速率为 0.10-0.22 m/s/10a,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黑龙江西南部、辽宁西南—河北东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天山地区和南部等北方地区、浙江与福建沿海以及西藏的东南部风速降幅较大。
邢丽珠等(2020)发现,1961-2018 年以来内蒙古全区 94% 的气象站点都出现了风速的下降, 气候倾向率为 -0.21m/s/ 10a。
贾诗超等(2019)研究了新疆地区的风速变化,得到的结论是新疆地区风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风速下降最快的是准格尔盆地周边的北疆地区。
由于西风带的存在,北纬 35-65 度上集中了欧洲(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中国(江苏河南青海及以北地区)主要的风电场,这一区域的风速降幅对风电供应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今年 6-7 月,欧洲地区的风电发电量合计降低了 11.6%,占总发电量比重从去年同期的 11.5% 下降至 9.8%。
根据 Qun Tian 等(2019)的研究,1979 年至 2016 年间全球 73% 的站点出现了风速下降,北美、欧洲和亚洲分别约有 30%、50% 和 80% 的电站损失了超过 30% 的风电潜力。
我们用 “风电设备发电量 / 装机容量” 衡量风电的产出效率,发现中国的风电产出效率近三年持续走低, 其中 2020 年仅为 1472.7h,较 2018 年下降了 16.6%。
分地区来看,除云南外的绝大多数省份都出现了风电产出效率的下降,其中又以北方的山西、河南、山东和宁夏最为严重。
考虑到 2018-2020 年我国风电利用率分别为 93%、96%、96.5%,说明风电产出效率的下降并不是因为弃风问题恶化,而可能是因为风速的放缓。
二是西风带变得不稳定,流向紊乱,导致冷空气南移和热空气北移,结果是寒冷地区高温、多雨地区干旱、少雨地区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
本来地球上的高低气压带是环环相套的,全球变暖导致热交换放缓后,西风带阻塞,冷空气南移,热空气北移,高低气压带搅在了一起。
中心低压、周边高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 “低涡”,只要高压保持稳定压力并且周边有源源不断的潮湿空气补充,这些“低涡” 就会变成下雨的“漏斗”,造成极端暴雨现象。
今年夏天,本该纬向流动(东西风)的北半球西风带环流出现了大量经向流动(南北风),大槽大脊带来了南北冷暖气流的剧烈交汇,德国、美国东部和中国华北等地区都出现了稳定的低涡系统。
以中国华北地区为例,7 月偏强偏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维持在日本海地区,大陆高压维持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两者之间的低涡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太平洋上的台风烟花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最终将一场史无前例的降雨灌注到了处于低涡地带的郑州地区。
副热带高压的过度北移还造成了这些年中国 “南旱北涝” 的气候现象。
一方面,北上的副热带高压覆盖了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使得暖湿气流难以进入南方腹地形成降雨,导致华南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和干旱。
另一方面,北上的副热带高压在华北、东北地区和南下的强冷空气碰撞,配合太平洋夏季输送来的暖湿气流在中国北方形成了一条持久充沛的降雨带。
今年 “南旱北涝” 现象尤为明显。华北多雨的时节通常为每年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中旬,但今年 9 月以来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1.4 倍,为历史同期最多。
同期南方遭遇了罕见的连续高温,贵州、湖南、福建、江苏、浙江、甘肃、广东、重庆、宁夏、江西、上海、湖北、四川、广西和安徽 15 个省(市、区)气温为 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降雨带的北移和水电的装机分布构成了错位。
我国水电装机容量最高的三个省是四川、云南和湖北,但今年澜沧江和金沙江上游降雨量偏低、来水偏枯,四川、云南和湖北的水电供给明显减少,8 月水电产量分别同比下滑 6.9%、2.8% 和 15.9%。
据上市公司长江电力披露:今年二季度位于金沙江的云南溪洛渡水库来水总量约 130.6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 44.7%;位于长江的湖北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 887.7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 6.7%;受此影响,公司今年二季度总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减少 11.2%。
全球气候系统悄然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在对根据历史气候特征布局的全球风电和水电设施构成挑战,给全球能源供给带来了负面冲击。
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极端天气,极寒和高温等异常天气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又给全球能源需求带来了正面冲击。
全球气候变暖并不代表一年到头的气温都会上升,而是冬天可能更冷、夏天可能更热。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升温速率上升了 1-2 倍,海冰快速融化,南北温度差缩小。北极平流层极涡减弱,中纬度西风带波动性加大,冷空气在欧亚大陆上一路南下,形成了北半球冬季的剧烈寒潮。
今年 2 月俄罗斯、欧洲北部和北美洲平均气温较往年明显偏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寒潮造成了大规模停电,超过 100 名居民因此身亡。
另一方面,西风带的长波脊不断北伸时,其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可能会被南下的冷空气所切断,出现闭合的高压脊中心。因为气压较高,水蒸气难以凝结,高压脊中心地区将出现持续的干旱和极端的高温。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今年 6 月下旬到 7 月上旬西风带出现了四个高压脊,图中的三个圆圈区域分别为欧洲、俄罗斯远东地区、北美西部上空的三个高压脊中心,还有一个位于北大西洋。
由于高压脊拱形越明显,异常幅度越大,今年欧洲大部、俄罗斯东部、北美西部气温均较常年异常偏高,其中北美西风带高压脊又和北扩的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强的阻塞高压,加剧了今年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的极端高温。
更大的问题是,未来极端天气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常见,原因是气候变暖会自我强化。
自 1979 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北极 9 月份海冰覆盖面积在以每 10 年 12.8% 的速度减少,这使得北极深色的水域越来越多,太阳辐射更容易被海水吸收而不是被冰雪反射回太空;也使得泛极地区域冻土融化,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还造成了海水的淡化,减慢了环流热交换。
种种后果都会形成正反馈循环的闭环,带来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强化。
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地球气候系统正在面临临界点。
2019 年 11 月《自然》杂志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Tim Lenton 教授列出了全球气候系统的九大关键临界点:北极海冰不断减小、格陵兰冰盖加速流失、北方针叶林频繁火灾与虫害、永久冻土不断融化、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不断减弱、亚马逊雨林频发性干旱、暖水珊瑚大规模死亡、西南极冰盖和东南极部分地区加速流失。
Lenton 教授指出了临界点之间的正反馈关系:北极海冰消失正在加剧区域变暖,区域变暖和格陵兰冰盖融化正在推动淡水流入北大西洋,造成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放缓,这可能会破坏西非季风的稳定,引发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干旱;还可能使亚马逊河枯竭,扰乱东亚季风,带来南大洋热量积聚,加速南极冰的流失。
他还指出,气候模型的结果显示全球气候的敏感性(温度对二氧化碳翻倍的响应)相比以往大大增加了。
回到本文的开头,地球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复杂系统中,一旦越过了某个关键(气候)临界点,将大大增加其余系统临界点被激活的风险。
一旦系统的临界点被真正触发,系统不会再是原有的状态,“缓慢”的量变会突然变为 “激烈” 的质变,这是复杂系统的特征。
届时气候变化可能跃迁为更加陡峭的非线性指数级数,未来人类将面临不可逆和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
我们既不是地球气候专家也不是全球能源专家,但在简单汇总一些事实后,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比较明显的结论:
第一,当下席卷全球的能源问题,表面看是短期供求错配、政策低估外生冲击和各种微观博弈的结果,背后难以忽视的真相是大自然的力量推动了这场能源短缺,而人类的行为加剧了短缺的程度。
第二,地球气候系统正在加速接近剧变的临界点,高温严寒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量和少风缺水造成的能源供给减量可能演变为长期问题。
第三,大自然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人类的能源革命既在和大自然赛跑,也在和自己赛跑。化石能源在某个时间节点的紧缺程度以及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可能都会不断超出预期。
看公众号《市场记忆》五大理由:
1、每晚 10 点左右发布的复盘,纵览内外风险和机会
2、大盘买点 + 个股机会
3、仓位控制:什么时候该重仓,什么时候该空仓
4、心态锻炼:好心态 是技术分析发挥作用的基础
5、技术学习与讨论,深入与升华
如果投资上有什么疑惑,可以关注公众号 “市场记忆”,佛渡有缘人,我渡有心人,把握大趋势,顺势而为,学会遵循市场的法则,希望无论行情如何变化,我们都能一直一起走下去,十年之后也能笑看股市。
作者:深度好文
太长不看:是阳谋。要不要脸看屁股在哪里。
碳中和是富国才能负担得起的一种 “赌博”。如果单从一国内循环的角度来看,碳中和实际上就是一种税,而这种税的影响又是全球一致的,因为二氧化碳排放是全同的,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可以近似看成全同,所以我们国家花了钱减了碳,好处全世界平分,等于国内负担的绝大多数税收实际上惠了国外,这种事情阻力一定是很大的。
我一直认为 “全球低碳转型合作” 是一个伪命题,竞争是现实,合作是假象。现在,我仍然维持这种“零和博弈”基调的看法不变,但有所松动,不再认为没法实现,因为国家之间可以有利益同盟,因此区域性的国际气候合作可以实现,但全球性的 “天下大同” 的气候合作模式极不可能。
回到正题,碳中和里一国想要赚钱,必然是通过外循环,宏观上是把惠了国外的国内税看成一种投资、一种成本,投到有壁垒的产业上,从而时机成熟后再通过国际贸易、海外资产收购之类的手段把利润收回来。这里的重点在于壁垒,可以是有形的产品生产,也可以是专利、关税之类。而事实上各国也是这么做的。
但问题在于,这种投资的回报是高度不确定的,而且从剩下的所有人嘴里抢钱的难度永远大于拉一波打一波。碳中和不管是一种革命还是改革,无法逃脱扶持新利益集团对抗旧利益集团的路径。
如果想要靠碳中和恰独食,那么前提就是壁垒真的足够厚,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形成这种壁垒的难度远大于一家企业。可以类比苹果吃走全球 70% 手机行业的利润,经济体要达到这种程度意味着要吃走全球 70% 的利润,那么本位面的美国依靠美元霸权在历史上也从没有做到过。
欧盟很大程度上玩脱的原因就在于此。自己一句话,就要从全世界嘴里拿碳关税的钱,您配吗?
既然恰独食走不通,那么回到赚钱的另一条路,扶持新的、打倒旧的。挣钱嘛,不是挣穷鬼的钱,就是谁有钱挣谁的钱。按理说应该优先考虑挣穷鬼的钱,但如今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当道,另一方面亚非拉穷兄弟们早就穷的裤子都没了,没钱挣了,斯里兰卡破产是一个预演,那么对我正统红色罗马来说路其实只有一条——就是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展发达国家因为船大不好调头之类的各种原因尚未拿下的新能源产业。
具体怎么做呢?区域一体化,产业链高附加值拿在自己手里,低附加值转出去,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是我们的,金融价值是我们的,组装之类的转移出去,南美有锂矿、有风机叶片必须的木材,那更好,反正最后是欧美日买单。至于澳大利亚这种老天赏饭的,虽然看着恶心但没办法。
这里最大的问题在于能不能转移出去,因为中国人不太能理解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真的和钱过不去。转移不出去,给到嘴边的钱也不要,那还得想别的办法惠。或者惠到一定程度,有一口气了,再想办法联合两大家族一起挣穷鬼的钱,如此反复。
如此一来,又很大程度上回到了剥削这条路上,但要注意,这一次和工业革命后的剥削是不一样的。工业革命的基础是化石能源,带来了人类文明能源总功率数量级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需求。那么新能源呢?没有可控核聚变或戴森球 / 戴森云,仅仅依靠地表的光伏风电,只是用新的投资完成了化石能源的替代,对人来说这不是真正的需求,不是增量,除非全世界都有了 “应对气候变化” 的共识、信念。这就涉及到软实力建构,如何从我们的利益出发给全世界做 inception,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是我们的短板,很容易给善于玩文化输出的欧美日做了嫁衣。
此外,还有一个困难,真的从外循环赚了钱,又怎么做利益的国内分配呢?国内化石能源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根本动不起,一年 40 亿吨的煤炭是什么概念?何止是百万漕工的衣食所系。买官就是为了挣钱,人家买了官,有那么多钱但不让挣,这还得了?不过这又是另一个问题,只要外面流进来的够多,就总还是有办法解决,前提仍然是要从外面搞到钱。
所以最后回到问题本身——是阳谋,但要看屁股在哪里。如果我们是亏钱的一方,那么必然是厚颜无耻的阳谋。如果我们是赚钱的一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能叫阳谋吗?我们在拯救人类,你又做了什么?
世界的阳谋却被我们玩成了大势所趋
我们的地球
何为碳中和
首先我们要知道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的一个概念,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 “零排放”。
为什么是阳谋?
纵观近代史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不少国家早已从发展中国家蜕变为发达国家。但是他们在上世纪初就完成了工业化,代价是烧了无数的煤排放了无数的二氧化碳,英国首都伦敦甚至有雾霾遮天蔽日,粉尘从天而降的记载,部分西方城市在谈排放高峰出现过毒死人的现象
西方现在确实完成了工业化,确实完成了产业转移。但是转眼到今天,以碳中和为借口限制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使用,其实是不是变相的在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
意义何在
其实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再到今天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为什么会被人诟病成对中国的阳谋呢?很简单,提出这个观点的几位超级大国早已经不在践行他们所谓的碳中和、碳达峰了。这样看来其实,所谓的碳中和也只不过是超级大国限制其他国家发展约束的工具罢了!
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
在碳中和概念引入中国后,我们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件事情。我们今后限制碳排放也就是在限制自己发展所必须用到的能源,这样我们还能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或许,在今天你可能听说了我们的方向 “科创未来”!
新能源的发展大计
随着碳中和概念与不可能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绿色、可再生的能源成为了我们迫切的需要!目前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新能源,诸如:氢能、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等。再细分下来可以涉及到储能、智能电网、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等诸多新兴行业!在这样的诸多新行业兴起的时代中,中国的新能源大计给笔者一种已经逐渐走在迈向新时代的路上。
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定位
阅读过笔者前几篇文章的小伙伴一定知道笔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分的看好,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因为它减少了汽油这样的碳排放,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减少了我们对于能源的浪费!要知道,发电厂发电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发电都会送到用户的家中,白天是用电高峰可以将产生的电力及时消耗掉,但是晚上产生的电呢?如果没有储存容器这些电力只能白白浪费。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其实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电池容量大、晚上充电,这些不就正好解决了电厂发出来的电没有办法储存的问题吗?开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晚上的电价会比白天便宜不少就是这个原因。
碳中和的市场反应
数据来自同花顺
目前看来,在资本市场的碳中和从刚启动到今天已经足有接近百分之 50 的涨幅,资本市场对于碳中和概念的认可不仅是嘴上说说,我们也关注到二级市场部分基金就是以碳中和为概念设立的。以今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看来,绿色中国很快可能就不是一个概念而会变为现实了!
绿电主力军:光伏
欧盟决心加速能源独立,提出了 “REPowerEU,力争在 2025 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规模要超过 320GW,和 2021 年底累计装机 167GW 的规模相比,增长翻倍。这也意味着 2022-2025 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要超过 40GW,2026-2030 年年均装机约为 56GW。
2021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 183GW,欧盟的新政策意味着,这个市场的增速未来将增加 20% 以上。
毫无疑问,这部分市场红利,中国能吃掉一大部分。得益于国家长期坚持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庞大的内部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站上了世界顶端。
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已经以 253833.80MW,不仅位居全球第 1,而且是第 2 名美国的 3 倍之多。在庞大的市场规模支撑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第一大制造国,光伏产业链价值量约占世界的 80%,高质量的产品正在反攻欧美市场。2021 年,全国光伏组件出口额为 24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最大的 “功臣” 就是欧洲。当年,欧洲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规模大幅提升至 108 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 38%。
以上数据来自于前瞻经济学人 app
今年的行情更加火热。在俄乌冲突的推动下,仅仅是 1-5 月,欧洲从国内进口的光伏组件规模已经飙涨了 144%。其中进口中国光伏组件超过 1 吉瓦的欧洲国家已有七个:荷兰、西班牙、德国、波兰、希腊、葡萄牙、法国。据预测,今年欧洲市场对中国的光伏组件需求有望达到 65 吉瓦,超越 2021 年创下的 40.9 吉瓦纪录。随着冲突延续,欧洲能源形势紧张,这一趋势必然还会加强。
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2018 年,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的最后一座煤矿关闭,次年起,德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激进退煤政策 2020 年 8 月 14 日之后,不得新建燃煤电厂; 2022 年,硬煤和褐煤的发电量必须分别降至 15 吉瓦; 2030 年,进一步减少到 9 吉瓦; 2038 年必须完全停止燃煤电厂的使用。
目前,煤炭是德国最丰富的本土能源,燃煤发电量占德国发电量比重仍然接近 30%,2038 年完全退煤的决定,既涉及到从煤矿到电厂整个产业就业人员的生计问题,对于德国能源供应系的稳定性来说也是个极大的挑战。前者好解决,花钱就可以。德国政府向煤炭淘汰地区提供了高达 400 亿欧元的财政支持,其中的 260 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建立新的研究设施,其余 140 亿欧元将分别用于褐煤矿区或受影响的联邦州的转型和发展,还单独设立了一个 50 亿欧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帮助煤炭行业老年雇员提前退休。但是后者的日益实现,却只能证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当前的退煤计划,就是个笑话。2018 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还是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曾对欧洲能源政策发表看法:“各种能源都应该考虑,而不是只考虑一部份能源…… 德国不尽快更换能源供给方式,将会完全依赖于俄罗斯能源。德国代表团哄笑作一团,回应曰 “德国只有一小部分能源从俄罗斯进口”。
现在他们笑不出来了。在 “断气” 的威胁下,5 月,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将发布一项紧急法令,允许联邦政府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恢复燃煤和燃油发电。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在 6 月 20 日发表声明称:“为降低天然气消耗量,必须减少使用天然气发电转而更多利用燃煤电厂。”其他欧洲国家紧随其后。
奥地利总理卡尔 · 内哈默宣布将重启并改造本国在梅拉赫区的发电厂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再次用煤炭发电”; 荷兰气候和能源部长罗布 · 杰滕宣布,内阁即将修改法律,解除对本国燃煤厂最高 35% 容量运行的限制,允许这些工厂满负荷运转至 2024 年; 希腊政府将本国燃煤电厂退役的计划推迟到 2028 年,并且加大了今年和明年的计划煤矿开采量; 法国能源转型部发布声明,表示目前“正在考虑” 今年冬天在法国东部的圣阿沃尔德重新开放今年 3 月关闭的燃煤发电站。显然,在现实的生活质量下降面前,碳中和什么的都要往后放放。这在其他国家看来,多半有些自己打自己脸。为了社会稳定、保障国民生活水平,牺牲节能减排,之前别人这么做,没少挨上面这些发达国家的道德大棒敲打,轮到自己反而不讲究了?
总结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环境下中国反而迎来了一次真正的机会,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新能源的研发已经初显成效。我们不仅仅在源头发电发力,更在更多的方方面面包括储能,电网等等方面不断地优化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技术将不再会被限制,我们将走在世界的最前端!
如果您赞同笔者的观点麻烦点个赞同,收藏加喜欢。有问题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一起讨论哦!
无形中加高了非工业国进入工业国的门槛。。中国可喜欢这玩意儿了,不仅身体力行的执行,而且跟欧美一起强制加忽悠其他国家一起来玩。。。。。。。。
有人说碳中和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要脸的阳谋?
海平面上升 66 米,中国前 30 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北、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天津、宁波、青岛、无锡、佛山、济南、南通、泉州、合肥、福州、东莞、烟台、常州、温州、大连等城市的市区全部被淹。
剩余的大城市主要有重庆、成都、长沙、郑州、西安。我觉得至少位于前面这些城市的人,应该支持碳中和。
66 米是按所有冰川全部融化计算的,实际上不太可能。因为海平面上升到淹没沿海城市时,本身就会大幅减少碳排放了。美国日本等国确实也会被淹,但是被淹的沿海城市也不会因此就从海里升起来。
另一方面,中国也要高科技转型,和欧美一样可以用碳中和限制后发国家(印度、东南亚各国)。碳中和对于这些国家确实可以说是阳谋,但是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没有理由不支持。
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现在是哪个国家掌握了最高效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碳中和除了减排之外也能通过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来解决,还可以同时解决粮食问题。
如果现在跟你提环保,你肯定会想到有一项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然后再多说一点,为什么全球会气候变暖,你就会想到是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然后,想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要限制工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清洁能源。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的气候变暖到底有多严重呢?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有待商榷。
我们先看一件事,就是美国对于碳中和的态度。当初签订《京都议定书》的时候,美国根本不屑一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年的美国也是制造业大国。美国大量制造业都还在美国国内。美国根本就不屑于签订这个所谓的《京都议定书》来限制自己赚钱。到了今天,美国在特朗普时期甚至退出了《巴黎协定》。他之所以退群,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根本不想要一个麻烦的巴黎协定阻止美国发展制造业。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果,第一,美国确实不认为全球正在迅速变暖,第二件事就是美国很清楚这个协定就是阻碍各国发展制造业的。今天拜登又跟着欧洲一起压制中国,也是因为拜登不认为美国还能制造业回流。
![](data:image/svg+xml;utf8,)
2009 年 11 月,黑客攻击了东英吉利大学的数据库,在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前夕,欧美科学家交流的上千封邮件被盗。这些邮件记录了 13 年间,全球气候变化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显示,全球在 60 年代之后就已经停止了变暖。也就是说,欧美科学家一直在气候数据上造假。这起 “气候门” 事件的爆发,引爆了整个世界的舆论。最终东英吉利大学的琼斯教授不得已宣布辞职。为了平息事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秘书长和东英吉利大学联合发表声明,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
东英吉利大学是全球气候变暖学说的大本营,然而欧美有些事一直不太符合常理。既然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非常重要。那么,以下这些事应该怎么解释呢?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前,也就是 2019 年 11 月澳大利亚山火肆虐,这场大火因 2020 年 2 月的新冠疫情而被掩盖,实际上这场大火一直烧到了 2020 年 7 月。30 亿只动物因为这场大火死亡,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有种说法就是因为澳大利亚大火。先不说这场大火造成多少生灵涂炭,就仅仅是碳排放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但是欧美国家有对这场大火做过什么拯救措施吗?并没有,这场大火就这么一直烧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而 2017 年 10 月加州也爆发了山火,这场山火也给美国加州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面对这场大火,加州也是任其发展,最终自然熄灭。有人可能说山火是天灾,根本无法扑救,只能让其自行熄灭。但是,同样的山火发生在中国就不一样了。1987 年大兴安岭发生了大火,这场大火最终造成了 101 万公顷的森林被烧毁。然而,此时国力还不算强的中国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仅仅 28 天就扑灭了这场大火。所以,欧美国家真的重视减少碳排放吗?也许,这仅仅是个噱头而已。
根据 “气候门” 公布的数据,从 60 年代以后,世界平均气温根本就没有上升。而根据另外一派的说法,地球的气候本来就是波动了。我们目前属于冰川时代的末尾,温度本来就是不正常的。而地球的温度本来就不应该这么低。在人类有文明以来,地球的气温也是在不停地波动的。古代工业落后,但是地球的气温也不是一直很低。所以,气候变暖很有可能就是西方世界的阴谋。拜登突然带着欧洲国家开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打压中国。而这场大会也是各国博弈的战场。中国目前正在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欧美国家的目的很明确,利用环保提高中国工业成本,从而达到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这些年欧美国家为了限制中国商品的成本也是煞费苦心,先是从人权上面要求中国公司涨工资。然后又从各方面制裁中国的原材料。而环保也是他们的一个手段之一。如今的美国早已经没有了制造业,拜登更加轻装上阵,希望在环保上面打压中国。
但是,有一个梗就非常说明西方国家的阴谋有多么可笑。美国搞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低碳环保” 的新世界计划,又倡导世界应该都尊重人权。最终,美国发现自己提出的一个个搞垮对手的计划在中国这里竟然都实现了。这一次西方又失算了。如今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都已经日渐成熟。当西方还在喊口号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制造业升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非常有底气地喊出了 2030 年 “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口号。而此时的西方却还在为能不能排核废水而纠结。
哪有这么骂人的人呢?
从历史的长河看,人类文明历史中比现在冷的气候有比现在暖和的气候也有。现阶段只能讲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管气候变冷还是变暖都是自然界的正常波动,有没有人该变还得变。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全球变暖这个话题实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来看,从来没有哪个时期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如此之大。每天人类各种活动无时无刻改变着世界,特别是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将大量锁在地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这种影响直接导致气候的剧烈变化而不是比较缓慢的变化。什么东西一旦剧烈变化就难以适应,自然对人类生存带来不利。
那么到底该不该管呢?肯定该管呀!
既然西方提出这个全球变暖这个概念,特别是几乎所有经济发达地区都靠近海洋,变暖确实对人类社会影响极大,我们结合实际因势利导提出碳中和有什么问题?海平面升高对经济有多大影响?住海边的就不是人?
要是碳中和是漂亮国提出来的大家又怎么看?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可以这样说,毕竟他们自己总是忽略排碳的锅,甩到发展中国家上来。
但是对我们自身来说,减碳的确能够带来好的收益,毕竟它客观上推动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也会为环境保护带来利好。
额,这个也不算是,
欧洲人最早提出了碳中和,一开始美国人比中国人还不乐意,甚至退出了气候变化协定。我认为这主要是各国地缘形势决定的。欧洲除俄罗斯以外化石能源匮乏,俄乌战争一打让主要欧洲国家都琢磨着怎么实现能源自由,摆脱对俄依赖,所以欧洲人自然对碳中和最上心。美国资源那么丰富,页岩气储量惊人,整个国家的富裕生活都建立在资源的大量消耗上,人均能源消耗数倍于我国。我们国家资源总量也不少,但人均太少,不过前些年较早的开始了产业转型,只要国际环境再给点时间,我们很大希望摆脱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有些产业如光伏新能源车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突破,能够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巴黎协定 2015 年就已经签订,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做出碳中和承诺,这个大势就像当年的全球化一样不可逆转,正是在这样的内外形势下,我国做出了 3060 的双碳战略。
如果我们没有胜算,就不可能做出承诺。更何况在碳中和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牌可以打的,在达标期限和措辞上也给自己留有余地,这也是我们国家严谨和聪明的地方。
所以,我不反对有些人用阴谋论的角度看待碳中和问题,毕竟特朗普之流也是从类似的角度出发反对全球化,力推美国优先。当然,碳中和议题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相关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不论将来我们以何种方式实现了 3060 战略,亦或是没有实现,我相信历史一定会对这个时期人类共同付出的努力给予积极评价,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我是一个环境专业的机场人,正在做一些机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欢迎志同道合者一起交流
公众号:航旅咨询
说碳中和,就不得不提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真的有害么?
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全球变暖。
第一次的时候中国是在汉朝,目前中国境内是没有犀牛的,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史书上就有犀牛的记载,汉时期,中原气候温暖湿润,中国那时候是有犀牛的。
第二次的时候中国是在唐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安能吃到快马送来的荔枝。
现在中国的荔枝主产区是在东南沿海,但杨贵妃吃的肯定不是广东的荔枝,要是唐朝从岭南运荔枝到长安,再快的马也不行。
唐朝时,四川盆地内气候更加温暖,荔枝有大面积的种植。从四川盆地,走汉中至长安,才能赶在荔枝腐烂之前送到西安。
所谓盛唐雄汉,所以气候变暖,对中国真的有害么?
你怎么确定中国不要这个阳谋
通过碳中和,对内进行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难道你们没有感受到环境变好了吗?
或者你们想一直让中国从事那些高污染,低价值的产业?
没有碳中和这个压力,国内改革还真没有那么顺利
不想想我们国家这么不竭余力的推行,真以为被忽悠了?
有的好的方面,该学习就学习,不管谁提出的,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听到西方国家不推行了,那上就也想放弃,那才是傻,一点战略定力都没有
是的。
因为碳更本就中和不了。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 “零排放”。
所谓 “零排放” 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
你把化石燃料里面的碳固定在绿色植物里面,那么绿色植物里面的碳又去哪里呢?
所谓的零排放不是扯淡是什么。
简单的说你要固碳那么化石燃料里面碳就不能参与碳~氧循环。
既然参与了碳~氧循环你还能叫零排放?
你已经加入了碳~氧循环了,既成事实无法改变。
植物可以固碳?
你是不是不拿你大哥真菌不当干部。
年年都是百年一遇的水灾、干旱、高温、低温,自己的勾子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吗?
盖亚论是环保的重要理论,而盖亚论更本不就不支持碳中和。
碳~氧循环中的碳一直在增加,气候不异常就见鬼了。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你保护个锤子。
更新
种树可以环保的理论是:
球表面的温度、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势及大气的气体构成等是由生命活动所控制并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得地球环境维持在适合于生物生存的状态。
属于气候学,并不是生物学。碳氧循环控制的是温室气体。碳氧循环控制碳的总量会让地球变冷或者变暖。植物和大气中的碳保持动态平衡,唯一不同的只有气候,而气候控制的是动物。
地球变冷或者变暖能控制生态圈,继而影响生态位,控制生物演化。
所以环保并不是保护地球,而是保护人类,因为在太古宙也是有生物的,就看你人类活不活的下去了。
从历史来看碳是在不断的固定在化石燃料里面,当然这个历史是地质历史。
你说我种点树,用植物来控制碳,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毛乌素沙漠本来就是森林,是因为人类的活动而退化成沙漠的。
中国洪水多这个都知道,但是 2021 年 8 月中石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抗击洪水知道吗?
为什么固碳和真菌有关,你觉得今天的植物能形成这么厚的煤层吗?
这以真菌的分解能力有关,不仅人类演化出了智慧,真菌也演化出了超强的分解能力。现代不可在能出现这么厚的煤层不是时间问题,而是真菌的分解能力变强了。
植物固碳,异养生物排放碳,它们之间会通过温室气体平衡,形成一个特有的生态平衡。
简单的说就是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还原和异氧生物对碳的氧化之间的平衡。
碳氧平衡是植物和异养生物之间的平衡,你使劲往里面加碳,它们依然会平衡,只不过是另一个生态平衡。这个新的生态平衡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就是问号了。
是最要脸的阳谋。
“我就问你,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
这是丁仲礼院士在接受柴静采访时,反问柴静的两句话。
也正是这样强硬有力的质疑反问,让丁仲礼院士于当年上了热搜。
大家纷纷对丁院士敢怼敢讲的 “刚” 劲十分钦佩。丁院士也因此被公众熟知。
最近,美国制裁了丁院士。
美国政府把丁院士列入制裁名单。
丁院士同柴静争辩的是中国排放的指标问题。
而不是反对碳中和与碳达标的问题。
很多人看到丁院士同柴静的对话,以此来说,丁院士是不讲环保,是反对碳中和等,这是无稽之谈。
争取更多的碳排放权与碳达峰,碳中和并不矛盾。
所谓的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写进了我国国策的。
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国之所以能宣布碳达峰,尤其是在 2030 年这个不算远的时间节点达到,跟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有很大关系。
其中最最突出的是太阳能产业。
上面是我的一个高赞回答。
而最近俄乌战争爆发,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危机。
这导致我国一些卖光伏组件的公司的股票大涨。
与之对应的是,欧盟声称: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光电产业。
美国也对应的放弃打压措施。
从能源的角度考察,出口光伏组件,不能仅仅当成卖硬件,把它看成出口能源,比如出口石油更合适。
[
电子书
能源资本论
作者 殷雄 等
会员专享 ¥52.8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58fb08527128fbe9bc93ea6d21c798c5)
碳中和哪里说的上,工业化才是。
没有工业化,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欧洲也就 2 亿到 3 亿人,中国顶天 4 亿人。美洲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工业化,那边养 1 亿人就足够多了。
那人类应该还在慢条斯理的过着 “田园牧歌” 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么会有什么碳排放,什么环保的问题。
这么点人口,光太阳发射到地球上那点能量就够全人类用的了。为什么要去挖煤挖油挖天然气啊?
为什么工业化,当然是为了人类自己啊!
同样,为什么碳中和?也是为了人类自己啊!
一。古代河南能跑大象
现在大象最多北伐到昆明就润回普洱
那么古代温度那么高,是原始人在大力碳排放吗?
二。中国几乎制霸光伏中上游产业链(组件不说产出一半,那也有 95% 了)是产业链不单是组件制作。(下游是发达站,这没法制霸)
光伏发电成本低于了火电。(虽然是辣鸡电)
别的我都不懂,我只知道,如果继续保持现在全球升温和冰川融化的速度,我们这辈人有可能真的会见证 “海平米上升 1 米”。
“海平米上升 1 米” 意味着什么?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沿海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影响,比如上海大部分地区都会被淹掉…
我也不知道如果到时候真淹了,那些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在上海这些城市买房安家的人什么感觉…
当然了,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沿海地区该淹也都要淹,大自然管你是谁~ 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现在只不过是在争谁能继续多吃两口的问题,但最后结局都一样。
说到底,未来的事情现在还没发生的时候,人类总是可以当它永远都不会发生,总是想着再吸一口,对此我表示很理解,毕竟我在沿海城市没房子,而且我这里海拔 400 多米,暂时淹不到~
但有一说一,今年夏天是真滴热啊,我看了 3 遍《后天》才缓过来…..
答:碳中和其实最初是欧美发达经济体阻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表面是所谓环保,实际上还是一种贸易保护和经济打压。
简单来说,碳排放权是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权,我们 GDP 高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高碳排放,而欧美作为工业革命最早的受益者,近百年来碳排放早就达到峰值,经济增长也达到了峰值,使得少数欧美人享受了高质量生活,但也正是近百年来欧美工业革命发展导致了大量碳排放,而形成了温室效应。
但欧美却把温室效应的责任推给第三世界发展中经济体,忽略自己历史积累的碳排放量,要求还未完成工业化和脱贫的发展中经济体,限制碳排放,限制经济发展,来满足欧美人口中的环保主义。
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自然不会同意这种损人利己的方式,丁仲礼院士站在发展中经济体的角度,提出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让发展中国家能够保持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碳达峰,而后再逐步实现碳中和的责任,环保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而欧美发达经济体表面碳中和,实际上把各种高碳排放企业哈产业搬到发展中经济体,逃避碳排放责任,还反过来要求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这也是为何早期京都议定书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欧美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经济和贸易利益,去实现所谓环保和低碳,只是口头承诺。
随着 2020 年各大经济体推动碳中和目标规划,欧美也进行了自身碳中和目标的规划,但欧盟陷入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之后,部分欧盟经济体又开始放弃碳中和目标,重启废弃煤电厂和核电,比如德国。
美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兑现自己的碳减排承诺,而欧洲则是陷入极端环保主义,甚至推出碳关税来进行贸易保护,争夺碳市场定价权,而维度中国在借助碳中和规划,实现自身能源经济和工业的低碳转型升级,摆脱欧美主导的传统能源经济和工业利益体系,打造新能源产业链和新能源供给体系,推动碳中和的同时,获取全球能源经济的话语权,并且把新能源技术推广到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带动第三世界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气候地理这些事,稳定就是最好的,因为是个究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前排几个回答观感就是巴不得赶快放弃碳中和,为全球变暖狠踩油门。
最高赞应该是个反串高级黑,他提到了新仙女木事件,来佐证气候变暖北美完蛋。
新仙女木事件本身就是 “气候地理” 稳定就好的一个最佳佐证。
我不是学这方面的,只是看过科普文。你们感兴趣自己去搜。
这个事情大概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气候逐渐变暖。直到北美和格陵兰的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涌入大西洋,影响了大西洋暖流。导致北美在几年里平均气温爆降 20℃,全球降五六度,一种叫仙女木的寒带植物一路长到墨西哥。造成了全球进入了 1200 年的短暂寒冷期(北美覆盖冰雪反射阳光,导致欧洲变冷,欧洲覆盖冰雪反射阳光,再带着亚洲变冷)。顺便摧毁了一众远古文明(没想到吧 人类一万年前就已经有部落城市遗址了,那些文明大部分都在这次寒冷期里死光了)
这个就是全球变暖带来 “极端气候” 的究极典型。谁也不知道格陵兰岛和南北极融化是会淹了欧洲还是造成一个 1000 年的短暂寒冷期。
有些人大棋下傻了,动不动就站在社会顶点盲目臆测,求求这些人格局再大一些,那一千年的短暂冰期也算是晚冰期 “全球变暖” 的一部分呢。
不是。
碳中和包括:
海洋固碳,土地固碳,人为固碳。
我们的碳中和包括两个方面:
一定程度上的减排;实在要是减排不了那就人工固碳一些。
最后的计划是,固碳 约等于 排碳。完成碳中和。
碳中和不能全靠人为,人为因素大约占碳中和的 30% 左右的影响。
所以假设我们在 2035 年碳达峰,剩下的 25 年:
1,将部分化石燃料能源转换为清洁能源。
2,将部分碳人工固化(比如秸秆烧成木炭回填等)。
3,其余的交给大自然。
就能在 2060 实现碳中和。
终于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了!
但凡初中毕业的,学过化学的,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就知道碳中和是多么扯淡的事情。
傻人做傻事,正常。
聪明人做傻事,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旦中国举全国之力搞出来了 “人造可再生能源”,那么对于整个旧世界都将是一种降维冲击,那样一来,中国可以不靠能源出口国为生,一方面全面碾压依赖传统能源的西方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也将对沙特、伊朗、俄罗斯形成能源技术竞争关系。。。。。。届时,中国将与全球为敌,成为全球公敌的中国,将遭到旧世界更为猛烈的斗争反弹。但同时,那时的中国将空前强大。
一旦突破了能源掐脖子瓶颈,再也没有任何势力可以阻挡中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人类想在未来为所欲为,前提就是突破能源枷锁。
美国,正在这条道路上努力着。美国是最想抛弃旧能源的国家。
中国,也是。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目前正在做的事:
用地位、实力去镇压和歧视黄昂(黄种昂撒人)和昂撒洋夷,且让黄昂和洋夷无力反抗。
我就是正在当一名为所欲为的中国人!我想歧视谁,我就能歧视谁。歧视白种人,是中国人自古天生自带的权利与义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霸权,中国人自古就是地球上的人上人,有本事你们来推翻我呀,就是天生比你们白种人阶级地位高!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韩闻秦之好兴事, 欲罢之, 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 令凿泾水, 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 并北山, 东注洛, 三百余里, 欲以溉田。
翻译一下:
战国争霸时期,韩国听说秦国想对邻国兴兵,便打算使计让秦国力疲惫, 不使他向东来征伐韩国。计策是派遣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国, 叫秦国开凿泾水, 从中山西起一直到瓠口, 开一条河渠, 沿着北山向东注入洛水, 长三百多里, 可用河渠之水灌溉田地。
与碳中和这个阳谋像不像,以为你好的名义,让你做对他好的事情。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强,计谋总是会被拆穿和发现的。
中作而觉, 秦欲杀郑国。
也就是说
秦国在凿渠工程到一半的时候, 觉察到这是中了韩国的计谋, 于是想杀死郑国。
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你这个水工郑国,你会怎么做?
郑国曰: “始臣为间, 然渠成, 亦秦之利也。” 秦以为然, 卒使就渠。
也就是说:
郑国说: “我当初是间谍, 但是渠凿成后, 也是对你们秦国有利的。” 秦国认为郑国的话不错, 于是, 命令继续凿渠。
然后结果是这样的:
渠就, 用注填阏之水,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 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因命曰郑国渠。
也就是说
渠修成后, 用渠中积蓄的水, 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 每亩收成有一钟。于是, 关中的田地都成为了肥沃之地, 没有灾害之年。秦国从此富强起来, 最后并吞了那些诸侯国。因此, 秦国将此渠命名为郑国渠。
碳中和是不是阳谋,就跟当年的郑国渠是不是真的间谍活动,本身其实是价值中立的,主要要看结果。
郑国渠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秦国借此更加富强,加速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而碳中和的后果,我们也基本上看到了初步结果,那就是,中国借此,正在奋力挣脱原有的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束缚。
1、新能源汽车中国弯道超车,掀翻德日的汽车封印为时不远
2、中国光伏,目光所及,已无对手
还有中国风电,国家电网,中国水电…,在碳中和战略的大旗下,一个一个的发展起来。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真正的实力面前,无所谓技巧。
而实力,来自于努力。
犯其之难,图其至远。
真的大家普遍意识到碳中和的必要性了,那说明气候变化已经很严重了。真的要等到那一天才会觉悟吗,这点发展空间和全球气候变化一比,真的微不足道。世界就一个地球,看着办
根据地球的实际情况,碳中和事好事,针对现在各国发展的状态,制定出来的措施,是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开发自身潜能的,是一种变相的阻碍,这中间,还是一个利益当先的问题,只是基于了一个道德高点
先回答:是
现代发展的本质是什么?是烧开水。而 C 是烧开水目前来说最简单,最便宜的方式之一,而 C 排放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权
简单来说就是一份食物,西方拿走了大多数,然后小部分让其他国家分,而我国就是小部分
我不太理解一些国人支持西方所谓碳中和方案的,他们的说法就是食物是有限的,别人已经吃了那么多了,干脆中国自杀以释放食物,让其他人吃饱。我是不太理解这种人的思维的,如果现实认识这种人,我只想说,你牛皮,请把你的身家都给我。。。。
中国的碳中和一直是反对西方分走大蛋糕的方案,而是希望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是站在大多数人利益上,是站在道义上的行为
中国而且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碳中和方案
在中国还在控制空调温度的时候,西方在享受。西方的大 house,西方的大排量汽车,你觉得这公平嘛
在我的了解里碳中和调门比较高的是德国与中国,捣乱的是印度与美国。
不要脸这个评价或许很合适呢
然后说一下对于关于碳排放的看法
人均碳排放和碳达峰都不是公平的标尺。
十倍人口可能人均碳排放更低,但是造成的依旧是破坏性作用。
碳排放的锚应该是碳吸收,并不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有资格拥有更多碳排放,也不是人口更多的国家有资格拥有更多碳排放,而是应该让拥有更多树木雨林的国家有资格拥有更多的指标。
真正让绿树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工业化国家可以利用工业品收割落后国家,却也可以接着碳交易购买排放指标来支付转移。
如果开发的收益是自己的,环保的价值却是全球的,如何能够持续呢?
这样子又是经典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会引发什么后果的问题了
这里必须要引用特朗普的名言了:The concept of global warming was created by and for the Chinese in order to make U.S. manufacturing non-competitive.
全球变暖这个概念是中国人创造的,为的是打击美国的制造业。
碳中和从目的出发是好的,如果不对碳排放加以控制,那么恐怕像今年这样的高温和旱灾以后会越来越频繁,最终损失的是人类自己。
那么如何实现碳中和呢?控制碳元素排放,具体到工业技术层面上如何落实?这里分歧最大,也常常被发达国家拿来当政治博弈和压制发展中国家的武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才是第一要务,只有依靠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才能让人民稳定地脱离贫困。而对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来说自然会有更多公民对生活质量产生进一步的需求,而发达国家政府往往在自己不愿意付出减排的代价时会向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开刀。但直接这么说根本不符合 “普世价值”,所以他们想了一种话术:“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请你们这些发展中国家注意收敛”,全然不提自己在工业革命初期可以无拘无束地排毒。
其实真正合理的减排方案是让过去 200 年来人均碳排放最多的国家进行最大力度的碳排放控制,把自己当年享有的排放权以同等规模挤给发展中国家。
这里举三个国家当反面例子:(1)俄罗斯:至始至终完全鄙视碳中和计划,自己过去沙皇和苏联时期排了那么多含碳元素的物质,现在完全是一副 “翻脸不认人” 的态度,拒绝为自己当年做的事担责。其实可能俄罗斯是最期盼气候变化发生的,一旦全球变得越来越热,自己西伯利亚的冻土就能化为良田,当年掠夺的那么多领土就会化为正面效益(2)美国:作为过去 100 年最大的污染排放国,完全不反思自己,疯狂逃避责任。共和党、民主党一丘之貉,前者直接退出巴黎协定,作为最强大的发达国家却完全不知廉耻;后者直接挑拨俄乌冲突,俨然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姿态,强迫各个国家放弃碳排放,然后自己凭借着资源优势装圣母。 (3)德国、日本以及部分欧盟国家:默克尔的伪装术十分成功。表面上德国装作一副自己很努力减排的样子,实际上拼命掩饰自己人均碳排放占便宜的事实,站在道德制高点不断指责巴西,中国,千方百计限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
虽然我平时会在一些政策下阴阳怪气,但中国在这方面做的是真的好:既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产业升级完成了自己制定的目标,又大体上保障了人民的发展权,顺利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从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本身是有引导和偏颇的,抛开要不要脸,我们来看碳中和与阳谋。
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阳谋,我们引用百科的解释:阳谋 ,是针对阴谋而言的,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通过这段解释我们可以感受到,阳谋实际上是一个中性甚至偏褒义的词语,而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应该有一定贬义。我们抛开词语本身的褒贬性,来思考事情本身。在大环境下,你做的所有顺应潮流的决定都是阳谋。借助潮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实现我们的目的,古代叫顺势而为,现代叫风口。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
那接下来我们要确定的其实是:碳中和是不是一个大多数人要做的事?
我在这里也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
那如果以上答案都为 “是” 的话,那至少可以说明碳中和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要做的事情!
楼主之所以说这个阳谋不要脸,无非是因为碳中和的背后是国家之间对于经济的博弈。
但我们细想,这场经济博弈,难道不是大势所趋吗?
美元的霸主地位伤害的多少国家的利益!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建立新的经济体系制衡美元只是时间和方法的问题,前些年的数字货币通过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中国之所以反应这么大,是因为目前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属于利益受损的一方。但基于我们前面讨论的结果,这场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和手段的问题,那这场博弈本身就变成了 “势”。我们同样需要顺势而为,做出“阳谋” 的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碳中和不仅不会损害我们的利益,反而会成为我们发展的催化剂。
你怕不是对阳谋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阳谋 ,是针对阴谋而言的。阳谋: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所以阳谋是啥?就是我做的事就是堂堂正正告诉你要干什么,然后还能逼着你不得不跟。而不是我用拳头或者其他阴招逼着你不得不跟。
碳中和是什么?
明面上是为了环保,要减少碳排放,实际上是利用老子的先发优势,设立门槛,让发展中国家不能进行工业化(工业化是碳排放超级大户)。如果你不听老子的,执意要发展工业,那就别怪我不客气,给你出盘外招——制裁手段了。
所以这他娘的是阳谋?妥妥的阴谋啊。
表面上是为了全球环境,实际上是想达成技术垄断,工业垄断的目的。只是找了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全球变暖,合着前几百年的超量碳排放不就是你们发达工业国干的?到了现在,哦,要控制排放了,好家伙,你拉着我们穷狗一起不许排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谁欠地球老爷钱,谁去还,难道说,你们发达工业国超量排的碳,现在少排,还得我们穷狗国也要负责?
所以这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根本就不是阳谋,作为阴谋,要不要脸?
那啥,阴谋还需要脸咩?
碳中和不是。
借题发挥压制落后国家发展才是。
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叫科学。
为了阻止气候变暖,舍不得换掉自己的大排放卡车,天天想着宰了隔壁李三的毛驴,这叫霸权。
但你要说阳谋,也谈不上。
用碳中和的大义压制他国的国家,其核心逻辑是:
前提 1:碳排放(工业化生产)会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城市。
前提 2:虽然如今的气候危机主要是由于我早年的发展导致的,但是早年的发展同样让我现在比你富有的多。
前提 1==> 推论 1:如今我(施压国,下同)和你(被施压国,下同)毕竟都在地球上,海平面上升我们都会受苦。
前提 2 + 推论 1==> 推论 2:我比你更加富有,所以未来哪怕我们受同样的苦,我也许还能活,你也许会死,所以你的状况比我更紧迫。
推论 2==> 结论:因为你比我着急,所以节能减排这事得你来求我。
而反制这种逻辑的方案很多。
比如,反制推论 1:我(被施压国,下同)的领土中有大量的高海拔地区和寒冷地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反而会改善我的生活。
再比如,反制推论 2:我也许会死,但是我拥有某种手段,可以保证到了那个时刻和你(施压国)同归于尽,所以你最好老老实实地和我一起节能减排。
再比如,反制前提 2:你现在确实比我富有,但财富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我的财富地位会发生逆转。
甚至这种方案也是可以的:反制推论 1--> 我拥有了天顶星科技,在气候变暖毁灭人类之前我就太空殖民了,这破地球你爱怎么玩怎么玩,爷不伺候了。
唯独这种方案不行:反制前提 1,无视气候变暖的警告,无视科学,无视气候的客观变化,只要我不睁眼我就不会被干扰。装鸵鸟并不能解决问题,客观发展也不会因为反智主义发生变化。
碳中和也许是欧美的阳谋,但未必不利于中国和世界。
对于国内宏观环境有利之处的不成熟的看法:
1.“双碳” 目标与 2015 年开始经济结构转型是一致的;
2. 新能源的供应链与产能基本集中于中国,也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
其次,谈谈对于自然环境的危害:粮食危机、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也许碳中和的实施会对中国的经济形成一定程度的阵痛,而且我们的寿命肯定也等不到海平面升高的那一天,但有时候想起 100 年前的 90 后为这个时代留下的,总觉得我们这辈人还得为下一代做点什么。
答后又审了审题,这个问题有问题,没问谁的阳谋。
如果提问的是 “是不是欧美的阳谋”,那确实是;
如果提问的是 “是不是 zg 的阳谋”,那我只能说,这不是谋略,这是展示中国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南方大雨淹城
北方干到冒烟
啊对对对
你们要发疯别带上我,我还盼着有一天能回到小时候那样年年有雪玩的气候。
地球:看来还是不够热。
西方发现自己短期内无法做到继续或者持续产业升级了,后面的发展中国家眼瞅着就追上来了,陆续的也都开始进军高端领域了,领头羊地位要不保了,这咋整。
只能忽悠呗,环境问题、人权问题,提出各种问题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进程,乃至打断其进程。还不行,那就发动贸易战。对于能源国家,没法发动贸易战的,体量小的就直接发动代理人战争,搞热战,热战搞不了就各种冷战。
这不就是西方的一贯套路嘛。
碳中和也是他们这些套路里面的一个。只不过这个套路,因为俄乌战争,反而卡了自己的脖子。所以,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放弃这个碳中和了,该烧煤烧煤,该烧木头烧木头了,先饿不死、冻不死再说呗。
其实,西方国家选择跟咱们中国玩套路,也实在是无奈之举。跟我们玩套路,我们不得是他们祖宗啊,玩不死他们。我们这不是都定好规划了,本世纪中叶,就彻底玩死他们。【狗头】
北欧环保小婊砸已经被认定通俄了, ,被像一块破抹布一样抛弃了
别的俺也不太懂,美澳前两年森林烧了不少,碳排放费交了吗?森林是固碳的,这碳排放费是不是该交双份的?
碳中和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要脸的阳谋?
屁阳谋,妥妥的阴谋。
现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 365.2419 天,10 亿年前,地球一年至少有 516±20 天,1 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每年约为 385 天,这说明什么?从前地球的环日黄道是扁扁的椭圆,这叫大偏心率,现在已经快要成正圆了,这是小偏心率。
地球公转轨道这个不明显椭圆的偏心率仅为 0.017,具体参数是:半长轴:1496 万公里,半短轴:1495.8 万公里。哈雷彗星的偏心率高达 0.967。
水星有着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轨道偏心率为 0.20563,在远日点的距离大约是在近日点的 1.5 倍,在近日点时温度高达 700K,而在远日点时只有 550K。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研究发现,地球轨道偏心率是不断变化的,周期为 10 万年。地球的轨道偏心率目前为 0.017,在冰期时增大为 0.0607。由于接收太阳能量的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小时为间冰期,轨道偏心率大时为冰期。
用于解释地球冰期 10 万年周期的假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二氧化碳驱动,即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影响了全球气候。另一个是轨道驱动,指的是地球轨道的变化造成太阳辐射的变化,阳光更温暖了便会造成冰期的终结。后者又叫做米兰柯维奇循环。
其实,冰川周期二氧化碳驱动和轨道驱动合二为一,因为,地球冬夏季的大温差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曾经的大偏心率的轨迹会使地球在冬季离太阳更远,所以,冬天会更寒冷,高原和南北极积累的冰雪越多,海洋里的水便减少,这就叫海退。
4.0 万年前的海退,海平面下降 110 米,渤海、黄海都干了。约在 3 万年前至 1.6 万年前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地球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海退,海平面下降的高度达 150 米,一些大岛和洋洲上的土著居民便是在这个时期徒步跨过海峡到达的。
一万年以来,地球出现了五次小冰河期,哪个跟人类的活动和消耗有关?
由此可见,气温升高主因根本不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惹得祸,实在的原由是现在冬天不够寒冷了,人能逆天吗?凭什么要让几十亿的大陆居民为拥挤在小岛上的丁点人口而牺牲?
是的。
环保少女已经通俄了。下一步就是提出地球变暖的人都是俄罗斯的间谍,这都是普丁的阴谋。
然后马上一群人跳出来从各个角度来洗地。
这个问题丁仲礼院士早年前就谈到过。先不论地球有时期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千百倍,如果国家提倡低碳环保不带政治因素,而是从人的观点出发,那这个政策肯定是好的。现在的情况是西方政府的人均碳排放居高不下,却把责任都推给了中国,从舆论上攻击中国破坏环境。从这方面看碳中和就是实实在在的阳谋。
无脑反环保在我们这已经是种政治正确了
2022 年之后,这类阴谋论少了些,毕竟见了棺材所以掉了泪
别的不说,这两年空气环境是肉眼可见的在变好。
今天我在我家窗户上看到了我小时候才能看到的壁虎,还有楼道里竟然看见了蝙蝠,真是吓我一跳。
要知道,我至少有十年没见过这些玩意了。
还有这个点了,楼下的蟋蟀声听得是真真切切。
现在就缺树上的蝉鸣了,以前到了夏天那中午头子整条街都是。
专利制度和专利法的出现和完善,保护了知识产权,促进了人类技术发展。
但是专利制度本身,被自由资本主义利用了以后,又对人类知识和技术产生了禁锢。
碳中和也是一个道理,只要碳中和被自由资本控制了意志,碳中和就会展现出它压制弱势人类族群发展的一面,变成了一种压迫的工具。
人类,几乎可以把一切美好的理想和远大构思,变成压迫,压制,压榨的工具。
他妈的…
都热成这鬼样子了还阴谋啊。那是不是要热到 45 度,50 度才能明白不是阴谋啊?
做光伏的利益相关方不请自来
话说这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矛盾问题嘛,这次哥本哈根会议确实气人,我们在努力的搞太阳能,砸大把的钱搞绿色氢能源,你们开会重点竟然是 CO2 怎么多排放,谁多排放,排放多少合适?像极了以前的意外指标,煤矿每百万吨能有几个人发生意外,谁能多几个人发生意外,几个人发生意外合适,这个指标当时也是抢破头的。现在好歹也是文明社会了,我们履行社会责任,咱剩下的谁也别拖后腿行不行?碳中和又不是一点二氧化碳都不让你产生,只是产生多少治理多少的事情,工厂要用电,我们搞电池板代替火电(光伏发电成本在一度电一毛钱出头,差不多是一毛零六厘到一毛零九厘钱,是火电的三分之一,但夜间不能发电的缺点确实明显),工厂要排放,我们搞绿色氢能源中和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这个目前还处于前期研发阶段,属于赔本买卖,全靠太阳能电池撑着。说起来现在排放越多,等到碳中和的时候我们的绿氢就会挣得越多,但是我们是真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搞来搞去,碳中和实现不了,气候变暖遏制不住,因为众所周知,全世界能不能碳中和不是兔子一家说了算的。
对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冲突问题,我们的想法是,拿出一部分发展来(从净利润里拿出一大半来),去履行社会责任,先保证生存权,等到生存权得到保证的时候,我们拿出来的保证生存权的前期投入,全部会翻了倍的回来。
好像有点跑题,但是碳中和要不要搞,没有别的办法,碳中和一定要搞,别人不搞我们就先搞,然后拿着我们搞出来的东西挣他们的钱嘛。所有人都不搞,那就所有人一起受损失(主要城市被淹掉了,我们搞的电池发的电也卖不出去嘛),这不是骗局还是抢劫的问题,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这是发展机遇,起码对我们来说是发展机遇 hhh(世界的光伏产业链目前基本上都在中国)
p.s. 隆基招人,欢迎大家私聊我(对,我是一条广告。)嗷,我不是人事,我只是个想拿公司推荐奖励的社畜(手动狗头)
其实差不多,这就好比,一群有钱人在饭馆聚餐,山中走兽云中燕的,大吃大喝。吃饱喝足的时候,让人把餐馆门一关,说今天这顿饭,咱们所有人按人头 AA。结果有个普通人,进来喝了一杯咖啡,也给关起来要一起分摊你们大鱼大肉的钱
在一个村里,有少数几个先富起来的人,一直在大量砍树盖房子,全是木楼,结实又漂亮。有一天,他们看到村里的其他人也开始砍树盖房子了,不行啊,大家都这砍树,山都要光秃秃了。
于是他们开始商量并号召:大家每年开始只能砍一棵树,5 年后栽一棵树才能砍一棵树。但其中一个最豪横的一看不高兴了,你们每年只是做一些家具,一棵树当然够了,我还要砍树取暖呢,我不会响应这个号召,退了。
剩余的还靠树盖房的人更不高兴了,我们茅草屋还漏雨呢,一棵树哪够啊。有木房的人就说了,没关系,你们可以在我这来买啊,就是有点贵。
乱砍树对不对?不对。严禁砍树公不公平?不公平。
您好,温州市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碳中和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要脸的阴谋。
因为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0 年 9 月中国明确提出 2030 年 “碳达峰” 与 2060 年 “碳中和” 的目标,简称“双碳”。
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做节能评估、节能诊断、建设绿色工厂等措施,既可以为企业降本增效,同时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最可笑的就是觉得自己能改变地球的自然规律!
从古至今气候一直是冷热交替的
河南为什么以前叫豫州,因为真的有象!
有些欧美的阳谋不假,但碳排放确实是人类必须共同应对的事情了,不论处于发展哪个阶段的国家都要按照自己能力参与。中国近年来做的很好,可持续能源做到世界前列了,不怕阳谋了。其实与其总看政治方面那些阳谋倒不如埋头做事,做好环保首先也是咱家产业升级的好事,而那种落后产能不说祸害大气层,首先祸害的是本村百姓啊!并且自家人干活儿那么苦逼,靠你聊几句外部阳谋,有用么!
阳谋一说,别太上瘾。那些词汇是外交部发言人时不时说下就够了,剩下十几亿人还是做事重要,以及想好怎么做。
碳中和是中国为了可持续发展自己要做、且用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制西方的尝试。
更早的时候,西方国家从未在政治场合提碳中和,它们只是努力绑架发展中国家减排,借此划蛋糕(丁院士说得很清楚就不重复了)的同事,仗着技术优势兜售高价 “绿色” 产品和仗着配额优势卖排放额度。说白了就是薅羊毛的同时打压后发国家的空间。
中国是第一个在国际公开场合提碳中和的国家,并且一来就说我们要在 2060 年实现。这下倒逼得西方国家被自己搞出来的政治正确绑架,纷纷表态他们要 2050 年中和(比中国早 10 年,显得他们发达国家在干事不是敷衍)。
回头一看,除了核电这个没几个国家掌握技术、还因为各种团体活动导致在很多地方是禁忌或者政治不正确的选项以外,可选的风光水,中国的技术和产业链已经远超他们,他们自己的成本做不到,想做就只能纯纯的给中国送订单。
现在德国率先跳车不玩了,看看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国家气急败坏吧。
我看大多数人都再说西方的碳排放和咱们的碳排放之间的对比,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
西方那些国家大力发展的时候是什么年代?那时候环境完全允许污染,允许你极高的碳排放。而现在呢?正经人谁想环保啊,环保是不是金钱银山我不确定,但环保减排要花掉金钱银山是确定的。有这钱用在其他地方不香吗,为什么还要环保,还要减排?不是因为西方给压力,而是因为环境不允许我们像西方那样肆意破坏了。这是能不能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排放权力的问题。
错过了最高的发现时代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我们还没有发展成发达国家就被迫为了环保减排限制发展。有的的国家可以通过抢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可以有几乎免费的奴隶充当劳动力,但我们就是不可以。因为我们错过了那个时代。
柴静屁股肯定是歪的,但是雾霾可是客观存在的。疫情刚开始那一段时间我根本不为口罩担忧,是因为我们有远见?不是,是因为为了放雾霾我家常备 N95 口罩。西方大鱼大肉天天开空调我感知不到,但我冬天出门不戴口罩能被呛死可是记忆深刻的。
是的。
一切都是为了建立终产社会,富人永富,穷人永穷。
把穷人都圈死在穷国,不给发展空间(不许排碳),哪怕穷国国内革命到死也不顶用。
因为穷国无法战胜富国。
国别阶级固化,真是个好主意。
中国现在全力支持碳中和,变相全力支持锁死发展中国家的上升通道。
我们不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是自称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只是还在发展而已。
反问一句,兔家可以不参加这局游戏吗?
我一直觉得碳中和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阳谋,目的在于让这些国家内耗并且减少世界资源的争夺。
关键是中国还真上当了!!
因为中国也急啊,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地产已经跑不动了,急需一个新的增长点,并且希望能用它对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车,这个新的增长点就是电车。
这个初衷确实是好的,像丰田三菱等汽车就养活了日本很多人。汽车确实可以代替地产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
所以助了马斯克一臂之力,大开通道让他来中国办厂子,丰富电车的产业链,然后培养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企业,还给一众电车品牌补贴,比如李想,蔚来,小鹏等。
有个视频你们可以去看看,电车从生产到报废,整个过程造成的污染其实比油车大得多。
再往大了说,以后要是发生战争,一个干扰武器,所有电车都得失灵……
看来今年的极端高温和干旱还是强度不够,建议加带力度,接着上强度
啥意思,无脑反环保的意思是,欧洲人说啥那 x 国人就一定遵守,这时候怎么认为你自己很听话了?协议这种东西就是用来撕毁的,你不想减排你继续排啊,外国人还管得了你?
某些爱国人士可以看看环保宣传,你不想碳中和是打算和上面对着干了?哪个正常国家不在想办法减排?
今年还嫌不够热是不?赶紧烧秸秆抗议碳排放吧。
我就想看看人类会为了利益吵到什么时候,到现在依旧有大量的人认为气候变化不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死鸭子嘴硬到何时。
少年,还没热够吗?
那
碳中和包含了很多博弈和私心,但提出这个倡议的人想不到有天会被反噬
不能称之为阴谋,这简直就是一场明晃晃的恶霸行为。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环境,当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抑制经济。
这是全球公认的发展规律,那么只有我们发展吗?美国不发展?不排二氧化碳?日本不排核废水?美其名曰大家必须携手保护环境,遵守条约,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打压,控制不住我们的发展就找了个由头抨击我们的碳排放量。
中国碳排放量 7.4,美国 15.2,冰岛 6.2,挪威 7.0,日本 8.7,韩国 12.2,除去北欧国家本身依靠水利发电的优势外,日本、韩国、美国哪个国家不比中国多?
典型的过河拆桥。
是。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首页,搜索中美 两个字,能发现 2021 年中美举行了不计其数的环境会谈。 环保就是大国阳谋,制定环保标准,瓜分发展蛋糕。
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环保合作却日益紧密,简直了。
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是来卡我们发展的,后来发现,卧槽,原来光伏发电这么牛逼,原来风电还是挺便宜的,原来还真的可以通过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毒,让我们的发展成本更低,发展速度更快
不是,碳中和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试图以一种通过国际磋商和共同参与的方式,平和的解决工业化以来不断紧缺的自然资源分配,以及缓解甚至是解决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问题的重要尝试,是人类文明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但西方国家利用碳中和指标作为打击,压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无视发展中国家利益,以维护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达到通过保障西方国家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以维护自身统治的实际目的这种方法和策略,才是错误的。
反对西方式的环保,绝不是反对环保。
当然,碳中和只能缓解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一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还是得迈向群星之间。
比如我们可以把海星人加入食谱,把勇达尔人并入电网。
“最不要脸” 四个字说对了;
“阳谋”?不算,虽然比较蠢,但仍旧是 “阴谋”,因为丫的还是在用一套堂而皇之的说法,想要持续剥削发展中地区。
西方一贯标榜人权与民主,但是从整个西方文明发展史来看,他们的人权的 “人” 指的是自己人,民主的 “民” 指的是“公民”,奴隶、俘虏、殖民地、落后地区、异族等等这些,都不是“人”,也不配享有“民”。
西方的逻辑就是:(不管我是否已经掠夺你们、先一步发展和享受了,)你们现在还是得听我的,按照我制定的标准来处理事情。不然,你们就是错误的。
你跟我意识形态不一样,你是异端,你是敌人,你是魔鬼,你该烧死;
你不听我的,你是野蛮,你是敌人,你是异端,你是魔鬼,你该被侵略。
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这里在我小的时候从井里能打到远古海里的化石。具体我是哪里的你看 ip。我想地球的温度是不需要蚂蚁操心的,从海到岸,从岸到海,人类反反复复,地球跨越千万年的变迁,有些可笑的百年竖子妄图改变。你又怎么能胜了天?你能活过两百年吗?统统都是个笑话,在我漫长的岁月里,有些让我彼时笑,有些让我此时悲,仅此而已。
是阳谋,是否最不要脸不清楚,反正差不多了。
本质是已经或者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阻止其他国家进入工业化的霸权措施。此举加大了落后国家发展的代价,大概率永远起不来了。
丁教授的质问——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在我们看来是灵魂拷问,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但是,攻守逆转,你要问,那些落后国家的人是不是人?那…… 嘿嘿,当然喽。
毕竟,这个世界总归有人坐轿子,有人抬轿子,不可能都坐轿子。
德国作为欧盟 NO1 做这样的决定,很可能被很多欧盟国家效仿毁约甚至大量国家陆续退出巴黎协定,毕竟凛冬将至,也就两三个月了,老大都不玩了我们还要啥面子,现在再讲究小命要没了,西装再漂亮也不能御寒啊,赶紧屠杀动物重新披上毛皮吧
上联:当初说环保也是你
下联:如今要毁约也是你
横批:契约精神
伟大的欧洲人提的《巴黎协定》犹如窑子,被反复进进出出。
先搞定环保组织,敢乱逼逼就给你们定性定罪,然后重启煤炭厂退出碳中和计划。
地球上的资源就那么多,人却越来越多,
人类如果继续在这些问题上消磨时间,把宝贵的能源和科技资源用在私家车,比特币,打游戏,刷视频上,而不是投入足够科技资源寻找清洁能源的话,
人类就会永远错过利用地球现有资源迈向星际文明的机会。
到那时等待我们的就是灭亡。
应该是的,因为以前唐朝时候,看图画文献都说明比现在热的多,那时候古代人并没有烧汽油
在 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按欧美国家提出的计划,未来的世界里碳排放总额被限制在 8000 亿吨以内。所有人的碳排放量按现有的规模锁定,大家都得降排。发达国家降的多些,按 80% 的规模降,但不发达国家你也得降,绝不允许增。
降完之后,现在的 27 个发达国家,以 11 亿人口,占据了全球碳排放权 44% 的份额。另外包含中国在内的 55 亿人,占据 56% 的份额。按此计划,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将是我们的 2.3 倍之多。
即便不考虑科技的差异,未来的西方人也会永久性的比中国人有钱 2.3 倍。
这根本不是阳谋,这是赤裸裸的霸凌,说白了就是一堆壮汉合起伙来欺负人而已。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全球气温变高,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所以碳中和并非什么阴谋阳谋,实现碳中和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但问题出在哪了?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大都是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最重要而且他们已经完成工业化,完成了技术资金设备的积累又能以更加环保的方式从事生产,而发展中国家刚开始工业化,在没有外部资金技术支持下,就必然像当年的欧美国家一样以高污染的方式实现工业化,在欧美国家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援助的前提下要求发展中国家实现碳中和等于剥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权利,这也是碳中和这个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所在。
不是,温度再上去大家一起完蛋是乐观事实。但是分蛋糕的权利赤裸裸的恐吓收好处
碳排放就能影响地球的温度,太看得起人类的能力了吧,再说就算真的能,白皮们是不是先自杀谢罪。
不,是最要脸的阳谋。
100 年前人家想要了直接去抢,现在好歹扯个环保大旗跟你打经济战。
这不是文明的进步么?
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是不可逆转的
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人口、资源、文化是单方面碾压的。
这是客观事实,你可以不喜欢 “碳中和”,但你肯定更不喜欢 “经济殖民”。
PS:上文中我说的是 “发达地区”,不是 “发达国家”。
不是,我明确告诉你,在中国不是,因为有更不要脸的但我不好说
啊对对对,您们化石能源可劲用,看你们能撑多少年。
不知道你们学没学过高中思想政治,有个词叫「倒逼」,倒逼懂吗?
碳排放的环境问题只是其中一个让人们重视的宣传点,可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如果不提出碳中和的理念与目标,市场会因为其自发性(高中政治必修二,自查),注重短期的效益,更少投入到清洁能源的研发中,这毕竟需要较大成本。导致我们的清洁能源发展滞慢,届时不可再生能源临近枯竭我们会更加趋于被动。
碳中和的目标,一步步地限制碳排放,有利于企业自身倒逼转型升级,投入到清洁能源研究当中。
有些人似乎根本不了解我国工业现状,我国目前是完全有能力实现碳中和的。不要将我国工业水平认知停留在 20 年前。
而且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碳排放来自能源生产行业和重工业,碳中和重点是讲这些行业。
同时,碳中和倒逼工业的转型升级也可以为我国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带来优势。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便是重要例证。
总之,无论如何,碳中和的道路都是必然。因为化石能源根本支持不了人类走多久。
要不要脸不知道,实现不了是肯定的,除非让老 B 登把空军一号都砸了
中西部居民应该大力抵制碳中和。
先让一部分地方先沉没,先沉没带动后沉没,最后实现全面沉没。
到时候中西部变沿海,沿海地区肯定也有没沉的地方。然后中西部也可以转移支付给这些没沉没的地方嘛。
没什么问题的,到时候我还活着的话,我一定很乐意转移支付给这些地方。
然后再没事去沿海地区还没沉没的地方旅旅游,利用剪刀差狂消费,再解救一下当地的妇女帮助她们进入城市,这些都是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方式嘛。
本来是欧洲人整出来算计老美的,因为美元是石油美元,中和是中和美元,后来老美感觉这个不错,可以用来忽悠全世界,但就这种小伎俩在中国人面前一眼就看穿了。
不是,碳中和是拯救人类的措施!
是个很伟大的发明,将能量使用权金融化,想法很厉害。支持国家推动碳交易。
你应该庆幸你现在还能抱着手机指点江山。在过去 50 年里,全球共发生 1.1 万多起由天气、气候和水导致的灾害,造成了 200 万人死亡和 3.6 万亿美元经济损失;虽然其间每一场灾难的平均死亡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有记录的灾难数量增加了 5 倍,经济损失增加了 7 倍。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及严重性有所增加。如果对温室气体不加以控制,冰山融化,病毒肆意,极端天气平繁,也许真的人类要灭绝了
呵呵,建议你看一段我国的历史:
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叫郑国渠。
看懂了这个故事,你就懂我们为什么搞碳中和了。
不是,排第一应该是知识产权制度。凭什么你先做出来的,后来者就要向你付费。
碳中和与防疫很像。
人类面对一个环境危机,分成了 “清零派” 和“共存派”。
“清零派” 提出一个理论可行主动克服环境危机的办法,但是需要所有人都自觉出让自己的利益。
“共存派” 则认为吃肉蛋奶与喝咖啡的权利不容侵犯,绝不出让自己的利益。
博弈角度来说,只要 “共存派” 不愿意配合“清零派”,没可能会输。
所以我的看法是,该躺平时就躺平,运气好未来生产力大发展说不定就解决了呢。
话说温度变化不是很正常的吗?
下图是公元 800 年到现在的温度变化。
下图是显生宙(600 个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变化,其中 E 是海平面变化,D 是温度变化
上图都是从知网上偷来的,原作者如果发现,联系我删除。太懒了没有做引用。
那些说海平面上升 66 米的就别出来丢人了,南极冰川全部消失才会这样,人类的影响达不到这种水平。
碳中和拉高工业的门槛,而且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高度发达,你只要知道我国是受益者就行了。
对于个人来言,碳中和带来的短期阵痛可能会影响底层个人生活水平,对以后的阶级跨越也增加了壁垒,但是对于沿海的中等收入以上的人是有大大的好处啊。
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最不应被忽视的挑战,它能带来的破坏对地球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人类文明绝对是毁灭性的
按照目前的碳排放趋势,巴黎协定 1.5 度的目标是不要想了,上升 2 度以上是必然的,这意味着必然有数亿人会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丧命,极端天气,粮食危机 ,海平面上升,传染病毒从两极地区冰川的不断释放,自然灾害的频发都将会变成家常便饭
能有效缓解变暖趋势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一切煤炭石油资源的开采燃烧使用,碳中和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全球变暖,气温上升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更何况还有全球尺度下的负反馈作用,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来解决全球变暖完全就是政客们为了自己利益对问题的逃避掩饰
几十年前 James Hansen 教授就已经绝望地意识到这样的趋势在让地球逐渐变得像金星一样不可居住并大力批评了 " 限额与交易 " 的方案,同样的,今天的碳中和只会给有强大利益的能源公司和政客带来收益和优势
还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阳谋”,100 年以内,人类历史绝对将就此终止,人类必然因为气候问题灭亡
中国利用碳中和搞能源转型才是最不要脸的阳谋,老爷们就想让你们别发展太快,让老爷们能多剥削一点,你们就非得搞新能源不让老爷们赚钱,太不要脸了
我觉得吧,要综合我国的优势产业来看。
首先,植树造林肯定是要排上号的。这个可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大户。我国承诺森林覆盖率会继续增加,那么,这一块会占据不少碳吸收量。
然后呢,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脱离了补贴阶段(也就是制造成本已经小于发电效益了。后续成本继续下降,那就是扩大优势),且,我国是光伏产品的绝对制造强国,国外产品,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比,没有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发达国家和我国比,没有成本优势,规模化产品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不明显,还需依靠补贴。因此,这是我国光伏产业的机会。
再者,我国是世界风电产品的最大户,在全世界来说,质量优势和技术优势也比较明显。和国外比,大概和光伏产品的优点类似。唯一缺陷,就是还没有做到光伏的无需补贴了,所以,还需要努力。但国外要发展,还是离不开我国的产品。所以呢,也是利好我国风电产业。
再次者,我国的核电产业,现在也居于世界前列,虽然不是领头,但技术差距不大,成本优势明显。
然后,就是我国的电池产业(电动车发展,也属于降低碳消耗),也基本类似于光伏。虽然技术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凭借规模和对原材料的掌握(我国的企业,掌握了锂钴的三分之一左右的产能,镍,则是印尼为大户,属东盟,且没有西方国家控制),用规模成本碾压,然后技术上继续发展,只要自己不作死,保持优势没啥问题。
最后,自然是水力发电。西南的云贵,还在继续开发,前不久,已经说要开发雅鲁藏布江了。水力发电,可是完全的清洁能源啊。
综上所述,我国的碳中和表态,就是一个阳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阳谋。但阳谋最无敌。西方国家就算知道是毒药,也要喝下去
环保当然是好的,这些年中国大幅度消减污染企业,种树,沙漠治理,碳中和都有很大成就。之所以有人觉得环保是骗局,是因为确实有人打着环保的名头来骗中国人罢了,比如中国人要少吃肉蛋奶,禁止捕猎鲨鱼啥的,看似没有问题实则与中国环保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环保的最终目的不是保护地球,而是为了寄生虫人类能够长久且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中国环保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发展的更好,所以让中国人不吃肉蛋奶就是骗局了,因为人类搞环保就是为了长久的吃 “肉蛋奶”。而且不管是肉蛋奶还是鲨鱼消耗最多的是欧美国家而非中国,所以这种环保是违背环保初衷的,是双标的,中国环保是为了中国人生活的更好,而不是让欧美人生活的更好。
我看汤加的火山喷少了,得每年喷十个,喷到人类灭绝为止
反对碳中和才是,哪里都一样
今年早些时候,丁院士有个采访,很简单,两个句话
1、西方国家的减排是放嘴炮,新官不理旧帐。
2、中国仍然要减,而且必须减。石油、煤炭是很好的化工原材料,烧掉太可惜了。
天天雾霾的日子才过几年啊 又想过了?
如果把货币与碳排放结合起来的话,就有意思了。
碳消耗的多,就多出钱,碳消耗的少,就多挣钱。
你想占有、消耗更多的碳,那掏钱吧。这其实挺好玩的。
美元也不用了,就用碳排放量作为全世界所有交易的筹码。
咱还有耕地红线呢
我觉得不是。毕竟今年的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已经够吓人的了。所有的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的行为,虽然口号上是拯救地球。但是实际上是拯救人类自己,人类消失了地球能再进化一轮新的主宰性物种。
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都开始更在意生活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中国在环保上的关注和投入越来越多的原因。毕竟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当然污染产业(也代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转移去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不道德的做法也能保证自己的领地是舒适的。
发达国家和地区确实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多付出才是合理的,这需要国际会议协商解决,毕竟涉及到的是利益。这也是为什么总是打不成合力的方案。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想用应对气候好,碳中和等议题来钳制中国发展。但是中国人确实能打,举例来说现在清洁能源之一的光伏产业,是中国人经历多少磨难,卧薪尝胆才实现了让全世界用上环境性价比高的产品。
虽然可能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想过用这些议题来限制中国发展,在国际上给中国制造麻烦议题,但是我们可以用魔法打败魔法。我们以身作则,做好自己的环境保护事业,那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啊。
最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事情,如果不一起努力,人类会消失,在那个时候不会再有人思考阳谋不阳谋了。
看到今年夏天,全世界在副热带高压的人都倒霉。40 + 都是小意思啦。说实话,碳中和是必要的。但是全世界的人都有私心,想占便宜,所以谈不下来的。所有人都知道敌人快来了。但是在那吵谁去上前线。
正义这种东西以国为单位是可以讲讲的,但是以国际为单位那就很可笑了,人类就是一群动物罢了,动物是靠什么决定命运的??
有部电视剧叫 legal high 中文翻译是 “胜,即是正义”,给我很大感触,实际上国际关系并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我强就是我正义,你弱即是邪恶,所有过程都是可以被粉饰或者修改亦或是遗忘的。
你是上帝的话,肯定要让自己的造物都均衡发展,无论是物种多样性还是减少能源消耗,或者是保护环境,初衷都没有问题。
问题是实现的可能性和方式。
如果生物进化的路上,注定是新的替代旧的,你肯定不同意。你是人,天生就是生命的顶点,所以必须千秋万载。这也可能是所有智慧生命的愿望,但是能不能实现不好说。那么假设这条成立,人类就是注定要榨干环境的。发展必定伴随物质条件的升级,但是地球资源就是有限的。一个是无限的消耗,一个是有限的资源,作为普通人类,最后就只有剩下互相掠夺了,说再难听点,凭人类这个物种是做不到永远的,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碳中和本质就是资源分配,谁声音大给谁多。这非常赤裸裸,就和强盗分赃的逻辑是一样的。想真的某国范围实现中和,要么别发展,要么抢别人家资源。所以最有可能实现的,一个是赤贫的国家,一个是战争贩子。
这是因为中国还不是发达国家,等到中国能源去煤炭化了,等到中国聚变研究出来了,世界范围内碳中和就是中国首推的了
十分肯定的告诉你,不是!没有最不要脸,只有更不要脸。
更可能是新时代的郑国渠。
我国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碳网将助力控排企业基于产业政策及市场化下更安全、全面地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助力社会第三方基于规范的指南标准下更稳健、精准地开展碳排放管理。
碳中和分配不均双标又不代表气候问题本身不存在。
不然南极北极冰川融化是假的么?中东部地区连串 40 度气温是假的么?
人类习惯内讧,双标,利益冲突又不代表治理气候问题方向不对。
碳中和本质上是从全人类的未来考虑问题,就和节约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一样。
但这又不妨碍人类打架。理论上来说,最好的碳中和手段还是灭霸打响指呢。
看看今年异常的气候。感觉不是。
气候变暖和碳排放是有关系的。
地球上的石油,煤炭被肆无忌惮的燃烧,一定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全球人都倒霉。但哪国首先节能减排,哪国首先倒霉。
碳中和是我们国家现在在带着玩呢,虽然开始是西方提出来的,但我们国家的一波操作,顺利把电动车,水电风电,干起来了。
现在已经站在前列,我们不吃亏
单纯的碳中和不是阴谋
只让穷国搞碳中和才是阴谋
个人认为普世价值才是。
接受现实吧,反正 99.99999% 的人都是要死的,早死晚死其实没多大差别
如果一个人
偶尔要脸偶尔不要脸,你可以选一个他最不要脸的事件
但如果一个人
从来就没有要过脸,这个 “最” 你看出来有啥意义呢
是,但是在碳中和上中国发展的也是数一数二,所以我们就先不去计较这些了。
继续发展碳中和计划对中国更有利。
我认为很显然是一种不要脸的阳谋,但不是最不要脸,颜色革命➕集体防务才是最不要脸的。
应该是最要脸的。
这问题跟另一个问题相似,环保是不是欧美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阳谋?
你说是不是?
抓住一个点,论证它是错的,然后把整个议题打倒。
环保也好,碳中和也好,最终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且是是人类命运有着巨大影响的。
有问题的是,实现过程中的细节,环保中的一刀切,和碳中和中的指标划分,这些才是有问题的地方。
不要再提这种愚蠢的问题了。
碳中和啊,垃圾分类都是无稽之谈的事,原因很简单是净收益小于成本的活动,你说保护环境有没有好处? 当然有好处,但是具体到个人组织甚至国家而言,好处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
这不算阳谋,应该归为阴谋吧
只不过以前有中国顶着,现在中国也变了方向,让这个阴谋成了 “共识”
接下来压力来到印度一边,就看印度能不能顶住了
讲真,这个谋不谋的,前提条件是欧美强权与话语权
我比较善良的认为,中国如果能处于美国的位置,应该不会是这么小的格局,用不许你们进步,来衬托我的优秀
而是用我更大的进步,来保持与你们小小进步之间的差距
但在当下嘛,说啥都是枉然
话语权在人家手里,你还就得在这个话语权下面辗转腾挪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目前加入碳中和一方,当然是不想再承担巨大的压力了,也有能力实现承诺了
也是时候让划水的印度出一出力了
采访中柴有一句话:如果它模拟计算出来这一切是可信的话……
然后丁进行了反问。
其实无需反问,就假定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是可信的,毕竟柴说的是如果。
但问题在于数据真实可信,不代表具体措施合理。
分蛋糕的问题,在于西方掌握了话语权,我们不是不控制,但这个量怎么来,不能由西方说了算。
阳谋是放在明面上的计谋,而西方却在此处设置了陷阱。
Don’t look up!
认识层面出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从实践角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你看今年这天气,你再看这几年这天气,你还可以拭目以待后面几年天气
如果明年后年大后年像计算模拟的那样越来越热越来越热…
新版星球大战计划
欧美一向用不要脸的手段打败别人,现在打不过了就得扶墙
碳中和能解决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么? 大海才是 co2 大户,人类和热带雨林才多少碳
不是,就好比人到中年代谢能力下降了,影响健康了,想要自己身体健康,会注重饮食和运动习惯
阳谋也好、阴谋也罢,谁掌握解释权,谁就是赢家。
有四个维度:①时间;②人口数量;③土地面积;④GDP 总量。
灵活运用四个维度排列组合,总能组合出一种定义,对自己国家更有利。
1、普通版:
2、加强版:
4、来个复杂的:
1860 年~ 去年年底 人均土地创造 GDP 碳排放量(历年碳排放总量 ÷ 历年人口总量 ÷ 历年土地面积之和 ÷ 历年 GDP 之和)。
如果这时候发现自己国家的排名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中,仍然不是倒数怎么办?
5、来个更复杂的呗,比如给每个维度自定义系数:
『1860 年~ 去年年底 人均土地创造 GDP 加权碳排放量』
参考计算公式:历年碳排放总量 ÷(历年人口总量 *_0.5)÷(历年土地面积之和 *_0.4)÷(历年 GDP 之和 * 0.1)。
作为一个碳基生物,本人表示:是,很烦,碳咋滴了,啥都往碳上怪。
有这方面的官方资料吗,最近我也在看碳积分
其实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进程,只不过对于发达国家利好,对于发展中国家是致命祸害,因为发达国家都是通过高端产业获取高额利润,使用的都是较为清洁能源,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是靠低端工业制造业。通过碳中和很容易使发展中国家因为无法承受高价的购买碳的费用而失去国际市场优势。这里科普一下碳中和,就是排放的碳,需要用钱去购买,也可以通过制造吸收碳的方式去中和排放的碳(比如种树)通过比较复杂的计算来得出结果。
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 “零排放”。)
碳达峰(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个人认为:
以科学态度来看,需要一个假设验证的过程,目前可能做不了论断。
从经济角度看,推动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动起来,是社会存在与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阳谋或者其他谎言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利诱惑,大家都要动起来。
大家都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万一真的升温了,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升高,气候改变,大家都受损失,甚至有些国家会损失很大。这时候就要拼各自的自然地理禀赋了,大国这时候就占据优势,应对的策略和办法也会多一些。那些小国,地势不利的国家就没什么应对选择,最好就是不要走到那一步。
不是最,是其中之一
比如对比 SH 辟谣
几千年前,老子就崇尚无为而治之道。但遗憾的是,他拿不到天下。那时候的天下也没有那么复杂,就交点钱粮,出点免费劳动力。
现代的治理是超为而治,指标大行其道。经统计,尓等的行为会影响到 100 年后的子孙,作为大爷,我就替孙子们把费用给收了,再治理一下你,服不服?老子的天下。
此 “老子” 却非彼 “老子” 也!
碳中和出发点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全球形成一致难度还很大。第二是,如果碳中和只是国内循环,那只会提高国内生产成本,不利于出口。第三碳中和政策涉及林业,缺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大家都在拍脑袋,等着,看谁先出成果。综合而言这个不是阳谋,所有人都可以下桌的零和游戏,如果大家都下桌……
2022 年,广州出现了体感 70 度的高温天气,日本提早 10 天出梅,欧洲,美洲异常天气和山火对于往常。
8 月份日本暴雨,感觉梅雨 10 天的量,3 天之内都给补齐了。
科学的预测一般都太不准,地球热的速度比预计的快很多。
问题是,现在的碳中和是不是能做到预期的效果。
新冠的关系,碳排放应该是断崖式下跌的。
去年石油都 40 美元一桶了,是个人都知道碳排放没那么多,怎么今年会热成这个鬼样子。
4G 光元:零排放和碳综合确实是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地球表面正在升温可能是事实,可能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改变。人类活动对地表温度有影响也许也是事实。大多数的西欧人认为,如果人类活动能够控制甚至回到工业化前,通过控制碳排放就能够减缓地球变暖,避免未来人类未来可能的灾难。
碳中和既不是阴谋也不是阳谋,气候协议是善举,可以去信仰,可以去崇拜。
那些信仰上帝的白人。200 多年前首先进入工业革命。工业化解放了生产力,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教徒们认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相比于工业化带来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值得,不划算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拿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换取自己的一点安逸享受。
在西方的社会,相信科学和信仰上帝是不矛盾的。在欧洲历史上上帝从来都人类社会的主导,科学占主导的时间并不长。
格陵兰岛冰芯的氧同位素研究报告,揭示了地球以 1500 年为周期的冷暖交替的秘密,1979 年至今:地表温度显示相当强的变暖趋势。地球现在可能处于一个正在变暖的时期。
人类生存可以没有科学,但不能没有上帝或者说没有信仰。在人类历史上有太多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人们仰仗信仰也活到了今天。方济各预言:“除非各国采取行动纠正不公正现象,否则人类将面临第二次全球性大洪灾。”
对于多数不去礼拜的国人,让大家真正相信冰川融化,地球变暖,大洪水诺亚方舟很难,而去死心塌地相信全球变暖与人有 / 无关联就更难了。认同气候协议,承诺低碳减排。早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西方人像信奉上帝一样,信奉人类应回到工业化前过简朴的生活,至于地球是变暖还是变冷,是否是人类所为早已都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倒退 300 年回到过去的工业生产和简朴生活。
欧洲人倡导不生孩子或只生一个孩子。认为自私和父权主义造成人口过盛,为了阻止伐木整月息树,为了保护动物要不穿皮草,为了宣传环保小姑娘可以辍学罢课。环保早已成为西方世界的头等大事。高于政治,高于经济发展,更高于人类生活的改善。
在教徒们的眼中,地球是上帝所创造的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但由于人的贪婪、私欲等罪性,地球整体的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
中国承诺了双碳目标,是对多数国家共识的认同,也是融入地球村的一个大国的担当。14 亿人口,制造大国,碳排放占比 30.7%。中国发展新能源,与地球变暖变冷争议无关,也不会过多的解读人类正在毁灭赖与生存的环境。所以中国人的目标是既要低碳减排,又要高速增长,同时要全面的改善 14 亿人的生活。所以,努力发展新能源是必须的, 对于结果的过多期待是不现实的。
地球气候年表:
5.4 亿年前:地球从冰球进入一个明显暖湿的世界。
3 亿年前:地球气候均一且湿热。
3.5—2.5 亿年前:在地球高纬度地区重新出现冰盖。
1 亿年前:地球均一的温湿气候。
6000 万年前:地球处在温室条件下。
3000 万年前:冰川开始在南极洲扩展。
500 万年前:由于大陆分离,北大西洋形成了巨大的洋面温差传送带。现代其后发展,北半球的进一步冷却,导致更多的冰川和冰盖出现。
200 万年前:地球与太阳的相关周期作用导致了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冰期与间冰期变化平均温度发生 5-7℃的变化,在高纬度地区,不到 75 年温度就可能上升 10-15℃。
13-11 万年前:间冰期,气候温暖。
11 万年前:突然转向冰期环境。
6-5.5 万年前:部分冰川开始融化。
3 万年前:最后一次的冰期达到最冷期。
1.4 万年前:地球突然变暖,气温上升。
1.25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地球突然进入一个短暂的新冰期。
1.15 万年前:间冰期,地球变暖只用了不到 100 年时间。并且有一半的变暖是发生在 15 年内的。
9000-5000 年前:气候最适宜期,当时地球气候比现在更温暖更湿润。
8200 年前:地球曾经有一段时期气候变得干冷。
2600 年前:地球变冷。
公园前 600 年 - 公元前 200 年:罗马暖期的没有命名冷期。
公元前 200-600 年:罗马暖期。
公元 600-900 年:欧洲中世纪冷期。
公元 900-1300 年:欧洲中世纪暖期。
公元 1300-1850 年:小冰期。
公元 1850-1940 年:气候变暖。
公元 1940-1975 年:气候变冷。
公元 1976-1978 年:气候突然变暖。
公元 1979 至今:温度显示相当强的变暖趋势。
不是,中国不是因为石油煤炭随便用而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是因为能使外国资本赚钱完成工业化的。
劳动力够廉价,外国资本就会为了利润投资建绿色电站,资本不会被这些阻挡。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有可能是为了流浪,有可能是个种族主义者,而支持这种观点的,绝大部分都是纳粹分子,乐于见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保持原样。
我国是第三世界的一员,是发展中国家的朋友,我们永远不会抛弃、背叛它们,我们将解放全人类!
是挺不要脸的,但是主要是西欧打老美。
咱们是小受损,大受益。
当然别的什么印度越南。干我屁事?
欧盟想搞碳汇欧元,但是中美俄一起说:“凭你?” 一边凉快
这事儿得问通俄少女啊,她懂,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喊牛夫人
感谢邀请,简短地回答,碳中和的提出,其实是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程度,将原有的五十年气温上升 2 度变为气温上升 1.5 度。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很多人也觉得 2 度的气温上升,对于人的感知来说,没有那么明显。但其实,这个参照物是错误的。人类类比的气温上升应该是人体自身的温度提高 2 度,而不是对外的感知。
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类似于我们人体的循环,当气温在生态系统中上升 2 度,就类比于人类的提问上升 2 度。相信大家都有过发烧的感觉,这便是气候变化在做的努力。所以,碳中和并不是一场骗局,而是一场对于未来的忠告和倡议。
严重点来说,气候变化可能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因,被有心的国家作为武器去抨击,这样看来,也可能是一场阴谋。但是,为了让坏人的阴谋不得逞,我们也需要付出行动去识别和防范,所以碳中和也是一场防范之举。
算是非常不要脸的阳谋 不过谁也没想到我们能因此多出好几条产业养活众多从业者 还走在世界前列
气温上升是事实但是这话要和老美说吧,超市里面购物都要开车,一天到晚扔食物?见过老美在餐厅贴按量点餐,杜绝浪费吗?森林火灾放着烧。空调随便开夏天室内穿春装冬天室内夏装。干啥都开车不发展公共交通全靠私家车。中国种树也要扯不尊重树的自我意识?这很容易让人怀疑碳中和的真实目的。
不如看看不要抬头电影吧。就算明天北极南极冰全化了也没办法影响任何事情。这种事情是木桶效应,就算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联合起来,但是老美,欧洲不管不顾你能怎么样?马上煤炭都要成清洁能原了。还顾得上碳中和?
不是。即使只考虑国内,也提倡减碳。
因为气候全球变暖过程中,光是气候灾害造成的影响,也是实打实的经济损失。
沿海地区频发的台风,中部的暴雨,西部的干旱。
国内现在各个省都开展或已经在评估气候影响了,尤其是对经济。
就拿沿海为例,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是经济大省。
气温升高造成的导致夏季台风更容易形成,不论是走广东福建,还是走江浙沪擦边。都会影响经济发展。
当然,气候不仅影响我们,美国也有飓风。因为国内没有专门测算,但按照美国的测算结果,如果不控制,大概会影响 5%-10% 的 GDP。
国内的气候问题会比美国更复杂,因为地理环境和主要经济群分布决定了。
沿海台风,中部暴雨洪涝灾害,西部干旱。此外对于农业打击更大。参照去年暴雨,导致后续农业问题,也影响到了今年某些地区的播种。再恶劣下去,粮食问题比别的更严重。本身人均适宜耕地面积就少,你再两三年来一次天灾。指着吃树皮呢还是指望吃土?
没啥阳谋不阳谋。就算不限制,gdp 也很难年年 8%,但造成的损失却年年增加。所以,本身就抱着双重目的,一来是气候,二来是限制。
制造限制是为了在全球变革中给自己发展机遇,保护气候是为了让自己能活着看到胜利希望。
一个城市建设时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建筑工人,卖早点的,摆地摊的,各种尘土飞扬,机械噪音,污水废品。一直到城市建设完成。
当城市建设好了之后,就开始考虑环境卫生问题,不允许群租房,不允许电动三轮车,不允许摆地摊的等等各种规定。弄得好多人在城市生活不下去,开始逃离。
这个情况,大家看法褒贬不一,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顶多来说是理念问题。
但是这个城市干净卫生起来之后,要求其他正在建设的城市也得干净卫生,不得有噪音,灰尘,废水,不得摆地摊,群租房,开三轮。要不然就得受处罚什么的。
这就是老话说的脑袋被驴踢了。
我们将电力作为化解能源危机、减少化石能源碳排放作为对策,并抛出了一个新的阳谋,其他国家跟不跟我走?跟,全球单晶硅、光伏面板最大生产商在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领先全球,新能源电动车销量全球第一;不跟,中国有 14 亿的市场,任何新能源路线离开了中国的参与肯定玩不下去,这参考丰田的氢能路线。
要知道,碳中和背后的运作逻辑也是个金融问题,它一旦运行成功可以取代美元霸权。本来碳中和是欧盟搞出来,按照最初的设计,我们属于被收割的一方,结果中国光伏新能源大力出奇迹。短短十几年,通过产业升级成了列强,全球 70% 的光伏面板是中国造。欧盟搞碳中和想薅美元羊毛,结果美国拱火俄乌冲突,把欧盟打回烧炭的原始社会了。
美元霸权靠和石油挂钩,所以全球国家都要买美元换石油,所谓的买美元本质上也就是拿自己的产品或者资源去换成美元。碳中和一样的,中国的工业品是全球人人都需要的,我给工业产能征收碳排放税,只收人民币,你想买中国的工业品,你就要付这部分税,甭管你绕了几道买的,流通环节总要有一个人支付人民币来购买这些工业品生产时所需要的碳排放额度,那么我们人民币在全球就有了统一的锚:工业产能。
可见,碳中和是一门生意,原来对于我国是弊大于利,现在是利大于弊。我们是支持的,这不是阴谋阳谋,只是个生意!
有时候你思来想去,真的不知道西方希望中国该怎么做。
中国有 14 亿人,要养活 14 亿人,就需要大量的工厂。
而大量的工厂,意味着大量的碳排放。
现在要求中国减排,无非就是几种途径:
要么削减工厂数量,但是会造成很多人失业;不可取。
要么在不削减或者少削减工厂数量的情况下,选择发展中高端产业,中高端产业利润高,污染较低端产业小,同时植树造林,双管齐下。
但这些人一会儿说你改造沙漠有害无益,一会儿又打压你的中高端企业。
又不准你在沙漠植树造林,又不准你发展中高端产业,同时又希望你减排,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削减工厂,或者不削减也行,给人家交碳关税。
思来想去,真相可能就是人家压根就不在乎什么环保。
鄙人愚见,碳排放其实有争议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不断吸收二氧化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球上巨量的碳酸钙也可吸收二氧化碳。碳酸钙存在于石灰石、大理石等矿物中,遇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通过水流冲洗受热分解又变成碳酸钙,继续上述循环。不仅如此,碳酸钙其实也在释放二氧化碳,同时又将它分解。这个系统已经存在了上亿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它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不仅如此,二氧化碳对气温升高的影响远没有水蒸气、甲烷等物质大,气温升高也有利于作物增产、生物繁衍。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二氧化碳是个好同志呢
其实不然,要知道,我们地球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非常小的变化往往也是致命的。即使是二氧化碳的微量增加,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碳减排是有必要的。
但是!!!碳排放的机制受到了很大诟病!欧美国家享受完了工业化的优惠,碳排放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所以说,这表面上是环保组织与工厂的斗争,其实都是国家利益啊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发起,并不是靠自身的生产力。而是通过科技暂时性的代差,然后疯狂的劫掠世界。
西方列强很清楚,所谓优势,不一定是我要永远进步,这种绝对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好的是相对优势,我进步不了,就让你原地踏步或者退步。这就是零和博弈。
西方列强用这套思路玩了两百多年,驾轻就熟,收效良好!而碳中和只不过是再上演一次而已。
但让西方列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竟然破局了!
虽然世贸这套游戏里,中国就显露了头角,但没想到碳中和尽然被中国直接破局!
这让我想到一个游戏——恶魔城。吸血鬼的出现,开始压迫人类。人类面对吸血鬼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类群体中诞生了一类特殊的人——吸血鬼猎人!
童稚安能与壮汉公平搏力。
已经成郑国渠了……
算不上阳谋,甚至只能说是笑话
碳中和要由谁来实现? 当然是由碳排放比较高的地方来实现,比如中美欧,而那些本来也没什么碳排放的地区要减少排放也没空间。
碳中和的好处主要是谁享受? 或者说全球气候变暖对哪些国家的影响更大? 印度洋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中美欧会不会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 很难说没有,但是适应这些微小的变化远比碳中和要便宜得多。
中美欧出力,印尼获益这是什么逻辑? 这是宁予友邦不予家奴,通过花钱来换取国际影响力。除了国际影响力,如果绿色能源的技术取得突破那就有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化石能源,旧体系离崩溃又进了一步。
对,几十年后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要收费的,每一瓶水都是收费的,拥有一片森林你就拥有了世界。
过几年再来看这句话可能就是骂中国的了…
最早可能是美国设一个局,想着以后不仅能倾销清洁型产品收割全世界,还能决定各地区的发展。
也不知道欧洲是觉得自己能跟得上,还是媒体喉舌被美国掌控,因此被舆论裹挟,总之欧洲入局了。
这局刚设不久,中国便大力培护生态环境、支持新能源,到最近算是神功初成。所以环保这个局,中国现在很积极地想要做下去,并可能会成为主导者之一,欧洲将来怂的话可能会被中美联合按住。
那踏马的倒也不至于
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是 “巧取豪夺”
清末民初,西方国家等于是 “明抢暗盗”
一二世界大战,西方国家是 “武力霸占”
近代以来,我们强大了,以前的招数统统不管用了,又想出来
诸如碳中和这种 “文刮” 的方式,武力已经比不过了,占领舆论和道德高地呗
西方文明所谓的自由,民主,就约等于讲是放任随性,没有底线。
我们就是太雅儒太讲道理了……
碳中和不好使,赶明儿西方老狗们会出台呼吸税,你人口多,你多交钱
还是毛爷爷讲的对,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中国搞新能源主要是为了新时代的能源霸权,毕竟老能源产地基本是美国势力范围,欧美舆论如何只是不重要的附带产品,无所谓。在这方面,至少中国摆脱了高价进口化石能源消耗,这方面不会再被卡脖子了。然后向世界其他国家推广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就是反将一军了。只要在大方向上没错,对方耍赖也没用。新能源的成本一旦降下来,比化石能源的优势多太多了。
中国在十年前反对碳中和,无可厚非,可是现在国内新能源产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光伏风能 EV 电池等等都大幅领先,这个时候应该强烈的推进才对啊,怎么能还停留在 10 年前??如果碳中和突然不搞了,这些产业是不是又该产能过剩了??就欧洲的那点儿产能,够吗??不还是要来中国买??
所以说,阳谋从何说起啊?现在说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的沟还差不多。
欧洲一众国家:燕子(俄罗斯)!燕子!没了你(的天然气)我可怎么活啊!
嗯…… 暂时还不是。
等欧美指责碳中和、环保是中国的阴谋时才是。
阳不阳谋先抛开不提,但西方吹的所有牛逼,最后实现的可能是中国!
海平面上升又不是不能解决,拿氢弹往海底松软的地方炸个上千枚,就下降了。
二氧化碳的话,人工培养绿叶素技术已经出来了,选一块人类没有开发的太平洋区域,全部种上产氧量高的海藻,比植树还快。种个 2000 万平方公里,保证每年二氧化碳都不够吸的。
准确的说,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的郑国渠。
连新冠这种迫在眉睫的风险都解决不了,人类这种碳基生物有啥脸皮好意思说减排。
折腾别人制定了发展标准,然后反手一个我不玩了,没看到制定者有啥损失。不要脸是不要,但是没感觉多么的 “最”
是,和人一样,你拿来害人的理由都是自己做过的
不能算是阳谋,就是典型的阴谋,不过被我们这个搞各种阳谋、阴谋起家的国家一眼看穿罢了,毕竟这方面我们是祖宗。
这叫阴毛,不叫阳毛
美元金本位维持不了。就开始搞美元和原油挂钩,中东战争打来打去,打的就是石油。
欧洲率先搞欧元区对抗,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增加了一篮子货币 ,导致石油美元已经难以为继,就开始搞碳汇。
这就是当老大的好处。永远可以收全世界小老弟的保护费。
不着急,今年的冬天,环保的欧洲大陆会格外难熬,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
黑社会电影里,通过卖白粉起家的老大洗白以后大部分都不让小弟再卖白粉了,这种老大一般来说都会被小弟砍死的。。。
不是,碳排放确确实实是存在的生态问题。
但人类就是这样。能踩别人一脚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的时候可以用上任何借口
目前看不是。而是在打着碳中和的幌子时突然发现不利于己,立马给予否定,并且还把之前的立起来的 “牌坊” 污名化,这才是最不要脸。
联合国才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要脸的阳谋。
碳中和应该说是阴谋。
欧盟搞这个,主要是想打破美帝的美元霸权,打破石油和美元的捆绑。
但拉着美国干的时候,说的是,你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好可以通过碳中和限制他们发展。
美国非常高兴的屁颠屁颠的就参加了。
但搞着搞着,美国发现,“尼玛,你在搞我啊,你个嘚儿!”
就退了。
欧盟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新能源布局和发展十分的迅速。本来顺手限制中国的,结果没锁住。
最后,欧盟估计也不可能实现最初的战略目标。
这是阳谋,老欧洲摆明了想割其他国家的羊毛,还特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丁教授不说了么。我们可以按人口平均分嘛,而且我们还可以大度点,我们每个人的碳排放永远比欧美低一点点。如果按国家分,那么从工业革命开始欧美排了多少,我们保证和他们一样先排完原来他们排的,我们再来聊大家一起减排的事。
难办?那就别办咯。
方面 NAZI 都没想出来的东西,被有些人想出来了。
不要脸是肯定的,但谈不上阳谋,就是纯粹的阴谋
什么叫阳谋?就是哪怕你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策略是什么,你也没法阻挡历史大势
而阴谋是洞悉了意图和策略之后能找到办法规避,至少是大幅度减少损失的
比如教员的论持久战,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包括日本军国主义者):我们要赢,我们为什么能赢,我们怎么赢
哪怕敌人看到了,也无法阻止,因为这是由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决定的、由国力和战略纵深决定的,由人心向背决定的
军国主义者能从根上改变,就不是军国主义者,况且真改过了,我们也还是赢的
至于这个碳中和,呵呵,老子没签过(德国表示签过也一样)的纸,就是厕所里的屎
等我们在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力量上来了,谁收割谁还难说呢?
这也配叫阳谋?
碳中和是没问题的,合理的,正确的。但是落实碳中和的方法可太可笑了。
我现在碳排放多少,过去多少不重要。
我们现在需要一共减排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每个国家平分。
换个说法:
A 国 x 亿人目前碳排放 n。
Z 国 4x 亿人口,目前碳排放 n/4。
Z 国目前人均碳排放是 A 国的 1/16。
根据现在设计的分法:
A 国和 Z 国都减排 m。
Z 国提出意见,过去我们不管了,现在你人均多少,我就多少可不可以?
A 国说不可以。
这不是阳谋,这是直白明确又直接的不要脸。
气候变暖和人类的活动是否正相关 有待商榷
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会揭示 气候变暖的说法是个骗局
如今许多环保组织被扒皮 不过是美帝的打手
环保这个命题 到底是不是营销策略 时间会作答
百度了一下阳谋的定义
阳谋: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阳谋的特点是对方知道我会做什么,但是一点招都没有。
不算,顶多是 “血汗工厂” 级的阳谋。最不要脸的应该是某些宗教。
已经变成中国的牌了说话能好听点吗?
提出碳中和这个概念的是以西方为主的既得利益国家,他们只借地球之名没行人权之实,所以它不能代表全人类,其它的什么高赞回答已经分析的够清楚了,基于此我觉得现在应该换个思路问一下,环保算通俄吗?如果算,那么在为主的国家就是魔法内斗,对我国来说,不管算不算,俄罗斯都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不需要他们来定义
非常恰当。西方自己过了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级产业发展,在把持高端产业的同时,利用碳中和想堵死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通道,妥妥的霸道行径。还冠以环保的美名,冠冕堂皇的收割发展中国家的韭菜,无耻到了极点!
是阳谋,但是说不要脸就太埋汰人了。碳中和目的是拜托化石能源,目标石油美元。
最大的阳谋是朝贡体系将要以全球的规模卷土重来,连时间线都给你定好了,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是的,资格不够,连马自达都开不起的国家,连圆仔汤都没得吃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开始了 开始了
德国开始煤电,日本反对新能源
碳中和是不是你西方提出来的?现在竞争不过了,开始甩锅了??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气温升高是事实,但是对我国并不是只有坏处,汉唐都是气温较高时期,温度升高东北就是粮仓,黄土高原华北可能再次变绿,欧洲为什么着急,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荷兰比利时可就真没了,我认为中国的态度就是能干就干,对我有利就好好干,对我无利那就看看再说
听说欧洲天燃气供不上之后,环保少女就通俄了。
首先回答,是。是不是最,不好说,但肯定是阳谋。
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航天,因为航天技术与导弹技术高度重叠,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中国主动跳进 “双碳” 这个阳谋,因为这个产业与中国工业大国加石油天然气贫国这个现状高度重叠。就这么简单。
你猜为什么我们学材料的里目前有一个新兴方向,就是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捂脸)
这玩意说实话确实有意义,但是
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但是没办法嘛
尤其是很多岛国,不想真被淹没了就真的得认
哪有什么阴谋阳谋,都是生意,都是生意,碳中和发起时,欧美掌控了多晶硅工艺,风力发电的各项基础技术,所以他力推,现在国内这方面全面超越了欧美,所以我国主推,所以你会看到国内各类插电技术的汽车大行其道,欧美开始重启火力发电。都是生意。**营销学的本质就是创造概念啊,诸位还不懂吗?**哪有什么阴谋阳谋,邓嗲嗲说的好啊:管他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你管他碳中和不中和,他能赚钱就是好中和,国家力推碳中和,三桶油不仍然在大肆扩张?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all is business!
赚钱嘛不寒碜!!
你这问题连专业 tag 都不加你,题主还想获得什么靠谱的答案?
真指望建政人来给你什么回答?
碳中和肯定不是阳谋,更谈不上不要脸!因为全球变暖的加速的事实摆在那儿!你死不承认跟川建国不成了一路货色?
碳中和问题上西方最大的问题是碳排放的分配问题!这才是反美反西方的根结!因为分配不公,所以才要抵制西方国家的做法。但这不代表说碳中和有问题。
形象的说。大家围着一口锅吃饭,饭不多了,而所有人要坚持一周才行。那么合理的方法是什么?如果不能找到新的食物来源,那就只能大家都少吃点,多撑几天!但问题来了,西方的老爷们说:我们不能少吃。或者不能少吃那么多!你们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要少吃!要多多得少吃!这就是碳排放分配问题的大概意思。
所以,你抓孤松关我鲁迅什么事?
中国拼命排碳 海平面涨个几千米 对手全不存在了 而我们可以龟缩青藏高原 为了阻止这招登子想尽办法限制中国碳排 对了 方舟的船票你买了吗?
从经济学上看,碳中和是有作为产业更新驱动力的能力。所以我们谈气候变化,谈碳中和,一方面是气候真的在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国家战略规划,想利用碳中和实现产业改革,结束石油能源时代,弯道超车。不过肯定需要划时代的技术创新来支撑。从当前科技更新速度来看,我觉得可能性得有个 10% 以上。
流浪地球里要是真的放弃了地球会咋样?《流浪地球》会引起国人对环境的重视吗?流浪地球中,叛军是怎么来的?如何理解《流浪地球》原著的结局?为什么坚持真理的人都死了,暴民却活了下来?
是的。是西方对越南等地打的阳谋。
唐朝时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1 度多左右,长安都有好几年没下雪的记录。按生产力,唐朝不可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现在多。
宋朝时期,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1 度左右,太湖曾有一年全部结冰,海南有一年都下雪了,按古代的生产力,还没到需要重视 “碳中和” 的地步。宋朝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能比唐低很多。
凡是需要政治配合的问题都没法预设,比如族群政治、阶级政治、国家政治、区域政治、性别政治。
对于某些行业,是的。
说的就是你,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行业为了买产品,什么事都敢做出来,包括但不限于:鼓吹燃料电池零污染,宣传二氧化碳会导致气候异常,大肆贬低燃油车和电动车。
就别说碳中和了,燃料电池行业志不在此,中和算什么,他们宣传碳负排放,有多大胆,有多大产。
纵观历史 多次王朝更迭都是由于小冰河时期气温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所致。
现在你说全球气温升高? 如果这都不是国运那什么才是?
题主我就问你一句,你家那里现在热不热,是不是比往年热的反常?
碳排放权才是最不要脸的。
碳中和是我们争取来的,最公平的途径。
最开始没有中和这个概念,就是排放给你限制死
你每年就能排放这么多
那对于发展中国家,那还发展个屁啊,去喝西北风吧。
我们要发展,中间不断博弈,才有了碳中和
就是碳我们还要排,但是我保证,我另一方面还有其他途径吸收碳
一排,一减,我保证整体不增加,这总可以吧
在哪些所谓的发达国家,人权,人人生而平等都是放在嘴边
当真到了,大家平等,需要他们少吃肉,节约用电,节月用水的时候
一个个原形毕露
历史上是的,不过现在不是了
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要排放多少碳,测算过没有?
我并不认为环保在中长期不是个攸关生死的大问题,但这世上的公地悲剧远不止气候问题
不仅最紧急的问题不是,破坏力最恐怖的恐怕也不是
何况我以为经历过马尔萨斯刻舟求剑式的人口骗局,人们对于假科学名义进行的原始崇拜冲动,多少会有所警醒
只会画延长线的不是科学,是量化迷信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经对俄施加了六轮制裁,决意割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然而,部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依赖高达 90%,连续制裁引起的反噬,让欧盟国家处境艰难。
近期,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已陆续宣布放宽对煤电的限制,走向 “回头路”,这无疑会严重破坏欧盟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的目标。显然,在绝对利益面前,曾经 “高尚的文明宣言” 已微不足道。
回顾格拉斯哥与波恩气候会议,发展中国家一直因使用高污染的火力发电而备受谴责,并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财政压力。掌控话语权的欧美国家,始终拒绝讨论援助贫穷国家气候灾害等议题,对碳中和的要求却从未停止。
如今,迅速增长的煤炭需求,拉动全球煤炭价格上涨。欧美在违背 “低碳宣言” 的同时,同步在 “碳关税” 上发力,可以看出接下来,西方意在继续争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导权,以及在全球碳定价机制的核心地位。绿色、环保也许只是欧盟利益的外衣,在多变的国际能源局势下,我们还需认真规划,谨慎应对 。
早在 1974 年,当时的联邦德国就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命名为 “生态银行”,专门负责为一般银行不愿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2002 年,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提出了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这就是国际银行业赫赫有名的 “赤道原则”。
去低端产能,相关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和东盟、欧洲、日韩合作博弈的筹码
这多好处为啥不支持呢?
中国想纳投名状,
美国觉得中国有病,
并退出群聊。
等下一次的冰河时期呗
大言不惭不知无畏
只是发了个新世纪 DLC,换汤不换药的玩意。真有人关心地球怎么样吗?地球自己都不关心
碳中和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为了后代人的生活更好,怎么才能生活更好只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才能给后代人留下财富。所以碳中和很正确,环保也很正确没什么好多想的,最大的问题在咱们国家怎么实行,人都是很自私宣传普通人要玩命赚钱很容易,宣传保护不赚污染的钱,却很难还是需要强制手段,国家应该支持垃圾分类回收。
既然讲谋 就不能说要脸不要脸了
我上厕所小便
你说不行 我要给你肚子上开个口 必须从排尿管出来
然后收集,你排的多用的桶多你得多掏钱 不够可以去小国买
我说我建厕所,自己收拾,
肯定能收拾干净,你可以来检测
建不建是你的事,你们想插管就继续插管。
就因为坑我们没成功就说不要脸?
你对我环保什么要求
节能减排
我减 安排好时间表
我能做到 你能做到么
你之前说节能减排卖排放权是为了什么?
不会也是阳谋吧?
我减排你不会又说极地冰川形成阻碍航行吧?
不会吧不会吧?
你让做的 我做还不行 还得按你说的做?
你做不到别指手画脚。
谁在跳脚呢?
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人类之光,人类未来的火苗,人类延续的希望!德国丫别他妈把你那煤矿拿出来昂,你丫暖和重要还是人类未来重要
咱们要发展,它们说要保护环境要碳中和要限制排放 (限制发展),咱们树也种了,环境也改善了,它们又开始说这些不过是阳谋。前排发反思券 (╯-╰")
南方年年下暴雨发洪水,年年都是百年难遇,河南这样的中原省份,去年是下雨导致的洪水,不是上游黄河洪水导致的。
现在的气候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为了东南沿海地区居民的未来,组织气温上升已经刻不容缓了。
不管碳中和是阳谋、阴谋或者是什么谋,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很清楚地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国家提出要努力实现碳中和,明知是西方国家的套还要往里钻?
因为碳中和表面是气候问题,其实是环境保护问题和国民生活质量问题,更是可持续、独立自主、高质量发展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我们的大气环境质量会变好,能源安全进一步保证,经济发展的绿色程度才会更高。
既能让自身变更好,又能让国际社会闭嘴,何乐而不为。
老板说谁努力,谁加班最勤快,就给谁升职加薪。
这种话现在刚入职场的 00 后都不会信了
那这个碳中和你看有人信吗
但不信归不信,表面功夫还是得做好,每天日报写清楚每个小时在做什么,天天发给老板
隔三差五就发一份从网上抄的不可能实施的方案计划书
表明我可是努力了的哦
不是的。
这个根本没人理他,还羊毛。西方自嗨而已,没有哪个国家搭理那帮政客
不知道,因为丁仲礼说过现在的这个碳中和是英国一个实验室经过模拟得出的猜测,所以到底什么情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但是减少碳排放一定比肆无忌惮排放好是一定的。
时移境迁了,这一轮以风电、光伏、核能为主导的新能源行业的革命将彻底将碳中和这个概念变为可预期的现实。未来依托我们国家超强的基建能力配合平价上网的清洁能源,我国将拥有其他工业体无可匹敌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甚至可以尝试将特高压电网逐步铺遍整个欧亚大陆,届时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金融结算体系以及依附于其上的货币霸权都将迎来终结。目前来看碳中和仍是一个阳谋,只是它指向的目标已经完全调转过来了。
从小到大就听说石油煤炭快没了,天天吹,结果天天有。
芯片也是,去年老炒作缺心断片,结果现在又说滞销了,卖不动了,完全是别有用心的炒作。
大家应该能直观感受到:双碳是突然提出的概念,非常突然,前期没有啥铺垫直接就出概念了,然后一帮专家学者各种的出来唱赞歌。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要提升污染治理设施,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控制化石燃料。工业化到一定程度的国家经济体可以追求这个,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搞不了这个。
至于西方国家,现在分化反智太严重了,他们早就完成制造业升级,搞这个是为了限制其他大国发展,现在发现限制不了,还助推大国建设
阳谋的肯定的,但是不要脸程度可太低了,毕竟碳排放还有个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依据,以前他们都是到你那直接说你和你的土地上的一切是我的财产了。
碳中和是一门生意,原来对于我国是弊大于利,现在是利大于弊。我们是支持的,这不是阴谋阳谋,只是个生意!
我记得看过一个回答,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是 985 毕业的毕业生,当别人问 985 的毕业生是不是高人高人一等?
如果清北人浙复毕业的朋友问我,我会说:985 以上皆平等。
如果是 211 及以下的人问我,我会说:985 以下皆垃圾。
哪有什么阴谋阳谋,人家就是要搞你,无非是粗野与文明的区别!
这个世界真公平的话,萨达姆凭啥死?
不是我夜郎自大,稀宗要是有蒋中正那点脑子,咱们现在更难受。
公交车从起点出发,先上车的人有位子坐,后上车的人只能站着,再后来的连车都上不去。
车上站着的人说为什么你坐着我站着?上不去的人说为什么你上去了我上不去?
说穿了,坐着的人,站着的人,上不去的人,屁股不同罢了。
是的。历史上比现在热的时候多了去了,二氧化碳含量并不高,这玩意不是氟利昂这种新出来的玩意。
至于海平面上升 xx 米,又不是明天立马升,都是极其缓慢的过程,十年升零点几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什么沿海全灭根本是危言耸听,就这上涨速度远远不如长江淤泥的累积速度,起码长三角的直接无视,根本不用担心什么上涨 xx 米。
渤海周边的你还是担心一下渤海加速变小的问题吧。
当然我们问题不大,不代表谁都问题不大,确实有些国家有问题的,印尼之类的就比较惨。毕竟任何事情总有人得利有人倒霉的。
第一
碳中和是一个很要脸的阳谋
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但它就站政治正确
发展中国家还没话说
第二
发现碳中和对中国未达到预期效果
对自己可能造成反噬
果断烧煤
环保女孩直接通俄
这 TM 是真不要脸
碳中和好像是用欧元定价的,石油美元,碳中和欧元。老欧洲这盘棋下的很大
流浪地球小说原著有类似的情节,可以一看。
不知道怎么联系到柴静,我想告诉她,欧洲又大规模煤炭发电了!!!
许多太平洋岛国正在消失可是不争的事实
各国的沿海沿河地区往往是其本国的精华区域 金融 人口 工业中心
一旦出现自然灾害 出现决堤溃坝 那都会受到重大损失
你不能因为环保有利于中国就说这个不要脸
不要脸一般指的是双标狗
全球变暖?再来一次冰河期教育一下人类什么是真正的周期。
我觉得应该从发达国家开始比较好
算不得阳谋吧,理论基础说不定就是骗人的。我并不是否认气候变暖,而是变暖的后果有他们描述的那么可怕吗。
现在手头紧,买少了
不过说实话,挺看好这只基金
当初搞环保、新能源的时候还是学生,没搭上车,争取碳中和搭上车
这是个钓鱼问题,稍有不慎就是七天套餐,包括评论区,各位看着办。
管他要不要脸,现阶段看我们新能源发展的非常不错,能从碳中和受益,国土也广阔,所以要不要脸就见仁见智
碳排放强度确实可以展示一个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不知道有没有专家给解答一下。
假设有一个工业园区,里面有一家电厂,一年用 100 万吨煤,发 20 亿度电,排 300 万吨二氧化碳。
园区内还有一家电解铝企业,一年用电 20 亿度,根据用电量计算排 300 万吨二氧化碳。
问这个工业园区一年碳排放量是多少?应该是 300 万吨还是 300+300,600 万吨?
不是。
碳中和是必须面对的事实,这个事情唯一的区别在于你必须有可行的能源替代方案才能推行下去。换句话说如果核聚变搞不出来,那人类宁愿毁灭也不会取消旧能源体系。
这就急了?当年欧洲自恃技术先进的时候用环保的幌子限制别人的发展,围堵别人的产品,期望永远靠吸血过好日子。现在被中国反将了一军,立刻就把伟光正的环保大旗弃之如敝履了?以前风光无限的环保少女最近都被爆通俄了,啧啧啧。德国又开始烧煤发电了,啧啧啧。环保?艹,谁提环保谁就是不要脸
历史上的事儿哪件事是要脸的?
不知道,不了解,无所谓
反正是欧洲人、美国人提出来的
他们想干啥,咱也不知道
但细想想,对咱有好处,那就整
你说整,咱就整
我体温原来 36.5℃,稍微活动了一下,体温上升至 36.6℃。我想天呐不敢了不敢了,以后要还是活动的话,指不定哪天就 100℃了。我以后千万不能活动!
碳中和是欧元的锚,所以欧洲鼓吹得最历害。
这个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让当前一代人为下一代人的生活让渡一部分利益,但是显然的,不管是地方债的滥发,还是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都能看的出来,往前数代的政策都是倾向于让下一代或者几代来买单为当前的利益买单,因为牺牲未来的利益,抱怨的主体还没有出现,没人会因此受到苛责
再回到碳中和上,如果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个谋,而不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的话,当未来的人类遭受大自然的疯狂报复时,我觉得他们应该去诅咒每一个阻挠这个政策实行的前辈,让他们在地狱里也无法安息
关于碳排放和碳中和的必要性问题在 90 年有争议,00 年基本明朗,10 年确定为全人类重大任务之一,20 年还要去质疑的话,真的没啥说的了,地狱欢迎大家
没看过后天?
翻了很多回答和评论,我就很好奇为啥一大堆人都以为海平面上升跟海啸一样 “噌!” 的就上去了,然后沿海城市 “刷!” 的一下就没了,还搞出什么难民一类的说法。
海平面上升是个渐变的过程,气候变化导致人口迁徙和经济重心迁移也是渐变过程,可能需要多代人才会有明显感受,你都不一定能活着看到水淹到家门的时候。旧经济中心淹没,我们都能产业内迁再建个新的,那些嚷嚷内迁变难民的人就不会子孙买房娶老婆时买个靠里点的?还是你们计划自己这代就家族无后,断子绝孙?
有点偏颇,我认为这个方式值得称赞的地方有 2 个:
1、天天喊着减少碳排放,但是都没个标准,现在有了标准,才好办事,这是走向限制碳排放最标志性的一步;
2、将碳排放市场化,资源最优化配置,自动匹配,这是一个大智慧。
不仅控制碳排放,其他的公共有限资源的控制,都可以借鉴!
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人没有能力干预。
只能观察,寻找周期性规律。
并且顺应周期性规律,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
。。。。。。
欧洲,玩宗教有瘾。
发现周期性规律以后,不想着调整规划。想要装上帝,玩基督教老传统。
赎罪券套路。
都有罪,(有二氧化碳排放,就是罪。)
上帝降下惩罚,(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
你们需要赎罪。(花钱买碳排放权,交碳稅。)
“金币叮当作响,罪恶消失无踪。”
。。。。。。
我们要破除这种宗教套路。
首先,碳排放不是罪。
其次,气温上升对我们坏处小,相反好处还不少。
最后,我们自己种树,不买碳排放。树种的够多,我还可以卖碳排放。
。。。。。。。。。。。
沧海桑田。周期性的。
人对于自然气候变化,根本没有多少影响力。
顺应气候周期性,调整未来发展规划。才是正途。
搞再多的政治正确,也改变不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首先,所有的主义背后都是生意
碳排放是真的,全球变暖也是真的,但是二者有没有关系,这个就真不好说了
当年欧盟和美国企图利用碳排放来扼杀中国的工业发展,中国当时一群公知也在鼓吹中国要配合减排。。包括著名的 CCAV 主持人
然后中国就提出了两点:1、历史排放要求欧美负责;2、人均排放量
然后就是最近几年中国的光伏产业爆产能、汽车也要搞积分、塞罕坝也成为树立的典型
因为中国能碳达峰,然后碳中和了,那么我们也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要求其他国家了,要承担责任了。这个事情美国慢半拍,最后特朗普直接就退出来巴黎协定
但是收拾不了美国,还收拾不了越南,印度、东南亚吗?
这一波下来,全世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再也无法进入发达国家的序列了
碳中和,可以理解为新一代的全球法则和贸易壁垒
还不至于说不要脸。环保问题虽然不至于到迫在眉睫的地步,但也不是可以当做没看见那么轻松。虽然要淹也不是我们先被淹。
没有碳中和,老爷们还怎么巧立名目,你觉得碳排放的这样费那样费的最后会去到哪里?
美国在刚建国的时候不支持全球化,后来强大了支持全球化。因势顺导占个便宜,就这样。
终于看到这个问题了,我很早就质疑碳中和等同于呼吸税,商业社会的产物罢了。类似的还有很多,例如新能源汽车。
有啥阳谋阴谋的,碳中和就是一条人类自救的道路,没毛病啊。碳中和并不能真正左右一个国家,能左右的只能是武力。碳中和是一个倡导建议,走这条路的国家为人类命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认可的会逐渐被主流世界抛弃的。大格局没有错,错的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人
叫碳中和就很不要脸,发达国家之前想推的是:发达国家人均多配碳,发展中国家人均少配碳的,不要脸双标的不公平碳方案。
有的国家没有外交,所谓的 “外交” 其实是内宣
比如…… 比如朝鲜;
有的国家的外交手段其实非常迅捷及强势,只不过国民一般知不道
比如…… 比如越南
已经 2022 年了,不管大陆是想向上突破,还是向下封锁,这都是个好东西,向上突破,电动汽车等等突破日德汽油车技术封锁,向下封锁,锁死东南亚国家靠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转移大陆产业链的机会。
问:地球怎么看待人类?
答:你怎么看待你身上的虱子叫你妈妈?
毁灭你,与你何干。
你们是不是不知道碳中和最早是我国提出的概念?还制定了发展规划了?
新鲜问题啊。
咋着,欧美拿着碳中和大棒把自己锤了,现在试图带新的节奏了?
对,就是阳谋,可惜啊,他们不中用,阳谋把自己玩死了。
“第二个台灯了,东北限电,买个充电的。”这是10月初,某网购平台里有关充电台灯的一则留言。 对中国大陆的普通人而言,频发的暴雨、限电、过早到来的寒潮,让“气候变化”、“减碳”、“碳排市场”这些多落在政策和电动汽车宣传里的字眼,在最近有了或多 …
知乎用户 南南 发表 其实中国搞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本来第一出发点就不是环保,而是树立自己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壁垒,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多样化。美国也一样。 往大了说,现在全球联合国主导的碳排放政策,也是打着环保的旗号,本质是制定一个新的利益 …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翻了一下新加坡的媒体,正在积极应对 15% 的最低税。 像新加坡这类的国家每天都过的心惊胆战,任何点风吹草动都能对这类小国产生极大的打击。外资抽离资金,地缘政治变化等等。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我必须得匿掉,现在已经是经济危机,不用等到 2022 年了 公司做贷款的,每年放贷额度差不多就是 20-30 亿这样子,每年的放贷额度大概增长 10% 左右,只有 2020 年因为疫情基本与 2019 年持平。 …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你知道吗?这数据一出,这两天在国际上瞬间引发了巨大关注,因为欧美国家是万万没想到,中国的粮食储备怎么会有这么多? 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小麦都握在了咱们手中,而且除了小麦之外,根据海外机构测算,全区有七成的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