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地铁站名新版翻译用大量汉语拼音代替英文?你觉得哪种翻译更好?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polyhedron 发表

我覺得是做牌子的人根本就沒分清是漢語拼音還是英文,總想混着寫然後又沒弄明白是要爲老外(或國內中文不太好的人如小學生或少數民族等)讀出來服務(老外能讀出來很重要,這樣只要會拼音就能向一般不懂英語的人問路),還是爲了老外能看懂什麼意思。再摻入奇怪的民族自尊心就更糊塗了。

如果能明確分清哪個是拼音,哪個是英文,自然就沒問題了。

“地铁北新桥站
DìTiě BěiXīnQiáo Zhàn
Beixinqiao Station
Nordneubrücke Station”

“国家图书馆
GuóJiā TúShūGuǎn
National Library
Nationalbibliothek”

“动物园
DòngWùYuán
Beijing Zoo
Tiergarten”

拼音能標聲調就一定要標!Unicode 時代標聲調早已經不是個問題了。

這樣完美解決各種問題。另外加日文、韓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也沒問題。

知乎用户 Wahsaw 发表

首先,不论用哪种写法,既然用了就要稳定,就要用好,别朝令夕改,别把 Beijing 写成 Boijing,别把 a 和α混用(为了遵守国标非得把 a 写成α,结果同一个拼音站名里还能不统一)。

其次,机构与机构之间要协调好,国铁用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地铁用 Beijing West Railway Station,公交用 BEIJINGXIZHAN,这样不行。首经贸用 SHOUJINGMAO,和官方译名 CUEB 不一致也不行。

至于音译和意译哪个好

首先要明白写这些拉丁字母是为了让那些看不懂汉字的外国人最起码能够看懂一些东西,能够区分不同的车站,从这一点说,用站名编号效果一样。

其次,用拼音还是用译名,取决于城市交通系统自身实践经验,哪种方便用哪种,或者两种都用。建议用译名的理由是更方便外国人记忆,直接跟着指示牌走。用拼音的理由是在 80% 的外国人问路场景下,外国人的发音与拼音实际读音相差不大,而且无论指示牌做得多清晰,总会有人问路的。但无论如何,不建议全部大写,字符较多的(对应汉字四字以上)应当分段。

不要纠结国标的问题,GB 5768.2 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加拼音或者英语译名,GB/T 30240.2 是推荐性国家标准。更何况从来没有人说国家标准一定是合理的。


突然想到

既然都把 station 改成 zhan 了,那以后 Line XX 是不是也要变成 XX Hao Xian。。。

知乎用户 阿 pp​ 发表

用拼音和翻译分开标注地名在全球很多地区都能见到,其实践效果比音意混合的单一标注要好。

但是,北京地铁的新标注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站」字标为「Zhan」是否比「Station」好;二是拼音站名中的阿拉伯数字没有标出读音,例如:2 号航站楼 ->2 Hao Hangzhanlou。

附图:首尔地铁中对阿拉伯数字韩语读音的标注

另外可参考以下回答:

中国的地名翻译作英语应该用音译还是意译?道路的名字中带有方位词(东、西、南、北)时,怎样翻译成英语比较好?

知乎用户 凯竹嘉措 发表

看过我其他回答的朋友或许知道,我这人嘛,有点笨。

这句英语我死活没看明白。为啥第一个上去就叫 “先下后上”?

我也问过一些洋人,他们说地铁、公交站报的英文语音他们从来没听过。“那你们怎么认站呢?”

有人回答:

“听中文啦!我们来中国就是学中文的呀!”

也有人回答:

“看街景啦!看到 xx 就知道 xx 到了嘛。”

我觉得很多站牌、路标、商标上面的英文纯属花纹。除了正在学英文的中国中小学生偶尔拿它们练练阅读理解,其他时候它们完全不承担传递信息的职责。

不仅英文啦。你看,阿坝州红原县的街头标语里的藏文也是胡写的:

林芝市鲁朗镇的路牌里的藏文也是胡写的:

我手机里暂时只有这两张。太多了,平时根本懒得拍。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我很支持把胡闹的英文改成汉语拼音。藏文也是,不爱写就别写,别拿乱码来糊弄老百姓。

知乎用户 Windias 发表

Aolinpike Gongyuɑn:完了,我成片假名了

知乎用户 光明日报​ 发表

将 “站” 改译为 Zhan,还要考虑实用性

近日,关于 “北京地铁车站站名启用翻译新标准” 的相关话题在多个网络平台受到舆论关注。

网友分析指出,改用新标准后,北京地铁车站站名普遍翻译为汉语拼音,部分站名在拼音后括号备注英文或拼音 + 英文。其中,“xx 站”由此前的 “xx Station” 改为 “xx Zhan” 的翻译方法引发争议。

有网友在微博上反映:“为什么要用拼音呢?这样的翻译有点业余。” 北京地铁则在上述微博评论区回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统一了地铁站名译法的要求,并先期在北京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

更换名称,自然得有根有据,从回复看,北京地铁确实也参照了相关规定,从而得出了这么一个翻译方式。不过,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从实用性考量网友的意见恐怕并不是无病呻吟。

将 XX Station 改成 XX Zhan,站名的英文翻译和拼音注音事实上是一样的。对于国人来说,绝大多数人不需要借助拼音也能认字,而且认字恐怕比认的拼音还多,有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家也未必认得拼音。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侨胞中的很多人也只识得汉字不认得拼音。

对于外国人来说,绝大多数恐怕更是不认得拼音,Zhan 的翻译估计得现学。那么,这种翻译方式可能会陷入一种情况:中国人不需要,外国人不明白,到底是翻译还是注音就有点模糊了。

所以,这种翻译的受众究竟是谁,对方便沟通的意义有多大,对这些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的问题,不妨进行一番考量。

有个数据值得参考,在疫情前的 2019 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 1.45 亿人次。意味着在正常年景里,有大量的海外游客进入国内,来到我们的市井巷陌,自然也会催生巨大的沟通交流诉求。作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提供方便当然是分内之事。

同时也可用同理心想想,当我们出国时,看到海外大量的中文标识,自然也会心生亲近、倍感方便。而且中文引导是否充分,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前往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何国外不少地方、景区、商家都把提供中文服务作为一种卖点。

虽然目前出入境人数受疫情影响大为减少,但终究会复苏。我们身处不可逆的全球化时代,人员往来已是一种刚需。怎样增添便利设施与标识,如何统一标准,都是需要思考的。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当然由于疫情影响,外国观众未必会有那么多,但国内外交流肯定会迎来一个高峰。可以想见的是,作为世界唯一一个举办夏冬两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又将成为国际瞩目的地方,“国际化都市” 必将成为全世界观察北京的视角。从这个方面看,这些基础设施细节层面的讨论并非全无必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光明网”,作者 “光明网评论员”)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近日,关于 “北京地铁车站站名启用翻译新标准” 的相关话题在多个网络平台受到舆论关注。

12 月 24 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民声(接诉即办)频道官方微博 @北京民声 发布消息:“网友向 @北京民声 反映,今年新开通的北京地铁 11 号线,站名的英文翻译竟然是‘XX Zhan’,以往的翻译都是‘XX Station’。网友:‘为什么要用拼音呢?这样的翻译有点业余。’您觉得地铁站的英文翻译应该用什么?”

微博 @北京地铁 次日在上述微博评论区回复称:“您好,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统一了地铁站名译法的要求,并先期在北京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感谢您的关注。”

查询发现,北京地铁站名的翻译标准此前已有过多次调整。

早在 2006 年,北京出台了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对北京市地铁站名等英文译写进行规范:**地铁、公交站名中的地名专名和通名全部采用大写汉语拼音,**如南礼士路站译写为 NANLISHILU;但场馆等名称作为站名时通常用英语翻译,如军事博物馆译写为 Military Museum。

2017 年 12 月,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实施,对站名译写提出了新要求: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站点名称用作地名时,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应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和地名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2018 年开始,随着多条新线路的开通,北京开始逐步采用新的地铁站名英文译写规则。有市民注意到,地铁 6 号线西延和 8 号线南段这两条线路的站名译法并未遵循之前的地方标准。当时,北京市外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北京已确定了新的全市地铁站名英文译写总体原则:一是简单明了;二是外国人 “念得出、看得懂、找得到”;三是兼顾地理信息和人文内涵。

据新华社当时报道,按照新的译写原则,北京市地铁站名原则上使用罗马字母拼写,兼顾英语拼写和发音习惯,每个拼写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同时按照英语发音习惯分写。如地铁六号线 “西黄村” 和“通州北关”站,此前分别译写为 “XIHUANGCUN” 和“TONGZHOUBEIGUAN”,现在分别译写为 “Xihuang Cun” 和“Tongzhou Beiguan”;以非地名的场所命名的站名通常应进行翻译,如“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站名应译为 “Military Museum” 和“National Library”。

不过,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 年 10 月报道指出,北京地铁有的地铁站冒出两个英文站名,有的地铁站翻译和附近地名、火车站名不统一…… 对此,北京市政府外办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相关地方标准进行修订,其中交通部分计划于 2020 年内发布。

2021 年 1 月,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称,本市研究确定的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站名英文译法”,已在 2020 年底发布的新版轨道交通线网图中率先应用,并将逐步扩展至地铁全路网系统。

报道称,新版译法总的译写原则是:**依法合规,简单明了;**兼顾地理信息和人文内涵;体现标识对外服务功能。按照该原则,地铁站名使用汉语拼音的,应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每个拼写单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按照汉语拼音规则间隔。如 “蒲黄榆”写为 “Puhuangyu”,“宣武门” 写为 “Xuanwu Men”;以名胜古迹、纪念地等命名,或有约定俗成、长期沿用且中外普遍接受的英文名称的站名,继续使用英文译写;如“颐和园” 译为 “Summer Palace”,“国家图书馆” 译为 “National Library”;站名以“东、西、南、北” 等方位词结尾的,方位信息统一用英文缩写标注解释;如 “角门西” 写为 “Jiaomen Xi (W)”,“北海北” 写为“Beihai Bei (N)”。

来源:澎湃新闻、北京日报

知乎用户 钟瀚 发表

对大部分非中文母语者而言,纯拼音拼写的长串地名不仅在发音方面可能不准确,在记忆方面也可能有很大的困难。

以我经历过的外国人在地图中问路的情况,他们大多数情况下的反应是:“I can’t spell the whole station name, the only thing I can remember is that there is a Q among them.” 这种情况下我没法知道他想去的是 Qingnian Lu、Qinghe Zhan 还是 Qinghuadongluxi Kou。

所以至少个人认为,考虑到地铁设施的文本翻译对便利性的需求远高于严谨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更优先适用功能性翻译而非对等性翻译的原则。

知乎用户 touchfat 发表

我都说了好几年了,地名翻译最好就是音译。

例如说解放大道,一般会翻译成 jiefang avenue。如果一个老外字正腔圆给一个不会英语的人说 jiefang avenue,有多大概率这个中国人能指出正确的方向?只能随缘了。

这种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要翻译的所谓翻译,只不过是一段时期内因为外语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成为炫技工具导致的结果。这些人非要展示下自己的水平可以把土里土气的拼音改造成高大上的英语……。

如果我没记错,曾经甚至出现过类似于 liberation avenue 这种全意译的名称,已经彻底脱离实用的范畴了,完全是为了给洋人展示下自己的服务精神,但其实洋人完全感觉不到的。好在那个年代洋人身边总有中国翻译和政商人士陪同,说出来的地名一般中国人听不懂也没啥。

这个事情你反过来想一下就懂了:你跑到日本去想去秋叶原,然后你跟身边一位不会中文的日本人说 “qiu ye yuan”,对方百分之百一脸懵逼。但如果你看到有地方为了中国人加了个拼读辅助 “akihabala”,准不准另说,对方至少能猜到你在说秋叶原吧。

对外翻译迟早要回归这种以沟通为准和本国语言为准的层面上,除非这个国家没有民族自觉。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有些翻译特别啰嗦。

中文原文就啰嗦,翻译成英文还要更啰嗦。公共交通提示语音就是典型:“下一站重庆北站”,一句话两个站听着就头疼。

“the next station is chongqingbei station”,我印象里不仅 station 要两遍,音节变多了听着更膈应人,而且喜欢加个 the 来展示语法功底。按照我在德国听到的英语报站风格,应该是 “next stop,chongqingbei”,多简洁、多舒服。

知乎用户 Luketime​ 发表

两种都可以标。

不过,无论怎么标,英文里其实应该把 Station 或者 Zhan 去掉,因为这个词对英语使用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冗余信息。无论在上海还是在伦敦的地铁里,都不会把 “站” 说成 Station,就直接上地名就完事了。事实上,上海地铁中文里也没有“站”。

简单地使用去掉音调符号的拼音,其实不是翻译 translation,而是字母转写 transliteration。字母转写可以帮助外语人士发音读出中文,这对于他们向不会英语的人问路是有帮助的。但是外语人士光看字母转写看不懂站名是什么意思。

对中国大部分以路名、地名为站名的地铁站名,一般的翻译和字母转写并没有什么区别。比如西直门都是 Xizhimen。

主要区别在于名字有实用意义的建筑或者单位,比如自然博物馆,如果字母转写那就是一堆让人看不懂的字母乱码。

除此以外还有表示方向的东南西北之类的字。如果翻译成 East, South, 等等会更有助于外语使用者辨别方向。如果字母转写成 Dong, Nan,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向不会英语的人问路,二是有助于学习中文,毕竟东南西北是常用词,比起特定的地名来说更有实用意义。

由上述例子可见,字母转写和意译各有利弊,是互补的。如果都标上,可以让外语使用者各取所需。

知乎用户 凉宫春日孝顺女 发表

我认为最好两者都标。在没空间 / 没资源两者都标的情况下,拼音更好。

假如你是一个英语水平有限的一般北京市民,一个外国人问你怎么去 “Wanshou Road” 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他说的是万寿路、万寿宫、万寿寺,还是万寿宾馆?

而外国人要问 “Wanshou Lu”,“Wanshou Gong”、“Wanshou Binguan” 北京市民自然能猜出这仨分别是“万寿路”、“万寿宫”、“万寿宾馆”。

相反,一个外国人看了一上午”Guangan Lu”、“Wanfeng Lu”、”Lianbao Lu” 的路牌之后,自然能总结出 “Wanshou Lu” 也是一条路的名字。


比如说,我们都不懂匈牙利语。但是,当我们看到这次四张牌子,你能猜出这四张牌子上的匈牙利语单词 “utca” 是什么意思吗?


再比如说,大家能看出来这三张图上的 “Kórház” 是什么意思吗?

知乎用户 红细胞是个小资 发表

我宣布北京地铁成为了大陆第一个用本地方言拼音标注站名的,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飞跃。是方言保护里程碑的事件。虽然在远郊也用的是城里话的拼音,但是差别不大,方便起见可以接受。

望其它城市公交地铁尽快跟进。

——分——割——线——

小寨的"寨"写的是 zhai 还是 zai?

市图书馆的"市"写的是 shi 还是 si?

北客站的"客"写的是 ke 还是 kei?"站"是 zhan 还是 zan?

百花村的"百"学的啥 bai 还是 bei?

安远门"安"写的是 an 还是 ngan?

科技路的"科"写的是 ke 还是 kuo?

至于你指出的不同区字音不一样,北京也是啊,所以我说北京地铁"可惜都用的城里话"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

在改成拼音之前,我觉得翻译使用英文更好,展现了我们中国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伟大胸怀。

在改成拼音之后,我觉得翻译使用拼音更好,展现了我们中国独立思考文化自信的民族精神。

知乎用户 德州扒鸭 发表

挺蠢的设计

要么你就只写本土文字,这种地铁全球很多,莫斯科地铁 蒙特利尔地铁 巴黎地铁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么你就写上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 例如 national library Beijing zoo 这都是正常的

现在写个拼音有啥意义?方便学龄前儿童识字?还是方便外国友人学习汉语?

北新桥站 写个 beixinqiao zhan 这种玩意有意义?

大兴机场 写个 daxing jichang 你这是要老外死啊

一句话总结:北京地铁的汉语拼音部分纯属脑抽设计

知乎用户 老年性 CACZ 发表

我想起某地警察的臂章,开始是 “警察 / JingCha” 后来发现年轻人都认识 “警察”,没文化的老人连“JingCha“也不认识,拼音给谁看的呢?JingCha 纯属画蛇添足,后来统统改成” 警察 Police",前面的给中国人看,后面的给外国人看。

我不知道按照哪份文件 “「站」由 Station 改为 Zhan”

反正我是怕未来我这里清华路跟青花路分不清楚。

或许,未来售票处不应该翻译成 ticket office 而应该翻译成 shoupiaochu。

我不知道拼音是给谁看的,或许,这份文件也可以改进一下

以上文件的截屏来自

国家标准 | GB/T 30240.2-2017

如果是宣誓主权为目的的翻译,则有另外的原则,美国人不会把华盛顿翻译成洗吨,我们也会把珠穆朗玛就应该翻译成 Qomolangma་

珠穆朗玛峰的英文名字为什么是 Everest?

但是,那些随处可见的标牌不是以服务为目的吗?

中国已经如此强大,已经不像那些弱小的国家需要动辄靠一些不痛不痒的行为来维持脆弱的自尊心了。

知乎用户 大魔王的快乐 发表

“自我” 感觉良好,

建议继续整改:

手机:mobile phone→shouji

电脑:computer→diannao

房子:house→fangzi

智障:dumbass→shabi


拼音本来就是字母化的产物,

居然反过来用拼音展现中华文化自信,

醒醒吧,这是儿子反老子的套路。

居然不是普及多语种的标识语,麻了,帝都范儿?


我敢打赌,这一定不是专业科班出身的翻译人能想出来的东西,因为他们丢不起那人,这个很好理解,社会上大量翻译其实是各行各业,也就是本行业内的人自己翻的。(狗头)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也不要过于苛责他们,肯定是为了恰饭,或者完成领导的任务。这个很好理解的。(狗头)

最后补刀一句:浏览了问题下的很多奇葩人奇葩答案,建议还是多看书吧,不然会暴露智商的。

在语言上面搞投机行为、擅自变革,不是蠢,就是真蠢。

(不懂语言规律,不懂对外交际,不懂文化,不懂自己的脑袋瓜子里面有几个细胞)

知乎用户 长岛歌人 thx 发表

我有几点疑问哈:

  1. 马上 2022 年了,外国人问路的场景恐怕会更加罕见。我理解更多外国人会选择用翻译软件、地图软件获取地铁站的英文翻译,然后与站牌相对照。如果将英文站名替换为拼音站名,恐怕更加南辕北辙。

2. 即使存在外国人问路,考虑到他们的口音,以及按英语音标拼读拼音的可能性,普通中国人也未见得听得懂。比如鹏实路(Pengshi Lu,这条路不存在,仅举例),很有可能被读成 Pen-she Lu。这时站名改不改成拼音都对问路场景没有任何增益….

3. 这个 “站” 改成“Zhan”,我是真的不理解。好歹把 Station 留下,让外国人知道是个地铁站出入口吧?

4. 我觉得运营方还应该注意的是,把站厅层下楼区域指示地铁方向的标牌加上英文或拼音。我还真的帮助过一位外国大姐,是在 10 号线金台夕照站;她要去潘家园,但是在站厅 “拔剑四顾心茫然”,因为她不知道哪一侧是往南开的车。这时我发现下楼区域的小标牌是没有加注英文的。也许这个还真可以改进一下。

知乎用户 赵爽病 发表

严格来讲这个新版不是 “翻译”,而是 “罗马字母拼写”。

罗马字母拼写,了解日语的人应该是很熟悉的,不使用罗马字母的语言基本都存在这种做法,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大体上就是基于《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前两年就开始被吐槽的空格问题,就是依据正词法的词内不空格,词间空格的规则,然而 “一个词” 的范围往往是模糊的),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即 ISO7098。这个东西本质上还是服务于国际交流,但这里又有一层文化主权的意味,所以必须是基于汉语拼音,而不是欧美更习惯的威妥玛什么的。不要觉得是为了方便中国仅 2% 的文盲,那基本用不上。既然是给外国人看,声调也就都省略了,反正标了也不会念。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 汉语地名按《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拼写。

另外有些知友提出数字为何不转换为拼音,因为《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规定:

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下文还有例子,东四十二条是 “Dōngsì 12 Tiáo”。嗯…… 然而东四十条根本没人写成 Dongsi 10 Tiao。

据报道,现在新版 “翻译” 依据的是 2017 年颁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30240.2),这里是怎么说的呢?

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应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和地名管理法律规定的规定。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台、站、港、场,以及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企业事业单位等名称,根据对外交流和服务的需要,可以用英文对其含义予以解释。地名标志应执行 GB17733。

根据第一句,“罗马字母拼写” 基本就等于拼音。

但是根据第二句,“站” 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是可以用英文解释的。而且下文有明确的例子,北京南站(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地铁站(Metro Station 或 Station),地铁_号线(Metro Line_),所以大家放心,北京地铁不会变成 Beijing Ditie 的。

然而根据第三句,GB17733《地名 标志》的规定是:

海域、水系、地形、行政区域、专业区、设施、纪念地和旅游地地名标志,以及街、巷、区片、小区、村等居民地名标志,上部五分之三的区域标示地理实体的汉字名称,下部五分之二的区域标示地理实体名称的汉语拼音。

也就是说,如果属于地名标志,就要标汉语拼音。至于英文能不能标,没有明确说,但好像五分之三加五分之二以后,已经没地方了?所以只能加个括号了吧。而 Line XX 和 Beijing Subway 不太可能界定为地名,应该是不会改的。

看来北京地铁方面是将地铁站牌界定为地名标志,那么执行标准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了。而铁总大概并不觉得车站标牌是地名标识,于是:

![](data:image/svg+xml;utf8,)

写完上面这些以后又发现,北京地铁这个方案还有个让人极其蛋疼的地方,就是强用那个 “汉语拼音的ɑ” 代替 a。这个区别其实只是字体的区别,虽然《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汉语拼音方案》里是那么写的,但在 ISO7098 中并没有特别写成α,而且文字改革委员会在 1958 年颁布方案时也是用的 a:

而且教育部网站上还明确解释

《汉语拼音方案》和英文都是采用拉丁字母,因此,汉语拼音字母跟英文字母的写法是相同的。

强行用α,似乎只是小学一年级教师代代相传的一个刻板教条。

知乎用户 王熹 发表

看了图,其实是在正常的英译之上再加一个拼音转写,并不是把英译去了换纯拼音。

其实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像天津、西安等等城市的地铁,包括早期的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要用全拼音翻译——即使是机场、火车站之类明显有功能性指向的站点。比如 “滨海国际机场” 在天津地铁的翻译就是“BINHAIGUOJIJICHANG”。

有人说这是所谓 “弘扬民族自尊”,但是,你都写英文了,还在乎这符不符合汉语拼音干啥……

有人说这是为了方便外国人问路,那么请设想一下:假如伦敦地铁给站名都加了中文翻译,那么人家是把 “Baker Street” 翻译成 “贝克街” 还是 “贝克斯追特” 好理解?再比如,“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翻译成 “国王十字火车站” 是不是完全没有误会,就算翻译成 “金丝克劳斯火车站” 也起码能让乘客一眼认出这是个火车站,要是翻译成 “金丝克劳斯瑞尔威丝代身”,不就是典型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我压根看不懂” 么?

知乎用户 张景斌 发表

基本上所有非专业的中国人都不知道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在俄语是什么意思。

知乎用户 门舀 发表

修改一下,发现一个问题好多杠问路的事,怪我没说严谨,问路只是一种情况(现在还越来越少),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国际友人打车,或者和朋友讲自己定位,如果后者,那肯定会英文,讲啥都可以实现沟通。如果是前者呢,如果去啥啥站或者机场还好说,如果解放广场,liberation plaza 呢(有的城市广场就是购物中心,比如大连的和平广场),那么 Jie Fang Guang Chang 和 Liberation Plaza 你觉着大概率遇到的司机会听懂哪一个。你周围的英语情况不代表大多数,14 亿人会英文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它不是绝大部分人生活的必需。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国际友人带手机来中国,看他们的地图里,大部分地名和酒店名,各种名都是拼音,地铁站这样改更统一,更便于国际友人日常出行了。

还有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质疑政府的决定,这么大的事又是帝都,人家不讨论的吗,你能想到的人家也能想到,这不是某个小县城,北京啊这可是,这里多少聪明的脑子,永远要相信,最聪明的一波人,永远在政府里。

——————————————————————

很震惊。

震惊的是为什么帝都现在才改(沈阳很早之前就是拼音为主了),这样才对嘛,括号里的英文传递了意,括号外面的拼音传递了音。这样国际友人既可以知道意思,同时又可以读出来方便问路。 (公共场所的标识一定是沟通为第一要义的,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大家不一定都听得懂英文,在现实场景中,国际友人差不多能发出来那个音的话(虽然调不对,但他们是能照着拼音发出那个音的),是可以实现交流目的的)

还有一个原因个人猜测可能是体现 “文化自信” 或者 “文化走出去” 吧,北京又是一张名片,其实很多标志性的地点和建筑的英文名,都应该是拼音的,你可以用标准的英文去给人家解释它们的历史,但读音就应该是汉语的音。国际友人来到这里,期待的是了解本土的文化,学一些本土的读音。人家回去给周围的人讲述自己经历,肯定说一些拗口但有异域风情的发音好过一堆英文单词。 就和饺子现在很多场合更多讲的就是“Jiao Zi”,dumplings 再深入人心,也在慢慢改过来。

知乎用户 李渊 发表

咱们这英文报站都很拧巴,我来讲三个我亲身经历的事。

1 酒仙桥中心小学英文报站是, the next station is 揪先敲中心削噱

2 西安公交南稍门。Next station is south shao gate

3 前两天航班到长沙,乘务员把所有的中高风险地区都念了一遍,说是要报备。我下飞机时候跟他讲幸亏你没拿英文再报一遍,他说这是公司规定,也很无奈。

我感觉强行国际化是没有必要的,刻意而为反而吃力不讨好。如果真要弄,就请专业翻译,把标准定好统一化,别为了省点小钱,难为只会塑料英语的员工去百度翻译,最后不伦不类。

知乎用户 迅疾​ 发表

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知乎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

这不叫 “翻译”,这叫 “汉语地名拉丁字母化”。最早的汉语拼音就是来源于汉语地名拉丁字母化的需求,亦即所谓的 “邮政拼音”。当然,最终的方案就是 1949 年以后新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

为什么不能 “翻译”?

因为翻译就面临着意义和音译没有统一的标准问题。北京东站是翻译成 Beijing East Station,还是 East Beijing Station,还可以写成 Beijing East Railway Station 和 East Beijing Railway Station。**第一个关键在于意译是没有通用的标准。**北京东站不算太难翻译的,成都的 “二环路西三段” 稍微难一点。

如果把北京东理解为北京东部,还可以翻译为 Beijingdong——因为第二个关键音译和意译的边界在哪里?还有一个更稍微特殊的例子,全国各地的中山公园和中山路应当如何翻译。如果是意译,让老外知道的意译,那么就应当是 Sun Yat-sen Park(Road)。然而大部分地方却是用的 Zhongshan。非要老外看得懂,那是不是都改成 Sun Yat-sen?

再者,有人会说通名音译、专名意译。那么地名中通名和专名的界限在哪儿?当然,现在不会有人将北京视为通名翻译成 North Capitail 了。但是这个界限却并不清楚。比如我家的地名叫北新工业园。是不是应该 “Beixin Industry Park”?然而,我告诉你“北新” 是指的北部新区的缩写,那怎么掌握 Beixin 和 North New District 的 “翻译”?对了,新区有的人觉得应该翻译为 New Area。

即便统一了专名的翻译,还有另一个问题,中国人认识英文的几何?广州大学城曾经的地铁站名叫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North/South)”,后来废弃了。原因固然是因为太长,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少人知道广州大学城的英文名叫这个,更多中国人英语都不好。要是老外拿到这个 “翻译”,在中国问路,一定困难重重。(更正:原来没废弃 HEMC 这个站名。)

唯一能做到全国标准统一的且简单的方法就是全部拼音化。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一个字母编号就行,能最为统一且便利的对得上号。除非再专门设置一个国家机构统一标准化外文翻译,所有地名由这个机构统一审批和对外公布,不过花费这个力气显然是不值得的。

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世界上还有大量的非英语人口。欧洲人还好,往往英语还可以。但其他地区的人,往往认得拉丁字母,却不一定认识英文,例如我们的邻国越南。

另外,汉语地名使用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强制性规定。

第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知乎用户 试试能不能改名​ 发表

没见着哪个国际友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看不懂站名,倒看见一帮中国人在这替别人操心。

所以英美上一次用音译标注地名,造成当地华人困扰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哦不好意思,人家就是英语占绝对主导,你爱懂不懂,不懂死去。

然后一批高华还那贱的嗖的以中英混杂为光荣呢。

知乎用户 glitter2 发表

实名反对所有 “方便问路” 的回答。

你丫都逼着一个语言不通的人在异国他乡问路了,你还有脸谈方便?

英语站名应该和 Googlemap 打配合,而不是不懂英语的路人

等会补充

知乎用户 约翰码农 发表

都吐槽十多年了。

地名就是个地名,老外根本不需要知道什么意思。问路也方便。

标、报英文是为了方便老外啊。名字搞两套,还方便个锤子。

举个例,本人在上海二号线的亲身经历。一老外问上海科技馆坐哪边的车,问的是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问了几个人都摇头,大概不懂英语。问到我,我也反应了半天,这个英语对应了哪个站。如果这个站标的是拼音,估计不用问懂英文的人,就能给指路了。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不记得是没标英文还是字小老外看不见,反正那老外一直在问。

上海科技馆这个站名还算有实际意义的,个人建议可以拼音英文都标和报。像有些单纯的路名的,完全没必要翻译。什么鬼 North XiZang Road,怎么不翻译 North Tibet Road 呢?直接标 XiZang Bei Lu 不好吗?

塘桥站和浦电路站对老外来说有什么区别?不就一个地铁站吗?为毛塘桥翻译成 TangQiao,不翻译成 Tang Bridge 啊?浦电路为毛不能翻成 PuDian Lu 而是叫 PuDian Road?

知乎用户 孙中尖 发表

英国人小马来中国旅游,地图显示酒店的位置在 “中山东路”

小马不会中文,所以找了个中英双语版的地图,看到了英文标注 “Zhongshan East Road”,于是小马高高兴兴的出发了。

可以到了地图位置小马却怎么也找不到 “Zhongshan East Road”,路牌上的英文写的是 “Middle Shandong Road”。

小马迷路了,不知道走了多远,他终于找到一个会英语的路人,路人告诉他,他的酒店在 “Center Moutain East Road”

小马心想,您村可太行了(You town Taihang Mountain)

知乎用户 emmm​ 发表

那些说方便问路的笑死我了,你觉得 daxue 这个音节外国人会读?beixinqiao 外国人会读?

知乎用户 Sim-CH​ 发表

強行音譯不可取。

假設把你一個人放到日本 (前提:你不懂日語),然後日本也開始用這種音譯了,你坐在新幹線上,聽著廣播在報站:「次の駅は、東京です。下一站,偷球。」

這時候你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本能應該是去尋找文字了,因為「東京」兩個字你認識,而日語你聽不懂,更別提奇奇怪怪的音譯了。有的人可能會說,地名沒關係啊,如果大家都按音譯翻了,國內大眾的認知都是那個音譯,反而沒人知道「東京」是啥了。這衹是一個例子,如果把「図書館」弄成「偷修炕」之類的,該懵逼還是要懵逼。

首爾地鐵上的日文標註從來是被詬病的操作。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站,日文寫的「トンデムンヨッサムンファゴンウォン」。同樣是漢字文化圈的語言,翻成中文就沒用音譯,翻成日文就要音譯,這時候日本人是更多地選擇去問當地的韓國人這一長串片假名是甚麼東西呢,還是看簡體中文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方便呢?

所以除非專有名詞,能意譯不要音譯。

知乎用户 懒骨头 发表

标题有点问题,谈不上改翻译吧,只是把汉语拼音和英文区分开了。

汉语拼音不能算翻译。

如果空间足够,两套并行提供,也挺好。但如果有的地方用拼音,有的地方用英文,就不好说了。

其实不少来中国的外国人挺愿意有机会说中文或学一些中文。中国的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没有顺利用英文交流的能力。所以给出拼音版也不错。不过由于可用空间有限,估计只能在少数地方列全中文、英文和拼音三个版本。

知乎用户 Felix 发表

改的好!

个人认为汉语下面的注释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是给不会中文的人使用的,而不是给本身懂中文的人看的。

对于完全不懂中文的人来讲一个地方的名字最关键的是应该与本地发音规则统一而不是与英文发音规则统一,前者更简洁高效非常适合非母语(汉语)人士与母语人士之间的交流询问,后者更适合母语为字母语言人士之间的交流沟通,很显然第一个场景更贴合实际应用。

另外也体现了文化的自信心,就比如你的名字叫 张美丽给别人介绍的时候就应该是 Zhang meili 而不是 meili Zhang / beautiful Zhang / Angela Zhang / Angelababy Zhang

补充个关于发音的事儿,在蒙特利尔因为是法语区地铁报站都是法语的,其中有一站比较明显的就是 At water 本身是个标准的英文地名,但你看看偏执的魁北克人是怎么报站: 【a:t】 【wa:te:r】就是固执的用法语读音硬读英文单词:) 而不是妥协读英文也不是直接用 Sur l’eau 我觉得特别好!特自信的范儿!

大北京也应该这样:)

知乎用户 kun yu 发表

我觉得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披萨算不算翻译。

说实话这是很好的讨论点。

然后我们可以讨论下,馄饨云吞饺子包子小笼一律翻译成 dumpling 还是坚持各有各自的音译比如 huntun,yuntun,jiaozi,baozi,xiaolong,然后还可以讨论一下 huntun 和 wonton 哪个是更好的翻译。

然后再讨论讨论阴阳是翻译成 yinyang 好还是翻译成别的啥。

我并不是想要扯开话题,而是无论是外语翻译成中文,还是中文翻译成外语,没有统一标准,爱怎么翻怎么翻,从来都是个问题。

然后这里涉及到一个意义的映射问题。

我个人觉得,翻译要做到那种语言的使用者,不需要太多其他前置的知识,就能大体知道那是啥。

比如说猫和 cat,使用两种语言的人都是映射到一种动物。

我把 cat 翻译成猫,除非这个中国人从小到大因为某种奇迹从来没有接触过猫,也没学过,他知道你说的是啥。

我要是把 cat 翻译成凯特,他大体上会认为这是个人。

从这种角度来说,或许披萨这个翻译,并不如 “烤饼铺菜”。

一个没有接触过任何西方饮食文化的人,看到烤饼铺菜,当然不可能精确地知道披萨的细节,但是至少知道这是一种烤制的饼状面食,上面有菜。

因为翻译成披萨,方便的是中国人么?不是,翻译成披萨其实是方便听到的外国人理解,但是为啥翻译要帮助外国人理解呢?

事实上说到英语翻译成中文,像披萨这样的翻译反而是比较少的,大多数词语的翻译,都在尝试让人能够做到意义的映射,即使有时候不太精确 / 准确。(当然,依旧有很多词语选择了无法进行意义映射的音译)

那么,依旧是我个人认为,中文翻译成英文,也需要考虑到意义的映射,而不是音译。

因为音译,说回来,只是方便已经会中文的人啊。

你站在国家图书馆面前,看着这块牌子,你知道 Tusuguan 可能表述的是 “图书馆 / library” 这个意思。

但是如果这个词在一本英文书中出现的话,人家没法做到映射。

顺便一说,Beijing Zoo 和 Dongwuyuan 出现在同一块牌子上这种标示真的是,一言难尽,你就不怕有人以为 Beijing 和 Dongwu 是一个意思?

知乎用户 有风吹过​ 发表

这是跟联合国谈判的结果,这价格谈判是 80 年代谈的

这才是争取的翻译

———

早在 1967 年联合国就作出决议,要求各国、各地区在国际交往中,地名翻译都使用罗马字母拼写,做到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拼写形式,即单一罗马化。而我国地名罗马化的国际标准,实际上就是汉语拼音拼写方案,这是 1977 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的。1999 年我国又颁布了《地名标志牌城乡标准》,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地名被规定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条款。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实施细则》也规定了路名牌的规范设置只能是汉字和汉语拼音书写,“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

知乎用户 robot DDD 发表

都不好。

连 zhan 都不需要加。

知乎用户 之也奈 发表

这边感觉尽量两个都标,不过个人觉得如果一定要作取舍的话 像 路,博物馆 这些的还是表英文比较好。

拼音说是方便问路嘛… 但谁手机里不都有个地图嘛 ´∀`。人地图上看的这里有个 library,走到那里一看一堆建筑也不好确定哪个是 library,毕竟人家肯定看不懂 tushuguan 嘛,所以还是有个 library 告诉他们这个建筑是啥比较好。像 国家图书馆 这种的翻译成 guojia library 也就行了,总之就是让人家知道这是个啥建筑嘛。

至于让他们适应拼音嘛… 我觉得咱是不是有点弄混这东西的定位了?标注翻译不就是为了服务外国人的嘛。既然是为了他们标的就应该是适应他们的需求。咱要个这也没太大用,只有文盲以及低年级学生可能会需要,但文盲一般都是集中在乡村,低年级学生出门不都是要监护人陪同的嘛?

不过这样可能的后果就是不统一性,可能 国家美术博物馆 就会有 Guojia Gallery, Guojia Art Museum, Guojia meishu Museum 这种的。所以就比较麻烦。

嘛但咱考虑再多也改不了啥,随他去吧

知乎用户 William Lee 发表

看不出来地名带上拉丁字母的必要性 (地铁站编号都比汉语拼音或“英语” 强)。

如果说是国际化考虑,那么应该是英文、法文、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

另外,个人认为地铁站没必要带「站」字。北新桥 直接就是 Beixinqiao 或 New North Bridge 就好了。

知乎用户 德川家康薛定谔​ 发表

我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

统一翻译标准的可能性比较大。

打个简单的比方。

假设有个站叫 “张江高科西站”

那他应该翻译成

Zhang Jiang Gao Ke Xi Zhan

还是

Zhang Jiang Gao Ke Xi Station

还是

West Zhang Jiang Gao Ke Station

还是

West Zhang Jiang High Tech Station

上海南站

应该翻译成

Shanghai Nan Zhan Zhan

还是

Shanghai Nan Zhan Station

还是

Shanghai Nan Station Station

还是

South Shanghai Station Station

既然站名里的 “张江”、 “上海”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音译。

那与其定一个复杂的标准来确定地名到底哪一部分音译哪一部分意译

不如直接规定所有地名都音译

知乎用户 大胖子 发表

這樣的英文翻譯才能做到 信 達 雅 兼備

我記得我家裡有一些 60-80 年代的老商品包裝,很多是我叔叔出國前留下的,上面就是全部都用拼音列在漢字下面的。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用拼音比较好,方便外国人问路

知乎用户 罗汉果 发表

我在国外坐地铁,站名是什么文,是什么意思其实对我并不重要,好记,短一点最好,比如到巴黎,人家根本不标注英文,我一句法语也不懂,看站名就是一个符号,管他什么意思!Zhan 也罢,Station 也罢,都是一个符合,我倒是觉得不用这个站字更好一些,比如复兴门站,直接写 Fu Xing Men 即可,没必要再写 Zhan 或者 Station,当然 “北京站” 例外。

在日本坐地铁城铁也一样,有汉字的念相近汉字就是了,没汉字的记个形状,啥意思不重要,就是一个符号。

简单好区分最好,多余的站字真的可以不要,最后这部分都一样,那它就是多余的,对外国人讲就是画蛇添足。

知乎用户 WinMain 发表

几年前有一次在深圳的路上走的时候,几个南亚裔的人走到我面前,说了一通英语。我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但大概猜是问路。他们也大概知道我听不明白,遂掏出纸条,上面写了一串英文,不好意思,还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因为上面用的不是拼音,而是一串英语名字,后面还跟缩写单词。向他们说明我不知道在哪后便走了。走着走着,便想知道纸条上倒底写的是啥,在手机查缩写单词才知道是一家航空公司,地点就在当时问路地方的边上。我当时就想:你既然都写了纸条,干麻不直接写中文名或拼音名,非要弄一个我从来都想不起来的英文名?

改成 “站” 也是一样的,就算第一次来中国,看到到处都有 “站” 字大概也能猜到拼音是什么意思,以后问路的时候,把纸条递给的哥,的哥也能一眼看出是什么地方。

知乎用户 寒西山 发表

北京地铁用 “zhan” 替代“station”,非常好!原因是深思熟虑的,具体如下:

1)在英文中,“station” 主要是指火车站,分站等距离较长,较大的站点。

2)而 “stop” 主要指公交站等城市内较短较密较小的站点

3)而地铁站,实际是综合了 station 和 stop 的综合特点,是城市内较密,较短距,较小的站点,同时又兼具铁轨特点的机车载体。所以实际上具备 station 和 stop 的复合意义,而又不能单一精准表达清楚

4)既然无法单一英语词汇精准表达清楚,那么作为新兴崛起的大国,当然选用自己语言体系的直接表达,换言之,直接音译,老外自动向中文体系学习理解和靠拢

5)这是一种语言文化体系及其输出的解释权的自信!换言之,当用英文无法精准覆盖,重合,而又和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名词概念,以中文式拼音输出表达,外国人用本国语言自行翻译靠拢!

6)最后,我也建议许多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不要用西方式的翻译,而直接选用中文音译的输出!!!!要有文化大国的自信!比如中国的 “龙” 是多么神圣威武的,可是被翻译为英语体系的西方认知的 “dragon”,就很奇怪!看看《哈利波特》里的“西方龙” 的形象,哪有东方龙的神威赫赫,明显就是恐龙,翼龙的奇怪样子吗?丑陋,怪异!!所以我建议,直接音译为 “LONG”. 让西方人自己去学习!到了该西方人主动学习东方文化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孤独患者 发表

我又要把珍藏的几张图拿出来了。当年谷歌地图抽风,我顺手截了几张图,就知道有朝一日能用上。

请你们摸着良心说,是「阿灵顿公墓地铁站」比较好,还是下面这个鬼畜的音译比较好。?

是「陆军海军乡村俱乐部」好,还是下面这个像老巫婆咒语一样的音译好?

是「美国银行」清楚,还是「班克奥夫阿梅里卡」清楚?

笑死个人了真的是。

知乎用户 轩辕袁 发表

肯定是用汉语拼音好!

我就很好奇~在中国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又不是全部替代?怎么某些人还反对呢?是不是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和优越感?

我在美国留学时,中国的白酒直接写 ZhongGuo BaiJiu,而不是 Chinese Cheiw,人家老外也认得。还有,某些中国人用不着担心老外看不懂。

人家老外只是看不懂,又不是哑巴跟文盲,看不懂不会问吗?一开始看不懂,看多了自然就懂了。用得着你们操心?也没看到你们这么关心自家人呀。

记住,在中国就得按照中国的规矩来,入乡随俗懂不懂?少在这说些有的没得。尤其是某些中国人,还真就把老外当成大爷来看待了,处处替老外着想,真就……

知乎用户 ViruzT 发表

我就是不明白一点

拼音是给哪类人群体看的?

这类人在北京地铁旅客中占比多少?

知乎用户 瓦叔 发表

我到过的曼谷、伊斯坦布尔、吉隆坡、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等都是音译,或音译为主,类似 “桥”、“路” 这样的词都是音译。

香港、新加坡不是,可能因为他们本来就以英语为官方语言。

知乎用户 Sonny Donatti 发表

咱国到底有多少初中没毕业的人啊?汉字不认识要靠拼音?

知乎用户 后见之明郑荃​ 发表

wǒ dān zhī dào zhè shì pīn yīn 。

wobuzhidaozheshisha.

知乎用户 Smith Tom 发表

朝鲜只有朝鲜语

知乎用户 九镑十五便士​ 发表

省流:汉语拼音转写根本不是『翻译』。要标汉语拼音就把音调一并标上!

第一,用汉语拼音的优势,是可以方便中国人认识站名中的生僻字。用英语的优势,是方便外国人士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既然用汉语拼音字母,为什么不标音调?过去规定可以不标调,是技术条件问题,现在没有任何问题。没想到现在居然还不标调!

第二,根据 1978 年 9 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的通知》及附件《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关于地名翻译规范如下:

三、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通名部分(如省、市、自治区、江、河、湖、海等)采取意译。**但在专名是单音节时,其通名部分应视作专名的一部分,先音译,后重复意译。
文学作品、旅游图等出版物中的人名、地名,含有特殊意义,需要意译的,可按现行办法译写。

因此,如果说把『站』翻译成『Zhan』,那绝对不是『英文翻译』,而是纯粹的汉语拼音写法。

根据《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 30240.1—2013),交通领域也属于该规范的管辖范围。

因此,原先把动物园翻译成『Beijing Zoo』那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要同时写汉语拼音字母(Dongwuyuan),那也没问题。但如果非要说 Dongwuyuan 也是英语翻译,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另外,火车站名字,咱能统一下吗?

知乎用户 benzedrine 发表

火车站咋整呢?

Beijing railway station~ 要么 Beijing Huoche Zhan?

真要是赶上个不懂中文的,看地铁图或者听广播怎么知道哪个是火车站呢?

知乎用户 索楼大法师 发表

只要有拉丁化,不管是汉语拼音还是英文都可以,解决后了文字输入就行了。

缅甸泰国那种文字,你连输入和问人都没办法,马来西亚那种用拉丁的问题解决了一半。

外国人也不是傻子,观察一下也能推测出 zhan 是什么意思。

知乎用户 久安長治​ 发表

1. 站用 Station 是大错误

2. 中国人民大学,英文名是什么,站名就写什么。旧的翻译才对。

3. 从外语译来的词,也应该用英语本来的写法。

这么翻译东西,就好像某些日本人翻译英语,直接全写成片假名,一点汉字和平假名都没有,日本人看不懂,说英语的也看不懂。

知乎用户 Ruenn 发表

我觉得真该把调号也标上,不论是地名还是人名。在《汉语拼音正词法》标准中,不标调号反而才是作为例外现象出现的。

知乎用户 阿吧阿吧理发 发表

这不是拼音

这是拼音字母

下次记得搞事情的时候搞全套

把声调带上

不然不伦不类的

知乎用户 Mistmoore 发表

蛮好的,让有些读错音的可以不犯错。

知乎用户 九天肥 发表

没懂,中文下为啥一定要有字母?

知乎用户 xrabbit​ 发表

以前我觉得站、机场、大学这种应该用英文

现在觉得无所谓了反正也没人看那个翻译

最重要的是统一,无论什么翻译法,大家应该统一,全国统一,在国际上也统一。

知乎用户 xyPROBLEM9x 发表

用拼音啊,总不能老是拿现成的给外国佬看吧

你想懂,我就让你懂,我房里,有好康的(指汉语教材)

知乎用户 小哆同学爱吃甜饼 发表

估计是模仿日本地铁站地名音译方式,全是本地化拼音。

知乎用户 小赵说涉外专利 发表

现在的大环境是中美对抗。

纽约地铁用汉语播报站名了吗?

那凭什么北京地铁就非得使用英语给你播报站名呢?

想来中国混,你得先学汉语,OK?

知乎用户 中原音律 发表

新版更硬气一些。

直译显得拼音化、郑州化。

知乎用户 Mu Tian​​ 发表

就像有的提问不是为了寻求答案一样,有的改革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地铁站用双语标注的目的是什么?不一定是为了方便用户,也可能是为了表态。

这个问题真牛逼,不可以匿名…

知乎用户 瓜瓜 发表

有些改得还行,有些可改可不改,但是有些不太合适,

national library 改成 guojiatushuguan,这种我到觉得还 OK,因为英语词汇直译本身,是有一定偏差的,咱们的国家图书馆,对应国外的 national library 是有可能存在一些功能价值的不同的,地铁就是个地名展示,知道在这儿就行了,所以这种改法还 OK。

我举一个例子,哈尔滨老铁有没有,哈尔滨有一站叫做西大桥,以前公交站名的英语翻译,叫做 west big bridge,这肯定会引起歧义,还不如单纯的 xidaqiao station 更清晰明了。

题目中说的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个人感觉,可改可不改,人民大学怎么也是知名大学,有没有英文名字,有的话直接搬过来就行了,当然改成 renmin daxue 无伤大雅,因为北京老百姓大部分还是说不出人大的英文的,统一成 renmin daxue 发音也是可以在地名的角度上,让外国朋友和北京朋友有个共同认知,所以说改不改都 OK。

但是,站,这个就过犹不及了,站 station,改成 zhan,因为站这个词儿,是一个非常通用化的名词,也是一个后缀,中国老百姓不知道英文怎么说,看前面的拼音就够了,而老外看到 zhan,那就会蒙圈了。

举一个例子,

日本大阪有一个很神奇的站,叫做 “西中岛南方” 站,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五个字全是训读,各自独立,这个中岛不是中岛,而是中、岛,这个南方也不是南方,是南、方,写出来就是“にしなかしまみなみかた” 英语报站也是 nishinakashimaminamikata,但是,最后的站干脆就不报了,就没有掺和进来搞一个えき,eki。

当然,以下国际通用型名词,是不合适用拼音的,比如,奥林匹克公园 Olympic park,你整一个 aolin pike gongyuan 就太扯了,迪士尼乐园 Disney land,你整个 dishini leyuan 就很扯了。

以上

一边在地铁里,一边写下感受。

知乎用户 Xwhysee 发表

「站」由 Station 改为 Zhan,意味着 Zhan 也变成了专有名词的一部分,个人认为不妥。好歹要让人知道这个空间是个 station 而不是别的什么啊。

新宿站西口新宿西口站为例:

“新宿站西口”是指 “新宿” 这个车站的西入口,就好好地翻译成 “Shinjuku Station West Entrance

新宿西口”则是因为地处新宿站西口,而另外设置的车站,这时候整个 “新宿西口” 就变成了专有名词的成分用罗马音拼写,译作“Shinjuku-nishiguchi Station”。

这两个翻译,明确了一个是口 entrance、一个是站 station 的概念,也通过专有名词的部分暗示了 “新宿”Shinjuku 和 “新宿西口”Shinjuku-nishiguchi 是两个不同的站

如果把这两个翻译都完全罗马音化,变成 “Shinjuku Eki Nishi-guchi” 和“Shinjuku-nishiguchi Eki”,不仅体现不出上述效果,还会让英语阅读者更加摸不着头脑。


当然这条回答只是基于英语阅读者体验的角度。如果是按照官方回应的依据《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那就是官方对。

知乎用户 Tobamovirus 发表

洋大人没急,某些人倒是先急了,这不是那啥不急那啥急吗 ··· 关于站名问题几年前就在研究了,很多地区比如我家乡合肥很早就在用 zhan 代替 station,这么做根本没毛病,你去日韩也一样,可以看看日本银座,街道 桥的英文标是啥,根本就不是传统的 bridge avenue 啥的好吗,全是表音词,全世界只有中国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对标西方然后翻译成英文,dumpling noodle 啥的你们去查查到底是什么,跟中国的饺子面条有一点点关系吗?讲真在翻译这方面咱们还不如越南,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越南米粉,越南新年的英文是什么,全世界就中国跪的最深

知乎用户 知乎不止 发表

强烈建议写代码也用拼音替代

知乎用户 Liqun XU 发表

当然汉语拼音好。事实上这和翻译没关系。国力强盛时的心理和弱小时的心理不同。

知乎用户 李军 发表

北京显然是落后了,论革命还是要看天津

这就涉及到了地铁的提示信息到底是谁服务这一原则问题,是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还是谁为服务。唯一的瑕疵就是前面的 To 这个两个字母,改成 Qü 就完美了。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我觉得部分地方拼音就拼音,反而好过部分无法翻译成英文却强行翻译的道路名。

但是功能性比较强的地名如果有权威翻译的话,不妨就用翻译,比如国家图书馆。现下在拼音之下保留英文翻译的做法我觉得蛮好的。

知乎用户 孤独的夜行者 发表

如果是专有名词,特别是很独特的,采用拼音也没什么,但如果对于各种语言比较通用的,还要采用这种拼音翻译的话,就属于民族自卑了。

大大方方的翻译,没人会说什么。也体现了大国自信。

再说了,在义务教育普及下,拼音标示对于国人没啥大用,对于外国人更是用处不大。

要么是已经有一定的汉语能力了,要么压根看不懂啊,能看懂汉语拼音,估计汉语也学得快入门了。

比如北大,你翻译成 Beijing Univ.,Peking Univ. 都没啥问题,你要翻译成 Beijing Daxue,这不是开玩笑吗?

没声调的汉语拼音看着是和英语很相似,但毕竟不是一码事,连发音也只是相似而已。

那要是翻译成朝鲜语或者日语呢,还是打算用汉语拼音一统翻译江湖吗?

好象从好多年就开始这种翻译了,不知道是 Gov 故意的,还是当时的临时工翻译水平太差,错漏百出,反正开始以拼音代翻译了,比如 Road,用 Lu 代替,St,用 Dajie 代替。

看题目中,下一站也没翻译成 XiaYiZhan 啊,所以这种无视翻译原则,无视各种语言的客观存在,搞这种面子工程有啥意思?

还是说以后不学英语了,都改用汉语拼音代替翻译了,学南越猴子吗?

牌子上加上流行度最高的外语翻译,也没丢啥人,要是搞这种小聪明,那可就丢人了。

再比如人大,翻译成 Renmin University,那咱中国的名称翻译里也没见把 People 改成 Renmin 啊!

知乎用户 maoyi 发表

饺子 (dumpling)——寿司 (sushi)

珠穆朗玛峰 (everest)——富士山 (fuji)

白酒 (distilled spirit)——烧酒 (shochu)

漫画 (comic)——漫画 (manga)

拉面 (noodle)——拉面 (ramen)

汉字 (Chinese characters)——汉字 (kanji)

豆腐 (tofu)——豆腐 (tofu)

麒麟 (kirin)——麒麟 (kirin)

原神 (genshin)——原神 (genshin)

站 (zhan)——駅 (station)

扳回一局!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很多希望保留 station 的答案,是默认需要看这些拼音的人都懂英语。这是不对的。

外国人里绝大多数不是英语母语的。而需要看拼音的中国人,也几乎都不懂英语。

拼音混英文,不懂英文的只能看一半,问路的时候会不知道后面的英文怎么发音。

而拼音本身是音标体系,绝大多数亚非美欧国家的人熟悉这种音标,能大概发出音来。这样至少可以问路方便。

对于非英语的外国人来说,变得更加友好了,他可以直接拼出来那个叫 “站”。否则看到那个 station 之后不知道怎么拼。

打个比方是一个不懂英文的非洲友人,他看到一个 zhan,用音标的方法去拼无非就是声音怪一点,但大概接近站的发音。去问路的时候会比较可靠。但碰到 station 就会拼成:死它提昂。

至于对会英语的人来说,zhan 和 station 是没有区别的,他们区别这个地铁站和别的地铁站有什么不一样,是靠 station 前面的那一段拼音。而且,由于 station 的存在,回转换成英文脑。可能把 beixinqiao 发音成为 “贝音球”。更不好。

现在改成这样子,最大的好处是我们都知道括号以外的就是纯拼音,不用去考虑这是英文还是拼音。可以大幅的减少阅读困惑。

知乎用户 淮右布衣 发表

不中不洋,画蛇添足。

知乎用户 嘉然从小就很可爱 发表

把 Station 叫做 Zhan 和把 Rd 和 St 叫做 Lu 和 Jie 没啥区别。就纯纯逆天行为。

Jichang 是什么?airport 吗?
Tushuguan 是啥?Library?

外国游客想去参观一下图书馆 博物馆之类的,看到 Tushuguan Bowuguan 外国游客知道自己到了的地方是啥吗?

假设我是从英语国家来的游客,我除了知道这上面写着一个像是名字一样的东西,我根本不知道那个是啥,是个 station 还是 road 还是 street?

知乎用户 tyrantchen 发表

你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虽然你自己说外语,但身边人说的还是中文。

你找一个大妈问路说是要去国家图书馆,人家大妈可不一定能听懂啥是 “Library”

但是你说 “Tushuguan” 八成人家大妈能听明白个两三成。

这样大妈也方便了,你也方便了。(不过大妈大概率会跟你说,你往东对直走,再往南拐,再往北拐……)

所以这个时候还是用你的好朋友导航软件最合适。

知乎用户 法布雷加斯 发表

强行音译,和高轮 gateway 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乎用户 午阳 发表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 降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影响 进一步改造西方文化

知乎用户 cook22 发表

题主提出的问题显然是错误的。从题主提供的图片就能看出,北京地铁这次发布的是新版的中文地名(图中站名的第一行)的规范罗马字母拼写(图中站名第二行),站名的英文翻译(图中站名第三行)并没有改变。并非是完全使用拼音代替地名的英文翻译。

请问,“王美丽”这个名字,使用罗马字母书写时,应该写成 “Wang Meili” 还是“King Beauty”?

中文地名的罗马字母标准拼写跟中文地名的英文翻译不是一回事!

北京地铁站名新版使用汉语拼音做为中文地名的规范罗马字母拼写方式,这样更方便使用罗马字母国家的人同中国人之间的交流。这种做法合法合规,也符合国际共识。

没想到知乎里却有这么多担心洋大人看不懂的反对意见,是否是做题家的 “英语四六级专八雅思托福 PTSD” 发作的表现。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要求在国际交往中推行地名单一罗马化。概括地说分为三类:

1. 罗马字母文字国家的地名用本国的拼写形式;

2. 非罗马字母文字国家,如果自己有法定的活通用的罗马字母拼音设计,就用它做标准;

3. 自己没有法定的活通用的罗马字母拼音设计的国家,则由有关方面协商决定,提出一个罗马化方案作为国际标准。

1978 年国务院还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四个部委上报的 " 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字母拼写法统一规范**的报告”;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缩写:UNCSGN)**是一个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组织的定期举办的国际性会议。鼓励各国和国际的地名标准化工作;促进各国已经标准化的地名信息在国际的传播;为每种非罗马化的书写系统发展一套单一的罗马化书写系统。

**地名标准化的前提是保持地名的稳定,而保护地名文化无疑对保持地名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地名标准化工作,不能脱离文化进行。**在地名方面,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形成了一系列的决议:

1987 年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 6 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

1992 年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 9 号决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

2002 年第八届地名标准化会议 9 号决议指出,大会重申 “地名作为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一部分的重要性,…… 敦促还没有采取行动的国家,有系统的收集地名,让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继承下来的地名对地方、区域和国家遗产和特征具有的意义”

2007 年第九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在中国等国家的推动下,大会做出决议:“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乎用户 马蹄 发表

语言本就是为了沟通,方便大家达成共识。

前两年我跟我表妹在德胜门遇到一个老外,跟我们打听道。

但是老外问的是 “The Lama Temple”。

我表妹的英文绝对比我好,但听到之后还是一脸懵逼……

我经常去我知道,他问的是雍和宫。

只不过我很好奇,你说立水桥站,我可以理解是 lishuiqiaozhan。

北京南站站的翻译方式是啥?

beijingnanzhan zhan 吗?还是 beijingnan station zhan……

如果都是 zhan,那和上边的 station 又不一样了,可是明明就是这个地方。

如果换成 station,又违背了地铁的新翻译方式。

一直不懂国内翻译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比方说 “New York” 和“New Jersey”怎么就一个是纽约一个是新泽西。

杭州老外嘴里的西湖也是各式各样的。

xi lake ,west hu, west lake , Xi hu。都有。

而且这应该也不是拼音,拼音上边有声调符号。

知乎用户 Andromeda​ 发表

你既然要标上英文名,肯定就是要给老外看的,既然要给人家看呢,就要让人家看懂,否则你直接写中文就好了。

当一种语言失去了表达意思的功能,变成一种 “大国自信” 的展示舞台,语言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其实我觉得从以前舔得太厉害,到现在希望自己看起来根本不舔都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不然技术动作怎么如此变形?

知乎用户 Szszzz​ 发表

到哪一站不都直接是那个站名吗?比如复兴门、天安门东、东单、苹果园啥的,谁不知道下一站它是个地铁站呢?为什么会存在 “站” 的翻译问题?现在除了幼童,有谁只认拼音不认汉字的?设想一下一个完全不懂日语的中国人,去东京坐地铁去上野公园,希望看到的是 Ueno Park,还是英文拼音出来的的うえのこうえん?很多人说用拼音方便外国人问路,有人见过不会中文的外国人用英语向中国人问路,只报一个地铁站名的吗?就算有,那这个中国人说了中文,外国人能听懂?地铁站的翻译就应该全国统一,地名的用地名拼音,比如 Dongdan, Xujiahui, Lujiazui, 如果有方位或者具体含义的,就应该按英文处理,比如 Tiananmen East, 或者 People’s Square, Century Park, Jingan Temple。讲到底地铁上都不需要这么详细的语音播报,巴黎地铁最简洁,快到站直接报一个法语地名,多余的一个字也没有。

知乎用户 就算是咸鱼也能翻个身 发表

这就有点不接地气儿了,本来放英语就不是给中国人看的,在这场景下明线不认识汉字儿的才是你的受众,从产品角度讲也应该是怎么方便你的受众怎么来,之前 xxx 站都是拼音加 station,现在加个 zhan 在对应的语言里面没法跟站点,关联起来,最省事儿的做法不是喊个会中文的老外自己翻译么… 我没记错的话巴黎都有繁简双语的站名了,这么整真不是个倒退?

知乎用户 扯乎 发表

其实意义何在?干脆只写中文就行了。

英文本来是给鬼佬看的,既然目的是给鬼佬看,那么就是遵从国际惯例,该怎样翻译就怎样翻译。现在搞成拼音,这根本不是翻译,而是标注,把读音标注出来,不恰当的说,等于鬼佬把音标标注出来,这有什么意义?

如果硬要说,这不是给鬼佬看的,这没问题啊,天朝上国看不起鸡肠字母完全可以,但只有中文字就行了呀,又蹭上拉丁字母是干嘛?

文字的作用就是交流,目的就是要对方看得懂,但搞这一出,还不如 “老子就只有中文,众鬼佬你爱看不看”,这还更霸气呢。

看得懂的没屁用,多此一举。

看不懂的也白写,写了也白写。

另外,拼音在天朝,虽说也被某些砖家定义为文字,但其实太过牵强,除了在打字输入时,其他有什么场景是纯使用拼音作为文字的?上至政府公文下至公司函件这些,敢用拼音作为文字?你日常和亲朋微信交流,咋不试试全拼音字母显示?

百度百科:

把发音标注出来是什么意义?例如你去伦敦地铁,英国佬是把音标标注出来吗?

知乎用户 鸿蒙 VS 中医 发表

现在的拼音也是从西方字母传过来的,应该恢复传统的注音,ㄍㄨㄛˊ ㄐㄧㄚ ㄊㄨˊ ㄕㄨ ㄍㄨㄢˇ

知乎用户 天国的 502​ 发表

我觉得两种都保留比较好。

意译的好处是外国人能看懂。比如 beijing zoo

音译的好处是中国人能听懂。比如 dongwuyuan

但是这个 dongwuyuan 不加空格就难受了,不知道外国人能读出啥来,估计读出来以后中国人也听不懂,猜都猜不出来。

一个外国人问路,可能对方一个字也没听懂,但是听见了一个像是 dong wu yuan 的音,就知道大概是问动物园的问题。

但是如果外国人问路说的是 zoo,你让没学过英语的怎么猜

知乎用户 无名氏 发表

如果给中国人看的,为啥不用汉字用拼音?

如果给外国人看的,为啥不用英文用拼音?

搞不懂!

知乎用户 guyuybuybuyu 发表

就应该取消英文,英国人来必须学中文才能活下去

知乎用户 小黑 发表

知道那帮人的水平了吧。

知乎用户 Arthas 发表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 “站” 这个字本身就是多余的吗?说实话,除了火车站,平时我很少能看到一个地铁站叫 “*** 站” 这样的描述,这个站该在哪条路哪条街或者哪个建筑物就直接写名字不就行了。至于说该怎么翻译,无非就是看这个站的名字是否真的表达了这样一个功能,比如 ** 广场,** 公园,如果出了地铁真的就是这个广场或者这个公园,那就翻译成 square 或 park,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表达信息,如果仅仅只是作为这个地点的名称,就没必要翻译原本的单词,比如“我去公主坟”,不是说我真的要进到公主坟里面去,这样的名称翻译成英文就会有歧义。

知乎用户 盐焗乳鸽子 发表

你同意或者不同意又能怎样?美国纽约地铁有中文吗?怎么不去让它们加上?瞎吃萝卜淡操心

知乎用户 守鹤​ 发表

积水潭还叫 Jishuitan,而不是 Jīshuǐtān,那对于北京人来说,拼音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NEMESIS-ARES 发表

hai dian huang zhuang

海淀黄撞

知乎用户 daling 发表

导向系统存在的目的,是让人用最便捷的方式找到目的地。如果说拼音 “翻译” 的推广方便外国人问路的话,那使用英文翻译不是会更加便捷,省去了问路这一步骤吗?何况中文拼音里很多发音外国人都难以发标准,这让那些路人怎么辨认外国人说的是哪儿?使用英文翻译的导向系统,配合上那些地图软件,可以解决外国人绝大多数的问题,体现我们的人性化。如果导向系统做不到更便捷,那它就不是合格的导向系统。

知乎用户 Linga 发表

苏州早这样干了。

1 号线本来 “路” 和“街”用的就是拼音,后来像 “中央公园”“时代广场”“文化博览中心”“星海广场” 这些,突然有一天也全换成拼音了。

知乎用户 狛枝凪斗 发表

站台名称标注的作用是让外地人、本地人都能识别,外国人看到汉语拼音,应该可以在发音上说得八九不离十,和中国本地发音相近,这样在问路、为他人指路上,会更加方便

知乎用户 朱晋良​ 发表

我觉得没必要,只看得懂汉语拼音,看不懂汉字的人很少,除了一些小学生。

知乎用户 Aleck Sun 发表

其实中国传统的各种英文翻译才是有问题的!专有名词,本来就不该翻译,就应该直接按标准拼音转写。颐和园就是 Yiheyuan,紫禁城就是 Zijincheng。等人家好奇了问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你再去解释,这才是正确的文化输出。非要意译反而落了下成。看看人家日本的做法,全世界都喊着 samurai,吃着 sushi,看着 manga,于是日本文化传到了全世界。反观中国呢?龙变成了 dragon,凤凰变成了 phenix,生怕外国人不能望文生义。可是别人读了这些词,脑子里想到的到底是中国东西还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所以地名的翻译全部使用拼音能怎么看?当然是拍手叫好啊!中国文化的概念全世界就应该只有一种读法!

知乎用户 异想天开 发表

在国内拼音更实用吧,确实遇到过好几次不识字的老人跟我问地铁站牌名。

知乎用户 何威利 发表

好呀,The Lama Temple 就是懂英文的北京人,估计也给想一会儿才知道是雍和宫

知乎用户 黑羽铃仙 发表

我觉得原来的好……

你要是把白酒翻译成 Baijiu,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东西是我们有的外国没有,外语找不到准确的表达方式,所以音译让外国人可以认知就行。

你一个图书馆,翻译就是给外国人看的,翻译成汉语拼音有啥用,给幼儿园看的?

知乎用户 红蓝 发表

这翻译跟没翻译有什么区别吗?看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就能看懂拼音了是吧

知乎用户 张宗昌 发表

我不知道那种翻译更好

我只好奇哪家公司接了翻新指示牌的单子

知乎用户 范特西 发表

我觉得很好

知乎用户 后厂村村民甲​ 发表

挺好的,可以在语音层面交流,对于无法无障碍交流时,一个很可行的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是中国人,更要学英语

我是中国人,更要学英语 ·方舟子· 北京开“两会”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大家欣赏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例如,今年“两会”有一个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作为必修课,把它改成选修课,高考也不要考英语了。 这个建议其实不 …

再谈谈怎样学英语

再谈谈怎样学英语 ·方舟子· 上次我谈了要怎么样学英语,这个话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就再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我上次讲的学英语,指的是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至少有中国中学英语的基础,要在这基础上怎么保持、提高。有人问我,零 …

我们应该怎样学英语?

我们应该怎样学英语? ·方舟子· 有很多人反对学英语,理由是,从小到大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还是学得不怎么样,不如不学。这个理由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英语很重要,却没学好,那么应该是要想方设法尽量学好,而不是说干脆不学了,那不是因噎废食吗? …

我是中国人,更要学英语

. 方舟子. 北京开 “两会” 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大家欣赏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例如,今年 “两会” 有一个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作为必修课,把它改成选修课,高考也不要考英语了。 这个建议其实不新,以前也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