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沉重,十年结构恶化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最近,由永煤衍生出来的债券市场的旋风还在恶化。昨天21的采访,河南方面很自信地说,肯定不存在逃废债。这是正常债务违约,大家有点过度反应了。能化永煤为什么出现债务问题,主要是我们按市场化的方式操作。

这么硬核的回应,看起来,对这起违约还是很自信,违约反而成为了市场化的典型了。强势部门玩起市场化来也是理直气壮的,可是你们敢于面对投资人的质问吗?

也许,最后盘算下来,确实企业不行,是要违约的。但是市场要的是法治、是平等市场主体的在法定规则下的博弈,所谓死也要死个明白。

可现状却是一锅乱炖,投资人也没那么理性,反正政府准备保,我就有信仰。规则无关紧要,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但你为什么展现了信心又要瞬间躺倒呢?

政府也很为难,这么多问题我在努力处理、摆平,下面这帮王八蛋也不好管,干脆让市场去教训教训,不要没钱就哭穷总找我要。

是啊,各有各的道理。

但是,今晚看完易先生在央行政策研究总第1期的文章《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结合永煤违约的事,却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沉重。

易先生是有信仰的。他这篇文章表面上谈的是中国的金融资产的结构,但实质上谈的就是金融风险由谁承担啊,如何分散、管理和配置风险。永煤违约就是风险如何分担的极佳案例啊。

易先生说,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经济主体分散决策、自担风险。

这就是他的信仰,市场经济。这也是这个文章的灵魂,中国金融体系是如何分散、管理和配置风险。

从永煤的案例里,我们看到了一团乱麻的利益结构,以及最后的承担者其实还是韭菜,莫名其妙就承担了。投资机构是韭菜的代理人,这样也影响到代理人在韭菜中的声誉,愤怒也是自然的。

但关键问题是规则何在?在一个违约事件中,投资人可以平等和发行人及背后的政府对话吗?

1,

现实

易先生做过两轮的金融资产结构的研究,1996年第一次,2008年第二次,现在是第三次,研究数据的时间截止是2018年。距上一次研究恰好是十年。

如果按照一般金融体系主管官员的自我评价和打分,无论如何都会找到一些成绩,将这个结论引导一个主流积极、小问题仍存在的辩证法结构中。

但是,这个文章没有,它直面现实,得出结论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应当是分散的和分担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里,中国金融资产的风险向银行部门集中,向债务融资集中。

 

而这些明显向银行集中的风险,“相当部分最终要由政府承担”。

这是一个很直率的结论,换一句话来说,这十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分布没有更优化,而是在恶化。没有出现理想状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应当分散和分担,而是出现了风险在不断地集中。

这是大事啊,涉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也涉及到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稳健性。这比每年的金融稳定报告(过于关注细枝末节的问题,少于关注如此重大的系统性问题、以及对房地产金融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分析不足)要高很多level。

易先生研究的金融资产结构,分别从总体视角、分部门(居民、企业和政府)和风险承担的视角进行,但最核心的部分是对风险承担的测算,也就是第三个视角。

在前两个视角中,虽然分析的框架不同,但对于似乎也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或者说对于金融的基本面的判断。可是这些判断一旦放到十年十年的长周期里去比较,就会发现重大的问题。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问题,银行业独大,直接融资一直发展不起来。这是老问题,但易先生用数据来说话,以十年为周期进行比较。

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占GDP比重这个数据,结论是“显著提升”,2018年末贷款余额与GDP的比重较2007年末上升了76.2个百分点。但易先生在2008年研究1991-2007年的数据时,这个指标可是下降了0.3个百分点,当时经济更同样是高速增长,甚至更高。

为什么前一个十年周期,经济高速增长可以不依赖于银行的大幅扩张,这个十年为什么越来越依赖于银行呢?

这个问题似乎是老问题,似乎又是新问题。记得去年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某监管高层反问:宇宙行总资产都30万亿,还能长到天上去吗?

如果继续依赖银行,可能银行的资产规模确实可以长到天上去,这十年就是这么涨上来。2007年末,宇宙行资产规模8万亿,而2018年达到26万亿,十年翻三倍不只。

银行融资大幅上升,自然直接融资占比不升反降,而且大幅下降。2018年,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证券资产与GDP的比重比2007年下降了31.4%

这么多年,我们呼吁搞直接融资,可是股债占比是大幅下降啊。我们的直接融资再快,也快不过银行的扩张。

这就是过去十年的基本面,整个经济体系越来越依赖于银行,银行从微观上主要靠马老师说的当铺思维转移风险,从宏观上,则转移到政府身上。

易先生对风险承担的测算,道出了金融体系的实情:

从风险承担的角度看,金融资产并不是由谁持有,就由谁承担风险。有些资产对持有者而言风险很低,如储蓄存款,有存款保险制度等保障,风险基本是由金融部门来承担的(其主要部分最终是由政府承担)。

再比如,对理财和信托的风险测算,本来应当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因为这是委托投资的关系,风险由委托者承担。但是:

对于理财和信托,考虑到刚性兑付尚未完全打破,假定其中 80%的风险由金融机构承担。随着理财等刚性兑付逐步打破,未来风险承担情况会发生变化。

测算的结果就是上面所说的结论,风险没有分散,而是越来越集中。

当然,易先生并非单纯地看到结构的恶化,在局部的方面也有一些优化,但整体是恶化的。

2,

原因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状况出现?为什么过去十年不能和前面十五年那样,既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又让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散化呢?

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的直接融资总是发展不起来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要靠当铺思维依赖于银行、银行依赖抵押呢?

这是个深沉的问题,远远不是搞几个注册制可以解决的。

回到永煤违约的这件事就可以看到,不管违约以前发生了什么,违约以后面对债券市场如何狂风暴雨的愤怒,我们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可以质问数百亿的货币资金吗?我们可以质问集团归集资金的模式吗?我们可以质问中原银行的股权划转吗……等等。

在规则混乱、法治不足的环境下,金融市场真的可以走向成熟吗?如果每次的问题,最后总是让韭菜承担损失,韭菜的心会碎。

银行不一样,银行的信用总体来说是有国家支持的,居民的钱给到银行大体是有保障的,只要不破产。所以,银行可以一直做大,而且利差也不薄,自己也过得舒服,没有理由不听话,没有理由不扩张。

易先生对原因的分析说得文绉绉的:

直接融资涉及非银行经济主体之间的直接交易,对法治和信用环境的要求更高。

说到底,我们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关键是法治和信用环境的问题。

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来自宏观经济环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强,但后十年,经济内生动力弱化,依赖于债务扩张的增长对冲下行压力,银行体系就处于这样的逆周期扩张的第一线,可是天天逆周期终归是不行的。

第三个原因来自实体经济中的畸形因素——为了拉高增长,总是将房地产这个夜壶放出来,2014年-2016年的这轮放松就与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直接相关。这样的后面在金融体系的数据里都显现出来了,所以易先生在文章中引用了两个数据,居民家庭资产,住房占7成。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重2017年达到41.5%。

房地产本来就是一个两头靠金融的游戏,一边靠开发贷等融资,一边靠居民按揭贷回收资金。而不断升值的土地又成为银行的主要抵押品,实现银行的进一步扩张。

这些原因,都是重要的、根本性的因素,但是这三个原因中,有部分是金融体系自身的原因,但更多其实在金融之外,市场化法治化的环境、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放出房地产,这都不是金融部门可以决定和改变的。

3,

政策

如果知晓了原因,那么下一步政策的大方向自然也就更清楚了。央行这个系列的文章本来就是政策研究,论文也少不了政策建议这个环节。

易先生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稳住宏观杠杆率。他推导出来的结论是:

若宏观政策刺激力度过大,一是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风险,二是可能导致杠杆率过快上升。因此,要尽量长时间保 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维护好长期发展战略期。

显然,偏鹰派的货币政策至少在易先生这个层面,是一个长期战略、长期基调,而不是短期权衡。

**第二个建议就是发展直接融资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他列举了改革和开放方面的工作,包括注册制、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多层次的股权融资等。开放方面要学习借鉴普通法系国家发展直接融资的经验等。

但是,这里面主要说的仍是金融体系自身的改革开放。

可是,正如上文分析原因所说,法治和信用环境的建设哪只是金融体系单方面的事,这是全社会的事,不可能在金融体系内部单边突进。如果金融体系强势一些,可以带动地方政府、国企、民企更好地讲法律讲信用,如果金融体系弱势,金融系统也是这个环境下的背锅者。就如那年CHANGDE的不延期就不还款,否则…

第三就是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管理。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融资状况的全面监测,按照“因城施策”原则, 强化对房地产金融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监测居民债务收入比和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

在易先生所有涉及房地产金融相关文章中,这次应该说谈得最严重的,“房产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财产,且与金融资 产之间存在对偶关系,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波动对全社会财富的影响极大,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也最高……

他所称的对房地产融资状况的全面监测,既包括对金融部门对房企融资的监测,也包括“三道红线”制度要求房地产上报的融资情况。

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则主要是针对金融系统涉房企的融资,不过相比潘副行长此前提的债收比、房贷集中度之外,易先生没有提到调整房贷风险权重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银行资产底层结构的问题,影响重大,可能处于慎重考虑没有提。

**第四,管理好风险。**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表述是“管理好改革和开放的顺序风险”,这涉及到资本项开放与否的重大问题。(见本公号文中《重磅信号!小川、LL发言透露资本项可兑换改革或将闯关,将影响所有资产价格》)

加强顶层设计,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和开放,处理好金融对内对外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实现相互协调,渐进、稳步向前推进。

这是一个四平八稳的表述,但将过去的“不可能三角”转换成了“三驾马车”,我们可能要的是协调推进,有时这方面迈出步伐,不行缩回去,换在另外一驾马车迈出步伐,迂回前进。而今,开放有进展,人民汇率改革811以来有变化,唯独资本项可兑换这个槛,搞了许许多多各种通道式、管道式开放,但却还没有迈出真正的大步伐。

从易先生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只是中国的市场改革,金融系统只是分支,只有各部门一起朝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迈进,市场经济体系才能更成熟,经济效率才能提升

易先生说,他十年后还会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进行分析,只能指望十年后,结构能明显优化,风险能够得到合理的分散,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能够明显提升。

你们说能实现吗?欢迎留言讨论。

圈内其他内容要点摘录

1 RECP协议中文版

2 央企合规指南

3 GY传言

4 新晋央行副行的博士论文

5 ,山西致债权人的一封信

6,财新峰会现场连载观察

7,BS银行后续

84,豫能化调研纪要

9,转某大行在永煤的敞口

10,刘sj关于新基建的最新观点

11,豫能化次日债权人会议通知

12,连续多日多则市场流传图,关于信用债城投债

13……

欢迎付费入圈。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付费,付费时请同步留言备注可以添加您的微信号的信息,先加微信再邀请入星球,仅付费不留言前沿君将无法添加您。部分付费用户留言错误,无法添加,请在本公号后台对话框发消息或本文末留言联系前沿君。

付费请务必留言微信号,添加微信后前沿君再邀请您入圈。请务必留言微信号或可以找到微信的手机号**。**另,通过点击对话框“入圈聊聊”,里面介绍的入圈方式亦可直接入圈。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凭栏:居民杠杆的末环,债务崩塌的前奏

文:凭栏欲言 经济下行期,幺蛾子总会层出不穷。 从P2P的全面性暴雷; 到低收益理财违约的遮遮掩掩; 到债券违约的谎言与欺骗。 鹏华聚鑫违约后至今未给出投后报告,原油宝干脆是国家机密。方正、华晨、海航等等一长串违约名单,有把核心业主转移走立 …

“放水”难复苏——本轮周期有何不同?

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政策快速放松,社融、M2指标大幅反弹,近期高频经济指标也明显向好,是不是经济要持续复苏、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了? 不太可能,这一轮经济周期和09年、12年、15年都完全不同,尽管部分指标在回升,但也有核心指标在持续回落,而企 …

凭栏:吃大户?——信用债定向爆破

文:凭栏欲言 我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软着陆的唯一可能就只能是将风险塞入低风险群体手中,然后**定向爆破,**否则的话,就是硬着陆。 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模式会将风险集中在一起,定向爆破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而直接融资则是将风险掰碎,精准的塞给互 …

为什么永煤违约对债市冲击那么大?

还记得今年刚过完年因为疫情影响在家上班的时候永煤组织了一场电话会议,会上永煤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关联交易和子公司货币资金小于合并口径等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回答,记得最清楚的是负责人说了一句对于债券占比大的问题以后要慢慢替换成银行贷款。而经过多个债市 …

中共是否会因为少子化而禁止猫猫?

品葱用户 antologie 提问于 11/12/2020 现在中共好像对猫猫行业没有什么意见, 但时间久了会不会因为猫猫过于可爱导致小韭菜不足,而禁止猫猫? 还是会将和猫猫相关的某种资源做成类似如今房地产的变相收税的生意,把养猫成本提到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