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上半年我国 GDP 56.26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 % ,如何解读?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还是看看明细数据和预期数据。 第二季度 GDP 增长,大家可能觉得 0.4% 已经超出预期了,但实际就这个月各大投行的预期数据里,这个数据是 1%。 也就是说,投行本身认为我们二季度还能再涨一点。 那实际和预期 …
我的理解:1. 疫情结束不了,不能放开防控;2. 国际形势好不了,做好全球大衰退的准备,囤大宗;3. 放弃 5.5%,能完成多少是多少,主要靠基建和外贸;4. 不管怎么弄,房子和银行都不能乱;5. 大学生就业要解决;6. 地方 gov 不能摆烂;7.dang 内要上下一条心。以上
可能的几个关键点:
1)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们还没有滞胀,虽然宽松货币政策在边际效应让刺激经济的效果很弱,但依旧是路径依赖的自然选择。甚至允许一些企业债务置换,金融体系空转,债务问题至少不能激化在今年。
企业贷、消费贷、房贷基本都是偏向宽松,读者估计今年接到了比以往更频繁的信贷电话,货币供应多了,短期经济热度就会有一定的效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向 2.5% 以下走。
2)政府强上杠杆搞基建。
企业居民加杠杆其实是风险很大的,逐渐在向次级贷款试验,居民收入预期不足,消费不足又影响企业利润,利息低也是利息,就决定了居民贷款贡献疲软。
从刺激经济上来看,消费靠不住,内循环企业投资也靠不住,只剩下政府及国资企业、城投来举债维持投资,着和此前的文章结论一致,四架马车非常依赖政府加杠杆增加支出,其中基建是最轻车熟路的,比较适合做短期的绩效。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居民贷款比腰斩还要低,说明至少现阶段不是居民加杠杆来置换地方债,也是近十几年大基建刺激经济最大的不同,也不排除未来经济预期好一点时再把杠杆转嫁到居民头上。
但本人更倾向于未来城投债务打包成投资品消化,有些地方消化不掉干脆剥离违约,近几年已经有实质性违约了,城投虽然是地方的融资平台,但毕竟计入企业杠杠,剥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3)强拉房地产
个人感觉不是为了炒房,而是在经济下行中稳住这颗大雷,不要出现进一步的大幅度下跌触发抛售恐慌,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做到维持信心,一方面要解决烂尾楼问题,比如大家各让一步,业主再出点钱,银行贴点利息,地方贴点税收,建设成本本身就占总房价不高,唯一要看紧的是二次出资的监管,房企的窟窿大了去了,如果再被挪作他用,那将是最可悲的结果。
维持信心的第二个问题,还是要处理库存问题,所以各地大概率是降低首付门槛,默认房企的打折优惠活动,结合全国加点的下调,明面上价格不降,连送东西、带利息优惠,一套房让个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利都是有可能的,尤其是 lpr 加加点,去年买可能要到 5.88% 以上,今年可能降到 4 多一些,复利率计算好省不少钱。
当然了,这都是政策的方向和预期目标,市场如何反应还需要观察,如果政策那么强力,就不会让 GDP 在二季度下跌到 2.5%,把所有压力都挤到下半年完成。所以说本质还是强而有力的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博弈,谁能占优全球都不好说。
此外干预市场都是有代价的,有的是现在显现,有的是未来显现,比如高婚育成本下的生育率,只谈增量回避分配的财富结构与阶层固化问题,金融空转挤压实体利润问题,以及更高的政府债务和未来经济体的透支问题,就看如何均衡成本与收益了。
信号①,香港股市暴跌,特别是科技股。
信号②,期货品种焦煤 沥青 螺纹钢 铁矿石 铜 铝 反而表现不错,这些个品种各个都和中国经济关联密切,目前靠谱的说法是今晚发改委的公文大幅提振了市场内资金做多信心。
总的基调较之之前十万人大会发出的是大幅下降的,现在不仅总目标下调到 “尽力而为” 的水平了,潜台词就是有多少就是多少,无所谓。更是喊出了不要算经济账,要算 ZZ 账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总的来说,经济部门还在努力,但大的方向已经确定了。
划重点:政治账
其实重点还是讲的那些事情。但已经没有年初那么乐观,年初是增长,现在是维稳。
上半年只有 2.5 的增长,所以今年 5.5 的增长肯定是达不到了,而且会议上也说了,不会为了要达到 5.5 的经济增长,强行搞超大规模经济刺激。这里要注意用词:超大规模。意思就是用超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才有可能达成(也可能用了也达不成),但是副作用也很大,因为现在居民负债,地方负债都很高,过度透支未来可能会导致没有未来。强撸灰飞烟灭,老爷们要节制啊。
大家非常关注的保交楼,稳民生这次也提到了,上面还说了要地方积极承担相应责任。但是对房地产方面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利好。买了五证齐全的房子,各大部门层层审批,交楼是理所应当的。现在交不了楼,只能找人承担责任。要是找地方,但很多地方卖地收入靠国企一口仙气撑着,已经给公务员事业单位降薪了,自身难保。个别地方开始走上了交通罚款,严查税收来补贴财政。
中央也成立了房地产纾困基金,前期 2000-3000 亿来盘活烂尾楼的保交楼项目**(肯定是不够的)**。这是无奈之举,坑太大,只能亲自下场,而且只是想起个头。但是这个是有代价的,开发商捅的篓子,开发商迟早要背完,国家的钱不是那么好拿,民众的钱不是那么好骗的。当要国家兜底烂尾楼的时候,那些暴雷烂尾的民营开发商日子将不会那么好过。很多开发商会彻底成为历史,那些不愿意负责任摆烂的开发商,会被大棒挥下砸的稀碎。
郑州用国企收购烂尾楼和小区做人才房的事情,很多人也说是国企下场,强行托市。郑州烂尾楼太多,甚至不能用民众没有信心去解释房地产的冷清。没有那么多的购买刚需,也没有炒作空间,这样托市没有用的。因为消费市场所有的产品都需要人来最终买单,国企本身是个卖家,买进那么多卖给谁去?而且土地财政大部分的资金都发了工资搞了基建,钱已经用完了。债会越来越多,窟窿越来越大。郑州遍地烂尾,卖地都没人要,就算全部给你建完了,这么高昂的房价也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再说句题外话,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口已经负增长,并不乐观。除了失业潮,断供潮,大家还需要关注一下即将到来的退休潮。
所以综合以上的情况,下半年经济大概率下行,烂尾楼保交楼也要考虑时间问题,有些地方的效率是不行,个别小城镇烂尾楼要有人管更难,而且要做到保质保量怕是很难。烂尾楼事件半年内应该很难收尾,但是停贷业主一旦停贷会直接跟银行发生违约冲突,各地情况不同,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烂尾楼业主集体停贷,这是成功的维权**(不要轻易解除开发商的购房合同,不要成为开发商的债权,因为开发商没钱的,空壳公司,首付很难拿回来)**,也成功的为烂尾楼争取到了权益和时间,千万不要放弃,合法权益不能靠祈求。
下半年的楼市会进入擦屁股阶段,而且很多地方的房价应该是保不住了,地价都没有保住。房价过高导致成交量下降**(7 月份的成交量相比 6 月份直接腰斩,可以说救市已经失败了)**,房产属于大额投资品,丧失流动性就谈不上好的金融属性。没有金融属性就不会有炒作空间,就不会有炒房客。
目前的房价靠刚需是抬不起来的。房价宁死不降,为了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有砖家甚至说首付一成,可以贷款 40 年。但老百姓又不傻,为了个住的地方让两代人做牛马,缺大德的玩意。
现在的房价是通过行政手段和国企硬撑的,但是他们能撑一下房价,却撑不住成交量。产品有卖也要有人买才行,国企最后也只能通过降价去换取成交量,好比中山这边的地价都降了 30%,国企新房的价格都能降 40%,前段时间中山出了三个月降 5% 的限跌令,扯下了最后的遮羞布。
最后 22 年请各位注意资金健康,减少负债,千万不要盲目购入资产。现在很多地方的房贷利率已经到了 4.25,但如果要继续救市的话,房贷利率可能会破 4,如果刚需的朋友不要焦虑。
如果你需要买房和卖房,如果你是要看烟花绽放的爽文,**都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hardy 聊一聊。**不定时随性所欲的分享房产最新信息和犀利观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
长出一口气,一般来说说要算总账、算政治账的时候,就说明经济账。。。
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
以后上海那种瘫痪式封城应该不会有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算重点功能
其他的,要么是之前已经落地,要么就是在预期范围内会做的。
房住不炒还在讲,看样子短期内不会去库存 2.0 了
深夜睡不着。
给大家随便总结下市场的反应。
第一,航空,旅游,餐饮线下娱乐产业暴跌,没得说,抗疫上人定胜天,这些产业继续按年为单位牺牲吧。
第二,基建房地产也没涨起来,毕竟没有放水。
第三,汽车机械类拉起来了,外贸进厂是大部分人的奋斗路线了。
总结下,准备过点苦日子。但往好了看,起码这次饿不死可以进厂打螺丝了。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摊牌了:政治高于经济。
晚上有空详细解读一下。
新信号都是通过比较得来的。
中文就是博大精深……
会议基本传递的核心,其实就俩字——看吧……
房地产怎么办?看吧…… 经济怎么办?看吧…… 国际挑战怎么办?看吧……
信号就是没有新信号。大会定不了大事的传统依然发挥稳定,充分说明 525 的会哪怕人再多,也不如 505 的会顶用,这回不过是把 505 会议的话再说一遍而已,那么我也把当时的话再说一遍:
截图的回答我自己都费了半天劲才找到,原问题估计是搜不到了。
“我们也没什么办法,你们自己看着办。”
啥都说了其实啥都没干。
土地财政崩溃怎么搞?求稳,留给后人,时间会解决一切。
烂尾楼怎么搞?求稳,留给后人,时间会解决一切。
经济不好失业怎么搞?求稳,留给后人,时间会解决一切。
时间会解决一切,留给后人。
然后就把一把明晃晃的鬼头刀横到他的脖子前,问他银元在哪儿藏着,白嘉轩揣摩对方是纯粹要钱还是既要钱又要命?如果是前者不是后者,那他就准备折财保命,如果是后者不是前者,那么他就准备折命保财,不至于人财两空。
——《白鹿原》,陈忠实
疫情 2020 年最悲观的时候我也想过 “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
不是,不是,说错了
而是 “Your money or your life”(《骑马与砍杀 1》的经典名言)的问题
我最后选 money
不是因为我财迷
而是我不允许任何人用我的 life 来绑架我,拿走我的 money
emmmmm 我觉得大猛子危险了
重点:
意思是要区别于其他的体制和制度,哪怕牺牲经济;所以至少下半年不会有宽松和降息;
2. 打破刚性兑付和只涨不跌的神话
意思是老百姓们要意识到市场是有巨大风险的,不仅股市和房市,正常在银行的储蓄也可能出现违约风险;
说明经济没啥问题,耗得起。
各公司议论点基本一致:房地产市场的复苏短期内不符合实际,长期看不到希望。
算政治仗,你是和新冠打还是和美国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能算出政治仗?
不对,现在是以政治为中心,经济靠边站。
1、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意思是说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或者降息,货币政策主要是根据国内环境考虑。
2、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力争最好结果。
意思就是要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力保经济增长,但并没有说一定要保 5.5%,这一点后面也有提到相关的意思。
3、扩大内需,这一点是老生常态。
4、支持地方用足专项债,主要还是基建拉动经济,这一次还提到支持中西部基建,对中西部相关基建企业是利好。
5、稳定房地产市场,保交楼,稳民生。
6、稳大学生就业。
7、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 下半年新能源虽然很难再有单边上涨行情,但还是会反复炒作,波段性行情还是很多。
8、有条件的省份争取力争完成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也就是说,有条件的省份要争取完成全年 5.5% 的目标,确实没有条件的就力争最好结果。
总体上看,货币还是会保持松紧平衡,相对宽松的状态,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收紧货币,也不会加大放水力度非要确保达到 5.5% 的既定目标。
对股市是中性偏利好的状态。
这次定调很明显了,就 “稳、稳,还是要稳!”
宏观调控政策仍以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在一系列政策部署落地见效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速仍会明显领先全球,并高于国际预期。
这句话其实很说明问题了,相对增速肯定已经确保跑赢主要经济体的情况下,保证内部经济体系架构的稳定超越增速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而且在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的量化宽松已经明显不太可行了,现在央妈也明显拧紧了水龙头。财政这块甚至都直接点明了专项债,货币政策也更多的放在基建那类精准投放上了。
所以,以往量化宽松状态下的措施,这次就别想了,大家需要各显神通了。
就比如房地产部分
“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潜台词显然就是不要指望过去几年那种,大水漫灌硬拉房价了。各地要想办法利用货币政策外的方法,去稳定房市。
所以近期各地才会出现那么多与房子挂钩的奇葩政策,又是 15 万购房补贴、又是优先录取什么的各种政策。
再就是扩内需
这次在扩内需方面,描述实在太少了,非常模糊。
其实也可以理解,现在的局面指望拉消费太难了。
疫情跟打地鼠似的,越发达的地方关门越多。而且大家的收入也普遍受到了影响,裁员情况频发,剩下的也大都遭遇了减薪。
这种情况下,要求拉消费等内需,确实有点无源之水的意思。
所以这次就更突出了严控疫情、稳字当头。
动态清零显然是要继续坚持下去的,在此基础上,民生和防风险被点了出来。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粮食安全做了重点说明,而且还点明了村镇银行风险和平台经济。
确实,这几点已经超越增长,成为追求稳定路上最关键和相对棘手的问题。
如何保证大家找得到工作、吃得上饭、安全储蓄和消费渠道顺畅这些最基础的内容,现在必须得到保证。
其实早就聊过这个问题,在当前越发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数字的增长和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越来越弱,甚至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了,
所以,相对于数字的增长,如何保证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是基本盘最大的保证。
而从这次的会议定调里,也是能明显读得出这种意味。
在当前这个 “乌烟瘴气” 的世界中,能稳定的运行下去,就是最大的成功。
如果对金融、宏观经济、房地产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白菜研究所
除了存准率,利率下调已经接近极限,以房贷利率为例,最多再有 0.25——0.5% 的空间。
9 月份,就算美联储只加 50 个基点,美联储利率也要 3.0% 左右了,也快接机极限了。
从 9 月加息后联储的表述看,这届联储就跟去年底个人猜测的一样,是个软蛋,在美国股市、华尔街投资人的压力下,他们大概率没胆子刚到底,指望再出一个沃尔克,纯属扯淡。
所以,现在就是拖,拖到美联储顶不住,停止加息进而放水,拖到欧日韩彻底躺平大放水,营造出类似 2009 年全球央行大放水的盛世,到时又是一片歌舞升平。
毕竟,全球都面临着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改是不可能改的,唯有放水,地球人一起承担,才是不伤筋动骨的最好的办法。
基调没有变啊,唯一变化就是估模着今年 GDP 无法达标了。
我国现在的策略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就在那里蹲着,看阿妹啥时候犯错。
二季度优秀的数据给了他们不给出关键超预期利好也有可能稳住的信号,于是你就得不到任何新信号了……
就像你们月考,你的成绩你自己知道,平均分越低,下次考试变简单的可能性就越大,你下次考试分数预期就越高。但很遗憾,平均分公布了,60 分。老师一看,也没那么差嘛,下次继续。
讲求经济效果,是搞好经济建设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而搞好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则是讲求经济效果的可靠办法。这项工作并不十分困难,也不要多少投资,关键在于把各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目前国外大都是这样做的。他们管这叫可行性研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有条件这么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注意这样做的。所以,尽管那个时候经济工作也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总的看来,经济效果是好的。只是到了一九五八年以后,特别是林育蓉、蓝屏一伙反革命分子横行的十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被破坏殆尽,**所谓 “要算政治帐,不要算经济帐” 的谬论到处泛滥。有的领导人说上一句话,就得照办不误,什么可行性研究,什么技术经济分析,什么经济效果,统统抛在一边。**粉碎 “四人组” 以来,这种状况逐步有所好转,但那种无视科学的封建愚昧和极左流毒,对我们的一些同志,至今还不无影响。这些同志自己不懂或不太懂科学,又不愿意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尤其是听不得尖锐的反对意见。他们习惯于凭个人或几个人的意志办事,碰了壁,**造成损失之后,还习惯于用 “没经验,缴学费” 或“事已至此,只能如此”来原谅自己。**应当说,这决不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
1980 年 8 月 1 日《人民日报》
只要统计局给力,5.5 打底,6.5 不瞧,8.5 微微一笑
我先出一个计算公式
上半年 2 + 下半年 3
2+3=5
这不就完成了吗?多简单的事。
信号:没招了,就那样吧。保政治账,不保经济账。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这 15 个字基本概括下半年的基调了,然后就是从顺序上看重要性,表述的很明确了,没啥可细说的,老百姓放低预期,勒紧腰带,继续持久战吧
建议以后对地方上的干部进行考核时,把当地人口数量的增加情况作为主要的考察指标,尤其是年轻人的增加比例。
在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品牌、设计、质量、渠道等等都是为此服务的。
同样的,人口增长率才是反映一个地方民生的真正指标。
要想提高年轻人口的增长率,就必须同时做到低房价和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这会倒逼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进而创造出长久的发展可能。
其实只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努力摇晃身体,做出火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据我所知。
有一种东西是不讲政治的。
这东西叫科学,叫客观规律。
日本富士山和樱岛火山快喷发了。
没看到日本人去跟火山讲道理,让他顾全大局,舍己为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反倒是越南,一切都可以郑智化,一纸文件溪水倒流。
现在越南经济疲软,那一定是这个叫 GDP 的东西政治觉悟不高,建议专家学者痛斥这种不讲大局的行为!
希望 GDP 可以悬崖勒马,浪子回头,争做讲政治,顾大局的好同志!
基建,房地产与平台企业。
记得上半年不是还在处罚京东,阿里这类平台企业,讲什么房地产负债红线的。
政策方向算是完全调转方向了。
个人建议三者结合,让平台企业去垄断房地产开发,然后基建只给平台企业做配套,激活改善型住房需求。
这才是真正的三板斧齐下,必能保证经济稳定 20 年。
接着防疫
二三线以下非核心地产趁着下半年小高潮赶紧出手吧。
唉,长篇搞不成,只能发简短的。。。
728 会议的内容,整体预期还是偏低的,或者说,利空消息反而比较多。
首先 728 会议之后,今年 GDP 放弃了 5.5% 的目标,已经是实锤了,这意味着大放水的基础没了。
其次是房地产的态度还是偏保守,从过去的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变成了稳定房地产,保交楼,要求降的更低了。
最后是 FQ,还是要以清零为主,也就是哪里有,哪里就封,坚决不能麻痹大意,有厌战情绪。
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利空了,下半年的不确定性,会更加的多。
几个月前就说过,现在还看经济,格局低了。
截止到 7 月 29 号,22 点。这个问题下面居然只有 130 个回答,辛苦了后台工作人员。
也太搞笑了,都敢发来政治账出来,还怕人说啊
文眼——「算政治帐」。
怎么理解这四个字?
可以这样说,算政治帐就是要「牺牲指标,维持稳定」。
换个词,就是「托住」。
所以,下半年各个条块都将围绕这条脉络来互动。
在疫情上,相比上次会议的基调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提到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
而且文中也特别写了一句「坚持就是胜利」。你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理解,明年也许会有调整,今年必须维持,哪怕牺牲一些经济指标。
经济上,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充裕,财政政策不足,用好债务,加大基金。稳就业、稳物价。
金融风险要稳妥应对,房地产要保交楼。平台经济转入常态化监管,推出 “绿灯” 案例。
对于投资者来说,也给出了一些明确方向。比如「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不过这些已成市场共识,只是尚未在这样的会商确认定调。
……
如果从「算政治帐」的角度梳理下半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那么「稳是底线要求,进是努力达到的目标」。
所以,即便今年的 GDP 增速不及预期,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即可。
第一时间读完了通稿,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整体而言,接下来政策是在防住疫情的前提下,稳发展,不会想之前一样采用各种大措施促进消费、促发展了,接下来我们应该要进入经济缓慢发展的阶段了。
正常化可能要等明年了,大家撑住别饿着
房地产不能丢
新冠病毒中国区慌得一匹!
都求稳了,打仗?也就一次次骗骗你们这些民粹而已。至于求稳之中小民的利益,呵,老爷们可能只会假装看你们一眼,继续我行我素而已。
啥都好,就是没有注意到百姓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数据,能对应数据做出理想的反应 / 惯性效应在上涨下跌中都很明显。
深度!解读 728 政治局会议
这几天回了一趟天津老家处理一些事情,身心俱疲,更新也就难以保证,从今天开始应该就可以恢复正常,废话不多说了,看政治局会议的解读。
看政策是有一些技巧的,重点要看不同之处,重点要看钱花到了哪里。
不同之处一: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意思很简单,问题上头都看到了,不要慌,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慢慢调整。
不同之处二: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没有重提 5.5% 增长的具体目标,也就是,不是必须保住 5.5 了,保证经济运行合理才是第一目标,不会为了刺激经济大放水。
不同之处三:
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
看到了一些地方可能想要躺平,所以专门写了一段,再出问题,后果自负。
不同之处四:
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这个就**是重要的钱要花到哪里去,基础建设、产业链安全、交通物流,重点地区就是中西部,**有想法的可以往这个方向看看。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优化产业链布局,很多人可能就看不到背后的意思,从上次上海疫情可以看出**,将所有的产业链都集中到上海并不安全,所以,上海的功能要进行疏解。**
不同之处五:
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这一段都是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新能源是要加大力度扶持的领域,重大利好。
房子没有松绑,还强调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也就是说,自己的屁股自己擦,但是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也就意味着各地方自救的力度可能会加大,也就是群魔乱舞的时代要来了。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央妈参与房价涨不起来,允许地方救市不是为了涨,而是为了不崩。
村镇银行被重视了,之后各地都必须排查自己的村镇银行,因为河南村镇银行风险还真不是最大的。
不同之处六:
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
对大平台要松绑了,从滴滴的处理这么轻就可以看出来,整改完成的差不多了,毕竟大企业还是很强的,只要好好建设社会主义就可以开绿灯。
也就是说下半年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都是利好,之前是国企,现在私企也可以站起来了,毕竟大企业带动经济的作用还是强。
看完这个会议通稿,我有一个感觉,现在的通稿是越来越浅显了,看来上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懂,这也是凝聚共识的好办法。
点赞、评论、转发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如果觉得写的不错,请用各种方式帮我转发,我们下期见。
我给大家算政治账,放开疫情会导致大量人口感染,虽说死亡率降低了,但还是会有大量人口发烧咳嗽的,然后一块都去医院,就会发生医疗挤兑。一旦发生医疗挤兑,按照国人的习惯,有钱有势的人,再小的病(不限于新冠)都会走后门获得好好的治疗,而穷人再急的病也只能在家等死。这种现象会依靠网络大范围传播,然后彻底的让穷富(权)对立走向爆发并不可调和,而大量的人口感染,又会削弱政府暴力机关的运行,同时,大量的实权中老年干部又都躺在医院,让政府运行乏力。然后在各种混乱的冲击下,人心就散了,队伍就就不好带了,这时候如果外国势力趁机搞颜色革命,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总结,根据中国的政治现状,无论经济压力多大,都必须把政治稳定摆在首位!
我们老家穷山沟,现在路都修到双车道沥青了…… 休息的时候年轻人倒是开车回去玩玩,但是家都在城里
我只关注了部分内容:
拜登这两天被感染真的是改国运的一件事,本来一切都在缓和下来。
下半年经济形势不乐观,几个经济支柱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只能从基建入手,尽量稳住大盘,至于 5.5% 的经济增长指标,就不要总挂在嘴边了,只要大盘不塌,民生稳定,那就是胜利。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尤其佩洛西嚷嚷着要访台,触碰了我们的底线,那么战事将起,一切经济的运营都要以战事为中心进行调整,到时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简单来理解就是:
其实一条一条讲了那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却含糊其辞——占国民经济最大比重的第三产业怎么办?要知道中国的 gdp 里已经超过一半多是来自第三产业,而第二季度的三产 gdp 是负的。但从会议定调里看不出有啥具体措施来扭转不利。
烂尾楼的社会舆论影响是很大,真要细究起来其实并不大。因为一线城市几乎没有烂尾楼,二线城市里也就河南湖北的很多,其他地方也并不多。但广大小微服务业却是真的触及千家万户的日常民生。国家能发力的基建项目只是经济的大动脉,广大小微服务业才是真正拖起 gdp 的毛细血管!
那影响第三产业的最大阻碍来自哪里?毫无疑问就是目前日益鸡肋的各种封控措施。别的不说,就今年暑期旅游业,除了新疆之外哪个不是全军覆没?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兰州等都是旅游业重镇,现在这些地方人员进出大大受限,这全国旅游业怎么会好呢?其他餐饮、文娱、教培等行业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很可能三季度的第三产业 gdp 依然会是负增长!到时候看家里的老人孩子是先新冠死,还是没饭吃饿死!
我每天平均接到三个贷款广告电话,信用贷无抵押,利率年化 4,8(他说 3.7 是手续费,折合利率 4.8 左右)。然而这样就能刺激消费了吗?利率还是太高了啊!
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8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每个季度的政治局会议都是中央对季度经济运行的定调,以及宏观政策、微观政策、产业政策等进行调整指导的窗口,是季度经济工作的风向标,国家季度的 “BP”(商业计划书),对下一个季度的经济走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7 月底所召开的年中政治局会议更是具有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定基调往往会持续到年底。
二季度,中国经济在内部新一轮疫情冲击,外部地缘经济分裂和全球高通胀的复杂严峻发展环境之下,通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方式,努力使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守住了不失速的底线(即不出现负增长)。
但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此次年中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尤为重要。
而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当下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包括:疫情防控是否坚持 “动态清零”?5.5%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否下调?下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宏观财政与货币政策力度是否加大?房地产、平台经济等后续政策取向?
一、后续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在经济形势判断部分,首先,会议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是对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大环境的总体判断,困难讲透。
其次,会议认为 “我们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国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这是对上半年疫情防控与经济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成绩讲足。
最后,会议认为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明确后续经济工作,即便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仍要坚持 “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的要求。
在后续经济工作总基调部分,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大核心,便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与总要求。
在后续经济工作目标部分,会议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此外,会议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我们认为,首先,虽实现全年 5.5% 的预期目标增速难度较大,但并未明确放弃,主要是因当前经济仅实现了环比修复,并未实现完全复苏,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稳经济仍需各方面保持紧迫感,付出艰苦努力,绝不可掉以轻心,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而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预期目标。其次,全年经济增速 “保 4 争 5” 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应有之义。最后,稳就业和稳物价则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关于疫情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动态清零
今年以来,新一轮疫情多点散发与防疫措施升级,毫无疑问是经济稳增长的最大制约项。大量市场主体因疫情反复且防疫措施升级,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受阻,从而造成发展的预期及信心持续转弱,这也是此次会议将疫情防控放在最前部分的原因。
会议指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
7 月 23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也清晰指出,“近期,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部分地区疫情外溢仍未完全阻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因地因势处置聚集性疫情,集中资源和力量快速扑灭,快速遏制本土疫情扩散蔓延”。
可见,坚持 “动态清零” 依旧是后续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的总方针、大前提,决不能松懈厌战。但在此前提下,要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找到新的动态平衡点,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而不是一成不变。
此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绝不是二选一的问题,各地方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坚决防止疫情防控单打一、一刀切,杜绝层层加码。
三、关于宏观政策: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此次会议在宏观政策部分明确要求,“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财政方面要求,“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方面要求,“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6 月 29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曾指出,“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
从当前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伴随着美国等西方发达经济体为应对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胀开始 “暴力” 加息缩表,全球总需求将开始大幅下降,海外供需缺口收窄,这也将对我国下半年出口形成一定的压制,稳增长的重心则落在了内需,也就是投资和消费。
二季度末经济实现环比修复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进行了补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基建投资发力(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7.1%,过去两年平均同比增长 1.8%),稳住了经济大盘。但经济从环比修复到实现真正的复苏则需要私人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发力,即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发力,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
私人部门中居民消费是随着收入预期改变的,只有居民收入预期向好,居民才会增加消费。收入预期向好则需要企业实现投资发展,而企业实现投资发展的前提是具备发展的信心。所以,私人部门发力的大前提是企业具备发展的信心,信心越大,发力则越大,反之则反。
我们认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在合理适度的前提下,不会急于转弯,而是将更加精准有力,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将更加积极作为。后续政策操作的着力点应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向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转变,而当下宽信用中的重点便是私人部门使用货币,即民企融资发展、居民借款消费,这也是此次会议强调,“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的深意。
此外,倘若下半年发生超预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或市场主体,中小企业发展的预期与信心依旧较弱,经济内生性修复动能不足,货币政策仍有空间,总量工具依旧在政策工具箱之中,结构性政策也将持续发力。
四、关于稳物价: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上文讲到,“稳就业稳物价” 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和能源安全既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稳物价的重心。
从通胀具体数据来看。首先,代表上游通胀的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半年上涨 7.7%。其中,一季度上涨 8.7%,二季度上涨 6.8%。分月看,尽管 PPI 环比有涨有降,但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影响,同比涨幅持续回落。从长期来看,受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能源和金属价格将持续高位波动,使国内相关行业价格维持高位。而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带动煤炭及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持续回落。可预计,下半年上游通胀 PPI 将实现持续回落。
其次,代表下游通胀的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半年上涨 1.7%。其中,一季度上涨 1.1%,二季度上涨 2.3%。6 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稳趋好,物流逐步畅通,CPI 环比持平,但受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影响,6 月份同比涨幅扩大至 2.5%。需要关注的是,6 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 6%,降幅比上个月大幅收窄 15.1 个百分点,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食品价格涨幅或将持续扩大。可预计,伴随着上游部分原材料涨价效应的传导、新一轮猪周期启动,下半年 CPI 将实现温和上涨。此外,在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或将维持在 1% 左右。
6 月 CPI 虽同比上涨达 2.5%,但相比 2%—5% 的温和通胀区间上限还有较大的空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更是长期处于低位,这反应出内需中有效需求不足,尤其居民消费意愿长期较弱。我们认为,应在供给侧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同时,在需求侧适度提升对通胀的容忍度,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大刺激有效需求力度,助力实体实现宽信用。
五、关于房地产:稳定房地产市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会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关于房地产后续的政策取向,也放在 “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 部分中,体现出当前房地产不仅是单个行业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虽然,今年房地产政策逐步放松,如全面房贷利率下调、限贷限购政策放松等,180 多个省市地方因城施策出台了楼市松绑政策。但是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68314 亿元,同比下降 5.4%,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拿地、施工、竣工等数据依旧较弱。此外,近期多地的 “停贷风波” 使市场预期持续转弱,7 月地产销售再次大幅下降。房地产是今年经济的严重拖累项,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而造成当前房地产现状的本质原因是,近几年在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如 “三道红线”),房地产行业的各方参与者、市场主体逐渐形成了,“房地产是传统经济,有明显的发展弊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快速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应忍受住转型之痛” 的认知偏差,忽略了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处。关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在此前文章中已详细讨论,不再赘述(详见:《房地产、资本市场、平台经济,要抓住 2022 的确定性机遇!》)。
本次会议在继续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提出了 “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这是一个积极有为的政策信号,体现出稳地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可预计,在因城施策的大框架下,各地方将出台更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而保交楼、稳民生也是各地方政府责任,需要压实。
六、关于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
会议指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平台经济是中国进入 2000 年互联网时代后的 “科技房地产”,其占经济的比重、贡献的高端人才就业、以及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房地产行业不相上下。但去年以来,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与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使市场产生“全面打击平台公司发展” 的认知偏差。
首先,对平台经济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本质原因是,近几年因平台经济巨头们控制着巨大的流量、资本以及用户数据。在供给端,可以通过强大的资本实力,快速做出更加优化的商业模型,在需求端,可以通过源源不断的用户流量以及用户行为数据,将优化后的商业模型精准给到用户。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以下发展中的问题:
第一,在竞争中形成了对整个商业价值端的零和游戏,线上挤压线下,线上平台入驻后的销售费率等成本远高于线下经营成本;
第二,平台流量为王,造成了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频发,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第三,利用人性的弱点,创造出不利于社会长期发展的产品;
第四,通过 “无底线” 的用户数据采集,进行大数据杀熟,形成单方面独赢而非平台与消费者共赢的局面;
第五,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年轻从业者出现了 996、007 式的内卷;
第六,通过强大的资本与数据优势,跨行业垄断式发展,挤压行业内其他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
但是,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 20 多年间,平台经济巨头们靠自身不懈努力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工业时代较落后的商业地位逐步实现了赶超,同时培养了 10 亿网民,提升了整体的商业效率,解决了大量高端人才就业,扩大了中国经济的规模,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平台经济的带动。
所以,对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政策意图是为了解决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同时使平台经济更为长期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指出,“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首先,是对平台经济所产生的认知偏差进行纠偏。其次,可预计,更多有利于平台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将逐步落地。
7 月 2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作用”。其中,重点是 “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作用”,再次肯定了平台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重要作用。
预计,伴随着 7 月 21 日国家网信办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 80.26 亿元罚款后,此轮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改工作将完成。后续的工作重点将是在实施常态化监管的同时,更大力度的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七、关于市场主体: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会议要求,“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当前,经济虽实现了环比修复,但市场主体,尤其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并未完全恢复,这是下半年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的核心 “堵点”。因为,中小企业贡献了 50% 以上的税收、60% 以上的 GDP、70% 以上的技术创新、80% 以上的城镇就业、90% 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所以,中小企业的问题并不仅是微观个体的问题,还是最大的宏观问题。
从具体数据来看,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 PMI,6 月录得 50.2%,时隔四个月后重回扩张区间(2 月 50.2%、3 月 49.5%、4 月 47.4%、5 月 49.6%、6 月 50.2%),反映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经济整体实现环比修复。
但从大、中、小型企业 PMI 来看,6 月大型企业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重返扩张区间,而小型企业在今年以来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大型企业 PMI 为 50.2%,比上月下降 0.8 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 PMI 为 51.3%,比上月上升 1.9 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 PMI 为 48.6%,虽比上月上升 1.9 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低于临界点。
此外,6 月 BCI(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录得 42.9,虽比 5 月份的 37.3 有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仍大幅低于分水岭(50 为指数的分水岭,以上为乐观,以下为悲观)。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也仅从 5 月的 40.9 小幅反弹至 6 月的 44.3,同样低于分水岭。因 BCI 相比 PMI 更偏向民营中小型企业,是由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以算术平均的方式构成,这充分反映出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复。
近期,我们在与一些中小企业家交流时常常听到一句话,“心气大不如前”。企业虽伴随着经济从 “谷底” 修复,逐步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心气,也就是信心并没有完全恢复,这也是近两年多疫情多轮冲击所造成的 “后遗症”。有时经济数据是客观“冰冷” 的,但主观感受是难以测量却更加真实的,而这一只 “看不见的手” 之力量却无比强大。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已持续发力恢复中小企业信心。建议各部门、各地方尽快打响中小企业 “信心恢复战”。首先,要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更加科学精准化;其次,要继续深化“放管服”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最后,要站在微观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助企纾困存量政策,同时,以企业信心为政策着力点,研究出台超常规的增量政策,给予企业多方位的政策扶持,助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恢复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的 “钥匙” 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只要打赢中小企业 “信心恢复战” 这最关键的一战,中小企业信心实现 “V 型” 反弹,中国经济当前环比修复的动能就会转化为更为强大复苏势能。
此次会议,单独提出了 “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表明政策面的积极态度,是不允许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持续转弱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也应拾起发展信心,走在经济周期曲线之前。
八、关于稳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从具体数据来看,虽然,6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 5.5%(前值 5.9%),但 16-24 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上升至 19.3%(前值 18.4%),屡创新高。此外,7 月份破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将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稳就业的压力将会大幅增加。这也是会议中重点提到 “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的原因。
但是,市场微观行为往往滞后于宏观经济周期,失业同样如此。在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候,很多企业停工停产,但那时并不会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当经济逐步进入复苏,企业实现复工后,发现新增订单锐减,伴随着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便会下定决心裁员,这时失业率会大幅提升。
7 月 7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讲到,“1.6 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的韧性所在,保住市场主体就能支撑稳就业、稳经济大盘”。
7 月 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有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打通落实堵点,实行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就业补助等打包办理”。
下半年,相比于全年其他经济目标,最需要保住的目标是失业率在 5.5% 以内。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如果能够保住失业率目标,经济活动能正常运转,哪怕最终经济增速没有达到 5.5% 左右的全年目标,也是十分成功的。而中小企业贡献了市场中 80% 的就业,稳就业则首先要稳住中小企业,只要让中小企业具备充足的发展信心,就业岗位就会实现内生性的扩张。
整体而言,年中政治局会议清晰的释放了后续经济工作对实现稳中求进的强烈诉求,全面回应了市场的普遍关切。在稳中求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基调下,经济将加速从环比修复走向新一轮复苏期。
而往前看,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处的经济周期将再次反转(IMF 发布 2022 年 7 月世界经济预测,将发达经济体增速的预测值下调至 2022 年的 2.5% 与 2023 年的 1.4%)。此外,下半年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也将积极布局未来。
东方欲晓,风景这边将独好。当下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拾起发展信心,抓住未来的确定性!
(本文作者张奥平系增量研究院院长)
先进 正确 伟大
中国 GDP 增速不能低于 5,这是一条生命线,低于 5,一旦低于 5 无法弥补各项开支,无法解决就业问题,这两条一乱要出大乱子。
这种会议内容完全不需要看,千言万语汇成四个字——稳中向好
1、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模式,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凛冬,就美国如今越发疯狂的劲头、就疫情不断发酵的架势、就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开始动荡的迹象…… 这几年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2、所以对外出口注定了要越来越萎缩,这就逼着我们越来越转向依赖内需和投资——但内需哪儿是那么容易拉动的?被房价掏空了六个钱包的民众,面对这等经济困难都会不由自主的选择收缩开销…… 那么投资呢?传统的大基建有效益的已经搞完、剩下来能搞的也不多了,新基建再怎么规模始终有限,终究是没办法拉动经济产生足够的增长速度。
3、面对这种情况,谁都没辙——优化经济运行效率虽然是个方向,但持续多年的问题哪儿是那么容易克服的?这注定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短期见效,最重要还需要国家腾出精力来投入资源和力气一项项去加意解决,所以对眼前的问题基本没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4、那就只能大家勒一勒裤腰带了,甚至地方政府都陆续放宽债务约束、开始借债保经济…… 但地方政府搞得那些事儿,什么水平大家都看得到:把好端端的路面挖开重新铺一遍,这就是基建投资了,上上下下再捞一口汤喝,社会效益什么的半点没有,反而还引得民间怨声四起。
5、国家暂时还不能出手,因为要留出足够的预备队、应付太平洋对岸的对手越来越没有底线的各种疯狂黑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这不佩洛西那个老妖婆又嚷嚷着要窜访台湾了么?虽然只要国家出手这货注定去不了台湾,但这破事却也证明美国正在越发急不可耐的往死里搞我们。
其实最重要的信息可以总结为这两句话:
疫情防控,要 “算政治账”;经济社会发展,只需 “统筹协调”。
稍微了解语言习惯的人都能读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根据目前的状况,经济好不好,和财政政策的力度关系不大。或者说是,力度大,也就那么吊着。
重要的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没有业务,能不能挣到钱。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根本就不需要天量的财政政策力度。
很多人总是对政策的效果有迷之信心,而对每个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严重低估。
昨天美联储加息和政治局会议均落地,总体都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是美股和 A 股表现却截然不同,美股连续两天反弹,A 股连续两天走弱,港股比 A 股还要拉胯,涨时不跟 A 股、跌时又跟美股。
会议主要释放了六大信号,分别涉及下半年宏观经济目标、疫情防控、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看通稿。
整体来看会议定调偏中性,多数在市场预期之内,不搞大水漫灌,但也要力争最好的结果。关于房地产和平台经济有新的提法:要稳定房地产市场,用足用好政策工具,首提保交楼;平台经济提到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
我们认为会议定调说不上利好利空,虽然部分投资者有 “刺激地产” 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实际上 “房住不炒” 还是共识,而且地产的政策信号还算积极。
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2022 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 5.5% 左右,但受到疫情等因素超预期影响,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 4.8%,上半年增长 2.5%,下半年经济工作目标该如何锚定?
会议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会议还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对中新网 “中国新观察” 栏目表示,这相当于是给地方一个“指挥棒”,下半年要尽可能努力促发展,争取条件实现全年较高的合理增速。
冯煦明认为,下半年首要任务是尽可能确保经济增长回到潜在增速水平甚至略高于潜在增速,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填补上半年因疫情冲击产生的损失缺口。就全年来看,实际 GDP 增速的表现大致可以用 “保 4 争 5” 来概括。
感谢大家的关注,笔者给粉丝免费整理了一套游资战法:
1、操盘 “三宝:思考力、决策力、行动力
2、股市操作的三项法宝:心态、技术、资金控管
3、量、价、指针、型态、类股强弱、盘中走势,都是我选股考虑的要件
4、做股 票:(1)工具要单纯;(2)想法要单纯。股票涨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没有主力就没有大的涨跌,没有主力,再好的题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样是一潭死水。前进股市第一个思路,就是要知道无风不起浪,浪是庄家主力造的,没有当庄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动,你要想在股市获利,就要与庄家共舞与主力同进退。思路理清了吗?
![](data:image/svg+xml;utf8,)
最近大家很关心游资的操作技巧,笔者整理了一套游资战法,想要免费获取的找到公众号 :军师柯文回复 “学习” 即可获取!
会议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长期要优化产业布局,2022 年 1 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载能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向满足其发展条件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要求到 2025 年中西部、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升。
短期要打通链条堵点,4 月国务院新闻办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 “白名单” 制度,通过加强部省协同和跨区域协调,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7 月 14 日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也强调要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主干道、微循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
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会议要求,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冯煦明认为,这其实是再一次强调市场主体的重要性,当前三重压力之下市场主体预期转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一些企业主体投资的意愿还不是很强,但是市场主体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关键的细胞,“三个敢” 也体现出中央层面希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性,进一步稳定和提振市场主体预期。
此次会议指出,坚持就是胜利。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
今天算是重磅会议后的巨大分歧期,很多人可能会根据会议内容拍脑子,有些博弈资金也会离场,有利于市场出清。
我们认为今天市场表现有些情绪化、有些过于悲观,下半年虽然不搞大水漫灌,但并不意味着要躺平,全年 5.5% 的目标弱化,但仍要力争最好的结果,会议表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我的微信公众号:军师柯文,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关注柯文的五大理由:
(1)看不懂 k 线图,MACD,KDJ 等技术指标
(2)不会选股,无法区分劣质公司
(3)把握不住市场主线,风口行业总是错过
(4)买入总是被套,卖出总是卖飞
(5)炒作没有计划,买卖全凭运气
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荐,所聊到的股票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供参考学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5.5 正式放弃,叠加外围传闻,以及军事冲突风险,A 股大跌,港股跌成屎。
我说不管美国经济数据怎样,挨打的都是 A 股和港股,信了没?
4 月会议召开时,基本面见底,政策加码,大 A 的安全垫是足够的。
市场的矛盾在于:5.5% 还保不保?
保的话,继续押地产和基建板块。
不保的话,干成长风格,光伏、新能源汽车。
7 月会议召开时,由于地产断贷事件影响,基本面二次探底,政策工具箱略显捉襟见肘。
市场的矛盾在于:地产怎么保?
保肯定是要保的,关键是以一个什么力度保。
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显然会议的表述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复盘了一下 4 月会议的点评,大部分想法得到验证,但对于地产的困难估计严重不足。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救地产” 未来将是市场走向的核心关注点。
工具箱还有很多,如:
【建行 + 政策行 + 央行的地产救市大基金】、
【四大 AMC 带头做资产重整】、
【PSL 配合棚改货币化】、
【盘活住房公积金】等。
笔者认为,不要给予地产救市方案太高预期。
关于 7 月会议的详细点评我写在了下面的回答里面,欢迎移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将带来哪些影响?11 赞同 · 9 评论回答
2202 年,一款沉浸式 VR 开放世界网游《江湖神域》问世,水是里面的核心资源。《江湖神域》里有一条大河,河流边上有的玩家自己占据上游一大片清澈水源,有的玩家从河流引水给自己造了个蓄水池,也有很多玩家在下游一小块取水口头破血流抢混了上游来的排泄物和泥沙的脏水。
一段时间之后,不知道是因为游戏预设的气候变化还是外部黑客攻击,缺水了,游戏体验恶化,很多玩家纷纷威胁退游,运营听取社区呼声,决定让技术码点代码加一点水暂且渡过难关稳定玩家的心态,两边开会讨论完之后得出三种可行方案:
河流的上游源头直接增加水流量。游戏方认为如果采取这种方案,水首先流经占有上游水源地的玩家领地,上游水草更为丰美,上游玩家很开心;然后水流流经中游玩家的蓄水池地区,蓄水池水位上涨,中游玩家也很开心;最后虽然混杂着污染和泥沙的情况并未改变,在上游中游分走一部分新增水资源后剩的也不多,但是下游玩家看到运营方的诚意,主动花费大量时间在虚拟世界里兴修水利工程,最后皆大欢喜,成功渡过危机。
有一部分员工在开会时提出,当前游戏内的水资源分配格局不太合理,阻碍了新玩家入坑,水资源匮乏是危也是机,借此改变现状、扩大游戏规模也是一种思路。
可以按照现在每个玩家已有的实际水资源量做梯度分配,从占有量最多的头部玩家不额外分配,到中位数玩家额外分配现有资源量的 50%,到新进入不久、占有资源不多的玩家的 100%,再到吸引尚未入坑的新玩家的点击就送 500 单位上游清洁水(具体数字有待进一步讨论)。
会议上讨论后认为,这种方案虽然看起来美好,但实际上会激怒投入资源最多的头部、中部玩家,对他们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不公平,可能会导致头部玩家大量流失,不利于游戏可持续运营,而大量底部玩家并不能给运营方增加多少营收,新进入的玩家往往摇摆不定,也不会像老玩家一样持续投入。这种方案是不可持续的,不如方案一。
联动周年庆典活动,给每个玩家普发 1000 单位的周年庆典水,效力等同于上游清洁水。经讨论,运营、产品、技术都认为这种方案过于简单,没有意义,因为都发水就等于都没发水,玩家感受不到诚意,获得不了激励,也感受不到制作组的努力,只会适得其反。提出这个方案的同事倍感羞愧,已主动、自愿提交离职申请。
当然,还有员工提出充值返水、甚至直接出售不同分级的水的方案、乃至于前所未有的直接和头部玩家联系,根据其付费程度定制需求,暗改游戏代码的种种创新方案,董事会对这些天才的方案表达了认可,但由于定价策略比较复杂,且和游戏团队创立之初时创始人们设定的 “给玩家创造一个欢乐的家” 的愿景不太符合,可能需要改成“给玩家创造一个有神域特色的欢乐的家”,具体将留到下一次会议讨论。
最后运营、产品、技术一致认为方案一最好,董事会拍板予以实行,并发布公告,称 “本次缺水已证实是黑客恶意攻击,《江湖神域》是全球玩家的共同家园,黑客搬石砸脚”。
当然作为一个玩家身份背景多元化的网游,玩家社区也有很多意见支持其它方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异常的声音干扰了游戏秩序,破坏了社区氛围,也对夜以继日努力做方案的运营方不公平,必须予以遏制。对此,运营选择在游戏论坛加大投入与十万玩家实时对话,并不断发声强调方法一的合理性。
以上内容节选并改编自大宰种著科幻小说《江湖神域》,情节纯属虚构。
这些个中金中信红二把持的机构
拿着月薪八万嫌少
放的屁倒全是香的
因为我大概看了一下他完整的表达,我会觉得说你这个问题上面的长篇大论的描述缺了一段话。那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话,算政治账。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算这个政治账,他和经济账的算法是不是一样。
不过算政治账的第 1 步就是把同样一个经济工作会议分成两种表述来展开,一种表述单列说我们要严格的算政治账,另一种表述说我们的经济措施是什么?绝口不提算政治账。
还是说说这个经济账吧。加了很多限定词,“力争”“见效的条件下”“国际预期”“逐步”“争取”“需要时间”“将有”“或将”。
大约就能够理解了,什么叫做政治账呢?就是我提了一些我努力的方向,没有提明确的目标,如果之前谈到了要实现什么目标,最后实现不了,那你就别怪我,这个就叫政治账。
我说一个自己身边的事儿。
我有一个同学,她硕士毕业之后工作了几年,然后有一年她突然跟我说她想考博士,想问我怎么复习。我就给她说了一下怎么复习,然后她也听我讲了几节课。我问她的目标是什么,她说要考中传的博士。我问她考不上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回转的余地,有没有报其他的学校?
她说不可能考不上,我一定考得上。再问就是对这句话的同义反复了。
最后他肯定还是没考上。后来问她有没有在准备要考博,她说我一直在准备中,这是我的一个梦想。然后开始了一段特别具有人生哲理的话,考博士是为了什么呢?就为了挣更多的钱,如果现在挣了更多的钱,不就等于我考上博士了吗?
太有道理了!这个政治上算得特别清。
在田轩看来,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一定挑战,没有特意强调 5.5% 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现存的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研判。
**财联社 7 月 28 日讯(记者 侯润芳)**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8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此次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下半年经济形势如何,哪些省份有可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下半年财政货币房地产政策如何走?围绕着这些市场和公众关注的话题,财联社专访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在田轩看来,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一定挑战,没有特意强调 5.5% 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现存的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研判。今年受到负面冲击较小的省份有更大可能完成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如山西、福建、江西、宁夏等省。但经济大省仍要坚持政策导向,向预期经济目标迈进。
在政策取向上,他认为,下半年对于需求的提振更加重要的在于宏观政策精准性。此外,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延续基本定位不动摇,同时,在守住风险防线的前提下,将因城施策,适度进行政策上的放松,加强对经济的提振效应。
以下是对话全文:
财联社:如何整体看待此次政治局会议的定调,释放了哪些信号?
田轩: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8 日召开会议,对上半年经济形势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上半年,我国遭遇了疫情的反复侵扰,政府积极应对,强调 “动态清零” 与经济 “稳增长” 两手抓,最终上半年 GDP 增长率达 2.5%,实属不易,不过下半年仍然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政治局会议从多个方面释放了积极信号。一是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变,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方位保障经济环境的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同时做好民生保障。二是采取积极的宏观政策,财政上发挥地方专项债作用,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合理,同时还要增加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提高基建投资等。三是在粮食安全、房地产市场、能源供给、金融市场、平台经济等方面严守安全底线,稳步化解风险,保障安全生产。
财联社:会议提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为何没有提到 5.5% 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经济形势如何?
田轩:下半年在外有俄乌冲突、美联储政策、疫情反复等负面冲击,内有疫情反复等影响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面临一定挑战。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而没有特意强调 5.5% 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现存的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研判,但是从会议坚持总工作基调不变,积极释放多种积极信号可以看到,中央下半年工作持续防疫情、稳增长、保安全的决心。
财联社: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哪些省份有可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田轩:在我看来,首要挑大梁的省份肯定是经济体量比较大、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从上半年来看,上半年疫情对经济发达省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疫情影响相对小的省份 GDP 增长相对稳定,但是从增量上看,经济体量大的省份影响更大。
下半年疫情防控仍是第一位的,在保证外部因素可控、宏观政策充分发挥效用的的情况下,今年受到负面冲击较小的省份有更大可能完成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如山西、福建、江西、宁夏等省。同时,全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体的,经济大省仍要坚持政策导向,勇于担当,向预期经济目标迈进。
财联社:在宏观政策的表述上,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宏观政策如何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的取向,你的判断是怎样的?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 “暴力” 加息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
田轩:从需求整体来看,受迫于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我国整体需求仍偏低。而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外需增长还是比较具有韧性的,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率达到了 13.2%。因此,下半年对于需求的提振更加重要的在于宏观政策精准性。货币政策要聚焦处于困境中的优质中小企业,畅通精准施策机制,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保障经营环境,稳住就业率,提振消费信心。财政政策延续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计划,加快落实 “十四五” 规划中的重大投资项目,加快审批扩围的新基建、新能源项目,补缺房地产经济拖底效应。
面对发达经济体的加息影响,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全方面稳住经济增长环境,同时要守住风险底线,充实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完善风险保护网络,尤其是关注外部扰动风险传导,防范系统性风险。
财联社:在房地产方面,会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从表述来看,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取向可能是怎样的?
田轩:目前来看,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以及监管政策约束,房地产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对上下游产生了连锁反应。但是房地产市场确实又是风险聚集较大的行业,而且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行业。顶层设计上需要坚持 “房住不炒” 基本定位,在中长期建立长期有效机制,稳步化解风险。因此,短期需要因地制宜,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行业发展的同时,防风险、保民生。
其中,“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包括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加强信贷管理,保证房地产市场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做好风险防范,预防风险传导至金融市场等。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延续基本定位不动摇,同时,在守住风险防线的前提下,将因城施策,适度进行政策上的放松,加强对经济的提振效应。
财联社:在平台经济治理方面,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如何理解 “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的说法,释放了哪些信号?
田轩:在中央加强平台经济无序扩张政治工作以后,整体平台经济业态有了很大的改善,专项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而平台经济本身在引导资源流动、促进创新创业、提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接下来 “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将成为平台经济的常态性政策导向,目的在于在平台经济 “监管” 与“发展”中寻求一个平衡,既能够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
此前,在平台经济治理方面中央已经提出为规范平台经济发展,设置资本 “红绿灯”,目的在于优化监管机制,对于明确禁止性领域,同时对“绿灯” 领域积极鼓励。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就是要打造示范样本,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在重点领域发力,共同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自财联社
谢谢金信铁哥们,八万工资没白开,给我挺住了 3000 点!
总水管不能再粗了,分管自己去找河水。水位别低于一米就行。
海水指望不上了,躺平等台风送雨了
抛开情绪化的,抛开润的。—- 当然你们随意 ,我都支持。
现在的局面 难道不是很多人期待的吗?房地产依然在房住不炒这个主线下继续管控,然后通过保交楼处理烂尾楼来做最后的兜底行为。这样房地产起码不会在普遍性的涨上去了,这个难道不符合很大一部分人的期待吗?都说房价贵,然后通过房住不炒和三条红线,终于扭转了房价疯涨的趋势,现在开始抱怨房价不涨了吗?抛开情绪化,这个真的是好事情。
至于一些人说土地财政崩溃?不会有人觉得土地财政是能够永远运行的吧,通过扭转房价上涨的预期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国家的税收制度早晚会进行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改动,直接税 现在来看,基本的手段已经足够了 — 具体的你可以看最近 3 年关于偷税偷税的行为的检查出来的手段就可以看到,如果没看到,去看当时的新闻,看看税务机关是如何查的。所以土地财政转向到直接税是或早或晚的事儿。
至于货币政策,现在来看,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转向,也就是说房住不炒在货币端的政策依旧延续,同时克制的使用货币政策能够储备足够的工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国内的 cpi,这个难道不是好事儿?在国际大环境明显变化的当下,不要指望通过扩大再生产这条路进行货币扩张了,未来的一段时间的货币扩张 应该是市场的第三方地方政府的责任,也就是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来进行货币扩张和对当地企业进行托底的采购。目前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持续到 2019 年然后被疫情打断的去杠杆的政策的变化,目前的这个阶段就是居民去杠杆,企业通过外贸的利润进行去杠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进行加杠杆,中央政府通过减免税的方式对全国企业进行去杠杆。也就是说,目前下半年,实质进行的是对于居民和企业的去杠杆阶段,也就是为了保存以后发展的动力,最次哪怕最后清算的时候 债务也能减轻。
至于政府通过债务的方式加杠杆是目前为了稳定经济基本状态的必须政策,市场需要一个消费者,居民 企业 在进行去杠杆,政府只能加杠杆并且期待通过投资可以拉动全市场环节的采购和生产链条维持一个稳定的生产体系。
最后,说点展望,在目前的外贸还比较火热的情况下,对于国内的债务进行处理也就是去杠杆政策的延续,真的是非常好的时机,不盲目用货币政策,只使用了一部分财政政策,保证经济维持而不是在外贸的拉动下过热,把整体经济维持在一个有序的运行环境中,真的是可以接受的,依外补内,多好的机会啊。
难不成还有人盼着再来一次大放水?现在就是寒冬,要做的就是储备,要做的就是等待春暖花开,太多的刺激一定会死人的。
央妈太温柔,找财爸
保交楼、大基建、专项债、村镇银行
都需要钱
希望不要最后又无可奈何的继续印钱
其实很期待有人能研究研究咱现在的货币发行量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多是少
算什么帐 怎么算?
做好过长期苦日子的准备,就这样。
短则三五年,长的看不到头,如果不出大逝的话。
1. 激发内需和大一统市场格局,是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架构目标。
2. 区域经济产业链整合布局,催生几大国内经济圈,成为凝聚几大主流产业分工,配套功能。
3. 金融市场大发展,助推产业升级,高端科技和制造业。
4. 第三次国企改革,混改,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流通股份在金融市场波动中,淡马锡投融资盈利模型,成为代替地方政府土地储备出让金,弥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收入。央企国资委控股超级蓝筹股,成为稳定金融市场波动的基石,保驾护航,中长线缓慢牛市。
5. 未来三十年,中国必须走自己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之国家地缘政治战略目标。
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出来了。
而丑国近亿人感染,根本不在乎它的人民死活
大意就是:反正我是没办法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看到了更加务实的定位,而不是动不动刺激,钱从哪里来又去到哪里然后再怎么回来,这些不应该再是糊涂账了,否则就会总是收不了尾
我觉得,目前还在做各行各业的小老板 基本可以提前关门了
任正非说过要取消战略部,不能让少数几个人决定发展方向。。。
但是有那么几个人,坚持认为自己有本事能人定胜天。。。。
事实是,工具箱里能拿出来的几样,越来越少了。。。。。。
用这把锤子吧,立马捶死;用那把刀吧,立即失血;用那根绳子吧,本来就勒的差不多了。算了,还是用这把锉刀吧,慢慢锉,不会马上。。。。。。
现在有几成了?
首先看看大的基调。
后续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1、关于疫情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动态清零。
疫情防控基调没有改变,说明目前的状态还会持续,要做好防控长期化的准备,物资上的准备和精神上的准备。
2、关于房地产。
会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不会有大放水了,别等了。
与 4 月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新增加了 “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的表述。
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如来不会出面了。因城施策。
明确了保交楼、稳民生的主体责任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牵头协调相关各方,妥善解决好交楼问题。避免烂尾楼进一步蔓延。
本来 6 月,房地产销售有所好转,7 月,受到 “停贷风波” 的影响,地产销售又大幅度下滑。今年估计房地产销售至少降低 2-3 成,将会严重拖累经济增长。
说明,市场出清,就是政府要的效果,救项目不救企业。调子已经定了。房企暴雷概率加大,躲过了春天,熬过了夏天,本来想在秋天恢复,没想到直接进入了冬天。
3、关于稳就业。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在疫情影响下,大批企业受到影响,停工停产,订单锐减。
中小企业贡献了市场中 8 成的就业,但今年,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尤其大。
需要保企业,才能有就业,有就业才能增加收入,才能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各项纾困政策的落实要到位,再也拖不起了。
这会议的名称本来叫经济工作
结果让大家算啥啥账
一脸懵逼
1.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尝试解读:
总基调:还是承继后疫情时代,依然需要 “疫情防止,经济稳住,发展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设想:全年 5.5% 的目标大家心理有数,只是力争能够有最好结果。
小结:一步一脚印稳着走。
2. 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尝试解读:
还是那句老话 “房子是用来住的”,现在已经隐晦有力量在催 “炒”,劝这部分人还是要收住手管住口。
亮点:“保交楼”,新词汇,6 个钱包 1 个房子的走向要破灭。
3. 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尝试解读:
村镇金融风险一直有,特别河南村事件,凸显信用风险需要信用解决,短时间内老百姓亏损能够得到垫付补偿,但长期看,地方账地方事 还得地方管。
4、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 “绿灯” 投资案例。
尝试解读:
可谓是又爱又恨,本质上回到消费上,中概股应该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
5、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尝试解读:
回到保民生保就业,首当其冲保市场,有市场才有岗位,有岗位才有就业,中小微企的力量需要进一步发挥出来。
6、总体说,经济主基调已经奠定,企业政府带好头,而对于个体,需要冷静思考,最好更是 “有什么干什么”“好好干” 的奋斗劲,去迎接新的蜕变
经济当然还是没有 / 我们 / 的生命健康重要,苦一苦百姓,我们还能活久点。
这会议纪要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读完之后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说了啥。
政治账:大伯。
经济账:二舅。
所以现在看文章要看合订本
(1)各项投资指标前置,上半年各部门要提前使用各项投资额度。这个各位不知道还有没有印象
(2)上半年各项指标超预期
看了半天几乎全是情绪输出,没一个正经分析的。
知乎已完。
回评论区的几位大神: 你让我一个学工的机械工程师分析经济问题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但是我起码知道说不上来闭嘴
算经济帐就是你有 cost
算 zz 帐的话你就是 cost
算政治账。翻译成中文:虽然清零对经济不好,但有利于 “稳定”,让我们在 “为人民服务” 的位置上赖更长时间。
之前总动员,李说,失业率太高了,不能再判断了,二季度一定要增长。然后,出台了一揽子经济方案。
现在 7 月的青年失业率应该会突破 20%,国企,央企夏招估计还没把人招进去。今年三支一扶还得笔试。
7 月的失业率出来,应该还要加码经济政策。现在已经计划组建几千亿的地产纾困基金。
前段时间李说,一揽子经济政策还未见效,还有时间。说白了就是想再判断一下。但是,一揽子经济政策,作用肯定不够。
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应该会达到 13%,制造业投资增速一直很高。
就业市场的困难,主要是企业的悲观预期导致的。扭转预期意义大于实际的刺激政策。
我看不懂 却也无力震撼
有人认为放弃经济保住疫情是政治正确,差矣。确保疫情不扩散本质上是确保政治风险可控。那经济下滑就没有政治风险了吗?很久以前有人就计算过,中国目前这种 zz 体制维持下去需要的年经济增长底线是 5%,一旦低于此限则体制无法维持。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比疫情更红的线。
上半场:抗疫。模范生——深圳。下半场:经济。主战场——上海。上海如果能全年转正,赶上去年增幅。那么形势一片大好,上海不行,基本就难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几乎涵盖了所有经济发达地区,只有珠三角和京津冀除外。成渝、中三角也包含在内。作为发动机的上海是否马力依旧强劲,关乎着经济的全局。拭目以待吧。个人估计上海年内大概率转正,5.5% 目标还是有希望的。现在不提,是因为话不能说满,还要留点退路。
“棚改”。
只有这一招能短期救命。
精准发 “换房补贴”,房地产立刻有资金涌入;政府改造旧房,基建也拉了一把。
当然,你要说这是**饮鸩止渴,**起码也止住渴了不是,不会当场死亡。
坚定不移地贯彻上(工)地下(工)厂的路线。2020 年代,上地下厂,将是安北年青人的唯一出路。大国崛起,青春无悔!
往好了想
这时候提要算政治账,意思是
现在经济至少没有那么糟糕了
当然是长出一口气,问题不在市场,以及有些人实在实在是 xxx
住房,村镇银行直接划成国家安全问题,但是要求地方自己解决,中央很重视,看着你地方怎么处理,表面中央认为地方有能力处理,或者仅需要地方处理
上半年不是一直有人说什么 “比起普通人的躺平,更可怕的是资本家的躺平”
换个主语,“比起资本家的躺平,更可怕的是政府的躺平”
吾有一剑新磨,不知其利也否。知乎群儒,大才也,即试言之,其言不通,便请试剑。
胜负已分,经济为 zz 账让步,美团王兴的那个预测八九不离十,准备余粮过冬吧
全都要!
既然不讲经济了,那市场上能撤的肯定要赶紧撤,这两年死命硬撑的更没必要了。安心过冬,非必要不消费,更不能投资,坐等清零。
下一个朝鲜,不如越南
放弃 5.5% 的目标是对的。
上半年因为上海疫情,gdp 增长只有 2.5%,下半年需要增长 8% 才能达到(下半年 gdp 权重较高) 全年 5.5% 的目标。强行追求这样的目标,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会形成严重的财政赤字,会大幅拉高宏观杠杆率,会影响产业结构造成部分部门产能过剩,结果就是会影响之后几年的经济增长。
今年只需要下半年达到 5.5% 的增长目标,全年增长 4.1% 左右就足够了。因为今年上半年的低基数,明年上半年 gdp 增长率会显著较高,算今明两年复合增长率,其实不会比没有上海疫情低多少,所以从经济长期健康增长来看,完全没必要为达到年初定的目标而实施过度刺激。
本质上,有人是受益者,有人就会是代价,而政治账,就是告诉我们,谁是受益者,谁是代价。
看了一圈答案,不知道还以为下午就要破产清算呢。。。然后资不抵债呢。
老实说,在有些人眼里,哪怕年增长超过 10,怎么做都是药丸。
之前二十年,GDP 翻了几番,说你药丸的声音,不比今天少。
而在某些人眼里,吃糠咽菜,都是沸腾。
好不好的,过完今年再说吧。
反正我觉得现在这艘大船,无非得修修,还不至于沉。
国家要躺平
四个字,算政治账、
自己悟,悟不通的看次日的股市
经济目标频率下降,稳定则被反复提起和加强。
另一个则是平台经济,垄断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有人一月 8 万。有人七房 2 门面,有人加班猝死。
1、接下来一段时间,疫情是不会解禁的,想都不要想,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只有靠常态化核酸检测才能生活的样子。这也正常,未来可能就是零星散发就摆烂,厉害一些就封城,常态化核酸做起来,想出远门 48 小时核酸报告自己掏钱。
2、国家已经放弃了 5.5% 的既定增长目标,虽然我嘴上不说,但是,我还是要努力去碰 5.5 的线,至于能不能碰到,那就不好说了,我个人感觉 5 的概率非常大。
3、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很严峻,为了他们,就只能牺牲一下 35 岁的中年韭菜了,灵活就业嘛,可以去开开滴滴,送送美团,实在不济进厂也行。
4、马上 20 次大会了,为了大会,和未来的政策方针,全党全国全社会要统一思想,一起向前进。
玩笑归玩笑,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是恐怕未来几年经济增长都不太行了,所以现金为王,尽可能的压缩贷款额度,实在压缩不下来,也要尽可能开源节流,争取熬三五年。现在不光咱们不行,全世界都在摆烂,在这个摆烂横行的世界里,我们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实属不易。
同时呢,未来 30 岁以上的人一定要有中年危机感,该考证考证,该准备后手准备后手,三年国企改革就是个开始,未来恐怕要整一批事业编,让国企流动起来,老家伙们给新人腾位置。说实话,思路我赞同,但是手段不赞同。你不能用别人的尸体给新人挪空间,human 虽然只是口头禅,但是还是很重要的,老韭菜们逼急了也会咬人的。
最后呢,还是要戴好口罩,还打疫苗打疫苗,你问我放开和防疫的态度?我觉得这两件事本来就不冲突,何必二极管呢?管的严了就松一松,管的松了就紧一紧,有常态化核酸检测,确保疫情不会大规模扩散就没事了。
二十大就要来了,这时候一定要谨慎,在大势面前,一定要紧跟政策,不要跟政策对着干。我个人真的不看好房地产,也不觉得未来土地财政会有出路,下一步很可能国家会利用平台公司维持土地财政,持续高昂的土地会让普通人接受长期的政府公租房,利用公租房继续为社会,政府输血,所以有钱,可以继续买房子,但是未来的房地产企业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一批。
这种形势下,稳增长保就业是必须的,不容许有任何收缩性政策出现,尤其是房产税,必须要继续冰封。
老人小孩说以后别再找我背锅了
考语文是吧!
稳稳地吃利息就能维持,说那么多没用。
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的启发应该是来自大衰退这本书!也就是现在企业跟居民不愿借钱的情况下,政府要借钱发力!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弥补总需求的不足!因为政府要发力,所以央行要给政府无息或超低息贷款!就像日本一样低利率加政府负债!而政府拿到钱可以做以前看好的项目比如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科创基金等跟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关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现在就看各地政府的想法!因为再搞大基建,就是过度开发,效益不高,问题多多!
从十点几降到八点几,再大跌到三点几,总体大降,之前按十点几的规划还在搞,按八点几的规划也还在规划中。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与此同时,二舅视频火爆,巧了不是
还死咬着房地产啊。
不过也难怪,上个世纪日本的教训可太惨烈了,房价不能崩,一崩全崩。
疫情求稳…… 不知道未来怎么个稳法。
大家该干啥干啥吧。
7.28zzj 会议,两大关键词解读:
1、”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5.5 的增长目标可以视为放弃。
2、“新能源消纳”。利好储能
感觉到坚定信心,不惜一切代价。
一句话总结:战时经济!!简单明了。
上半年上海的封控,包括此次会后全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大家还体会不出来吗?下面回答还在针对经济问题一板一眼的回答?
马上那个老太婆有可能要搞小岛游,咱们其实不用去猜测她来不来,紧张兮兮的,格局小了。
就算她来了又怎么样?现在中美谁受不了?我们现在和打仗有什么区别?居民生活,商业军事化管制,封城时物资配送,这 tm 和打仗有什么区别?封城经济与战争经济完全可以无缝切换!!人民没有任何违和感!
反之,美国现在怎么样?它能受得了一场高烈度的军事对抗吗?它现在 8000 万感染病例,人是没死,但都是 long-covid,做事都气喘吁吁,能像二战时源源不断的生产后勤物资吗?医院应付新冠都超负荷了,再应付一场二战级别的生产医疗后勤?它做好准备了吗?美国人民做好准备了吗?心里没底气吧?
有些人总觉得上面人思路不对,这样下去经济怎么办?我告诉大家,中国最聪明的一批人就在上面,人家天天研究发展这碗饭的,还比不过我们这种平时吃饭吹牛打游戏的半桶水键盘学者?
就拿疫情封城举例:你觉得这模式傻,上面肯定也知道傻,既然依然执行,肯定是有一些我们这些草民看不到,看不全面的原因,我们就不要操心了。
比如如果不只看经济,再加上国际安全一起考虑,那封城就是一举多得,因为同时解决了 “台海战事全国全民军事演习的免费演练” 问题!!
14 亿人,疫情防控,和战争时期管控,其实是一回事,这次等于是防疫情的同时,也润物细无声的转入了战时经济(很多人到今天都没反应过来,呵呵)。其实反而是节约了政策成本,说不定可以防疫与祖国统一,两者一起搞定。
次此等于是免费的演习啊,比如上海停摆,物资统一配送,经济数据怎么样?会损失多少?人民失业问题抱怨问题怎么样?能不能完善解决?会不会影响治安稳定?会不会没有吃的?企业依然不停产,上海造船厂,特斯拉,上汽集团,中芯国际等,依然开工,产业链依然稳定(战时这些都是兵工厂)。反观美国产业链?呵呵,看看通胀就知道了。
这是多么宝贵的数据?美国有吗?美国做过这种演习,数据吗?它没做过,它不敢封城,那他就没底,没种,不敢为了小岛,和我们开国运大战!
该来的总会来,东南那个小岛的事,大洋对面那个大国嫉妒也好,警惕也好,总要与我们来次对决的。你们视而不见,一厢情愿,那是鸵鸟。现在还一根筋的盯着经济,就问你哪怕新冠没了,经济恢复了,你就不怕有新的混乱?新的病毒?新的捣乱?大洋对面经济也是一塌糊涂,能让你安心发展吗?不要幼稚了,既然总要面对,不如我们就提前准备来次大的,彻底解决安全问题,辛苦一下,这个问题解决了,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代一路,经济就是一片坦途。
总结就是,别出乱子稳定点就行,这是中心思想,别的别寻思了。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既要 又要 还要 如果什么都想要,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什么都要不了
千稳万稳,最首要的就是政治要稳。
纵观古今,能维持社会稳定的最强手段 就是科举制度。
所以,只要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拿出来,让所有人一起卷,社会就能继续稳下去。
我感觉现在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关系不大,因为很容易测算出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怎么都是说不通的。
现在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紧缩政策这三点影响大。美国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他一直在加息,加息下降是正常的,不下降就意味着要炸雷了。美国人说就业率高,股市又大涨,是一种挤泡沫的感觉,挤的还挺顺利,不知真假。
全球经济除了少数神仙国家以外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尤其是这几年国际经济形势对国内传导越来越厉害,美国的加息周期实则就是下降周期,应该都有心理预备。
政客订经济目标?是经济方面没人还是有人手长?
说到底就两句话概括:跟疫情杠到底;对各省经济不提要求。
唉。自求多福吧,同胞们。
手上有点闲钱就牢牢抓住,别折腾去投资、创业啥的了,给自己留口饭吃。
早说了,台湾的数据中央拿到了。
数据一出来,对 0-5 岁幼儿杀伤力实锤,政治局根本不可能答应放开的。
至于 long covid 都只能排在第二。
之前张文宏用日本的数据,忽悠 LQ 相信封一周大家自动转阴。
现在日本被第二次爆破,遮掩的数据用不了啦。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赢。不是小赢,不是中赢,至少是大赢
领导决策都是英明的,当前形势差主要原因在于这届人民不行,缺乏二舅那种甘当没尾巴毛驴的精神
好起来了
一首凉凉
看股市反应不就知道了。
等于坚持前两年的做法不改变。
坚持清零不动摇,让中国继续笑傲全球,幸福全民!
潮水只能涨不能退,潮水一退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其实是有点进步的,起码知道不能总是禁禁禁,得开绿灯了。
我很欣慰。
别的没啥好评价的,放弃 5.5 的增速,那理论上 LPR 还得继续调降,继续调降又得看美国的脸色,很蓝的辣~
自断经脉的情况下还能练成绝世武学,这种情况只在小说里看见过。
因为:
“对于一个坏【口】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口】的时刻。”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 托克维尔
并且还有:
“【口】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
话说的很明白了,当经济问题解决不了,就得考虑稳住位子。不站在一个圈内的都是耗材
算了算账,大家都是账上的代价啊,那没事了
把不能备案的域名放开吧,比如. org, .ai,不知道哪个傻子不让备案的
只要动态清零还在,就不好说了。股市大跌就说明一切了。饭店旅游业何时复苏
笨蛋,根本问题是政治,稳定就好。
让经济见鬼去吧。
1 某财政支柱产业正在硬着陆。
2 想复刻 08 年那样大放水但有点顾虑,只是说了有顾虑没说不放。
作为地产从业人员,想说说我关注的关于地产的表述。
“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嗯…… 这是最近 4 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最急切的表述了,“稳定市场” 说明是看到了市场确实不行,7 月份的销售数据应该会环比大滑坡,“用足用好” 是在鼓励地方政府采取更大力度救市方案,“压实责任” 是强力督促各地稳住房企危机带来的民生风险。
其实现在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了,毕竟没有哪一次市场下行会导致大规模的交付困难。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就是天大的问题。
还能有什么进一步的救市措施呢,好像美联储这次又加息 75 个 bp,国内降息空间已经很小了。要么继续降低首付,要么再来一次大规模棚改货币化,要么直接给房企注入流动性,让他们有钱拿地,让土地市场火起来,间接提振行业信心。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资金渠道的宽松,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样子。
阅读理解八级题目来了
再搞一波教育,来一个 “四减”,赢了!
1、总体上,国内外的情况依然复杂,形势严峻。
2、疫情防控是首位,而且要算政治账。
3、经济上尽力而为,能保一点是一点。货币财政还是在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发挥作用,不会偏激,更不会逆周期调节。
4、民生要稳,不能乱套了。
稳中向好,利好茅台
自由即奴隶,富裕即贫困。都没有余粮了即共同富裕,要运用双重思想,朋友。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统计局骂娘了
疫情前,所谓的经济专家各种指点江山,现在屁都不敢放一个,是不敢说还是不能说?
在一个部署经济工作的会议上,强调不要算经济账,要算政治账
细思极恐
看来幸福生活还会继续,而且会越来越幸福
不知道,只是观察到大宗商品中与房产相关的纷纷暴涨。
可能经济大局是非常有希望的。
这是我们能聊的么?
靠千千万万个周劼和他父母大伯,别说 5.5 了,55 都行,就我们这些穷鬼贷款早就收到 30 年后了,没油水可榨了
我不知道啥信号 不过我就看到的目前消费太差
所以做了点准备
已储备部分干粮
已准备部分现金
已留有部分资金在卡上
我没啥钱做不了啥贡献
只能保住自己 消费不了啥(不买车不买房能骑小电驴就骑电驴)
熬过寒冬吧
孩子们上学累 成年人挣钱难 老人还要奋斗
压根我就不想看,浪费感情的事。
简单总结下,三个词语:用好,保持,力争。
首先已经不再强调全年增长目标,明确要保持战略定力,不会再出台刺激手段。下半年强刺激的政策应该不会在出台了,会更倾向于经济自由复苏。预计今年 GDP 可能还要下调,全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在 4-4.2% 之间。这个还是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
其次强调用好现有财政政策空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调存量而并未提到增量,也就是说下半年特别国债和新的专项债不会发多少了,下半年新增扩张财政货币工具的概率较低。消费的恢复仍以自然恢复为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不会爬升的太高。
第三,基建投资下半年可能改善的空间也并不会特别大,预计能到 8%,到不了之前说的 10%。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保交楼得到了突出强调。意思就是房地产不能爆发大规模的金融风险,但也指望房地产去拉动经济,刺激房价的政策也不会再进一步出台。再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下降。
此外还提到能源安全,下半年煤炭增产保供肯定没问题,对煤炭价格会有所压制。
综合来看,这次会议主要强调了政策的定力,更倾向于通过弱复苏的方式缓慢恢复经济,把更多地政策工具留在后面,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天要开
我也想啊,怎么办呢?
降了要强刺激的调门,但货币供给还是以我为主,美联储加息有引发外汇储备减少情况,所以不会大水漫灌,救大救强为主。
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这年头小民小户不要有一丝激进的想法,老老实实等到政治账算完的时候
你们怎么办 只有天知道
意思是我也搞不定了,没辙 大家一起共克时艰吧!
啊,5% 的全年目标不提了吗? 那当时的承诺完不成了呀
尽人事,听天命。
保交楼的钱从哪里来?
实在不行,还有房地产嘛
这次政治局的定调,有很明显的「既要。。,又要。。」的语义在里面,
既要保持疫情清零政策不动摇,又要激活平台企业活力,保持经济稳定。
老实讲,很难。
这里面的关键点在于,面对潜在的、突发性的、时间和强度未知的来自政府的控制政策,会根据持续时间长短在三个层次依次削弱市场预期。
首先削弱消费端,这个很好理解,一方面行动受限买不了东西,另一方面因摩擦性失业导致消费能力暂时减弱。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在结束后会出现 “报复性消费” 的反弹,更加抹平负面影响。
随着时间和次数的增多,会紧接着削弱生产端,由于频繁的、不确定的封控政策,有些企业特别是众多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民营企业会出现停业倒闭的现象。一旦这种情况到一定规模,就会导致很多普通居民的收入来源萎缩,个人消费预期就很难在一轮轮的封控后重新建立,所以我们看到上海就没有大面积 “报复性消费” 的现象。
第三阶段,他会伤到投资端,一方面投资方会新企业会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公司对于新项目开发会采取限缩的态度,更有甚者宁可将公司规模控制小于市场的规模,也不愿意扩大投资,这就会直接影响就业问题。
而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疫情和其所伴生的封控清零政策已经深入影响了第三个层次,市场预期和环境重新建立需要相当长时间。
另外,从政府端在讲,如果我们在下半年在通过资金政策扶持而保持清零政策不动摇的方略来激活平台企业活力,保持经济稳定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资金过度的不合理的进入某些行业,那么一个长远的结果就是我们将出现继房地产之后另外一个行业泡沫和资金蓄水池
没用。
任何经济策略只是术,道出了问题,再怎么纠结术都于事无补,甚至容易走火入魔。现在的情况和 1976 年差不多,只有在政治上拨乱反正,才能解决问题
几大看点,可以用三大关键词概括,用好,保持,力争。
简单说就是一是要稳增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二是保持战略定力,不会出台过度刺激的手段;
三是基建仍是下半年政策主抓手,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将为基建提供支持,同时地产因城施策应该还有进一步空间;
四是在增量经济上,重点是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
这次我们不像以往,面对经济下滑,我们不打强行针,也不吃猛药,更倾向于慢慢调理身体。
中国最核心的经济无非就是房地产和汽车经济。在这两个方面上,政客们分为两派,非常激烈的进行着内部的斗争。房地产经济近十年以来已经成为政客们的设计型经济。房价的上升和下跌完全取决于政客们的政治政策。当下,一派政客要求组织纾困房地产经济。形成基金拯救房地产。另一派政客幻想房住不吵,稳定房价,收取房地产税。让自身过上饱时终日,无所事事的清净日子。所以会议是做了一个妥协,各说各的话。汽车经济上一派要求减税让利于人民大众,另一派仍然幻想继续收取高额的 300% 的税收。保持高速公路收税,保持汽油收税的权利。并拿新能源车来吊青年们的胃口。总体来看还是老调子重弹。根本不敢动封建官僚门阀等等富人阶层的利益。仍以剥削劳动人民利益为主。
在对待疫情上,仍然坚持继续防控。以保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稳定。
对于下半年经济,尽管劳动人民都想 e 团结一致,把经济搞上去。但会议似乎已经泄了气。似乎已经想破罐子破摔。能不能达到 5.5% 也不在乎了。能到多少就多少吧。
所以总体来说会议比上半年那种全心全意搞经济的简政减税让利的决心已经退步很多了。仍然自以为中国经济任性很足。也搞不清他们是装睡还是真睡。
啥时候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直接划重点吧
总体:
保 4 争 5,保 4 意味着下半年任务是 6.5。
货币政策:
扩张,降准降息促贷老三样。和美帝反着来,看来不管外汇储备了。
地方:
地方债又给开口子了,“支持地方政府用好专项债券资金”
房地产:
居然专门说了房地产,“地方政府负责保交楼”,“鼓励刚需”。
对外:
“以我为主”
互联网:
提出问题,但是解决方案是隔靴挠痒。“经济不好,让你们再闹腾几天”
在一次起跳中,既要盖帽,又要灌篮。难度不是一般大。
5.5 的 GDP 增长目标,基本上是委婉地放弃了;
疫情防控还是首位,兼顾经济发展,经济大省挑大梁,转移支付不能断;
下半年的稳增长措施,重头戏还是基建投资,也是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提到了支持**平台经济**,但以互联网目前的尿性,也就是保证不那么快 GG 罢了;
出口很好啊,从产能上看简直是东升西降了,为什么要改路线?
经历了所谓极为困难的第二季度,结果因为出口,反而比 20 年第一季度要好的多,为什么要改变路线?
出口走低之前,不可能有任何变化和路线调整,哪怕到了第四季度。
即便是出口走低,改变也不可能是急剧的,除非金融经济方面出现的急剧的危机。
关注国内路线什么时候转向,不如看那头联储什么时候能把通胀搞下来
我觉得不用过分解读 “政治账” 这个术语。
很简单,什么事儿到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政治性,那就也是个政治问题。
不然为什么别的地方防不好,当地的执行者都会被撸一遍,而到了上海,那帮执行者现在还是没事儿?
就是因为处理上海的执行者是一个政治问题。
处理一个政治问题,当然要算 “政治账” 了。
嘲讽 “政治账” 的人,你们不会真以为咱普通老百姓配得上被算这个账吧?
话说回来,某些人平日天天嘲讽别人 “地命海心”“沉迷宏大叙事”,
但到了上海疫情话题,
他们上喷清零,下阴阳别的地方得益于清零的老百姓 “没被拳头砸过”
可就是不说一说把防疫戳了一个大窟窿,逼着全国在上海和其它 30 个省里面二选一的上海执行者们。
搞得好像在他们眼里,上海的执行者不是他们口中的 “老爷” 似的。
就我好奇什么是可以不保的吗?
传递了什么信号我不清楚,但是我看到大 A 裤子没脱就泄了
经济现在这个样子,不正是百姓所要的吗?不正是百姓所渴求的吗?
下图截于某正能量博主关于 GDP 增速的评论区。
直面艰难的经济 ,我们的路究竟在何方?
当下的经济,一组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断供潮蔓延到了全国 300 多个楼盘;百强房企三分之二进入 ICU 病房;八成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16 到 24 岁的年青人失业率高达 19.3%;上半年 46 万家企业倒闭,直逼去年全年;互联网巨头大面积裁员;二季度我们的 GDP 增长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0.4%;不夸张的说,我们的经济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局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窘境?解决的良方何在?
这里本文试图从经济全局而不是局部的角度理清消费、就业、收入、断供、生育、金融和霸权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些,或许能让我们找到长治久安的最佳方案。
先说一个故事,方便让大家了解一下经济运行的基础模型,故事如下:一个 X 村里有 A、B、C、D 四个人,每个人都有专业的分工,每个人都有一块土地,在这些土地上 A 生产水果、B 生产粮食、C 生产蔬菜、D 能建房子,每个人都非常勤劳。一开始,大家都是以物易物,以物换服务,效率很低而且不方便交易,后来发明了货币,组织了村委会,给每个人发行了 100 个铜钱,大家用铜钱交易货物,货物流通速度得以加快,整个村子的产出得以提升,但由于铜钱有限,货币量不够,整个村子的产出始终不高。再后来,村委会想了个办法,成立了一个村银行,负责发行纸币,但印了的钱分给谁?为了公平起见,不能够随便发钱(一直发钱大家都会躺平,而且钱也会不值钱),所以制定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家可以以自己的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比如 A 用土地抵押向银行贷款了 500 元向 D 购买了一套房子,D 拿了 500,向 B 购买了 500 元的粮食,B 收了 500 元后 C 购买了 500 元的蔬菜,同理 C 又向 A 购买了 500 元的水果。A 又可以向 B 购买粮食,然后 B 可以买一套房子……
如果钱的流动速度够快,理论上,仅仅这 500 元贷款就可以产生无穷多的 GDP,人们可以拥有无穷多的房子,粮食蔬菜水果。但事实上,人们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人们还要存一部分钱以备不时之需,当上家收到 500 的时候,可能会存下 100,花掉 400,下家则存下 100,花掉 300,再下家再存 100,花掉 200,…….,虽然如此,大家会发现最开始的 500 元能创造出了远大于 500 的 GDP。当然,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以土地作为抵押贷款,这个村子将会创造出更多倍数于 500 的 GDP,理论上,只要充分消费,这个村子的四个人人人都可以住上豪宅,家里堆满了粮食,水果和蔬菜。
事情发展得更复杂一点,如果此时另外出现一个同样机制的 Y 村子,同样也是四个人,但生产的水果粮食蔬菜和房子都比之前的村子更好,那么 x 村子的人们可能不再会采购自己村子的物品,转而去购买 Y 村子的物品,如此以来,X 村的货币外流到 Y 村,造成 Y 村的货币增多,Y 村的货物更加值钱,GDP 也更高,而 X 村的 GDP 则会下降。如果此时 X 村的居民借钱过多,但无法产出 GDP,也就没有了收入,却需要还债,则容易产生债务危机。
以上的模型很简单,现实的金融要比这个模型复杂得多,但他能说明几个底层逻辑:一、货币(也就是 M2)不是凭空产生,货币的源头是债务,有了债务才有了货币,有了货币才有消费,有了消费才有了 GDP,有了 GDP 才有了就业和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债务是一切的源头;二、GDP 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能生产,更取决于能消费能力和意愿,理论上,消费意愿越高,货币流通速度越快,GDP 越高;三、存得越多,消费越少,GDP 自然越少。四、一个人花掉的钱等于另一个人的收入,如果大家都不花钱,那么相当于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减少。五、避免债务危机的最好办法不是不借债或者少借债,而是保持本国科技和产品的竞争力。
明白了这些就想清楚了很多道理,比如:为何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基本都是高负债国家;为什么西方人不储蓄只消费反而会很富有,不愁没工作;为何经济规模越大,反而负债率会越高?那是因为较大的经济规模发展对应着较高的需求,较高的需求需要债务做支撑;
中国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国家,这恐怕没人否认,中国的生产从来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需求,改革开放后,我们人人都是一穷二白,自身需求需要满足,所以经历了快速增长期。但在基本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后,到了 97 至 99 年 GDP 增长逐渐滑落,然后我们开始商品房的改制和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中国的商品进入全世界成为世界工厂,我们又进入高速发展期,然而自 08 年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低谷,我们只能加大财政投入和放宽房地产贷款政策,就是著名的四万亿投资和二成首付 7 折利率政策,促使经济恢复正常,但到了 15 年,经济又进入低谷期,国内需求不足,于是提出货币化棚改的政策,促使房子去库存,提振经济,但今日,我们再一次面临需求不足的局面。
5 月底,ZF 曾祭出 12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到目前为止,经济只能说略有好转,但根本性问题仍然未能解决,而且近期的个人停贷潮是一波接一波。二季度经济仅增长 0.4% 也说明,该刺激计划刺激效果有限。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刺激手段?前文指出,我们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不缺生产能力,缺的是需求。
那么,我们的消费除了房地产还能依赖什么?出口?自从 2001 年加入 WTO,老外对我们的消费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美国家目前也是债务高企,美国人 30 万亿美元的负债中很大部分都是买了咱们的货物,常年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我们过去 20 年的高速发展,但如今,欧美不乐意了,想着与中国脱钩,贸易战一直在打,好在咱们的产品具备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 13.2%,贸易顺差 24812 亿,但即便这么高的顺差,依然支撑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何?中国的经济体量太大了,老外们的需求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生产线。
有人或许会说我们还有新能源车和芯片,的确,新能源车近期销量翻倍,这跟减半征收购置税有关,但即便如此,上半年汽车销售同比仍然下滑 6.6%,新能源汽车更多是实现对传统汽车的替代,但整个汽车产业对经济形成的是拖累而不是提振。为何如此?原因很简单,我国每百人里面已经有 25 人拥有自己的汽车,城市接近饱和,而且大城市已经没有多少空余的车位可供停车,每个家庭不到一个停车位,况且大城市修建了非常健全的基础公共交通设施,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汽车的消费?答案是芯片?当然不是,芯片非最终消费品,只有汽车、手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才会有芯片的大规模生产。近期芯片大幅降价,跟手机电子类消费品消费不振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不能指望芯片拉动消费,而是消费拉动芯片,逻辑不能搞反。
还有人说,不是还有吃喝玩乐吗?房价跌了,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钱来干别的,所谓一鲸落而万物生,是真的吗?这两年的景象大家也都看到了,房地产被打下去了,但服务业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无比凋敝,商场商店饭店门可罗雀,遍地都是关停。道理很简单,房地产本身涉及几十个行业,还影响到地方收入,进而又影响到地方开支,又影响到地方投资,直接加间接影响大半人口的收入,收入在下降,人们只会节衣缩食,服务业怎么好得起来?
基建?看上去是万能钥匙,有作用,但有限,相比于房地产,基建的钱只能花一次,人们从基建的工程赚的钱又会存起来,能不花就不花,而且基建有两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基建已经够好,全球领先,空间有限;另外,基建的钱从哪里来?政府发债券是个办法,但短期形成不了收入,只会增加政府的债务,终究不是个长久的办法。
剩下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房地产。房地产为何是救市必用的工具,很简单,房地产花出来的钱可以形成两到三次消费,除了买房建房本身,还有家具家电消费,政府因此拿到土地款,可以形成再投资,再消费,其影响力堪称核弹。即使是现在人均住房面积 65 平的美国,房地产业依然是其第一大产业。
房地产究竟还有没有需求?有人或许会说,黄奇帆不是说了吗?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50 平方,怎么还需要房子?首先,不知道黄的数据来自哪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 - 2020》数据,2020 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仅为 41.76 平方,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为 36.52 平方,就算过去两年,人均增加 2 个平方,也断然得不出 50 个平方之多。如果目前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建面 38.5 平方,那么按照西方普遍采用的使用面积计算,中国城市人口人家使用面积大约仅为 28.8 平方。这个数据要低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更别说人均 65 平方的美国(2018 财新网数据)了,使用面积不到美国的一半,即使在这已有的住房中,98 年以前的老房子占了将近一半,这些房子,缺乏合理规划,没有绿化,没有儿童游乐场所,没有电梯、车位配比很低,没有物业管理,户型也不合理,水电管网都已经老化,有着被替代的需求。
从人口的角度看,我国目前城镇化率为 65% 左右,全国 14 亿人口,城镇人口大约 9.1 亿人,但如果不算镇上人口 2 亿左右,我国城市化人口大约仅为 7 亿左右。城市对于乡镇村人口究竟有没有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除了 40 岁以上的人口,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到高一级的城市定居。目前我国共有 40 岁以上的人口大约占一半约为 7 亿,其中乡镇村 40 岁以上人 口大概占一半为 3.5 亿,40 岁以下还有 3.5 亿人之多,也就是还有 3.5 亿人有着进城市的需求。
不可否认,这些人在农村和乡镇大多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但他们中大多数人正在大城市打工多年,早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繁华,不习惯住在冷清的农村或者乡镇,早年建房是为了结婚迫不得已,如果能大幅提升他们在城市购买房子的能力,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进城。
我们要想发展,就不可能总是什么都节省,要想法设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能总是满足于最基础的需求,不能总想着老外替我们消费,既然人们想住城里,那么就应该放弃乡镇村的房子,既然老房子不合理,就应该慢慢放弃,去追求户均两个车位的大平层。如果美国人都像我们住着人均不到 30 平的房子,大量呆在农村,他们就没有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老大。
或有人说,你这不是再来一次对农民的加杠杆?一户农民家庭建一次房再买一次房,绝大部分家庭都会再次返贫,所以,让农民再一次在城里完全自费购买住房显然不合理。但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个人觉得是有的,而且可以做到一石多鸟,方案具体如下:由国家发行 2.5 万亿左右的专项债,对中西部(基本上除了富裕省份)农民(乡镇村居民都可以)每户可以补贴 3000 元 / 平进城,重点城市群附近的卫星城可以达到 4000 / 平的水平,每年仅限 600 万套左右,规定可以参加这种优惠活动的楼盘购买价格不得超过上一次该楼盘的备案价。这部分补贴也可以购买二手房,前提是不得超过上年该城市均价的 10%。中西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多在 5000 到 6000 之间,如果补贴 3000 到 4000 每平方,相当于国家为农民出了六到七成的首付,农民只需要还少量的月供,负担由此大大减轻,农民在乡镇村拥有的房子和土地仍然可以保留,如果退耕还林国家可以补贴,这样做还有太多好处:
第一、 这种办法其实和货币化棚改没有区别,只是补贴对象由过去的城市棚户居民变成了中西部农民,其本质都是由居民负债变成为国家负债。
第二、 让房地产回归房住不炒,农民进城是为了自住,补贴只能用在被限价的楼盘,也限制了楼价的上涨。大城市扩大卫星城市建设本质(高速城铁连接,方便快捷)上增加了廉价土地供应,可以抑制大城市的房价,也让大城市年轻人有了更多低成本的选择。
第三、 本质上这是对中西部农民的转移支付,中国发展到今日,贫富分化太厉害,这种不平衡对于消费是一种伤害。经过未来许多年的转移支付,可以消除一定的不平衡。
第四、 房企复活,就业繁荣,金融稳定。
第五、 进城的人越多,乡镇村越冷清,越是会有更多人选择进城。
第六、 每年 600 万套房子的消费,可以很大程度上去库存,为三四五线城市带来财政收入。
第七、 由于这些人可以购买二手房,让三四五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得以流转,低阶城市的居民可以卖了手里的旧房买新房或者到一二线城市购买新房或者二手房,可以促进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整个社会的资金得以快速流转,带动繁荣。
第八、 中西部三四五线城市人口扩容以后,会带来基建、公共配套设施、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需求,也会带来汽车、装修和家具家电的消费需求,这同样可以让东部发达地区的生产能力找到巨大的消费市场,东部并不吃亏。
第九、 在农民进城的同时,加大三四五线城市的技校技能培训力度,就地发展本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后一二线城市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卫星城和三四五线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和中低端服务业,两者相辅相成。
第十、 就在下对各地的了解,目前生育率较低的主要为大城市,三四五线城市年轻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生育意愿较强,目前中国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以下,只要在本地区发展完善的托育体系和良好的教育医疗保障体系,加上住房高补贴和生育补贴,完全可以解决社会低下的生育率问题。
第十一、 每年 600 万个农民家庭进入城市,意味着中国还三十年左右的城市化进程,30 年过后,绝大部分人都进了城,这时候可以征收房产税,因为此时征收基数变大了,摊到户均头上很低,而且因为国家曾经有过高补贴,各方都不会有太大异议。
第十二、 每年 600 万家庭进城可以为中国带来三十年的中高速发展,每年市面可以有 1000 万套左右商品房成交,带来家具家电的需求,人们富裕了以后会增加汽车、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财政也开始丰盈,可以轻而易举地增加科研和军费开支,进而带来高科技和国家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2.5 万亿的财政开支并不高,比起 12 万亿刺激只是小意思,实现起来并不难,再辅之以适度的基建增长,如果我们的经济还能较高速增长 10 年,毫无疑问,我们的 GDP 将称霸全球。如果能够增长 30 年,我们的军力将世界第一,人名币将一统天下,我们大概率将获得铸币权。但如果我们现在就停滞不前,年轻人失业躺平,我们将难以有所作为,大家愿意选择哪一个?
抛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了。
高情商:因城施策
低情商:我不管,我什么都没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办坏了我找你!
这会议不重要
解读一下: 防疫情,迎国庆,其他的管不了了
信号就是:
上半年取得了充分肯定的新成绩,相信下半年更是会取得最好结果。
当下出现的问题有关方面要精神饱满地应对,保 “稳”,“敢” 为,做好该做的工作,处理好该处理的问题,担好该担的责任。
当下的路线我们要坚持不懈走,因为只要坚持就会胜利,目前的路线是最好的,要和反对我们路线的作斗争。
我觉得下一步可能会放松野生动物保护法,年底时应该就能吃熊掌了
苦一苦牛马
稳定压倒一切。
不能出群体性事件,不能动摇执政根基,不能有大批失业人员在社会上动荡,金融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必须牢牢控制住。
其他的都为稳定让路。
从一些停贷的新闻内容被各个媒体封杀我就知道,短期内中央要出台相关文件处理停贷风波了。
烂尾楼俨然成为当前最急迫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一旦处置不到位,极易引发社会动荡,对当前中国集中力量对付美国显然不利。
因此,此次会议处置烂尾楼乃是应时而出。
二舅是二舅,或者我们人人都是二舅
全国有接近一半的楼盘停工延期交付,说一半都保守了。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赢麻了!
其实感觉除了继续坚持防疫以外,别的都是治标不治本。我不是说应该放开,任何人因此生命受到威胁我都不想看到,但现在疫苗也普及了,特效药也有了,还搞这么严代价有点太大了。
好像说了很多,看起来一次说不完;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只是开了个会。
传递了哪些信号?不是说了吗,算政治账。
意思就是我也没救了 大家自己提高政治觉悟吧
这么多年没觉得有啥变化,政策年年都出,我们村的村长连我联系方式都没有
全篇传递 2 个信号:
因为中美贸易战,因为疫情,因为俄乌战争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因为中国自身改革开放进入到深水区,因为前几年过度依赖房地产导致的经济结构和体质变弱,因为….
结论 1: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压力,和经济状况真的很糟。国家和政府已经感受到相当大的压力,和紧迫性。
结论 2: 短期内国家和政府没有特别有效的经济发展良策,短期目标是让经济发展不再继续恶化,而不是变得更好。
所以说不可能会打仗的
反正线下消费得罪死了,那就往死里得罪,毕竟饭店倒了预制菜发展了,旅游没了,帐篷野炊用具发展了,制造业倒了,产业链倒了,恢复可是千难万难。服务业这些没门槛的,环境好点,自己就恢复了。
你要是放开了,那些已经死了的线下服务该骂你还骂你,换着立场骂你,然后制造业的,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也骂你,得,两边都得了,小作文满天飞,真就里外不是人
资本主义制度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强行违背规律造成的损失只会更大。
第一继续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不变,个人觉得这还是对的,考虑国内老龄化和薄弱的医疗系统牺牲点经济是对的。第二,5.5 的经济增长是预期不是目标,那么大家期待的下半年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没了,所以今天市场大跌。第三,不提重振消费,所以消费股领跌。
全文不提 GDP。
一切以稳为思想!
该,自己作,怪谁
现在中国市场的繁荣,绝对不是因为统治阶级工具而带来的,相反可能起来是反作用。
今年过年又回不去了
是时候打一仗转嫁危机了,苦一苦百姓,别被军工复合体绑架就好。
经济账我知道,防疫下经济下滑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收入减少。政治也能算账?这个应该怎么算
“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 这句话不像是写在稿子上的,更像是临场发挥。
稳中向好
人民至上呢
刀口只能向外,想都别想刀口向内。
稳中向好哈哈哈
夜总会 ktv 不要动不动严打关门了,开门大家都有钱挣不好嘛
老爷门吃饱喝足了,经济差点算什么。
新信号?不知道是不是 “新”,就八个字:对外是:四面楚歌,对内是:揭不开锅
疫情防控继续打鸡血,经济基本躺平。
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骨气
人可以死,但是尊严(面子),绝不能丢!
这个问题是不是今天才让讨论?
口号不少,还需看具体行动,三板 29 号跌了快 1 个点,积极回应了会议内容,这届群众不见兔子不撒鹰
秦老师观点:
1)承认现在情况复杂,形势严峻。但也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
2)总基调没变,依然是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疫情防控排第一,说明重要性不言而喻。
3)坚持 “动态清零”,并提出要算 “政治账”。
天天说疫情防控多么影响经济的人,可以闭嘴了。算账不能只算经济账,“要综合看,长远看,系统看,特别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
嗯,浅显易懂,不用解读。
4)对经济总体目标的提法,变成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与之对比,四月会议上提的是 “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别再提 5.5% 的问题了。
5)货币财政政策方面,没太多新的提法。
“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勉强算的话,可以算一个。
根据测算,现在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还剩 1.55 万亿。本来就是可以用的,但剩下有额度的地方都是财力本身较好的发达省市。“用足用好” 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发达地区不要浪费额度,大项目什么的搞起来,带动一点是一点。
6)房地产领域,提出 “稳定房地产市场” 并置于 “房住不炒” 前面。提出要“保交楼,稳民生”。
这是针对近期的烂尾楼断供风波出的指导意见。依然坚持了 “房住不炒”,但前提不能影响稳定大局。
因此,除了上半年密集的因城施策各地放开需求端的限制,下半年在稳民生保交楼方面,地方政府会更多介入。
整体依然是 “托底” 性的支持。远远没到强刺激的地步,别喊着房价又要怎么怎么涨了之类的话。
整体来说,会议比较务实,承认问题,面对现实。新情况新形势下不一味非得实现某些目标数字,意味着没有 “大水漫灌” 与强刺激。
这是好事。
从交易员的角度,是对疫情防控的定位,依然是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经济的话,统筹兼顾,托底稳定和民生。这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股票开户选择很重要:低佣 + 服务,起步 “戴维斯双击”
可以贴个费用情况做个参考,目前主流券商佣金基本都是如下:股票最低可以万一,场内基金万 0.5,可转债沪万 0.05、深万 0.5,融资 5%、融券 2.99%,期权 1.7 / 张,仅供参考。有任何理财问题都可以私信咨询~
我们给物理学定个调,下半年就有重大突破。
既要又要还要
几个关键字解读清楚了,其他的花里胡哨的玩意不用看了。
战略定力。就是告诉你我不会随便动,前些年调门起的有些高,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几年一直提战略定力,就是告诉一些人别再吆喝了,嘴炮打打可以,实质性动作不会有的。当然你也可以解读成时间在我,再发展一些年再说。
政治账。即告诉你算经济发展降速甚至倒退都没用,政治得利才是第一位的。具体是哪些利呢?比如稳定,稳定,稳定。没了。所以十万人大会和后来的九不准算是收回去了,防控下半年必然是严的主基调,各路神仙的演出依然会层出不穷。
至于其他的话,归根起来一句话,我没啥办法了,你们自己看着办。东南几个省市你们多想想办法,没钱了发债,别伸手跟我要钱,我还指着你们来钱。
一句话概括,我负责稳定一切,剩下的交给你们去办,结果嘛,听天由命。
抗疫:人定胜天!
经济:听天由命!
总结:灵活老天爷
相信后人的智慧
有没有经济大牛帮忙分析下?如果没有疫情的话,经济会比现在好吗?
不破不立。希望国家繁荣稳定
电影《甲方乙方》堪称经典
钱康:“甲方尤万成。乙方好梦一日游,简称梦游。甲乙双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责成乙方为其实现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之梦想。二,乙方应不遗余力地创造性地完成甲方之重托。三,如甲方未经乙方允许单方中止之梦想,将被视为违约如遇战争、自然灾害及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 尤老板果断地说:“天塌下来了也有效。”
……
尤老板头发疯乱,面呈菜色,裹着件破棉袄,腰里系着根麻绳,揣着两手,在寒风中如一头饿狼般卧在村口大树下的碾盘上,望眼欲穿地遥望着远方。
突然,他的耳朵竖起来,噌地直起腰。远处扬起一阵黄土,渐渐地,一辆 “大奔” 拉着一溜烟开过来。顷刻间,尤老板的眼眶湿了。“大奔” 越来越近。尤老板委屈地哭了。
姚远的二舅拉着姚远说:“你们可来了,尤先生都快变成黄鼠狼了,一到夜里俩眼睛放出的都是绿光。” 姚远问:“他现在想吃肉了吧”
二舅说:“他现在连老鼠都吃了,就差想吃人了。” 姚远问:“咱这院子里的鸡是不是都让他吃了” 二舅妈说:“全村的鸡他都没饶了。”……
算政治帐也没啥
那么这个政治,到底是说什么呢
毕竟政治这词在一国内部绝大时候可是等同于。。。。
我大胆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千方百计求稳
下半年失业率创新高
疫情防控之下,经济确实难。
一如既往得稳,不打弯
ヽ (✿゚▽゚) ノ好耶
hhhhh
定调:
1. 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没问题,不会大的转向(改革);
2. 防疫继续不放开;
3. 下半年要大搞基建,尤其要投资中西部(利好基建概念股);
4. 房价继续横盘,不能暴雷;
5. 阿里、腾讯、美团下半年不会有瓜,保持低调;
6. 稳就业;
7. 经济大省要出血。
真 okr 还得看政府报告
一开会股市就大跌。其实信号很明显了。除非看不见。
再苦反正苦的老百姓!
不要只关注今年下半年的小势,要看大形势。这种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最大的形势就是必须要稳,防止全国性的波动。不能再有 P2P,房地产烂尾,这种波及范围很大的不安因素。
只要疫情还在,经济就增长困难。人讲道理,病毒可不给你讲道理。
稳定压倒一切,经济可以放缓
先解决自己的内部矛盾,再解决外部矛盾。攘外必先安内,先看吧。渡劫之前肯定不会改了,毕竟没必要冒风险啊。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事情就能理解了。
躺平,啥也不干
勒紧裤腰带生活了
这是一个比烂的世界,我们经济形势差,但只要没比别人更差,那就是胜利。
某乎这种话题都能聊?某乎是买办开的吗?打倒买办资本主义。
房子买起来
996 干起来
房贷背起来
三胎生起来
《欧洲 - 2:欧央行加息 50 个基点,下周美联储预计加息 75 个基点,全球主要货币收紧,静待衰退到来,留给中房的时间不多了》
《房价联盟 - 3:1-6 月钢铁产量下跌,家电销量下跌是开始?八大行业与房地产的相关度》
美联储加息到底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从进出口贸易金额来看,出口额占我国 GDP 比值为 17%(正常年份),美联储加息主要是压缩需求,制造通缩来完成经济循环。
严格意义上,房地产经济没有输出到国外,因为某种原因也不可能输出了,西方及部分亚洲国家反对大规模借债基建,因此我国的基建企业活动区域一般集中在非洲,主要从事一些公共援助的公益项目,美联储加息对输出性的基建影响有限,占比在 10% 以内。
半导体、家电、手机、电脑、通讯设备、纺织服饰、化工原料、汽车、化工制成品、机械的外贸额比重达到了 15%-50%,这些行业在我国的布局一般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基地,电子、纺织服饰、家电已经有转移到东南亚的趋势,美联储加息对于这些行业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最近的消费芯片价格暴跌,给我们很大警示。
我们从出口金额来看,TOP3 为电子、机械设备、纺织服饰分别占出口金额的比例为 27.01%、16.53%、12.44%。
-—-
在消费 - 社零、商品房销售额、出口总额占 gdp 的结构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体量不断的壮大,消费占比越来越大,2015、2016 年涨价去库存完成之前,消费占 gdp 的比值创出历史新高,达到了 41.6%、42.3%,2021 年降到了 38.54%,房地产对消费的挤压效应显而易见。
次贷危机前,2005、2006 年外贸占 gdp 的比值为 33.44%、35.36%,即外贸占到了我国 gdp 的三分之一,次贷危机一到来,我国大量的企业停工倒闭,而 2021 年外贸占比已经降到了 19%,即便海外再发生一次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也要比 2008 年小。
2020 年商品房零售额占我国 gdp 比值为 17.13%,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当年 gdp 基数较低,因此导致商品房比值较高,2021 年商品销售额占 gdp 比值降到了 15.91%。房地产经济的疲态在 2021 年后半年已经显现出来了。
而我国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例表面在这几年是降低的,但是附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地方债、城投债及国债扩张数额以后,实际的政府杠杆率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提高。
2021 年外贸、商品房、社零、财政支出占我国 GDP 的比例分别为 19.0%、15.91%、38.54%、21.54%。美联储加息影响外贸 - 19.0%,房地产经济衰退影响商品房 - 15.91%,间接影响社零、财政收入。
因此我们判断内部 + 外部的直接风险因素影响我国 GDP 比例为 34.91%,社零按照 10% 计提 4.4w 亿,财政收入 - 土地出让金约 8w 亿,合计 12.4w 亿,占 GDP 比例为 10.84%,合计直接、间接我国经济受到内生性房地产、外部美联储加息影响的 GDP 比例为 45.75%。
此外房地产销售额占 GDP 比例为 15.91%,外加二手房成交额 7w 亿,实际房地产经济占 gdp 比例为 22.02%,即国内房地产经济的衰退直接冲击 22.02% 实体经济。—-
2022 年 1-6 月官方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跌 28.9%,按照上述方法测算,将导致 GDP 降低 4.59%,为了稳定经济,只能提高专项债发行速度和额度,短期使得 GDP 增速回正。
但是外贸、商品房的暴跌只是迟早的事情,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全球开始进入清理泡沫的时代,欧美正在全面掀起第一波加息周期,预计 2022 年 Q3 第一次全球加息完成,2022Q4 全球开始第二波加息潮。
只要是以经济,保增长为中心,那么你我就都还是牛马,资本还是可以躺在吸血
喊了这么多年稳经济,这经济是有多不稳啊
就是干好自己的 做好自己的,把日本和欧洲熬死就完事了
不是
你们几个农民也读得懂?
家装环节中,玻璃更是必不可少的,那对于玻璃的选材了解也是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玻璃分为哪几种
玻璃分为单玻,钢化玻璃,长虹玻璃,磨砂玻璃。
单玻:
钢化玻璃:
长虹玻璃:
磨砂玻璃:
门窗按玻璃的层数分类:单玻门窗、双玻门窗和三层玻璃门窗等。
(关注我,明天讲钢化、长虹、磨砂玻璃的优劣处)
不说房产税了,看来是妥协了
我就想问是不是其他国家政府开大会定基调,得出的结论民众也是看得云里雾里?
今年下半年依然以稳定为主,就算想大的改变也不是今年。
等到会议开完,政治稳定以后,才能更好的谈经济。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什么时候经济分配开始改革?
34 个兄弟姐妹,5 个哥哥努努力,其他的随便你们吧。
家里面做的棺材,千万要稳住价格,别贱卖了。最起码今年别贱卖,要用尽一切手段维持销量维持价格。
谢邀,
不解读 ,
解读就可能是在网易。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还是看看明细数据和预期数据。 第二季度 GDP 增长,大家可能觉得 0.4% 已经超出预期了,但实际就这个月各大投行的预期数据里,这个数据是 1%。 也就是说,投行本身认为我们二季度还能再涨一点。 那实际和预期 …
知乎用户 朱慢慢 发表 不容乐观。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轨迹当中,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主动法定措施,去保障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中国现在缺产品吗?缺技术吗?却生产设备吗?缺原材料吗?缺技术人才吗? 通通不缺。 但缺稳定增长的 …
收录于话题 #COVID-19 238个 ** 4.16**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上海封控对于全国经济的影响并非来源于病例外溢 | 图源:pixabay.com ** 导读 ** ✚ ● ○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 …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由于疫情影响,不同经济部门状况差距巨大 一,计入 GDP 数据的工业情况发展很不错;不精确统计的个体工商户、类似影院、旅游、酒店之类的服务业受损较为严重 可参考一位网友的评论: @内外明澈 我来给反对派提个思 …
知乎用户 花猫哥哥 发表 当前的经济局面是什么? 1 复杂的经济难题 4 月有一组数据比较准确地展示了当下复杂难解的经济形势——PPI 指标是 6.8,CPI 指标是 0.9。(5 月 PPI 指标是 1.6,CPI 指标是 1.3)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