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 30 年了,戈尔巴乔夫还幸存着,他对解体有没有悔悟,还是继续乐不思蜀的活着?
知乎用户 扬云飞 发表 老戈是不是后悔神仙也不知道,因为这厮常年满嘴跑火车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都不是他现在的习惯,他在台上的时候就这样了。 但是吧,苏联解体后一直有个极小的人群,大概占民调里 0.2-0.5%,一直死硬支持老戈,过去 …
因为外国商人不再相信他们了。
1920 年 11 月 23 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特许经营活动的一般法律与经济条件》,以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联开办企业的特许权的形式,为外国企业进入苏俄开了绿灯,并承诺保证特许企业在苏的利益,在当时,在苏俄的巨大待开发市场的诱惑下,有很多西方资本家进入苏联,拉开了苏联工业化的序幕。
1921 年,苏俄爆发了大饥荒,在这场饥荒中,著名的美国企业家阿莫德 · 哈默积极筹划从美国向苏俄运送粮食和物资。
阿曼德 · 哈默,1898 年 5 月 21 日出生于纽约。哈默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十月革命” 后,哈默的父亲还一度担任了苏联驻纽约办事处专员。靠着这么深厚的关系,他到俄罗斯来进行石棉开采行业。
哈默是第一个拿到特许权的美国资本家,之后一大批西方商人都来到了新生的苏俄赚取利益。
哈默在当地赚取了数千万美金的回报,开办的公司工厂几十家。光是哈默在苏联建的铅笔厂,第一年产值 250 万美元,第二年产值就达到 400 万美元,一举取代了德国法伯公司,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铅笔工厂。一举占据整个苏俄市场,还有 20% 出口外国,给俄罗斯赚取了不少外汇,哈默也获取了不少利益。
后来随着正常贸易渠道的畅通,而原有的特许经营形式则逐渐被废除,苏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国有化这些公司,到了 1930 年 12 月 27 日,苏人民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废除了特许权制度。斯达琳决定用 “赎买” 的方式把绝大多数外资企业都驱逐出苏,这里当然也包括哈默。
苏给这些外资企业估价后给的是卢布(对方想印多少都行啊),而且不允许哈默这些外商把卢布兑换成美元、英镑又或者是黄金。哈默只能带着卢布离开这个国家,最后哈默不干。他靠着关系买到了一批沙饿的艺术品,拿艺术品走吧,虽然不是黄金也不是现金(卢布那是不要),但是艺术品勉强应该还能卖点钱。(假设哈默认为这幅画价值 1 万卢布,但是对方说值 2 万,哈默也只能用 2 万把它买下来带走,无形中财富就被拿走了一部分。不买的话就只能带卢布出国)
哈默回到美国后办了 23 次展览会用来售卖这些沙俄文物,运气好的话最高一次能卖到 30 万美元,运气不好的话那就没有了。他本来可以带着几千万的现金离开,现在变成了带一堆艺术品,而且卖不了太多钱,了不起几百万而已,缩水了好几倍。本来他离开美国只有一百多万美元,回国就是千万富豪了,最后只变成了几百万的富豪,虽然说钱是赚了,但可惜大头没了(哈默也是挺厉害的,后来靠这批百万财富在美国发家成为亿万富豪,等于无形中多奋斗了好几年。)哈默后来还是曾经跟苏联做过化肥生意的,但是开厂就不太愿意了,了不起賠一笔货,而且这次是代表美国,不怕对方赖帐。
哈默这么深的关系,而且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这种下场。西方的资本家都被吓惨了,没人敢过来投资了。(说完全没有投资是假的,但是都不可能玩大的,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根据苏联体育委员会 1979 年的日志,与德国公司 “阿迪达斯 FRG” 的合作已经持续了 20 年。也就是说,在 1959 年的赫鲁晓夫时代,阿迪达斯就已经秘密进入苏联了。阿迪达斯在苏联的生产线也要等到 80 年代才会正式开启,合作二十年才 + 1 条生产线。而且做生意的一般都要求美元或者黄金,实在不行就英镑。你要给卢布,这个生意就不做了。)
20 世纪 80 年代,苏曾经再次主动邀请外国资本家到苏联投资,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资本家愿意上门了,就连最不敢得罪苏的日本,被誉为 “经营之圣” 的盛田昭夫也婉拒了苏联要求代工索尼电视的请求。人家都不傻,你想我当哈默第二,你真当我傻啊?(那时候哈默还活着,还挺长寿的,哈默这时候已经成为第一个坐私人飞机来中国的西方企业家,他接受了邓先生的邀请,来中国投资,一下子就是 4 亿美金。说到这里,我突然非常佩服这个人,他是同时吃苏联和中国第一个螃蟹的人。只不过中国没有辜负他)
还有第二个问题,实际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政府与俄罗斯政府不太对付,民间交流还是不错的,还有政府不对付依然做生意。这方面特别突出的就是德国,俄罗斯移民最多的国家就是德国。俄国人移民首要对象就是俄国,而且和德国本土人基本没啥冲突。去年多家德国媒体纷纷刊文,假如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发生军事冲突,德国不会宣战,俄罗斯的能源对于德国太重要了,所以说不管了。还有去年芬兰总统主动喊话欧盟,请欧洲主要国家考虑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你要知道你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英国的确是跟俄罗斯搞不好。但是欧洲大陆上有不少都是搞得好的。
资本家被耍一次很正常,被耍两次不大正常,像苏联这样耍了 “聋哑人” 三四次,再傻的资本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斯大林秘闻》
画家安年科夫…… 在列宁研究所工作,在那儿看到了盛放列宁大脑的玻璃罐。他觉得很惊奇:大脑的一个半球是健康的、丰满的,另一半就像挂在一根细细的带子上那样,缩得很厉害,不比一只核桃大。就在那个研究所里,他看到了列宁最后几份笔记的原稿,使他万分惊奇。
这是一些建议,讲如何欺骗 “聋哑人”——这是列宁对欧洲资本家的称呼。
安年科夫用自己的话转述了这些建议:“全世界的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必然想占领苏联市场,他们被发财欲望蒙住了眼睛,全不顾我们的现实,自愿变成‘聋哑人’。这样,我们就能从他们那儿获得产品和资金,建立一支军队,用他们的资金来改进装备,以便今后胜利地进攻我们的贷款人,迫使‘聋哑人’为自己的死亡而劳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先要实实在在地把他们变成聋哑人。”
那儿还有初步计划:新经济政策、政府名义上同党分开、同各国复交,尽一切努力让聋哑人相信我们,等等。
《悄悄的自杀:美国对莫斯科的军事援助》1973 年在纽约出版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军事和技术援助的专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苏联自从十月革命以来从西方、特别是美国引进工艺技术,建立和发展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工体系的情况。作者从调查苏联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型号入手,引用大量美国政府的解密文件、国会证词和苏联资料,来论证 “今天苏联百分之九十的工艺技术来自西方”,武器、弹药、车辆、坦克、舰艇、飞机、导弹等工业概莫能外。书中还对西方多年来推行的绥靖主义政策及其后果进行揭露和剖析,进而指出:正是西方 “用自己的工艺技术武装了一个敌人,它今天正以其强大的武装来反对我们”,“西方将会对自身的毁灭做出贡献——这就是悄悄自杀的可悲事例”。
戈尔巴乔夫振兴衰退中的苏联经济的改革越是成功,苏联解体的速度就会越快。 苏联的改革是场自上而下的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想通过发展经济建立新的统一纽带。他能达到目的吗?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如果改革失败了,苏联将重新采用斯大林式的压制措施;如果经济改革奏效,也不会带来理想的统一局面。单是人口因素就使之无法战胜正在崛起的反苏联的民族主义。经济改革成功只会加速产生更大的离心力。应该说,苏联民族主义势力最强的地区也是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即波罗的海的 3 个共和国,这绝不是偶然的
——彼得 · 德鲁克
彼得 · 德鲁克精准预测了苏联的解体,
1985 年,德鲁克告诉当时的花旗集团主席,柏林墙快要倒了,却被当作几近无稽之谈,而 1989 年柏林墙就真的倒了;1986 年,德鲁克指出苏联必将解体,亨利 · 基辛格撰文称德鲁克疯了,1991 年苏联也真的解体了。
最后的帝国
但还有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其历史也是欧洲人主导的,政权和政府一直是欧洲人掌握的,这就是苏联。然而,25 年之内,或许更短,苏联可能会解体,或至少将从欧洲人统治转变为后欧洲人主导,即主要由亚洲人统治。从各方面来看,这种变化已然发生。唯一的问题是其过程的快慢,是导致这个国家的解体还是分化重组。1982 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运动无论是否成功,这一过程都必将发生。事实上,戈尔巴乔夫振兴衰退中的苏联经济的改革越是成功,苏联解体的速度就会越快。
苏联的改革是场自上而下的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种种迹象显示,苏联的改革与欧洲的最后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8 世纪皇帝约瑟夫二世(Emperor Joseph II)力图扭转和振兴停滞和衰退中的奥地利帝国,但这位开明君主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不过,另外两场自上而下的俄国革命,则取得了长期持续的成果。一场是伊凡大帝(Ivan the Terrible)领导的自上而下的革命,创建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俄国;另一场是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的被迫西化。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断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会有什么结果。尽管苏联的经济衰退非常严重,但这只是戈尔巴乔夫的次要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在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压力下的苏联解体的威胁。
苏联帝国建立在陆地上,这是与其他西方殖民帝国的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如在其处于欧洲的西部有乌克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高加索人,而在其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区则有众多的蒙古人、土耳其人和鞑靼人。对苏联而言,民族问题并非新的问题。在沙皇统治下,精心炮制的俄罗斯化政策使这一问题日益严峻。除了波罗的海国家使用德语的老牌大学,无论学生的民族语言是什么,高等教育几乎全部使用俄语。俄语是官方语言,在商务和军事方面只允许使用俄语。反对俄罗斯化是布尔什维克取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列宁承诺赋予所有民族充分的文化和教育自主权,这使他获得了从沙皇军队中分裂出去的列特神枪手团(Lett Sharpshooters)的鼎力支持。没有这一支持,十月革命可能无法取得成功。
但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事实表明,列宁的民族政策是行不通的。20 世纪 30 年代,斯大林首先清洗的是教育部门的官员,而正是他们在 10 年前制定了列宁的民族政策。到了 1927 年或 1928 年,他们就开始敦促斯大林修改列宁的政策。他们指出,非俄罗斯人,尤其是亚洲人,正在迅速提高其民族语言文化知识。但与其在沙皇统治下的前辈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被强制学习俄语。他们指出,这将会产生新的民族问题。但斯大林本人是格鲁吉亚人,而非俄罗斯人。后来,他们的预言成了现实。但到了此时,不仅欧洲的非俄罗斯人成了问题,亚洲人甚至成为更棘手的问题了
如果到了 2000 年,苏联将有一半的人口是非俄罗斯人。在非俄罗斯人口中,有将近一半是亚洲的穆斯林。自二战结束以来的 40 年间,位于欧洲的俄罗斯人口状况类似于欧洲发达国家,生育率很低,低到其人口实际上是在萎缩的水平。而位于亚洲的俄罗斯人口状况则类似于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而生育率又一直很高。现在,苏联亚洲部分非俄罗斯人口可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甚至超过了拉丁美洲。
随着苏联欧洲人口的老龄化和实际萎缩,苏联将不得不日益依赖非欧洲人口。苏联的农业人口在迅速老龄化,更为严重的是,有能力的人纷纷逃离土地,另谋高就,因此已经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在工业领域,苏联也面临两难选择:其一是在其欧洲的核心区域引进亚洲劳工,而这必然会引起高度排外的俄罗斯人的强烈抵制;其二是把生产迁移到劳动力供应充足的其亚洲地区,而这又会导致俄罗斯人失去对工业控制的风险。最严重的可能是军队问题。为了维持军事优势,苏联将不得不扩大其亚洲人口中的征兵量。但在历史上,亚洲人从来没有在俄罗斯人指挥下进行过有效作战,苏联出兵阿富汗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苏联在军事上也将不得不面临两难选择:大幅裁军或日益依赖反苏联的亚洲人,从而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显而易见的是,基于人口因素方面的考虑,1988 年秋季,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单方面决定裁军 50 万。而他的备选方案,即把苏联欧洲卫星国的军事控制权托付给亚洲人,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现在,苏联的亚洲人口都掌握了文化知识,而俄罗斯人口中则只有 1/3 受过教育。但俄语仍然是政府官方语言、商业语言和科技语言,与沙皇统治时期没什么差异。实际上,在苏联军队的指挥官中没有非欧洲人的位子;苏联科学院也是清一色的欧洲人;在党的最高层,无论是政治局还是中央委员会,也从来都只有寥寥一两个非欧洲人。可以预见,这种状况不会再持续下去。也许苏联的瓦解过程是缓慢的,但一旦开始启动,这一过程就是不可逆转的。这一过程已经开始了,我们知道,远在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西部,是在波罗的海地区和乌克兰;在东南部,则是在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另外,还有中亚地区。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戈尔巴乔夫已处于守势。他对波罗的海地区提出妥协,而对东南部的亚美尼人和阿塞拜疆人、中亚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则扬言要予以严惩。
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想通过发展经济建立新的统一纽带。他能达到目的吗?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如果改革失败了,苏联将重新采用斯大林式的压制措施;如果经济改革奏效,也不会带来理想的统一局面。单是人口因素就使之无法战胜正在崛起的反苏联的民族主义。经济改革成功只会加速产生更大的离心力。应该说,苏联民族主义势力最强的地区也是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即波罗的海的 3 个共和国,这绝不是偶然的
奥匈帝国的历史也昭示了苏联帝国必将覆灭的原因。奥匈帝国和苏联在地域上是接壤的,都是内陆国家,也都是非民族国家,因此是很相似的。奥匈帝国第一次出现民族问题是 1848 年匈牙利人反叛奥地利人的统治。到了 1867 年,匈牙利人取得了政治、语言和文化的自治权。为了防止贪得无厌的匈牙利大地主脱离帝国,奥地利在经济上付出了日益沉重的代价。面对这种情况,其他民族也立即要求获得类似的待遇。先是捷克人,然后是意大利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波兰人。为了缓解面临的压力,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奥地利开明的自由主义者采取了发展经济的对策,试图以此来建立跨民族的统一纽带。经济政策极为有效。1870 年以后,捷克的核心地区波西米亚的工业取得了高速发展,历史上很少有其他地区能够与之媲美。到了 1914 年,它已成为欧洲工业化程度最高、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生活和生产力达到了德国的水平,超过了法国。奥匈帝国南部的斯洛文尼亚和东南部的克罗地亚的经济也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克拉科夫周边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至今仍然是波兰的工业中心。
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对于奥地利的政治来说则是场灾难。经济富裕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民族问题。经济越富裕,捷克人对独立的要求越强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奥地利统治下的波兰、讲意大利语的港口城市里雅斯特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它们在经济上是当时欧洲最富裕的地区,但也是反奥地利最激烈的地方。奥地利对各民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甚至超过苏联愿意做出的让步。苏联的所有大学都使用俄语,而有一半的奥匈帝国的大学教学语言并非德语,而是匈牙利语、捷克语、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语、波兰语和乌克兰语;奥地利议会也采用各种语言;奥地利军队的士兵只需学会几个指挥命令方面的单词,一般情况下都使用各自的民族语言,但这些妥协却导致了提高民族自治权和最终完全独立的更大压力。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不同于农民和无产阶级的主义,他们是资产阶级,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商人、工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等中产阶级的主义。这些群体当然是经济发展的首先受益者。
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发生的情况揭示了同样的教训。在 19 世纪 70 年代,与奥地利人大致处于同一时期,英国人决定促进经济发展,使印度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分享英国人统治的切实利益。他们推动铁路和港口建设,建立乡村合作社和工科学校,促进印度出口农作物。尤其是他们成立了印度议会,让英国人和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共同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现代印度应该归功于这些努力。但在政治上,这些努力却催生了印度独立运动。1947 年,印度人终于实现了 90 年前印度叛乱没有达成的目标:驱逐了英国人。实际上,印度独立运动的所有领导者都来自印度议会。
在奥地利和印度无法奏效的,在苏联也同样不会取得成效。
随着民族越西化、越富裕、越自由、教育程度越高,其民族主义就越会日益高涨。即使实际受到的束缚并不严重,他们也会对自己的殖民地身份地位日益感到不满。他们需要日本人的解决方案:要西化,但要在自己的控制、管理和治理之下。因此,没有理由相信改革能够拯救苏联。
可能出现 3 种结果。其一是苏联分裂成欧洲和亚洲部分。欧洲部分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分裂成多个民族国家:自治甚至独立的波罗的海各国、自治甚至独立的乌克兰、自治甚至独立的高加索各共和国;而在乌拉尔一边的亚洲部分也可能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苏联欧洲部分的继承者必将努力融入欧洲,不得不接受欧洲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领导。而其部分远东地区的继承者则可能会靠近中国。但其在亚洲的最大部分,也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人,将何去何从?那就不得而知了。其二是亚洲人统治,这必然导致欧洲少数民族对亚洲主要民族的持续抵制。最后,还有一个可能的结果是,结成某种松散混乱的联盟形式,各民族在各自治共和国内部和彼此之间争权夺利,都想控制对方。
无论出现哪种结果,苏联都必将解体。 苏联的解体必将产生全新的国际政治现实。对于这一现实,还没有哪个国家做好了准备,而最没有做好准备的则是美国。
这一阶段将会充满动荡不安,也必然危机四伏。苏联必将彻底改变其与欧洲的关系。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在内部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苏联会铤而走险,军事入侵西欧。毕竟,用一场胜战来挽救政治上的衰微是一种最普遍的幻想。1914 年,奥地利人就沉迷在这样一种幻想之中;1982 年,在攻占马尔维纳斯群岛(Falkland Islands)时,阿根廷的军事将领也同样沉浸在这样一种幻想之中。1812 年,拿破仑决定进攻俄国时也是如此。当时,事实已经证明他不再是战无不胜的。首先,1809 年被奥地利人战胜,然后又在西班牙被威灵顿公爵打败。如果苏联的民族主义动荡扩展到其在欧洲的卫星国,在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或东德引起严重的问题,那么,军事入侵西欧对苏联将领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就像 1914 年军事入侵对奥地利将领的诱惑那样。因此,有必要维持西方的政治统一和做好军事准备。
但也同样有必要对苏联与欧洲关系的彻底转变做好准备。这当然需要苏联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政策方面进行重大变革。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北约和欧美同盟行将终结。而这需要改革苏联的欧洲卫星国的政府和政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需要摆脱苏联的控制。在中欧,即从苏联的边界到莱茵河之间的欧洲地区,则需要保持军事中立。这也许是苏联的欧洲部分避免受其亚洲部分统治的唯一对策。任何欧洲的苏联民众都会迫使政府摆脱亚洲人控制。对他们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优先考虑。
苏联的解体,对其母国,也即欧洲苏联而言,可能是极为痛苦的。其痛苦程度要远甚于 20 世纪早期的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或葡萄牙等海外帝国的瓦解。苏联解体对亚洲造成的影响甚至可能更大。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和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彼此之间、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
苏联解体对美国的意义
对美国而言,苏联的解体意味着需要全面改变外交政策和假设。自 1917 年伍德罗 · 威尔逊放弃非干预主义以来,这些假设一直是支撑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还是后共产主义国家,都将不再是超级大国。而美国亦然。事实上,将不再有什么超级大国,将不再有什么所谓的世界政治中心。对美国而言,制定总体外交政策将日益困难,而回归孤立主义又无济于事,并且实际上也是不现实的。
在整个 19 世纪,大英帝国的海军控制了七大洋,当时的美国外交政策是明确的,那就是门罗主义,完全不介入世界政治。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主义,但随着欧洲的衰落,这一时期就这样结束了。自从一战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就是复兴欧洲,这日政策和行动,无论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是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从本质上讲,都是美国欧洲战略的组成部分:遏制和平衡以欧洲为中心的苏联。
在苏联不再是能控制亚洲的欧洲强权的情况下,现在的策略就不是很合时宜了,更谈不上成功了。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对策,欧洲不再是战略重点,美国如何制定新的战略,则是很难预测的。在所有新的政治形势下,这将是美国最艰难的挑战之一。
引自
管理新现实
作者:【美国】彼得 · 德鲁克
1989 年复活节
因为说话不算话。
资本家带钱进苏联容易,但是带走就不行了。
这一段历史中文媒体里面不太容易找到,但其实长期以来西方对"共产"两个字的负面理解就是因为当时苏联的一些做法。
我这有部分二把刀英语水平读来的故事,各位如果把自己代入当时的资本家位置上,看看各位会怎样做。
苏共很短的时间里掀翻了沙俄和资产阶级政府,然后列宁挂得早,斯大林很快又上去了,这里面很短时间前后搞了两个很离谱的矛盾经济政策。
列宁当时为了挽救俄罗斯,基本上干出来的事情可以叫丧权辱国。比如列宁是拿了金马克回去革命的。革命成功立马对德割让领土,这是列宁最让人骂得不像话的地方。但是我完全理解他,列宁手头没牌怎么挽救俄罗斯。今天的俄罗斯不也没有当年割让的部分么?列宁的经济政策同样丧权辱国,但是非常有前瞻性,列宁要搞电气化社会主义。为了搞这个电气化社会主义,基本是个外资都可以来俄罗斯,想干啥就干啥,想要什么政策,就什么政策,而且不设市场壁垒。这不就是完全的自由主义市场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吸引资本家呢?
于是一时间资本云集,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红军瞬间干挺白军,工人全数站在红方,难道是因为口号喊得漂亮?要知道白军有农民和教会的支持。工人站红军因为有就业,资本家也站红军,因为政策太好了。干涉军基本上也不干涉了,因为干涉军的国内权贵已经跟莫斯科谈妥了。而且,为了把这个经济政策扩大到沙俄全境,之前割让土地基本拿回。只要布尔什维克卖得更彻底,那就让高尔察克没得卖。当时主要矛盾是掀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利益阶层,至于其它全是狗屁。
说白军不行的,要想一想,白军都是地主阶级做军官,自耕农为士兵主体,输掉那是全家挂路灯,这种情况下,白军行不行?白军先赢后输可不是因为红军人均高达,而是白军没钱。
当时的俄罗斯,真正的无产阶级只有工人而已。
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不是没有道理的。政权在手,资本家送钱送技术。成本是跟苏维埃未必一条心的小农地主的利益,收益是现代化无产阶级国家。干掉以前干不掉的地主,实现城市化无产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如果全国都是有产小农,地主富农,搞共产主义不是扯蛋吗?共产主义的拥护者,只能是无产者。工业革命的支持者,只能是工人阶级。工业革命的前提,只能是资本。没有足够的无产者,那就批量制造无产者。没有足够的资本,就出卖一切不重要的东西获取资本。
羊吃人这个过程能跳过吗?不能,但是可以缩短到历史一瞬。
在列宁面前,斯大林那个大国沙文主义实在是太软弱了。
后来列宁躺倒了,1924 年正式挂上墙,慈父上去了。
问题是列宁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的时候,慈父还在西伯利亚当他的天字一号头铺狱霸。列宁认为只有用资本主义魔法才能战胜资本主义魔法。慈父认为狱霸那一套在政治上也是一样成立,只要他是头铺,那他就是法律,狱长也得给他面子。
于是搞了斯大林经济学,否定电气化社会主义,片面搞重工业。
简单概括就是利出一孔,计划经济,外汇管制,言论不自由,一切国有。
有人说斯大林的重工业经济学是卫国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列宁如果不死,按照列宁那种全球资本都是我债主,全球资本都在我这有大买卖的做法,小胡子敢动苏联?
德国的托拉斯和康采恩同意吗?
举个例子,张三欠你一千元恶意不还,你打算晚上过去去一板砖拍死他,最多钱不要了。但如果张三同时欠着县里 4 大家族的债,你还敢动他吗?四大家族问你,张三被你拍死了,他的债你来还?
但是斯大林的大清洗+一切收归国有直接使得苏联不再具有投资价值。以后没有长远利益这一说,只有现款现结。
外国资本家是拿着卢布离开苏联的,惨一点的连命都没了。
10 年奋斗一场空。
苏联搞改革开放为什么失败了,而且为什么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欢迎俄罗斯?
上面文章里是铅笔厂老板:奋斗了那么多年,2B 竟是我自己?
我们的历史书里不会写当时英美在苏联的巨大投资,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上的,如果写了,一定是写 1929 年经济危机,资本没地方去。但是深究起来,实际上柯立芝繁荣期间,去苏联做生意是一门非常好的投资。
结果要不是二战期间美国逼着苏联拿黄金外汇付款,这笔钱基本是打水漂。
资本家手里的卢布连买资源都买不了多少,因为苏联地质勘探垃圾+运力不足。时间到了 1980,谁还信苏联的改革开放?老一辈人还没死呢
死掉的也留下家训:不要跟共产党做生意。有机会狠狠宰,没机会就婉拒。
最后,一个苏联人跟一个日本人在机场相遇。
日本人拿出一个卡西欧,啥功能都有。
苏联人抬起手,也有一个手表,比卡西欧还多了个手电筒和摄像机的功能。
日本人羡慕坏了,问苏联人:"这两个个跟手表同样牌子的行李箱是不是也有很多功能?"
苏联人:"这两个是手表的电池和内存。"
美国为什么和平取代英国?
因为资本家在美国放心做生意,美国胳膊大腿粗了可以保证资本家更放心的在全球做生意。
中国要取代美国,必须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核心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好好做生意。
我看了一些答案,你们对苏俄要求太高了,人家历来都是打砸抢的民族,让你人活着回去就不错了,还要利润?
分割线————————
本来是一半调侃一半认真的答复,却被人乱咬。就是针对这两个人,希望你们拿出出言不逊的依据来:
本人是有资格发表一点对苏俄看法的,因为是相关从业者。我最早参与的就是这个项目,红线圈起来的那一段,载人飞船项目。中国从前苏联买进的载人飞船技术,俄国人为此专门在乌克兰的某实验室重新做了飞船大气层再入的空气动力学实验,这个实验报告是我翻译的。
离开研究所这些年一直没扔了俄语,知乎上也发过几篇和他们有关的文章,当然都是俄罗斯和前苏联在经济、金融方面的,因为最有借鉴价值。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
旋律:大国崩溃了,会让国民损失多少钱?旋律:一百年里一个大国的货币能贬成什么样?旋律:房价和中产阶级自救 之一:俄罗斯房价涨了 60 万倍!
没有信誉。
很多人都说了美共创始人之子哈默在苏联被坑的事情。
我说说其他的,众所周知,1946-1948 年苏联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导致了产粮区乌克兰等地爆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然而 1946-1948 年,苏联还在大量出口粮食。
为什么苏联还在大量出口粮食?
就是因为苏联百废待兴,急需工业机床,但是由于苏联的商誉等于 0,所以西方国家可以把机床、设备卖给苏联,但是必须英镑美元黄金,就是不收卢布。
所以苏联没有办法,只能先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粮食,再用卖粮食的钱购买大批机器和设备。
灾年卖粮的结果就是苏联境内出现了大量的人道主义灾难,不过我想斯大林本来是不会在乎的。
另外,改革开放前,我国也是一次性赔付了美国 7000 万美元了结 1949 年后没收美国资产的事情。
要知道当时每年外汇盈余还不超过 2 亿美元。
假设列宁活到八十三岁,往下不管谁接班,即便是个修正主义者,他也不敢公开复辟资本主义,只会打出苏联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号,变相搞资本主义,而且不断忽悠老百姓,标榜自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口口声声人民,人民,甚至把资本家说成人民的造福人,是民营 q 夜家。换一代那样的提一个别样红的口号。心里竭力地向那个不见光的方向跑,但就是不敢说出来。 为什么,因为列宁的光辉思想照耀苏联人民那么多年,对苏联人民多次地经常地搞继续革命的思想教育运动,在苏联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观念,修正主义 者深知公开换旗易帜是非法的,等于自我打倒。苏联人民平时虽然敢怒不敢言,但是在坚强的列宁主义者创造了一定革命气势的推动下,会召回民众觉悟,形成革命潮流。这些都是令修正主义者胆寒透心的。 但是,事物不能照假设去发展。苏联完全没有那种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人民不知道走资派在哪里,没有列宁的长期教育。没有列宁热存在,没有心中的红太阳。苏联人民比较起来政治上是茫然的。所以苏联的改革开放失败是必然的。最后的结局必然是改旗易帜,彻头彻尾地变为资本主义。 俄罗斯人直到深陷资本主义深渊不能自拔的时候才知道反思 ,再怀念过去的时代已经太晚了。而且思想武器不先进,没有经过早期的磨砺,不得心应手。
再说,资本主义世界不像一家子,而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是互相竞争互相倾轧的丛林模式。老牌资本主义视新出生的同类是口中的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就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互拼,疯狗群里沒有爱。 所以俄罗斯的遭遇就是明摆着的。
就跟没人去朝鲜投资一样。
有些事情不能干,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后被人记着几十年。
当初某地人偷井盖子了。被人笑了两代人。当初某族人的小孩满世界偷钱包,结果长大了没人敢雇。找不到工作。
尤其现在资讯发达。
俄罗斯 朝鲜 委内瑞拉 阿根廷 印度 之类的国家外贸都不好干。
改革开放很难,很艰苦,道路充满了曲折,上级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凭借自己的超高驾驶技术才没翻车。苏联到改革的时候已经没有这种人了。
改革开放是一个专有名词,有特定的含义,中国专属别无二家,因此苏联并没有这个政策。既然苏联没有,也就说不上失败。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具体来讲是指的谁?这就有点意思了。
实际上人们通常指的这类国家就是以日耳曼文化为主体的欧洲国家,包括美国。
苏联以及继任者俄罗斯联邦的主体民族是斯拉夫人,在这里面就有着根本的民族矛盾。
两者从历史上来看,就有着竞争关系,相互争斗近千年的历史。
无论是日耳曼化还是斯拉夫化都是不可接受的,两者曾经试图相互融化,通婚。从实践来看,都失败了。比如现在的乌克兰闹到与俄罗斯联邦水火不相容,就是因为乌克兰准备集体日耳曼化,因为意识形态的转变,而产生了和俄罗斯联邦的根本性矛盾,也造成了乌克兰内部的大分裂。
这涉及了文化、语言、习俗、宗教、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可以说是种族矛盾,本身就是人类战争的一个起源。
苏联的存在并不简单是共产主义革命这么简单,从种族文化的判断来说,很自然地就可以看成是斯拉夫人的崛起,在共产主义的号召下,与日耳曼人的大决战态势,是东正教和天主教的矛盾,斯拉夫语言文字对日耳曼语言文字的征服。
妖魔化苏联从日耳曼人的文化理念上来说,是符合大多数日耳曼人的预期的。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等人,他们身上的标签并不只是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更多的是斯拉夫人的领袖。
很多人常说的 “黄俄” 也是斯拉夫人东征时的理想,将黄色人种斯拉夫化。这曾经是沙俄时代的一个政策,至少部分在蒙古国实现了。
中国人内部警惕和厌恶这种意识形态的侵害,日耳曼人同样也是如此。
这是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日耳曼人怎么可能去接受?除非俄罗斯人像乌克兰那样,来个集体日耳曼化。但是这可能吗?
有些人天天在说斯大林如何,苏联如何邪恶。难道希特勒不邪恶?英法百年战争不残酷?英国在欧洲大陆干的坏事不够多?一战死的人不够多?为什么他们很快就会化解矛盾,很容易彼此谅解?
文化和意识形态矛盾才是最底层的矛盾,有着漫长的历史,彼此之间毫无妥协的余地,才会导致问题无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苏联的失败在于城市化率太高
戈尔巴乔夫搞得那一套双轨制,导致了苏联城市经济的混乱。
为什么中国没像苏联那样?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人口分布与苏联不同。
沙俄、苏联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如下
1913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18%,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增长停滞,城市和城市化速度亦停滞甚至有下降趋势
十月革命前夕,1917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18%。
十月革命后,受到战争的影响,城市人口减少,1922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16%。
1926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18%
1939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32%
受到纳粹德国的入侵,导致 1710 座城市被破坏、焚烧,夺走了 2000 万人的生命,所以苏联的城市化停滞。
战后重建恢复,1950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39%
1960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49%
1970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56%
1979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62%
1987 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 66%
新中国建立后,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在经济上城市已经远超农村,也有逐步招收农村人口进城。但在人口比重上农村还是占大头。
1953 年城市化是 12.84%,1964 年是 17.58%,1982 年是 20.43%,1990 年是 25.84%
2000 年是 35.39%,2010 年是 49.68%
到了 2011 年,已经首次超过 50%,达到 51.27%
到了 2019 年末,达到了 60.60%
85 年之后,虽然城市经济混乱了,但农村因为之前的集体组织留下的五小工业,发展出了乡镇企业。
正因为城市经济混乱,导致部分市场缺货,乡镇企业提供的工业品,趁机填补了空出的市场。
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代。就是因为城市经济的混乱,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 85 年之后,中国城市经济的混乱,远胜于苏联城市经济的混乱。
但中国有农村这一块,大量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不错,让中国稳住了。
而苏联人口主要在城市,城市经济一乱,就没有任何可以稳住经济的力量,于是苏联解体了
__________
本来因为社会主义分配方式不同,所以不存在资本主义的相对生产过剩、相对需求不足,那么在资本主义阵营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是可以趁机吸收资本主义的技术、设备、资金,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这就是列宁所说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出卖吊死他们自己的绞索。”
苏联利用 1929 的大萧条,吸收美欧技术、设备、资金,这是最经典的案例。
中国在 60 年代与苏联交恶后,在 60 年代前期,从 63 年开始从日、荷、英、意、法、联邦德国、瑞典、瑞士、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等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先是石油、化工项目,生产出来的化肥、化纤,用于粮食、布料的生产,解决民众的吃、穿、用。
后续还有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总共 84 项技术设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研究 打印页面 - Powered by EmpireCMS
在 70 年代与美国关系缓和后,就有了著名的四三方案。
当时计划是引进 13 套大型化肥设备,4 套大型化纤设备,3 套石油化工设备,43 套综合采煤机组,3 个大电站等大型项目,故称其为 “四三方案”,这个计划后来是持续扩大的。
最终是兴建 26 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 214 亿美元,到 1982 年这些项目全部投产。
之后还有 78 年的引进计划,这个我就不多谈了,目前虽然上头有吹风,风向有在变,但眼下还是不太方便,有兴趣的人自己找来看一看。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集团,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经济也进入低谷期,1986 年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到了 1987 年 10 月 19 日美国股市出现了黑色星期一。
正是苏联的解体,解决了美国的经济问题,美国在九十年代前期,又趁机对付日本,解决掉了日本,收割了雁行模式中试图挑战美国领导地位的日本。
在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则收割了雁行模式后两个梯队。
唯一没能成功收割到的是中国。
美国当时还是期待中国能像苏联那样自行瓦解。
本来接下来是要继续对付中国的,结果一来是新世纪美国的互联网泡沫,让美国经济有所损伤。二来是 911 后,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过度扩张,让其转移了注意力,耗费了过多的实力。这才得中国在新世纪趁机壮大起来。
普京回答过第二个问题:因为西方觉得俄罗斯太大。
诸位,听说《桓子》的善善恶恶而亡吗?
齐桓公出猎于外,见了一个废墟,于是询问当地老人,两人有了一段精彩的一问一答。
问:这是何人的废墟?
答:这是郭氏废墟。
问:怎么会这般田地?
答:因为郭氏善善恶恶 (亲近善人,厌恶恶人)。
问:亲近善人,厌恶恶人不是为人立身的根本吗?怎么灭亡了呢?
答:因为亲近善人却不愿意任用善人,厌恶恶人却不驱逐恶人。善人因为自己得不到信用而对郭氏心生怨恨。恶人又因为郭氏的厌恶而跟郭氏结仇。这怎么会不灭亡呢?
齐桓公听完了,也是无言以对。
苏联后期,肉食者厌恶苏维埃体制不能让他们名正言顺把国家财富装进私人口袋。草莽匹夫厌恶苏维埃不能阻止五蠹祸乱国家。最终和郭氏善善恶恶又有什么区别呢?那就是所有人都得罪了,最终的灭亡命运不也是正常吗?
苏联搞改革开放只不过是一个谎言,说穿了就一个字:骗。
在苏联,共产党成了最大的利益集团、最大的资本家、最大的地主:所有的钱都是苏联共产党的、所有的权都是苏联共产党的、所有的土地都是苏联共产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苏联共产党的、包括所有的人都是苏联共产党的。
当苏联老百姓识破了苏联共产党的骗局,那么,它们的谎言就再也无法持续了,看看苏联解体后,还有多少的原苏联人支持苏联共产党的,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所以,苏联搞改革开放就必然是失败的结局,其实无论苏联搞什么都必然是失败的结局,只不过苏联的解体或早或晚罢了。
为什么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欢迎苏联,这是因为人家早就看穿了苏联的谎言了,这是因为人家早就看清了苏联骗子的虚伪面目了,那么自然而然的,所有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就都不欢迎苏联了,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看看苏联解体后,都是谁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最大拥有者!
因为幸亏这些有投资意愿的国家不挨着俄罗斯
要不然人家派坦克来把这些给自己投钱的老实呆着的资本家一个个都送上天也是保不齐的事,毕竟当时他们有好几万坦克呢,这不比只有十几台的张泰玩有排面多了。所以跟俄罗斯挨着的只能老老实实认投。可糟糕的地方在于解体以后俄罗斯周围一圈儿都是原联盟成员,大家诉求都是一样的,谁能投谁?所以俄罗斯是有坦克也没地方使,导致没人投钱,除非用航母把坦克拉到地中海,隔着公海弹射到资本主义国家去,才能指望投资
总得来说,俄罗斯一直有个问题就是不太尊重自己说过的话,很长时间以来俄国的信用水平就是攒点儿就花掉。能拿信用换钱花的话哪怕是一块钱他们也会换。所以一般规律就是每当俄罗斯这个地方产生一个新政府,就会有一帮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试探性的投机,此时俄罗斯的信用和对方的钱都不多,所以俄罗斯没有足够的信用可以赖账,也没有多少钱可赖。等到过个几年,投资者的生意有些起色而新政府的信用也积累一些之后,一旦遇到阶段性的问题就很可能导致他们刷光信用来眯掉对方赚的那些钱,这也就进一步导致在这个新政府的生存周期内,不会再有人投大额的钱帮助他们,直到下一个新政府出现,这个周期才会再次轮一遍
所以说到底,从勋章到叶利钦这几十年的教训在于: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不是赚钱,赚钱只是一个途径或者方法,当这种途径与目标相悖时是需要舍途径而不弃目标的
当然赚钱也很重要不过要赚钱除了改开还有其他途径,而改开这件事本身则是涉过一条愤怒的河,河对岸的某个距离上有我们当初的目的地。至于为什么要渡河,是因为目的在河对岸。正如马公所说: 生产关系的潜力充分发挥以至于到达它允许的生产力的极限,基于生产力的变化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生产关系也就自然会变。而对苏联来说这种变化的引导最终往往都以苏联自身赚取好处为最终结果,尤其是在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步和自身赚取好处之间存在矛盾时总是选择后者,这不是相当于自己摧毁自己好不容易改开出来那点成果吗?这就好比项羽要渡过漳河前往巨鹿结果过河一半儿发现下游的石头踩着更舒坦就一直沿着石头往下游跑,那最后结果就是项羽跑到海里去了,离巨鹿越来越远
高赞答主回答的都是前半个问题,我来说说后半段。
其实西方不欢迎俄罗斯这个说法,有点委婉了。如果再不客气点,完全可以说几乎全世界都不待见俄罗斯。
俄罗斯周边的邻国喜欢俄罗斯吗?
乌克兰现在跟俄罗斯剑拔弩张,它巴不得老毛子死;
挪威过去十年跟俄罗斯小摩擦也不少,2017 年挪威允许美国驻军了,大伙琢磨琢磨是防谁;
芬兰曾经是俄罗斯的领土(瑞典战败割让给俄罗斯),二战期间苏芬战争几乎把芬兰逼到法西斯阵营;
波兰恨俄罗斯恨到骨子里,苏德瓜分波兰、卡廷惨案;
立陶宛,跟俄罗斯也是几百年的恩怨,苏联解体时第一个带头的就是它;
爱沙尼亚现在是北约成员国,用欧元;
拉脱维亚同爱沙尼亚;
格鲁吉亚大家应该挺熟,08 年跟俄罗斯打了一仗;
阿塞拜疆,跟亚美尼亚是对头,俄罗斯支持亚美尼亚;
剩下五个跟俄罗斯关系还不错的邻国,分别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以及_______(填空)。
白俄和俄罗斯的民族差异没有那么大,语言、宗教、文化上联系都算紧密;
哈萨克斯坦很听话;
蒙古和俄罗斯关系也不错,毕竟是苏联一手带出来的国家;
朝鲜和俄罗斯不冷不热,但联系到朝鲜与其它国家的关系,其实已经很好了;
()不谈。
题主问为什么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欢迎俄罗斯?其实答案很简单。不管俄罗斯披上什么衣服,俄罗斯就是俄罗斯,骨子里的东西是改不了的。
就俄罗斯历史上干的那些事,谁会待见它?
前半个问题的答案我不知道。不过后半句可以唠唠,蒙古人当初西征后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建立了金帐汗国,鞑靼人几百年的统治把自己的基因和文化深深的烙进了斯拉夫人的心里。以后建立的沙俄在文化和统治方式上几乎是鞑靼人的亲儿子,这群俄罗斯人表面上看是白人,其实内在就是一群鞑靼。后来的苏联和俄罗斯都继承了这套鞑靼人的文化,这和西方人的文化有着根本上的冲突。西方人在启蒙运动后十分推崇自由平等博爱,十分讨厌公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干涉。而鞑靼人文化中,统治者具有极大的权力,比如统治者宣布不让使用土灶,一群爪牙就会把老百姓家的火坑拿水泥封了。这在西方是难以想象的。鞑靼人,也就是蒙古人统治过的区域基本都留下了比较专制的行政体制,在文化上歌颂服从。喜欢利用造神运动塑造全民偶像,等级森严。
这种国家想要富强,几乎都是靠强人政治搞开明专制。所谓专制,是指一小撮人可以干涉其他人的个人生活。明明是自己的事情却需要听从别人的指令安排。专制的好处在于,如果统治者是开明且聪明的,那他作出的决定就是高效的,就可以避免群众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低效率。开明专制最成功的例子是新加坡。二战后,日本和韩国也利用开明专制使自己的国家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那么开明专制的坏处是什么?那就是统治者无法保证统治机构的所有人都是开明的。其次,统治者如果有错误决定那恶劣影响也会急剧放大。隋朝因为隋文帝而兴盛,也因为隋炀帝而败亡。
开明专制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界限。由于无法保证所有的统治者都是开明的。如果权力的范围太大就容易发生官员以权谋私的行为。
西方那种统治方式的好处在于政府如果做出了错误决定或者政府当中有人以权谋私,造成的恶劣影响会小的多。在俄罗斯很多只能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在西方只能由私人公司提供。
由于文化的不同,同样的一件事,俄罗斯人认为政府有权利替民众做决定,但在西欧就不行;比如打疫苗,西方政府无法强制民众接种疫苗,这样做加大了病毒传播风险,但同时政府也无法因为你不打疫苗而做出将这种事记入诚信档案的骚操作,或者因为超生而拉人强制流产。因为西方政府根本没有这个权力。而在俄罗斯,很多人并不觉得政府这么做有问题,他们觉得政府完全有权力管这个事,顶多是在手段上有分歧。
苏联的那一套能叫改革开放吗?苏联的那一套叫做开历史倒车,原先的党政干部腐化变质,蜕变成为了新的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发动疯狂的反攻倒算。但是,虽说是原来的苏联地区的党政干部,都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新的地主资产阶级。但是,和路西亚(俄罗斯的准确汉语音译)帝国时期,那些地主资产阶级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复辟了资本主义制度后的苏联地区,又死灰复燃了。如果是知道一些路西亚帝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从十七世纪末,路西亚就已经和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不大对付了。如果是没有路西亚赫赫有名的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英明君主撑着,还有西欧国家彼此之间的勾心斗角。呵呵,路西亚应该是和那个可怜而又可嫌的波兰一样,一度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去了。可是,天助恶人,路西亚不光是活得好好的,还日益强大,成为了镇压欧洲国家革命的欧洲宪兵。面对着这个如狼似虎的凶恶国家,原先勾心斗角的英夷和法夷两国,再联合上土耳其与意大利的前身之一的撒丁王国,当时还没有并入德意志的萨克森王国,和路西亚打了一场将近三年的战争,也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亚半岛战争,才最终把路西亚嚣张的气焰,暂时的压了下去。从此,英法等国和路西亚的梁子,结得更深了。再后来,如果不是德国版的崇祯威廉二世的胡作非为,那么英夷与法夷会与路西亚缔结协约国协议,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十月革命后,与英法等国在意识形态上势同水火的苏联,更是差不多与整个世界剑拔弩张,这其中就包括了绝对大多数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哪怕是已经面临着法西斯德国的严重威胁,英夷和法夷短视的政客和军队将领,都还在策划着要对苏联发动军事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的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苏联的威望也达到了它的历史峰值。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下瑟瑟发抖的大多数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接受了美夷的马歇尔计划和加入了北约组织,向美夷缴纳投名状已乞自保。历史的宿怨加上对苏联意识形态的恐惧,让原先一盘散沙的欧洲多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抱团取暖而组建了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
苏联解体后,苏联的继承者(新)路西亚虽说是几乎采取了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言听计从的态度,但是历史上路西亚贪得无厌、扩张成性的地主资产阶级与欧洲国家的尖锐矛盾,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粉墨登场了。叶利钦逊位后,在欧美国家一直就没有放弃对路西亚的明拦暗阻的情况下,继位的普京逐渐的对欧美国家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路西亚与欧美国家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以 2014 年欧美国家对路西亚采取了严苛的制裁封锁政策为标志,新冷战的帷幕正式拉开。不言而喻的是,本来就脆弱的路西亚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国家关系,更加的雪上加霜。
说一千道一万,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不待见、不接纳路西亚,根本原因是除了历史的宿怨之外,路西亚没有像捷克、波兰、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彻底的向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夷、加拿大这些西方国家屈膝,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都不欢迎路西亚的缘故。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鲁肃曾经教育孙权,我们投降了能当大官,你投降了下场是什么?
和俄罗斯的侵略成性无关。
英国殖民全世界,美国种族灭绝原住民,都没人从道德上指摘。前世纪的事情属于历史。俄罗斯的侵略品格是现代生造出来的概念。在前世纪,你倒找个不 “侵略成性” 的国家给我看看?
恐惧依然源自共产主义。
西方执政者(注意不是民众)深深明白马列主义的逻辑合理性。共产主义一定是生产力的倍增器。因为共产主义要求用数学方法组织生产,效率远超自由竞争。但共产主义的前提是瓦解私有制,而私有制是西方执政者的根基。共产主义国家不需要战胜西方,只要规模达到西方阵营的一半,西方的无产阶级会自动归附。当所有无产阶级不承认私有制时,资本家就被消解了。
对西方来说,死掉的俄罗斯才是好的俄罗斯,甚至让其复苏到低水平存活也不行。因为任何一次抬头,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是一次鼓励。
“罗马人永远不能让奴隶知道自己比公民人数多”
“俄罗斯早就抛弃共产主义了,有什么好怕?”
——一个曾经变身过超赛的孙悟空,你赌得起他保证再也不染发吗?共产主义是幽灵,不会灭失。
俄罗斯是唯一一个获得过共产主义超能力的国家,是的,中国不是。
有人质疑共产主义的功效,因为都是穷国。这个问题问反了,没有共产主义,古巴,朝鲜,中国都早已被瓜分殆尽了。
再来看看初段共产主义在俄罗斯做了些什么:
1. 让一个农奴制国家迅速工业化,吊打资本主义尖子生德国
2. 中亚从黑暗时代直接进入文明时代。绝大部分人口获得了身心上的全面自由。禁锢此地的宗教,迷信,地方威权在 1989 卷土重来后,在自由民主的旗帜下迄今 32 年,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自由是资本家和知识分子的自由,不是普罗大众的。
共产主义的优势是统筹生产资料,单打独斗拼不过西方。可一旦连阡成陌,产值会指数级增长。俄罗斯因为其体量和前科,一旦变性,会突然改变地球局势。而俄罗斯这个民族历史上多次急转弯。
综上所述,对西方来说,一个逐渐凋亡的俄罗斯才是安全未来的保障。
为什么不怕中国?
——中国目前的道路依然是德国化的,而且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资历,看不出任何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野心。西方认为是一个新崛起的美国,有信心收编。当然激进政客不这么想。
苏联的失败固然原因是复杂的,但确定的是首要原因是理论的贫困。道理很简单,因为苏联本身的出现直接就是理论的结果。
至于不喜欢俄罗斯,首要的原因则是地缘政治。
首先你得探究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改能算 “成功”
是改出斯大林体制的困境,把公有制进行下去算成功呢,还是私有化以现在官方资料宣传的口径铺开,让苏联民众好像能 “富起来” 算成功呢?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两条路实际上都没有走过,走的是第三条路。而且是最坏的一条。
走第一条路,不仅可以保证当时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苏修继续维持下去,还可以把无产阶级专政重新建立起来,把公有制的活力重新激发。让苏修重新变成苏联。
走第二条路,全盘资化,苏修完全体,以国有资产流失国外,国内投资停滞为代价,老百姓生活水平段时间内会有小幅提升,因为所有钱都用来购买消费品了。长时间看会丧失自身工业迭代基础,人民群众丧失权利。
走第三条路,财阀官僚彻底瓜分豆剖国家财富和权力,给老百姓留下一屁股债还,休克疗法让普通人冻死饿死,国家崩溃,将前苏联的所有财富集中到少数的几百上千人那里去。自身工业崩溃自不必说,且无任何 “民主自由” 可言,现在的俄罗斯所有的反对派都是普京豢养的宠物。
当时的苏修仍然保有,甚至大大发展了未修正时期各种强大的国家专政机器,但这个时候专政机器已经不是用来保护人民保护无产阶级,而是反过来镇压他们,维护官僚特权阶级的统治。
苏修的改革分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两步走,政治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高度官僚化,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冗员充斥。是,这些都没错,但都是表象,当你了解了苏修三十年的历史,你不得不承认苏修政治上的腐朽才是导致一系列弊病的原因,修正之后普通人和官僚特权阶层迅速拉开了差距,一方面普通人看到自己的生活与官僚差距过大,另一方面因为集中且无反馈的体制,官僚手握重大权力而不需要对人民负责,逐渐滋生想要全面侵吞国有资产的想法,官僚借着民众想改革的想法,掺杂自己的私货,把改革变成了一场分割国家财富,埋葬人民权利的狂欢。
如下图这人,甚至想把一个几千亿的国有银行通过买股份的方式变成自己的,毕竟变更所有制已经是合法的了
而当时苏修为什么要改? 就是因为官僚特权阶层也想让变更所有制变成合理的事情,好让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变成金钱,反正已经无人能查他们,无人监管他们,为何不直接让国有资产全部变成自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修的改革成功了,苏联崩溃正是他们所要的结果,不崩溃他们就不能谋取私利,寡头财阀们没输,他们聚敛了全国财富,用股份制改革把人民的股权变成自己的,靠倒卖国家资源和武器一度诞生了世界首富,官僚特权阶级们没输,他们仍然统治苏修解体后的各加盟共和国,直到今天还是那些人,受苦的只有苏联人民,七成反对票,敌不过官僚一张嘴,修正就是这种结果。
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欢迎俄罗斯,很简单,因为当年苏修领导人就是抱着你这种想法,认为自己只要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拥抱西方,就可以加入其中成为他们的一员,结果你自己拥有能一周推到英吉利海峡的军队,他们会让你加入吗? 你加入了谁说了算呢?
西欧国家和美国要的是乌克兰这种,自废武功,交出所有核武器,拆除一切先进军事设施,军事水平回归二战,无一丝一毫威胁 “民主社会” 的能力,变成大国博弈的修罗场,年年打月月打,就这样也没接纳乌克兰成为他们的一员,你觉得可能接纳俄罗斯吗?
放弃手中的笔,不要阶级斗争思想,自愿被西式民主洗脑,放弃手中的枪,自愿成为供人驱使的马前卒,就是这样也不会有好下场,还是会被当成贼防着。还是像前文说的,修正就是这种结果。
苏联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摸着苏联过河,越南摸着我们过河。
先说苏联改革开放实际上不能说是失败,它的改革是失败了,但是苏联倒台以后,俄罗斯还是延续走上了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之所以有人会认为苏联是失败的,一方面是苏联的政权倒台了,另一方面是苏联没有继承原先第二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且很多人是先入为主带着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案例去往俄罗斯身上套,着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苏联在解体之前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它还包括着东欧许多卫星国,所以它的 GDP 等等没有参考价值,相当于十几个国家加一起勉强跟美国并称超级大国,着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苏联解体以后主体分裂,现在代表是俄罗斯,俄罗斯本身人口就少得可怜,中国改开以前就十多亿多了,还是在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加入世界市场以后,中国可以凭借劳动力优势快速成为世界工厂,但是俄罗斯不行,没有那么多人口,原先的重工业都荒废了,苏联的军工科技落后与美国,竞争力不强,高纬度农业也天然劣势,只能靠能源,它自然不可能跟中国比发展速度,但是你不能因此就判断走市场经济就不好就失败了,俄罗斯通过世界贸易还是取得和很大的发展,民众生活也极大改善,俄罗斯有目前的地位已经很不错了,着也是俄罗斯该呆在的位置。
再说欧美为什么讨厌俄罗斯,从历史宗教上讲俄罗斯就是异教徒,斯拉夫民族也基本上就是蛮子,近代沙俄各种扩张领土,它周围的国家都烦他,共产党统治时期更加上了意识形态对立,着就不可能被有好对待,即便是解体了以后俄罗斯依然是一个巨大强硬的帝国,它跟欧洲存在巨大的地缘政治冲突,虽然俄罗斯已经很努力与西方和解了,但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强权国家在地缘政治上 就是一个威胁,你再怎么样人家都会防着你,你作为一个陆权国家过于强大对周围国家不是好事,中国也是一样,你强大了别人一定会治你,中俄都是很讲地缘政治的大国,你别光看别人不待见你,你一样不待见别人,中国当年打朝鲜,打越南,打印度,跟苏联杠… 都是一样,周围不能崛起强大的统一国家,朝鲜族不能让他们统一他们会威胁延边东三省,几个斯坦不能统一不能让伊斯兰入新疆,蒙古不能统一,越南不能统一中南半岛,印度不能统一巴基斯坦… 全是威胁,苏联分裂外蒙,占东北权益都是地缘政治思维,你不用看什么意识形态,东欧为什么跟俄罗斯闹啊?什么民族矛盾,历史遗留都是次要的,就是不能让周围潜在的敌人强大,这就是陆权思维,没办法,你像美国它就没这么多事,四周没有强敌,远离纷争的亚欧大陆,所以它没那么多陆权思维,它玩全球贸易输出自由民主,还真不是什么价值观,它只是海权思维,我扩张影响力跟你做生意,就是要钱,所以它希望你跟他一样,它希望大家都遵守规则,全球化就是分工,就是新殖民主义,但是他还是有建设意义的,而陆权国家就是打,就是国家利益,我打赢你就征服,这种东西没有任何建设性只有破坏性,实际上全球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分工嘛,各司其职只不过并不是人类公有制,这是人类文明等级限制了全球化所以依然有剥削,依然不平等,但是它毕竟是先进的,而逆全球化就不是了,所以西方要压制这些陆权思维深厚的大国,很不幸我们和俄罗斯就是这样的国家,所以你不受欢迎很正常,但是不代表我们不能改变,但西方你也得给我们这样的国家时间和机会,你得给我们应有的尊重,就像现在的乌克兰,你西方国家不能逼太紧,不能急,实际上我们是再往好处改的,但是不能操之过急,这样对大家都不好,和平是靠大家的妥协而不是看谁吼的声音大。
他们的终极目的是让俄罗斯融入这个世界么?
他们的终极目的是彻底肢解俄罗斯!
也就是吃完苏联这头熊,还要把俄罗斯这幅苏联的骨头架子拆散了,喝骨髓,熬骨头汤。
全部切割成现在乌克兰这个样子,销毁核武,军舰,战略轰炸机。女的去西欧北美卖,男的有技术的去其他国家的学校企业混口饭吃。剩下的只能捱着,或者变成炮灰让他们去干大毛。
看了两个高赞,再看下去,就可以重修幼儿园了。
没收财产这种事,搞的可不止一个国家,上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有几个国家没搞过?
至于出尔反尔,那可是更多,今天美国还出尔反尔呢,投资美国的少了?
80 年说 20 年的事,真当资本的记忆有这么长?你问问今天搞黑煤窑血汗工厂搞资本剥削的那些人记住了上世纪 40-60 年代发生了什么了么?
地缘问题,要地缘分析。
苏联解体,符合各方利益,而对俄罗斯的进一步掠夺,也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掠夺后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俄罗斯,更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彼时中国虽是五常,但说话不响,北方压力持续了几十年,工厂恨不得开到山里去,头上盯着核弹过日子,动辄要被人威胁灭族,好不容易熬到苏联解体。解了是不假,可中俄之间的国境线因此短了几寸?重新强大的俄罗斯符合中国利益么?
美国。美苏对抗几十年,冷战差点闹成热战,连体育运动,航天事业都成了国家和民族荣誉问题了。终于到了摘桃子的时候,你问为什么不欢迎俄罗斯?这个脑回路,就是生产线上拧了一辈子螺丝,电脑前敲了三十年键盘,也不能这么单纯吧?美国成功的接收了前苏联留下的大部分遗产,这简直爽透了,干嘛要欢迎?提前圣母崛起么?一个持续衰弱的俄罗斯只能这么符合彼时单极世界的利益了,你问为什么不欢迎?欢迎什么?让俄罗斯重新崛起,再建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就今天满美国都是圣母,你见有一个在这个问题上犯错的么?
欧洲。稍微了解下欧洲的近代史,就知道俄毛和中西欧的血仇根本就是不死不休了,在中国人眼里都是白人,但在他们眼里,俄毛就跟野蛮人差不多,两边各自发起的战争,死者岂止几千万,你们一句白人就轻描淡写了?一句资本主义就轻描淡写了?鹅毛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南至中国,北至北欧,西至西欧,东至北美,无一国不是邻,无一邻不是敌。手中染血不知凡几,国土纠纷动辄百万,同样,毛子死在西欧中亚国家手里的人,也是以百万千万计的,你管这叫什么?另外欧洲诸国自视甚高,却眼睁睁地看着西扩不成的毛子吞食了半个亚洲,换你你怎么想?当年小胡子喊的口号忘了?人家喊的可是抗毛先锋。
经济,政治,主义这些东西都是表象,国与国之间就像人与人之间,地球就这么大,国挨国,人挨人,你捅我一肘我捅你一肘,信用?符合利益才讲信用,能够平等才讲信用…… 白痴才相信的东西,春秋尚无义战,搁 20 世纪了你拿信用说事,大班刚毕业的啊?
很多人搞不明白,北方那个巨国,只要存在一天,就是一天的威胁,一个手握无数核弹国土星球最大本民族利益优先同时还极有可能在全球变暖趋势中获取巨大收益的国家,地缘上不符合任何大国的利益。
好多人也根本没有意识到,世界能容忍一个优越的瑞士,优越的卢森堡,优越的北欧…… 但就像世界容忍不了一个优越的中国一样,世界更容忍不了一个优越的俄罗斯,没人能容忍,包括中国。
为什么说更?
因为人口能流动,这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其实挺不错的,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保持低收入就好,保持低收入就能保持输血。
但国土能流动么?毛子也愿意搞逆民主义让外人大举介入西伯利亚么?这些年普京做的事情可是正相反啊。
俄罗斯的未来,就是进一步解体。
别说俄罗斯,就是基辅罗斯,都不符合大国利益,当然,那会主要是欧洲和中亚诸国的问题了。
这是两个问题。
前半句是第一个问题,本来改革开放就不是万能灵药。
两个路线都有缺点,如果同时两面的坏处同时遭遇到了,不死才怪。
后半句是第二个问题,因为资本特性,资本市场有且只能有一个胜者。
故而苏联要想走资本路线并存活,那证明了资本在苏联的增殖效率超过了欧美,那欧美的资本就会逐渐迁徙到苏联,那本土资本就会衰亡,欧美也会随之衰亡。
欧美想活,那苏联就必须死。
就因为美国一直保持优势,才导致了日韩香港乃至欧盟的困境。
不是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欢迎俄罗斯”,而是他们互相之间都巴不得别国都成附庸国,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可以吃的饭就会更少一份。
世界早已不是生产力不足,而是生产力过剩。既然已经生产力过剩了,为什么还要再多一个大国。
所以被资本世界需要的苏联,一定不能保有完整产业,得是一个消费者身份入局,抽自己血养活欧美。
不打压苏联,苏联发展出来比较优势,就会打压欧美。
对中国也是这样。
不要动不动都意识形态至上,觉得只要是资本主义,改革开放什么都好了。是共产主义就在世界上不被欢迎。
前苏联和德国还签了互不侵犯条约。有问题?
英法德意日美都不是共产主义,为什么还会来回打?没问题?
尼克松访华时候还没改革开放。有问题?
苏联的改革开放是断断续续的,并且都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21 年初列宁在总结军事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在当年 3 月召开的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上, 通过了由军事共产主义过渡到 “新经济政策” 的决议。由于列宁于 1924 年 1 月 21 日逝世, 因此他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实践时间很短, 一些主要思想也没有得到全党的普遍认同。到 1928 年, 斯大林利用粮食收购危机, 宣布中止执行 “新经济政策”, 于是按照 “新经济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建立经济体制的可能性被排除了。也就是说, 又回到了向社会主义 “直接过渡” 的方式上来了。符合当时苏联社会经济状况的 “新经济政策” 只执行了 8 年就被中止, 意味着苏联历史上第一次重大变革停止了。
作为苏联历史上第一个改革者的赫鲁晓夫, 在对斯大林过度集中体制弊端有所认识的基础上, 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开始 “解冻” 后, 下决心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革, 这对苏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管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果如何,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赫鲁晓夫顶住了巨大的压力, 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斯大林, 破除个人迷信, 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 使苏联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活跃了气氛, 振奋了人心, 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不能抹煞的深深印痕。**最终却不能成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
现在人们对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反斯大林已有一个共识, 即 “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 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 他真诚地相信, 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 只要揭露斯大林, 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赫鲁晓夫并不理解, 揭露斯大林仅是走上革新社会道路的第一步, 而更重要的是, 对斯大林模式, 必须在经济、政治、社会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重大改革。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问题的认识之所以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这与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时代的产儿、是斯大林体制形成与发展时期的产儿有关。因此, 就产生了赫鲁晓夫这位 “非同寻常的、带有悲剧性的双重意识的矛盾人物。他在苏共二十大所做的关于揭露斯大林镇压的报告, 这是在政治上走出的出色的一步, 它在很多方面决定了斯大林去世后的过渡时期事态发展方向。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 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 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种矛盾无法解决, 但他不懂得这个道理”。
从改革思路上讲, 为了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病, 在改革开始阶段, 首先应把重心放在改革经济机制和调整经济关系上, 即要调整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扩权让利, 重视商品货币关系与经济杠杆的作用。而苏联 1957 年的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把中心放在调整经济管理组织形式上, 只是**把经济管理的重心由中央转到地方, 管理机构从条条搬到块块, 即只是在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兜圈子。**大改组的结果, 只是从一种行政手段转为另一种行政手段, 即从中央的行政指令方法转向地方的行政指令方法。改革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这是赫鲁晓夫下台的真正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不仅没有触动政治体制, 而且出现了不少倒退, 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恢复并逐步加强党政集中领导体制。突出表现在: 党政不分, 以党代政进一步发展; 个人集权加强, 独断专行现象严重。二是个人崇拜盛行。个人集权、缺乏民主必然产生个人崇拜。随着勃列日涅夫个人权力的膨胀, 个人崇拜也泛滥起来。三是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体制弊端日益严重。四是 “**特权阶层” 扩大化、稳定化和思想僵化。**斯大林时期与勃列日涅夫时期 “特权阶层” 的使命是不同的, 斯大林时期的 “特权阶层” 主要使命是维护、巩固斯大林的体制模式; 而勃列日涅夫时期,“特权阶层”的主要使命是抵制各种实质性的改革, 维护现状, 使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更加“成熟”。这也是这个时期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治体制倒退在各方面产生严重后果, 除了成为改革的主要障碍外, 更严重的问题是悄悄地重新斯大林化。
戈尔巴乔夫上台最初采取的一个行动是, 组织主要部门、研究机构与著名学者, 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联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研并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 戈尔巴乔夫作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决定。这个调研材料, 也是后来戈尔巴乔夫撰写《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重要素材。戈尔巴乔夫把解决人的问题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 强调不能把人视为党和国家机器的 “螺丝钉”, 而是应该使人成为主人, 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来看, 戈尔巴乔夫认为, 应该从经济的基本环节——企业着手, 根本改造经济机制, 目的是解决企业内在动力, 发挥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其总目标是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
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的改革遇到了很大阻力, 阻碍机制的作用已非常强大, 1988 年之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往往处于空转状态, 主要阻力来自政治体制。在此背景下, 1988 年 6 月召开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着手政治体制改革, 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戈尔巴乔夫的报告中, 专门有一个题目:“始终如一地实行根本的经济改革。” 在这次会议上, 他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这是第一次提出了 “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概念。到了后期,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成了政治斗争的 “人质”, 最终亦以失败告终, 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
苏联史(第 8 卷):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
知乎自营
¥78.00
去购买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改革。由于以往历次改革都是局部性的, 只是对传统体制进行修补, 积累了大量问题, 到了这个时期已是积重难返, 主要是来自政治体制方面的阻碍越来越大。可以说, 戈尔巴乔夫力图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已十分困难了。[1]
至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欢迎俄罗斯的原因,详见我的另一个回答:
苏联整个就是一个大号的东北,天气太寒冷,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是温暖地区的好几倍,这就是为啥资本不过山海关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为啥资本偏爱拥有大平原的北美,而不去山地贼多的南美。
欧洲欢迎乌克兰加入他们,至于俄罗斯,市场狭小,只是资源供应基地和移民来源国,重工业能保障主权,却不能造就富裕。
苏联从未指望能搞成中国式的改革开放,而是想要苏联成为白左式的欧盟,结果欧盟真的诞生了,但是沙俄主义也回归了。
也对,只有苏联先解散,然后遵循自愿的原则才能重新组建真正的牢不可破的联盟。
地球联邦万岁,团结的地球人永远不会被打败。
沙皇时代的老传统了,俄罗斯人没信誉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被沙皇赖账的资本家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直到一战沙皇的信誉还是个零蛋,一战后社会主义一起来资本家连逃都来不及还敢滚进来?冷战时期对抗,资本家一心想铆足劲搞死苏联。等到冷战解体,叶利钦一上台该卖的都卖完了。
一个要信誉没信誉,又被资本家们坑过一回的陈年老粑粑,能有什么好待遇
一、斯大林模式 = 苏联模式
二战后的苏联并没有长时间、大规模得搞过我们这里意义上的改革开放,从来都没有,斯大林这个名字牢牢的和苏联的几乎绑定了到一起。
斯大林模式几乎就是苏联模式,后面的各届领导人都是对这个模式的小修小补,比如赫鲁晓夫稍微修得大了,在玉米帝的” 秘密报告” 出炉之后,就开始去斯大林化,削弱集体化,国有企业趋于利润化等等,但依然还是只是在小修小补。
政变上台的勋宗也做过一些措施比如六十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取消了对自留地的限制,1964 年 10 月通过了《关于取消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的无根据限制》的专门决议。1969 年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等等,推进了工农一体化。
但本质上集体农庄还是农业的主体,一直到 80 年代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差不多一半一半的比例,农村的劳动积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他对我们这种比较大规模的~改革一直是很抵触的,甚至在 1971 年开始就不允许用 “改革” 一词,只能用“完善”。
二、关于斯大林:
平心而论,抛开一切成见,以成败论英雄,钢铁同志是一个伟大的人物,真正做到了~“开局一个碗,留下半个地球” 的壮举。
从格鲁吉亚的小地方在尸山血海里杀出一条血路,以并不深的资历成功成为苏联的领袖。
接盘了红白内战后满目疮痍的俄罗斯大地,钢铁同志去世前留下了几乎有半个地球的庞大、稳固、现代化的红色势力,统帅百万钢铁洪流,以坚定不移的意志从莫斯科反推到了柏林,拯救了无数人免于遭受种族灭绝,并且从掌权开始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失去对苏联这个庞大国家的绝对控制。
相比而言,国内的那位执政期间,人为的制造了空前的动乱,破坏了无数的古迹、文化,经常就在自己发动的各种运动里出现全国性的失控,最终留下了一个动荡、不稳国家的某人,斯大林的能力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1941 年 11 月 7 日,法西斯德国的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将莫斯科围得水泄不通,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鼓舞士气、庆祝十月革命 24 周年,苏联红军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阅兵式。斯大林发表了这篇著名的充满激情的演说。该演讲中提及亚历山大 · 涅夫斯基(“涅瓦河英雄”)、顿斯科伊(“顿河英雄”)、库兹马 · 米宁、德米特里 · 米哈伊洛维奇 · 波扎尔斯基、苏沃洛夫、米哈伊尔 · 库图佐夫等俄罗斯民族英雄,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战斗意志。阅兵式一结束,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
由此可见,钢铁同志是承认俄罗斯伟大的先烈的,自己也是他们的继承者,相比国内那位谁都看不起~风流人物只看今朝……… 最后玩脱了…… 那差距。
三,唯一可能拯救苏联的人
![](data:image/svg+xml;utf8,)
大概唯一有机会能带领苏联走向类似中国的改革之路的人可能就是安德罗波夫了,可惜时间并没有给他太多机会。
其中在调动劳动积极性上,安德罗波夫的几项措施:
第一,推行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制,鼓励多收获者多得;
第二,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推广承包作业队;
第三,扩大国营和集体企业的自主权,努力提高质量、提高效率。
第四,整治贪污腐败,全国州级以上官员中,因为贪污受贿或渎职而被撤换的达 90 多人。其中,乌克兰地区的 25 名主要官员中,被撤换了 9 人。包括老上级勃列日涅夫任命的官员,安德罗波夫也不给面子。老上级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因为各种罪行,被判处了 10 多年徒刑。勃列日涅夫的好友米利亚科夫,担任了工业技术出口局局长。由于罪行严重,最终被枪决。
已经和我们国家当年推行的改革非常非常类似了,可以说是老大哥摸着我们过河了。
至于地图帝,那也不叫改革,直接叫 “推倒重来” 更合适,也可以加上 “企图” 两个字。
改革从来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要触动大量既得利益者,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屈指可数,必须要有一位拥有极大实权且威望比较高的人镇场子才有可能成功。地图帝根基太浅,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安德罗波夫作为一个老克格勃首脑,和当年贝利亚差不多,也是当时唯一有可能拯救苏联的人。
四、列宁的 “苏联新经济政策” 和改革开放
国内很多人对列宁的认知是 “契卡”、屠杀、战时共产主义等等负面标签,但列宁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范本。
为什么在本文一开始,我就说了前提 “二战以后”,但如果退回去看列宁在 1921 年的苏联新经济政策:
首先是对内改革
1)、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制
2)、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从而承认了市场机制
3)、在国家保持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
5)、取消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
6)、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
7)、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实行租让和租赁;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
8)、实行货币改革,取消苏维埃纸币,发行稳定的货币切尔文卢布
是不是非常眼熟?实际上还是我们在抄作业,几乎每一条都抄了,列宁依靠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迅速渡过了危机,我们也是一样,但我们这里实施的更长久更稳固一些,这一切完全依靠于那个伟大的人物。
到 1926 年,在 “新经济政策” 推行 5 年之后,工农业产量已经达到 1914 年一战以前的水平。1928 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 1929 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
总结一下苏联新经济政策时代的对外开放:
1)引进技术。
1929 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已达 70 多个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农业灌溉工程、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截至 1931 年,苏联接受技术援助的项目增加到 124 个,总值为 8300 万卢布 (当时,1 卢布约合 0.5 美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动力、化工、汽车、拖拉机、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 (1930~1945 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 2/3 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2)大量进口机器
这个时期,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的最大买主。1931 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 是卖给苏联。1929 ~1930 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 是销往苏联,到 1932 年这个数字为 90%。1931 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 30% 是销往苏联,1932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 50%。在苏联的进口总额中,1929 年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了 30.1%, 1932 年则高达 55.7%。1929~1932 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资金总计 60.1 亿卢布。
4)重视 “智力进口”。
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他们被招聘到苏联工作。1932 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 1919 人,技术人员 10655 人,分别比 1928 年增加了 4 倍多和 20 多倍。同时,苏联也通过 “技术援助协定” 等渠道,派遣人员出国学习。1929~1933 年,仅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派往国外学习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就达 2000 人。
5)吸引国外贷款。
1929 年之前,西方大国都不愿贷款给苏联,即使贷款也附有苛刻的条件。但西方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1929~1931 年,苏联先后从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美国、芬兰、日本、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私人银行获得贷款,到 1933 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 14 亿卢布。
6)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提出合作共赢的建议。
1933 年 6 月,苏联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提出一项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计划,建议西方国家向苏联提供长期贷款,以保证苏联正常出口,苏联则准备在短期内向国外提供总值约为 10 亿美元的订单,并可能在近期内购买 1 亿美元的有色金属,2 亿美元的黑色金属,约 1 亿美元的纺织品、皮革原料和橡胶,约 4 亿美元的设备和 5000 万美元的消费品。这些建议,既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西方国家缓解危机,应该说展现了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五,是 “拥抱世界” 还是“借鸡生蛋”?
但总的来说,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本质上还是 “借鸡生蛋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一度允许有限的私人外汇业务,倒是在 1930 年则实行了对外贸、外汇、关税在国家垄断下进行严格管制的制度,完全取缔外汇和有价证券交易所的一切活动。这一临时性措施在当时有利于防止金融危机向苏联本土扩散,但在国际经济危机结束后,特别是在二战后没有放宽,反而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应有的重要特征。这些稳定经济秩序的积极措施,最终转变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苏联曾鼓励外资以租让企业的形式在苏联存在。1930 年,苏联颁布了废除租让制的法令。在大萧条期间,苏联利用外资的方式,逐渐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变为向国外借贷和有偿技术引进为主。但借外债需要支付利息,容易造成偿还压力;有偿技术引进的效果,往往不如开办合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直接学习。苏联日益孤立于发达国家扩大相互投资的潮流之外
在后面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粮食、肉、奶的供应都严重短缺,不得不开始凭证供应。这样,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大,一些地区有所下降,乌克兰甚至出现大饥荒。
由此可见,苏联是有机会拥抱世界、拥抱市场的,但最终全世界都看出来,领导层还是企图借鸡生蛋,利用国外资本,由始至终苏联都要贯彻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从此被西方国家所深深忌惮,这样看起来都是可以理解了。
我要是美国,从本国立场上也想彻底搞死苏联,绝不谈判,一个大骗子,太可恶了,俄罗斯联邦也不能放过,一定要搞到他只剩下乌拉尔山以西地区,把所有的自治共和国都弄独立了,才能报当年被 “借鸡生蛋” 的一箭之仇。
我甚至觉得以前美国的总统都有点傻白甜,被苏联狠狠干了一次以后变得奸诈无比。
对于那些企图再次 “借鸡生蛋” 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抱着深深的忌惮,除非你彻底放弃原有的体制,比如以前苏联旗下的东欧一票小弟,在彻底改变了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以后,西方国家基本上还是能接受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不是苏联,并没有始终和一个人所绑定,不管哪个是对还是错,都去选择盲从,到了当断当改的时候,也没有病急乱投医,始终坚持小步快走,逐步改革的正确道路,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任何主义、理想都是不能当饭吃的,不管黑猫还是白猫…… 感谢邓公。
事实证明,工人只是人多,可以拿来团结,可以争取工人的力量来与人斗其乐无穷。
真要搞经济,得依靠资本家。
资本家可不可以不搞所谓剥削?
第一,工人生产的产品要卖出去之后工人才能获得薪酬。
第二,产品卖出去之后的收获,首先要弥补生产设备的损耗,以及支付所占用的设备和其他财产的使用费用,该费用可以按一年期国债利率计算。
第三,如果工人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工人应当变卖自己的财产来弥补生产设备损耗和支付占用财产的使用费用。
妥了。
这三个条件一点都不苛刻,简直是天经地义,但没有一个工人会接受这样的条件。因为工人是典型的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课本会给你讲剥削,讲惊险的一跃,但不会给你讲工人获得的薪酬是资本家预付的,即便工人的劳动没有产生任何价值(产品卖不出去,工人的生产就不是劳动,可能是娱乐),资本家预付的薪酬也不会拿回来。
什么剥削之类的,只是工人党用来争取选票的说法,你当他们不清楚没有资本家的世界啥样吗?
真实世界是,资本家越多,工作岗位越多,工人越幸福。如果工作岗位比人还多,对工人来说简直是天堂。
苏联不讲信用?感情那些苏联加盟国不是苏联?资本家什么时候在乎信誉了,在乎的只是利益。
不欢迎就因为俄罗斯还有核弹,还是联合国五常,自我阉割成乌克兰那样,绝对受欢迎,以后就是欧盟的能源基地。
当然,俄罗斯也没有未来,GDP 什么的不会有好的发展,毕竟要勒紧裤腰带支持欧盟。
看这个问题的回答,就知道现在知乎真是烂到家了
【百倍杠杆,吹出 1.4 万亿美元金融泡沫,对冲之王,如何 5 年拖垮华尔街?【美国商业简史 4】上集 - 哔哩哔哩】 https://b23.tv/8auVXQP
是不讲信用,外国人投资俄罗斯,没钱还就直接赖账不还,谁敢去你国家投资?
自从斯大林在和平时期仍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来就注定了苏联将在一个僵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战争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是完全相契合的,斯大林模式作为战时共产主义的延伸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发展趋于停滞,为苏联埋下了覆灭的种子,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主要是在重工业方面的,同时由于后来的‘左’倾错误路线导致经济发展受阻,不过因为后来邓小平的坚持,我们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浪潮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在经济、政治两方面的胜利,让我们的国家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苏联就没有遇到这样的机遇,戈尔巴乔夫缺乏魄力也缺乏经验,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能力均不能与邓小平相提并论,这也是苏联的改革失败的原因所在,至于西方国家不欢迎俄罗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宗教、民族等问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的改革都只是浅显的,戈尔巴乔夫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称不上改革开放,这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苏联的改革,必定失败,因为它无力解决根本的问题。
苏俄甫一诞生就遭到一众西方国家支持的势力围攻,情况危在旦夕,于是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不得不启用了 “战时共产主义” 的经济政策,将全部资源力量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调拨分配,由此压榨出自己的最大潜力,成功捍卫了胜利果实。
马恩两位导师都十分提倡计划经济,初次实践中又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从此一根筋的毛子就彻底离不开计划经济。即便后世随着承平渐久、人心思利之后,计划经济越发呈现出低效和臃肿的问题,毛子也始终贴在这 “南墙” 上修修补补,从未想过彻底甩开南墙换一条路。
然而计划经济这玩意儿,在理论上是极好的,可实践起来却需要十分严苛的条件,譬如 “天下为公” 的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支持,譬如对社会经济规律的深度研究,譬如大数据信息情报体系的强力支撑…… 离开了这些,计划经济就会表现出一系列问题:
其一、它无法对劳动者形成有效持续的激励机制,分配评比晋升的领导决策制有着太多说不清的灰色区域,损伤了公平公正;
其二、它无法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甚至反而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屡有发生,结果就是 “毛子货傻大黑粗” 的普遍印象;
其三、它无法应对现实中层出不穷的各种变化与挑战,身躯僵硬、反应迟钝。
苏联屡次绕着计划经济这么个 “太过超前” 的东西修修补补,虽然也搞出来很多不错的创新,但依然改变不了它在整体上太过粗陋原始的局面,这点可怜的量变根本无法引发质变,自然就注定了“此路不通”。所以毛子针对自己身上发生的情况,改来改去之后总不见成效,最终迷惘了,“不知归处”,这才被西方趁虚而入,三下五除二给拐到歪脖树下吊了上去。
在冷战期间,苏联陈兵东欧的钢铁洪流,始终是西欧各国头顶上挥之不去的梦魇,欧洲人对苏联的恐惧几十年间已经深入骨髓,所以在苏联千古之后,在巨大的惯性支配下始终不肯接受俄毛的投靠。然而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欧洲人从惯性思维中缓过来之后,也开始意识到西欧与俄国的联合好处多多:西欧有经济、有工业、有政治,但缺自己的拳头;俄毛的拳头虽然钵大,但却没经济、没工业,可以说双方真要联合起来那是 “绝配”。这两年马克龙就反复嚷嚷过好几次要跟俄毛真正和解,可惜被各种掣肘、总是没了下文……
可惜,在欧洲人醒过味来之前,美国人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就绝不可能让欧俄真正走到一起去,从而摆脱自己的掌控盘剥——美国人是谁,英国的搅屎技术传到它这一代早已青出于蓝,当年连它爹都给丢进去一锅儿搅了,如今这局面还有啥难度?
于是一边竭力欺压衰弱中的俄毛,想要 “趁他病要他命”;另一边挑唆欧洲那边忠于自己的“小弟” 们隔三差五就冲着俄毛狺狺狂吠,毛子好歹是个战斗熊,再怎么衰弱也至少呲一呲牙表示抗议吧?于是这反过来又被美国当成绳索、继续捆住欧洲为它所用。
所以对于美国而言,唯有大卸八块的俄毛才是好俄毛,才方便装盘上桌,只是这个克格勃在台上赖了三十年、跳弹来去让美国人始终无法下嘴,这着实让人上火;对于欧洲而言,幸亏俄毛没被美国大卸八块,不然俄毛被端上餐桌之后,美国人一旦发现啃不动中国,势必就会将目光转移到欧洲人头上——那时,呵呵呵,“盟友” 俩字值几个美刀?
顺带嘲笑一下乌毛——这货比俄毛还惨,非但装盘上桌、还主动往美国人嘴里送;如今被啃得只剩了个头,见俄毛始终跳弹着不肯上桌,美国佬一个颜色,这乌毛仅剩的脑袋居然还转过来冲俄毛呲牙!俄毛连美国佬都能招架得住,又哪里正眼瞧过这个叛逆的小弟?于是反手一个板栗,削去了乌毛脑袋上的举鼎三花……
改革开放经济不一定增长,我们经济狂飙是 2001 世贸之后,1993 1998 还出现过负增长
人家欢迎的是动物园的乖熊
人家以为折腾了几十年终于驯化了一头毛熊
至于苏为什么失败,大概是毛熊在看驯化者的时候以为是单纯来送吃送喝没有其他目的的人类
信用破产
假如你有这样一个邻居:他咄咄逼人,动不动就拿着刀在你面前晃;之前还抢过你们家还有他别的邻居的东西,现在还盯着你家的东西垂涎三尺;和别人做生意不讲诚信;表面上和你关系很好,背地里却资助和你有土地纠纷的仇家;你试着欢迎一下他?
刚好在看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用里面的一段话试答第一个问题。苏联搞改革开发为什么失败了?
俄罗斯在 1991 年后听从了某些经济学家的建议,以 “大爆炸”(bigbang,亦称 “休克疗法”)的方式迅速开放市场。与之相反,邓小平根据世行推荐的专家建议,接受了突然开放市场将导致混乱的观点。
很多把制度视为理所当然的西方经济学家所不理解的事,邓小平却深谙其中的道理:要建立全国性的制度,并为之配备能够适应当地文化与环境的体制、规章、法律和训练有素的人员,这是一项费时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中国缺少必要的经验、规章、精明的企业家或私人资本,不可能突然转向市场经济。
邓小平知道,19 世纪的日本和后来的其他东亚经济体,都花了几十年时间来建立使其可以追赶西方的制度,他如果突然解散现有的国营企业,必然引起大范围的失业,这从政治和社会角度都是难以承受的。因此他让陈云等人维持旧体制的运转,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取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
简而言之:在邓小平看来,戈尔巴乔夫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分明是误入歧途,因为他将失去解决经济问题的权力。
苏联有过改革开放?
苏联失败主要是没有构建社会主义的精确技巧。资本主义是以资本来建立国家,社会主义需要思想来建立国家。资本主义最怕的是失信就是契约精神的失去。那么整个流程就会崩坏。社会主义国家最怕的是失情就是内部矛盾的产生。红军时期张国焘清洗我优秀的指战员对我党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苏联时期斯大林对红军的清理也对苏联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这种现象都是权力欲过度膨胀,从而使得民主无法执行。所以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断。这种独断使得某些地方长期被一些势力把控,真正有用的人才进不到这些部门。从而使得民主治理如纸上谈兵。人民的力量得不到充分的调动。故而失败。
人民力量的调动与矛盾。绝大部分人的素质会低于顶尖素质。在以欧美精英文化所建立的秩序里,以平均素质为主的人民国家也必须遵守他们制定的规则。使得财富分配的方案也向以精英为主的欧美国家靠拢。如何在欧美主导的世界秩序里适应使得人民存在在这个秩序里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谓存在就胜利。就像草一样,不死就会蔓延。
那么唯一的方案就是人民价值的实现,当然在西方主导的价值体系里必然要接受西方的秩序。那么一种比西方价值体系更优的价值体系能否建立。是社会主义能否全面主导世界秩序的关键。这方面我觉得要向哲学,宗教取取经。
所以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人民力量没有充分调动。准备以强大军事建立世界秩序,走向了军事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其实军事力量用来正当防卫性价比最高),没有谦虚的虔诚的向本国的文化学习,使得价值体系的构建出现了缺陷。引起了经济反应的不良。
最后由于权力过度膨胀(内部原因),世界秩序对他的纠错(外部压力),共同打倒了苏联。
做人
1 次咨询
5.0
1385 次赞同
去咨询
俄罗斯或者前苏联就是靠侵略扩张起家的,原来只是个丁点大的莫斯科小公国,靠着向东南西北疯狂掠夺侵略,建立起了一个领土最大的国家,侵略成性是写在基因里的。欧洲亚洲深受其害,不管欧洲还是亚洲,俄罗斯都难以融入其中。
了解一下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是一场赤裸裸的大国侵略小国的战争。但芬兰拼死抵抗获得了世人的尊重,也使自己国家免于波罗的海三国并于苏联的命运。
你说的是地图头、锅巴乔夫搞的改革吗?
原因之一是,他直接搞政治改革,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你怎么搞其它事情?
然后,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质是抓住全球化这个历史机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放到了全球链条的正确位置;同时因为政治稳定,这个方针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执行。
如果你看不到这个本质,你就无法理解什么是 “改革开放”
你以为对外开放这么简单啊,很难的,搞不好就翻车了,所以当时邓还是很牛 x 的,能顶住没翻车,不管叫法怎么叫,或者实质咋样,起码一点就是政治稳住了,就这一点就超级超级难
苏联什么时候有改革开放了?
这直接决定大家的判断出现史实性分歧
你是指列宁的 “新经济政策”?还是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乱改(他就配不上改革这两个词)
《大师家书》
10932 苏联俄国
苏联解体了,不等于苏联改革开放失败了,只能说,苏联改革开放不成功。或者说,正因为苏联解体,苏联改革开放已经初见成效,原来的加盟共和国大部分已经大见成效。就苏联那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只要改革开放,就必然解体。这就像我们现在,只要改革开放,就必然产生、并且加强人们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改革开放不是搞不搞的问题,是因为,不改革开放已经不能呼吸、不能心跳了,只有死亡。不是谁发善心,忽然想到了改革开放,是最后关头,社会主义就要死了,只有在社会主义脖子上、喉咙处插一刀、开一个口子,才能继续呼吸、才能继续心跳。更不要说,还需要必须不断地供给、输入资本主义的食物、药物。
苏联的本身就是一个畸形怪物,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个国家,是一个进入社会主义、奔向共产主义的、多国联盟的乌托邦。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地狱、无望共产主义天堂的进程中,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危楼愚夫的坍塌。实际上,从政治大清洗、李森科科技就已经开始分崩离析了,就已经开始死了。
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欢迎俄罗斯,不是因为俄罗斯改革开放,恰恰是因为俄罗斯不改革开放。俄罗斯有能源可卖,可苟延残喘,他们改革开放的动机甚至都没有,市场化都不如我国,虽然选举了总统,但大体上还是苏联模式。说普京是另一个斯大林、希特勒也无不可:20 年俄罗斯强大不强大不是问题,问题是给我 20 年,给我 20 年,给我 20 年,给我 20 年……(2022、02、03、04)
全世界能经济殖民吸血的地盘就那么多,多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帝国上桌吃肉,桌上的人就少一口肉,否则你以为一战怎么打起来的?除非俄罗斯躺平任艹,否则没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会喜欢有个新人上桌抢肉的
白头山血统宇宙神仙国,兔子过去做生意,都会被**国有化。**人家这是有模有样的学
为啥中苏都搞改革开放,中国成功了,苏联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原因就是中国成功了啊!不是有个说法,中国是发达国家碾碎机,其实在碾碎发达国家之前难免碾碎几个不是太发达的国家。苏联相比中国,投资价值差了一个数量级,你是资本家会投资谁?把苏联换成俄罗斯也是一样的!
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搞改革开放的,其失败最核心的原因是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 “政治不正确”,这个政治不正确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不是稍纵即逝的意识形态,而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存在的国家的统治阶级(工农)的共识,它规定了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一旦做了,天下共击之!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不正确呢?我觉得用这个词来解释比较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在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你称赞与 “共产主义” 有关的意识形态时,整个社会对你的舆论都是不友好的,轻则批斗你,重则暗杀你,黑豹党的休伊 · 牛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对 “共产主义” 这个政治不正确的认识非常统一,不需要别人串联启蒙就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他们改造的社会的意识形态里往往会给 “共产主义” 贴上“集权专制”、“黑暗”、“暴力”、“冷酷无情” 的政治不正确的帽子,借此提醒被统治的群体远离这些政治不正确。
而苏联的统治阶级——工人农民,并没有打造这个最大的政治不正确,也没人唤醒他们,作为睡着了的执政阶级,怎么也想不到 “党内有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赫鲁晓夫开动宣传机器去宣传 “全民国家,全民党” 的时候,国家的主人们到下台都未意识到,他们早已经不是主人了。都是无产阶级了,没有资产阶级这个仆人了,仆人都没了主人还有么。当勃列日涅夫喊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好坏取决于经济成就” 时候,竟然在党内没有遇到政治对手给其戴上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的这顶帽子,甚至在民间也没有人用马列的观点对其进行批判,反而是吸引了更多地人为其吹喇叭,抬轿子。
这种篡夺统治权利的过程十分顺利,完全不用担心第二天有人会把自己弄倒批臭,这赫鲁晓夫及其徒子徒孙不把苏联的工农当猪杀?
当赫鲁晓夫开启的改革开放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国内矛盾重重、资产阶级迅速崛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在意识形态上完全没有任何反击力量,只有一个 瓦列里 · 萨布林进行了武力上的反抗,不占领意识形态的高地,只使用武力的反抗有什么用呢?看看人家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对待篡夺统治权利的黑鬼,红脖子,意识形态上我给你戴帽子,帽子的种类颜色多种多样,现实世界里我给你搞暗杀,搞矛盾转移,让你不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迷迷糊糊的。美帝不愧是美帝,这统治的手腕属于绝活儿了。
如果苏联的工人农民手里也有一顶列宁或者斯大林打造的政治不正确的 “走资派” 铁帽子,当他们在被宰杀的过程中太过于痛苦的时候,直接把这顶帽子就扔出去,你看哪个当权派敢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痛宰他们?
列宁、斯大林都没有打造这顶铁帽子,自己也不学习别人的打造技术,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活该一个俄罗斯抵不上美国一个州的 GDP,不是靠着石油天然气贱卖国家资源、不是靠着几千万的革命烈士换来国防技术、你这个俄罗斯的基本盘也会被继续肢解。
可见,帽子跟核弹一样重要,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
缺少廉价人口红利
因为人家不还钱的时候说自己有核弹
苏联改革开放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一直坚持计划经济,在民生上欠账太多,但官僚机构又享受幸福生活;二、在长期的运转中,尤其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体制僵化、经济长期低迷、军费沉重、严重脱离群众,是这个官僚体制渐渐步入不归路。三、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加速了苏联的消亡步伐,他及他领导的机构不是倾听基层百姓的呼声,反而把外国政要、外国舆论的声音当做主要关注对象。四、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路子本身问题太多,不是先考虑经济发展而是政治改革先行、开放党禁,允许分裂党、宗教党注册,成为合法化等,为苏联的消亡增加了群主基础。在一些亲西方的政客的忽悠下,言论彻底自由、戈尔巴乔夫打击爱国者,纵容亲西派,都是苏联垮台的因素。
至于说西方为什么不欢迎俄罗斯,是因为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又逐渐强大起来,西方是不会希望再出现一个可以与西方抗衡的国家。
总之,苏联垮台有多种原因,其中戈尔巴乔夫是最后、最大的一个推手,这应该是一个共识。
什么叫苏联改革开放失败了,苏联不是挺成功吗,最后不是超过深水区,全面私有化了吗,你还想怎么成功
欧洲人眼里俄罗斯就是有把蛮力的乡下人。改革开放避免了军阀混战,然而承受融入潮流的痛苦也是易见的,于是进一步又退一步,普京大帝成功了。
建设哪有掠夺舒服想想你那 150 多万平吧,谁受得了它?
改革成功需要两个条件
领导人:最高领导人掌握实际权力,且有支持自己的权力群体,但这个权力不太牢固,会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分权或者食利。
民众:有迫切的改革需求,再不改革就可能活不下去,但还没到要起来造反的程度。这样能够为改革提供民意土壤。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话,领导人有改革的动力,民众有改革的需要,改革才有进行下去的可能。少了第一个,很容易变成自下而上的革命,少了第二个,容易变成宫廷政变,无论是那种情况,国家都是一团糟。
如果没有其它势力干预,最后总会稳定下来,但苏联无论内外,偏偏就不缺其它势力。
而苏联最后的情况,戈尔巴是最高领导人,但看看最后的 “紧急状态委员会” 名单,基本上就是戈尔巴一个人与整个苏联高层对抗,比光绪还惨。
而苏联的普通民众,也没到非改不可的程度,苏联当时的经济是处于慢性死亡状态(或者叫温水煮青蛙),老百姓也没有觉得一定要马上大改革才行。
最后的结果就是,改革既无土壤,又无动力,却导致了权力动荡、民心浮动,给了国内外其它势力机会。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祇有永遠的利益。”~ 鐵血宰相 “俾斯麥”。所謂國家之間的“友好” 和“鬥爭”,最終都祇不過是國家之間的利益合作和利益斗爭而已【例如: 米國、熊国、倭国、安南国…… 這些國家哪個不是和天朝歷史上為了利益分分合合。】。
其實 “資本主義國家” 也好,“社會主義國家”也好,國家領導人能夠維護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才是關鍵。衹要維護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必然會和其他國家產生衝突。俄羅斯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對付、原因也不外乎是如此。~【西方國家搞 “顏色革命” 無外乎就是用金錢買通有些國家的領導人,做坑害本國利益和人民的事,就是天朝說的“反水”。典型案例:“烏二毛子国”。如果真是為了這些國家好,還不如直接給這些國家和人民送錢送物更來得實惠。】
全世界无产阶级大团结 跟布尔乔亚尿不到一起的
题目应该是俄罗斯改革开放为什么失败吧,苏联应该不存在这种话题吧。
然后失败的原因就是俄罗斯不具备改革开放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俄罗斯的人口基础和产业基础基本没有什么合适的产业能够给他们直接上手,要从别人口中夺食也不是很靠谱,再加上俄侨应该不少对俄罗斯并没有极其的感情。
外因就比较多了,
直接点的是俄罗斯在属于发达经济体,在 WTO 不能够按照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保护本国产业,也没有在其他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中争取到类似的优惠,然后美欧很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原材料之外的出口都有制裁。
直接点的,斯拉夫人历史上的巧取豪夺,对土地的痴迷,让很多人对他有戒心。
直接点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需要一个战略对手,而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所谓的恐怖主义和俄罗斯,放眼世界,真的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直接点的,俄罗斯族裔的很多富豪都是钢铁 / 石油相关行业,这点对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并不是很容易把计划推进,相对比较适合把进程由火热推向高潮。
直接点的,地区安全因素和国际环境堪忧。车臣问题,08 年格鲁吉亚问题包括现在的俄乌问题,包括由此引发的西方社会的或制裁或抵制,都是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直接点的,俄本身内部也是有很严重的腐败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一体两面,腐败办事还说得过去,腐败还不办事那就。。。
俄罗斯历史上一直往西方贴,不受待见,西方人内心根本从来没认同俄罗斯
一方面来讲
因为不管国家阶级性质怎么变,一个国家的地域政治利益大多是不变的。
苏联继承了沙俄的地域政治,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地缘政治。(仔细看看我国也是哦,多少个朝代躲不开北方蛮族?)
他们和西欧自然合不来
(短小精悍的回答)
因为俄罗斯历来就流氓、野蛮!
积重难返,缺少必要的微观经济发展环境。
苏联没有搞过改革开放,他搞的是新思维。
苏联解体后不是资本主义不去俄罗斯投资,而是俄罗斯关门打狗,导致资本家投资不去俄罗斯。
苏联太激进,而且意识形态不同,天天向自己的势力范围输出共产主义信仰和军火,哪个资本主义国家想和这么不稳定的因素在一起?而且苏联出兵索马里让资本主义世界感受到了极大震撼,苏联连远在非洲的地方强国都瞬间消灭,何况和它接壤的已经衰落的英法?
但是改革开放一下子把政治制度给西化了,而且西方长期文化渗透让苏联民众思想混乱,又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连军队都不服从党,必定会失败。
我认为苏联人,民族多。老毛子懒,好吃好喝。地大物博是苏联人的资源,戈而巴乔夫下台之后,苏联解体,分成十多个国家。苏联人是战斗民族,好抢,好夺,治安不好。有多少中国人到苏联做生意失败而归,有的命都丢在苏联。这种状况下,还何谈改革开放。必然失败。老牌资本国家都窥视俄罗斯的资源,人少,北约囯家人多,不断地挑战俄罗斯,俄罗斯为了自保,必需向中国表示友好。
知乎用户 扬云飞 发表 老戈是不是后悔神仙也不知道,因为这厮常年满嘴跑火车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都不是他现在的习惯,他在台上的时候就这样了。 但是吧,苏联解体后一直有个极小的人群,大概占民调里 0.2-0.5%,一直死硬支持老戈,过去 …
知乎用户 发表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不要啰啰嗦嗦说一大堆。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代价忒大。 知乎用户 李一哲思潮 发表 一句话只能看出立场和偏见,形容斯大林时代至少要一本书,,, 知乎用户 神乐妮可 发表 这个世界 …
知乎用户 忠心耿耿梅思祖 发表 如果喜欢苏联是单因为共产主义理想的话,似乎无法解释关于阿尔巴尼亚的视频下都是对霍查拉黑全世界的嘲笑(以及白眼狼之类的民族主义论调)。 知乎用户 施富德 发表 B 公子牢不盟非常喜欢苏联,头像、签名上都画着红 …
知乎用户 acel rovsion 发表 我这个答案主要用于 “解释” 楼财长的逻辑。 媒体对这次谈话的解读过多了,甚至有人将他这段话解读为 “中等收入陷阱”,我在 为什么日本崛起过程中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日本经济 的答案前半部分有 …
知乎用户 文册 发表 袁绍的小儿子袁尚,少年勇武,阵前斩杀曹操大将史涣,被袁绍喜爱非常。 曹操的小儿子曹彰,少年勇武,击败鲜卑首领轲比能,被曹操喜爱非常。 他们两个虽然都是世家子弟,也都是自小从军,境遇却大不相同。 袁尚远遁辽东,被公孙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