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
知乎用户 世袭人民上议员 发表 把论文全篇看一遍,除了 “东南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这句之外,作为一篇官方机构公众号文章感觉还是不错的。关于 “东南亚文科生太多” 这句,这里就不再吐槽,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如 …
几大悬念。
第一,出生人口会否再创新低?
第二,汉族人口比例会不会继续下滑?
普查结果:汉族人口为 128631 万人,占 91.11%,相比 2010 年降低 0.4 个百分点。
第三,性别比恶化还是好转?
普查结果: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07,与 2010 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有所改善。
第四,老龄化率再创新高,深度老龄化还有多远?
普查结果: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35280 人,占 13.50%,接近 14% 的深度老龄化社会门槛。
第五,七普查人又查房,全国住房情况如何?
第六,每个家庭户平均人数会不会跌破 3 人?三口之家之说不复存在?
普查结果: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62 人, 比 2010 年的 3.10 人减少 0.48 人。
第七,南方城市人口会不会暴增?北方城市会不会缩水?哪些省市会被挤水分?
普查结果:东部地区人口大增,中部、东北减少。与 2010 年相比, 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2.15 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下降 0.79 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上升 0.22 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下降 1.20 个百分点。
第八,生育政策会不会迅速调整?
我们拭目以待。
[如何看待 2020 年全国结婚人数只有 813 万对,近 15 年来最低,你被催婚了吗?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45330265)
➕
[如何评价中国 2020 年出生且到公安部登记的新生儿共 1003.5 万人?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43416693)
➕
[你怎么看待中国单身人口已经突破两亿?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5346489)
➕
[如何看待 2020 合肥出生人口暴跌 23.4%?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8377235)
➕
[如何看待 “江苏 5 城市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5809704)
➕
[第七次人口普查 5 月份会公布数据吗?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7977523)
⬇️
⬇️
[预估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多少个亿?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23450449)
⬇️
⬇️
[国家统计局称 2020 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你怎么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7140816)
➕
[美国 2020 年新生儿为 41 年来最少,可能原因是什么?或将产生哪些影响?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8004498)
➕
[如何评价日本儿童数量连续第 40 年下降?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8407629)
⬇️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将于 5 月 11 日公布,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8484293)
不值得关注,完全相信国家,陪着国家一起赢。
如果人口大幅增加,说明我们赢麻了,人口红利继续,房价再涨一波,继续鸡娃,继续卷。
如果人口增长,增长幅度降低,说明我们赢了,计划生育达到目的,房价微涨,鸡娃继续,继续卷。
如果人口下降,说明我们人均收入增加,我们赢了,计划生育效果显著,防止大的金融风险,外国势利干涉我国金融体系,房价不能跌。五年内,逐步实现延迟退休,缓解社保资金压力。为缓解养老床位不足,积极推进居家养老,给每个老龄人家中安装智能水表,实时监控。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人口年龄分布重点关注。只要普查数据愿意公布以 10 年为步长的人口年龄分布数据,就说明国家已经有一定的方案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果公布年龄分布数据是 20 年为步长,很可能表明管生育那块的部门根本没招,想再浑水摸鱼个几年,这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了。
另外,适龄人口单身比例其实也很有用。如果适龄单身人口真的超过 2 亿,意味着婚育相关的行业未来几年将面临一次大洗牌,而其他消费品可能迎来一波发展期。这对于很多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很管用的指标 –“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谁服务?” 这个问题,除了老板需要想一想,各位打工人其实也需要思考一下的。
也许如今看似好赚又繁荣的婴幼儿产业,在未来 10 年会迅速衰败,而房市也会终于迎来真正的拐点,连带着甚至包括许多目前看起来非常稳健的投资标的也会有巨大变化。
总之,目光放长远,理性看待问题,宣泄情绪意义不大。
参考 2010 年六普的【主要数据公报】,
如果数据项还是跟六普的数据一样,5 月 11 号当天主要是看全国汉族比例;
0-14 岁人口由于 2016、2017 开放二胎的关系,全国来说反映不出什么,不用特别关注。
另外,2020 出生人口 本来是不会出现在普查公报,因为这不属于 11 月 1 号普查内容。但是这个数据到现在都没有,也许有可能会在 5.11 一起公布吧,这个数据应该会比较爆炸性。
全国数据公布之后,各省的公报会陆续出来,六普是 2011.4.28 公布全国数据,这之后:
江苏 4.30;黑龙江、山东 5.5;吉林、浙江 5.6;河北 5.8;广东 5.9;辽宁 5.11;福建 5.25。。。
等等,各省的 0-14 岁 会陆续出来。但六普的时候很多省没有公布本省汉族比例。
——各省的 0-14 岁,信息量就很大,早在 2010 年,除去京津沪以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的 0-14 岁占比就已经低于日本。
其他资料应该都得等 2022 年之后,而且多数要用钱买。
第七次人口普查,相较于之前,在数据采集上更为精准。除了此次人口普查备受关注的两个问题出生率和老龄化,我个人是比较关注人口迁移问题的。
2016 年前后,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始限购,政策开始偏向三四线城市房产去库存。资金和购买力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加速催动了过去 5-6 年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016 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 57.35%, 2019 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是 60.60%。2017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首次突破 16 亿平米达到 169408 万平方米。2018 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14.6 亿平。2019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171558 万平方米。2020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176086 万平方米。但是销售的商品房,实际居住人口又在哪里,这就很关键。不少从小城市或者乡镇出来到大城市打拼人员,受到大城市房价,限购等政策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回三四线买房,但是却并没有回到三四线城市工作和生活。那么真实的人口迁移情况又是如何的,对未来中小城市的发展或者政策可以给予一定的方向指导。
以老龄化比较严重的日本为例,随着老龄化的加重,日本出现了人口往城市聚集,小城市人口往大城市聚集的现象。
1970 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达到了 7%, 也就是说也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在 1994 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 14% 的比例了。也就是说, 日本从 1970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到 1994 年进入老龄社会, 经历了 24 年, 也就是差不多只有 1/4 个世纪。拿东京举例。
1990 年日本人口 1.24 亿 (123,537,000), 当时东京圈的人口总数是 3215 万,占全国人口比例 26%。
日本各县主要统计指标 (1)(1999 年)www.stats.gov.cn
2011 年,日本人口 1.28 亿(127,833,000), 东京圈人口总数 3650 万人,占全国人口比例 28.5%。2011 年对于日本来说是个拐点,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日本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
但是,2020 年 1 月 1 日的居民基本登记册进行的人口调查显示日本人口为 127,138,033 人,而东京圈人口有 381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将近 30%。
可以看得出来,从老龄化,到人口负增长,东京的人口不管是绝对数还是人口占比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增长。
那么,中国会不会走上日本的老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向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城市转移。而人口迁移的背后,加剧了乡镇甚至是小城市的没落。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关于本市 “十四五” 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发布,“五大新城”成为上海 “十四五” 时期发展重点。
五大新城的打造,一方面,过于限制大城市规模扩张,有可能造成城市发展停滞,导致更大程度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限制城市规模扩张的核心目的是倒逼大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腹地城市的发展。因此,多中心城市体系的核心不是放弃中心城市的发展,而是培育城市体系中的次中心城市。
这无疑是在极力避免上海成为第二个东京。 但是这五大新城如果成功,无疑会大力吸纳来自其他中小城市的人口。
人口的聚集又会带来进一步的马太效应。
那么中国和日本在这个点上有什么区别?
**1)中国是未富先老:**国家统计局发布 2020 年中国经济年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7540 元。对于大多数人口而言,是没有能力在大城市做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2)中国交通建设范围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系统化顶层设计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中国铁路未来 30 年的发展蓝图。
未来 30 年分 “两步走”:
第一阶段从 2021 年到 2035 年,届时,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全国铁路网 20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 7 万公里左右。20 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50 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同时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全国 1、2、3 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 1、2、3 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 2020 年 7 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4.14 万公里,其中高铁 3.6 万公里。这意味着未来 15 年,中国高铁里程还要翻倍。
**3)中国快递物流服务:**中国的快递物流目前 500 公里以内 1-2 天送到,1000 公里以内 3-4 天送到。
**4)互联网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现在不管是产业覆盖还是区域覆盖都是其他国际不能起及的。
个人认为中国具备其他国家不具备的避免人口高度集中的基础。
当然还有经济,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所以人口流动对未来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迁移,当前规划效用, 避免出现像日本这样情况等具备很强的指导意义。
比预计公布的晚,估计去年新生婴儿出生数不高……
去年生我家姑娘时,医院楼道有个显示器,显示着宝妈们的开指情况,麻醉情况等等……
我在楼道椅子上就看上面的进展……
然后第二天,这个屏幕没有变化,也就是当天没宝宝出生。
第三天还是没有变化……
我当时包了一个单间,医院规定当有空房间时,可以包单间。晚上溜达时,整个楼层一半是空的。
沿海一个 300 多万人口城市,其中一家三甲医院母婴楼的见闻。
5 月 11 是农历 3 月 30 号啊。不是说好 4 月吗怎么提前了
哪些信息值不值得关注,大家这些天说的差不多了,其实也可以不关注,只要稍微有认知能力的看往年数据就知道,已经是扁鹊第二次相见了。现在最应该关注的是,这次的人口数据,是不是真的真实有效,国家有没有真正的面对人口现有的问题。
面不面对人口问题,决定了未来是准备治标?还是治本。
现在国家的解题思路,其实早就给出了,就是在之前的央行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里面。
至于好多人认为的上面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就有点不知所谓,那些大佬可是在几十年前就上清华北大的,能不知道这些我们普通人都看得出来的问题?好比论文里面提到的。
既然论文叫做《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央行提出了哪些应对之策。
首先,先去面对这个问题,不要害怕这个问题,要坦然的面对我国现有的人口问题。
其次,是赶紧转变人口政策,放开生育,鼓励生育,为生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再有,面对老龄化问题,需要提高储蓄和投资,推进养老改革。
最后,产业升级,提倡创新,让中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央行这篇论文是有点欲言又止的,虽说叫做《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但主要是说认识,应对之策写的比较含糊,也是国情所在。但是这些说的基本就是治本的方法,大家可以看看人口数据颁布以后的政策就知道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
那么,什么是治标的方法呢?
一、延长退休
二、学习发达国家,移民
这是治标。
我们当然希望国家是即治标又治本。之所以说为什么要关注国家面不面对人口问题,如不如实的放出人口普查数据。是因为这么多应对之策,如果连第一点,心存敬畏,保持谦逊,如实面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准备治本?
爱咋咋地吧,反正我是没后代了。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人口总数不是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以前是人多了物资不够,工业化和科学方法在各行业的普及之后,现在 14 亿人口的温饱基本不是问题,刚从陕西农村老家回来,很少有人像我这年龄小时候为吃肉问题烦恼,现在我们不仅要吃肉,还要多吃肉。但现在人们追求不仅仅局限于温饱,经济依旧需要发展,还有大部人没有富起来,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有几个人口数据上需要关注的点:
1)人口结构
人口总数不是问题,劳动创造财富的人占比才是大问题,8 个人劳动养 10 个人和 4 个人工作养 10 个人难度是完全不同的,普遍来说,新技术需要新一代的劳动者开发和使用,创新需要新生代的力量,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大,客观上精力是会下降的,生理机能也会下降,逐渐的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大于产出,养老就需要依赖年轻一代创造的商品开做补偿。
人口结构描述的就是这个事情,当结构上方 60 后婴儿潮的这辈人逐渐进入退休年龄,而结构下方的出生人口变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消耗只会越来越大,下方的劳动者跟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结构上移,给中间的适龄劳动者施加的平均压力会越来越大,总结起来就是消耗的人多了,而新的劳动者由于少子化没有得到补偿,未来就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更多省份的养老金问题,另外一方面通过房地产向购房者施加的大额隐性税收没有新的年轻人来承担,已经榨干的六个钱包并不意味着老人不需要养老保障,比如父母辈为晚辈买房把养老金拿出来,晚辈给父母辈的常规体检,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四位老人就是很多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到手的收入,这些开支还是要落在越来越少的适龄劳动者头上,所以人口结构是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和现在的劳动者压力至关重要的灰犀牛。
2)平均教育水平
人口结构决定了新增劳动者的上限,但劳动者对财富创造的效率依旧重要,未必高等教育比低教育水平的人能创造更高的价值,但统计上来说,生产效率与受教育程度呈现正相关,任何时候掌握科学技能的群体都非常稀缺,从平均薪资上来说,我国已经不再能与东南亚、印度等国比拼价格,但从劳动力性价比上依旧能拉开不仅和东南亚、印度等国,甚至与欧美拉开差距,比如我国的工程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高性价比,发展中国家干不成、发达国家没有我们便宜。
平均受教育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生产效率,劳动的人少了,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不足,小时候从割麦子到入仓几百个人也顶不上现在一台机器的效率高,教育和科技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人均产出效率,人口普查数据中平均受教育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3)各省份人口迁徙
人们经常问哪个城市适合买房?其实很重要的一点看年轻人口的迁入迁出,过去十几年,人口大规模迁入的城市房价基本都在大涨,而人口迁出的未必会下跌,但风险会越来越大,一旦金融属性弱化,很难想想未来此类城市的前景。从长期来看,人口才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尤其是创造财富大于消耗的年轻劳动者群体,产值、税收、消费、土地财政、教育、医疗等等收入都与迁入人口及其掌握的技术技能有关,读者也能明显看到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纷纷下调落户门槛,且基本都设置了落户的年龄上限,任何城市都缺劳动创造财富的人,准确来说,现在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未来全国都缺创造财富的人,城市现在不布局抢人,还在通过各种手段大搞土地财政转移地方居民的财富,施加大量的隐性税到年轻人头上,等真正反应过来基本上这个城市已经没有希望了,关键财政收入这种东西是恶性循环,越缺钱越要想办法吃拿卡要,或者降低公共福利支出,越是给地方居民施加成本和降低福利,人口流失越快,人口流失越快,创造财富的人越少。
良禽择木而息,年轻人还是要好好考虑下自己的选择,建议的参数有几个:收入 / 房价比,高学历落户政策,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教育资源尤其是本省高等教育资源(本省招生有优待),营商环境,政务透明度,GDP 基数与增速等等。落户不仅仅拼的是房价,还有收入以及其他潜在公共福利返还情况,比如教育和高校科研经费都是要靠财政大额补贴,通过房子收你的钱你也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一些返还比较低的城市,往往存在大量的利益集团分食劳动者创造的财富,现在创造再多钱不能返还到大众的福利或者地方经济发展中,这类城市在人口结构变动下基本是缺乏竞争力和潜力的,甚至还会出现更加悲观的结果。
科技和教育只能改善人口结构失衡下的财富创造问题,依旧无法解决利益集团影响下的财富分配问题,年轻人也只能选择去一个公共福利返还比相对更高的城市,城市间的发展分化将迅速扩大,甚至 70 个大中型城市之间也会出现分化,这些都将是未来能看到的趋势,并且还会加速,毕竟创造财富的人永远都是稀缺的。
大体上和统计局历来数据出入不会过大,但有三点肯定是影响各级政府。
首先是本次普查身份证与公安联网,流动人口精确常住地,这次普查精确到县一级,很多中西部县政府愁的很,户籍人口和常驻差别太大,上级预算经费谁知道会怎么调整,工作不好做,队伍不好带呀。
其次是对中国城市化潜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个精确估计,长期经济发展潜力是可以算出来的,毕竟老龄化的发达经济体多了,也算摸着石头过河呀。
关键是数据不说,要看措辞。是长期均衡稳定发展,还是规模适度下降,或是面临现实矛盾,看政府怎么认识。本质上采取行动就比发达经济体面临类似问题时迟缓得很,加之速度过快,看有没有什么制度创新。有些议题现在才放到台面上说,也很无奈,社会科学真的很重要还是重点关键核心学科的文科生不够呀。
很多人关注的第 7 次人口普查数据,今天总算是定了公布时间。
将于 5 月 11 日上午 10 点公布并介绍第 7 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果。
由于最早人口普查数据说是要 4 月上旬公布,后面一直迟迟没有公布,引发很多人的担忧,再加上一些外媒不负责任的捕风捉影报道,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但本身,延迟公布也是一种 “公布”,所以目前普遍人们对第 7 次人口普查的结果都是不太乐观,已经有了心理预期。
实际上今年初公安部已经公布了 2020 年新生儿户籍登记的数据,是仅有 1003 万人,已经给大家打了一个预防针。
我在 2 月 10 日的文章也跟大家详细分析过,单从公安部的数据来计算的话,去年有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是 1179 万人,今年是 1003.5 万人,同比下降 14.9%。
如果按照下降 14.9% 的比例计算,估计今年统计局给出的出生人口数据大概在 1250 万人左右。
这应该是当前人们对这次 7 普数据的一个普遍预期,也就是说,假如后天公布的数据去年的出生人口是 1250 万人附近,那就是在预期范围,只有大幅度低于 1250 万人,才是比较糟糕的结果。
从这次延迟公布的情况看,我认为去年的出生人口,估计是要低于 1250 万人,但可能不会低太多,估计就是在 1200 万人左右。
所以,人们现在的问题在于,当前我们的人口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会有多大的影响。
等后天 7 普人口数据公布后,我会再专门来分析我们自己的人口问题。
今天文章就趁 7 普人口数据公布在即,先从全球范围内来跟大家分析,世界其他国家是如何持续人口危机,并且人口问题为何会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普遍现象。
(1)人口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一说到这个,大家可能会感觉比较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信息是,地球正经历人口大爆炸,人口的问题是指人口增速过快,让地球不堪重负,而不是人口数量减少,对经济造成冲击。
那么为什么说人口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联合国在 2015 年曾经有一份报告称,2023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80 亿大关,并到本世纪末才将达到峰值 110 亿,之后才开始下降。
但从现在情况看,联合国的这个预测,明显过于乐观。
去年 7 月,《柳叶刀》上曾经发表一份对本世纪人口 195 个国家的人口预测。他们分析称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达 88 亿,这比联合国目前的预测的 110 亿少了 20 亿。
从上图可以看到,该报告认为,除非有大量移民涌入的国家,比如美国,可以勉强维持人口不缩减,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 20 多个国家的人口将减少一半。
即使是印度这样给人印象是超级能生的国家,人口数量也将减少 1/5 左右。
那么情况真有这份报告所说的那么严重吗?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很多人不知道,目前韩国是世界上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据联合国 14 日发布的《2021 年世界人口情况报告》,韩国总和生育率为 1.1,在 198 个国家中排名第 198,连续两年倒数第一名。
在 3 月份的时候,更有韩国媒体惊呼 “韩国或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消失的国家”。
这里,一个国家要因为人口下降到消失,是有点比较危言耸听,因为人口下降到一定程度,是肯定会基于自身原因,启动种群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一个国家人口可以从 5000 万,跌到 2500 万,但要从 2500 万再跌到 1000 万,甚至跌到 500 万,会越来越难,这同样会有一个边际效应。
在没有战乱影响下,想依靠人口下降,让一个国家消失,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也确实反应了当前韩国人口危机的严重情况。
并且去年韩国的生育率只有 1.1,还不是其最惨的时候。
在 2018 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更是低至 0.98,是首次跌破了 1。
总和生育率是指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一般普遍认为,只有总和生育率达到了 2.1,才能维持一个国家的人口长期保持稳定。
如果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 2.1,那么在几十年的大周期视角里,这个国家的人口必然将开始持续萎缩。
如果总和生育率长期维持在 1 的话,基本只要过大约 50 年,人口就会缩减一半。
这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那么等上一代人逝去,下一代人的人口就只有上一代人的一半。
韩国目前人口是 5130 万,去年是出现死亡人口首次超过出生人口,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以当前韩国全球最低的生育率来看,韩国的人口顶峰已经在前年出现,未来将面临长期的人口下滑。
韩国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车永泰在之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经预测。
到本世纪末韩国人口将缩减到 1700 万,并且其中 1400 万集中在首尔地区。
剩下 80 年的时间,韩国人口要从现在的 5130 万,下降到 1700 万。下降幅度高达 66%,更可怕的是全国 82% 的人口都将集中在单一超级城市里。
这等于是,一个城市即一个国家。
如此严重的人口变化,必然极大冲击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所有的一切生态。
韩国的人口危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
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同样也存在人口问题,只不过美国可以通过持续大幅度的移民,来掩盖其人口问题。
美国在 4 月 26 日也公布了他们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过去十年的人口增长率放缓至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 2010 年至增长 7.4%。
美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十年是 1930 年至 1940 年间,增长率为 7.3%。
美国过去 10 年的增长率是 7.4%,已经接近历史最低值。
这跟美国当前也持续下降的总和生育率有关。
如上图所示,当前美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 1.73,已经跌破了上世纪 70 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期间的历史低值 1.74。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从全球范围内看,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十年里的总和生育率都是明显的下降趋势中。
上图是截取了 “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 的总和生育率走势图。
这几个国家是典型的发达国家,以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代表。
这可以改变大家一直认为,只有发达国家人口在减少,而发展中国家人口没有问题的错觉。
发展中国家不是人口没有问题,而只是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 60 年代都普遍有生育潮,这延后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危机的时间。
但在当前普遍总和生育率都集体跌破 2 的情况,未来世界人口在 20~30 年后,肯定会开始转向下降。
而维持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其实基本都是来自于非洲。
2018 年世界各国总和生育率排名前 20 的国家,全部都是非洲,无一例外。
而且这些非洲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普遍在 4 以上,这意味着,只要过个 30-40 年,非洲人口就将翻一倍。
目前全球 77 亿人口里,非洲人口是 12.85 亿人,占比是 16.7%。
但到本世纪末,如果非洲人口保持这样的增长规模,那么非洲人口至少可以达到 40 亿的规模。
按照上面预测本世纪末地球人口为 88 亿计算,到本世纪末,可能有一半的人口都是黑人。
不患寡患不均,是人性的共同点。
这一点,在人口问题上也是存在的。
假如全世界所有种群人口都下降,其实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当出现世界大部分种群人口都在下降,但个别种群人口却还在突飞猛涨,如此此消彼长,就很容易滋生新的矛盾和问题,成为世界未来动荡的潜在根源。
(2)为何人口问题会成为全球问题
那么我们接下来再分析一下,为何全球普遍出现人口危机,唯独非洲猛涨的现象。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清晰明了。
就是越穷、越乱的国家,就越能生。
反之,越发达的国家,就越不能生。
但在这个清晰的原因背后,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分解的事情。
当前世界 197 个国家里,总和生育率跌破 2.1 的国家数量已经高达 105 个,超过一半的国家未来人口将持续下降。
同时,总和生育率排名前 40 的国家,只有一个不是非洲国家,其他 39 个都是非洲国家。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现象呢?
我在之前两篇分析人口问题的文章里有跟大家详细分析过。
以我们自己为例,高房价带来的巨大生活成本,包括教育资源绑定在高房价上面,包括大城市紧密的生活节奏,996 的加班让人们没有时间恋爱、结婚,甚至没有精力去照顾小孩,包括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晚婚晚育成为常态,并且人们越发注重自身生活质量,更在乎自己,而不是在养育后代上,这都是现代世界,人们生育意愿越发低迷的诸多原因。
但实际上,这么多原因,背后根源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那就是城市化。
几乎在所有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国家里,都普遍存在持续大幅度的城市化进程。
在工业时代里,特别是资本的推动下,城市化是必然的进程。
但城市化就给了跟农业时代截然不同的改变。
在农业时代,孩子是 “资产”,所以人们普遍有多生小孩的意愿,这是因为小孩越多,劳动人口就越多,而且在天灾人祸频繁发生的年代里,人们的安全感很大程度是需要更多的子孙后代来支撑。
这使得在越穷越乱的年代和地区,孩子是资产,是一种未来安全的保障。
也因为是资产,所以孩子生越多,放养态势越明显,这是因为人们必须用有限的资源,养育更多的孩子,确保未来能有更保障的回报。
不过在工业时代,在和平年代,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现代世界里,孩子就不完全是一种资产。
这个时候,孩子更像是一种回报不稳定的 “投资”。
在城市化进程里,内卷化是必然的,高昂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养育成本,使得养育一个小孩所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都远高于农业时代。
我们经常说,上世纪 60 年代,大家在那么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每家每户生五六个小孩,甚至七八个小孩,即使生了那么多小孩,都可以养得过来。
但为什么现在养一个小孩,就养不过来了呢?
根源,还是在于 “成本”。
50 年前在农村养 5 个小孩的成本,可能都没有现在在大城市里养 1 个小孩的成本高。
在高昂的成本付出情况下,人们必然会不得不降低生育意愿。
这是一本经济账。
由于现代大城市里养育小孩的成本太高,而可预期的收益还由于内卷化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使得小孩已经不完全是一种资产,也可能是负债。
假如你的小孩最后能够养育得很出色,那么你的小孩就会是一种资产,而且回报可观。
但假如你的小孩最后不能养育得很出色,甚至成为啃老族,那么你的小孩就是一种负债,这种负债还不单是资产上的负债,更多还有感情上的负债,你需要整天担心这担心那,如果他不出色,甚至不足以自立,你还得为他操心到老。
这在当前啃老族越来越多的当下,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从经济账的角度来理解生育率低的问题,就不难理解,这是一个必然存在于现代经济的问题。
人类本质上就是一种普遍自私的生物。
在农业时代,人类养育小孩,是为了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安全保障,让自己老了能有人养,这本身就是一种利己行为。
在工业时代,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加上当前处于和平年代,人类对未来的安全保障是有预期的,人们的安全感不必要通过多生多育来保障。而且在当前人们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对养老的焦虑也没有那么强,自然就对生很多小孩没有那么大的动力。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现代年轻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只在乎自己的高质量生活,才会不愿意生育。
这种说法,我认为并不完全对。
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普遍自私的,是最在乎自己的。
只不过时代不同,这种利己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
农业时代,需要靠多生小孩来保障自己的未来。
而越发达的国家,因为和平和繁荣的经济,人们并不需要靠多生小孩来保障自己的未来,自然就会选择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降低自己的生育意愿。
这是时代的发展结果,并不能因此去苛责当前的年轻人自私。
不管是发达或贫穷,古代或现代,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都是一样的,这同样也是一种 “自私” 的表现,追求自身生活能得更好。
都是在追求自己活得更好,只是因为在不同客观环境下,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生育率越低,越贫穷的国家,生育率就越高。
除此之外,越发达的国家,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受教育年龄也越来越长,这就必然会导致晚婚晚育成为普遍现象。并且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必然导致女性权利意识的提高,再加上现代社会女性能顶半边天,在女性仍然也需要普遍参与工作的现代社会里,生育越多,对女性来说负担就越重,就越需要挤占女性的个人时间,需要女性在事业上牺牲更多,需要在家庭和事业去不停的取舍和抉择。
这种客观存在的土壤,也被很多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来在网络上煽动性别对立,进一步激化这种矛盾,这本身会进一步加剧这种问题存在,把问题更加的极端化。
总而言之,在极端城市化的现代,人们养育小孩的各种成本越来越高,其中包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我是一年前有的小孩,在当了一年的奶爸之后,我是深知当前养育小孩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成本要多大。
生小孩前跟生小孩后是完全两种生活状态,生了小孩之后,基本生活和时间都得围绕着小孩转。
虽然小白的出生,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享受了这种天伦之乐,但不可否认同时也是要有巨大的付出,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幸福。
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写文章,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都比较自由,所以可以在家里工作,兼职当奶爸,这样我老婆还有时间去工作。
就是这样,我们照顾小孩,都感觉有些筋疲力尽。
如果是那种夫妻双方都要每天 996 上班的典型大城市夫妻,养育小孩所耗费的精力更大,也更加折磨。
这才会出现,现在照顾一个小孩,得加上爷爷奶奶帮忙带,才能忙得过来。
这本身也是由于城市化所带来的大城市病,导致的结果。
我和我老婆都是比较传统的人,都不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也知道小孩成长过程中陪伴的重要性,同时我老婆也觉得老了之后,即使经济能力足够自己养老,但也是需要子女的养护和陪伴,多一个小孩,仍然还是多一分保障。
所以我和我老婆都有这个意愿生二胎,但即使如此,我们的极限也就是生二胎,再多肯定是坚决不要。
我们这样生育意愿比较强的都这样,就更别说其他人了。
我们当前的总和生育率在 2018 年是下滑到 1.69,不出意外的话,可能去年的总和生育率会下滑到 1.5,甚至以下。
在人们普遍没有二胎意愿和能力的情况下,我们总和生育率必然长期保持在 2 以下,并且持续下滑。
其实现在人们别说二胎意愿了,很多年轻人一胎意愿都不强,甚至连结婚意愿都不强。
根据过去 10 年的全国结婚登记数据统计,这是一个从 2013 年开始就持续下滑的数据。
如上图所示,在 2013 年之后,我们每年的结婚登记数量就从 1347 万对,一路下滑到去年只有 813 万对。
结婚人数的持续下滑,已经必然导致出生人口持续下滑。
连婚都不想结,或者很晚才结婚,就更别说生两个小孩了,能生一个就很不错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城市化的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就会越低。
这本身也是时代的发展之后,人们的选择更多,不像以前贫穷落后的时候,只有依靠多生小孩才能保障自己的未来。
这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不会因为国家去鼓励生育,就发生改变。
所以,虽然我们当前也面临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但我建议大家也不需要焦虑。
因为这是很难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时代趋势,我们焦虑也没用,还不如在接受这样的趋势之后,多想想为什么,以及怎么办。
所以关于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人口危机现象,包括我们自身越发严重的 人口问题,到底我们是好是坏,以及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还有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
当前关于人口的下滑,普遍存在两方观点,一种认为人口下降是应该的,对我们利大于弊,另外一种是人口不应该出现这样快速下降,会对我们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关于这两种观点,最近在网络上也出现比较多的讨论,甚至争论。
我自己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我认为在未来智能化时代里,由于不需要那么多的就业人口,我们可以允许人口数量在一个更长周期里持续下降,最终保持在 7 亿人左右合理数量。
但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人口数量出现在较短周期里的快速下降,特别是新生儿数量不应该下降过快。由于当前人们寿命整体要提高很多,所以新生儿数量快速下降,是很可能被掩盖在人口缓步下降里。所以,新生儿数量的快速下降,更有可能被人们忽视。
我们如果是用 80 年的时间,将人口缓步下降到 7 亿人,跟我们用 30 年时间,就把人口快速下降到 7 亿人,是完全两种概念,对经济的冲击也是完全两种量级。
并且,虽然从就业角度来说,智能化时代,的确不需要那么多人口。
但在现代经济里,人口也是决定消费市场规模的最基础参数。
在消费经济里,人口 = 市场。
在互联网经济里,人口 = 流量。
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人口的多寡会直接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天花板上限,代表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
所以对于当前人口危机,特别是我们每年出生人口数量出现锐减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重视的。
这种重视并不是说国家层面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就能扭转的时代趋势。
但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整体生育率持续下降的问题,要如何适应这种低生育时代,并化解随之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我觉得才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关于这些问题,限于今天文章的篇幅,我就不单独展开分析。
我会在后天等第 7 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再来跟大家详细分析。
(3)感言
今天是母亲节,所以我是下午就提前写文章,晚上想陪家里的两位母亲过过节。
母亲确实是很伟大的,她们大都是为家庭付出最多的。
一年前我老婆生小白的时候,我是在产房里全程陪护,也是亲眼见证了小白呱呱坠地的那一刻。
所以我也很清楚生小孩对一名女性的不易和艰难。
虽然我是一直呼吁国家层面应该尽快全面放开生育和鼓励生育。
但在当前人们普遍在城市里生活,各种成本巨大的情况下,我通常也不会盲目去建议别人一定要生二胎,要多生小孩,我觉得也不能去指责别人不愿意生小孩。
因为这本身就是时代发展所造就的一个结果,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错。
而且要不要多生一个小孩,甚至生不生小孩,都是每个人自己可以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
不过在当前很多年轻人连一个小孩都不愿意生的现象,我还是想呼吁一下,我们至少应该还是要一个小孩。
我是一个不太容易被外界感情所改变的理性工科男,而且我性格也比较孤僻,比较宅,不喜欢出去跟人交际。
但即使这样,我认为小白的出生还是改变了我很多。
我认为我们的人生,如果没有子孙后代来陪伴,是不完整的。
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可能我们 20 多岁的时候坚决不想要小孩,但到了 30 岁,甚至 40 岁的时候,就会变成无比渴望要小孩。
人总是会变的。
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有后代,等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有很大概率是会后悔的。
为了我们老的时候不后悔,在我们能力和环境允许的时候,至少生一个小孩,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所以看到很多年轻人之前留言说,坚决不要小孩,我也只是笑一笑,也不会去多说什么。
因为时间会改变一切,包括我们的思想。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凡事有利有弊,皆是取舍。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不生小孩,同样也是要结合我们当前实际情况,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取舍问题。
总的来说,我还是希望我们的未来选择可以更加多样化一些,不要走西方资本国家这种大城市病的老路,因为他们这条路从现在看,明显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我们要如何让自己人民活得更加不那么焦虑、能根据自己实际想法,想要生几个小孩就生几个小孩,那样才是一个比较富足惬意的时代。
而不是一个裹挟着所有人铆足狂奔,却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的焦虑时代。
最后,祝天底下所有母亲今天节日快乐!
本文来源 “大白话时事” 公众号,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不怎么关心具体人口有多少,倒是很期待胡编的解读。 飞盘已备好,就等着胡编了。
我们常说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口数据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对于这次发布我觉得有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1、**35 岁以下女性人口数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1985 年之后出生的女性人口数量。这一数据将会决定我国未来 20 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人口数量。或许,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数据,估算出中国人口在 21 世纪的峰值。
2、**60 岁、65 岁、70 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这个数据将会反映出我国目前老龄化进展的趋势。我们应该会看到我们国家老年人口的比例在提升,则反映出我国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均寿命稳步提升,同时也反映了劳动力数量会有一定下降。
3、一线城市、全国重点城市(新一线)、省会或强二线城市的人口。这个数据如果可以看到,那么可以反映出人口流动问题。我们的绝对人口或许在未来的增长会放缓甚至下降,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越来越卷了,因为我们的选择变得高度集中。比如当老师就去深圳,选调就去成都,江浙沪。个人预计,部分全国重点城市(即最近的一些网红城市)人口可能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增长。一线城市当中的广州和深圳,人口也会有一定提升。
上面的三个数据是我所关注的数据。同时这三个数据会影响的东西可能有方方面面。下面稍微提一下:
1、年轻人口所占的比例,将会影响教育行业的发展。
2、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将会影响医疗行业的发展。
3、人口的流动性,将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房价。
总之,这一次的数据公开,至少未来 5-10 年的发展会受到该数据的影响。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相关著作,迎接七普数据的公开:
1、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1]
2、大国空巢 [2]
3、空荡荡的地球 [3]
4、人口原理 [4]
5、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 [5]
前三本基本上都是论述人口减少的种种危害。第四本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后一本为全面介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书籍,了解过往的历史。
阅读完上述五本书,或者 1-3 选一本,4 和 5 都阅读一下,基本上就可以一个较为专业的眼光来迎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了。
警惕西方国家打马恩牌。
分享一篇文章。由于笔者不是统计专业且数学不好,无法对引文作者的研究方法做出评论,对得出数据进行考证,因此仅供参考。原文来源及作者 ID 文中已有。
这个话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多说什么,笔者在此只反驳一种我见过很多次的 “现在人已经够多了,减少不是更好吗” 的观点。这种观点无疑是形而上的,只看到了人口的减少而没有看到这是整个人口结构的灾难性变化。现在的人口是在负重前行,一旦开始减少,那就如同雪崩一样愈演愈烈,几乎是不可逆的。到那时候再觉得人少,就已经晚了。
人口问题是几乎所有 Der kapitalistische staat. 的问题。拒绝生育,这可能是 Proletariat 代价最小的一种反抗方式了。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Workers of all lands,united! 欢迎加入我们 813209307。
不管结果如何,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可以关注一下 5 月 11 日发布的七普一号公报内容相比六普一号公报内容多了哪些部分,使得发言人称由于增加发布内容导致延迟发布数据。
(按照时间先后,七普的工作日程表,和 11 月 2 日晚上新闻,以及宁局长之前的发言都提到七普是 2021 年 4 月开始发布数据,所以毫无疑问是推迟发布了)
埋伏二胎概念股啊!(本回答不构成投资建议)
当然,有点马后炮了,这时候埋伏可能已经晚了,大家还是别进去当韭菜。
总的来看,生育放开是趋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想生又生得起的大部分已经找方法生好了;
不想生的还是不生;
想生又生不起的,还是生不起。
比起出生人口的绝对数量,人口结构的转化,更应该引起重视。
不过,或许我们压根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产业结构加速转型,低端产业链外移到新的世界工厂 “越南”,AI 及机器人替代大多数低端岗位,劳动力大量转向服务业,包括养老产业等,朝着一个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向。
虽然我们是未富先老,但是我们是十年走完了别国数十年的路,产业转型有什么道理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呢?
历史名画《5 月 11 日公布七普数据》
1995-2005 出生的女童人数,决定 2030 年前后出生人口上限。
育龄妇女人数对生育的制约,无法通过任何政策调整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的改变。
结婚率离婚率计划生育等都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调整,但能当妈的育龄妇女人数不能短时间内调整。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上次猪肉涨价,但是生猪出栏数量没有在下一批马上暴涨,因为可繁育小猪的母猪数量不够。
我接触的女性第一胎生育年龄,一般是没上过大学的 20-25,上过大学的 25-30。就算想攒点育龄妇女,攒个两三茬就好几十年了。
已考证,不是假的。另外再贴一句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出处同上
我看到不少朋友提到了分配问题。那时的解放区相比旧时代的明显特征有两个,一是解放了生产力,二就是改善了分配关系。当下,我们的生产水平早已远远超出过去,那么如果搭配合理的分配方式,是否可以继续养活更多人口,而不是被 “人口问题” 逼得限制增长直到陷入停滞乃至负增长呢?
等公布了就继续更新,在等长表。
我最关注的其实是在 80 年代 - 90 年代的时候,男女出生比例特别悬殊的问题,之前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时候,我以为这个悬殊的比例是因为胎儿性别鉴定导致的减少,直到看到两次普查的数据。五普和六普网上都有数据,结果六普里女性 10-19 岁人数比五普里 0-9 岁多了千万,男性也多了大几百万。这个区间就是 90 后。80 后的数据差距不那么明显,但也十分可观。
我可以理解为这个年龄段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户口的 “黑户” 在六普前重新上了户口,而不是什么有丝分裂,性别比例也降下来了。中国有 1300 万的黑户(六普公布),这些黑户在 6 普后才全部上了户口(2017 年)。七普阶段这批人已经是 20-29 岁了,所以这个性别比应该就是比较客观的比例了。
类似还有 85 后的两次分布,各加十岁对比。85 后也有相当多的黑户,六普比五普多了 200 万,但女性多了 300 万,男性少了 100 万,这这有丝分裂加性转换?开玩笑的,应该是这个段里有人死亡了,但死亡的人数还是比黑户少。可想而知这个户籍人口和实际人口的差距了。
月老实力不行了,现在是财神爷接管了
人口根本不少,别被骗了,只要还有公司只招 35 以下的,就说明人还是太多,咱们换个角度想,只要生育率持续下降,再过几年公司就开始招 35 岁以上的了,岂不美哉
为什么要天天强调人口,争人口第一有什么用,争全民福利第一不好吗?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生产力不断提升,可人们反而越来越忙了,几个人开的网店每天可以服务几十上百人,一个几百人的工厂每天生产成千上万件商品,平均下来每个人的生产力可以服务几十人上百人,但工作时间不但没有减少,像 996、127 层出不穷
虽然说我们受到的服务也增加了,假如一个人平均每天服务 100 人,受到 30 人服务,那么剩余的服务生产力去哪里了?(狗头)
哦对了,关于养老,私企员工很多都是按最低 1800 左右交,也就是说,退休后每个月只有 1k 哦
人口普查不可怕也没什么问题,这么多人期待这人口普查出大问题,这才是个问题
哦对了,最近很多地产打电话叫我买房,你们说说现在是不是接盘的少了 (狗头)
从前:养儿防老。
现在:为什么我的孩子要经历我的苦难?唯一在出生时赢了一次,但我后悔赢了 (狗头)
其实各种数据断断续续地已经知道了
我只想看看会以什么样的描述方式表达出来
好好体现一下汉语的博大精深
猜想:
人口普查又不是数人头那么简单,2019 年四季度已经开始准备摸底数,到现在一年半。
期间,社科院智囊团首席从研究债务周期的李扬换成了研究人口经济的蔡舫。
2020 年因为疫情乱入,打乱了()布局的节奏,拖慢了一些进度,
但新一轮紧信用和去产能依旧在去年四季度开始,且作为 2019 年 8 月陆家嘴讲话后管控影子银行房地产问题的后手——房地产融资三道红线、重点城市土地集中供应等系统性补丁依次启动。
再结合 4 月 30 日的政治局会议公告释放的信号…
5 月 11 号这个人口普查数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骰子已经掷出。
补几句: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军队 + 泛体制内的大量国企在编和不在编的雇员 + 规模以上企业雇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可以理解为古代王朝的 “登记在册” 人口,这部分数据相对容易掌握。真正需要靠人口普查来摸底的,是 “没有登记在册” 的人,尤其是流动人口,甚至包括一些“黑户”。
这里面有很多衍生问题,比如蔡舫关注的问题之一:2019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 12.6%,其中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在统计意义上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显著高于城市,根据 201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比城市高出 31.2%——他关注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高龄老年人口和失能人口规模扩大后劳动力短缺成为新发生贫困现象的重要诱因。
1 是否会继续推进吸引留学生,开放工作签证,发放中国绿卡,重新承认双重国际,推进移民政策
2 是否继续托房地产的市
3 是否继续忍耐网络上的男女对立
4 有房地产市场化这个前车之鉴,是否继续学前教育市场化,是否继续推进养老市场化,是否推进医疗市场化
5 按照目前的速度,汉族人口降低到全民人口 50% 的时间点,穆斯林人口超过 50% 的时间点
不会有什么特别超预期的数字。
未来人口下降是一定的,但人口下降不代表人就值钱了。
有些人幻想打工的少了,就能涨工资,工作就能轻松一点。
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国内人力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人力成本继续增加,企业就会更多自动化生产,更多资本外移。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现在务工难和招工难并存,以及超时工作越来越普遍。
劳资双方还在使用各种合法以及不合法的手段,艰难维持着整体脆弱的平衡。平衡能坚持多久,难以预料。
有一句话最近很流行,**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对自己的未来却很不乐观。**这句话完美概括了当下年轻人的心态,这句话也可以从侧面反应目前的人口问题。
七普数据难看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预防针” 已经打了好几次了,出生率下降是肯定的,人口是否负增长不重要。结婚率离婚率更值得关注。
关于人口红利,如果这个 “红利” 指的是廉价劳动力,那人口红利确实在减少,如果这个 “红利” 指的是建设国家所需的劳动力,那大可不必担心!去年公安部的户籍增加是 1003 万,咱们取个整儿,再除 2,够极端了吧?也就是剩 500 万,哪怕只有这个出生数量,“建设国家”也是绰绰有余的。我们一直以来担心的是人口结构,具体说是老年人占比。
我们总用日本做比较,他们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但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挺过老龄化,而我们却没有,所以我们只能靠增加新生儿来平衡,我们也会面对未富先老的危机。国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政策的鼓励,实质的补助(比如直接发钱)并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再说国家已经没有闲钱了。
日本靠吃老底顶住老龄化,而我们则要用血汗渡过老龄化危机,比如延迟退休,比如大多数人长时间工资的横盘,比如楼市的高房价,这是没办法的。
不过大家大可不必担心一些极端情况,有砖家通过计算预测韩国是第一个消失的国家,这是不可能的,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我们也一样,会好起来的,只是你我看的到吗?
已经公布了。
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吧:
723339956-688438768=34901188
以上
挺好的,让我看看 90 后三千万光棍的数据是不是真的。
再看看是不是有人又在忽悠 00 后,10 后有三千万光棍。
稳中有增,前景光明,背后原因则令人暖心。
老婆催着要买房。打算等 511 之后再做决定。
可转债又有点炒作的倾向了。
明天股市房地产和二胎辅助生殖,二选一,买定离手
曾经的我并不在意人口普查的数据
而今的我真的无比关注这个数据。
我觉得这个数据会颠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会给我看到的世界带来冲击和震撼
期待,非常期待
我都感觉我只要回答哪个关于人口普查的问题,哪个问题就会被限流,再这样下去我都成限流区答主了。以下是我之前在另一个镜像问题的回答。
…………………………………………………………………
人口普查包括哪些内容?短表分为住户项目和个人项目,住户项目包括:地址、户别、本户应登记人数、本户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出生死亡人数、住户类型、建筑面积、房间数量等。个人项目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受教育程度等。
就这些数据来说只要是上门登记的都可以做到相对准确,在有公安户籍数据的帮助下,及时有一部分未上门登记也依然能保证基本的数据准确性。那么这些数据哪些是对我们的生活有切实影响的呢?
一、适婚人口性别比以及适婚人口数量。这关乎的不只是个人找对象是否困难这么简单,更关乎我们以后的人口政策如何实施的问题,假如我们希望人口增长,抛开生育意愿等因素,这就是最基本的数据依据,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每个年龄段的受教育程度。互联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读本科以后你就超越了中国多少人等等这样的鸡汤文,一回到现实就感觉内卷严重,不管考公还是考研等等都感觉竞争压力极大。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竞争是发生在同段位上的,我的母亲只有初中学历,但现在她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我的学历再高也不会与她这个年龄段的人构成竞争关系。因此想了解竞争的压力大小,更应该关注的是同年龄段的受教育程度。
**三、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这个问题已经被人说烂了,这里不说养老和延迟退休的问题,这些都只是衍生出来的问题之一。最重要的是人口结构会影响经济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剧烈变化都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假如我们真的有以每年百万计出生人口的下降,那么必然导致需求侧的剧烈萎缩。最先受影响的就是婴幼儿、教育等产业,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这些行业会越来越内卷,而为了维持行业的利润,教育成本反而可能更高,因此会造成养育子女的成本抬升,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人终究会成为稀缺品。
**四、你所在城市 / 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这点对于要选择在哪置业的人尤其重要。就个人来说,本人长期看空三线以下城市的房价,但这不意味着只要是三线以下城市就不值得置业。有些城市虽然处于三线以下,但也可能有不错的发展潜力,只要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就值得注意,尤其是那种有大量外地老年人流入的城市。
暂时先写这么多,第七次人口普查应该是所有人口普查中最受关注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鹅城的百姓应该关心鹅城的人口,鹅城人可不都姓黄。
赢就完事了,我们中国总是能赢!都是美帝国主义者的阴谋
第一个,当然是出生人口和人口总量。不过统计局已经吃了定心丸,2020 年人口依然保持增长,不过具体出生人口多少,下滑了多少,我预计比较难看。可能只有 1200 万人。
第二个,看看之前的数据能否对得上。每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和普查数据,经常有不一致的地方。上次居然是以统计数据为准。实际上,普查是质量最高的统计方式了,应该以普查为准。
第三个,看看人口结构,这可以用来推测未来的死亡人口、老年人口。从育龄女性,也可以推测未来的人口出生情况。
总而言之,以前经常说啥千年大计,在我心中,只有人口是千年大计,一旦趋势确认,很难扭转。而这会影响消费、养老、房价,可以说是经济数据中最重要的一个。毕竟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就靠人口和资本了。
最后,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额,和知乎内容不重合,凡是关注我的,都发财了。
我是时代之,一个_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 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 “时代之”。_
看情况就是了,具体多严重到时便知。
肯定只有严重和很严重之分。不会出现其他。
转一个帖子,国家只喊话赶紧生孩子,就跟只喊话房住不炒一个效果。
实际情况是孩子越生越少,房价还是越来越高。
核心城市还是大范围上涨,举一些个别下跌的案例有意义吗?
尤其最近关注到的土拍新政,一年分三个时间集中供地,这什么意思?拍卖吗?
房产商都害怕抢不到地,地皮的溢价率进一步提升,最终结果就是房价继续升高。
房价上涨之后,普通人开始有反应,又一轮舆论说房价涨的太快,然后开始出调控政策,限制备案价。
温水煮青蛙。
等到已经接受了这个价格之后,再次出台新的举措,或货币政策,或信用政策抬升房价。
最终收益的永远是卖地的,开发商没之前好过,买房子的人也不好过。
期盼房地产税的出台能降低房价,那是不可能的。
房子能租出去,成本必然回转移到租客身上。
0000
从日本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人口是在往大城市集中发展的。
像国内,又何尝不是如此,四五线城市的房子卖掉,去置换更为核心城市的房产,这场游戏。短期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居住是刚需,年轻人努力努力赶紧买。
早晚要买,早买比晚买好。
就是不打算买算我没说
大家在乎这些数据吗?不在乎,只不过想要国家遏制一下房地产,让大家能够安居乐业。
各种营销号,up 主,自媒体从业者,房地产中介,股票基金销售,各种教辅机构已经摩拳擦掌了,估计稿子和文案都做好了,只等数据发布往里边塞数据转发就行了。明天微博朋友圈知乎 b 站抖音各大平台会突然冒出一堆人口专家各种解析,告诉你未来的人口和经济走向,同时贩卖点焦虑告诉你要买房了,要买基金了,要努力学习买课充电了。
赢了!
自从前些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小老板说 “街上四条腿的狗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后,对于人口红利这个词,我是特别厌恶的。l 另外我好奇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匿名回答
当孩子迟迟不告诉考试成绩,他其实已经告诉了。
查了一下 11 号是三月三十,比当初四月上旬提早了整整一天。
我认为这个数据是非常好的,一开始就没必要这么拖延叫人想入非非……
该关注什么很多答主都说过了
我想说的是另一点,我看很多楼主说这跟普通老百姓没一毛钱关系,哪怕老百姓关心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就跟我们普通人之间有很多人会夸大某某官员的官大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公务员全称是**公共服务员,**这长那长本来跟家长是一个属性
这里是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然,实际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是我们不期望改变现状么?但凡明一点事理,想要改变现状,就知道越这么自我隔离、逃离政治越是没用的,必须尽力去参与,慢慢影响更多人、下一代人,才能渐渐地改变
……
总不能在某一天
马列毛处处可见,又处处不见
好耶,这个国家什么都好,就是人太多了,希望人口快点降下来。
各位,都看过来!
我来预测一下总人口吧,应该不低于 14 亿。
看!满!离!
看多胎概念股是否会爆发
PS:今日大盘不咋的,大宗商品和婴幼儿消费板块大涨,看来市场预期放开多胎政策了
主要看各方面赢的有多麻。
现在 996 你们不开心,到时候 007 了你们就会主动要求 996 了,90-10 这么惨要拼命工作去补窟窿
1. 人口结构
新生儿族群分布
适龄生育人口分布
实际生育人口年龄
结婚率,初婚年龄
各城市人口年龄分布,流向
农村人口情况,农村人口年龄分布。
如果农村没有年轻人口,或者按照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地铁定是没人种的。
五一刚回来趟老家,石家庄赵县晋州附近农村,主要是果树,现在租都租不出去,村里种地的都是上了岁数的,年轻些的不是做买卖就是出去打工,都不种地了,等我妈爸他们那辈儿人干不动的了,感觉就彻底完蛋了,果树不像小麦玉米水稻这些粮食作物,果树是一年四季都需要打理的,而且都有时间窗口,数花、数梨、套袋窗口期都挨着,前几年雇人是一天 100,后来涨到 180,再后来 200,现在直接按小时了,一个小时 20,就这还雇不到人。200 一天可以不上咱们的工作时间 8 小时,早上 5 点多干到 11 点,下午 2 点到 3 点开始干到天黑(中午天热)。大概 10-12 个小时,夏天到中午热的活是真没法干。
梨树:打药、数花、数梨、套袋、采摘、包装都需要人,冬天还要给数剪枝。
葡萄:打尖、绑丝,循环着来,直到长到三层架或者 5 层架。冬天要剪掉葡萄藤防冻,然后人工埋土里、春天再挖出来,都是力气活。
苹果:和梨树差不多。
桃子:这玩意也需要数,而且果子采摘窗口期期贼短,大量集中上市、树上长时间长了变软就无法运输了。
水果现在也卖不上价,去年藁城疫情,冷库库存水果到现在没卖完,运出去人家一听疫区的都不要,不知道咋想的。一箱梨 30-32 斤,价格现在也就 30 左右。包装费制冷费是死的,15 左右,占了一半,一年除去水、化肥、农药,不挣钱,2 人辛辛苦苦搞一年还不如我在北京一个月的收入,累死累活的。
地点:石家庄晋州赵兰庄
PS: 感觉南方水果香蕉也好不到哪去,五一回家,香蕉 10 元 6 斤 (合 1.65 一斤),果品不好的 7 斤,一大把香蕉 6 块多,这可是河北农村,北方的农村,不知道在南方出库多少钱,落到种植户手里又是多少。
另外,五一回北京你猜超市香蕉多少钱,4 块一斤, 是我们那的 2.4 倍,石家庄离北京不远吧,差价都让房价吃了。
汉族人比例越来越小,新生儿越来越少,这个俩数据最可怕了吧?
居然回答里面很少关注死亡人数。
我个人更加关心目前的每年死亡人数。
我觉得这个作假,比出生人数作假更容易,更有动机,更加难戳穿。
比如:我觉得 2015-2019 年,死亡人数可能低估了。
2020 年普查,可能从 980 万提升到 1150 万左右
类似的提问,应该合并啊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将于 5 月 11 日公布,有哪些数据是值得期待和分析的? - 知乎 (zhihu.com)
谈中国房价绕不开一个东北小城鹤岗,其实谈中国人口或者东北人口,同样可以说鹤岗。
我的一个鹤岗亲戚跟我讲,他上高中的时候高三一共 17 个班,每个班都 70 多人,前面顶到讲台,最后一排靠墙。前后排之间经常会因为你往前一点他往后一点这样的小事打架。现在他儿子上高中,一共 9 个班每个班只有 50 个人不到,鹤岗人口流失到什么程度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东北这些年的人员一直在减少,除了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年轻人出走外,东北的不宜居也是人们想要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说的就是东北,而且一到冬天常常是雾霾锁城。因此有点条件的都想方设法离开了。特有钱的人都移民到美加澳新了,次一等有钱的人也都搬去东四省了。
除了有钱的主动搬走,没钱的也在以另外一种方式离开。比如家里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八成不会回到东北找工作,而一旦他们在外地工作稳定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后,他们的父母也几乎会跟着出走。
另外东北的生育率近乎全球最低比日本还低只有 0.61 而日本则是 0.68,这还是日本老年人口比东北多的情况下,如果只算生育人口则差距更大。
那如果放眼全国事情是怎样的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 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为 1786 万,17 年 1723 万,18 年 1523 万,19 年 1456 万,每年以不到百万的数字连年下跌,但是注意 19 年这 1456 万新生儿里面 57% 是二胎,而到了今年估计是有能力生二胎的都生完了则出现了一个堪称恐怖和惊悚的数字 1003 万,新生儿人口断崖式下跌,其中男孩 529 万,占比 52.7 女孩 474.5 万占比 47.3。男女比例 105 比 100,男孩比女孩多出 53 万,不要奇怪事实上在自然出生比例上男女比例就是 105 比 100,这是因为含 y 染色体的精子较小,受精几率较高。中国的 3000 万光棍男同胞还在以每年 50 万的速度增加就问你可怕不可怕。
这些年我们摸着苏联过河,摸着鹰酱过河,在人口这事上终于可以摸着日本过河了,且说日本总务省 8 月 5 日公布的日本人口数据截止 2021 年一月一日,日本国内共有 1.2427 亿人口比前一年减少 50 万人,这已经是日本连续 11 年人口负增长,但是相反的是大东京都市圈却是人口连续 24 年增加,今年达到恐怖的 3700 万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 40%,所以东京的房价并没有降多少,但是日本的整体房价已经 24 年连续下降,在县城和农村地区已经出现大量房屋被遗弃的情况,粗略估计有 850 万套空置房屋无人居住。
据统计 2018 年每 1000 人就有 154 人放弃继承父母的房产,这是因为如果选择继承房产需要缴纳一笔房产税,但是如果继承了房产卖不掉也租不出去则意味着继承了一笔负资产。基本人口连年减少带来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租房的增多买房的减少,即使是大明星如石原里美在日本也是租房子住的。
最后说回人口减少这个事,这些年除了个别莫名其妙的地区如埃及和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外,全世界的生育率几乎都跌破人口增长红线的 2.1,这其中甚至包括印度的十几个邦和非洲的核心城市群。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引用一个暴论,在这个时代里,平民绝无可能团结起来通过暴力的手段进行财富的再分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利益集团的后代无法剥削自己的后代。并把培养后代的支出用于自身享乐。
农村大龄男女青年在城市独居问题,人口空房率,人口分部南北差异,人口年龄
房价还是太低。
朋友圈中介都开始转发明天公布后房价会暴涨了。
第二天就是汶川地震纪念日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不存在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下一步,积极应对 xxx,加大 xxx,建立健全 xxx,完善 xxx,促进 xxx 发展。
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现代资本家的两大剥削手段,房地产和金融。马云要是成功了,未来压在人们身上的大山就是 30 年的房贷和数不清的消费贷两座大山。
共产主义才能做到生产——消费——生产扩大——消费增加——生产继续扩大的无限正循环。这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方向。
资本主义模式下,生产——消费——生产扩大——消费减少——生产减少——消费萎缩,公司倒闭,然后社会崩溃,再来一轮。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关键的区别就是在于生产扩大后这个环节,也就是生产力提升后,是否向人们分配发展红利,
出生率下降,内卷却持续升级,想知道人少资源多的红利何时会出现?
我不生也不想结婚,已经够累的了。
更不想把孩子带到这世上,不想让孩子再过一遍我的卵蛋生活。
农村常住人口数量。
未来十到二十年,农村人口可能不足五千万甚至更低,占人口总量不到 10%。这次人口普查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农村人口过亿的统计。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员应该维持在千万级别,最多也不应该超过两三千万。比这个数字再多,就是对生产力的严重浪费和严重阻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的肉比中国的便宜一大截。因为我们的种植业成本太高,畜禽的养殖原料最终还是得追溯到种植业。
所以就这一点来看,人口增长下降并不能导致人口红利的消失。
你家孩子上个月期末考试卷子就发下来了,这个月才敢拿回家给你看,那么你觉得这个卷子里面有多少东西是真的,多少是假的。
眼光不要放在国内,多看看国外
你这个年龄每天不看一个小时观察者网你睡得着?
有能力生的让他多生,增加人口挺简单。
猜测结果:总数略有增长,人口结构目前较为 w 定,儿童人口 wen 步上升只是上升幅度稍小(改为小幅 xiajiang),(不过)有关 XX 已经在实施,相信很快就会改变,至于普通担心的严重 XXX 并不存在;性别比基本平衡,只是局部地区有点失衡,下一步将扎实推进相关工作;老龄化确实存在,但不必过于担忧,将会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 XX,人口情况基本面较好,有些局部小问题,将会积极改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国现在 14 亿人口,你希望中国多少人口最理想?
按未来人均预期寿命 80 岁算,维持 14 亿人口需要每年新生 1750 万人。
按国家统计局数据 00 后每年新生人口大约在 1600 万上下,不过统计局数据与教育部的数据有点不太一致,现在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小学生入学率在 99.6% 以上,按教育部统计的每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前推 6 年看,是要比统计局的新生人口多 100 多万的。我个人比较相信教育部的数据,这个毕竟是每年一个个点人头数出来的数据,要比统计局准一点,就是相对滞后了 6 年。
2017 年放二胎形成了一个生育小高峰,年出生 1723 万人,之后 2018 年出生 1523 万人,2019 年出生 1465 万人,算是急转直下。现在普遍推测 2020 年出生人口会在 1300 万以下,静候 11 号 7 普数据出来是多少。
我知道,网上对人口问题特别关注的人绝大部份是喜欢人丁兴旺,希望人口越来越多的,一旦人口减少会有严重的焦虑。
其实我也希望中国人口越来越多,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的领土面积不再是现在是 960 万平方公里,而是越来越多,领土面积的增长速度要跟得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事实上中国人口从建国初的 5 亿人口增长到现在 14 亿人口,而领土面积一直停留在 960 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是在严重拖后腿了。
特别是随着建设用地的年年增长,耕地面积被侵占,18 亿亩耕地面积红线汲汲可危,粮食安全问题也是让我焦虑的很。
相对于新生人口减少的问题,我觉得国家领土问题,民族生存空间问题同样重要。甚至我觉得新生人口减少是对人均国土生存空间减少的一个自适应过程,如果国土空间一直被制约,那么人口总量肯定会达到一个上限。
但是如果国土空间不受制约的话,人口总量的增长才是健康的,大家觉得呢?
都说数据要崩了,呵呵
我谁都不信,我只信统计局
终于公布了,14.1 亿人,我预期是 14.03 亿,上下浮动 100 万,这个确实超预期了。
我不想说快马加编之类的废话,没有意义。
最近看个关于二战日军谎报军情的回答,大概结论是这样的:不要看战报中的胜负,要看战争发生在哪里。比如说日军一直在大胜,从夏威夷一直胜到了日本本土,他就算胜的再厉害又能怎样呢?
我想还是再关注一下后续的政策吧,如果最近一年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住房补贴、生育补贴、严厉打击职场歧视、切实改善职场环境等措施,那就可以确定人数确实是变少了——这就是战线,如果人数一直增加,但战线却推到了鼓励生育上,那加编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没有,那说明生育形势还没有那么紧张。
总之,不急,再看看吧。
你们天天念叨新生儿比例低……
可是好几年前你们可不这样想,都在期待人口降低,有的期待 6-7 亿,有的期待 8-9 亿……
新生儿数量不降低 (一对夫妻只剩一个的占多数情况出现),在人口存量已经这么大的前提下怎么降低总人口数量?
假设社会平均年龄 80 岁,一个人的一生约 1/4 幼年、1/4 老年不是很正常么?
这么算下来 25% 的老年人比例不高啊!
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你们口里的老龄化社会了?
按照当前人均寿命,想要保持老年人比例刚好卡住 10%,每年需要新增多少新生儿你们算过么?生这么多人的口粮,生存空间,你们给出么?
(PS 网传日本人均年工作时间只有 1800 多小时,大约就是一周五天,每天 8 小时,一年 225 天工作水平)
换算 996 就是一年约 3722 小时。007 只按 14 小时每天计算,一年也就是 5110 小时。(网友调侃:就这工作时间和量,gdp 能不增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光给奶牛吃不足量的草,还想奶牛疯狂产奶,合着你来做个示范,先生两个三个娃做做表率呗!
扩大耽美文化影响力
全民腐女化,内部消耗过多男性
我的基金是不是要完蛋了?明天要不要出手?脑子有坑买了房地产,,,
从我的角度提一些拙见吧,欢迎友善探讨:
1. 全面开放人口生育限制;
2. 开放非婚生育限制;
3. 扶植为大龄女性提供冻卵服务的企业机构,并给予冻卵行为一定补贴;
4. 提升家庭主妇 / 煮夫的社会保障,尤其是离婚时的财产分配优势;
5. 社会媒体宣传中,提升家庭主妇 / 煮夫的社会地位,提倡将其视为与在外务工角色平等的一种职业,应获得与务工角色平等的社会尊重;
6. 出台生育补贴政策;
7. 完善家庭主妇 / 煮夫的养老机制;
先想到这些,欢迎大家补充~
统计局辛苦了。
说实在话,数据是多少,在很多人心里可能已经不重要了。
明天会有一堆 “专家” 出来解读这些人口数据。我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说说同一个数据怎么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我们先看这么一组数据:
1982 年,中国 15-65 岁劳动力的数量是 6.25 亿。
到 2013 年,中国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 10.06 亿。
31 年间,劳动力人口增长了 61%,而同期名义 GDP 增长了 97.8 倍。
这个数据却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一是,劳动力增长的因素对 GDP,也就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0.6%(0.61/97.8)的权重。
二是,劳动人口 61% 的增长,可以带动经济 97.8 倍的增长。所以人口数量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两种说法的?
老冯我说说我的看法。这两种提法都是线性外推的结果,都比较片面。
比如第一种提法,按照他的逻辑,2013 年之后,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萎缩,GDP 依旧在上涨,难道就能推出适龄人口下降,反而能够推动 GDP 上涨的结论么?
第二种提法,其实也有问题,虽然承认人口的价值,但是按照适龄劳动人口 61% 的增长,带动 97.8 倍的经济增长,那么适龄劳动人口在 2013 年的下降,是不是应该带动经济总量的快速萎缩?
事实证明,也没有。
我们应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 2021 年,适龄劳动人口的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七普数据,并不是一个绝对数量,而是几个趋势:
第一,适龄劳动人口在一二三产业间的占比情况;
第二,城乡实际居住人口比例;
第三,男女比例情况,适龄婚育妇女绝对数量和发展趋势;
第四,不同受教育阶层的人口占比情况;
第五,主体民族占人口比例增减情况。
更多的消息,我们还是等明天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之后再细说。
我是老冯,一个紧盯经济数据的博士。如果你觉得上边的逻辑你还认可,欢迎关注我。
希望不要出现负增长,一旦开始负增长这个势头不是取消计划生育就能止住的。
年轻人肩膀上两个大山,一个买房,一个育儿,以后还会有一个养老,必然年轻人生育欲望会下降。
国家如果要走强权路线而不是加拿大北欧那种福利国家路线,人口结构问题可能是中国未来发展力的一个薄弱点。目前也不像是可以像美国靠着移民来补充年轻人口的样子,最终估计也就只能靠多生小孩。这种隐患就是典型的灰犀牛,明明都知道会发生,目前为止还是视而不见的态度,希望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开始解决。
我们赢了没有?
可不敢乱关注(逃
[
为什么迟迟不公布《全国人口普查》?14 亿人参与的大项目
波多野猫叔的视频
· 2.2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74762366110965760)
最近呢,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一推再推,原本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定在 4 月份公布,但到了现在迟迟没有公布!不过好在今天国务院办公室会说了,会在 5 月 11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群众的就开始起哄了,有人就这你还搞个预热?是不是数据一定很难看所以才一直拖,还有说数据造假需要时间、害怕真实的人口数据会引导房价预期,其实这就有点想多了,
但你说连普查部门自己觉得数据难看的太离谱是有可能的,猫叔发现很多群众是希望人口少点的,说城市不污染了,以后工作是不是都好找了!其实这就有点一厢情愿了,其实他真实想的是在如此繁荣的城市中自己不再被内卷、不想这么竞争激烈了,其实换句话说就是爷不想努力。想在原有的条件下增加自己的生产率,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城市活力和繁荣程度是和人口密切相关的,只有人口在位城市才会更加的繁荣,这逃不开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而另外一个人的收 入是另外一个人的支出。支出的减少就会导致更多人收入减少,企业都干不下去了,你还哪来的工作好找啊?
其实不管如何,大家此前都是不看好这次人口数据的。我们来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9 年中国出生人口 1465 万人,出生率仅为 10.48‰,比 2018 年下降 0.46%,
甚至比毛子 15‰的出生率还低近三分之一。其实人口的事不只是群众吃瓜关心,我们的上层更是关心,原因有这么几点。
我们从 2001 年到今天的数据,老龄化加剧,而新出生人口不断下滑,那么这个就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退休养老的事,退休金资金池严重不足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一直在竭尽全力鼓励生育,甚至也有延迟退休的计划,甚至已经再路上了,现在甚 至连未婚生育都开了路灯。
你说这么为什么?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退休金其实就是三个年轻人的养老保险供养一个退休老人的规则,这种模式只要在人口不断增长中才能得以实现。而我们面临的很有可能就是日本的困局,甚至是多数国家已经在面临的困局,那就是越是发达国家人口就越是进入下跌趋势无法反弹,反而是不发达的国家孩子遍地跑!
但你会发现依然养不起。所以自己舒服还是让别人舒服的活着,大多数人越来越的多的选择让自己活的舒服点比较重要
别总是说了 9 年义务教育,但又任由外面的教育机构野蛮生长,发生内卷,为了让孩子上学家长都被逼疯了。不过猫叔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行动,学区房未来一定是一个必要取缔的地方,现在这么说估计会被喷,但是我们留着欢迎回来挖坟。
其实通过调查美国的婴儿潮爆发期间,不是给予了自由而是施加了管制,比如堕胎非法,那么自然人口也就上来了,不过这里面仍然有个 BUG 那就是低端人口不断生育,
让弃婴和无户口的黑户大大增加,反噬了美国的治安系统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
你说把房价降回去,人家 17 年后高位买的,谁给他说房价要回撤他会跟谁急,他已经不敢想降价后它会损失多少了?。不过大可不必担心,
我们上面的策略大概率是用多年的时间不涨去换不暴雷的空间,毕竟房地产直线跳水会危机整个债券融资系统,同时牵连整个金融系统。这和我们的维稳经济的大趋势不符,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未来房地产何去何从,其实还是会会回归消费属性,买来住可以,但投资它的增速不超 7%, 基本就是赔钱了。
这个事不由得让我们反思,未来生育率不管是增是降,人口普查的结果如何,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未来,未来能够确定事就是老龄化。慢慢老去的 60 后 70 后 80 初是人口密集的区间,那么这批人在不断的在变老谁能抓住养老这个趋势也必然是一个站在风口上的猪。所以多想想该为这些人解决什么问题和痛点就是你未来最大生意的所在。
1:数据虽然在 11 号才出结果,但猫叔大胆猜测新生人口大概率还是降低的,但即使是增长或是平稳,我们也应该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毕竟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人是经济体中最大变量,如果没有人消费就会减少支出,中国目前在从生产制造国过度到消费加制造国的双轨国家,所以人口必然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远比想象的要困难,不仅要引导预期,还要更多的去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痛点,如果他生活的已经很不幸了,它更不可能让小朋友来到这个世界。
2:未来巨大生意就蕴含在老龄化的端口,一批老龄化经济被动的会让某一个行业迎来觉醒的机会,但要注意的是:老龄人口往往也是消费潜力最差的时段,毕竟上岁数需求就变少了,
吃不能能喝喝不了,打游戏眼花,而此时它的需求就是能多活几天,那么你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和产品输出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吧,我是波多野猫叔。
关注猫叔的知乎号:
[猫叔的宝贵遗产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167237278790930432)
真是千呼万唤使出来啊!
在人口以及人口结构的问题上越来越敏感的当下,明天这组数据估计会有深远影响,尤其对于产业调整以及投资方向。因为,要知道这种人口变化的趋势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改变的,而是可能一代人两代人之后的事情,也就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改变这个趋势。所以,对于敏锐的资本家们,数据以及趋势就是未来投资的方向。
你们发现了没有社区免费的避孕器材已经不再补货了~ 手动狗头
一切都在稳中向好
责任全部都在美方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分配问题必须要解决好,这是问题的核心。
前一句是宪法所明确的国体,后一句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我看谁敢删除。
少子化说明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责任感的一代人,能清晰认识到自己、社会、时代的现状,并且不把这种现状强加给下一代
事实上人类的存续并不需要很多人口,但这与是否消灭现有人口无关
补一个可能有点意思的
是否实事求是。
为何延迟公布?
其实在这一个时候公布不公布也都是无所谓,大家也差不多都是能够猜到结果;官方之前所说的四月份上旬的公布一直拖延到了今天才公布的,大家心里面也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再加上官方不断的放出来试水的消息,心知肚明。
我想要关注的几个信息就是:男女性别的比例、民族结构的变化、年龄金字塔的变动情况以及相关的人口信息(出生以及死亡的人口、人口增长率以及变化的人数、人口的总量)。
为什么选择在 5 月 11 日发布?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
5 月 11 日是农历三月的最后一天,发布时间不仅没有逾期,还赶在了四月上旬之前,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感谢数位朋友邀请,在此一并谢过。
这个问题很敏感,之前同类的回答也被要求修改,甚至删除过。
我比较关注的问题有三个:
1) 人口到底有没有断崖式下滑,这涉及到人口政策的调整。
之前我曾经表达过,人口下降是可以的,但是下降的曲线要尽量平缓,不能出现断崖式波动。
断崖式波动的负面影响是在是太大了。
明天到底是应该维持现行政策,还是应该开放生育,甚至出台政策鼓励生育,主要依据就是人口普查数据。
2) 人口的流向。
最近哪个学者说的忘了,东北病漫延到了山东,甚至两湖也有迹象。
东北病简单来说就是三流出,人口流出,财富流出,产业资本流出,这种情况之下谈振兴是舍本求末的。
对老百姓来说,人口的流向可以拿来判断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所在城市房价的走势。(未必精准,只是一种判断方法。)
对国家来说,高人很多,政策已经提前部署了,包括乡村振兴,逆城市化,宅基地改革等等,宏观上说,最好还是大部分人留在家乡安居乐业的好。
3) 单身人口的比例。
单身人口比例反映两个问题:(个人观点)
(1) 明天的人口变化趋势。
(2) 社会价值取向。
人口是可以被改变和塑造的,过去的几十年证明了这一点。
希望明天的数据好看一点吧。
可以通过目前的人口数据,进一步估算人口数量何时才能降下来。
日本老龄化这么久了,但人口总量就是下不了啊。
应该拖到 5 月 12 日的,那时候正好是四月初一。符合将于四月上旬发布的言论。
至于别的,也不说了。什么稳中向好,符合预期,可控可持续,人口红利,延迟退休…… 总之,双赢。怎么都是赢。
活到老,学到老。这在以前可能是一种个人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但以后就不用了,每个人都将这样。终身化学习是一种必然。给每个人一个完善自己思想境界的机会呢,真是福报。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给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对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水平大大提高,知识、技术有效时间缩短,新的职业能力的再训练变得更为必需”
“终身教育制度”在各国教育改革中被确立起来。古人说的 “活到老,学到老” 就是一种终身教育的思想,但作为教育制度只是近几十年的事。终身教育把人一生的发展与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教育不仅是人成长、生存的手段,也是使社会和人性不断完善的手段。终身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案,也成为一种社会方案, 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和人从生到死的各个发阶段。
其中,职业生涯是人生最有生命意义的贡献阶段,而成人教育的主要目就是不断改善职业生活,不断调整劳动力和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开发入力源,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成人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继续教育,它必曾着整个教育系统的终身化而与人们的职业过程相始终,也必将在教育终身化流中日臻完善。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将公布,许多城市的人,心里开始七上八下,期待数据早日公布,又担心人口数据公布后,有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立即下跌。
这个经济指标就是人均 GDP。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各城市公布常住人口数据,GDP 前 15 名的城市,人均 GDP 都将出现下跌。
因为前些年各城市在统计常住人口时,不够严谨,存在漏报,每年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比实际常住人口数少,有些城市少报十几万、几十万,有的城市少报 100 万以上。
一旦真实常住人口数公布,大批城市的人均 GDP 瞬间下跌,有的城市跌破 1 万美元,有的城市跌到 2 万美元以下,有的城市原本宣称要赶超台湾了,这一下又离得远了。
真实的常住人口数据公布后,我国城市的人均 GDP 排行榜,要重新排列了。举个例子: 各个省会城市的人均 GDP 排行榜,可能会有 20~30%,将要换把交椅坐坐。
按易富贤、何亚福等学者的计算,十几年来中国的真实生育率一直只有 1.2 左右,中国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但为了 “稳定大局”,必须假定中国人口仍然在继续增长,纸面数字必须改得好看。
怎么说呢?关于这个问题多次被删帖禁言。神奇的是之前竟然申诉成功,但可悲的是申诉成功是在禁言我一天之后才成功的,等于说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出现了我仅仅申请一次,但是在同一天内出现第 1 次申诉失败,第 2 次成功的情况。
女拳还能活跃两天
讲一个故事,一个村里有 100 个年轻人(假设男女比例 1:1),能够组成 50 个家庭。后来因该村实行计划生育,他们每一对都只能生一个孩子,第二代就只剩 50 个年轻人(假设男女比例 1:1)了。再后来该村发现年轻劳动力不足,于是鼓励他们多生,推行二胎政策,然而即使 25 个家庭每家 2 个孩子,第三代也最多保持 50 个年轻人。
以上是基于种种假设的基础上的结果,现实情况下应该只低不高。
炒股的人都知道,先跌 50%,再涨 50%,实际上仍是亏损的,亏损达 25%。只有跌 50% 后再涨 100%,才能勉强回本。
宏观层面的数据是基于微观个体形成的,当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群体性地不愿结婚、不愿生育的时候,这个结果就已经猜测地差不多了。后面我们看到的数据,无论乐观与悲观,都是统计口径的问题了。就好比公布的 CPI 貌似一直维持平稳,可自己的消费开支怎么就会越来越高,以至于精打细算之下仍觉得自己是在负债的边缘生活?是房价的原因吧!但又能单纯归咎于房价一个因素吗?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非常好的看客了,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认为国运蒸蒸日上是一种必然,但是一谈到自己的发展,又总觉得国家的强盛似乎与自己漠不相关。就好比台下的粉丝非常卖力地鼓着掌为自己的 idol 加油打气,到头来 idol 说我的成功与你们无关一样。
以上
相比于大家都认为的数据与预计差太多而延迟发布的我还是比较相信确实是由于数据量发布的比之前多很多所以推迟的。
flag 先立在这里。
另外关于反垄断解决房价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的决定是 2020 年 10 月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已经决定好了的内容了,那个时候七普还没开始,希望各位键政大神不要试图把后续的这些政策和人口普查数据联系到一起了。
单身狗会上榜嘛
人口下降是一方面,男女比例失衡,重男轻女的问题也应该重视,男多女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政策是不是也该有所倾斜?!你们每天到产房门口蹲一蹲就知道(大小城市都一样),每次有男孩推出来,一帮人围着看,品头论足,自家人激动的赶紧电话通知道喜,女孩推出来周围人连理都不理!
我觉得除了关注生育率,其实同样应该受到高度关注的是 “人口城镇化率” 吧(可能不是个专业名词,但就是这个定义)。
中国之前的基础是农村人口众多,经过最近这十年的城镇化飞速发展,plus 交通基建建设发展,【第一批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开始逐渐成年】,高校扩招,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全都集中在最近这十年里。
极有可能会导致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会比之前几十年的变化都要剧烈。
之前人口基础好、没有生育率降低的紧迫感的时候,高生育率也都是集中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大头儿,之前的全国人口流动性也不如最近的十年流动性高。现在,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向了城市,更多的在城市里创造了更高水平的劳动价值和消费更高水平的商品和服务啊…… 都和之前大部分人口留在农村农业上不一样了。虽然现在农村也是新农村了,但也正是新农村又和之前不一样了,所以一句话就是我们【人口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是可以抵消很大一部分生育率下降的消极影响的…… 吧。
看了看大家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但是,真的没用,我们怎么可能看到笑话呢。
黑人白人黄人都是人~
人口结构不对,你们觉得这个问题真没法解决吗?
人口数量减少,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吗?
适龄人口不够,适婚女子不够,这些都很好解决的,你们觉得枯燥无味的生活,就是非洲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堂。
吃穿不愁,有电有信号,有好的治安政府,这对他们就是天堂呀。
人口有啥问题是不能靠移民解决的吗?没有。中国是个有 5000 年历史的大国,历史上经历过多少事,想看笑话,可能吗?不可能的,人贵有自知之明。
提一点需要关注的地方:
普查开始时强调 “人口工作和人口普查非常重要”、“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我想问,是否是因为有人不履行配合人口普查工作的义务,或者是有人没有按照 “科学普查、依法普查” 的原则做好人口普查任务,最终导致 4 月份未公布主要数据?有无相关惩罚措施?今后该如何避免?
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学习强国” 学习平台article.xuexi.cn
在股市没有太多人跳楼之前不要相信熊市,在国家开始补贴生育,对不生育罚款或征税之前不要相信人口危机
破——事——水
好奇的是,70 年前的 4 亿人,怎么从缺衣少食一步步走向了 14 亿人口的。
期待的是,今天的 14 亿人,会从今天的丰衣足食,留给 70 年后的人,走向什么样的辉煌道路。
你们说,70 年后的年轻人会怎样感谢今天开启盛世的前辈们?
会不会歌颂 80 后,和 90 后,背负着整个民族,砥砺前行。
想想就开心。
对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对外公布,4 月 16 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称,目前社会各界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都非常关注,我们也希望让大家在第一时间获取更多关于人口普查的数据。
她表示,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资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发布更多更细的信息,同时大幅增加普查公报数量。为此,人口普查发布前的准备工作也相应有所增加,下一步我们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向社会公布人口普查的最终结果。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没有按原来的时间表公布,引起各种猜测。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4 月 28 日发表评论表示,不觉得人口新动向是重大政治问题,相信国家有充分手段和能力做出干预,促进调整。
4 月 29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称:据了解,2020 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在全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不同地区之间也出现明显分化。当前,一些地方的 2020 年统计公报中已经发布了户籍人口的数据。从数据来看,至少 14 个城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包括沈阳、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长三角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2020 年各地统计公报中,有相当多的城市,并未发布人口相关数据。一些发布人口数据的城市,也只是发布户籍人口数据,常住人口数据则要等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时予以公布。
此外,户籍人口的变化包括两部分,即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一些城市虽然自然增长率为负,但由于经济发达、公共服务资源好,吸引外部人口流入,因此户籍人口仍在增长。反过来,一些城市虽然自然增长率较高,但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口外流,户籍人口也会出现负增长。
钱不到手出不了城
出不了城剿不了匪
不解决分配问题
就算明天你说 10 亿
国家危在旦夕
民族存亡之际
还是不生
不生不生就不生
5 月 11 号我就可以拿到离婚证了,为统计局助助兴☺️☺️☺️
已经有很多答主做了很详细的回复, 那我就来说点简单的
1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在于人口
这里说的人口既是人口数量, 也是人口质量
但是有人偷换概念, 片面用质量说明一切, 那我弱弱的问个问题了, 如果整个国家, 都是两个博士夫妻生一个孩子, 那么是不是人口发展就没有问题了
2 11 号既然要公布这个数据, 受人口数据冲击最大的自然是对未来房价的预估, 所以这个大家可以关注下. 如果新生人口断崖了,“蓄水池里起海啸”
不敢说太多, 感觉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大家都懂
麻了
生育率崩不崩,看一胎。
一胎崩不崩,看结婚登记数。
普查的出生数据反映不了疫情的影响。因为十月怀胎,20 年出生的都是 2 月份之前怀上了,疫情的影响还得等 21 年的出生数据。
但结婚登记数可以反映至少一年后的情况。20 年结婚登记数降的多,21 年一胎也好不到那去。13 年 - 19 年结婚登记数从 1346 万降到 926 万,一胎也从 1000 万降到 570 万。两者之间关系十分紧密。
疫情影响大不大,就看 20 年的结婚登记数。
除了结婚登记数,还有两个临界值——650 万和 450 万。
这两个数字是我估算的在日本以及韩国 2019 年生育率水平下国内应有的一胎数量。个人认为这两个数字还有点低估了,因为这两个数字都是按生了一胎的人群中有 65% 会生二胎去计算的,国内二胎不见得比日韩积极。
如果一胎跌破 650 万,可以认为生育率低于日本。如果跌破 450 万,可以认为生育率低于韩国。
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人口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人口问题是根本的问题。
因为人口,是最终目的。
生命的最终目的是生存繁衍。
人作为一种生命,最终目的也是生存繁衍。
国家作为人的集合,其最终目的也是保障其成员的生存繁衍
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卢梭就说过,人口的增减,就是国家发展好歹的最重要标志。
人口如果能保持增长,说明发展势头是良性的,人口如果持续减少,说明出了大问题。
什么叫以人为本? 就是一切为了人,人就是一切。我们换个说法,一切为了人口,人口就是一切。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怪?怪就对了,因为人口这个词,在过去 30 年当中,在很大程度上被被污名化了。
因此,无论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用解决人的办法,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因为人,本身就是最终目的。
什么意思?我打个比喻:
有个人的小孩消化不良,去看儿科,医生诊断一番后说,你这个小孩吃不好饭,治疗得花钱,你养着也浪费钱,不过我有一个国外专家给的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接着不由分说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把小孩一枪爆头了。医生吹了吹枪管的硝烟,接着说,你看,小孩消化不良的问题解决了,你也会更加富有,这是我们巨大的成就。不用谢我了
这就是用解决人的办法来解决人面临的问题,这绝对是荒谬的、错误的。因为人,是最终目的。
我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些基本的道理和逻辑,因为我见过太多的糊涂虫,弄不清楚人口问题如何看待,总是把自己民族的后裔当成洪水猛兽一样看待。令人心塞。
所以,重复一下这个最简单的直白的逻辑:
生命的最终目的是生存繁衍 -》人是一种生命,所以人的最终目的也是生存繁衍 -》国家是人的集合 -》因此,国家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其成员的生存繁衍。同时,因为人是最终目的,所以不能用解决人的办法来解决人面临的问题。
以上加黑的几条道理,就是再过一万年,都不可能出错。历朝历代的哲学家也都支持和不否定。
======
我们很多人哪,哲学不好,数学也不好。1+1=2 都没弄明白。一对夫妻 2 个人,必须生 2 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不增不减,这是 1+1=2 最简单的算数,为何只生一个好还搞了 30 多年呢?实际上考虑到夭折率,一对夫妇必须生 2.1~2.3 个孩子,才能保持人口不增不减,这也就是最低世代更替总和生育率 2.1~2.3,所以,一对夫妇必须至少生 3 个孩子,才能保持这个群族不消亡。只生一个,每个世代人口会消失一半,指数式的崩塌。现在这个总和生育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只有 0.7 左右,这么低,200 年差不多就没了。可怕不可怕?我们看看七普是多少吧。
不是标新立异,只是陈述事实。
作为人口未来走向的两大推手: 国家,资本逐一分析。
对于资本而言,开发新人口,未来充满风险,不确定性,现有环境就已经满足资本需求。
对于国家而言,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出台的相关政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当前国家有更大的危机和挑战需要面对,而且已经未雨绸缪。
对于内陆省份和地方资本而言:
人口普查结构只会像【照妖镜】一样,把内陆省份底牌看的清清楚楚,产业,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洗牌和地理大调整在所难免,这会成为反对数据公开的最大阻力。
以前只是感觉,现在已经成为权威消息,不可动摇。
人口,尤其是年轻人会重新对内陆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评估,进而采取地理大迁徙,流动方式做出最优选。
内陆的衰落不可避免被证实了,而这种证实将是决定性的,被赋予国家信用的一份报告,无法质疑。
它们就是最大的反对声音,尤其是在内卷的情况下,一份权威,科学性报告将宣告这种局面的进一步恶化和无力回天。
实际上,人口是不是问题已经不是非常重要或者说根本的问题了,紧紧的盯着这个问题其实意义已经不是很大,出生率的断崖是必然的问题,至于老年化,未来人口大幅度减少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资本已经满足当前的人口规模,科技在这种人口规模上收集数据,推演,投放策略,更新新的营销模式,并借助信贷放水,成倍拓展当前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潜力,不然校园贷也不会愈演愈烈,上升到法律层面,花呗被限制
。
相比于资本等待这些青年成家以后的更加稳定的家庭结构,收入消费组合,资本早就迫不及待在这些年轻群体下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扪心自问,现在广告推送最大的比例是什么?无非就是以女性为消费群体的展开,并且不断扩散,绑架其他,尤其是男性群体。
另外花费资金全力营造任何借口的消费理由,挑拨男女对立文化,强化女权走向偏路,无非也是利用这种对立加大对于当前年轻人的压榨。
有没有发现,现在只要是过节或者日期好听,资本就有可能制造文化,消费文化,从婚恋【11.11】,好日子【6.18】等节日,将人的感情绑定在消费这趟列车上,进行痛点营销,挑拨是非。
你不消费你就不爱亲人,钱成了衡量每个节过的更好的理由,标准。
资本是没有未来的,它永远只会重视短期收益,以此来满足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资本对于现有利润的压榨和摄取是无节制的,它会利用现在的资金优势,科技水平向中低端行业,领域碾压,不断出清人力,而这种出清从以前来看,现在来看是针对体力劳动者,未来就是脑力劳动者,只是这种出清还隐藏的比较隐晦,但实际上已经无力回天。
不断下降的收入水平,负债的不断提高,债务的锁定都让当前的中青年群体无法自拔,都在全力迎合资本设下的文化陷阱,信息茧房,沉浸于精细化生活,无节制负债,借贷,婚恋市场化等,那还有一丝存款储蓄,剩下的更多是被债务锁定的收入安排,又如何能够有其他想法呢?
资本不需要顾及,着眼于新的人力资源情况到底如何,相比于未来的混沌无序,现在人口无论是结构,教育程度,被洗脑,驯服程度都已经达到资本的要求,它不需要开发新增人口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农业机器人在日本、美国已经非常普及,在中国农业机器人应用非常至少。即使有,也是在单个环节上应用,比如,打农药的无人机、摘棉花、摘水果的机器人、自动喂养的机器人… [农业无人化不是主流,碧桂园发力无人农场,价值几何 作者:逍遥子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农业机器人在日本、美国已经非常普及,在中国农业机器人应用非…xueqi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xueqiu.com/5502904422/160798776)
机器人修房无人机巡检,碧桂园、万科的工地上,黑科技满满
https://m.toutiao.com/i6775703300638507528/m.toutiao.com
对于国家层面来讲,这个问题会引发一定的争议,但是并不致命,证据就是,高丽棒,脚盆鸡这么多年都还是挺过来了,也不像法国一样,开展的【子宫革命】一样,通过移民和生育不断降低白人比重,开始颠覆法国。
虽然国家已经开放二孩政策,未来生育约束会彻底瓦解,同时设置离婚冷静期,都是一种当下的权宜之策,并没有任何意义。不彻底处理家暴等家庭问题,增加社区,基层机关的干涉力度彻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求职劣势,最终只会使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从这一点来看,国家有自信在制度层面上的微调来改善人口增加,而不是更加激进的方式来处理,亦或是承接家庭,企业因为生育付出的成本,在当前的新闻观察和分析来看,还并没有到那一步。
只要国家不像毛熊一样投入真金白银一样去鼓励,提倡生育,将家庭,公司成本转移到国家身上来,国家是不会重视这个生育问题的。
相比于生育问题,人口问题等,当前全球的债务危机,内卷加剧,债务失衡引发的巨变才是当前需要密切关注的,而且这种新闻已经非常之多,国家更重视的是这些问题。
对于所有人而言,如果真的当危机来临,那就不是靠打嘴炮了,而是真金白银的上了,这一点来讲,基建狂魔不是浪得虚名,发展经济,必然是基建优先,舍得,不计成本的舍得才能看出国家真实的态度。
借用【朋友】的定义来说明,什么是朋友,就是主动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金钱来陪伴你的人,套用在资本,国家身上来看也一样,在新闻,政策上频繁提,日夜提的东西才是他们所关心的,在意的。
以农业为例,从 2003 年开始,每一年的第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由此可见一般。
公布的结果其实大概都知道,应该没有什么让人很震惊的数据,相比人口总量,确实更应该关注人口结构,个人想知道的也就这几个,信息重要程度主观排序为:
1. 出生人口数据,主要是 2010 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数,务必包括性别比和二胎比例数据,与之前每年公布的数据对比,分析出生人口变化趋势。
2. 单身人口数据,主要是 25~40 岁各个年龄未婚人口数量和占比,务必区分男女,最好区分城乡;
3. 近年每年实际死亡人口数,2010 年以来即可,清理未销户人员,这个很关键,可预测哪年开始人口负增长,但好像没这个数据。
4. 少数民族人口绝对值和占比,家庭子女生育数量,务必分民族和省区,特别是新疆等自治区情况。
5.60 岁以上各年龄段人口数据和分省数据,最好包括男女比,不知道能否反应退休情况,应对老龄化。
6. 分省人口变化,与 2010 年对比,包括绝对数量变化和相对占比变化,分析经济发展趋势。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不公布是因为人口变少了?万一结果是 14.5 亿或者接近十五亿,岂不是很搞笑?
我在朋友圈看到某答主回答下的一些评论,原来敌视其他族群人口的不止是维族分裂分子啊。这个评论是什么意思?谁没有给西北汉人活路?西北少民是西北汉民的威胁?西北少民人口会堵汉人活路?呼吁团结的网友是汉族罪人?反对仇恨中国族群是那么不堪的反汉罪行?
这些言论怎么跟分裂分子两面人攻击汉族人口、敌视化污蔑化建国后汉族人口增长的犯法言论那么的一样啊。分裂分子一直敌视内地汉族同胞到新疆安家,造谣汉族人口是威胁,造谣汉族人口增长会带来危险,意图敌视化汉族人口增长,妄图借此在各民族之间制造不信任与敌视和制造仇恨。
敌视其他族群人口为威胁的言论危害极大,会被居心叵测之徒用来挑拨族裔仇恨与对立,所以在我老家这种敌视汉族人口的言论属于破坏民族团结的搞分裂罪行会被判刑的。不管是那个民族的人,敌视其他族群及其人口,都是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应该每个人反对和抵制。
反对鼓吹仇恨,反对敌视中国族群及其人口比例,应该是人人做的事情。每个人应该知道,汉族人口的增长不是维吾尔族的威胁,同样维吾尔族人口增长也不是汉族的威胁,因为汉族与维吾尔族是命运连在一起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不需要揭晓答案,看明天开盘 A 股怎么走
就知道大家对这件事的期望了
至于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对这件事什么态度才会决定未来怎么样
来来来,开了开了
各位啊,评论区来买定离手了
盲猜这两天
印度疫情,美国危机,日本暴论这些会频繁挂在热搜上
10 号晚上或者 11 号上午,娱乐圈某明显会爆出一个超级大瓜
当然啦,一定是增长的
不过数据对不上,那就是第 6 次人普的时候算错了
知乎用户 世袭人民上议员 发表 把论文全篇看一遍,除了 “东南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这句之外,作为一篇官方机构公众号文章感觉还是不错的。关于 “东南亚文科生太多” 这句,这里就不再吐槽,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如 …
知乎用户 一只大河马 发表 人口断崖问题,其实孟子当年早就有过论述,原文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知乎用户 Individual404 发表 既然资本家们鼓吹 “懒惰是穷人的原罪”,索性我就懒到底了。 反正日子照样过,没受啥影响。 我这点工资,不论怎么攒,都比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啊。 还不如拿出来,淘点电子产品,拿去给家里人用;顺便淘点洋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名美国学者是易富贤,《大国空巢》的作者。从知乎的回答看,大家可能认为我似乎是和易老师站在同一条战壕里面的。但事实上,我和易老师大概五年前就已经在微博上相互拉黑了(也许是我单方面拉黑他?忘了)。主要原因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想说点其他的相关信息,在 2016 年开始,黑龙江省出台了一个很大胆的刺激生育政策。就是有 18 个县市开放三胎政策,本人有幸是其中一个市的人。 实际情况是三胎政策毫无作用,现实中二胎大多数都是年龄大的人执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