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也喜欢负面角色?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 ****************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要么被公开否定,要么被人们藏在内心深处,虽然被压制,却一直真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3765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 被与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不仅限于对方是“好人”,即便是负面人物,只要跟自己相似,也有可能对个人产生吸引力。这种来自负面人物的吸引力,与个人所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威胁因素密不可分。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任编辑 | 朱力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体验。为此,一些组织希望发挥榜样的力量时,往往会尽力以有相似处境的人的事迹为例提高说服力,但如果是反面典型,又会想办法发出警告,以避免与其类似的群体去模仿或重蹈覆辙。实际上,即便不发出警告提醒,人们通常也会自觉地与不道德的或有负面评价的人保持距离。这种现象是社会规范形成中的一个片段,背后涉及自我概念(self-concept)和自我威胁(self-threat)等心理机制。

自我概念大体上就是指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包括自己的能力、价值观、个性特点等。比如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善良而又守规矩的人。人们大都会努力维持一个正面、积极的自我概念,而与自己所认为的负面的人或物保持距离,以免被误解以及威胁到对自己的认知。

早在1990年代,对自我认知的威胁的机制就被用于解释暴力。在凯斯西储大学心理学家鲍迈斯特的一项代表性研究中,自我威胁被认为是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比如一个人本来有一个自己高度认可的关于自己的看法,但却遭到其他人或环境的挑战,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诉诸暴力。而通过对外暴力释放愤怒,可能就起到了避免调低自己的自我概念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对自身优势的信念不坚定的或者不切实际的人,就可能会更容易感受到威胁,而更倾向于诉诸暴力。当然,除了暴力,自我威胁的机制出现在很多不同的场景下。

自我威胁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们不愿意与不道德或负面评价的人走得太近。夸人的时候找一个正面的人物做类比,而避免一个负面的人物,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些是科学家已经知道的。

但也有学者质疑这种情况,想去探究下,人们究竟有没有可能被那些所谓负面的人所吸引。他们为此做了六个相关的研究,去探讨这种可能性。最近,相关研究的结论显示,确有出乎意料之处,人们是会对那些与自己相似的负面的人产生偏爱的,哪怕是那些很明显负面的人。

1

研究发现,被与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的适应场景不仅限于对方是“好人”,即便是负面人物,只要跟自己很相似,也有可能对个人产生吸引力。而这种来自负面人物的吸引力,与个人所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威胁因素密不可分。

该项包含了网络数据和实验数据的研究发表在2020年5月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管理学院的学者通过系列实验逐步探索来自阴暗自我的吸引力。这些负面的特征可能包括粗鲁、不诚实、操纵欲等,在公开的实际生活场景中通常属于明显“不正确”的内容。因此,为了有效地测试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实验主要是在“故事”的背景下进行的,比如利用电影或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研究推测这可能会为实验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看到一个故事,一般会很自然地去划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尽管大部分情况下,人物角色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那些被归为坏人的角色,或称阴暗的角色,正是这项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比如,电影《沉睡魔咒》中的女巫玛琳菲森,《蝙蝠侠》中的大反派小丑等。影视剧或文学所虚构的故事往往是真实生活的某种缩影,但故事的形式又能让参与实验的人们不至于将角色直接代入真实生活,因而受到的自我威胁可能更小。

研究者首先分析了一个名为CharacTour的聚焦人物角色的娱乐网站上的用户评价信息,该网站允许用户测试自己与不同人物角色的个性相似度,还可以选择喜欢的人物角色。对这些数据分析显示,用户更可能被那些与他们相似的阴暗角色所吸引。对这些相似特性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即便他们的相似特质是负面的,也会被阴暗角色所吸引。

这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中认识到的不同,也与此前的研究有别。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喜欢阴暗的角色呢?顺着“故事”这个常见背景的特点,研究者又做了一系列心理实验去揭示这种反常现象。

2

首先,为了检验故事这一背景是不是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者设计了以角色好坏、故事真假为变量的舒适度测试,通过列出14种在线测试,了解人们在不同情况的测试下的感受。14种测试包括了“真实生活中的好人故事”“虚构的坏人故事”“真实生活中的坏人故事”“虚构的好人故事”等隐藏了的实验意图。

结果发现,人们在虚构故事的测试中会更自在一点。在被问及“做这个测试会让人感到多不舒服?”时,与虚构故事中的坏人有相似之处所感到的压力要小于在真实生活中发现与坏人有相似之处。

实验进一步还发现这种由相似所产生的偏好,与自我相关度(self-relevance)的情况联系紧密。在另一个以Sam为虚构角色的实验中,参与者可以给剧中的阴暗主角Sam设置四个特质,结果在测量喜好度的时候就发现,当参与者的特质与阴暗的Sam更相似的话,就会更喜欢这部剧,但如果控制了自我相关度,这种相似度就不能预测喜好程度了。

自我相关度的测量反映出人们所感觉到的自己与阴暗主角Sam的相关程度。研究者分析,这说明,在相似性预测喜好度中,自我相关度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因素。

其实,自我相关度这个略显生僻的概念所描述的心理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在品评文艺作品时所用的“共鸣”与之有类似的意思。在文学创作等需要讲故事的虚构叙事中,往往都会设置一个最主要的角色,主人公带着某种理想,遭遇重重挑战,最终实现了个人的某种程度上的改变。读者或观众在主人公的带领下,随着叙事的进展,与其一同经历喜怒哀乐,甚至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这一历程中,与积极、正面的形象或观念可以大行其道不同的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往往要么被公开否定批判,要么被人们藏在内心深处。这些所谓“不正确”的行为和想法虽然被压制,但却一直真实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比如爱说谎、嫉妒、报复、算计、腐败等等。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拥有这些负面、阴暗特质的角色,其实同样能对有类似特质的人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而这种公开场合不容易见到的另类吸引力模式的发现,正是借助类似故事这样的背景所提供的安全的避风港。

3

这种因外部环境的差异而引发的人的不同表现,在另外两个相关实验中有更强的对比度,也揭示出自我威胁是无处不在的。

在其中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部分参与者看了干预材料,讲的是研究报告发现人们会假定在一个维度上相似的人,在其他总体特征上也会相似。另外告诉他们需要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分享他们对观影的兴趣。这些材料其实模拟了一种外部威胁环境,材料传递出的信息是,如果一个人与有负面特质的人存在相似点的话,旁人就会推断这个人也有负面特质。这些暗示实验参与者应该注意个人形象。

结果也很明显,当外部存在威胁环境时,人们对电影的喜爱程度就低,与电影中阴暗角色的特质越相似的人对电影的喜爱程度越低。而一旦没有外部威胁环境,那些与电影中阴暗角色越相似的人对电影的喜爱程度则越高。

可以看出,阴暗一面的自我能否得以自然释放,与外部威胁环境密切相关。这种威胁诉诸的正是人的形象管理意识。促使人注意维护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形象,也维护自我概念的稳定。

而这正是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里人们所感受到的,社会规范之下,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界限清晰。但从文学、影视剧故事创作的角度来看,最新研究可以说加深了对故事应如何去叙事的理解:在虚构世界中,人们确实有可能被那些与自己相似的阴暗、负面的角色所吸引,释放出阴暗的自我。甚至在其他相对安全、自我威胁较少的环境中,也可能会被吸引走向一个与自己相似的阴暗的他者。就像童年时与自己趣味相投的小伙伴一起开心地搞破坏性活动一样,永远乐在其中。

其他人都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国内有哪些文风阴暗的作家?

知乎用户 低浓度土豆主义者 发表 李碧华。 每次读李碧华的作品都觉得阴嗖嗖的冷,让人头皮发麻。 她的文风 “阴暗” 更多的是一种“狠”,揪住你的痛点不撒手,叙事流畅利落,把爱恨情仇和人性生生撕开搬到台上给你看,血淋淋一场大戏,看得压抑又舍不 …

传递正能量

看到有小学生跳楼的伤感新闻,她在告别世界的前一节语文课上,对《三打白骨精》写下这样的读后感,“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 语文老师批阅时,把这些都用朱笔删 …

你爱主人,主人爱你吗

准时喂食,一日三餐温饱具全,让我不致饿死,是爱 修建猪圈,让我不会流离失所,受大自然威胁,是爱 制度保障,有专人打扫猪圈,杀菌,配种,开笼,样样俱全,几乎不用我们动手,是爱 免费检疫,让我免于疾病威胁不至于立马死掉,是爱 科学饲养,让我骠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