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宋朝,有多幸福?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

如果说,唐代是中世纪的黄昏,宋代则是现代的拂晓时辰。

活色生香、充满烟火气的宋代城市生活,折射了宋人在政治、文化、个人生活方面的理想和精神追求。那一度像是黄帝梦中华胥国一般的理想国。

"

最近有一个热度很高的模拟经营游戏,以明朝的应天府和苏州城为蓝本,游戏画面仿照《清明上河图》而设计的《江南百景图》。既要兴建城市、规划布局,还要安排居民起居生活,让每一个住进应天府的人,都能迅速找到落脚点,给自己安排一个恰如其分的社会角色。

你可能会有疑惑,这不是明代的城市么,怎么会像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其实,《清明上河图》不是只有张择端画的那一张,之后的朝代都有自己的《清明上河图》仿本,兼备这个时代的特色。

据统计,现存于世的《清明上河图》就有三、四十张。比如,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就由“明四大家”之一的仇英所作,对以苏州为中心的明朝江南百景进行了全程记录。

《江南百景图》里的驴,取自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图源:微博@夜弓大君

与张择端一样,各代《清明上河图》都致力于描绘杂沓的人间生活与社会实景,画中的牲畜、车船、楼阁无一不精,人物神态纤毫毕现,仿佛一个时间胶囊,封存了那个时代真实的日常生活。

实际上,《清明上河图》里藏有太多值得讨论之处,除了画作本身的艺术性,其中蕴含着的更是社会、饮食、建筑、民俗等真实历史方方面面的细节。研究人员甚至将它比喻为“中国的《蒙娜丽莎》”,细细考究。

读懂《清明上河图》,也就读懂了宋代生活,理解了真实的宋朝。也理解了为什么这幅画所描绘只是市井百态,不是那些空灵的山水湖泊,却受到至高赞誉的原因。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与张择端版相比,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也表现了热闹纷扰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但是北宋汴京城的土墙变成了明代苏州的砖墙,木制桥成了石拱桥。城墙高耸,上面修有箭垛,城外有大栅栏,进城之后里面又有一个翁城,城防内有重兵把守,城中街市巷口都多了一道栅栏,可谓戒备森严。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里,城市里有一个巨大的栅栏,这是明清时期城市中常见的设施,一般认为,北京城的栅栏是明朝弘治年间开始设立的,到康熙九年作为一项城市制度确立下来。据说,光绪年间,北京内外城有栅栏1700余座,今天的北京仍然保留着的“大栅栏”等地名,便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盛唐之时,坊市制度与夜禁制度是相配套的制度,栅栏也是配合夜禁而诞生的城市制度,因此明代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是找不到灯笼、灯箱的。

而宋代张择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图》,遍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找不到一处栅栏,城门也是不设防的。小小一个画作的细节,却展现了宋代有别于其他王朝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开放、商业、与民同乐

与其他朝代“崇本抑末”的取向不同,宋代统治者对商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重商主义在王安石变法时期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商业发达的宋代社会,居民有了闲钱即拿出来投资。

《燕翼诒谋录》记载说,有一次官衙为发放青苗钱贷款,同时又在城门处设立酒肆,看到老百姓贷款后走出来,吸引他们进去饮酒,还担心老百姓不进去,特意请了一批歌姬在酒肆中载歌载舞,用以诱惑他们。

宋代的夜市生活,图《清平乐》

这在《清明上河图》中都有所映射:城门的城内大街边设置的不是关卡,而是税所,以向进城的货商收税。

01.这边三更才打烊,那边五更又开张

东京汴梁的行商坐贾,一铺接着一铺,贯穿整条汴河沿岸,城市甚至打破了商业区和住宅区的限制,有临街开设的商铺、空地上占道经营的摊贩、街头艺人表演、说书,脚店(小馆子)人潮聚集,还有京瓦技艺等等。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人饮茶喝酒吃饭,有人统计过,《清明上河图》里接近一半的商铺都是餐饮业。比如夜市上就有出售水饭、爊肉、干脯、腰肾、鸡碎、荔枝膏、生淹水木瓜……

据《宋代物价研究》里计算,就连最底层的劳动者一天的收入也有一百文,夜市小吃不过十五文,还是消费得起的。

宋代的街巷日夜都向市民开放,以此白天有庙会,晚上还有“州桥夜市”,宵禁制度形同虚设,市民二十四小时可以自由外出。这边州桥夜市三更打烊,那边鼓楼街早市五更又开张,还不只是卖早饭的早市,而是服装书画珍玩样样有。

张择端画的虽是白天景象,但细节还是透露出了夜市的信息。比如画中有一个“豪华大酒店”孙羊正店,大门的屋檐下各悬挂着两盏红纱栀子灯,店门前的地面还有三块立体招牌,这些都是宋代的“广告灯箱”。

入夜后,灯箱内会点燃蜡烛。宋代的“广告灯箱”太多,甚至因为蜡烛通宵达旦的燃烧,熏得夏天的夜市里也没有蚊虫。

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宋代商人普遍产生了自觉的广告意识。《清明上河图》上的广告,仅粗略计算就有42处之多。

比如,虹桥附近的一个酒家,门口的木梁上挂着两块招牌写着“天之”“美禄”(天之美禄是宋代对美酒的代称),大门口的灯箱上写着“十千脚店”(十千也是美酒的代称,脚店是酒店的意思),楼上还悬挂着一面酒旗,这家酒店用尽浑身解数在招摇呐喊:这家酒店有美酒出售。

从城外的汴河两岸到城内的繁华大街,这样的酒楼和酒肆鳞次栉比,酒帘飘扬。

宋人爱酒,连女子也喜欢小酌几杯,所以,李清照写词说“浓睡不消残酒”,只不过是宋代女子的日常而已。每一年,京城酒店用于酿酒的糯米就要消耗掉30万石。 

其实,酒店业的发达与否,恰好是衡量一个时代商业是否繁荣、生活是否富足的指标。理由很简单,酒是由粮食酿造的,如果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就不会有人浪费粮食酿造商品酒,自然也不会有发达的酒业。

02.诸行百户,各司其职

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故事,从一个拂晓时分拉开了序幕——城郊,几只驮着煤炭的毛驴悠悠踱步,开启了郊区往市中心输送生活物资的又一个寻常早晨。

城郊的荒寂渐渐被市区的热闹取代,一个人声鼎沸的码头上,船夫、纤夫、搬运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营生,这条漕运发达的汴河,每年光是运米进京就可达数百万石。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宋朝的行当据统计有400多种。

这从《清明上河图》即可窥见一斑:还有店伙、厨子、物流、差役、巡捕、消防、医生、道士、家政、奶妈、乞丐、编藤的、抬轿的、打水的、扎灯笼的、摆摊做小生意的、瓦舍勾栏里说书的,酒有酒博士,茶有茶博士。

画中一座醒目的劳务市场,门口有轿有马有驴子,正有雇主在讲价钱,门内散坐着六七个劳务工,等待着一天中的聘用。雇佣与受雇之间,自然也少不了“牙人”来做中介服务。

现在的饮食界,似乎主厨以男性居多,但在宋代,流行的是女厨师,不但皇宫中有“尚食娘子”,富贵之家亦以聘请厨娘烧菜为时尚,相传,北宋权臣蔡京家就有“厨婢数百人”。

市井中经营私房菜的酒楼,也颇多手艺高超的厨娘,其中有一位厨师叫宋五嫂,她所创的“宋嫂鱼羹”至今仍是杭州名菜。

比起后来的朝代,宋朝性别的界限还是稍稍松动了一些,《清明上河图》中有女使、女伎,还有女侩(女性经纪人),女人也和男人一样走进了劳务市场。

大城市繁荣的社会经济,造就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百工各司其职,民众大量涌入城市,大部分人不需要种地也能有的吃。这种城市虹吸带来的人口流动甚至是受到官方鼓励的。

宋代有规定,城市外来人口可以在每三年一次登记户籍的时候入新籍,拿到合法的“城市户口本”,也就是“坊郭户”。如此统计,宋代的城市化率可达20%-30%,相比之下,清代中叶时期只有7%。

2.

“理想国”

宋朝这种安逸繁华、活色生香,充满烟火气的市民生活,要从立国之初就确立的“公天下”说起。

以北宋名臣范仲淹为例,“士当以天下为己任”,是两宋士大夫精神的写照。宋代开国之时,便确立了尊崇儒学,回向"尧舜三代之治"的治国理念,促使天下士子树立《礼记》里写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意识。

因此,宋朝比任何时代都更加自觉地强调,天下非天子独有,而为所有百姓共有

折射到宋代的生活里,便有大量公共设施的建立,比如自来水系统。有史可证的第一个拥有自来水设施的城市,是北宋广州。

2004年,长沙的坡子街发掘出一处大型木结构建筑遗址,是一排自高而低、从城外通往城内的“屋脊”型木槽。整条木槽密封严实,里面还有多道闸门,可随意控制水的流量。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南宋时期潭州城的地下供水工程,这样的遗迹在广州也有,而且这一工程的设计师,正是苏轼。

01.与民同乐

今天人们认为,上海的外滩公园是中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北京动物园的前身万牲园是中国的第一个动物园。但你可能并不知道,宋代早已经有对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金明池、皇家动物园玉津园。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动物园,《周礼》中叫“囿”,但先秦时代的囿,只用于贵族观赏、狩猎。宋朝时期,番邦诸国进贡的珍禽异兽也豢养于“玉津园”。

后来宋真宗下诏,每年三月和四月,玉津园对市民开放,而且不收门票。应天府的养象所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动物园,市民付费可以入内观看大象表演。

也就是说,真正的公共性动物园产生于宋代,此外还有定期向市民开放的城市公园。

比如在“金明池”开放期间,官府会举行盛大的博彩节目、水戏表演、龙舟竞标,湖上还有游船供游客租赁。宋代话本里的爱情故事也多发生在这里。若要评选出汴京的爱情地标,大概金明池可名列榜首。

可惜这些极富人情味的皇家园林、城市公园和水上胜地,在北宋灭亡后就迅速荒废了,随之荒废的,还有宋代的城市公园制度。之后的元明清三朝,都不再有皇家园林开放与民同乐。

02.无需避讳的乞丐

古人作画时,为表现盛世无饥馁,是不会在画卷中画上乞丐的。《清明上河图》则没有刻意避讳,就可以找到一名老妇人样子的乞丐,她正伸手向凭栏观鱼的市民讨钱。

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造成了贫富分化的明显加剧,宋人大部分自食其力、手有余钱,也有一部分人生活贫困,需要依靠接济度日。

另一方面却恰恰说明,宋人正视并去解决乞丐的问题,并不认为就****是贫困和王朝衰败的象征,他们认为这是可以熟视无睹的正常生活场景。因此,画师可以毫无负担地将乞丐入画。

同时,**宋代社会福利制度完备,**对没有工作能力或者暂时失去无法工作的流浪乞丐进行福利救助,救助采取的是季节和属地原则。流浪人员在哪里,就由哪里的机构进行救助,并不过问被救济者的原籍。 

据宋神宗熙宁十年颁布的《惠养乞丐法》和宋哲宗元符元年的《居养法》,入冬之后,各州县必须将辖区内的流浪乞丐登记造册,提供住所、衣食和医疗。

03.人情似故乡

与唐朝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与东西二市分列的格局不同,《清明上河图》里的商铺有明显的"侵街"现象,商铺与民居斜插层叠、水乳交融,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也因此,人情味也更浓了。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录的东京汴梁,市民最重人情高谊,若见外地人被京都人欺凌,“众必救护之”。

遇到官府接手处理民事纠纷,市民也会“横身劝救”,甚至有人出酒食,请官方出面调解,并不怕麻烦。外来做生意的初来乍到一时摸不着头脑,还会有四邻八舍主动帮忙,“护引行院”。凡有红白喜事之家,“人皆盈门”,都前来帮忙。

04.幸福的城市生活

生活在宋代,幸福指数应该是很高的。宋人说,天下有九福,其中东京汴梁占了四福,即钱福、眼福、病福、屏帏福。钱福,是说京城经济发达、财源广进;眼福,是说京城物华天宝、见多识广;屏帏福,大意是指,京城的饮食起居安定闲适,是个宜居城市。

那病福是什么呢?在《清明上河图》里,既有“杨家应症“这样的街边药摊,也有“赵太丞家“这样的高级医馆,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宋代官府还设有政府开办的惠民医药铺,药价是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二,也会给穷人免费诊断、开方、抓药,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求医问药的方便,让宋人觉得生病也有了福气。

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说过,“做好的政府是管制最少的政府,这完全正确;但同样正确的是,最好的政府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

宋朝不能算最好的政府,但是与其他朝代相比,大概可以称得上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

南宋在丢失了半壁江山之后,面对金国与蒙元的轮番进攻,仍能享国一百五十余年,期间并未爆发过全局性、大规模的民变,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赖于市民生活稳定、衣食无忧,幸福指数特别高的缘故。

3.

繁华之下的隐患

虽然后世认为,在重商主义政策的连锁反应下,宋朝一度站在了现代化的边缘上,形成了类似日本、西欧的的近现代经济体系。

施坚雅先生也认为,宋代必定发生过“城市革命”,才形成了当时富有近代色彩的城市形态。还有有汉学家认为,唐代是中世纪的黄昏,宋代则是现代的拂晓时辰

但北宋的繁华之下也不是没有隐忧。以《清明上河图》为例,文武官员争道、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军人营商、商贾囤粮、酒患成灾……都被画家隐藏在阡陌之间。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他吸取了唐代地方势力过大、藩镇割据的悲剧,决定导入科举制度,将权力核心从军人转移到文官手中,确立了文人统治的治国方针。同时,北宋通过枢密院建立了三衙统兵的制度,将兵权一分为三,兵将分离,以此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但这也造成了官僚体系过于庞大;又因为重文轻武和将不识兵,造成了军事力量的薄弱,面对辽金西夏的虎视眈眈,毫无办法,只能花钱买和平。这些行为又使国家财政出现了巨额亏损,也为之后北宋和南宋的相继覆灭埋下了伏笔。

尾声.

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宋代那样,让后世的人产生完全对立的评价。一般而言,说起宋朝,多是负面的评价,尤其是“表现得软弱无能”。即使是被赞誉的宋代诗词文章与图画,也被认为只是“风雅”而已。

图《清平乐》

但我们回看宋朝,在史料和画像里还原出这些被称为“梦幻东京”、“临安梦华”的真实宋代生活。

无论是从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水平,还是从文化和政治文明发达的程度来看,宋代都处于华夏历史的高峰,并开启了世界最早的近代化。也只有社会文明形态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出现这样的风雅社会。

但还有许多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高峰期,是中国迈进近代门槛的历史转折点

一如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

宋人活色生香、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生活,折射了宋人在政治、文化、个人生活方面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曾一度像是黄帝梦中华胥国一般的理想国。

只是,《清明上河图》呈给宋徽宗没几年,东京汴梁就被金兵南下的铁蹄踏破,东京繁华唯有梦中再见。就如孟元老之叹: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参考资料: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吴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新发现宋朝》吴钩,九州出版社

《细说宋朝》虞云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吴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日)野岛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 

《宋会要辑稿》上海大东书局1936年影印本

《宋代城市研究》包伟民,中华书局

** 长按下方海报二维码 **

** 进入节目,了解更多宋朝的真实样貌 **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月之茧

编辑:苏小七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最近几年,你观察到哪些消费升级现象?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非常巧,对消费升级的观察正好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趁这个机会,说一下我们在数据中观察到了哪些消费升级的情况。 消费升级的定义 从这个问题的各种答案就能看出,人们对消费升级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原有需求的更新换代( …

2016 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中 15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去年的早些时候,我回答了这个问题如何看待上海外来常住人口 2015 年首现负增长?,用了一个和人口高度相关的指标——居民用水量。无论是通勤还是居民用电,都可能会受到不少外部因素的干扰(比如空调用电量)。从经 …

如何看待上海外来常住人口 2015 年首现负增长?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谢谢邀请,上海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很值得深挖的话题。 我在中国的人口数据 - Clean Data - 知乎专栏里提过,2005 年,上海就已经犯过低估人口的错误,在 2006 年统计年鉴 …

上海如果少一千万所谓的「外地人」会怎么样?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2013 年,上海总人口为 2415 万人,其中拥有上海市户籍的人口 1432 万人,外来人口 983 万人。题主想要知道上海人口突然流失一半的后果,那么不妨假设这 983 万人口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紧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