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近 2 万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留在硅谷?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TT 学长英国求职圈​ 发表

对号入座,清本美博,业内 top 实验组,几年前回国加入前东家(国企),解决了多项国产化关键技术,经济效应上亿,项目的事迹也上了好几次央视。

实际情况是到手的薪水和读博时候的工资差不多,做出来的东西全都要写外行领导的名字,升职上的话也只有老领导的女婿升了上去。干了几年还是在基层,虽然下面的技术都听我的,但是没卵用。

遂离职,见识了各种没下限的操作。

不是我不爱国,只是国内企业那些既得利益者不把你当后辈提携,只把你当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一下,基本上是被国内的高房价吓坏了。一个这样的学生总归是人才,但都不能靠自己的收入拥有一套房子,实在是可悲。美帝就是靠这个房子就把中国培养的专业人才收割了。

说起中国来,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河山壮丽,地大物博。但说起房子来,就是寸土寸金,搞得和香港弹完之地一样。

北京一个差不多的房子连本带息 1500 万算平常,一年工资 40 万也算不错,就是这样还得不吃不喝 40 年。如果拿收入四分之一来算,就是 160 年。这和美帝差多少?这叫惊人无底线。这难道不叫剥削?

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爱国的,都是勤劳勇敢的,他们并不是不愿意付出,只是不愿意给房叔房姐地痞流氓腐败份子打工罢了!收着人家的工资,睡着人家的女人,赚着人家父母的看病钱,还偷税漏税,这就算了,还满口的仁义道德,说着冠冕堂皇的漂亮话。

发明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人,不是极其蠢就是极其坏。一个国家能延续并且发展,靠的是人文精神,靠的是教育,有了这些,才有组织力,才有科学的发展,才有生产力,才有竞争力。

现在整个社会就是大的包租婆,一个爆发户,住着炫丽的城市,胡吃海喝,奢靡享乐,靠着房子坐地起飞,梦想着一劳永逸,本质上就是愚蠢的投机思想。

这么大的问题,没人管没人问没人想解决实际问题,没人承担责任,就是一笔糊涂账,全在混水摸鱼。

追更 ——-

确实有一部分清北的学生是出国深造,想提升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达到一些个人成就。也确实有些人在这个思想的背后存在着,觉得外国的人文环境比较好。但得分析为什么。

他们觉得好,并不是代表着就不爱国了。他们是对国内的官场腐败和学术官僚这些事情,导致对国内科技氛围失去了信心。当然有人又会说,你认为不好就应该去改变他的话。一个科技人员怎么有能力改变这些呢?他们都是一些心无旁骛想搞科研的人!

尤其房地产时代,这种过热,更是催生了多少腐败?多少不公平?随随便便一查,就是几个亿的贪污!几个亿为啥不能投入到科研,更新一下科研设备或者发起一些科研项目呢?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经济领域又改变了人文,人文又加剧了学术官僚和腐败!各领域心浮气躁,假话连篇,无一幸免!而科技的发展又需要投入,国家有钱了,也大多会再投入到楼堂会所,跑马圈地,就是为了从银行拿钱。科研设备,科研人员待遇又改变了多少?国家有认真地投入资金进行芯片等研发吗?企业也就是拿了国家的政策补贴,脑子想得不还是房地产,不还是想上市圈钱吗?你看看这几年的概念炒成啥样了?一年一个元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制造新能源,现在又是元宇宙,科技到了以年为单位就升级换代的程度了吗?不都是炒概念拿补贴炒股价吗?这些在科技人员眼里面都是笑话。

一些民营企业也是这样,让他们引进科研人才,自主研发,他们大抵不会这么干,因为来的慢。他们做的就是买买买,买各种设备还是进口设备,几千万上亿都是不眨眼。为什么?这还不是因为可以抵税,也能拿补贴,顺便抬升股价吗?如果让他们组建一个团队,增加点科技人员薪水,就各种事情。如果组建了,就各种着急,一遇到挫折,就各种挑剔。导致国内科研类岗位非常少。你说回来干嘛?为什么要去?难道就是回来跟这些人搞来搞去折腾不明白吗?

钱学森能回来,不是因为人家吃不了苦,你说茫茫大漠里工作能不苦吗?但是他们为什么回来?还不是因为他们看到祖国从上而下地万众一心的局面让他们建立信心了吗?那时国内有啥设备呢?设备也都是从旧货市场淘的二次组装的。

如果放到现在,科学家一回来,就看到舆论人文的肤浅,官场的贪腐,学术界官僚,为了一些评选私下四处搞动作是甚至大打出手,再看看这个匪夷所思的房价,再看看不学无术的人开着豪车四处炫耀等等,你说人家回来干嘛?!就是回来了,也没人支持他实现导弹梦想吧?!就会有一堆美帝代理人拿了黑钱,四处发文章说,我们不需要拥有自己的导弹,可以直接买或者靠美国保护的混账话。又说投入太大,不划算,影响了经济民生。如果坚持搞,又得面临间谍的干扰破坏。

一句话,心浮气躁,搞得了啥科技。

知乎用户 ERICWANG​ 发表

很多人不好意思说,或者不敢说,我脸皮厚我来说,就现在国内给员工的待遇,对人才的态度,卷到死的程度以及各种房价医疗教育生活上的压力,很多人只是没条件,如果有条件他们早出去了!

就说我自己吧,目前是机械制造业的一个小技术工,中德合资的厂,前年还没疫情的时候我们有出国培训的,去德国那边学习,简直像在天堂一样。

他们每天八小时,周末从来不加班(连超市周末都不上班,所以也没什么娱乐场所,周末要么看球,要么宅家里打游戏,要么郊游什么的找事儿做)。早上上班第一个小时必是喝咖啡时间,工作桌上永远摆着糖果,一个全自动的机器安排两个师傅一起工作。中午吃完饭还有一小时休息,到点直接回家,多一分钟都不会留,你想加班公司领导都不让,求着你回家,因为加班费太高他们不想给。

然后回头看看我们平时的工作量,一天十二个小时,两班倒,还没他们先进的半自动机器一个人开三台,经常还要无偿多加班个一两小时。工作时你要去上个厕所蹲个坑,被领导看见那表情就跟刨了他家祖坟一样。德国师傅来我们这参观,第一天就差点哭了,做同样的东西,他们一个月八万到十万产量,我们最低要求是三十万。

记得晚上请他去酒店吃饭,他说了句话:“你们中国人很厉害,但是就算你们各个都是超人,可是机器也需要休息的。”

可是我们怎么敢休息?我这还是三四线小城市,一万一平的房价,首付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存的起来。就算我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吧,父母或者我自己随便一场病可能就得花光一辈子的积蓄。我现在颈椎骨错位,腰部积水,腰间盘突出,左腿半月板过劳性损伤,医生说必须得手术,我连假都请不到。其他同事基本上都是一身病,我们这平均年龄不过三十岁,差不多每天都是贴着膏药工作,我们自己还开玩笑说就像电影里的僵尸,那膏药就是道符,必须贴着我们才能动,跟赶尸一样一样的。

我每天也勉强算勤劳了吧,顶多也就抱怨几句,还能怎么办呢,这如果还能给我扣上个不爱国的帽子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如果你要问我有什么心愿,我只希望——可以死早点,最好过劳死厂里,赔点钱给父母养老,另外死后请把我骨灰扬了,别让我再投胎了!!!

知乎用户 余辞 发表

可知:

国家不愿意给清华毕业生在硅谷的同等工资

可推测:

国家认为清华毕业生不值他们在硅谷的工资,给他们那个价格,对国家来说就属于亏损

可证:

美国给清华毕业生当前硅谷的工资,对美国这个国家来说就属于亏损

结论:

两三万中国清华毕业生,抛弃个人荣誉,忍痛留在硅谷,给美国制造更大的亏损,挖帝国主义墙角,间接的帮助建设祖国,值得表扬!

知乎用户 鱼鱼鱼三条鱼 发表

我最近在做抖音。

前些天,碰到一直播基地的老哥,场面搞得那是相当的大。

几千平,一百多个直播间。

他请我喝茶,提起了一个事儿

他们做的带货主播,所以合同几乎没用,因为人家可以不露脸直播带货的。

他坦言,主播太容易跑了,好不容易培训好,刚赚点钱,主播就跑去单干了。

然后,我给的建议就是,前期得一来就收主播的钱,别招聘。搞主播培训嘛,来一个收 5980,干满半年就退噻。(因为他那边空着 40 多个直播间)反正一个成型的带货主播,过万很正常。

然后,他就又说,这里是长沙,不比杭州,杭州那边电商氛围足。

我就问他,那为毛要来长沙搞

他就说了句:“长沙这边,员工成本低”

当场就给我整不会了。

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

最后的方案,就是我给他搞主播培训,钱归我,要是我培训完的主播,在那边干满半年,他再给退钱。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只要不收钱,来的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人。

有些个,培训个 10 来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我以前就做过一件非常蠢的事情,我免费拉了个群,供大家交流创业,结果来了一堆牛马,卵钱没有,天天喊着要别人带。

最后群就散了。

再看看现在这个问题,和这个老哥这事儿,不就一个卵样子???一边不想给钱,一边埋怨来的人不行。

逻辑就相当简单了嘛,钱不到位嘛。

为什么清华毕业的 2 万老哥,宁愿留在硅谷,不愿回国。

因为那边钱到位了噻。

与其指责这 2 万学生,真就不如想想,国家对于优秀人才的待遇问题。

因为我做了抖音,我才清楚的感觉到

现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对人才,是真的非常不尊重的。

我们打开手机,就能随时看到那种,啥也不会,光扭着屁股,搞软色情的,年入几百万

就好比狗哥我啊,辛辛苦苦写回答。

写的再用心,都比不过一些小老妹儿漏个大腿,半个奶子,流量好。

真是让人失望啊。

相对于寒窗苦读,回头还被扣个 “做题人” 的帽子。

就因为不够纯真

有一种东西,叫滚雪球。

有钱——搞科技——赚钱——有了钱——请人才——有钱

形成了一个闭环。

再一个,这两万人才,他们读书时自备碗吃饭的。

又不是排队发碗

那最后,想端着碗,吃哪家饭,那不是他们的事儿咯。

与其用 “爱国” 的大棒,来敲打他们

不如咱们换位思考,要你,你会怎么选??

这个逻辑非常简单

就以现在的中国为例,人才他不都得往北上广深跑吗?

小城市注定人口流失,大城市铁定人满为患。

那这时候,来上一句

“你吗 b 的,怎么读了这么多书,不回来建设家乡啊,你个忘本的崽种”

你们觉得合理吗??

上次和我大哥喝酒,他有感而发

“像我这种没什么学历的人,能够有这么高的收入,对于那些努力读书的人而言,挺不公平的。有时候也会感叹,辛苦做生意 7.8 年,本来以为自己赚了几百万,觉得自己很牛逼了,回头看看那些 0 几年一起做生意,在深圳买了几套房,现在混吃等死的人,才发现自己活的跟个笑话一样,我比他们更努力,但是他们一套房赚的钱,就能抵我这 7.8 年的努力”

最后,如果不是那些人才跑出去,现在国内的内卷难道不是更加严重吗??

我站在了一个屁民的角度,回答的这个问题,没那么宏伟的理想,所以哪不对。

请不要喷我。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知乎用户 我变成了一条狗​ 发表

有这个疑问的人,以为这些人回来,可以尽展所长,报效祖国……

现实里,他们回来就是九九六的社畜,还抢占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有些人活在真空里,对活在现实的人无法理解,也算是…… 人间悲喜并不想听…… 不是不相通,就是不想听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京上海微软,给本科或硕士应届生开的薪水大概是 35-40 万,不加班,时薪跟其他血汗大厂里比算是很不错了,但是西雅图微软给应届生开的是 16-17 万美元,房租却差不多,房价来说西雅图甚至更便宜,80-90 平的两室一厅步行上班的市中心公寓只要 40-50 万美元,北京上海多少钱就不用多说了吧。而且这边 20% 首付 + 2.5% 房贷利息,工作一年就能买房了。家里没矿也不是天才少年的清北学子,何苦回国当 996 + 高房价的牺牲品呢.

再者说,留美的其实还是少数,清北大多数非 STEM 专业也留不下来抽不中 h1b, 国内现在也压根不缺写代码的蓝领人才,以及参考搞科研走教职路线的都卷成什么样了,这部分人留美反而对国内反内卷是好事,不然平均工资还得压低。

另外往往有钱的反而不会留美写代码,不缺钱的直接走选调当公务员比写代码舒服多了,我身边的留下来的大都是家庭年收入不到 30 万的,也有很多全奖 phd 读 2 年 quit 白嫖 cs master 找工作的,称之为挖资本主义的墙角。

____

拿西雅图来对比的原因是我自己目前在西雅图 Google 工作,西雅图的薪水会比硅谷纽约低一点,但加州会比华州多 10% 的州税,所以税后到手的钱是差不多的,这一点显然对成都杭州苏州这些新一线城市不成立,成都的腾讯字节到手肯定没北京上海深圳多。硅谷 (bay area) 房价很贵,整个华人圈子也蛮卷,我自己既不喜欢被内卷,也不喜欢天天被暴晒的感觉。挺推荐不喜欢卷的人来西雅图吧,按科技公司从业人员来算,美国除了 bay area 就是西雅图了。

最近美股也涨的蛮好的,2 年全款买 condo,3 年全款买 townhouse 都没啥问题,当然 Single family house 挺贵的不推荐高位接盘。

关于房租的部分,downtown 1b1b $2000 70 平左右能 10 分钟步行 / 骑车上班的公寓很多,当然自己去买 condo(户型差不多的公寓) 月供 + 物业费 + 地产税也是 $2000 出头,你要是有车且能接受 20 分钟通勤,也可以在更偏一点那边找到 $1500 左右的类似公寓。

知乎用户 何处见春秋​ 发表

我挺同意那个高票的匿名答主。我也不是清华的,我跟他的情况差不多。留学完了,现在在硅谷工作,暂时没有回国打算。

最主要的就是钱 + 房子吧。很俗,但是很现实。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买房这个事,每个人都跟我说房贷压力大,半辈子都在还房贷,这还指的是公寓,我一直以为我这辈子是肯定买不起房子的。直到我工作了,攒了钱,然后看了看美国的房子,我居然攒几年可以买得起别墅,这简直是我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男朋友也是码农,所以我们想啥时候买房子随时可以买,卖了股票可以全款买房,但保险点的还是留着股票申请贷款,即使是贷款也没有太大压力。硅谷的房子也特别贵,但其他远一点的地方,或者其他州的房子还是很便宜,有的别墅跟国内公寓的价格一样,而且我们挣的是国内的几倍,这个是很难不心动的。特别是在家办公,我们完全可以住的很远。

其次是工作环境。美国的工作也不是很好找,但码农的工作还是比国内好找很多的,只要你英语 + 编程底子过关。我是转专业的,刚学计算机的时候特别痛苦,但努力刷题,也在本科毕业以后找到了大厂的工作。我在公司里碰到过很多转专业的同事,大家都很愿意互相帮助。我现在的公司还有一个东西叫 peer bonus,当别人帮你的忙,你可以给他发 75 美元作为奖励,公司掏钱,每年可以发 20 个 peer bonus。我听到这个消息惊呆了。今年我已经收到了三个 peer bonus,其实我就是做自己本职的事情,顺便帮了别人的忙,结果别人真的记在了心上。这种制度对个人和公司都挺好,同事相处融洽,互相帮忙活也干的更快,公司效益也高。国内好像不一样,我听我国内科技公司的朋友说,他们转计算机的特别痛苦,技术上很多东西不会也没有人教,大家都在拼业绩,每个人都特别忙,没有人理他们。

我国内的码农朋友也跟我抱怨他们加班压力大,有个朋友跟我周日上午视频聊天,聊了五分钟被叫过去开个临时会议,一小时以后才回我。我说你周日还工作啊,她说习惯了,周日毕竟能休息一会儿,平时要工作到晚上 11 点。这个跟美国的情况也很不一样。大家都是上午 9 点左右开始工作,晚上 5 点就该干啥干啥了。现在疫情在家办公,其实大家很多时候都在摸鱼。work life balance 是每个公司都拿在台面上说的东西,国外科技公司很多,程序员却很少,你公司压力大,逼走了员工,而其他公司好的程序员越来越多,那你是做不长久的。

我也是美国留学过来的,留学之前也没憧憬过什么美国生活,没幻想着挣大钱,只是刚好碰到了聊的很来的外国老师(老太太),老太太一直跟我们家说年轻要多出去走走,涨涨见识,还帮忙写推荐信什么的,然后我爸就觉得挺有道理,一拍大腿借了钱把我送出来读书。我们家也是很普通的家庭,我高中的时候成绩也就班里前 15 吧,进国内很好的学校也有可能,但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我特别讨厌语文,但是特别喜欢英语,一听出国只要考英语,也就附和了我爸,准备了出国考试。我准备出国考试的时候也没日没夜的泡图书馆,没给我爸丢人,成绩还可以,进了个还可以的学校。我转专业也不是因为喜欢计算机,我当时纯粹就是为了找工作,而程序员最好找工作。

我从来都不是很喜欢计算机,但对我来说,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是为了赚钱的。我现在的工作给了我足够的工资,让我不担心温饱,想买啥买啥,想旅游旅游,而且公司的同事对我还好,压力还不大。每天五点以后我种种花,遛遛狗,搞搞自己的小爱好,周末和男朋友去周边的城市玩一玩。房子不是特别贵,所以房贷压力不大,自然是很难想走的。

而回国了,竞争激烈,工资要砍至少一半,房子也买不起,还要每天加班,我又为什么要回去呢?

美国也不是什么都好,我在美国呆了很多年,但还是有个中国胃,所以挺想念国内的美食。美国枪击案时有发生,种族歧视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妈经常担心我的安全。我能做的也只有住在安全一点的小区,晚上不一个人出门,这样也还挺安全的。身份也是个大问题,工作签证靠抽签(lottery),中不中完全靠运气。我运气好第一次就中了,我男朋友抽了四年才中。我也认识有人三年都不中然后被调到加拿大分部的,呆一段时间再换其他的签证转回来。即使工作签证有了还要等绿卡,中国出生的人要等个四五年吧。还有父母的养老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适应了美国生活,但我爸妈一把年纪了是很难适应的,他们的亲戚都在国内,再加上语言问题,他们是不愿意长期住在美国的,所以很有可能我会国内美国两边跑。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要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

好些朋友私信我 / 在评论里问我问题,我在这儿集中回复一下吧。

**怎么准备出国的 / 花费?**美国本科要求 SAT 和托福成绩,现在不知道要求有没有变。我准备出国的决定做的特别晚,所以留给我的时间很短,我就主攻提高成绩,把其他事情推给了中介。我没有可以推荐的中介,当时被一个叫 zhu meng 的中介坑了,后来换了一个一般的中介。大家自己问一下周围有什么口碑好的中介吧。花费的话我真的记不得了,好多年以前的了。

**什么时候转的专业?**我大三下学期上的 cs101,和其他大一新生一起上的。我原来是学艺术方面的专业,后来发现很难找工作,转 cs 时间也来不及了。我不想晚毕业,晚毕业又要花钱,所以我弄了个计算机 minor(副专业)。我们学校的 cs 副专业只要修六门课,有的课考一个试考过了就不用上了,我考了一门课的试 + 修了 5 门 cs 的课才准时毕业的。

**怎么在美国找工作?**这个真的是很难两三句就讲清楚的问题。首先你要有在美国的身份 / 签证。如果有绿卡的话随时可以申这里的工作,如果没有的话就只能靠在美国上学 -> 在美国上学的国际学生有 opt(可以让你暂时在美国工作)-> 公司给你抽工作签证。第二步就是找工作了。虽然美国缺程序员,但很多 cs 学生还是过不了面试,一个是运气,二是刷题不到位,三是英语不过关。这个细讲起来可以讲好久,以后我有机会写个在美国找工作的回答。

**借钱出国?**我当年出国的时候我爸确实要向亲戚借钱,现在看来好像是投资投对了,我现在赚的钱完全回本了,但是我还是不推荐普通家庭效仿。风险真的很大,我如果不突发奇想转 cs + 疯狂准备工作面试 + 第一次面试的题目比较简单,可能我现在就过的是完全另一种生活。如果你真的想来美国当程序员,我建议研究生来。研究生可以当 TA 赚学费 + 研究生只有两年,花费没有本科大。另一种方法就是去加拿大读 cs,多伦多的 cs 项目非常的强,他们有个五年的 cs 项目包括实习,每个假期都有实习,毕业了简历上就已经有了工作经验,很好找工作,而且加拿大的学费比美国低很多,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就是读那个五年项目,学费都是自己在实习的时候挣的。但这个项目没有美国的 opt 签证,不知道可不可以毕业了留在美国工作,大家可以自己查查资料。

知乎用户 夕潮 发表

因为国家不需要。

别跟我废话,市场经济前提下,钱没给够就是不够需要。


我一个学生物出身的,理学水平粗鄙不堪,就会看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特别是房价和收入的,别的啥也不会。你们啥都别说了,就给我列这个比例,可好?

知乎用户 Xi Yang 发表

海淀区房价什么时候比硅谷低了,什么时候这些学生才会回来。

你们一群新城市地主靠着祖上经商或者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小资产阶级。有什么脸批评一穷二白的学生?

你们在乎的不是他们去硅谷挣钱给美国公司做贡献,你们在乎的是都跑了没人接盘你们的房子。

知乎用户 Anonymous User 发表

你不尊重人才,人才可不就流失了么?

这么多答主发的我想已经很全面了,

但还是想再重复就前不久发生的:

2 位原始背打(无奈谐音,辛苦各位联想)

虽然不是 2 院院士,但也好歹是知识巨佬,

但是有啥用?

还是被个掌权的没啥文化的摁在地上打。

窥一斑而览全豹,

其他科研所呢?其他知识分子呢?

天知道。

更不用说国内跟国外的参差,

什么参差?

在国内最遵守劳动法的恰恰是外企~~~

经常践踏 LD 法的相反是本国的民企。

你们在这个回答里发现没?

那些在国外的打工人他们心里到底咋想的?

恕我直言,

他们是 “报国无门”,他们是 “被迫在外”。

我真不是给他们洗啥的,

诚然的确有一些心里没有祖国,

全然是自己的华侨,留学生,

就比如疫情来了,

啥也不干还在国内跟国外反复横跳,

国内好了去国内,

国外没事到国外,

这种不在讨论范围;

心里全然没有祖国,

这还说个鸟?

但对于很多华裔来说,

你看一边是自己的故乡,你很想回,

但你回去啥也不是,一天到晚加班,

生了孩子跟你一样加班。

可一边是异乡,你其实有点不习惯,

但勉勉强强还是能生活下来。

而且都是加班,可这边给的工资也多点,

生活也稍微好点。

说白了,

那些在国外的打工人跟我们在一线的打工人没本质区别。

我们离开了 18 线小城镇到 1 线当打工人当燃料,

他们离开了故土到异乡谋生路,

水从高至下,人趋利避害,

我热爱故土,但故土不接纳我,

我热爱祖国,但…

爱国大棒,故土情节不是一个万能罪名,

人家就算精神食粮拉满,

可肚子里还空空荡荡,

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仓鼎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这我不想说什么换国籍之类的,

这块又是新的话题,

我只想说那些在国外的工友,

诚然他们个别的可能是真的崇洋媚外,

打小就有个 “美国梦”,

但大部分可能是真的无奈;

都是受苦,

一个受苦给你 10 块,

一个受苦给你 100 块,

你咋选?

这也是一种悲哀。

我认为,不管你在哪,

只要你还心恋着祖国,

国家有难,你能搭把手就好。

就像这次疫情一样,

你们从国外送口罩,

这就很好了。

如果等这里变成红色一片天了,

你们要能再一起回来建设祖国那就更好了。

我们更值得思考的是,

我们是不是要有一片适合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土壤?

让大部分人压根不想着移民的土壤,

让大部分人都沉下心好好建设国家的土壤?

现在那些在国外打工的工友他们是啥?

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不值得夸耀,这是无奈。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爱在自己家门口工作生活,吃着从小到大的美食,下班了跟自己发小在自己从小就吃的一家老店胡咧咧。

毕竟,若故乡安好,大部分人谁爱翱翔万里?

不都是被逼的嘛~

以上

公众号:宝哥胡扯淡

知乎用户 宝哥胡扯淡​ 发表

说难听的,大部分网友真的只是为骂而骂。

先不说这两万人是真是假,就是真的又如何?你能拿着绳子从太平洋上游过去给他们拴着的牵回来吗?

脸上长了痘,不去看医生,每天就对着镜子骂,怎么难听怎么来,恨不得把这颗痘他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

有用吗?

人才流失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待遇不好,经费不足,科研环境差,官僚主义严重。刨去这些原因,我想剩下的就是被洗脑了吧。

前几条无非就是钱的问题,税收不够?富人税遗产税是不是该收一收了?资产外流是不是该限制限制了?猪养大了不宰了吃肉?等它跑了再去杀吗?

经费不足?自己家的硕士博士住风扇都不转的破房,转身修起一座座现代化公寓给国外的文盲和半文盲享受,自己辛辛苦苦的优秀学子提桶跑路,转头高薪学伴给那群文盲进行再教育,怪不得西方媒体把全球变暖的原因归结到我们头上,都给你暖完了。

待遇不好?读个研,说是学生吧活没少干,说是工人吧工人该有的待遇一点没有(工人自己也没有),碰上不靠谱的导师,学习全凭自觉。这是不是该改改了?

最后一条,解决方法都提出来半个世纪了,有好好执行么?被人举报了,自己查自己,什么自罚三杯,那叫自斟自酌;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逼死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转头说人家精神病犯了;上行下效,进了学生会,啥都没学,先学成一个个官僚。

改革难,不改革死路一条。

知乎用户 阿康​ 发表

我觉得清华毕业就不应该强求人家建设祖国,而是躺平破坏敌国,把战争机器留给国内的顶尖一本非名校做题家,加入字节跳动,和张一鸣写血字契约,不生娃不结婚,发誓大规模全球化扩展,依靠疯狂内卷拼杀,配合大批量深入敌后,占据重要螺丝钉位置的名校做题家,依靠躺平破坏敌国建设速度,让国内通过残酷效率斗争的码农轻松杀进敌国城池,占领全球市场。

他们就是特洛伊木马,是伟大的战士!

知乎用户 纳米酱​ 发表

补充几个很多人谈到的地方吧:

  1. 毕业生人数是包括本硕博一起的。一般本科的出国率会高一点,博士次之,硕士最低。
  2. 现在官方的数据只有从 2013 年到 2020 年的,这段时期总体的出国率大概在 16% 左右(2020 年因为疫情等因素只有不到 10% 了),其中本科大概在 25% 左右。而其他早期的数据比较缺乏,所以只能大致的估计一下。一个是每年平均的毕业人数,另一个就是年平均出国率。
  3. 其中,每年的平均毕业人数 5000 其实是有些高估的,2000 年以前每年毕业的人数肯定是少于 4000 的,往高了估计也就最近这 20 年才超过 6000。按照官方数据,2011 年 100 周年的时候,清华 100 年也就培养了 17 万人。此外,本硕博毕业的人之中是有重合的,所以这里面还有个重复计算的问题。
  4. 另一个则是出国率。关于毕业时的出国率,2013 年到 2019 年的数据比较稳定,略有一点下降的趋势。总体大概在 16%~17% 左右,而本科则在 25%~26% 左右。赴美的比例则在 70%~75% 左右。同样的问题,早期数据比较缺乏,在网上搜到北大在 2000 年时的出国率是 20%,所以用它来类比清华。有人提出北大都是文科,出国的人会少一些,但其实出国率最高的是理科专业,工科则会低一些(至少 2013 年以后的数据显示如此)。
  5. 然后还是关于早期的出国率,评论区众说纷纭,每个人因为各自的年代和专业不同,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有说 20% 的,有说三分之一的,还有说 60% 的。80 年代出国的渠道少,90 年代读书的又觉得出国的人多一些,但 21 世纪初因为 911 的影响出国人数又降低了。对于数据的分析,在缺乏官方调查的情况,切勿用身边统计学来考虑,这是非常不靠谱的。按照最近 10 年的发展趋势,我认为用 20% 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值。如果有哪位朋友能提供更靠谱一点的数据就更好了。
  6. 还有个硅谷的问题。即使光是考虑美西的大城市,也还有 Seattle 和 LA,更何况还有 Chicago, Boston, New York, Houston 等等这些地方。你说清华程序员有 50% 在硅谷我觉得还可能,总体能有 50% 我个人认为不靠谱。当然我也只是大致的感觉,不是很准确,希望有人能提供更靠谱的数据。
  7. 一些其他的次要因素。关于工作后出国的,这只是一个次要的渠道,留美的大头还是毕业后就留学的人。而且也有很多人留学或工作几年后就回国了的。这些次要因素互相抵消,对最后的数字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毕竟这里对估计的精度要求不高。
  8. 最后,从其他回答里 linkedin 的数据看,大概是 2 万多人,和我这里的估计也可以互相印证。
  9. 最最后,提供下我的身边统计学,我大部分清北的朋友都在国内工作 or 留学后回国,留美的同学中在硅谷的也不是很多,当然这是 2015 以后的情况。

参考资料

  1. 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2.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 为什么不愿回来: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哪去了?_ice__man 的专栏 - CSDN 博客

刚随手搜了一下,2000 年的时候北大毕业生大概 4000 人,出国比率是 20%,其中去美国的占 78%。我估计清华应该也差不多,所以我就按 16% 的人去美国算吧。

2015 的清华毕业生报告,总共 6500 人,出国率大概 16%,去美国的大概占 70%,所以这个比率算 11% 吧。

综合一下,1978-2015 年,清华每年毕业生平均 5000(感觉还要更少,毕竟扩招前没这么多人)。16% 去美国就是 800 人,11% 去美国就是 550 人。即使所有去美国的人都跑到硅谷去工作(很明显这不可能),也就 20000 到 30000 之间。

综上所述,我很怀疑 2 万这个数字不知是谁瞎编出来的……

知乎用户 南野秀一 发表

首先两万人有点多,根据 LinkedIn 统计,目前注册过 LinkedIn 在硅谷的清华毕业生有 6400 + 人,考虑到有些人没有注册过 LinkedIn,可能大概清华毕业生有一万人在硅谷。

如何看待呢?买定离手呗!

过去 20 年来祖国发展迅速,这些清华毕业生只能当个随时被割韭菜所谓的 “美国中产” 而已。住 300 平米的独栋 House 又怎么样?后院有个 30 平米的私家泳池有怎么样?开保时捷玛莎拉蒂特斯拉又怎么样?每年年假到处旅游又怎么样?都是缩头乌龟而已,吃不起外卖,请不起保姆。

反观同时期留在中国的其他清北同学,赶上了时代的红利,收获了价值 1000 万以上的 89 平米建筑面积的三居,还收获到了 50 万一个停车位。不仅如此,中国还有大量廉价的外卖,便宜的家政,便捷的公交。

最关键的是,失去了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机会!

知乎用户 京京渔夫 发表

1, 穷,对方给的按美国标准不多,但对当年无奈的我们实在太多了

2,工作舒坦,可以心无旁骛做自己喜欢的事

3,生活舒坦,不用为五斗米砍价。

4,实现人身理想 —— 大多数没有,也不重视。三十岁后都是坐办公室的芸芸众生, 被社会毒打一两次后,在股票和基金涨跌上花的心思的远超过手头本行业的工作。

我中学六年都是某著名中学,可以算全国数一数二的学校了,比很多 985 有名。我之后大学和工作时期认识圈子的学识和素质都不如高中同学。我本人是大学渣,不是谦虚,而是真的大学渣,初中时能进这所中学是靠企业联办班,高中时是靠我爸所在企业赞助了一条塑胶跑道,外加资助了十来位农村地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我这个人成绩真差,高考应该是倒数前十之内,唯一特长是脾气好,人见人爱,喜欢关系帮助别人,外加消费场合一律是我掏腰包(嗯,这点估计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师生中人缘不错。

我建的初中年级微信群里有 248 个同学,可以确认在国外定居生活的有 69 人,实际上大概有 80 来人。高中同学群有 495 位同学,可以确认在海外生活的共有 89 人。考虑到海外的同学有些不用微信,或者出于各种原因不加入同学群,大概当初 530 位高中同学里有一百来位在国外定居

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里考上清北的,目前绝大部分在美国。高中同届理科排名前 30 的和文科排名前 10 的 40 位同学全部在欧美取得过学位,他们中目前有 32 个人在欧美工作生活。这个排名是怎么知道的呢?高三上时,学校把年级前 50 的排名用大字报张贴过,当时有老师和同学在前合影,照片保存至今。

但是要说当年成绩优异的同学为国外作出了杰出的科研贡献,也是不太对的,因为我的这些**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完成博士及博士以上学位的同学们,只有极少数在从事科研工作,大部分从事的职业和科研无关。**科研工作是很清苦的,投入周期太长,经常很多年也搞不出来成绩,搞出来成绩也不一定能兑现成物质收入,这种情况在欧美和中国都一这样,在美帝学院里收入也并不非常高,但美帝的一个优势据说是大学教职的医保比较好。能取得博士学位,那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肯定没话说,有这么强的能力去热门行业猛刷几年小钱钱不是很好吗,何苦吊在科研这座清苦的衙门里?这也是现实里大多数老同学的选择。

再者,当年为了能拿到奖学金去美国,出国的同学们投报的都是一些比较坑的理工科专业,比如生化环材,毕业后在美帝找工作不容易,即使能找到工作, 薪资水平也就那个样吧。这些都是当地人不读的专业,所以才空出来很多奖学金留给国际学生。举个例子,和我同宿舍的一位大哥研究生阶段去美国读化学,在 2006 年左右一个月提供给他 1800 美元的奖学金。1800 美元一个月在美国当地看来真不算多,但在大兄弟眼里就是巨款了!他是知名 985 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的,如果当年在国内找工作,大学当地化工国企一个月 4000 人民币,制药厂 3000 人民币,研究所两千出头,和美帝的 1800 美金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作为在当地出生的美国人,如果有点头脑,肯定是选择更热门更来钱的专业,比如进入商业和金融类行业,或者学医和搞法律,再不济做高级玛农,或者风口行业的工程师,再不行等作政府公务员。我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有个误区,我们从小被灌输 “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像擅长读书就能找到报酬丰厚的好工作,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庸俗但现实一点,赚钱的能力和读书不一定有关系,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要想在赚到高点的收入还是得要向资本和“上游” 靠拢。

很多很多赴美的博士到最后都是刷题转码工,因为大家一介外国素人,摸不到资本和上游的门道,就选工薪阶层里性价比最高的行业,做一个基础的 programmer 也能拿个十万二十万,比吊在科研部门不上不下强。要么就是学医,进投行,搞新媒体。实业不是不能做,不是肯定拿不到好收入,而是性价比不高!在实业里经常是累死累活坐到总工级别,收入才和中级码农差不多,想象一下很气人。如果选择做玛农,大厂比较可靠,因为稍微摸鱼混日子一年到头在湾区能拿到二十万,bonus 好时能拿 30 万,人品爆棚能拿 60 万。注意我说的是比较可靠而不是绝对,硅谷的 IT 行业淘汰率是很高的,只是相对中国的 35 炒鱿鱼底薪 996 连干 365 而言。但在小公司可以赌上市,赌被收购,一旦成功就能瞬间发家提早退休了。所以,能十几年来不为物质问题所困扰而坚持科研的,要么是真的爱科研甘于贫困,要么是家境殷实能兜底不需要靠科研工作养家,要么是错过了转型期只能科研一条路走到黑。

其实呢,现在国内整体的收入水平已经比以前提高很多了。在我的家乡,收入水平已经赶上东欧和南欧,给高科技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已经可以追上英国法国。比如我同学在国内的研究所做一个小组长,一年工资收入 40 万,算上奖金可以拿到 60 万,这已经比同级别同职务的法国同行高,真的。很多老同学依旧选择留在欧美的原因不只在于收入水平,而在于工作场所和社会文化的等软性条件。比如,劳资关系问题,复杂的人事问题和职场文化,又比如,加班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工作和家庭不能平衡的问题,还比如,言论权利问题,唯领导的问题,等等。在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在各类软件方面比欧美国家差这里几个百分点那里几个百分点,堆加在一起就是巨大的劣势,足以填平收入水平上的优势。

然而,有人不太在乎钱,有人就会特别在乎钱。有人在意工作和生活平衡,有人就只在乎工作和物质上的成就。有些同学确实掌握了独门技术,或者在某领域经验丰富,可在欧美因为职业天花板的原因不能到达高位,不能调集资源把自己的所学兑现成物质回报。中国对这些真正有成就的同学提供的物质和团队支持还是比较到位的,至少在项目初期是。回国后还继续从事真正科研工作的,目前已知只有一人。 不过呢, 成功回国扎根的同学反馈,千万不要听信在欧美做学探和中介的同胞,这些人夸口开出的条件通常令人乍舌的好,但能兑现的极少。想回国有个好机遇,要联系自己以前在国内的导师,通过导师在国内的人脉圈子找到靠铺的坑位,或者直接和国内相关行业的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负责人对接。

当然,还有很多同学呢,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和文化上不喜欢中国甚至亚洲文化圈,待遇再高也不会回到中国,我个人认为这点没有什么好避讳的。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根植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和地理环境,在欧美生活的久了思想上自然会亲近欧美,在中国生活久了思维自然倾向中国,这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在一片土地上生活了很久,却对周围的草木人事毫无牵挂,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感情,对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没有一点点地支持,这不是显得很奇怪吗?

说到硅谷。理科前 30 名的同学中,留在硅谷的只有 4 个人。因为硅谷的生活太昂贵了,做普通学术和职业的人群负担不起在硅谷和湾区买房上学。校友中留在硅谷的,大部分在国内时期成绩并不出众,大学也不一定是名校,但家境都比较好且介入行业较早。 我们校友圈专门有一个硅谷和湾区群,改群是跨年龄层的,上到 70 后下到 00 后都有。

大概用理科同学中前十名举例说一下

我们学校那一届学霸基本都出于 5 和 7 两个班。当年为了拼奥数竞赛和清北录取率,母校高中搞了两个超级掐尖班。分别是网罗了本市各中学的前几名的 “市优班”5 班,;以及省内其他各城市和周边县中里中考排名靠前和初中时奥赛拿奖的 “省优班”7 班。因为 7 班同学都是外地的,所有同学平日里要住校,相处的时间更多,对母校和老同学们的感情很深,很多男女同学日后都成为了夫妻情侣。

第一名:

5 班物理课代表,清华本科和硕士,德州理工的博士,博士后在另一所美国学院完成,但具体是哪所学校我现在忘记了。目前在美国搞科研,方向是粒子物理,是那一届我市中考和高考的市状元,考试和竞赛成绩一直力压 7 班的外市尖子生。他父母是国有电器厂的工人,但是极为重视教育,曾经在儿子高烧时还逼着他去听课,实在去不了时二位家长代替儿子来教室上课

这个同学的性格,说得好听是 “认真,执着,要强”,说得不好呢,是“死板,较真,狭隘”。我发现,做学术的很多学霸性格都比较较真,这种性格不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的社会上混,都是会吃亏的,因为混社会讲究一个“模糊化处理”,但学术工作是不能“模糊” 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所以,我的很多学霸同学一说起中国的酱缸文化就咬牙切齿,发誓今生一定要润美利坚,但润过去发现那里社会上混得好的人也是酱缸,只是从中国特色的酱缸换成美国特色。

我和他开学前就认识了。当时,年纪主任让我们住校生提前到校,安排我和他去办公室整理各位同学的档案。主任让我们把同学名册按班级分,但他把看到的档案用分数和学校排名分。他知道自己是全市第一,就把自己的档案靠在窗户上,中考成绩好的放在靠近窗户的办公桌上,中等的放在远一点的桌上,最差的,比如我,就摞在椅子上。我问他,这么干何苦,等会还要重新按班级再放回去,他说 “我就是想看看各个层次的同学和我的差距有多大,有多少人有可能比我强,我好估算下面三年要多么努力才能保持和对他们的优势,永远拿第一” 听得我目圆口呆,只能 orz。

他还参加过田径训练,和我很熟。我爸单位给学校修了塑胶跑道后,他第一时间想去尝试一下,被传达室大爷拦住,说塑胶跑道才铺好,不能穿鞋踩,要进去可以啊,你得光脚,愿不愿意?他一听,顶牛的劲头上来了,说我现在就脱了球鞋光脚跑给你看!真就脱了鞋在操场上跑起来,连跑了七八圈,跑过传达室大爷时就吼一嗓子 “你不是不让我跑吗,我跑给你看!”,最后传达室大爷气得把他从跑道上硬拉下来。

高二暑假,我和他约好一起去北京,他去参加奥数,我逛博物馆。考完奥数后,有记者采访他,他没有说些感谢老师和学校的场面话,而是无所顾忌的开喷 “大多数老师和同学没有水平,我看还是不用参加集训,来了也是浪费…… 我今天的成绩靠我自己,和我的老师没啥关系…… 我的母校虽然名声在外,但优势在于招的全是好学生,教学水平在我看来十分平庸…… 我在现场观察一下,觉得全国各地的什么重点学校的水平也就这样,也是平庸的”。晚上他被省里去带队的老师骂了一通,他很不服气。在回家的火车上,带队老师找我们打牌解闷,他全程高度投入的状态和老师连打一天 ,打得老师精疲力竭 。晚饭时他对我说,那盐城来的鸟比老师昨天那样说我,我今天牌桌一定要赢他个底朝天 ,可惜还是让他们赢了四五把,我水平还是不行,看来以后算牌的技术还要再修炼。 我只能 orz。

他是绝对不会回国的,因为他信仰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精英主义,是兹油皿煮的绝对信徒。他认为世上大多数人是屑,推动世界只需要少部分奇才,各国的义务就是鉴别出奇才并培养他们,而现实里天才都被体制和文化压制而不得发挥,所以这个世界就是有问题的…… 我记得前几年他曾应邀回中国参加一场学术会议,在发言时直接说在场的大多数是酒囊饭袋,尸位素餐,弄得场面很难看,出来后他也很后悔,对我说这么多年来他就是管不住嘴和心,易激动,激动起来嘴巴就走火。他也对我说出过 “此生不入中华文化圈,连港台新加坡在我看来也是黑色的酱缸”。他也不崇拜美国,只是认为美国的体制和文化较为接近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日常他对美国同事和上级的态度也是一以贯之的鄙夷,人际关系糟糕透顶,全靠学术和教学能力撑住职位。

他自称绝对不会回国,甚至不回亚洲,但是他一直在资助中国贫困山区的优秀学生。不用微信,whatsapp,fb 或任何社交软件,想联系他直接写邮件或打办公室电话,

第二名:在北大读完硕士,貌似是宾西法尼亚的博士。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大学老师和工会主任。他目前是心脏科大夫,不回国是因为回国待遇提高不大。 省招 7 班的,不善言语,中学时每天都是教室和宿舍间两点一线。有一次他从食堂出来时滑了一跤,把脚扭伤了,我当时背他去医务室,那是我和他在学生时代很少的几次交集之一。现在他偶尔在同学群里谈及学术话题时才会发言。从他说话的态度看来, 他也对国内的社会文化和制度不太赞同,以后即使有机会也不会选择回国

第三名:北大本科,硕士我不清楚,斯坦福的博士。7 班的,他的父母是交换学者,小学时在美国长大,初中时期才回中国,因为数学方面很天才被特招。目前他在一家美国的生化材料企业做研究,方向是合成食物,不回国一是因为国内尚无相关行业,二是因为他的父母也取得了美国的居留权,三是因为他的夫人是美国本地长大的回中国不适应。因为工作和业务上的相关性,我和他在 linkedin 上有些联系。 我几年前问他,你们搞出来的合成三文鱼,一小块要 200 美元,什么人会买?答曰,比尔盖茨。说完,我们俩一起哈哈哈。

第四名:南大的本硕,博士在 Baylor。7 班的班长。普通职工家庭出身。结婚后退出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兼职和国内中介合作组织旅美夏令营。这位女同学是我们这届最早在 nature 和 cell 上发文的学者,她选择退出学术去做家庭主妇让大家都深感意外和惋惜。前几年和她本人在群里长聊后大家了解到她其实从小就不喜欢读书,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何在,只是自己很擅长读书考试罢了,到美国后她觉得没有人硬逼她继续学术生涯,她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加之,在取得博士后的不久,她就遭遇了感情生活的剧变,令她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刺激,这也是导致她仓促找个人结婚并退出工作的原因之一。她不回国是因为家里已经在美国安顿,觉得生活很安逸,在家带孩子偶尔兼职的生活节奏很好,而且退出事业圈很多年了,不知道能做什么。

这位女学霸的爱情故事真是戏剧化到了狗血的地步,但在这里细说就会令她太容易被人肉出来了,因为她的感情经历在南大的同学圈子里太出名了,甚至有人用她的故事为蓝本写过晋江文。如果各位看客家里有一位小学霸,请一定注意他或她在情感方面的发展,因为有些学霸型人格的人青少年时性格上都是高度认真的,对学业工作和情感都如此,在缺少引导和开通时很容易一条道路走到黑,把本可以周转的关系变成无可挽回,最终伤害到自己的精神健康。

第五名:南大,西北大学。大学老师家庭出身,曾是我们班的数学和英语课代表,是一个性格活泼多才多艺的男生。但在读博时他和赞助方发生了冲突,声称某个资方的老板鸡 J 了他!我们知道后大吓一跳,觉得 J 奸的遭遇也太夸张了一些吧!不管事实究竟如何,他的精神状态急剧下滑,终日在 QQ 群里胡言乱语,指控周围的人都要迫害他,导致我们不得不放弃老 qq 群。他的父母赴美将其接回老家调养了一段时间,虽然精神逐渐恢复正常,但他的性格和工作能力都大不如前,算是半废了。后来他还是选择回美国,接下来数年经历无人知晓,直到最近他突然在 linkedin 上主动加各位老同学,大家才得知他现在耶鲁,但不是做学术而是做行政工作。

非常让我们唏嘘。他在国内修养的那段时期,我曾邀请他前来参加我的婚礼,不料在宴会开始前他突然发病,在餐桌上又骂又砸,被其他几个同学带出去了。哎, 再一次提示,要注重精神健康。

第六名:北大,UC 戴维斯。5 班化学课代表,文艺家庭出身, 目前在国内任教,回国主要原因是 “家庭和工作都没了,我觉得在美国呆着没意义了 " 。

这位是我小学时的邻居,和他的前妻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都在一起,一同去美国。毕业后,和很多读理工科但没能成功留校任教的中国人一样,迫于生计进小公司搞不温不火的科研项目。女方对事业有更大的追求,很快就转行进入大企业做商务,男方因为更喜欢科研而安于在小公司安静的作小项目。因为双方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对人生规划又出现分歧,且都是绝不妥协的性格,最终导致离婚。离婚令他性情大变,孩子的抚养权也不争,算是裸辞回国。前段时间上海闹博士捅人事件后,他对我们说他签的其实也是对赌,给出的理由是他觉得一般的合同待遇太差,对赌虽然有风险但在开始期就能获得多出很多的财力和团队支持,并且他自信自己的能力绝对能按期完成 “协议”。

第七名:同济本科,康奈尔的硕士,博士未知。7 班的数学课代表,市干部家庭出身,目前在美国的一家大型券商工作,不回国的原因是回国待遇提高不大。他当年是隔壁城市的中考状元,被我高中挖来作为奥数竞赛人选。这个同学在学生时代说话比较恶心人,比如 “我今天伤心死了,都是我太笨了,竟然又只考了 97,能丢掉三分的人不是煞笔是什么呢?哎,你们分数比我低这么多怎么还能这么开心?是因为你们性格调整能力强吗? ” 如此如此。

同时他又热衷于特别直接而谄媚的拍老师马屁,喜欢搞二报说小话,被几乎班上所有同学所厌恶,还因此在宿舍遭遇霸凌。 因为他是个奥数苗子,老师介入他的霸凌问题了,让我这个住他隔壁宿舍的经常关心一下,多开导他,如果有人再欺负他,我要第一时间汇报老师和年纪主任,云云。 因为他体育上差一点,评三好生不达标,年级主任让我放学后带他去操场跑跑步,拉拉吊环。这位仁兄经常跑个半圈就躺倒在地,大喊要死了不行了脑缺氧了,我就胡诌式的劝他:你又不是大胖子,没有生理缺陷,跑不起来是心理原因,你要突破自己,相信自己,给自己催眠说自己能做到,最后也许不能全部做到,但肯定比一步没跨出要好,等等这种扯淡式的鸡汤。他说他至今记得我和他跑步跳楼梯的场景,并以此为例和别人说 “分数不是衡量人的唯一真理,有些人比如当年和我跑步 XXX,考试门门 fail,那种五门总分加起来才过及格线的 fail,很惨的那种,但说话却很有哲理…… 他可能就不该来上学” 他现在说话依旧如此风格, 和当年一样,也许本意不错,但出口就让人郁闷,orz。

大学后和所有同学失去联系,但前段时间突然在美国一个金融类电视访谈上出现。因为他现在混得不错,在美国的同学全都热情联系他,大家 “主动” 拉他进同学群。哎,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第八名:清华,中科院,普渡。父亲是法官,母亲是警督,在美国结婚后退出学术工作,专心带孩子和网购。楼下 1 班的,当年拥有全年级最快的完成考试速度,而且她是一班的班花,经常参加文艺表演,曝光率很高,在同学中非常出名。她的丈夫是她在中科院时的学长,克服了她家长的阻碍,地理的隔阂,年龄的差距,其他诸多竞争者的挑战,还有她本人的厌恶,干出过每天都拦下她送一束玫瑰的恶俗操作,从中国一路死缠烂打苦追到美国。大家对她的学术成就不太清楚,却对她和她老公的情史耳熟能详。不知道是出于感动,无奈,还是觉得年龄大了选择也不多了,她接受了男方,而且一接受后就立刻辞去职务跑去男方所在的城市结婚安家了,这么迅速和彻底的转变在当年让我们大家觉得很吃惊。不回国的原因和排名第四的一样,家和孩子在美国,回国不知道能干什么。

第九名:上海交大,印第安那。军工科研家庭出身,小学四年级以前和搞军工的父母呆在山沟里,由父母和周边的叔叔阿姨们单独上小课教育出来的,五年级跳级,初二时又跳级,高一和高二是我们班的化学和音乐课代表,高三时直接保送去读加强预科。从美国回来后在西安一家研究所,方向是材料科学。每次我们询问她工作近况时,她的回答都太详细太专业,只有其他几个同方向的同学能和她对话,其他人完全看不懂她是做什么的,只能不明觉厉的点赞牛鼻。

第十名:上海交大,港大,UC 洛杉矶。教师家庭出身。目前在美国,工作是为保险公司的保单计算风险,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 不回国是一因为国内类似职位不多,二来他思想严重反 Z 国,支持 ZD,GD,TD,在微信群里动辄发高危言论,把群主搞怕了,大家一致支持把他移出了年级大群。当年楼上 9 班的,不熟

附加

我知道的住在硅谷附近的几位同学

1,第六名的前妻。离婚时在某个大厂,现在跳到硬件公司了。一年 50 万到 60 万美元之间,自称还是处于硅谷贫困线以下。很久前聊过,她说曾经被大厂外派回广东工作过,体验过国内企业的文化环境后不太喜欢,退休前不想回国。

2,一个黄姓同学。国内最早一批玩比特币的。大学时曾因私设服务器搞线上涉黄涉赌被抓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美国去的,在一家小公司,公司被收购后提前退休了,从此人间蒸发,只知道住在湾区附近。

3,一个不太熟的同学,国内早一批玩论坛的,据说和水木清华的创始者是忘年交拜把子。研究生阶段到了美国,10 年左右回国参加同学聚会时告诉大家他在硅谷。近况不知,应该还在硅谷,最后一次联系时说是在一个小公司搞办公 app,等着被收购。

4,一个在水果厂做码农的,我比较熟。他家境很好,算是军三代吧,本来毕业后在北京挺好的,但他当时莫名的就是要去美国。他的一位小学时期的女同学,也是他童年时期大院里的小伙伴,被中国的公司外派到美国,在某个内陆的州,他当时出于生计去投靠女同学,结果两个人就结婚了…… 婚后他非要去硅谷,找到了水果厂的工作,女方为了他把外派的工作也辞了,陪他去硅谷。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还是个码农,她老婆重新找了个销售性的工作,这几年的薪水已经超过他了。自从夫妻二人经济地位转换后两人间就常为育儿,投资,换工作,搞人事等问题而争吵,婚姻状况就那个样吧。他一边自叹国内几个大院的好伙伴已经做到日进斗金了而自己还是 “劳动人民”,但真讨论回国吧他又觉得没面子,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再从陌生的行业从头开始没希望。他老婆给他内推过几个其他企业的工作,他觉得没有水果待遇高也没有水果的职位稳定,同时又觉得靠老婆没面子,全都回绝了。现在夫妻二人的薪水加起来勉强超过 “湾区贫困线 “,但两个孩子马上都要上小学了,他坚持一定要送到最好的私立学校,学费的窟窿又让他天天愁。

5,原来我们班一个民办的女生。成绩很好,但中考时失手差了几分。大学本科后两年去了美国,读的也是 IT。毕业后到现在一直在微软。收购了一家硅谷的小公司后派她到当地的办公室上班。 她的生活圈子非常美国化,没想过要回中国,隔几年回家乡探亲一次。

知乎用户 Osteroza 发表

请问题主分得清楚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吗?分清楚了再来谈。

2 万人的说法有一手统计数据吗?还是自媒体无限套娃式的引用?

“留美不归” 的尺度到底怎么算?如果参加过硅谷校友活动登记在册就算?还是在硅谷读书也算?还是毕业了在美国工作过两年就算?还是入了美国国籍,常年在美国工作的才算?施一公这种在美国读博,并且工作了很多年再回国的,还算不算留美不归?

据我所知,哪怕清华学生只是去美国交换一年,都可以加入 “硅谷校友会” 的,不主动退出的话,硅谷校友会会主动将他们除名吗?校友会的管理有这么严格吗?

这么说,贸易战之前,我们系核工程博士还有大把去美国访学一年的,人家现在可都在国内给国家做贡献呢。

不少人还保留着美国 XX 大学访学期间的学生卡和校园邮箱未注销,甚至登记在 “清华学生美国 XX 校友会名单” 里面没有及时退出,这些人是不是也成了某些喷子口中的 “清华学生不爱国,用脚投票去美国” 的例子?


什么叫当场打脸啊,哈哈。

知乎用户 摸鱼的王同学​ 发表

从大一 GRE 规划 phd 全奖开始全套流程大概 15 年,落脚美国开始要计划好每一步稳扎稳打 10 年最后才有可能留下来。不了解的同学,我来描述一下最终获得绿卡的难度有多大。就算这么大的难度 PhD 们依旧挤破头跟 USCIS 硬刚多年拿绿卡,个中原因自行领会。也有可能我走的是困难模式,很多 cs 的运气好可能远没这么麻烦。此贴只是天坑专业这些年踩过的坑,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得上后人。

  1. 考上 985 然后刷 GRE, 托福,GPA 啥的我就不说了,我个人是大一就刷完了老 G,那时候成绩可以用五年,趁着大一暑假闲着就给刷了,大三裸考托福,随便拿了个过得去的分。很多人玩了两年大三才知道原来考 GRE 难度比考研低得多 老 G 基本就是死功夫背红宝书,申上了美国政府报销你每年 4w + 刀学费还发 2w + 刀工资帮你完成学业。那为什么要去再千军万马独木桥考研呢?不明白,更何况考研还要逼着自己学一些玄学。。但大三开始准备时间就非常紧了。看到这个答案的大一学弟学妹们,如果想走这条路的一定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别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上。如果你一个收藏然后该干嘛干嘛去了,往下看也是浪费你刷短视频的时间。

  2. 大四开始你要开始陶瓷各种大学的 professor,看谁有 funding 或者 opening, 大部分的陶瓷都石沉大海。我 phd 老板跟我说他们默认选 985 因为反正都不认识,不如选个好点大学的遇到坑的概率能小点,就是这么功利。

  3. 万一你被 phd 录取了你的受苦路也就开始了

  4. 你要在一两年内学完一堆难度很高的核心课程并且保证 GPA 过得去。

  5. 你要在学校做 Teaching Assistant 或者 Research Assistant 来赚工资。我的话比较惨,第一学期就要全英语带 TA,对于刚去的小朋友还说可能会有点压力。

  6. 你要自己选课题方向读 paper 然后每天跟老板击剑 。

  7. 天坑专业的小伙伴们要每天面对实验失败失败失败失败。

  8. 最终你要在 4-5 年内发表足够的论文,我是一作二作一共 11 篇,然后盼着老板能签字放你走人。

  9. 终于你熬出头可以毕业了,这时候你要面临在美国找工作,突然你发现你 PhD 做的基本没啥用,投 100 份简历可能回复你的不到 10 个,好容易撑到技术面就被对面各种被吊打,因为公司做的跟学校过家家的完全是两套东西。在美国找工作靠的是 connection,connection,还是他喵的 connection,公司开个 opening 绝大部分都内部消化了,真的放出一两个在外面招人也都是找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刚毕业的素人真的非常非常的难。

  10. 终于你运气好收到了一个 offer,这时候你要申请一个叫 OPT 的东西,这东西允许你用学生身份工作一年,但是申请需要 3 个月来处理,这时候很多公司并不愿意等你三个月,很多 offer 就这么凉了。你想加急? 可以,但你需要找你州的参众议员给你催,还必须证明如果不加急你会有 financial loss。

  11. 等了三个月你的 OPT 下来了 offer 也还在你终于能上班了,OPT 可以续一共三年,这三年你必须每年参加四月的 H1B 抽签,现在因为是电子抽签成本很低,都被印度人一人十几抽给灌水了,非酋如我当年就是三连跪。

  12. 工作 1,2 年后如果你表现不错公司会考虑给你办 EB1B 绿卡,牛人(哈佛 MIT 之类)可以自己搞 EB1A。 你需要跟律师一起准备至少半年来收集各种材料,包括不限于

  13. 6 + 封大牛推荐信(公司高管,名校教授)要有至少三封独立推荐人,也就是跟你没关系的大牛给你写的,怎么找就靠你本事了。

  14. 你的 publications

  15. 你的 citations

  16. 你的 reviews,也就是你作为 journal 审稿人来 peer review 别人的论文数

  17. 你的专利

  18. 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

  19. EB1 绿卡材料原来还要排队 2 + 年才能寄出去,今年好了不用排队了可以直接交表,但 USCIS 说他们处理就要处理 12-33 个月。。。

  20. 这时候你发现你 OPT 到期了 H1B 三连跪绿卡还在处理马上没法工作了,只能再花钱搞一个叫 O-1A 的东西,这玩意是高级版 H1B,不用抽签,但对申请人要求很高,难度不低于 EB1B 的绿卡。别问我为什么,我周围所有 eb1 过了的同样材料申 O1 都被 RFE 了,包括我。又是几个月的准备各种 paper work..

  21. 终于你的 O1A 也下来了你能安心上班等绿卡了,你等了一年,经历了采指纹,体检,面试,最后,绿卡下来了。

可以看到这一套流程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很多东西要靠多年的积累,比如你的 publications,citations,reviews, 都是前面很多年积攒的成果,最后申请的时候才能用上。

当然很多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来念了两年 master,我接触过的很多能力都不行就是出来混个文凭英语交流都有问题,想找工作基本没戏。能力强的留下来的 master 和一些懒得折腾的 PhD 会走 EB2 绿卡,那个要简单得多,但是目前中国大陆出生的需要排队三四年。而且前提是你脸好在三年内能抽到 H1B,不然第三年会非常被动。这也就是为啥现在很多公司不爱招外国人,你干了两年稍微可以独当一面了突然面临身份问题必须停职是非常蛋疼的。万一真的脸黑了三年,有几个选择:

  1. 赌一把试试 O1A。
  2. 在本地找个社区大学重回 F1 学生身份然后拿一个叫 CPT 的东西工作一年, 祈祷下次你能抽到 H1B。
  3. 看看公司能不能把你调到海外分部先干着明年接着头铁硬刚 H1B。
  4. 女生很多嫁人了,本地人或者有绿卡的。
  5. 男生可以试试找个富婆?(大雾)
  6. 所谓放弃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大公司有的是人力资源不缺你一个,除非你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身边这些跟我一起走完这一套流程的小伙伴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我 21 岁就经济独立了。我们家里在国内无权无钱,自己就辛苦一下蹭美国人的学费。上班以后我工作过的两个公司都尊重工程师,科研人员,不用 996,给的钱也对得起我的工作。

知乎用户 ArtoriasPhD 发表

—————2022 年 2 月 10 日四更———————

在别的未匿名回答里被学历歧视了……

哭笑不得,为什么反智而自大的人会用名校来攻击别人?

—————2121 年 8 月 29 日三更———————

在评论区有 “圣邦微犀利姐” 提出了让我最期待的反问,我看到后立刻回复,但是 20 天过去了,没有下文了……

其实我非常期待圣邦微能做的,所以不好意思激将一下:如我原答中所说一样 “少吹点牛,拿出来真东西”。

—————2021 年 8 月 5 日二更———————

太开心了,第一位在评论区质疑的人出现了。

我是肯定不会取匿的。首先虽然不是公众人物,但在我所在的这个小领域,还是太多人知道我了,在知乎答题这样的事情会被朋友笑的:D

其次,我现在在干的事情,站在目前供职的公司的立场上看,被扒出来也不是特别光彩:P

我要是六子,面对 “吃两碗粉,给一碗钱” 的指控,肯定不会自曝来证明清白的。“清白”在我看来真是无所谓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把事情扎扎实实地做了,要对得起自己。

BTW:上一次在知乎匿名回答,并被疯狂谩骂着质疑,也是在和清华相关的题目中。不过澄清之后,那孩子自己把所有评论都删了,并且还换了知乎的名字:D

—————2021 年 8 月 5 日更新———————

昨天晚上睡前随手答的一条,一觉醒来居然还蛮多赞和评论。感谢大家的赞:)

每条评论我都有仔细看过,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

原答是(我尽量)客观事实的称述,看过大家评论后有一点主观感受和大家分享:

首先,清华本科入学的时候最先受到的两条价值观就是:“又红又专” 和 “健康为祖国工作 50 年”。虽然是有一些人违背了当年的初心,但是还是有很多清华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心系中华民族的。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所以在原答中只讲了自己的故事。但是我知道我的一些在海外的同学做的比我更多。我很不能赞同对清华学生的整体抹黑,有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阴谋,就是要我们人民内部分化互斗。

其次,关于芯片制造,有很多清华的师兄弟在做这一块,我们是有一个微信群的,不同公司的都在一起。有些东西不是不想做,而是财务压力(从投资人来的)问题。所以,我也经常感慨资本的邪恶力量太强大了。

再次,关于回国怎么卷:)嘿嘿嘿

—————如下是 2021 年 8 月 4 日原答————

我是清华的本硕连读。

我的本科同学 30 人,其中有 7 人在美国,2 人在新加坡,3 人在香港(已收复),1 人在欧洲,剩下的都在国内(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昆明)。

我是那个在欧洲的。

在国外的同学(全部娶妻生子)里,有 3 人(美国 1 人,新加坡 1 人,欧洲 1 人)明确想回国。

我在 2018 年回北京同学聚会时,和在北京的同学讨论回国的方案,被所有在场同学劝说不要回国。

我在 2019 年去上海同学聚会时,和上海同学讨论回国方案,在上海的同学有个别持赞同态度,大多反对我回国的决定。

我在 2019 年去深圳同学聚会,深圳的同学强烈邀请我直接回深圳一起创业。

我在 2020 年启动回国的第一个步骤,给孩子联系学校(我和孩子都是北京户口)。被在北京家门口的小学拒绝之后,和当地教委多次联系无果。再加上疫情原因,一直未能回国,直到 2021 年。

怎么看?你让我怎么看?

由于工作原因,我在 2017 年完成了把某品类海外(丹麦、德国)供应商全部切换为中国供应商;在 2018~2019 完成了某品类海外(日本、德国)供应商 70% 切换为中国供应商;在疫情期间完成了某品类海外(瑞士、美国)供应商 40%(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增长到 70%)切换为中国供应商;目前着手开始做电源芯片的切换计划。

怎么看?肉身在海外就不能做点儿事了么?

BTW:国内的芯片做的真是一言难尽,想扶都不知道怎么抓… 电源部分的芯片已经是最基础的了,还是做不了… 还给我吹牛 “国内芯片有一半都是咱们校友在做的”…
我 #%*%*##~~~

少吹点儿牛,拿出来真东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时我在思考,国内给大学生的优质岗位到底是过多,还是过少。

大概率是过少吧,如果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行业,能买得起房子安定的生活,多少人愿意放弃 4 年 7 年所学专业知识,去转行去考公务员呢?

毕业从事程序员,放在硅谷妥妥的中产阶级,几年内就能有车有房。如今国内的毕业生在北上深,10 年之内想挣到首付都很难。

有的人说,你回国了,是不是国外混不下去了?

我想说,你说反了,普通人在国内打拼立足更难,若不是不得已,谁又愿意远走他乡呢?

知乎用户 陈历飞​ 发表

在这个问题下的分歧,本质上是不同群体对清北毕业生的认知不同。下面上两个实例。

群众们以为的清北毕业生:

小张是清华某生化环材专业的博士,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他,在宿舍里翻着耶鲁哈佛牛津剑桥的教职邀请…… 突然,敲门声响了,是某西部 985 的人事处处长,五十多岁的处长两鬓斑白,拎着一包土鸡蛋,陪着笑问小张愿不愿意给个机会,职称都可以谈,小张摆摆手,什么都没说就关上了宿舍门……

真实的清北毕业生:

小张是清华某生化环材专业的博士,正在排老家省会某重点中学的教师招聘,之前所里的大师兄毕业去了某高校签了任务指标高得离谱的非升即走的 “特聘研究员”,结果到期因不达标被解聘,三十多岁正失业中,彻底断了小张做科研的念头,他把求职方向转向了中学教师,但近几年深圳的中学教师招聘已经海归博士满地走,保险起见,他投了老家省会的一所重点中学,而刚才坐着闲聊时,发现旁边还坐着一位北师大的博士,小张压力陡增……

群众们以为的清北毕业生:

小王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这个大四的下学期格外忙,自从他在领英上更新了自己即将毕业的时间,两个月不到,已经有 80 多个投资人抢着要给他投资。手机响了,“喂,哦,金沙江创投啊,你们准备投我多少?500 万啊,那算了吧,昨天红杉资本都开到 800 万了,没有诚意就不要来打扰我了。” 挂下电话的小张,其实也没有打算接红杉资本的投资,他打算去贷款创业!公司还是要自己开!创业中心业务员问他有成熟的商业计划书吗?小张笑了笑,亮出了自己的学生证:“3 个月后,我就毕业,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业务员顿时一惊,赶忙联系上级,火速给小张批了 1000 万的创业贷款……

真实的清北毕业生:

小王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西二旗某厂产品经理的暑期实习的春招,结果 7 人群面现场,6 个硕博,5 个海归,只有他是土著本科生…… 但机智的小张还是幸运地拿到了暑期实习的入场券,并顺利转正,只是毕业后 996 看不到尽头的日子让他在北京逐渐麻木,20 万的年薪听起来很高,但北京房价均价已经 8W 起,去掉日常开销,一年到头攒的钱买不了两个平方,而同年入职的同事们,一水的清北复交哈普牛剑,要跟这群人一起每年经历末尾淘汰卷到 35 岁,他不由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这还没完,他租住的蛋壳公寓爆雷后,收房的房东连夜把他赶了出去。幸好手头的积蓄让他还能在找房的时候去附近的酒店暂时过渡……

群众们以为的清北毕业生:

小李是北大某人文学科的硕士生,拿到了某东部发达地区的定向选调生 offer,一入职就破格定级正科,三年后挂职副县长,五年后升任县长……

真实的清北毕业生:

小李是北大某人文学科的硕士生,一直打算走定向选调,但东部地区这几年的定向选调太卷了,他读的冷门专业在东部根本抢不到什么好单位,毕竟每年清北毕业生成千上万,岗位就那么几个。他最终背井离乡进了西部某省的定向选调,是一个地级市里还不错的单位,想着这总算避开了竞争红海吧,但入职后发现,不到十人的科室里竟然有五六个往届清北的学长学姐,蓝海也变成了红海,他已经遇见到接下来几年里为了有限的几个提拔名继续加班卷的未来了……

======= 分割线

大家都在冬天的雪地里艰难狂奔,普通人什么都没有,冻得瑟瑟发抖,这个时代的清北比普通人强一点,却也只是多了一件毛衣罢了,但不了解清北的群众们总觉得他们是人形可移动的供热站,有责任有义务给大家供热。

清北的同学也很纳闷啊,真是供热站也就罢了,但全身上下也只比普通人多了件毛衣,这咋给群众们供热?

最后,从这个话题下获得的经验是,当群众们以为你是供热站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是,否则根本解释不清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国内的岗位能够给到硅谷一半的工资(以时薪而非年薪计算),航天系统这种直接报效祖国的岗位可能三分之一都行,挖个清华的回来还不简单?但是国内的单位也没这兴趣,大概是国家真的没那么需要他们吧。所以这不是啥事儿。

知乎用户 小泽马大哈​ 发表

不奇怪,不光是清华。。

2019 年的数据,包含港澳台在内,我国一共有 6796 名学生在美国读博并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二名印度 2050 人的 3 倍之多,这些博士主要从事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根据留美工作人数占比来看,印度人是最多的,有 86% 的博士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其次是我国,有 79.3%,将近 8 成的博士留在美国,第三名是韩国,有 65.2% 的博士留美工作。

这些去留学读到博士的往往不是超级学霸就是家里富足。。可以说是人才和资产的双重流失。。

不对啊,美国不是快要完蛋了,不是爆炸就是枪击,大街上还时不时过来打你一下因为歧视亚裔,怎么这些高端人士还有这么多留在美国呢?

因为人都是趋利的。。

美国的房价特别是大城市 比如纽约落砂机中心地带或者学区房的价格基本块和北上已经持平了,因为中国的房价还要除以一个公摊,而美国的工资要比中国高很多,在工资高的情况下工作还相对轻松。。美国也有一些需要 996 甚至 007 的,但是大多数都不用,而美国 007 的那工资可不是一般的高。。。。问题里说的硅谷更是高新产业的汇聚地。。而类似的企业在中国的工作强度大家都是了解的。

而对于子孙后代来说,他们生下来就是美国人,他们可以更轻松的学习娱乐成长,同时更容易考进世界名牌大学,而且谁能保障孩子以后就是顶级人才,如果只是当个普通人那美国的舒适度远远高于中国。。

所以对于那些家境一般的学霸,就算回来给了大城市户口也买不起房。。而且工作强度极高,压力很大。。他们的孩子还要面对鸡娃大军。。

而对于那些有钱的学习又不错的二代。。移民美国对于资产的安全性也要大过中国。。有一些是家族继续在中国挣钱,拿了美国身份,随时可以选择全家移民,选择性要高很多

希望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这种现象能慢慢好转。。

知乎用户 有文化的蜣螂君​ 发表

别扯什么精致利己,卖国求荣了。

要是觉得清华 2w 毕业生给美国创造了这么多价值,怎么不花两倍的薪水把他们买回来呢?

你们觉得他们不在乎祖国,有奶就是娘,只看自己,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可要是钱到位了,管他们精致利己还是粗糙利他,两倍薪水,难道留不住人?还是你们会亏?那为什么不给呢?

既然你们都觉得他们精致利己了,怎么不用对待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方式对待他们呢?要是在家乡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甚至发财,哪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不愿意,又怎么会背井离乡?

人才出了校门就是一场拍卖,别等最后一锤定音了再后悔,按规矩开个价不好?

以上是原回答

这里加个注释

好多人没理解我说什么……

是因为很多人骂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我指出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可以为我国所用。这只是让步的说理,不是承认这一前提,类似归谬法。

我从未说大家都应该精致的利己主义之类的话,请不要无中生有。

另外,两倍是个约数啊…… 我总不能精确给你个什么 1.4587646 倍吧?

收入的确不代表一切,还有很多的因素,我也没法一一列举了,大家自行脑补一下吧。

……………………………… 分割………………………………

先说一下数据上的问题。比如清华政府拨款和清华大学经费不是一个概念,经费有很多是学校自己赚来的,政府拨款好像占总经费约 20%。类似的,这个问题里的 2w 毕业生数据也存疑。

(数据问题不为了说明什么,只是希望大家了解一下事实,不要被虚假数据带节奏了)

……………………………… 分割………………………………

总有人说 “吃了我们这么多教育经费”“放下碗骂娘”“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把这钱吐出来”,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不同观点。

我的观点:没理由吐出来

区分以下两个问题:

那些经费,到了谁的口袋里?

不是学生,也不是教授,也不是学校领导,学生交学费,教工领工资,和这些钱都不归他们。钱大部分,交给仪器厂商了。

那些经费,花在谁身上了?

毫无疑问,大多数花在学生身上。

这两个问题有巨大的区别!

如果是学生账户里收到了那一共三百亿的经费,我完全赞成强制让他们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不是,学生们不是用这三百亿买房买车去享受了,他们使用这个教育经费的方式,是痛苦的,是用于学习的。

这样的学习对他们的好处只有提升自我,和一本毕业证书。(分别对应经济学对教育的解释:边际产量值和信号)

而这两个好处仅仅是在他们求职和踏入工作岗位以后管用。其他情况下,半点用处没有。如果都希望他们留在国内,干着 996 的活,拿着并未更高的薪资,那么清华北大对他们本人有什么好处?根本就没有啊!

(甚至还可能增大心理落差,读个硕博还缩短了工作赚钱的年限)

还是拿 “放下碗骂娘” 的那个比喻来说

有些人以为:大家都有一个碗,有些人进了清北,政府从各个纳税人的碗里拣了一点,把清北学子的碗里装满了山珍海味。四年之后,他们吃饱了,拍拍屁股走人了。(要真是这样我也生气,,Ծ^Ծ,,)

但事实是:大家一开始都没有碗,每个人都得自己造碗。政府四处张望,发现有几个孩子弄得像模像样的,于是拿出纳税人的钱,送那些孩子去清北造碗了。他们造碗每天累的半死,搞不好还被师父(教授导师)骂一顿。四年之后,他们终于给自己造了一个 XXXXL 款的超级大碗。然后国内企业来了,在他们碗里放了 S 号的饭。他们怒了,把筷子一摔,拿叉子餐刀吃 XXXXL 号的西餐去了。

大家明白了吗?这就能体现我之前说的两个问题的区别。

……………………………… 分割………………………………

又看到一种观点:

进学校之前说清楚不让出国。

该观点又分为两派:

1、从小(幼儿园小学)就做选择,要出国不能享受国家优惠,让他们自费教育

2、进清北时说清楚不让出国

对于观点 1,我的看法是:

首先,这明显是侵犯了孩子的选择权的,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还未成年。这样的做法必然遭到世界的谴责。

其次,这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更加固化。富人不在乎教育这点钱,给孩子买个选择,不亏。然后富人能设立顶尖的私立学校,啥都甩别人一大截(都是说好要出国的人,政府没理由再管着了,再管就有点离谱了)。普通中产就没办法了,买不起,那就不出国,上公办学校。于是享受最优质教育的,清华北大的学子都是富人,还都去国外赚大钱,他们回来还能掌控国内资本。普通中产?好好打工去。这不是你们想要的吧!

对于观点 2,我的看法是:

我已经说清楚了,教育只在职业生涯上产生优势。如果这样完全限制住了出国,去清华北大对个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当国内企业明确知道他们无法出国时,他们自然可以更严苛地压榨他们,不担心他们不来。

所以清北拜拜,复交受宠。很快清北生源质量下降,下次提问就是:如何看待复交 2w 毕业生留在硅谷?能有啥区别么?

……………………………… 分割………………………………

总有人拿钱学森等人的例子出来反驳我~

看清楚条件!条件是 “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条件本身并不正确,但这是很多人的观点,我这样的论证是有所让步的)

更明确地重申一下:

他们要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加薪我们不亏,他们要不是这样,我们更赚。

所以钱学森先生的例子不构成反驳,他属于后者,我们也的确赚到了。

汪精卫的例子也一样不对,人家背后有枪顶着呢,日本出价相当于一条命 + 一点钱,你难不成能出两条命?

还有…… 别评论就一句 “答主逻辑不对”…… 怎么也把逻辑哪里不对说说清楚啊…… 我当然想和大家交流观点,但要是就这么一句…… 我删也不是,回也不知道能怎么回【皱眉】

本宝宝不开心了!要是再这样的就折叠了【生气】

另外上来不讲道理直接一个大帽子的那些(卖国,汉奸,50w 等等),这种评论肯定删!

…………………………… 分割…………………………………

还有国防部门清北人少的问题。

清华几个系能拼的过国防七个大学?要真能顶半壁江山,那真的不是清华厉害,是那七个大学拉胯了些。

再说,我国重要科研领域清华的人也真的不少(有多少我也不知道…… 但绝不是很多人所说的几乎没有……)

北大偏文科,没有这些军工很正常。

……………………………… 分割………………………………

匿名不就是担心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开骂吗?那我不匿名了,来吧,正好我有空。

………………………………… 分割……………………………

还有不少人指出,拼钱,中国抢不过美国。那当然,GDP 摆在那里。

但注意清北毕业生又不是无价之宝,出价是有限的。

你喊价 200w,别人 300w,你再喊 400w 没人跟进了。

一个人能创造 300w 价值,美国给他开 100w,你开 200w 就回来了,你还赚 100w。就算两边喊价喊到 299w,你也有 1w 到手。

这时候有人说了:教育经费就不止 1w 啊,还是亏了啊?

请自行了解一下沉没成本吧。这个喊价的模型建立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那个假设上,说的就是人已经毕业了,教育经费已经是沉没成本了。

……………………………… 分割………………………………

有人说 “等你拿到机密了别人再挖你” 来反驳。这是不合理的。

还是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条件下,他要是接受了外国的条件,也就是真的叛国了,这是犯罪。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因犯罪而名声扫地,并且被整个国家警方追踪逮捕,是任何钱都无法弥补的。因此,他们一样不会叛国。

……………………………… 分割………………………………

那些嚷嚷着退学费的都是没看见我关于碗的那段类比吗?评论之前不能先把回答看完??

你评论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别扣一个大帽子 + 谩骂就当反对了。我讲了这么久道理,摆明准备好辩论了,你不讲道理开骂?注意素质吧!

………………………………… 分割………………………………

我从未说过出国对谁是最好选择,也没劝任何人出国。我只是说,这样做,没错。以及,那些不明事理却骂得欢的,该闭嘴了。

知乎用户 与失望川 发表

大家都愿意去生活水平高的地方。

你把硅谷看到一个超级上海就行

你是甘肃农村的小镇做题家,在甘肃农村挣钱,还是去甘肃城市挣钱,你选甘肃城市,因为城市挣得多。

在甘肃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城市里面,你选长三角,珠三角城市。

有机会去工资更高、生活水平更好的硅谷。你选硅谷。

你抱怨中国人才流失,去建设美国,和甘肃抱怨自己人才流失,去建设长三角珠三角是一样的。

这个东西,你可以像以前一样用户口卡。

全国用粮票,毕业国家分配,甘肃的回甘肃建设家乡,去外地,没有粮票买不到粮食饿死你。

对应的就是大学毕业的,花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给护照,不让留学,边控起来。

还有个办法是中国和西方关系恶化,除了公务签证,普通人根本就出不了国。

更好的办法是韭菜提前割。

在高考前就大搞学科竞赛,用普及性的数理化竞赛(全体在校学生参加,层层选拔,全国一张卷,分数排名),把聪明孩子先筛选出来。

聪明孩子,就别浪费精力在高考应试上了。

免高考上大学,这个诱惑可以吧。

提前把国防科技需求的专业学上,一路连读到博士,直接进军工研究机构。

军工研究机构放到环境比较好,房子便宜,人均收入比较低的地方(譬如威海)。这种优选出来的人,给别墅住,给公费医疗,给免费教育,给北京的高考名额,保障比较好的生活水平,收入拿北京上海深圳社平工资三倍,在研发机构当地的相对收入收入属于高收入。

J20 的总师杨伟就是西北工业大学少年班提前割的韭菜。

如果这个韭菜不提前割,正常高考去 C9,恐怕也就去美国实验室干活了。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在 MIT 读书的印度小哥:我们都是被 IIT 淘汰的失败人士,才被迫花钱来 MIT 读书;

在湾区搬砖的清华校友:我们都是清华里挤不进前 70% 留在体制内机会的人,才来被迫湾区搬砖糊口。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人各有志也罢

爱慕虚荣也好

今后的日子我们会越来越好,而与他们无关。

知乎用户 七海 Nana7mi 发表

大家可以回顾旧闻一则:

1978 年 6 月 23 日,邓小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出这样一段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一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就这样悄然掀起。
邓小平做出指示后十几天,教育部《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就交到了国务院。报告提出,立即选拔三千人派出留学。报告还对留学生管理机构、派出前的集训工作、回来后的工作安排都提出了建议。
教育部的报告刚刚递交,反对的声音就接踵而至。有人担忧,这样大规模派留学生出国是史无前例的,人派出去不回来怎么办?邓小平说:“你先把人给派出去,不要怕跑,跑 10%、20%,还有 80%。”
当时还有看法认为,“文革” 过后,国内的高校都在恢复、整顿,有很多学科空白,“我们确实要利用外国教育资源,但关键是不能派这么多人,也不应以大学生为主,而要以研究生和进修为主。”
8 月,教育部的报告获国务院批准。首批留学生派遣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知乎用户 MathHub​​ 发表

那些口口声声 “精致利己主义”,或者 “什么什么不在乎”,正是这种人,习惯性慷他人之慨,极尽挖苦之能事,耍嘴皮子扣帽子一流。到了工作岗位上,这种人正是那种 “事情不会做,只会耍嘴皮子的”——这种人肉眼可见的多,人家才不敢回来。

你以为清华(不管哪个名校)毕业生没有圈子的?包括任意一所藤校也是有华人圈子的。一个回国的都没有吗?

发展好不好,吹不出来的。圈子里会传的,比如说:谁谁谁回去了,头两年以为意气风发可以大施拳脚,结果没想到老板也就拿他当牛使,同事间宫斗斗不过,累死累活功劳都要分给别人。周围的人事情不会做,但马屁拍的溜,比他爬得快,还有几个关系户等着蹭成果,同事之间背地里还联合排挤他:“清华毕业、藤校海龟,也不过如此嘛”。所以现在很憋屈。

就这样一个例子,能吓退几百个有志回去的。更何况回去三个里两个都是这样,剩下一个混的好是家里本来就有关系的。人生是自己的,都研究生毕业了,有几个五年耽误的起?

有些东西不用自欺欺人,想要一片立足之地,哪个城市均价比湾区低了?

知乎用户 周一​ 发表

每年 3、4 千,很多文科的不出国,经管、法律、美院的不会去当码农,所以只有计算机和其他理科工科会出国并且当码农,这种每年大概也就 1500-2000 吧。因此,不是 5、6 年白干,而是 10 年白干都有可能。

而且,美国除了硅谷还有华尔街、芝加哥,世界除了美国还有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相信那些地方也有不少清华毕业的学子。这么看,估计 20 年白干都有可能。

当然,我相信大多数清华学子还是热爱祖国的,毕竟他们的口号是 “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哪怕国籍改成了美国,但祖国依然是中国。很多中国人在给美国卖命;同样地,哪怕他们哪天成为了美国人,也可以继续给中国效力的。

很多人说的,不要酸葡萄,喷清华给硅谷卖命的人都是既上不了清华又去不了硅谷的人,他们出于嫉妒心态才喷的,如果给他们机会,估计跑的比谁都快。

其实这年头我都想明白了。看了马斯克跟钱颖一的对话,有来有往,谈笑风生,大有当年大战华莱士的风采。但看了马斯克和马云的对话,各说各话,尴尬聊天。

其实也不难理解,在美国当首富跟在中国当首富很不一样的。这美国的首富啥都懂,上知天文发射火箭,下知地理电动汽车,还有什么人工智能、比特币,样样精通,比尔盖茨也懂这些的。所以说到物理问题,钱颖一表示力不从心,请了个物理的朱院士跟马斯克过招。然后马斯克指导朱院士为何美国学生物理比中国学生牛逼。

美国这个国家没有韭菜,因为社会福利好,底层吃福利不用去卖命。但中国不一样,底层没有福利吃,只能卖命。因此美国富豪只能更多通过科研创下致富,比如回收火箭、电动汽车,而中国的话,6 亿底层,每个身上赚一点,也发财了,就没必要研究高风险的高科技。

对于清华学子,很多也是高科技的,在国内也没有太多的根基,毕竟很多都是普通家庭。这种情况下,出国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在国内的话可能水平发挥不出来。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抛开高赞回答对于该提问的根本性否定,我们就退一步假设这个问题成立。

先声明一点,我没上过清北,也考不上清北。但我认识的清北同学老师太多了,比如前室友,比如办公室的伙伴,比如我家那位。

但如果你不告诉我他们是清北的,我是真真看不出来,因为就是聪明些的普通人。你要说异于常人的有没有,那肯定有。但绝大部分真的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甚至重来一次高考,也不能十拿九稳的进去。我们常年来过度神话了名校学生,甚至潜意识了把他们当做了一种国家资产,甚至是我们的私人财产

在这个立场上,不把人物化为 “大国重器”,“用了大量纳税人的钱”(这点本身就有争议),那就只是一些普通人的流动。事实上在现在大学生过剩的现状下,有没有这些普通人都不会对社会、国家有本质性的影响。我在知乎上被人在评论区被教育过很多次了「别把自己当人才,你也配」?因此我也觉得网民们不妨学学这种自信心态,只是(不到)几万个普通人出国而已,而且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

因此不必陷入宏大叙事,掰开来也都只是升斗小民的柴米油盐

我专门采访了我家那位,了解到很多清北人出国也有非常综合的原因,比如想要研究生转专业(国内难度很大),比如想去读博(不是每个专业国内都有),也比如纯粹没北京户口留不下、买不起房。很多人对未来也有不同的规划,有一定要回国,有观望的,有回不来的,也有不想回的。

因此不要春秋笔法,不就是想给他们扣个吃里扒外的帽子吗?

国内国外,国外国内,对普通人而言也都只是「温水煮青蛙,开水烫韭菜」。

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湾区的优势:

1,工资。北美 CS 毕业 Google 这种大厂比较优秀的能起薪 20w 刀起步,4-5 年努力可以达到 40w 刀左右

2,Work Balance。如果想去养老,完全可以选个不忙的组,每天按时按点下班,从不加班

3,车 & 房子。车在美国巨便宜,保时捷帕纳梅拉 9.4w 刀起步,想买豪车完全可以搞,房子虽说湾区也不便宜了,但奋斗 5-8 年是完全可以买的起的。国内 5-8 年一线买房???

4,环境。看看美剧基本吊打国内

5,生活。物价以工资来论,便宜到发指吧。生活成本对比国内是很低的,虽说湾区比较无味,但没事摘草莓 hiking 狼人杀几大俗,也可以。

6,人脉。全是大厂员工,学历大多都是 master 起步,国内的 985 遍地走,都算高素质人群。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回国吗?

选择回国的人,我现在遇见几个回来的,包括我自己,都是想一心干点事业的,美国对外国人创业不算太友好,国内有政策,主要是成本低,所以很多回来是有更大的想法。

但如果是打工上班,尤其是 CS 专业,能留下的,没有一个回国的,回国,至少也是工作几年,有资本的能拿高薪了回来,否则,谁会回来 996?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国内程序员,的确是爽到飞起。

知乎用户 Edward Shi 发表

前段时间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个朋友,在美国想回来上海的,托我给他看房子。

人家那没有计划生育,一大家子人,总归得找个大平层或者小别墅。

人家在美国,上班的通勤时间是半小时,抛弃在美国的事业回来,通勤时间总不能比这个长太久,毕竟还要照顾几个小孩。

最后人家国内的外企 offer 都拿到了,收入比在美国折算成人民币稍微低一点,我千辛万苦帮他找到了通勤时间差不多的别墅(他那个预算真不好找),可以说是当时性价比最高的了。

人家想了想还是没回来,我寻思你这不是调戏小傻子呢我找那么辛苦,人家默默的把自己现在住的房子环境发给我了,价格是我发给他那个的一半稍微多点。

只能说,同样是别墅,别墅和别墅也是不同的。

知道我在说谁的就别说出来了。

知乎用户 luvian​ 发表

钱学森都是 44 岁回国的,算上被美帝迫害的那五年,那预期时间也是 39 岁回国啊。

现在清北出去这些人,留在美帝积累工作经验,学习美帝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三十四十岁以后回国有问题吗?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放在比如大学的科研上面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些人如果在美国一毕业就回国,且不说回来后是否吃苦耐劳,就他们在美国大学里面学的东西能给中国带来科研快速进步吗?

要知道钱学森也是在美国国防部任职过的,且积累了火箭导弹方向大量的工作经验,所以他的回国为我们带来了技术突破,现在去了美国留学的那些学生,藤校毕业接着就回来不还是搬砖? 为什么不能等到他们以后真的有了较高价值了再回来。

还是完全没有自信,觉得以后更不可能回来了?

知乎用户 不自由而无用的人​ 发表

好家伙,在我修改了问题描述对于数据来源进行质疑后,题主终于添加了初始来源。看完原文章,我终于明白一些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了——就是一些人乱解读数据!

数据的最初来源是:

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我国著名教授、国家智库成员金灿荣就说过:“仅仅美国加州的硅谷这个地方,就吸引了我国将近两万名的清华北大毕业生。” 这是从加州在 1978 年到 2015 年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来的。

然后到了题主这里就是:

怎么看近 2 万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留在硅谷?这么一算,约等于五六年白干了。

这两个中间差了什么呢?

1、**来源是清华和北大,然后 “北大” 被你吃了么?**我也不知道题主到底是为了保护北大呢,还是就是看不起。。。

2、**“吸引”和 “接纳”,以及“留下”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明星吸引了粉丝,不代表明星就要接纳粉丝,就要留下粉丝做些事情,OK?

这里的吸引大概是什么意思呢?我猜测指的是去过硅谷(工作过、学习过、交流过、实习过,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包括去旅游的……)。可以去过硅谷但是回国了啊!所以压根就不能得到相当于 “五六年(学生没回)” 这么一个结论。

3、**就算学生没回留在了硅谷,也不等于就是 “白干了”。**爱国有很多种途径:比如疫情最早阶段有多少海外的口罩寄回国的?国内后来抗疫进行得很好,很多口罩不太用得上了,但是不能就此抹杀功劳。还有,这么多人留在美国拿高薪还不 996,没有福报,不是等于敌后破坏么?

知乎用户 Phosphates​​ 发表

看了下很多硅谷答主的回答,基本都是被高房价吓坏了,,,

并不是说去了美国的人都不爱国,也不是留在北上广深没有高薪,只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实在太 BT 了,拿我在的城市北京举例,均价 7-8 万,弄一套像样点的房子没 1000 万肯定下不来,首付最起码得 300-400 万吧,哪怕你年薪百万,税后加开销一年能存 60 万顶天了,家里不能提供帮助的同学,光是首付就要攒 6,7 年了。

交完首付,扛着 600 万左右的房贷,30 年的话每个月要还 3 万。。。基本税后收入的一大半都贡献给房地产商了。

清华毕业个个是学霸,但很遗憾不是每个人在北上广深都能年薪百万,如果在国内,应届起薪可能也就 2 万不到,最后读了个清华连一个房子都买不起,这不是让人憋屈的要吐血?

另外很多清北的去了公务员或者国企,这两个地方更多讲奉献,说白了就是干活多钱少,忍不住的可能忍几年最后还是跑到国外去了。

我们传统的宣传和导向都是:这个人很牛逼,不吃不喝不要身体做出了丰功伟绩,还不求回报。

耳熟能详的就是邓稼先、石传祥这样的。。时代真的变了,讲真现在就应该让这些给国家出力的人住大房子、开豪车才是新时代的风向标,不然拿什么跟美帝抢人才,竞争?

要想留住清北的人才估计还只能指望民企了,比如华为直接能给应届博士开出 200 万以上年薪,虽然可能还不一定拼得过硅谷,但加上爱国情怀,人才留下问题不大了。

另外,经济依赖房地产这点真的要改变了,看看香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曾经多么有活力,现在简直死水一潭,年轻人甚至不工作就为了抽一个公屋,然后躺平下来。

年轻人的梦想应该是星辰大海、应该是取得一个个人生成就,房子特么应该是顺带就买了,而不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都特么成了房子,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希望能让年轻人追求梦想,不操心房子的中国,早一天到来吧,那时候也许我们的顶尖大学生也就不用背井离乡的去建设洋人的国度了。

知乎用户 findyi​​ 发表

我 2011 年入学恰逢百年校庆,学校说 100 年里共毕业 17 万人。现在 110 周年了,没退休的毕业生能有多少?乐观估计也就十几万,然后有两万在硅谷。西雅图波士顿芝加哥纽约伦敦悉尼都不要面子的?这还是工作的,还有一群还在读博士作博后的。所以这数据相当有问题,相当于去美国留下工作的都跑硅谷去了。

知乎用户 花花鼓​ 发表

其实清华也有近一半的毕业生留在北京。

不要只看一个点,要看分布。

知乎用户 鹤运​​ 发表

只能说提问者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一无所知。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秉承优胜劣汰的理念,100 个大学生里面能出 5 个为国所用的高级人才就已经达到培养目的了。

那你说剩下的 95 个怎么办?自寻出路,你去社会上干啥都行,自己养活自己,交点税做点小贡献,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至于想要出国追求美好生活,那更是没有问题。

清华大学每年每个专业排名前几的毕业生,都会被系里面想方设法的留下来,给各种条件,这都是被看重的 “人才”。

而排名后面的,想留校得努力卷,想去大厂就自己去面,想出国就自己去申,学校懒得管。这些就是筛选培养出前面那些人才的 “代价”。

当然学校也是有温情的,如果你在 “代价” 里面都表现很差,自己解决不了饭碗问题,系里面还是会给你想想办法,提供一些协助的。

知乎用户 夏尔谢夫 发表

我就不说硅谷,我说说工友。

早几年在美国搞设备安装,我们的美资项目承包商有一批山东籍工友,领的国内工资加一封境外补贴,雇主负责住宿交通。

住宿是一人一间带厨房的 motel, 人多住不下的时候两人一栋美国常见的独栋平房,跟中介公司租来,里面哪怕一把勺子都不需要自己买。交通是安飞仕租车一人一辆丰田,买的最高险,所谓车子炸了直接换一辆那种保险。

补贴刚开始是工资以外一小时 14 到 20 刀,外加附加费。

后来涨了不少。

老美直说中国工人工作仔细还便宜,这个工资不公平,后来又一直加。

惊喜不惊喜?愉快不愉快?

哪来的钱呢?

这一段能借给让子弹飞姜导拍一部新的。

分包商刚开始会有一个预算,但是这个预算跟国内的预算不一样的,国内承包商超预算了自己贴,美国则协商。方法很容易,巧立名目,待遇升级。理由很简单,干不了,要加钱。不加?不加停工。停工还了得?于是大承包商加钱就加钱,你把依据给我,于是人马,车油,水饭,机械设备租赁,个人 Ppe, 哪怕一张卫生纸,必须写进去。完了以后 * 35%(此数字浮动)管理财务费用,出来一个新价格,大承包商买单。

承包商拿到各分包商账单,汇总一下,再乘个系数加给甲方。

最终的甲方是头部高科技企业,有钱,花不完,造不完,每年苦闷。虽然如此,但是拿到账单肯定一惊。

尼玛为何有融资租赁汽车 80 辆?一个邮件来问。回复,我们可以将 80 辆小车换成两辆大巴,此举将产生交通事故施工队团灭风险,一旦不幸发生,贵方能否接受随之而来的延误工期及舆论风险。请尽快书面回复以方便我方调整通勤方案。 谁敢签字?谁敢拍板?过。

再看一条,为何现场有冰箱 20 台,且一台价格高达三千美元? 一个邮件去问,答:最近气温较高,现场除了需要大量饮水以外,工人配发冰冻马甲,且现场分散,需要 20 台。如需撤销,请致电欧撒,获取更佳建议。尼玛欧撒?谁脑子坏了去招惹欧撒?过。

下一条,80 个男工人为何还有女厕所设置?答:可改为无固定性别设置,否则无法令公众相信我们也试图招募女工而暂时未到位。秒懂,过 。

下一条,这个维加斯酒店报销什么情况?为何会有八杆子打不着的项目?答:80 个外国男工人在一个 2000 人口的小镇,若不安排轮休恐有负面新闻。艹,科目改一下,职业技能培训,过。

下一条,尼玛你当我傻?为何有小时工资为 50 元的本地合同工?你吃空饷?有本地合同工我们还要中国人干嘛?答:请咨询本地工会电话,头头还是个奥巴马……. 尼玛别说了过过过。

下一条,80 个工人为何一天消耗手套 200 副且单价达 9.9 美元。老子搞装修买一副用到今天还没坏。你当我傻?答:可以重复使用,但达到洁净度要求需安排清洗公司。或者使用较为便宜的一次性替换手套,一盒 9.9 元 50 副。不过需要取得欧撒授权。算了尼玛才 2000 刀一天的事情还是不要深究了。

下一条,捐款 5 万刀。啥杰宝捐款?是不是你吃了回扣了。答:一张某环保组织收据。艹,算了,惹不起,5 万还是便宜。

林林总总出来一个天文数字。每项都合理。买单吧。

案子丢到 CFO 那里,如此这般一美化,一个绿色环保关爱工人妇女 LGBT 黑人和移民的高科技项目横空出世,资本界一片叫好。

叫完好,股价节节攀升,于是趁机发债,不用说 AAA+,头部企业,绿色环保,世界顶尖,市值万亿,才发十亿债?够干啥的?买手纸都不够啊!让华尔街那么多投行给你卖十亿不得吃土,每家怎么样都得分点,下次才能更好合作是不是?发一百亿。几大头部投行先认购,再发动基金经理们认购。钱一到手,大行和经理们的钱如数奉还,散户的钱三七分账。下回到还钱时候再打包成资产包卖给外国投资者。那可是 AAA 级的,买到是他们修来的福气。

什么?有人质疑?

我们工友都是 50 一小时,人均一辆车。你质疑啥。

所以说,工友都这样了,清华的呢?那简直是前程似锦。401k 账户直接跟 AAA 级债券和头部企业股票挂钩,你说好不好?

知乎用户 Mr Anderson 发表

怎么看年轻人都喜欢去一线北上广深?

为了钱啊…… 为了更好的生活啊,人往高处走,这不是太正常了?

知乎用户 流枫阁​ 发表

前几年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我看了好几遍。其中有一集讲到改开前,小平同志到广东农村调研,结果发现当地很多青壮年都跑去香港了,只有一些老幼妇孺留守,让小平同志感慨万千。这是当时真实发生的现象,史称:” 大逃港 “。

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视察逃港潮最严重的宝安县时表示:对岸香港九龙发展得好,而我们这边冷冷清清,这些人是外流嘛,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 经济搞好了,逃过去的人会回到我们这边来

之后广东省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经济特区。短短几年之后,香港对岸的宝安县再也没有了所谓的 “逃港潮”,老百姓安居乐业。原宝安县委书记感叹:“不是我们教育了群众,是群众教育了我们啊!

知乎用户 eng babe2 发表

第一证明我国的扫盲工作任重道远;

第二证明所谓的 “理性思维” 跟是不是学理科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证明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借机输出情绪,至于事实是什么样根本不重要。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九十年代的清华毕业生来答:

人数可能不准,但一定很多!当年我们班 32 名毕业生有 11 人去了美国。

二十多年过去,只回来两位,一个是学业未成被迫回国,一个被北大海外人材计划高薪挖回。

我们班当时在系里有个坏名声:**最不上进的班级!**本科时参加托福、GRE 考试的不到十人(包括我),其他班都是半个班,三分之二个班操作留学。

今天来看,我们班无疑是成就最高的,上市公司高管数人,中层管理若干,北大、清华教授各一名。

在美同学,现今大抵是程序员、副教授、研究员、设备操作员,无一人进入管理层。五名留美女生,只有两人已婚,一名女生在班级群里说:父亲离世却无法回国,让自己患上抑郁症。

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机会对所有人均是平等,有所得必有失去。美帝的高薪休闲和中国的广阔天地——只能二选一。对和自己选择不同的人,不嫉妒、不责难、不评判、给予祝福!

我相信他们在当时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知乎用户 阿星派驻地球卧底​​ 发表

我们班 30 多人,从入学到毕业辅导员天天教育培养我们又红又专,教育我们要为祖国建设。本科毕业后加上我只有 4 个人来美国读博或者读研,后来回去一个,但又有一个通过博后跑到美国了。现在在硅谷当码农挣钱的有两个,在中部做科研的一个,在东部当教授的一个,在东部当教授的那个之前还明说准备当上大佬后回清华任教。我们宿舍一共 4 个人也只有我一个出来了。与此同时我有大概 10 个左右的同学还留在国内的各种科研岗位中,有几个还在某国家重要实验室中各种拿奖。

我老婆则是国内某 top3 的,她一上大学,学校里就教育说毕业后只有出国和创业两条路。她们宿舍一共 4 个人,4 个人都来美国了并留下了,只有一个在搞科研,剩下 3 个都在湾区当码农挣钱。她班里面留美的则更多,多到我都不清楚具体多少个在美国的。

我在美国新认识的本科国内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各种 top3 甚至其他一些名气差些的学校出来的,数量上比清华的多了去了。

而且说真的,古代三大文明区,欧洲文明,中亚文明和东亚文明,现在欧洲文明早扩张到南北美澳新,中亚文明虽然是一团浆糊但是至少在拼命扩张,欧洲已经被和平扩张了。而东亚文明,则只配龟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同时还要张开环抱迎接各种外国人?东亚人就应该走出去占领,至少影响世界。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拼命阻止东亚人走出去的才是真汉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美国躺平怠工,抢占当地人工作岗位,拖慢当地科技发展速度,这是大大滴爱国。

知乎用户 黄极 发表

数据来源存疑.

我们班是自动化系的, 应该除了计算机, 电子系之外是与硅谷的人才需求对口程度比较高的.

30 人, 仅 3 人在美国, 在硅谷的只有 1 人.

隔壁班计算机系的也不是这个比例, 所以, 以上数据的水分非常大, 基本上是耸人听闻的.

-–

想多了, 就是有人黑清华.

想少了, 就是有人胡乱拿数据来说事.

知乎用户 赵新华 发表

这个问题很有诱导性。

“从 1978 年到 2015 年,光是硅谷就吸纳了接近 2 万名中国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啥概念呢?北京的清华大学一年的毕业生也就三、四千人,这么一算,约等于五六年白干了。”

我们算一算:

2015-1978=37(年)

“约等于五六年白干了”,那还有三十多年没有白干。这样说的话美国对中国的吸血造成的危害很大但是又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近 2 万,算 2 万好了,年均约 540 人。这样算,差不多就是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比例确实很惊人,但是这个趋势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没说。趋势很关键。

————

补充点内容

————

育仁觉得我之前看的那个新闻找不到了,所以不满意。认为我说 “美国是掠夺式管理”

很多人说了,因为待遇更好。

但是在解释为什么待遇更好的时候,奇谈怪论非常多。

有的说,是因为成熟的资本主义比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剥削更轻。指桑骂槐,就是想说中国剥削严重。

有的说,是因为美国更加重视人才。美国为什么会更加重视人才,他们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吗?这似乎又要走到唯心主义的道路上去了。

我不想扯那么多没用的。

就直接说了吧。

美国给予同样人才的待遇,在一部分人才方面,比如说年轻劳动力,是比较优厚的。这样做的原因和 “成熟资本主义剥削更轻” 没有任何关系,也和 “重视人才” 没有任何关系。原因非常简单直接:

美国资产阶级是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阶级。作为资产阶级野蛮部落的王庭,美国单于拥有的财富超越了其他部落,以至于王庭里的奴隶都要比边远穷困部落的勇士吃得更好。王庭里的勇士则可以骑上骏马,披上重甲,配上钢刀,用上铜镞。而边远部落的头人甚至都无法配齐这样的装备。

所以在美国边境上有大量的拉美难民拼命要进入美国打黑工。

这种匈奴、突厥部落一样的社会结构里,凭借同样的能力,在超级大国获得一个远比第三世界更加优越的待遇,这是正常的。

归根结底,这不过就是跟着美国剥削阶级一起,趴在世界人民身上吸血罢了。

所以根本原因是,在世界市场分工中,美国整个国家都处于剥削阶级地位,其他国家处于大资产阶级、中小资产阶级的地位。像英法德日这样的国家,他们在对前殖民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剥削时是剥削阶级,在面对美国时又是被剥削阶级。

要说怎么看这个事情,这没有什么好看的。毕竟,匈奴啊突厥啊,早没了。

至于说所谓美国更加重视人才云云,这笑话还是不要讲了。美国真要这么开阔的心胸,金牌榜的闹剧就不会上演了。

对于玻璃心的美国人来讲,对华人设置玻璃天花板,把华人变成工具人,这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格局。

知乎用户 风大 可稍息否​ 发表

我朋友叫王普通

王普通家住在山上,山下的村子里最近添了一个景区,

景区刚建好,当地特色就是山上的泉水,络绎不绝的游客里有很多都冲着喝一口泉水来,但是山路太复杂,不是本地人很难把水挑下来。本来王普通也没想挑水,结果村长亲自上山找王普通,

“你看看这些游客都是为了喝这一口水,就你在山上住的时间长,挑水这件事还得你去做。”

“可是别说从这山上挑水,上山下山都难啊。”

“那你就忍心看着咱们村里的人一直穷下去?”

“瞧你说的,村长,我肯定也愿意为了乡亲们好。”

“那你就试试,反正做不成也不怪你,做成了,好处少不了你,20000 一个月。”

村长让王普通看看自己的房子再看看村里的房子,“这些房子都该修了。”,他叹了口气,拍了拍王普通的肩膀。

村长来之后的第二天,王普通早上六点就爬起来往山下挑水,他第一次觉得山上到山下这么可怕,等他到山脚下已经是下午。村长看到他终于下来了,埋怨了几句他走得慢,然后就把泉水扛过去,标上了一碗 20000 的价格。

王普通本以为这个忙只需要帮个把月,没想到最后一帮就帮了十多年,十多年以来,村长要的泉水越来越多,他一天下山的次数也变成了三四次,工资第一个月开了 10000,但是后来村长把泉承包给村里姓驴的大户人家,驴家招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劳务变成了一月 1000,王普通告诉村长,一个月干那么多活才给 1000,不合规矩,但是村长说规矩可以先放一放,辛苦一点怎么了?谁都是为了这个村子。

十多年间,村里的新楼拆了又盖,王普通还住在山上的旧房子里,山下的新房一间能顶他 100 年的工资,住在新房里的,不是他们那些挑水的人,也不是村里老实巴交种地的农民,驴家有最大的一间房,厕所比顶王普通家整个房子的 3 倍,驴家靠着倒卖泉水挣的盆满钵满,村里的老人都知道,他就是个牵线搭桥的中间人,结果后来他摇身一变搞起了高科技,说是高科技,也就是把卖水的钱借给村里像王普通一样的穷人。

也有些有钱的村民是靠唱曲儿挣的钱,景区里新搭的台子,只要长得好看便能上去唱几首,单是这几首曲子就能买下村里的一间新房,他们里的大多数连同许多观众是不屑于看挑水的人的,也许表面上夸夸他们,背地里却一直叫他们 “臭挑水的”,这些人总说,这“臭挑水” 脑子不灵光,这么多挣钱的法子,非要挑水来挣钱,有些不明就里的人听了,也会附和上几句:当真是废物,我猜他们除了挑水什么也不会。

后来,王普通听说隔壁村子里的景区也缺泉水,不过是多走几里地的功夫,王普通不在乎多走路,等到王普通把泉水挑到隔壁村子,隔壁村子里卖水的人家跟王普通商量,一个月给王普通开了 40000 块,月月结清,一天只要王普通跑 2 趟就行,王普通决定要供水给隔壁村子,因为他觉得这里倒也不差,过了几年,王普通就在隔壁村子里买下了一间新房,隔壁村子里也有唱曲儿的也有作别的事的村民,但是他们见了王普通,也是淡淡笑笑,至少不叫王普通 “臭挑水” 的。

听说王普通落户了隔壁村子,原先的村子里的人,大骂王普通是叛徒,王普通觉得委屈,他不过也就是一介草民,为什么就一定要忍着村里人的嘲笑还只能住在山上呢? 就算心里不高兴,但王普通不是忘本的人,他总还想着,哪怕村长给他开和现在一样的工资,让他为了村子多跑几趟,他其实都愿意回去。

知乎用户 我有个故事 发表

总比去卷烟厂流水线要强。

知乎用户 蛤蟆仙人 发表

感谢美爹为中国解决两万应届生就业问题

知乎用户 闇焰魔法使​ 发表

最起码他们比较集中。。。知道 r_关该往哪入了吧。可以开着大船停在湾区,直接就能薅回来一大批学霸……

知乎用户 萌萌小学酥 发表

作为一个武大本科毕业 nyu 硕博毕业在美国工作 3 年后回国已经工作 5 年的表示不太理解这有什么好评价的。

论收入,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收入差不多是美国平均工资的 8 倍,回国以后工作的收入差不多也是国内平均工资的 8~9 倍。

至于说中美收入差距的,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不是在中国消费,同样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不是在美国消费,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是自己买菜自己做饭,需要开车就开车,需要走路就走路,我不喜欢美式生活也不喜欢中式生活,我喜欢我自己的生活方式。

论劳累,以前和现在的工作都是时不时要爆肝加班的,都要给加班费,加班费比例都差不多。你的公司不给加班费是你公司的问题,据我所知,中美都有辞职自由,你有空叨叨不给加班费不如勇敢点关机,他不缺人来填你的坑位的同义句是你也可以随时找到替代他的老板,把时间用来投资自己让自己在行业内的水平更高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把希望寄托于给足加班费我都不知道咋想的。。。

论职场糟粕文化,我不觉得下班聚餐被拉着喝二锅头和下班 party 拉着你喝红酒塞蛋糕有啥区别。

论职场性骚扰,在哪我都无缘被女性性骚扰,但是在美国我真被男性性骚扰过,在国内基本不用担心(如果觉得我歧视同性恋,建议找个医院看看)

看道高赞回答说不歧视未婚无孩女性的,我真怀疑是在哪个美国上的班,the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 都写入联邦劳动法 30 年了,你未婚无孩的有啥保护?人家劳动法里所有关于对女性的保护都是保护孕妇和妈妈而不是保护未婚无孩女性,几个菜啊?白纸黑字的法律能醉到看岔劈这么多?

有些反美国的也别反魔怔了,现在国家反对的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而不是反对全球化,爱去哪里工作就去哪里工作,爱去哪生活就去哪生活,各凭本事。

另外还有一些通过 2 万 “清华” 毕业生留“硅谷”,来分析两国职场,收入,等一系列方面的小丑别搞笑了。你是中国普通人的话,你和清华有啥关系?你是美国普通人的话,你和硅谷有啥关系?搁这儿当酒馆里逼逼叨神话故事的吟游诗人呢?说得像中国人全是清华毕业,美国人全在硅谷就业似的。就这分析水平,还不如城市天际线给人在键政上的思想进步来的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凯文凯利说长期上网容易大脑 CPU 受损,这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花几分钟搜一搜,你会发现所有人都说这个段子是金灿荣说的,又深入了解了一下,原来金灿荣就是随口一说,然后所有人就深信不疑了。如果硅谷有 2 万清华毕业生,那全美得有 20 万清华毕业生吧,硅谷占十分之一已经比例很高了,那发达国家得有 50 万清华大学毕业生吧,算算这几十年清华大学毕业多少人,算算出国比例,合着近四十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全出国了,还远远不够。

就这么简单一事,就能忽悠绝大部分人,还敢说不影响大脑 CPU?

就像很多人说 7 万硕士送外卖。

这个说法源出于《2018 年外卖骑手生活报告》,在统计数据中有一项是这样描述的:中国 700 万外卖小哥,硕士及以上学历占 1%,也就是说有 7 万硕士在送外卖。

2018 年硕士毕业约 70 万人左右,也就是十分之一的硕士送外卖,但凡有点见识也知道这多么扯犊子。

《2018 年外卖骑手生活报告》统计方法是什么,调查方法是什么?你知道吗?

外卖人员流动量极大,合着人家送一天外卖,或者一天没送,只是登记过个人信息就算从业人员了?大学期间好多人都有过兼职和尝试送外卖,但毕业后真正以此为业的极少,合着这就算从业人员了?

别说 7 万硕士送外卖,就是七万硕士从事外卖行业都严重夸大。

其实我是不同意凯文凯利的说法的,为什么网络造谣、歪曲、带节奏如此容易?不是因为他说的原因,而是很多人就没有 CPU。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说到底,都会从个人发展角度做出真实选择。

有人选择出去,有人选择留下都是考虑现实多种可能性的,都会做利益得失取舍。

为什么清华的学生出去会有争议?

因为你有得选了,在大家看来,你应该对大家的期待有所回报,对社会对国家。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说凭什么?

这是我的自由,这是我的本事,你们有那本事吗?

然而,必须承认,所有在清北待过的,客观上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且不论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资源支持,包括社会声望带来的发展机遇溢价,都是享受到的好处,有太多的机会,只留给清北,或大量对清北开放,不承认这一点的,属于自欺欺人。

得到好处,要承担对价,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好,清北能有今天的地位,所依凭的是国家的大力支持,老百姓对学校、对学生有要求理所当然。

别想着什么都占,那种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其实长时段来看,很蠢。你以为占了便宜,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你的上限被自己给拉低了。

是的,留在美国确实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更舒服的生活,还有人认为,这是基于道德乃至政治价值的选择。

呵呵。

这些都只是动机之一,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认为选择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同样有大量留在国内的清北人,我身边都是这种人。大家心里也有数,没有出去,选择留下,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在国内有点盼头。

起点可能比留在外面的低,但上限会很高。这种上限也不是说就是一种必然性,它只是可能性。

为了这种可能性,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需要去赌一把,说到底,是大家相信个人的发展可以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相向而行,可以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甚至还有可能在某些环节中发挥一些重要作用。这是一种信念,追求的也是看起来比拿到手的实际利益更虚无缥缈。但是参与此种历史进程中所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却是一种极高的回报,一种极其难得的心里回报机制。

留在外面,大概率是没有机会参与到这些进程之中的,上限已经被锁死,因为没法得到深层次的政治信任,融入主流,就是所谓做题家的思维陷阱。到了这一步,还在想着怎么服从别人的游戏规则,而是不去争取可能性。

知乎用户 人造海 发表

我发现现在的舆论与现实实际情况分割撕裂的越来越严重,自媒体的兴起与一些大型媒体越来越喜欢发大部分人愿意看的内容,看的这些人呢会在网络中疯狂自嗨,反而压制了愿意说真话的人。

结果就诞生了现在的网络现状:几乎没有人说真话了,网民们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

大家在网上批评耐克,现实里想的是我买一件也没啥影响。

大家在网络上批评明星,日常却总会老实的打开各种综艺。

大家站台华为小米,却不愿意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大家说我们要大力支持国产车,最后 “迫于家人态度”,买了合资车。

所有人都知道在很多重大事故中政府会瞒报人数,却在郑州内涝人数的问题下,说答题的人站在在了 BBC 那一边。

还有我刚刷到一个关于《环球时报》发起调查德克里克堡的相关问题,一个讲道理讲逻辑告诉大家这么做没什么意义的答案,却被大量的评论说成没有大是大非,屁股坐歪了?

我们指责大量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在硅谷,却没人提到国内学术氛围之差,也没人提到他们工作后再回国会被在座的各位当做人上人。如果有机会到硅谷工作,知乎上 99% 天天叫着政治正确的人,都会抢破头。是不是很嘲讽?

国内舆论长期的有色眼镜已经让太多的人失去辨别能力(当然,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辨别能力),没有人愿意去说去纠正,即使有一天中国成功了,这份成功也不会与失去辨别能能力的人有任何关系,他们会成为精英人士割不完的韭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转一个帖子

针对 “两万清华校友在硅谷” 这一说法的辟谣_风闻

针对 “两万清华校友在硅谷” 这一说法的辟谣

现在有个说法是 “硅谷就有两、三万清华北大学生”。我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时传开,但我留学的时候从未听说过,那就考证一下。
我仔细搜了一下这个说法的来源,发现网上大多数说法都是人云亦云,还自相矛盾。最有根据的说法是来自人大教授金灿荣的一个讲话,我在爱奇艺找到这个视频:https://www.iqiyi.com/v_19rthkpvgo.html。原话是:据一个报道说,美国加州教育局统计光硅谷就吸引了两万清华大学毕业生。
好,那我就搜加州教育局的网页,只可能是这个了:https://www.cde.ca.gov/
首页就有 search 一栏,我直接输入 Tsinghua 搜索,根本没有任何与 “Tsinghua” 有关的任何内容。然后我用几大英文搜索引擎搜这个所谓的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的 survey,怎么也搜不到。其实想想也是,CDE 作为美国当地纳税人的机构,不为当地人服务,莫名其妙发表个清华学历的统计干吗?
我再找了清华在硅谷的校友会,最接近的就是这个硅谷联网校友会,上面倒是提到,自 1994 年建立以来,所有注册会员是 5000 多人,虽然不少,但离 2 万还差远了吧。更何况,注册会员并不等于就在当地一直留着。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也注册了当地的清华校友会,然后今天我登录了一下当时注册的信箱,居然还能收到那个校友会发的一些活动信息。
所以,最接近的事实是,历年以来在硅谷校友会注册过的清华校友有 5000,但留下来的就不知道了。可以肯定的是,回国的不少,因为中国半导体的半壁江山是清华归国留学生创办的,见
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31180
搜一下其中高管的简历,大部分和硅谷经历。
其实仔细想想,真要有 2 万清华毕业生在硅谷可能吗?直到 2003 年,我知道清华的招生人数一般在 2000-2500,之后才扩招,包括了美院、协和等,一年才 3300 人,要凑齐这 2 万毕业生,相当于把八九年的清华学生都包圆了,可能吗?当然有人说还包括研究生,但查查出国率,硕士极少,博士出国一般是做博士后,去硅谷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请不要再以讹传讹了,要批评清华欢迎,但起码得尊重最基本的事实。

知乎用户 M 理论 发表

懂什么叫千人计划吗?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都会招回来。

这 2 万人也就是稍微厉害一点的程序员,管理人才,分析师等等,一抓一大把的人才,只不过比普通大学的人智商效率略高一点。他们这样的人,13 亿人的中国真的一点也不缺。

他们很多都是出国挣钱而已,国内还有亲戚朋友呢。国内房价这么高,工资也就那样,当然是出国挣钱了。这些人的钱都可能变成国家宝贵的外汇。

他们获取的信息与技术能为中国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清朝闭关锁国就觉得自己领先世界。一个国家必须一直有人出去看看。

还有就是清华的爱国程度是非常高的,中国那么多有历史的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完好无损的坚持到现在的只有清华。清华政治思想方面是最不用我们担心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去硅谷确实不行,应该去坦桑尼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Av9Saa 发表

我浙大的,但我是在德国留学,已经毕业 n 年了。据我的观察,我那批大概 50% 的校友会留下来,现在可能 20% 左右留下来,专业大部分是理工类,尤其是电气 / 汽车,其次是生化环材类,数据是浙大留德校友平时吹扯淡说的,谁也拿不出准确数字,所以可以随便质疑,但是留下来的比例越来越小是肯定的。

我也去过美国旅游,民主党没那么 zz 的时候,加州确实比较适合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天气,自然环境,工作舒适度确实全球领先。所以比较理解那些留在美国的人,别说清华毕业了,以前就是偷跑到美国送外卖洗碗的都不止 2 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去好的地方发展也没啥可喷的,要是硬说人家留在美国就是不爱国,那我也没啥好说的了。

但是我也巨 tm 烦有奶忘了娘的那些恨国党,在海外往往能遇到更多,能把国内一个孤立的负面新闻大说特说,强行抹黑,这种傻 x 不解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用脚投票。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

这 2 万(姑且假设这个数据大约准确)精英都回国,他们来卷国内精英,国内精英转过头来卷国内一般人,层层传递把你直接卷回村里,你开心了?

-

知乎用户 谢夫 发表

清华一年的毕业生也就三、四千人

现在不止了吧,光博士就三千了。

​清华今年毕业了 3000 多博士?“博士大跃进” 之下的隐忧……

知乎用户 吴念真​ 发表

利益相关,清华大一在读。

说实话,我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很爱国的。我身边很多人都非常敬佩教员,也读了很多党史国史。就拿最近几件事来看,大家会在群里为奥运健儿加油,也会在郑州有难时为郑州捐款,也会为宁波某学院的事情而愤怒。

但很可悲,我们这样的大多数外界看不到,或者说不乐意看。媒体只会选择性报道那些能引起热点的。清华大多数的毕业生都留在了国内,没人看。清华有两万人在硅谷,一下子就是社会热点事件了,一个连数据来源都未必可信的消息就这样广为传播,真的很伤我们这些在读学生的心。

同理还有之前的素食主义协会海报。我们大多数人也觉得这张海报让人很无语,但是学校之大,总会有一些三观不合的人出现,这也很正常不是吗?为什么要说清华学生是被白左思想洗脑了呢?

清华的人也是正常人,教学的老师也是正常的老师,甚至和别的大学比起来,清华更注重红色教育。我想,现在很多认为清华是 “留美预备学校” 的网友,应该很多也是二三十岁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也上过大学吧。我们也不过是高考成绩比你们好一些,思想状况和当时上大学时候的你们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想一想你们上大学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怀有一颗朴素的爱国心的。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被扣了很多帽子,被很大程度地污名化。有些人劝我不用在乎网上那些人的论调。但我一直相信,我们的力量来自于人民,当网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们的力量和自信也就弱了。

真的很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观察,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网上报道什么就信什么,随随便便给我们下定义。更严谨地说,是不要用小部分人定义大部分人。

谢谢你们。

——来自一个被网上舆论严重伤害了的清华学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Artoriasphd

看到这位博士的回答说什么从 GRE 开始到拿绿卡 15 年,phd 多么多么不容易,我承认很多 phd 确实压力很大,也很孤独,能在美国走下来确实不容易,但是我写这个回答要给在美国的非美本硕士留学生正个名,我本人虽然不是 phd 但是我在上学的时候都是跟一帮 phd 在一块混的,包括蹭他们的实验室、办公室,我说句实话,很多 phd 都觉得自己如何如何不容易,觉得硕士水啊,各种的,其实我认为 50% 甚至以上的博士真没我这种硕士过的累。只要不是那种混文凭回国的硕士,谁在美国容易?别隐隐的有优越感,把国内那套学历至上内卷思路搬到美国来。

这位博士的回答我引用如下:

这位博士说 “当然很多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来念了两年 master,这种大部分能力都不行英语交流都有问题,想找工作基本没戏。” 你如果视野里光只有那种混文凭的那就只能奇怪你自己怎么只认识这种硕士了,呵呵。很多 phd 那个英语很好吗?自己心里清楚。给本科生上些专业知识为主的课、答几个疑就当自己多厉害吗?我当年也不是没做过 TA,(别以为只有博士才做 TA),TA 需要多高深或者多地道的英语?真搞笑。

以下是这位博士自述的奋斗历程,粗体是我的评论

从大一 GRE 规划 phd 全奖开始全套流程大概 15 年,落脚美国开始要计划好每一步稳扎稳打 10 年最后才有可能留下来。不了解的同学,我来描述一下最终获得绿卡的难度有多大。就算这么大的难度 PhD 们依旧挤破头跟 USCIS 硬刚多年拿绿卡,个中原因自行领会。

  1. 考上 985 然后刷 GRE, 托福,GPA 啥的我就不说了,我个人是大一就刷完了老 G,那时候成绩可以用五年,趁着大一暑假闲着就给刷了,大三裸考托福,随便拿了个过得去的分。很多人玩了两年大三才知道原来考 GRE 难度比考研低得多 老 G 基本就是死功夫背红宝书,申上了美国政府报销你每年 4w + 刀学费还发 2w + 刀工资帮你完成学业。但大三开始准备时间就非常紧了。看到这个答案的大一学弟学妹们,如果想走这条路的一定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别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上。

申请美国的决心硕士就在美国就业的硕士不仅要刷 GPA、刷 G 刷托福,同时还要忙着找本科实习谢谢。为什么?因为(1)本科没像样实习万一在美国留不下来,回国也困难;(2)在美国找实习 / 工作的时候虽然国内实习也没太大用,但是绝对比一片空白好。简历是照样要被扔的,但是有经历能让你在简历不被扔的时候说出东西来。有实习也能让你更清楚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好多人什么都不懂刚毕业就进职场,然后被毒打,可惜已经不再是应届毕业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2. 大四开始你要开始陶瓷各种大学的 professor,看谁有 funding 或者 opening, 大部分的陶瓷都石沉大海。我 phd 老板跟我说他们默认选 985 因为反正都不认识,不如选个好点大学的遇到坑的概率能小点,就是这么功利。

大四时,如果硕士的你不想混文凭,请你开始在国内的实习,开始学写英文简历,练口语。否则你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否则你一回国就失业。

3. 万一你被 phd 录取了你的受苦路也就开始了

  1. 你要在一两年内学完一堆难度很高的核心课程并且保证 GPA 过得去。

笑了。光刷 GPA+(考 qualification) 可把这博士这一两年给累坏了。如果你不是混文凭的硕士生,你需要做到:(1)保持 3.8-3.9 以上 GPA。美国有些公司校招卡 GPA 扔简历(不是我意淫的, 是来自多位帮筛选简历人员一手信息),有的公司卡 3.8/3.9, 有的公司卡 3.6,有的公司卡 3.5,有的卡 3.2/3.0,为了不给自己留遗憾还是保持 3.8-3.9 以上甚至 4. (2)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要投简历,这位博士能在毕业前等 OPT 办好再去上班,你不能。(3)如果住大农村。在美国第一个学期考驾照,买车。在大农村你没有车都会影响你能不能找到实习。有的人实习 offer 本来都快拿到了公司听说你没车宁愿把机会给有车的人。

2. 你要在学校做 Teaching Assistant 或者 Research Assistant 来赚工资。

建议硕士生,尤其是陆本过来的硕士生也要做 TA,或者 GA(批作业的),或者监考的。原因有三:(1)你是陆本过来的你没有 SSN,没有 SSN 对很多很多事包括求职都不方便。跟买车原理差不多。(2)你就算不念 PHD 你也要和学院几个老师搞好关系,推荐信以后有可能要他们写,找到工作了以后调查你的 reference 可能要填他们名字。(3)再惨一点,你毕业失业了三个月又找不到 sponsor OPT 的雇主的话,你还能靠 “帮老师做研究” 这个 “工作” 来让他们开 OPT 的证明救你一命(虽然只能管一年)。

  1. 你要自己选课题方向读 paper 然后每天跟老板击剑 。
  2. 天坑专业的小伙伴们要每天面对实验失败失败失败失败。
  3. 最终你要在 4-5 年内发表足够的论文,我是一作二作一共 11 篇,然后盼着老板能签字放你走人。

这位博士能有又三 - 五年的时间熬毕业,你不能。以下是你的时间表:第一学期末是冬季,搞定买车、驾照事宜,英语简历做好,过了圣诞节以后,开始投春季实习、夏季实习校招项目、夏季实习社会招聘项目(或者也许你能直接搞一个冬季实习),一般到了 5 月份的时候你有没有找到夏季的校招实习已经尘埃落定了,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可以开始再想办法投回国社招实习了。如果你回国社招实习也找不到(我当年就找不到),你要调动所有你脑细胞、榨尽你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在第一个夏季找到事情干。我当年是找到了第一年的春季实习然后一口气一边上课一边实习一边考证一边投简历干了八个月。如果你第一个夏季实习没找到,请你第一个夏季去考证,或者刷题。但是不要把刷题当成你的借口,你要在秋季开学前试图找实习直到最后一秒。每天在学校里刷题,不要在图书馆刷题,不要在家里刷题,在学院里刷题。去学校各个学院转一下,每个 floor 走一走,就当体育锻炼了,看一看他们墙上有没有贴招聘广告。如果你看到有教授暑假来上班在自己办公室的,敲门毛遂自荐一下。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在图书馆刷题,你看到的路人都是像你一样的书呆子学生,对你能有什么帮助?这个假期你可以疯狂的加各种群看看有没有什么谁好心给你推实习,我靠加群还帮我同学找了个实习。夏天没找到实习的话你还可以干一件事就是疯狂的给 LinkedIn 校友发 cold message ,你要争取这一个夏季假期,你至少跟 10 个人打过电话 / 见过面。你甚至可以专门去另一个城市和他们见面。我当年为了见一个人开了三个小时的车,来回六个小时。

  1. 终于你熬出头可以毕业了,这时候你要面临在美国找工作,突然你发现你 PhD 做的基本没啥用,投 100 份简历可能回复你的不到 10 个,好容易撑到技术面就被对面各种被吊打,因为公司做的跟学校过家家的完全是两套东西。在美国找工作靠的是 connection,connection,还是他喵的 connection,公司开个 opening 绝大部分都内部消化了,真的放出一两个在外面招人也都是找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刚毕业的素人真的非常非常的难。

博士已经很幸运了,他们实际上找工作的时间能长达两年甚至以上。今年找不到工作就延毕一年。他们延毕的时候除了还要给老板干活可以全部来找工作,作为硕士生的你不能,你要一边上学一边投简历一边工作。到你硕士第二年的时候找全职工作的战役已经打响了,最重要的就是第二年的秋招。如果你有幸靠校招能找到工作的话你后面就很顺了。所以你要从第二年开始,参加所有的你想去的公司来你们学校的讲座刷脸,跟 HR 攀谈,想办法拿到面试。如果那些人不鸟你的话你要去其他学校蹭他们的招聘会,跟那里的 HR 攀谈,想办法拿到面试。如果那些人不鸟你的话你要疯狂海投,还要问你的教授,问其他你能问的所有的人,能不能帮你内推工作 / 实习。我熬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在第二年春季找到了一个跟专业相关的实习(之前都找不到相关的只能给人打杂)。完成以上事情的同时别忘了保你的 GPA。

  1. 终于你运气好收到了一个 offer,这时候你要申请一个叫 OPT 的东西,这东西允许你用学生身份工作一年,但是申请需要 3 个月来处理,这时候很多公司并不愿意等你三个月,很多 offer 就这么凉了。你想加急? 可以,但你需要找你州的参众议员给你催,还必须证明如果不加急你会有 financial loss。

这位博士能坐等他的 OPT,你不能。你如果是第二年春季学期毕业的话,(比如说 5 月毕业),你要在最晚三月份就递交 OPT 申请。哪怕你此时没有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毕业没找到工作的话,不排除你要先找一个实习干着再说的可能性。你要招聘的时候跟 HR 说他们的实习岗位要等你三个月吗?

还有一个很大概率的事情是你毕业就失业。这时请你:如果你在大农村,火速搬到大城市去找工作。重复以上步骤:海投、约人、招聘会、找实习、一边做实习一边找全职、参加学校活动、关注群里动态。在美国工作虽然难找,但是只要努力,一个 unpaid intern 100% 找得到。找不到的话你态度有问题。

  1. 等了三个月你的 OPT 下来了 offer 也还在你终于能上班了,OPT 可以续一共三年,这三年你必须每年参加四月的 H1B 抽签,现在因为是电子抽签成本很低,都被印度人一人十几抽给灌水了,非酋如我当年就是三连跪。

这位博士可能能找到愿意给你办 H1B 的正经公司,你不一定能。你可能碰到恶意不给你办 H1B 的公司,比如跟你说干一年再给你办 H1B,或者明年给你办 H1B,不要以为只有小公司这么操作哦,好多大公司也是这样,我就不点名了。如果你发现你公司不是你第一年入职就给你办 H1B,请同时开始投简历,工资地点不要计较,只需要愿意(而且确实讲好,不是画饼)给你办 H1B。因为 H1B 少一次抽签机会就少一点中签机会,不要觉得你现在工作你觉得挺好,不想跳槽。不给你办 H1B / 绿卡的公司不管给你多少钱,不管名头是不是光鲜,都不是好公司。

  1. 工作 1,2 年后如果你表现不错公司会考虑给你办 EB1B 绿卡,牛人(哈佛 MIT 之类)可以自己搞 EB1A。 你需要跟律师一起准备至少半年来收集各种材料,包括不限于

  2. 6 + 封大牛推荐信(公司高管,名校教授)要有至少三封独立推荐人,也就是跟你没关系的大牛给你写的,怎么找就靠你本事了。

  3. 你的 publications

  4. 你的 citations

  5. 你的 reviews,也就是你作为 journal 审稿人来 peer review 别人的论文数

  6. 你的专利

  7. 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

  8. EB1 绿卡材料原来还要排队 2 + 年才能寄出去,今年好了不用排队了可以直接交表,但 USCIS 说他们处理就要处理 12-33 个月。。。

  9. 这时候你发现你 OPT 到期了 H1B 三连跪绿卡还在处理马上没法工作了,只能再花钱搞一个叫 O-1A 的东西,这玩意是高级版 H1B,不用抽签,但对申请人要求很高,难度不低于 EB1B 的绿卡。又是几个月的准备各种 paper work..

  10. 终于你的 O1A 也下来了你能安心上班等绿卡了,你等了一年,经历了采指纹,体检,面试,最后,绿卡下来了。

跟这位博士不同,你需要办 EB2/3 绿卡。这时你可能遇见:(1)恶意不给你办绿卡的上级,包括给你画饼的上级,请想办法换组(2)不给你办绿卡的公司,请想办法换公司。注意,不要轻信他人的画饼。你的目标是在你 H1B 过期之前你的 i140 必须到手,否则 6 年 H1b 再没有 i140 你没办法延期 H1B,要滚出美国了。

如果你的公司答应给你办绿卡了,你的公司要给你打广告。如果你的广告招来了合适的美国人,你得重新打广告,甚至有黑心老板借机雇了新人炒你鱿鱼。你对这些事心里要有准备。

除此之外你还有一件事要注意,时时刻刻注意,就是你的公司会不会裁人。如果风声不好,请提前准备跳槽。非码农跳槽的话,半年能找到工作算不错的了。

现在的 EB2/EB3 申请人起码要等 5-10 年了,祝君好运。

挂一个私信来辱骂的:

知乎用户 左宗棠的鸡​ 发表

事实上我那些留学美国然后定居的同学里,基本没有哪个是爱国的,洗脑真的太严重了。

而我们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去的几十年做得真的不够,太生硬,容易引起反感,舆论阵地太弱,理论灌输太多,反而造成很多年轻人 (现在都三十大几四十来岁) 有强烈的不信任和崇洋心理。我们的爱国教育该改变方式了。

非常心痛的是,我有一位在美国定居的同学 (我在澳大利亚定居),在国内高中和大学时期与我极为亲密,去年 COVID-19 刚开始那一阵中美两国关系紧张互呛那一阵,我们在政治观点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进而反目了,到现在都不再联系,太令人难过了。我们的祖国,培养出来这么多人才,就这样流失了,反而还变成了脑残的恨国党,真的太令人痛心了。

知乎用户 此处不许停车​ 发表

还蛮好奇题主提问的目的的呢。

毕竟也是一个吃留学,求职,留学求职饭的人。搞这么个问题,是为了拿优秀提问者?吸引别人关注你?还是….

或者是你觉得丑国木有它的母国 nb?

反正你不会对国外找工作一无所知,对大家追求自己的生存生活一点儿都不理解吧?

感觉你可以帮大家在丑国找工作,别盯着清北这帮人,他们校友多,相互内推就可以去硅谷了。你盯着那些非清北的,这可是一口肥肉。到时候挣到钱,分我点哈。就冲着我给你打开思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我对大家找什么工作,在哪里这种事情一般都不会在意,nb 的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乡下人就只能待在大山里。

你如果非要问为什么?我告诉你个故事。

从前有一堆小燕子,飞来又飞去。有一天,有人就问小燕子,你为啥老是飞来又飞去。

小燕子说:

管好你自己。

知乎用户 穷码农​​ 发表

有没有 2 万人在硅谷不好说,在整个美国还是超过两万的。

又查了 google,大清还能和美国一些强校平分秋色

两万这个数可能不准,但就是有很多人在硅谷啊。。急着辟谣的我是没看懂

知乎用户 嘉心海​ 发表

别扯什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认同这种说法的完全是自认为站在道德高地找优越感。

为什么,清北学生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出来找工作,无论是国企、大厂、金融、创业、外企、国外等等等等这完全是市场和自由的行为,和爱不爱国并没有什么关系。去国外工作是自身获利最多的选项,这没问题,人之本性,但别扣帽子,什么都扯到利己主义上来。要按这个帽子来扣,你工作不去边疆,你不去扶贫,你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统统都可以扣上精致利己主义的帽子。

这种乱扣帽子的行为,在体制内那些没什么本事又迂腐的领导上最多见。

现在知乎上相当一部分人,没什么本事,人才自然算不上,考试做题也被清北等高校学生秒杀,努力是不可能努力的,就靠着在网上当键盘侠才仿佛让自己好过一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抛开不谈这个数据是否属实,曾经属于这留美大军中的一员,如今有幸回国,算是为减少白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围还有很多朋友依然留在硅谷,有的早已不考虑回国,有的尚在观望和等待时机

如果深究为什么选择留在硅谷或者回国,个人发展前景可能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一部分高赞回答里提到的房价、钱、待遇之类的世俗因素可能也很重要,但步入职场一定年限,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最被看重的东西

听起来很虚,但高赞的匿名回答其实印证了这件事。清本美博,怀着报效祖国的初心回国,却被现实教育得灰头土脸,满腔热情变成了愤懑

个人的情况类似,回国之后虽然有各种不适,却也能够在一段痛苦的适应期之后,找到应对策略,从此基本不再受影响

如果在国外生活四年以上的人回国会受到什么样的逆向文化冲击?

只有一种情形,是绕不过去的障碍,就是看不到出路,失去努力的意义

回国之后曾有一段最苦闷的时间,原因就在这里。国内的既得利益者只把你当做工具人使用,高校里为了套取经费,为了项目结题,为了竞赛得奖,为了领导政绩,各种包装、腾挪、挂羊头卖狗肉的造假行为,层出不穷。如果不肯同流合污,就进不到既得利益者的圈子,只能被作为工具用完就扔,鬼才管你的前途在哪里

清华毕业的学生智商都不会太差,谁还算不清楚这笔账。不论是只顾自己的利益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满怀爱国情怀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在谈论到自我实现这个话题时,相信没有人会一直甘于奉献、只为了为他人做嫁衣

如果只停留在房价、钱、待遇上,来分析看待为什么选择留在硅谷,就太把清华学子的格局看小了。我辈虽然世俗,但内心也怀揣着远方

知乎用户 Wayne 韦恩​​ 发表

让中国优质资产变成美股指数为美元霸权打工的你看不见,

让美国优质资产美股指数变成中国外汇的你抹黑,

你究竟是何居心?

知乎用户 愁容骑士阿柛 发表

清北毕业生去硅谷,我要说:

五六年白干了!给国外输送人才!


清北毕业生去考公务员,我要说:

这是浪费人才,还是来跟我们普通人抢资源?没志气!


清北毕业生去互联网大厂,我要说:

35 岁就得被裁员,没前途!这辈子废了,以后去送快递看别人怎么说你!


清北毕业生去当网红当主播,我要说:

拿着清北的名头去抛头露面丢人现眼,玷污了你们学校的逼格!


清北毕业生去国企,我要说:

清北毕业生就这么躺平了?一点奋斗精神都没有!国家白培养你这么多年了!


清北毕业生去搞科研,我要说:

我们科研水平离美丽国差一大截呢!肯定是你们清北毕业生不思进取,浪费了国家的培养!

我是谁,我是互联网喷子,外号键盘侠。

我是阿董

@阿董 Adong

喜欢吐槽的互联网打工人 帮我加个狗头谢谢

知乎用户 阿董 Adong​ 发表

1. 清华学生确实只付了 5000 元 / 年的清华学费,还接受了 9 年义务教育和 3 年廉价的高中教育。然而,他 / 她的父母难道没有给国家交税吗?羊毛出自羊身上,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清华学生没有 “白嫖” 国家的低价教育!

2. 中国的 996 解决了吗?高房价问题解决了吗?人际关系勾心斗角、靠后台、靠关系的问题解决了吗?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了吗?清华学生比北京上海房东收入低的问题解决了吗?这些都没有解决,我们有什么资格指责那些不回来的人?以 “爱国” 为旗号,不去解决实际问题,还谴责别人留美不归,这才是可悲的!

3. 如果中国的收入达到美国的 50%,房价收入比与美国相同,不加班,不靠关系,不舔老板,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高学历者有充分的社会地位(或以上问题大多数得到解决),这时若新出去的清华学生还是不回来,那确实该喷他们。以上我觉得都只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没有任何过分之处。

4. 美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过哪怕你只把美国的房价收入比、人均工作时长列出来比较比较,就能发现很多问题了。而关系社会等其它现象也比国内好很多。

5. 去美国工作(拿绿卡,美国国籍)可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众所周知,美国世界前 100 高校的数量是中国的 5-10 倍,但美国的高中毕业生数量只有中国的 20-25%,这意味着美国的名校录取率是中国的 20-50 倍。即使考虑到美国名校对亚裔的歧视,孩子在美式教育体系里进入好大学的概率也远远大于在中国。如果孩子想回中国接受教育怎么办?那尊重他的选择,再让他回来读书不就行了,直接外籍身份入清北,参加个屁高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清华不仅包括北京清华还有新竹清华,从这个角度,就不是三四千毕业生了,还有本硕博,那就更多了。

知乎用户 南小环​ 发表

偷换概念

清华一年本科招生 4000~5000,但毕业生要加上研究生,有多少呢?大概就是疫情前一个综体都装不下。

毕业典礼都得抽签才能去现场。

因此,白干好几年这个推论 错误。

其次 以后归国带技术回来的你怎么算?

再不济 你知道在硅谷能为中国整多少外汇吗?毕竟多数父母还在国内,从单兵作战能力上来说,不差了!

最后 后来去硅谷的 出去留学的 被校友会帮助的人,可都多亏了这些人。

有人去抢美帝国主义饭碗不好吗?

难道在国内抢你的?

愿意放弃国内的生存优势,外出打拼的,都不要求你点赞,言语上稍微善良一点就好。

知乎用户 Dr. 逗比​ 发表

是金灿荣说的,要不要冲了金灿荣呢?

看其他答案还有一种说法是清华大学经常跟台湾清华大学混在一起,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知乎用户 羽晓舟​ 发表

算 40 年时间,每年平均这得有 500 个清华毕业生在硅谷吧,是不是有点多啊?这一年清华来美国留学的有多少啊,总不能毕业了都去硅谷吧?而且 2000 年之前出国的应该没有现在多,那时候去硅谷也不是什么特别热门的选择。

我对这个数字有点怀疑。

不过不管怎么样,就算是题目要表示:国内培养的最顶级学生出国之后很多没有回国。

这怎么看?没怎么看,人家自己的选择而已。聪明人的选择,一定是更合理的选择,何况是最聪明的一批人。

什么这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那你先告诉我你想看到什么答案。。。

我可以分别从 “逃离内卷逃离高房价逃离 996 真是好” 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49 年加入国民党的作死行为”两个不同的角度阐明这个问题,就看你喜欢哪个了。

知乎用户 欧阳朝云​ 发表

留就留呗。

都是成年人,还不能自己选择就业和定居了?

知乎用户 烟落尘寰 发表

这两万人要是回来,国内码农们可以卷成 7*24 不下班 工资也可以直接减半了。有人润出去开辟空间,减少国内的卷,提供新思路难道不好吗。

知乎用户 uncle creepy 发表

首先说明清华学生优秀。其次让毕业生有个好去处,对于学校长期发展也有好处。

如果硅谷觉得不够,我们可以再加大量供应。完全有能力供应到全世界都用不完。最好以后全球科技中心都是中国人挑大梁。

知乎用户 A.Lupin 发表

因为国家确实不需要他们。中国缺的不是人才,是岗位。

知乎用户 季风吹来的思念​ 发表

令我很意外的是,所有回答里面,除了那个清华学生的高赞回答,剩下的没有一个人对这个数据产生怀疑。

这些数据从哪里来?权威性如何?没有人关注。

知乎不是人均 985 吗?对数据的敏感程度这么低吗?这个数据是中央统计的?还是网友瞎吹的?

包括那个所谓的大国工匠名单,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对那个名单产生过怀疑?那个名单是人民日报发的吗?是教育部发的吗?还是营销号为了流量故意挑选非清华校友整理的?

美国实体清单,除了清北,复旦,上交,还有许多营销号吹的中科大都没有上清单,为什么只说清北出国呢?

鸿蒙班设在了西工大,营销号们吹任正非说人才跑了你负责吗,可是清华华为联合研究院是什么情况?为什么那群信任正非说的话的人没有发现所有拿鸿蒙班说事的账号全部为营销号,而西工大公众号和官微没有一点消息?

网上说 90% 都出国了就是都出国了?网上说两万人才在硅谷就是在硅谷?

我一个即将上大学的人,都知道为了了解鸿蒙班而特地问西工大的学长,你们难道就对这些非官方消息毫无疑问吗?

知乎用户 冬卡卡 发表

这有什么问题?

清华毕业生也是人,也要赚钱、养家糊口,所以选择待遇更好的硅谷工作,无可厚非。

如果有朝一日,国内待遇比硅谷更好,自然也就回来了。

更清晰的数据表明,从 2015 年到 2019 年,清华本科毕业生,平均有 27% 选择出国深造,硕士研是 6%,博士 11%。

这里还包括不少学成后归国工作的清华人。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超过 2/3,怎么也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了吧。)清华毕业生选择留在国内工作,并且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为什么要单独把不足总数 1/5 的出国工作的清华人拎出来代表整个清华呢?

剩下的 80% 不算清华毕业生?

现在有某些人,刻意以挑动各种对立来吸引注意力,唯恐天下不乱,很值得警惕。

知乎用户 认真的活着​ 发表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挺好,跟我抢卷烟厂工作的对手少了点。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我 15 年回国,国内 985,美国 top10。

这六年思想发生了 180 又 180 又 180 度的大转弯。

刚毕业那会,社会的小萌新,死活不想呆在美国了,万恶的资本主义,想着回去报效祖国。

第一个 180 度:然后进入到一家国企,被这种超级政治化、官僚化的氛围教育了一番。我一度以为中国企业都这个熊样,至少国企都这样… 第一次想再回美国去。(当时还重考了 GRE)。

第二个 180 度:后来进入到一家私企,发现中国的企业文化也不全是那么差劲。就是挣得少点,但是活得比较满足,天天都在学新东西,也参与了很多有意义的项目。于是就安稳的干了两年。

第三个 180 度:因为薪资低啊,要买房啊!所以现在跳槽到了一家 top3 的互联网企业,企图改变自己买不起房的命运。薪资是高了一大截(现在差不多税前 80W,不算高,但是让买房有盼头了)。BUT!也逐渐学习了:什么是社畜、什么是 996、什么是打工人、什么是韭菜。现在真 TM 怀念在美国那三年啊…

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当然有很多问题和困难,对比一下.. 客观的讲.. 这些问题和困难比起国内的大环境属实不算什么… 建议看到回答的学弟学妹,家里不是有产业要继承的,在未来的 10 内年(我相信 10 年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的),还是在美国发展吧。

但是,不要忘记自己的爱国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网上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现实里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过更好的生活。随着是个人都能上网,现在的环境网络比 10 年前还差。仇富,道德绑架,炒作,人肉搜索。这些比 10 年前更恶劣。网络看客越来越多,全是看热闹的。这种话题下一定是以 “爱国主义” 为舆论导向,其实他们所理解的爱国实际上非常狭隘,当年烧别人日系车的人依然存在。太多不想吐槽了,也就知乎上能看到理性的声音。其他平台几乎都是红卫兵式的狂欢,就比谁站的道德高度更高。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先保证自己的生活过的舒服,无可厚非。而被要求所谓的艰苦奋斗,是某一种绑架。

今天抵制优衣库,明天抵制耐克,后天又抵制阿迪达斯。我作为普通人,只想买一件能穿的衣服。如果你是圣人,请你自己做衣服出来。但大部分人真的只是普通人。

作为一个马上就快毕业了的留学生。我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我们这一辈的住房,下一辈受教育的资源,已经被上一辈人透支掉了。便宜的住房,被我们敬爱的前辈,利用他们积攒起来的资本,囤起来,等我们来努力给他们买单。我们也想不买房,结果国家来个学区房,小孩上学,绑定户口跟房子。想一到这些,我就有一种,给那些炒房的人打工的感觉。那些炒房的人,躺着创造 GDP,其实是我们付出 2 倍的努力。

我朋友,从事 it 行业,在外国 955 拿国内 996,it 行业一样的工资,国外房价还更低,房子和土地都归买主所有(没有所谓 70 年产权)。所以你想一个让他回国的理由。回国对他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生活比较丰富。

留不住人才,光靠道德绑架是没用的。更何况人才又不傻。

知乎用户 大坏狼狼​ 发表

其实和张桂梅的 “走出‘大山’的孩子” 一样

为什么山区女童走出大山大家就夸奖

中国学生走向硅谷有些人就看不惯呢

知乎用户 玖渚友 发表

因为人家不傻,至少给自己留条后路。

知乎用户 waterboy 发表

近五年来,赴美留学的清北学生有多少?

近 10 年来赴美未归的清北学生有多少?这些数据应该很好统计了,毕竟这批人都是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如果比较一下,这几年去美国学生和赴美未归的趋势,就可以看出来到底哪里香!如果赴美和赴美未归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就真的需要反思了!

知乎用户 来来往往 414​ 发表

说些实在点的东西。

美国一部最新最好的 iPhone,1k - 刀(打错字了抱歉,之前打成 1w - 刀了 )。普通人 6000 刀的工资,那么工作 5 天左右就可以买部 iPhone。很多华裔 1w + 刀的工资,那么工作两三天就可以买一部 iPhone。

再说说房子。美国很多普通别墅 150-w 刀。华裔 1w + 刀的工资,一年存 10w 刀,那么 15 年左右可以买房。如果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努力的话,可能七八年就可以买。

而且更关键的是,美国这边工作 965,或者 955,压力也很小,工作环境舒服。

所以从经济层面来看,人家就很有理由留在美国。

再看看我们国家

整天压榨,996,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而且又没有换来的钱,还很难买得起房,很难有自己的家。

那么我们国家要怎么做才能留住人才呢?

第 1 点就是平稳房价,这一点国家已经开始做了。

第 2 点就是尽可能保证工作的待遇,休息时间。所以国家最近也开始打击 996。

第 3 点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升级。这样企业才会有更多的研发岗,工资才会更高,人才才愿意回来。这一点国家也一直在做。

所以我觉得,国家只要能落实的做到这几点,确保人才的待遇和地位,并且慢慢赶上并超过美帝。人才会慢慢回来的。但是这需要时间可能是 20 年,可能是 30 年。所以希望国家越发展越好。

知乎用户 Reaper 发表

首先,题主给的数据就不对。

清华大学每届本科生三千人,硕博研究生每届八千多人,每年毕业生人数上万,不是题主所说的 “三四千”。

鉴于每年毕业人数这么简单的数据题主都能搞错,那么 “两万多人留在硅谷” 这个无来源的数据也没有什么理由让人们去相信。

所以对于这种问题,只能看都不看了。

知乎用户 李修宇 发表

这个问题问得好,然后呢?凡事都有的然后呢?不要被媒体降低自己的智商。

清华大学校友会官方统计过,清华学子,累计出国 15 点几 % 不到 16% 他们是出国了,出国干嘛了?超过 80% 是求学深造。然后这里面人连学习带工作超过一半的校友带着高技术回国报效祖国。在模拟原子弹试验场的坑道里亲自拖着 70㎏的实验器材,在华为开发着 5G 卡脖子的射频芯片,在深圳海洋基地亲自泡在 40 米深的水里实验水下无人航行器材。

那些在海外不归的学子也有,杨振宁先生被人骂了几十年,老态龙钟才回国。你看他在海外干了什么?国家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礼遇?仅仅一个诺奖?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被高度封存的年代一直和杨振宁先生保持书信来往。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您相信没有国家力量维持两位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书信互通吗?您相信两位身处敌对宣战国家的顶尖人才,频繁写信只为了聊鸡蛋比暖瓶还贵等鸡毛蒜皮的事吗?有空看看清华校庆 110 周年期间短暂展出的文物资料。

叛国不回的人哪个行业、地区、系统都有,某些地域的人还遍地出海打黑工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你看看海外某些反华团体,简直就是 x 省 x 市 x 县同乡联谊会一样的存在,但是他们里面一样有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倾家荡产买医疗物资运回国内的人。

人是复杂的,有光明就有阴暗的黑影, 灯下黑哪里没有?无影灯还一个大本影呢。我媒体看的少,文献看得多。从翔实资料来看,真心觉得我们五道口技工学院在发光,发热,一点点温暖社会。

知乎用户 不告诉​​ 发表

我们虽然一直嚷嚷按劳分配,但其实做的相当不好

一方面是要高积累,切走一大块,另一方面,对资本等非劳动力的分配很慷慨,因为只有劳动力没有议价权,最后帝国主义们还会从海外拿到的受益去收买,比例很小,但绝对值比较可观。一综合就差异明显了。

作为中高端劳动力的他们,有视野,有信息,能融入,简单当个日子人的话也挺好,不去才是傻瓜。

知乎用户 深海恐惧 发表

不止是清华,三本也有不少留在硅谷要饭。

知乎用户 尔语子输 发表

美国读研的话,给六年签证,读研三年,还可以工作三年。三年后能不能留在美国,取决于有没有公司给续签证。

这三年里,不用 996,生牛肉两美元一磅将近一斤,四美元的牛肉能吃撑,月收入一万美元以上。换算成人民币也是 15 元一斤的牛肉,国内十五元能买一斤牛肉?

每年攒个近十万美元,积攒三年,有二百多万人民币了,运气好点公司续签证,再干三年,北京一套房的首付有了,不用花家里一分钱。美国孩子上学还不用买房子,租就行了。

这还不说美国的 it 公司真好好做技术,不像国内互联网那么乌烟瘴气,工作之外的东西太多,导致项目不夭折的都少见。

还用我继续往下说么?

就算回国了,国内那群挂着 robin、jack 工牌的村炮们,见到国外大厂回来的,恨不得跟见了爸爸一样,各种舔,各种给高 title 和女下属。我一个高中同学卡耐基梅隆的水硕,在美国做银行外包,回国就是微软年 70 万,技术水的一比。

出国那么好,干嘛不出去呢?

知乎用户 老污龟 发表

重大刚跳楼的副教授不也是清华毕业的嘛。她不还在国内嘛。

知乎用户 walle​ 发表

骂学校,我觉得没问题。

公立学校,端起碗来吃饭的时候,就自然会有放下碗干活的责任。

骂学生,我觉得不可取。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即使个人热衷奉献,也很难坦然面对亲孝家人和个人理想的抉择。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喜欢约束他人的道德婊往往最没有道德。

人都有父母妻儿。少几个别墅住着嫩模搂着会所玩着子女接班,一张嘴就是前辈先贤艰苦奋斗师法先人吃糠咽菜的货,我们会早日实现共同理想的。

另外,问个问题。

一个清华的大学生留在国内发展,一个清华的大学生去国外发展,一个清华的大学生或者后代拿着外国国籍回国内发展。

哪个受到尊重甚至是跪式服务的尊敬,哪个待遇比较好呢?我觉得是最后一个。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聪明人的选择?

知乎用户 无愁眼下迟 发表

我觉得是好事

假设真的有 2 万清华毕业生就是去了硅谷不回来了

假设这 2 万人均恨国,那又怎么样?

难道他们不走,留下来刷题和你内卷更好吗?你上学时就没卷过他们,觉得毕业找工作时卷的赢吗?

我们所痛苦的不是人才太少,而是像春秋战国时的魏国一样,人才多到内卷,内耗太严重。

知乎用户 邵帅 发表

国家如果真的需要所有 top2 的学生建设祖国,要么把 top2 都变成军校,要么提高 top2 毕业生会去的岗位的薪资待遇。

如果国家什么都不做,只是希望苦读的普通人继续苦干,那就说明国家不需要这些人回国。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yw9O4 发表

数据肯定有问题,硅谷就没有那么多中国人吧

而且哪来的那么多人想去硅谷?哪来的那么多计算机系毕业生?

知乎用户 oliver 发表

硅谷的程序员收入大概起薪 8w 刀左右,2-3 年后分红什么都算进去年薪差不多能 20w,注意这是程序员,不包括其他收入更高的职业,且还有加薪在里面这个收入大概是什么概念呢。旧金山最便宜的房子疫情前大概有 60-70w 的,贵的也有 300w,400w + 的,我们就算按照 300w 算。20w 年薪相当于 1/15 旧金山比较好的房子的价格,这一标准对标北京上海。按照 150 平的房子 8w 一平算相当于年薪 80w,还有,美国 300w 买的一般是 house,面积≥150 平,而且上海北京市中心 8w 可能不止。

另一方面,硅谷程序员需要 996 的不多,加班相对较少,且 35 岁被直接开除的概率不大,工资不会随年龄有过大影响。

同时,美国非服务类商品价格整体低于国内,如电子产品,汽车,冰淇淋,鸡蛋等食品(非有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苹果,airpods 大概 200 刀,对于月入 2000 刀的人来讲是收入的 1/10,而折成人民币,airpod 大概是 1300-1400,1/10 收入就是 13000,14000. 你说是我国月入 10000 + 的人多还是美国月入 2000 的人多。而服务类大部分是弹性需求,可以用扫地机器人,自己做饭等解决。

而国内程序员年薪 80w 的比例不高而程序员在硅谷收入不算奇高,且清华毕业生做的其他职业收入极可能更高。你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回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哪怕是清华北大毕业,在国内的主要作用是也就拉低同水平的人的薪酬罢了,远远谈不上到家国荣耀这一步,就算是让你当上苹果的 ceo,回到中国来,会对中国的现状有大的影响吗?不会的,所以留在硅谷留就留了,这程度还不至于到需要我们国家反思教育。对于中国来说,缺的是先进资源,即先进技术,先进科学,这些资源除了在国内从头做起外,在国外积累一样是很不错的发展路线,只要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当拥有这些资源的时候,懂得利用这些资源帮助我们自己的国家,就足够了。

论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啊,移民不可怕,那只是手段,可怕的是心会不会随着人到国外然后就飘没了。


人员强行留在国内,对国家整体来说,降低了用人的成本,特别是人才来说,肯定国家投入大于产出,但是这些东西的实现对个人而言是很残酷的,因为他对自己意味着工资降低,待遇降低,工作超时,所以在掌握重大资源之前,有条件出去的,也不应该去做任何要求。

知乎用户 飞过海​ 发表

强国收割弱国的一流人才,普遍现象。

不过美国现在正走下坡路,等中国成为世界老大时,情况会有很大的改观。

另外,留居海外过上富足生活的毕业生,也别指望会在国内收获敬重,得到什么好名声了,毕竟事实上主要就是为他国工作和贡献,一个人,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全的。

知乎用户 金旭亮​ 发表

良禽择木而栖。想要留住人才,就提待遇加条件,收入高环境好,别说清华,MIT 的美国土著都能被你吸引过来。

现在是,人家清华的当公务员,你说浪费人才,官本位;出国赚钱,你说不爱国;安贫乐道,你笑做题家高分低能。合着别人寒窗苦读,上最好的学校,还不能追求最好的生活了。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科研,也不是每个科研岗位都对清华人虚席以待。

人各有志,何必苛责。

知乎用户 男团女团八卦多​ 发表

看个锤子,

这些精英在硅谷工作,公司的资本股份有中国资本;这些精英即使回到上海工作,公司的资本股份有美国资本。

你以为你在国内工作就是爱过吗?

国内太拥挤,

出去的越多越好!

知乎用户 dihao1983 发表

我就想问一句,清华毕业的就不是人了吗?就自带神圣光环吗?

高中时候什么事都不懂,老师家长都说 “你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我学了,我考了,我上清华了。

进去才发现天才太多了,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科研只怕是走不下去了,领域里顶尖的教授都发不了什么刊,过得清苦得不行,像我这种中等水平的,根本做不了什么突破。

家里情况并不算太好,父母现在身体还算健康,但万一有个什么意外呢?

说是清华毕业,但是除了公务员和互联网大厂真的没什么好选择。公务员可能这辈子都买不起房了。大厂得 996,而且做的还都是讨好市场的产品。

现在有个公司技术、口碑、待遇都是行业顶尖水平,就是位置有点远,在硅谷,去不去?

许多人都在说什么清北有国家资源支持,你们享受了最多的扶持回过头来给外国做贡献。

可别再巨婴了。

国家禁止了吗?国家认为这样做不对的话自然有办法处理,不管是让各地增加吸引人才的政策,还是直接行政命令规定必须服务满几年才能自由,都是可以办到的。没这么做说明没必要,没问题。

可别扯什么纳税人,2019 年个人所得税收入 1 万亿,教育支出 3.4 万亿。学了个 “纳税人” 的字眼就开始乱用。

另一方面,凡是清华毕业生就一定能做出什么成绩吗?就不能允许人家是个普通人?李雪琴北大毕业被逼得抑郁症,看客们就开心了?

拿什么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说事的,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吗?凭什么我有能力就一定要做呢?你有能力扶老人你扶了吗?你有能力与人为善见义勇为,遵纪守法讲诚信你做到了吗?你有能力给灾区捐款,去灾区做志愿者你做了吗?你有能力好好读书你读了吗?

一边要求老师、医护、科学家们都得清苦,兢兢业业靠良心靠情怀工作,一边又追捧消费主义想方设法占便宜挣 W

一到别人那儿就吹毛求疵,不是圣人就得被批判。一到自己这儿就是 “各种主观客观理由,我就是做不到,就是不行,人无完人”。老双标了。

合着好人就应该被欺负,有能力的人就该啥也不图为国家奉献?

为国家奉献,换句话说就是,“给国家奉献了我也能享受到”。我只需要道德绑架他们,啥也不用付出就能享受他们带来的科技进步、行业发展。

我弱我有理,不是巨婴是什么。

知乎用户 李夏洛克​ 发表

国内现有的岗位消化不了这么多清北毕业生,所以人家出去了,就这么简单

所谓消化,就是让清北这个级别的本科毕业生能发挥长处,能明显拉开和普通一本甚至普通 211、985 的差距,或者是除了清北毕业的以外,其他人几乎做不了;与此同时,待遇要给到足以匹配他们的出众的能力

如果一项工作,你招个清北毕业的,和普通一本做起来没啥区别,甚至普通一本如果多一两年经验,还会比清北毕业的更好用,那你这项工作一开始就不是用来消化清北毕业生的,你不如随便招个一本,还好压价,人家还不会觉得自己屈才,三天两头想跑路

如果一项工作,确实只能让清北的来做,但一个月就给人家几千块钱,还没什么上升空间,而人家去市场上稍微花点功夫就能找到收入好几倍的工作,而且人家还不要求非得清北来做,那你这个工作也不叫消化清北毕业生,那叫把人当狗用

所以综合一下,你们可以自己盘算盘算,每年开放岗位里,只能由清北毕业生来做,且待遇能给到位的工作,到底有多少,总之这个数字一定是远小于清北每年输送的毕业生数量的。与其让多的那部分人在国内猛卷,还不如送出去薅资本主义羊毛

至于你说为什么我们提供的岗位跟不上?无非两个原因呗,要么我们产业结构有问题(需要高级知识技能的岗位稀少,且招聘不公开不透明),要么我们教育有问题(清北毕业生的能力没有和其他人拉开档次),要么二者兼有之,就看你信哪个了

知乎用户 演无三点​ 发表

“两万清华毕业生在硅谷” 这一数据应当出自金灿荣教授的一次讲座:

但我在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的官网上并未找到金教授所说的这一数据,若有人考据到还望分享。

知乎用户 吃花喵的椒酱 发表

现在清华每年毕业 3000 多名博士,根据清华方面的记录,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第一,清华从 1978 年到现在肯定学生队伍扩大了很多。本科生、硕士、博士加起来才构成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所以题主的数学和见识看来都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清华大学学生在国内的贡献基本上人尽皆知,党和国家政府也知道,不然大家不会去报考,国家也不会每年给清华投那么多钱。当然,我估计题主应该不知道,也没有能想明白的逻辑。第三,留在硅谷不等于终生不回国。带着成果回国肯定是件好事。当然,题主并不见得这么看。

知乎用户 mlion 发表

这些人都是没考上选调的,

我认识好几个选调的,现在已经在归骨买房了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看了很多高知的回答,我这人特俗,用一句俗语总结就是:嘴上讲的主义,心里盘算的生意。

这不是贬义,只是觉得特别残酷:有理想并舍弃自我利益的人,永远吃亏;最后光鲜亮丽站在人前的,总是善于盘算的人。

知乎用户 蜗牛 SMS 发表

呃,我爹说他上大学时,上了军校但又不想在军队干的要掏 6 万块钱赎身,九十年代初的六万哦

我觉得这个规定是十分合理的,军校管吃管住发津贴发衣服还没学费,你吃了军队的还不想服役,那就把吃了的用了的都吐出来

清华同理,把国家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砸你身上的钱吐出来再 run

知乎用户 开车阵亡杨大少 发表

当一个地方(环境)已经非常成熟的时候,大多数人做的其实都是螺丝钉的工作。无论这个人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还是北部湾大学毕业的,很多人能用上蓝翔毕业的才干就不错了。

可惜的是我们国家发展得还不够充分,这么多青年才俊为了能多赚一些钱,不得已在国外做着跟自己能力不匹配的工作。

而如果国家如果工资水平跟上来了,他们是可以回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的。

知乎用户 仲南 发表

我还记得有次我们领导想联系我们的供货单位用一个工业相机,装在产品上给我们的客户看,我们用得相机还挺贵的,30 多万吧,把活儿分到下面的时候,管这块的姐姐一脸为难:上次借人家的东西掉到海里面了,还没还呢,这次人家不肯借。

我们领导当即就站出来指导:这种是小问题嘛,你就和他说咱们这是在干事业,要有一点灵活性 blabla。

我恰好听到了,EXO me?人家来赚你钱,你跑去和人家谈情怀?让人家支持你的工作?

后来我们供货商也是硬气,直接态度:爱用不用,我们这还是走的合同拿钱才给相机。

放到这件事上面也是一样嘛,我相信在清华就读的学子绝大多数都是很辛苦拼杀出来的,人家辛辛苦苦那么多年,家里也培养人家那么多年,无非就是为了个好前程,和我们供货商的想法我觉得是一样的,就是想多赚钱嘛。

这时候你突然跑出来扯情怀?这点情怀比得过人家一家人对学子的殷切盼望吗?

前一段时间白岩松采访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张总师明确说了单位里面的人才,除了在专业上要有一定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情怀,否则在航天科研这行业是待不下去的,因为我们对这种专业性的人才的待遇真的不高,不要和互联网以及金融比较,仅仅是社会上一般水平比较,都不高。

多不高呢?就比如我们单位吧,也是中字头下,里面的员工,凡是方便动身的,能跑的都跑了,毕竟私企随便就给出来几倍的工资,现在单位人手捉襟见肘,只能天天加班,你能和跑掉的人谈情怀吗?没房丈母娘愿意吗?没钱养自己家娃儿孩子不哭吗?当然可能我格局小了,可是情怀这东西不是天天有,生活却是要天天过。

说白了,是我们国内对于真正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各地的年轻人有才华的有想法的很多都往北上广深跑,是因为情怀吗,还不是因为待遇。从事云电商行业的,可以没有很好的专业性,可是仍旧可以有很高的待遇,那些流量明星,很多大学甚至高中门都没进过,不可能有很强的专业性,却拿着高待遇,相比而言,寒窗苦读很多年,从事着专业领域工作的人员却仅仅是拿到一般的待遇。这正常吗?所以很多舆论导向把高材生不回国就用情怀去批判,这并不全对,我个人还是认为很多时候行业内部也没有给予这些专业人才尊重。

知乎用户 Windy 雨落​ 发表

只是极少部分吧?大部分有志青年,据说还是加入了卷烟流水线、酿酒流水线,既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改善而流汗,也为酱香型、清香型科技而努力添砖加瓦。

人大武大毕业去卷香烟引发热议,卷烟厂回应流水线上研究生超 30%,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以及他们的选择?如何看待河南中烟回应「名校扎堆卷烟厂」,「招工要求本科以上,但硕士太多只能择优录取 」?

也有回来的,但是大家都喜欢周教授那样的谦谦君子,对清华姚班的同学也不太喜欢,所以都难。

怎么看待微博上周玄毅对程序员张昆玮的批评?

这个世界,终将如你们所愿,始终热泪盈眶,始终谦谦君子.

知乎用户 Harry Zhu 发表

现在的行情。湾区当码农,硕士毕业白菜批发价 13-18 万刀,博士毕业 25-30 万刀。毕业 2-4 年稍微奋斗一下升个职 40 万一年是很普遍的。干 10 年做的还不错一年收入 70-80 万刀。另外码农工资很大一部分是股票形式发的,美股就跟国内房价一样每年都涨,而且涨的很夸张。干个几年股票翻几倍是非常常见的。即使是谷歌,脸书这种已经很大规模的公司从 2016 年到现在股票已经翻了 3-4 倍。一些比较热门的中小规模公司股票翻十几倍也是有的,比如 nVidia 大约 15 倍,shopify 大约 40 倍(当然小公司股票也有概率扑街)。一个量产的白菜价硕士 (硕士门槛非常低,很容易申) 在 2016 年加入任意大厂,今年肯定已经财富自由了。美国码农稀缺工作相当好找,前几年光景好的时候亚马逊号称学 CS 的就招。只有近几年才开始有点难,但是据我观察的只要认真找一定能找到。美国本来就是移民国家,所以移民非常常见,屁大的野鸡公司都能给你解决签证绿卡,都是公司掏钱找律师解决,自己不用操心,比国内办户籍还简单。

物价上车这种国内外基本一样的就不说了(非国产的进口车国内加税 100%)。“宇宙中心” 湾区房价也就 150 万刀左右。而且这 150 万刀是指的带院子的独栋。要是接受国内那种 50 平的鸟笼房,那基本上两三年工资就搞定了。然而除了湾区纽约,大房子带泳池草坪也就 30-50 万,要真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工作,工资折半,但是 30 万刀能给你买个城堡。码农以外除了去华尔街当矿工赚钱,其他行业大约会少 50%-70%,但是对比国内同行业还是高出一大截。比如你去做硬件,做芯片,那博士毕业一年就差不多 13-15 万美金。

我从本科到博士都在顶校,老板大牛,文章也不错,有 ncs 和若干子刊。还是抵挡不住诱惑转了码。也想过回国,但是一看待遇真的提不起兴趣。另外说一句,学术圈也很蠢,事多钱少,全靠爱发电。都是日子人,何必跟钱过不去呢。有时候闲的蛋疼还是会跟朋友一起回味一下读博期间又穷又累的充实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能大家只是单纯地怕被打吧。

如何看待航天投资董事长殴打院士被刑拘?

知乎用户 风君子​ 发表

看看 1978-2015,这 40 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看看 1978-2015,这 40 年,美国发生了什么,

所以,为什么要关心他们回不回来?

他们回不回来,是个重要的问题吗?!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虽然数据的真实性未知,但是就着这个说的话:

说明即便是 2 万名清华毕业生,也无法主宰硅谷。依然是要给美帝辍学资本家服务。

所以留在国内的数以亿计的诸君,清华与否并没有那么重要。建设国家,最终还是得靠我们。

知乎用户 文礼​​ 发表

大概是因为清华毕业生是真的人才吧, 他们可以留在谷谷里..

别的大学不是不想留, 而是去不了, 留不下…

知乎用户 wang da 发表

1. 怎么看?要不入学时把他们的护照收了?

2. 留在硅谷的毕业生基本都是打工人,难道回国大家一起卷?

3. 硅谷以外很多搞科研的反而回国很多。

4. 那些喊着砍经费的不如先去了解一下人员支出在其中占比,别没砍到这些人身上,反而把好不容易搞来的仪器变卖了。。

知乎用户 DH Cheng 发表

打到敌人后方去,打进敌人内部去。

端了他们的根服务器。

让敌人的士兵失去战斗力。

编的我都感动了。

知乎用户 凉州刀笔吏 发表

从市场经济上,无非是换个地方打工… 国内 、待遇、发展机会好的坑位太少了…

知乎用户 StevenJokes 发表

这些人留在中关村也没事干的。回国也没有用武之地。我国人才一点也不少,仅仅是南京师范大学就至少有我一个人才,但没工资,导致我也不得不考虑去别处谋生了。

知乎用户 走地鸡​ 发表

说个亲戚小孩吧。

小孩学习不错,但也不拔尖。能考上三线城市最好的高中,但进不了好班。

也就意味着一本基本无望,大概率二本,运气不好掉三本。

家人一合计,高中走体制外考美本。无非就是希望有个好看点的学历,回国找工作方便点。

学习生活不说了。一个十几年只知道读书的孩子,到了美国,当然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生活上开心,学习上,原本最惧怕的数学,也是越来越自信,最后转到一个对数学要求很高的专业。

前段时间找了个实习,公司并没有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而是真的教东西,真的帮助新人全面的提升。同事关系友好,老板随和。

一段时间后,小孩觉得接触的业务与本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就找老板聊了一下。老板听着很有道理,直接新设立了一个小项目让孩子负责。

一个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小朋友,哪受得了这种糖衣炮弹的轰炸。眼看着一颗花骨朵就要被腐蚀了。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我不是清华的,但本科硕士都是国内知名 985 毕业,博士在休斯顿的西南医学中心,生物信息专业。

我这个专业,在国内高校任职的话一个月 15k 左右,对我这个一个三十的大叔来说有点低。和我履历相仿的同学去了国内某生物大厂,在一个二线省会拿 24k,拼死拼活地加班赶项目,今年终于买了房。

而我呢,选择留在休斯顿,每天朝九晚五(基本没有加班),周周双休,一年 25 天年假。

可我一年是 26 万刀。

怎么比啊…… 我不是恨国党,可我寒窗苦读二十多年,我也想过好一点的生活,想住在大房子里,想有自己的私人影院啊。爱国是需要代价的,而且据我所知,选择回国的伙伴往往也要遭受不公正的对待。

大家所认为的亚裔歧视是存在的,而且很明显。我去超市购物的时候都经常有黑人对我喊 chink 之类的侮辱性词汇。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在国内的确没有人因为我的种族鄙视我,但我也只是个悲催的科研民工,搬砖狗而已吧。况且我身高 182,常年健身,有能力保护自己。

新冠肆虐也是存在的,美国人有很多很反智,他们经常不戴口罩去疫区聚会,确实有点恐怖。但我已经接种了这边的 mRNA 疫苗,并且非常注重自身的防护。有相关知识的朋友应该清楚 mRNA 疫苗比灭活病毒的要好。

还有一个可能很多刚到美国的朋友不知道的点,其实华裔如果加入当地教会的话,好处是很多的。平时教会里的人有很多是你的邻居,当你加入教会之后,他们会从歧视你的态度转变为一个比较友好的状态。

蹲坑时候写的,可能有点乱,大家有想法可以讨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好清北的全去发达国家赚美元,增加国家外汇,然后国内的岗位可以留一点给复交,复交再应出尽出,腾位置给中九,以此类推,一点一点把工作岗位省出来

如果最优秀的人不出国,后面的人连找工作升学都要成问题,出国赚美元吃牛排,国内的兄弟们才能维持生活。国家现在不缺大学生,非常缺就业,大学生就业率在升学率爆炸高的情况下也不像统计数据那么乐观。

还留在国内做贡献,笑死,他们留下来在座各位就做不了贡献了,做贡献的机会也是要抢的,国家现在强大了,不是什么人都配做贡献的,

知乎用户 汪三水 发表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为中国服务的。

有的带着技术经验回国了。现在美国不得不想方设法抓几个违法泄露美国技术的,但美国是徒劳的,很多人他没理由抓,只能眼睁睁看着人跑回中国效力。

继续留在美国的,也大多数都爱国。移民美国后还为中国队加油,经常发爱国朋友圈的人,多得是。**美国国籍的人都在支持中国,**这必将成为美国瓦解崩溃的助力。

知乎用户 于禁 74 年 发表

一想到这两万人都回来内卷就感觉完蛋了

知乎用户 多兰纳尔 发表

苦学屠龙技,回来发现杀猪还得竞争上岗,苦不苦?

你自己做了不开心的工作都跑到各个论坛上盖楼骂人心里暗戳戳的准备跳槽到更好的岗位,怎么对待学霸们就那么双标了?别搞道德绑架,人就应该哪舒服呆哪,没有对错

有些人就是又闲又坏,自己的日子过的稀烂却盯着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人家回来了他说人家能力不行国外混不下去了,人家不回来他说人家不爱国。你那是嘴吗?喷出的全是杀人的刀,我怎么那么想打。知识分子好面子,给他们尊重让他们自己选择,懂事点,ok?

你倒是去,你去也没人要你呀,我看好多人在留美人员的文章底下追着骂人家就感觉可怕,**人家也是普通人,人家追求更好的机遇相对适合自己的美好人生有什么错?**换成你的话说不定干的更彻底跑的飞快

还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少用自己的小农思想抱怨这个世界评论其他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来舆论和事实有些差别啊,不知道清华内部有没有人觉得这些校友们「早该图图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9NA7G​ 发表

科学网曾做过一个统计,他们对 2015~2019 年清北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盘点,发现了几个特征:

第一,清北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比例均为 16% 左右,5 年来十分稳定。

这个比例,比网上传言的要低一点。

第二,在国家分布上,清北毕业生出国(境)深造首选国家(地区)均为美国,占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百分比均为 70% 左右。其次是英国。

第三,出国的清北毕业生中,基本上都去了世界排名前 50 位的大学就读。

以 2019 年为例,清华大学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分别有 69.0% 的本科生、49.6% 的硕士生、52.8% 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 50 位的大学就读

北京大学分别有 67.24% 的本科生、45.30% 的硕士生、48.72% 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 50 位的大学就读。

梳理完这些数据,不难得出的结论是:

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清北学子大部分(80% 以上)还是留在了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留在国内的清北学子中,去得最多的不是外企,不是国企,也不是公务部门,而是华为。

数据显示,2015-2019 年,清华北大共有 1248 名毕业生加入华为,分别为 705 人、543 人。

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出国的比例不算高,那这些出去的精英,回国的比例高吗?

这一点,目前来看恐怕是让人失望的。《2019 中国留学白皮书》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国外发展的高达 72%。**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国外滞留率平均达到 87%。

统计数据的那一年,在清华大学统计的留学生归国人数中,以美国为例,毕业后回国就业的仅占总人数的 19%,剩下的留学生全都留在了美国发展。

顶尖精英的流失,依然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文章来源:观点

知乎用户 测试狗科研服务​ 发表

提问意思叫你们开批斗大会的,结果开成吐槽大会了,也是尴尬。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你告诉我为什么不?我虽然不是清北的,但好歹也是个 985 的研究生,天天活的像个狗一样,动不动加班到半夜,而且全是为了一些狗屁意义都没有的事而加班,最后发奖金的时候还是成天就知道哔哔哔的狗领导拿大头?你告诉我,如果有个机会能换个钱多事少还没有脑残领导成天叫叫叫的工作,我为什么不换?

而且我付出了这么多,对国家究竟有几分利?吃老子用命熬出来的红利的还不是那群资本家?

你跟我讲责任,我也可以摸着良心讲,需要老子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从来就没有退缩过!我现在甚至都不想要国家对我有什么奖励,我就想要最基本的东西:像个人一样体体面面的,可以追求自己的生活,以及那群吸血鬼吃肉的时候能多分我两勺汤。这要求过分吗?还是说学历高的人连基本的生活权利都不配拥有?

知乎用户 Sthh 发表

利益相关

清北现在很多人不喜欢在硅谷了

大量国人往硅谷跑,他们不抱团,工作认真,不闹事不跟着罢工,随遇而安。不像印度人一样功利心重,也不像俄罗斯人脾气差,华人程序员已经是硅谷企业最喜欢的了,最近几年硅谷企业一直在放低对华人程序员的学历要求。很多双非都能拿到 offer 了。硅谷早就开始卷得很严重了

目前好地方是苏黎世、都柏林、哥德堡、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有大量俄罗斯人一起卷,目前也马上沦陷了

知乎用户 Bang 发表

咋这么双标呢?知乎里一大堆人骂国内卷,动不动就开玩笑说润,清北人才去考公务员下面一堆人阴阳怪气,现在人家润出国,不跟内卷,不考公,你又要阴阳怪气。

难道都要在国内卷考公吗?

主动给国内兄弟姐妹让出赛道不好吗?

知乎用户 阿汇​ 发表

因为清华大学的建立初衷即是如此,百科信息:

一、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

1909 年 7 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 年 4 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 年 4 月 29 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1、建立背景

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 侵略中国。1901 年 9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 4.5 亿两,史称 “庚子赔款”。1904 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 “原属过多”,可用于 “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 1908 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 1906 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2、游美学务处设立

1909 年 7 月,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同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专办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切事宜。

1909-1911 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 180 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

3、清华学堂成立

1911 年 4 月 9 日,清政府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4 月 29 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知乎用户 爱学习的席字君​ 发表

怎么看待国内岗位留不住 2 万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知乎用户 邵驰 发表

  1. 无论清华,还是其他任何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在程序合规合法(非偷渡、非定向委培违约)的情况下出国工作也好、在外定居也罢,都是当事人自己的自由,除了爹妈配偶,旁人无可指摘。
  2.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立大学,每年财政拨多少钱,政府有裁量权,人大有监督权,群众有知情权。当政府觉得给某学校拨款应予削减时,他就有权削减;当这种削减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时,那么这个决策就不但合法合规,而且合情合意。
  3.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常说大国自信,什么是大国自信?我想,投射到高教领域,就是认识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已经不需要让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靠打造一两所顶尖学府来获取国际社会的认可了。从国情出发,从最大多数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动态调整来不断优化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资金供给,或许是更加务实有效的做法。
  4. 截至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刚刚打赢脱贫攻坚战、全民奔小康的发展中国家,比收入、比购买能力,几乎每一个行业、每一种岗位都和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横向对比,高学历精英们扎堆的白领金领岗位在收入差距上一定没有底层体力劳动者来得巨大。如果非要通过这种对比,来输出怨气,那估计在座诸位都没有农民兄弟有资格,当然,他们不会上知乎来讨论,甚至都不清楚漂亮国的农民比他们收入高多少。
  5. 接上条,以收入差距来决定出国工作、定居,是正常的个人自由,毕竟,人是一种经济动物。但如果为了给自身的 “利己选择” 强行拔高镶金,而大骂体制如何、环境如何,则大可不必了。毕竟,在比较收入差距的同时,诸位高学历精英也要想想,易地而处,以自己的家庭出身能否走进美国的常青藤。做人嘛,最忌讳的就是双标,不能在以几乎不花钱的情况下享受国家最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觉得 “自己分数高” 就理所当然,毕业了一看收入比不上发达国家,就抱怨起 “环境不公” 了。

知乎用户 zhengy 发表

在全球化时代里,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必然出现 “吸管效应”,留学需求是双向的,只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需求平衡不断动态变化,清华 2 万人也好 200 万也好,到了某一个时期的某种平衡点,自然会有新的吸引力带动新一轮的风向和人才流动走向。

目前我国的整体实力和需求,或许还不足以推动国家政策性的中国版硅谷人才国策,但我想已经启动了,或者说正在准备启动全球人才战略!

就目前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国际关系来看,不论是在资源配置,产业链布局,高尖端科技难题攻克,等等,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教育 / 人才的重要性,无奈国内大学的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教学体制等等等一系列现状尚不完善,要想真正启动中国版硅谷,美国式全球人才收割效果,站在海外留学生金蛋的立场上还不够 “魅力” 甚至还没有具备完整的框架体系,所以现实版只能从中东 / 东欧 / 中亚等地区切入,吸管先插进这类国家的人才池里开始,在实践中摸索中逐步完善机制!路还远着呢!

但,目前正考虑留学的同学们,目前正在留学中的同学们,一定要清晰定位 / 捕捉这种国家次元的人才策略 / 规划的风标,毕竟在初期建设中才会出现更多机会和选项,尽管很多不确定性,但大方向肯定会加大教育投资,忽然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风口浪尖,未来中国教育机构也必然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接轨国际,各种小语种人才,各领域技术人才,中文教育人才,基础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投资等等等一系列机会个挑战必然在本世纪不远的未来到来!

这种趋势是必然的,时间 / 时机的问题,期待更多有抱负的人才不要只盯着短线利益,专业选择也好实际学习 / 实践 / 积累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学自己喜欢的,尽最大努力突出强项特点 / 克服短板,不追求 “全才教育模式”,努力了解自己定位自己,先重点钻特长教育,再逐步横向拓宽知识领域的幅度和深度 / 精度,一般要规划 5-8 年的勤工俭学留学计划,不要满脑子学习 / 研究,一定要努力结合 / 融入当地的留学生活环境,用全身心感受 / 积累 “海龟的故事”,留学成才后,可以留在留学国家中积累,也可以带着满腔热血和自信去参与祖国教育建设中,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美好的机会和挑战,美丽国硅谷人才池里摸爬打滚多年的高端人才们,也会逐步认真考虑如何实现报效祖国建设。毕竟关系到油盐酱醋米的现实生活,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个人扣上绿帽子,打铁还得自身强,有自身的实力和魅力召唤人才!

知乎用户 東大日本秋武老师​ 发表

深入资本主义的老巢划水摸鱼等于敌后搞破坏,等于在国内加班加点搞建设,分工不同而已。

知乎用户 豆浆 发表

清华毕业生移民硅谷,本质上跟地方移居北上深,农村宜居城市,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管口号喊得多么美好,人都是倾向于趋利避害的。那么多人选择留在美国、留在硅谷,说明那里更适合他们。这样的选择和现在年轻人逃离制造业、热衷于选择体制内一样,都是理性选择,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觉得他们不回国太可惜了,那就创造更加好的环境,吸引他们回来。千万不要用爱国的大帽子来乱扣,否则那么多留在美国的官富二代肯定会有不同意见。

知乎用户 老 Z 闲话 发表

要是这 2 万名尖子生回到国内岂不是要卷成麻花儿…… 留国外,只要见面不捅刺刀我觉得挺好~~~

知乎用户 固执的拾荒者 发表

回来干嘛呢?街道办当书记?七八线乡镇当乡村教师?烟草场里卷香烟?金融机构里拉皮条?科研院所里堆砌论文?大学里拍马溜须?行政机关里迎来送往?

古有千金买马骨的故事,重点不在千金,而在千金表达出来的求才若渴的姿态;真才实学的人才,几乎无傲骨不立。我们今天还有国企行政领导敢借酒暴击院士,这样倨傲,能延揽得来贤良方正嘛?

当初饥荒之时,聂帅以开国功勋之尊,替科学家讨饭要粮,不过讨来些许鱼干海带,我不曾听说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有嫌弃鱼干想换牛排,撂挑子不干的。今天的条件,顿顿牛排都没问题,反而留不住人,为什么呢?

知乎用户 东越闲散三晋遗民 发表

这种预设立场的问题提了有啥意思吗

说白了不就是想看人花式指责清华和清华学生吗

请出门左转跟营销号和喷子坐一桌 谢谢

知乎用户 Spartina​ 发表

别说清北,是个人要是有能力去美国能在美国工作生活基本上就不会选择在国内。

但是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们在国内的还是要盼着国家好,你分的蛋糕少,但国家把蛋糕做大,你分的少的部分也会变大。

知乎用户 风舞铃歌 发表

没有这两万人,没有这帮人来回折腾,国内科技能发展的这么快吗?

我现在手头很多项目就是在美国的华裔和华侨教授帮着一起干。我也帮他们代理了很多产品在国内销售。

我坚决支持你们出去。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太正常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完成脱贫攻坚,美国是全球顶尖发达国家。

我们能 “只” 送出去 2 万清华毕业生,而不至于全军覆没已经很不容易了。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换个角度想

这两万人回来的话 就业市场还有我们什么事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是真的,建议关闭清华大学】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都回来了,书记们瑟瑟发抖: 还不得把我们桶成筛子。

知乎用户 探险精灵 发表

首先声明:大多数清华人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贡献,本回复只针对少数三观歪了的清华人(如评论区中声称回国待遇不如美国好的这些人)

看评论区许多清华的校友愤愤不平,但论据要么就重避轻,要么嫌回国赚的不如美国多 —— 精致的利己主义!实在气愤,想跳出来说几句。利益相关,身边好几个清华的朋友,不能引战,故匿名。

清华人骨子里有种崇尚个人至上的美式自由思想,我也有好几位清华的朋友,毕业多年后还得到学校给校友的机会,去欧美留学的(欧美的一些大企业赞助),毕业之后就留在那边当个他国小民的。不回来的原因,自然也是:“国家没给我足够好的待遇”,那么为啥说你是 “精致的利己主义” 呢,听好了: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名校教育资源,是靠学生个人能力和家庭实力去争取的(交得起巨额学费、家族校友资源多捐款多、个人能力也 OK),学校大多也是私立学校,人家学生毕业后 “个人至上,自由思想”,是天经地义。

而在举国高考体制下,你们能获得清华这样的顶级教育资源,是踩着万众的肩膀**仅靠做题能力被国家优选进去的,象征性的几万块学费背后,是巨大的国民财政投资在为你买单!国家和人民为你们每个人买了几百万的单!还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培养你成为国之重器!**结果毕业出来许多人都只为自己多赚个三五斗而不回国,还嫉恨祖国不持续给予优厚条件,这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什么?!实在让人唏嘘。

多年前去听清华的 MBA 招生宣讲会,校方推出了一个女生,女生充满感恩热情洋溢的发自内心说 “感谢清华 MBA 的交换机会,否则我可能这辈子永远也没有机会去 xxx 这样的世界顶级大学深造了”,说真的,当时心中泛起一阵恶心,这样的价值观被清华作为成功案例进行宣介,我瞬间明白了为啥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恶心,真 tm 恶心!

以前开放公派留学时,邓工说 “别怕人跑,跑了 20% 还有 80% 回国做贡献嘛”,不知邓工可曾知晓,现在跑的是 80%,硅谷 7000 清华码农是不争的事实。(其它无法在美国快速赚钱的专业毕业的同学不要来争了,说的是硅谷,没说你们)

再结合前阵子的美院 “高级脸眯眯眼”,清华的风气,真要改改了!!

(本人华五 + 哈佛商学院 MBA,学成后回国创业多年,员工数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应该感到高兴,他们要是回国发展的话,你自问你卷得过几个?

知乎用户 leop 发表

劳动力资源在全球市场配置一定是追逐资本的

中国生产美国消费,中国投资美国获利的模式快要到头了

bobo 的炸鸡不知道到了 2 美元了吗?

2 美元虽然不贵,但只要我们守着 ICBM 和航母,拒绝增持美债,美元通胀就会指数增长

什么叫指数?

就是某一天在美的性价比突然大幅低于回国

那一天这帮人会集体回来,顺便连同技术和资本一起流入

恰如一战时期的美国收割老欧洲

为什么放他们出去?因为是养猪,华尔街募资给他们验证技术,等那一天我们收割果实

阳谋就是所有人都明白,但无可奈何

知乎用户 The whispered 发表

看了这么多人的回答真的令人震惊。

精致利己大大方方承认就好了,绝大多数人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没什么丢人,不要扯这扯那。

从 1978 年新中国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起到现在,回来的就是少,大家都理解。政策开放的时候,小平同志拍板让你们出去,说 “先把人给派出去,不要怕跑,跑 10、20,还有 80”(虽然回来的远远达不到 80)。

从 1978 年到现在,中国的人均工资及科研人员的工资(包括购买力)、科研条件就是远远不如美国,这是事实,无法改变的现状。你们扯爽子,扯房价,就是对社会问题的发泄(当然这些问题的确是问题);你们扪心自问,假如时光倒流回 30 年前,爽子和房子的问题都不存在,中美工资相差 10-100 倍,你们有机会跑外面,是不是仍然会选择不回来?你们所有思考的出发点就是趋利,“我” 要更好一点。

因此,那些优秀的、计算回国 ROI 仍然是低的(甚至没算过)后仍然愿意回到祖国、努力做出贡献的人,就是伟大的,就是值得歌颂的。这几十年来,这样的人虽然是少数,但也一直层出不穷。

精致利己就好好利己,也不丢人,绝大多数人都这样。但中国有句古话叫 “闷声发大财”,建议不要到处横跳发出刺耳的声音,既要又要的。社会问题另贴讨论。

针对这种情况,从国家 roi 考虑,只能这样:

1. 继续发展经济和军力,一直发展到世界国家中的收割阶级,才能在福利和待遇上拉平美国(日本韩国够发达吧,本质还是被收割被吸血的国家阶级,所以中产仍然很痛苦,自杀率极高;欧美国家基本就是收割剥削全世界)。

2. 相对降低对清北极大的资源倾斜和政策扶持,加大对军工七子之类高校的投入和扶持(天下大学共一石,清北得五斗,其余 985 得三斗,其余大学共分二斗)。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那些一流大学,多加点投入呗,即对国家有利,人也跑不掉。

3. 解决社会问题,降低社会的怨气。

4. 加大对基层科研人员的待遇扶持(高级教授们的资源和待遇你们普通人想象不到,地位和购买力绝对比美国舒服)。

1 是本质,3 是影响因子,2 是有效可执行的应对手段,4 是看起来有效但很难执行的手段(全世界都这样,给爽子、科比、梅西、迈克杰克逊出钱的本质是粉丝的私产,有人能够极端到不吃饭裸贷犯罪去疯狂支持的这种;国家公共支出是财政出钱,各国财政都不富裕,除非像美国那样学术研究和商业转化高度关联,大家都有钱赚,但明显美国是打压我们的,高科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华为 5G、卖给土鸡的导弹就是下场,所以又归结到问题一)。

知乎用户 别瑞​ 发表

因为在知乎讲实话会被秒删,所以都躲到美国了

知乎用户 王宝来 发表

清华大学毕业生在哪里?(上) 长居海外校友仅十分之一

https://mp.weixin.qq.com/s/HDxn_IHnMdjMT_wvhJbiXg

硅谷有两万名北京清华大学毕业生是彻头彻尾假新闻,我写了长文分析并基本搞清了国内外清华校友分布,硅谷的北京清华毕业生只有四千人,另外还有一些台湾清华毕业生,但是总数怎么都不到一万人。清华所有健在毕业生人数减去外国留学生人数减去国内各地校友人数总和,差值只有两万多人,毕业生总数的十分之一,这就是所有长居各国的清华毕业生的总人数。网上近年大肆制造传播针对清华大学的谣言绝对是有幕后势力的,可能是境外势力也可能是国内某些学校。

知乎用户 白颐路观潮 发表

回来后待遇不够高,就说明诚意不够。诚意不够,就说明需求并不足够迫切,不真的缺那么多人。既然这样,留在美国也没啥可惜的。

知乎用户 石枫 发表

一句话,国内大环境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房价高,996,求职市场竞争激烈,生完孩子再复制一遍自己的刷题人生?

选择多,自然选择最舒适的

知乎用户 一通考研 发表

留在国内的清华毕业生数量是远远多于出国不回来的。对于这些不回来的学生,他们如果回来了,我们国家就一定比现在好么?如果不一定,那为什么揪着不回来的这些人说事呢?留在国内的人,幸福么?明明没有改变世界的命运,最后连能睡的着都成了奢望,如果可以谁不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呢?

我没有出过国,不知道万恶的美帝到底有多吸引人,我留在国内发展,为国家做贡献,倒不是有多大的民族奋斗情怀,毕竟我的能力国家也看不上,只是我只有这么大能力,勉强的填饱肚子,一日不上班,一日就没有饭吃,我在国内也在积极的找个工作能保证上一天班,第二天不上班也能有口饭吃,但是能让我选择的太少了,没有人生来就应该注定是仆人的命,小的时候人人有理想,长大后有多少人的梦想是做成一件事情?大多变成了怎么挣钱,换得一时安寝。

你有情怀,你了不起,你伟大。你幸运地被我们国家选中,被你的环境选中,一切顺风顺水,但是请你不要把你的幸运思维套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个世界不幸的人太多了,我们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笑脸相迎着不喜欢的人,没有任性的资本。

我们不努力么?努力在选择面前显得弱不禁风,选择在运气面前就是毫无逻辑可言。回首过往,凡是国家鼓励的,我都积极参与了,但是国家需要的我都积极投入了,但是国家并没有照顾每一个人,国家只照顾 lucky dog,最后淘汰的现实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沉重的大山,足以扭转人的三观。

古今中外,莫不过如此,倒不是逃到万恶的美帝,或者水深火热的西欧就一定幸福,但是,那也只是对现状不满的人去选择一种自己能接受的人生的一种方式。

今天,你在批评别人的选择的时候,请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这么选择么?在退一步,请问你看到街头流浪汉你掏出几个子出来了?

站在山头之上,谁你都能吐两口唾沫,但是你如果忍受不了别人唾到你脸上的唾沫,自己还是好好看风景吧

放这幅图的意思,就是,其实我在专家的眼里已经不是他们眼里的人了吧?我可能已经被他们开除了人籍,不配劳他们费心去考虑我。

知乎用户 悦览市 发表

知乎用户 墨笔长安 发表

有的在扯爱国的大旗,有的扯精致利己主义,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心理不平衡。

你享受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一路上着最好的学校,听着最好的老师讲课,大学后拿着奖学金,用着最好的实验设备,毕业后屁股一撅说这都是自己努力,和国家没半毛钱关系?

而国内大部分人用着比你低 1234 档次的设备,缴纳比你高的学费,接受着差一些的教育,毕业后每年纳税给国家,在各行各业卷的要死要活,你以为他们愿意吗?

你们是不是以为外卖骑手都是生来就为了做这个的?觉得那些抗洪救灾的年轻军人都很蠢?或者觉得很多人没学上仅仅是他们不愿意学习?

别逗了,国家每年花那么多钱培养的年轻人转头就彻底为其他国家效力,本来就是教育的失败。

这些动辄上亿的钱给那些在国内的学生提高一下住宿条件不好吗?给他们的实验室多安排几套设备,多聘请一些好的讲师,给十八线城市孩子多一些名额不好吗?

未来真正建设我们国家,提高民生水平为百姓谋福利的是哪些人?是国内这些人。

谁都知道国内环境不好,各行各业都很卷,谁都知道国外的蛋糕给的大,但不正因为国家还不完美,才需要各位努力去让它变得更好吗,而且说实话,清北毕业生在国内完全可以过得上比较不错的生活,我看到很多人还在矫情什么活不下去,你们都活不下去,那其他人岂不生活在地狱?

这东西的确是个人选择,我不愿意说什么爱国,责任之类的口水话,我仅仅说一个公平。

在国内这条独木桥上,你每前进一分,都意味着部分人失去了前进的机会,诚然这是你的努力,但很多人因此失去了优质教育资源,大家觉得你们是天之骄子,国家觉得你们是未来,临头来你们拿着美帝的赏钱,来嘲讽这些努力生活的人不够努力?

不知道说什么,我想了一下,如果是我的话,出国见见花花世界,学到好的东西,我肯定会回来,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这里有培养我的老师,这里有我曾经战胜过的那些人。

虽然的确这个国家有诸多不好,存在贫富不均,很多人权钱交易,富人横行无忌,但是它正在变好的路上,未来正是需要一代代优秀的年轻人去努力,只有这样的同胞,遇到危险才值得众志成城不计得失的去救,只有这样的学府才算得上是最高学府。

不小心又上了价值,肯定很多人要说我小粉红,其实我对国家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很清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人一面说着爱国,一面又在转移资产,坑蒙拐骗两面派,只是我不希望我们最高学府的年轻人去学这些,当然我们也无法要求什么,希望大家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不用看老外脸色。

在世界大环境越来越恶化走向不稳定的时代,我们再嫌弃,也是乘着同一艘船,未来有怎样的狂风暴雨未可知,如果不愿意同舟共济,那就早点下船吧,给其他人腾点空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连通器指上端开口不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 例如 U 型管就是一种典型的连通器。 若向连通器内倒水,则当水停止流动时,连通器的液面会相平。 因为水面到底同一水平面上的深度相同,压强相同,液体便能保持静止状态。

![](data:image/svg+xml;utf8,)

有越多的毕业生能够同时胜任国内和国际的岗位,国内与国外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加趋近一致(国内的就业环境就会随之被拉升到更高的高度)。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别把毕业生想的太牛,都是连通器里最底层的水水。如果身居高位,谁会换个服重新练小号啊。

知乎用户 忘荃小学 发表

我不是清华的,也不是美国留学生,是留学鄙视链较为底层的德国留学生。在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回国了。

先说一下德国的工作情况,外国留学生硕士毕业年薪在 5 万欧左右,从南到北会有一点差距,行业不同薪酬也会不同,但是基本上都在合理区间内。

这个价格其实跟国内差距不大,甚至在热门计算机行业还会差一点。

即使是这样,很多优秀的留学生都留在了德国,而且不考虑回国。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

不愿意加班,向往相对自由的生活

没有成家压力, 已经解决或者喜欢一个人呆着,又或者是喜欢同性。

德国买房压力较小,假期多

还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国内的认知是逐渐脱节的, 是在国外呆久了之后被动或主动选择了不一样的认知源头。

例如**:** 去年年初疫情开始的时候,我刚好休假在国内,才发现对面的报道对一个人的认知影响有多大。甚至有同学问我是否实际已经大范围爆发,出现大量无法被确诊的病例。持续被这样的新闻轰炸, 很难保持一个客观的认知。

又或者, 他们都觉得国内周末都得上班,最近取消 996, 他们也觉得是假的。 但是实际上我观察下来,即使华为,除了月末也是普遍双休。

跟一些十几年前移民德国的人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国内的认知跟台湾对国内认知非常像,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在如此的环境待下去,也会逐渐被环境同化。

不是无法获取信息,而是主动或者被动选择了一些实际偏颇的信源。

这种不对称的信息让人逐渐产生了对回国的抗拒。

再加上文初列出的好处,即使德国薪资没有优势,也会在德国留下来。 何况是美国,至少四五倍薪资的美国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五里沟时: 被人唤作书呆子

青牛镇时: 读了镇里最破的中学,但是成绩最好。

花元城: 被迫参加仙魔大战,暴露实力一战封神。被收进修仙宗门。

上京城: 因暴露实力被迫与宗门内的王公贵族对战,结果战力虽好,但修仙洞府水涨船高,苦力干了几年买不起一件像样的法器,洞府租金也节节攀高,眼看着这上京城是留不下了。还剩下一口气的时候,开着共享单剑逃亡北边大漠苦修。

无边大漠: 斩杀魔道众鬼,又与内奸内耗 PK 终于筑基成功。此时已两鬓斑白。

人界宗门: 由于战力榜上排名已是前 2000 名,被人界各帮派长老盯上,诺其美女,财富,地位可给大长老一职,但要 996 或者 007,灵石可分期 30 年够买仙池边上最好的洞府,四季如春。干了几年没有一样兑现,身心疲惫,虽然 28 岁看上去已像 82 岁一般。

飞升魔界: 魔主霸灯诺其 3-6 年灵石可买豪华别墅做洞府,仙界内妹纸彩礼金全免,给子女上等优秀学府,只需要安心传宗接代,留下优秀修仙基因即可。书呆子奋斗 30 年哪见过这般诱惑,逐应允,3 年后书呆子已经没有当年的锐气,感觉生活安逸,人生美满。

然 2019 年魔道阴煞入侵,人魔两界陨落大量修士,浩劫将至。

五里沟此时已是国家级开发区,给出极高政策待遇计划召回以往的人界精英。

我们书呆子是回到人界与魔道对战,还是待在魔界安心划水报销祖国,拖垮魔界科技,还请听下回分解。

知乎用户 null​ 发表

1. 我们有资源培养出别人认可的人才。

2. 我们出不起钱使用这些人才。

3. 清华毕业的人脑子和眼界并不会比在座的大棋党或者键盘侠差,他们的大脑算法经过全国高考认证。

4. 早晚有一天润学会在网上被彻底封禁。

知乎用户 杨过​ 发表

说直白点,就是钱能拿的更多。

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很有可能不是很了解硅谷的薪资水平,这里我可以简单说一下。

我们先看极端的案例吧,最近几位被大家所熟知的世界首富:亚马逊的贝佐斯,特斯拉的马斯克,微软的比尔盖茨,都是从事科技行业,而且他们的财富积累不管是从速度还是从数量上都是远超传统行业的富豪。

我们再来看看普通情况,硅谷科技公司的入门职位通常年薪能给到十几万美元,当然一些 ML 岗位或者是要求 PHD 的 research 的职位能到 20/30 万美元。这里的年薪通常的计算方法是 base salary+bonus + 股票或期权 / vest 年限。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

Levels.fyi | Salaries & Tools to Level Up Your Career

国内的薪资除了现在比较热门的互联网公司,应该没有一个能打的吧。而且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高工资还是建立在 996 的基础上。再加上国内高昂的房价,房价 / 年薪 简单的计算大家可能心里就有答案了。

除了工资高外,硅谷的就业的机会和选择也更多,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理工科 phd 们,所学专业 + ML 都有很好的前景。相信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清北博士到北京,深圳的高中任教的新闻,这里我们设想一下,所有的清华毕业生都回到国内,那可能北京深圳的幼儿园的教师职位都要被大家卷到飞起。

这里大家想一下,一个等离子物理专业的博士生,如果想要去工业界,你会给他推荐哪些公司?我能想到的都是和芯片制造相关的公司,而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和硅谷有联系。

不过钱的背后所反映的东西更值得大家思考。题目中的中国换成其他大多数国家都适用,例如印度 IIT,韩国的首尔大学等等各个国家最顶级大学的学生很多会选择前往美国硅谷。题目中的数据有待考证,不过大家可以参考下 linkedin 的搜索结果:

LinkedIn Login, Sign in | LinkedIn

能拿更多的钱,证明你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或者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些的基础是建立在硅谷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硅谷的最大魅力不是在于创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东西,而是能够把全球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商业化,从而发挥最大价值。硅谷同样可以帮助一个产业进行科技化变革,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大部分人小时候应该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全国每个人都给我一块钱,那么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科技行业正是能将这种想法变成现实最可靠有效的方法,而硅谷则是全球把这种方法运用的最炉火纯青的地方。硅谷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将创造大量的财富。这是全球顶尖人才聚集硅谷的原因。

而且不止是清华的毕业生选择留在硅谷,美国本土的学校的学生也会更倾向于到硅谷投身科技行业:例如,2013 年哈佛商学院进入科技行业的学生人数上升到 18%。与此同时,那些选择金融职业的学生人数从毕业班的 35% 下降到只有 27%。为了应对这种兴趣下降,高盛等华尔街金融公司正在提高实习生的起薪和奖金。

知乎用户 邓琦 发表

中国一直在摸着美国过河。

美国是之前是 80,中国是 30。中国有后发优势。

美国有 10000 个人才,但也只能从 80 到 90,中国只有 1000 个人才,但也能从 30 到 70 在。

一个钱学森就可以将中美的一个领域的差距从 0 和 60 的差距变成 70 到 80 的差距。

中国慢慢强大以后,回归的人才只会变多不会变少。

人才全部留在中国,上限可能只有 80,出去的多,哪怕只有部分回来,也会有部分变成 90。

知乎用户 戴千里​ 发表

都说逼乎人均 985,但在这个问题下,逼乎 ER 们迎来了一次 “精神学历大跃进”。

这个问题之所以乌烟瘴气,连基本的三观都是错乱的,就是因为太多的精神清华人精神清华硅谷码农

以至于很多人竟然幻想那 2 万硅谷清华毕业生都是可以团结的同胞,忽视了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实。

当然这 2 万人里面肯定有能团结的对象,肯定有自己人,但我对比例不抱太高的期望。

按道理来说,这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既然跑到硅谷,大可以安心开大汽车、住大 HOUSE、吃大牛排、搞大女人,不用理会国内的指责。

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偏偏骑在墙上两边看,两边的便宜都要占,不小心被国内这波爱国舆论波及。

他们被怼急了之后,就拿 “那边开出来的价码更高” 的说辞来忽悠大家。

也许美国皿煮滋油的空气让他们有了低道德优势,把忘本和吃相难看说的这么赤裸裸。

都按照他们这谁开价高就跟谁的逻辑,连汪精卫曲线救国都能洗。毕竟和常凯申相比,还是鬼子开出的价码更高,鬼子能让汪精卫另立伪政府当 “领袖”。

国内也有一群人,书读到脑子里就成了浆糊,在国际斗争的大是大非上拎不清,喜欢为虎作伥。

国内这群人也有精致利己的毛病,以为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硅谷 2 万人中的一员,仿佛美国就不会因为人多内卷,仿佛硅谷会因为自己的出现凭空多出 2 万份 OFFER。

这群人也跟着他们一起偷换概念,喷国内资本家,喷国内 996,把国际斗争敌我矛盾,混淆为国内斗争阶级矛盾。

还能再侮辱点智商吗?

中国资本家,中国 996 和一个美国清华打工人的收入有半毛钱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矛盾,是那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刚享受完中国价格低廉的公立教育,回头就跑到美国去赚高薪。

这是妥妥的高等教育 ZI 敌行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上万人的叛徒。

中国每一分教育投入,都是中国纳税人贡献的,包括富士康生产线工人,美团快递小哥,千千万万的打工人,却唯独没有这 2 万在硅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他们凭本事考上清华,凭本事去美国赚钱,也请他们凭本事把国家花在他们身上的高等教育投入给吐出来。

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美国常青藤一年学费几万美元,清华一年学费几千人民币,差价为什么这么大难道你们心里真没有一点 AC 数?

而且中美贸易战都打成这样了,难道 985 起步的知乎 ER 就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

那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硅谷搬的每一块砖,都可能会被他们的美国主子利用,当做砸向中国的武器。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数据有出处吗?没有。

数据有多么不真实呢?按照这个数据,一年得有五六百去硅谷的。然而实际上清华每年毕业生也就是六七百出了国的。这里面全是学计算机的?全是去美国的?全是去硅谷的?这种信口开河的数据,差不多得了。

我也来个数据,复旦大学毕业生自改革开放以来有 3 万人在美国东海岸买房,这是为什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怎么看?尊重他们个人的选择。

不要总是用国家这种大概念来道德绑架别人。不要总是用所谓的集体利益就随意侵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

我还是一个观点:政府和国家不能混为一谈,国家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才能代表国家!

政府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留不住本国人才:

贪官污吏少一点

形式主义少一点

办事情少看关系

戏子工资少一点

科研待遇好一点

权力少插手学术圈

多落实劳动法

权贵权力小一点

人民权力多一点

新闻媒体尊重事实

与民沟通不高高在上

给人民多一点尊重和自由

为权力套上枷锁

少一些宏大而宽泛的叙事

多一些小而真实

战略目标可以长远

办事必须脚踏实地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没有谁应该被牺牲

放眼看未来

低头办实事

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

解决问题的决心

闭上眼睛只是你看不到问题

问题不会消失

知乎用户 空山新雨后 发表

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你怎么看有人要求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留在 “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 中会出现 “怎么看近 2 万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留在硅谷?” 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国家?高智商虽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最起码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能得出一个最优解

知乎用户 龙组组长 发表

怎么会白培养呢?

从美国往中国偷技术就靠他们了。

知乎用户 光追不上我​ 发表

清华的耻辱,老留学预科学校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感觉加上台湾的清华,总数差不多对的上

怎么看?人家自由选择碍着你什么事了

知乎用户 流浪的小熊​​ 发表

在美国 955 上下班,使劲吃他们的牛排,住他们的 house,为社会主义建设努力薅光资本主义羊毛,我想不到更好的爱国之路了~

毕竟,挣钱嘛,不寒颤

知乎用户 板子 发表

偏题

有时候真的感觉挺不值的,从这个国家可以说最红的顶级高校毕业,被人质疑纯洁性。留在国内一起卷,卷不过人家祖上三代,赴美打工,又被批留美预科班。

我个人已经被网民们各种言论弄得失望透顶了,可能之后驱动我对这个国家做些贡献的动机,是国家义务教育的投入和前辈们的付出,而不是这的 “网民”

知乎用户 克斯维尔的明天 发表

先答题,因为美国待遇更好,这无可厚非。

然后再说说,强大的美国是个标杆。

强大的美国,全球人才都去,然后美国更强大,这是一个正循环,也是这两万清华毕业生留在硅谷的原因。

因为美国强大,给他们的待遇各方面都好,柴米油盐的日子就是这么现实。

但由千千万万 “现实的人” 组成的美国,一旦衰落了,会发生什么,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反观我们国家,绝对不会变成美国那样的移民国家。

但美国如果碰到 1840-1945 这种大逆境,也绝对不会像中国一样翻盘,因为 “现实的人” 是不会让自己身处逆境的,早散了。

知乎用户 艺术设计君​ 发表

美债抛了 20 年之内不要接,一切就解决了

知乎用户 AN0NYM0US​ 发表

假新闻,最多五千,哪里来的二万。

知乎用户 Prescind 发表

没来得及看其他答主的回答。

经常看抖音人人喷清关,骂清华校长,所以先不阅读题干,先答题。

首先我不是清华的学生,真不知道清华的教育理念,对于出国留学并且留在国外,学校究竟有没有起到引导作用?是真的在向其他国家输送人才,还是想留留不住,还是有什么高层次的计划背景。我不是清华学子,我不知道,所以我不评价。

不过作为普通人,我觉得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如果是因为待遇问题,选择留在国外而没有回国,我觉得第一反应不是上来就骂,而是应该了解一下,国外开出来什么条件了,国内对应专业又给什么条件了?是否有差距,为什么对待人才会有很大差距?这不是我们应该主要反思的点嘛?我们自己不尊重人才,国外更尊重人才,国家利益固然重要,但是每个人因为个体发展有不同的选择是难免的。没必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先做好自己,问问自己为国家贡献什么了?键盘吗?如果调查显示更多人是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待遇吸引,真的呼吁国家重视人才的留存和积极吸引国外的人才到中国发展。一些娱乐企业能给娱乐明星开天价年薪,那民族企业或者基础科学领域的国企干嘛不能破格提升待遇呢。不要一发生事就呼吁贡献,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一贫如洗的科学家是应该受人尊敬,但是没必要道德绑架,大肆标榜。

谈回爱国。爱国不是你说了什么话,要看你在关键时刻怎么选择。这些出了国的学子,我刚才也说了我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我宁愿相信很多专业可能在国内发展不太好,目前只是缓兵之计,被迫选择。而且有一些人因此放弃了国籍,目前我并不鄙视这些人。但是但是,举个极端例子,假如有一天中美开战,要看看这些人怎么做,是积极帮助祖国抵御来犯者,还是变成了真正的汉奸走狗,帮助外国人来打中国。好比杨振宁,他回国都有人疯狂喷是美国人不给他养老了。但是杨振宁是比肩爱因斯坦的中国科学家啊,学术界的泰斗,人家回来你还要喷,这是不是伤人心啊?难道他的回归,对中国是没有建设性意义的?我劝网友理性点,啥事看长远点,祖国花钱请科学家,不比请个喷子强。

而且清华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高等学府,咋的还要给他废了?没吃过文革的亏呀?国家代表队没出来制止,说明国家是默认这种情况的。我觉得不见得是国家没有能力改变。背不住国家在下一手大棋呢?卧薪尝胆没听过吗?

动不动就网暴这个,网暴那个,真的是红小兵行径。

知乎用户 一念万年​ 发表

很正常啊,清华最开始不是就叫留美预备学校吗。

讲爱国情怀的时候他和你谈薪水,你和他薪水的时候他和你谈工作环境,你和他谈环境的时候他和你谈人权自由。

很多出去了的,没有钱学森的本事,却提出超过钱学森的回国要求,钱学森回国就一个要求:建设新中国

愿意回国的,能找到一万条理由。

不愿意回国的,也能找到一万条理由。

知乎用户 夏末遇见伱 发表

清华的学生 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吗?

不是,在人性方面 ,都是一样的。清华的学生 和我们的唯一不同就是: 他们是学霸。我不是。

就像吴亦凡吧,很多男人会觉得吴的所作所为很正常,我也觉得正常啊。知乎上的男人们,别看网上一个个正义凌然,真要有吴亦凡的资本,肯定也乱。。。所以不要去试探人性。人性都是自私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老家,江苏苏南某三线城市,我们那里的人 ,常吐槽上海人 “排外”,“傲气” 。 但我们那个城市的人又极其讨厌苏北,安徽,沭阳人。 你看就是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反感上海人排外,一方面自己又排外。 这就是人性。

知乎用户 摩耶精舍 发表

大家都知道美国已经快衰亡了,而清华曾经是美国援建的,现在清华援建美国,这是互助互爱。

知乎用户 小损样 发表

钱学森为什么回国,而现在清北留学生为什么又想留美国,我想从另外的角度回答

在钱学森那个年代,读书人是有 “傲气” 的,而这种傲气是刻在骨子里的,是由民族认同感所塑成的。

那个年代读书,凡是能读到钱老这一层次的,一定都享受过读书带来的正向循环 ,一种积极反馈,一种认同感。读书可以让他们受到别人的尊敬,可以真真切切的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为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为自己带来许多资源(金钱,人脉……),而钱老的归国,我一直认为要把自己放在那个时代去思考那个时代的问题,他在美国受人尊敬,习得知识,拥有资源,这些都可以统称为对知识分子的认同感。

钱老的价值在美国值一个师,但到中国,却值整个中华民族,几亿人口。读书人的这份认同感在民族大义面前,进一步催化——“祖国需要我”,而这份需要,却是美国给不了的,物质需求钱老不再缺,他更需要精神上的需求,而这份精神上的需求就是祖国对他的需要,这份需要足以让他放弃物质上需求。

回到现在,那些清北的留学生,极端的说,可能不比钱老的学识少,但现在 “祖国的那份需要” 在他们面前,无法与他们的精神需要共鸣——祖国现在资源多但不能满足他们需要,无论是人才还是物质方面,都太卷了,在钱老的年代,祖国资源少但不卷。那些留美的清北生,留在国外,能够使自己的性价比更高,使自己的价值和自己得到的价值最大化,归国,可能就意味着参与性价比低的内卷中。

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没有对与错,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都有凭自己实力合法享受资源的权力。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那份刻入骨子里的民族认同感,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同时,别伤害祖国。

知乎用户 whtydx 发表

都从清华毕业了再被无脑爱国主义裹挟那也太 low 了

知乎用户 土豆炖熊猫​ 发表

在面对美、加、新、澳等国的时候,我会双标,明显给美国部分亚裔说好话。我作为一个泛亚民族主义者 100% 是帮美国东亚裔群体的。(印度雅利安我也不用帮,他来帮我们还差不多)

好,回到问题,最直接的,就是钱,我们都相当人上人,有财富,同一个码农在不同地区刚刚就业,直接差距大约 3-5 倍。后期的发展倍率差不多。这个 3-5 的倍数基于不平等工时上的,高兴的是,中国互联网 / 科技企业现在正在改革。

* 如果基于工时,有个…… 嘿嘿,喔也不想说太过分的话。

* 诸多美国的亚裔码农和墨西哥人一样,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是美国的特殊之处,你能看到美国的土地上各种活动上举着各种国家的国旗。

在加州还有许多特殊的情况。

知乎用户 大东亚漂 发表

因为清华学子们对国内环境比我懂,更比你懂。

知乎用户 光明哨兵 发表

市场经济,资源自动配置,走了两万人,也没觉得少什么。

中国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可能就不需要过多的高技术人才,君不见很多硕博都进了中小学,哈佛物理博士博后回国几年,如今官拜街道办副主任…… 回来太多,街道还没那么多职位呢

知乎用户 有我一号 发表

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回国。

第一,大部分都还没有牛到像钱学森那样的程度。不是国家缺的紧要人才,就是可有可无那种。如果真做到钱学森那样还不回来,一是真有美国挡着,二是他真的认为自己是美国人。

第二,普通人才回国也是和国内码农竞争,996,何必呢?人家在美国过得爽呢。活少,钱多,轻松。至于为什么美国轻松,因为美国缺理工科人才。要不然,自己国内的人不用,用你?

知乎用户 鑫 2050 发表

很多回答都是从收入、房价、生活质量等角度来讨论的,我来给一个不同的角度。以下讨论的国外主要指美国。

知乎上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名校学生留在其他国家了,不回国建设祖国。这些问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名校的毕业生在中国可以创造很大的价值。其实这个前提很多时候是不成立的。

首先,在国内通过高考考上国内名校的学生,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人,大多数只能算是在做题大赛里卷赢了的人,他们是否真正有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得而知。而那些没有参加高考直接出国留学并且能进入比较好的大学的人,也只能说明他们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并且各方面素养还行。

到了读完研究生找到工作,也只能说明他们在另一个内卷竞技场里卷赢了。比如互联网公司招码农需要刷题,能面进大公司的人未必技术水平就非常高。

所以,这些人如果都回国了,能不能为国家创造价值另说,但是增加国内的内卷程度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Xinyu Chen​ 发表

996,超高房价,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社会关系歧视……

人家用一流的智商,一流的勤奋,读了一肚子的书,回来让土贼们当下人使唤,读书读成沙比了吗?

知乎用户 烈日​ 发表

我是国企大院子弟,我哪儿也不想去,就想在本厂上班,但是我们的厂子却被领导的家族分割,工人的工资不涨反降,原来由厂子付费的物业也变成了交物业费的物业。我不想活的没尊严,我要去德国,去美国,我要八小时的工作。

知乎用户 啧啧啧 发表

地方不是关键,关键看是给哪边做贡献。

在北京也可以给美帝做贡献。

在美帝也可以给本土做贡献。

前不久不是有专职在美帝洛城划水,“反剥削” 美帝资本家的同志吗?

形势复杂,一日千里,诸君宜从 “论迹不论地,论地不论心” 的观点断人。因为,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ʘᴗʘ

世界无产阶级是一家,而我国又是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桥头堡,劳工是国家的主人。相应的,世界的资产阶级,他们也是一家。因此,不论你是什么大学毕业,不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不论你正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干的是锤资本家的工作,那么你的事业就是正义滴,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滴。

知乎用户 rossetta 发表

敢不敢敬业点,换个号提问题?

知乎用户 时光丶人爱 发表

首先,我想请问题主,这近 2 万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在硅谷的数据是哪里来的?是官方权威机构发布的还是哪个不知名的平台公布的数据?

其次,我们来看看每年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总数有多少,也不过才几千人,两万人的数据,那是清华大学好几年的毕业生的总数了,你觉得可能吗?

而且清华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也不可能全部到硅谷去工作。我们都知道硅谷是高新技术开发区,清华大学的学生也不是人人都是这个专业的,那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也都会去吗,答案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如果真有那么多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了硅谷,那么那些每年留在国内从事各行各业的清华学子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还有你说的清华大学真的就是我们国内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会不会有同名的清华冒充呢?我记得前一阵子国家官方权威机构还公布一些冒充名校的学校。

近几年,国内的发展以及待遇方面并不比国外差,反而现在很多在国外工作的人回国发展了。

最后,我觉得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很重要,有利于我们辨别信息的真假,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时效性。

知乎用户 升学规划邹老师 发表


我会发自真心骂他们卖蝈

更会发自真心羡慕他们有这样的机会

现在国内就是没那个接纳高端人才的土壤,别人可能回来吗

也别道德绑架了,一边是平均依法保障高薪高福利,一边是支持企业压榨劳动(去年加班跳 lou 加班猝死一点下文没有)收入不及外面 50%,你会怎么选,这还用选吗

有机会肯定是不会回来的

几年前的张小平离职事件,到现如今,可见是一点矫正的成效都没有


要解决目前的困境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能解决的,必须以郭嘉的力量,完善人才闭环

知乎用户 免谷子 发表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进步科技奖奖金 800w,这是一位有天赋的科学家呕心沥血一辈子才能得到的

一线明星一年拍电影收入。。。大概相当于十来个国家最高科技进步科技奖的奖金,相当于一位月薪 2W 的科学家(实际上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不到两万)干五百年

有的人,不甘心,所以离开了

有的人,不在意,所以还在坚守

离开的,那是人之常情

我们要理解,因为科研人员也是人

坚守的,那是人民英雄

我们要赞扬,而不是进一步苛责

知乎用户 光影​ 发表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调岗必须要取得本人的同意,或者调到想适应的岗位上。

知乎用户 青年闰土 发表

我觉得大学毕业留在哪里这个完全看自己的选择。我们没有必要指责别人。每一个人读书学习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顺便为了国家利益,毕竟现在的中国又不是在危亡时刻……。只要不做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就行了,反正普通人干啥都很难危害国家利益。

国外总体来说,科研条件较好,他们也缺人。另外国外确实生活条件比较好,教育一般来说也比较好。问题也不少,比如种族歧视问题,阶级歧视问题,性别歧视问题,这些在中国也不见得就没有了。但是隐形的天花板绝对是存在的。在国外学习生活,向上发展的空间对于华人来说其实是比较狭窄的。例如中国人在美国也发展了很多年了……,到 2021 年为止,美国华尔街有几个华人银行家?一个也没有,高管倒是有不少,但是抱歉,高管也是打工的……。唯一的一个华人银行还颇受政府歧视。

华人银行纽约抗争记:美国法律体系保护的究竟是谁的利益?

而且据说美国治安不是很好,风俗和中国区别也比较大。当然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些东西其实也都无所谓。还有一件事情比较麻烦,就是赡养父母,这个很难了。但是毕竟在国外生活都不容易,父母其实也能够理解。国内还有很多啃老的呢,能在海外自立,这些都有些顾不上了。

总之这都是个人的选择。人生到处都是选择,都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海外生活,真的不是什么罪过,都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Gavin​ 发表

为什么蒸汽机会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别的国家?除了英国有大量的煤之外,还因为英国的人工成本高(工资高)。

正是因为人工高,资本家才愿意给瓦特提供资金让他去改进蒸汽机以提高效率,进而减少雇佣的工人。

罗伯特 ·C· 艾伦在《哈佛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里面提到了一个 “高工资经济模式”,当工人的工资比较高的时候,资本家为了节省成本,就会想尽办法改进机器,甚至是发明新的机器,以此来提高效率。

英国当时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在大航海时代通过海上贸易和建立殖民地的方式,从别的国家掠夺了不少的资源,因此国内国民的生活水准提高了,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英国国民的工资都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改进蒸汽机就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情。

而另外一个国家 - 印度,在 1750 年的时候,GDP 占全世界的 1/4,不可谓不富裕,但他们的人均收入仅够他们过上基本生活,因为人太多,人工很廉价,所以印度这个国家压根就没啥动力去发明机器。

反正人工这么便宜,用人就好了,这样工厂主也能赚到不少的钱,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搞发明?再不行,这些人赶去种地,粮食卖到国际上,也是一大笔外汇。

所以当人工工资低的时候,大可以说我们拥有 “人口红利”,我们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从而能够生产出成本更低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东西。但那些都是什么?袜子鞋子,或者是农产品之类的。高精尖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就没有发明改造的动力嘛。

清大的毕业生留在硅谷跟这个有什么关系?有的呢,因为美国的人均工资高,他们不仅能过得更好,还有 “高工资经济模式” 下市场对科研成果的看重和应用。

而我们呢?

我周围有不少清北的,都过得挺累的,惨兮兮的。社畜都明白这是为什么。

只能希望赶紧把房价降下来,人工提上去,别动不动 996,让社畜轻松点,把压力给资本家,让资本家去想办法做效率改进和科技创新,而不是天天想着怎么利用流量榨干老百姓的钱包。

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路线,就是美国房价暴涨,物价抬升,导致他们变相降薪,或许我们可以躺赢,就老美这个印钞速度,我可以稍微地期待一下吧。

知乎用户 借此基会​ 发表

如果美国放开限制人人都能去,诸位觉得现在还能留下多少人涅?

我只知道我肯定会去

知乎用户 分享我刚编的故事 发表

首先要搞明白

A. 家里父母养着的清华大学毕业生

B. 养着家里父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

是不一样的

但好像这些人一进清华,大家就觉得是一样的了

不,他们不一样。

他们的理想,抱负,人生轨迹都不一样。

有这么多人留在硅谷

证明要养着家里父母的人更多一些

没啥好奇怪的,要不你来养?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能润了留得下的,傻子才回来

知乎用户 你竟然偷拍本宝​ 发表

简言之,草根在美帝,生活体验优于在国内,土豪在哪都很豪,无所谓。

知乎用户 恶眼烛光 发表

高房价不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

知乎用户 M28 星云星主 发表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 1911 年,校名 “清华” 源于校址 “清华园” 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 1908 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说明这所大学百年如一薪火相传,不忘初衷!代代永续!

知乎用户 学海无涯​ 发表

唉润的门槛要这么高了吗

知乎用户 托申一格之罩 发表

建议加紧研发思想钢印。

知乎用户 龙 65​ 发表

非常支持,国内太卷了,,他们有能力的,出去找食吃,对大家都好,他们是开拓者,是英雄!

知乎用户 南宫嫣然 发表

以中国企业和政府给清华毕业生的待遇来看,还有这么多人留在国内,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知乎用户 Parson 发表

高工资。大豪私。没有 996。

知乎用户 traderjoe​ 发表

合着中国人抢美国人工作,不回国增来加就业压力,这还不是好事了吗?

知乎用户 没重置​ 发表

金教授说 “从 1978 年到 2015 年,光是硅谷就吸纳了接近 2 万名中国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我是学数学的,直觉告诉我这基本上不可能!于是我查看了 2015 至 2019 年的数据,清华本硕博出国总人数平均为每年 1052 人,其中约 70% 是到了美国,计为 740 人左右。就算清华 1988 至 2015 这 27 年每年稳定 740 人去往美国留学,总人数才为 2 万人。而 1978 至 1983 年只有公派留学生,平均每年分配给清华名额不超过 100 人,1978 年全国只有 52 名公派留学生。到 1984 年才开放自费出国留学。从 1978 年到 2015 年,估计清华到美国留学的总人数不会超过 2 万 4 千人,假设归国人数为 0,难道这其中能有 2 万人在硅谷?

知乎用户 梁园叶落 发表

编得时候能不能走点心,这确定不是清华学子看最近被母校黑得太惨特地反串的提问吗

清华一届才多少人,大规模出国留学才多少年,每年清华毕业生留学比例才多少,最后选择留美的有多少,留美国的人里能在硅谷找到工作并且愿意待在硅谷的又有多少

要是单单清华一个大学,单单在硅谷,就有两万人,那…… 最先慌的应该不是我们?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劝想在美国工作并留美的男友回国发展?

知乎用户 冷锋无京 发表 建议你用小红书搜索以下关键字:硅谷娇妻 知乎用户 硅谷 IT 胖子 发表 在国内,你更受女性欢迎! 知乎用户 润芝​ 发表 如果你把你的专业学透了,那么至少,你会发现你在题干里的描述有两个错误: 你觉得你能在国内做 …

教培风雨中的清北毕业生

" “双减”政策落地,拉停了教培行业野蛮生长的势头。风头正盛时行业展现出的前程和财富,吸引了一流大学毕业生前来任职。清北毕业生在此找到准备开启人生的事业,也化身“清北名师”,成为教培机构宣传的噱头。潮水褪去之后,行业人才需求骤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