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货膨胀达到 30 年来最高水平,会成为拜登下一个「政治噩梦」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名义上通货膨胀是 6.2%,但是美国公布的通货膨胀的统计方法一直都是很 tricky 的,水分很大,实际上远远比 6.2% 高。下面是权威媒体根据官方数据和其他来源罗列的一些重要民生消费品的对比去年同期的涨价幅 …
拜登这份 1.2 万亿是包含很多电力,网络与医护领域,环保投资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交通领域,总计有
道路、桥梁和主要交通项目:1100 亿美元;
客运和货运铁路:660 亿美元;
公共交通:390 亿美元;
机场建设:250 亿美元;
港口建设:170 亿美元;
运输安全:110 亿美元;
总共 2680 亿美元,这就是拜登这轮主要用于交通领域的基建投资了,按照目前 6.398 的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 1.7 万亿。
对比下我国,《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十四五” 规划》对浙江一个省在十四五期间的投资计划是–2 万亿。
也就是说,拜登折腾 1 年多搞下来的基建投入交通部分 (最重要的一部分),还不如浙江一个省的多。
当然,还不能这么算,之前讨论美国基建进度和成本时,在美国做过工程的知乎网友们计算过,相同的公路铁路等,美国的建设成本是中国的 10-30 倍,也就是说拜登的这个 1.7 万亿人民币交通基建实际建设量,最多只相当于我国 1700 亿的建设量。
去年我国最后脱贫的文山州是个地级市,有 350 万人口,在 “十四五” 期间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总投资 3675 亿元。
我经常用中国足球和美国基建做对比。
拜登的 1.2 万亿振兴美国的可能性,比中国足协多了笔赞助款后中国足球队拿到世界杯的可能性高不了多少。
新闻说的挺全了,美国能不能振兴不知道,
不少基础设施修修还是可以有的。
美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要做的不少。
比如美国中心中的中心,
连纽约曼哈顿那路都不咋地,
我穿人字拖上街的时候,那小坡小沟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在越野……
唐人街有种 80 年代的感觉,
还有地铁,这么多年修了又修,也没修好过,
没空调就不说了,铁轨上跑的大肥耗子,
还有空气里弥散一股小便的味道,
真,是我去过众多国家里最惨烈的。
拜登搞了这么大一笔钱,
能创造不少就业机会,
但是能做到啥程度不好说,
支持率起码能回暖一波吧。
看来美国巧立名目又通过了,又可以三七开分钱了。
至于基建,那就是一个借口罢了。
搞基建的胆子他们没有,但是借着基建的名头搞钱的胆子他们有,而且很大。
16 日,美国总统在新罕布什尔州一座计划维修的桥前发表讲话,推销他 15 日签署的价值约 1 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
拜登称,美国在 20 世纪大部分时间内领先于世界,因为「美国对自己进行了投资」,「但后来某个时候,我们停止了对自己的投资,我们失去了国家的优势,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迎头赶上,甚至在一些地方超过我们」。他称,基建法案将「扭转乾坤」「turn things around in a big way」,「由于这项法律,明年将是 20 年来美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中国的头一年」。
如何看待拜登正式签署一万亿美元基建方案?
嗯,从我们擅长的能源电力的角度看,这个基建方案还是不那么靠谱滴。
这话不是我们说的,连美国网友也这么认为。
11 月 15 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 1.2 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五年内为美国基础设施提供 5500 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 730 亿美元用于电网建设,升级美国电力系统,以将帮助电网输送可再生能源。
为了振兴经济,近几年来美国一直大力发展制造业。而发展制造业离不开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支撑。美国此番大手笔的投入是刺激经济的必然之举。
然而,美国网友对此项法案似乎颇有微词。其中最关键的矛盾在于,这夸下海口的巨额投资,到底从哪儿来?是不是还要从老百姓身上薅?
对于美国野心勃勃的基建计划,中国知名媒体人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美国通过了 1.2 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拜登宣称该法案使美国走上了赢得与中国 21 世纪经济竞争的道路。通过低效模仿,搞中国式的‘大基建’,拜登真要搞美式‘计划经济了’。本来就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他们能学得会中国这一套才怪了。”
顺便说一下美国这个 “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法案” 的电力部分的投资额度。
730 亿美元用于电网建设,看起来不少。但一看我国未来五年的电网规划投资就知道不够了。
我国未来五年的电网投资额度是 3 万亿人民币。
没错。就是 3000000000000 人民币(约合 4707 亿美元)。
还必须说明,中国电网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比美国高,设施的寿命非常年轻,这也不是美国老旧的电网设施能比的。
不管未来实际建设成本多少,是否能加快美国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仅从投资规模上横向对比来看的话,隔壁同桌这份作业抄的实在不咋滴……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仅从能源电力的角度分析,美国的万亿元基建方案还是有点 “力不从心” 的。
先说结论:美国根深蒂固的政治分裂因素,导致拜登的一万亿美元基建法案很难扭转趋势。
“拜登在美国治理港口拥堵,解决集装箱积压,让工人 24 小时上班,目前又通过一万亿美元新基建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 拯救糟糕的美国经济?”
“不,是为了让人知道经济在被拜登拯救!”
“…… 让中国知道?”
“不是中国!是让美国人知道!——中国知道我们的经济已经完蛋了!”
说什么提振经济?
是在问能否缓解美国 30 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吗?
之前美国的官方表述,一直是将通胀归咎新冠疫情造成供应链紊乱,认为只是短期性,明年将纾缓,没几个人相信。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美国的高通胀是经济长期结构缺陷、中美贸易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等多方因素造成的。
睡王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到 41%,他拿点钱出来只是为明年中期选举做铺垫,相当于某手直播间主播给老铁发红包做活动。
他提出的基建法案也由最初的 2.3 万亿美元缩减至 1 万亿美元,里面还包括 5500 亿美元的新增加支出,其中 1100 亿美元将用于建设高速公路,660 亿美元用于建设铁路,650 亿美元用于建设电网,650 亿美元用于建设宽带相关设施,550 亿美元用于建设饮用水管道相关设施等。
细分下去,每个项目没分到多少钱,甚至很多钱就没分到急需这笔钱的部门,再加上美国的基建成本高企,这点钱真就干不出什么成果来。
要知道即使是在我国,要想在山区修建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公里的成本也接近一个亿,换成在美国成本就要翻几番了,这还是能顺利施工的最好结果。
如果联邦政府搞基建项目触动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争吵扯皮肯定会发生,项目很有可能永远也完不成,修了 61 年的 95 号州际公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意义不大。
美国搞基建,缺的不是钱,而是人。
基建一般包括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其中勘察、施工都需要农民工,尤其是施工,不能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农民工。
规划、设计很简单,美国不缺少这部分人,毕竟大学生多,想去美国的大学生更多,中国的结构设计规范一部分就是从美国规范抄来的。
勘察也不难,可能需要点外来农民工,毕竟做工程勘察,活太脏太累,美国本土应该很难招聘到人干。
最难的是施工,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因为基建大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不能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农民工现场操作,而且需求是大量,现在的美国肯干这种脏活累活的人又有多少?人头数不够的话,就需要引进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即便放开移民,外来户真的甘心只做农民工?移民不开放的话,就得想方设法让本土大量底层人变成农民工。
而现在的美国,明显缺少农民工。即便是现在的中国大陆,农民工岁数普遍超过 40 岁,即便是施工工地上的技术人员,30 岁到 40 岁也是空缺的,所谓的施工技术人员,上位者大部分超过 40 岁,而年轻人,大部分人都走了。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很难忍所谓受低人权的优势,钱少,活多,责任大,说直接点就是干着卖白粉的风险,拿着卖白菜的钱。比如珠海隧道漏水出事故,具体到责任人,可能一个月能到手就几千块,出了大事故,得坐牢。
而施工,恰恰需要低人权优势。
美国也一样,比如美国的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一栋著名的摩天大楼,共有 102 层,1930 年动工,1931 年落成,总建筑面积为 204385 平方米,这就是当年的美国速度。当年美国也是有低人权优势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没有了。
一万亿美元,东补补,西补补,可能就没有了。
远远不够,姑且不提上下其手借剿匪名义敛财的问题。以今天美国之现状,还能凑出那么多劳动力搞基建吗?
美国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打灰当牛马,是值得怀疑的事。我给美国人出的办法就是学习中国的户籍制度,把非法移民当农民工使唤,说不准能中兴美国经济。
前提是美军的基础还是罗马公民。
而且基建法案的金额还有水分,其实新增支出只有 5 千多亿,其它都是之前获批的。
美国的基础设施支出,在总支出的占比仅 2.3%,而欧洲的支出占比则为 5%。
美国政体也是奇葩,好几万亿的新冠拨款,议会都是秒过,每年军费就有 7 千多亿,而基础设施已破旧不堪了,拨款却迟迟不批。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每四年对全国基础设施做评估,评估结果为五个等级,A、B、C、D、F,2021 年刚完成一次评估,美国获得了 20 年来的最高分。
所有类别都有隐忧,共同点是维修项目积压、逾期维护,比如,美国有超过 9 万座水坝,存在缺陷的高危大坝超过 2 千座。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洪水淹没了新奥尔良 80% 的市区,10 万处房屋受损,事后发现,就是因为河堤设计不完善,使用了许多 “易腐” 材料,当洪水来袭时,造成多处溃堤。
全国的道路磨损日益严重,43% 的道路状况一般或糟糕,因公路不佳导致的阻塞,让每名驾驶者每年支付,超过 1 千美元的时间和燃料;
美国桥梁的平均年龄是 44 年,42% 的桥龄超过半个世纪,超 4.5 万座桥梁存在结构缺陷,处于糟糕状态,而按目前的修复进度,还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现有维修需求。 ;
饮用水管每两分钟有一次水管中断,每天损失 60 亿加仑的饮用水,足以填满 9 千 个游泳池;
而超过 15% 的废水处理系统,都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容积,数百个水库每天都在出现故障;
45% 的美国人无法乘坐公共交通,与此同时,大部分交通设施正在老化,其中 19% 的公交,6% 的轨交被评为 “差”;
Hey,码字不易,点赞鼓励一下吧 ^_^
答主每天都会扒拉时政热点,看看背后有没隐藏的信息,欢迎关注 @九霄ˇε ˇ
每日时政拆解,抽丝剥茧分析!
11 月 5 日,基建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当时据说要两三个月拜登才能签署,没想到 10 天之后拜登就签署了,是他们的办事效率高了吗?
“罕见的两党欢庆”,这个表述有意思,说明平时两党坐不到一起呗!
“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证明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齐心协力取得成果”,真的吗?众议院通过时是 228:206,这是险过吧?
在签署之前,拜登发表了讲话。他激动地说:“我们今天终于把这件事搞定了。” 看看,激动吧,在美国搞事情不容易啊!
能不能落实呢?
计划是计划,落实是落实,两者之间不能等同。这里有几个问题。
一是钱从哪里来?美国印了几万亿美元了,债务上限只能到年底,拜登从哪里弄来钱?还继续印钞票吗?有人说向高收入者征税,那他需要通过征税的法案再说。
二是人从哪里来?拜登说这是千载难逢的计划,可以给数百人提供就业岗位。据说目前美国失业补贴很高,不上班有时比上班挣得还多。动员数百万人搞基建,他会给工人开多少工资?拿到项目的资本家愿意拿出高工资给工人吗?不能的话,人从哪里来?有人说让移民去干,好主意!看看拜登能不能接收更多的移民吧。
三是物从哪里来?我不怀疑美国的技术能力,毕竟人家也曾是制造业大国,基建也曾经很牛。但是,目前的美国,钢筋、水泥、玻璃从哪里来?还有宽带,我不知道宽带这一块有没有 5G 的预算,有的话用不用华为的技术?用,好像任正非老爷子没有意见。但是美国对华为打压这么狠,能买华为的技术设备?反正还有三星、爱立信等,我们也不过多操心了,但价格好像不便宜。也不排除直接上马 6G,谁知道呢。
四是什么时候能落实?签署了什么时候立项、招标、开工?至于干着干着出现预算不够、工期延长等情况,好像大家都能预见。
能不能提振美国经济?
看能不能落实吧! 落实了,也许能;落实不了,那就啥也别说了!
记住我上面说的一句话:在美国搞事情不容易啊!
我心里只有感恩
之前中国花了 4 万亿人民币修基建,修的小小心心,完成了不少大项目,还是被人骂。
美利坚 1 万亿刀了,我想看一下,拜登下台之前能立几个项
其实我最期待当地人嫌贵把项目 6000 亿报给德国人,完事德国人 2000 亿把项目包给我们,到最后我们虽然只赚了不多,但起码锻炼了下队伍。
肯定能的,参考奥巴马在 08 年搞得 7000 亿美元的宽松计划。没两年股市就恢复所有损失并实现了增长。
那种次一级规模的大撒币都能实现增长,没理由这次更关注实业的万亿基建会失败。
这里并不是说要完成多少基建才叫成功,只要美元 GDP 增长,股市继续稳定增长就叫成功。
美国一年的军费是七千多亿,然后连航母上的小备件都要凑,你说够不够。
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怎么花,谁监督,怎么保证效率,怎么保证廉洁,出事谁被问责。。
这些在中国已经必须存在的环节跟步骤,在美国没法保证。。看起来像是新一轮搞项目,分蛋糕的游戏。。法案能通过,应该是两党都有好处,所以才没有互相阻挠。
Here in Washington, we’ve heard countless speeches and promises on infrastructure.
Today, we finally got it done.
America is moving again. And fifty years from now, I truly believe they will say this was the moment we won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下午 7:25 · 2021 年 11 月 15 日 ·The White House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拜登转变”。
这不仅仅是一个改革,一个变革,而且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转变,美国经济如此发达的基础是因为美国能维持一个高汇率,如此高的汇率能购买大量的实惠的工业品和农业品,全世界很多精英分子都去美国生活,又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教育服务亦或是高收益的工业品给世界其他国家。
所以美国人一直觉得自己能发达下去的前提之一就是维持高汇率,布林顿金融体系是如此,美元和黄金挂钩,和石油挂钩的目的也是如此,高冷战对抗也是如此,在全球设置军事基地目的也是如此,打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目的也是如此,只要有高汇率,美元就能从全世界购买更多的工业商品和各种农产品。
但是这种美国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美国工业空心化,美国产生了大量贸易逆差,只能发行大量国债,透支美元信用。现在美国每年有 0.9 万亿的美元逆差。
所以无论是奥巴马的 TTP,还是特朗普的贸易战,都无法解决这庞大的贸易逆差,无法解决高额的国债。美国必然会在某一时刻降低自己汇率。
“拜登转变” 就是美国高层觉得这种模式不可持续下去了,想着通过发展自己工业来提升经济。
拜登政府能够签署一万亿美元的基建方案还是非常不错的,唯一的问题在于,如果总统换届的话,新上任的总统还能够继续坚持这一法案吗?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确实也到了该更新基础建设的时候,不过能否推行的下去,可能还是要看实际情况的。
想问一句,花了多少在 5G 上
要想富先修路!
这好熟悉
从增长的角度来说,投资基建确实是不错的方法,但效果却不一定。
主要是因为目前面对 “21 世纪最大疫情” 的肆虐,全球都放水救急,利率水平已经降至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美国的当前基准利率为 0-0.25%,零利率的时代意味着资产价格的继续上升和波动,资金不再稀缺,最受益的则是那些富人们,这还将持续影响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
没用的,我一直认为中国的五大优势就是美国的五大劣势
联邦制,光是跨州铁路两州出资比例都得吵一年
两党制,两个只会喊口号的政党党争可以干事不行,反对党不给你搅黄了那就不是反对党了
选举制下的官员只会搞些短期工程捞选票,真正问题大的长期工程人家才懒得管
没有赚钱的国企,官员也没有在国企待过的经历,那资本家宰你没商量
动保组织不来捣乱那就不是白左了
两万亿喊了这么久最终砍了一半。到实际干活时能用在建设上的有五千亿就大胜利了。
重振美国经济?客观规律很难改变的,不要妄想几十年的烂账几年就能解决。
瞎扯淡的东西
基建靠谁?
效果如何不敢断言,但超支是一定的。
这玩意就好比为了启动一个超级项目,把预算做得很低,等通过之后再来慢慢算账。
米帝这事干得多了,远的不说,近期的 F35、重型火箭 SLS 都是这套路。
你要说这是坏事,F35 项目还是成功了。
你要说这是好事,SLS 现在还难产。
所以得看实际操作的效果,现在说啥都言之过早。
一个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败,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头脑出了问题,而是往往他们的屁股出了问题,正确的手段实际上一直摆在台面上,但是政府不能实行,因为他们要充分考虑谁在用金钱和力量自己的政权,他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些人的利益,最后的所有问题不是出在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上面,而是一个什么样人在掌权上。
经济学流派的起起落落,无不和背后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势力的金钱和舆论支持有关,经济学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不如更像是一种政治上对经济政策的游说学和背书学的结合体,最流行的经济学理论永远和最有势力的政治经济集团所主张的政策互相呼应。现实中实行的经济政策大部分都来自于现实利益的考量,有时候甚至名义上宣传的奉行的经济学理论在实际上却完全被扭曲到另一个方面。货币主义的确保经济体的货币流动性,演变为救济大型金融机构;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开支提高民众消费能力,演变为政府开支补贴投资人。
打个比方说,“罗斯福新政” 使用政府资金修建很多公路和水利设施,雇佣大批失业者,让他们得到工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主张。而后来 “_奥巴马_新政”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于是华府把合同交给一个美国承包商,这个美国承包商在从韩国或者中国雇佣一个施工公司,这个施工公司会从本国带来一批技术工人,然后在当地雇佣一批墨西哥人做体力劳动。工程结束后,政府出的钱,墨西哥人拿小头,然后汇给墨西哥的穷亲戚。韩国的施工公司拿中头,也都带归本国。美国承包商拿大头,并把其中一部分当做 “政治献金” 捐献给民主党,剩下的用来投资做别的买卖。然后_奥巴马_会说,我和当年罗斯福使用的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政策,但是实际上它反而让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平衡更加加大。同样拿出上千亿的资金来资助 “新能源” 和“互联网”技术也是荒诞的,因为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毕业生们并不需要救助,这种政策只能创造很少的就业,而且不会惠及正在失业中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工人。
很多人都搞不懂希特勒的经济奇迹会如此神奇,从整个 “希特勒新政” 来看,他实行所有经济政策,在其他国家也都实行过,但是唯独在德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关键的问题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希特勒的政权能够高效而彻底的推行这一系列的政策。
希特勒第三个药方才是我们所熟知的利用大型基建工程来消化已经失业的劳动者,希特勒的德国在 1933 年到 1936 年间修建大量的高速公路、机场、水库、开凿运河、农田改造等公共设施。有不知请的人说,希特勒是靠扩大武器生产来吸收失业工人的,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在 1936 年以前,虽然武器和军备的规模比魏玛时期大有提高,但是也没有提高到可以消化几百万失业工人的水平,这些人大部分是由于经济政策导致的复苏被吸收到民用工业中,小部分是被投入到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上,只有极少的部分是吸收到军事工业部门。到了 1936 年,德国执行四年计划,开始大规模扩军备战,军事订单虽然刺激了工业经济,但是基本上它的目的是为了为打仗而不是刺激经济。
当然投资这些公共设施都需要用到钱,钱从那里来?
希特勒从魏玛政权手中接管的德国财政没有外汇、没有黄金储备、只有天文数字的外债。唯一的选择是放弃金本位,使用大规模通胀策略。
一种用于否定希特勒成就的说法是,他是用的各种经济刺激计划在魏玛时代的布鲁宁政府已经制定出来了,德国经济复兴功绩应该归属魏玛政权。
这种说法根本更是荒谬到极点,因为当时所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在制定了相当庞大的而经济刺激计划,无论是美国、法国、比利时还是荷兰都是如此,这些经济计划之所以无法实行都是因为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需要使用大规模的通胀策略,而这种策略会损伤社会上的 “高净值成功人士”,因而受到激烈的反对而无法实行。
希特勒的经济药方第一条是冻结劳资关系,阻止企业继续解雇工人。通过建立 “劳动同盟” 代替过去的各种工会组织,作为国家保证工人利益的官方工具。在企业设立 “劳资托事” 来调节劳资关系,在原则上劳资托事是禁止企业解雇员工的,除非劳动者确实违反了纪律或者不适应劳动岗位,但企业在解雇原有工人的同时必须保证雇佣同等数量的新劳动者,也就允许解雇工人,但不允许缩减岗位。
经济危机无法通过市场 “看不见” 的手调节的很大原因是,资本相对于劳动者具备太多优势,当情况不妙时,资本就会逃离经济体,通过裁员和变卖生产设备来把损失转嫁到普通劳动者身上。冻结劳资关系,这就将大量投机性资本禁锢在实体经济内,强迫资本企业要么生产,要么破产,让资本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经济危机的损失。当这些用投机资本设立的企业破产之后,就用工业巨头们的垄断性企业对它们进行兼并重组,让工人重新就业。这样就将大量投机性资本进行“清零”,在这个过程中犹太资本损失惨重,具不完全估计这个时期因为政策原因无法“止损”,而折本的犹太投资不少于 60 亿金马克。
同样的措施在 1929 年之后的几乎在所有的主要资本主义都进行过类似的努力,罗斯福新政时也希望有政府出面建立覆盖全美 “联合工会” 来控制劳资关系,控制企业的裁员,但是最后因为害怕遭到反对而不了了之,所谓 “联合工会” 仅仅是具有 “建议和指导性” 的半官方机构,唯独在在德国能够完全彻底的贯彻执行这种极端措施。
希特勒经济药方的第二条是对经济进行全面管制,禁止资本的自由流动,控制物价和金融市场,打击掠夺性的资本的操作。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就是经济 “脱实向虚”。在经济危机时成功止损的投机性资本,大量从实体经济中逃离,然后因为经济的萧条,无法找到新的投资方向,最后就在虚拟的经济中,变成一种掠夺性的流动性资本,不断通过炒作和哄抬来赚取差价。希特勒对这些进行了严厉的管制,必要时使用集中营来震慑投机资产阶级。
他还对国际资本流动课征税,阻止资本逃离德国,对企图带着财产移民国外的人,也对他们开征沉重移民——这一系列政策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国际资产阶级在 1934 年的时候,在纽约和伦敦就号召对纳粹德国进行 “圣战”,用经济、贸易、外交等一切手段打击德国,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否定了财富的私有属性。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理解一点也没有错,希特勒认为财富属于民族共同体,私有财产只是一种激励人们上进的手段,不应该存在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财产自由的在国际间自由移居这种荒诞事情。从本质上来说,二战的爆发本身是当年这种圣战的延续,当所有冷战的方式无法摧毁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时,就必须发动一场热战。
与之相对的是,在几乎所有的发动资本主义国家,在场经济危机中,也都不同程度的用政府命令直接关于市场的定价和资本流动,但是这种努力要么浅尝即止,要么收效甚微,因为这些政府都害怕遭到投机性资本的报复,不敢过度触动这些人的利益。有时候投机资本会给他们反对派们捐款,有时候会故意在他们执政的关键时期进行哄抬物价和挤兑银行,最后不是他们制服了投机资本,而是被投机资本制服(或者干脆被收编了)。
这点钱,能有三百亿用在实处上算我输。
美国签署的法案有多少????有人统计过没?实施过的有多少?完成的有多少?中途夭折的有多少?下一个党派上来还会认上一个总统的法案嘛 ^_^
大家听一听就好
完全私有制搞什么大基建。真的就是纯粹捞钱。这次大基建两党一起捞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敢这么搞是真的牛逼。等待美国哥谭蝙蝠侠吧。
不能
美国历史上
遇到过很多次重大结构性经济危机
除了快速周期性危机,这种长期出现结构性错配的危机,美国人从来没有依靠内部改革来摆脱过。
安德鲁杰克逊黄了国家银行,搞乱了汇率,币值,纸币。
解决方案是向西讨伐印第安人,夺取土地,贵金属,英法毛皮贸易
美墨战争,美西战争,二战,都给它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
一战,打破英法殖民地市场壁垒和全球贸易主导权不彻底,直接带来不了几年红利,就又深陷危机之中了。
一万美元?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这次它甚至不可能靠别的地方天下大乱来脱困。
因为它基础制造业空心化了,六部给事中们,各位工部员外郎,巡抚,侍郎们,硬生生把墨西哥抬到了世界工业制造值第七的位置。
掏空的是谁的家底?
就算美帝现在立刻把墨西哥,中国,俄毛子的东斯拉夫势力范围和中亚都搞乱,它内部的供应链通胀就会立刻炸锅。
而且外面的金融资本跑回美国避险,只会加重通胀。
美国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埃隆马斯克的太空工业化蓝图得到部分实现,月球资源采集工业化与火星殖民工业化是拯救美国的唯一出路。
老爷拿钱捧你是让你给老爷赚钱的。不想当明星就让你当暗星。
总统中的明星,明星中的总统。
难。。。。。
美国之前搞基建,土地大量转赠开发商。
我们之前搞基建政府出面牵头银行贷款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两点美国就搞定了贷款。
拜登是出面要搞基建了。环保 ,工商,税务,自由主义者,白左,黑命贵,各州哪个出问题都耽误效率。
基建却最需要效率。搞一半烂尾就不是过几年在接着来那么简单了。
拜登搞的定这些方面吗?难。。。。
在搞基建方面我感觉川普比拜登靠谱。最起码他不怕得罪一些人。甭管对错,他做事不瞻前顾后。
拜登谁都不愿意得罪。
一万亿能干个 p,也就忽悠忽悠对基建工程花销没概念的老百姓。。。。哦,美国啊,美国牛逼!
经济能不能提振不一定,股市肯定还能提一提
在拜登支持率跌至历史低点之际,这标志着一次重大立法胜利。参众两院各有十几名共和党议员支持这项立法,展现了罕见的两党团结。
美国总统乔 • 拜登 (Joe Biden) 已将其得到两党支持的标志性 1.2 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法案签署为法律,在其支持率跌至历史低点之际,这是一次重大立法胜利。
拜登周一在白宫活动上表示,《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 的通过将让美国人的生活变得 “更好”。
就在签署仪式举行的几天前,该法案获得美国众议院批准,法案包括约 5500 亿美元的新支出,用于投入道路、桥梁、隧道以及机场、宽带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
拜登在法案签署之前的演讲中说:“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说我们的经济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一直说要通过最好、最安全的道路、铁路、港口和机场,来宣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此言是在含蓄地挖苦他的前任唐纳德 • 特朗普 (Donald Trump),后者曾反复承诺 “基础设施周”,但一直未能促成任何大的基础设施投资。
“但今天,我们终于做到了。我要向美国人民传递的信息是:美国再次前进起来了。你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他补充道。
拜登签署法案的时候,站在他身旁的有两名设计了这项经过妥协的法案的参议员——亚利桑那州民主党参议员柯尔斯滕 • 西尼马 (Kyrsten Sinema) 和俄亥俄州共和党参议员罗布 • 波特曼 (Rob Portman),还有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 和国会两院民主党领袖南希 • 佩洛西 (Nancy Pelosi) 和查克 • 舒默(Chuck Schumer)。
19 名共和党参议员和 13 名共和党众议员支持这项立法,在两党严重分歧的美国国会,这展现了罕见的两党团结。
“我竞选总统是因为推动我们国家前进的唯一途径是妥协和共识。”拜登说。在担任巴拉克 • 奥巴马 (Barack Obama) 的副总统之前,拜登曾长期担任参议员。“这才是我们的系统运作的方式。这才是美国民主。我将签署一项真正重要的法律,因为我们让民主为人民带来了益处。”
拜登周二将前往几个关键的摇摆州,一方面是向美国公众宣传这个基础设施法案,另一方面也是为明年的中期选举做准备,届时两党将争夺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本月早些时候,民主党在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的全州选举中表现令人失望,民主党人现在对本党的选情越来越紧张。
与此同时,拜登的全国支持率继续下滑,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表达了对物价上涨和疫情迟迟不消退的不满。上周末公布的《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和 ABC 新闻 (Abc News) 联合民调显示,只有 41% 的美国成年人对拜登在总统位置上的表现表示支持。对拜登处理经济事务的表现表示支持的人比例更低,只有 39%。
与此同时,在华盛顿,拜登本党的议员们本周将继续就他的第二个也是更大的旗舰提案展开争论:一项耗资 1.75 万亿美元的 “重建得更好”(Build back Better) 法案,该法案将对儿童早期教育、公共医疗保健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进行全面投资。该计划遭到共和党人的反对,民主党内部进步派和温和派数月来围绕该计划也存在分歧,使该计划一直处于搁置状态。
在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进行的独立成本评估完成之前,有几位温和派民主党众议员不会支持该法案。国会预算办公室周一表示,预计将在本周五下班前公布其估算结果。
更新于 2021 年 11 月 16 日 11:26 英国《金融时报》劳伦 • 费多尔华盛顿报道
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不是 4 万亿,不够看
我建议都交给马一龙去搞会比较有效果….
说不定可以有基建币… 还可以扩充预算
美国要真开足马力基础建设,全世界没有国家比得过的
快年底了,国内的二鬼子嗷嗷待哺的,拜老爷不先打个千八百亿新年红包过来刺激下,年底再冲下业绩吗?
呵呵,不管怎么样,中国的美国省最终成绩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6 年铁锈带的几个州倒戈导致希拉里落选,特朗普当选,2020 年,拜登又是在这几个州支持下,夺回政权,拜登现在推进基建,主要目的应该就是为了争取铁锈带选民。
一万亿,能有一成不被资本家吃掉就算好了。
想法总是美好的,万一实现不了呢?
也没关系,起码有了美好的想法,这就像,画了一张大饼……
经济发展停滞了,通胀达到 30 年来新高,疫情也自由发展了,各种压力像星星一样在脑瓜顶飞。
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搞基建张口又是一万亿,钱从哪来?
要知道,前任修个墙,想用 50 亿,结果呢?
今年 1 月 20 日,国家没钱了,预算未通过,数十万联邦雇员休假。
最后死乞白赖地才凑了几百万,修了一点点,总算有了可以吹嘘的东西。
就像拿着圣经到教堂前拍照一样,啥作用不作用的,要的是一个效果。
话说回来,这一万亿,(⊙o⊙)…
根据过去一年的经验,倒也不难想到办法。毕竟去年美联储已经印了不下五万亿,今年再加印个一万亿,三班倒,印钞机也是吃得消的。
现在来看,印钞对于提振经济得说管用。
但是你不能一直印,否则就成了纸,一块左右一斤。
不是吧…… 又印钱?
可惜不能拓殖美国 ,挣走美国人的钱。
消费是奠定经济的基础,人口是奠定消费的基础,基建不代表消费
2020 年 12 月,中、日 M2 体量分别为 218.7 万亿人民币和 1132 万亿日元,按当月平均汇率换算合 33.4 万亿和 10.9 万亿美元,而美国 M2 为 19.1 万亿美元,中国 M2 比美日之和还要大 2 万亿美元。
这还是在 2020 年美联储狂印了 3.2 万亿美元之后的结果 即便统计口径不同略有影响 也无法弥补如此之大的实际差距
那美国自然会高度认同再印 1 万亿 不然怎么和中国竞争 毕竟印钱就类似兴奋剂 除非出现滞涨 否则短期内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是相当好的
当然 兴奋剂吃多了也必然有副作用 那就是通胀 以及印出的钱缺乏引流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还有随之而来的民生问题
通胀不必说了 中国这房价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社会财富分配 数据说话:
1、金融时报数据显示 中国后 50% 收入人口占比和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甚至和印度不相上下
2、招行数据显示 即便排除流动资产不足 50 万、不配成为金葵花用户的穷人 2% 的人仍然掌握着 80% 的财富
3、统计局数据显示 所谓消除绝对贫困 标准不过年收入 4000 元 注意是年收入
4、财政部数据显示 区区 5000 元的个税起征点 只有 6000 万人够资格交税
而中国人民对这些的承受力显然更强 但美国人显然不会 如果物价飞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他们就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
所以美国一次只敢批准一万亿美元的额外流动性 再多的话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人民能承受了
墙都修不好,还想修路?
当然不行。
我国的福利体系远比西方好。在我国,个人福利水平由努力程度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决定,以便鼓励人们艰苦奋斗,促进整体经济发展。我国早已消灭了剥削,努力的人一定是能赚到钱的。低薪人群多半是因为自己不努力,给他们发放过高的福利会使得他们变得腐朽堕落,更不愿意努力工作,反而是害了他们。相对合理的福利水平迫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来提高收入,这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国所有财富根本上来说都是人民共有的,高薪人士能够获得较高的福利是对他们为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奖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留在国内为人民服务所必需的。我国各类人群的福利水平都是海量专家精确计算出来的,是为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量身定制的,最有利于经济发展,修改了就会造成人才配置不均衡。
美国的穷人能拿高薪,一是靠精英收割全世界,二是靠国际地位和军事能力带来的美元霸权,不然你以为美国司机能同时开两辆车?我国穷人收入低的原因根本上来说是一是美国在技术领域卡脖子,二是军事能力逊于美国,国际地位不够高。要提高穷人收入,当务之急一是提高精英的收入,以此激发精英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精英,二是发展军事能力,提升国际地位。我国的福利水平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高薪人士的较高福利保证了我国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虽然全世界大多数精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申领美国绿卡,在美国设立账户,但是他们纷纷把工厂搬到我国,赋予我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技术进步,这样看美国不过是我国的后花园罢了。低薪人士较为合理的福利水平保证了我国制造业长期享受劳动力优势带来的出口优势,保证了财政在 GDP 中占据大头,这样国家有钱集中精力办军事外交这样的大事。靠着对外援助在亚非拉获得的广泛影响力,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等到在技术能力和国际地位上都超越了了美国,生活水平自然就上去了,自然就有牛排别墅了,正是所谓 “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是最大的福利”。作为普通人,要勤劳忠顺,要愿意配合精英为国家发展奉献自我而不求回报,不要超前追求福利,这样才能是上利国家,下利个人。
比如公务员和国企员工,那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了吸引最优质的人才为人民服务,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必须是最高的。广大的公务员和国企员工构成了社会的中层,也是社会主义最坚定的拥护者,壮大这一群体对构建现代橄榄形社会,保持社会长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对这部分人而言,拿福利也是革命任务,我们将来还要进一步扩大其福利,适当增加其收入,为其修建福利性幼儿园等设施,鼓励他们多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各类行政人员和企业家的子女也应该从小享受教育福利和就业福利,因为遗传学告诉我们聪明的父母就会有聪明的子女。作为聪明人的结晶,他们显然应该是最聪明的,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投资在这部分最聪明的人身上,最有可能培养出人才,回报率是最高的。由于这些人的父母享受较高福利待遇,也能负担他们出国留学的费用,这就更好了,利用美国的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他们学到美国技术之后更有可能突破卡脖子的问题,即使他们留在美国,那也是潜伏在美国心脏的炸弹,到了关键时刻对我国大有用处。
反之,有手有脚却赚不到钱的人则是咎由自取。我国没有剥削,只要努力一定是能赚到钱的,赚的比别人少必然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如果读书的时候不努力,没有考上好学校,那就应该毕业之后花更多的努力,去制造业成就自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如果既不想努力读书,毕业以后又想过得轻松,那怎么可能呢?在我国,努力工作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深圳地铁的广告鼓励人们加班致富赢得一片点赞;不想加班的潜在社会主义破坏者被苏州法院判决向公司赔偿;收了西方的资助妄图模仿西方工会以 “讨要薪水,减少工作时间和改善工作条件” 为名义破坏生产秩序的行为被网民迅速揭穿和唾弃。一些在网上卖穷的网红比如墨某最后总是被爱国媒体如留学生日报等发现与境外势力有关。如果这些人不努力,那就只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障碍。所以必须以经济手段迫使其努力起来。
如果按照西方的观点,降低基尼系数,建设福利国家,那么人们就会失去工作积极性,人才就会外流,这显然是包藏祸心。西方强调居民要在 GDP 分配中占据大头,这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合理消费,会把钱浪费在享乐上,真正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军事外交的时候却没钱了。西方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讨好选民一味追求普遍的高福利,这根本无法维持,除了促使工厂外迁和黑工泛滥,最终导致失业外,对工人生活和整体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普遍性的高福利实质上是好逸恶劳的懒汉对勤奋努力的人才的掠夺,人才是会用脚投票的,世界各国像马斯克这样优秀的人才,都会选择只把房子和账户留在美国,却把厂房公司移到中国,如此一来,美国就成了一个用来享乐的后花园了,衰败也是必然的。究其原因,美国资产阶级搞的福利政策只不过是为了掩盖阶级矛盾,用糖衣炮弹瓦解无产阶级的斗志,误以为自己当家作主,从而变得和资产阶级一样腐朽堕落并沉沦在享乐之中,本质上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
这是老美在摸着我兔的石头过河,照抄了。这个办法可部分提振美国经济,不过效果得明年才能显现,毕竟不能立竿见影,会有个时间差。事实上老美整体实力也并非虚弱不堪,只是较之巅峰时期有下滑而已,我兔与其差距还是蛮大的。星辰大海在前,但我兔尚需努力再努力。
这份法案是继疫情纾困法案后,拜登执政以来力图推进的另一重大经济议程,也是他的竞选承诺之一。不过,由于党内分歧和共和党阻挠,该法案的投资规模其实比最初大幅缩水。
这份法案主要将重建美国的桥梁、供水、电力系统,即为数百万美国人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该法案生效后,将为现有美国联邦公共工程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在 5 年内新增约 5500 亿美元投资,用于修建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完善供水系统、电网和宽带网络等。
今年 8 月,美国会参议院首先通过这份法案。此后,由于部分民主党议员试图将其与新财年支出法案 “捆绑” 立法,导致该法案在众议院搁置,直至 11 月初才得以通过。
其实在美国国内通胀加剧,经济复苏乏力,新冠疫情形势僵持等负面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拜登亟需利用这份基建法案提振其支持率。同时这份法案的达成,也表明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取得理想的成果。
但法案中的新增支出将在未来 5 年内分阶段实现,其在州层面的落实情况亦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份基建法案将在未来 10 年内推高联邦预算赤字约 2560 亿美元。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名义上通货膨胀是 6.2%,但是美国公布的通货膨胀的统计方法一直都是很 tricky 的,水分很大,实际上远远比 6.2% 高。下面是权威媒体根据官方数据和其他来源罗列的一些重要民生消费品的对比去年同期的涨价幅 …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看了很多工程科普,所有的大佬,局座,徐小刀,三一博士等都有提到基建狂魔这个概念,但基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其他国家反而没有那么重视?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最近这段时间,各种基建类的话题又登上了大众 …
知乎用户 环球时报 发表 首先,美方说的不是不支持台独,而是 “不会支持台湾改变立场”。 这和不支持台独的说法区别可太大了。 至于 “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这其实是威胁,而不是认 …
知乎用户 含笑 发表 说一件趣事,我们公司前几年在安哥拉做工程,修公路。因为远离家乡,公司去的时候带了一百多盘中国的影视剧光盘,有些人电脑里还有不少。刚开始就是下班后在办公室或者宿舍自己看,后来当地的非洲人很感兴趣,就在会议室的电视机上放给 …
知乎用户 济世医学生 发表 瞄了一下有些人的回答,完全没理解什么叫 “基建” 和“基建老化”。基建指的是公路,桥梁,供水供电之类的,指的不是你家建筑物外墙。 所谓的 “基建老化” 不是指的是外表旧了,不好看的,而指的是功能性已经出问题了,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