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是如何突然爆火起来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鱿鱼游戏明白,偷懒的脱衣舞娘才是赚的最多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来看你跳舞的。 大部分人看闯关大逃杀,就是来看你怎么死的。 以至于很多人觉得游戏设计不巧妙,人性展现不够深刻,根本配不上这么火。 但是恰恰相反,就是因为 …
优爱腾在很多没必要的地方花了太多钱。
比如当年的《如懿传》,腾讯居然每集 900 万元,总共花了 7.83 亿来买。
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
《纸牌屋》,全球大热的话题作。
也就花了 6360 万美元的成本,大概 3、4 亿人民币。
据 Netflix 官方说,拉新 2000 万。而且人 Netflix 的会员费还贵的多。
请问,《如懿传》有这个本事吗?
附带的结果,就是到处推高片酬。
让中国电视剧演员率先过上了好莱坞一线影星的生活。
谢邀,本人研究 Netflix 这家公司多年,看了该问题里的诸多回答,大多是个人主观观点论述,缺乏实际数字来支撑,下面我将剖析 2019 年 Netflix 的财报,来阐释「为什么 Netflix 是盈利?」是一个伪命题。
TL;DR(长话短说版本):通过「聪明」的会计调整,让 Netflix 实现账面盈利,而其真实的现金流仍然是每年负增长。
当我们说一家公司已经盈利的时候,我们通常指的是其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上显示净收入(Net Income)是正值,即收入减去支出是正数。
那我们就逐一看看 Netflix 2019 年的收入与支出构成。
Netflix 是一家商业模式极其简单的公司,你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Netflix 收入的 98% 都是来自于会员费。
以上是 Netflix 2019 年的收入构成,其中来自美国地区的会员费是 92.43 亿美元,来自非美国地区的会员费是 106.16 亿美元,同时传统的 DVD 贩卖业务仍然有 2.97 亿美元的收入。
全球会员费合计 92.43 + 106.16 = 198.59 亿美元,占全部收入 201.56 亿美元的 98.52%。
我们再先看看 Netflix 2019 年年度的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如下图:
2019 年全年营收是 201.56 亿美元,主营业务成本是 124.40 亿美元,市场营销花费 26.52 亿美元,研发投入是 15.45 亿美元,一般与行政支出是 9.14 亿美元,这么一算,营业利润是 26 亿美元。
第二部分是公司债务的利息支出与收入,两者合计为负的 (5.4) 亿美元,所以到目前为止税前利润是 26 - 5.4 = 20.6 亿美元,扣完税后的净利润是 18.67 亿美元,即表中的净利润(Net Income)是 1,866,916,000 美元。
所以,当我们说 Netflix 是一家「盈利」的公司,就是指它在过去的一年的净利润是正值。
我们看到,在计算净利润的时候,主营业务成本(Cost of revenues)是 124.4 亿美元,占全年营收的 62%,是很相当大的比重。
在 Netflix 2019 年财报[1] 中(第 22 页),它是这么对主营业务成本(Cost of Revenues)解释的:
Amortization of streaming content assets makes up the majority of cost of revenues. Expens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quisition, licensing and production of streaming content (such as payroll and related personnel expenses, costs associated with obtaining rights to music included in our content, overall deals with talent, miscellaneous production related costs and participations and residuals), streaming delivery costs and other operations costs make up the remainder of cost of revenues.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流媒体内容资产的摊销占了主营业务成本的绝大部分,收购许可过程中的人工费、杂费、内容中的音乐版权、流媒体的网络传输以及运营成本则占了剩下的部分。
所以说,主营业务成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净利润(Net Income)是正数还是负数,即账面上的是否「盈利」,而流媒体内容资产的摊销则决定了主营业务成本的多少。
因而我们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净利润(Net Income)与当年内容资产的摊销(amortization of streaming content assets)关系十分紧密。
Netflix 是一家媒体公司,它需要做的是数字内容的分发,并不涉及具体实物。因为内容制作涉及到制作的长短期合约,不同内容也有不同的制作周期,直接购买内容版权时签约长短也不一致,因而每月的花费也不尽相同。
为了解决这一会计问题,媒体公司会把内容的制作成本当做资产一次性注入到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中,当做内容资产(Content Assets)处理,然后再按不同的时间长短摊销(Amortization)这一部分的资产,摊销的金额则被当做主营业务成本(Cost of revenues)则会被纳入到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而当年的内容制作支出则被算入**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heet)**中来计算当年现金流表现。
通俗地说:在内容未上线之前,该内容的制作支出均不算入当年的利润,而是算作内容资产,当该内容上线后,该部分内容资产将在 N 年内被逐渐摊销, 内容的所属权将决定 N 年的大小。
Netflix 在其投资者关系网站[2] 也对这一套会计方法如何公允地计算其内容的收入与支出做了介绍[3]。
要厘清 Netflix 的摊销方法,首先需要理解不同内容的所属权,Netflix 将其媒体库的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影片开头都有 Netflix logo 的五秒开场画面,与第三部分内容很容易区分。第一部分是自身拥有的,第二与第三部分是许可的。
目前的趋势是,Netflix 正扩充第一部分内容(自主拥有内容),制作更多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电影电视节目;而第二部分因为需要和其他工作室合作,Netflix 通过招兵买马、成立所属工作室,将第二部分的投入慢慢转移到第一部分去,减少中间商赚差价,还能拥有完全的版权;第三部分也在快速减少,因为传统媒体行业都开始自建自己的媒体平台,比如 Disney 的 Disney Plus,当现有合约结束后,他们也会把曾经卖给 Netflix 的内容转移到自家媒体平台上独播。
下图是 2016 ~ 2019 年,Netflix 自主拥有内容与许可内容的比例,蓝色部分(即许可内容)增长缓慢,而黑色部分(即自主拥有内容)增长迅速。
关于如何摊销流媒体内容资产,Netflix 的财报采用了 ASC 920: Entertainment - Broadcasting 和 ASC 926: Entertainment - Films 这两个会计准则,它们规定了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认为是公司的内容资产,以及如何多年摊销这笔属于公司的内容资产,具体细节可参见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这篇指引[4]。
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准则:
说完摊销原则,我们来看看 Netflix 财报中有多少内容资产需要被摊销,其时间表又是如何。
根据 2019 年年报显示,Netflix 的内容资产有如下几个部分:
内容组成的第二与第三部分,即**许可的内容资产(Licensed Content)有 147.03 亿美元,第一部分即自身拥有的内容资产(Produced Content)**有 98.01 亿美元。其中,许可内容以及自身内容中的已上线的内容可以纳入年度摊销中去,即图中的红圈部分,英文小字则注明未来三年具体的摊销金额,我已整理成表:
上表显示,未来三年需要摊销 156.65 亿美元的内容资产,占可摊销内容资产 190.86 亿的 82.08%,而可摊销内容资产又占全部内容资产 245.05 亿的 77.89%。
这是基于其**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得出来的结论,同样,我们看一下 Netflix 在 2019 年的现金流量表:
可以看出,虽然 2019 年净利润虽是盈利 18.67 亿美元,但最后的净现金流量是负的 (28.87) 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红色区域的两个数字,即 2019 年当年的现金支出是 146.10 亿美元,而摊销费用只有 92.16 亿美元,进而导致最后的负现金的产生。两者相除,即 146.1/92.16 = 1.59 倍,就是现金支出与内容摊销的比率(cash spend on content to Produced and Licensed content spend ratio),该比例越大说明现金支出与内容摊销差距越大,即我们常说的烧钱速度,数字越大,烧钱速度越快。
下图是过去几年的现金支出与内容摊销的比例:
负现金流的情况也发生在过去的 2018 年和 2017 年,因为每年产生大量的负现金流,为了维持当年和未来的开支,Netflix 需要举债度日,这就解释了下图红色区域的长期债务逐年增加。
更多的债务,也会导致每年利息支出的逐年增加,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因而美联储的基础利率也对 Netflix 很重要,高贷款利率意味着更低的利润率。
所以到现在,大家也应该看明白了 Netflix 盈利的本质:财报当年的摊销费用实际上是三四年前较少内容制作支出的一部分,而当年的摊销费用则占当年主营业务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因为当年收入是没有「延迟的」,所以导致收入大于支出,财报显示「盈利」。而实际上,当年的现金支出已经显著增长,延迟的摊销无法覆盖当年的现金支出,因而当年的现金流是负数,即 Netflix 收不抵支。
综上所述,Netflix 在财报中显示「盈利」是通过会计手段**「粉饰」**出来的(此处「粉饰」是中性词),把内容制作成本算成自己公司资产纵然没错,当然很多媒体公司也一直这么处理,因而如何摊销这笔资产显得格外重要。
截止到今天 2020 年 2 月 17 日,Netflix 目前虽然显示盈利,但每股每年仅仅盈利 4.13 美元(TTM),其对应的 PE Ratio 是 92.11 倍(TTM),面对未来几年逐年增加的内容制作支出和每年需要摊销的金额,给账面维持盈利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所以说,盈利和正现金流对于 Netflix 来说是一个跷跷板,目前摊销小、支出大就会显示盈利但有负现金流;如果未来 Netflix 减少内容制作,摊销延用这几年的大笔支出,就会有摊销大、支出小的情况发生,那时便是录得正现金流但是利润是亏损的;最理想的状态是,维持较少的内容制作,但拥有庞大又稳定的用户基数人群,这样收入可以完成覆盖当年的摊销,显示有盈利的同时也可以录得正现金流。
Netflix 每年都在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尽管现金流量表里是负数,但利润表里仍然显示「盈利」。
今年内容制作的开支相当于是在透支未来三到四年的营业收入,即**「寅吃卯粮」**的行为,该商业模式没有对错之分,但需要未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支撑起来,一旦订阅人数被其他媒体平台蚕食后人数降低,Netflix 会很快陷入负现金流和快速亏损的境地。
当然,我个人预计该情况不会发生,尽管目前美国市场的流媒体之战打得非常火热,但依旧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 Netflix,「多强」**有 Disney+, Amazon Prime Video, Apple TV+, CBS All Access, HBO Max 等等,国际市场更是 Netflix 独领风骚。
未来几年,可以预计 Netflix 订阅人数增长会有所放缓,但其他流媒体平台也无法支撑长久的价格用户战,合并与收购也有可能发生,退出竞争后的媒体公司则会再次专注于内容制作并售卖版权,最终留下三个左右的巨头垄断全球的流媒体市场,而 Netflix 必能分一杯羹。
网飞的内容开发团队,极其专业且经验丰富。坐在硅谷会议室的内容团队,大多数仅仅在近几年才加入网飞,基本上是从传统的好莱坞系统里被挖来。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性别和取向,这样能使网飞的作品与尽可能多的观众共鸣。团队中的几名高管,是具有极强观众感知力的女性。
Netflix 这个科技巨头,正在对原创内容如赌博一般倾情投入。
苹果、迪斯尼和其他影视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地位挑战,因为 Netflix(以下简称「网飞」)这个科技巨头正在对原创内容如赌博一般倾情投入。
2019 年 7 月 4 日,网飞的原创剧《怪奇物语》第三季开播,一如往常地一口气放出 12 集,再次掀起话题热潮。
这部以 20 世纪 80 年代初印第安纳小镇为背景的科幻剧集,自 2016 年第一季播出以来,一跃成为现象级。它讲述了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女孩的故事—她被发现是政府绝密实验之下,利用来开启另一维度世界的钥匙,在逃脱控制之后,她与小镇上结交的朋友们,开始了和政府以及异次元怪物的斗争。
到了第三季,《怪奇物语》的宣传打通了各种渠道,比如与汉堡王、可口可乐、耐克和乐高都进行合作,推出了联名产品,一时被哄抢。
取得这样的成功,网飞自然是高兴不已。7 月 8 日,这家通常并不爱自夸成绩的公司表示,有近 4100 万家庭在四天之内观看了《怪奇物语》最新季,超过 1800 万家庭已经把整 8 集全部刷完。如果需要对比数据的话,4 月份 HBO 发布的《权力的游戏》最终季首播集观看人数为 1740 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事。
坏消息是,9 天之后,7 月 17 日,网飞在第二季财报中透露,公司八年来首次在美国境内经历了用户数量下滑,约有 12 万的美国人取消会员订阅;而境外用户增长也低于预期。
Apple TV + 的订阅价格仅为每月 4.99 美元,远低于其他顶级流媒体。
总体而言,第二季度实际增加了 270 万用户,但要知道公司的原本目标是 500 万。网飞官方认为,这样不温不火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归咎于,本季的内容创作稍显薄弱。在过去的三个月,网飞的内容库里没有出现太多新鲜的东西,股票也曾在一天内暴跌过 10%。
相对于网飞这样的公司规模来说,一个季度的疲软算不上危机。目前,网飞在全球 190 多个国家,拥有 1.51 亿的用户,算是一流的全球娱乐品牌了。去年,公司收入飙升 35%,达到 158 亿美元,在财富 500 强中排名第 197 位。
自 2006 年以来,网飞每年以至少 30% 的销售额增长,呈现出爆炸式扩张,因而成为华尔街宠儿。在过去十年,网飞股价飙升了约 4300%,在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上涨了 280%。
网飞仍未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在当下这场流媒体大混战中,作为流媒体成功典范的它,必须继续创新。
是的,流媒体战争已经来了。
迪斯尼、NBC 环球、AT&T 和华纳等好莱坞巨头,都将推出自己的「网飞式服务」。网飞可能会因此失去很多内容库中的作品版权,比如《老友记》会转到华纳,《办公室》会转到 NBC 环球。据分析师预估,这两个拥有庞大粉丝的经典剧,可能会导致网飞 5% 的用户流失。
网飞还要面对另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财大气粗的苹果公司。
中国的很多问题,就出在了这个 “体量” 上,很多时候可以说成败都在这儿了。
中国超大的体量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件事情的起步阶段,往往是非常容易看出成果的,但一旦走向了转型期,所有的事儿都会变。
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实在是不知道该走到哪个方向,很多时候海外同样的产品基本上都没出现过,抄都没法抄。
其次,旧有模式带来的 “因循旧例” 会造就企业内部大量的利益集团,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转型带来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因为转型必然意味着旧体系的褪去和新体系诞生。
最后,体量的错觉和部分产品的成功,会让人觉得 “模仿” 是可行的,而由于大量企业集团在扩张上的强需求(为了股价或者 KPI),就会造成另一个利益集团的诞生,即扩张利益集团,扩张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比较容易的扩张方式。
这一点的体现其实非常明显——大家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机打开 APP,就会发现一件非常离谱的事,那就是绝大多数社交类 APP 真的是什么功能都有。
虽然我嘲讽知乎啥都想做很贪,但是绝大多数社交 APP 都一样,只是比烂罢了,知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啥都想做,而在于不愿意深耕护城河,这才是知乎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骂他什么都做,因为所有 APP 都在啥都想做的这一步。
所以你打开优爱腾这些东西,你就会发现啥都有,直播、视频、赛事、剧情甚至还有社区,我很想问何苦,大家真的不会关注那些东西,但到最后也没啥用。
于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同质化严重外加什么都有,而且因为内容整体质量不行,整体付费欲望极低,只有在有 “爆款” 的情况下才有短期付费,而为什么内容整体质量不行呢——因为钱被投到了扩张上而没有投到内容建设上,管理者不知道内容建设重要吗?高层不知道内容建设重要吗?
知道,但见效慢而且没法 “因循旧例”,没办法满足扩张上的强需求。
Netflix 最大的优势就是恰好就是他在中国投资人眼中的 “劣势”。
首先前面几乎没有人,没法抄。
然后扩张不够快,从建立公司搞订阅制到现在都二十多年了。
最后体量看上去不足(初期),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短视频才是未来。
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这个套路,绝大多数互联网人创业的目的就是被收购,因为所有公司走的路都是一样的。
首先搞出点东西,然后其他企业看看能不能抄,因为体量优势确实超出成功了——砸钱 & 收购。
然后开始 “因循旧例” 的搞老一套,扩张、抄和因循旧例的套用模式。
我就问一个问题,谁还记得早期的土豆网和 PPS?后来土豆和 PPS 被谁收购了互联网老三家开始了那一套 “因循旧例” 的套用模式?
至于为什么一直 “因循旧例”?为什么一直要坚持这种 “模式”?
那问题就来了,老三家是为什么成功的?
抄 + 体量 + 大扩张 + 因循旧例……
电梯陷阱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身上,公司身上也是一样的,当他坐电梯到顶层的时候,他就一直想再通过电梯不停的拉人,但从来没考虑过修电梯、造电梯、维护电梯,甚至连嗯楼层都只知道摁顶楼和底楼。
相对于每年掏几千万请明星代言发广告,我们谁都知道每年掏几千万把内容生态建立起来相对来说要有用的多,至少对于长远发展来说。
但问题在于, 谁负责?谁背锅?万一没建立起来股价怎么办?投出去的明星和广告可是实打实的即时见效,内容建设呢?
因为 Netflix 在卖内容;爱奇艺在卖流量。
卖内容是一个成熟完整的商业生态体系,Netflix 只是改变了内容消费的场景和渠道,通过互联网降低了内容分发成本。它的利润来自于优质内容 + 独家内容的生产和分发,只要它想盈利,它就能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找到盈利空间。
爱奇艺(或者优爱腾三家)是靠免费内容来卖流量的,通俗滴说就是用免费内容骗你看广告。但流量这玩意儿流动性太强,也缺乏用户忠诚度,今天来了抖音明天来个直播,流量就跑了…… 注意,流量还在但它跑了,去别家了。顺手也把钱带走了。
卖流量也能挣钱,但这钱是什么呢?你把肉从冰箱拿到厨房的路上,手上沾的油,就是流量的钱。因为去厨房的路就那么几条,而且你不但能吮吸点油花你还能偷啃一口肉,那一般来说能躺着挣钱就坚决不坐起来。
但这种钱能养活一般的企业,可它没法养活一个号称自己有价值观的企业。因为追求流量和号称自己有价值观,在灵魂深处是冲突的。
除非价值观能换流量,但可惜它并不能。
现在国内三家网络平台都在搞自制内容。但自制内容这种事情就像种树一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哪怕种庄稼,你是不是还得把地熟三年才能产出点东西啊?
而且稍微好点的庄稼把式都在另一块地里忙活呢,你凭什么把人家给弄过来啊?
中国互联网视频公司重新定义了标清,高清,超清,蓝光,hdr,杜比,高帧率等等词汇
**先用一句话简单说下我的答案:**内容行业盈利的关键在于内容变现大于内容成本,netflix 能盈利是因为他的会员收入已经足以覆盖掉高额的内容成本,而爱奇艺亏损的原因在于变现跟不上内容成本的增长,影响因素有各自市场的特点、各自商业模式、以及业务规模(Netflix 最开始也不是盈利的,越过了那个收入与成本的规模平衡点后,才会开始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影响等等。
接下来,详细理解 netflix 和爱奇艺经营结果差异的关键,我认为首先需要理解其公司模式以及流媒体行业的特点。
第一、两家公司商业模式
两家公司可以说都是流媒体公司,而这一类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高额投入去生产优质内容以变现,这一点相信各位都不陌生,随着制作愈加精良,一部网剧或者网络大电影的成本越来越高,上亿的制作成本已经不足为奇;而变现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最重要的是会员付费,其次还包括诸如广告、内容分发、游戏、周边等等。
这一点,从两家公司财报里的收入结构就能看的很清晰,以两家公司 2019 年第三季度报告为例:
这两张图对比起来看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可以明显的看到,爱奇艺的变现方法是以付费会员为主的多元化变现,多元化包括广告、内容分发以及其他,这里的其他包括游戏等等;而 Netflix 的变现方法是付费会员。
那有人就要问了,爱奇艺这么多渠道变现,怎么还是亏?
这是一个因果倒置,正是因为付费会员的收入无法 cover,才要寻求多渠道的变现,去尽可能的弥补成本。
**第二个发现是,**Netflix 的国际付费会员收入超过国内付费会员收入。这一项其实挺牛的,Netflix 目前在全球多个地区推出火爆内容,凭借的一个关键手法就是采用本地化的创作,比如他们在南美洲的内容会交由南美洲本地的创作团队去创作,这样因地适宜的经营方法能够让他们的国际化业务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国际化对于爱奇艺来说,个人认为目前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则太多了,资金量,跨国内容的经营风险等等。
第二、中美视频行业的特点
中国的长视频行业主要就三家,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其实主要就是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三家公司在你追我赶的同质化竞争中相爱相杀,比谁的爆品更爆,比谁的金主更有钱,说明一下三家长视频公司背后的金主,优酷的金主是阿里,爱奇艺的金主以前是百度,腾讯视频的金主是你们猜,这里插个题外话,腾讯视频是目前为止比较大的长视频公司中唯一没有上过市的,谁更有钱你懂了吧。
中国的长视频内容无非是剧和下饭综艺,尤其是剧,基本是各大长视频公司的主要内容产品,拼的就是用户是更爱你的还是更爱我的,不过这其中三家巨头偶尔也会播放同样的内容。
可以帮大家记起一件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很重要的事:
紧接着我们再来看一句行业大佬的表态:
【爱奇艺 CEO 龚宇曾表示, 内容成本增速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得益于 “限薪令” 颁布后演员片酬的下降, 从 2018 年第三季度开始, 演员片酬已经从此前的 8000 万 - 1.2 亿降低到 5000 万以内。】
看明白了吧,限薪令就是视频行业巨头组成的一个类似于卡特尔的组织(可自行科普卡特尔),这一规定为内容成本的下降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中国的长视频行业竞争太激烈了,不仅是与同行竞争激烈,与上游的竞争也很激烈,激烈加激烈就注定了这个行业成本高企,收入难拿。
那么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既然古装这么多人拍,为什么不拍拍其他剧,比如权力的游戏或者纸牌屋那样的呢?
这就来到了中国长视频行业第二个我认为很重要的特点,即:建国以后人不许成精…(手动狗头,懂得都懂)
大致说完了中国的长视频行业特点,应该说美国的了吧,可很抱歉功课做得不足,美国行业格局了解的确实不多,但有限的了解是,美国题材更广泛,行业中用户付费意识与意愿是强于中国用户的,光这两个特点其实就能够为 Netflix 的盈利带来很多有利条件。
第三、想说说关于长视频公司盈利的一些小看法
结论是,前期亏损是必然,后期盈利则不一定是必然。
首先为什么说前期亏损是必然的,从道理和证据来分析:从道理上讲,你作为平台,前期用户积累不足,而积累的前提就是有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而内容端成本巨大,你能盈利才怪了(这么粗暴的解释,我们还是来看看证据吧);从证据上看,见下图
红色柱子是收入,蓝色柱子是净利润,黄色线条是会员数
这里主要是想给大家展示趋势,具体数据大家可以自行去扒拉。
可以看到的是,Netflix 在 2003 年才扭亏为盈,并从 2003 年开始,净利润逐年扩大
关于原因,我个人的看法是,从 2003 年左右开始 Netflix 整体的规模效应跨过了这个行业的盈亏平衡点,也就是说他的整个会员变现体系支撑起了巨大的内容成本,并且随着这个规模效应越来越大,盈利能力也越来越强。并且 Netflix 全球经营他的内容,为其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延展性。
而爱奇艺目前还处在这个行业公司发展的前期,在中国特有的长视频行业格局以及特点下,暂时无法跨越那个平衡点,即使是依靠广告,内容分发等方法,也暂时无法盈利。
我个人的猜想,未来长视频行业的格局有可能是:内容上逐渐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而新技术融入内容的制作以及会员的运营等方面,出现更胜一筹的一方或两方,巨头吞并其他小虾米,一家或两家实现盈利。
我的其他文章:
我的其他回答
核心问题在于 Netflix 从刚开始建立就一个封闭式付费生态(无论是租借 DVD 时代还是流媒体时代都是建立在用户付钱的逻辑中),而中国的视频网站是先有了互联网生态的逻辑即免费获取用户 - 流量进行变现。Netflix 本身走的是就是付费闭环逻辑(虽然财务技巧上采用债务技巧,把影片采买成本分摊 10 年,随后获取用户 - 抬高股价这种玩法),用户从一开始就被培养成为内容付费的习惯。而中国长视频格局从一开始大家都是免费获取用户未来跑马圈地的烧钱圈地的互联网思维,用户也已经养成免费的习惯。但是可惜中国的发展太快了,短视频的崛起造成了在流量分发和流量变现上的效率都是降维打击长视频平台。
所以长视频平台传统互联网思维那种跑马圈地的打法已经看不到未来了。但是现在谁也不敢轻易变回纯封闭式付费的状态,所以有了各种神奇的 VVVVVVIP 的操作,但是 VVVVVVIP 的操作是一种饮鸩止渴,但是确实没办法。
归根到底是平台方的认知程度和受众的认知程度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而且不难发现国内流媒体和国外流媒体在向着两个不同的极端方向同质化发展。(以下内容只为个人观点,且涉及到的群体也只是个人认为的大多数群体)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代表了国内流媒体的顶峰,无不是一打开来看各种音频资源满满,看似内容覆盖到各种群体的边边角角,但是细品就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受众认知程度:一, 顶流明星、综艺、空洞的古装爱情剧、穿越剧、都市门不当户不对爱情差距剧还是代表了大部分的审美趋势。二,正版引进电影的偏好,大制作燃片和现象级更新剧的同步独家首播绝对是最大的流量。三,直播,体育,VR, 时事新闻,游戏等各种 “周边”,客户端的运营。
平台方认知程度:我相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每个平台的投资和偏向都是基于受众的大数据分析不断改进的,因此国内平台方面基于以上观众的认知程度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一,砸重金请顶流明星上节目,买综艺版权,独家签约热剧,请明星为平台站台。二,砸重金引进国外大片,其中又牵涉到国内平台间残酷竞争导致国外片商的恶意抬价,特别是 Disney 这种把国内市场研究的彻彻底底的。三,直播顶流 up 主的签约,体育转播签约,各种周边项目的开发、引流、运营,最后能展现在观众时间轴上的的也只是极少的成功的项目。
因此,国内平台所面临的成本问题也就空前巨大,签约明星和直播主播的费用放眼世界范围也都能震惊所有人,大笔引进片和体育直播转播的费用,无不是大手笔。且平台似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发展自身的 “立命之本”,反而陷入跟着受众态度不断改舵的怪圈。其中的各种成本,最快的回本方式就是会员费,套娃会员费,单片、单集、点映、超前点映的套娃套娃费,而在此过程中平台并没有强有力的观众凝聚力,且观众会有耍猴感,平台完全跟随资本风向走,由此陷入观众体验感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买账,平台还不得不比着竞争对手的脚步,成本快速增加,从而发明出越来越鸡贼的套娃组合,由此形成了恶意的循环怪圈。
Netflix 则代表了国外流媒体的顶峰,较之于国内流媒体尽可能在一个界面塞入成吨的信息和喜好类型,Netflix 走着相反的道路,尽量减少分类内容,扁平化界面,仅会员的体验,尽可能降低一切影响观感的因素,各种一键傻瓜操作。抛去前面这些,最重要的是拼命的加大 “立命之本” 的投资,同样的操作也不断发生在 Disney +, HBO MAX, Apple TV + 上。
受众认知程度:一,虽然话听起来比较刺耳或是偏见,但不得不承认,国外观众的审美更加 “务实”(此务实不是字面意思的务实,害,我是解释不清)。纪实性,人性讨论和家庭伦理一直观众所喜欢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艺术加工往往得到受众的欢迎。二,观众的 “明星敏感度” 较低。三,作为另一类 “受众” 的明星,其与平台的契合度更高,把如何做出好剧的重要程度放在如何赚钱的前面,自降身价,因此我们才能看到最近大火的《婚姻故事》、《爱尔兰人》等片子。四,还有一类 “受众 “,即投资人的角度,而投资人又分为资本投资人和平台方作为导演的投资人,此类受众的认知是为了给普通受众更好的体验而作为受众去发掘那些被传统制片商埋没的剧本进行投资,之后再作为受众去享受因此带来的名誉和金钱,基于此我们才能看到《罗马》这样的片子。五,受众版权意识使得人们感觉看片付费是默认的”游戏规则 “,资源下载监管到位和数十年积累的完善法规,都使得流媒体不会有太多的” 额外损失“。
平台方的认知程度:其实在讲受众认知程度时已经讲了一些平台方的认知,即平台方也为一类受众。此外不得不再次感慨,国外顶级流媒体的平台方一直在试图简化受众体验,高质量下的视频压缩算法和相关推荐算法,简洁 UI 设计使得整个操作有着丝滑的体验,也让 Netflix 成为 CS 毕业生去向的又一比肩 FLAG 的新贵。平台方对危机感的认知使得各个如 Netflix 的平台都在近两年拼了老命的发展自创剧集和电影,以应对对手所建立的竞争壁垒,在此过程中受众才能享受到越来越多创意十足的连句剧集和电影。
完善健康的受众付费机制和平台方斡旋与资本和受众的成本节约,使得 Netflix 可以取得盈利的局面,虽然前期也是需要大量的融资和连续亏损中不断发展。但是国外流媒体从去年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博弈,各个大厂不断从 Netflix 收回授权,并自立相似门户,比如当年我进 Netflix 的坑就是为了《老友记》这一个剧,然而从今年 1 月 1 日,HBO 不再给 Netflix 授权续约(多少钱都不给的那种),并将其放在自家 HBO MAX 上进行独映,Disney 也收回了很多电影的授权,放在自家 Disney + 上,Apple TV + 也上线成为了搅局者。各家都在疯狂砸钱拍自创并取消其他平台授权,好处是我们可以看到 Netflix 的《sex education》、Disney 的《曼达洛人》、HBO 的各种黄暴大制作、苹果的《For All Mankind》等等优秀剧集,但坏处就是每个平台每个月 15 刀左右的费用势必需要观众做出趋势而产生分流。Netflix 一家独大且资源全的时代已经逐渐尾声,盈利能力受损,但是此次流媒体市场的重新动荡,也会进一步刺激艺术创作,国外平台方如何应对,是用内容锁住用户?加入广告?开发套娃?拭目以待了。
不难感觉出,国内的流媒体也在试图做出各种改变,但是爱奇艺和腾旭这种体量的流媒体似乎有些后知后觉,或者说在小心翼翼地评估风格改变所带来地影响。个人感觉此时国内另外两家优酷和 B 站的理念就相对不错(全是同行衬托),优酷着眼于画质的提升和经典老片修复(爱奇艺和腾讯的蓝光和杜比什么的,emmm),B 站基于本身庞大且消费力最强的年轻用户,豪掷千金引入多题材大片,为了平台其他项目的发展引流,都是不错的思路。
PS: 最后附上爱奇艺和 Netflix 的界面,完美代表了现阶段国内国外流媒体的认知和受众认知的博弈,不知道大噶喜欢哪个。
因为爱奇艺在做着跟中国所有视频平台一样的事情,开会员去广告,然后在剧集里再添入中插广告,美名其曰这是剧集制作方做的,与平台无关。
呵呵,内容都是同质化的烂片加烂剧,投了一堆文艺片也没几部优质的电影,都是以小博大的小众口碑片,说十个名字大众能知道 3 个都算爱奇艺宣传做得好。
一、2020 年 1 月 14 日:《爱奇艺的 “内忧外患”》
二、2020 年 4 月 6 日:《不同的世界,相同的烦恼》
三、2020 年 4 月 15 日:《爱奇艺的 “真”,与 “假”?》
一、2020.01.14 更新内容:
内忧外患:
论买国外版权剧集上线,没有腾讯视频有钱;
(虽然是阉割版,但是《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硅谷》、《切尔诺贝利》都在线,几乎可以说是什么剧火就收什么。)
论内容精准度,没有优酷的阿里文娱般的强势撑腰;
论综艺收割,又拼不过背靠广电的芒果 TV,还不符合爱奇艺自吹自擂的品牌文化;
再说深度垂直、新奇特内容,跟 B 站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说 B 站不应该放一起讨论的,动画追番不算看剧吗?)
爱奇艺作为视频平台,一味的跟风,毫无创新的思考模式,而且到现在还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用户定位,谈什么盈利?一个连影视寒冬都会冻到自己的视频平台,何谈盈利?
现在的视频平台想要突破,只能求创新,后起之秀 B 站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依托衍生品进行边缘突破),可能的发展路线,也是一条不破不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路线:
多样化虽然有助于扩大用户的 “广度”,但是也会使得用户数量在进入瓶颈期后难以留存。
在 BAT 相继披露的 2019 年 Q3 财报中,就已经呈现了付费用户增速持续减缓。而在经历过这场疫情之后,各家都收获了相当一大批付费用户,瓶颈期也不期而至。(几乎半强制性的让用户在吃饭、睡觉、玩游戏、看剧、学习中循环)
以一个不讨喜的 B 站来说,二次元与追番这种深度垂直的差异化,正是 B 站得以实现立足的根基所在。(A 站的倒闭除开运气因素,更多的实际是对于风险运营的把控,公开放盗版内容,没点后台和操作也是玩不转的。)
类型剧深度垂直、人文纪录片开发都是适合爱奇艺的品牌形象。
只是吆喝 “悦享品质”,没点真品质就不太好了。
(纵览近 5 年的所有国产剧集,优酷的《长安十二时辰》从剧本改编、演员表演、摄影、美术、服化道、特效、声音效果多个维度上都是 “品质” 的可参考标杆。
推个《庆余年》点播剧出来收割一波韭菜,可真不是什么品质之举,反正每次看到 “威武、精锐” 的黑骑出现时,我都是没办法认同的…)
既然 “悦享” 在前,“品质”在后,那么用户体验的分层策略是否可以作为用户 “深度” 开发的重心?
互联网用户习惯了 “免费” 模式,一部分用户 “可能” 对品质没有认知与判断,也使得在线视频平台们在 “流量” 和“付费”之间不断的摇摆,彷徨且犹豫。
精品化的用户运营,培养高级用户这种取舍对于大众化平台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不破不立,是现今国内所有视频平台未来将要面临的突破抉择,不创新、不改变只有死路一条。
酷 6、土豆、乐视都在等着爱奇艺翻车,腾讯、优酷、芒果、搜狐也都在兴高采烈的袖手旁观,就看它敢不敢停车改道,开辟新道路了。
以上内容更新于 2020.01.14
二、2020.04.03 更新内容:
我写的内容大多与 “综艺节目” 无关,除了我个人比较抵触 “综艺” 外,从一定角度来说,综艺内容开发的投资风险是相对较低的,几乎 80% 以上都是受政策变化,或是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宗教、歧视等社会问题的 “白痴级无知的操作失误或口误” 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已经建立的综艺 IP 来说,广告植入量、品牌传播力度、明星效应等都能够给主导开发的平台方带来足够的资金与流量收益,赔钱的概率相对较低。
所以对于长视频网络平台来说,最大的成本风险就在影视内容的开发上,除了制作周期较长、广告植入力度有限、政策变化的风向与力度较大(限古令、限韩令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外,明星效应也会受到形象与演技的透支(吴 X Bo、Bingbing 范),进而导致上线即下线,跌进坑一个就是千万级的亏损。
再就是,Netflix 主要就是电影和剧集的内容,所以我的内容也更多的是围绕影视剧、电影的开发、内容质量与市场前景进行表述的,而不是泛影视娱乐的内容。
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又一部跳脱 “传统国产电视剧” 的内容出现了,但是依然与爱奇艺无关。
如果说以探讨人性善恶与复仇为主题的《长安十二时辰》,初次尝试拓展了古装、悬疑电视剧的质量边界,让网络视频平台的质量往前多迈了一步。(虽然还是被平台收益压力左右,导致原本 32 集的内容被拉伸成 48 集,后半部分内容明显拖沓凑量。)
那么,《不完美的她》则是让国产影视剧集行业与网络视频平台内容质量更进一步的基石,尤其是在这个已经历时近 2 年的 “冷静期” 之后。从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到爱奇艺、优酷、腾讯等长视频平台,下沉用户市场(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内容覆盖率已经基本满足 “日常所需” 的供应,重回付费主导型市场提升付费质量是未来长视频平台在布局的方向之一。
这也是 10~20 元的月费区间,付费用户过亿之后依然亏损严重的主要原因,除了新内容开发这一风险投资失控外,用户付费上有提升空间(30~40 元区间范围),下有提升范围(2.2~3.2 亿付费用户,基于 14 亿人口下二八理论的 20% 付费率估算)。
关于选题:
以都市题材现代剧作为切入口的《不完美的她》,是国产剧集对内容深度进行的拓展,通过对中国社会问题老三样 “生育权、男女平等、家庭责任”的重新梳理,构建了一个以女性自我救赎为视角,来探讨 “母亲与子女、家庭、社会的关系” 与“新时代生育价值观”的 “电影化” 剧集。在每年成百部 “肥皂泡沫剧” 中,加入了一丝具有思考价值的内容。
依靠数量的无脑堆积是无法获取改善的,而应该是有选择的进行质与量的平衡,精细化运营是改善盈利的重中之重。
影视内容投资的风险控制,是中国网络在线视频平台急需调整的一个 “亏损项”,相较于 Netfilx 依托好莱坞体系所建立的完备制作流程,与剧集制作风险的分散化控制,Netflix 呈现的是有节制的选择性 “亏损”。而国内的影视市场,除了要面对口碑风险外,还要面对的是参差不齐且缺乏行业规范标准的制作风险,也是投资失败的最大风险项。
解决办法: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复制和转化美剧的 “试播模式”(在投入批量制作前,先制作 1~3 集的试播集进行公开投放,获取用户或内部人员的反馈数据,再决定是否投入资金进行开发)。
优点:
2.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作风险,因为可以通过这 1~3 集考量制作团队与后期公司的制作能力,平衡性价比。
3. 可以被动的获取品牌商的广告投入,因为品牌们也在寻求和考量适合品牌调性与宣传的 “流量池”,而试播集正好给予了足够的参考依据。
缺点:
2. 国内能够承受这种制作压力的后期公司并不多,而且制作水平相差较大,需要一定的验证期进行筛选。
Netflix 与爱奇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都是苦于用户增长和内容制作成本控制,二者也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路线,盈利与亏损都是暂时的,就看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形式的了。
Netflix 走的是内容专精与运营优化的深度开发,缩减运营团队、降低运营成本、积累内容数量。
爱奇艺则是多元化与产品生态构建,扩大运营团队、提升运维成本、丰富付费结构。
孰优孰劣,各有所长。
三、2020 年 4 月 15 日更新内容:
身陷造假风波的爱奇艺近来还算安稳,但是官方并没有发布任何正式说明,相关投资人的律师事务所和证监会也正在调查中,还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出来。
所以,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交给时间来验证吧。
还是,看看爱奇艺的数据怎么样吧?
现金流支撑的是企业不倒闭,或者降低承压破产的风险。例如,这次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病毒” 影响下的确会导致部分现金流差的企业,在资不抵债的高负债情况下濒临破产。
可是,Netflix 的现金流真的很差吗?
如果账面盈利漂亮可以讨喜,Netflix 可以 “简单” 做账,为什么不做?
造假做账的,始终会被揭露出来的,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
孰是孰非,时间自会验证。
关于 Netflix 的财报分析,其它回答中已有详细的说明。
而我在看过 Netflix 的财报后,对其定位则是一家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业务 / 产品构成较为单一但具有全球化市场的,处于技术成熟化过渡转型期的成长型企业。
反观爱奇艺的财报数据,连续 5 年以经营现金流净值 3 倍的额度持续扩大投资,连续布局 VR、社交平台、演艺经纪、在线直播、游戏、短视频等硬件、软件内容生态。
多而杂。
而我对爱奇艺的定位则是,具有投资风险、业务构成较为复杂、市场较为单一且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同时进行巨额探索性投资与主营市场竞争突破的多头发展路线,处于风险提升期的盲目扩张型企业。
在爱奇艺所公布的 20-F 2019 年财报中,用了多达 125 页的文字内容,除了常规的报表外,还详细叙述了关于盈利、亏损、资产、负债、股权分配、风险提示等说明性内容。
关于财报数据的详情及使用来源: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爱奇艺 2019 年度财报 - 完整版(英文)
爱奇艺官方网站发布的 2019 年度财报 - 简述(中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爱奇艺的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
i. 爱奇艺的现金流:
在这张摘要表格中,列出了爱奇艺从 2017~2019 年的各项现金流的具体盈亏数额。
在最新的 2019 年里 (截止到 12 月 31 日),主要盈亏数额如下:
(表格中用 “()” 来表示为负值的金额数字)
1.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 (Net cash provided by operating activities),盈利 39.06 亿人民币;
2.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 (Net cash used for investing activities),亏损 117.49 亿人民币;
3. 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 (Net cash provided by financing activities),78.80 亿人民币;
简单讲解一下:
而对考察企业的实际状况而言,这个表格中最重要的就是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 与“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后面将以缩写进行表述)。因为在这两项内容中,前者 “经营现金净额” 体现的是企业所处的经营状态,其盈亏均来自非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主营业务的发展状况和运营效果,简言之就是 “动手能力是否够强”。而后者,“投资现金净额” 则是企业长期战略布局的一种体现,也是考察企业转化与整合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
收购一家企业很简单,有钱就行。但是,无论是将收购的企业以融并的方式归入业务部门或母公司进行管理,或是放手让收购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还是仅仅是购买股权、期权,收益与回报周期才是最重要的。
而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从资产 12000 亿,到因投资与扩张而变成负债 7000 亿,需要寻求国家来救助的海航集团了。
相关新闻:《海航 “并购” 成瘾,从 1.23 万亿到负债 7000 亿》
比如你看知乎,知乎是不赚钱的,但是知乎产生了流量,其他产品就可以花钱在知乎上打广告,就可能因为被知乎用户看到而增加销量,从而覆盖其广告费然后赚钱。
但是知乎也不想永远做二道贩子,于是想出了一个东西叫做 “盐选会员”。你花一定的钱,就可以看一些精品内容和电子书,其他不花钱的人是不能看的。这就是知乎在想办法通过原创内容产生价值。
在这一点上,平台往往面临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你得先有足够多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来买你的付费会员;你得先有一定数量的付费会员,才有钱去请人写足够多有价值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平台都需要大量的融资。
但是按理来说爱奇艺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融资,为什么还是不能产生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呢?这就要从中美文化产业本身的成本差异说起了。
首先大家必须要了解一个现象,就是在不同行业,中美之间的物价差异是不同的。
比如你去超市买肉,现在美国的肉比中国还便宜;但是你去理发店剪个头发,美国的价格就是国内的好几倍。你要在大城市买房,同样质量的房子美国比中国便宜得多;但是如果你的房子下水道堵了,在美国请个工人来修就比中国要贵得多了。
按照中国的购买力平价 GDP 来算的话,中美的物价平均大概是 1:2,也就是 10 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 35 人民币左右。但是在文化艺术体育等行业,由于中国人才的稀缺性,完全不是这样。
就比如影视行业,拍同样质量的电影电视剧,中美的成本可能差不多。在制作成本上美国更多,但是中国的演员片酬更高。
而在市场上,美国拍出来的东西全世界都看,而中国拍的东西只有中国人、海外华人和越南看。就潜在用户数量而言,Netflix 比爱奇艺要大得多,而且在很多第三世界人口大国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国内的互联网市场目前则是一片红海,各个网站之间为了争夺流量大打出手,用户的获客成本反而更高。
同时由于互联网付费制的不成熟,中国网民习惯了之前免费看片的时代,对于同样质量内容的心理价位要更低。比如 3D 电影在美国的电影院票价一般是 18 美元左右,而中国就是 48 人民币。同样的会员,美国可以收 10 美元一个月,而国内的视频网站只能收 20 元一个月。别忘了,拍片子两边的成本可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单靠会员费,是完全无法维持高质量的内容产出的。怎么办?只能玩花样,比如继续加广告,电视剧里放软广,乃至 VVIP……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呢?有三种。第一是在拍摄的时候更多的把钱花在制作而不是片酬上;第二是让大家能接受会员费涨价;第三就是增加文化影响力走出国门赚全世界的钱。
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都需要大家的观念转变。在国内有很多人看电影电视剧不是为了看剧情看制作,而是单纯为了看明星的。在这种心态下,明星的议价权就高,于是片酬就居高不下,制作方就不得不在制作上砍预算,最后导致拍出来的东西硬性质量不行。如果更多的钱能够花在拍摄制作上,内容质量就能提升,观众自然愿意出更高的会员费,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针对第三个问题,我还是那句话:**全世界人民都喜欢看色情、暴力、讽刺、反政府、阴谋论的东西,在虚拟世界寻找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快感。如果文艺创作要求必须正能量,做出来的东西一定很无聊。**在国内大家没得选没办法,但是出了国没人会买你的帐。
。。。。嗯,按着网飞内容的标准。。
可能有一大部分在国内都过不了审查。。。或者说。。。就没几个能过审的
就咱们优酷 爱奇艺 腾讯里面的内容丰富度。。也就配值这几个会员钱。。。
没钱也做不了好内容。。好内容也过不了审。。没好内容也没人愿意给会员费。。。
无限死循环???
而且人家面向全世界。。咱们只能面向中国。。现在会员都早就饱和了,除非提高收费。。。
提高收费还有几个人看?上面还有大量雷同的东西。。以电影为例,除了自制的具垃圾的没人看的电影。。。院线大片 爱奇艺 腾讯 上基本都是同步的,要上一起上 要不都没有。。。岂不是买一个就够了。。。
说白了我花会员就是为了少看开头那几分钟广告。。。所以也就价值这么点会员费。。我平时想看的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上面全没有。。我还是自己去找资源。。
要是网飞中国能用。。我二话不说就给钱。。。上面资源量太大了。。
本质原因:1 个 NETFLIX 会员 =10 个爱奇艺会员。
最大差距,当然是钱。
最近,
优爱腾取消超前点播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关于**【为什么爱奇艺就是不如奈飞】**的讨论,
再次成为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
早在《徐峥为什么请全国人民免费看囧妈》的推文中,
口袋君就曾分析过:
定价是商业交易中最重要的东西。
爱奇艺与 Netflix 在商业模式上
最根本的区别就是:
爱奇艺是从 14 亿中国人中,
筛选出一年肯支付 100 元人民币的付费用户。
Netflix 则是从 75 亿全球人口里,
筛选出一年愿支付 1000 元人民币的高端会员。
这样的高端付费会员,
Netflix 已经在全球圈了 2 亿人。
2020 全年,
Netflix 实现了 250 亿美元的会员费总收入。
25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疫情前的 2019 年,
中日美院线票房均创下影史新纪录。
北美影市年票房:114 亿美元
内地影市年票房:93 亿美元
日本影市年票房:23 亿美元
全球影市总票房:425 亿美元
因此,
奈飞 2020 年的会员费收入,
比【北美 + 内地 + 日本】的 2019 年院线总票房,
还多出 20 亿美金。
正是这样的惊人收入
才让奈飞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Netflix 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给钱。”
1,奈飞只招成年人,不画饼;
2,不搞花里胡哨的商业模式、生态不化反;
3,战略也十分实在,亏就冲着规模,赚钱就踏实赚钱,战略定力也很足;
4,作品六十分,没毛病,按住迪士尼一百分的作品爆锤,也有爱死机这种符合流媒体叙事的神作;
5,反正在渠道这一块不怂,扩大优势,服务千家万户;
6,独立公司,没有爹没有婆婆没有亲戚。
而且…… 最重要的是…… 不来中国。
做过一个播客,提到这个问题,之后可以再做一期仔细聊聊。
[当我们在说我们在说什么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 后现代汉语 9 赞同 · 0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117569)
中国的视频平台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是完蛋 X 的玩意。超长片头广告,你看一个视频 90 秒,他敢给你放 150s 的广告。而且我也发现现在贴片广告主的脑子都是秀逗的,多么垃圾的广告,只要有传播、产生记忆就是好广告辣?果然国人的要求很低吗?OK 好不容易开个会员吧,还有视频贴片?广告里面 × 视频?数一数去年的剧集,这么大中国,这么多视频平台,一年不超过 10 部热播剧集?你让会员们看什么?看电影?我去电影院也好啊,看剧集,你原创剧集垃圾。前几个月令人窒息的的会员套娃机制,一集三块钱?开了会员有广告我认了,买了会员还要再买热播集?这帮视频平台宁可投资渠道、发行不肯投资内容团队,你活该亏损啊。看看 netflix 怎么弄的?
什么?你说中国环境不合适?哈哈哈哈
一个馆子是否能挣钱主要看大厨。
哪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玛莎 · 约翰逊的死与生》 烂番茄评分 96%
《罗马》 烂番茄评分 96%
《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 烂番茄评分 97%
《第十三修正案》 烂番茄评分 97%
《泥土之界》 烂番茄评分 97%
《维龙加》 烂番茄评分 100%
《水星 13 号计划》 烂番茄评分 100%
《追逐珊瑚》 烂番茄评分 100%
《坚强之岛》 烂番茄评分 100%
《逃避者》 烂番茄评分 100%
中国观众不喜欢付费观看?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付费吃屎的。
呵,国内这批货色。
我来提一点:
————————————————————
没用过网飞,但是我必须要吐槽一下国内的视频网站和 APP。
第一个问题,就是商家竞争,导致了我们体验变差。
是不是很奇怪,一般来说商家竞争,我们买家应该获利啊!
但是,比如我看动画,同一个季度我想看的有两到三部动画吧,结果 a 被 b 站买了,b 被爱奇艺买了,c 被 tx 买了。
这就等于,我要交三份不同的会员费,才能够看完我想要看的内容。
不然,就得去看盗版找资源。
这就算了,更神奇的是,一部动画能给你切两截?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吹响吧上低音号》,我第一季在 b 站看完了,结果第二季得去 tx 才能看。
这什么魔鬼体验?体验真的特别差好吧?我不知道是 tx 出价太高了还是 b 站不看好这部番了,但是结果就是我又要去开 tx 会员才能看后续剧情了!!!
你敢信??
然后是广告。
我就是为了不看广告才付费成为会员的!!!
而且中间插得广告还贼尬!!!
还没完,有一次我用 iPad 在爱奇艺看电影,左下角有一个广告格子一直关不掉!!!我在看的途中啊!!左下角就戳一个广告一直关不掉!!百度知乎我都问了,就差联系客服了,然后它自己消失了!!!
awsl,什么魔鬼体验!!!!!
最后是内容。
开半年 VIP,看一部剧,真实不真实?真实。
┻━┻︵╰(‵□′)╯︵┻━┻
真的没啥好的内容,太现实了。
这就好比微软与任天堂,别管你性能有多强,我 switch 有塞尔达奥德赛喷射战士就够打爆你这个小垃圾了。
而我国爱奇艺和 tx,既没有技术实力,也没有优质内容。
还搞 vip 中 p,堪称一绝。
庆余年把我恶心坏了,真的是恰烂钱上瘾,属实弟弟行为。
利益相关吧。
这 764 天里。
看了 764 天广告。
看了 764 天乱序的收藏。
看了 764 天明明已经排序了,仍然乱序的视频。
长更类的剧,全是倒序播放,你没得选择,我想从第一季第一集播到最后一集。不好意思,做不到。看完一个手动方向点集数。哪怕你下载了。排序了 (不起作用)。
已购买且下载的视频,少数选择性的允许你后台播放。前提他们有这样操作。这是个未知的开关,直到你想后台播放然后你发现根本不能这样做。
一个视频媒体 App,不能后台。我觉得有点过于搞笑。
排班布局我是不能忍的。跟我才 30 岁,B 站老用户有关。虽然我其实不会用 B 站的标准要求它。但人就是这样的,由奢入俭难。我吃过好的,其他差的就是怎么都不对。
国内的 VIP 和付费会员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
以前不付费你不是人,付了费你是大爷。
现在是不付费你是条狗。付了费你是条记录在册的狗。还有 VIP1~VIP10 不同等级程度的狗品种。完了还有精品狗额外付费 DLC。还有一次性 “管饱” 狗粮。只管这一次,过期不候。狗屋 (id) 不是你买的,甚至都不是你租的,你只是借用,我可以在你这屋贴各种广告。而且现在开始嫌你床位占地太大妨碍他们放广告了。
等过完年吧。番腔、机场、Apple TV、Sony 无广告电视、信用卡、Netflix 都已经准备好了。
我就把话放到这里:国内一天没有法律挑明人民的人权、法权和各种自由选择权。就一天不会有「好吃」的那个让你吃得安心。任何一个本意是好的、开发出来就为了人类更便利更享受的东西,最终都会被这些提供商变着花样的反过来弄你。还不给你吃。然后还认为你付费是应该的,你欠我的。你们这帮臭老百姓懂个蛋。
我们极度需要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人权、法权、自由权。一天没有这东西,一天跟服务提供商斗智斗勇。
年后我就做个人了,这钱我花的憋屈
1,网飞并没有盈利。。。。这个不用解释,只是陈述事实,所以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建议修改成为什么网飞的营收数据口碑比爱奇艺好看?
2,网飞版权环境比爱奇艺等好得多。
虽然 BT 网站国外多的是,但是一点,BT 下载在很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很多 ISP 对 BT 有限制,还一不小心就是版权方钓鱼信警告来了,这客观上阻止了 D 版的传播。
国内就惨不忍睹了,各种下载工具用途除了成人教学片就是剧集了。
庆余年泄漏后第二天,某下载工具上显示 seed 达到 6000+,作为对比,rarbg 上目前 seed 最多的也才 4000+。。。
补充一下,还有被滥用的避风港原则,我就好奇了,每个新兴的视频站,怎么就马上有那么多热心上传剧集的网友呢???就国内这不对等宽带,上传一部 1080P 原画得多久啊??电费不要钱了?
3,语言文化隔阂带来的观看习惯问题。
因为天然文化语言隔阂,加上中国因为要追赶欧美,英语教育国内已经是过重了,也导致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带字幕的外语影视剧。
这就带来国内视频站不单单是要与其他平台华语影视剧竞争,还得与其他语种影视剧竞争,比如英美剧,日剧,韩剧,最近还有泰剧,印度剧,越南剧。。。。
4,引进问题,此问题与上两个问题其实是相关联的,因为正版引进难度大,结果就变成收费网站与盗版其他语系影视剧竞争,真. 难上加难。。。。
5,分级问题,虽然现在网飞等流媒体平台出现后,分级制度已经成了遮羞布,因为无法判断拿遥控器的是成年还是未成年,就跟我们无法阻止血与沙最火的时候,贴吧一堆以自己未成年看此剧为荣样。
但是存在就意味着大尺度剧集可以合理合法地存在,毕竟全球十大点击量网站中,视频站除了 YTB 就是 PH 了,这个就不必细表了。
6. 体验问题,这个,用过的都知道。
奈飞的付费会员多,足以覆盖成本。
为什么爱奇艺付费会员少?
为什么国人不喜欢付费。
没有付费习惯可能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还在观望。
比如以前音乐软件刚刚收费时,许多人都没开通会员,想的都是 “等哪一天一家购买了所有版权后再去买”,真的不想因为要听 XX 就买了 A 会员,过几天想要听 YY 了,又要去买 B 会员。
大部分人看待视频网站会员也有类似的想法,想等哪一天有一家网站一家独大了,再去买,不想今天因为想看 XX 就得买 A 会员,明天想看 YY 了还要再去 B 网站去买会员看。
而恰恰这些视频网站又没有各自侧重的内容,让偏好看某一类节目的人又无法做出选择,未来自己喜欢看的节目出现在哪一家网站,纯粹靠概率。
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大部分视频网站的优质内容比例太低,都是一堆辣眼睛货和水货混杂了个别几个好看的内容。
而奈飞虽然烂片也多,但是几乎每个月都能有精品上线,每年都能有几个爆款,有这样质和量的保证,当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付费了。
奈飞和 HBO 是完全两个策略,但各自都有各自的忠实付费群体,而国内的几大视频网站都是走的大而全无特点的策略,既有免费内容,又有付费内容,既有正版大片,也涵盖自媒体和草根原创,让人完全看不到侧重点在哪里。
国内的视频网站买了综艺或连续剧版权后,既想赚钱,又想赚流量,就搞了个免费看的一周一更,花钱的 VIP 可以每天看一集,这样还嫌不够,还要再搞个 VVIP 和 VVVIP,让许多付费会员也感到疲倦了。
有的人纯粹是不想看广告而买了会员,结果买了会员后发现会员看视频还会推送所谓的推荐广告,虽然可以关掉,但很多人还是会很恼火。
[如何看待腾讯「新闻哥」关于 vvip 的文章《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不配!》?205 赞同 · 16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903076/answer/945894931)
如何看待因会员看《庆余年》仍需付费,一律师起诉爱奇艺「超前点播」?9516 关注 · 2232 回答问题
而且国内视频网站还经常借助各种名义搞各种花式促销,许多人可以 7 折,6 折,甚至 4 折,2 折买到年会员,这就让许多人觉得那个年费就是一个幌子,而真正的价格是多少呢?大部分人都会以他知道或听说的最低价为心理价位,如果这个价格买不到,那就不会买,因为买了就会给自己一种强烈的亏了的感觉,大家都喜欢占便宜的感觉。
而所有的这些花式的套路,奈飞都没有。
这就像以前双十一的时候,抢优衣库的人最多,为什么呢?因为第一优衣库平时很少降价促销,第二优衣库的双十一价格是实打实的打折了。
消费者不用担心买了还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而这种买了后感觉被欺骗,不值得,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 X 的感觉在国内多个品牌商家上时常会发生。
相比国内大家的生活逐渐恢复正轨,海外的疫情却迟迟没能得到控制,依然有大量居民选择尽可能的进行居家隔离,因此这也使得海外各种线上服务在这半年来的业绩实现猛涨。例如 Netflix 的最新财报数据就显示,其在 2020 财年第二季度的营收达到 61.48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4.9%,而净利润则达 7.20 亿美元,较之去年同期增长 166%。
虽说行业中一直有观点用 Netflix 过去负流水的数据,认为其只是 “纸面盈利”。不过从最新的财报来看,Netflix2020 财年第二季度的自由现金流,已经从同期的 - 5.94 亿美元增长为 8.99 亿美元。并且即便是 Netflix 纸面现金流为负数的那段时间里,显然也无人能否定其实力与市场影响力。
与此同时,素有中国版 Netflix 之称的爱奇艺,在此前公布的财报中却显示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亏损。根据爱奇艺方面此前公布的截止 2020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在第一季度其总营收达到 76 亿元人民币 (约合 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9%,但与此同时,净亏损也同比扩大至 29 亿元人民币。
显然财务方面的亏损一直都是爱奇艺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并且为了逆转这样的局面,近年来其同样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从整体来看,则主要集中在 “开源” 与“节流”两个方面。
【开源节流 1.0:会员付费 “开源”,内容制作 “节流”】
其中爱奇艺在 “开源” 方面的主要尝试,是从会员付费上入手。早前爱奇艺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龚宇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网上为内容付费实在是太便宜了”。并且在 2019 年,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也曾对外表示,“爱奇艺正在酝酿会员费用上涨”。
此后,爱奇艺方面也确实推出了需要会员额外付费的 “超前点播”,以及较之普通会员收费更高的 “星钻 VIP” 等服务。而在这番努力下,爱奇艺 2020 年第一季度的会员收入,也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 60.5%。
而在 “节流” 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爱奇艺买剧成本的下降。早在 2019 年 2 月 22 日,龚宇在爱奇艺第四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就已经表示,“采购的版权成本从最高超过 1500 万一集电视剧,现在回落到 800 万以下,自制剧成本主要在演员片酬方面降低,现在顶级演员最高一部剧的限价是 5000 万元人民币,而以前曾经超过 1.5 亿元人民币。”
不过当时龚宇也表示,因为采购电视剧的播出通常要延迟 6 到 12 个月以后,自制内容需要 12 到 18 个月后播出,所以限价令对爱奇艺财报的影响是滞后的。但随着时间来到 2020 年的下半年,此前这套 “开源节流” 打法从目前来看,似乎仍没有扭转爱奇艺亏损的现状。
【想法没错,但改变的步子怎么都迈不大】
虽然爱奇艺方面曾不止一次表示,拓展营收的希望会放在会员费上,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应用在《庆余年》上的 “超前点播”,还是将多端会员权益整合,整体定价高于普通会员的 “星钻 VIP”,却都受到了舆论上的反噬。甚至有不少网友认为爱奇艺 “吃相太难看”,或表露出将转移其他平台的态度。
由于爱奇艺在国内的市占率,并不如 Netflix 在欧美那般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对会员费价格不满的用户随时可能转移到竞品腾,例如腾讯视频、优酷,或是芒果 TV 与 B 站,而这也就导致了爱奇艺 “开源” 的步子始终不能迈得太大。
另一方面,虽然买剧这端的版权成本与演员费用等有所下降,但是爱奇艺总体在内容上的投入却一直在上升。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其内容成本较往年同比上升 9.4%,至 59 亿元。而龚宇此前也曾透露,目前爱奇艺的头部主要内容都来源于自制。因此也就意味着自制内容是其强化内容优势的护城河,但为了确保这一优势,爱奇艺在自制内容方面的投入显然不太容易降低,而这或许也正是其难以在财报上实现 “节流” 的效果。
在旧的 “开源”“节流” 手段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爱奇艺也已经尝试新的 “开源” 与“节流”方式。
【开源节流 2.0:海外市场的开源,内容合作为节流】
在 “开源” 方面,爱奇艺在去年 11 月宣布与马来西亚第一媒体品牌 Astro 达成战略合作,并推出国际化应用 iQIYI App。其实在这次合作之前,爱奇艺方面就已经在很长时间里为 Astro 输送自家的原创内容。虽说走向海外市场意味着爱奇艺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是诸如 Netflix 与 Disney + 这些更具实力的强敌,但其在内容上源于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或也将使得其自制内容更容易被东南亚观众所接收。
至于新的 “节流” 思路,或许还与其剪不断理还乱的对手腾讯视频有所关联。虽然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对此前两家 “合并” 的传闻并没有予以正面的回应,但是在 7 月 9 日举行的爱奇艺 iJOY 悦享会上,双方却联手推出了 “双平台 S + 级” 重点创新节目《哈哈哈哈哈》。
而近年来爱奇艺与腾讯视频自制的综艺节目,尤其是选秀类,无论爱奇艺的《青春有你 2》,抑或是腾讯视频的《创造营 2020》,都可谓引领了潮流。如今这两家在选秀领域的弄潮儿展开合作,有业内人士认为或将会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有望获得更为可观的影响力。
虽然新的 “开源” 与“节流”方式已经出现,但从目前来看,这些举措或许都还只是尝试,最终究竟是逆转局势还是成为 “试错” 的案例,暂时还无法有明确的答案。
事实上,长期以来国内互联网企业习惯以海外市场作为蓝本,在起步发展之初有样学样借鉴已经成型的运营模式,再加以本土化的改良,以免去昂贵的初始试错成本。但随着如今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不少领域国内企业也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同于海外的发展道路。当企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意味着终于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显然注定会更加崎岖坎坷,但如果能够走通,对于平台乃至整个行业而言,无疑也会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我来说点不同的,
首先,不要过分拔高国外公司的所谓战略,技术,产品水平。网飞一大有利条件,就是在北美并没有体量相当的直接竞争对手,在缺乏竞争的市场盈利没什么奇怪的。而一旦进入到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照搬过去所谓成功的经验并不见得好使。简单的例子,亚马逊在北美呼风唤雨,但是亚马逊中国在我国独立运营效果如何?是没有亚马逊的战略,还是没有亚马逊的技术和产品水平呢?其结果是在国内直接被干成 others。
所以不要简单的用网飞和爱奇艺对比,爱奇艺多的不说,同级别的对手至少还有腾讯视频和优酷,不要提还有 b 站、头条系、芒果、咪咕、搜狐这类完全可以有机会掰手腕的。竞争激烈程度根本和网飞所处的环境不在一个维度上面。
我看有不少答主提到爱奇艺因为投入太多成本在内容制作(特别是流量明星)上面,所以导致亏损,这个话你不能说错,但其实本末倒置了。中国的互联网竞争,从来不是利润的竞争,而是注意力的竞争,是市场格局的竞争,是资本市场节奏的竞争。
砸钱吸引用户注意力——用户数、活跃度上升——占据行业市场份额——资本市场认可、更高的估值、更多的融资。这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逻辑。
1、不是平台偏要选择流量明星,而是无数的事实验证了流量明星就是能够给平台带来足够的注意力和活跃度。相信我,平台比任何一个用户都关心投入产出比。
2、互联网用户毫无忠诚度可言,平台能做的就是通过砸钱不断的吸引注意力,另一方面不断的构建自己的版权壁垒。
3、把用户圈起来然后慢慢收会员费,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美好的幻想,到 2021 年的今天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所有人,靠收会员费,赚不了大钱。
中国的互联网视频平台,形成现在的三足鼎立加上外围一圈实力玩家,其实是有一些机缘巧合在里面的。
娱乐行业,比视频市场规模更大的游戏市场,平台格局是一超多强的局面;比视频市场规模更小的音乐、阅读市场,平台格局也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唯独就视频特别是长视频市场形成了目前三足鼎立加上一圈强手的局面。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视频平台很早的就把版权竞争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是平台花了足够的钱,多到了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如果不这样,这些平台可能早就被清出去了。
娱乐内容生产领域,其实是很难聚集的,因为创意是没法垄断的,创意是会枯竭的,创意是没法人为控制的。所以正常的市场规律,是平台集中化,而内容的生产是分散化的。比如游戏领域就是如此,平台集中在腾讯网易,而游戏制作公司有许多许多;电影领域也是如此,院线拥有较高的集中度,而电影制作公司却可以很多很多。
事实上,视频制作公司也有很多很多,但是,假如当初爱优腾不去自制内容,而是通过采购版权的方式竞争,那么其结果就是短兵相接比谁钱多,像打车和外卖市场那样,很快分出胜负,输的出局,赢家通吃。
而正是因为视频平台在大战一开始,就自行下场,把过去几十万一集的制作投入,迅速推高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成本,视频平台要的是足够的注意力和独有的 ip,但任何一个平台不可能垄断一个时期内全国所有的明星资源,并且几大平台不会互相授权 ip 资源,因此这样的历史原因,就奠定了三足鼎立的走势。
所以,表面上看爱优腾这几家都在亏钱,似乎盈利能力成问题,但是在这几家看来,却是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一个打下来的堡垒。没有这些一步一步看起来离谱投入的电视剧,或许,这些平台早就已经成为历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类似 qq + 酷狗 + 酷我的超级音乐平台。
这种基因一直延续至今,你说要不要盈利,谁都想盈利,但是谁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对手蚕食,除了爱优腾三家,前面说了,外围还有好多实力也超强的对手,而且都是互联网基因的对手。传统媒体播出平台,比如各地电视台,在这种拼杀下早就已经被碾压成了渣渣,只能扣扣索索的买一些二播三播的版权,接一些不入流的广告,并且靠着财政输血勉强维持生计。如果单纯从制作成本的角度来说,只要平台和播出渠道不去自己下场,让制作公司市场化的运行,版权不能独占,相信我,很快制作成本,特别是流量明星的成本就能大幅的打下来。
而要走到这种局面,就需要足够的市场秩序,这就是我以前经常提到的,不能简单把市场竞争完全交给市场。zf 需要站出来维持秩序:
1、平台不能低价竞争用户
2、版权可以市场化自由交易,但是不能搞独占
3、内容制作投入有限制,避免无序竞争和浪费
通过奈飞的管理模式能窥见一二:
看到很多规则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还能这样?再想想,为什么不能这样?
绝大部分公司的报销流程都非常繁琐:填写报销申请单 - 直属领导审批 - 部门 leader 审批 - 财务审批。需要经常出差的打工人深受审批流程之苦。
网飞说:我们没有报销审批!
什么?!不担心员工钻空子中饱私囊吗?
对此网飞的应对策略是这样的:每年财务会抽查 10% 的报销单;报销申请人的直属上司有权随时查看报销单,一经核实报销单是公费滥用情况,相关员工可能就要卷铺盖走人了。
问题又来了,花多少钱合适呢?出差的时候是应该坐普通舱还是商务舱,能住五星级酒店吗?请客户吃饭又该选择什么档次的餐厅?
一开始网飞关于开销的准则是:怎么花自己的钱,就怎么花公司的钱。
这条准则推行后管理层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位员工对自己的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节俭至上,能省则省;有的人则享乐先行。
于是,开销政策改成简单的六个字:网飞利益至上
如果新员工对这条准则感到困惑的话,只要这么想就可以了:假如你要向自己的上司解释为什么花某一笔经费,只要可以给出完全满足公司利益的解释,别犹豫,直接做就好。
比如第二天一大早员工要去外地出席一项重要的活动并做演讲,时间关系他又不得不坐了红眼航班,为了第二天有个好状态选择商务舱并没什么;如果只是短途旅行而选择了商务舱,就是没有考虑公司利益。
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大部分公司给员工开出的工资组成都是奖金 + 绩效的模式。
网飞说:我们没有绩效!
有研究显示,**按绩效制定薪酬对日常工作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实际上也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如果员工总想着怎么做才能表现好拿到奖金,那么他就缺少开放的认知空间,产生最好的想法和最好的创意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结果,反而做得更差。
想象一下,你正在找工作,收到两份 offer:一家公司开出 20 万 + 15% 的奖金,另一家公司直接给 23 万的工资,你会选择哪个?
没有绩效,提供更高的基本工资,并且在员工开口要求涨工资前、在员工开始找其他工作前,主动把工资涨上去,保证他们始终获得市场上的最高工资。
不仅如此,网飞还鼓励员工去跟竞争对手交谈,甚至去面试。“如果你们发现同样的工作,有其它公司给的工资比我们高,请告诉我们。”
WHY?
“如果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招聘人员就会不断给优秀的人才打电话,一些员工自然会去参加面试。即使不允许,也会偷偷这么做,然后跳槽,连挽留的机会都没有。与其这样,还不如鼓励员工去面试,然后把获取到的工资带回网飞,对大家都有好处。”
如果赶上市场价格下调,网飞的做法是尽量不调低工资(换岗有可能降薪),降薪肯定会降低人才密度。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支付全部工资,那么就需要通过裁员来增加人才密度。网飞对于人才的态度是:宁愿聘用一名优秀员工,也不要聘用 10 名或更多普通员工。
几乎所有公司都在谈放权,但在绝大多数组织中,真正意义上的放权就是一个白日梦。管理者没有告知员工充分的信息,员工也无法对任何事务进行独立掌控。
网飞也许是唯一一家会在季度业务回顾大会上跟大约 700 名经理通报公司财务状况(并且鼓励他们将这些信息告诉自己的团队)的上市公司。
会议开始前,组织者会打开一页用黑色印刷体写成的幻灯片:如果你本人或朋友拿这些信息去做交易,你将会锒铛入狱。这是公司机密,切勿对外公开!
向员工公开信息的目的是让员工感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不仅如此,信息公开还有一个好处:使员工变得更加聪明了。
把那些通常只有高管才知道的信息直接分享给底层员工,他们就可以自己做判断,完成更多的工作。由于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寻求信息和获得批准,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更高。没有上级的指示,他们自己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
在大多数公司,老板都会对员工的决策进行审批。这种方式会限制员工的创新,并阻碍公司的发展。网飞一直强调的是:工作的目的不在于取悦老板,而在于对公司有利。
在网飞,员工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够自行决定决策的实施而无须上司批准(但要让上司知晓)。
一名网飞员工想实施一个方案,可以先创建一个共享备忘录。备忘录的发起者先阐述自己的方案,然后分享给几十个同事看一看。他们可以在文档的空白处留下意见,这些意见所有人都能看到。发起者只需大致浏览一下,就能看到很多或赞同或否定的观点。
如果搞砸了怎么办?
在网飞,如果你做出了某项重要的决策但最后失败了,没人会嘲笑你,你也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而丢了工作。正视失败,把失败坦诚地分享出来并思考从中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比害怕犯错强得多。
订 Netflix 一年了,虽说也有不咋样的片子,但是每天都会有新花样。人家看电影真的就只是看电影,不会半路弹广告,付费会员一视同仁,可看的内容都一样(除了画质和允许同时在线设备数不同),画质和音质虽不说顶级,但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4K H.265 HDR Dolby Vision & Atmos 一应俱全,你爱奇艺 1080P 就敢自称蓝光?(更正,1080P 也有高码率的蓝光碟)人家也没有在电视上要单独买会员的操作,请问我为什么不订 Netflix 去订爱奇艺呢?
因为 Netflix 的用户体验更好啊。
Netflix 和爱奇艺的自制剧集质量,有着相当于 iPhone 和小辣椒质量的差距。小辣椒都死透了,爱奇艺现在还能活着已经是奇迹了好不好。
可怜的中国人民,只能看这些垃圾制造商的东西。
因为中国资本家相信视频市场将来能赚钱,所以愿意烧钱。等到这个市场潜力挖尽,几个玩家握手言和之后,盈利不难。
不怎么看爱奇艺不做评价,但是对 Netflix 稍作过了解。
在 Netflix 开通会员之后,第一次感觉看正版的东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贵而且还爽。
Netflix 体验好,海量高清正版资源,很多老电影之类的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没任何广告就是看,没有 VVIP,网速给你加满,爱缓存多少缓存多少,结果一个月也就 60 块人民币(美元 9 刀起)左右会员费?因此用户多,乐于付费,那么营收就多,比如 2019 第三季度营收 52 亿美元。有了钱就可以继续采购版权和投资生产高质量电视剧,比如纸牌屋,一年一季制作费用 1 亿,是不是很多?但只要能吸引 56.5 万新用户就可以回本,相比一个季度的营收 52 亿是不是不算啥。60 块钱一个月你就可以无限看这些高品质电视剧不香吗?
所以它可以盈利。
=== Update ===
看大家很多在纠结这个价钱,其实 Netflix 没有中国定价我只能用美元换一下汇率。在国外大概在 10 块钱左右,别的地方不知道,在新西兰的话一个月是 11.99 刀,但是外面随便找个中餐馆点一个带肉的盖饭一份就要 12+ 刀所以感觉非常便宜。(中餐馆和印度咖喱饭在国外基本上是最便宜级别的,日本餐馆大概一顿在 15 刀上下,西餐大部分 20+)。
首先,NFLX 什么时候盈利了?街上多少年都在担心就它那个烧钱法,窟窿以后填不上。
其次,网飞最大限度的堵上了白嫖它内容的法子。虽然它会员分级套路少,但是价格也都是真金白银的。4k 那一档一个月 16 刀加税,只有涨价,从不打折。这个价 tx 这两天活动价可以搞一年的会员还有找。加上现在谷歌积极响应千禧法案,外网白嫖美剧电影,就算忍得了渣画质加茫茫多广告,你也基本找不着。
然后是网飞提供的内容。美国各电视台,山头林立,网飞又是个弟弟,导致现在的情形逐渐变成,除了网飞原创,新的又好看的基本没有。(尤其迪士尼自己搞了一套以后,连 mcu 都指望不上了)至于网飞原创么,一言难尽,不说也罢。
当然如果就网飞和爱奇艺让我选一个交会员,我肯定选网飞。
在付费这方面爱奇艺还是要比网飞良心的多,不过我觉得爱奇艺算不上亏损吧,顶多是挣的少,再加上国内的竞争也非常强烈。
在 201X 年,美国之所以是美国的原因,是凌晨四点灯火通明的硅谷。
封建管理在这边,Culture of fear 在那边。
狗性末位淘汰在这边,鹰性末位淘汰在那边。
你可以无限休假,但公司也可以炒你鱿鱼嘛。
每年 Netflix 会淘汰处于校绩考核底层 10% 的员工。按 CEO 的话说,是为了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竞争力。这个从管理角度来说非常合理,但对员工来说,他们时刻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一个是 2 次警告就直接走人,另外一个就是这个 10% 的淘汰机制。Netflix 每年员工的流失率是 20% 以上。能在公司呆上 2 年的少之又少。(这个警告和淘汰机制只适用于普通员工和经理,主管级别及以上不受影响)。所以员工都不敢创新,也不做出格的事情。踢皮球的到处都是,黑锅谁都不肯背。和主管关系好又低调的员工会得以留下,也就是他们所谓的 Top Performer [5]。
因为 netflix 已经在北美和欧洲接近形成垄断了,垄断会带来超额收益。而国内腾讯,爱奇艺,优酷还更接近三分天下,同质化竞争,成本更高。
netflix 在北美市占率,参考福布斯这篇文章
接近总用户的 80%(会有人同时拥有 hulu 和 netflix 账号)
海外市场以欧洲为例,netflix 优势更明显
相比而言,国内更是混战,三个品牌还没有明显区分开。不像 netflix 之于 hulu,貌似我看 hulu 的动漫多一点?喵喵喵
总之国内看电视特费劲,看海贼王要爱奇艺,看权游要腾讯,原创剧质量不高很鸡肋,累
归根结底,netflix 相对爱奇艺能盈利还是:
1。国内行业处于初中期,没有形成垄断,没有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
2。尤其对于数字文化产业,主要成本在于制作,推广复制成本低,垄断有加成。
3。垄断后的龙头能聚集资源,推出好的文化产品,而不是和竞争对手同质化竞争。不是龙头的企业也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逼迫龙头推陈出新。产业内部良性循环。
4。中文和文化实力的原因,没有欧洲这样低成本,高利润的海外市场。(不过最近听 bbc,非洲开始迷中文剧了,因为国家在那边推廉价 tv service)
———
又想了一下,更本质的原因,还是国内数字文化产业不发达。
服务商拿了钱,与其冒险投入出新剧,爆出极品剧(口碑 + 10,数量 + 1),不如拿来买国外现成版权,吃存量(数量 + 10)。但是这样没有区分度,可以互相恶意买专享版权,三家分不出胜负。
爱奇艺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腾讯视频和优酷,当然腾讯视频和优酷同样不赚钱也是因为爱奇艺,只要这三家还在抢版权,那版权价格就一直会水涨船高。如果市场只有一家那你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有好几家,争相竞价,用户也无法在一家平台上看所有片子。
会员去广告本质是一个用土豆换地瓜的作用,因为你虽然可以收到会员的月费,但是你也同样失去了广告费,本身盈利形式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
因为三家竞争,月费其实也不算高,但谁也不敢先提价,都做到这份上了,谁提价谁先死,以前的付出就东流水了,但版权费用是越来越贵,要不是都有个爹养着,肯定是很难撑的下去。
我是建议爱奇艺和优酷并购增大话语权,因为我感觉腾讯并购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现在腾讯独大的势头已经初现端倪。
如果持续亏损,我相信未来合并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奈飞官方宣布,《鱿鱼游戏》上线的第一个月 (计 28 天),已经收获了超 1.11 亿次观看,这个成绩大幅刷新了《布里奇顿》保持的 8200 万次的首月观看纪录,可以说,该剧实火。
**即将接档的电影、剧集,也是大咖云集,拉满大家的期待值。**而待播片单里的 C 位,绝对是韩国最拿手的犯罪悬疑题材剧《苏里南》。
主演,河正宇、黄政民、张震、朴海秀、赵宇镇、秋瓷炫、柳演锡,听这一个个名字,阵容无敌。
该剧改编自真实事件,制作费高达 350 亿韩元,是在朝着韩国版《毒枭》大步推进!还有裴斗娜 + 孔刘主演的惊悚科幻题材《寂静之海》;韩国 “三驾马车” 之一的国宝级演员薛景求主演的电影《夜叉》。
类型多样,且内容在不断细分,必须说,**通过五年的尝试和发展,奈飞在韩国的布局终于起飞了,**而且是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的那种起飞。
01 布局
时至今日,奈飞已经成为了全球流媒体巨头,这个地位无可辩驳。总会员人数突破 2 亿,播放内容覆盖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 年,付费会员增加了 3700 万,全年自由现金流达到 19 亿美元,**实现扭负为正,打破了公司有史以来的增长纪录。**这其中,当然有吃到疫情红利的原因,但也不得不赞叹奈飞的长远眼光。
早在 2010 年,奈飞就走出了美国,在加拿大开通了电视与流媒体服务,同时,在拉美、加勒比地区以及欧洲建立市场,因为着眼于全球是奈飞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原因很简单,奈飞最初抢占的核心区域是北美地区,随着不断发展,新增用户减缓和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从财报上看北美地区仍是公司营收的主要贡献者,但亚太地区的付费用户增长速度,非常亮眼,成为备受期待的新星。
截至今年 6 月,奈飞亚太地区付费用户为 2788 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 23.9%。而北美地区新增用户负增长,流失用户达 43 万人。两相对比,不难看出全球化策略的重要性。
但全球化之路并不好走,2011 年,奈飞开始进军拉美市场,当时,他们还没开始做自制内容,选择了购买美国有线台的美剧版权,向当地用户播放。由于两者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导致用户接受度不高,效果不太理想。
奈飞经过大量调研,以及前期积累的经验,于 2015 年,拍出了一部真正的本地化的《毒枭》,借此迅速打开拉美市场。
如今,**拉美地区的付费用户依旧保持增速,**在本年度最新数据中,拉丁美洲新增用户为 80 万,达到了 3870 万。
在尝到了全球化布局的甜头后,奈飞基于日韩本身影视文化的优势,决定开发亚洲市场。
但在日本的开拓有点一波三折,只有《火花》、《全裸导演》等剧成功出圈,所以,他们把合作重点调整为韩国。
第一,1997 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韩国受创严重,随后提出 “文化立国”,开始大力发展影视、音乐、旅游等产业,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迎来了迅猛增长。
也是那个时期,韩剧逐渐走出国门,席卷亚洲。
虽然大家经常吐槽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但不可否认,韩剧、偶像文化、综艺作品等风靡亚洲,韩流文化在全球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1998 年,韩国取消了电影审查制度,开始采用分级制度,规定电影分为 5 个等级:全民、12 岁以上、15 岁以上、18 岁以上可以观看和限制放映。
之后,电影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内容变得多样化,运营也逐渐市场化和高度工业化,韩国影视行业的人才和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三,韩国网络建设很成熟,**这一点其实对流媒体发展相当重要,**要知道当年奈飞在墨西哥受到最大的阻碍就是宽带用户少,还跟当地移动运营商合作,解决宽带和网络问题,保证订阅和网站功能。
02 耐心
既然确认了韩国的发展潜力,奈飞就做好了长期合作的准备。
过往十多年经验告诉他们,想做出优质的原创自制内容,绝非一蹴而就的事,真正的 “本地化” 需要长时间的了解和熟悉。
**2016 年,奈飞开始在韩国提供流媒体服务。**试水阶段,他们以采买剧集为主。
2016 年,奈飞购入了《不夜城》和《心里的声音》。
2017 年,与 JTBC 签订了 600 小时的节目合约,将大热剧的《秘密森林》等剧收入囊中。
为了拓展影响力,同年,跟知名导演奉俊昊合作,推出了电影《玉子》,这部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不过,令大家比较意外的是,奈飞的第一部自制韩剧《我唯一的情歌》,播出后效果不理想。
题材是韩国制作团队比较擅长的奇幻青春爱情,但合作的导演闵斗植没有特别拿得出的作品,目前,该剧豆瓣评分 6.2,评分人数 202 人,几乎没有水花。
这次失利让奈飞暂缓自制的脚步,决定跟韩国三大电视台合作,但 “屋漏偏逢连夜雨” 接连遭到拒绝。
一年后,才跟有线台 tvN 达成了内容上的合作,共同推出高口碑韩剧《阳光先生》,拿到了全球同步播出的权限。
之后,他们又买下 JTBC 漫改剧《梨泰院 Class》的独播权,投资《爱的迫降》、《机智的医生生活》等热门剧集。
“买买买” 的同时,也快速熟悉韩国本地创作模式和制作流程。经过上述沉淀后,奈飞把合作对象锁定为本地顶尖的内容创作团队,同时贯彻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只痛快给钱,但不插手创作。
于是,2019 年,《王国》横空出世。
历史元素+丧尸题材,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眼球,再加上优秀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王国》系列成为了奈飞与韩国影视合作的里程碑作品,名副其实的亚洲爆款剧。
《王国》编剧金银姬的那句,“奈飞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给钱。” 不知拉到了多少内容创作者的好感。
越是顶尖的内容创作者,越想要创作上的自由,金银姬曾说自己早在 2011 年就已经开始构思这个故事,只不过韩国的电视剧市场无法呈现她想要的效果,所以,一直没有拍摄计划。
而**奈飞是个不错的伯乐,他们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不限制题材和尺度,**保证编剧、导演可以拍摄服务于剧情的血腥、暴力等场面。
随着《王国》系列的大获成功,越来越多的 “韩国原创 + 奈飞推广” 剧集被孵化出来。
2020 年,号称剧版 “N 号房” 的《人间课堂》上线,聚焦援交少女和青少年犯罪,把容易误入歧途的青少年群体细致描摹了一遍。
2021 年,视线对准韩国兵役制度下的军中霸凌,推出《D.P. 逃兵追缉令》,引发公众强烈共鸣。
韩国影视作品在题材上的多样性和思辨性,也开始让人赞叹。最近大热的《鱿鱼游戏》更是让奈飞股价大增,以最简单的游戏,去考校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这是首部在北美登顶的奈飞原创韩剧,也是史上第一部做到真正全球现象级热播的韩剧。这样爆红现象级的表现,已经可以和《权力的游戏》《复仇者联盟》这样的影视作品热度相媲美了。”
奈飞经过几年的尝试,已经实践出了一套可行性很高的本土化战略——挖掘韩国本土的优质内容,跟当地最优质的团队合作,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然后投入大量资金让团队创作出一部部作品,自己手握版权,再推向全球。
不得不说,“韩国原创 + 奈飞推广” 的模式是成功的。因为奈飞与韩国影视行业,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名利双收,相互成就。
03 双赢
截至目前,奈飞在韩国影视剧的投资总额已超过 7700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42 亿元左右),未来应该还会投入更多。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笔钱花得非常值。像阿楚在最前面说的,奈飞已经是流媒体老大,却逐渐进入了守擂阶段。
当年他们以低价、创新、海量片库和用户打分增加粘性(这个还挺像豆瓣的),在与影片出租巨人百视达的竞争中胜出。
如今,拥有众多原创 IP 的迪士尼,2019 年,流媒体平台 Disney + 上线,每月收费 6.99 美元。这可比连续提价的奈飞标准会员价格低多了。
要知道去年 11 月份,美国地区的会员订阅价格,标准套餐从 12.99 美元上调到了 13.99 美元,高级套餐从 15.99 美元上调到了 17.99 美元。
低价只是一方面,而迪士尼争王座的底气还源于目前坐拥四大流媒体平台,它们分别是 Disney+、ESPN+、Hulu 和 Hotstar。
截至今年 6 月底,Disney+、ESPN + 和 Hulu 的订阅用户总数约为 1.74 亿。这跟奈飞超过 2 亿的订阅用户比,差距并没有大到令人失去奋斗的动力。
而研究公司 Digital TV Research 也曾发布过预测,称迪士尼的流媒体用户总数将在 2025 年超越奈飞,成为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公司。
除了迪士尼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HBO Max、亚马逊、Apple TV + 等流媒体平台,也纷纷崛起,所以,奈飞不是能稳坐钓鱼台的姜子牙,而是要继续奋力搏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道路的哪吒。
全球化布局,包括韩国方面的布局,是在帮助奈飞稳住局势,修建自己的护城河。
事实证明,这么做是有效的,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奈飞亚太市场实现营收 7.99 亿美元,占总营收比例为 11%,新增付费用户 102 万,增速是最快的。
(出自美股研究社)
另外,该模式对韩国文化的输出和对韩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价值。近两年韩国电影作品和影人的影响力都在逐步提升。
比如,《王国》和《鱿鱼游戏》的爆红,都是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
比如,2020 年,奉俊昊凭借《寄生虫》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21 年,尹汝贞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如果说奉俊昊借《寄生虫》展示了资本主义贫富差距,那《鱿鱼游戏》再次强化了,人在这种差距中产生的心理落差,和亲身经历时可能发生的堕落。
世界各地的人,通过韩剧**了解韩国的历史、文化和韩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反思。**而内容创作者借助创作上的自由,打破局限,突破原有类型限制,一改癌症、车祸等设定的爱情主题,尝试各种类型和题材,也让韩国影视作品,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进步。
除此之外,也能促进韩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并拉动就业。
2021 年,奈飞加大了在韩影视剧方面的投资,也带动了韩国本土推进历史影视城的建设。根据韩国统计局的提供数据显示,“2009 年至 2019 年,韩国创意和艺术服务行业的员工人数增长了 27%,而作为经济增长传统引擎的制造业员工人数同期增幅为 20%。”
双赢模式进入良性循环后,**势必会为双方带去更大的利益。**或许,这就是现代版的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吧。
结语:
为什么奈飞要花大力气做自制内容?根本原因是它的营收模式来自于用户订阅付费,只有保持足够多的高质量原创内容,才能吸引用户为这些内容买单,成为平台的忠实观众。
从奈飞与韩国影视行业的相互成就看,奈飞的出海确实是非常成功的,**国内长视频平台也在学习它的模式和成功经验,**但每一家企业的成功,都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奈飞的全球化高度,但不断提升自制内容的质量、牢牢握住版权、用作品说话等等提示,却永远不过时。
文 / 阿楚 X 十六 X 鲸鱼
————————————————
微信订阅:cmf2015,有机会加入阿楚观影团,参加有趣的活动
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这次再试答一下。
Netflix 的基本盘由前身的 DVD 出租公司转型而来,目前除了积极投入自制影剧集以外,还推行全球化战略,于各地的内容商推出本地化内容,如在亚洲与韩国相继推出如《王国》等剧集。
北美用户饱和后,增长极和营收主要都放在了海外。盈利主要借助优质的内容和国外用户成熟的为版权付费习惯。
尽管体验无广告、画质感人,但是 Netflix 目前冲击的是原先传统媒体巨头如 HBO、好莱坞厂商的地位,所以许多流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与其对标,如 HBO MAX、Disney Plus 等,所以 Netflix 并不轻松,也面临着激烈竞争。
爱奇艺此前透过迷雾剧场等热火了一阵,让许多人看到国内流媒体平台也有不容小觑竞争潜力。
基本上国内的流媒体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国情存在,版权保护和内容审核机制并存,盈利避免不了走 free 广告模式 + 会员机制的二元模式,同时,国内内容版权采购成本高,爱奇艺等流媒体平台又不得不想一些别的路子创收,而这也举步维艰。
出海步子迈得很早,但是顶多在东南亚有点影响力,各种水土不服,也不敢贸然尝试全球化战略。
总的说来,国内的流媒体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重道远,乐见其成。
我是使用了 Netflix 一段时间了,也在上面看了不少剧,原来都是看到有想看的片子先去各个视频下载网站找资源然后去下载到 NAS 里,再通过电脑或电视观看,现在直接在 Netflix 在线观看,而且都是高清片源,基本上用过就回不去了;
如果你家里的路由器做了科学上网的设定,无论是网页,手机 APP,或是电视盒子里的应用,都可以随时观看 Netflix,买了会员服务以后,Netflix 里面的片源不仅质量非常高而且类型也很丰富,最重要的是基本全都有中文字幕,我在电脑上截了几张 Netflix 的推荐片源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上图是 Netflix 首页推荐的新剧集,时间是 2020 年 2 月底,这部是当前豆瓣上推荐的最热门的高分韩剧梨泰院,不用下载直接观看;
上图是 Netflix 推荐的原创剧集,因为我看了爱的迫降和一部日本综艺,所以推荐比较多的都是韩日的节目;
上图是 Netflix 推荐的各种类型节目,有不少热门美剧或韩剧,也有一些国内热门的电视剧;
上图推荐了最近很棒的电影比如:阳光普照,婚姻故事;
不仅有新片,也有很多老的经典影片,热门的纪录片也很多;
根据你使用代理的地区不同,片源也会有所不同,我一般都是使用香港地区或日本地区的,据说美区的片源是最全的;
为什么基本不用国内的视频网站看片呢,我想大家应该都很清楚,没有好看的片源以及优质的内容,广告到处都是,即使交了会员费也没有很多优质内容,
这是我在相同的时间截的爱奇艺官网的图,首页主推都是国内的综艺节目,以及电影电视剧,有几部想看的电影都是要 VIP 才能观看,还有很多国产电视剧以及自制剧,我都不太感兴趣;
对于喜欢看美剧或韩剧等外国片的网友来说,明显 Netflix 的内容要更优质,推荐的机制也更合理,我是愿意花钱来体验这样的高质量服务的,我想当你体验过后你会用脚来投票的;
网飞好像最近也不盈利了。。。
二者看着差不多,爱奇艺也号称中国网飞,但本质逻辑就不一样。网飞挣的是用户的钱,爱奇艺在内的四个视频网站挣得是广告主的钱。
大家交的哪点会员费根本覆盖不了成本,除了给广告主名头好听,给资本市场留点想象空间,基本没啥价值。
网飞的逻辑特别简单,就是过去音像店的盈利模式,租一张盘 5 块钱,发现大家一个月大家也就租 10 张盘,于是推出收费 80 的会员,一个月 80 随便租。不挣钱是因为连锁光盘店相互竞争,HBO,迪士尼。
爱奇艺等公司更像是过去杂志社的逻辑,5 块钱一本的杂志连印刷厂的钱都不够付,真正的盈利点是三页内必有一个广告。会员无非就是按月定报而已,跟广告主说起来好听呀,我这书 1 亿用户天天看。
尤其是每年视频网站的招商会,三句话不离广告效果,年年广告模式创新,连续销量再创新高,你听听这跟用户有什么关系。
基于上述内容,那网飞盈利模式很简单,会员费减去成本呗,成本太高就考虑提费,会员费太高就考虑削减成本。光盘店多,就想想办法整点独家的光盘,只能来我这租。
而爱奇艺在内的几个大哥,印杂志本来就亏钱,要是广告主不给力那基本上很难挣到钱的,大家的目的也很明确,我努力干死其他几个杂志社就 ok 了,我干死了所有广告就都到我这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短期内干不死,长期看这种杂志成本高,收益不突出,远不如新开的抖音,快手等一系列杂志社逻辑的产品。
此问题正好是本人工作领域,来回答一下。
奈飞盈利不盈利不是讨论的重点,重点是,奈飞的数据看起来确实比国内爱优腾都好太多,并且有盈利的希望。
说什么运营方法,内容品质什么的,那真的是比较次要的。根本原因就是垄断。
爱奇艺的竞品是什么?优酷腾讯肯定是,其他还有芒果,B 站等,这些竞品都能在实质上给爱奇艺造成竞争。虽然爱奇艺看似会员最多,但和优酷腾讯基本上差距在一个数量级之内,不构成绝对优势,处境随时可以转换。当然,对于优酷腾讯来说也一样。
奈飞的竞品是什么?HBO?不对,奈飞 1 年的新增用户,相当于 HBO40 年的,当真不是一个水准的选手。你看奈飞自己找不到对手,都开始把游戏当成竞品了,我国的视频平台还在互相打破头。
鉴于奈飞的垄断地位,它对于版权的议价权相对就很大。而国内则正好相反,一部好剧,三家抢破头,版权方很开心啊,谁出最多钱我就卖谁。这就导致版权费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就现在这个市场价,要不是 BAT 强大的资金流顶着,爱优腾真是买不起几部剧。
奈飞的收入中,很大一块来自会员费,那么奈飞会员费是多少呢:9~15 美元一个月,相当于人民币 800~1200 块钱年费会员。奈飞的会员数量约 1.6 亿,爱奇艺据称 1 亿(不知道有没有水分)。简单点就算他俩会员数一样,光会员费的收入,爱奇艺只有奈飞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奈飞会员费比爱奇艺多这么多,也就是保证自己看起来像不亏的样子,绝谈不上赚多少钱。爱奇艺要是靠着会员费吃饭,早就饿死了。
那么可能有人说,会员费卖贵点被?那可真是想的太简单,平心而论,就国人这个付费观念,把会费涨到 500 好了,你看购买数会下降多少?更别说还有竞品,爱奇艺要是卖 500,腾讯说我 298,优酷说我 180。那你还会买爱奇艺嘛?得多巨大的内容差异,才能说服人去买比较贵的爱奇艺,而放弃便宜的优酷腾讯啊?况且,这三家之间内容差异真的不大。
可能有人又说了,国内外消费水平和赚钱水平不一样,国外 100 美元一年和我们这 300 一年水平是一样的。是,这个我得承认,问题是——版权费它可没有消费水平啊!例如迪士尼卖个片给奈飞,收 100 万美元,不可能到你爱奇艺这就变成 100 万人民币了啊!它还是收 100 万美元啊!而且鉴于三平台的竞争,有可能中国区版权费比卖给国外还高呢!国内影视版权费近十年暴涨 8000 倍了解一下。
版权成本比国外高或者和国外一样,会员收益却是国外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那么,靠卖会员这这模式怎么和奈飞竞争?并且版权费成本年年涨,会员数量却到了瓶颈,会员费又不敢提价,那咋办?只好卖 VVVVIP 测试观众底线了丫。从观众角度也是,你们啥玩意都抢独家,我想看全了我得买三家影视包,下三个客户端,回头一看如果真的三家都买,也没比奈飞便宜哪去啊?那索性你们合成一家好不好,哪怕你卖 700 一年呢?
但是这三家,都有大佬背后撑腰,谁都想吃掉另外两个,可都吃不下去啊。
观众都在骂广告,骂垃圾内容,但广告是正常的,试想,如果爱奇艺执行 “所有内容全部收费进包,无广告” 这样的政策,它的用户究竟会增还是会减?当然会减,因为还有腾讯和优酷等着接这部分 “绝不充钱看电视” 的观众。目前环境,收费用户只占所有用户的 20%,大部分用户都是宁可看广告也不要花钱的观众,由于有这么一波观众的存在(我妈那辈感觉全是这样的),所以全进 VIP 无广告的模式,等于将 80% 用户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至于垃圾内容就更是,平台版权费支出太高,算算还不如自己投资去拍个电影电视剧。那么它拍作品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 “减少版权费支出” 和“吸引观众买 VIP 或者看广告”。你想,抱着这种初衷拍出来的东西,你能指望它是什么上档次的东西?肯定是 “压缩成本”+“蹭热点” 的模式啊!不信现在可以去看看网大,玄幻 + 战争的题材,占到网大比例的 80% 左右,同质化极其严重,真的是看一部忘一部,命名也越来越网络文学化,《xxx 之 xxxx》这样。网大现在就和网络文学差不多,不能说没有好片,但绝大部分都是水片爽片。不过话说回来,视频平台就是个商店,本来拍电影也不是本行,骂平台自产的东西不上档次,也是真的骂错人了。
那么国内平台怎么赚钱呢?真的不知道,马云 马化腾这些大佬都不知道。BAT 已经集中了全中国最有商业头脑,最聪明的一群人了,也还想不到怎么赚钱呢,我们怎么可能想得到呢?目前只有芒果赚钱,靠的也是卖版权,而不是用户会员费。而且芒果的盈利相对成本来说,也真的是一丢丢,可持续性很存疑。
所以国内视频平台要赚钱,目前看来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放弃三分天下,从竞争转为合作,或其中两家放弃视频业务。持续的竞争只能是个烧钱活动,观众想帮忙都帮不上。但从这三家背后 bat 来说,如果不是要死了,谁都不想先放弃处于娱乐核心的视频业务。
所以目前最可能的是,三家已经不指望赚钱了,毕竟传媒平台还有其他属性,不是非得赚钱,卫视大部分也都亏得不行,不还都是好好的么?所以,爱优腾今后的方向很可能就不是奔着赚钱去的,而是在稳住别亏太多的情况下,把传媒属性发挥到最大化,用来传播信息、万物互联、多端协作等等,以带来更多其他的边际效用。
近日,著名 Twitter 博主 Netflix Geeked 公布将在明年开播的剧集名单,名单中含有许多游戏改编剧集,其中包括《茶杯头秀!》、《赛博朋克:EDGERUNNERS》、《万智牌》、《生化危机》、《巫师:血源》。
《茶杯头秀!》中,观众将跟随冲动的茶杯头和他谨慎的兄弟马克杯经历 InkwellIsles 上大大小小的故事。该系列的动画灵感来自 1930 年代的弗莱舍兄弟卡通片,剧集将丰富《茶杯头》的角色形象以及其世界观。
《赛博朋克:EDGERUNNERS》由扳机社 Trigger 负责制作,讲述了一个流浪街头的年轻人试图在一个痴迷于科技和身体改造的未来城市中生存的故事。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选择成为一个 Edgerunner 浪客——一个唯利是图的亡命之徒:赛博朋克——来维持生命。
《万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游戏改编的动画剧集。将拓展旅法师 (Planeswalkers) 的故事,围绕魔法世界的英雄与反派展开。《万智牌》是一种交换卡片对战,设计者为李察 · 加菲,由威世智公司出品,第一个系列出版于 1993 年。在进行游戏时,双方各用一套卡牌进行,也可以三人或四人以上进行游戏。
《生化危机》电视剧一共 8 集,每集大约 60 分钟。故事将分为两条时间线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14 岁的姐妹杰德 · 威斯克和比莉 · 威斯克搬到了新的浣熊市,随着她们在小镇的时间越长,她们越发察觉到小镇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而且她们的父亲可能隐藏着足以毁灭世界的秘密;第二条时间线则讲述十多年后的地球只剩下不到 1500 万的人类,而感染了 T 病毒的丧尸数量高达 60 亿。已经 30 岁的杰德在这个世界中挣扎求生,而过去的秘密仍然困扰着她。
《巫师:血源》聚焦《猎魔人》事件前 1200 年的精灵世界和文明,探索第一个猎魔人的起源,和什么事件导致了著名的大灾难 “世界交汇”:人类、怪物、精灵的世界会合而为一,大量知识永久消失,历史被改写。
我觉得以游戏行业来类比的话,Netflix 的商业模式更接近于游戏机的商业模式,靠高质量的独占内容以及极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吸引用户,并在平台内形成 “内容好,收益就好” 的正向引导,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平台商、内容提供商、用户三者都得到满足,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刺激平台内的内容不断变好。而爱奇艺的模式更接近于我国手游模式,靠基本免费吸引用户,然后附加各种内购等短期刺激收割用户,这样的模式相对于第一种来说是一个更不可持续的模式。
除了网飞给钱多自由这一点,另一个方面:
非儿童区。
因为网飞不要脸啊。
五分钟内必有暴露戏床戏,脏话隔三分钟爆一集。
打人杀人什么的血溅当场。LGBT 信手拈来,鬼片那更是什么猛来什么。
政治偏好很广,虽然整体偏左,但如果你很右,如果你是少数族裔,非异性恋,也有的看。针对性很强 。选择很多。
完全戳到了拿手机平板人群的放弃临界点,流媒体用户其实注意力很分散,本来都不想看了,想做别的事,突然来这么刺激,那就看看?
说好听点叫用户黏性,说不好听点是没有下限,无耻。
这别的平台不可能比,迪士尼 + 那些传统公司,可太羡慕网飞了,但它不敢这么搞。它要脸,而且效率很低。比如迪士尼 +(抱歉我只买了迪士尼和苹果白送的苹果 tv,亚马逊和 hulu 看的是盗版,就先不说了,只说迪士尼)居然现在都没有简中字幕。网飞基本不会有这种情况,除非是后来引入的老片。
而且网飞更新速度非常恐怖。
拍一部烂一部,但耐不住他又快又多,又快又多。
还短。不是时长短,而是信息量很少。
电视剧一次出一季,马不停蹄,像有人追杀。隔壁一周一集,一集 20 分钟。更新一集网络崩溃一次。
网飞:这是什么龟速。我整季出,一集 20 分钟拉成一个半小时,等大家看完了反应过来很难看已经来不及了。看都看完了!
网飞有三千多部单口专场,这是什么概念啊!!基本上垄断了!!还在一直签,把未来十年都签完了,死掉的演员都能复活虚拟投影 + 录音出来搞专场。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原创(除去动画纪录片单口)都太烂,所以天天被大荧幕党追着骂,说是大数据的奴隶,毁了整个好莱坞。
上次爆出想出个倍速功能,全行业抵制。又不敢出了(还是有点心虚)。自己去拉进度条吧,一样的。
再加上疯狂打钱,谁火买谁,不火也给配齐超强阵容,给你捧火,还对创作者非常宽容,演员想拍实验电影?打钱就完了。动画类,马男波杰克打了头阵,主创做采访的时候说 “网飞连大纲都不看,电话里说一下就出了,如果尺度出问题,制作背锅”。这是什么概念啊?
别说爱奇艺了,全世界仅网飞一家这么搞。
至少好莱坞对外口径是对网飞是爱恨交加的。又羡慕又嫉妒又痛恨又瞧不起。也有道理,学院派最近才向超英低头。不情不愿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都开始做超英了,韦恩斯坦对电影行业打击太大了。一下揭露了谁也不想说的钱权色毒歧视交易,全占。
但只要不犯法,如果网飞雇他们,他们就真香了。
学院派在做最后挣扎,我个人感觉迟早要向流媒体低头,因为大家都下场了。网飞拍很的很多片子也是向着拿奖去的。谁知道流媒体是不是总趋势呢?应该是吧。至少现在是的。
但短视频还火呢,疯了才会直接拥抱短视频。爱奇艺也不拥抱。只会把长视频做成无数个短视频拼接的感觉,走三步戳你一下。
感觉观众的注意力会越来越分散,口味会越来越重。前两天去看俄罗斯电影节的电影,都有点坐不住(我很喜欢看大闷片的,这非常不好,太浮躁了)。七个小时的战争与和平,怎么想也没去,帅哥再高清也不行,都是当代人酷刑级别了。其实也就是三场电影。
所以又回到本文最初的逻辑了。三分钟一句脏话五分钟一场床戏十分钟死个人……
综上所述,如果我能去网飞工作,上面这些话当我没说,我可以改。
网飞雇我
再见朋友们,我做梦去了。
中国互联网企业对比美国互联网企业,其实是两种文化对比的简约缩略版。
中国人民,干什么都是农民式的。何为农民式的?种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基本是个定数,如果需求增加,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增加土地供应,如此,我们几千年前就不停的围绕可耕种土地进行扩张;直到达到扩张极限。中国人基本没有想过其他方式的扩张,这是一个思想钢印。具体到爱奇艺这类,基本都是低价竞争(保证一个可以接受的最低亩产),间歇种点经济作物(加钱提前看),想办法让全国人民订阅(扩张可耕种土地);科技的投入对产出没有致命影响。
美国人民,则是海盗式的方式。干一票的成本极其难以压缩;要平衡好难度与收益,再简单的一票,如果收益不能覆盖成本,绝对不能干,不然会被拖死;为了保证干一票的成功率,舍得钱财投资在科技上,因为航海是科技密集型的行为,领先一点就可能获得收益,否则就是全军覆没(海军极难逃生)。
时间长了,代代相传,各自的行为在骨子里面完全不同,那么表象就更不同了。
你们看,这个对比恰当吗?
还是国内互联网生态的那一套老方法,免费、引流、吸纳、烧钱。然后在收割阶段,懵了。
广告这玩意儿是个双刃剑,想用广告挣点儿钱,但是给最有消费能力的人是收点钱就免广告。那,这广告商真特么冤。给不舍得花钱的人播了半天。能花钱的人根本看不见。你说可笑不可笑把~~
然后作死的就是点播、超前点播、我特么都已经是会员了,你还要再收割,没这么恶心的。
所以说,这是发展不长远那~~~
Netflix 还没真正开始盈利。我只想提醒这个。至于爱奇艺,不予置评。不是我的事。好坏自有公论。希望不管存在与否,产业走向更好的发展。
某种意义上,这是影视剧工业化对小作坊式制作的降维打击。
美国的影视剧制作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了,他们有着相当强大的工业化制作影视剧的能力。
影视剧的工业化是把影视剧的各个方面给分拆出来,然后分工合作,写剧本的、做编剧的、写分镜的、拍摄的、后期制作的、做布景的等等都给模块化了。
用一种流水线的方式来生产制作剧集,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国产的剧集制作。
我是做游戏剧情的,有接触过一些美式的编剧技巧,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叫做《英雄之旅》理论,就是把故事给公式化,什么时候主角入场,什么时候要出现第一个高潮;然后进入短暂的低潮期,再给人悬念,然后进入最后的大高潮……
他们写剧本的方式,就目前来看,已经不是创意优先,而是公式优先——有了一个创意想法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套用公式,写出让观众喜欢的剧情。
这种公式可以最大的调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的观感体验最佳。
剧情创作这种很需要天赋和创造力的工作,现在都有了模式化、公式化的方式来进行,更别说是剧集制作中的其他模块了。
中国在影视剧的制作这块现在还处于比较 “前工业化” 的时代。
前两年的电影《流浪地球》大家都看过,我关注过这个电影背后的一些东西。当时说这个电影为中国的科幻电影制作攒下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是显然这些专业人才并没有能够在《上海堡垒》这个科幻电影中被好好的运用。
那些攒下来的人才不知道这两年工作如何,但是缺少了持续的科幻电影 / 电视剧的大制作,那些人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在影视行业里面了。
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过程,不胜唏嘘。
如果能够把影视剧的工业化制作给撑起来,这些专业的人才在一个影视剧结束之后,可以不间断的投入到另外一个项目中去,这才能最大程度的留住人才。
显然现在中国的影视剧行业还做不到。
爱奇艺 / 优酷 / 腾讯影视这三个行业巨头代表的分别是 bat,但是三者都整齐划一的没有愿意在基础建设上做投入的,一股脑的去做综艺,走流量路线,因为这能短期内带来流量然后变现,赚快钱。
做有内容的影视剧制作周期长,而且需要很多的投入,变现能力不仅周期长,而且短期内变现能力弱。以资本的逐利性来看,他们自然是不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中国影视剧的工业化流水线制作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1/9 小更新一下
作为对本问题的回答:
像是国内的影视剧平台,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学习美国奈飞这种先进的工业化制作影视剧的方式,持续的输出优质的影视剧,这才是大家愿意持续购买会员的动力。
通过这种工业化的高效率的方式来压缩影视剧的制作成本,同时压缩明星(非演员)的片酬成本,让这种模式进入一种相对健康、可持续的状态。
而不是靠着高价从国外购买版权来充实自己的影视库。
高价购买海外影视剧版权的方式,大概率就是赔本的。而那些动辄上衣的明星出演成本,则是娱乐圈的另外一个毒瘤。
同时我对于国内的这种流量做法十分的瞧不起,其核心本质是:通过打造明星,获取关注度和粉丝;明星带着粉丝光环流量光环,通过代言和广告来提高自己的身价;然后依靠自己超高的溢价去参加综艺、电影电视剧。本质上这都是在榨取粉丝和普通群众的价值。一切都是虚假的繁荣,超高溢价是一戳就破的五彩泡沫。
更准确的说,那就是黄老爷的名言了:
乡绅(资本)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明星)七(资本)分账。
老铁别开车,关注不迷路!
我的其他回答:
《晴雅集》下架后,郭敬明会受到哪些影响?以后他还能继续导演、编剧出作品吗?1333 赞同 · 83 评论回答
这个问题需要问吗?网剧的差距有多大?
Netflix 上都是《黑镜》《爱,死亡,机器人》《高堡奇人》这类高质量的剧,爱奇艺上呢,《爱情公寓 5》?《锦衣之下》?,虽然作为一个女生,但我真的十分钟都看不下去。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Netflix 的受众是全世界,而爱奇艺只能在中国,这没法比。虽然咱们现在也开始有一些好剧输出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但还是局限在东亚地区。这当然也不能怪爱奇艺,怪电视人电影人,背后的原因就不说了。想看美剧英剧的搜资源看,想看国内烂片烂剧的爱奇艺上一大把。
他们自己造成的。
几个平台前期砸钱恶性竞争买版权,版权费被叫得越来越高。
呵呵,以为抢几个 IP 回来就能留住用户,买的还多数是是烂剧。
然后为了回本,把广告加的很长很长,逼着人买会员,买了又怎么样,告诉你,还有会员专享的广告,刺不刺激?
这样的模式不会产生忠实的用户。我把要看的看完就卸载。
标题应该改成为什么 netflix 在盈利而爱优腾在亏损。
实际 netflix 也并没有赚钱,全球互联网时代,在全球的互联网市场,除了国内是政策保护,其他的互联网市场基本都沦为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后花园了,这也是为啥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中美的事,其他国家没啥关系了,因为其他国家的互联网要么沦陷,要么就是美资背景。这说题外话了。
因为网飞除了中国和朝鲜几个国家,基本吃全球,加之最近几年营造的就是自己的影片质量好,网飞出品,必属精品的论调。参加奥斯卡或者其他电影节被某导演 diss 了等等。
实际网飞上面也烂片一堆,只不过精品确实也多,必定成片数量摆着。而且你网络看电影和去影院直接买票看电影两回事,你办个包月会员,看新片如果太垃圾你果断关了,挑选下一部,而直接花钱去电影院,不好看,要么你中途退场,要么忍着看完,出来骂娘。但是你一旦发现不错的被圈粉的,你肯定会安利身边人。
再有就是思维,欧美那边电视很多收费,而国内基本就是免费的,而国内影视这块的鄙视链就是电影 > 上星电视剧 > 上星综艺 > 网剧 = 网综 > 网大。所以国内这些网络自制请不到太好的演员过来,不管说现在互联网多么厉害,家里电视基本成了背景板,但是电视的受众还是大于互联网的。最近今年爱优腾三家自制网综网剧还是可以的,其实所谓的网剧可以也是因为之前一个限古令,导致很多本可以上星的电视剧去了视频网站,网大这块,一直都一般。
所以在有免费电视剧可以看的情况下,你视频网站收费我就看电视去。
再有就是版权的问题,国内主力爱优腾这三家,有自己的影业,但是都走院线,这几年有自制综艺,投资网剧,但是主力还是购买电影,电视剧,综艺的版权,这是一个大头。
网飞为啥现在自制的电影,电视剧这么多?网飞从租赁碟片起家,到做流媒体,实际也是中间商的问题,也是花钱购买各种版权,而这些版权不是你花了一部钱就可以用一辈子,而是有年限的,尤其这种季播剧,一季一季的签,或者一次签了几季,但是后面继续出,不卖给你了,你怎么办?而且网飞算了一下,一年下来购买的各种版权的花费并不低,而且还受制于人,还不如索性自己投资,自己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而网飞背后一个是有美国这种强大文化输出的国家做后盾,上面说了互联网的问题,而我 2019 年全球各地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冠军除了中日韩还有个别几个国家,剩下的市场年度票房冠军基本都是好莱坞电影,而各地的年度票房前十,只有中印两个国家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电影是本国电影,剩下的地区前十基本只有一两部,两三部是本国电影,有的是全面沦陷。
而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很多国家一方面因为本地市场较小,支撑不起来大制作的电影,只能转投小成本电影或者玩文艺片,而本地市场又被好莱坞电影侵蚀下,活的也挺艰难,但是网飞给了他们一个出路,我花钱买过来,你本地人可以观看,也向外宣传了你们的电影人,而你们的电影也可以参加你们本国的电影节,属于两全其美的好事,反之咱们的网大,一个投资有限,制作的水平就不用说,更参加不了金鸡百花奖什么的,就算放开了口子,就目前这水平,报名也是被吐槽的命。所以网飞的主力是美剧,美国本土的电影,然后辅助就是欧洲,东亚小市场,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的小成本剧情片和文艺片辅助。
而目前随着迪士尼,华纳,苹果等等得大企业纷纷进入流媒体市场,为了打造自家的流媒体平台,纷纷收回版权的时候,网飞为了自家平台的数量,还得加大投入,但是指着付费用户又能烧多久?
网飞为了拉新的用户进来,只能不停的去自制或者跟上面说的那些电影市场效果合作,购买版权,让新用户进来。所以网飞的情况就是当一部番剧再火,制作个四五季以后,数据依然好看得情况下,可能也不会去制作了,而是转头去制作新的番剧。原因就是数据乐观,但是用户全体依然固化了。
同样得情况国内爱优腾三家不也是如此,开始可能只是买电影,买电视剧买综艺,到后面就是买独家,买动漫,买体育等等得,好听的说法叫大文娱布局,实话就是我通过不停的扩招视频内容,让更多的新用户进来,办理会员。再说远点,就跟移动,联通,电信一样,老用户不如狗,爱优腾这三家不也是如此,新用户各种诱惑你充值给优惠,一旦你充值后,那基本没啥福利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有点乱,重点还是在版权,尤其是自己低价拥有的高质版权。而国内目前一方面盗版泛滥,另外一方面观众消费习惯,第三就是影视人员是否原因接受网剧,网大,最主要的能制作出自己优质的自制的东西。
爱奇艺亏损才是正常的,它能挣钱就怪了。
看看几个高赞答案,都什么鬼,又是运作机制,又是收入比例,又是啥啥啥,都当屋里的那头大象不存在是吧。
不说别的,前几年大热的《纸牌屋》,大伙看得真带劲,那你觉得这玩意中国能拍么?搞个西南王作乱记?你怕不是想死哦。
拍魔幻,建国后不许成精,成精的都是精神病,你又不爱看。
电视剧最常见的罪案,律政,只要牵扯到体制内的,我就问你故事怎么写才能过审?
就是这种情况下,爱奇艺也还是出了《白夜追凶》,《长夜难明》,不错了,寥寥几部就很不容易了,而且很大可能是到此为止,下不为例,还想出同类型的?几年时间都不可能的,这几个能过审背后的后台看着都吓人。你一个电视剧运营为主的网站,怎么可能指望这几部高内容挣钱?
没有办法提供高质量内容的电视剧,就只能搞歪门邪道。你就只能靠流量小生,骗些 FANS 的钱,但就是这帮 FANS,钱哪是那么好挣的?一个流量小生的诞生,要花费的成本,都是要从你这捞的,所以必须要高片酬,不然谁给你捧这么多流量。
你让我高充值看电视剧,可以啊,但你拿得出手的就那几部,跨度还是几年的,剩下的就是看这帮臭鱼烂虾流量生,可能吗?
为什么不能制作人中心制,不能编剧中心制?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法稳定盈利,他们搞出来的好东西,九成九要被毙掉,过不了审的,让资本打水漂,怎么可能。
所以只能高点流量小生,拍拍臭鱼烂虾,骗骗 FANS 的钱,维持生活。然后一年运气好,会出零星几个好看的,维持生活这样子,只能这样了。
我刚发现,爱奇艺又针对会员来了一个比剧场广告更牛逼的设定。再看唐人街三网剧的时候,直接蹦出来测试女性生理周期的广告,而且,进度条变成广告进度条。。。。。你就是再拖,也不能跳过,得看广告。。。
我愿意为一些高质量剧集买单,国产剧导致我没有开 vip 的意愿。我更愿意去没广告的 b 站,不过 b 站也没有让我愿意付费的高质量剧集。
奈飞的电视剧当作电影拍,优爱腾的电影当作偶像剧拍
一个是内容为王,把观众当金主,一个是流量为王,把广告主当金主
你说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4411U7yr/www.bilibili.com/video/BV1h4411U7yr/
单就 Netflix 的情况来说,虽然它的实际订阅量已经超过北美地区的有线电视量。但很多拥有自我出品的电视剧电影大公司,已经不想只从 Netflix 赚单笔版权费。迪士尼,hbo,华纳都在布置自己的流媒体。但问题就是每家公司实际能保证有观众的好剧好电影都只有那么几部而已,本来 netflix10 刀一个月在北美可能就是一个人两顿饭的事,版权收回后,那些大公司自己拿回的版权根本支撑不了跟 Netflix 一样的水准。观众也不可能因此涨到 100 刀一个月看那几部剧。所以 Netflix 至少还有三四年时间订阅量不会跌,当然现在国外的盗版情况也开始涨回去了,毕竟时间成本再次低于要全部买下的流媒体服务。
但就爱奇艺来说,本身的版权高度就无法涵盖到任何一个领域几乎网罗。加上国内电视剧的实际情况,一个季度顶天只有一部平台方能保证点击,新番版权的拥有是极度割裂的。何况大陆还有一堆竞争对手是非常成熟的。你爱奇艺自己本身既不能承担社交,也没有一类版权是胜过其他平台的。
而且,我们国内视频网站对广告传播的学习真的不太行,Netflix 这类流媒体最多是按照点阅大数据,在选择区推荐给你其他的剧目。爱奇艺则是非要内部中插广告,还要整一个会员推荐在选好电视剧后开头弹出自家做的没有多好的综艺?我只能说确实可悲。
**要我说,真正实际对标 Netflix 盈利方式的,应该只能是芒果 TV。**直接拥有自家芒果平台的综艺作为支柱,可以保证时刻点阅。加上制作团队的高效可以继续制作电视台不能播出的会员网综。还有几乎绝大部分国内电视剧版权也已经被包括在湖南台账本内,每年实际需要买的版权费可以说是远低于 youku,爱奇艺和腾讯。
如果国内的影视剧能做到和网飞尺度一样大
我觉得盈利翻几倍妥妥儿的……
这一点上,说实在的我得感谢爱优腾。
回忆我留学那会儿,回家后准备点零食饮料,往沙发上一摊,抄起遥控器打开 Netflix,真的就能一瘫一下午加一晚上。
回国之后想开网飞就只能坐在电脑旁边看,电视搞翻墙什么的麻烦又不愿意弄。有时候回家后还是像在国外一样往沙发上一摊,抄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爱优腾转了一圈之后无奈的把电视关掉,只好起来找本书看。
你看,国内的学习氛围比国外浓郁的多啊(手动狗头)
哇,作为一个爱奇艺与网飞两个网站的付费会员,我想说…… 有些答案说网飞的用户体验更好…… 我并不赞同……
我在国外,但爱奇艺每个月的钱是从我的微信上扣的,我国内的朋友也在用我的账号,所以我就懒得管了,扣就扣吧
但我是爱奇艺的老用户了,在爱奇艺还叫 PPS 的时候我就在用了,但那个时候还不是付费会员。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做风行的播放软件。因为我比较爱宝莱坞的电影,风行上总能找到很多宝莱坞的资源,虽然画质非常渣,但即播即下载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作为用户而言,我觉得网飞的体验远不如爱奇艺
我开始使用网飞,主要就是美国看剧太不方便了,必须要有网飞。但是,当我注册了网飞会员后,我发现,网飞的资源是奇缺…… 唯一的安慰就是有老友记,但老友记现在已经下架了,据说 5 月份会重上,也不知真假……
先说网飞让我不爽的地方:
1. 资源奇缺。我喜欢的资源很少能在网飞找到,基本上上 google 搜索,都是各大视频网站,youtube 啦之类的,单独付费购买观看。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法学生却不太喜欢美国这种知识产权环境的原因,因为,即便流媒巨头网飞,也有绝大一部分资源是买不到的,非常多的优秀电影的版权,是不会卖给任何一家视频网站的,基本上都要单独付费,而且还不便宜。比如《蜘蛛侠》,就只能单独付费,而且网飞还没有哦…… 租一次是 3.99 刀,打开之后 48 小时内有效,购买的话是 14.99 刀,基本上比电影院还贵了…… 我问过美国同学,为啥这价格比电影院贵。美国同学说,因为你买了就永久在你账户了啊,而且还能和家人一起看…… 好吧…… 我比较喜欢老电影,就比如《卡萨布兰卡》,给大家看一下,基本上结果就是这样的:
标注的价格都是租赁价格,打开之后,如下:
基本价格都不低……
真正特别好的电影,版权不会给任何一家视频网站,要看的话,任何网站都要单独付费租赁或者购买…… 不仅如此,我还发现,那一长串的可租赁或购买的网站里,经常没有网飞……
也就是说,我每个月除了给网飞交钱,看电影还是一笔不小的独立支出……
2. 网飞的综艺资源也是奇缺…… 基本上都是自家产…… 我比较喜欢 SNL,就只能去 HULU,然后就为了看 SNL,我每个月还要单独给 HULU 交钱……
3. 网飞的手机 APP,垃圾得一逼…… 我也不知道是美国人不喜欢用最新款手机,还是美国人不喜欢 128G 或者 256G 的手机…… 网飞的手机 APP 默认的最高画质就是 480P,再高也没有了…… 当时装载 APP 时就提醒说为了节约用户手机内存,默认画质渣一点…… 大哥啊,您要不先问问我的手机内存量再决定画质好不好…… 截图如下(美国的付费软件的防画面抓取技术非常好,基本只要付费的东西,截图都是一片漆黑,根本抓取不下来……),截图也就是给大家看看,他根本没给你选择画质的机会…… 默认画质就那样……
基本上就选择集数以及字幕这两个选项…… 连选择画质的机会都不给……
至于网飞让我觉得爽的地方,那大概就是市场敏感度高吧…… 我才在抖音看到国内火了《爱的迫降》,网飞就上了…… 我还发了朋友圈表示佩服这市场敏感度……
至于其他的,其他用户说的用户体验好,我是真没感觉到……
大概我比较刁钻吧……
说一下我为什么是爱奇艺的忠实用户。最直接的原因:电影资源齐全。我不看综艺,所以我不用优酷。我也不怎么追电视剧,所以电视剧那一块什么 VVIP 我是体会不到了。我就单纯看电影,尤其是老电影,上面说的《卡萨布兰卡》,还有《魂断蓝桥》,《一夜风流》,《罗马假日》等等等等,爱奇艺都有哇,而且 1080P 画质啊…… 你们知道 1080P 的黑白电影看起来有多爽吗!!!!国内多好啊,看电影就爱奇艺,看综艺就优酷,实在找不到了,就百度云盘……
至于为什么网飞在盈利,而爱奇艺在亏损…… 爱奇艺的亏损有多严重我不太清楚…… 网飞盈利,我认为,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这一块的人,基本上除了付费,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他们没有百度云盘……youtube 上也有很多盗版电影,但那基本上都是非英语电影,他们也不看…… 美国人要看电影看综艺,基本上就只能付费…… 毕竟人家的电视台都是分频道付费…… 我去过的朋友家里,全都有网飞…… 我基本认为他们就只有这一条付费的路走…… 我的会员费是一个月 15 刀,hulu 是一个月 9 刀(我只看 SNL,所以开的最基本款)…… 而网飞现在没有《老友记》了,我打算等到 5 月,如果老友记不回来,我就注销网飞了…… 其实我发现,美国人里很多都跟我一样,买网飞只为了看老友记…… 其实我的移动硬盘里有全 10 季的老友记,是当年人人影视还在的时候我连夜下载的,只可惜清晰度略差,而且毕竟是移动硬盘,也不方便看……
所以啊,我基本上是不赞同以下所有吹爆网飞的答案,因为根据我的真实体验,网飞真的不如爱奇艺……
问题的核心在于 Netflix 有黑镜、纸牌屋、王冠、毒枭、马男这些原创剧。还有诸如爱死亡机器人、sex education 这些独播剧。
那么请问爱奇艺有什么?
一句话,国内惯性商业思维的使然。
在国内不单是爱奇艺亏钱、腾讯视频、优酷一样亏钱,但要知道,在互联网介入以前我们的电视台也都是赚钱的(不过这两年优质内容被抢、用户迁移等多种因素导致日子确实越来越难过了,但湖南也好、芒果也好依然是盈利的)。
在国外不单是 NETFLIX 赚钱,HBO 等电视台一样赚钱。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习惯,中国的互联网商业史基本就是一部烧钱史,我们很多的商业模式都是靠投资人的钱烧出来不的,很多成功的公司都有烧钱换未来的过去中,通过资本烧死了竞争对手活到了最后。
而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这类的 “互联网企业” 只是在复刻前辈们都走过的路而已。不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如此,后面的美团、瑞幸咖啡等竞争不也如此吗?
话说回来,相比高峰现在已经好很多了,毕竟搜狐、乐视哪些对手已经逐一退场了。未来,当再有一家掉队后,你放心,视频网站大概率要扭亏,而你我看视频的代价一定比现在要贵的多,这是你期待的未来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房间中的大象视而不见呢。
netflix 最便宜的一档订阅费用是 10 美金,你愿意一个月花 65 块钱买爱奇艺的会员嘛?
说得简单点
还不是内容不行,如果爱奇艺上线的每一部电视剧都有 Netflix 的质量,你别说一个月二十的会员费用,你一个月收二百的会员费我也会考虑考虑花这个钱
可现在的问题是,我给你爱奇艺交了一个月二十的会员费,我打开你的电视剧列表,发现新上线的电视剧,十部里面八部是流量小生的粗制滥造毫无演技的流量爱情口水剧。剩下两部是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
我再打开电影的那一栏,十部里面八部是粗制滥造,能把我尴尬的抠手指甲的网络电影,剩下两部是电影院看过的电影
你说,一年下来,你爱奇艺能出大约一两部值得看的电视剧,还有十部八部值得看的电影,我为啥要交一年的钱呢?我办一个月看个够不就完了吗?
然后呢,就这些粗制滥造毫无演技的流量爱情剧,居然还是你爱奇艺花巨资引进的,这要是能盈利?才出鬼了呢
我们要了解一个信息:
一家公司亏了,或者账面上一直是亏损的,不代表公司的老板或者大股东赚不到钱或者赚不到大钱。
很多公益组织的账面都是常年亏损的,例如有一个国家的十字架组织,但是他里面的一些员工却活得很滋润。
因为 Netflix 在国外,盗版打击力度比较大,以澳洲为例,我们输了某些一天 24 小时有 20 小时都在推销电视购物的免费频道外,都是收费的,油管啊,Apple TV 啊,电视台啊,都要花钱订阅,而爱奇艺就不一样了,不花钱顶多看一分钟广告,而我们?不花钱基本每天只能看电视购物。
Netflix 面向全球 190 个国家 / 地区卖会员,目前有会员 1.6 亿,其中超过半数会员来自美国以外地区。尽可能扩展内容类型和地区的多元化,保持各地区和各层次用户的增长。
内容方面 Netflix 大多采用直接购买影视工作室的作品或者签约知名制作团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自己来管理拍摄过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实奈飞也没有盈利,看看现金流,美国允许不把购买内容的支出算入运营成本,算进去也是亏损~
《福布斯》公布的 2020 年男演员收入榜 TOP10 的完整名单是,
道恩强森(8750 万美元);
瑞安雷诺兹(7150 万美元)、
马克沃尔伯格(5800 万美元)、
本阿弗莱克(5500 万美元)、
范迪塞尔(5400 万美元)、
阿克谢库马尔(4850 万美元)、
林曼努尔米兰达(4550 万美元)、
威尔史密斯(4450 万美元)、
亚当桑德勒(4100 万美元)、
成龙(4000 万美元)。
那么问题来了,这帮男演员的年收入是几爽?
爱奇艺这么高的用人成本竟然没破产?
原因只有一个,国内愿意付费的用户太少了,大多数都是白嫖,这又跟国内的经济水平有关,其实很多人的工资真的低。
可能仅仅是网飞不用郑爽们……
网飞不少剧也挺烂的,但那些剧明显成本也不算高,估计一爽能拍俩;像我看的冥河之嫁这种,估计一爽能拍十部
而质量还可以的《咒怨》,日本演员那片酬,估计一爽能拍三、四部……
没啥看头。说别的什么都白费就是没啥看头。如果生活大爆炸。老友记。权力的游戏这种档次的连续剧能在爱奇艺无损播放。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办会员。。现在找盗版资源很难了、如果能不用翻来覆去的找就能看到这些顶级剧。很多人都会买会员。你不要低估很多人的惰性。哪怕是上一个阶段找盗版资源那么容易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懒得找的资源下载的都是希望一点开就能看的
奈飞创始人哈斯廷斯曾经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的采访时讲,“中国在线视频市场的 3 个家伙太过于强大,奈飞不急于进入中国市场。我很明白,奈飞在中国市场肯定打不过阿里巴巴。” 于是,奈飞转头选择了进入韩国、日本和东欧市场。
对于奈飞来讲,它是一个单纯的以卖内容来赚钱的内容视频平台。但对于优爱腾来讲,它们的命运并不完全由自己把控。它们背后的 BAT 巨头们,觊觎的是它们作为流量入口的战略意义。
因此,从这一点来讲,BAT 巨头们关注的是平台能不能获取海量的流量,所以对于三大平台连续多年的亏损,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忍耐。
毕竟,赚不赚钱是小事,如果在流量上输了,那么对巨头们整体的战略布局都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此,巨头们仍咬着牙选择继续加码长视频平台业务。
对于三大平台来讲,主要的支出大头是内容成本,包括自制内容的成本和外部内容的版权采购成本。
内容版权成本在 2013 年以前其实维持在一个低位,那时不少电视剧的单集成本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之间。但之后三家平台掀起了 “版权大战”,使得版权成本迅速飙升。
公开数据显示,2018 年腾讯视频的版权支出达到 250 亿元,爱奇艺的版权支出为 100 亿元,优酷版权预算 300 亿元。
所以说,爱奇艺们不盈利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
一方面,平台背后巨头们对于流量的渴求,这个定位导致了其必须将用户增长放置在战略位置上,所以不能涨价,也必须买一些流量作品来吸引流量们的粉丝;
另一方面,国内不具备长期发展的影视工业基础,这是根本原因,它导致了爱奇艺们的成本高企,而且内容性价比极低,基本就是在梭哈,押中哪个剧,这个剧火了就带来一大波流量。没火基本就亏大了。
但是这不能怪爱奇艺,比自制内容,NF 绝对是最最最顶端的存在。重金拍优质内容,也能回血,至于能不能盈利,就不知道了。
爱优腾哪家都不可能重金拍自制剧的,就靠国内的广告和会员付费,根本负担不起。
消耗了过多的资金,就代表后续一段时间没钱买版权,就代表用户流失,就很有可能直接崩了,出局
爱优腾,首先还是想不犯错。只有活着,才有未来。谁赌输了,就是便宜另外两家。
最最最主要的,还是国内影视行业的畸形
看重的重来都不是优质的内容,而是流量
唯流量论
这个锅,是观众的
不过近年有点点改善
至少某堡垒是成功的
成功的让资本看到,质量,不是没有底线的
我也很好奇这个问题,所以我特意去看了奈飞的历史,一看吓一跳,这公司是 1997 年成立,并且一开始就是个 DVD 租赁公司,我不禁想起当我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被 DVD VCD 统治的时候,那个时候大概一块钱租一张光盘才能看电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像暴露年纪了)。
你可以看看奈飞 CEO 的采访报道
“Fast Company:Netflix 的所有流媒体竞争对手对 Netflix 有什么误解?
**伦道夫:**首先,Netflix 在流媒体还没有成为可能之前就已经开始运营了,而且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行动。从第一天开始,正如你在书中看到的,当我们推销我们公司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哎呀,这根本行不通。”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说,我们的邮寄 DVD 的商业模式永远不会奏效,因为他们相信,在短短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里,每个人就能下载到这些电影,或着这些电影流媒体能实现流式传播。
我们当然知道这终将成真,但我们不知道会花多长时间才能实现这一点,而我们建立了一个公司,我们可以一边等,一边占取先机并实现一些在当年看来有价值的事情。不仅仅是建立品牌,还要培养一种专业性,以帮助人们找到他们所喜欢的娱乐。我们从未把自己看作是一家 DVD 公司,我们把自己视为一家真正试图帮助人们找到他们想看的东西的公司,这就超越了人们从 DVD 或流媒体上获得的东西。”
奈飞和爱奇艺的基因就不一样,一个稳扎稳打,注重现金流,奈飞很早就盈利了,打的当时的 DVD 租赁巨头稀里哗啦,然后最先介入流媒体,发现版权成本过高就开始自己打造优质内容。
爱奇艺的投资者和管理层觉得能复制奈飞的成功,有样学样跟着奈飞走,前期砸了大把钱下去,结果发现,咿?怎么事情和我想的不一样?我都寡头垄断了,怎么还不能赚钱?
一个行业赚钱不赚钱,除了同业竞争外,还得进行很多其他因素的分析,以五力分析为例
(1)供货商:版权提供商,贵,真的贵,不买又不行,比如像庆余年这种有爆款潜力的,不买行吗?目前奈飞已经有很多口碑很好的自制剧,逐渐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而且欧美也没有什么天价片酬,娱乐体系完善,但是近年来亚马逊 苹果 迪士尼加入流媒体使得好莱坞一票人收入节节攀升,奈飞压力也很大。而爱奇艺目前可能想打造自己的 idol 产业,是个好想法,借助平台来造星也是个省钱的好方法,但是制作水平目前无法估计,好的制作团队和顶级明星议价权过高。
(2)替代品:中国主要存在盗版问题,国内视频网站的最大死敌,也是视频网站会员费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奈飞则不存在这个烦恼,欧美的版权管理严格,民众不太敢看盗版。
(3)观众:中国的文化产业占 GDP 大概 4%,而美国大概 20%,美国购买力更强,只要你有好作品,我乐意掏钱,中国则没有那么阔绰,你要敢 VVIP,我就看盗版,优质内容在空空的口袋面前也得让步,此外,美国是文化输出大国,奈飞一半收入来源于海外,而中国则没有这个优势。
(4)竞争:因为民众换视频平台太方便了,所以即使是少数寡头,竞争还是很激烈。
(5)潜在进入者:进入门槛不高,目前主要是资金门槛,抖音看样子想插一脚,奈飞的竞争对手也不少,有流量有钱的公司以及传统媒体转型都可以开展这个业务。
综上,长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并没有有线电视好,产业链中的议价权不高,奈飞因为欧美版权管理严格和人均消费力高的原因能盈利,而爱奇艺则没有这么好命,短期内无法看到爱奇艺扭亏为盈的迹象,如果自制明星自制剧和优质产品增值可以实现的话,那应该可以。
跟内容没啥关系,跟行业有关。有些回答至少了解下这个行业发展过程再来说一说吧。
第一,爱奇艺的对手腾讯和优酷有烧不完的钱,互联网企业前二现金流公司给他俩输血。爱奇艺就可惨了。
奈飞去年才开始正式迎来流媒体巨头,迪士尼和 hbo2020 年开始发力流媒体平台了,才一年,奈飞今年的一季度财报会员数就大减了 [捂脸][捂脸],马上美国长视频会跟国内一样成为死局 [捂嘴]。
第二,行业发展过程。爱奇艺 15 年崛起,乐视暴雷,16 年阿里收购优酷,腾讯对腾讯视频给予高度扶持后,长视频平台开始竞争白热化,同时三家烧钱搞得明星片酬飞速提升,17 年是顶峰时期。后来 18 年底阿里把优酷老总抓了,行业热情开始降低,趋于理性化。到现在,三大平台已经通过联合降片酬、签分约、构建闭环、多平台合作、开超前点播等方式,将原三家平台每个平台都是亏损 100 亿起到目前的几十亿,目前腾讯亏损最少。
财务那些我不懂,商业模式分析又太虚。
我只知道我在国外租服务器的时候默认带宽就是 2000GB
国内是 1MB
影视网站,永远是内容为王。
所谓的运营、广告都是锦上添花的做法。
国内做媒体,顾及的太多,条条框框限制太死。
而国外的自由度可以说是太大了,只要不涉及种族歧视,基本没啥问题。
相比之下,国内拿什么打?品质? 问题是品质也不如人家啊。
很多人将影视的质量差归咎于投入大部分被明星拿去了,可是也不想想,明星还不是自己捧的,如果大家都看作品,而不是明星,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奈飞是自己投资做剧集,很多优质电视剧,片源画质高,诸如 4k,杜比视界杜比音效,hdr 等等,而且不是周更不是月更,是一次就上传全剧,只要你愿意一天就能追完,各区会员费参考各国的收入水平来说也算合理,还可以钻空子,去低价区开会员,而且会员各平台通用,不区分 pc / 移动端和电视端。至于爱奇艺?呵呵。其实个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国内几大视频平台电视端和 pc / 移动端会员不通用,太恶心了,真的是恰烂钱恰习惯了,气死。
爱奇艺在玩资本游戏。
套路如下:先花 3 个亿投资自家影视公司拍片,3 亿中 2.2 个亿作为片酬,演员都选自家经纪公司的演员,拍完之后自家平台(爱奇艺)花 5 个亿买来播放。
自家的影视公司赚到了钱 2 亿(5-3 亿),自家的经纪公司赚到了天价片酬 2.2 亿。
唯一亏的是爱奇艺,花 5 亿买了烂片。
在现有会计制度下,影视版权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将影视版权资产计入存货(如华谊兄弟)或者计入无形资产(爱奇艺 / 优酷等)。优酷在 2011 年宣布电视剧分四年摊销,为 50%、25%、15% 和 10%,电影为 3 年,70%、20%、10%。
高价买版权怎么能算亏钱?
这叫商业投资。影视版权的市场价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影视作品的主观判断。人家说这剧值 5 亿,那它就值 5 亿。
自行制作的影片必须形成品牌效应,目前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主投的网大就是垃圾的同义词,光靠当版权二道贩子是甭想赚大钱的。
腾讯手下 ABC 三个部门
A 是视频 APP
B 是艺人经纪公司
C 是电视剧资方
C 天价费用邀请 B 艺人参演电视剧 A 斥巨资购入
CB 的作用是赚钱,A 的作用是让这个钱赚的合理。
netflix 的用户体验太好了….
一个看剧的网站就老老实实放剧,你看看爱奇艺,一上主页都是些什么东西。杂乱无章,页面设计完全没有考虑过 ui/ux. 这种网页让我花钱我是肯定不肯的。
netflix。一进去,就是各种剧,随着你看得越多,给你推送的就越准。你知道 netflix。刚开始花 100 万征集一个推荐你可能喜欢的电影的算法,那是多少年以前了?爱奇艺现在有么?什么叫以用户需求为本,爱奇艺知道么?
所以你知道为啥 netflix 可以赚钱,但是爱奇艺亏损了吧。用户不是傻子,
拒绝长篇大论,追求言简意赅。
一句话,网飞从来不会怂恿、鼓动、支持观众买了牛奶拆了不喝然后倒掉。
就这一条理由,还不够吗?
网飞一年能出品长的短的好几个口碑好剧,动辄 8 分 9 分。
爱奇艺,说实话,我除了在搜索引擎搜小众视频被带过去,就没主动开过。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是两家公司的经营理念不同吧,这也算是国内顶尖公司和国外顶尖公司最大的不同。
国内公司习惯于创建一个平台,把用户圈进一个平台后收割羊毛。因为做平台的好处已经经历过时间的证明,平台优质就有更多的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变现的机会,所以国内公司的套路都是统一的:圈地、薅羊毛… 所以在圈地阶段国内大量的资金都用在最有效的方法上:优惠… 爱奇艺也是如此。但这样的坏处就在于,优惠得来的用户忠诚度极低,哪家优惠我就去哪家,除非最后平台做成独一家,否则仍然会持续陷入价格优惠中…
国外公司也懂得平台的好处,但国外平台创建平台是通过优质内容。不断的通过提供自己平台的独到优质内容,来牢牢的黏住用户,用户也的确会为了这些内容买单认可这个平台… 所以平台和用户实现你情我愿的双赢…
当然,这只是个人拙见。我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我是一个用户… 我的确会为了优惠而去选择一个平台,但这种选择不持续并且一旦优惠去掉后,我就会离开这个平台…
1. 缺乏独家好作品
2. 竞争巨大,收费难以展开
要问这个问题,好歹拉两家公司的三张表出来对比一下,也讨论一下长期债务的影响吧。。。
其实不光爱奇艺,优腾爱三家都估计没赚,爱奇艺 19 年第三季度亏了 37 亿人民币,另外两家都合并在各自母公司的报告里面,可能会稍微好一点,但估计也是亏。网飞第三季度净利润 6.65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事实上,国内做视频网站 “赚了钱” 的也就贾会计,人在造车,下周就回国。
个人感觉爱奇艺的槽点实在太多,比如说会员居然能有专属的会员广告,拍的广告和综艺一言难尽,又和腾讯一起研究超前点播。而网飞就很舒服,会员费也没有高的离谱,广告是实打实的没有了,内容精致数量还多,那只能盘它了。
再讲一个很多人都没提过的番剧这个方面吧,网飞把一次性完结继续到了番剧,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番剧原来也是可以一次完结的,只能说钱确实多,假如说都这么投,我觉得业界估计又要回春了。而国内的平台,主要做番剧的就是爱奇艺和 B 站,在刚开始阶段,爱奇艺确实钱多,把 B 站感觉砸晕了,吸了一大波用户,然后就被爱奇艺谜一样的观看体验劝退了。。。B 站相比之下氛围好,开了带会员之后基本能解决一切问题,自然能做到弯道超车。爱奇艺砸钱出不了一点水花,自然放弃。
当然,番剧之神是 A 站,每季都能有大火的实属鬼才。
爱奇艺其实本身相比优酷土豆和腾讯视频还有一个劣势,在于其背后的大公司是百度。百度相比于阿里和腾讯,自身近几年的发展就不好。百度自身难保,很难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优腾爱三巨头想要合并,估计也不是很现实,但继续三足鼎立的局面,伤的是用户和视频网站自身,只能说看谁能脱颖而出,打破僵局了。
事实证明,百度也没太把爱奇艺当回事:
国内有能看的玩意儿么?有一句说一句!就各大平台放的那些个破电视剧,还花钱看,只能说中国人民没吃过啥好的!打个光就能看!
爱奇艺内容太少了,网飞各种好莱坞电影基本都有,只要你网速够,真 4K,真 HDR 给你跑慢,内容还都不删减,比如泰坦尼克号画画那段,网飞淘宝买,家庭共享一年 120 左右,比爱奇艺打折时是要贵点,但是也还行,就是国内要看,得花点力,主要网飞老友记画质太香了啊
1. 版权意识
国人可能感觉软件都应该免费吧
所以看视频也找一些不要钱的小网站
2. 共享账号
有些人定期更新一些爱奇艺共享账号
3. 平台众多
比如国内除了爱奇艺可以看,正版的还有优酷和腾讯视频
4. 节目质量
netflix 有大量的自制剧,爱奇艺虽然也有,但是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较弱
视频网站就是产了视频出售给观众,因此能不能盈利无非就是看生产视频的成本和产量,还有能不能卖出去,接下来就好理解了。
因为内容创作能力有差距,花同样的钱,你拍出来是烂片,人家拍出来就算不是神作也是不错的作品,人家给演员的片酬还低,等于说人家成本低质量还好,人家盈利你亏损不是很正常嘛。
不一定对啊,仅谈个人观点。我了解的好莱坞模式其中制作人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立项到最后落地上线,需要一个全方位把控的职位,看原先香港电影都会写监制,这个有点类似于品控,每年各平台都会购买一批剧、电影版权,实际上很多剧真心一般,三大视频网站个人感觉还是对好剧饥渴的,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每年从头到尾看完的国产剧一只手数得过来。其实这两年很多剧质量还是不错,但短视频有其优势,比起耗在这上面不如投资搞点这些,利用自身资源鼓励再创作,不要在一棵树上吊着了……
上面品控其实不好执行,这需要平台自己可组局,要不要选择和艺人签合约(这个被汪海林批评过,不懂其中关系),很多制作公司是有自家班底的,虽然我不喜欢 tx,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这点上有其眼光,好像去年也是亏得少的一家,但他家自制的剧特别古偶之类我基本没看过,我不是那类型的受众吧。
明确一个事,两者都没盈利。只不过网飞至少看起来不错。
原因吗… 盈利模式不同
网飞的盈利模式:传统商业模式,我做出好剧,顾客买。
爱奇艺的盈利模式:靠流量挣钱。具体可类比 “传奇” 页游。吸引大量的免费用户,这就是流量。里面有几个土豪玩家充了很多钱,这些钱覆盖了成本,实现盈利。这套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很常见。qq,B 站都是。
只不过… 爱奇艺目前的土豪玩家可能还不够,导致亏损。
不过这都不是事,只要投资人愿意投资,现金流是正的,亏损就亏损吧
因为 Netflix 贵啊…… 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正常价格,我相信国内没几个人会为了一个月差不多 100 块的会员费买单,但国外像 YouTube 什么的月费都是十几刀很正常。而且以美国为例,大的视频网站(就是看电视剧电影的)基本可以算是 Netflix 一家独大了。还有就是 Netflix 敢花钱拍纸牌屋,但是爱奇艺绝对不会花大钱拍电视剧。
模式不一样?其实文化不一样,国内有没这种租赁文化。爱奇艺这些换成网飞这种模式在国内就只有死。多少人能接受?
我拿个不恰当但又有点关系的例子来说,国内单机游戏的市场份额连手游的零头都不到。为什么?一个是你付完费才能玩,一个是免费给你玩,里面慢慢氪金。即便 steam 还有国区,还是低价,还不用翻墙。这就是思维不一样。还有就是喜好不一样,这东西强求不来的。
我是 netflix 付费会员。
1, netflix 付费了。很难取关。尤其忘记帐户之类的。系统会一直每月扣费。找银行也没用。所以我从来只有加信用卡。没有操作过删信用卡。我估计至少 1% 盈利来自这种扣费。
2,主要原因,netflix 是国际化产品。面对 70 亿客户。
爱奇艺是中文的,13 亿用户的。
neifliix 从软件界面,节目内容、都可以国际化、可以英文、西班牙文。韩文,中文。甚至还有其他语言。
爱奇艺。让外国人付费吗?人家看不懂那些中文啊。下载都不会。
3,爱奇艺。到了国外就看不了。还卡。
能把中国人钱赚好。就很好了
盈利的话就要合法纳税,亏本的话可以既不纳税,还能洗钱。
网飞什么资源,爱奇艺什么资源?国内平台里面没东西看啊。什么腾讯视频,企鹅影院,爱奇艺,酷喵,一打开主页,全是国产小鲜肉古装爱情片。再打开恐怖片一搜,全是国产烂片,就这还想收钱?你们已经排除了真正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硬核观众啦。我要看的你没有,我买会员做慈善吗?
现在只有企鹅影院和南瓜的会员,企鹅影院都准备不续交了,就南瓜还能看看了。
内容成本和用户营收的差异,爱奇艺的内容成本占营收占比超过 70%,但 Netflix 连 50% 都不到。付费用户营收方面,爱奇艺是十几元每月,Netflix 是十几美元。
我的两年爱奇艺会员是充值京东 plus 送的
爱奇艺还有各种送会员的方法
也许财报上会员数量一直在增长
说不定爱奇艺还得为每个没出钱的会员掏推广费呢
每个月就 15 还是 19 的电视会员月费
中国公司的财报太魔幻了
但是做长远打算的话,培育市场的亏损也是值得的
就怕跟优酷土豆一样,亏也亏了,市场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结果被别的公司摘了桃子
爱奇艺用户数量少,会员费用相比 Netflix 依然太低。
Netflix 标准版月费多少来着,我记得好像是 11 美金,约合 80rmb。如果爱奇艺或者腾讯视频在现在付费人数的前提下可以卖到 Netflix 的一半,40 块一个月,那么我相信这两家视频网站的财报会好看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很多东西是硬价格,不太随着国籍而改变成本,更何况论制作自制作品,美国的成本或许还更低。
简单来说,中国人还不够有钱
因为现在广告的渠道越来越多,能分给影视作品的钱越来越少了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依然不会为了线下娱乐产品付费,所以只能走上免费制为基础的路
免费制的话,游戏起码还能通过大量白嫖玩家吸引氪金玩家氪金,影视作品或者音乐作品要怎么吸引呢,总不可能你看电视剧不要钱王思聪看电视剧要十万一集吧
所以中国的影视作品干脆自己发展成广告了,然后广告渠道越来越多,然后挣钱越来越难
换句话说中国的平台影视作品已经是流量本流了,这也可以解释大流量明星的薪酬为什么这么高,为什么集数要那么水,因为流量明星是代言人多一集就多一集的流量
不过也不用替爱奇艺担心,等没有竞争压力以后,人家自然会压缩成本的,到时候明星工厂再跟上,爱奇艺就再也不会亏钱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鱿鱼游戏明白,偷懒的脱衣舞娘才是赚的最多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来看你跳舞的。 大部分人看闯关大逃杀,就是来看你怎么死的。 以至于很多人觉得游戏设计不巧妙,人性展现不够深刻,根本配不上这么火。 但是恰恰相反,就是因为 …
当“播放器”和“版权”的故事走到尽头,真正的对抗才正式开始。 文 | 高洪浩 当腾讯音乐拿下杰威尔、英皇、乐华、滚石、寰亚、华研等华语片公司版权,以及与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环球、华纳、索尼实现了紧密合作,业界普遍认为版权大战以腾讯音乐胜利为终 …
知乎用户 曹小灵 发表 坚决支持法制推进,这是保护咱们小老百姓的最后屏障。 好口号喊完了,保命申明列出来了,我们来说点正经事。 法律人人都懂,盗版咱们也都抨击,但是人人影视这次出事,为什么那么多人缅怀怀念可惜,大家心里都门清。 在一个尴 …
本文原刊于《华尔街日报》,端传媒获授权转载。目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全部内容仅向付费会员开放,我们强烈推荐您购买/升级成为“端传媒尊享会员”,以低于原价 70% 的价格,畅读端传媒和《华尔街日报》全部内容。 韩国反乌托邦题材剧集《鱿鱼游 …
收录于话题 #木蹊怎么看 75个 01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最近最火的两个影视作品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一个是中国的《长津湖》,一个是韩国的《鱿鱼游戏》。 《长津湖》自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国产佳作,但可惜的是,这部电影在海外并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