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21 城实施公积金「一人购房全家帮」,对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by , at 04 September 2022, tags : 公积金 买房 购房 房地产 政策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第一财经​ 发表

秉承着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的原则思考这个问题。

公积金是个池子,企业和个人交,虽然是基金,收益基本可以忽略,大家交,大家贷款用。读者也知道,一旦涉及到大家钱池子,还是有一些问题的,谁来决定钱怎么用,比如前几天当地就停止了医保给子女打疫苗的兑付,问的话让去投诉,等结果出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疫苗能一直拖着呢?还有这几年医保大量用于防疫相关支出,池子就无法支撑其他的需求。

公积金也是如此,这个池子是为了保障居民购房和西方的需求,但决策权也不是交钱的人说了算,比如西安很长一段时间不支持组合贷,就是霸王条款。几百万的房子设置公积金贷款上限,要么高利息商贷,要么高首付比例,很多人交的钱根本没享受到低息贷款的红利。

对于公共的资金池子,以前都是设置限制,福利池子、社保池子、养老池子,多交少用才能挤出资源用于宏观配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鼓励大家用,而且是一人买房全家公积金帮?

对于全家几个人都有公积金的当然是好事,因为以前设置限制,有的地方房价疯涨的时候就是设置霸王条款,要全款的,不支持组合贷的,你爱买不买,现在也算是一些让利,对与这些刚性需求群体肯定是利好的,利息几十年下来差异很大。但对于所有交钱的人来说,池子流入端并不会变多,流出端变多,你交的钱不用,是别人用了,其实交的钱就不能理解为福利了,更像是宏观资源调配时把不买房的人利益转移到买房人的利益上,池子里面的钱不会凭空创造也不会凭空消失,利益转移了而已。

所以我们不难得到一个结论,政策目的是鼓励买房么,撑房地产信心,买房的最大头又是土地税收,但居民没有钱了,就看上了公共财富的池子,本质是把公共积累的资金池子,通过房地产转移给地方财税使用,利息低也有贷款利息,杠杆也转移到了居民头上,相比前几年的高价格、霸王条款、高利息也算是一种让利,但房地产投资现在大多数是负收益,大家信心都没了。靠着把一个个公共池子耗尽变成土地财税供地方花钱,也抱薪救火,土地财税是无底洞,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税改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上,假设以前十块钱办一块钱的事,现在就尽量用五块钱办成,而不是去看哪还有居民财富积累可以转化成地方的财税。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补充,我原答案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

因为父母不需要在贷款上签字,所以一旦断贷,也只是夫妻两人的事情。

以下是原答案

-——————- 分割线 ——————

其实这不是为了上杠杆,这是银行为了降低风险。知乎上的都是好人家,可能不知道老赖的生存方式。老赖一般都是夫妻两个一起上黑名单,银行卡全部不能放钱除了交医保,名下资产全部法拍,微信支付宝钱包全部冻结,不能有高消费,看起来很恐怖。

其实可以用父母或是成年孩子的身份证开银行卡和手机号,这样就能用新手机号的微信和支付宝了,收入的话,其实中国乡镇县城里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发出来的,所以能用微信就没什么影响。住房的话,父母的名下和成年孩子名下的房子车子都是不受影响的,所以住房出行影响也不大。这个征信黑名单看起来恐怖,实际威慑力并不是很大。

但是一人购房全家帮就不一样了,万一烂尾了,你打算停贷,如果这时候孩子还没成年,贷款上小夫妻两个和双方父母都签了名字,那一旦停贷,你们家所有成年人名下的资产都要被法拍,所有的房子车子都没了,所有人的银行卡和手机号绑定的微信支付宝都会被冻结,不管是你还是父母,只要开新的银行卡或手机号,就会被锁定,没有再可以帮忙存钱的人了。

所以一人购房全家帮是银行降低风险的方法

知乎用户 ZT135 发表

我不担心一人购房全家帮。

我担心的是为了让民众买房,公积金制度会在未来变成民众的一个负担。

而且是那种逃不掉的负担。

原因很简单。

住房公积金不是凭空诞生的,它实际上是民众工资的一部分,但这部分的钱和工资是不同的。

发了工资,老百姓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用法灵活。

但发成公积金,那么老百姓就只能在买房的时候用到了。

用法单一。

在居民对住房有需求、且房价涨的时候,住房公积金当然是一种福利。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如果以后大家不缺房子了,也不需要买房了,那住房公积金会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呢?

毋容置疑,肯定会的。

在大家不需要买房的时候,住房公积金会让大家到手的钱变少,它会成为房票,然后发展成大家最不愿看到的那样。

你猜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呢?

将来你的工资,名义 6000 块,其中住房公积金就要划拨走 3000,你到手只有 3000 块。

你不愿买房,住房公积金会逼着你去买房。

你不愿负债,住房公积金会帮你去负债。


不用杠我了。

我知道住房公积金是企业和个人各缴一部分,算是福利。

但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在未来不需要房的时候,它会变成一种房票?

我也知道住房公积金可以用来租房,可以取出来。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一些地方已经不让取出来了呢?

我也知道住房公积金现在有缴纳比例上限,不能向上搞。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未来这个上限会上升呢?

闲聊号:多鱼说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几乎没什么影响。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 money 不足的情况下,就算出台 “一人购房十人帮” 的政策也只能是然并卵的结局。

2021 年 3 月,贵阳发布了《贵阳市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将个贷率分为了三级:

个贷率低于 85% 为一级响应,属于流动性过剩,应实施积极宽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加大对购房缴存职工的支持力度;个贷率在 85%(含)~95% 之间为二级响应,应实施稳健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个贷率在 95%(含) 以上为三级响应,应实施适度收紧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

而截至 2021 Q1,全国公积金使用率 Top 10 的城市分别为:南通 (127%)、合肥 (107%)、宿州 (104%)、钦州 (100%)、芜湖 (99%)、洛阳 (98%)、衢州 (98%)、柳州 (98%)、福州 (96%)、贵阳 (95%)。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述 Top 10 城市均位于三级响应阶段,而铜陵、池州、六盘水、西安、东莞、大理则位于二级响应阶段。

这也意味着,这些城市均处于公积金充足率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状态,不仅需要重点监测和严管,而且还需要实施收紧和稳健的公积金使用政策。

实际上,自从 2021 Q2 开始,国内就有佛山、江门、合肥、郑州、洛阳、鹤壁等一大波公积金充足率触碰 “红线” 的城市启动了公积金流动性风险高级预警,并实行贷款发放轮候制度、减少公积金的提取额度等措施。

如果从省 / 直辖市的规模来看,那么公积金充足率不足的画面将更加严峻。

根据各地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处于二、三级响应阶段的地区包括:

贵州(100.76%)、重庆(98.68%)、安徽(97.74%)、江苏(97.26%)、浙江(95.19%)、福建(93.55%)、上海(92.86%)、广西(91.37%)、天津(89.98%)、海南(86.60%)、湖南(86.18%)、山东(85.20%)。

事实上,在全国 2020 年公积金使用率已高达 85% 的情况下,除了黑龙江(66.59%)、西藏(72.70%)、新疆(74.08%)等少数偏远地区之外,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公积金充足率不足的问题。

如果考虑到 2020 年之后疫情(企业大面积倒闭、失业率攀升),以及快速老龄化问题对于国内公积金的影响,那么这个 “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几乎面临着和医保报销药品越来越少一样的结局。

居伊 · 德 · 莫泊桑说,看看那些芸芸众生吧,只要还没有大难降临到自己头上,他们就会心满意足,绝不会为了人类共同的不幸感到痛苦。同样,动物也没有这种痛苦感。

楼下保安则说,在这个魔幻的时代,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最新涵义已经变成了:一个人在经过长期圈养之后,已经发福得像猪一样了,竟然还幻想着自己会是坐在宴席上等着吃肉的。

知乎用户 奶包的大叔 发表

7 月中下旬,有个校友喊吃饭问我,说奥南有套佳兆业他看了还不错,软装和楼层非常棒,想入手,我问了下价格,单价 5 万 7,总价 610 万。

我就跟他说,别犯傻,你看看外面满天飞的政策吧,什么时候消停了再出手吧。

上周,房东联系上了这位校友,跟他商量,总价降 40 万,570 万,我看了眼直接回他,你想当 “最美逆行者” 啊

我跟他解释道,现在满天飞的政策,全部是 “人形描边大师枪法”,都是间接性、力度低的优惠政策,鼓励民众去加杠杆买房,把最后的存款拿出来付首付。

最好笑的是对利率优惠政策,却不调整过去两年扛着利率上浮进场的刚需家庭,现在这批人为了低利率全都在挂售,进一步加重了踩踏效应

现在各地的政策是保价不保量,成交再惨淡也不管了,但是房价有一泻千里不言底的危险,各地目前是坚决撑住。

但是对于广大中下游二线城市,中小城市等区域,只有降房价才是真正能促进房市的回暖和清库存,只有通过调整已有上浮利率才能减少二手房的挂牌量,大城市的城郊和偏远地区,已经出现了规模性 “鬼城”。

之前南京的奥南,海峡城小区,有低于 4.5 万成交的记录,身边有人蠢蠢欲动,总觉得这应该是跌到底了,我直接拦住了。

海峡城云玺湾,一共 1892 户,现在二手房平台挂牌量持续增长目前是 100 套左右,“踩踏效应” 的起点是小区挂牌量达到总户数 12-15% 左右,因此我跟他说,想买海峡城最好等到二手房平台 200 套 + 的时候再看吧。

现在南京的二手房已经十几万套了,还在持续增加中,还有很大的等待空间

有的人说,如果国家放水是不是要涨?我之前说过,现在放水的问题在于上层吃相太难看了,几乎不给下游喝汤,这导致了个大城市喝到水顶层对大平层极度狂热,反而是普通的商品房问津的少。

因此国家就算放水,不是普惠性向中下层放水,那么水只会在大平层和联排别墅之间左手转右手,正所谓 “顶层通胀,底层通缩”。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我建议歌姬 zf,不要总是想着通过卖房子卖地皮来挽救经济,应该灵活施政。

比如 zf 的各种配车,可以拉活,那么这对于你们解决地区政府收入问题,是很有效的方式。

zf 把自己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这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这可不是何不食肉糜,因为你们真的有闲置的车子和房子。

知乎用户 秋风过耳​ 发表

原来借钱,是你自己一个人借钱,还不上,断贷最多是你一个人倒霉。

现在这个全家帮,是一家人借钱,还不上,全家人都倒霉。

哪个缺德玩意想出来的损招

知乎用户 银色夏生 发表

近期以来,各地密集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不仅多地推出公积金 “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而且不少地方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后,已可覆盖刚需购房金额。公积金支持政策成为本轮楼市宽松政策中的一大重点。

安徽省马鞍山市日前发布了《关于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部分使用政策的通知》,调整在马鞍山市购房的职工家庭使用政策。按照新政,自 9 月 1 日起,在马鞍山市行政区域内购房的,子女购房可申请提取一次父母的住房公积金。在异地购房的,未婚子女首次购房可以申请提取一次父母的住房公积金。

马鞍山之外,8 月以来,推出类似的公积金政策的城市还有浙江湖州等地。其中,湖州推出直系亲属提取互助政策,即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者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所需资金,提取本人及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缴存余额尚不足的,可以提取直系亲属 (父母、子女) 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的缴存余额,提取后直系亲属住房公积金账户上缴存余额不少于月缴存额的 6 倍。

宁夏的吴忠市规定,扩大住房公积金购房、还贷提取人范围,本市缴存职工在市区内购买自住住房,子女及双方父母均可作为购房、还贷共同人,可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天津、江西赣州、河北沧州、河北秦皇岛、河北唐山、河北定州、广东潮州、广东珠海、湖南邵阳、四川资阳、云南楚雄、安徽池州、安徽马鞍山、安徽六安、安徽滁州、浙江湖州、浙江台州、宁夏吴忠、福建泉州、湖北咸宁、甘肃定西等 21 城发布了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帮助子女或直系亲属购房的政策,可简称为 “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整体上,这些城市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只有天津为新一线城市。

58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第一财经分析,可提取公积金用于支持子女或者直系亲属购房的政策,体现在公积金的使用层面有了更多的便利。当前公积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际买房人公积金的使用率不高,公积金给到购房者实际的优惠覆盖面不够等。因此,此类政策刚好可以更大地发挥公积金作用,把一些沉淀的、长期未被使用的公积金释放出来。

整体来看,公积金支持政策成为本轮楼市宽松政策中的一大重点。在各地发布的宽松政策中,多城上调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而且,多城的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可基本覆盖刚需购房金额。

比如,山东威海市规定,提高最高贷款额度,借款申请人和配偶均符合申贷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由 60 万元提高到 80 万元;借款申请人本人符合申贷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由 40 万元提高到 50 万元。根据安居客平台数据,按当地一手房均价每平方米 9558 元计算,按刚需首次购房首付比例加上最高贷款额度,已可覆盖购房金额。

再比如,自 8 月 1 日起,河北省衡水市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夫妻一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由 40 万元提高至 50 万元;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由 60 万元提高到 70 万元。而安居客平台数据显示,当地新房均价为每平方米 7034 元。按此粗略计算,以买 100 平方米首套住房为例,总价约为 70.3 万元。即使按照单人购买计算,三成首付贷款额度 50 万元,已可覆盖购房所需金额。

此外,根据媒体报道,包括河南的信阳、南阳、商丘,湖南永州、吉林长春、安徽六安、河北衡水、云南普洱、贵州黔东南,江西的景德镇、高安等地按照新的公积金政策,购买刚需住房的购房者,按照最高额度使用公积金贷款,已经可以覆盖全部房款。总体而言,这些城市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也包括了个别二线城市。

张波说,在很多城市,公积金贷款总额占总价的比例比较高,加上公积金的利率比较低,加上公积金的首付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他们持有期间的成本,推动这个群体积极地入市

值得注意的是,8 月 23 日,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 <长春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公告》。该办法所称的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是指已办理商业贷款且具备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的借款人向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将符合转贷条件的商业贷款余额转成公积金贷款。

张波说,商业贷款的利利率,普遍比公积金要高,即便是今年 LPR 调整之后,最低的商贷首付可以达到 4.1%,但是相比于公积金利率来说还是偏高,所以商贷转为公积金之后,对于普通购房者的月供减少会起到一定作用,这也是推推动这个购房人群加快入场、释放购房需求的一个抓手。

第一财经客户端发布

知乎用户 第一财经​ 发表

在路上了,在路上了。

下面是房地产崩盘总路线图:

首付 30%→首付 25%**【2022-9-4,重庆】**→首付 20%→首付 10%→首付 5%→首付 0%→首付倒贴 5%,

贷款利率 5.9%→贷款利率 4.4%【2022 年 5 月 15 日,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平均下降了 1.5%】→贷款利率 4.2%→贷款利率 4.0%→贷款利率 3.8%,

贷款 30 年→贷款 35 年→贷款 40 年→贷款 50 年,

还款年龄 60 岁→70 岁→80 岁→90 岁,

本人及配偶公积金买房还贷→双方父母公积金买房还贷**【2022-9-4 全国 21 城】**→子女 18 岁一起还贷→孙子孙女 18 岁一起还贷→传宗接贷

另外,后浪们只要不被 “我要结婚,结婚就要生娃,生娃就要买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种封建糟粕思想污染,谁又能逼得了你当一块干电池呢?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的了哈 发表

看看四大财团(例如像华润接了无数个烂尾盘,为保交楼,更名换品牌,仅北京就不止个位数),再看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各种不良资产转让,自己资金都不够用),这些烂尾楼处理的也真够累的,快接不过来了,到一定程度还得交给老韭菜们接盘。

各地方这不也都是在想办法吗,什么买了三套买四套的。

胳膊憋不过大腿,

地方憋不过中央。

啥时候看到中央再次出政策变相支持购房,

才会有真的影响。

现在只能先稳着。


普及一下四大财团指:招商、中信、华润、保利。

都是综合性央企集团,都涉略地产,近年也都在并入私企地产,救市,副部级起步。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指:华融、长城、东方、信达。

也都是副部级央企,最早设立专为对应四大行处理其不良资产,一度发展成金融集团,现在也陆续在出售信托和券商业务,回归本业,全力以赴稳定楼市的不良资产。

知乎用户 哈尼爸爸​ 发表

一人购房全家帮?类似的话好像以前哪里听过,想起来了,这里听过。

其实,类似的政策之前已经实行过了,只不过局限在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现在这个全家帮可以说是个 Plus 版,把全家帮由首付扩展到公积金房贷。有没有用呢?我认为用处不大。

1,对于中小城市来讲,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于适龄人口大量外流,年轻人都没了,政策能有多大用处?公积金解绑可以解决年轻人就业的问题吗?解决不了所以没用。

2,在 2022 年的当下,再用这种把整个家庭甚至三个四个家庭绑在房子上的发展模式。未来一旦撑不住了,会有什么结果?当然,我很理解决策者,不当家不知柴民贵。眼前都没米下锅了,哪有空去想远期呢?

3,但是即便只看眼前,对于眼前的宏观经济来讲。目前老百姓不买房的原因在于疫情肆虐,经济困难。动不动生意关门,没准哪天就失业了。这种情况下,企业都想着收缩投资维持现金流过冬,老百姓都想着多攒钱,多储蓄,早早还清债务应对不测。公积金解绑可以解决疫情的问题吗?解决不了,所以没用。

所以,目前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依靠房地产来解决经济困局,而是经济困局解决之后老百姓预期反转才有可能解决房地产的困境。方向完全搞反了。

不是房地产好转→经济好转

而是经济好转→房地产好转

至于如何在房地产之外解决经济问题,最佳策略就是发放全民性质的大额消费券,消费券一发,上面所讲的负面预期立马消失。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具体的分析以前的答案中已经讲过多次了,这里不细说了。

重庆公积金最高可贷 120 万元,多子女家庭二套房最低首付降为 25%,将产生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 悟空孙​ 发表

7 亿劳动力,1.6 亿实缴职工,你猜这 1.6 亿人集中在哪里,这些人里多少还没有买房,多少人需要「一人购房全家帮」?

财富分配制度不改变,穷鬼们薪资待遇福利保障不提高,光想着降首付,动公积金,延贷款期限,本质上都是既得利益者分毫不让,这些政策都没让给购房者真正的实惠,公积金本就是我们自己的钱,还得你来规定怎么用?你不觉得搞笑吗?

知乎用户 非扯迦南​​ 发表

近期市场上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前景向好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其理由多从市场总量和中国城镇化前景大格局出发进行阐述。经过周期性阵痛和调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必然会企稳回升,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其逻辑和复苏路径,不能只着眼于市场总量和城镇化大盘子,而应分清轻重缓急先做好中短期的工作,然后待房地产市场初步企稳后再多从市场结构和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化格局出发进行统筹规划。

房地产企稳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短期来看,确保烂尾楼盘复工,在建楼盘不出现烂尾风险,是当务之急。目前多地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力争撬动多方资本,盘活行业流动性,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中期来看,应在保证存量房地产项目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通过注资、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各种方式将问题房地产企业恢复至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房地产企业整体发展态势稳住了,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恢复了,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企稳反弹。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促进房地产行业下一步的长远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供需错配的问题。考虑到中国发展的区域级差,按房地产总量和总体城镇化进程来考量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意义不大,甚至会导致议题失焦,形成错误判断和决策。

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结构性错配,体现在就业市场集中在沿海特大城市,而这些城市住宅开发用地供给不足,房价偏高,还纷纷提出要疏解各种非必要功能。

与一线城市的供给高度偏紧、一房难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城市出现供给过剩。这一轮烂尾现象也主要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原因是此前乘着棚改东风在这些地区攻城略地的一些房地产企业陷入了盲目扩张的态势,最后导致风险失控、资不抵债难以为继。

未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就业和经济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向一二线城市倾斜,房地产供需错配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需要各方妥为筹划,尽量增加有效供给,妥善解决过剩库存。

针对一二线城市的供需矛盾,有观点认为应通过城市群建设来加以解决,简言之就是将居住需求分解到特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加以解决。多年的实践已经表明,这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除了职住过度分离导致的通勤压力和睡城现象,由于周边小城市教育等各种资源的不足,也令年轻一代难以真正做长期扎根的打算,为孩子教育计还是会千方百计向主城区聚集,令城市功能疏解和周边区域发展的双重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增加特大城市周边小城市的养老医疗设施,将主城区的老龄化人口置换出来,为青年人口在主城区靠近就业地点的安置腾挪出更多空间,这其中牵涉到的无论是二手房翻新买卖、租售并举,还是周边小城市各种养老配适型设施的开发,都会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不少增量空间。而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的区位配置进一步均衡,城市群内部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均等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小城市的落差进一步缩小,房地产供需矛盾将会在根本上得以缓解。

目前不少三四线城市为了增加留人力度,纷纷推出与房地产购置相关的优惠举措。这无疑会对当地房地产市场起到阶段性拉抬作用,不过未来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吸引力归根结底要靠城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和产业集聚度来支撑,因此以前那种靠房地产先行拉抬经济的逻辑正在被经济先行以拉抬房地产的逻辑替代。这种地方主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都不可轻视的逻辑转换,将进一步改写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版图。

比三四线城市更为热切也更为焦虑的是县城的主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吸引人们进城购房,他们可谓招数尽出,比如以各种农产品抵房贷,以及对退出宅基地进城买房加以奖励等。这一波操作引发了人们固有的对农民进城的种种 “担忧”,尤其碰触到宅基地这个敏感话题。其实人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只要本着自愿原则,不搞一窝蜂的胁迫式动员,相信农民会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总之,只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市场化、城市化规律,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政策引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企稳、中期发展和长期向好都是可以实现的。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房子财政卖不动真急了。

其实拉动经济很简单。

14 亿人按人头每人发五千元人民币。

你看能不能拉动经济?

只是既得利益阶层不愿意稀释他们的财富而已。

福禄宴。

知乎用户 蓝色龙骑兵 发表

还可以大胆一点,推出子孙贷,辈辈代,房贷可以从娃娃抓起。

知乎用户 答疑解惑李老师​​ 发表

我就推推这个逻辑啊:

首先,你们政府的人是知道的,现在的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够买房,

所以你才说用公积金,现在是把一家人的公积金和存款都压上来

去购买 “过剩房产”。

也就是说银行需要扩大它的贷款后备资金(我就不说那些专业词汇

了,没用,糊弄人的),那么银行现阶段自身的资产有多少?是不

是到最后,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来提高这些商业银

行的贷款的准备金?那么在经济下行,国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

内继续通胀,工资水平如果跟不上通胀率,物价飙升,货币贬值,

本来现在能够保持的 “小康” 水平,是不是面临 “返贫” 的危机?

一旦 “返贫” 这些人未来是否有持续还款的能力?而且以现在就业

形式,结构性失业人口比重逐年升高,随着每年高校毕业人的毕业,导致就业

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让这些群负债!!!你们

想干什么????

为了一个房地产市场,你们犯下的错误,用一个国家的稳定和谐来

做交换吗??我觉得,现在你们已经不是 “唯政绩论” 的范畴,倒是在

为我们一部分资本家们的资本保值做出的一系列决定。

这时候我希望人民日报这些机关报纸,把这一系列的政策之上的逻辑解释

清楚,以及我们有没有对应的 “预防措施”,在并行!!!!!否则,就

跟淘宝做促销一样 “明降暗升”,说句诛心的话,良心安在否!!!国体

安在否!!!党性安在否!!!

知乎用户 dmmmm 发表

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土地财政,但问题是大家真的被吸干了,一点都没有了,再拼命吸也没啥用啊。

其实这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是利用了改开前积累下来的人口和基础红利,然后又是房地产向后预支了发展资源。绝大多数人家都背有房贷,是要一年一年还回去的,这就影响了未来的消费潜力。

现在必须想办法改,越早改越好,越往后推负作用越大。

这什么一人购房,全家帮忙,如果是年轻人可能感受不到压力,认为有这么多人帮着自己,是挺好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一样的,你现在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未来你就得帮助他们。

一个正常人都是有感情,成为也有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只索取而无力付出,未来折磨的是自己的良心,是害了年轻人。

知乎用户 夏木 发表

突然发现,当干部不需要智商不需要能力。以能力的门槛来说还没进厂高。

知乎用户 烟雨踏歌行 发表

本意是想挖掘公积金账户里面的存量资金用于刺激房地产市场,2021 年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还有约 2.9 万亿,如果其中大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再加上 3—5 倍的杠杆的话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政策还是很大的,但是其效果和给癌症晚期患者喂中药差不多,还是肺癌和胃癌那种。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困境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和预期需求不足再叠加疫情的影响,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要么解决供给问题要么解决需求问题,“一人购房全家帮” 表面上是解决需求问题,但是以目前中国三四线城市的现状来说家里几个人有公积金的这部分群体家里早就有多套房了,完全是属于结构性供给过剩的范围。

而真正城市里面的有刚需的 “新市民、青年人” 大多数是从农村像城市转移人口或者是从小城镇、三四线城市往一线城市转移人口,用北京的标准来说属于“农民工”,用某些明星的标准来说属于“小镇做题家”,用周公子的标准来说属于 “社会会教他的人”,别说家里几个人有公积金,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公积金,对于这个政策是无感的。

而这个政策想刺激周公子们买房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作为居住属性的房屋早就过剩了,除非预期房价上涨才会购入房屋作为投资属性,但是现在预期房价不上涨甚至下跌区间的时候投资需求基本上快归零了。

所以这个政策既不能刺激 “小镇做题家” 们的刚需,又不能刺激周公子们的投资需求,也就感动一下领导吧,毕竟领导们可能真觉得得了癌症喝中药管用呢。

知乎用户 思考的水​ 发表

全家帮来了,那咱也看看咱结婚率是不是都破纪录了。

去年我国登记结婚数据为 763.6W 对,

有一说法是结婚率创下 42 年最低。

![](data:image/svg+xml;utf8,)

去年这结婚率仅是 2013 年 56.6%,也就是说差不多 9 年内,我们结婚率几乎是腰斩:

没人结婚一方面的确是现在大伙真不想结婚,一方面也是适龄人口年龄结构所限制。

你比如下表橙柱状是每年有多少人结婚(初婚),蓝色曲线是 21-30 岁适婚年龄人数。

我们可以看到 **12-13 年,我们适婚人口最多,**所以 2013 年我们结婚的能有 1500 多万对。

但到了 20 年会发现,**我们适龄结婚人口只有过去 13 年时差不多 3 分之 2,**所以这结婚的肯定大打折扣。

你再细看会发现,我们从 09 年到差不多 14 年,**我们结婚的甚至还超过了适婚人口,**那几年结婚的特别多,这是为啥?

![](data:image/svg+xml;utf8,)

这大概是因为早在 09 年之前差不多 05 年时,我国部分省份就**早已出现了初婚推迟现象。**就是说本来两口子 05 年就计划结婚,但拖到 09 年 10 年才结婚。

为什么要推迟结婚?原因大伙心知肚明—不还是没钱嘛。所以再换句话说,13 年所谓结婚大潮其实本身就有很大水分。

而且这个结婚推迟现象现在可是越来越普遍,我自己就是,我本来 24 25 岁时就能结婚,但当时买不起房,所以就拖到现在。

**所以自 14 年起,结婚的开始赶不上适龄人口,**诸位也可以看到 14 年后柱状图跟蓝色曲线差距是越来越大。

![](data:image/svg+xml;utf8,)

数据的确不会骗人,**但当很多现象变成数据时,你再去看八成就已经晚了,**比如前面说到的推迟结婚。

推迟结婚最可怕的是什么?**是会随着时间增长导致适龄男女 “终生未婚率” 增长,终生不结婚的人会越来越多。**即:结婚这事一拖,拖着拖着,这辈子就容易孤独终老了。

我没有胡咧咧,隔壁日韩就是现成样板,日本男性初婚年龄都是 35 岁了。不单日本,全球各国初婚年龄都在推迟,比如美国:

放眼我们国内也是如此,在杭州男性平均结婚年龄 31,女性 30,在安徽平均结婚年龄 33,初婚年龄 31。

现在全国主要城市结婚年龄已经趋于 33 岁,初婚年龄基本都在 30 岁左右;对了去年我国结婚的,超过一半都是 30 岁以上。

而且推迟结婚也不光是高学历人群,现在低学历人群也在推迟结婚,具体原因大家都清楚,我不啰嗦。

其实我在搜集这些信息时,说老实话刚开始我的确是有种 “看爽文” 的心态,但搜着搜着就有些恐惧了。

我小看了推迟生育的破坏力。

我前面提到 1 句,日本平均 35 岁才结婚,为什么?需知人家当年风气跟咱现在一样:没钱你结个屁婚?

这么一拖到后面,那就是推迟结婚,到最后就是不婚。

放眼我们中国呢?咱们生育的头号拦路虎不过就是房子。我前面提到过原计划 05-09 年就结婚的人,怎么一直拖到 09 年以后才去结婚?说句不好听的,28 岁攒不起首付,他们 33 岁就能攒起首付了?

假设 1 个人,26 岁没钱,家里父母也没钱,怎么?排除他创业逆袭,他 33 岁就能攒得了首付买得起房了?这肯定不现实。

那么唯一 1 种可能是什么?

当年那么多人统统认命了。

当然我不觉得低头认命是耻辱丢脸的,我觉得这其实很不容易,向生活、现实妥协这很正常。

所谓妥协就是硬熬了几年,发现再熬下去也不是事,这人总要娶妻生子,嫁汉生娃啊,有小孩了总归要读书啊~ 读书么总归要房子户口啥的~ 想来想去随大流,咱也当房奴吧~ 反正又不是我 1 个,对吧?

所谓妥协就是选择了以后要过 1 种卑微的日子。

我认为妥协不仅正常,更是 1 种勇气。一旦低头,套上房贷,这就势必倒逼自己要在内卷的角斗场上杀出 1 条血路;要么卷死别人,要么被人卷死。

那按过去的经验来看,过去有人推迟结婚,05 年计划要结婚推迟到 09 年以后,那么今天呢?这个 “规律” 还能起作用吗?

我看不一定。

我前面为啥先举了个日本的例子,当年是 “东京男孩” 疯狂搞钱,你看今天 “平成废宅” 还搞钱么?搞个 P 搞,大都死宅了。

以前日本结婚对男的要求很多,当年 1 个樱花妹可以交往好几个男生,每个男生作用都不一样,有的是钱包,有的是老实人,有的是专门聊情操。

你看她们今天择偶标准是什么?只要长得过得去,有个正经工作,别打老婆,反正是个正常人就行,这标准放中国大部分人都没毛病。

但今天日本人呢?想开了,钱给自己花不香?自己有需求了,有那么多动漫、女优,造的杯子比真人还过瘾,那我干嘛结婚?

今日中国之年轻人也颇有此风,

或早已形成了这股风气。

大家都觉得自己已进入循环,没必要结婚再生个娃练个小号。跟这小生命何怨何愁,干嘛坑人家?大家都不想把自己的遭遇再复制到孩子身上。

就像当年有人大胆预言:你别看这帮年轻人现在不结婚,他们以后会的~ 我猜当年 90 年代肯定也有日本人说过这话。

但很遗憾,越到后面越不会,

因为大家都对未来表示担忧。

比如去年本来说要搞房地产税,

现在也不(gan)继续了。

近 20 年来,媒体有意无意宣传:要结婚先买房,随后房价一路飙升,银行、开发商、土地财政机构的 3 角利益架全都大赚一笔。

但利用人们原始本能赚钱,这逻辑必不长久。结不起婚,那就不结了,所谓刚需也能慢慢不刚了。

除了房子就是工作,现在年轻人高达 18% 失业率,拿什么给孩子买奶粉补品?

再有就是强大的社会反差,那些 “Z 公子们” 喝着 20W 一斤的茶叶,自己吃煎饼还得咬咬牙加个鸡蛋,换谁谁都不愿再生个孩子,让他吃煎饼也连个鸡蛋都不敢加。

今天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

是他们不能结婚。

**

**

我曾看过 1 个段子,直接把我干沉默了。说现在大城市里的男女,他们都很像过去皇宫深院里的 “太监”“宫女”,都见过大世面,但很遗憾,都没有孩子,更没有未来。

但我想请问,如果能做个正常人,谁会去做 “太监”“宫女”?

而最后,我也更想问大伙 1 个问题,你现在在这座城市里辛苦搬砖,但没有 1 块砖头属于你,假设有 1 天日美联军打了过来,你是愿意做战士还是愿意当难民?

**战士跟难民,这 1 步之遥,取决于这个人他有没有家,身后有没有值得他守护的人。**有,他九死无悔,没有,那就得考验他人或他人后人的智慧了。

所以当下,只有 1 剂药方:

要用房产换婚房,再用婚房换产房。

这是一剂虎狼药,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我跟你讲,现在就下虎狼药,还没准能把病人的魂给勾回来,这要是下晚了,那真就是扁鹊 3 连——回家等死吧。

**光改善人口结构还不行,还要改善经济结构,使其把现在的资产收益 > 劳动收益,给更正为劳动收益 > 资产收益;**继续产业升级,告诉大伙,上班上几年是可以买房的,不要慌问题不大。

这就相当于给大伙吃完虎狼药后,再给来 1 剂强心针,届时你再看,那产房里会不会充满了此起彼伏的啼哭声?

有信心,才会有钞票有孩子,

没信心,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说着简单,但做着极难,水很深,愿他们能把握住。若万一把握不住,那今天这些数据只是开始,未来 10 年才是高潮。

你看 20 年人口结构摆在这里,20 年时 0-14 岁儿童仅占 17.95%,再加上结婚率也在降,那 20 年后… 再不解决真的伤身体:

以上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公众号:宝哥浅论

知乎用户 宝哥浅论​ 发表

宏观经济分析,大佬们说的很多了,我说下微观的。

我不看好这个政策能带动房地产,原因很简单:房子从来是买涨不买跌的,何况这几年镰刀实在太多,韭菜真不够用了!

再说的直白一点: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叠加生育降低和疫情反复,现在买房是给国家接盘,让国家解套,把自己套死!

过去几年,官方涨价去库存,民众掏出六个钱包咬牙上车。

但消费的大前提,是所有人都认为房价如同年龄,只会升不会跌。

一旦下跌,就会出现 “买涨不买跌” 的经济现象,发生房价踩踏。

很多人说,刚需房不在乎房价,这真的是拿人当傻子了,哪有什么刚需?

买房不存在刚需,本质就是投资。

根据阿里法拍房的数据显示,仅 21 年挂牌量已经达到了 267 万套。

其中住宅类房产挂牌数量为 157 万套,比同比上涨 50%,这还只是阿里一家平台。

这些法拍房,绝大多数是业主弃房断供而被拿去拍卖的,而这些业主,很多就是所谓的 “刚需”。

他们弃房断供的一大主因,就是高位上车后,又遇上房价下跌,再叠加经济大环境不好,发现继续还贷,还的钱足够买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干脆不要现在的房子。

由此可见,很多 “刚需”,也不是真的 “刚需”,再说就算人家真的 “刚需”,这也不是被割韭菜的理由啊!

未来不会有什么新增人口,房子没人接盘就是分文不值。

你要买房爱国,是你自己的事,我肯定不拦着。

我只是提醒下诸位:爱国之前,先爱自己!


微信内搜索:特例的猫

知乎用户 特例的猫​ 发表

普通人已经帮不动了,杠杆也加不动了,别可着一个群体薅了。

建议从体制内开始,买房跟晋升待遇挂钩,领导干部应该带头来,正好体现同呼吸共命运,而且杠杆绝对加得起。

知乎用户 后天​ 发表

还全家帮?

我想了想,没有一人能帮我,不让我帮就不错了!!!

知乎用户 伊利丹 · 怒牛 发表

房地产行业已经病入膏肓了,不及时止损也就罢了,还要喂春药再强行搞一波,是怕死的不够彻底吗?从它们的种种措施来看,在它们眼里百姓根本不算人,哪怕全家几口背了几十年的房贷它们也一点不在乎,它们只在乎自己的钱和帽子。

知乎用户 风吹雨大全不怕 发表

李嘉诚跑路前说,不赚最后一枚铜板。

花样百出走老路,真是资本家看了都要落泪。

知乎用户 777 发表

近期,多个城市出台了公积金版的六个钱包政策,即一人购房全家帮。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 年以来,已有十余个推出类似政策的城市,除深圳、唐山外,还有咸宁、池州、泉州、珠海、天津、赣州、沧州、秦皇岛、潮州、邵阳、资阳、定西、楚雄等城市还允许直系亲属提取公积金余额帮助购房人还贷。

然而,各地发布的具体细则不尽相同:如沧州限定未婚子女新购首套住房和保障房,其父母可提取账户公积金支持;珠海限定公积金提取比例;唐山明确公积金缴存职工的子女或父母可作为共同还款人等。但整体来看,政策均大同小异,核心准则皆是集全家之力来协助买房。

从对于楼市影响的角度上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政策或许可以激活一部分楼市需求,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如夫妻运用上述政策买房,在婚姻破裂后,或容易发生财产纠纷。

上海秦兵(北京)律师事务所主管律师刘馨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人购房全家帮的房产,如果离婚会引发房产争夺大战。

**夫妻一方的父母资金帮助,在法律认定上,主要考虑是赠予、借贷、还是共有的法律性质,不同的法律性质对于房产争夺的主体和财产分配会有影响。**比如,如果具有借款的法律性质,夫妻离婚房产分割就要考量债务的承担,如果认定房产属于夫妻以及父母共有,只能先析产后再进行夫妻财产分割。刘馨远说。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永萍有着同样的看法,她提出疑问:若购房人夫妻之间出现矛盾,引发离婚,这个时候父母也会引发矛盾,产权归谁?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家庭共同财产?后续的贷款义务谁来还,若是夫妻不还的话,父母是否应该偿还?

何永萍认为,如发生纠纷,纠纷主要包括产权方面和贷款方面。

**贷款方面,**主要体现在购房人若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共同申请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也就是说,作为共同申请人的家庭成员而不是购房人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承担还款的义务。因为作为共同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其实在购房人的贷款合同是需要签字的,是有义务协助还款的。所以说即使夫妻离婚,作为共同申请人的父母仍然有义务偿还贷款。

**产权方面,**房屋的产权按照民法自治原则,有约定从约定,产权可以与出资、贷款剥离开来,当事人自己可以约定房屋的产权归属。倘若无约定,则应该按照对于房屋的贡献等综合确定房屋的归属。

若是父母仅仅作为名义上的申请人,没有进行资金投入,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作为子女的财产比较合适。相反,若是父母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申请人,同时也进行了资金投入,若这个投入约定了赠与或者说借款,那也不会影响子女财产的性质;若没有约定,则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是投资款,这个房屋很有可能就是父母子女共同的财产。何永萍说。

而关于如何解决纠纷?何永萍则认为,解决纠纷最有效的途径是约定,申请人在申请之前应提前做好是否出资、是否帮助还款、共同申请人的公积金名额支持是何种性质等的约定。

除了首付比例降低、贷款额度提高,在多个城市,人们买房可以用家人的公积金了。**近期,一人购房全家帮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7 月 6 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公告称拟修订公积金贷款政策,并发布了《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均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

全家可以加入购房群聊的不只有深圳。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唐山、咸宁、池州、泉州、珠海、天津、秦皇岛、赣州、沧州、潮州、邵阳、资阳、定西、楚雄等多个城市均开启公积金家庭互助模式,明确直系亲属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以及偿还房贷

58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公积金政策调整,包括公积金首付调整,以及一人买房全家帮的公积金提取政策,对于购买力的撬动相对直接。从具体落地城市来看,公积金调整在三四线以下城市的实际效果更为明显,尤其是公积金贷款占总房款比例较高时,更有利于拉动市场,而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需要结合各类政策更能发挥作用。

一直以来,公积金跨城使用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近期,多地密集推出公积金同城化相关政策,公积金互认互贷、钱随人走成为近期公积金政策调整的又一热潮。

6 月,西安、渭南两市住房公积金融合发展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标志着两地将在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长效机制、数据共享、互认互贷等方面展开跨区域深度合作。郑州和开封两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签署了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合作协议,两地公积金实现了信息共享、互认互贷

虽然,公积金同城化并不算新的政策,但随着近期各地的加速力行,这项政策正走深走实。在支持购房者灵活选择城市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城市购房热度。

稳楼市还在继续,房贷利率显著降低

在信贷环境宽松的情况下,利率也继续下探。**今年以来全国房贷利率显著降低,当前全国平均首套房贷利率已跌破 5%,二套房贷利率在 5.32%。**以往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商业贷款利率普遍较高,较多城市都在 6%以上,以郑州为例,去年 10 月首套房主流贷款利率为 6.13%,二套为 6.37%,而当前其首套房利率则低至 4.4%,二套房利率也仅 5.2%,月供的减少金额非常可观

上车门槛降低,房贷压力减少,各城市目前总体的政策力度已然诚意十足,伴随着持续宽松的购房政策和持续改善的市场预期,楼市的叠加利好有望将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推进

知乎用户 趟 Jolly​ 发表

充分说明了,这些干部除了炒地皮,其他发展经济的手段一个也不会

知乎用户 墨染 发表

昨天理发,等待的时候,旁边一起等待的另外两人在闲聊。

A 的儿子要结婚了,他考虑是不是在县城买个房子。

B 问: 现在这个情况,关键是看你儿媳妇和亲家怎么要求,买房肯定不合适。

A 说: 儿媳妇和亲家都说现在不买,等生了娃,要读小学再买,幼儿园就在村里幼儿园读。

B 说: 这儿媳妇和亲家知事啊,听他们的,赶快把事办了,莫搞跑了。

情况就这么个情况,县城房价都跌回 16 年了,但是农村人都知道现在不能买房了。

知乎用户 陶创 发表

就我对治理者的观感,以后楼市救不动的时候,会出台政策,当地公积金只能用于购买当地房产,而且必须是新房。

所以,如果现在你所在地公积金能提取出来,赶紧提;提不出来,比如我这样的一个月只能提 1500,剩下的大部分钱只能死在账户里的,真的就是坑的一 p。

但是就是这样我也不想为国接盘。北京这边,能保值的房子总价至少 800 万或者 1000 万以上,我接不动。上车盘那些 300-500 万老破小,摆明了买了就会砸手里,我不想接。

所以我只能任由我的公积金坑了。那也比背一辈子贷款强。

知乎用户 不沉默的螺旋​ 发表

无非就是看公积金这个池子还有水,先喝一口再说,说实话,对这个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现有公积金账户本来就不合理,特别是那些体制内四五十岁的人,一个月公积金大几千,而房子又已经有好几套,变成这公积金就躺在账户里干瞪眼,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找个方法把这钱用出去。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公积金政策是一市一策,此次陆续推出政策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此举对当地房市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效果可能相对有限,毕竟三四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及一二线城市,房市的刚性需求不会过高。

推行此政策的目的,更多是考虑盘活存量公积金。试想一下,若可以把市场现存的公积金余额全部注入到房地产市场,也将是一笔体量不小的资金,这对于解决目前开发商去库存、补充现金流、保交楼等问题,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此举在实际执行层面究竟能发挥多大能量,又能带动多少公积金额度入市,现实情况可能远不及想象的乐观。

不过通过此政策的推行,也确实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去库存问题的严峻形势。毕竟,去库存不仅关系到房企的存亡,也关系到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高低,要知道一旦银行无法及时收回贷款本金,长期来看,对储户的存款本金恐怕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如何加快房企去库存效率,尽快回笼资金,已不仅仅是关系到金融风险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民生。这么看来,眼下这个公积金新政,使父母子女可以同时利用公积金供同一套房子,确实也算给出了一个新思路。未来,若此举在各地的推广效果不错,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加大公积金的征缴力度,比如从高收入群体开始,适当提高公积金缴存的最低比例等等。

知乎用户 Macimee 发表

重大利好。

不过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影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不管一个普通大小的氦气球充多少氦气,用手拽着总归飞不起来的。

不拽着又怕气球飞高了被戳爆了,所以这题太难了。

知乎用户 道小忘​ 发表

我觉得大家先搞清楚一点。

在房改的 20 年里,住房公积金,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劫贫济富」工具。

因为,在银行的逻辑下,我存钱,你借钱。你支付利息,提前兑现价值,我通过利息兑现收益。这里的利息和收益,是有浮动机制的。

但公积金的利息非常低,特别是在房价暴涨的时代,那点房贷利息,跟房价涨幅相比,说十倍倒挂,都不夸张。

所以,越是贷得多,贷得早,就越是吃到房地产增值的红利;越是不提取,不贷款,公积金就越被稀释。

而谁能贷得多,贷得早?

公积金缴纳基数高的那部分人,aka 有钱人。

-

现在实施「一人购房全家帮」,相当于把公积金工具的筹码,从夫妻这个「小家庭」,加码到上溯父母的「双边大家庭」。

现在你能贷多少公积金,买多大的房子,不只看你的公积金基数、你老婆的基数,还要看你爹,你妈,你岳父、岳母的基数。

对很多三代体制内,又在体制内找对象的人来说,赢麻了。

但公积金毕竟是个资金池,贷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要有人买单。

谁买单?那些脱产考了两三年,才勉强考进去的「第一代」基层体制人员;以及更多的,体制外就业,公积金有在交,但基数极低,无法形成一个撬动房子杠杆的打工人。

当然,国内真正有公积金账户的人,并不占大多数。大部分二三城市的基层私企,都不会给你交公积金。

所以这里的「劫贫济富」,其实更多还是「劫中产济肉食者」。

只不过,通过这种方式推高房价之后,整个住房成本,依然会变成整个经济系统里的「高气压」,让每个人都喘不过气。

-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理想情况下,公积金,应当是可以通过循环,进行扩张、升级的。

公积金覆盖的人应该越来越多,所有人总体的缴纳基数应该越来越高,房子越盖越多,人均住房面积应该越来越大。

过去 20 年,我们的确通过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

但问题就在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太快,杠杆上得太狠。

导致增长的人均住房面积,没有转化成我们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对未来的信心,反而成为了当下生活的负担,对未来的悲观情绪。

今天公积金虽然不是一个强制缴纳的东西,但它有没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相信也是,懂得都懂。

你把人都薅秃了,薅得绝种绝户了,还在缩小「惠」的范围,把下注的资格圈进一步缩小。

这怎么玩?

-

而且,不要忘了。上面说的这一切,它的大背景、大前提都是房地产持续增值,且大家都相信这件事。

这个事放到 2019 年之前,有广泛的情绪基础。

现在…… 真就不好说了。

知乎用户 esseJ​​ 发表

不会有任何影响。没有人信了,队伍不好带了。最关键的是口袋里没钱了,借来的钱哪怕是公积金也要还得。

知乎用户 刑天唐伯志 发表

不要说什么公积金一人买全家帮了

之前为凑首付,

不也是掏空六个钱包吗?

知乎用户 RAMNO​ 发表

我记得 19 还是 20 年有个论点

国内的干部水平很高,一个县长的业务水平都比西方一个市长要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知乎用户 大只鱼 发表

银行安全了,购房者全家被套牢了。

从此以后,不再是一人做事一人当,而是一人做事全家当!

房地产呢,应该会开心吧。

知乎用户 红尘破劫 发表

现在买房就相当于冒着贬值、烂尾的风险,自己花钱买给人当 30 年牛马的资格。

贱不贱啊。

知乎用户 Marvelous sky 发表

房产的底层逻辑是居住 + 金融属性。

金融属性,就是明天会更好。

现在全部 xxh 核酸,经济不景气,多少人会觉得明天会更好。目前 “一人购房全家帮” 解决的是允许帮,解决不了人家不愿意帮。你说戴口罩那就戴,你说了算,你说人家挂了很多,预期寿命少了,灾难级别了,这些都可以,拍拍马屁你说的对,要大家真金白银掏腰包,你真的说了不算,因为明天好不好不是靠张嘴。

要盘活房产,第一步必须是取消口罩,跳过第一步,其他的都徒劳。

知乎用户 大闸蟹 发表

根据华泰研究院的研究:

我国房地产贡献约 20% 的 GDP、约 40% 的财政收入、约 20% 的社融存量,构成约 60% 的家庭资产等。

房地产对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很重要。

我个人的态度是,买房很重要,有人接盘很重要,但我是不会买的。

因为我家里真的有一头牛。

知乎用户 李铁柱之冠​ 发表

为了给地方政府擦屁股,政策有点不遗余力了。

地方政府的财政窟窿,除了转移支付,很大一部分本来指望卖地来补,可是现在地产生意不灵了,地卖不动,地方政府的各种支出项目根本没有钱来弄,又负反馈到经济。无奈出此下策。

可是,又不怕系统性金融风险了么?

实质性影响估计不会太大:经济不景气,加上抗疫封控时不时掏家底,兜里真没钱了,有钱也不敢花。

知乎用户 Eonian Gooner 发表

普遍对地产悲观的情况下,还愿意买、愿意加杠杆的人,自然大多数也是深思熟虑,并不像以前市场火热抢房时头脑发热,而是真的有需求。

既然如此,多一些便民措施,让民众更容易买房,买到需要的房,这些贴合市场的措施,都是受欢迎的,会帮助到那些有需求的人更快实现安家梦想。

知乎用户 中山房哥 发表

毁灭吧 累了 赶紧毁灭吧

知乎用户 66677 发表

以前是两个人背债。

现在是拉三家人(自己的家庭,双方父母的家庭)背债。

年轻的韭菜割不动了,看看老韭菜还能割割不。

要把底层的老百姓榨干呢。

欢迎关注公众号:老靳看生活,分享更多创业及生活真实故事。

知乎用户 简山在创业 发表

这就是有关部门喊了几年的调控房价,房住不炒。

以前还是让专家出来鼓吹六个钱包买房,专家挨骂,政府装老好人,说稳房价。惹得一群粉红把矛头对准资本家,大喊吊路灯。

结果到了今年,装都不装了,直接官方放话一人买房全家帮,买了一套买两套,限跌令。

有多少粉红因此而信念崩塌了呢?

原来我从来不是接班人,而是底层牛马罢了。

知乎用户 似是不分 发表

知乎用户 知幾 发表

公积金利率 3.25%,如果交了首付后,剩下的房款可完全使用公积金贷款并偿还,那真的很爽了。

知乎用户 何 yulu 发表

继续死保房地产

什么实业什么消费

哪个有房地产重要?

毕竟房地产真正关乎钱袋子

实业和消费收那点税,真的是给咱卖地收入提鞋都不配

知乎用户 杨飞凡 发表

一句话只有省会城市才会值钱,其他终究会成为负资产。

知乎用户 锻神锋 发表

一人买房全家帮,全家的钱都帮助这一人买房子了,那我们就不消费别的了吗,比如,旅游,教育,还有很多科技的东西,吃喝… 行都得降低到什么水平。

为了帮一人买房,带动全家生活水平下降,是我们生活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知乎用户 看风景​ 发表

房地产又出了新手段,

全国二十一城实施公积金,

一人购房全家帮。

这些城市之中以三四线城市为主。

说白了是三四线城市在自救,

寻找接盘人,

寻找还能够买得起房的人。

哪些人能够买得起房呢?

自然找到了拥有公积金的那些人,

因为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现金流,

再说很多人放着也是放着。

在三四线城市富裕的人,

人家直接去一二线城市买房了,

更小县城的人要么在县城买,

要么也去一二线城市,

毕竟在三四线城市赚的也不多。

这就造成了三四线城市的尴尬。

比三四线城市更尴尬的,

其实是小县城,小城镇。

它们推出的政策非常接地气,

一会儿用小麦抵首付,

一会儿用大蒜抵首付。

这也是他们自救的一种无奈的方式。

至于一人购房全家帮,

看似充满人情味,

实际上是银行在降低风险。

你反过来想,

购买一套房子,

需要全家人来承担风险。

这房子风险得有多大呀?

只见有人流出,

不见有人流入的城市,

注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

原创码字不易,

看到这里的朋友点个赞。

知乎用户 丁昆朋​ 发表

所有的政策都不是单行的,如果是单行政策就会毫无意义,

关键问题并不是全家帮忙就能买的。

因为本身早就在全家帮了。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讲房地产业推高到经济制度产业,发地产业再发达,也无法实现国富民强,高盈利和财富积累速度,削弱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越来越高的房价,透支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没有更多的钱花在消费经济上,而消费才是重头,如果钱全部套在房子上,很多人每个月都不敢花钱,怎么刺激普通经济。

唯一要处理的问题只要一个,而且未来 30 年也都是同一个。那就是: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提高基础人群的收入

一个劳动力在普通市场上的日收益是 300 块一个月,而农民的在农业生产中可能日均到收益而言甚至连 30 块一天都不到,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宁愿在家里打麻将,休息几个月也不会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因为根本没有一样,养不起孩子,改变不了现状,还不如打打牌,修养一个月,回头去城里找个工作,所以强制让人会乡村,回馈大山是一个很不要脸的行为,因为面临教育差异,孩子上不了好学校,也养不起家庭,别说农民日收入 30,可能是负数,甚至如果天气不好,收成全部付诸东流。

要解决买房问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算是一人购房全村帮忙都是表明上的,

要解决根本性的,就是发展经济,如果经济不行,国家就要带头,领导干部要想办法让大家富起来,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把蛋糕做大,做大,让人人有饭吃,有房子住。

不去发展经济,想方设法来弄群众的钱,榨干经济,不是刺激经济。

榨干收入和扩充收入,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你让一家全帮,蛋糕没变大,民间钱更少。毫无产出。

要产出,不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举个例子,股市原版是为了融资,现在变成了赚钱。

你亏他赚零和游戏,泡泡吹的再大也不会多出来一个饼

要想办法做实物的饼,不是在虚拟里拉扯。

知乎用户 苏筱 发表

我认为房价持续上涨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买房用来投资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用全家的公积金来购房,一人购房全家帮,对房地产来说影响实在有限。

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买得起房的因为投资无望,也会把买房的钱用在其他投资上。尤其是在这个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现金为王。

目前疫情什么时候结束,现在仍是一个未知数。现在疫情已经过了两三年了,各地的财政都出现了巨大的亏空。很多地方原本打算修建的基建项目没有动工的项目也基本上不会动工了,疫情不过去几年后是不可能再立项动工的,因为没钱。这些基建项目有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省道国道、机场等。

现在很多楼盘购买之前为了卖一个更好的价钱,会大力宣传什么什么基建项目离我这楼盘有多近,这边的交通有多么多么的方便。这些基建工程短时间内基本没戏,如果长时间没戏的话,会对房子的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先从二手房开始再蔓延到一手房,甚至蔓延到整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下降。多地出现这种情况之后,会对全国的房价进行一定的冲击。

这时候房子大面积降价的导火索引燃了,房子的贬值时代也终于到来了。全国很多地方都将出现这种贬值性的抛售潮只不过时间长短有区别,面积范围大小有区别罢了。

如果房子多的话趁现在房地产泡沫尚未刺破,早点卖出去是好的选择。谁知道未来的房价会跌成什么样?谁知道自己将来在哪一座城市长期工作和定居?

随着近年来出生人口的快速下降,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根据目前的人口数据,快的话一两年之内就会出现人口负增长;慢的话不会超过一个手数的过来,就会进入到人口负增长。

在这么严重人口下滑的情况下,很多城市为了防止当地人口下降,对经济产生影响,无论是省会城市还是省内经济强市也都在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全省甚至是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工作定居。这会对普通的城市人口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未来很多城市的人口规模会出现大幅下降,接盘侠越来越少。白天没人晚上没灯的鬼楼越来越多,房屋租金大幅下降,房屋成交价也下降的日子会很远吗?

知乎用户 送給你真心的祝福 发表

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知乎用户 小爷​ 发表

这对买卖双方都是利好,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房地产已是强弩之末、回光返照。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还贷压力大,举全家之力才能供房。

当然,好处是可以把沉淀的、闲置的资金用起来,不然很多公积金一直躺在池子里,发挥不了作用。

知乎用户 撬动一个地球 发表

还能带来啥影响,变相说明三四线楼市真不行了呗。

知乎用户 熠熠生辉​ 发表

前有央妈降低 LPR 利率,现有各种财政政策齐出,背后都指向了一个信号: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

央妈的政策毫无疑问,作用不大,否则没有必要动用公积金这个底牌了。

但是这个底牌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作用有多大?那也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房子的买卖逻辑,已经从投机主导转为了消费主导。

而投机不就是交易预期吗?

所以,房地产最关键的是信心,还是信心。

经济衰退的当下,老百姓的流动性偏好在持续增强,房地产没崩塌已属不易,何况去买房子?

有一说一,这个政策对刚需一族毫无疑问还是很不错的。

知乎用户 楚郡隐客 发表

各地密集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推出公积金 “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帮助子女或直系亲属购房。楼市可能真扛不住了。

我记得前些年的提法叫 “六个钱包”,就是掏空小情侣双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个家庭的积蓄,凑一套结婚的婚房。现在这是又升了一级,想逼一家人清空社保的余额。而且进一步的举家贷款似乎也已经出现了。

问题是房产的供需关系真的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大家手里要么真的没钱了,要么还不如留着钱搞投资,拿收益去租房。谁也不是傻子,都算得过来账。

我能理解各地出这种政策的原因。三十年来吃土地饭吃得太顺了。刚开始只要敢开发房地产基本有赚无赔,后来风险大了点但总体也比其他行业更稳当而且收益更高。

但未来这套真的不灵了。想发展经济,还是趁早找别的增长点吧。高端制造业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知乎用户 张梓朕​ 发表

这吸着吸着,怎么量越来越大了?

看来是不打算戒了?

再吸一口!吸完这口就戒!

知乎用户 Kandapang 发表

依稀记得,“一人购房全家帮” 在十年前被称为制度性啃老。

研究表明,啃老现象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降低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在出现啃老行为的家庭,老年人面临子女转嫁的贫困,不仅得不到子女的养老补贴,还要贴补子女或孙辈的生活。一些老人为了资助子女买房,更是提前支取了养老金,这将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2011 年 03 月 25 日 如何解决 “啃老” 难题

2011 年:如何解决啃老难题?

2022 年:已研究出解决方法:都啃老,等于都不啃老。

知乎用户 二哥 发表

吃相有点难看。

知乎用户 大笑有财气​ 发表

知乎用户 团子木马​ 发表

大家知道韭菜的根也很大的好么?挖了能多吃好多顿。

知乎用户 尘世中迷途小书童​ 发表

总共 21 个城市,随手拉了下走势

这一年里这些城市的房价,大多数在跌,但也仅仅跌到去年同期,少数跌破

这几个月出台任何政策,就是试图稳住房价

为当地财政也好,为某些人留出时间逃顶也好,反正不是为了韭菜们

要是刚需,多评估评估家庭未来 5-10 年的收入状况,别出现断供被拍卖

要是投资?太平点,三、四线哪有投资价值

知乎用户 素心的猫妖 发表

收割最后一波韭菜。

中国财政 40%的收入都来源于土地出让金。

但有个问题,人对房屋的需求是有限的,房并不是食品,今天吃了明天还能吃。

如果把房地产真当成金融属性,那必须房价要持续增长,才能维持击鼓传花的局面,持平和下跌都不行。

但庞氏骗局最终会有泡沫破裂的一天,现在的土地已经没有民企购买了,银行也不会贷款给民企让其拍地。现在都是国企央企在进行拍地,资金彻底的属于内部空转。

说白了,中央财政正在印钞给地方政府补血,而用通货膨胀的代价制造更多的存量房。

这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为了弥补这 40%财政收入,把一次性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形式,转换成持续性的房产税的税收形式,是势在必行的。

现在买房,会有个非常大的 bug,就是你不仅交了土地出让金,还在不久的将来要交房产税。

举个例子 (全部都是大致估算的)

22 年 100 万的房,你首付 30 万,贷 70 万,30 年,每月还款 4000。24 年房产税增收后,房价降至 40 万,房产税按 2 个点每年增收,每月 700 元,每月需要还 4700 元。

24 年还是买这套房,收房产税,房子 40 万,首付 10 万,贷 30 万,30 年,每月还款 1500。房产税 700 元,每月需要还 2200 元。

也就是说,房产税出来后再买房,大概率首付能少 2/3,每月房贷能至少少一半。

有人会说,房产税出来,又不是所有房子都要交。我想说的是,前 5 年应该不会,但 5 年后呢,10 年后呢?所有房屋都交房产税是趋势,且阶梯收费也是趋势。收房产税后,土地出让金降低,大量存量房降价抛售,更是必然。

同时,也有人要拿出 09 年,16 年那波涨价去库存的话来说事。我想说的,是那时候房价还是处于低位,有涨价的空间。现在掏空 6 个钱包都不足以买房的情况下,你们凭什么觉得还有涨的空间。说句不好听的,是我不想买法拉利么?是我买不起啊!

房产税的出台,明显能解决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的窘境,但为什么一直还在说要推迟?

因为从民众储蓄分析,还有购房的能力与空间。

现在这波促销,就是为了把最后一点民众的存款榨干,同时,也有可能,某些决策者,国企的库存未清干净。

但现在买房,真的是 49 年入国军。

以上计算,均未使用计算器,全部大致估算,请谅解。

知乎用户 z.52 发表

为什么要买房?

疫情三年了,大家其实都已经有地方住了,没地方住的也被抓牢里去了。

现在房子跟工作、教育资源绑定,可人口负增长、被迫去工业化、996 加班等问题已经导致房子价值缩水了。

大家现在没必要买房了,周公子告诉大家,你清华北大,人家也不要,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抱歉,三年了,大家也看清楚自己了,大家也知道自己不是天命之子,没那主角光环。

不负债,多存钱。要知道国家不养懒汉,也不给你养老!

放弃幻想、面对现实,你落难了才知道国家不会救你,但你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所以随便他人怎么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

记住,热血上头的时候看看二舅,有助于降温。

知乎用户 素风迷 发表

为什么之前楼市下行时,**没有这类 “一人购房全家帮” 的政策,现在却大行其道呢?**一方面,居民真的支付不起房价;另一方面,当下大家的信心很差,表现在对未来工作和收入的信心不足,对未来楼市的信心不足。于是,就要无所不用其极,来提振居民的信心。

一人购房全家帮,首付能解决了,月供也能解决了,收入不足的问题就解决了。交易量上来了,楼市的信心就有了。这就是基本逻辑。但它背后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楼市需求端的 “断层”。

**过去,之所以不需要出这类 “一人购房全家帮” 的政策,就是在于,需求端实在太强大了。**不管是高收入人群住房消费升级、配置资产,还是中等收入人群(刚需、换房)买房,或者是投资客炒房(一般会 “加杠杆”),需求端有不竭的动力。购买力在跑步进入楼市。即便是刚需、换房的人群,也被房价快速上涨的景象、轰轰烈烈的买房大军裹挟着进场了。

总之,过去消化高房价、高价盘,根本就不是事儿。

也就是说,房价再怎么上涨,不管有多少高价盘,购买力基本上都能承包。**这也让业内和政府有一种错觉,民间真的很富裕。**但现在今非昔比:高收入人群,总资产里房产配置满满的,从多数二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创新高来看,富裕阶层开始 “高位套现、获利离场”。

富裕阶层的资金不再支撑楼市了,金融机构也不再给投资客提供多余的杠杆了,**单单凭借中产换房、刚需上车,怎么能支撑得起高房价呢?**于是,就有 “一人购房全家帮” 的政策设计。

目前,楼市的主要矛盾有 3 个。

一是,被杠杆、全民买房、炒房托起来的房价,悬在历史最高位上。在 “稳地价、稳房价” 的楼市主题下,房价还不能快速下跌。所以,就形成了高房价与居民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

**二是,稳增长、稳就业、稳财政,必须要保持楼市销售体量在高位。**但是,房价不涨了,甚至预期房价下跌,就会制约大家去买房,甚至刚需也不去买房,预期房价下跌与稳定楼市存在矛盾。

**三是,要保持楼市体量稳定,就必须要恢复购买力。**在高房价背景下,这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恢复房价上涨预期,二是恢复杠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的战略已经恒定,不可能再次对楼市妥协。习惯性地靠旧模式救楼市,与管理层要求探索新模式之间存在矛盾。

**在这 “三个主要矛盾” 的框架下,所有的政策只能是腾挪,希望实现的场景是:不会指望楼市支撑稳增长,但楼市也不能下滑的太快,不要对经济形成明显的拖累,这就是当下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一框架下,我们再来看待 “一人购房全家帮”,就再清楚不过了。

“一人购房全家帮” 购房政策的目的是:直系亲属被允许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共同还款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购房人购房压力。难道以前年轻人购房出现还款困难的时候,家里人就不帮忙吗?答案是肯定会帮忙的啊!否则怎会有 “一套房掏空六个钱包” 的说法呢?

难道说 “一人购房全家帮” 购房政策只是把过去的 “暗帮” 变成了 “明帮” 吗?表面看起来是这样,但背后的法律、经济等逻辑可不是这么简单!

一、法律逻辑:

**过去的 “暗帮”,一旦购房人出现还款困难、家人也无钱帮忙还款的时候,最多就是购房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现在“明帮”,购房者的家人成为法定意义的“共同还款人”,出现上述都无钱还款的情况,应该是购房人和所有的“共同还款人” 都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成为 “失信被执行人” 的后果可以自行百度。

二、经济逻辑:

购房者付完首付,可以在银行抵押进行 “房贷”;一旦购房者不能按时还款,银行会拍卖相关房产,回收资金;这在过去是很正常的逻辑。但现在为什么要“一人购房全家帮” 呢?原因很简单:银行不要房子,只想收回本息!

银行现在为什么不要房子了呢?

1、二手房流通性太差:

现在二手房挂牌交易的太多了,成交率非常低,也就是说二手房很可能卖不出去,无法收回本息!怎么办呢?让购房者的家人站到明处来,这些人即便没有存款了,还是可能有房产、车辆的吧?这样银行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就接近 100% 了。

2、房价问题,资金缩水:

以前房价逐年上涨,二手房的成交价格足以弥补未收回的本息。现在呢?房价稳中有降,并且有垮掉的可能性。一旦未来出现房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即便能够卖掉这些违约的二手房,大概率是收不回本息了。

知乎用户 糖果三层 发表

现在各种政策都大力支持了完事。而且作为一个家人能套钱出来付房贷受益者家属,我也不应该反对这个政策。

用屁股思考真是太爽啦…… 又快又好!

不会还有人全家没有公积金吧,不会吧?

这么干大概把公积金账户里各种余额都给清了,某个程度上可以盘活沉淀的公积金,把最后一滴榨干。最不济也让人可以把公积金置换成现金。

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真是这个吗?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用亲戚关系来绑架直系亲属

但 90-00 后祖辈能有公积金的也不是一般人

需要动公积金???

知乎用户 Matse 发表

这算有些作用,毕竟很多家庭以前只能提一个人的公积金,另一半的公积金就躺在那里。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地方政府已经在非常迫切地扶持房地产,这招不行就会换另一招,直到行为止。

接下来两点要注意。一是什么时候不再提房住不炒或者把这个词往后放;二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棚改。

那时候房价就要重新上涨了

哦,忘了说一句,这只限于一二线大城市,中小城市还是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风之号角​ 发表

资本和房地产变着花样坑人开启了………..

这几年建了那么多房子卖不出去,地方政府都快没钱了,房地产耍赖躺平了,全国几百万房奴哭得死去活来的……….

那么多法拍房纷纷在各个城市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悲剧………..

于是乎,一场 “一人购房全家帮” 丑陋的大剧粉墨登场了…..

继续坑人啊!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身为成年人,我深知不能啃老。

没地方住怎么办?

灵活住房啊!

租!

那么多闲置房呢,帮他们去去库存。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童颜 发表

都用公积金买房了,应该不是底层人民了吧?

知乎用户 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发表

山西吕梁临县万安坪村张绳庆控制宗族几十年,祸害了我家三代人。张绳庆儿子张棋标在临县一中读高二时替当时高三的学生顺利考入了统招大学,获利几万元。

第一部分:张绳庆废长立幼,通过张文平控制其众兄弟。 被张绳庆宗族撂倒人员:(1)吕梁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张进平(张文平大哥):被张文平喜连夫妇下药:乙肝。肝硬化,全身浮肿。(2)吕梁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郝秀林(张文平母亲):被张文平下药,死亡(3)吕梁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张锋(张文平大侄子):被张文平张艳军父子下药,被下跟郝秀林一样的药。(4)吕梁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张峰锋(张文平的二侄子):被张艳军小艳夫妇下药,肾切除。(5)吕梁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张秋平(张文平六弟):张文平宗族势力雇凶杀人,雇佣吸毒人员,制造交通事故致其死亡。(6)吕梁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张来平(张文平三弟):家族不容,被逼自杀!!! 系列案件精准巧合!!!!!!

第二部分:本人通过非法手段帮助临县万安坪村张媛媛获取北京户口,从中获利数万元。引发张绳庆宗族不满并实施了连环下药案!! 如下:2014 年国庆吕梁临县万安坪村郝秀林老人住上了大孙子给装修好的窑洞。(引子)2014 年 10 月底郝秀林老人突然爆瘦,皮包骨头。拉不出,尿不出来(被下药后体内相当于白细胞高所致)。卧床不起。张春平,张艳军等借机电召在外地打工的张文平二侄子让其回临县看望奶奶郝秀林。2014 年 11 月 8 日,张艳军夫妇叫二侄子在家吃饭,借机饭中下药。张春平陪同,共 4 人在现场。(后果)2014 年 11 月 21 日郝秀林老人死亡。2015 年 1 月初,二侄子在外地做了肾切除手术。(又)2015 年 2 月 14 日晚张艳军夫妇叫从外地回来的张文平大侄子在家吃晚饭,饭后大侄子胸口砰砰跳的厉害,口喊有人要杀我一路向南跑去。2 月 16 日上午大侄子在张文平家吃了面后又发疯的到处乱跑。后张艳军等人开车把大侄子送外地。2 月 17 日大侄子去医院尿检是:相当于白细胞 5.7H/HP(参考值 0-1.9)。这一项导致拉不出,尿不出(目的是让大孙子跟郝秀林老人一个死法)。(特别声明,以上公开的事实,发帖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的北京人张媛媛三宗罪:1 张媛媛年龄造假。2,张媛媛非法获取北京户口。3,张媛媛,河南人曾新是万安坪村张文平宗族连环下药案,交通肇事案的核心参与者,知情者。

第三部分:江湖上是如何贩酶的!!!

实战案例:吕梁临县 万安坪村张文平下的药是如何废掉张进平的肝的

张文平给张进平下的药同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乙肝。张文平下的药致使张进平得了乙肝。张文平下药传播乙肝。

2:血清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逐步升高。这是张文平下的药致使张进平肝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不断的升高。这可以确保张进平的肝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被废掉。相当于在张进平的肝上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时间一到肝就被废掉了。这就是张文平宗族宣扬的 “贩酶”。

3:超声波检测报告单:出现肝囊肿。距离最近的一次超声波检测报告单显示:肝正常。没有出现肝囊肿。

4:被下药人自己的体感:累。浑身没有力气。张文平下的药针对肝的,肝受累了,受害人表现出来就是浑身没劲。累。

如果一次检测同时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就可以断定受害人被人下药了。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现在列出以上几种情况每种情况的应对措施:

第一种情况:乙肝。针对乙肝只能是预防。让肝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可以很好的对付乙肝。方法有接种乙肝疫苗。护肝是关键。

第二种情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药物作用下不断升高。应对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及早发现及早降酶。关键在早。越早越好。因为是药物所致的酶升高,所以要果断降酶。第三种情况:出现肝囊肿。应对这种情况就是每年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听医生的治疗指导。

第四种情况:肝受累。容易犯困睡觉。应对办法就是休息再休息。多睡觉。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干重体力活。

以上就是对张进平被下肝药后的具体情况说明。至少可以为警方在处理类似案件方面提供最直接的医学病理材料证据。为警方并案,破案提供第一手的医学证据。受害人张锋锋肾刚切除,宗族成员张候楞,张春平就打电话给受害人,邀约其一起贩 “酶”!

张绳庆宗族人多势众,耳目众多,众口一词。严重误导和欺骗了受害人家属和调查人员!呼吁临县扫黑办公开调查内容!!!进入身体的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呼吁相关部门开棺验尸,寻找直接的证据。

以上系列案件是典型的老大立不起来,家门不幸。 万安坪村的老二张文平对父母兄弟下手是所有祸乱的根源!!!万安坪村张绳庆宗族策划系列案件的本质是:挟尸要价。挟张进平的尸,跟其子要个好价钱。万安坪村张绳庆宗族妙计安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知乎用户 看好你的东西 发表

一人购房全家崩

知乎用户 贪吃蛇 发表

有点蚌埠住了,原来他们知道大家不买房是因为买不起而不是不想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们能动用的手段越来越少了,意味着我们离胜利越来越近了。

知乎用户 怀瑾握瑜 发表

要我买房也可以,给我一个理由?

如果没有理由,却让我买房,那我不是笨是傻。

知乎用户 mtdl1985 发表

油渣再榨一次

知乎用户 天天天蓝 发表

看中了这个池子里的水,而且也琢磨透了人心,政研室那帮人不是吃白饭的,而且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推广这一政策。

谁的公积金账户有大把闲钱?肯定是体制内 45 岁以上的人,公积金账户里平均躺了几十万,都等着退休一次性取出来呢。这群人有个特点,子女很多都不在身边或者不在体制内,而且大多数都是正要婚育或者已婚已育需要更换更大的房子需求,现在你告诉这些子女可以用父母的公积金买房子,那子女该怎么办不言而喻。

算是个阳谋,你不想花钱,当地房子卖不动,子女还有换房换着买房需求,就逼你子女找你要钱,崽卖爷田心不疼,子女的想着父母的钱不花白不花,现在主动花了,总比以后等父母退休了要现金容易。

目前还没推广到东北,那天在办公室我也和几个叔叔阿姨辈的同事讨论这事,他们都等着退休的时候一次提出来然后弄个理财基金或者出去玩玩实现年轻时候的愿望,但是这事一出公积金怕是又得贡献给子女买房了,一个孩子的还好给了就是给了,两个孩子给他用公积金买了,另一个孩子父母就得掏钱再买一个。

挺好的政策,算是燃烧公积金最后一丝能量吧,不过我还是认为等着不买最好,商贷早晚会低于公积金,公积金也必将成为一个新负担,一切都是还过去的债罢了。

知乎用户 鸿雁复北翔​ 发表

十个领导九个装,一个微博被曝光

十个房奴九个慌,一个还贷全家帮

知乎用户 何书尽 发表

这不就是公积金版的接力贷 / 合力贷嘛,都属于特色版次贷。原本购房者本人不具备购房资质或者能获批的贷款金额过低,通过以家庭为单位打包的方式,让家里最有资质的个人或夫妻双方作为主贷,贷出最大的款项后再让全家 n 个钱包集体帮忙还贷。影响的话倒是不大,毕竟能用公积金贷款的,总归还是资质稍好一些的,相信他们即使买到烂尾楼大概也不会断供的。

知乎用户 西瓜气泡美式 发表

这些地方都不能去 [大笑]

知乎用户 黑格尔​ 发表

第一个生育高峰(每年 2800 左右)出生的人员,马上可以因退休的原因,全额领取公积金了。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知乎用户 行政法蔡律师​ 发表

* 改不了吃

知乎用户 zldldd 发表

56 个民族是一家

一人购房全国帮

知乎用户 王廷​ 发表

房地产回归合理都大势所趋了,这种小策略几无影响?下面有数据为证。

而且我国一直都是 “一人购房全家帮”,难道大家忘记了吗?

而且公积金这种本来就是少数人拥有的,数据显示 2020 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 365.38 万个,实缴职工 15327.70 万人,但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 8.8 亿,也就是说拥有公积金的劳动年龄人口只占不到 20% 的比例,大部分劳动年龄人口没有公积金。

但是,这些没有公积金家庭才是中国房地产的大盘,才是支撑房地产的最大支柱,而他们买房基本上一人买房几代人帮,这不是常识吗?即便是有公积金的,还真的一个公积金账户买一套房?还不是一家人帮着买啊。

分享几个最新数据:

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人断章取义忽悠了,重复被忽悠,比如下面这种,非常恶劣,很多小白都分不清以为是官方论调,他们假借 “人民日报”“有关部门” 的名义进行造谣。

现在的地产商 / 房地产营销 / 中介 / 房地产自媒体恶意炒作房地产假新闻、制造社会恐慌,比当初的教培还要恶劣。

中国房地产泡沫如此,之所以偏离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利益集团无序发展是重要原因,一有风吹草动房地产利益链就煽风点火、制造恐慌。

关于房地产,没有新东西可以讲的,基本上都讲完了,最多是根据最新的基本面数据梳理一下。

关于房地产,翻翻历史文章就一清二楚了,尤其是 21 年那篇最新万字文章,何时买房的最终逻辑详见文章——《最佳购房机会在何时?500 字道尽购房的终极逻辑!》。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花边新闻看看就好啦。

**人口最核心基本盘下,任何违背大势的行为都是螳臂当车!大家千万不要被外界纷乱的小新闻和假现象所扰,盯住核心基本盘就够了。**下图为七普后修正数据,现有数据估算 22 年出生人口约 950 万。

421 家庭结构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后浪应该烦扰的将不是没房子,而是房子太多了(财产税方面的压力)和父辈养老问题。

论系统性分析我国房地产走势,想必全完没有比我更全面的了,我的理论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国内外大环境、经济转型升级等等。

让你们看看什么要预测?什么叫先见之明?什么叫认知碾压?记住:预测不同于猜测,需要有理有据、逻辑完备,很多人把信口开河当作预测。

强调:1.5 万字的长文就不粘贴了,请大家阅读以下第一、二篇文章!

站在 2019 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房价真的已经到顶了吗?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中国的房价何时是个头?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五年内,房价有没有可能降到十年前的价格呢?534 赞同 · 111 评论回答 534 赞同 · 111 评论回答 592 赞同 · 117 评论回答 599 赞同 · 118 评论回答 602 赞同 · 118 评论回答 605 赞同 · 118 评论回答 688 赞同 · 129 评论回答 690 赞同 · 129 评论回答 700 赞同 · 130 评论回答 704 赞同 · 132 评论回答 704 赞同 · 133 评论回答

最高效也是最准确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就是永远盯住主要矛盾。

大部分人容易迷惑是因为分不清主次,容易把次要因素当成影响全局的主要原因,比如江河从高向低处流动,但是有人会因为一次局部河段涡流就认为河水是向上流动。

这种在房地产领域比比皆是,不看人口、城镇化、经济转型升级迫切性,然后因为一点小消息就喊房价要涨。

【融创、恒大等的遗憾】

孙宏斌等人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花 10 元钱咨询我关于中国房地产的事情。10 元钱也许就可以帮他们省 1000 亿吧。

强如项羽,没有范增也只能命陨乌江;起点低如刘邦,有张良辅助也可以一飞冲天。

2020 年初的这篇文章有很多金句,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现在更加熠熠生辉!

两条主线理清楚,首先是现实情况:**房屋绝对价格、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居民负债率等是不是合理。**历史文章已经阐述,这些指标偏离正常价值曲线挺远的。

另一个就是可以窥探未来发展趋势是指标:最核心出生人口(供需关系核心)、城镇化、经济转型升级、化解土地财政困境、空置率等。

最核心的出生人口无需多言,我从 18 年强调到现在,现实情况人口也和我此前分析一致。

城镇化呢?已经到顶了,后续城镇化会随着人口自然更迭(农老龄人口去世)而被动上升。

一个社会,理性的声音很重要,不要做沉默者。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过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影响他们的身边人,如此循环,就会产生磅礴的理性力量,就可以战胜非理性,不要等悲剧发生才冷静,那就晚了!

我们都可以作为理性力量发生源,我从 18 年开始慢慢影响了,现在也影响了一批人,大家加油。

再次劝诫大家(跟着国家的意志走,关注实体经济,关注产业升级,别再炒房了):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对,是的,他们什么都知道,

但是他们就是瞎。

现在他们在告诉你,我们不止什么都知道,

我们还不瞎,我们都是装的。

你气不,你打我啊。

这个样子的感觉。

知乎用户 初语 发表

@蓝色龙骑兵

呵呵,小战狼说不过就拉黑是吧?

按你的话说,多印 7 万亿,彻底让老百姓手里存的钱都变成废纸是吧 [好奇]

人家美国人不爱存钱,而且可以吸全球的血,所以可以随便印钱。中国一个又穷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有存钱的习惯,也敢学美国?

按你的逻辑,干脆一人发一个亿,直接拿纸币擦屁股算了。

知乎用户 梦幻泡影 发表

实话实说,

现在出台的所有刺激消费的政策,

别管是刺激买房的,

还是刺激买别的什么东西的,

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只会,也只敢,想尽办法薅底层百姓的羊毛!!

别的不说,

稍微查一查投资移民和双重国籍,

控制一下富人资产转移的规模,

稍微开整一点儿遗产税,

顶你们薅多少底层百姓的羊毛啊!!

有家银行每年都会出一份中国财富阶层的白皮书,

上面列举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中国最富的那批人转移出去的财产数目总数,

和中国一整年的 GDP 数字对比一下,

好奇妙哦~!

有人经常说韩国被财阀控制,

因为像三星这样的大企业自己就占国家 GDP 的百分之多少,

你以为中国的………..

(保险起见,我明天一早会把这个答案删光,我胆小…..)

知乎用户 徐二浪 发表

请大家多多关照支柱产业

知乎用户 Ocean2 发表

广东潮州,广东珠海,啧啧啧啧

知乎用户 豌豆射手 发表

从字面上理解措施的话,我并不反对提高额度这个措施。

房住不炒都提出来了,房价高至少从口头上已经成为了全民共识了。什么面积、豪宅、税费、贷款、年限,反正就是乱七八糟的的各项规定,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房价高的现实。

什么节衣缩食上个老破小结果按豪宅征税,房子动不动三四百万结果贷款最多五六十万的事,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出现过,但之后不应该出现。

但是,发现问题之后,应该要解决问题,即使不解决也不应该加大问题。

知乎用户 wsndy 发表

越南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乎用户 我老婆雪雪​ 发表

商品房滞销,导致了土地滞销,目前已经不是 “因城施策”,而是 “一城一策”。

需求不足,预期降低,楼市不振。

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效用,已经跌到了负值。

这是自 1992 年起始至今,30 年来所未有的情况。

最终这些,都会传导到地方的财政收入上。

面包卖不出去了,面粉还会好卖么?

所以,最近的各种新闻才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认知。各地政府也是很努力了。

如果人口还是继续流出,土地收入还是上不来,会怎么样?

山西忻州市河曲县人口 12.35 万,是全省两个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县之一。
日前,微信公号 “忻州改革” 刊发来自河曲县委改革办的消息称,目前河曲县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消息称,河曲县大刀阔斧改革,将 36 个党政机构精简为 22 个、135 名领导职数精简为 114 名;将 186 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 40 个、1964 名事业编制核减为 659 名,“大部制” 目标基本实现。
改革中,有 903 名事业人员超编。河曲县委改革办介绍,对超编人员,采取到对口党政部门跟班学习锻炼、担任村(社区)“两委” 主干和综治网格员等多种方式,重新调整配备,优化了人员结构,强化了工作力量。

真的有所谓的铁饭碗么?相对铁一点而已。1964 名事业编制核减为 659 名,优化了三分之二。

对公司来说也好,对体制内来说也一样,降本增效,没钱了一样要组织优化。

楼市到底有多惨,我们来看看最新数据。

中指院数据显示,1~8 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 477.6 亿元,同比下降 46.2%;百强房企拿地规模同比下降 53.3%。8 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 1.6 万元 / 平方米,环比下跌 0.01%;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为 69 个,较 7 月增加 22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 39 个。

销售额度,同比下降将近 5 成,自己没饭吃了,买地也就少了,同样拿地规模下降超过 5 成。

2022 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收入为 2.36 万亿,同比大幅下降 31.4%。

每年,政府都是要做预算的,这部分的财政缺口,怎么去弥补?

公积金政策,是地方政府可以有权动手的最直接的工具,毕竟银行贷款利率什么的,不是地方政府能碰的,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跟进。

知乎用户 俨哥谈管理 发表

老一辈真的会被现在这 “盛况” 气死!

血白流了

知乎用户 非经济发酵剂​ 发表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房地产可以继续续命

算了,我还是躺平吧

知乎用户 野水​ 发表

说得好像以前不是一人买房全家帮一样!

知乎用户 呵呵呵呵何 发表

韭菜生长太慢,不够用了,就把老了的韭菜和还没生长发育好的韭菜都割了放案板上。

知乎用户 阿雅 发表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用房地产压榨最后一点油

知乎用户 壬辰之露 发表

看得我 生理性反胃

知乎用户 我很废我知道 发表

看着这些城市,一个都不能去,过些年这些城市将会是财产破产最快的城市

知乎用户 知乎儿 发表

杜绝恶意不还贷的好举措,点赞

这样理解对吗

知乎用户 boya 发表

以前的三代人的腰包都不够用了,现在好了,一人购房全家帮,如果家里有 10 几口人,还真能缓解还贷压力。

所以该生三胎的还是要生。

知乎用户 Andy​ 发表

对房地产公司自然是好事,就是家庭矛盾就少不了了,多少兄弟姐妹隔阂啦

知乎用户 黑漆漆 发表

说明什么呢?说明房地产真的需要救命了。

“一人购房全家帮” 是什么?花掉全家过去的储蓄、透支全家未来的薪酬去为房地产买单。

至于说房地产的未来在何方?

房地产的未来是在于作为消费品存在,而不是作为炒作品。这一波搞得各行各业向房地产让步,各行业肯定对房地产行业警醒。

也许未来还会有局部房价过高得情况,但为了一个房子要了一个小家 30 年未来的普遍现象肯定会逐步减少,毕竟,中国还是在进步,不是么?

知乎用户 倾风望月 发表

终极手段是公积金按工资比例 90% 缴纳,不得提现。

知乎用户 genius52 发表

原来断带是给贷款的夫妻双方服红码上真信,现在断带就给你全家老小服红码上真信,现代版连坐大法,什么人想出来的绝户计?真牛

知乎用户 天空之城就是我 发表

影响不大,父母辈有公积金的家庭你觉得会缺房子吗?

这种行情下,人家有余钱,大概率也不会把钱投到房产上。

现在还买不起房的家庭,父母辈基本上是存款都没多少的(比如说我的父母),更别说公积金了。

知乎用户 令狐小怂 发表

一个人快被掐死了,所有人都出来想办法,就是没人说把掐死人的手拿开

知乎用户 Artorias 发表

作为家里有公务员老人拿着退休金的人,支持这个政策,希望大家多多买房。

知乎用户 一直减肥的胖子 发表

在这辈年轻人变老之前,提前把你的养老金安排个去处,这不比被坏人骗走了强~是吧(啊哈哈

一套组合拳下来把人民的资产积累全部掏空,然后大佬的钱还是大佬的钱,为了防止人民没钱造成的消费力影响,为了可以竭泽而渔,为了让大家都有钱可以消费,xx 决定!成 为 偶 像 !

以后的地区发展分为 /- 发展中城市 / 发达城市 / 落后城市,房产收入将成为发达城市的稳定收入,从而激励各个城市的建设者欣欣向荣,

想的很好,但是没考虑到一件事,总会有人贪的,贪一点,整个系统都会从原本的活水源源不断,变成战火连连。

我受够了,关于一个唱白脸的,和底下一帮唱黑脸的做法,您换个演出形式吧,求求了,你这么割来割去的,整的我个自认为爱国到有点魔怔的 b 都开始感到不对劲了。

知乎用户 伪人 发表

我们的越南是有多么的产业空心化

只能通过房地产拉动经济

我们的越南是有多少官员只会这一招

用房地产拉动当地经济

除此之外越南官员是不是只学会在办公室喝茶啊

知乎用户 soul 发表

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一套房,透支全家半辈子的购房能力,这不叫合理,叫疯了

知乎用户 赵文 发表

说白了,吸血的范围扩大了呗

知乎用户 林林​ 发表

当初一个个的嚷嚷着要买房

现在给你们这么大优惠都抓紧啊

退一万步讲就是买到烂尾楼怕什么

难道就不能为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真是一点牛马的觉悟都没有

知乎用户 小意思 发表

还没彻底急眼,我想看看他彻底急眼什么样,不急,跟他耍耍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这类问题特别多啊,是想让大家关注房地产利好来带动房地产吗?感觉难啊

同样的问题懒得答了,直接上前一个问题的链接了

重庆公积金最高可贷 120 万元,多子女家庭二套房最低首付降为 25%,将产生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按照这套扒皮三尺的做法,你以为贷款上车就完事了?等到榨无可榨的时候,房产税就该来了,口号都想好了,学习西方房产先进理念!

那个时候房价下跌不下跌都是次要的,土拍金各种税收已到账,跌了亏的也是你们的钱,但是房租肯定暴涨,实在无力买房的或者善意恶意不买房的也逃不了那一刀!

这才是最需要担心的问题,光买房其实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知乎用户 银河舰队司令官 发表

群众不体谅国家的难处啊!

知乎用户 我们大家都有病 发表

在重庆买五险都犯法,别提一金了,我都没有一金,我家别的人有多大可能有公积金呢?

知乎用户 高 ping 战士 发表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知乎用户 安然 发表

原来他们知道群众买不起房子啊

知乎用户 杨康 发表

台海局势,

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上海封、三亚封、天津封、成都封),

互联网和行业铁拳,

滴滴重罚,

教育领域铁拳,

土地财政崩盘,

河南村镇银行和烂尾楼,

现在你告诉我,

可以全家来买房了。

知乎用户 风一样的飞子 发表

招商引资多麻烦啊,这些企业要地要优惠要政策的的,引进来还不一定赚钱,屁事还一大堆,哪有卖地来的实在。

知乎用户 中县 发表

黔驴技穷

下一步,就是被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什么时候实行子孙十八贷啊

知乎用户 阿德里安有点甜 发表

来啊,谁买谁孙砸

知乎用户 半仙儿咩 发表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期间,眼睁睁地看着从两个钱包供房变成四个钱包供房。现在,又要变成六个钱包供房了。如此恐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孩子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先把他们以后的购房贷款给贷出来,这样就不怕孩子们以后躺平了… 不给他机会躺平!完美处理现在越来越多的躺平一族,什么?孩子不还?那没办法,老家伙们干到 98 岁给孩子还,谁让你给孩子贷款贷出来的?干不动?你就不怕影响孩子的孩子?

知乎用户 不要走动我买几个橘子 发表

说明房地产泡沫要破灭了,找不到足够的接盘侠了,一个人都接不了盘了,要全家一起上贷款接盘了。再搞下去成了永续贷了,子子孙孙一直把贷款还下去,无穷尽矣!

问题是我们的房地产造成了严重的债务问题,我们的基础货币只有 30 万亿,主要是外汇占款和酸辣粉麻辣粉,而广义货币 M2 已经 240 多万亿了,货币乘数已经是八了,快到极限了,全国居民的债务已经超过 200 万亿了,债务泡沫很难再继续持续下去了。银行的准备金率也已经是八了,也很难再释放大量的债务货币了。综上所述,方方面面都快到极限了,老百姓的杠杆已经加不动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趁着还有一些闪转腾挪的空间,应该参考一下日本在房地产泡沫崩盘之后的经验和教训了,如果房地产硬着陆,则债务大量暴雷,全社会自动紧缩,金融系统会出现大量坏账,居民会压缩消费节衣缩食,企业没有利润,内销企业压缩投资和裁员,导致失业问题严重,老百姓没有足够就业,消费意愿只能更低。国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只能通过财政资金进行基建,但是效果不大,最后就只有依赖于出口。也就说参考日本的经验教训,未来我们只有愈来愈依赖于出口,日本的出口在九十年代一直不错,海外投资也收益颇丰,所以保持住了日本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没有下降,维持住了人均 GDP3 万美刀,如果我们未来想要维持住生活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必须要维持住出口,为了维持出口,就必须有一个和平友好的外界环境,那么…

知乎用户 大王 发表

除了难了很久的天津,都是以三四线为主。

回看三个月前,这类政策刚出的时候,大家对我的观点还是很激动的。

6 月 3 日珠海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此举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现在看看珠海统计局自己的数据

六月份起了一些效果,7 月份就回去了。

八月份开始,随着去年数字的下降,这个图应该能稳住吧?

知乎用户 金圣 发表

黄安在台湾时候反大陆,来大陆挣钱买房;

司马南在中国挣钱,在美国买房;

董卿在中国挣钱,在美国买房

贪官们在中国割韭菜,家人跑美国买房;

我们生活在国内,全家人帮忙买房。

知乎用户 shanon 发表

知乎用户 M28 星云星主 发表

有公积金的人是哪些人?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外企,500 强,部分福利待遇比较好的民营大企业的员工。

农民工、个体户、私企员工,在温饱线挣扎的普通底层,这个政策跟他们有关系吗?

还不是在给富人发福利,让他们以家人的名义再屯房!

屯到最后可以一周七天每天都住不同的房子吗?

屯到最后房子总不能放在那里,还是要升值或者出租获得被动收入才不亏!

关键是普通底层买得起吗?以后也会越来越租不起!

最后崩的是什么?

是这个国家所有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崩塌!

既得利益者会革自己的命?不可能的!不是病入膏肓又怎会刮骨疗毒!

看吧,就算出台了房产税最后还是会变成穷人税,因为穷人多,基数大!

知乎用户 山山得酒​ 发表

一人购房薅全家。

知乎用户 LzhX 发表

各单位缴纳公积金人数占比如图,

但我更想知道的是,按单位性质区分的缴纳总金额占比,及人均数据。

知乎用户 天线宝宝烤面包 发表

这帮人除了折腾房子已经没别的办法了,涸泽而渔,卸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

知乎用户 张呵呵 发表

炒饭国策

知乎用户 混沌 发表

普通人,工资低,没钱买房。

现在就算出了可以公积金 (一人购房全家帮) 买房政策,对我而言,一点用都没有。

父母农民,连公积金都没有,也就自己刚上班才有公积金、医保、社保。

所以啊,这政策还是给有钱人用吧!贫穷老百姓用不上。

知乎用户 仰望 发表

其实没啥区别,早就是六个钱包了。

知乎用户 北腿王 发表

是不是对过去那一辈人里能有公积金的部分有什么误解?

老一辈有公积金的是什么家庭呀?我不知道啊,我没见过呀。

知乎用户 兴言覃​ 发表

一人购房全家帮,一楼烂尾全家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政策,当然对房地产行业也是有益无害的,即活跃了市场经济,又带动了行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当地产市场和人民购房的单一性。

近两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滑,同时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株连。国家的税收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下降,住房的刚需也不是那么迫在眉睫了。

购房公积金实施 “一人购房全家帮”,增加了住房公积金的活力,让住房公积金物尽其用。这样也能让房地产行业进行有力的反弹,这项举措可以说是救市的一种体现,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影响也是好的。

知乎用户 栖子樾​ 发表

抓紧卖房子,这是我想到的

知乎用户 周正非 发表

泡沫自知夕阳晚,黔驴技穷枉奋蹄!

知乎用户 青竹山俗 发表

应该改成一人购房拖全家下水,就怕你一个人断贷,拉着你全家加娘家

知乎用户 大大大夭兽 发表

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感觉政策随时随地会变,一个官员一个政策,一拍脑袋又一个政策,权利没有监督,公家的钱没有监督,加上人性的利己性,真的很难想象会走向何方

知乎用户 臦芔 发表

越是这样,越说明房势已去,

在这个时候谁接盘谁就等着被套牢吧。

当然位置好,刚需的,有钱的除外,这个是永远的前提。

因为房地产作为一个商品已经脱离了流动性。

房地产作为投资产品已经背离了金融属性。

变现难,销售难,风险高,存在折旧率。

房地产政策一轮又一轮,

没办法呀地方政府需要钱,他们已经债台高筑,可是一时半会又离不开土地财政,怎么办,必须要搞活房地产,然后赶紧把地卖掉,至于房地产以后会不会跌,跟他们就没关系了。

所以他们就必须造势,造出一个房地产繁荣,房价还在涨的假象?

因为他们知道老百姓喜欢追涨杀跌,房价越涨越不愁卖。

可是他们最后会发现他们错了,

首先,现在的老百姓没有以前那么好忽悠了,我们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在被某些情绪所左右。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对于未来缺乏安全感。

再次,经过 3 年的口罩事情,大家已经没有钱了。

知乎用户 左史淘沙 发表

我们这公积金要在买房之前办理的才能用

知乎用户 Aoelus 发表

要是每人家三孩子,以后孩子长大了凑不齐 6 个钱包了可怎么办?保不齐以后孩子要给父母背债,生下来就身上带了贷款,长大了赚钱要先给爹妈还债,现在这些政策制定者有一种捞一票就跑路的感觉了,留下烂摊子爱咋咋地,反正我在任时捞到了就行。

知乎用户 已消失 发表

绷不住了吗?

知乎用户 Vale 发表

其实,也算好事吧。

知乎用户 青鸟 发表

知乎用户 快乐哈士奇 发表

原来之前一个钱包就能买房呀

知乎用户 XS Lee 发表

南斯拉夫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高估了高估了

知乎用户 桑条无叶土生烟​ 发表

在中国买房是为了结婚现在适婚人都不结婚了,为啥要买那么大的房子?

两室一厅,九十平队伍房子一个人住都有些太大了。

房地产商不如换条赛道,别老给小户型整公寓了。

设计点单身人住的小房子才是正途。

强化下社区的的社交,聚拢在一起的单身狗们睡不定还能成几对,这不就可以升级需求,去买大房子了么?

知乎用户 杠上桦 发表

他们开始有点急了啊

知乎用户 再见少年 发表

嘻嘻。急啦?

知乎用户 水谷雫 发表

不生育是年轻人反抗的唯一有效方式!人家生的是管理员,你生的是杂役、炮灰、电池,人还要你砸锅卖铁生三个,要不没人服侍管理员

知乎用户 淘布布 发表

这会让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银行和房地产勾结一起专坑老百姓的的力度又加大了!其目的很明确,劝你买房!

知乎用户 絮絮叨絮絮叨 发表

近期以来,各地密集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不仅多地推出公积金 “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而且不少地方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后,已可覆盖刚需购房金额。公积金支持政策成为本轮楼市宽松政策中的一大重点。

政策的出台,证明房地产已经进入下行线,政府推出强市政策,但是我认为这是无计于事,因为房地黄金三十年己经进入深水区,怎么救市,也不会有大的起色。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天津、江西赣州、河北沧州、河北秦皇岛、河北唐山、河北定州、广东潮州、广东珠海、湖南邵阳、四川资阳、云南楚雄、安徽池州、安徽马鞍山、安徽六安、安徽滁州、浙江湖州、浙江台州、宁夏吴忠、福建泉州、湖北咸宁、甘肃定西等 21 城发布了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帮助子女或直系亲属购房的政策,可简称为 “一人购房全家帮” 政策。整体上,这些城市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只有天津为新一线城市。

笔者认为: 大家都要理性购房,不要再让房地产商收割韭菜了。

知乎用户 韩金聊社会 发表

原来你们一直说了 10 几年的稳房价是这个意思啊太君,战术后仰,

知乎用户 这里是鹅城 发表

买涨不买跌,不涨了谁还买,涨价治百病。

知乎用户 呱哇说影​ 发表

大秦文明,经典套路之一:连坐法

一人犯错,全家承当。

知乎用户 心灵寄汤 发表

6 个钱包理论之前被人嘲笑,现在,该改为苦笑了!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金融机构:一个人抵债不够用,全家上

知乎用户 老余爱生活 发表

愚公移贷?????

知乎用户 感恩咸因戊大戈人 发表

太恶心了兄弟们

知乎用户 风车车 发表

好卖,就每个人分别买;

不好卖,就大家凑在一起买。

总之,要让大家一直买,

总之,就是一定要让大家一直买。

但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有些地方转型不太成功,还需要土地财政。

但让老百姓买房吧,老百姓手中也不宽裕了,没有真金白银,不敢大额超前消费。

地方政府要靠房地产转成钱花,老百姓又掏不出钱。想来想去,搞个消费券促销式的买房活动吧,这个消费券就是公积金,一家人的公积金。

如果房市还想好,一是经济大环境好转,老百姓消费需求起来;二是二孩三孩政策得到位。不然,就这些促销券,最多缓解下头痛。

知乎用户 萧煮夫 发表

一句话,想尽办法让你买房。

知乎用户 杂家弟子 发表

知乎用户 贾彪 发表

说明卖不动了,韭菜没钱接盘了,那就崩了吧,哈哈哈,实在不行,那就涨到 1000 万美金一平方米,要不就炸了好不好?

知乎用户 aqe 发表

从政策层面上看,这个政策可以极大的扩充购房者的资金来源,盘活更多的沉睡资金,可以让购房者有更加宽裕的资金来源和享受更低的房贷利息,同时也可以激活部分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状况。

从政策逻辑上看,延续 “六个钱包” 的思路,发扬中国传统亲族关系文化,让更多相关人员参与到解决和提高居住条件的 “火热运动” 中来。

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公积金账户里面的钱对于所有者来说,大多数人不会太关注剩余金额,除非要买房、装修的时候。

限于之前的政策限制,公积金账户里面的钱只能用于自己(家)买房,一旦买过以后,之后十几年或几十年应该不会再用了,沉淀起来了。

现在政策调整,可以用起来了,帮助家庭成员购房或者改善居住条件,有很大的空间了。

从房地产企业来看,政策利好,可以营造一波销售热潮,回笼更多的资金,改善企业的负债情况,环节短期到期的债务压力,避免出现债务破产,稳定房地产行业。

同时因行地产行业的广泛带动性和关联性,能够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复苏,促进经济增长,保民生保就业。

以下为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截图,在优化新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首付款比例、贷款额度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知乎用户 斑竹江南 发表

众所周知,孩子、娃娃也属于家庭的一份子。

虽然现在帮不上,但可以在以后帮啊。

比如( )( )

知乎用户 无心之士 发表

好处是有的全家集资,大不了一时困难,只是现在疫情严重,这有点耗家底,有公积金的可以用上了,公积金就只能当房费了。坏处嘛,要是后续还加上贷款还上钱,全家吃灰,成年人名下资产及微信银行卡都被冻死变卖。

知乎用户 蓝鲸​ 发表

恶心,恶心死了

知乎用户 3rrr 发表

当地领导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让雷炸在自己身上,把雷继续传给下一代。

知乎用户 弯弓射兔恰逢雨 发表

韭菜根都挖出来了

知乎用户 玩耍的石头​ 发表

以后你的工资都会没法自己决定拿不拿全部的

知乎用户 天启星移民办事处 发表

祖宗十八贷(确信)

知乎用户 王白水 发表

公积金套现的方法会多出来一种。

知乎用户 ZhiHuJake 发表

一切来源自己的判断,公积金政策肯定不是为你好 O,是为 gdp 和税收好,但你自己如何判断是自己的问题,我严肃的说,房地产市场特别萧条的时候房地产这个生意是可以赚到钱的,房地产特别繁华的时候也是可以赚到钱的,那就得动脑子啊,你用你的智慧去赚差价、去预测房地产的哪个城市哪个版块可以做,当你们大家都在说这个房地产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有些人闷声的在做抄底的或者在做出售的方式,这都是大家的预测啊。

但无论如何,千万不要以为其他的组织机构会帮助你发财。

知乎用户 天舞 发表

其实根本问题不是为了房子,是刺激消费。

越是没钱越不敢消费,不管是 “掏空 6 个钱包”,还是 “一人购房全家帮”,把年轻人没钱的焦虑传导到全家老少,无疑会让大家更加恐慌的存钱,进而更加不敢消费。

我赞同下面这位专家的建议:

“现在的年轻人太累了,有了钱,自然而然就去消费了。”

以上回答如果能帮到您,请点赞收藏。谢谢。

知乎用户 紫电青霜​ 发表

世界三大泡沫里只有越南的泡沫影响平民的生存空间

知乎用户 墨竹万代 发表

中小城市财政税收暴降。吃皇粮的人们都要发不起工资了。多卖点房子,年底绩效才有着落。

知乎用户 Fabulous 发表

这个政策还真没什么大的影响!

类似蔬菜、水果换房,鼓励村民进城购房,多生孩子多买房,体制内一套、两套、三四套的不停买。

这些已经是为了出政策而出的政策,实在是黔驴技穷了,导致笑话百出,脸都顾不上了。

公积金贷款普遍是体制内的夫妻双方共同贷款,一个人 30-40 万,两人贷款 60-80 万左右,属于超低息优惠贷款。这次一人购房全家帮,理论上就是可以加上双方父母,原本两人的贷款可以合计 6 个人贷款,理论最多可以贷款 240 万吧。按照目前二三线城市 300 万左右 100 方(实际得房 65 方左右),也就可以贷款买一套房。

但现实中是:

1、有多少人夫妻双方加双方父母六人都是有公积金的呢?这种家庭有,但不会是多数,预估一半家庭吧。

2、接着上面说,即使夫妻加上父母,一家有四人是有公积金的,现在还没买房的有多少?这种家庭别说两套房,4 套房的估计比没房的人多。

3、就算剩下的还有一小部分符合条件的,那么最终选择全家合力购买一套,还是分开购买多套,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回去选择只买一套。毕竟利息太低了,哪种划算一算便知。

4、公积金购买房屋,目前多地基本是最多两套房可以贷款。很多人估计早就不符合这条要求了。

其实现实中,公积金已经是一项不公平的政策了,仅仅服务了少数人,有违社会公平原则。这部分利用公积金拥有了多套房产的人群,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先富带动后富,而不是利用房租剥削后富者。

房住不炒,是人类生存权的最低保障之一,治标不治本的行为,都将被历史诟病批判!

知乎用户 反身初心致命遂志 发表

才 21 城?看来力度不够大。

建议加大剂量。

堵一把大的,全压上。

知乎用户 困惑 发表

我觉得要是实施在一线限购的城市的一人购房

老家的父母公积金可以帮扶

那可能效果会好一点哦

知乎用户 小小油​ 发表

就算推出朋友帮,校友帮也没用。

买不起就是买不起了,拼多多砍一刀好歹是砍完白送。

你这个砍出个首付,后面还贷压力怎么搞。

知乎用户 point 发表

为了让牛马把兜里最后那点钱掏出来,老爷们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父母贷,接力贷,子孙贷,各种各样明目的贷款都安排上,就是不考虑直接降房价,甚至还有限跌令。

土地财政这么多年这么多钱都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人这一辈子满打满算就三万来天,好不容易活这三万来天可不是用来填满老爷们的欲望的。

认清现实,抛弃幻想,早日躺平

知乎用户 挠痒痒 发表

这吃相

知乎用户 战忽局的 发表

也就是说打屎不降价呗

知乎用户 颓废人生 发表

说得好像我有公积金似的,五险一金是具有编制和有钱的事企业单位才有,即使是有钱的私企也不是大多数人都有公积金,现实是广大打螺丝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一金”,个人觉得要不要先把五险一金给落实到广大群众层面再谈政策。

呜呼!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君长风 发表

好事情。

知乎用户 夏天的寒梅 发表

房价暴涨是 2009 年 4 万亿,和 2015 年去库存,到现在也差不多到一个周期了,如果再来一波难度很大。房子跟股票一样,如果一支股票今天 10 元,明天 9 元,股民肯定不买,如果今天 1000 元,明天 1001 元,股民抢着买。房子如果没有的涨的预期,大伙就都不怎么想买,再鼓励也不想买,如果有涨的预期,即使限购、摇号也抢着买。

知乎用户 hyu jj 发表

提高工资和低息贷款很关键

知乎用户 小马 发表

啥时候 0 公摊贷款 0 利率,我肯定带头买,肯定带头三胎

知乎用户 迷糊的大西瓜 发表

其实,可以用购房代金券支付 70% 的工资,适用人群为财富金字塔下面的 80%

知乎用户 鱼香肉丝里的鱼 发表

吉林省辽源市八个月没开资了,啥时候可以把公积金取出来花呢?

知乎用户 东北键盘车神 发表

六个钱包凑首付,一人购房全家帮。这是要竭泽而渔,一网打尽啊!百姓手里的那点钱都不够他们惦记的

知乎用户 Freedom 发表

如此刺激房地产经济可以说治标不治本,只不过是海绵挤水般的吸取大众资本。

如果是刚需买房,公积金水平在社会均数以上的,本身的工资就不会太低,再加上点商业贷款,绝对能够买房。

如果公积金本身不高的,工资也不会太高,几个人的公积金加起来,可能也够买房的了,但这部分人,家庭成员都有公积金的又有多少呢。

这种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只能是短期的。根本的还是需要逐步摒弃土地经济。

和房价比

知乎用户 panda​ 发表

不是,难道以前买房的人都靠自己?

首付就已经掏空几个钱包了

还用得着现在你们说可以全家帮?

知乎用户 晒太阳的咸鱼 发表

支持,不过现在买不是时候,我等三年再买,钱放在别的方面实际保值,当年 16 年买房时我是没犹豫买了两套的,这次我也有目标。

知乎用户 章西海​ 发表

全国各地实施的 “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是好的,对房地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长期看动力不足。目前经济处在一个不稳定时期,家庭收入在后疫情时代保持一个逐步的不稳定阶段,造成支出方面会保持谨慎态势。年轻人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工作的不稳定对组建家庭产生延迟或者缓办心态,这时候对房地产需求就会没有那么迫切,会继续等待更佳的时期在进行消费,继续期盼更加有利的时候。如果预期效果没有达到,不否认会有进一步的政策继续刺激房地产消费,越来越多的博弈在消费和刺激消费间展开!

知乎用户 晨曦中的风景 发表

县城里的工作普遍没有公积金,有公积金的基本不是公务员也是国企,这些群体还缺房吗

知乎用户 鲁比克 发表

父老乡亲们,你们家还有米吗,快拿出来。

没有了吗?我借你们,慢慢还。

知乎用户 SP-two 发表

把不要脸做到极致

知乎用户 桃花飞绿水 发表

对我来说公积金是税

对某些工作来说是福利

知乎用户 世界核平 发表

整体来看,个人觉得是一个好事情,个人家庭的资金得到了有效利用,公积金账号多余的资金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投资和消费,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只能提取部分或者只能用于归还个人的公积金贷款。

当然,公积金提取方式的放宽也反映了现在家庭可支配收入变少了,需要额外的资金进行补充。

知乎用户 量子拾光 发表

当年在别的城市交的公积金能取吗?

知乎用户 文四爷 发表

连根拔起不留遗憾

知乎用户 疯狂的兔 发表

放三十年前,中青年向父母伸手要钱买房,多半是政治不正确的,那时候即使是官方,在台面上也不提倡等靠要 (至于实践那就不用说了,周公子的事那年月照样有),媒体还会讲讲国外的年轻人怎么怎么独立自主。

现在是公然在制度上提供方便,一人购房全家帮,急火攻心,从前的那些漂亮话是完全顾不得了。

知乎用户 勤棋疏画 发表

怎么不搞个购房水滴筹呢?

哈哈哈。

知乎用户 杨超 发表

好冷啊

知乎用户 张小咘 发表

有限的影响 穷的还是穷

知乎用户 待天下有变 发表

知乎用户 火焰山 发表

高情商: 一人购房全家帮

低情商: 一人购房全家贷

取之尽锱铢

真的哭死

知乎用户 九叶痕子 发表

房地产市场终于冷下来了。

那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现在鼓声停下来了。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至少都不再疯长了,预期的下跌造成了趋势翻转。

但毕竟房地产在 GDP 中占有较大份额,我国水泥、钢铁两项基础生产材料产量比国外产量总和都高,这都是房地产行业的的源头产业。由于政策叠加疫情,许多行业收入降低,房子不再是百姓最追捧的投资标的。各地地产行业低迷,房产带动产业对当地经济拉动有很大促进作用,所以各种各样的刺激地产消费政策会相继出台,包括公积金。

知乎用户 一蓑烟雨 发表

我父母珠海的社保公积金,户籍地邵阳,21 城珠海邵阳都在里面,麻了

知乎用户 不染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全家都有公积金的,真的还缺房子吗?

知乎用户 子非鱼 发表

jin 城也可以吗?

可惜我家长辈没法帮忙,至于我孩子还小着呢。

知乎用户 锦帽貂裘​ 发表

谁来帮帮我们农民工呢?

知乎用户 小旋风柴进 发表

以疫情之名来一次大通胀,房事就活了

知乎用户 睡不醒​ 发表

多造房子,多涨价,总的来说,房地产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好。

知乎用户 甲方卧底 发表

六个钱包不算全家?要旁系三代?

知乎用户 后山人 发表

赣州人路过,三生有幸在政策第一批,扯远了,原来我没有公积金

知乎用户 莫舞 发表

这就差挨家挨户送米送面送温暖了吧

知乎用户 海子的梦马​ 发表

很明显个人不接盘国家经济就不行了,各位爱国人士是时候用行动奉献下自己了

知乎用户 绿色袋 发表

原则上支持

知乎用户 牛子哥 发表

两口之家,购房已经掏空双方父母两个家庭,已经割过了,留点韭菜根吧

知乎用户 果秋痕 发表

老乡别走哈

知乎用户 徐澤廷 发表

吸一波二三线体制内父母的公积金

知乎用户 每天想飞的土狗 发表

再等等,马上买房补贴 50 万

知乎用户 欧阳小刚 发表

本质还是花父母、祖父母的钱帮子女买房,鼓励年轻人啃老。

知乎用户 反炒房联盟 发表

08 年以后房价翻一倍还能遭得住

16 年以后房价又翻一倍,那真是遭不住了

知乎用户 EarnIt 发表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开

知乎用户 中英文都叫大卫 发表

资本家都自叹不如

知乎用户 140 斤的瘦子 发表

说的好像未实施之前没有帮似的

知乎用户 小王子 发表

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掉水里

然后葫芦娃救爷爷

一个一个送的剧情

知乎用户 求知的兔子 发表

挺好的

这条政策是专门给父辈吃公家饭的人准备的

谁说不收房产税的原因是因为公务员有几套房产

你看这镰刀不就割向公务员了吗

知乎用户 岳雪 发表

房价啥时候降啥时候买,不降随便你出什么政策都与我无关!

知乎用户 王二狗 发表

一帮人整天唱衰房价,那钱投哪去,股市?期货?还是存起来?

知乎用户 垃圾人 发表

使命薅

知乎用户 张珂 发表

急了

知乎用户 mercury 发表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知乎用户 冰世尘缘 发表

之前还遮遮掩掩,和谐一下,现在都这么直接了么?

知乎用户 张三 发表

原则性啃老

知乎用户 小欧根 发表

用问题解决现在的问题,把潜在的问题留给以后的问题。

知乎用户 夏小米 发表

公积金都提光了,不想那些了。

知乎用户 逛街 DE 鲨鱼 发表

不仅泡酒菜根,还要把旁边酒菜的根一起泡了

知乎用户 变化之瞳 发表

既然要全家帮,为什么不能降房价呢?

知乎用户 知乎盐选狗都不看 发表

坚持,贯彻,落实子孙贷!打好地产致富攻坚仗!

知乎用户 远上寒山 发表

难蚌 笑嘻了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有!屁!用!

知乎用户 小老佘​ 发表

我记得也就十年前,全社会还批判啃老族呢。

知乎用户 毛宁​ 发表

涸泽而渔,要政绩要工资要奖金,以后烂不烂尾,公摊合理不合理,那是别人的事,是撞大运的事,是下一任领导的事。

对了,下一任嘛,他们可以摇号,摇号必中,暴雷先跑

知乎用户 雪友​ 发表

全国有 663 个城市。再看看这 21 个城市都是哪些,对全国范围的房地产行业没啥影响。公积金的话感觉挺像定期存款的,全家的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知乎用户 labbra 发表

还不炸,什么时候炸,我放烟花

哦不对,发明国连烟花都不让放了

知乎用户 知道的都不知道 发表

上联:江山贷有裁人出

下联:一贷更比一贷强

横批:贷贷相传

知乎用户 clannadmk 发表

股市的规律,追涨不追跌。

股市牛市了,股价上涨了,就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推动股市更加热火朝天,市值进一步提高。

熊市了,那就是争先恐后地跑,割肉都要立刻跑。都想着跑那就相互践踏,股价跌得更快,最后一起完蛋。这时候你说降低点印花税啥的,当天可能有点用,然后这点所谓的利好立刻就被淹没了。

房地产是重资产,买房都希望房价以后有上升空间,几乎不会有人可以豁达到反正我自己住,随便跌。

现在房地产信心差成这样,行业内事实上已经暴雷的房地产巨头不在少数,都是靠着政府撑着,暂时没破产而已。

房地产公司没钱了,烂尾楼的风险就很高,买现房也面临着房价大幅度下跌的风险。多少房地产企业现在打算降价出货,然后被当地政府直接禁止了。政府还想撑住高房价的那一口气,这时候买房,真的为国接盘?

南朝鲜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中国即将和南朝鲜争夺这个桂冠。以后人口大量下降是必然的,房子会在很多地方出现大量过剩,特别是三四五六线城市。买房买在哪,要好好斟酌,别二十年后那里成了鬼城。

这么多年,政府都有任务要打压房价上涨,所以出台了很多限制政策。现在哪里真还限制,各种优惠政策求着你买房。政府信息比你强多少倍,他求你买的时候,能是啥好东西?

知乎用户 悠然 发表

可怜万千英雄血 换来今朝旧乾坤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光明正大的官商勾结!想尽一切手段吸食老百姓的血汗钱,这种行为就是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最近的各种政策后真 tm 想润出去了

知乎用户 羽爱同行 发表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知乎用户 沢樹明 发表

像极了小时候服装店老板看到我妈要走时那句迫不得已的 “进货价卖你了”。

就是那种含泪血赚一倍的样子

知乎用户 燮一 发表

越这样越不买,真把底层所有的老百姓都当 sha B?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影响

知乎用户 大富 发表

抱薪救火,饮鸩止渴!就是拍脑袋也不该想出这个办法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啦!

知乎用户 我见青山多妩媚​ 发表

在这辈年轻人变老之前,提前把你的养老金安排个去处,这不比被坏人骗走了强~是吧(啊哈哈

一套组合拳下来把人民的资产积累全部掏空,然后大佬的钱还是大佬的钱,为了防止人民没钱造成的消费力影响,为了可以竭泽而渔,为了让大家都有钱可以消费,xx 决定!成 为 偶 像 !

以后的地区发展分为 /- 发展中城市 / 发达城市 / 落后城市,房产收入将成为发达城市的稳定收入,从而激励各个城市的建设者欣欣向荣,

想的很好,但是没考虑到一件事,总会有人贪的,贪一点,整个系统都会从原本的活水源源不断,变成战火连连。

我受够了,关于一个唱白脸的,和底下一帮唱黑脸的做法,您换个演出形式吧,求求了,你这么割来割去的,整的我个自认为爱国到有点魔怔的 b 都开始感到不对劲了。

知乎用户 杨雅楠 发表

他急了

知乎用户 黎野 发表

一人购房,全家帮。问题是还有多少力气帮……

从 15 年之后,中国房地产错过了最后调整的绝佳时机,再一次大水漫灌,房价飙升的道路以迅雷之不及掩耳之势水涨船高,从此房地产软着陆的机会已经基本丧失。此次一人购房全家帮,基本上是调空居民收入的最后一滴水,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公积金购房的策略,确实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中国 14 亿人,还有 2 亿人处于灵活就业的状态当中,没有公积金的群众,又应该如何购房?

同样,有公积金的,在利用公积金缓解初期的购房压力之后,更需要面对的是长期遥不可及的房贷之旅。一旦中途出现其他经济问题,例如孩子教育,父母赡养,疾病突发,将会对一个职工家庭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社会当中例如婚房彩礼等习俗的移风易俗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是当前作为个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所以眼光不要放在这样一个浅浅水池里,而是要看到遗产税之类的限制 zb 收入的一系列措施实施上。

知乎用户 横刀向天谢 发表

可不可以,我不买房,住建部直接从账户把钱划走,这样行了吧?还想怎么样?

知乎用户 达瓦里希 · 卡方 发表

总之让你吐点钱出来让老百姓减点负会死是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光想着怎么剥削老百姓不如想着怎么调整分配方式

知乎用户 买火锅也用券 发表

你一套我一套,都给爷买爆

知乎用户 lpy 的 py 发表

发挥制度优势

知乎用户 flash 发表

还得是房市,政策出的一天比一天快,生怕你们不再买房了。股市就像是后妈养的,一点好政策都不给,天天就知道跌!

知乎用户 翱翔的杰 发表

还是太温和了,不如改成不买房三代旁系不得考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绝户网。

知乎用户 高炮鬼 发表

直接奴隶制吧

知乎用户 范进中举 发表

就不买房,就不生小孩。

两千年前揭竿,今结扎。

知乎用户 莫比乌斯环 发表

再一次证明减轻人民负担,不是不能,只是不愿。

在一个 shzy 国家,把舆论矛头引导对准资本家,可笑。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