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到点就下班, 不装装样子了?
知乎用户 暴躁小朋友 发表 我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待, 恰如你, 发工资时一毛也不愿意多给的样子。 我是小朋友 希望你快乐 上班有害健康搪瓷 …
再更新:
现在正处级,月收入大概一万出头。
—————————————————————
好久没上,答复评论问题:
1、目前工资: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全算上七八千左右。
2、到副处年限:国家有规定的,部委大概 11 年(本科学历,研究生更快些)。再往上看缘法了。
3、学历要求:一般就是要求本科,国考当中没有对院校的要求,复试里可能有印象分吧,但能力还是最重要的。
4、职业选择:目前我还没有看清选择公务员是不是个好的选择,也不敢给你们倾向性意见啊。
原答案————————————
在部委里混迹了十二年,觉得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先罗列一下槽点:
1、接到入部通知后正式上班前,很有优越感地回了一趟家乡。
2、入部两三年左右,无师自通地学会用很爽快的语调跟领导说话:“好嘞!好嘞好嘞!”
3、老丈人更爱跟乡亲们议论国家大事了,但丈母娘对女婿的工资收入讳莫如深。
4、认识了一两个人,自以为看尽了天下丑恶。
5、工作七八年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都会,领导对自己言听计从,更可贵的是自己居然还很谦虚。
6、遇到别人推诿的,看不下去伸手揽过来,没想到没有功劳,只会担责。
7、当了个小中层以后,莫名爱背着手走路。
8、人到中年,什么都不敢做了,但凡有事儿都得找人开会、沟通、会签。
9、一直想辞职,一直不敢辞,一直还想辞。
10、……
我猜在部委的体验,比起任何一种职业,并无大的不同。对大多数非官非富的年轻人来说,一样是小山村来到了大城市,一样是小白掉进了大染缸,世俗的故事和套路都一样。但对自己而言,人生只有一次,选了这条路,喜悦和不甘都百分百是自己的。整个过程里,对于这份事业或是职业的认知和感受,只能说是波澜起伏吧。
我 2005 年毕业,加入这个中央部委。毕业前拿到手的 offer 还有几个,待遇高、前景好的也不是没有,可是确实没有部委听起来这么高大上。入部初期,在同学老乡间是光荣和自得的,但现实打击来得很快——当年 11 月的工资只有 1200 元,要不是因为还有集体宿舍住,几乎要去啃老。现在想来,那是入部刚刚三个月,就第一次萌生去意了。
这心思很快被掩盖,因为接下来就作为底层工作人员参与了一些高端活动,见到了高层,不能说心潮澎湃,但至少有了自炫的资本。只是那时还不懂得靠近大人物与自己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年轻的热情,一点机灵劲儿,懂一些叔叔阿姨不会的电脑知识,忽然就成了单位里的基层骨干了。几年下来,就本部门的业务而言,自以为是专家,政策制度都在胸中,随时侃侃而谈头头是道。这时候遇见第二次大的落差:回乡省亲,同桌那个连高中都没考上的发小,硬是白手起家混成了小老板挣到了王健林的那个小目标!
烦恼皆因比较。但在这个以金钱定义成功的社会里,自问还未修行到看淡这些的程度。身边的同事不断有人跳槽,薪水三五倍地上涨,底下是否辛苦看不到,但表面的锦衣玉食自由自在是刺激人的。加班、蜗居、大锅饭足够吐槽三天三夜不带重样。辞职的想法一直有,但并不坚定。无他,人怂而已。或者也还对自己骨干专家身份以及所获尊重的一些留恋。
提升副处是个煎熬历程,但到了这个平台,确实眼前开阔了些。嗯,我是指,在最初的喜悦过后,烦恼的来源更多了些。以前主要是处理事情,现在更多是处理关系。这个学习过程是磕磕绊绊的。所谓 “事情可以不做到,话一定要说到”、“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这种玄妙而辩证的真知灼见,大多要靠吃一堑长一智。以前总以为自己情商还不错,现在接受了思想再改造。你才刚上路哩。
第十二个年头写下的以上评论,应该还是很浅薄。我也常想,公务员这个群体总在纠结些什么呢?落差。那是自小优秀一路坦途后,与社会化成功渐行渐远后不甘的落差。那是小小螺丝钉在庞大国家机器里,找不到自我定位和成就时失望的落差。那是一片赤子之心掉在复杂人际网络里,拿不出来擦不干净烦躁的落差。
十二年了,别的不知道,至少知道应该匿名发布。
进入部机关已经十年了,非领导职务,四级调研员,现在三十七,985 本硕。
级别:硕士毕业,考到北京,入职转正后定副科级,我们机关的干部正科级之前都是按年份晋升,但是正科升副处级就是差额选升了,我从正科到副处级,六年半。同龄的很多同志已经早早踏上了副处级乃至更高的领导岗位,而我正慢慢地变成一个 “老同志”。
工作强度:噩梦级,八小时工作?那是不可能滴,加班是常态,按点下班就像是过节。开会、写材料、沟通地方厅局,协调安排工作,年初的工作部署,年底的工作总结,平时海量的档案录入(你没看错,就是这种低端机械性劳动),越是逢年过节越忙的工作节奏,曾经半夜十二点给从家里的被窝里叫起来去取特提。周六日基本休不全,十一春节七天长假大概率加班。
房子:排队等了好多年,刚刚落实,虽然价格在北京已经很哈皮,但是依然是一万大几每平米,位置五环外,不大不小,性质经济适用房,限制流通。2020 之前一直住单位的周转房,大郊亭,同志们懂的。现在已经搬家了,位置比广华差一些,慢慢适应吧。
户口:落在了单位集体,等新房房产证下来,根据机关房管部门规定,就得转出。
家属:夫人之前是地方省直机关公务员,实在是没有门路调不到北京,后来辞职到北京团聚投靠;孩子学龄前,长辈老人在带。
子女就学:不同的机关情况不一,有的部委还有共建学校,有的完全没有门路,我所在单位没有共建单位但是属于还能解决的,不过学校都是一流里面的尾巴或者二流。
通勤:地铁不到二十站,单程费用六块,自己开车不堵的话四十分钟,赶上高峰就得一个半小时。
工资:前面的回答已经很全面了,我就补充一点,我们机关第十三个月工资不是全额发放,只发工资条前两项,所以第十三个月工资只有三到四千。
食堂:这个要凡尔赛,早晨中餐自助花个几块钱,晚餐加班免费。该有的菜品伙食都有,不该有的都没有,但是赶上春节国庆还在加班的,食堂自助会非常硬,超级给力。但是不同于上面的某些同志,我们机关自助食堂是不准打包的,想往家里带的话去外带窗口。
母亲对于我当初没有报考家乡省会公务员一直不太开心,离得远,照顾不到。在她老人家看来:我的同学里留在老家发展的,有的当了国企二级公司的副总,有的也在省市级机关里提拔了副处,留学校里绝大部分都已经是副教授了。亲属里哪怕是学习不怎么出众的表姐,考公务员进了一个省厅的二级事业单位,也是母亲羡慕的对象,时长挂在嘴边。我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除了入职那一年短暂的虚荣,母亲再没有感到什么快乐。
眼瞅着奔四十了,三高糖尿病都有了,越来越感觉干不动了。
————————————————————————
各位道友,别再猜我是哪一个部委还有房子分在哪里了,我要是再说具体点,这个匿名就没意义了。拜托拜托。
20210616 更新~~~~~~~~~~
针对回答下朋友们提到的比较多的问题,做一些回应:
1、到了副处级的这个级别,为什么不考虑去地方工作?
答:部委机关的处级干部去地方挂职的情况不少,但是任职的情形不多,特别是我这种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到地方更是不好安排。
2、进入部委工作的途径有哪些?
答:不完全列举: 一是国考,二是中央选调,三是考基层公务员然后逐级遴选到部机关(有的朋友指出,可以跨级遴选,不必逐级,我本人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欢迎讨论补充),四是参军转业到部委。
3、进入部委怎么定职级?
答: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实习期满一级科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入部实习期满四级主任科员科员,博士毕业入部实习期满二级主任科员。军转的话,一般来说营级干部以下很少,理想情况下,正营定二级主任科员,副团定四级调研员,正团定二级调研员。
4、名校和高学历是否有助于日后提拔?
答:进入体制以后,大家都是一个起跑线。唯一的不同就是,如果你是清北本科出身,同时又很努力,会有一点点竞争优势(这一点点优势,也是竞争优势而非提拔优势,是酌定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本科非清北出身的 top2 硕博,在机关里数量不少,他们会被按照硕博应有的待遇定级定职,但是只被视为硕博,一般不会有光环。除此以外,不论是 985211,还是普通双非院校,亦或是军校,大家都一样。
5、海归报考部机关,是否受限?
答:就我的单位来说,不受限,身边就有留学回来考进部里的。我认识的有海归背景的友人中,有任职商务部、统战部和港澳办的,起码这几个单位不受限。
6、部机关的行事风格和职场准则有哪些?
答:我尽量描述一下,可能不够准确。一是层级明确上下有别;二是轻重缓急条理清晰;三是待人接物亲疏适度;四是工作中有为有不为;五是多做多听多看少说;六是遇事少解释多担责。
7、部委干部到地方工作时的作风态度。
答:到各地出差,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连伙食费都是要交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吃请和礼物,不安排工作以外的任何形式的游玩活动。
8、关于部委机关自助是否存在浪费。
答:并没有。一每天用餐人数是相对固定的,因为机关人数是固定的。二各大部委都在力行光盘行动,所有菜品每次做的分量并不多,吃光了会随时做出来补充。三各大部委机关都有相应的审计报告,后勤支出也在其中,相关情况都在公示。四欢迎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如果发现了有浪费问题,可以反映举报,可以公布到网上。
看着高大上,谁知其中苦?
*** 评论区不少人说,看了我的回答,基本都被劝退,其实我的本意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部韦生活,如果你看了之后萌生退意,只能说明阁下并不适合在部韦工作。
感觉同学们对待遇问题普遍比较关心,就先从待遇入手谈一下:
先说收入,进了部韦你这辈子就不要指望高薪了,别说跟互联网公司比,就是跟北京市功务员比收入都少的多(因为北 京市补助高)。 研究生毕业刚进入部韦每月也就六七千元,到正处级刚能过 10000 元。有的部韦有加班补助有的没有,即使有也很少。总的来说,除极少数外,各部韦工资收入相差并不大。必须说的是:部韦一年忙到头没有年终奖——是的,你没看错,部韦都没有! 算得上奖励的只有第 13 个月工资。如果你的另一半也是公 务 员,而且是自己花钱租房,那你俩的生活会很悲催。 可能有人会说:某某部灰 色 收入多…… 如果你这么想,我劝你还是别来部韦。
再说房子问题。很多同学想去部韦,就是听说部韦还分房子。 是的,现在还分,但第一不是白给,需要拿钱;第二,需要排队轮候。 部韦的房子实行两种分 配方式:付处级(含) 以上配 售;付处级以下配 租。 配 售的房子叫共有产权房,每平米大约 1 万元上下,地点少数四环外,多数五环外,面积 70-140 平,这种房子你可以传给孩子但不能卖。 配 租的房子五环内的居多,面积都不大大概 40-70 平,租金每平 30 元 - 80 元不等。 无论配 售还是配 租都需要排队轮候,主要根据入职时间、级别等,至于排队等待的时间,短的三五年,长的七八年,等十年以上也不稀奇。 而且听领导说今后的趋势是取消配 售,只有配 租。 在分到房子之前大多数时间,你得自己租房子住,如果你想离单位近点,那么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四区一个单室租金起步五六千元,你只能跟别人合租;想独自租房还想便宜,对不起,你只能去五环外甚至六环外。
关于福利,一般部韦过年过节会发点东西,米面油之类的。食堂嘛,好的单位办的不错,不少于 8 个菜,味道也好,还有水果、酸奶、点心啥的,差的部韦一是菜的样少,二请不到好厨师菜做的不好吃。部韦食堂都是供应三餐的,如果你是单身狗,而且不怕起早,恭喜你,你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单位解决。至于餐费,象征性每顿 1 元,如果你成家了,晚餐喜欢回家吃,而且不爱做饭,部韦食堂一般都允许打包饭菜回家。 部韦一般都有医 务室,看小病不花钱,开药也极便宜,理发室、澡堂、洗衣房一般也都有。 关于宿舍,现在大多数部韦都不给了,因为资源紧张,其实就是给了也没多大意思,就能住一年,说穿了就是怕你刚到京城没租到到房给你周转一下,地点一般四环内,都是老破住宅,一套房子里得住好几个人:单室至少住四个,卧室、厅各 2 人,以此类推。
至于协助职工子女入托入学,一部分部韦还有这待遇,很多都没了。就是有这待遇的,可以送去的学校也没有人大附中、四中这样的一流学校,一般至少全市排名十几名开外。
再说工作状态。 大多数部韦工作都很忙,加班是常态,越是强势部韦越累,平时每天晚上干到 7、8 点钟左右下班是早的,晚的就要加班到 10、11 点钟。一些单位周六周日至少加班一天。部韦总加班的原因,一是确实事太多,工作量大;二是由于保密原因很多活不能带回家干,只能在单位干。
组织及参加各种会议、打电话、写汇报材料、汇总各省数据报表、起草和修改文件(一个需要下发的文件改七八稿那都是常事)、找领导签字(很多文件需要本委其他司、局 领导甚至其他部韦领导会签)…… 这些就是你的日常。 有时到人民 大 会 堂那种地方开会或参加高端活动,甚至可能见到国 家岭导人,你会有一种踌躇满志、指点江山的错觉,然而会议(活动) 结束,你却不得不挤地铁回单位,这又让你跌落到现实…… 至于出差调研、开会也是家常便饭。到下边办事 ,副省长、市长都跟你笑着握手,开会时你提的问题下面人都毕恭毕敬的回答,吃饭时大家都向你们几个人敬酒,称你们是中秧 领 导,这时你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职 务晋 升方面是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硕士毕业一年转正期后定四级主任科员,之后付处级(四调) 以下二年一晋,一点不耽误(另外,每次被评上年度优秀功务员都能相应将晋升时间提前若干),从一级主任科员(正科最高档) 晋付处(四级调研员) 开始,各部韦就不太一样了,有少数部韦仍然毫无限制,到时间就能晋,而多数部韦则必须排队,差额晋升。只要个人别出问题,退休弄个国家正处级(一级调 研 员,相当于普通地级市政府直属各局局长那个级别)是最差的,竞争不是特别强的部韦混个付 厅 级(二级巡 视 员,)退休一般没问题。 不过要想做实职,那就一看能力,二看背景,三看机遇了。从付 处到升正 处时,如果没有基层工作经历,这时就需要补了。
说到同事关系,部韦要比基层简单的多,同事之间工作时间以外基本上很少联系,由于大家素质都很高(多数都名校毕业,现在进来的基本都是硕士了),互相之间相处都很和谐客气,彼此配合得很好,基层单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极少,上班时间都在忙各自工作,没有扎堆唠嗑串办公室的。司 里每个处 室人手都不够用,总是借调下面单位的人员帮干活。 部韦里不是没有小人,但确实有一些从业务能力到人格魅力能让你非常佩服的领导和同事,没有他们我也许坚持不下来。
至于北京市户口,这跟北京市公 务员一样,都有,一年转正期过后落户。现在由于北京 市收紧了户 口政策,连进央 企想得北 京户 口都难了,只有功务员毫无问题。
作为一个部韦 功务员,还是有一些值得自豪的地方的:因为你服务的地方是国 家顶级机 关 ,你起 草的每一份文 件都可能关系到全 国范围内一个行业的整体兴衰,你对下边省里部 门讲的每一句话,他们都会认为代表了中 秧,代表了国 家的态度,所以,虽然你只是个科 员,但肩上的责任重大。
对于众多有志于报考中秧部韦功务员的同学们,我想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千万不要只想到表面上的风光,你一定要扪心自问:我是否能吃得了这样的苦:
每天早上早早(部韦是 8 点上班) 从租的小房子里出来,和芸芸众生一起挤密不透风的地铁,倒车,至少折腾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每天晚上加班到 7-10 点,回到家可能都半夜 11 点半了,好容易盼到周六周日,处长一个电话告诉你还得加班…… 心心念念排队等着配 售的房子,可是等了五六年仍然杳无音信……
我认为同时具备下述条件的人才适合报考部韦:
一、具备远大政 治抱负,有兼济天下理想;
二、意志坚定,肯于吃苦;
三、家境殷实甚至很富裕,父母能够替你拿每月租房子钱(否则你自己那几千元工资,即使和别人合租,去掉租金和其他花销也剩不了啥了);当然家里有实力干脆直接全款买得起北京的房子或付得起首付和月供的就更好;就算是配 售房排到你,那也需一下拿出几十万元的。
四、不对金钱过于追求。
五、个性不太强,能够忍受各种约束。
如果你不符合上述条件,我劝你还是别遭这罪了。你就是勉强进去了,没过几年也会想逃离。
————————————————————
回答一下评论区比较普遍的两个问题:
第一、某某部好不好?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什么叫 “好” ?
如果你指望的是收入还高、分房还快,工作还轻松,不好意思,这样的部韦根本不存在。
收入我前面说了,期望高薪的别进部韦。
想分房快? 你可以去 ZB、ZJW 这样的单位,三四年肯定分到,但是,天天加班到 8-9 点,甚至有时后半夜,周末常常不休息,ZJW 一次出差 3、4 个月以上是常事。你觉得能受得了不?
想工作轻松? 推荐去各敏主挡派钟央,那里闲得要死,但房子之类的待遇就别抱太大希望了。
想进步快? 那请去党 口,那边普遍比郭务院各部韦晋升快。
第二、非 985、211 院校出身的是不是很难进部韦?
这个要分开说。
一种是需要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双非院校毕业的常见。
另一种是招应届生的岗位,最后录用的人员基本以 985、211 毕业的为主,双非的不是没有,但极少。
为什么呢?
因为应届生竞争更激烈。几百人争一个岗位很正常,过千的也有。 你不能不承认,985、211 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是要高出其他院校一大块的(即使是本科 211,研究生 985 或者本科双非研究生 211,其素质也是出众的),因此,到进面试的时候(部韦多数 1:5 比例进面),已经是以 985、211 为主了,到最后录用时就更不用说了。
总体来说是一份优势很明显,但缺点也十分突出的工作吧,是的,一份工作。
对于有理想,有 zz 抱负,对自己想要什么想得很清楚的人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工作,如果有幸在收入相对高一些但又不很忙的部委的话,那可以算是神仙工作。
但如果你心思不够缜密,或是骄傲自大,或是不善表达和人际交往,或是不喜欢任何务虚的工作,或是接受不了增长速度很慢的工资,或是天生爱打破规则不喜欢各种规定和限制,或是喜欢经常换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工作,或是情商不太高… 等等吧。只要你确定自己满足其中一条,那你在部委都会很难受。
先讲一讲在部委的工作内容,状态和感受(比较啰嗦,如果对比较敏感的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往后翻)
部委大大小小有几十个,有中央机关(严格来说不算部委),有组成部门,有直属机构,有直属事业单位,有 gj 局,也有参公。部委每天的工作内容大致如下:
业务部门,主要是办文和办事。办文一般是围绕着自己处室的主要业务收集 / 整理 / 起草 / 翻译材料形成报告,或是对其他司局 or 部委交换过来的文件进行办理或研提意见,自查后交处长审阅,改几轮后报司局领导阅示签字,最后交换出去。办事则比较杂,但业务部门的事绝大多数还是会跟本处业务有关,所以和其他司局,部领导或是其他部委的交集比较少。
行政部门,主要是办文,办会,办事。综合行政的办文很日常,有一套标准流程,如何交换,如何批文,如何分派,如何报请,如何退文等等,主要是程序上的文件。当然业务也有,多半是普遍性的事项,计剪工作啦,安全工作啦,培训讲座报名啦,人员的流动啦有关的文件。办会就比较多也比较重要了,比如司局务会议,部门之间的工作会议,司局领导的会见,各种 dj 活动,部领导的莅临,自办讲座培训班,还有一些自己组织的活动等等。办事就非常多了,上到直送件、与部领导秘书或者两办沟通,中到收送件、接送人、打电话、处理敏感问题,下到每周帮司局领导打扫办公室、盘算办公用品的使用和搬耗材等等,可以说大事小情都要会点儿。
工作状态的话,同一个部门处室之间,同一个部委部门之间,不同部委之间都有很大差别,但总体上来说:
第一,部委是比较忙的。从直观角度讲,忙体现在我们八点上班,几点下班不一定,早的话七八点,晚的话十点以后无限期。当然这样的强度跟很多市场化的公司单位没法比,但是在部委工作千头万绪很乱,再加上人际上的事,很多时候人回家了,事还在脑子里或者手机里。况且又没有加班费 QAQ… 举个例子,如果部门要换领导,在老领导走了以后,他的办公室应该怎么办,全部清空?那办公用品留不留?基本文件留不留?之前那个办公椅换不换?老领导留下的东西怎么办?这些你可能觉得都是小问题,但你细琢磨琢磨…
第二,就是在部委要很谨慎。
一是礼节,在部委,处领导就在一个办公室,司局领导每天至少也要接触几个来回,如果在重要处室或者综合处还要经常跟部领导和秘书打交道,偶尔还要跟其他部委和更上面有来往。如果不会说话,不懂礼仪,不知道消息,那就会经常冷场和尴尬。平时一不小心还容易得罪别人而不自知,因为很可能人家还是会跟你很客气,保持表面上的和平,但放下电话关上门就吐槽你甚至骂你。我们单位其他部门某处有个文找不到了,一直在让我们帮忙找,每天催每天催急得不行,半个月过去了最后在自己那找到了,然后就过来飘飘地说了一句,不用找了找到了,然后就走了…
我……
一些被有些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是糟粕的东西,在这里很流行,也很管用(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人际上的东西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别人自己什么都做不成,在体制内尤其如此,这不是大家闲的,也不是什么不成文的规则,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即便是再大的领导也要会说家常话,即便是小朋友也应该懂礼貌。更何况,人在江湖要虚心学习,跟随大势而不随波逐流,做到不卑不亢才是本事。)举个例子,部门领导在会客,我们处长要出去办其他事,临走前嘱咐我们处的一个姐姐,一定要听好,领导那屋门关了,就要迎出去送一下客人。结果领导和客人聊完了,门咔哒关了,这个姐姐可能在忙没听见,我们领导已经在处门口喊我们处长的名字了,说 xx,出来送一下。这时这个姐姐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 领导只能尴尬的说,我亲自送你上电梯吧。然后那个姐姐在后面灰溜溜地追… 亲自是敬语,一般我们自己说话是不会用的,但领导明显是不高兴了在用话戳人。你可能觉得这也太糟粕了。但这反映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工作状态,也就是那根弦绷紧了没。
二是规矩太多,一个不小心就容易犯错误,无论是忘了,失误了,没想到还是什么,这都不是理由。你的一个错误轻则要让程序重走一遍,重则毁了所有人的工作成果,甚至会导致整个政策运行出现问题!举个例子,一个文件,因为一直在草拟和部门内修改,耽搁了大半个月,最后其他处室没意见,领导签了字以后开始征求其他司局部委意见,最后快会签完了… 发现文号跟其他文件重复了,因为这个件一开始在拟,用的文号也是靠前的,但由于没发出去,这个文号就被后来的文件用了。之后这个文件再发出去,就重复了,这一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程序要重来,麻烦完同事麻烦领导,除了自己人还要麻烦外部委的人,最重要的是这个纰漏直接导致文件发布延期。
三是清贫。相信终于说到有些同志关心的话题了。部委工资低,没啥福利,除了工资以外一分钱没有,这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在北京,住房要靠租,交通靠地铁或自行车,吃饭吃食堂还要带馒头和熟食回家,穿衣服不能太随便也买不起 “太随便” 的衣服。排房子太难了,报销现在也特别严格不倒贴钱就算万幸,买车?想啥呢… 而跟你同一届的同学们呢?大家虽然各有各的难处,但至少人家挣得多,出手大方,生活品质相对高一些。而且据我所知,我们工资已经是部委里相对高的了…
但说了这么多丧气话,我还是要谈谈我在部委工作的感受,我在部委工作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和比较善于观察等原因,还是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的,所以我相信我的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部委公务员的现状。
首先我觉得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于其他答主说的一般只出现在入职初期的顶层设计感,也来自于我每天不断的观察和学习。其实,部委每天工作确实比较重复,但仍然有深不可测的东西可以学,只要你还上进,你还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你还沉得下心来观察,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其他工作学不到而且受益终生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虚心。其次,我感觉很幸福,虽然刚才说了很清贫,但一方面这份工作稳定,有稳定的前途,稳定的内容,稳定的待遇,稳定的住处,稳定的时间。一方面,在你有个人的大小困难时,会感受到机关对你的包容甚至帮助,这种软性而日常的好处,是很难量化但真实有用的。比如你生病了要看病,比如你真的拉肚子要迟到,比如你要接孩子暂离一段时间,比如你想办点什么私事… 人都有难处,只要心里有数,别太过分,记得加倍努力工作来弥补,那就是一个上乘的公务员。
而且,我感到舒服。在部委工作,出于很复杂的原因,你的工作和生活会泾渭分明,工作上的事和同事们不会太多侵入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也不可以代入到工作。上班时间,我就是一颗螺丝。下班以后和节假日,我就有我自己的生活,我是一个爱好特别多,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所以这样的节奏让我非常满意。
此外,部委的人际关系相比于体制内其他地方那可是简单多了。这对于不太善于或者懒得经营人际的同学来说是个福音。大家各有明确分工,也不涉及利益分配,又都是高学历人才(我司局人均 top2)。所以不用担心这方面会糟心,再说平时也忙得很没工夫搞那些弯弯绕。只要平时办事说话情商在线就没有问题。
其他的感受概括说说吧,不歧视(我们单位的女性至少占到一半),旱涝保收(如疫情期间),牛人扎堆,做的事也属于顶层设计。
说点大家关心的事吧:
1. 工资。12 月工资 + 第 13 个月基础工资,无绩效无年终奖无各种奖金。大多数部委刚毕业的硕士目前是 10-12w 的水平。
2. 医疗。不走保险但是大比例报销,90%-95%,且不设最低门槛。平时看病可以去单位里的医院,开药也是极其便宜。定期体检啥的就不说了。
3. 住房。公积金 12%,没有附加。可以落户,配偶和子女也可以。有房子,但是配售要大排名,且大多数是老破小,好在我们单位人不多还算好排,配租的话租金极低,可以长住。
4. 子女教育。子女上幼儿园和小学可以通过共建的学校来解决,但这个现在不是每个部委都有了,而且涉及到买了房户口跟不跟着走的敏感问题,上不上得了还要看情况。
5. 其他。养老就不说了,然后所谓实权也不能转化为收入。如果要说福利,单位管饭,工会小福利以及小卖部自由?女性产假弹性大,受照顾多,但忙的部委可能女的要当男的用了。采暖费补贴啥的应该不算福利。
6. 钱途。和市场紧密的部委可以选择在有个一官半职以后跳出去,薪水上升的倍数看个人能力和所在部委能带来的价值,少则三四倍,多则十几倍。想继续好好干的话,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如果有运气加持,则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生经历。
7. 晋升。最快的话,7 年副处。后面要看基层经验和有没有编制和位置了。有能力又肯努力的人到司局级实职没问题,快则 16 7 年,慢则 20 年。如果比较平庸的话退休前混个二级巡视员也问题不大。特别优秀的可以到正司局级,至于再往上,记得回家看看 zufen 冒没冒青烟。但前面也提到了,职位的上升并不会提高多少收入,真正带来的只是职权(但首先是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和所谓地位。所以说如果有抱负不在乎,就是一条很光明的大道。如果家里有钱或者另一半高薪那也挺好的。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时间可以聊聊我是怎么上岸的以及国考经验。
几个高赞回答讲的待遇在大体属实基础上稍微偏低了一些,我也不匿名了,毕竟只讲普遍情况较少具体到个例估计问题不大~
第一,关于收入。除了公检法银证保等特殊行业因国家特批比普通部委公务员高 30% 左右外,大部分部委公务员是试用期 5000 到 6000(有些说试用期 3000 左右的耐心等一等,过完年会补一部分,平均下来也会到 5000),转正定四级主任科员的话 7000 到 8000,四级调研员 10000 左右。说的都是到手的所有收入,采暖费十三月工资平均到个月。因为每个月要扣 12% 的社保加职业年金,而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 12%,所以税前收入基本等于到手收入 + 双边公积金,也就是在前面说的数字的基础上加 1500 到 2000。所以说部委公务员公积金比工资高的可以休矣,完全是谣传,除前述特殊部委外四级调研员以前不会超过 2000。当然,那位说自己当正处长了一个月 8000 的匿名朋友,要么可能近五年都没看过工资条了,要么就能猜出是哪个部委了。**确实有极个别部委(大概四五个吧)工资远低于我说的数,但是在分房、子女教育和工作强度这 3 方面的至少 2 方面是有补偿的,**也不能只讲苦处说啊,哈哈哈。
第二,关于分房。分房上是各大部委差异最大的环节(近两个月我业余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综合各种信息分析下来,说差异不大的往往是分得快的)。对于 15 年以后入职,70 多家副部级以上单位的平均水平是这样的:入职有宿舍,硕士是两人一间,一般离单位很近但是住宿条件很差。宿舍说是单身宿舍,但如果结了婚愿意自己分居住在宿舍一般写个申请也能批;工作三到五年有配租房,租金 2500 元左右,面积 75 平左右(有些单位是试用期一过就有配租房,但代价是面积只有 40 到 50 平,租金有的 1000 出头,有的也 2000 多,这种房子大多是腾退房,甚至不一定是国管局自己的),位置目前好像以通州和海淀西三旗为主;**工作八到十二年有配售房,价格一万五一平,90 平左右,大概是市场价的四分之一,**位置看运气,虽然都是四五环外,但也有东西南北之分。**说要排队十五年以上的部委,确实也有那么几个,**但进去的人要么衣食无忧为了实现理想,要么是志在干几年之后出来的,毕竟部门特殊资源也多,只要不进纯后台部门,出来是可以合法置换的。另外,几个众所周知分房快的部门,比如两办纪委高法高检工作强度和进入难度也是同等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分辛苦一分收获。至于还有几个工作强度没有那么大但是分房也相对快的部委,前几天大老虎所在的部委就是一个,人大政协则看周期忽快忽慢,党派特批自建房的进度也待观察,这些是否能持续存疑。
第三,关于晋升。职务职级并行改革之后,因为把科级和处级都分了四档,而很多央企和事业单位并没有跟进,所以对部委来说,前期反而是慢了。以前某些强势部委 25 岁硕士毕业,31、32 岁副处长的,现在大多更接近 35 岁。**不同部委之间前期提拔速度的差异,主要看部委的惯例是把优秀名额给处长还是给新人,**这个和部领导风格以及工作强度都有关系,整体上也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毕竟大部分部委的关系户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夸张,至少远好于金融央企总部和部分工资高的实业类央企总部。至于处级,职务职级并行改革之后,有半数以上的部委三级调研员以前都是两年一提,到二级调研员才开始卡,说处级排了六年半的可能发生在改革之前。当然,实职没有那么容易,文字能力、沟通能力、关系、资历四者怎么着得具备两点以上才能获得兵头将尾的处长职务。
第四,说选择。还是那句话,当你不知道怎么选时,去看看近五年北大清华人大这些 “智商顶流” 的选择会很有参考价值。总的说来,部委近些年的吸引力在下降,尤其是对于二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子女更是如此,毕竟他们大部分人很难做到 12 年不买房死等部委那套房。**近些年,近部委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要么衣食无忧(多出现在实权部委),要么是非常想留北京的小镇青年(无贬义),二线中产大多汇聚在了金融央企和十几家收入较高的实业类央企总部。**这些年部委招录学校档次下降也是这种趋势的反映,**当然发改财政银证保高法高检依然很吓人,两办因为各种原因名校情结没那么重。如果是二线中产对部委有执念的,就一句话,别听辅导机构瞎忽悠,**选个分房快的部委比什么都是在,最好是那些低调些的,录取难度和工作强度都没那么大。**至于那些属于这个范畴,最靠谱的办法是挨个问近五年入职的同院系师兄师姐或者关系好的辅导员,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整体上党口快于国务院口。
第五,关于部委事业单位。部委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远大于部委之间,选择的话一定要擦亮眼睛。整体上;公益二类的收入比公益一类高;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的比以管理岗为主的收入高;除了某两个机关本部分房快的吓人但下属事业单位完全不参与的,党口事业单位比国务院口的略好(因为现在大部分国务院口事业单位不分房了,党口的不少还分)。没有直系师兄师姐可问时,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看这单位近三年的招录人员名校比例如何,违约金条款是否苛刻(越苛刻单位越差,说明除此之外单位已无别的留人手段)。想拿部属事业单位(毕竟现在三大可留京体制内单位部属事业因为招人多待遇差算是门槛最低的了)做跳板的小伙伴要关注单位的同意报考政策,因为服务期内辞职是你的权利,但是否同意报考确实是单位的权利。另外,由于近些年待遇的原因,除少数有审批权的单位外,想从部属事业单位向央企跳的难度越来越大,毕竟待遇不好的央企跳了也没意义,待遇好的直接从机关里要人,不要事业单位的。
最后,说点题外话。之所以这类讨论下都会有不少喷子,除了刻意找事的之外,部分是因为不愿意承认只有 “同等硬件条件” 下才有比较的意义。比如拿部委工资和中小企业比,和 6 亿多月收入 2000 以下的人比,这个就意义不大了,毕竟学历、毕业院校、专业水平、文字能力等从普遍意义角度肯定不一样,当然要举个例肯定还是能反驳。部分是因为忽略了代际,老拿 08 年甚至 03 年前入职的人去比,说你们过二十年后不就啥都有了,这种父辈劝我们进部委时也比较常见,但因为中国经济坐电梯的 10 年奇迹(1999 到 2010 左右)也很难再有,北京的房价奇迹和之前宽松的分房政策不会再有,**所以到近五年新入职的小伙伴们 45 岁时,大部分经济上不如现在的老处长是常事,当然央企也这样。**还有就是部委和金融央企总部互看不爽,这个我在之前一个回答里比较的很清楚了,抛开理想情怀以及萝卜白菜各取所需的原因,大部分去部委公务员的是因为性格不够活络且搭不上金融央企的关系(我就是),去金融央企但还说部委好的可能是考不过笔试,所以也就只能知足常乐了,哈哈哈。都是泛体制内,大富大贵是不可能了,经济上的 “紧平衡” 还是勉强可以的,不说牺牲奉献,至少也要踏实干活廉洁奉公~
某部委副处长三调。
你想象中的部委公务员:
名校毕业,30 来岁处长,40 来岁司局长,熟悉分管业务,指点江山,能量足以覆盖一个行业,潜在市场价年薪几百万。
实际上的部委公务员:
很多人本科出身双非,甚至还有三本,处级调入机关的原生学历更差。
很多人从没当过长,沿着主任科员,调研员,二级巡视员的轨迹退休。
很多人退休前没有直接从事过任何与经济社会管理有关的工作。
绝大多数人跳槽不具备任何市场竞争力。
很多人认为的部委公务员是这样的:40 来岁,就职于某部委,当了个有点权力,但是却不那么忙的处长、副司(局)长,住在单位分配的位于三环内的 100 平以上三室房,自带重点学区,关键离单位距离还不远,每天早上六半点起床,浇花遛狗打太极,八点半前到单位吃可口自助早餐,中午吃 20 多道菜的自助午餐,外加酸奶和水果,为了减肥,不吃主食只吃菜,晚上五点下班,六点到家遛狗,七点带着老婆孩子看电影,九点半回家,十点半交公粮,欧耶,又是美好的一天。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一个电话就能办成事,身边经常有名商富贾,莺莺燕燕,最好还有个红颜知己,红袖添香。家里父慈子孝、夫妻和谐,每年带家人出两趟国旅游,什么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咖喱肉骨印尼九层塔。。。平时去搞个学术报告,去高校讲讲课拿个讲课费,没事的带家人听个讲座或者音乐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打住打住,再想就该霸道总裁爱上你了,除了年龄、职务和食堂伙食,别的一概是你想多了。副部长都没这么爽,何况部门普通公务员,或者中层干部。。。
以前有机会,我曾借调去国家部委干活,在那里是真的,让我知道什么叫藏龙卧虎,什么叫举重若轻。
还记得,我第一天走进办公室,对桌的中年人友善的招呼我坐下,并给我交代任务,他条理清晰,句句说到要害,真的,要是让他来做演说,我听一个小时都不带打瞌睡的。那时才知道他是这个业务处的处长,我只觉得,他好年轻,但是看待问题好有深度,几天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他的学历是清华的博士。。。他这个处是刚刚拆组新成立的,当时只有一正一副,再加 2 个科员,恩,一个正处级单位,就四个人,七个编制,因为打不开点,所以又从地方厅级借调了五个人来帮忙干活,而我就是这五个苦力之一。我们这几个苦力都是普通大学毕业的,这个处的副处长是位漂亮的八零后小姐姐,她的履历一样漂亮,某市的高考状元,北大的本硕。这个处的另外两个科员,也都是名校毕业,一个是南京大学的硕士、另一个是吉大的博士。
每当看到部委编制,我都想起我刚上班,对桌的 62 年的大哥,53 岁的时候终于熬上了副科。想起原来有个好友在我们大连的铁路公安处上班,部委一个处就那么十个人不到,整个大连铁路公安处也是个处级单位,2000 多号人。。。请问我那位好友什么时候能有出头之日?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每天回到宾馆的都是晚上十点以后,但是依然很开心,**这种开心不是金钱所能带来的体验,而是一种历史参与感。**我的名字不会被历史记住,但是我却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法规的起草和制定,这种感觉就仿佛我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那一年的借调,我根本不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一部影响整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我记得,后来,我回到大连上班,有次中午食堂吃饭,电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是《XXX》于 xx 年 xx 月 xx 日正式生效实施,我脑海中回想起的是某个深夜,那位文质彬彬的处长,就某个条款,问我是怎么理解的,在之前的工作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并且让我留下来校对一下,看看语序通不通,有没有错别字。。。。。。那样一种使命感,参与感,是普通工作所不能给予的。
去部委上班,一般都是追求政治上的进步的。
一般来说,部委的政治待遇有保障的,正处级以下都是按年头提拔。现在部委,很多 87 年 86 年的副处长了,最年轻的我听说都有 82 年左右的副司局级了。
举个认识的小伙伴的例子,中央某部委,985 硕士辛苦考进去了,一个月到手工资 6k 多,年底多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年终奖,有宿舍有食堂,东城区集体户口,每月公积金加房补 3600。你觉得一个正部级单位,这样工资高吗?这点工资在北京怎么过呢?
但是你知道他们还是公费医疗全报销吗?他们能排队等着分房子吗?在北京分房哟!你知道他们孩子上幼儿园、小学都能给解决不用买学区房吗?
还认识一个朋友,某外国语专业院校本科毕业生考进去了,一个月到手 5k 多,但是驻外补贴多,看地区情况,有些地方一年算年薪 40 来万到手。为什么,远离祖国,长期驻外,才有这么多钱!一般来说,外交部新人驻外 4 年派遣,商务部 2 年,外派都拿美刀,补贴还是很高的。
那么一般进入国家部委的人,都是通过什么途径的呢?其实本科生也可以进去。关键是你提前有打算,有铺路。
先讲讲最容易的吧。学校报的好,专业选的好,进部委没烦恼。
一、请百度这个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然后进去读个王牌专业,本科毕业后,各大部委各大总局都有人抢着要你。
二、请报考下面这些学校,并且学小语种。。。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二外、北京语言大学、以及各大冠名外国语的大学,四川外国语啦,大连外国语啦,等等等。学法语、西班牙语之类的比较好。
大学期间就有外交部、商务部的单独考试,考上了你就大四毕业直接去上班。
三、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每年国考,部委就招那么几百人,其中以外交部招人最多,其次还有商务部,只要你英语够好,你本科毕业就能报名。不看你什么专业,按照英语一、二、三、四报名,反正会加试一门英语。小语种也可以报名。
所以说,学好英语非常非常重要哦!
国家部委除了外交部让本科就能报名外,别的单位,基本都是硕士起步。
这是普通人常见的关于部委公务员的考试方法了,这个也是最难的。
四、中央选调
这个就是几大牛校,清北人大、复旦、交大、南京大学等等这几所 top985 学校的硕士学生才能报名的神仙打架。基本不看你什么专业,只要你硕士是这几个学校,并且学生干部呀,之类的简历越丰富越好。
你只需要和同学竞争,基本上 5:1 的面试,也是很残酷的。
但是考试难度确实没那么大
五、中央公务员遴选
这个就是你先成为公务员,然后读个非全研究生,等着年限够了,就可以报名。本科学啥专业都行,主要是你必须已经是公务员了,考不考的上就各听天命了。
遴选还一个问题就是你单位必须有报名推荐表呀,你一旦报名,全单位基本上都知道了。。。如果考上了还行,如果没考上,想想同事们的眼神吧。
这个问题我之前是回答过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答案,觉得不够深刻。另外,最近 2021 年的国考报名已经截止了,中央遴选又开始了,所以这段时间也有很多小伙伴咨询在部委工作的状态。
通过跟他们沟通,我发现大家对部委公务员普遍存在着一个比较深的误解。就是觉得部委公务员是光鲜亮丽高大上。
从他们的语言文字里也能看出他们内心对部委公务员的那种向往。其实这里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和信息不对称的。所以我决定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再次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由于这个问题问的是部委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打算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去论述。
怎么理解这五个字呢?首先从工作的角度讲,如果你在部委工作,哪怕你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但是你会发现你日常的工作中涉及到的都是对某一行业,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甚至整个社会起全局性作用的事情。
中央部委基本上每段时间都会出台一些红头文件。这些红头文件影响着这个国家某个行业领域的的发展方向。如果你再不回工作,那么很有可能。最后出台的文件的第一稿,第二稿就是经你之手写出来的。虽然你在起草这些文件的时候并不能太多的加入你的思想,因为实质性内容的东西都是上级领导。研究之后告诉你,让你往哪个方向写,你就往哪个方向写。但是在具体的措辞方面,你是可以在文件里体现出你的语言风格和特色的。
当然,这些面向全国性或者国家某一领域的红头文件,从你写到最后出台,可能中间改了 30 遍,50 遍 100 遍。也可能你最初那一稿的内容到最后出台,只采纳了 3% 或者 5%。但是你毕竟参与了这样一件事情。特别是当这些文件经过千锤百炼的修改。发布以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进行报道的时候,你在家里打开电视,你是会有一种自豪感的。因为你是这件事情的全程参与者。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由于你工作岗位的关系,很可能你会有机会参加一些非常高大上的活动。当然你都是陪领导去参加的,在这些活动上,你能有机会出入一些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地方,你能见到一些之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人。举例:如果你是科技口工作的话,还能够见到像袁隆平爷爷,钟南山爷爷这样的大科学家。如果你在广电系统工作,或者在文化部门工作,或者在全国政协这样的单位工作,那么每年开会的时候你还可能见到一些知名的明星,因为好多明星都是全国政协委员。我的一个在政协工作的朋友,之前就给我发过一张开会的时候和周星驰先生合影的照片。
除此以外有些时候一些次要的晚会,比如有时候的中秋节,晚会元旦晚会,还有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节目的录制,他们是需要有人来给他们凑观众的。因为有些活动是不对外公开售票的,但是又不能没有观众捧场,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倾向于从各个部委里面借人来凑数充当观众。因为部委找的人不用政审,比较安全。如果运气好的话,嗯在相关节目播放的时候,摄影师可能还会给你一个镜头。
上面说的这些事情,虽然有的人可能并不感兴趣。而且你参加的多了的话,你也就没那么高的兴致了。但是我也并不想摆出一副超然物外的姿态。毕竟大概率来讲,对一个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能到达这样一个平台参加这些活动,内心都是会小小的激动一下的。
那么既然是冰与火之歌我们刚才说了火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冰。并的原因主要是部委的工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北京市的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是一个倒挂的状态,也就是层级越高的收入越低。因此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工资是最低的,北京市的公务员是第二档,北京各个区的公务员工资是第三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公务员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出的,那么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工资就是中央财政出的。当然地方的公务员工资也有一部分是中央支付的,但是地方政府他们有税收,每个省的经济发展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它们在中央给拨付的工资的基础上,还可以给本地的公务员发一些津贴补贴。因此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他们基层的公务员,北京市政府给补贴的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就呈现了这种。工资和层级倒挂的现象。
那么部委公务员工资到底有多低呢?如果一个本科生刚毕业的话,大概每个月到手刚刚七 k。也许一些北方欠发达地区的小朋友会说,刚毕业这个数也不低啦,但是你要考虑到你这是在北京生活,很多部委是没有宿舍的,你还要租房子。然后你每天上下班通勤要坐地铁。如果你是光棍儿一个人的话。那么刨去这些必要的开支,每个月可能还能剩下两三千左右的钱。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年轻的 father 或者 mother,或者是一个需要还房贷的房奴。那么这些钱基本是根本不够花的。
而且现在在北京,如果你希望买车的话是要摇号的,如果是新能源汽车是需要排号的,新能源汽车的指标已经排到八年以后了。摇号的话,几乎中签率和买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所以在你取得车牌之前,你也是不能买车的,也许你想我在老家买一个车开进来就可以了呀?对不起,现在北京市规定一个车一年只能办 12 次进京证,每次进京证的有效期是七天。
所以很多中央部委的公务员都是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包括一些厅局级领导。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只是想表达,如果你想在北京过上那种五六线小县城里边儿有车有房很滋润的日子。你通过考部委这种方式是无法实现的。
有时候我和我们领导一起去外面开会,比如说去人民大会堂,然后刚从这么高大上的环境中出来,立马就回到了现实,扫了一辆摩拜单车骑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回家。
还有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就是你在地铁里接到跟业务相关的电话。有时候信号不好,你需要大声的喊出来,对方才能听到你说的什么。而你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年轻,坐着地铁,嘴里高喊着一些国家大事,有时候周围的人会觉得你疯了。因为他们认为能够打电话聊这些事儿的人是不应该坐地铁的。所以我基本上在地铁里接到领导的电话的时候,我都会先告诉他信号不好,我给他打回去,然后到最邻近的一个站,我会下车找一个人少的角落。把电话拨回去再跟领导汇报工作。
我倒不是觉得坐地铁有什么不好。只是我觉得我在地铁上高喊国家大事的样子,以及周围人诧异的眼神,我觉得这种感觉有点太奇怪了。他们看你的眼神,就好像你是要做网红一样。
王处,那个材料已经报给国办了!
是,明天上午刘司是去中办开会!
你们体会一下……
所以要到部委工作的话,你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思想准备。第一是如果你家里有矿的话,上面那些问题都无所谓,你会非常的舒适。你可以在首都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复制你五六线县城的舒适生活。我觉得如果是这样条件的人,想要到部委工作的话,那么一定要多为群众想一想,多做点儿实事儿。
如果家里没矿的话,而你又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那么你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保得住底线。
这就是我说的,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
就写这么多吧。
无意中回答的一个问题,能很快有这么多反馈,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肯定。
看到评论里最多的是说 “心态好”、“踏实”,可能这也是我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我进入部委,除了专业技能以外,最大的性格优势吧。
个人感觉,部委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自然也有老实本分的容身之处。当年自己准备面试的时候,包括后来学弟学妹向我咨询经验时,我都会说,认真了解面试的要求和流程,但不必勉强自己呈现什么面貌。面试是双向筛选的过程,呈现自己(在一定修饰基础上的)真实状态,假使不被接纳,说明单位不青睐或是不需要这样的人,其实也是避免自己误入了一个难以适应的环境。
同学朋友从事不同的行业,大家各有各的追求,也各有各的烦恼。有些遗憾的是,似乎不快乐的多,想逃离的多,不知道是围城效应,是年轻人想法更活泛,还是真的现在的社会太累了。但生活嘛,总是好一阵坏一阵,平庸和犹疑是常态。这一阵遇到不少事,也有很多思考,不免有些偏题。
普通家庭出身,不富不贵,但衣食无忧。考上部委后,全家都很兴奋,父亲认为十多年前算命先生拉住他判的那句 “子出贤良” 准得很,亲戚也觉得我算个人物。这点让我很开心,觉得满足了家里朴实的虚荣心,也算是我以自己能力尽的一份孝心。
一开始在的司局是部里业务相对少的单位,别的同事经常加班到夜里,我倒还好,白天是满满当当的,但大部分时间下班一会了就能走人,少部分时间也会忙得连轴转。后来调了个单位,忙了很多,大部分时间能保证周末,但工作日加班 2 小时以上是常态,偶尔会到深夜,也会用上周末。那是真忙,不是等手续等材料的那种玩手机式拖到了加班,真是一刻不停地干。
部里能人辈出,我是最平庸的那一类,不指望飞黄腾达,但经常自惭形秽。胜在踏实认真,也不算笨,慢慢找到节奏了以后,能有自己的安身空间吧。我的专业很对口,但工作内容不是我最擅长的方向,淹没在文字材料和行政手续中时,也会怀疑人生。年轻人中弥漫着想走又不敢走的氛围。
转正后工资零零总总加起来每月拿个小八千吧,三餐都能吃食堂,单位安排宿舍和公租房,单程通勤 1 小时。单身,不爱玩,购物欲不旺盛,偶尔想起来买衣服或者出去吃饭也不抠门。自己过没啥烦恼,但想到要组建家庭、赡养父母(父母退休收入稳定,经济上不需要我支持,反而能帮衬我不少,只是很遗憾没有靠自己经济实力尽孝)还是会急躁。
总体就是平平无奇。偶尔在跟同事畅谈国内外形势时,或是举办高规格活动,同各界 “顶流” 在同一空间时,觉得有那么点意思。思维角度也更宽阔了,站位确实比学生时期高了些。当然,繁华与我无关,内心起一起波澜,又很快下去了,没有那么多慷慨激昂。
作为公职人员,义务和规矩限制比较多,也会觉得压抑。但疫情这一年多,机关工作的稳定性凸显,“说走就走”也有了更多顾忌。况且,自己不爱挑战,适应能力差,换个单位换个行业还能再次启动起来吗?有种 “既然结婚了,对象也是个好人,就踏踏实实过日子吧” 的心情。
在部委工作十年,系统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和感受。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部委的工作也不例外。
一、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相比于基层部门,中央部委的职业发展空间比较广阔。按照目前规定,本科毕业进入部委工作,从科员晋升到副处需要 10 年左右时间,研究生是 7 年,博士是 4 年。即使是没有任何背景资源的普通人,只要认真努力做好工作,基本可以在 35-40 岁提拔到正处长,在退休前提拔到副厅级以上的概率也很大。这里提供一个之前人社部发布的数据,全国公务员总数大概 700 多万,其中副处级以上的只占 10%,厅局级干部只占 5%。相比于体制外,部委工作发展路径清晰,发展空间广阔,工作的延续性和专业性比较强,重视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太会出现 “35 岁危机” 的情况。
二、工作政策性理论性强,工作强度大。
部委的核心工作内容主要是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和制定,需要有比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一般工作前 2 年主要是做一些组织工作会议、安排调研出访事务性工作,也会在处长副处长指导下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意见文件。一般工作 3 年后就开始会参与到一些重要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工作中。
由于人手少、责任重,部委工作强度是比较高的,正常工作时间是 5 点下班,但普遍都会加班到 6-7 点,偶尔遇到紧急任务也有干到后半夜的时候。有时候遇到临时重要工作,周末或是节假日也会被要求到单位加班。但同时管理也比较人性化,看病、考试、家里有事时请假比较方便。
三、工作社会认可度较高
虽然经常有人开完笑说,在北京扔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处长。但是部委公务员的社会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一方面是因为负责宏观政策研究制定,在自己所在领域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是掌握一些重要项目资金的审批分配权。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与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官员接触时都比较尊重部委同志的意见,开展调研时,通常也会受到比较高规格的接待。但是自己需要严格把握好与工作对象接触的尺度,不能逾越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四、工资低但生活后勤比较有保障
部委工资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处级以下基本上在 7000-8000 元 / 每月,处级在 10000 元 / 月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在北京基本上是属于中下阶层了。因为工资低,各部委在后勤保障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住宿方面,新员工有单身宿舍,也有配租的公租房可以申请。配售房需要排队,目前看基本得 8-10 年左右。饮食方面,有食堂提供一日三餐,口味虽然一般但是品类还是比较丰富。解决北京户口,小孩上学问题也比较有保障。
五、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但对于沟通协调能力要求高
部委机关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勾心斗角的事比较少。一方面大家学历素质比较高,又都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直接利益分配问题比较少。另一方面,部委机关公务员在职业晋升上选择比较多元,每年有很多到地方交流、到下属事业单位任职、跳槽到企业的机会,因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那种好几个人盯着一个领导职位互相背后使绊子的情况比较少。虽然人际关系简单但对于沟通协调能力要求确很高,对内需要经常要直接向处长、司长汇报沟通工作,对外需要经常直接与企业的高管、业界专家、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同志沟通。需要语言表达能力强,人情世故练达。
总的来看,部委工作在职业发展空间、社会认可度、工作成就感、工作环境和条件这几个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工资低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硬伤,这也是困扰身在其中很多人的一个困境,每年身边也有很多同事放弃仕途高薪跳槽到企业。确实就像钱钟书先生《围城》里写的那样,“外面的人想进去, 里面的人想出来”。
大多数部委: 累、忙、熬夜。之前我的领导经常在凌晨四点加完班之后,在单位门口看着大楼依然灯火通明,觉得自己倍儿有前途。
很多人仅仅是占据了个好平台而已,不代表世界就是他的。但不少人,仅仅是凭借占据了个好平台,内心竟然会产生某些错觉。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鼓动年轻人要通过各种渠道冲刺部委。享受那种错觉的一瞬间虽然美好,但就跟泡沫一样总有破碎的一天。
谁都知道,台上部级领导正在讲话,我们在台下做笔记的感觉有多牛逼。但仅仅是感觉牛逼而已,部长又不会多给你发几万奖金。
从事任何行业,实惠,才是王道。这里说的实惠,不仅包括钱,还包括个人能够有效利用的时间。如今的时间非常金贵,甚至比钱还要重要。家里有了孩子后,更容易理解。
刚参加工作时很羡慕部委公务员,现在一点也不羡慕了,甚至对部分部委公务员表示同情。
参加工作多年,才终于明白,当公务员性价比最高的在是市、区两级。如果你家乡就是发达地区,如深圳、宁波,或者是省会城市,如沈阳、长沙、成都,或者是直辖市,如天津、上海,那么到自己家乡当个公务员太完美了。
毕竟绝大多数公务员都不太可能成长为大领导,但我们可以将成长的目标定位在科、处两级,科处级,在市、区两级单位里,我们努努力还是能够得着的。
比如地级市某区公安分局的交警大队长(可能是副科)、地级市教育局某科科长(应该是正科)、副省级市街道办副主任(副处)、直辖市交通局某处处长(正处),这些位置,作为绝大多数老百姓家庭出生的普通人,努努力是够得着的。而且在本地区范围内,解决家里大事小情,只要不违法基本够用。
而且我们生活,需要看生活环境、工资待遇、城市资源等各方面的集合。很多城市对于老百姓家孩子还是非常友好的。
我见过有在北京和上海买不起房的公务员,你见过在衢州在烟台在郑州买不起房的公务员吗?
老百姓家孩子,在北京生活都是问题,何苦在一些自己不该去的地方苦苦挣扎呢。眼巴巴的瞅着别人(本地人或者牛逼人)蹭蹭蹭的,自己几乎原地踏步。那就没有意思了。
随着参加工作时间变长,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就会越来越务实。
我可能吃不起人均 3000 的西餐,但我能吃得起人均 200 的日料,有寿司有生鱼片,我也非常满足,我很开心。
这就足够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考虑全面。
我每周带家人吃一次人均 200 的日料毫无压力,部委里有多少公务员,能够每周带家人吃一顿日料呢。而且,北京的日料,人均可是要 800 打底的呀,品质也不一定能赶上我这边呀。
当然了,现在家里有钱有背景的人这么多,有条件,冲刺一下国内最顶尖的几个单位,当然是好事。但前提是有条件。什么叫有条件呢,也就是说,自己可以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房和车毫无压力,孩子可以让保姆或者老人带,每个月钱都花不完。这种选手,当然可以考虑下部委了,毕竟,我所说的实惠仅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的实惠。
总的来说还不错,喜忧参半,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加班的压力还是有的,但是渐渐地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习惯了北京的重重压力,习惯了平台赋予的各项福利与压力。每一天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也会有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的烦恼,但也有休个探亲假的小欢喜。苦乐相伴,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的。
进入部委工作后,有以下体验:
**一、获得了北京户口,成为了 “北京人”。**对于应届生来说,可以通过进入央企、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或者参加京考获得北京户口,而对于社会人员来说,无论是在京内工作还是在京外工作,**你想获得北京户口,通过考中央和部委公务员来实现是相对容易的一种方式,**能享受北京市的各项待遇,尤其是医疗、教育、文化资源等等,当然你也为你的下一代初步创造了更好的起点。(ps. 北京市目前也开始实行积分落户,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基本上很不现实,要求有 5 年的连续社保缴纳记录以及其它等诸多条件,有人粗略的算了一下,差不多月薪 7 万左右,你的缴税积分会让你比别人更有优势,这个难度貌似不太小呀~~~)
**二、社会地位高,平台好,发展有前景。**部委,都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即最高级别的政府机构—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党群机关,都是中共中央的组成机构,**给人的感觉就是三个字:高、大、上。**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是由他们来制定执行的。所以部委公务员在众人眼中都是高大上的感觉,并且部委毕竟级别高,所以平台非常好,且各大部委也经常合作,**所以你将来的交际圈也会非常的广,因为这就是平台带给你的。**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各个部委之间的合作课题,会让你接触到更多的资源,不仅仅是人脉资源,还有学习资源,你的阅历会不断地增长,当然,随着伴随的是你的眼界也在变宽,这些就是平台带给你的。工作之后,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你所在的平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圈子,所谓的圈子就是你的社交人际圈以及话题圈。
**三、福利待遇好。先来说说我们可爱的食堂:**早午餐自助,一顿饭 1 块钱,菜品丰富,午餐有小窗口(土豆粉、刀削面、牛肉拉面、羊肉泡馍等等),还有各种凉拌菜、荤菜(肉很多!!!)以及水果、酸奶、甜点(蛋挞、泡芙、曲奇、奶油蛋糕),毫不夸张的说,我另一个同学正好来我们单位借调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吃胖了 10 斤,然而我也不例外,四五斤是有的 ;**再来说说医疗待遇:**部委公务员享受公费医疗,基本上看病主要是医保范围内的可以报销 95%,而且级别越高报销的比例越高,无起付线,无封顶线,且无医院之分;较之于北京市的公务员都是走北京医保,按照医院的级别不等报销的比例不同,比如三甲医院只能报销 70%,且有起付线(1300 元),有封顶线,并且医保只支持 4~5 家定点,如果不设为定点医院,就无法报销;**再来说说住房:部委公务员享受配租和配售。**说起这个也是辛酸史,配租就是配租公租房,公租房的价格一般都比较便宜,只要名下无房就可以申请;配售就是配售福利房,到达副处级以上级别可以申请配售,价格也会比市场价便宜不少。**前提是要有房源才可以,所以需要排队,排队年限不定,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是有的,**不过有的人运气也很好,赶上单位房源多,能早点分到。有的配租公租房等到一定年限(比如提拔为副处)还可以购买(配售)。最后,再来说说教育。比较牛气的部委还可以协助解决子女的入学教育问题。部委多分布在东城和西城,西城区尤其汇聚了北京市最好的学校,每年清北的不少生源都来自西城。比较强势的部委在子女入学方面有政策保障,可以就近上不错的学校,这些跟动辄十几万的学区房比起来,是不是算得上很大的福利了?当然了,有些部委现在已经不提供子女入学协助了,以前北京市的学校有部属共建,现在都划归地方了,所以政策保障的力度也在逐渐减弱。但是总的来说,部委的这些福利待遇已经算不错的了。此外,如果谈工资待遇的话,部委的待遇相比之下没有北京市的公务员高,因为部委没有年底奖金,北京市有,但是什么时候会有,这个不太能确定,也许没准儿哪天也就有了~~只能是期待了~~~
**四、职业发展有展望。**部委层级高,应届硕士进入部委就能直接定位四级主任科员,但是在乡镇,依然是科员。伴随着《公务员法》的修订,职级并行,一般工作到退休大概率能提拔为一级调研员,少部分二级巡视员,极少部分一级巡视员。也就说在部委发展的再不济,处级待遇退休没问题,副局级退休的概率也是大大滴。
当然了,体验感满满,不开心也是有的。有的时候出差一走就是大半月,各种调研、走访,累得喘不过气来;有的时候赶上一份大活,连续一个星期的加班、加点也是常态,都说乡镇苦,但是现在感觉部委也并不轻松,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 但是想说的是,进入部委工作之后,眼界变的宽阔了,虽然出差累,但是也的确学到不少东西,思考问题也变得更全面了,毕竟工作宏观性很强,不提高自己,慢慢地就会被淘汰,所以得不断地进步~~~
越高的平台,接触到的资源就越多,眼界、学识也都会跟着变化,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不妨努力备战国考,毕竟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但是进入部委,最后结果不会让你失望滴 ~~ 有累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快乐为伴~~
不是部委公务员,了解的部委公务员工资不高,分房前收入勉强生活。但是部委级别相当高,职级到调研员巡视员没问题。
因为大风并不是部委公务员,对于中央部委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情况,也是从网上各平台中收集而来的,而我恰恰更用心一些,会比对真实性与可靠性,最终给大家呈现比较准确的工资数据。
**中央部委公务员:**试用期 5k+ 转正 7k+,处级 1.2w 上下,公积金 2000 一个月。硕士从入职到处级 8 年左右,一般人到正处级退休也差不多,职级到巡视员退休。
[中央部委公务员工资待遇 2021 年真实揭秘!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YwNzE1OA==&mid=2247488199&idx=1&sn=9dc18ca8a77bc8c3f7ae3940e144910e&chksm=e841415edf36c848627ef0231f048b70d44d1de92aa5e1e95adf4af7dd8f1cdadcc33aa3b405&token=1418399883&lang=zh_CN#rd
压力大、收入低导致了部委人员流失,而且大多是那些能力强、业务熟、能干肯干的业务骨干;这两年我们局辞职的各个级别都有,科级基本上收入涨 5 倍左右、副处 10 倍左右、正处 15 倍左右。大家开玩笑 “一年脱贫,三年致富;两年买房,五年置业;奥拓出去,奥迪回来;宝来出去,宝马进来。”
觉得有帮助的话不忘收藏关注哦!
21 届某核心部委已进考察
复习时间线: 应届生,9 月底开始复习,一边秋招,一边复习公考,所以复习时间相对有限 因为申论短期提分较为困难,所以我基本的复习思路是申论能够保障基本盘就可以,主要通过行测提分,最终国考行测 76 分。
下面我简单分享一下我整个过程的复习心得
一、首先一点我是觉得考得好不如报的好
报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利用好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比如报一些选调或者国考省考中 的应届生岗位。
二是尽量报限制比较多的岗位,常见的限制有:党员、专业、性别、学历 比如限制到特定专业(你所读专业)肯定要比三不限专业的竞争热度低很多。
三是如果对地域有执念的话尽量别孤注一掷,建议除了公务员再找些别的工作作为备选。以北京为例,如果你想留在北京的话,要报考公务员的话大概只有国考(央选)、北京选调、北京市考这三次考试机会,然而每次进面随缘,像北京选调八比一的进面比导致面试也很随缘。所以啥都考不上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大家前期找一些别的工作作为备选。这样一来稳住了你自己的心态,发挥起来更加游刃有余。二来降低了风险。
四是不要让最重要的那次考试成为你参加的第一场考试。主要是通过前期报名以及参加考试能够总结出很多经验,不至于让你在重要考试上遗憾。比如我参加的第一场考试是浙江选调,在它之前,我报名基本就是随心所欲,根本不看报录比,结果自然是面试都没进。在以后的历次考试中,我基本把握一个度,报录比超过三十比一的,我的笔试成绩可能不足以支撑我进入面试。正是不断的试错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碗,知己知彼才能赢得求职的胜利。
笔试:
行测多刷题
分清重点,哪些该放,哪些该学
行测的做题顺序
面试: 不建议报大机构的班(我就没报班) 可以报一些口碑很好的老师的私人班(为避免带货嫌疑,我不做推荐)
推荐几个公众号,公考面试相关的 水木讲公务员面试、体制内老司机、清风、
语速语感练习: 我平时说话和发言语速过快,因此我特地加强了这个环节的练习。 因为还有阅读时政的需要,所以我直接选取的练习材料就是新闻联播。 每天早上花费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晨读。素材直接在官网上都能找到。我觉得对于练习我的语速语感确实是有很大帮助的,大概坚持了面试前按的 1-2 个月。
面试素材积累:
基本分不要丢 基本的话题都要覆盖到,做到有话可说 基本的活动形式都要覆盖到 语调、语速、口齿清晰度
亮点: 时政相关的小栗子 名人名言(个人不建议用太多)
面试看重的(引用自水木讲公务员面试,水木老师很棒,我白嫖了很多他的文章) 面试的几个重点:
一是听语音逻辑。对于考生来说,音色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是选百灵鸟。但是,语音逻辑非常重要。语音逻辑说白了就是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能够通过你的语音把想强调的重点内容强调出来,把要略讲的内容一带而过,并且让旁枝末节的信息作为补充,“重要的” 句句扣题、刀刀见血,“补充的” 让答案圆润丰满、有完整感。我在点评的时候经常说,这位考生的语音逻辑很好,而且单位时间内输出的信息量很足,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够把这道题梳理清楚,这是大家需要学习和模仿的。当然,我也知道,语音逻辑是一个人长期的语言习惯,非常难改。要循着考生的基本发言习惯,慢慢的去纠正和优化,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邯郸学步,否则适得其反。
二是感觉仪态仪表。如果是面对面的培训,仪表自然是从细节来看的,比如说是否有小动作,紧张感是否被考官抓到了,手的姿势是否正确,是不是有很多的手势且让考官觉得你在指点江山,这些小瑕疵面对面一下就能被抓到,而隔着屏幕就只能凭感觉。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在线上课也能够对仪态仪表提起重视并有所纠正和改进,我们必须要用老师的权威和把握面试的仪式感来创造现场感。一般来说,我经常隔着屏幕感受到大家在另一边屏幕后变得急促的呼吸和语音中的紧张,这个时候我就会先铺垫两句,给一点儿鼓励,让学生能够缓一缓再进入到这道题,进而把握住关键词,尽可能心态平和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如果对一个学生的内容很满意了,我们就可以请学生录一段小视频,微信发过来,对仪态仪表做最终的把关,这样一来就能补上外在形象点播这个环节了。
三是把关答题层次。答题的层次主要听小标题,还要听小标题下的逻辑结构。一般来说,大的层次,我要求学生用口语化的小标题,而不拘泥于小标题的官方语言,更不要在小标题的构思上浪费时间,而要把自己的思考时间放在亮点上,让自己的答题像穿项链一样把亮点穿起来。对于大层次中 “小的方面” 来说,我推荐使用 “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比如说、再比如” 这样的逻辑层次词,不再设置 1234,更不设置层内小标题,让考官一听即知,便捷地抓到考生输出的有效信息。大家可以看图片,跟着我学习的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基本能够讲出逻辑层次,也有点亮点的自觉意识。因此,在把关层次的时候,就可以放在细节上,让大家能够逐步提升、形成习惯。
四是强调亮点内容。面试是竞争性考试,没有亮点,肯定失败。刚才说到,亮点像项链儿中的珍珠,要穿起来。但是亮点必须要有度、有序。比如说,答一道题有三四个亮点其实就撑起来了,就能够激发考官的兴奋,而这三四个亮点中如果有一两个是别的考生想不到的,那么你就在这道题上赢得了先机。再比如说,服务意识与技巧类题目中,人、物、技术这种简单方法、简单小亮点必须排布在前,而关于主题活动、服务意识和制度建设,必须排在后面。否则的话,答题就会前后逻辑混乱,考官也就会一头雾水。在点评学生答题的时候,要能从考官的角度出发,发现亮点素材,并且要求考生讲出效果性的语言进行收尾和回扣题目。这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这也是做一名优秀面试老师的基本素质。
五是纠正语言习惯。在语言习惯方面,我要求学生能够把题目答出画面感,要求学生能够在每一个画面之后讲出效果性的语言。当然,这是高阶要求。对于比较磕巴、中间断档、有习惯性口头语这些情况,语言表达基础还有薄弱之处的同学,我会要求加强早晨读。要求大家把每天课上讲过的题目进行复盘,在教材中看到一个亮点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并且把这些亮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点,自然而然的去讲出来。大家要明白,早晨读不是去读高大上的社论或者是理论文章,而是读一些基于简单社会现象的分析性评论或者是复述一些考题中的亮点素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立于基本、不断提高,否则非要去够一个我们完全够不到的层次,那么只能是怒 “嘴” 不争。
六是加强时间把控。记好时间,看似简单,但着实是个技术活。特别是给税务系统有点评和回应的同学计时,我自己每一次都进行模拟点评,并请学生进行回应,要记出四个时段的时间,也就是:思考时间、答题时间、点评时间和回应时间。这样一来,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养成时间概念,形成一种答题习惯。对于答题时间上来说,我一直强调 “四分之三加减二” 原则,我们既不能答得过满,更不能内容干瘪。在线上课,我们也要对学生每一次开口的时间进行精准计量,让大家有这样的时间概念。 七是丰富知识点。这一点,线上课和线下课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要靠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对题目的思考来拓展知识内容。但是,在线上有一个好处,就是每节课都能够形成回放,而且每一位考生也可以回看自己的答题,有针对性的结合讲解内容,补上自己的知识漏洞。而且,旁听的同学也能够参与进来,一方面参与题目思考,用旁边的弹幕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听老师补充知识,跟答过题目的同学一起提高知识层次。从这个方面来看,线上工具倒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途径,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互为师友。
从去年十一月份至今年七月,在为期八个月的拉锯战中,作为一名双非院校硕士毕业生,我在笔试、面试、政审中过关斩将,成功入职某部委,一夜间俨然成为 “全村的希望”。
报到前,我就做了充分的心理建设,在人才林立的部委,一个双非 “小白” 如何站稳脚跟,在新人中脱颖而出,让领导青睐有加、快速成长…… 带着这样的思索,很快就迎来报到的那一天。
我承载着对单位的憧憬,一心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启人生新篇章,那叫一个豪情满怀!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部委工作的第一只拦路虎,竟然是我引以为豪的沟通表达?
入职第一天,我穿着得体的套装,嘴角挂着上扬 45 度的微笑,努力释放出得体、善意的讯号,想为自己期盼已久的部委生活开个好头。
在入职会议上,单位领导让几位新入职同志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事先没啥准备时间,全靠临场发挥,但这对于有学生工作经历的我来说,so easy。于是,我自告奋勇进行破冰。
“某局长您好,刚才您的讲话让我 xxxx……”我叭叭说了好几句,连面试学的 “小标题” 技巧都用上了,结尾时还慷慨激昂地表了表决心,自我打分 80+
当我沉浸于 “高分喜悦” 中时,处室领导循例的谈心谈话实实在在地浇灭了我的小火苗…
处室领导表达得非常委婉:“刚才发言蛮好,年轻人很有激情啊,就是有点小问题需要以后注意。你开口第一句,对领导的称呼是错的,党内不称官衔,互称同志。而且‘讲话’这个词咱一般不能随便用,你回忆回忆看过的新闻,咱什么情况下咱才会说‘讲话’这个词……”
我的微笑逐渐僵硬,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短短两分钟的发言,竟然错漏百出……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尴尬还有不少。**某次会议上,领导要求交流理论学习的心得,我虽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但在发言最后却突然一股豪情涌上心头,坚定表示自己一定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突如其来的表态让领导着实一愣,只得说:“不错不错,年轻人很有干劲。”
后来处室领导语重心长地提醒我:“小何,发言可以高大上,但也要接地气,更要合时宜。你以前有过学生工作经历,临场反应很快,语言表达也不错,这是你的优点。可恰恰也正是这些优点,成了你最近连连犯错误的缺点,张嘴就来的反应速度也是把双刃剑啊……”
领导的话可谓拨云见日,让我陷入思考。在部委中,多的是能说会道的人,但相较而言,比 “能说” 更重要的是“会说”,会用机关语言说。如果只知道一腔热血地输出,不考虑质量和深度,那还不如不说。
一个多月的部委初体验,让我明白在体制内 “三思而后行” 的重要性,掌握机关语言,熟知机关办事规矩,在饱怀热情的同时也做到沉稳大方,才能尽快融入机关生活,真正受到领导青眼,更快成长。
谈哥总结
在工作过程中,要 “会说”,这个“会” 体现在:
一是说话时,针对不同的对象用词要更精准。这个词用的对象是谁、用在哪、怎么用,都要有准确的认知。
二是说话前,要有思而后说。切忌张口即来、脱口而出,要理性思考后再说,要一语中的,无废话、无废字,有高度、有深度、要抓住要害的同时,接地气、有实料。
三是说话中,要有原则、有观点、有大局观。能够贯彻上级指示和要求,能够着眼单位的新形势、大背景,能够把具体的工作在大局中定位清、定位准。
投稿人:何夕
最大的感受:家庭条件一般的不太适合做部委公务员。
**收入方面,**确实一般,科员每个月收入 6k 左右,没有绩效工资、年终奖、过节费一类的额外补贴,薪水是真的透明。至于加班费也不用想,都是理所应当的。
住宿方面,刚入部可以住集体宿舍,每个月租金几百块,再之后可以申请配租房。分房的话还存在理论可能,毕竟僧多粥少。配售房大都是老破小,没有产权,不能自由流通,也仅仅是住着而已。以北京目前的房价,自己买房不太现实,掏空父母半辈子积蓄,甚至举债,也很难达到首付标准,即便凑够了首付,月供 1w+,即便不吃不喝,工资也无法偿付贷款。都是成年人,活到这份上也是够惨的。
医疗和子女教育有一定保证。不少人为了子女教育通过选调进入中央部委,个人觉得没必要。生活质量会下降很多,贫家夫妻百事哀啊,在影响感情就得不偿失了。孩子是那样的,在其他地方一样能够发光发亮,一样能考上重点大学。并不说到了北京,孩子就轻松了,要知道清北里都是各个地方的顶尖学子。望子成龙可以,但也要脚踏实地。
部委里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生,也不乏清北高材生,多年之后同学们可能已经年薪百万,成就了一番事业,而自己还住在租的老破小里,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紧衣缩食,畏手畏脚,甚至都没办法给心爱之人一个好的物质条件。一样都是寒窗苦读十余载,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其实说白了,部委工作看上去 “高大上 “,实则只是庞大国家机器里一颗微不足道的小螺丝钉。
那种最初进入时的优越感会随着时间推移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种崇高的使命感也会被日复一日的现实击垮。怀疑自己,怀疑选择,怀疑人生,成为一种常态。但其实已经无路可退,有的只是困兽犹斗的无力感。
大家对公务员印象不佳,总认为日常工作就是喝茶看报,这是极大的误解。此时的中国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方方面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中央一层的公务员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午夜时分,部委大楼依旧灯火辉煌,那是无数人日日夜夜的奉献。
现在道德绑架太严重了。公务员、科学家、医生、教师这些群体就必须要奉献,不能追求好的生活,但凡有一点的抱怨或是对美好生活展现出一点向往,那就是立场不坚定,不懂得为人民服务,就该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但真的至于这样吗?大家都是人啊,谁不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谁愿意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还要为子女的生计担忧?谁又愿意自己的老婆孩子蜗居陋室,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自己又不是不学无术、罪有应得,明明努力了那么久,结果却未如人意。
何以至此呢?还是希望能够彼此理解吧。
分享公务员日常:微光少年 L
在部委当一名公务员,可以说是很多人羡慕的 “金饭碗” 岗位。这类公务员行政级别很高,而且工作起来很有面子,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都很有荣誉感。今天我带大家看看辛苦考上部委公务员后,福利待遇有哪些?退休金发放多少。
在部委上班,一般职员转正后工资在 8K 左右,这个是税后工资(扣除五险一金)。机关单位食堂有三餐,每天吃饭的开销在几块钱左右。同时,单位会安排宿舍或者公租房,解决住房的问题。如果说是单身的话,基本上工资的 80% 都能存下来。因为在单位吃饭每个月最多一百来块,每月按时交水电费即可,很容易存下钱。
除此之外,每年的生活补贴、绩效奖金、年终奖也是很丰富的。基本上都是发放 5 位数的奖励,综合薪资来看年薪 15W + 是没有啥问题。
虽然说在部委工作,白天的安排满满当当,但大部分人在下班时都能准时走,偶尔加一小会班即可,每周也有双休保障。工作内容上,比如综合岗位这块主要是文字材料、行政手续、活动这块的安排比较多,但工作时间都能完成,压力不大。
如果是考上的北京中央部委公务员,户口就能直接落户北京。大家都知道,北京户口是十分吃香的,不管是买房买车,还是孩子上学,用处都很大。尤其是后代教育这块,北京户口想考上 2111/985 大学就要轻松得多。
说起人脉资源,部委的领导能人就很多了。每天的工作和交流上还能见到一些名人,这些都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在这里上班的人,大多数都是领导干部。同时,如果个人能力出色,提拔起来也是非常有优势。
总结一下,考上国家公务员不容易,如果能考上部委的一些机构单位,那么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可以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说是能改变家族的命运,所以下半年的国考公务员,大家可以好好准备一下。
感谢邀请,我只在部委借调过。
感觉部委平台高,大家看问题层面也高,同事素质普遍较高,有的领导水平相当高,对人的能力要求也高,工作忙压力大,晋级快,在下级单位面前颇有面儿。
但是说实话,有些下级单位的内心不一定羡慕部委在编的,收入低配售难加班多…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2038733
有过一些了解,纯属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不正之处,请多指正!
1. 部委平台比较高,对普通人来说,40 岁前正处大多都能解决,少数可能会拖到 45 岁,如果赶上机会,退休前正司局也不是问题,即便走不了职务,也能走个职级。
2. 部委工资也还可以,在帝都生活也是不错的,毕竟,城市功能比较强大,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都是全国顶级的,周末有时间了,看看演唱会,看看体育比赛,出去转一转,都是不错的,其它城市,尤其是四五线城市就差多了。当然如果买房那另说。
3. 可以解决户口问题。这是非常不错的福利,对子女教育简直是利好。
4. 眼界高成就感强。你参与制定的某项政策会影响到全国的某个方面,所以,职业感很高。
5. 墙里花开墙外香,以正处级为例,在部里,就是兵头将尾,可是到地方调研的时候,主要领导是会陪同的。
6. 以上是一般情况,部委和部委是不一样的,强势部委职业感更强。
7. 部委也是分房的,通常做法是排队,有使用权,没有产权,强势部门排队时间会短些。
8. 部委工作也是比较繁忙的,加班加点也是常事,经常出差,所以,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9. 考进部委的,通常学历比较高,名校出身的也很多,和这么多精英在一起工作,成长和竞争是并存的。
10. 最后一条,也是很多外地比较关心的,就是该不该遴选到部委,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比较年轻有很强的上进心没有家庭负担的话,可以考虑去,是非常不错的,很多部委也有宿舍。
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产业的存亡或发展。
于个人而言,清贫且朴素,但心怀大海
我觉得这篇回答有点歪了,好像变成了部委的吐槽大会。
首先,我不是部委的公务员,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去基层。两个原因,一是已经结婚,老婆工作安排。二是那个时候真的单纯,国家鼓励年轻人下基层,就想去基层做贡献。
跟我一批的高中同学。一个清华博士,毕业后人才引进回家乡。工作几年以后,由重新参加国考去了某部委。用他自己的话讲,除了钱少点,人际关系、工作、发展都好了很多。如果加上租房、分房、子女教育等隐性福利,部委工作真的很不错。
一个某浙硕士,毕业后走的省选调,先下基层乡镇 2 年,真的是偏远山区。2 年后回的省委组织部。他的原话,如果有机会,当年毕业应该去部委。
一个南大硕士,工作 2 年后国考去的某部委。她说福利待遇、工资各方面都能接受,据说现在还生了二胎。
就我身边同学的案例来说,家境都非常一般。但普遍都是基层的同学羡慕部委的同学,而且是真的想去部委。但部委的同学口头表示羡慕,但绝不会回基层。
这篇回答下的一个论调是,家境贫困的学生不要去部委。
我觉得恰恰相反,家境贫困的学生如果真的想考公务员,有可能的情况下一定优先考虑部委。
第一、部委工资收入确实不高,但基本的生活还是能保证的,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企业未必能做到。
第二、家境贫困,意味着根本没有资本,进入部委这个平台将会成为你最大的资源。如果家境贫困,在任何一个城市你都很难扎根。如果想改变阶层,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要借助平台。部委这个平台,能最大程度上帮助你改变命运。
第三、一定要坚持。家境贫困如果还能考上部委,意味着自身韧劲还是很足的。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部委扎下跟坚持下来,真的能够彻底改变命运了。在部委发展再不济的也要比基层使出浑身解数发展的好。不要再说北京正处和县城正处的区别了。在北京你家境贫困能当上正处,在基层你家境贫困能当上副科已经是烧高香了。
真心希望家境贫困的同学能看到,在职业选择的时候不要被前几年所谓的工资吓到,高的平台意味着你能更快的摆脱原有阶层,意味着你正在改变自身的命运。过程是很痛苦,但这么说吧,改变命运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能在部委工作,基本已经是最平稳、最保险的一条道路了。
除了大家都会关注的房子、户口、工资等福利待遇层面之外,我们还要了解综合口和专业口的差别,更多关注于个人成长的前景。
在中央部委及各级政府部门中,主要可以把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两种类别,诸如中央选调生以及各省选调生中也有各种划分依据,但都是大同小异。其中针对法律人而言的专业口主要指的是法检、两会等专业性较强的单位。
1. 综合口与专业口的成长速度
综合口也即我们所熟知的两办、宣传等单位,这些单位在各个部门都是非常吃香的,尤其是有志于政治前途的同学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劣势也是很明显的,就是竞争压力大,并且要求严格,升迁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一大批技术官僚和专业干部,诸如我们所熟知的 “金融副省长” 这个群体,这其中的很多优秀人才最终都转型成功为优秀的各级党政一把手,为国家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优秀的人物很多,如王 qs、黄 qf、刘鹤、江小涓等等,数不胜数,现在任副省长以上的金融口干部也是很多。除此之外,很多省份的高院、省检的很多法律专业人才也出任各级党政部门的一把手,这对于提升基层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思维很有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口干部升迁快,但是压力大;专业口晋升速度在增快,并且具有专业优势。
2. 综合口与专业口的成长天花板
综合口的干部有句话叫做 “将军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因此很多综合口的干部其实是前途无量的,至少从理论上讲天花板很高。
但是升迁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相比而言,技术干部更容易获得相对预期明确的成长。此外,技术和专业岗位大部分对于体制的依附性没有那么强,即使升迁到处长等瓶颈期,也完全可以离开体制从事与市场相关的工作,拥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综上,在现在背景下,不建议普通人盲目选择综合岗位,而是更建议大家选择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实现心中的 “学而优则仕”,即使遇见天花板也可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当初也是怀着理想和激情去备考,准备一年不中就两年三年,直到考上……
很幸运,毕业那年就考上了。
现在回头看,也许是因为身在围城中太久,实在没有那么那么理想,当然,世上可能根本就没有理想的工作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很普遍的存在,真正想做事是非常难的。
因为考进来一般没大问题是不会被炒的,所以很多人就是混日子,推诿扯皮者很多,如果你是个做事靠谱的人,你的工作量会翻 N 倍,而且越干越多,成为领导心中的骨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收入会随之增多,以及你会比别人提拔得更快。
对于身体不好的人,这里绝对是最温暖的港湾。公费医疗,请假不扣钱,少干活儿,等等,太完美了。
对于资质平平浑浑噩噩的人,这里也是天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资福利不会减少一分一毫。
其他人如果非要熬一辈子,就真的需要忍辱负重了。干得再好,不如运气好。
纯草根出身,大学毕业下基层三年,国考进部委,马上三十八生日,正处实职,职业发展来看应该说是很顺利了,有个人能力因素也有机遇因素,缺一不可。考进部委时全家高兴,现在爸妈总是嘱咐千万不要太拼了身体要紧。与基层工作比,平台高工作环境好,同事们素质高绝大多数实干派,没有勾心斗角的杂事,不过工作难度也大,承上启下,协调各方,丝毫不敢懈怠。不仅要会干事,还要会写会说,越是重要岗位越考验人。月工资一万出头,娃按集体户划片统筹派了个学校,中规中矩,本人也没更高要求,上得也挺开心。总体而言,就是普通的生活吧。个人感觉,在部委工作,平衡心态很重要,学会取舍也很重要。
周围一堆同学朋友是。加班是常事,工资偏低,不过大都有分房。实权部门能争取到有产权的,一般部门排国管局的房子,没有产权。见识确实广,站位确实高,而且到地方出差时候也是很风光的。
男,当年报考条件宽松,本科毕业零工作经验直接考进某实权部委,32 副处,35 正处后跳出来,总共在部委干了 13 年。各部委情况不一样,领导风格也不一样,不好一概而论。总体讲,受人尊重,收入较低(本人 top2 毕业,跟同学对比),喜好呼朋唤友的,也能办点小事。但近年因为某些原因,加班内卷风气越来越严重,收入增长几次提上日程几次被否,官瘾大的或者刚来的小朋友可能觉得威风八面,时间长了就知道种种光鲜只是徒有虚名。现在跳出来,感觉非常好。
首先这个回答是匿名,因为下边要说的是提到很多具体单位,怕碰到同学。
19 年某 211.985 研究生毕业,定向选调进入教育部。从小到大,一直是父母眼中别人的孩子。
一年试用期转正后直接到部委定向扶贫的河北某县挂职教育局副局长,挂职两年,为了有基层工作经验。部位公务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一般都需要挂职,刷经验。
明年年底结束挂职,先说挂职的事情。
一年多,为县里的教育争取到了很多资源图书,桌椅板凳,实验室等,有公益部门的,有大学学校支持的,有企业赞助的,说是为了政绩也好,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好,自己感觉内心无愧,对于这个职位来说,对得起这个县的孩子们。
再说说在部委试用期的一年期间,从学生到工作,真的是见证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上学的时候感觉自己无论是能力还是情商都是非常自信的,而到了单位,有清北的,有复旦的,所在部门最差的也是 211. 见证了那些高人说话办事的方式方法,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部门是负责统计的居多,涉及到很多数据,基本需要的数据,人人都能张口就来,不需要再去电脑上查数据,查资料。一年间,小心翼翼的任劳任怨,挺了过来。作为新人,加班那是常事。
现在挂职在外,除了想着法的为孩子们谋点福利,比部委同事们天天加班轻松了很多。
有时候陪着司长去下边调研,厅长,大学校长微笑着主动握手,饭局上敬酒的时候才是自嘲般的最大的满足。
再说说生活方面,工资就不说了,部委没有太大的区别,转正后 7000 多一点,房子暂时不敢想。唯一的好处就是,吃饭,医疗,等等日常基本都不需要花钱,单位什么都有,就是洗澡如果想给家里省点水电费,也可以单位洗。
老婆是大学时候谈的,刚结婚半年多,现在京城某银行工作,工资比我多。但是因为挂职,两地分居中。
因为两个都是独生子,而且两个家庭拿出个二三百万问题不太大,正在考虑是买个房子还是等单位福利房中。现在是租房中。
大概就是这样吧,很多同学毕业的收入比我高了很多很多,有时候心里也不平衡。是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在支撑着,不知道要是挂职结束后,去了本单位,面对每天无休止的加班能坚持几年。
剩下的等升了副处或者辞职再来说吧。
一个字:穷
两个字:穷苦
三个字:穷苦累
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
不是公务员,属于外派在部委,替部委做项目,呆了 2 年了,同事就是部委公务员,每天混的很熟了已经,
部委,大多数是实干派,很难说闲下来,会议文件,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来处理,下发。
偶尔闲下来会帮忙整理一部分。
说他们层次高吧,平台在那呢,所有的一手文件在这制定颁发。
但是基础设施又很落伍,新的设备投影仪,网络这些,简直了,基本就是能用即可。
他们出去吃饭都不自由,一来是经济问题,二来发票没处报销,还有时间不自由,我那个博士朋友特别爱跟我逛街,但是他都要看时间,并且逛街的时间很短,1 小时就必须回。出去吃饭,我那个朋友点菜看价格,哈哈,优惠券会攒着,人还是很好的,同事里面,只要你得体,大家其实非常和睦欢乐!
他们考虑房子么?当然我知道一堆博士进入 7 年了没房子,住宿舍。 但是他们又负责大型的项目,非常宏大,涉及大量的资源和人力。
能力过人么? 我想说的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精力都是有限的。 不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去做无意义的事情。
当然部分也是很豪的家财万贯那种,房子车子都有了。
啥样的车都有人开着上班,保时捷,卡宴也不是没有。
原来一起做项目的两个处长,做事亲力亲为,脾气其实很暴躁哈哈哈,偶尔一起吃饭,聊天聊老家,私下又很可爱,其中一个有个女儿刚考上人大,爱在朋友圈发女儿的活动。
有时候想想一生也就这么短,守着这栋楼,一辈子,没法与父母家人共同过节欢乐,也是有点心碎!
以后再聊
05 年入伍,07 年底退伍进入总政某下属单位,12 年进入中央某部委,19 年底离职。
不同部委不同岗位的体验有云泥之别,不能一概而论。
本人认识很多人在部委,平时经常和部委打交道,很好的几个朋友就在部委工作,具体不方便透露。
个人感觉:
1. 加班太多,早 8 晚 8 是常态,偶尔有活动领导恩赐 6 点半下班。
2. 工资不高,除非驻外去艰苦战乱地区,但是去之后面对的安全问题、人身自由被剥夺、屁事一堆等压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3. 离婚是常态。
4. 身边的领导、同事素质人品参差不齐。这个很好理解,在任何地方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另外,不要以为部委领导就不敢对女性下属进行性骚扰行为。不多说。
5. 表面光鲜,被国资企业拍着,被第三世界对象国高层尊重,实际上收入可能不及企业同龄人的一半。很多人喜欢摆架子,但我感觉也不是他们的问题,有一些国企的员工的确素质太低,惹各种麻烦,在海外恶性竞争。
6. 除非上升到一定位置,否则绝无可能获取灰色收入。
7. 某驻第三世界某国的商务参赞,掌握签发 EPC 投标支持函权力,不能叫滥用职权吧,在任期间所有支持函都给了某一央企,退休后去了那家央企做高层。这种胆大的人不多但还是有。
全方位分析一下部委公务员的情况。首先吃,早饭午饭单位是管的,并且伙食相当不错,晚饭可以在单位吃,但大部分人选择回去陪家人。分房,不同的部委分房时候不一样,快的有两年,慢的有十多年,没分房前提供宿舍,只需支付极低的租金。你算笔帐,处级干部 115 平米,一平 6 万,算 700 万,你工作三十年每年收入多加 20 万,收入是不是还低。孩子幼儿园,小学落单位户口,可以解决,请问学区值多少钱。并且据我了解分房附近都会配备学校等设施。工作方面,部委部委之间,不同部门之间都不一样,有的需要加班,有的没有什么事儿,所以会组织很多活动,不同的部委部门之间差的真的很大,有的部委只有月初工作忙,有的部委出差到几个月联系不上人。每天上午下午有半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保证你的身体得到锻炼。医保,双轨制你的报销比例高于大众,如果你能混出点样子,以后到医院享受卫干门诊,平时有点小不舒服去单位的医务室拿药就行,等你退休医务室会定给退休员工拿药。定期组织出差,一般不回去旅游城市,但是也可以达到换换脑子,享受享受服务的快感。名车名表就不要想了,买不起,但你想想名车名表给你的社会地位、面子,当别人知道你的工作的时候你就已经得到了,它还重要么。户口除了解决你的还解决你爱人的。
这么说吧,公务员一定是比较好的选择之一。他能让你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并且享受生活。
我男人,一开始在国家发改委下属单位工作,后来,辞职了。
霸气!
再往前算,当了七年基层警察,后来,辞职了。
霸气!足够我崇拜一辈子。
替我老师答一波,他和我们提了一嘴
13 年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考到中央某部委,副处
给北京户口,有公租房,月薪 9000+
食堂伙食贼好,只是象征性收费,一顿两三块钱,两年胖了 10 公斤
经常出差,经常应酬,每个月能存 5000 多
16 年辞职,来到我们学校的马院教思政课
现在已经评上教授了,睡前年薪 25 万
其他答主经验丰富,写的已经很详细了,鄙人刚入职满一年,在这条路上摸索的同时,发现自己还是少了些许的学生气的
一、工作
1. 工作强度。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想到的点。身边的朋友同学一听说我在部委,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朝九晚五,说实话我在工作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后来才发现那简直是一种奢侈。早八晚八再正常不过了,有时候回过头来发现自己白天好像真的没干啥事就过去了,但是即便如此,也依旧忙忙叨叨很少有时间低头看手机。写稿子这种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要是想放在白天压根别想,一会儿一个电话让你恨不得想拔掉电话线。刚工作那会儿被别的单位催文感觉亚历山大,后来也就慢慢云淡风轻了。
2. 工作特点。
(1)等级森严。在机关里,等级意识十分重要。
(2)流程严格。凡事必过系统,领导每天签的文不计其数。
(3)独立作业属性强。在有些公司,teamwork 很重要,每个人分工合作去完成一件事非常常见(比如投行),但在部委,除非一件非常大的课题或者会议,基本都是自己完成。
(4)“有些东西不上秤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5)十万火急的事情特别多。基本上就是明天开会,今天准备领导讲话和参考材料的那种节奏。
(6)关于关系户的问题。近些年来,公考越来越透明,那种在小县城或许还存在的关系户在部委应该非常非常罕见,毕竟大家都是凭实力进入,身边清北人等 985 学校毕业的比比皆是,每年部委官网公开的招录名单信手拈来便足以证明部委人的能力。
(7)台账督办等事务性事情多。不得不说,表格确实是可视化的事项汇总和进展工具,事项进展,任务分工等等表格真的是不少。
3. 什么样的人在部委能够吃得开?一张嘴和一支笔足矣。
一是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尤其是综合类部门,协调不同司局或处室时需要相当强的沟通能力。在说服同事的时候,一句话正着说和反着说的差别带给别人一定是不一样的感觉。而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怎么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领导讲清楚,还是需要一定的逻辑表达技巧的。
二是文笔强的人。许多身居要职的官员都是从笔杆子做起的。公众号里也有许多老笔杆子分享的经验个人感觉还是非常受用的。
二、生活
怕是社会上有啥误解吧,还是传统观念里的那种福利多多,分房啥的样样都有。其实不然。
1. 薪酬。每月微薄的收入,扣除房租后真的所剩无几。
2. 福利房。各大部委不同,有的工作后直接分单身宿舍,有的工作后不分宿舍或公租房,还得靠自己租房,有的工作后不直接分公租房(每月几百块钱房租那种,位置还不一定离单位很近),得排队分公租房。基本应该都会在熬到一定级别后可以买配售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房,但是这两年配售房明显位置特别远)
3. 节日福利。就正常的蛋糕券啊,聚优福利啊,兑换点东西啊(都是交工会会费的)
目光之所见,在部委工作的人真的一心为国,无论多苦多累,都未曾放弃。
暂时想到这么多,后续慢慢更吧…
住宿舍,距离单位 5km 左右,平常地铁上下班。
最近选公租房,距离单位 25km,开车 1 小时左右,地铁一小时一二十分钟。
公租房将近 3000 块钱一个月,40 多平米两居,卧室七八平米。
工资实习期一个月 5000 多点,转正 6000 多。
算了一下,住公租的话,一个月去掉水电暖和通勤等费用,刨掉衣食住行,月光族。
等分房,至少要到实职副处长以上,一般正处级分房。房价 1w~2w 一平,能住不能卖,位置比较偏。等最少 15 年左右能分到。
领导说,要有家国情怀。
我说,我没有家哪来的家国情怀?
领导说,要有理想信念。
我说,我的理想是大山里考出来的孩子,也能一门心思为人民服务,而不必顾及小家。
我说,我想辞职,望领导批准。
关键词:大郊亭
其他都是假的。这可是实打实的。
部委年十万,副处以下就这样。
正处以上就不必在乎经济待遇了。
十万,虽然比深圳的四十万低得多,不过比一些省的六万高多了。
全国平均,就这样,挺好的
同事的哥哥,从市直机关遴选到了中央部委,鲤鱼跃龙门,目前一级调研员,过年请人家喝酒,听人家吹牛逼。
问其感受,他表示:奶奶的,早知道就不去了,房子买不起,老婆还在本地,没关系也带不走,孩子读书问题脑袋也大,自己成天像个小媳妇儿似的,见了谁都是领导,谁见了都能领导你,憋屈呀。
同事,该同事表示,自己公务员生涯当中,最舒服的,还是在某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时候,出门儿有专车,吃饭有小灶,还有专门的联络员,可惜,当时脑子抽抽了,非要遴选的中央部委。现在想想追悔莫及。
不知其中真假,不过看他的表情,倒也不像是凡尔赛。
看了几篇回答,总结而言大概是忙、收入一般、较受人尊敬,隐形福利有点儿但有限。
我惟一搞不清的是,为什么全中国的人都这么忙呢
清北毕业,人脉通天,年薪百万,北京分大 HOUSE,子女上北京名校,分分钟有私企国企开着几百万年薪求着挖人。
和互联网比,很知足。平平安安到二级巡视员退休就是最大愿望。不看一年,不看十年,看的是五十年。
用工资来衡量中央部委干部的那些人
你们是何等的幼稚,何等的可笑
大概就是不需要再考试什么了,拼命工作就 OK 了
没什么感觉,我离权力中心还远得很。
评论区人均处级干部,手底下就几个人,在康康基层,一个正处级单位几千号人… 不评价。
没有同学是中央部委的大佬,但有个同学在工信部当临聘人员,月薪 7000 多,攒不下钱。每天从六环挤地铁去上班。吃部委的食堂。
穷并骄傲着。
什么?一群大佬都在叫苦了,那乡镇基层情何以堪。
太清贫了,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满满心酸……
物质清贫,精神丰富!“穷精神” 这个词比较合适!
从城市收入消费比例的角度,对不起老婆孩子父母,即使个人物质欲望淡薄,但是愧对家人尤其是孩子!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收入对不起所受的教育和硕博学历,和昔日同窗比,收入自惭形秽!从性价比的角度,收入对不起工作义务加班熬的夜……
各种世俗所谓的好处,醒醒吧,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十年前了!
不过,家里有粮的,可以带粮来工作!工作价值意义感是很高的!穷精神吗!
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考虑这份工作比较好!
感觉好多回答都是胡说呢…
不是部委公务员,不过在部委借调了两年,有一点点感触就是,要是没什么野心在机关里混资历也挺容易的,毕竟混到四调就是副处级了,口碑差能力差都不太耽误职级晋升。。
所以自己也打算努力一下考公务员。。。
家前面的姐姐的老公是部委公务员,能分房。
40 多岁,在北京能养 2 个娃。
家前面的姐姐硕士毕业,听我妈说,她在北京做两份工作,很累很累…
她公公婆婆是大学教授,还能补贴钱…
就想打听一下部委里单身妹子多不多,她们有什么择偶标准。
2020 届国考上岸,入职快一年了,也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给想报考在京部委的人才们一点参考吧。
本人是应届毕业生,适应机关工作的整个过程还是比较久的,在学校时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马虎、拖延,都让工作给我 “治” 好了,因为在这里工作不允许有一丁点马虎。一个错别字,一个错的标点,都会出现很大的影响,工作必须谨慎小心。
入职之后去了两个部门工作,第一个部门属于业务性比较强的,跟我的专业相关,不用写材料,工作压力小,到点上下班,很适合女生。之后被调到了核心部门,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办文办会,压力比较大,会时常加班。
哎,今天又加班了。
现在是某部位重要部门实权副局级,月收入一万三
工资不高,责任不小。越来越多人明白,退休前二巡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副局长退二线,另一种是一级调研员升任,二者生活质量相差甚远。未来走向领导岗位的,都是或多或少有情怀的人吧。
谁的人生都不容易
工资不高,中央机关不如北京市的高,食堂不错。
这问题当然要
科级八千,初级一万
写的很好,适合工作经验 5 年以内的人看。建议更接地气些
我只想了解一下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的待遇水平,哪位大佬不吝赐教一下?不胜感激
这些哭穷的中央部委不会告诉你们会分房子的
更不会告诉你们分的房子在几环内
985 本硕连读去当公务员有点浪费了,不如去私企挣得更多,这个学历,至少说明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体制内消磨掉只能是不进则退
知乎用户 暴躁小朋友 发表 我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待, 恰如你, 发工资时一毛也不愿意多给的样子。 我是小朋友 希望你快乐 上班有害健康搪瓷 …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孙悟空在刚跟着唐僧取经的时候,一心就是想报答唐僧就他五行山的恩情,见到危险,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去保护唐僧,并为取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但时间一长,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在取经路上劫道吃人的好多都是 …
知乎用户 发表 本人本科在校大学生,明年夏天毕业。一直对考公务员很感兴趣,一来是认为政府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务员是很锻炼人的,二来觉得在这样的工作岗位工作,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可是很多学长告诉我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考上公务员以后在单位里只能做一 …
知乎用户 露丝 发表 一 每天 8 小时的工作时间不仅包括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也包括劳动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准备时间、结束前的整理与交接时间,还包括工间休息时间、人体自然需要时间 (如喝水、上厕所等)、女职工哺乳时间以及依据法规或行政领导要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益无关。 铁路某单位,负责货运,已经不招女性了。 单位最主要的作业就是卸船装车,标准集装箱用龙门吊,小集装箱用叉车。龙门吊是下面这种吊车 ,有人称它为天车(其实天车是梁吊不是龙门吊)。 招聘方式及条件, 1)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