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群体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类似国企下岗潮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谬师娱笑颠 发表

不会。

辽宁前几年都已经演示过一遍会怎么操作了。

编制冻结+停止招录+阳光工资+自然退休,单位里面原来几个人的活集中起来给一个人。

有几年辽宁是不招公务员的,从 16 年起硬是三年不招,网上辽宁同胞一片哀鸿遍野,人民网各种官媒下面都有人在刷怎么不招人了。

现在疫情来了经济下行,辽宁反而又开始招了,人间魔幻。

东北的现状其实就是中国的悲剧版未来,中国很多地方已经越来越像东北了。就算硬套以前的国企下岗潮,下岗潮也是最先在东北开始的,最难的时候东北也没搞公务员下岗。

简而言之,只出不进,外加严查地方政府别再乱发钱,老干部自然退休,退休以后空出的编制收回不再放出来招人,就是所谓的削减编制。

现在体制内普遍老龄化很严重,年轻人少,上面想控制人数的方法很多。

不能硬拿国企下岗潮来对比的原因就是,这两者的增量和存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与其期待下岗潮,不如看看哪些省份哪年开始不再招录新的公务员吧,这个实际多了:没上车的车门焊死,已经上车的多干活多忍耐。

知乎用户 天煞​ 发表

2000 年的世纪之交,除了工人大下岗之外,一场公务员事业编的隐形 “下岗”,也在暗处发生着,只不过,波及人数少,落实待遇优。

这场公职人员的 “下岗”,被人选择性的遗忘了。

下面,我带读者回到世纪之交,一起看看公职人员的 “下岗” 故事。

宋局长 “下岗” 记

2000 年,某四线工业城市,夜里十点,机关家属院,喝的醉醺醺的宋阿姨,被司机送回了家。

“李师傅,真是麻烦您了,” 宋阿姨的爱人娄主席,不住向司机道歉,“下次让她打车回来就行,这大半夜的,打扰您休息。”

“没事,应该的,夜里打车也不安全,让宋局好好歇着,明天一早我来接她。” 李师傅打着火就开车走了。

工业城市,青壮年下岗,在社会闲逛。

技校毕业,十七八的半大小子,也没了进厂门路,在社会闲逛。

这些,都成了 “混混儿” 的后备人才,整个城市的夜晚,都是不消停的。动不动就有两拨人因抢地盘打起来。

而那个年代,“有头有脸” 的大小官员们,每天晚上都去各种酒局应酬。

高档饭店雅间中的觥筹交错,和街边 “混混儿” 的镐柄儿互殴,成了工业城市夜间独特的景致。

“(吃饭的)都谁呀,” 娄主席不满意的数落妻子 “喝这么多!”

“XX 局的李局,还有市 XX 办的王书记,今天是 XX 的肖大老板请客,都是哥们,喝高兴了。” 宋局长显然还没从酒局的兴奋中缓过神来。

“非参加不可,也别让李师傅接送了,提前找好出租车司机,到点儿接你就得了,咱家又不是花不起打车钱。”

“有司机桌 “,宋局长解释着,”(领导带来的)司机都安排在司机桌上,有吃有喝。吃完他们就去打保龄球唱歌,肖老板都安排了。”

“那也不行,” 娄主席加重了语气,“这李师傅的儿子也该毕业了,到时候求你,往你们单位塞,你就该傻眼了,你还真有能耐办进去啊?”

“行了行了,” 宋局长不耐烦了,“纪检委书记都做到家里来了,幸好我不在你们 WS 局。”

不同于在区 HB 分局当副局长(主持工作)的宋阿姨,这样的高调外向。

在市 WS 局做工会主席兼纪检委书记的娄主席,轻易不参加各种应酬。彼时,纪检委不像当下这样让人敬畏,而是有些闲职意味,往往由党组成员中,排位最后一个的,工会主席来兼任。

“洗洗澡,赶紧睡吧,明天我还有正事呢。” 娄主席实际上烦着呢,妻子单位全市不到 400 人,她区分局只有 60 几个人。编制上都是公务员和事业编,还算轻松。

而娄主席所在的系统,局里管着两万多人。不在编的人占了三分之一,其中有 2000 多人的工人岗,马上要按市里政策进行下岗分流。而稳定职工情绪的工作,他又是第一负责人。

愁啊。明天去调研的单位,是局直属的中专,当年,娄书记一毕业就分配到中专当老师,算是非常有感情的地方。

愁啊。这下岗第一刀,就要砍向自己的老同事。或许,自己没有升迁,一辈子当老师,就不用发这个愁了。

愁啊。砍掉的单位,是中专的校办工厂和几个三产公司。曾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其他学校老师的工资动辄拖欠半年。而自己学校,因为校办工厂和三产给力,每月的工资奖金,都是按时足足的。年底分红更是羡煞旁人。转眼间,就要砍掉昔日的衣食父母。

哎,只能自我安慰,这次市里和局里,给的政策都相当不错。自己又在党组会上,难得的强硬了一回,给职工多争取了一点补偿。比起市里其他厂矿企业,待遇算是好到天上去了。学校里的工人岗,男 50,女 40,按内退,每月拿 750-850 元钱,每年年底再补 2000 元过节费

也算不错,当下(2000 年)这座城市,饭店端盘子的小工,一个月也挣不了 600 块钱。很多下岗职工,一个月生活费也就不到 260。

几星期后的某一天,娄书记六点到家,发现妻子居然没应酬,按时回来了。五点下班,五点半她就到家了。然后在写字台上,写着材料。

“呦呵,今儿不应酬了?”

“老娄,帮我看看,我写的入党申请书。” 妻子让娄书记坐下。

“你这是又想起啥来了!” 娄主席觉得自己血压有点儿高。妻子姓宋,是满改汉姓,应该是 “松”,也就是满族的松佳拉氏,正红旗。

按说正红旗松佳拉氏,不是应该在京城蓝靛厂火器营吗?怎么跑到四线小城了?

妻子这一支是清东陵守陵的后人。后来全家搬到城区,等到上山下乡,妻子当了知青,来到了娄主席家乡村里。

女知青和男村民的自由恋爱,当时是全公社的美谈。后来娄主席争气,拿到了上大学指标。返城的宋局长也考上了中专。两人继续鸿雁传情,最终结婚生子。

那时的妻子,好读书,爱学习。两人无所不谈。妻子还因为身上的文艺气质,参加工作后,被书记看不惯,多次拒绝了她入党。偶然的机会,妻子加入了民主党派。

随着 90 年代的各种政策,妻子突然被提拔,突然又各种荣誉加身,突然被破格提拔为区分局副局长,局长退休后,她又主持了两年的工作。

“帮我润色润色,” 妻子对娄主席说,“按政策,民主党派也可以再加入共产党。这都正当合法的。”

“哎,我劝你别折腾这个,不就是想转正吗,这种事情,一动,不如一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妻子从文艺女青年,变成了权力欲望极强的女强人。各种酒桌饭局上,比男人还要豪迈。可她越努力想摘掉前面的 “副”,就越是求而不得。

娄主席一路走来是不温不火,但总被领导认可和信任,不争不抢,但提拔从来没落下他。

夫妻之间处世之道,差异越来越大。自己的话,妻子是越来越不爱听。

晚饭后,妻子还在挑灯修改着申请书。不时碎碎念,让娄主席出出主意。而每当娄书记说上两三句,刚想展开一下时,妻子又不耐烦的说 “行了,行了,你不懂。”

娄主席往窗外望去,是同住这栋楼的孙厂长出来遛弯了。娄主席家住一层,每次孙厂长都故意在他家窗前多停留一会儿。这是两个中年男人之间的默契。

“树增叫我去遛弯了。我出去了。” 娄主席如蒙大赦的,披上外套就出了门。

娄主席平时不抽烟,只有和孙厂长遛弯分享烦心事时,才会在孙厂长的邀请下点一颗。

两个中年男人,都被单位的烦心事,压的喘不过气。各自的妻子又是 “有抱负” 的类型。好在两人的孩子都争气,在省重点高中读书,算是省了一部分心。

“省里这次干部队伍的内退政策,算是炸了窝了,” 孙厂长爱人是省厅直管单位,优先报了料,“男 35 年工龄,女 30 年工龄。普通公务员内退名额 10%,副科以上干部内退 20%,哎!” 不用说,自然是孙厂长爱人吴阿姨被领导谈话了。

“省直部门这么快就动手了?” 对于政策,娄主席也有些耳闻,“那省里折腾完,市直机关,也是早晚的事儿。”

“这政策,被戏称为 “女知青政策”,” 孙厂长调侃道,“正常来说,女 30 年工龄,应该已经 50 岁了。而很多如今 45-47 机关里女的,有一官半职那种,是 15-17 岁时插队,插队就开始算工龄,这批人正好是这次的目标。”

“退了挺好,” 娄主席被最近安置下岗职工的事情,整的身心俱疲,“将来市里有政策,我也退,知青插队就算工龄,咱俩都是毕业后才算工龄。咱俩弟弟妹妹们,七八岁就开始捡粪拾柴禾种地,到现在也一天工龄没有。”

孙厂长听完哈哈一笑,两人都是出身农村,都是读书辗转到市区,都是娶的女知青,妻子又都是一官半职的女干部。正是相同的经历,让两个男人共同语言特别多。

“实际干部内退的政策挺好的,工资奖金,季度奖,年终奖,各种福利一样不少。连全勤奖都能拿 50%,还给调一级待遇,涨两级工资。一个月白拿 4 千多,啥也不干在家呆着,多好啊。市毛纺厂的下岗职工,一个月就 260 块生活费,还一拖就是半年那种,普通科员早巴不得这种待遇。就是手里有一官半职的,放不下。” 孙厂长的碎碎念,实际上是在家里受了妻子吴阿姨的气,在这里找娄主席吐槽一下。

“可不是,我们给中专校办工厂和三产的下岗。争取到了月保底 750,费了吃奶的劲了。”

“你们局待遇是真好,也摊上了你这么个干实事儿的领导,我们街道办给厂里内退也就是 600 块不到,职工都高兴的不要不要的。一堆人主动填表,还学黄宏说,“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哎,还得托生一个好单位啊,像我们这种小企业,有心无力,拿不出钱来。”

黄宏这句话,被当做了雷人语录。

殊不知,同样顶着 “下岗工人” 的名头,彼此差别也是天上地下。有人住着棚户区平房,一个月 260 的生活费,一拖欠就是半年,被逼的去自由市场捡菜叶吃。

有人住着单位分的单元福利房,每个月不上班干拿 600-800。2000 年的这笔钱,核到如今,按吃饭吃菜算,大概是 4-5 千。按房价算,大概值 3 万。对于如今的打工人来说,如果老板说,明天你下岗了,不用来上班了,社保公司还替你交,每月再开 5 千块钱。估计都能给老板磕一个,然后高高兴兴回家。

更惨的是那些因企业改制,而被管理层各种违规操作,侵吞掉股份的下岗工人,最后破产清退,一分钱都拿不到。

最优的,是公务员事业编的 “内退下岗”,工资奖金一分钱不少。

娄主席有感而发,“是呀,公职人员内退,一个月折算下来 4000 多,还各种不满意,让毛纺厂的下岗工人知道了,准骂娘。对了,树增,你是不是要买厂了,买完厂,你也是大老板,剥削阶级了。”

“不是买厂,是改制,但进行不下去了。我们厂区被规划为非工业区,工人遣散完,厂也该关门歇业了。我呀,也得去给私企老板当打工仔了。要是内退待遇能给我,那该多好啊。”

娄主席赶紧安慰,“听你说,你连襟——大姐夫,赵班长,主动下岗,单位每月给 500。他给私人老板打工一个月 2000 多。你这大厂长,去给外面干,也是高级经理人,每月少说也开个万八千的。”

两个月后。

娄主席回到家,看到妻子在家里生闷气。

“这是谁惹着你了,拉着四尺长的脸子?”

“老娄,” 宋局长说话带着颤音,“今天市局书记找我谈话了,让我主动填表内退。” 说完,一向豪爽气概的女强人哭了出来。

“组织说了,就听组织的,” 娄主席劝妻子,“树增的爱人,吴姐,上个月就把表交了。省直机关落实完了,到市值机关,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嘛。”

一心盼望着副职转正的宋局长,显然不甘心,“老娄,市领导住院和老领导疗养,都要和你们系统打交道,你赶紧找领导帮我运作下,哪怕不转正,还干副局长呢!千万不能让我下岗啊。”

“市里政策,我也知道。真不错,涨一级待遇,你这副科直接变主任科员,按正科级内退。还不影响升迁,正式退休还有十年,退休前你还能落实到副处调(以前的副处级调研员,简称副处调,现在叫三级调)。涨二级工资,奖金所有福利待遇和在岗一样。算下来一个月 4000 多,在家呆着,钱就到手。听组织安排吧。”

“老娄,” 宋局长歇斯底里了,直接冲娄主席吼了起来,“我是你老婆,你就这么敷衍我,你帮我去找找领导该怎么了!你就眼睁睁的看着我下岗啊!”

“行了,” 娄主席显然是被刺激到了,“远的不比,就说我们局的下岗职工,一个月才拿 7、8 百,他们比你可怜多了。”

看妻子不做声了,老娄接着说,“找领导,甭说私下找。有正当理由,公开找,我也敢去。最近,你知道的,我为学校三产这批下岗职工,每人争取 2 万块的再就业启动金。局长书记都不敢出头,我一个人去市委,去市总工会。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门口外站岗,等着他们批我的材料。没人敢拍板,我就连着三天,堵在主管副书记的办公室门口,黏着副秘书长给我约时间。最后怎么样,材料给批了,待遇落实了。”

这几个月,一向得体老实的娄主席,像是换了个脾气,犟驴似的,天天耗在市委。

“市局中专,不仅是我第一个工作单位,” 娄主席解释着,“也是我们局工人岗下岗的开端,往后还有各个医院的工人岗安置。打好这个样儿,以后的安置,对上,对下,就都有了交代。”

“你呀,有今天,所有的荣誉也是组织给的,” 娄主任继续劝妻子,“现在组织让你带头表率,你也该服从安排,打好这个样儿,组织也好继续往下安排别人。我也知道你心气高,一时半时接受不了。对,说点儿别的事儿。”

娄主席稍稍换了一个话题,转移一下妻子的注意力,“我原来学校校办冷饮厂里面,有个大姐,这次也下岗。在安置会上,人家一下子就认出我来了。说这不是小娄老师吗,大姐还记得你,刚工作时,带着一个小宋姑娘,来咱们学校玩。每次,你想买两瓶汽水,她都舍不得花钱,说一瓶,一人喝一半就够。听说你们俩后来结婚了,她还好吗?”

娄主席缓了缓,又说 “我能怎么说?说原先汽水只舍得喝半瓶的小宋,现在每晚应酬喝的几杯酒,比大姐你一个月工资都多?只能跟大姐说,你好着呢。我们两口子好着呢。”

妻子不言语了,默默的留着眼泪,似是受到了某些触动,又似是仍不甘心放弃权力待遇。

三个月后。

晚上,娄主席带着已内退的宋局长在小区遛弯。孙厂长开着一辆奥迪进了家属院,停车时和两口子打了招呼。

“你和树增聊会儿吧,我先回了。”

“行,慢点儿,看着点儿路。”

两个男人许久没有聊天了,一来孙厂长去了私企,每天不是加班就是应酬。二来妻子赋闲后,精神状态堪忧,娄主席每晚注意力都在妻子身上。

“得上医院让大夫瞧瞧。”简单的几个眼神交流,孙厂长就看出了这位 “前局长” 的不对劲。

“去了,更年期科,妇科,精神科,能去的科室都去看了。院长带着,几个主任亲自给看的,人家也不瞒我,她这就是官迷心窍。就算去了北京住了安定医院,也白搭。” 娄主席接过孙厂长递过来的烟。随后说,“我就多花花心思,看着她吧。”

“处分的事儿别在意,大伙儿都知道你是背黑锅的,公道自在人心。” 孙厂长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娄主席最近摊上的群体事件。

“我早无所谓了,” 娄主席长出一口气,“局里给我们系统下岗工人,每人额外拿 2 万块再就业补贴金的事儿,我们是打过签报,市里批了的。但消息传了出去,以毛纺厂下岗工人为主的,一批下岗工人,直接集体请愿,找市里要钱。一下子就成了群体事件,市里好容易才压下去。”

娄主席接过打火机,嚓,嚓,嚓,打了好几下也打不着火。又甩了甩手腕,嘀咕着说,自己手怎么这么笨。

无故背黑锅的事情,显然不是一两句 “无所谓”,就能轻易从心里翻篇的。吸了一口烟,娄主席接着说,“虽然签报市里批了,但也不能把过错推给市里。组织记大过,就记吧。作检讨,我也好好做了。确实,这事儿,我脑子一热,很多细节处理的不妥。”

和人聊天,是消解压力的好办法,娄主席算是打开了话匣子:“**我也不恨毛纺厂的工人们,他们是最不容易的。换做我,听说其他单位下岗有补贴,我也去请愿。**冷静一想,我原来让局里出钱的方案,确实是昏头了,组织处理我,也是应该。别人出这主意没事儿,我还兼着纪检委书记呢!怎么能出这种违反纪律的方案。记大过,真的是活该。让市领导在后面救火,原则说,开除我都是轻的。”

“大家都知道你是好心。” 孙厂长安慰道。

“树增,你别安慰我了。我脑子是真不够使,做了几轮检讨,我也反应过来了。这钱呢,还得发到下岗职工手里。不发不行。钱越来越毛,一个月 700 多,过不了几年,就啥也买不来了。必须给他们弄点儿本钱,做点儿小买卖。”

娄主席眼里闪过精光,“树增,你先别劝,我这次不是蛮干。我呀,准备召集职代会和职工大会,让在职的,给这批下岗的,自愿捐款,在职的每人捐仨月工资。让职代会形成意见,职工大会表决通过。”

“高!”

“别夸。我当初就应该想到的事儿。局里资金还是充足的,年底找个由头,给职工们,把捐出去的仨月工资,发奖金补回来就行了。对了,树增,新单位对你不错啊。看你挺忙的。”

“干吧,我也下岗了,比不了你们公务员和事业编。每月才 900 块钱下岗费,我总不能闲家里啊,孩子上大学还得交学费呢。”

“太谦虚了,就你开的那辆奥迪,够你家孩子上十年大学都有富裕。”

“老板给配的,私企老板好这一口儿。买一堆好车,来装门面,实际上每辆车都抵押着贷款呢!” 孙厂长解释道,准确说现在他已经是某民营企业的孙总工程师了。“我宁可每月给我多开一千,也不愿意整这么一辆车。”

“要是下岗职工,都有你这能耐,大家日子就好过了。” 娄主席道。“我不恨请愿的毛纺厂职工,他们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我也带了一个坏头儿,全市下岗工人都骂我,说下岗待遇不看当初贡献,只看和领导的亲疏远近。所有的批评和指责我都接受:要实现英特纳雄耐尔,不能只帮自己同事;但要是连自己同事都不帮,那肯定不是英特纳雄耐尔。

“你这儿话。深了!有王进喜风格。” 孙厂长感叹道。

尾声 1:

金碧辉煌的秋实娱乐城,孙厂长,不对,应该是孙总工,正陪着自家董事长和甲方,在包厢唱 K。到了民企,入乡随俗是免不了的。换做以前,当孙厂长的时候,这里,他是来都不来的。

娱乐城老板李秋实,走进包厢,拉走了孙总工。他俩是老熟人了,以前,两人都是街道办干部。

“孙哥,帮个忙,8 号包厢,几个领导给模特儿灌酒。都快喝出人命了。”

“你小子养的那些打手呢?让他们上啊。”

“孙哥你开玩笑。市国资委和区委的几个领导,耍酒疯,玩命给包厢里的模特儿灌酒。要是一般人,我早安排人把他们轰出去了。但这几个领导我得罪不起。我和领班劝了半天,都没用。你过去劝劝,你们应该一起开过会。”

“我这,我这当年就是小虾米一个。现在还没了官身。说话能管用?他们怎么凑一起喝上酒了?”

“咳!今儿早堵车,你知道是咋回事吗?毛纺厂的工人,拦路请愿,让市里给补贴取暖费,家里都快冻死人了。这不,市国资委和区委干部,废了一天劲把工人劝回家了。晚上就来我这儿开庆功会,喝酒唱歌,找了几个丫头陪着。应该是觉得白天受了气吧,拿包厢里的丫头撒气来了。”

“我 XTMD,” 孙总血压飙高了,“整的 TM 这么多下岗工人日子过不下去,还有脸花天酒地!走,找他们去。”

包厢里一片狼藉。为首的那个,是孙总工根本惹不起的大人物。现在,已经给私企打工了,惹事,董事长会埋怨自己的。

孙总工定了一下神儿,叫来领班。

“去,把音乐切了,切成《国际歌》”。

“孙哥,你真高!不愧是我们的老支部书记” 李秋实直接乐出了声儿。

领班也领会了意图,半分钟之后回来,“李总,孙厂长,唐朝那版行吗?”

“什么玩意儿?” 孙总工没整明白。

“唐朝乐队,”李秋实却听明白了,“孙哥,就是摇滚版的 “,转头他又对领班说,” 行,就它了,你去切吧,记得把原声也打开。”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和开党会唱的版本不同。

这摇滚的版本,烟酒嗓,电吉他,声音一下镇住了包厢里的所有人。

包厢外的孙总工也听得入了神。

包厢里的几个领导也觉察出了自己的失态,领班带着小弟,趁机把几个模特架了出来。

孙总工转身往自己老板的包厢走去。

却依旧能听到,歌声穿透了墙壁。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尾声 2:

“你猜我在早市遇见谁了?” 宋局长终于和自己和解了,接受了自己退休后,宋阿姨的身份。已经可以不用监护人陪着,自己去市场买菜了。

“谁?” 在家收拾屋子的娄主席随口答音。

“你原来学校,冷饮厂,卖汽水那个大姐。” 宋阿姨眉飞色舞的描述起来,“她现在弄了一个早点车,卖早点。快二十年没见了,但人家大姐一下就把我认出来了,问我是不是小娄老师的爱人。拉着我说了半天话,对你那是千恩万谢的。说亏得你想的周全,给大家弄到了本钱,做点儿小生意,这两年啊,钱毛的真快。”

“这不应该的嘛。”

“人家大姐还说,说你为了这笔钱,被市里处分了。本来应该升官当书记的,也给耽误了,升不上去了。”

“说的这是我吗?这都串到《海瑞罢官》的剧本上去了。”

“临走非要给我豆浆。我这…….”

“给钱了吗,没给的话,赶紧给人送钱去!”

“哪儿能不给钱啊,” 宋阿姨急声道,“你这纪委书记,就监督家里,监督的明白。废了好大劲才把钱塞给大姐。要不我早回来了,哎?你怎么把毛巾扔垃圾桶了?”

“奥,该换新的了。”

“那也不能扔啊,” 宋阿姨把两条旧毛巾从垃圾桶里拎了出来,毛巾上的印花字还清晰可见,“市毛纺总厂,” 宋阿姨念到,“这老毛纺厂的东西,就是结实耐用。扔了多可惜,咱给旧毛巾升一级待遇,原副科级毛巾,提正科级抹布……”

“噗”,听到妻子说,副科级毛巾提正科级抹布,娄主席一下子绷不住乐了出来,他看向妻子,那个乐观豪爽的妻子,又回来了。

尾声 3

2011 年,宋阿姨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龄。

以上是小说,我编的。

以下是真事:

2012 年,各机关事业单位,严查空岗,吃空饷,以及不合规内退。一群赋闲多年的小老头儿,小老太太,被突然叫回去,再上班,这群人怨声载道。

全文完。


开篇时,打算写 2000 字来着,但写下去,就停不住了。洋洋洒洒的 7 千多字。

絮叨了,耽误了读者的时间,在此表示抱歉。

孙厂长连襟大姐夫,赵班长,的下岗故事在这里

你知道七十年代工人的地位吗?

孙厂长自己的故事在这里,预告,超长,3 万字。

为什么有人视下岗为国企改革的良策?

知乎用户 盖因斯 iFortune​ 发表

“20 岁的铁饭碗到了 40 岁被(全国性)下岗” 实际上是经历了制度剧变转轨的社会的特殊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更多的情况是这种:1920 年的日本公务员是铁饭碗,2020 年的仍然是,甚至二战战败 “被入关” 了,文官政府的正式职员也没有被系统性大面积开除(被砸饭碗的是一小撮战犯)。就像房价二十年涨十倍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的特殊现象,一个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如果以 “过去二十年房价涨了十倍” 来论证“未来二十年房价也会涨十倍”,是很可笑的。

90 年代的国企大下岗,本质上是 “制度错配的一次性出清”。

全世界有几个市场经济社会,天然竞争行业的企业,有大规模 “铁饭碗” 存在的?全世界有几个全国性大市场,县级行政区划都有比较完整、自成体系的工业?——90 年代国企破产,最多的企业类型就是计划经济年代一窝蜂搞起来的,各种纺织厂五金厂化肥厂农机厂铅笔厂、(县级)国营百货、(县级)国营建筑工程队之类,取而代之的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产业分工,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占据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而非螺蛳壳里做道场似的 “独立自主”。

实际上,哪怕在 90 年代,供电局这种不用参与市场竞争的国企,照样吃香喝辣——那个时候人家真的是 “电老虎”,而现在越来越像皮卡丘(“电老鼠”)。同期发不出工资的不只那些市场竞争失败的边缘化国企(核心国企是 “命脉” 级核心资产,被牢牢地拽在手里呢),还有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和教师

但是,为什么这批人没有大下岗?

哪怕政府已经发不出工资了,搞跨国转移支付,也要优先保障师医公的待遇

还有人喜欢拿 “裁军” 说事。“裁军”和 “裁员” 都带一个 “裁” 字,会给人一个误解,体制内部门被 “裁撤” 后,里面的人就会没饭吃了。远的不说,就是最近的这轮“裁军 30 万”,连级(相当于科员)以上的干部,有谁被组织扫地出门、被迫自生自灭的?

实际上类似 “裁军” 的机关事业单位撤并,一直没有停过。比如区划调整,四个区并成两个区,区直机关人员直接倍增,人员严重过剩。或者,类似地级巢湖市被拆分,巢湖市级机关事实上就是被 “裁撤” 了。再比如,这几年的全国性事业单位改革,大量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直接被裁撤了,“单位” 还真是说没就没了。然而,哪个在编人员丢饭碗了?

和某些人鼓吹的 “处级以下人员直接滚蛋” 不同,基层干部、普通干部,往往是先行安置的对象。杭州去年区划调整的人员安置思路也大同小异。合并的四个区,人员分流对个人意愿尊重度还是挺高的。——假如你和知乎神棍一样,和下城、江干的干部说“你们区要被合并了,然后你们就要下岗了”,人家要么觉得你有毛病,要么觉得你在妖言惑众。

哪怕财政有压力,对于非市场竞争的组织而言,最小阻尼路径的选择,也不是 “裁员”,而是 “降薪”。同时,封闭入口端,自然退休减员,退一个人、核销一个编制。(21 世纪后,垄断央企系统应对冗员,普遍就是这种模式)

甚至在市场竞争的行业里,纵观全球,财务压力下也并非只有裁员一个选择。一遇危机就裁员甩包袱,是昂撒式新自由主义的路径依赖(转轨期,搞全国性大下岗式的休克疗法,其实就有新自由主义内味)。但莱茵模式之类的社会市场经济,往往就更倾向于集体降薪、共渡难关。

知乎用户 戒烟室主任​ 发表

事情会分三个阶段递进

一:现今 - 2023 年 3 月

1:地方教师工资拖欠现象进一步在省会城市扩大,包括长沙、南昌、兰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财政薄弱而无民族问题的省会不可能幸免,西安和郑州难说,悬

2:国企中的部分公营事业(公交地铁、水、电、煤)的扩大非编人员率先向社会输送,并通过减少服务数量或变相涨价控制成本。

3:非公营事业国企参编人员缩减五险一金比例

4:公务员奖金、补贴至少减半甚至停发;绩效部分有一定影响

二:2023 年 3 月 - 2024 年?月

5:公营事业中的优质资产(医院等)加快引入社会化资本混改,在保持国资控股的前提下,通过业务剥离至总部参股的子公司,进一步独立核算,子公司基本上皆为以合同制员工,总部职能部门保留领导的参编职务。

6:地方非税罚收入极速扩大常态化,小城市严抓参保不规范企业

三:?年 -?年

7:参公人员五险一金调整至社会略高水平

8:社保(这个就不说了)

上述 8 步递进发生,并同时并存。

知乎用户 水晶肘子 发表

公职人员的工资才占多少钱,随便搞个大项目浪费的钱都够公职人员发几年工资了,就不说有些人从中挣得钱了。

PS:我们这边水库边的绿化,来一任领导换一批树种,关键是换树种来来回回就那两三样。种了砍,砍了种。

知乎用户 关山月 发表

会,如果财政入不敷出就会,不过塞里斯很大,可能会有先后,毕竟国企下岗也是有先后的。

财政入不敷出,就会发生下岗潮,中国现有的公务员系统极度的臃肿和地区不平衡,有的公务员累的要死,有的闲的发慌。

而财政即税收,随着黄金时代完结,可能会锐减,为什么塞里斯的经济增长率和转移支付那么重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养公务员,然后让公务员作为统治基础去镇压和解决问题。

而随着税收减少,经济凋敝,社会问题越来越大,某些公务员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得依靠白衣战神这类物理且便宜的了,因此某些公务员可能已经不符合时代了,在更高级的眼里已经是负资产了。

当然,为了维持统治,除了开一批,估计还会开源,给权力标价格。

下岗潮是否会到来取决于经济,现在的体制内平静,第一上面对于经济增长率还有幻想,还想挽救,而挽救就需要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公务员团体,一种现状的维持,或者说一种信心吧。第二,现在不同八九十年代,那时正是第三次革命,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虽然有东北寒冬,但也有南方的春天故事,下岗了进厂和摆摊也算一条路,搞不好也能做人上人,现在可不好说。

最后很多人幻想的缩编和只出不进,我只能说,这是布尔乔亚的理想状态下,这取决于经济可以等下去,可你看看财政,这能等么?还有,塞里斯的公务员还有无编制人员,这个人数可就多了,但是也是要花钱的,而且实际上走财政似乎还挺高,毕竟市场化么,虽然他们大多数待遇很差。

如果经济继续恶化下去,如果恶化的速度够快,等不及了,恐怕只有再下岗的路了。

永远记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来,我们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句话公务员心里应该都有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虽然我们有几千年秦制,但是秦制的的基础也是农战,换言之经济,没经济,什么都玩不转。

知乎用户 Tincojj​ 发表

90 年代是我家最困难的一年。因为我爸当时所在的国企厂倒闭了,回到原单位的时候还领不到工资。

当时我爸借调到国企厂的时候就想过要改革,那时候的国企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负担太重了,不改革肯定是要破产的。

那时候国企的福利相当好,有学校有医院有幼儿园有托儿所有饭堂,还分了房子,在当时国企,你生了大病都不怕,国企都会一包到底,当时他们厂里就有一个得了癌症的,都送到省医院去治疗,花了十多万,都是厂里出的钱,工厂不愿意全出,他们就闹,就去游行,就罢工,那时候只要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动不动就会罢工。

生老病死国企都包了,也造成了国企的极大负担。

我爸这个国企本来还有利润的,这些利润存起来至少能支持企业进行改革,或者多活十几年。

如果当时能多坚持几年,坚持到加入 WTO,说不定他们的企业能活下来,但是改革阻力太大了,尤其是涉及到工人的核心利益。

我爸在那时提出了改革,工厂却爆发了我们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罢工游行潮。

所以有时候我看知乎说我国不允许罢工我就觉得好笑,1982 年宪法之所以取消罢工,是因为当时都是国企,福利待遇都是凌驾在所有人以上,国家已经给工人够多的福利,所以不希望国企工人罢工破坏生产,所以当时就取消了这个罢工这个规定,但是也不意味着罢工是违法的,罢工之名打砸抢烧才是犯法的。

那时候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国企破产,我爸所在的国企当时已经走了下坡路了,产能过剩,产品滞销,但是经营成本还是居高不下,我爸就感受到经营危机,于是决定改革,没想到的是工人对改革反应太激烈了。

当时除了罢工之外,还有打砸抢烧,还有人试图绑架我们,绑不了就丢我们石头。

那时候,几个打了领导家属的工人被抓之外,其他合法罢工的工人就跟我爸他们对峙了半个月。

我爸即使跟他们说明现在工厂经营困难,如果不将医院和饭堂取消了,财政已经撑不下去了。

希望他们知道国家的苦心,能支持改革,可是当时的工人哪里听得这些,就觉得我爸是故意在侵占他们的利益。

即使我爸叫出财务来说明情况,说工厂现金流越来越紧张,外部环境太差了,说不定就会跟其他工厂一样,很快就要倒闭了。

工人还是不信,还觉得是我爸贪污了公款,要叫上级领导来查账,就是不能改革掉他们的福利。

我爸知道改变他们太难了,只是做了让步,不做改革了,只是嘱咐他们说要有危机意识,要存好钱。

没有多久,轰轰烈烈的下岗潮就开始了,我爸以前的工厂自然而然也倒闭了,有危机意识的那些人因为存款多,所以生活还过得去,而那些没有存钱的,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过得相当悲惨。

不过广东的国企下岗工人倒还是比较幸运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的私人工厂众多,他们都跑到那边讨生活,只是福利再也没有那么好了。

却没有听过他们敢在那里罢工,那时候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

我爸有编制,还能做公务员,很多人以为我爸活得更滋润,我只想说,你们想多了。

我爸比起去珠三角打工的人惨多了,因为地方政府因为经济困境发不出工资。

当时的公务员相当苦逼。

国企破产后,我爸回到原来的岗位,做了两年多,工资一直欠着,只发了少部分,要不是我我爸我妈去摆地摊,拼命写稿,我爷爷奶奶资助,我们早就吃不起饭,我和我哥早就读不起书了。

当时小地方即使是局长书记都要去摆地摊才能活得下去。我们有条街就被人戏称局长一条街,因为那时候有好几个局长都在那里摆摊,被人笑话。

公务员领不到工资没有人为我爸劳动维权,因为如果当时的维权部门说不定自己都欠着工资。

那时候真的是经济最困难时期,尤其是小城市,因为企业少,个体户也少,就导致税源少,加上国企陆续倒闭,那时候个个都过得困难。但是也没有多少人辞职去下海,有也是少数,就像我爸有个战友就去做了废品回收。

那时候,发生的是没发工资个个都选择摆烂,想办法去讨生活,不去上班也没人管。

所以别指望这个现象重演,公务员都躺平了,国家经济也好不到哪里去了,普通人就别想好过了。

知乎用户 大熊喵​ 发表

一般到了这种时候国家就该崩溃了

国企大下岗本质上是因为国企产品没有销路,竞争不过外企和私营企业,导致大面积亏损,最终在市场经济下无法生存

我不排除有一些国企是经营效益不错,但因为各种产权纠纷,权力斗争,或者干脆就是被人非法侵吞的方式最终破产,但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破产下岗的国企是真的在市场经济下生存不下去了。

毕竟转向市场经济后,企业生存的最终目的是要向市场提供产品 / 服务以赚取利润。如果其产品 / 服务不被市场接纳,那企业早晚就是死路一条。

光看见国企下岗了,全中国每天有多少私企和个体户破产倒闭你数的过来吗?

这二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得允许企业有条件完蛋,企业完蛋了自然就得有人下岗。上世纪大下岗无非是因为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给了工人铁饭碗的承诺,而这个承诺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却无法兑现了。

但是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无论是处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无论是民主体制还是专制体制,无论是封建王权国家,议会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神权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敢随便让公职人员大下岗的。

因为公职人员系统本身就是维持国家运转的,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交通,治安,武装,这些都是维持一个现代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单元。大规模裁撤的唯一后果就是国家这个组织本身基本都要崩塌了。

一个企业破产,工人下岗去另一家企业再就业,这叫市场经济。

一个政府破产,公务员下岗去另一家政府再就业,这叫改朝换代。

其实你甚至不用看中国,你完全可以看看世界上那一票比较失败但还没混到彻底崩溃的国家,看看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那堆国家。这些国家很多财政拮据,入不敷出,政治动荡,民众都在温饱线上徘徊。

但即使在这些国家,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一般也都是混的比较好的群体,至少有稳定工资拿,虽然经常因为国家财政问题而只能拿很少的薪水,甚至可能发不出工资,时常要去做点兼职,但也很少会被裁掉的。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国家机器还能正常运转的关键。

基本就是民众吃不好的时候他们能吃好,民众吃不饱的时候他们能吃饱,民众快饿死的时候,他们也还有一口饭吃。

等公务员也快饿死的时候,这个国家机器基本也就完全失灵了。目前能混到这种地步的国家全世界也没多少,而且基本都是黑叔叔们的国家。

知乎用户 子不语 发表

国企下岗潮是经济资源结构性错配的一次性出清,相当于计划经济没有任何过渡改为市场经济。这种情况短时间内不会再发生。

公职群体要分类看,大体分为师医公三类,

教师慢慢市场化竞争了,随着人口减少,现在建设的很多学校,招聘的很多教师,以后会面临无生可教的情况,韩国已经有很多学校撤销。可以预见,教师的下岗潮会有。

医生与教师类似,也是市场化了,但医生更依赖于医院,医院更依赖于资本,未来很可能头部医疗机构吃所有,小医院小医生开社区诊所。

公务员相对而言最安全,但如果经济持续下行,大部分人会面临降薪,而且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公务员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人员编制进一步缩减,可能出现离职率上升。

事业单位会继续改革,自负盈亏,适者生存,高薪与失业风险并存,出现两极分化。

所以,下岗潮不会有,退休潮和离职潮勉强可以期待一下。

祝好。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公务员不会有下岗潮,部分事业单位倒有可能继续改制,改革成国企。然后国企经营不善又 gg 了。

公务员只会削减收入和用度,破事还一箩筐,倒逼你离开。

比如说某些小县城里的公务员,一个月就给你 3000 块钱不到,逼着年轻人提桶跑路。入职 10 个公务员,干了三五年,就剩一个山东老大哥还在坚持。其他调走,遴选,辞职,全部跑路。

机关在全国来看,属于少数人,不像当年,遍地大国企,全社会,不是农民就是国企。国企不倒闭,谁倒闭?

知乎用户 秋水 发表

相声《小偷公司》(节选)

表演者:牛群、冯巩

牛:我参加的那叫小偷公司

冯:小偷公司?

牛:全名是小偷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冯:你们这公司有多少人呀?

牛:一百多人。

冯:一百多小偷?

牛:不全是小偷,真正坚持在前线工作的就我们两人儿。

冯:那其他人呢?

牛:都是领导干部,

冯:你们小偷公司还有领导干部?

牛:哎,你这话的:” 火车跑得快,人凭车头带。干部带了头,小偷有劲头,小偷没领导,肯定偷不好,不是偷不了,就是跑不了。”

冯:那你们都有什么干部呀?

牛:那干部多了,一个总经理,四十八个副经理。

冯:四十八个人儿呀?

牛:各管一摊呀。

冯:都管什么呀?

牛:有管行政的,有管组织的,有管宣传的,有管后勤的,有管计划生育的…。。

冯:我这等等呀,你们小偷公司还计划生育呀?

牛:哎,你这话说的,全国一盘棋,我们小偷也不能例外呀。要不人家都计划生育,我们小偷随便生,大偷生小偷,小偷生幼偷,小偷越生越多,好人越来越少,我们偷谁去呀?

冯:你们这也是为了生态平衡。

牛:当然了,这都是上一级的具体到下一级的的科室呀,分工就更细了。

冯:都有什么科呀?

牛:你就拿这个保卫科来说吧 –=-

冯; 不,你等会儿,你们小偷公司要保卫科干嘛?

牛:太必要了,一百多小偷儿聚在一块儿,要没有个保卫科,那公司有点什么东西不转眼儿就没呀? 俺们公司贼发,一九九零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

冯:家贼难防呀

牛:当然了这都是常设机构,假设有个中心任务呢,还得增加很多临时机构。

冯:都有什么机构呀?

牛:那多了,你像你到是春节你得成立得春盗办吧

冯:什么? 春盗办?

牛:春节期间突击盗窃办公室,简称春盗办

冯:那三八妇女节呢?

牛:成立女盗办。

冯:五四青年节?

牛:青盗办!

冯:六一儿童节?

牛:儿盗办!

冯:逢年过节都不耽误。

牛:你甭说逢年过节了,今天综艺大观我们就立个综盗办!

冯:哎,你别!

牛:我们主任亲临现场!

冯:你们主任是谁呀?

牛:千万别说,只告我一人儿,我们主任是 ===

冯:谁?

牛: 侯玉婷!

冯:同志们,同志们,不要说着说着就吓倒了这个。

牛:不干之,这人浮于事,打头好几年都要精简,越精简人越多。没办法,都是拉着关系走后门来的。上级派来了。派来的还得当个干部。其实我们这是个业务性很强的单位。。它不是说是个人到我们这工作当干部。外行领导内行,下级没有一个不出事儿的,你说这人行吧,人家上头说不行:说这人儿不行吧,人家上头说行,你这气还生不来。我们那儿流传一幅对联,太说明问题了。

冯:什么对联?

牛: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冯:下联。

牛: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冯:横批

牛:不服不行。


以上内容为牛群和冯巩的经典相声片段,不代表本人观点。侵删。

知乎用户 敬业湖​ 发表

不可能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改朝换代了。跟九几年那些傻乎乎,说着 “工人为国家分担” 倒霉孩子不一样。公务员了解国家运作的幕后,也不容易被欺骗(人家本身就是编剧)这些人一旦大规模投靠有想法的团体那里,那就热闹了。

知乎用户 林夕邦邦​ 发表

中国不是公务员太多而是有编的岗位太少好吗?

要是中国哪天公职群体下岗,那可以看看 90 年代的俄罗斯,还是担心担心自己吧。

知乎用户 zero3rd​ 发表

看到部分答案流溢出来的乐观精神令人感动。

但是呢,客观规律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连人都没有,师医公还能维持原先的编制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能性不太大,

但是通过降薪,繁琐事务让你自己离开;

少招或者不招,老人退休自然核销编制;

或者取消编制是会一点一点进行的,

毕竟现在就已经在做了。

知乎用户 伯伦希尔 发表

国企也是企业,和公务员不能混为一谈,哪怕是国企,不参与市场竞争的垄断国企也从来没有下岗潮,真下岗的几乎都是深度参与市场竞争的。

公务员可能会慢慢缩编并调整待遇,但是绝不可能出现下岗潮,那代表着政权甚至国家的崩溃。

知乎用户 子木年华​ 发表

冻结编制或缩编,退休两个才补一个不就行了。

知乎用户 正义的朋友 发表

其实,真的有。

公务员相对稳妥点,事业编,确是挺危险,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城市安全些,小城市、县城危险。

1、公职人员不创造财富。我们可以作一个模型,假设某个国家,只有公务员,而这个国家又不是梵蒂冈的话,那这个国家一定非常穷,因为不产出任何财富。国家就会安排部分公务员从事别的生产岗位,就是所说的 “下岗”。那么,可知,当社会总人口减少,那必然不能承载这么多不从事生产的人,那需要部分人员从事生产,就是必然。比如现在的经济落后地区,已经出现了合并职能机构,降低公务员工资的事情,下一步,总会走出来。

2、论调、公务员是端着胶皮饭碗的人上人。看跟谁比,跟我比,绝对算,但毕竟人上有人。您一个普通小科员,跟我这种平头百姓耀武扬威挺正常的,但您上面有科长,科长上面有处长,处长上面有局长,局长上面有厅长。跟他们比,您就是小把戏,到那一天,真轮不上人家带长的。

3。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财富必然越来越丰富,那就有足够的财富供养更多的公务人员。其实,道理是对,但是呢,鉴于我国现在主要的税基是流转税和消费税,所以,理论上说,社会财富增长的主力,资产增值是不征税的,社会财富的增加不会大幅度促使财政收入的增加,所以,作为普通公职人员,仍然会面临财政支出不足,可能被下岗的命运。(这段话您要看不懂的话,证明这问题跟您真没关系,别硬看了。)

不过这个过程必然很缓慢,要么一直拖着不开口子,但是,口子一旦开了,进程一定很快。

为啥?也不为啥。公务员么,其实都差不多,你能干的活,大部人其他公务员也能干。那留谁开谁。

人到中年,多少有点积蓄,但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所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有舍才有得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既不懂下岗潮,也没了解过公务员编制。

现在编制的工资结构这么复杂,还不受劳动法保护

财政不行就发基本工资,再不行就拖欠工资

尤其社会经济下行的时候事情就特别多

为什么要你下岗,免费的人肉力不用?

甚至都不怕有人会辞职。

那些电视台报社这种宁愿被淘汰也不进步的部门欠薪的各地都有

欠薪就去搓澡呗,送外卖呗,我就不退,至少你这单位要活的比我长,指望你翻身给我养老呢。

更不用说还有一个极其高明的合同工制。

有事你干,有锅你背,有难你先退。

当年下岗潮的主力军是国营企业的一线工人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每天都有在下岗的,根本不会形成在某个时间点的潮

而现在公务员的三类,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技岗,

在当时甚至是获益的群体。

知乎用户 可爱的大鸡腿 发表

答案是:不能,或者说不完全可能

说白了,失业就意味着编制的稳定性效力丧失,单位性质由提供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的属性变为像企业一样以盈利为目的组织性质,假设真的出现下岗的情况,就说明了国家运转已经出现问题,后果可能不仅仅涉及体制内的公职人员,更应该考虑的是身为体制外的企业和个人,有怎样的后果

首先,来简单分析下 90 年代国营企业职工下岗的根本原因:

在 1997、1998 年的时候,亚洲出现经济危机,国内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波动,其中,计划制的国企更是因为适应不了 1994 年后确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其实,早在 1978 年改革开放时,国企就一直面临着开放后的种种冲击压力,不只是企业效率低下,三角债频发的经济危机,更有甚者资本大鳄还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购买国有资产,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国企,反倒成为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和政治隐患,这与设立国企为国家创造利润、国家稳定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要改革重组。

同时,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各类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继打入中国市场,由于其高效的运作模式和更好的适应市场能力,而习惯了垄断地位的国企并未因此出现危机意识,思维固化的领导层并未作出改变,随着各方面的压力,国企逐渐丧失了其竞争力;而外部效益持续下降的同时,又因其内部各类福利、绩效的高额支出,导致绝大部分国企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久而久之,很多工人被裁员,进而引发下岗热潮。

所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年国企经营不善,受到各种外部原因的冲击,引发的整体收益入不敷出、债务频发,进而引发国家作出的改革和人员集体下岗的结果,说白了,就是当年国企运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潮流,注定要被淘汰。

而现存的公职群体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以上的情况,因为目前编制群体的发展并未与国家创建的初衷相违背,特别是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20 年年底,已经实现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类似于原来国企的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全部转企,人员也已经安排完善了,剩下的就是公益一类和二类事业单位

而享受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编(公务员)、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和财政差额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稳定性和社会职能在当前经济发展低迷的时期,其优势更为明显,且价值也更能体现

因为,公职群体是国家行行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益服务的两个群体,是政府与群众沟通对话起到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像经济不景气、出现疫情、台风汛期、安保维稳等关键时期,这个群体是可以无条件奋斗在一线,因为有了编制,就有了归属感和稳定性,所以,很多人也就可以在关键时期放下生死冲在前面

而假设编制失去了稳定的属性,则体制跟企业就没太多区别,则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导致关键时刻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大大降低

同样,进一步展开分析这几种编制是否有失业的可能

先讨论行政编(公务员),主要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说白了,就是帮助国家管理各类公共事务和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的群体,也就是说是正儿八经政府自己的职员,别管有些人讨论的是官还是吏,都是经过组织部和编办备案的人,当这个群体出现下岗的情况时,那么国家运转和社会发展已经停滞不前,体制外各类企业基本无一例外都很难生存下去,包括垄断性央企,

特别是像近几年疫情影响,虽然公务员存在降薪的情况,但是体制外的各类大型企业裁员情况已经较之前多了数倍

所以,经济低迷时,国家想要尽快的恢复发展,保障人民更好的生活,最需要做的就是首先保证公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即使国家整体大环境再差,国家也会想方设法为政府工作人员谋取工资保障以维持国家运转

例如:像俄乌战争的当下,乌克兰还在极力为公务员谋取工资收入和福利保障,避免因停薪而造成国家无法运转

其次,来讨论事业单位:其建立的属性和本质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提供服务的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说白了,其创建的目的就是要么帮助国家机关更好的运转,要么为民生提供的公益服务。

所以,假设这类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出现变革,亦或是被迫裁员下岗,最后需要为之买单的仍然是广大百姓

当然,事业单位分类挺广的,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得需要分开讨论:

先讨论享受财政完全供养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像某些服务于上级行政单位的下属事业单位,例如:各类下属 XX 中心,这种虽说是事业单位,但是大部分单位都存在混编混岗的情况,甚至该类事业单位的本质工作跟上级行政单位完全一致,所以在上级行政单位的运转完全是靠下属事业单位人员维持,该群体说白了就是广义公务员,其稳定性跟公务员一致

假设想要存在其下岗的情况,则必须先进行完全分离,其次再定量的招录行政编来完全替代这个群体,即使这个过程真的要发生,也是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进行工作交接、人员大换血,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考虑被替代的人群如何妥善安置,亦或者付出高昂的补偿,否则哪个环节如果做不到妥善,则真的可能面临政府职能部门大范围瘫痪,毕竟知道自己要被裁员的人,大概率是不会愿意再为原来的单位多付出一丁点的

毕竟,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对市场而言是有利有弊,甚至可能在改革过程中是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发市场活力的作用,但是政府及下属事业单位的裁员和倒闭,真的是对国家发展一点益处也没有,当然,可能会有人说可以节省财政支出,但是即使避免了这部分人的工资支出,但是为了更好的运转还需要在其他地方补齐,何况存在下岗情况以后,各类政府、事业单位可能对于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何况既然可以随便裁员,那就说明了也可以随便不用考试就可以安排进这个部门,那到时候造成的后果就是又回到 30 年前可以随意安排、任人唯亲的局面了,这对于想依靠读书翻身的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可能会直接关上体制内这个大门的

进一步讨论下属综合执法类事业单位,如交通综合执法、城管综合执法等等,更是完全没有改企或者盈利的可能,毕竟像现在这个大环境,虽然代替政府处罚且罚款全部上缴国库,但是仍有人因为处罚不合理而出现网络舆情,何况其改成企业不再依靠财政拨款,职能完全归个人所有,收入全靠罚款,亦或是取消这类行政执法职能,让该行业的人群陆续下岗,到时候只会造成黑出租横行、街道管理混乱、不法商贩轮收费或者环保、文化产业管理烂七八糟的情况,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而像图书馆,你不能指望去卖书发工资吧;博物馆,你指望买文物挣钱?或者像乡镇卫生院,这类没有编制,则基本是很难运转,到时候可能会大概率留不住人,进而村里的老人看个病可能只能被迫去城市医院,到时候真的会造成很多人干熬着

这类单位但凡是存在失业、不稳定的情况,则其公益属性就完全丧失,最后就造成大学生想找个自习室、去个博物馆、村里人去个卫生所看病都得支付高额的费用,何况,能不能招到人也不一定

当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相对最可能受到裁员波及和改革的是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毕竟这类学校,但是,到时候义务教育就失去意义,之后公立学校会效仿私立学校,教师存在考核淘汰制,有能力就留下,无能力就辞退;同样,也会存在教师所有的工资收入和绩效都需要靠收取学费的多少来决定数额,这样虽然极大增加了公立学校的活力,但对于很多偏远地区无法承担学费的家庭而言,可能会因为无法承担像私企一样高昂的学费而被迫辍学;而且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前留住教师主要依靠编制,现在编制不稳定了,来偏远地区公立学校和发达地区私立学校性质相似,但待遇千差万别,到时候估计但凡有点能力、水平的教师可能都会离开乡村去大城市发展,之后便会回到 20 多年前乡村老师基本都是初高中毕业留下来的任,这与时代发展是相背离的。

所以,像完全靠财政供养的群体,哪一部分存在下岗的情况,都必将引发不小的负面影响,而这一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又大部分普通人买单。

而像公益二类,这类靠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例如二、三甲医院、公立高校、幼儿园、高中、中专、科研所等等,假设存在下岗情况,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其实这类事业单位是完全有能力去自负盈亏,编制对于这类单位职工而言仅仅只是一个约束作用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之所以目前为止还将其列入事业单位的性质,未去改企,主要还是因为这类企业与民生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假设像医院、高校、高中这类单位变为企业,到时候所有的工资福利完全像私企一样自己定价收费,那估计很多东西无论定价多高都有大部分人排队缴费,之后便会出现类似于欧美国家一样看个感冒发烧都需要提前预约半年,住院、上学的费用可能比房价还要高昂,最后以至于让很多穷人没钱就医、上学。

假设你想说,这类服务民生的就必须为国家服务、必须具有公益性质,我想说,你都无法保证其事业单位性质,无法像原来有编制一样给里面从事工作的技术人才最起码的稳定性,那这群人咋还能全身心的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到时候估计会存在很多人员涌入私立医院、学校,且出现不良老师、医生的比例会比现在高几倍,而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因为职业 “稳定性” 的丧失。

所以,那些在企图让公职人员下岗、编制丧失效力的人,基本不是蠢、就是坏,假设公职人员下岗,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财政已经完全支撑不住社会经济运营,进一步表明对于大部分地区的财政而言,整体出现入不敷出、税收不足的情况;或者表明国家确实存在大的变动或者危机,无法去保证公职人员的工资,所以,假设无论出现以上何种情况,都已经表明绝大多数体制外的企业和民众已经可以用 “民不聊生” 来定义了

当然,目前现实情况确实是由于疫情、房地产发展受限等国家内部原因以及各方面外来的经济冲击,造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整体低迷,各个地区财政收入吃紧,甚至出现像鹤岗市这种财政重组的情况,但是,即使如此,对于广大公职人员而言,也并未受到任何缩减工资的影响,仅仅只是针对原来部分发达地区高昂的绩效进行了适当缩减和调整,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其稳定性带来的的优势更加明显

而如果真的存在经济连续不景气、整体大环境发展低迷,则所造成的结果可能会是

对于主要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的地区政府主要会采取减少或者取消部分项目的开支,缩减经费等方式来减少财政支出,同时,进行地区整合,几个县、区或者乡镇进行整合,减少班子数目,而对于职能部门人员数目过多的情况进行编制精简、部门整合,整个地区编制进行精简、缩编甚至停招等情况,已出现后面在编人员 “退多进一” 或者直接采用聘任制或者备案制来招聘新人,这样极大地提升机构活力

而对于依靠财政支付工资的的公职人员,则最直接的就是会遇到降低绩效的情况,之后严重了会出现降薪甚至停薪留职,然后强制部分事业单位专技岗留职经商,直到国家经济回暖,之后停发的奖金和工资都会返还,所以,只要政府还在,该有的总会补回来,裁员大概率是国家运营的最后一道底线

而对于靠财政补贴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像医院、学校,这类里面绝大部分是靠技术吃饭,所以,即使变为企业,也不用担心下岗,毕竟永远有人看病,也永远有人上学

所以,最坏的打算就是停止财政补助,完全自收自支,这就意味着公立私立无差别,而所有的工资和奖金都靠医疗费用做支撑,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当国家不再支付补助的时候,只能有你我去买单

知乎用户 梭哈是一种智慧 发表

不会!

因为中华几千年血淋淋的教训就是:你可以通过削减编内人员待遇(甚至停薪留职),减少新人进入等方式减少支出,但绝对不能裁员编内人员!

把一大群只懂得政府运转、政务处理、基层治理、社会协调这些非社会技能的公务员裁员到社会上让他们自生自灭?而且你以为裁员的比例是按照从上到下均等的?我可以保证上级机关的领导与员工被裁员的概率绝对小于基层单位,然后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基层管理与服务效率降低(这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明末裁减驿站,导致两个可怕后果,中央与地方的沟通成本增加与李自成),如果再加上个退伍军人待遇差的 debuff,那真的在作死边缘来回横跳。

麻烦评论区别扯什么某某时期裁过员,我一一反驳,当年下海潮时期,中央是裁了一半部门不假,但人一个都没有主动裁,而是给了三个选择,一次性发 N 年(N 大于 5,某些地方甚至大于 10)工资下海、分流到其他部门或地方、停薪留职,地方上也是同样的办法,我的姨爹当时就是我们这里的组织部二把手,选的停薪留职,去海南做生意到 2000 年回来继续当官。

最后说个客观事实,中华上下五千年造反成功的,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余全是体制内的。(朱元璋那个都有瑕疵,因为他在对抗陈友谅时,接受过元朝招安封官,不过也是权宜之计,算半个体制内),所以你以为编制只是个福利?其实编制也是约束!

知乎用户 囍樂安宁​ 发表

不会大下岗。就算是国企现在也不会大下岗,因为 90 年代大下岗影响恶劣。现在基本上都会安排在其他国企上班。

我说说一般国企撤销人员安排吧。

1. 一把手及班子成员,调任其他单位同等职务。(可能是政府,事业单位,国企)

2. 中层干部调任其他单位 (政府,事业单位,国企) 保留职级,或者享受对应待遇。因为有干部履历表。

3. 国企普通员工,安排在其他国企上班。

4.5 年内要退休的人员,可提前办理退休,这个政府统一办理。

看到了吗?21 世纪国企安置,绝对不像 90 年代一样。放一张实图。

不会大下岗,但是福利待遇减少,同时鼓励下海经商,可以提前办理退休。这是有个先例的。

同时会把一部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来盘活经济。

一种现象,公务员福利待遇降低,部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也就是事改企。

历史的教训就是没有铁饭碗,公务员也不是。

公务员待遇一般是所在城市中等,如果经济不好,待遇就会下降。

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公务员的待遇维持在社会中等,甚至略低于中等。

时代是发展的,尤其是社会发展。

知乎用户 阿明​ 发表

如果他们都开始下岗了,那普通老百姓得成什么样子

知乎用户 昊 ANGEL 发表

如果这帮吃拿卡要的公务员不下岗,结果只能是天怒人怨。

周公子的几十万的茶,深圳纪委的五十辆宾利,哪一个不是触碰到普通老百姓的神经?好家伙,辛辛苦苦干一辈子,感情钱都进了这帮人手里,还有天理吗?还有法律吗?!

制度需要改革,而这帮烂肉脓疮,肯定是要剔除的!

知乎用户 ncu25 仔 发表

裁公务员?不可能的,快四百年前被裁的那个公务员可特喵的吓人了~

知乎用户 浪子背包客 发表

有可能。

有些位不愿意相信这个,可 1990 年代之前,也没人相信社会主义中国会让国营工人下岗。

2020 之前,如果有人提封城抗疫,一定会被认为是疯了。毕竟稳定第一。

历史无数次证明,乱世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特别,如果权力在个别任性老人家手里,一拍脑门就都有了——反正也不想负责,反正他死之后不管洪水滔天,怕个啥?

自己人呐,有用的时候是自己人,但没有白吃的干饭(代价可能不小哦),没用的时候就不是自己人,或者最后还炮灰利用一下。

所谓 “自杀谢罪”,本质上是正常现象,只是直白些罢了。

臣子、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员工、军人,干部工人,都一样的。官大到一定程度保护强一些,但也难说就动不得。

跪过、贡献过、交过投名状,那都没用。

为啥体制内那么多混子,还搞不清楚吗?幻想,还是拉倒吧。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公职群体腾挪空间还是有的。

比如深圳的中小学教师和公务员减薪,大家钱拿少一点,又可以多拿几年。

如果是小县城小乡镇的教师,下了班还要回家看店做副业,光靠死工资活不了。

公务员是财政供养,各种三公消费挤压一下,还是有钱发工资的。

当然,如果是人口持续减少,小学开不下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小学教师也难以为继。到时候,也只能老人老办法,不招新的编制,老教师安排其他单位,直到退休。

美国私企也类似。巴菲特当年买了伯克希尔这个小厂,后来改造成保险集团,原来工厂工人一个不裁,直到最后一个顺利退休。

所以巴菲特没啥人黑也是有原因的。一般商界黑老板最多的就是员工,比如什么福报输送社会人才之类的。巴菲特等于花钱给了封口费。等集团改制完成,不直接参与经营,裁员与他无关,就更不会有人黑他了。

特朗普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左手坑银行,右手坑工人,再搞个特朗普大学兜售成功学,俨然大号的山鹰老师。当然个人致富没问题,但经营国家这样搞肯定完蛋。

知乎用户 光明顶左使​ 发表

公务员不可能,公务员直接给 zf 干活的,这点保障都没有谁还来卖命?不过呢,财政紧张的地区估计会停发绩效、补贴、奖金,基本工资还是有保障的。但只拿基本工资,生活质量就没了。

事业编就难说了,你一个中小学老师随便拿捏你也没辙,如果真到了要动编内人员的那一天,事业编就是第一个倒霉的。

不过真到了这一天,当地经济已经惨不忍睹了吧。

知乎用户 高校专业那些事​ 发表

没钱了,咋办?咱办?

就是少发钱,或者欠着。

不会下岗,但是一个月给你发几百块,看你咋玩。欠你一两年看你咋玩,这才九十年代都是家常便饭。问问九十年代的公务员和教师们就知道了。

目前公务员工资开始从巅峰下滑。

房地产已经 over,人口已经崩盘。

想给你们发,但是没钱,所以只能 over。

知乎用户 kimoian​ 发表

有可能,但是不会是 HR 面谈,休假赔偿滚蛋这个这个套路

实际上公职群体已经开始出现缩减,主要形式不外乎

1、无编制临聘人员不再续签合同

2、预期未来出现大量闲人编制岗位停招,改为雇佣独立三方代理

3、公务员转事业编,事业编转企业,自负盈亏,财政不再负担

4、停薪留岗

话说年轻人最好不要怀抱一劳永逸的想法,这其实很危险

知乎用户 缄陌 发表

没听说过 “下海潮” 吗?

知道提倡下海的那几年,公务员都是没工资的吗?

那不是下岗是什么?

当然要是自愿不收钱还干活,那当我没说,这样的人自然没有失业的可能性,自愿当奴隶怎么可能会失业。

知乎用户 李大头 发表

如果经历过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东北,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国企为什么下岗,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没有收入了。

哪怕是亏损,只要现金流有保证,亏也能亏个几十年。

就是这个道理。

这方面,东北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地方财政不行了怎么办,吃老本呗,靠上级呗。

基本工资总还是能发的下来的。不过绩效补贴奖金就别想了。一个月三千五,全市的加一起不够修一条高架路的,哪个地方都能承受的。

知乎用户 hushenhuwei 发表

当年的国企很畸形,工作岗位能传承,只要父母是这家企业的员工,子女不管能力如何,也能进入这家企业。形成了垄断的工人阶级,什么制度都经受不起垄断的消耗。垄断会将组织的活力凝固起来,像渐冻症一样走向死亡。

只要严格的选拔存在,杜绝周公子这样的人,是不会出现类似以前的国企下岗潮

知乎用户 满脸写着高兴​ 发表

某些时候社会可能并不需要国企,上世纪或者上上世纪的资本主义就是这么做的。因为国企的商品变得不被需要。

知乎用户 北方的狼 发表

一般来说,有编制的不会让你直接走人,但是可以降工资,晚发工资,不再招收新人。但是说逼人走的,到那时候体制外环境也不好了,除非是自带资源,否则出去也是饿死。这样的事发生的时候,恐怕对现代国民来说,感受并不比世界末日强到哪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公务员下面还有一群打工牛马呢,只要打工牛马还在,公务员就不会下岗。

核酸多检点,罚款多罚点,物价多抬点,医院开贵点,税收高点,嘻嘻嘻,又满嘴流油了。

知乎用户 南小瑾​ 发表

不会,尤其是公务员。虽然某些人无比想公务员下岗。

公务员和国企职工有本质区别。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公务员都下岗了,那体制外还有任何活路吗?

还有希望公务员无限降薪的,这么说吧,如果公务员的合理收入被一降再降(是合理普通收入,不是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高收入),那前提一定是市场太差导致财政收入太差。那么问题来了,市场太差,非公务员还有活路吗?

知乎用户 快点 发表

看情况了,看国际大环境了,说不定,监狱要人满为患,五七干校要重新开张,

知乎用户 知乎故事会 发表

还有心情讨论这些,实际情况比大家想得要糟得多

知乎用户 邓文 发表

问这个问题的人难道不知道有退休这回事吗?

只要退休后不招新,就相当于缩编,影响不了在编的,只会影响想进入编制内的。

只要国家停考一年公务员考试,马上就可以减掉几十万编制。

知乎用户 被风干的鸭梨​ 发表

这个很麻烦。对于青年人来说,巴不得老一批人早清出去,别占位置还磨洋工。但中年失业又是很恐怖,又是是公职工作跟市场环境截然不同,这些下岗的要怎么安置和补偿?

知乎用户 麦客法兰 发表

公务员不可能,事业单位有可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会。

公职人员工资才几个钱,

坐标某副省级城市核心城区,

我们区一年公务员 + 事业编,人员经费一共大概 20 亿。

地铁修一公里平均 5 亿,20 亿修 4 站地铁。

xx 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预算 200 亿。

xx 重点工程,实际完成投资 209 亿。

知乎用户 michael 发表

秦朝有个基层公务员,大概就是乡政府干事,连副科级都不算,叫刘邦。他面临几个问题:

1. 超额工作,没加班工资,还得自己掏腰包。

2. 绩效考核不达标,处罚很严重。

3. 薪资福利低,喝酒都喝不起。

秦朝,可以辞退公务员,但是不能干,这样有伤国本,阻力太大,于是降低薪资增加考核,宁可降低工资,也要保住所有公务员工作。于是就有了刘邦的困境。

最后刘邦想明白了,当土匪去了,没想到阴错阳差,他当了皇帝,于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公务员和军队。新朝代跟旧朝代公务员关系不大。所以减少公务员压力不大。

知乎用户 斯温 发表

我知道微乎其微,我也知道自己到时更惨,但我还是想说,那可真是大快人心啊,这群寄生虫!

知乎用户 没有昵称​ 发表

我听说过的词语有 停薪留职,鼓励创业。

知乎用户 梅吟雪​ 发表

公务员不会下岗。但是我们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有:停薪留职。工资发白条。工资拖欠。

所以无论在哪里,能力很重要。

知乎用户 飞天小猪猪 发表

李自成给你点赞

知乎用户 人生何处不青山 发表

提这种问题的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政府部门每天要做多少事,现实问题和提问刚好相反,压根不是公务员多得要下岗,而是编制完全不够,要么扩编,要么招编制多少倍聘用人员才够干活。就拿最近这俩星期来说,上级因为收到咱们单位业务预约不到号的投诉太多,大笔一挥让我们每天放号量增加了一半,我们窗口前台后台都没增加,增加放号量,结果就是前一天办不完的号到下班时间劝走了,到第二天上午继续

知乎用户 青蚨 发表

公职人员如果出现大下岗,很容易出现恶性事件,有几年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人坏起来是超乎想象的。

尤其是掌握公权力的那些。

到那个时候,应该是去掉大部分合同编,以及少部分确实不太行的公务员,最后再牺牲点组织度和清廉度,默认让地方搞钱,问题也就差不多了。

说穿了就是回到某次反腐之前…

知乎用户 进击的江维 发表

公务员降工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和取掉其中的一些编制发配到国企,直接下岗可能性不大。但是这样的操作下来,公务员就是工资低了,事业单位就不是铁饭碗加工资低了。

这些并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一些省份已经在做了!

财政收入已经造的差不多了,很多来源又掐断了,花一分少一分。

知乎用户 宋思远 发表

下岗问题一定注意两点:

第一,注意教育背景,艺术生,特别是美术生,最好是转岗。

第二,图书管理员不能下岗。

学美术的图书管理员,一定要控制好,待遇上多照顾,生活上多关心,不能安排领导岗位,不能从事群众工作。

知乎用户 冷月 发表

不会的。

经济能崩溃,政治必须稳,稳住基本盘,你得知道谁是基本盘。

知乎用户 珊瑚团子酱 发表

不会下岗,可能温水煮青蛙,降薪欠薪。岗位可能缩招。

如果到了公职群体下岗的地步,那大概就是政府破产了,但是就现在的政府负债率和个人负债率来看…….

啊,百姓大概先走啊,那没事了

知乎用户 流浪的兔子先生 发表

公务员其实也出现过下海潮,国企下岗同时期,公务员大面积的停发工资,鼓励你辞职下海。本质上和下岗一回事。都是甩包袱减轻财政负担

知乎用户 汉斯 发表

亲儿子和干儿子能一样么

知乎用户 莉莉 发表

会,浙江等地已经开始试点,重点清理批判 “单位里的躺平者”,新闻已经有了。

知乎用户 szgao755 发表

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一个正常的国家管理不需要这么多的公职人员。老百姓也越来越养不起他们。此外,我们国内还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所以公职人员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为自己将来的谋生想好出路。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乎用户 张珂 发表

这个不一定

唯一能肯定的是

江苏公职待遇会一直暴涨

知乎用户 神兔二象性​ 发表

坚持不买房,不生娃,会的!

知乎用户 倪胖儿 发表

国家公务员不会。吃地方财政公务员会。

知乎用户 死人 发表

不会。

拖欠工资、减员降薪、限制考编等公职群体的处境是由于财政困难导致的,财政困难是由于经济困难导致的,经济困难更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民众躁动,这就更需要加强公职规模来压制社会躁动和维持社会稳定。所以,公职群体不会大规模下岗,相反,会大规模扩大。参见任何社会动荡时期即可知。

知乎用户 鼠鼠我啊想开大 g 发表

还有这种好事?

知乎用户 我爱吃豆子 发表

见过政府部门倒闭的吗?

国企和行政单位是两个概念,国企可以破产重组,政府部门要是倒闭重组那叫什么了?

可能发生吗?

知乎用户 重估 发表

不会。

不但不会,还会变多。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编制属于核心利益,轻易不会动。

派遣制会增加。

现在一个机关 100 个人,80 个编制,20 个派遣制干活。

编制就 80 个,退休一个招聘一个。

未来,可能 80 个编制,退休一个少一个,给你增加一个派遣制名额保证干活。

过几年就是 60 个编制内,40 个派遣制。

钱就少花很多了。

知乎用户 一念神魔 发表

公务员不会

其他有可能

公务员可能降薪

甚至降薪也只是小幅度

你要知道

人家手里可是权力

权钱自然不分家

知乎用户 琪琪 2 发表

我至今印象很深刻的是小学放学后在家看电视,妈妈回来了哭着对我说她没工作了,然后我听不懂,她就一直趴在沙发上哭,我爸爸一直在安慰她。后来我妈妈跟着别的阿姨卖衣服、卖彩票、卖文具…… 再后来跟着我爸爸到矿上值夜班,现在退休,交了 31 年的社保,每月 2500 元的退休金。

我长大后才知道那是一批全国性的下岗潮,就因为这个我妈妈对编制有着疯魔般的向往,她值夜班的时候我的大爷叔叔姑姑们因为有编制班不怎么上每个月四五千,现在退休更是五六千。经过社会毒打的我终于考上了编制,了了她心中的一口气。

我不知道未来公务员是否会下岗,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工作给我工资虽然不高,但是稳定,最重要的是让我的妈妈疏散了心中的怨气。

知乎用户 野夕​ 发表

下岗么,不会,给你个饿不死的待遇,未来趋势一定是公务员薪水回归正常水平,毕竟随着人口减少,经济必定下行,一方面是没钱了,另一方面是内内外外多少眼睛盯着呢

知乎用户 海边的小小兵 发表

有可能,就现在经济低迷、疫情肆虐、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很有可能发生下岗潮,建议不管在哪个岗位,一定要有一项自己的技能,以至于下岗了也能有饭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些说财政收入下降可能导致公务员下岗的

可以直接点出去不看,一律按照反智主义论处。

立论大前题就错了,因为: 要砍财政支出也是先砍大头,公务员事业编支出是小头。

2020 年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占财政支出比例不会高于 10%(西藏,江浙珠等地除外)

国家花钱主要靠两个钱袋子: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前者包含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养人支出,后者几乎不含养人支出。如下图:

养人支出占财政比例太低了,杯水车薪,把公务员全裁掉,也不会缓解地方财政危机。

反而会导致无人管理陷入一片混乱,

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说不定连税都收不上来。

裁员这种得不偿失,饮鸩止渴的买卖,聪明人不会做的。

数据官方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21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其实更加严重,这里的国有企业包含各级地方设立的城投,城建等企业,这些企业相对公职人员招录更加不透明,裙带关系和财政的支出超乎群众的想象

知乎用户 猫星人​ 发表

九十时年代发生的下岗潮忘记了吗?在此之前的国企不就像现在的公务员吗(某些方面比公务员还好)?说完全让人下岗可能不会,但可以想着法子让你自己走,像只让你拿基本工资,然后降低基本工资;或者给你撤并部门,人员往边远地区安排等等,就算什么都不变,现在公务员管理的相关规定中就有一条可以用嘛~连续两年不合格,给你下个文件,末尾考核不就可以了… 一句话,说不可能的人,应该忘记当初国企改制的时候也是一大群人认为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管理和生产的人群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以生产力为衡量标准,生产人群所能完成的产出,刚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谓平衡。产出多了,叫产能过剩;产出少了,叫供不应求。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老祖宗的中庸之道,早就说明了一切。

供不应求时,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方法,都会增加产出,减少需求。下岗也好,缩编也罢,只要能让供给和消费重新匹配上,什么办法都能用。

与其担心会不会失业,不如想想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毕竟,闹饥荒时,硕鼠可是要被吃掉的。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立刻 马上 下岗 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千万不要把时代的红利当成自己的能力。

知乎用户 医国圣手 发表

不会。

现在的经济基础和 90 年代完全不同,中国工业的总体规模和效率都已经是世界第一,有能力为所有人提供低成本的衣食住行,不会养不起人。

问题在于过高的债务负担,面临的是发达经济体资产负债表衰退式的危机,如同美国 1932 和日本 1990。那么之后 0 利率扩张国债就可以长期维持下去,等待外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来帮助自己改出轨道。日本没有等到有利的变化(反而竞争对手越来越强),美国等到了二战。

所以待遇可以降,编制可以收紧,但大规模下岗不可能。只要有勇气,全盘模仿罗斯福新政可保平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等着看爽文了,是入不敷出了吗?是其他人身上榨不出钱了吗?14 亿人养 800 万人还养不了吗?无数次朝代更迭告诉我们,有的民族不到易子而食的境地是不会造反的。公职群体发不出钱,多榨点不就得了?枕戈而寝,有恃无恐。我相信我们是坚不可摧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少发一点,然后各个部门用权力来搞钱

知乎用户 stys 发表

小地方的职位低的没关系的,不会直接裁你,但没有高额不贴了,月薪三千真的实现了。

知乎用户 刘福来 发表

会的,但是这个过程会逐渐进行,群体被分化。

先从国有企业,然后是事业编。

公务员应该不会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李自成:小兄弟你在教我做事?

知乎用户 sanjie 发表

不会,因为利益捆绑,内部人知道内部人的底细,知道哪些政策可以不执行,哪些可以抵制,哪些必须执行

知乎用户 煮酒​ 发表

不可能,现在的公职人员没那个忠诚度了,当初大部分国企工人顷尽积蓄借钱卖房集资和国企搞股份制改革,是觉得能和国家共患难的,结果让国家抽走了最后一滴血稳住了过度期间地方财政局势,现在你让公职人员借钱卖房供养两年地方财政试试?

知乎用户 星辰 - 大海 发表

人口小县” 机构改革:26 个县政府组成部门大幅压缩为 16 个以河曲县为例,改革后,36 个党政机构精简到 22 个、135 名领导职数精简为 114 名;186 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到 40 个、1964 名事业编制核减到 659 名

知乎用户 parker 发表

很简单的问题,事业编会,行政编不会,但是之前的好日子就别指望了。

知乎用户 卖女柴的火孩 发表

看单位类型,比如学校和医院,提供的教育和医疗这种是硬需求。人口数量不管怎么变都是有这种需求的。

所以这些岗位总是需要这么多人的,无非是付钱的人可能变了而已。

知乎用户 黑五酱 发表

不会.

知乎用户 沙拉不加酱 发表

如果说泛指吃财政饭的人,经济不好,财政吃紧,肯定会降、停、退一批,

如果说服务国家机器统治的人,没事儿,大不了印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公职人员都下岗了,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了,营商环境还会好吗?社会保障还在吗?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不会,体脂内非常有钱,

即使没有钱,乏乏髋也就足够了

知乎用户 琼蹉跎 发表

求活只能断腕!

知乎用户 iuiukiss 发表

最近的山西河曲县改革关注一下,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事实上编制精简已经在进行了

知乎用户 不就屁大点事儿嘛 发表

不会

师医公是基本盘,福利下降可以,下岗绝不可能,除非国家破产了。

但是绝大部分的国企(除了烟草电力铁路等垄断性行业的),会分批次的被推进市场自生自灭,企业就是企业,始终是要做蛋糕的,跟分蛋糕的公务员压根不是一回事!

知乎用户 望海楼​ 发表

可能性不大,无政府的社会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知乎用户 老野喵喵 发表

个人判断:

历史无数次重演,不可能搞大刀阔斧的激进式改革,特别是针对人,这是社会最基本要素。

大概率就是缩小固化阶层的数量以控制社会基本面的稳定,同时收缩对应收益,当然不是大幅,小幅收缩,以稳定这一阶层。

放弃某些白左公知宣扬的虚化指标,毕竟吃饭最重要,重拾部分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基本面,这是当务之急,徐图后续经济恢复,财税跟进,再步入下一良性循环,但感觉这个过程很漫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家觉得经济不太好,养不起这么多人,就会精简人员。

其实恰恰相反,

青年人就业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甚至比军事还重要。

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事业单位反而会扩充,

相当于 zf 购买服务来让年轻人就业。

那么,钱从哪来?

当然是从已有的人员工资里扣啊,

基本工资两三千不动,福利大幅缩减,

省下的钱来保障就业。

知乎用户 心碎乌托邦 发表

穷人不生就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会的,只需要控制薪水,不涨或者微降即可 就像控制房价那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某法院的老同志中,还流传着当年法官下班之后摇身一变成摩的司机的传说。

知乎用户 皆是凡人 发表

让你下岗不会,面子还是要的。不过每个月就只给点基本生活费很有可能,7,80 年代这种事也有过 ,你熬不住自己就跑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未来公职人员不会出现下岗潮,连央企国企也不会出现下岗潮

90 年代的国企是什么国企?面粉厂、服装厂、化肥厂…. 遍布县市省,各种充分竞争行业

现在的国企央企是什么类型的?都是国家命脉行业,大部分都是垄断行业

国家已经学精了,把命脉行业紧紧的抓在手中

年年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但一些行业就是不松手,不让民营资本介入

不排除有些小面积的国企央企倒闭(如地方城投、竞争行业的国企),但基本上不会伤筋动骨

知乎用户 漏风羽绒服​ 发表

两点,提质增效和划小承包改革

知乎用户 诸葛琴魔 发表

不会,gwy 不发钱都有人干,你走了别人接上,图个未来收益。

编制保留,工资欠一欠,或者发点房票啥的,你挺的过去就大赚,挺不过去自己去卖房抵工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3 年是非常炫酷的一年,大家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低斟浅唱 发表

利益相关,我关注了这个问题并且期待二十年内不发生公职群体下岗潮。

知乎用户 wangyulei 发表

有靠山的二代三代活得会很好甚至更好,别以为削减工资会影响他们丝毫。

知乎用户 无奈的无奈 发表

这问题,在我国不可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只要想明白公务员下岗潮意味着什么,你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知乎用户 阿姆斯特朗 发表

会也是循序渐进的裁去一些冗余岗位

不会有大面积突发性的动作

比较顾忌社会稳定问题

降薪则不太可能

考虑到未来财政收入可能无法维持高位

部分公务员下岗、岗位缩减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冯运潮​ 发表

做个假设就可以嘛。

极端一点,对体制内人员的监察部门的人员如果大量离开,你觉得国家会如何发展?是个什么境地?

原因是什么呢?

知乎用户 灯笼 发表

看当地的财政收入

以前能卖地,能收税,直接税间接税一起收,经济在发展,还能忍忍。

现在疫情服务业大崩溃,居民低消费,土拍实际是平台公司在掏空地方银行。

中国的主要税基是被动税,消费降低是要了老爷们的命,实际可能是逼基础完成各种任务,领更微薄的薪水。

以前像核酸这种苦逼的工作 99% 是外包出去的。

知乎用户 resakura 发表

真要死,gwy 群体也是死得最晚的那一批

知乎用户 蜂蜜果酱 发表

会有可能的,不过会是一点点的来,细水长流的来。假设题主想让公职人员如同国企大下岗一样成批的下岗得到 “民主之后杀全家” 的阶段才能出现,真到了那时候建议题主还是屯粮屯枪静待吃鸡大赛吧

知乎用户 罗马人 发表

记住一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知乎用户 大康哥 发表

干事的下岗了,那就完了。

不干事的搞掉一点,是人民的福气。

知乎用户 种花的小兔子​ 发表

爱民以诚心,事君以性情。好好做事对得起良心,你下不了岗。

知乎用户 小脑虎的本命年​ 发表

已经在降薪了,福利奖金补助砍掉

考公务员难度和竞争只会增加

总体来说性价比在降低

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读博进高校

不过非升即走也很恶心……

经济下行,稳定的工作大家哄抢

其实可以理解

知乎用户 弋 space​ 发表

硬的估计不会,大概率是根据财政水平死皮赖脸的找当地银行贷款发基本工资,刚买房的普通穷逼公务猿遭受降薪和降房价双击

知乎用户 Zero one 发表

谁会砸自己的铁饭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家对公职人员的信心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大家对房地产的信心。

大家信心这么足的时候,说明这个时候新进去的人喝不了几口汤了。教培如此、房地产如此、互联网如此。

公职人员不会下岗,但是大概率会降薪降福利。考虑到公职人员离公权力这么近,如何防止公职人员堕落,以权谋私,需要做好准备。

希望多抄几个体制内的肥 X。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总觉得提问回答的是北方人居多

知乎用户 创造神之戒 发表

可以先尝试医院和学校自负盈亏试试,能降低很大压力

知乎用户 现世贾诩 发表

要充分理解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指示精神,紧密团结在。。。。

知乎用户 zhebaoer​ 发表

当然有可能。

除非你相信石油石化自己产油卖到全世界。

电力自己发电自己交电费。

知乎用户 书豪 发表

在这个过一天算一天的年代里,不要过于研究理论,能分到多少粮主要看稳定难度,稳定难度主要取决于青壮年男性,这就是为什么网上公务员有点降薪风声就想当闯王,却没见哪个教师待遇低琢磨着当伟人,是因为教师群体女性占比过高,从来不会往这方面思考,连个嘴炮都没有,当然没必要惯着。而公务员里边警察男性较多,所以即使财政崩掉的地区,也会优先保证警察工资。至于国有企业,例如石油电力铁路,以现在这高度近视的治理水平完全可以砸烂了再卖特许经营权短期巨额套现岂不美滋滋,为什么不搞?那是因为这几家基本都是男性青壮年,你砸他饭碗,他真敢砸你脑袋。

知乎用户 秦一鸣​ 发表

有编的属于基本盘,砸锅卖铁也不会大规模裁,不怕裁出个李自成?

倒是大量无编临时工悬了,你不是基本盘要裁也就是一句话

有些单位临时工比正式工还多,一裁少说多苟十年

但凡公务员有 996 的决心,临时工全裁了也不打紧

知乎用户 宇宙尘 发表

这是肯定的!就象发疟疾打摆子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烧一阵,精简一次。从党建国一来,这种大精简己很多次了。大批裁减之后,又开始膨胀,直到下一次,周尔复始。

不过,再怎么裁减,也还只是撑不下去了的自我精减,每次也就百十万人而已。还有最厉害的终极大砍减没来。到了终极大减时,系统是完全重组,有用有益的保留,其它全部解散掉。

知乎用户 赤诚苏联 发表

君不见李自成,刘邦之故事乎?

知乎用户 Waesly 发表

那就真是国体震荡了。

在此之前,医院和学校私有化还能苟一波。

事实上当前政府开支最大头是社保医保和教育。

知乎用户 底跃​ 发表

降低待遇,让你自己走,非垄断性国企,事业编,公务员,垄断性国企这个顺序吧。

知乎用户 耐克还做照相机嗦 发表

绝对不会,已经绑 ️死死的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未来编制内会不会像上世纪的国企工人一样大批下岗?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建议今日中国青年都能对我国建国至今的简要历史,特别是各代人的阶层构成比例,以及各阶层各人设人群典型的人生经历轨迹,能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菜头会飞 发表 不会。尤其 …

如果 90 年代国企不下岗会怎样?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国企的问题是——管理者是沙皮。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工人下岗,把工厂送给管理者…… □□□□□□□□□□□□□□□ 我举个例子给诸位掌眼: 长春长生成立前,高俊芳任长春研究所财务处处长。 1992 年 8 …

开除事业编制有多难?

知乎用户 往事随风 发表 公安队伍 领导:小明,某某案子我亲戚把对面打成轻伤了,你去调解一下。 正式民警小明 A 是个轴,他义愤填膺当场说出:这是违规操作,我拒绝执行你的命令。 辅警小明 B 是个轴,他义愤填膺当场说出:这是违规操作,我拒绝 …

在体制内工作,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知乎用户 西街以西​ 发表 得到了工作保障和实现价值的机会。不作伪。失去的是自由感和轻松感,公务员体系高度内卷化(知乎人熟悉的 involution),存在高强度竞争而无其他出路的。有些人的激烈竞争史结束于高考,公务员们则大概要到五十几岁, …

怎么看待(2019)年央企国企降薪,公务员涨薪?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从 13 年国资委给各大央企实施 “工资总额” 政策后,很多央企及下属公司职工收入基本就停滞了,甚至部分人还在倒退。因为在 “工资总额” 的限定下,企业工资总额年增长额不能超过 3%(待确定?),企业要发展同时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