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则没有孝顺的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Vincent Miniz​ 发表

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

如果父母爱我们,我们就应该爱回父母。

如果父母不爱我们,我们也无需爱他们。

让不爱孩子的父母得到孩子的冷漠和怨恨,这是天经地义;反之,如果不爱孩子的父母得到了与爱孩子的父母一样的回馈,那对后者才是天大的不公。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要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与其德行相匹配的下场。

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孝顺这种打破公平的糟粕?

知乎用户 小农 发表

中国的孝道,表面上讲的是孝,骨子里讲的是顺,也就是服从。

知乎用户 三一折刀 发表

上学的时候曾经的 hostfamily 的女主人曾经问我关于中国文化,我提出过 “孝”。但是当我解释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孝” 的一切合理的部分都可以用 love"爱" 来解释,解释不了的部分就是糟粕中的糟粕,什么王郎卧冰这种滑天下大稽而又能流传千古的搞笑故事,我是无论如何讲不出口的,外国人会觉得是不是中国人脑子有病,虐待孩童。

另一方面,“爱” 是人类最美好的一部分,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这不就是理所应当的吗?过分强调这玩意是啥意思?

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种老掉牙的论调现在还在。事实上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也没征求你的同意啊。相反,不管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弃养婴儿都是很重的罪,而不爱父母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是犯罪。这直指父子关系或者父女关系的本质。即:

“父子或者父女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责任或者义务,而不是权利”

这一点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不懂。你把孩子生下来了你就有义务去抚养,去教育。而不是说你把孩子生下来了孩子就是你的财产,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过继这一行为)。

有意思的是,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人发现这其中的不合理并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故事。但是大家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

哪吒闹海

故事的后面为什么设计一个剔骨还父剔肉还母的故事? 因为就是直指中国父子关系的死结。凭什么我生下来就是欠你的?凭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孩子都是欠父母的? 哪吒闯了祸(事实上谁又能说他错呢),他的父亲非但不去了解事情原委,一味要哪吒妥协。委屈无比的哪吒只能 “剔骨还父剔肉还母”,你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 老子还你们!

这种悲剧式的结尾狠狠的抽了孝道一个耳光。父子父女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像财产那样。

1 月 24 日 补充

事实上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人性的解放过程。也是越来越尊重个体化差异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尊重人文精神的过程。

随着中国的经济繁荣,以及大众素质的提高。对个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尊重一定会是大趋势。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除非开历史倒车。

而传统的 “孝”," 三从四德 “,等等,如果不改革自身,去拥抱这个过程,那么必然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或者像京剧一样,walking dead,被束之高阁,事实上死亡(已经失去活力)但是理论上还没死透。

一月二十七号补充。

突然想起早年读鲁迅的一句话放在这里正好。

“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 “人” 的萌芽。”— 鲁迅

真正完整独立的人。是要有独立人格的,会思考,会反省。当然也要会爱他人。

知乎用户 adg9q​ 发表

#孝#

你当然会经常跟父母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有些甚至可能剑拔弩张、图穷匕见。

但是这跟你要不要孝顺父母没有关系。

孝顺讲的是努力方向,冲不冲突是努力的客观结果。

举一个例子你立刻明白——

你要不要努力学习,跟你考没考满分有什么关系?

一百分你考了个三分,考得还没一只鸡随便啄的高,就意味着你不应该学习吗?

你跟你爹说话,没到三句就憋不住跟他吵起来了。

你孝顺了吗?

孝顺了。

因为你憋了那三句你是先憋不住,然后再吵的

你憋的这三句,就是孝与顺。

你为吵架痛苦,时常在想 “怎么才能不聊着聊着吵起来呢”。

你这痛苦,这时常的想,就是孝与顺。

“最终令父母满意的执行了父母的指令”,这只是孝顺的实践中常被期待的一种结果,并不是孝顺本身

就像考出满分是学习的一种结果,但却不是学习本身一样。

有人不服——“我问了,我爹不同意你这个定义”。

well,

那是因为你爹就不懂孝道。

孝道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孝顺的子女——子女出自天性,生下来就是天然孝顺的。

问题是出在缺少懂孝道的父母。

是父母们断了传承,满脑子 “没考一百分说明没学习” 的混账执念遮住了眼,蒙住了心,所以才一天到晚根据子女没有令自己满意的服从,而完全错误的判断子女不孝。

然后自己亲手一声一声的把 “不孝” 的钢印刻在子女心上的。

亲手毁灭了父慈子孝的关系。

其行为就和 “没让我快乐,说明你根本不爱我” 一样的愚蠢。

没让你快乐,就可以充分证明 ta 不爱你吗?

呵呵。

能吗?

这话放在这里,不服你多看几遍。

看得进去,你下半生有靠,你的子女也根本不会去问什么 “该不该孝顺 “的愚蠢问题。你甚至不必愁抱孙子。你和你的儿子女儿一样吵翻天,但 ta 们不会因此恐惧自己的子女。

你不服,那你的子女注定 “不孝”。

而且可能断子绝孙

你还要争吗?

知乎用户 扁舟子​ 发表

封建伦理体系充斥着虚伪,以 “孝道” 为代表。

把 “孝顺” 作为一种美德去渲染和鼓吹,其潜意识,就是默认 “孝顺” 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天性。

时至今日,流行的 “替父母洗脚” 作为形式上的孝道功课,仍然是这种潜意识的反映。人的脚是脏的,替别人洗脚,需要克服卫生上的本能嫌恶。

伦理道德,都强调要 “克己”,这就是封建礼教及其遗存的虚伪之处,症结在于对人性的忽视。“孝顺” 也需要逆着性子压抑自己才能做好。

~~~~~~~~~~~~~~~~~~~~~~~~~~~~~~~

其实,父母并不是那么容易当好的,是需要很多努力的。真正成功的父母,需要通过自身毕生的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博得子女发自内心的敬和爱。当子女觉得自己的父母可亲可敬,甚至为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光荣自豪,那他们自然会亲近父母,会主动倾听父母的意见,也会自觉牵挂和维护父母。这些本来就是人伦天性,何关乎道德哉?只不过,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是失败的罢了,特别是传统中国式父母。

~~~~~~~~~~~~~~~~~~~~~~~~~~~~~~

我曾经注意过:

  1. 西方电影里的亲子冲突模式,大都是子女对父母有意见,父母努力发现并纠正错误,最后通过父母一方的努力,弥合了亲子关系。
  2. 中国电影里的亲子冲突模式,大都是子女对父母有偏见,最后通过事实教育,最后发现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其实是父母,错的是自己,于是子女一方消除了偏见,弥合了亲子关系。

两种不同的模式,出发点之高下一目了然。

~~~~~~~~~~~~~~~~~~~~~~~~~~~~~~

PS: 我是作为一个有准成年孩子的父亲在表达观点。

知乎用户 lajumboo 发表

我在微博上看到。

知乎用户 猫耳朵​​ 发表

.

孝顺重点意思就是顺,不是孝。

孝 = 对长辈好。

顺 = 不管对方对不对,一律听从维护其权威。

孝顺 = 服从长辈权威,尊卑有别,而不是给你妈多买两箱牛奶的意思。

孝顺不是美德,是封建统治合法性来源。是地位排序的统治模式。

这种话语权里面,长辈和后辈,上级下级,皇帝奴才,有本质上的不同。不可改变,不可置疑,不可否认,不然就是大逆不道。

孝顺的本来意图就是愚孝,而不是所谓对老人好,否则宣传爱老人就行了还凸显尊卑差别干嘛呢?你看看那些大孝子故事就懂了,意图不在于对老人好,而在于教导人们不要质疑权威,和基督教上帝试探你的那种故事作用差不多。中外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更要脸一说。教会一样不希望别人质疑上帝,因为那就是质疑他自己。皇帝自然也一样,无君无父,是禽兽也,甚至禽兽不如。

尊卑有序就是孝顺的核心,封建帝王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你爹永远是你爹,比你地位尊。上级比下级尊贵,皇帝自然比所有人尊贵,不得挑战,不论对错必须先尊重他的统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地位区别是最重要的,不可逾越。皇帝也不是傻子,肯定捡到宝一样推行这个。江山有望千秋万代。

中国不应该再强调孝顺,而是改为孝敬父母。顺字可以休矣。

.

知乎用户 哈五高 发表

首先解释一下我对所谓的 “养育之恩” 的看法,我的观点是 “养育是责任而不是恩情”,原因如下:

1. 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2.“生孩子” 是父母的行为,该行为造成的后果就是 “出现了一个生活无法自理,并且被认为 18 岁之前都很难完全独立生活的人。”

3. 每个人与生俱来地享有人权。

如果以上的都成立,那么父母就有责任将自己的孩子抚养到 18 岁,也就能够证明我的观点 “养育是责任而不是恩情”

我对 “孝顺” 的理解分为两点,一个是 “赡养”,一个是“爱”,或者说“物质层面” 和“精神层面”,当儿女成年后,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只给钱不关心的不叫尽了孝,反之亦然**。**而 “赡养父母” 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政策,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每个人都应当遵守。但接下来我就要重点谈谈这个“爱”。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用爱去反馈父母的爱,但那也不代表应该,前面我说了 “孝顺” 包括 “赡养” 和“爱”,我们说一个人应该 “孝顺” 也就是说 TA 应该“爱父母”,但其实这在逻辑上就不可能成立,爱之所以是爱,是因为爱在本质上是无意识的,主观上不可控的,所以才 “情不自禁”,我们不能因为爱的对象不同就把某些爱贴上“是非对错”“光荣正义”“反动邪恶”“应该不应该” 的标签,因为人无法主观选择自己爱的对象,不然这就不是爱而是信仰。

信仰能够选择,爱不能,我们信仰基督教或是佛教是因为我们的选择,我们会说 “基督教符合我的价值观所以我信基督教”,“我妈妈信佛教所以我也跟她一起信佛教”,总之我们会有无数个理由去信教,可我们从来不会说“因为我应该爱她所以我爱上了她”,因为真正的爱主观上不可控,是情不自禁,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不然我还觉得全世界的美女都应该爱我呢。“因为我很聪明,她欣赏聪明人,所以她应该爱我”,“因为我很帅,她喜欢帅哥,所以她应该爱我” 这样的命题成立吗?当然不,因为爱是没有道理的,没有应该或不应该的,凭什么当对象变成了父母就理所应当地应该了呢?

要知道伴随着中国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差着 20 多年的两代人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思维方式上往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的矛盾却往往被这个崇尚 “孝顺” 的社会给推到子女头上,这时候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自己在 “孝顺” 中“爱”的部分有多少是真正发自内心,有多少是由于文化环境生活圈子舆论等多方考虑,仅仅觉得作为子女就应该信仰 “子女应该爱父母” 这个伪命题而已。

有人说骨肉之情是本能,我不否认,也不否认绝大部分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女,更不反对子女用爱去反馈父母的爱,我只想证明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没那么理所当然而已,仅凭本能就可以证明逻辑上应该吗?如果是,那异性相吸也是动物本能,我们又怎么解释同性恋?啪啪啪也是繁殖本能,我们又怎么解释避孕套?同性恋和避孕套这样如此违反本能的存在简直就太不应该了!真的是这样吗?正因为人是智慧的高级动物,我们才能够从辩证的角度去理性地看待任何事情,包括本能。我们看到美女也会产生某种本能想法,所以我们应该遵循本能?当然不,因为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人,即便我们依然保持了一些动物的本能,但这些本能也没那么理所当然地应该遵循。很多领养孤儿的人对孤儿的爱完全不少于自己的亲生骨肉,不是因为应不应该,而是情不自禁,是日久深情。

**综上所述,我已经论证了 “爱” 无法主观控制,没有应不应该,而 “孝顺” 又包含了 “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讨论“孝顺” 的应该与否自然就失去意义了;**之前我也论证了 “养育是责任而不是恩情”,所以父母与 18 岁以后的子女互不亏欠。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孝顺” 自古以来就被我们中华民族认为是种美德,我不明白的是,为何 “18 岁之后的子女孝顺父母” 是美德,而 “父母继续养育超过 18 岁的子女” 却被称作 “啃老” 呢?按照相同的逻辑,如果 “孝顺” 是子女的美德,那 “啃老” 不是也该是父母的美德吗?

最后我们再来审一下题: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则没有孝顺的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题主的问题核心是 “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看起来答案似乎有两种:“应该”和 “不应该”,但这样很容易误导别人,让选择“不应该” 的人看起来像是支持子女 “不孝顺” 的人,首先 “应该” 这个词代表逻辑关系的成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买东西应该付钱”,这就是一个表示因果逻辑关系成立的短语,因为 “买了东西” 所以“应该付钱”。

假设把问题换成 “有钱人应该捐款吗?” 我们说 “有钱人应该捐款” 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不构成因果逻辑关系,有钱人就和所有人一样有捐不捐的自由,不存在应不应该。

那么这个问题转换成精确一点的问法就是:“我们应该孝顺父母” 这个逻辑关系成立吗?

答案有两种,“成立” 和 “不成立”,我的答案只不过证明了它不成立,而不是让大家别孝顺父母。

为什么 “孝顺” 这个概念只在中国才会如此的高高在上,如此牛逼哄哄如此伟大光荣正确?说得直白一点,“子女应该对父母孝顺”本质上其实等同于那些中国或者西方曾经存在过的主流价值观:“妻子应该对丈夫孝顺”,“奴隶应该对奴隶主孝顺”,“除了皇上之外的所有人应该对皇上孝顺”,说的再直白一些,“孝顺”这个概念无非就是社会对 “子女” 这个身份赤裸裸地歧视,而在如今这个社会,歧视居然一直都被理所当然的当成是美德,也真是见了鬼了。

你自古以来就是我孩子,我生你养你供你读书,所以我对你的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你当然要听话要孝顺了。对了,如果你生在中国那最好是个男孩,听说中国女性比男性少了三千万,2017 年新生儿性别比为 1 比 0.87(《2017 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这在 144 个国家中排名第 144…… 而生孩子男女概率又几乎是一样的……

反正你自己看着办……

不知道那 3000 万由于某种未知原因而神秘消失的女孩对 “孝顺” 会是什么看法。

我为她们难过。

我也为她们庆幸。

知乎用户 EMWF Records 新号​ 发表

不用管西方怎么样,所有人际关系都应该遵循投桃报李原则。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超出部分我可以给,但你没资格要。

知乎用户 刘镇锐 发表

西方人也曾经有过孝顺的理念,但是后来全没了,为啥没了呢?——因为封建反动派被资本主义扬了……

孝顺,本质上是一种伴随血缘绑定的劳动关系,父母养育子女到成年,然后收获一个长时间的低成本劳动力——如果子女想要换工作,想要涨工资,那全得看父母的意思,你不能抗议,想要罢工跳槽的,那就更是大不孝了…… 而等到老人一死,子女分家,继续这样压迫自己的子女……

而今天,资本主义来了,资本主义告诉你,你做什么最赚钱就做什么,你要是觉得工资不够,你可以抗议,可以罢工,更可以跳槽,不管是对谁都可以…… 啥?你说这孩子是你的所以要听你的话?——那现在王法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孩子从现在开始就跟你没关系了,滚!…… 所以孝顺就没了……

而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这个答案是简单明了的,因为——子女的出生完全来自于父母单方面的决断,这种决断无论如何都是基于父母自身的自利决策,因此父母对子女不可能存在先天的恩情,而只可能存在先天的亏欠——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没去向父母讨回自己应得的一切,都已经算仁至义尽了,哪有什么资格要人 “孝顺” 呢?……

说 “父母提供了资源” 的,别忘记,父母如果不想提供资源,一开始就可以不生,这不是指责子女的理由…… 说 “不想出生的为什么不去死” 的,别忘记,出生和死亡不是逆过程,死亡的过程是痛苦的,不代表出生就是幸福的…… 一个很类似的情况是把一个人拐到大山里,要离开需要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但你能说 “被拐到大山里是幸福的” 吗?……

诚然,绝大多数子女和父母之间,是有感情的,但一些子女和父母之间有感情,不是要求所有子女都必须对父母产生相同感情的理由…… 如果有少数子女,就是和父母没有感情,那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是可以指责他们的理由……

知乎用户 于朝阳 发表

孝顺从来就不是根据人性制定的,是根据财产关系制定的。

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业文明传统浓厚的国家,普遍就不怎么讲孝顺。

而农业文明传统浓厚的国家,一般都讲孝顺,都讲家长权威。

因为农业家族的主要资产是土地。土地的继承特征,塑造了农业文明国家的家庭伦理。

中国儒家讲孝道。印度人也没学过儒家,不照样父母可以私行处死犯大错的子女。只是一个特征而已。

嫡长子继承制,父为子纲,都是为了适应这种财产关系。

儿子顺从父母,那也是大地主。

将来要继承老子的田宅资产。将来也要防止各种次子、庶子觊觎家产,要当好子孙的模范。说到底这一套是给士族豪绅阶层定的规矩。

然后底层有样学样,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道德认同与追求。

但如果没有产呢?还担心孝道观会禁锢自己?

现在农村,没有工资收入的老父老母,不被遗弃就算不错了。有些人连赡养义务都不尽了,还担心他被孝道禁锢?当然,父母为了拿子女钱腰板直一点,去给子女当免费劳动力。

即使是城市,有多少父母忙了一辈子,刚退休好不容易跳了半年广场舞,跟着中老年团去烂大街的经典旅个游,就被子女拽出了生命仅剩的舒适阶段,去当老漂,给子女当免费保姆了,又是做家务又是带孩子… 这在没有孝顺观念的外国,顾保姆、顾月嫂,那是要花钱的,是要创造 GDP 的。但在中国,几千万老漂,没有交易,没有 GDP 和税收贡献,只有子女是单方面受益方。老人干着和没孝顺观念高收入家政从业者一样的活,却没有相应的收入,还被子女嫌弃和歧视,连尊重都没给够… 对了,没孝顺观念的地方好像也没有坐月子观念,生完了就得赶紧起来干活儿,没人伺候。责任与权利,一般是天然对等的。自由多一些,保障就少一些。

当然,子女也不稀罕无法提供自己就业岗位的小城市或偏远农村的所谓房产,甚至可能还是累赘,在继承关系上弱多了。更没有古代父母的田产作为生产资料继承,进而继承父母职业。现代化社会,就是把大家族进一步原子化,分解成小家庭。普通家庭的继承关系已经名存实亡,非常薄弱。孝顺,只剩下一个约定成俗的道德约束,约束力还在加速缩小。我想 00 后老了之后,是万万做不到 60 后父母的程度了。三代之后,孝顺就会成为一个道德遐想,即使还在宣传,实际上也不会普遍存在了。

就知乎这个话题也能窥见一斑。高赞的几乎都是站子女立场的,认为孝顺,尤其是顺从,属于封建糟粕。知乎上不用问,学生最多,还是追求独立自主与个人空间的大学生做多。这就代表了下几代老人的特征了。

可毕竟知乎的学生朋友们,还处在 20 岁左右,享受着父母最后的庇荫,却又刚刚瓜熟蒂落,挣扎着脱离原生家庭的阶段,难免只看到身体尚健康,财务尚自由的父母,最后的强势,觉得自己才是受到父母禁锢的一方。

但再等几年吧。当你到了压力山大的年纪,背着一身债的时候,你就会把目光投向那两个尚有最后一丝余力的老人家。那个时候,哪还有什么必须顺从的家长,只有替自己省钱省力的冤大头… 他们可能既贴钱,也出力。六个钱包可都是这帮人啊!多少父母为小两口释放出家庭内一个人的劳动量,让她能够去工作,拥有更好的职业生涯。多少父母替小两口剩下了至少也一个人的工资,不用为家务做家庭支出… 但很多年轻人却看不到这种父母的代价,认为自己有工作、有收入,是自己能力强,还看不起为自己节省精力的父母…

当然,你下意识的不会认为让父母帮你省钱省力省时间,他们帮你带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你小两口出去愉快玩耍是不道德的。现在这代年轻人不理解父母是很自然的,因为传统意识也在这代年轻人潜意识里留有一抹余晖。农业文明的道德早就规范了这个文化意识:老人就该为子女春蚕到死丝方尽。你们会用一句话禁锢住他们:“你们还是我爸妈吗?”

身在中国的他们,也就是为了这句话,愿意把余生最后的力气用来做牛做马,虽然可能嘴上唠叨了点,但身体依然诚实的做牛做马… 而你们,大概也会为自己的孩子做牛马,但做不到他们这份上了额。你们的孩子为你们的孙子更做不到你们的份上了。毕竟 60-70 年代这一波,是中国最后经历接班制度的一代,是中国工业化前夕小农经济的最后一代,他们那老观念还太牢固,也吃过苦,不在乎临死前再吃一些。他们是真得把子女过得好不好,当做自己一生最大的荣辱。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现在的年轻人们将来老了以后,会遇到比现在的自己更加强烈的子女的不理解。每一种传统文化意识从来不是突然自发结束的,而是在这种一代一代的愈发不理解后降解消散的。其实同理心强一些,互相体谅一下,也就没有那么多文化烦躁了。莫道命运轮回到自己,才想起曾经的遗憾。毕竟我们都会老。

再过 50 年,父为子纲的孝道文化,和子为父荣的宗庭文化,会作为同一种财产继承关系的责任与权利两面,一同消失。不会再有子女的顺从,也不会再有父母的榨干式的付出。

那时候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出钱买房,会早早享受光,孩子也不指望父母那点房子和积蓄。父母不会要求孩子服从与陪伴,孩子也不会让父母为自己劳动。父母不会为子女婚姻操碎心,子女也不会被要求带着父母一起生活,照顾到死… 不再有约束,没有人指责你的孩子。他们会比现在知乎的大学生,更视父母为他物。

就像那些没有孝顺观念的国家,顺从新的家庭关系,你孩子长大后,你孩子和作为父母的你,就只是亲戚了。现在的学生父母应该都是 70 后了,到时候应该不会像 60 后那么上心了。90 后老的时候,贷款才刚还完,六个钱包都不配当了,估计也不会那样付出了。

你们见面,不会再大谈父慈子孝的古中国式道德,而是会互相拥抱、贴脸、吻额头,一口一句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孩子,你们只谈心中的爱,而不谈社会的道德。爱是自己个人的事情,道德却具有社会约束力。你们与自己的孩子是两家人,仅仅是想念时才去走动一下的亲戚而已…

俗话说远香近臭,那时候,可能亲子关系会非常和谐。但遇到困难时,都是单打独斗。

所以,不用我们人类个体操心。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家庭财产关系发展到那个阶段,现在的文化自然而然会解体,责任与权利都会一起瓦解。

当然,有钱人家,有高收益的继承关系的家庭,严格的家庭秩序什么时候都不解体。

没有孝顺观念的政治家族,财阀家族,照样讲究门当户对,照样干预子女,照样顺从那个维系整个家族利益的优秀的父亲,不是因为文化,而是因为相比这一点点付出,收益足够大。不过,他们在解释他们的关系时,会告诉你,那也是爱,而不是道德。

知乎用户 JaneR.Soleil 发表

不应该。亲情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绑架的;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也是基于平等和尊重,互敬互爱,而非用所谓辈分和强权进行捆绑和压迫。

再来看看『孝顺』是个什么东西。

孝顺孝顺,重在『顺』字,即顺从权威、粉饰矛盾、以保稳定。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阉割,是对父权君权的归顺服从,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与延续。

换言之,在『孝顺』的文化语境下,父权与君权是凌驾于人权之上的。

这种专门生产奴才的玩意儿,不扔还留着干嘛?留着继续 xn 下一辈,好让你继续重复你爸妈的模式,前半辈子做牛马,后半辈子做老爷???

好多人要说了,时代已经变了,我们现在说的孝顺已经不是『二十四孝』那种反智玩意儿了

那来看看,现在很多年轻人面对的真实困境叭

18 岁之前,我有权决定你的一切。小到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大到选什么专业报什么志愿。因为我是你爹,我是你妈,而你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屁娃娃。你没我们有经验。

②**18 岁之后,你最好听我的。**去我选择的岗位,拍拖我看中的伴侣,结婚买房生子,为我们老 x 家延续香火。啥?你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小孩?我给你出首付出彩礼带孙子你都不愿意?不肖子啊,你是要我老 x 家要绝后啊!

你就算乖乖听话,我也还是得念叨:这代年轻人不行啊,工作得我张罗,首付得我出,孩子得我带,还好意思整天抱怨工作忙房贷高,一点吃苦精神都没有。哪像我们那时候,吧啦吧啦…

你经济状况好了,那就得给我养老了。养老制度残废,没关系,这不是有『养儿防老』与『孝顺』两座大山替我压着你嘛。你必须奉养我,必须把我像老佛爷一样的供起来,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敢不从?那我可得哭天抢地了,甚至是大闹特闹把你毁了,只要能把你绑在身边服服帖帖,我也在所不惜。

…… 嗯我已经把自己给写生气了

在这类父母的观念里,生恩比天大,养恩更是不得了。只不过是不必按着『人』的标准去养的。

换言之,他们也从没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孩子对他们来说,只是被基因奴役的产物,是完成所谓人生仪式的工具,外加一味令他们飘飘然的权力春药,是不必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

这种『孝顺』,确实没有二十四孝那么恶心,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以更温和的形式呈现罢了。本质还是物质层面的互哺+精神层面的单方面绝对服从。

又有理中客要跳出来说了:你要自由要人权,行啊,你别要父母给买房子出彩礼带孙子啊,或者你从十八岁就经济独立别要父母一分钱啊,再把之前十八年的养育成本给还了啊?一边占着父母的好一边说父母封建,双标,不配做人!

嗯,你是活在哪个次元的中国?就这种养育方式,说句养牲口也不为过吧?还是在你眼里,『爱』这种自发性的精神行为是可以用物质去交换和控制的???

打个比方。你养头牛,得给个牛棚住吧,得给配副犁具吧,牛干完活你得喂点料吧?不会犁地生小牛的牛是什么下场?被杀了吃肉

对,牛的智商低,不会自己造牛棚、配犁具,生了小牛还是得靠你重复以上一系列操作。人呢?人的智商是高,本事也多,但当今中国又有几个青年能做到 18 岁完全经济独立,能自己攒出首付,能独力承担后代的抚养教育?更别说还要负担夫妻双方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

隔代亲溺爱式的教育容易出巨婴,但更多是社会出了问题,把两代甚至三代人都往绝路上逼。要么小的 996 老的掏空家底,要么就彻底躺平不拖累人,无欲无求断子绝孙。没有其他选项。

(讲个笑话,钱都去哪儿啦?)

小部分家庭出了问题,你可以指责是人的问题;但当这些问题成为普遍,那一定是有社会的因素存在其中。否则我也只想得出一个解释:全中国父母都是辣鸡,这么多家庭竟养不出一个能在 18 岁完全独立,且轻轻松松为房地产和鸡滴屁做贡献的好青年。

以生恩和养恩来挟制子女的一切,这是不把他当人,也不把你自己当人;以 18 岁为分界线一脚把他踢向社会,是在给那些豺狼虎豹发福利,是超出法律意义的犯罪,是在做吃人者的帮凶。

可惜有太多父母从未怀疑,自己全权决定另一个生命是否来到这世界的做法是否有失公允;也从来不懂,那到底意味着怎样的羁绊与责任。

至于更多的…… 保号要紧。只一句话:倘若制度与观念不变,历史终将轮回。

知乎用户 道朗马泰尔​ 发表

不是西方不孝,是中国这套是农业文明的孝,同时还掺杂了古代集权帝国所宣扬的君臣父子那套,把忠孝两者捆绑结合,所谓无君无父,就是指一个人不孝顺父亲,自然也不会忠诚于皇帝。

这套东西,从意识形态来讲,当下早就不合时宜,从物质上来讲,至少今天城镇户口的老人没有孩子赡养,不至于饿死病死。

农村老人作为建国后付出最多,最默默无闻的一批人,确实一定程度还依赖自古以来的养儿防老,但是这个做法的物质基础也一样不存在了。

一是因为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一般都会把地留给长子,长子则有赡养孝敬父母到百年归老的义务。

二是古代农民的后代不出意外还是农民,所以耕种的技术是要靠父辈教的,现代父亲是农民,儿子辈不继承 “祖业”,外出打工是常态,父辈没有什么能教给儿子。

总之,今天的社会,对于孝还有迫切需求的其实最主要是农民阶层,没有孩子赡养,往往要劳作到做不动那天,但是现实是孩子要赡养也有心无力。

所以国家有必要在农民养老问题上,用现代社会的方式给予帮助。

知乎用户 qiong dzhi 发表

不用讲究”孝 “,” 孝“本身就是一种等级伦理,注意它的概念不是“亲”,不是“爱”,它是一种所有权,统治权的逆向体现,它表现在父母对子女是有所有权和统治权的,夸张点就是常说的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表现在古代律例里就是子杀父按大逆罪凌迟,父杀子杖六十徒一年,和家长杀奴婢是一样的处置(大明律)。反应出古代的所谓“孝”,就是表现了父子关系等同于主奴关系。这种不平等,在今天已经不会有人接受。在这样的基本理念差别下,过去的“孝” 自然是不可行的。如果觉得父母有恩情或者亲情,自然可以按照恩情或者亲情的理念去实施。过去的 “孝” 字,就让它留在过去吧。

知乎用户 宏桑​ 发表

小时候经常看一个类似圣斗士的动画片,叫《魔神坛斗士

图片中是五位主角和他们的铠甲,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

反派也有四个魔头,分别代表:忠孝悌忍。

小时候很不理解:忠孝不都是好词儿吗,怎么在动画片里变魔头了?

这部动画片诞生于 1988 年,正派和反派的名字,代表了那时候的日本,对于儒教文化的反思。

孝悌的本质,是【忠】所代表的皇权的下层延续,本质是社会大型的 “服从性测试”。

按照多数人的朴素认知,私人的情感不应该由公权力统一规范,

父母对子女好,子女自然会爱父母,父母怆害子女,子女会远走高飞。

但这种 “自然选择” 对皇权是危险的,按照这个逻辑,君上如果“不贤”,那么臣子岂不是有抗议和不服从的权力了。

不行,所以要推行 “礼教”,君上再昏庸,你们做臣子也最多只能 “清君侧”,不可以对君不忠,这是臣子的身份使命,不可僭越。

同理,父母再混蛋,做子女也只能孝顺,这是子女天然的义务,不得有怨言。

制度也是一直配合封建礼教,汉朝时晋升的方式叫 “举孝廉”,意思是只有家庭伦理得到地方乡贤的普遍认可,才可以入朝为官。

除了孝顺,“妇道” 中的三从四德,本质上也是压抑人性的礼教,要求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必须要跟她的身份所一致,本质上这是为了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剥夺人性的行为。

现在封建礼教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如果网民还把 “孝顺”“女德” 挂在嘴边,只能说明这个人思维僵化。

如果官方三不五时推个 “二十四孝” 出来,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政治任务了,毕竟中国马上进入老龄化社会,鼓励孝顺可以把养老责任推给个人。

知乎用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

我发现有些人认为要是不在孩子旁边不停教导孝顺,孩子以后就会对他坏。恕我直言,我只见过不合格的父母会这样做,因为心虚,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们不好,等孩子长大了,孩子能不看他们脸色就能生存的时候,就只能依托孝顺这个武器了。那些从小偏心,家暴,粗鲁狂躁的家长,我劝你们还是做点好事弥补一下,妄想拿道德武器使孩子屈服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我不管你们是真心想和孩子搞好关系还是怕以后没人养老,至少把表面上的事做足了。

有人提儒家那一套,我顺道批个孔,另外如果有人文社科的朋友顺道做相关课题的,请帮忙看看。孔丘在当时首先对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做了肯定,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低阶层的人想取代高阶层的人。当国君就应该有国君的样子,当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样子,大家安守本分,天下就太平了。可是后代人在落实孔丘的思想时变成了臣子必须要服从帝王,儿子必须要服从父亲,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因为按照孔丘的规范做人就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成为一个君子,这样才能让低阶层的人信服,那么官员就不能贪污,皇帝想养个鸟都不行,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按照孔丘的方案,获得阶级地位的代价是做一个君子,克制自己的欲望。这很困难,想穿好的,吃好的是人的天性,那么以权谋私就很难避免。在古代,中国人是靠做伪君子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利用宣传工具宣传自己绝对不具有的良好品德,同时利用暴力组织对敢于破坏自己形象的人镇压,打到你服为止,或者直接人道毁灭。

孔丘和其门徒认为女性存在的唯一意义是为家庭中男人的事业添砖加瓦。未出嫁时这个男人是父亲,嫁了人则是丈夫,丈夫死了则是儿子。女性没有权力摆脱男人追求自己的事业。

=================

以下是原答案

孝是一种很恶臭的概念。它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服从,他预设了一种前提,孩子从娘胎里就欠着父母的债,孩子带着原罪,孩子对父母来说,从人格上低一等。在幸福的家庭这种设定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不幸的家庭,这使得中国人的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下限非常低。在中国,即使父母再怎么伤害孩子,别人也会劝:好歹他是你父母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多人认为因为父母这重身份的存在,孩子就要对伤害行为忍气吞声。我们可以从中国的电视剧里看出中国的孝文化的可怕之处,它赋予了父母对孩子的伤害豁免权,这种权力的本质是合法伤害。在很多电视剧里,孩子都会有一个很作的父母,这个父母很难伺候,把孩子的家庭和事业折腾的鸡飞狗跳。电视剧的解决方式是让这个老人得老年痴呆或突然病重,就是通过让老人脑子或身体坏掉,无法再执行他的伤害豁免权,但是没有人认为这种伤害权不是合理的。这种合法伤害权的优先级是按辈分和血缘来排序的,在同一血缘关系里,谁辈分大谁权力就大。中国人的孝还带着很重的封建礼教色彩。

大家要用爱去代替孝。因为爱是平等的。你爱我,我才爱你。你伤害我,我就不爱了。

知乎用户 彗星撞飞机 发表

我大姑父今早上死了。

听说是自己捅了 4 刀,然后在重症监护室里自己拔了管子。

我和妻子听了以后,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捅了自己四刀,真下得去手啊,还是那个平日里看起来笑呵呵的老人家么?

说实话,我不敢相信。

听家人回来说,是因为大姑父年迈,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腿,然后家里给送了一副拐杖,这天在村里面跟老头们聊完天回家的时候,又摔了一跤,这下直接躺床上了。

几个儿女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纷纷过来指责和抱怨。

估计大姑父就是被其中的某句话给刺激到了,当天晚上趁着大姑睡着的时候,自己用水果刀捅了四刀,大姑是因为听到什么动静,起来才发现了,赶紧吆喝着街坊邻居送到医院。

本来年纪就大,这么一折腾,直接就进重症监护室了,忙活了半宿,好不容易抢救过来。

清早醒了以后,自己直接拔了管,这次彻底没救过来。

父母说完,也是一阵唏嘘。

这么大年纪了,都撑到这把年纪了,最后来这么一出,留下个坏名声。

老爹在和老妈出门之前,穿鞋的时候在那里叨叨着。

“要是等我年纪大了,不用你嫌弃,我和你妈就搬养老院去。”

养老院?

我还没反应过来,老两口就关门走了。

“咱爸刚才啥意思?”

我问妻子。

“啥意思?估计是嫌你平常对他们太凶了吧。”

妻子白了我一眼。

“瞎说,我哪有?”

我自问向来都是对父母很孝顺的,至少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有吧,就上次咱妈把手机摔坏了那件事,你说没说?”

妻子对我的事倒是记得很清楚。

“我说了啊,难道不该说?那是她自己不好好拿着,你看看刚买了才几天,还得要买个智能手机,她又不会用,光会照个相。”

“那是为了你大儿子。”

妻子一句话把我怼的没了脾气。

最近几年开始,我总和老婆抱怨爸妈有时候就跟小孩一样,甚至有点讨厌了。

特别是我妈,经常絮絮叨叨的烦得要死。

平常接儿子从幼儿园放学的路上,就听儿子巴拉巴拉的说他今天一天在幼儿园的经历,偏偏不回应还不行,他会不高兴的,我只能耐着性子听儿子叨叨一路。

回家以后,儿子去看动画片或者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去了,我妈又接上了话茬了。

“看,今天买的鸡蛋便宜,才四块八。”

“今天楼下又装修了,好像是新搬来了人家。”

“家里二婶子他三爷去世了。”

……

亲娘来,我哪知道这个鸡蛋原来多少钱?再说了,便宜就便宜吧,能差多少钱,这有什么好叨叨的。

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

不过这话有点重,我也知道,都是放在心里不会说出来,所以一般也就耐着性子听听。

这要赶上我心情好,估计还能听听,心情要真是不好了,也就甩脸色了,然后我妈一般就比较识趣的忙活去了。

我是独生子女,平日里面工作忙一些,但只要是有时间,我都是亲自去接娃,但难免有个事,所以下午这个空,我妈一般都在我们这边帮着弄弄孩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总感觉我妈很是拘谨的样子。

之前刚结婚的时候吧,我妈和妻子相处的时候,算是非常客气的,这么多年来,也算是相敬如宾,俩人从没有过太大的争吵。

忘了从什么时候了,感觉我妈在我家有种小心翼翼的感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每次都是伺候完孩子之后就匆匆离开。

最近有件小事我倒是记得很清楚,或许是因为时间过去不长,印象清楚一些。

那天是孩子他妈在外出差,我妈怕孩子早上吃不好,一早就来给孩子做饭。

我本来睡觉就浅,我妈一开门我就听见了,我一看手机,才六点半,加上昨晚睡得晚,我起来那个气啊,为了不吵醒娃,我压低声音给我妈说,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啊?还早啊,我这还是在门口等了半个点了。”

我妈那个大嗓门,直接把娃给吵醒了。

我家孩子起床气更重,我赶紧进去哄孩子去了,外面就听到我妈在厨房叮叮当当的做着饭,我在屋里那个烦躁。

当然我也知道我妈并不是故意的,这么多年来,都已经习惯了,老辈的话说的好,叮叮当当的日子才能过得热闹。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我还是止不住的烦躁。

那天早上我妈烙的鸡蛋饼又放多了盐,宝宝吃了一口就吐了,小孩子都喜欢夸张的表演,又是吐舌头又是找水喝,我当时脑子也不知道怎么了,跟抽了一样,也跟着抱怨了一句怎么这么咸。

想我平常也算是情商比较高来着,但难免有时候脑子不在线。

我妈那个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了。

我自然也知道是说错话了,但哼哧了两句也没再说什么,招呼我妈吃饭,我妈也没出声,转身过去收拾厨房去了。

当我爸妈出门以后,我确实是认真的反思了一下这个问题,大姑父为什么这么想不开?

或许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吧。

特别是男的,在年轻的时候,壮年的时候,是家里面的顶梁柱,随着年纪老迈,儿女长成,早已成了需要被庇护的人,之前引以为傲的给予,变成了需要和接受,在这一刻,他们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往往也是脆弱不堪的。

我的宝宝在小时候,经常会做一些可笑的事情,想引起我的注意,按照这个思路一想,父母到了这个年纪又何尝不是呢?

希望我们做儿女的能够更多的关注一下他们身上的变化。

我时常觉得父母的作为像小孩子,但我却从没有用看待小孩子的眼光来看过他们。

母亲之所以在我家很拘谨,就是怕自己犯错,引来我的责备,相较于妻子和母亲之间的相敬如宾,我和母亲来的更直接一些,几乎是口无遮拦,从来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总是过后自己懊恼之前不应该这么说。

但是过后还是一如既往。

总以为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慢慢的会忘掉,然后下次好好对待。

越是到了外面,在和一些客户领导说话的时候,我是字字斟酌,不管是语气还是意思表达,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回家面对妻子的时候,稍微有些口无遮拦的,便是妻子的一阵 “毒打”,托妻子的福,也算是稍微能注意。

但是到了爸妈这,那简直又成了青春期那个时候的大刺猬。

只是因为他们是最亲近的人,是永远也不会离开的人,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那些最后承受的人。

而我忽视的,恰恰是父母对我的依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经常和妻子去学习一些关于育儿的课,努力的使自己的思维和教育方式,能够跟上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的变化,却从来没有正视过父母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

或许,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父母正在老去,而他们老去的速度和宝宝成长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甚至在很多的时候,这种变化还要来的更加快速一些。

当宝宝刚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宝宝的蹒跚里面,却没有注意到,父母已经很少能跑动了。

当宝宝自己捧着绘本吱呀吱呀的让爷爷奶奶给他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父母都已经需要把绘本紧紧的贴在眼前,才能依稀辨别那些绘本上的小字。

当我们为宝宝可以随意搬动那个小小的水桶而鼓掌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父母已经不能弯腰去拎那些重物了,就连买菜的篮子,都已经变成了手拉车

是什么让我们忽视了父母身上的这些变化?

可能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遇到这种事情的源点也是不同呢。

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因为我还把他们当做之前的父母来看待,我们总是说,孩子大了,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要有变化,父母又何尝不是在变化呢?

当我拿着之前的眼光去看待父母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不再像之前一样干净利落,不再像以前一样给我建议和帮助,不再像以前一样让我仰望和期待。

这一刻我发现,我对父母的要求竟然无比苛刻,我期望他们还像年轻的时候一样,能够独立在我的世界之外,只在我需要的时候冒出来。

但时间不会因为我们的期望而停止半分,孩子总会一天天长大,父母终将一天天老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没想到这样一句优美的话却能够带来这样沉重的反思。

或许,我们应该尝试一下,去发现一下父母的变化,用另外的一种态度去看一下父母的行为,甚至尝试着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去宠一下他们。

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种收获,有的时候会让我们欣喜若狂。

知乎用户 千叶​ 发表

孝顺是违背人性的,我认为 “孝” 是完全错误的,不存在将孝分为好的孝顺与坏的孝顺(愚孝),孝必然是愚的。很多人常常将孝和不孝对立起来,不孝就是六亲不认很冷漠,其实这是一种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自己画个靶子自己打,也就是通过回避中间状态并渲染一种极端的后果来论证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正确的,比如“现在不打你,长大以后你流落街头怎么办”。

当然,“孝”里面是包含有一些人类普世的情感,那就是对长辈的爱、依恋和共情,但这个完全可以划入 “爱” 的范畴,不需要用 “孝” 来强调,“爱”强调的是对等和自由,而 “孝” 的悖论在于越是强调 “孝” 反而越不能够使子女产生发自内心地尊敬。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孩子本能地就会对抚养者产生亲爱之情,这可以说是人类这一物种的一个特色。与很多动物不同的是,人类的幼儿在面对威胁和不安时,不是要寻找一个地洞或巢穴来确保安全,而是要寻求一个更为强大的人的陪伴和亲近来确保安全感。当抚养者回应、支持、反馈了幼儿的情绪时,幼儿就会感到安全,在情感方面也更为调谐,具备更为良好的共情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而当抚养者拒绝、忽视、打压与幼儿进行情感互动时,幼儿在情感方面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情感冷漠或是情感过于容易被调动、或是情感非常不稳定(边缘性),当然认知能力也会受到损害。那么 “孝” 的教育理念更容易导向哪一种心理状态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孝”本来就是鼓励专制,教人愚昧和顺从的,并非后人曲解,因为这层意思非常直白明显,没有多少可以曲解的空间。如《礼记》强调: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翻译过来就是说,父母有了过错,子女应该低声下气温和地劝谏,劝谏不听就继续劝谏,如果父母发怒并把自己打得流血了,也不要埋怨,还要继续孝敬。

还是《礼记》:长辈交待自己办一件事情,中间让别人代替,自己即使不愿意也要照做,等到代替者把事情弄糟糕后再重头收拾;

加之事,人待之,己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

《孟子》: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就不可以称之为人,不顺从父母意思的,不可以称之为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还是《孟子》:人小的时候会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人的时候就爱漂亮女人,有了妻子后就爱慕妻子,做了官后就爱慕君主,不过最孝顺的人是一辈子都爱慕父母的。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

《礼记》:儿子喜欢自己的妻子,父母如果不喜欢,那就应该休掉,如果父母认为她能够侍奉公婆,那么儿子就应当以夫妻之礼相待: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礼记》:父母虽然去世了,儿子要做好事,如果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美名,就一定果敢地去做;如果是将做坏事,想到这会使父母跟着丢人,那就一定不敢去做;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无需列举更多的典籍就能发现,中国古代强调的 “孝道”,其本意就是在精神上彻底的服从,因此“孝道” 也必然包含了父母可以随意对子女进行打骂来促使子女孝顺。中国民间大量的俗语可以作证:“慈母多败儿”“耳提面命”“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时教不严,大时蹦上天”。中国古代法律也是间接鼓励这一点的,如唐代法律《唐律》规定,子孙骂父母祖父母者,判绞刑;殴打者斩;过失杀者,流三千里;而祖父母、父母殴杀子女者,徒一年半;过失杀者,勿论。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个差别。《大明律》规定,子孙殴打父母、祖父母者皆斩,杀者凌迟,过失杀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而父母祖父母故意杀子孙者,杖六十,徒一年。相比前代,对以下犯上的惩罚是加重了,反之则有所减轻。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家暴现象是很严重的,不孝的现象也是很多的。为什么越强调孝顺的社会不孝的人反而越多呢?我们前面说了,粗暴的培养方式容易使子女生出冷漠和极端的心态,而 “不孝” 正是这种管教方式下的一种正常表现。西方文化不讲孝顺,提倡个人主义,但不代表西方人六亲不认、无法无天和不守规矩。晚清时期,刘锡鸿在出使英国期间,感慨英国人已经实现了儒家的君子国,以前以为英国人是蛮夷,现在才发现英国 “上下同心,以礼自处”,英人也非常讲规矩,学生“言语有时,趋步有方,饮食行立有班行,虽街市遨游,不得逾越尺寸” 而且英国人对父母也很尊敬:

亚尔该公之子鸾侯,三公主之婿。公夫人特出与中国使者相见,坐谈良久,鸾侯立恃其旁,无倦容,不可谓无母子之礼。

当然刘锡鸿是不能理解这背后的原因的。

公众号:Free Harbor

参考文献:

Bowlby, J. (1988).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知乎用户 fdx1926 发表

中国强调的是顺,這種孝,很累。

西方人發自內心,不像中國人,總是強求。

又不是自己希望被生下來,有什麼理由要子女無條件孝順?

自己愛打砲,就因為打砲,因為性慾,因為文化、傳統等等因素,生下小孩,還要要求無條件履行 “孝順” 這種東西…。

中國孝順文化,累死人!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外国人养孩子就到十八岁为止。”

这句谣言是流传最广的海外育儿经,很多中国家长还真信了,以活菩萨和模范父母自居,大意是看我多仁义,把小孩一个劲地供到成家立业,一点也不像外国爸妈那么冷漠。

其实哪国家长都一样,

有人在美本留学分到美国学生一个宿舍,发现开学的时候美国同学的爸妈一样亲自过来大包小包的,收拾床铺搞卫生,他们儿子就跟个大爷似的在旁边看着爹妈忙活,有啥区别?没啥区别,一点也不像养到 18 就跑路的两口子。

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巨热无比还没有空调,宿舍是 1952 年盖的,一进楼里我都绝望了。

放下行李,又跑去买的凉席和电风扇,一共花了二百多,

去水房简单冲了一下自己,躺在麻将凉席,吹着电风扇的时候,我就跟《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么骄傲,那时候我爸妈呢?在颐和园故宫玩得正嗨呢,根本没来……

大家伙没去过美国,总看过好莱坞大片吧,

《变形金刚 1》《星际穿越》里,爸妈对孩子不能说不好吧,山姆爸妈一般工薪家庭,给儿子该买车也买了,他那同学,有钱家庭兄弟会的小孩,人均跑车拉个妹子,车一样是爹妈买的。

美剧《生活大爆炸》,华仔他妈留给华仔一个大 house,才能让儿子又是按摩浴缸又是 3d 打印机的那么折腾,娶媳妇也无压力。

父母对孩子这么好,那小孩孝不孝顺呢?

其实也孝顺,

大假期该回家回家,一样被催婚,拿了大人的物质供养,反过来也得乖乖的,按部就班过完自己这一生,就算给父母很好的交待了,

很多人说孝顺,就是孝和顺,物质上的供养,精神上的寄托,

这两方面不用面面俱到,做好一个层面就行了,

父母更希望孩子念好大学,不求赚大钱,但求稳定体面,这点全世界的父母都差不多,

外国中产的孩子一样在用功读书,按照他们自己的上升渠道和父母的意志在往上走,好好学习适应社会,给爸妈长脸难道不就是最大的孝顺么?

至于物质回馈,这怎么说呢?

时势造英雄,泡沫经济生育潮之类的年代,中年人和过来人自己心里也大致有数,

社会转型成年轻不容易出头的时候,很少有父母还一个劲地 push 儿女,父母自己也明白自己大概率不是同辈人里出类拔萃的那个,自己基因什么样自己还不清楚么?相鸡何太急对吧。

正常健康的亲子关系,样子都是相似的。

出问题大概率是父母要么逼迫过甚,要么是职责缺位,

知乎看多了总会看到各种案例的,有父母极度重男轻女的,有重组家庭不管之前小孩的,有独生子女也拿不到足额生活费的,有父母逼着女儿要高额彩礼的,五花八门,总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糟烂事,

这时候单方面强调子女要孝顺,恐怕也无济于事,

孝顺就是投桃报李的事情,

只要父母尽到责任,做到位了,子女大概率是孝顺的,让父母各方面得到悉心照料,赚钱了懂得回馈父母,自己努力生活让父母得到精神满足,东西方是一致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反倒是国内一些子女特喜欢阻碍矜寡老人续弦,横扒拉竖挡着就是不让,搞的老人很孤独又很无助,

这点反而是西方人更开明,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孝顺么?我觉得也是的。

知乎用户 花开之时多风雨​ 发表

如果孩子从娘胎开始就欠着父母,那父母就生的不是孩子,而是奴隶。

所谓孝道也就是奴隶制了。


3.22 日更新:

古人说的孝不是愚孝,古人的要求是极为刁钻的: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什么是孝,父母会为子女的疾病担忧,所以子女应该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这也是孝。

家是华夏文明的终极信仰,因为家的存在,我们会抚养幼崽,孝顺长辈,但是孝顺从来都不是盲目顺从父母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认为,子女应该对父母的过错加以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可怨恨他们。

从这句话可看出,孔子不赞同一味地顺从父母,对于父母有不当的地方,子女是有责任提出来的。

这就像是古代对臣子的要求:

你以为君王要的是臣子听话,其实还要臣子对君王的错误决定直言进谏,当臣子的正确提议不被采纳就要以下犯上,跟皇帝硬刚,甚至不惜血溅当场,这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臣子。

常言有 “文死谏、武死战”,意思就是说 “文官应该为了坚持正义而不惜生命进谏,武将为了战争胜利而不惜生命奋战”。

当然,如果是家里,还是别搞得那么血腥。

子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认为做父母的拥有会和自己争论的子女,那么做父母的就不会陷入不符合义理的错误。

所以当面对不符合义理的事情的时候,做子女的必须和父母亲争论,就像是做臣子的必须君王争论。

如果一味地顺从父母亲的意思,使得父母亲陷入了不仁不义的错误之中,这样又岂能够称作孝顺?

对于孝,孔子肯定赞成,但对于顺,孔子就提出了异议:

对于父母的言行,好的就听从,不好的不但不能听从,还要及时指出并制止。

我们从孔子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他对孝顺的态度:

曾子对于孔子而言,意义超过孔子大部分弟子。

孔子逝世后,他的孙子子思就是曾子教养长大的,而且是孔子在颜回死后,继承孔子学术的传人。

作为孔门意义重大的弟子,居然险些被逐出师门,原因正是曾子的孝行。

曾子的父亲因为曾子锄地锄坏了瓜苗,就责打他,因为在气头上,使劲过猛把曾子打昏了。

曾子苏醒后听到自己的父亲弹琴唱歌,知道父亲气消了,十分高兴。

孔子听说这件事,就对门下弟子说不要让曾子来上课了。

曾子托人请教孔子,才知道孔子对于他的 “孝顺” 行为极为愤怒,说曾子如果被他父亲打死,那他父亲一定会被治罪,曾子就是陷自己父亲于不义,是更大的不孝。

更用舜和他父亲的事迹教导曾子以后遇到相似情况怎么办: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如果只是打两下那就受着,如果长辈动大家伙必须逃跑,因为自己死了就会陷长辈于不义之地!

通过这件事可看清,孔子对于孝顺到近乎愚孝的行为,持以鲜明的反对态度。

孔子可没让你百分百顺从父母。

![](data:image/svg+xml;utf8,)

孔子只提倡 “孝”,并没有盲目顺从的意思在里面,而“孝顺” 一词最早出现在《国语》里 “孝顺以纳之” 原意是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和我们理解的孝顺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先秦时代儒家说的孝,正如荀子所言:“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君主专制的统一社会形成。

对于专制君主而言,“从道”“从义” 都是邪说,只能在家从父,出仕从君。

对于家庭的亲生父母,子女只能顺从,而对于统御天下的 “君父” 来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只能服从,不能有异议。

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中,男人只能说三纲五常,女人只能讲三从四德,整个国家形成了高度专制的社会格局。

而到了家庭里就表现为大家长制,子女只能听从,不能提意见,自然而然就影响到今天人们对孝顺观念的理解。

建议多看看孔子原文,结合上下文通读,不信谣不传谣。

[

【完整无删减】论语译注别裁新解全集精装正版孔子著文

京东

¥22.8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91791176877973504-0-1&p=JF8BARcJK1olXQ8KVlpdAEoTBl8MH10WXAEFU11cDXtTXDdWRGtMGENDFlVDFhNSVzMXQA4KD1heSlpZDkgWBGgPGFoQQl9HCANtfDhcXChUH0FwGHx1NComU0gTdA9te1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WjUSVQ4HV11tCXsXBGoBHl8UWwQBUlxVOEsfB1_etc_A1bnb5PuLouXCjt_dkvDB44AyZG5eOBBCVyZNB1sQVQYEXF5dDkweBWkAHVkRXAMeVUJdOEgWA2sPGl4WXQdsUV5cCU4QAGcMEjUXXAcAUlpcCE0SM284GGtLMwdRUlxcWx9EbTIISw4UWUEFOl5cCE8UA2kME2sXXAcAVm4)

知乎用户 性冷淡 发表

不应该。

孝顺,是要通过顺从来体现孝。

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互相关爱,而不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无论,你还是你的父母,在法律意义上都是平等的自然人,为什么要屈身去顺从别人呢?

所以说孝顺的人对妻子好,这句话应该是正确的,因为习惯了顺从别人。

我爱我的父母,并不意味着我就应该孝顺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事无巨细都要听从他们的意见。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世界还能生存下来的民族,都有孝顺的概念,不一定用孝顺这个词而已,孝的程度有差异。

中国的孝顺是人为加强的。

儒家文化强调孝,同时通过政府的利益和暴力加以确立。

举孝廉,是给官做的。子女忤逆是死罪。

三纲是农业时代维持大帝国统治的必要手段。家庭中巩固父亲丈夫的权利,是统治的基础,因为男丁生产物质财富,也是兵源。

孝文化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瓦解的。

新中国剥夺了父亲对子女的财产权,不支持忤逆的死刑,儿子打父亲与其他殴打同罪。孝文化加强的基础没有了。

孝文化从经济上看是一种契约,父母养育子女的成本通过孝文化,在子女成年后获得财产和扶养回报。

法律对这个契约提供暴力支持。

法律剥夺了孝文化的基础,养育子女就变得不经济。

你父母养育你,有获得养老回报的可能。法律不再强制,靠道德支撑。

如何子女不再遵守这个契约,那生育子女就是不经济的奉献行为。理性人会选择不生育。

经济越发达,养育子女成本越高,不生育的利益越大。

最后会普遍不生育。

农业时代,不生育的民族意味着兵源少,蛮族成为主力,然后征服主体民族,罗马帝国就是这样死掉的。

孝文化让汉族在过去几千年的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占据了尽可能大的地区。孝文化的淡化和消亡会让汉民族人口逐渐减少。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可 10:19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出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太 19:19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 实在太多了。

那么圣经说的,西方民众就得尽力去做。结论一:西方有孝顺的观念。

那么,西方为什么不强调孝道呢?因为,所谓孝道,就是养老。西方养老是社会负责,子女不负责。生病了就打电话去住院,护士天天陪着,护士给喂药,护工给清理喂饭 。这个是完完全全不花钱的,因为有医保和养老保险。还用的着儿女去捣乱吗?

我国的养老体系达不到这个水平。老人去住院,必须有儿女陪伴。因为护士只管打针,不管吃药。护理员只给扫地换床单,不伺候喂饭和屎尿。并且,虽然有医保,但是有效的救命药价格是昂贵的,被划为丙类。

那么要达到美国的养老水平,以医疗来说,必须雇佣二个负责的护工。在我们大长春,两个倒班最少四百元。那么住院费比如住一个月院,自己也得花百分之三十的费用。

就是不算医疗费用,就是护理费用,一个月 12000,子女也终究承担不起。就是再讲究孝道,拿不出钱来,如何尽孝。自己不工作了吗?房贷如何换?孩子教育如何?总不能埋儿养老。那老人还有退休金,终究也就几千块钱,不够养老费用,所以,子女盼他们早死。那怎么死,不治病就死,自己就吃不下饭,不能动,褥疮烂了就死了。大多数中国的老人,都是这么死的。

所以呢,老人如果给孩子买了住房,让孩子不必房奴。同时自己有大量存款,自己还有房子,那么就会避免悲惨地死去。老两口退休金一万,拿出三千给孙子补课,对不对,减轻儿女负担。这样的老人就是宝,儿女绝对不会让他们早死,因为这哪里是父母,分明是摇钱树。然而,这样的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是独生子女。

比如,老张头有一儿一女。有三套房子。退休金老两口一万。还有存款,应该很不错,可以养老。然而老张头有一些错误:

第一,没给儿女买房,那么儿女各住一套老人的房子 。三家正好住下。那么剩下一套给谁?玄机就在此处了。儿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使坏,挑唆老人立场,那这老人就绝对活不长了。三个房子都是老人的,那么儿女都不落底。因为父母完全可以把三个房子归给其中一个,另一个一瞬间就变成无房户了!老人想,谁也不给,到死后再说。三者的关系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是互相斗的,谋士众多,最受伤的就是老人。最后,病死、气死,三国杀。

其实也是老人自找的。必须事先更名,儿女一人一套,以安定其心。第三套,就是立下遗嘱,给儿子。女儿也不会吵,儿子也尽心。两个儿子,谁的孙子多就给谁。所以吧,老人必须提前拿出方案,才能确保无忧。

其实说到底,都是钱闹的。终究是养老体系的事情啊!要是有西方那一套养老体系,孝道也就不必讲了。啥是孝道?说白了就是体系不负责任。

我就是看不起那些人,自己的薪水胡吃海喝,四处旅游。有了孩子也养不起,没有钱给儿子买房子。自己把养老钱都造办了,最后只能被儿女折磨死,那时候悔之晚矣。

正是:国富民强何谈孝,六阴相继尽昏迷!

知乎用户 洛月踏雪 发表

中国强调的是顺

知乎用户 秦风 · 黄鸟 发表

基督教背景的西方文化里,“孝顺父母”是比 “不要杀人” 更优先的律令

所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在知乎真的很重要。

看看十诫怎么说:**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你要孝敬父母,以免短命!**仅次于宗教信仰相关的戒律,排在所有伦理诫命首位!

以下为摩西十诫引文: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2 节)。
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3 节);
第二诫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4-6 节);
第三诫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7 节);
第四诫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8-11 节)
(前四项都是信仰核心内容,接下来才是一般伦理规定)
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12 节)
第六诫 不可杀人。(13 节);
第七诫 不可奸淫。(14 节);
第八诫 不可偷盗。(15 节);
第九诫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6 节);
第十诫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17 节)

《圣经 · 出埃及记》(新教和合本版本)20 章 2-17 节:

所以,如果把信仰方面的规定分隔开,在一般伦理规定中,甚至可以说,西方人是「百善孝为先」杀父弑母一直是伦理重罪。不过也正因为神排在父母之前,人才会重视真理维度,胜过血亲徇私。

知乎用户 魔王 发表

传统西方价值观也是有 “孝” 的,孝主要是农业时代的文化,西方只是提前进入了工业时代,所以社会文化已经不讲孝了。当社会完善的养老机制来养老而年轻劳动力四处漂白的工业时代,孝是不大现实的,中国也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必然要有社会文化上的转变。

孝其实是移动能力有限的大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形成的道德准则,而工业时代劳动力迁移活跃,且以小家庭为生产单位时,维持上面的道德准则成本就高了,比如年轻有为者被迫返乡照顾老人,这就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孝文化的最终诉求其实就是 “老人得到照顾”,但其实在集约化的社会,没有必要“亲力亲为” 地照顾老人,当社会有完善的养老机制后,年轻人好好工作赚钱缴税,然后税金用来以集约的方式养老人,虽然年轻人没有守在老人身边,但也是间接的孝了。而且由于税收和养老福利的的强制性,社会中不大可能出现孩子不养老人的 “不孝” 事件。所以工业时代的孝机制,其实比农业时代靠道德束缚的孝机制更集约,更有效。

知乎用户 海屋添筹 发表

中国人强调孝,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强调顺。这不能划等号。哪怕是儒家也是如此的。

所谓的西方基于基督教立场,受造对于受造的顺是需要理由的。

而中国文化无需顺的那个理由是愚孝。不要什么都怪在老祖宗头上。

知乎用户 纳森兄弟 发表

孝顺与爱不同,爱是一种感情流露,被动的。

孝顺则是有目的性的,主动的。

对于晚辈来说,“孝顺” 是一种快速获得长辈财产的手段之一。

对于长辈来讲,想办法让子女 “孝顺” 也是最有效的对抗通胀和健康问题的方法。

若不考虑爱,孝顺则是一种博弈。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西方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财产方面,美国保守派主张废除遗产税,民主党主张征收遗产税。不要说富人遗产税征不到这种话,如果征不到,共和党紧张什么呢?

如果没有遗产税,富人没必要成立各种慈善基金,只需要直接把遗产给子女;有了遗产税,富人把财产给子女就没那么方便了,需要成立慈善基金,或者家族信托,雁过留痕,肯定会损失一些。

比如慈善基金规定每年 5% 要真的做慈善,如果投资收益 7%,那还勉强有增长;如果投资压根是亏的,那就渣都不剩了。

社会运行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活人的税收不到,那么肯定要向死人收税。如果美国父母和子女是很独立的个体,那么为何富人会在乎遗产税呢?这么看来,美国父母和子女也不是很独立。

至于孝顺方面,中国更多依靠立法强制执行,比如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则子女不得拒绝跟父母同住。西方不会有这样的法律,更多是靠父母本身的养老金或财产来负担自己的生活。

说实话,美国有钱的老富人其实也不用担心自己养老,而被忽视的是贫穷的老人。他们无法像中国那样强制要求子女赡养,自己又无力聘请护理人员,因此年老的白人很多选择自杀。少数族裔往往活不到老年就去世了。

当然,如果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子女赡养父母,那么美国的穷人为何生育率还如此之高呢?很多时候是为了育儿的福利收入。生育子女可以从政府那里拿钱,子女读书到高中毕业公立学校不用自己负担,因此生育子女对自己是有好处的。至于老年,那是很久远之后的事情,穷人不会考虑长远。再说了,如果没有生育子女带来的福利,自己可能还活不到老年。

对于富裕的美国人,他们为了防止被吃绝户,也会生育子女,这样可以继承自己的资产,其实跟中国富人是一个心理。

至于中国的穷人,生育子女并没有福利收入,但由于法律强制规定了养老责任,所以自己年老后可以从子女那拿钱,生育越多越有好处,拿不到诉诸法院也容易得到支持。

所以,中美两国富人生育子女的目的差不多,都是为了继承财产,古代也是一样;但穷人的话,美国穷人是为了福利,中国穷人是为了养老。

至于中产阶层,一方面要防止阶层滑落,这部分中产会选择少生育子女,这样有利于积累财富,甚至代际积累,通过联姻来使得孙辈财产翻倍;另一方面,部分中产认为自己教育方式不错,会生育较多子女,然后资金投入到教育上,这样子女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4 个子女,赚钱速度可以是自己的 4 倍。

中美顶层都不希望中产积累财富,这样中产有钱了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比如中产赚钱的方式是买房,中国有限购,美国有房产税和遗产税;公寓的话,中国只有 40 年,然后缴纳土地出让金,这些都是防止中产积累财富后无法被剥削。顶层赚取收入主要靠特许经营权,这个中产拿不到。

知乎用户 鲁仲连 发表

中国人对对别人好的理解仅仅止步于照顾对方的身体。

而这种 “照顾” 在比较独立的人看来,常常只是一种侵扰罢了。

正如溺爱的父母是在谋杀孩子的独立能力,把父母当成婴儿的子女何尝不是在谋杀父母的生命力呢?

而这是我们这个文化里所有人无意识下的共谋。

哈佛大学的艾伦 · 兰格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

她给疗养院的一半老人送去了盆栽,请他们帮忙照顾这些植物;另一半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盆栽,却被告知工作人员会负责料理,无须他们插手。
六个月后,相比于那些被告知要照顾盆栽的人而言,无须插手的人变得比之前更不快乐,身体状况更差,也更缺乏积极性。
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在那些无须照看植物的人当中,有 30% 的人去世了,而被告知需要照看植物的人当中,死亡率只有 15%。

很多中国人一退休就等于退出了生活的舞台,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混吃等死、打麻将、带孩子,好一点的跳广场舞。

反观国外的老人,退休只相当于第二次生命,他们活得有尊严、有追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国外结伴旅游的老年夫妇,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状态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杂文家王小波一篇文章中写道,他认识的美国一个老太太,六十多岁了,竟然有一个几千英亩的农场,而她的唯一帮手是一条狗。不光如此,这个老太太还在谈恋爱。

艾伦 · 兰格还有一个有名的实验:

她和学生搭建了一个 “时空胶囊”,把这里布置得与 20 年前一模一样,然后邀请 16 位七八十岁的老人,8 人一组,分成“实验组” 和“控制组”,让他们在 “时空胶囊” 生活一个星期。
七天里,老人们都沉浸在 20 年前的环境里,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地生活,没有人帮助他们穿衣服或搀扶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老人言行举止必须 “活” 在 20 年前,而控制组的老人是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 20 年前发生的事情。实验的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
实验前,他们几乎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周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步态、体力都有了明显改善。相比之下,实验组,也就是那些 “活” 在 20 年前的老人们进步更加惊人,他们手脚更加敏捷,智力测验中得分更高。局外人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

孝顺是对长者的恶性催眠:你老了,快死了,所以我让着你一点,这样你可以沾点便宜再离开这个世界。孝顺是对长者的巨大排斥与不屑。被催眠的长者会提前进入 “垂死” 状态,苟且地活在孝顺包围的虚假世界里,所以孝顺是坟墓的一种精神形式。

我曾经想象过被晚辈或学生们孝顺的场景,确实可以满足一些帝王般的操控欲,但却伴随着弥散的孤独、无力和悲哀。一番权衡之后想说:请别孝顺我,请真诚地对我,就像对你的同龄人一样。

庄子》说: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怎样才叫对父母好,也许并不是一件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显而易见的事。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原本是天地间最自然本真的情感。

凡是自然流动的东西就不需要去规定它,因为不可能,也没必要。

当需要用道德义务去规范的时候,说明这自然的东西已经出问题了。

因此《老子》说:

六亲不和,有孝慈。

自然之爱变成道德义务,纯粹是一种堕落。

因此,唯独我们文化中有 “孝” 这个词,不一定代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子女间格外亲近,可能恰恰相反。

曾奇峰说:

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
用善意来掩盖攻击性,是我们文化的特征。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写道:

惟其解放,所以相亲;惟其没有 “拘挛”子弟的父兄,所以也没有反抗 “拘挛” 的“逆子叛弟”。

中国家庭代际之间的隔阂,有多少是 “孝顺” 这把时刻悬在晚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造成的呢?

当一件事是 “必须” 而不是 “选择” 的时候,它对我们而言就失去了意义。

正如曾奇峰所说:

用爱替代孝顺,是全文明级别的巨大进步,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享受这一进步带来的无限福利。若清朝坚持闭关锁国且不与东西方交流,仅凭自己的力量发展,能否在 1000 年以后发明电视机?为什么几千年来唯独今天吹秦始皇的这么多?应该怎样理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当我们谈 “爱国” 的时候,我们谈的是什么?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安子曰(dongjiaqiu2015)

@安子曰

知乎用户 小仙女 发表

# 中国人的孝顺, 都是因为自私和恐惧, 用血缘和道德的绑架, 大男子主义还有骨子里的奴性。# 孝顺孝顺, 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顺了就是孝了, 孝顺就是父母生了你他们有最大的功劳, 没有父母你们哪里来, 你们的命都是父母给的。父母永远都是对的, 即使错了因为他是父母也都是对的。 不论父母做任何事情、哪怕他们的想法不对,他们也是为了子女好,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可孝不可愚, 孝顺不是勒索, 孝顺不是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孝顺不是你生了我你养了我, 我就是你的。孩子来这个世界上受苦父母沾一部分原因。既然生了孩子, 就要养育孩子, 不是孩子生父母。人是为了得到感谢才帮助别人吗?父母是因为孩子能给自己养老才生孩子的吗? 孝顺应该是爱的回报,也是一种责任, 是在养育之外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些虐待孩子的人, 那些生了七八个女孩只为一个儿子的父母,那些父母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好像很伟大似的,可笑之极。 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心灵,只关心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赚钱养自己? 没有给孩子心灵上的爱,凭什么要求孩子以爱来孝顺? 那些流落接头的老人, 那些流落街头的孩子们, 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女孩们, 那些残疾的孩子们, 那些被外国人领养的孩子们, 那些花钱买儿子的父母…. 把我赶出家门的时候跟我说老外思想, 说老外 18 周岁就出去自立, 一切都是这么理直气壮。外国小孩,可以直呼父母名,朋友一样。可以尊严、人格双重皆备,他们没有一点奴性,也没发现人家离经叛道,同样的忠君也爱国呀。人生而平等,老外的孩子照样爱家爱国,照样上战场,他们照样孝顺父母。而我们中国人以 “孝” 字治天下,里面更多的是虚伪的成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听到 “孝顺” 这个词,直觉很反感。

“你好孝顺” 听上去像骂人,“你要孝顺” 听起来像 PUA。

直到前几年我父母还在骂我不孝顺、白眼狼,当时我都还很伤心委屈和生气。毕竟我一边给他们买我自己没吃过舍不得吃的东西还要被骂,一件事不顺着都要被骂,没有为他们结婚生子让他们没有面子也是要被骂不孝顺。以前委屈,是因为觉得自己当了半辈子乖乖女却被嫌不够,感觉像无底洞。想要一个孝顺女的名头。

现在千万别叫我 “孝顺女”,我害怕这个名头,听起来迂腐又暗含着得完成父母一切愿望和诉求的味道。这个词害了多少人。

三更半夜想到我从小我妈就狠狠的叫我去死我就伤心的睡不着,我又不能真的死,我怕痛,我还舍不得很多事情很多,于是来答这一波。

嗯,为人子女,不要对父母有任何要求和期待,包括被爱。

那些对孩子无感、以及不知道为什么要生孩子、对孩子不是十分喜爱的人请不要生、养孩子。为你们好也为孩子好。

知乎用户 蓝天白云很快了 发表

我爷爷奶奶都是高寿去世,

在他们年老体衰,久病缠身的时候,我父亲,叔叔,姑姑轮换着照顾他们。

我姥爷车祸后,我姥姥老年痴呆后,我妈妈,姨妈,舅舅轮换着照顾他们。

照顾老人很累;

照顾病老人,更累;

照顾失智老人那就是痛苦!

我父亲去世前五六年身体就不好了,

我照顾他。

最后父亲在我怀里离开了人世。

应不应该孝顺父母?

我是这样看的——

得问问自己的良心,

如果良心过得去,孝顺不孝顺那都无所谓。

如果良心过不去,就力所能及照顾父母!

要不然等他们离开了,你会被良心折磨!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谁告诉你西方人都不孝顺父母的?题主被错误思想毒害了。。“反思体” 可以休矣,不过是把人类共有的东西分成好的和坏的。说坏的是中华文化独有,批判一番;说好的东西外国人不要,说明并不好,要求中国人放弃。

愚孝哪国都有,却说只有中国这样;孝顺人伦常情,却说老外没有,诱导我们放弃并仇恨家庭、丑化宗族。最终目的都是摧毁汉族的精神,破坏汉族的家庭,消灭汉族的凝聚力,原子化汉族。

西方白人对家庭、家族的观念很浓厚,更强调家庭、出身、认同感。以家庭为单位,以教堂为纽带,以族群为认同,白人构建起了自己的组织体系。这套组织体系在被白左毒害前,一直都起到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王室资助几个海盗头子就能讓成千上万的白人武装起来,摧毁新大陆的原生文明。。如果是现在这种 “反思人”,都仇恨父母,不知孝顺的原子人、哪会有开拓精神。

人被组织起来时很有扩张能力,我国古代只要是官方不限制或者支持对外扩张。即便军队没到,民间力量就开始扩张了。反观清朝,把汉人原子化了,控制起来用地瓜吊命,在有限的耕地上卷,自然失去了扩张力和主观能动性。

知乎用户 陈翔宇 发表

正好这几天在看《权力的游戏》,席恩跟小剥皮两个人的关系,就有点像传统的亲子之间的关系。阉割,驯化,形成规范,到最后奴隶开始主动遵循甚至拥抱这一规范。《被解救的姜戈》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最支持黑人奴隶制度的,反而是黑人管家。说实话我们怒其不争其实也不太公平,因为他生长于这种环境之下,习惯已经塑造了他的认识。姜戈逼迫着他做自己的主人,但是他更愿意做奴隶,因为这才是他认为的本应如此的常态。

你可以选择你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承担选择的后果。我们可以选择做弱势的一方,那就不要妄图拥有独立人格,比如一个女生要求老公赚钱养家,自己则放弃奋斗,那夫妻之间不平等关系也水到渠成。我们也可以选择做强势的一方,承担自由的代价,但同时获得了人格的解放。

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我们说上帝死了的时候,我们是在说,没有比人更神圣的教条,没有凌驾于人的尊严之上的道德。没有生而有的义务,所有的义务都在契约之内。而如果有人在你不认同的时候逼迫你按照某种价值观生活,这就是暴力啊。当然我并不是否认暴力,因为人类社会本就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但是,至少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大大方方地承认,用道德律人本质上就是暴力,不能说伤害了别人还觉得自己善良,这太蠢了。

如果我告诉你应该或者不应该,逼着你尽孝,或者反过来逼着你跟父母决裂,这都是暴力,不管表现为道德还是射慧主义何新价值观,内核都是暴力。

你可以孝顺父母,你也可以让你的父母孝顺你,这都取决于你,而不取决于我。这个社会没有权利去评判你的对错(当然可以用权力来评判你的对错。。。),因为社会规范并不高于你的规范,你的父母也不高于你。你认为应该如何就应该如何。

知乎用户 徐晓轶 发表

什么是人性?为什么对子女好是自然的是人性的?!人性难道只是人的动物性,是为了延续自身延续族群的生存的本能?!

人还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性还必须包括人能够正常组织起来所需要的付出,这种付出于个体在某一个点上是损失,但汇总以后有助于社会的协调运转,从而于个体也是得大于失的,比如信,没有这个德,社会运行成本大到难以承受,根本就无法组织的起来。

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其对动物本能的超越,对于上述两种功利性行为的超越,因了彼此相处而有了情义,有此情义而有恻隐之心、关爱之心,而有仁,受了仁激励,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则善固执、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耳。这才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伟大的所在,这也是我炎黄华夏能延续 5 千载的原因。

孝原本是因为传统中国是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其社会组织原则不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而且血脉与情感,基于这种情形所组织起来的社会其秩序所体现出来的就不是西方冷冰冰的法而是温情脉脉的礼。这种社会的基础就是家庭,家庭的秩序稳定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就自然稳定了,所以儒家讲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谓选忠臣必访于孝子之门也是这个道理:孝弟也者,为人之本与;本立而道生。由此,整个儒家的学说才能构建的起来。这是传统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最高价值观,那是不是人性的呢?!

但是,刚才讲了,孝是基于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的传统中国所发生起来的。今天的中国,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必然需要进行重新的调整,这是肯定的,但西方的东东拿来就用,在技术层面没问题,在价值观层面可能吗?

所以,就孝来说,完全放弃这不可能,但如传统中国这么重要也不恰当,适当的松弛是应当的,至于其中的度那就是看个体的了。在传统中国其是公德,以后可能就是私德,但完全纳入私德领域似也不太可能。

知乎用户 凤凰飞​ 发表

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不管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一样。

知乎用户 郭宜之 发表

转一篇回答别人的文章,也适合回答你的问题。

孝道观略论
一般而言,“孝”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周以来 “家天下” 式社会模式的重要纽带。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孝道观有不同侧面、不同的演变阶段。本文意在简单梳理有关孝道的论述、并简要阐述个人观点,与读者探讨。

一、孝道的源头
儒家的源头,主要在孔孟。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论语》《孟子》都是日常言行的记录,其中论述往往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因此很难称之为 “定义”,姑且称之为 “论述”“解释”。
(一)孔子
在《论语》中,孔子对孝道的解释主要有如下几点:
1、内容上,强调 “无违”。
首先,是不违背周礼,即当时礼法合一、出礼入刑的社会规范。例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其次,是不违背父母个人意志。例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适用上,强调孝悌是仁的根本,即把家庭私德的孝泛化为一种社会公德。例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二)孟子
与孔子相比,孟子进一步阐述了孝道,最有名的,恐怕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抛开这句为古人找的借口,孟子的论述就更值得重视。
1、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世俗的孝道观。孟子曰:世俗所谓有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2、将孝道视为人生价值的根本、唯一的出路,比孔子将私德泛化为公德又拔高了一步。孟子曰: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总体而言,孔孟的孝道观,基本内涵是对待父母要服从社会规范、顺从父母意志,并将孝道视为社会关系的根基。当然,孟子所述的生育观,也在强调个人在繁衍宗族方面的义务。但是在这一阶段,孔孟总体上只是就生活现象泛泛而谈,并未涉及两代人之间矛盾解决机制的具体设计,而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后人。

二、事情正在起变化
随着儒学的发展、与政权的结合,儒家对孝道的阐述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更加强调 “命令与服从” 式的亲子关系,以 “顺” 为唯一的矛盾解决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日益失衡。
孝经》据称是孔子所做,但宋朝即有人怀疑为托名伪作,现一般认为是秦汉之际的作品。在《孝经》中,孝作为社会公共行为规范,权利义务开始不平等起来,出现了 “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庶人之孝”。其中: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天子俨然只要有私德,即是大公德,其治理天下的行为就成了 “孝”,其孝顺的是“亲” 和“天”,统治也就合法化了。诸侯、卿大夫、庶民都是各守本分,也符合“克己复礼”“长幼有序” 的思想。
此后,孝道的权利义务进一步分化,形成长辈对晚辈的绝对控制地位,最典型的如《弟子规》所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不论父母怎么做都要孝顺,父母做了错事不听劝还可以随意挞伐子女、子女赔了小心还要无怨无悔赔痛苦,简直触目惊心。在适用范围上,孝也逐渐异化、由孝而忠,晋代的以孝治天下,都是用孝为托词。

三、反对孝道的观点
不可忽视的是,历史上也曾经存在反对孝道的观点,造成了一定影响,其影响甚至长期存在。
(一)孔融
孔融的观点影响不算大,但是说得却最直白:“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对,这就是那个因为让梨被赞美了一千多年的孔融。其客观的描述,把生殖这件事深刻还原,直接卸去了子女身上负有的道德重负。
(二)道家
道家主张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对于一切非“大道” 的规范持批判的态度,认为掺杂了太多人欲、打破了自然状态。如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可见,道家认为孝道的存在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和,且不能自发地调整、达到和谐。
但是,自两汉起,随着儒家被政权吸收利用、黄老之术被抛弃,道家也开始接纳儒家的孝道观,强调道家不是要消解孝道对人的束缚,而是要求人能够自发地遵守孝道、摈弃私欲。如道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葛洪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四、现代语境下的孝道
在新时代,传统美德固然应该保留,但是第一,不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突。之前引用的《弟子规》中 “逆来顺受” 式的孝道,明显有违现在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如此,则不宜再对这种孝道的宣传,而是应该加以纠正。
第二,要权责分明、有明确的界限感。从权利义务的角度看,孝道的义务来源必然不能是 “生”。生下孩子,是一种短暂的行为,与随后的“育” 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只要 “生” 下孩子、将其带到人间,孩子就必须孝顺,很可能就会复制《弟子规》中权利义务极度不平等的亲子关系,压抑晚辈的人格成长,导致恶性循环。
由上述可知,养育不是生养,即不是指怀孕、生下来这件事,而是指后天的教化、培养。如此,则有的父母养育得好,有的父母则未必,譬如虐待孩子的案子,这几年报道了也不少。试问,是否都该同等感恩呢?显然,孝道是无条件义务的论点与现实有矛盾。
第三,如果孝道是基于感恩,那么感的到底是什么恩呢?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法定的监护义务,这是否需要感恩呢?如果要感恩,那么肺呼吸让我们活着,我们是否也要感恩肺、感恩大气呢?可见这种逻辑,是混淆因果关系与权利义务关系。另一种精致一点的回答,父母按照最低限度养育子女,则无须感恩;但是子女应对超过法定最低限度的部分感恩。同理,古代还有一句话 “养儿防老”,那么子女超过最低限度供养父母的部分,父母也该对子女感恩。
由此可见,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如果认为基础是感恩,这首先就要建立在子女 “受恩” 的基础上。如果父母没有尽到自己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便必然减损子女 “孝顺” 的义务,调整双方关系,以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进而实现人格的平等与独立。而父母如何尽到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则是父母的能力与意愿问题,可以有相应的问责机制与免责事由,值得进一步探讨。

知乎用户 张铁英 发表

这是个老题目。我之所以找出来回答,是因为我很困惑。我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我妈妈带大我不容易。但是她确实有很多奇葩的生活理念,简直是有自毁倾向,同时为了省钱,拒绝一切新事物。在明知道她自己把身体越搞越糟的情况下,一味的顺从,就是孝顺吗?比如,我妈为了省钱,把一大罐腌的咸菜,吃了几个月吃光了。后来发现得了高血压。唯一的可能就是高盐饮食。现在吃降压药,花很多钱,身体也搞糟了。钱也没省下,身体也搞糟了。她这样做对吗?我看她这样生活,不干预,甚至跟她一起吃咸菜,一起得高血压,就是孝顺?可是如果违逆她的想法,就给我扣一个大逆不道的帽子,说我不孝顺。更跟我大吵架,不允许我指出她的问题,又超级爱面子,一个 70 多的老太太,我真的超不理解,谁在乎她呢?再举一个例子,我妈妈学我的姥姥做手工布鞋,但是手艺和材料受限,用废旧自行车外胎做底,不平,给我穿,很快我就出现鸡眼。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不穿这鞋,鸡眼就会慢慢好了。跟她说这个情况,还骂我败家。自己穿,也很快,自己也出现了鸡眼。但是她一边坚持穿,一边跟我抱怨她有鸡眼,不方便行动。我这边订婚跟未来的丈母娘见面她也不要来。我对她是又可气又可怜。这样的家长,孝顺该怎么做?一味顺从可以吗?

知乎用户 悟空手里那根棒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西方人也讲孝顺,也爱自己的父母,当然也有不爱父母的,这个和中国一样,说中国人孝顺,但显然中国人因为要房要车要钱就和父母大动干戈的多的是,父母老了送到养老院从此置之不理的多的是,抱怨父母为什么不像隔壁老王那么有钱而对父母生闷气的有的是。国外也一样,也有恨父母的。另外欧美国家的人不是我们洗脑的那样,什么十八岁以后要扫地出门,从此不闻不问,如果继续住家里要收房租什么的都是胡扯,西方文化下的人的确崇尚独立,一般也确实不给孩子买房买车,鼓励孩子打工体验生活,其他的和我们差不多。

爱父母并不违背人性,想要测试很简单,假设现在新闻报道有个地方地震了,震源中心在你父母住的那个房子,你会很平淡的刷着朋友圈,想着反正自己也没法赶过去,何况地震已经发生了,自己做什么也于事无补,不如洗个澡玩玩游戏?还是你会瞬间崩溃,赶紧给父母拨电话?电话拨通后,你父母说刚好他们去公园散步了,没有出事,你会觉得事不关己,还是长舒一口气?如果是后者,那么说明这不违反人性,爱父母是人性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人性可能比不过爱子女。你说有的人会打父母,所以爱父母不是人性?那还有人性侵孩子,虐孩子,这可不可以说明不爱孩子才是人性?

另外孝顺应该是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经常陪伴父母,而不是要你愚孝。

退一万步,假设西方国家真的不孝顺父母,我们凭什么就要马首是瞻,西方人是你主子?

知乎用户 湘西老土匪一名 发表

这里怕是 ZH 邪教大会吧?首先,尽管西方的概念和东方有文化上的区别,但是谁说西方没有孝顺和尊老的观念?这话说给西方人听,只怕他们也不认同吧。那些所谓留洋派的,他们的同学和同事,自已父母住那里,现在健康情况如何,什么时去世的,埋那里,都不知道的吗?你说个性独立,那我问你,他们的父母去看望他们,吃的饭、住的房,他们收费吗?看望的路上生病了,他们扔路上不管吗?

假借西方人没有孝顺概念和尊老习惯,摆脱所谓东方思想的牢笼,才是关键吧,至于说别人是不是有类似概念,这个是不用去考究的,总之西方就是没有了,为什么没有,因为题主说的。那我很奇怪,如果西方女孩子不是 18 岁前就嫁掉,她的婚礼,新郎是从谁手上接过新娘的,前男友吗?新婚舞会的第一只舞和情人跳的?18 岁以后,你还找爹做什么?

其次,说孝顺是封建礼教,应当被打倒,问题河里的螃蟹都没同意,这新中国都建立七十多年了,反封建还是推倒三座大山的工作之一,为什么保留这个?所以,古代时期的东西都扔掉,这事百年以前咱们国人就在做了,那你同意不用汉字吗?当时的观念汉字也是落后的。因为学汉字的打不过学洋文的,现在这话还有几分道理?好像一分也没有了吧。好像里面有顺字,那家伙,是当奴才,是糟粕,这还能这么解的话,忠、信、义、礼,那个不反动。这些都反动,在这种文化下浸润的国人,能是什么好东西吗?不能瞎解,有很多东西在新中国,都搞了移风易俗,进行了现代社会和适应改革的调整,有更新、升级。按法律和提倡的社会风气办,不是按古代,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这类方式去办的。什么人在强行进行等同?

最后,说与父母的关系,很多人提到,不存在养育恩这东西。你爱我,我就爱你。很好,那我问你,你不读书,你爹揍你,然后小时你不知多少次咒他死。那么这是证明你俩有仇,他也不爱你?这问题通常不是那种命苦的成年人(父母就是纯为了出气就顺手家暴的),多数都知道,爱之深责之切,但是当时你为什么断定他不爱你,以至你要咒他?你要这么算的话,那不知多少人又可以假借这个,不履行赡养义务了吧?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是父母一时欢娱的产物,特么杜蕾丝坚决反对这一论调好不。那里没有意外怀孕找 XX 医院的广告?你是不是得说,你又不是首富,生我出来受苦。呐,就这三观打底,说出什么话也不奇怪,但是把自已的出生当成一种意外,父亲深悔没与 TT 深入合作,母亲深悔没服用炔雌醇环戊醚。还能有你在 ZH 上答这题?现在上 ZH 的,多数是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产物。不是小旅馆一夜鱼龙舞的产物,不要为了躲那点义务,往自已父母身上泼污好不。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必要搞的云山雾罩的,这不显得你文化水平高,而是更显的又当又立。

知乎用户 梦的天行者 发表

有一篇文章很好:《欧美人为什么从来不教孩子孝顺》,推荐找来看看。以下是我摘出的两段:

我问过很多荷兰家长,为什么感恩教育里没有孝顺呢?

他们听了都很惊讶,反问我:“为什么要教导孝顺?孩子爱父母,不是只要我们对他们好,孩子自然而然会产生的感情吗?这是天性,为什么要教呢?”

我不认为,说一百遍 “要孝顺”,孩子就会更孝顺了。

我同意,爱父母,是天性,不用提醒。我们要有信心,只要正确的爱孩子,孩子绝对会爱你,这是挡都挡不住的。

同样的观点,荷兰在国家层面,也是如此,他们没有爱国主义教育。我在一次活动里和几个荷兰政府的高官谈过这个问题,他们也是如此语调:“爱国不是天性吗?只要你的国家好,你在这里有存在感,满足感,你不是自然而然会爱吗?就算你的心没有那么大去爱国,人总会对故土故乡有一份天生的情感,不就够了吗?这是不用教的。”

知乎用户 盛京剑客 发表

取决于你有怎样的父母

知乎用户 王飞猫 发表

强调形式主义才是造成违背人性,违背公义的原因。

西方人强调公义,公义有了孝顺自生,公义没了,蓄奴可以靠形式主义装模做样伪装孝顺。

形式主义一套下来,变成了功利主义,甚至变成独裁主义,反正有了名为社会的这个”瞎子 “做要求,那当父母的就可以偷工减料了,甚至可以打着” 爱“、”教育“等旗号当强盗,根据人性的选择趋势,还极有可能变得一代比一代扭曲。

参考一下犯罪学的一个概念——破窗效应。

毕竟,那两个旗号没边界了,那自然会变成任由强势方抢夺弱势方的行为了,至于弱势方,在亲缘关系上供社会压迫着无法炸毛,不代表当事人无法在其他地方炸毛。例如,有了自己的孩子;当上了小领导位置。

社会随着这群人的向上爬行,有可能发展成全社会性问题——” 吃人 “习惯。

说到底,孝顺是什么东西?

它是人类基于自身判断,对另一个人的认同与否的行为。

只是,在用词上更加特化地规定在” 亲缘关系上的后辈对祖辈的认同行为 “。

强调孝顺,本质上就是在进行” 要求下位者无条件、无原则地信任上位者 “的思想迫害,甚至日后成为风俗后还可能转化为行为迫害。

知乎用户 孤行者 发表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付出的成本远高于西方,孝顺就好比投资的回报,你要说过分吗?就问一个事情,如果你父母比较有钱,在你买房子经济困难的时候不愿意支援你,你会抱怨吗?

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姨妹嫁到英国去,她公公是个经理,有钱,但是她和老公买房子的时候,公公一分钱没支援,在我姨妹看来更过分的事情是公公把意大利的房产卖了到处旅游。而他老公怎么说?她老公觉得他爸爸过得快乐就好。

你说西方人对子女的投入成本这么低的情况下,好意思谈孝顺吗?

我觉得,我父母跟我谈孝顺我很理解。因为我爸妈对我的支援太多了,买房子支援我,我父母帮我带孩子,我亏欠父母的太多,我就该孝顺,天经地义!养老送终是应该的。

而且我也会像我父母一样,去为孩子付出。

知乎用户 stoichikov​ 发表

哈哈哈哈哈… 这一题下我开眼界了,孝顺父母就是 “愚孝”,中国的孝道就是封建思想;西方对父母好叫爱,爱是平等的,中国对父母好叫孝,孝是因为身份等级不同;西方人生孩子是对孩子的真爱,中国人生孩子是利己想让孩子养老。就这些理论还一帮点赞的?

合着你顺着女朋友、顺着老婆、顺着孩子都是因为爱,顺着家里老人就是因为 “愚”,你凭什么就把“孝顺” 的顺曲解成无底线的顺从的?就是为了给 “孝顺” 这个词泼脏水吗?

西方人生孩子和中国人生孩子本质上都是为了传宗接代,没有谁更高尚、也没有谁更卑微,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性使然,同时也有文化背景带来的区别,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花费的心力和成本比西方高福利国家要高很多,尽孝的时候你想起来要跟西方的孩子对标了?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以后通过战争和贸易掠夺了全世界的大部分财富然后有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让他们可以在老了以后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儿女在旁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料。中国建国不过 70 多年,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资源本身就不够用,中国的老人短期内是没有发达国家这种待遇的,需要子女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怀,到了有些人嘴里就成了中国父母生孩子是为了养老的 “证据” 了?你有没有回家问问你的父母想要一个按时给他们寄钱寄物却见不到面的孩子,还是想要一个没什么钱但是有空了多回到他们身边说说话的孩子?

醒醒吧,2022 年了,西方思想和文化渗透了这么多年也没把中国改造成欧美的傀儡,日韩这种美国的附庸也没在传统的家庭关系上被同化,他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 “孝道”,咋说到中国人自己的“孝道” 就这么多人 “弃之如敝履” 了?有些人去欧美留个学没学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倒是把西方“传统文化”学了个 “精通”?敢问你批判“孝顺” 两个字的时候有没有把你父母送你留学的钱还清?

知乎用户 猋猋​ 发表

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推崇靠自己解决问题。

中国推崇集体主义,依靠他人不丢脸。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西方的孩子 18 岁就开始自立,包括读大学也靠贷款。而且西方的孩子结婚,买房也是自己的事。同样,父母老了也很少依靠孩子,主要是去养老院安度余生。

昨天还看了一个视频,一个中国人嫁到荷兰,她老公几家亲戚聚会,就选了她老公的姨家,因为有钱有个大房子大院子。她想参观这房子,就请这姨的几个儿子(已成年搬出)带她参观,但被拒绝,理由就是。虽然他们在这长大,但他们父母的房子是父母的,跟他们没关系,最好请他们父母带着参观。当然那姨很高兴带她参观,她又问,以后这房子留给孩子吗?那姨说不会,以后卖了老夫妻周游世界去。

在中国,孩子结婚买房,有时候要掏空六个钱包,就是夫妻双方父母都全力支持。

这就是文化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既然成长在中国,生活在中国,是中国人,就肯定是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

当然也有很多开明的父母,不想拖累孩子,自己经济条件也允许,就去养老院住。

但这也不妨碍孩子孝顺父母。

另外,西方孩子也不是不孝顺父母,只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的孝顺,具有更多的人身依附性,依赖性而已。

但人性,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都是相通的。

知乎用户 子猷 发表

并没有人要求你同等的付出啊,孝可不是这样定义的。你自己定义了一个孝,然后说这样的孝是违背人性的,就很难让人回答了。

孝是儒家的观点。

论语里数次提到孝,都是不同的,也就是因人而异。

我觉得 “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就可以了,而不是盲目的服从父母,父母也不是圣人,不可能所有的要求都是正确的。

儒家讲究仁爱,你做到发自内心的仁爱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西方咋咋地,我特么就说一点。

我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我周围 70% 的美国学生是借学生贷 & 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的,好一点儿父母基本上会给第一年学费或者头三个月学费,更不要提什么买房子买车,想桃子呢…

同样是前十八年的抚养,说真的美国人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连中国人十分之一都不到… 那好多孩子基本上饿不着冻不着也就那么长大了,稍稍有点年龄了可以打工了高中就出去打工的一球球的…

有些人说的那么冠冕堂皇的,我只想说你先把你前十八年父母花给你的钱扣出了基本生活费,以及你大学啃老的钱和你父母留给你的钱都按学生贷利率算完了还回去,再加上每年法律要求的基本赡养费都给到位了,你再去追求你的精神西方人好不好

有的人吧,我说什么好,我也不去说什么孝顺不孝顺,这都只是一种叫法。但是你父母毕竟把你抚养长大了,我看你敲键盘那架势想必也活的挺乐呵的,没看出特别讨厌活在这世界上的亚子。那你不如好好想想你父母是怎么抚养你长大的,是把你扔在福利院里每个月给个法律规定的几百块钱吗??父母就一点事情不顺你心了,因为没给你买房子了,因为没把所有钱都给你了,因为没给你带孩子了,你就要把爹妈扔到福利院里每个月只给几百块钱?

你这样的人真的放心,你的孩子将来也一定不会对你好的,你甚至可能连婚姻都不幸福。因为你太自私,你万事万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你连你父母都不会体贴,你更不可能去体贴所谓的 “另一半” 的,你也不会体贴你的孩子。这种人我见多了,都是有报应的,下场没一个好的

知乎用户 维禹浚川​ 发表

直说吧,现在中国人和古代中国人就不是一波人,不是换血了,是换头了。

我看了很多人评论,都是用被西方深刻影响和改造过的现在人的价值理念来谈论传统中国思想理念。

这种可笑就如同西方人用自己的自由来批判中国的专 zhi 一样。(戴口罩不自由啦,封城多么坏啦)

这种问题下,不要批判,价值观都不是一个体系的,你们批判个屁?否则你让古人看现代人,那基本上就是在看待一群禽兽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价值观没有什么对错,只有符不符合时代潮流。

再说欧美有没有孝顺(我回答此问题之前的几天,恰好看过一个美国人要不英国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欧美没有这个专有概念,但是作为人类的共性文化一部分,欧美也是有类似 “孝” 的文化的。欧美家庭根本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父母和子女相互间冷漠的不行。欧洲人或者美国人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和中国的孝类似,子女先天就要顺从父母——很多家庭就算父母对自己不好,但是子女依然不得不顺从父母。父母只要在家就是最大的,虽然不能说说啥是啥,但是欧美的父母在家撒泼打滚,子女也是不敢管的。

所以中国人不过是把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单独拿出来,特别强调了一下,并以此泛政治化,你可以说过分强调,但不能说是中国独有。

最后中国人要不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写入法律的,你们自己去想。

-

补充一点,鉴于有些人误会,我说清楚:我说的孝顺写入法律是现代意义上的孝顺,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让你孝顺不是让你遵循古代价值观,和古人一样去孝顺。我说了,价值观要符合时代潮流,我认为孝顺是需要的,这是一种亲情的反哺,没让你卧冰求鲤,或者学郭巨

知乎用户 挪威 yoyo 发表

坐标高福利的北欧,独生女,快 36 岁了,忍不住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我绝对是别人眼里的孝子:

小时候和姥姥姥爷一起长大,上了初中后和父母住一起。姥爷去世早,和姥姥感情最深,和妈妈也一直都非常亲密。妈妈从小就注重对我的培养。

从小上学到出国都没怎么花家里钱,出国后每年一两次回家探亲,每次探亲给家人买一些东西让他们高兴,一些大电视等家电,过年红包,国产车等。那时,我心中最重要的人是父母和姥姥,后来姥姥走了,我的父母就是我生命中最值得守护的人。

从小我家里不富也不穷,父母是一辈子的工薪族,都已退休。我过去的底线是拒绝啃老。国外成家立业,买房自然不会花他们一分钱,都是靠两人自己的双手赚的。相反,自从毕业工作后,除了买一些物件表表心意,让他们高兴,还会时不时的节日生日给一些红包和礼物,也是让他们高兴,每年正常也会请他们出国旅游等。

我对父母和祖辈的感情,与其说孝顺、孝敬,我觉得更是发自内心的一种 “疼爱”。疼爱是个让我内心柔软的词,例如我会说姥姥很疼我。我从小就懂事,也知道心疼身边亲人,不乱要东西乱花钱。但我记忆中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关于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的教育… 反而我爸常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想让我宽松对待表兄妹,但我很反感,和表兄妹的关系嘛,小时候经常在一起吵架。

我疼爱父母,因为父母养育了我,把所有子女之爱都给与了我,赡养父母自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也希望他们过着好的物质生活,资助他们(虽然他们并不需要,但生活水平是总有空间改善的)他们有着我生活中的优先权,例如老了需要我在身边等等。我是丁克,又是独生女,所以没有其他牵挂,现在他们身体好,我抓紧时间挣钱,投资,争取财务自由(只要被动收入能覆盖开销),等他们需要我了,我就回家乡。

“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深知,无论我怎么做,都不可能有父母对我的爱更多的回报他们,所以我只是尽我所能,尽量对他们好一些。

说说欧洲发达国家,其他地方我不了解。欧洲发达国家确实不讲究 “孝道”,养老体质较为健全是一方面,但我个人认为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说的更准确一点儿,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体现在大部分父母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低,不求回报是真不求回报。不同于国内的家长望子成龙,欧洲这边好像只要孩子活的健康快乐就好了。选专业?想学啥学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住家里吃家里!工作后买不起房?父母给出首付!对孩子自身发展都没什么要求,还指望要求他们对自己怎样呢?

子女对父母的 “白给” 真是更是大言不惭的笑纳,等父母老了,不能自理,送养老机构,指望子女做点什么实的是不可能的。表面那些 “虚的” 就不说了,爱不是只在嘴上说的。

父母养育子女是责任,我不反对。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不要孩子,因为我自认为无法胜任一个母亲的角色。但是不是孩子就可以以此为由认为父母所给都是应该的?出买房首付我拿着是因为他们愿意给啊!

我不这么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就算摊上不负责任的或物质条件差的父母,怨天尤人也没有用。况且父母只要尽心养育了自己,为什么不心存感激呢?

所以疼爱父母是出于感激,不是所谓的孝顺、孝敬。世界上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对我们这么好,付出这么多,那我为什么不尽量同样对待他们呢?对父母都不感恩的人,指望他能对谁特别好呢?

综上,欧洲发达国家就是缺乏这种感恩教育。

关注我的公众号:

挪威 yoyo 观世界

揭露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挪威——鲜为人知的一面。

最近在更新自己写的书:《36 岁,人生的三分之一》序, 欢迎关注和支持。

知乎用户 徐义博​ 发表

孝顺,就是听话,下一代听上一代人的话,而人类之所以能进步,就是因为下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

知乎用户 MT1000 发表

难道 西方人 都是成年后把父母吃掉?啥叫孝顺?中国所谓的孝顺更多的是强调愚孝,是无条件的服从。西方父子关系讲究的是个性独立。

知乎用户 陆茜雅 发表

反正我不太理解,是否我的一个朋友是家徒四壁,穷得响叮当,以至于她得 17-18 出来自己 cover 她的费用。她爹美其名曰独立。说女儿养到十七八岁了,不应该再啃老。

interesting ,瞧瞧这嫉妒女儿成什么样了。还经常说我朋友:你的命真好。经常性尖酸刻薄。让她去找兼职做,咬死了不给钱,说要让孩子独立。小孩一旦快找到兼职,她爹就要出来说,绝对不能耽误学习。

我 TM 简直纳闷了。这种极品父母,能不能一开始不要生小孩。真怕孩子拖累就别生。我朋友自己痛苦得不成样子。她享受的教育资源其实好,教育上花钱多,但是精神和很多层面上是饱受摧残的,在这种家庭里。只有母亲稍微能有点精神慰籍。

所以你觉得我朋友以后会孝顺吗?

对了她去找兼职,有的人很疑惑,是否她是毕了业出来找事情做。我朋友答曰:是因为这种父亲。

哦她父亲以前她没成年经常家暴她,导致她抑郁的根本原因就是家庭。言语上骂畜牲,给羞辱。以至于我朋友有点创伤应急机制,一旦有人想要 pua 她,她就会选择更狠地 pua 回去,要么就是直接不接招。

我朋友特别讨厌这种传统中式环境,封建大家长制。坚决反传统反封建

我艹,我写着写着我也气得眼泪留下来。我共情能力太强了我感觉。

现在她觉得她最想做的就是逃离这个地方,逃离原生家庭。最好能把妈妈也带走。让这种垃圾父亲一个人过活。

在这种传统中式家庭里,讲真话也可能被拷打,因为你不被允许说真话。在这种传统的封建的氛围里,你想去汇报事情给校长,也许你的老师是个典型的中国人,她会责怪你越级上报,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这真的是我们处事不周全吗?我以为,我们年轻人的心思是,希望事情能够得到更快的解决,能有更高的效率。

Anyways,我和她,都深深厌恶这些东西。

我俩特别厌世,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现在唯一支撑我们的,是未来光明的可能。我们要金钱要自由,谁说我们的人生就得这么烂,就会没有一往无前的光明?

我们,愿意献出我的灵魂,去追求光明与美好。


对了我朋友其实会装,曾经自己抑郁了但是自我调节好了,后来她爹让她看心理咨询师,她在心理咨询师面前表现得一切安好。

其实最大的毒瘤,归根结底还是她爹。我朋友她外祖一家其实都看出来了这一点,但是其实没有人能够劝说他。

对了,她爹跟我爹一样,表面上别人会觉得吧文质彬彬,实际上是真的在家里对待小孩不好。

他对待另一半也是 pua + 羞辱。但是不会像小孩那么厉害。

我朋友现在和我一样,期盼着带着妈妈走。离开这种深渊。

完了,写着写着又哭了。

其实手机上发出的信息聊天会被检查、询问。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胡说八道!中国人什么时候强调孝顺了?

中国人强调的是孝,不是孝顺。孝和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孝,是感恩,是尊敬,是报答。

顺,是俯就,是卑微,是受控。

孝,是人性。

顺,是奴性。

把孝和顺关联到一起,是封建余孽。

我们不但不强调孝顺,我们还批判孝顺。孝的终点是敬、是爱、是责任,而不是顺从。

我们提倡的仅仅是孝。别给孝的定义增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这很无耻。

至于说西方人没有孝的观念,那太好解释了。

蛮夷之邦,就这德行。

连世俗的道德系统都没有的民族,还只能依靠宗教道德来约束人的民族,除了跪舔 “神明” 以外,他们还能干啥?

依靠死后的虚无来吓唬人,才能让人遵守规则,这样的道德系统何其荒谬?

人遵循道德,不应该是因为恐惧,而应该是因为善良。

如果你是因为恐惧而遵循道德,那么,当你不再恐惧了,你就是魔鬼。

只有当你因为善良而遵循道德的时候,你才有可能一直遵循。

这就是中国人温良的真正含义:我们绝对不会变成魔鬼。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因为恐惧而善良,我们善良,是因为我们本来就善良。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f7LdD 发表

只生一个好

下略

知乎用户 岷岷 发表

个人觉得孝顺是可以的,但是要有个度!

适度的孝顺是应该的,也是为人子女该有的传统美德!

所谓母慈子孝,家庭和睦,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

只要双方没有原则性分歧,或者这种孝顺不损害任何人,或者社会的公序良俗,那么的确不该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就应该做个孝顺的孩子。

但是,如果父母的要求本身不合理,那肯定得拒绝,也不能盲从,更别谈孝顺了!

例如一个重男轻女家庭的父母,让女儿无条件资助弟弟或者家中的儿子们,这种无理要求肯定得拒绝和驳斥,更别说孝顺。

例如,婆婆欺负儿媳,或者把儿媳当佣人搓磨,作为儿子,更作为儿媳的老公,肯定得勇敢地站出来,阻止自己父母的错误行为,维护自己的妻子,让她在自己面前能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

又例如,父母三观不正,本身就是社会渣滓,如果他们要求孩子们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贩毒,欺负邻居,偷鸡摸狗等等,肯定得拒绝啊!

如果你不拒绝父母的无理要求,你就会跟父母同流合污,也变成社会渣滓,甚至吃牢饭,肯定得拒绝无良父母的错误要求。

综上所述,孝顺是有条件的,是相互的!传统美德也是需要考虑限制条件的。

千万别愚孝,千万别因为孝顺伤害自己,践踏别人!

父母有错,你也得制止。

就算无力阻止,至少不能参与其中!

如果不幸拥有一对无良父母,建议选择远离,眼不见心不烦!

知乎用户 马文彬 发表

我的哲学课领路人是这样说的。

一个人的一生总在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

这是一个生命潜意识里最终极的思考。

等你到你要死前的那一刻,例如病榻上,例如即将掉落的飞机上,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

你可以对你自己的一生定性,他们的总和就是 “我是谁”

即将到来的就是死亡 “我到哪去”

回顾这一切的开始就是 “我从哪来”

其实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是固定的,唯一可变的就是 “我是谁”——一个人对于自我内在价值的定义。

人总要在自我内在价值中寻找幸福的答案,而这一切的源头即父母。

孝顺,是自我内在价值源头在你人生中的倒影。

知乎用户 闹东大师​ 发表

知乎用户 梓付​ 发表

应该说西方的孝顺和东方的孝顺不是一个概念 (至少我看到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维持一种友好的关系,老了独居 / 去养老院子女也会抽时间去探望),肯定不是没有孝顺父母的意思,不然迪士尼各种家和万事兴动画片拍出来是钱太多不够花吗?不然为什么各种知名人物要打造和睦家庭的形象?

知乎用户 野狐君 发表

遵从本心即可

你愿意就孝顺

不愿意就忤逆

父母生孩子是因为基因的控制,至于怎么养孩子,一部分受本能的影响,一部分受世俗法律、道德观念的制约,剩下的就是一些自身的私欲、寄托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理论上来说,他养你是他的责任,至于最终养不养以及养的好不好,就看你的运气

所以我个人觉得,等他老了,你养他是你的责任,至于你最终养不养以及养的好不好,就看他的运气

毕竟他手里也许还有两套房,咱也不能就这么放弃不是吗

大家都是各取所需,就看运气好不好

我想,如果你的父母对你教育得当,并且在你成长中关怀备至,就算没有世俗观念的束缚,你也不会轻易舍弃对方

反之,如果你从小缺爱,能长大已经拼尽全力,一身所逐不过是为了弥补童年的缺失。这样带着满身伤痛摸爬滚打的你,没有人有资格对你有所要求。

世俗的道德都是狗屁。

什么东方人西方人,文化都是借口

不管什么地方,人与人情感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在追逐爱与自由

跟随你的本心,如果做白眼狼能让你爽的话,那么就六亲不认,又有何妨?

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人生角度去批判,他们只希望世间有更多的热闹与笑话,他们何曾体味过你的快乐与痛苦

大可不必理会那些道貌岸然的愚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孝顺在父母眼里指的一般就是顺着。

尤其我婆婆吧,挺典型的,她经常希望我这么做、那么做,按照她的想法来。我和我老公如果不顺着她,她就说我们不孝顺。而且肯定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表达出我们自己的想法,那在她眼里是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的,也觉得我们不对,再加上我们没有顺着她,她一个长辈绝对是接受不了小辈的反驳的。

换位思考,我如果有个儿媳妇,比我小三十岁,跟我反驳,我可能也受不了。谁不是有自尊心的人呐?

所以我想将来我怎么避免儿媳妇反驳我呢?想来想去,最好的答案就是:我不要去干涉我的儿媳妇的生活,不要对她指手画脚,不要用长辈的身份要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争取和年轻人求同存异。

试想,如果这个儿媳妇有教养、有文化、懂道理的话,我不去干涉她、指挥她,给她最大的自由,让她开开心心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那么她会闲着没事来反驳我吗?没必要吧。

所以,讨论孝顺的时候,必然要讨论 “干涉”。当长辈因好意或恶意干涉了子女的生活时,就应该想到是把子女往“不孝顺” 的方向推了。

知乎用户 油菜尖儿 发表

伦理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据教训总结的经验。

任何规则,都是既得利益者制定的。

在我们国家,孝文化随农耕文明而产生,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亩三分地之内,家庭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古代科学技术薄弱,教育没有普及,所以人生经验就非常重要,老人见多识广,他们的经历能指导年轻人少走弯路,这是老人安身立命的资本,

换句话说,过去尊重老人其实就是尊重知识经验,华夏文明正是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互惠互利的模式下传承至今。

但是西方文明起源的地中海文明不同,他们大部分地方并不适合自给自足的种地,所以需要交换,因此走上了重商文化,没有小农经济,人们常年迁徙,不再被家庭所束缚,老人也没有掌握人类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怎么种地。

因此,他们的家庭功能很薄弱,对于他们来说,相比爹娘,他们可能更尊重掌握商道的船长,更尊重掌握军队领土的贵族,更尊重掌握知识的牧师——在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先进的知识经验是掌握在教会手里。

正是因为如此,教会为了自身利益,为了把人的归属感从家庭迁移到教堂,还宣称人是上帝创造的,好像和父母没有什么关系,从根源上剥夺了父母的重要性。

而不像我们说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他们爱上帝超过爱父母。

这种脱离家庭的生活方式,在工业文明之后愈发明显,知识已经总结到书本上了,个人经验并不重要,甚至老人掌握的都是落后的知识,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长大之后就要离开家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家庭越来越不重要了。

他们的家庭观念薄弱,无法产生孝文化。

他们依靠工作岗位生存,而不是家庭,他们精神寄托是上帝,而不是家人,成年后就没在一起住过几天,哪还剩多少感情。

不好说哪种文明更好,各有各的利弊。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孝文化正在逐渐消亡。

在这个时代,不需要 “家庭” 这个组织了。

有学校教育,老人也不再掌握年轻人迫切需要的知识,有了公司这种组织,年轻人也不再窝在家里看老人的脸色。

没了制约的手段,过去为了保障老人利益的孝文化,逐渐失去了权威。

别说顾及父母,现在甚至婚姻都不再是刚需,

社会化大分工的终极目的,就是彻底瓦解家庭,把人变成一个工具。

到时候,别说什么孝道,爱情都将不复存在,

因为我们不需要爱人,不要敬老,

我们只需要爱岗和敬业。

知乎用户 阿好​ 发表

你换个字儿——把 “孝” 变成 “恩” 就清楚了。

知乎用户 曾仕强学堂​ 发表

记住,我们从来都不应该孝顺父母!

但是,我们谁也不敢说我要成为一个不孝的人!

孝是中国人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几千年。

孝不等于孝顺!

今天就分享**曾仕强教授对 “中华孝道” 的智慧解读,告诉你一个从没人跟你讲过的 “孝顺” 的真意!**看完后,你会顿悟!

1、首先解释下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

原因很简单:

因为子女是你的未来,而父母他们年老了,快要报废了,没用了,可以不用管他了,这完全是利害关系,是打小算盘,根本算不上亲情!

很多人说这是人性,这确实是人性的一面。

那么,试问既然很多人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父母是不是可以不尽心养育子女呢?

答案是不能!

因为子女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父母的财产,子女是父母所生,但不是父母所有。而如果说子女是父母的财产,那父母可以把子女卖掉,也可以叫子女做苦工,但为什么不能这样处置呢?

**因为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子女没有处置的权利,只有应尽的责任。**你不要孩子去读书,是要抓起来的,因为教育法要他去。

自然界中,一个果实从树上掉下去,落入泥土中,它就会慢慢长芽,逐渐长成一棵树,它的父母在哪里呢?不知道。

一只鸟,它被孵出来以后,能动,能跑,进而能飞,它就可以独立生活了。动物都是生出来以后,自己就挣扎着开始生活了。

而人最起码要得到父母十年的照顾,否则是很难生存的。可见,人类的父母照顾子女比动植物要费心费力的多。

所以我们要端正一个观念,奉养父母跟教养子女是不可分开的。子女没办法独立的时候,要依赖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有一天会老,他们要依赖子女,也天经地义的事。

所以,你每次对待你子女的时候,就要想想,当年你的父母是怎么照顾你的。你现在比你父母有钱,你可以更好地照顾你的子女,但你不能说当初他照顾你不如你照顾你的子女好,而应该说当初他比你要辛苦。他那样照顾你,你更应该想办法让他过比较好的晚年生活。因为你的孩子还有未来,他还可以奋斗,但你的父母已经到达了晚年。

这样一说,我们就可以看明白,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但奉养父母也是子女的义务。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要因为很多人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就去怀疑我们要不要对父母孝,这是完全不应当的!

追根溯源,我们会孝敬父母,这些都是后天一步一步学习来的。孝顺不是先天带来的,你不用教父母,他们自然会爱护自己的子女。上一代照顾下一代,所有的动物都会。但孝是后天学习的。既然他要学习,你必须要教他。子女不孝,其实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

那些父母做到最后,让儿子看不起,让儿子不理会,这样的父母我们只能说他是自作自受,因为天理就是自作自受。

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父母对子女不好,子女没有去孝顺父母,就去整盘否定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2、“孝顺” 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虽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如果说我们要孝顺父母,很多人都感觉有些道德绑架,孝顺是封建糟粕。

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孝顺父母,应该还是不应该,尚有争议,有人说应该,有人说不应该。

那再问一个问题 “我们应不应该做一个不孝的人。” 答案很统一,就是不应该!

没有一个人想成为不孝的人,很多人之所以对应不应该孝顺父母存在怀孕,就是因为对孝顺的理解错了。

所谓,孝顺父母并不是说凡事都要顺从父母,凡事都不要违背父母。

关于孝道,孔子是这样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最后便是无违。”

那什么是无违呢?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去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无违。”

学生便说:“先生,我懂了,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思。”

可真是这个意思吗?孔子所强调的 “无违”,意思是不要违背自然,不要违背天理。道理的“理” 和礼貌的 “礼” 是殊途同归的,也就是说,侍奉父母,无论为父母做什么,都要合理。

**“合理” 的意思不是父母喜欢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凡事完全遵照父母的意思。父母喜欢喝酒,**就给他们买来所有的好酒。这样的孩子是希望父母的身体快些垮掉,这就变成了想孝敬父母却不孝敬父母。

无论父母喜欢什么,你永远顺着他们,迟早会陷父母于不义,反倒成了一件糟糕的事。

人都有弱点,想要的东西总想满足自己,其欲望之心就越来越大,私欲变得膨胀,越发的无法无天。

为什么说 “老人戒指在贪”?

假如老人闲着,整日无所事事,就会成天动心思了,一会儿想要这个,一会儿就想要那个。若是做儿女的都满足他的要求,万一是不合理的要求,岂不是在害自己的父母吗?

因此孝要 “无违”。无论怎样,绝对不可以违反自然、天理,你要关注倾听父母合理的要求,不听父母那些无理取闹的要求,但是你也不能当着父母的面顶撞他们,这样才是无违的孝。

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并不是说天下父母都是对的。而是说天下的父母都是人,没有一个不是人,只要是人,难免会犯错。

但是虽然父母犯错,身为儿女,我们没有资格批评他们。

所谓孝顺父母,并不是说我们要事事顺着父母,事事顺着父母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而是孝敬父母。所谓的孝顺,只不过是告诉我们,只要你孝了,你的人生就顺了!

3、如何做到真正的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不是事事都顺着父母,那么,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呢?这里分享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曾仕强: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

所谓真正的孝顺父母,无非是做到这 3 点

1、要心怀恭敬,对父母诚意奉养

2、要心有父母,不让他们蒙羞

3、要扬名显亲,光宗耀祖

具体建议请点击连接查看!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解开了你的困惑,对你有帮助,请真诚地留下一赞吧!更多曾仕强教授的智慧话语我会整理给大家~~~

**另外,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成长干货或工作、生活遇到困惑时,欢迎你到我们的公众号「曾仕强」找答案。**目前输出了数千篇曾教授智慧文章,还有数千节曾教授智慧讲座视频音频,关于个人修为、为人处事、家庭教育、爱情婚姻方方面面的人生智慧,助你获得自我提升,期待你的到来和蜕变!

另外,本号也专注分享曾仕强教授的国学智慧,下面推荐几篇知乎比较高赞的文章,强烈推荐你看看~~

结婚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 511 赞同 · 15 评论回答 514 赞同 · 15 评论回答 529 赞同 · 16 评论回答有哪些让你醍醐灌顶的话?2615 赞同 · 69 评论回答 2617 赞同 · 69 评论回答 2631 赞同 · 70 评论回答有哪些道理你后悔知道的太迟了? 5527 赞同 · 209 评论回答 5531 赞同 · 209 评论回答 5549 赞同 · 211 评论回答曾仕强学堂:曾仕强:给职场人的 20 条忠告,越早知道越好!193 赞同 · 17 评论文章 193 赞同 · 17 评论文章 194 赞同 · 17 评论文章

知乎用户 胖哒二世 发表

西方没有?一堆人瞎扯,扯也得扯出个依据吧?

难道我看的是假《圣经》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21:17 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埃及记
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15: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 神的诫命。——马太福音

其余的地方还有,但我不找了,我就这两章看的多点……

知乎用户 SINGULARPOINT​ 发表

孝顺父母的现代意义就是让人知道生孩子是有用的。

不同的是,在现代孝顺父母要加入平等的因素,不能是愚孝。

知乎用户 RachChen 发表

西方的世界观里没有孝顺,他们认为,儿女对父母应该——

1、爱

父母爱儿女,儿女回报父母以情与依恋。

2、敬

父母是长辈,养大儿女、教育儿女,儿女对父母应该尊敬。

3、感激

在儿女成年后(成年前应该不算),父母还对儿女有各方面的支持——金钱、情感、人生建议,因此应该感激父母的付出。这种感激,有概率会演变成为他们年迈时的照顾(非义务,与金钱也没什么关系)。

4、独立

儿女是独立于父母的存在,既不是父母的附庸,也不是父母的债主。

孝这个概念,来自儒家,是忠的变体。儒家的英文叫做 Confucianism,和 confusion 多像,你仿佛能够看到西方人面对儒家思想的星星眼。西方对 “忠” 这个概念都不特别看重,何况是它的变体 “孝” 呢?

忠和孝,本质上是等级社会的衍生物。臣要对君忠,子要对父孝。西方的等级观念不强,就造成了这两个概念,尤其是后者,缺乏市场。尊敬他,不代表你就低他一等。

就我个人认为,孝顺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我爸妈爱我,所以我爱他们。他们比我阅历多,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听取他们的建议【但有些时候我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感谢他们送我留学,感谢他们支持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现在和他们同一个城市,不住在一起。

我的父母,比那些要求儿女孝顺或愚孝的父母,更值得尊敬。

知乎用户 吴金铭 发表

首先看西方的《圣经》,其中摩西十诫规定第十条:“孝敬父母”。所以西方也是有孝的概念的。而且《圣经》记载上帝要求信徒要爱上帝如爱父母一样。西方人要不孝父母就无法相信上帝了。

其次,中国的《孝经》明确说孝之根本在于爱和敬。也就是儒家文化下强调的孝主要是孝敬父母,而不是孝顺。主张孝顺的是法家和佛家。

第三,在生物界,只有人主张孝,绝大多数动物都是弃之不管,无所谓孝。所以孝是人之特性,是人性的重要组成。

第四,父母爱子女是慈,是天生的。孝也是天生的,只是弱于慈,如果青少年时期缺乏教育或受缺德的教育文化影响很容易失去孝心。很多人受后天影响而不孝,并不是本性如此,在后天影响较弱的原始部落都是注重孝的。

第五,对于不孝的想法,应该自己仔细分析分析其产生的根源,看看是为了什么会产生不孝的想法,那些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本性,是不是自己真的认为就不应该孝敬父母,是不是认为父母就该白白的养育你。

知乎用户 人间九日 发表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祭祖代替祭神

COOL:《宋史 · 王安石传》圣君贤相的残酷现实

清朝讲以孝治天下,是以先法为本。宋朝更是以祖宗之法为准,所以不杀文人,限制君权,成三百年天下楷模!

所以孝可不是简单的孝顺父母,它包含了很多类似于保守主义的内容。保守主义是和上帝立约,祭祖是和祖先立约,立约是立法之法——从而实现法治,而不是人制下的法制!

知乎用户 宋祥远 发表

你不想孝顺父母就算了,还要找个理由让自己这种行为合理化正义化就是你不要脸了。

西方国家有事没有就谴责中国,你也跟着骂么?西方还支持台湾独立香港独立呢,你也支持么?西方还宣扬中国威胁论呢,你也觉得中国是威胁么?

西方是不讲孝顺,你也别忘了你成年了之后你爹妈兄弟姐妹不管你你就是饿死了在西方眼里也是你活该没本事怨不得别人。

你想当混账已经很恶心了,你还要给自己当混账找个正义的理由,连混账都瞧不起你知道么。

知乎用户 车行 发表

怎么没有?

自己去看看外国电影好吧,什么圣诞颂歌,什么伐木累 ··· 一回事

知乎用户 不亦悦乎 发表

我们怎样做父亲

鲁迅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题目呢?这有两个理由:

第一,中国的 “圣人之徒”⑵,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也与我辈决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我辈却不免偶然发几句议论,所以株连牵扯,很得了许多 “铲伦常⑶”“禽兽行” 之类的恶名。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但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为想省却许多麻烦起见,我们便该无须客气,尽可先行占住了上风,摆出父亲的尊严,谈谈我们和我们子女的事;不但将来着手实行,可以减少困难,在中国也顺理成章,免得 “圣人之徒” 听了害怕,总算是一举两得之至的事了。所以说,“我们怎样做父亲。”

第二,对于家庭问题,我在《新青年》的《随感录》⑷(二五,四十,四九)中,曾经略略说及,总括大意,便只是从我们起,解放了后来的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譬如早晨听到乌鸦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却总须颓唐半天。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还有,我曾经说,自己并非创作者,便在上海报纸的《新教训》里,挨了一顿骂⑸。但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说话,对得起自己和别人。我自己知道,不特并非创作者,并且也不是真理的发见者。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至于终极究竟的事,却不能知。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的进步和变迁,也说不出会到如何地步,单相信比现在总该还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物,因有食物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 “人伦之中”,却说是 “人伦之始⑹”;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我并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性交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无耻流氓,专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走这路须有一种内的努力,有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脊椎。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我也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况且幼者受了权力,也并非永久占有,将来还要对于他们的幼者,仍尽义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父子间没有什么恩” 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 “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 “父兮生我⑺” 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 “恩”,却给予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 “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人类也不外此,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未曾经过 “圣人之徒” 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取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 “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有人做了乐府,说是“劝孝”,大意是什么“儿子上学堂,母亲在家磨杏仁,预备回来给他喝,你还不孝么⑻” 之类,自以为“拼命卫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⑼”,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 “爱”。

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 “爱己” 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易卜生做的《群鬼》(有潘家洵君译本,载在《新朝》一卷五号)虽然重在男女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看出遗传的可怕。欧士华本是要生活,能创作的人,因为父亲的不检,先天得了病毒,中途不能做人了。他又很爱母亲,不忍劳他服侍,便藏着吗啡,想待发作时候,由使女瑞琴帮他吃下,毒杀了自己;可是瑞琴走了。他于是只好托他母亲了。

欧 “母亲,现在应该你帮我的忙了。”

阿夫人 “我吗?”

欧 “谁能及得上你。”

阿夫人 “我!你的母亲!”

欧 “正为那个。”

阿夫人 “我,生你的人!”

欧 “我不曾教你生我。并且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我不要他!你拿回去罢!” 这一段描写,实在是我们做父亲的人应该震惊戒惧佩服的;决不能昧了良心,说儿子理应受罪。这种事情,中国也很多,只要在医院做事,便能时时看见先天梅毒性病儿的惨状;而且傲然的送来的,又大抵是他的父母。但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梅毒,另外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着影响。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代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将来学问发达,社会改造时,他们侥幸留下的苗裔,恐怕总不免要受善种学(Eugenics⑽)者的处置。

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上文所说的是对于现在,这是对于将来。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⑾”,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读过 “圣贤书” 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便是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末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有人会怕,仿佛父母从此以后,一无所有,无聊之极了。这种空虚的恐怖和无聊的感想,也即从谬误的旧思想发生;倘明白了生物学的真理,自然便会消灭。但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采,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要幸福么?连你的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要 “返老还童”,要 “老复丁⑿”么?子女便是 “复丁”,都已独立而且更好了。这才是完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谿⒀” 为业,行辈自豪,那便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父子间要疏隔了。欧美的家庭,专制不及中国,早已大家知道;往者虽有人比之禽兽,现在却连 “卫道” 的圣徒,也曾替他们辩护,说并无 “逆子叛弟⒁” 了。因此可知:惟其解放,所以相亲;惟其没有 “拘挛” 子弟的父兄,所以也没有反抗“拘挛” 的 “逆子叛弟”。若威逼利诱,便无论如何,决不能有 “万年有道之长⒂”。例便如我中国,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还有孝廉方正⒃,都能换到官做。父恩谕之于先,皇恩施之于后,然而割股⒄的人物,究属寥寥。足可证明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

都有 “爱” 是真的。路粹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汉末的孔府上,很出过几个有特色的奇人,不像现在这般冷落,这话也许确是北海先生所说;只是攻击他的偏是路粹和曹操,教人发笑罢了。⒅)虽然也是一种对于旧说的打击,但实于事理不合。因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所以疏隔一层,不劳多虑。至于一种例外的人,或者非爱所能钩连。但若爱力尚且不能钩连,那便任凭什么 “恩威,名份,天经,地义” 之类,更是钩连不住。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长者要吃苦了。这事可分两层:第一,中国的社会,虽说 “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 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在这样社会中,不独老者难于生活,既解放的幼者,也难于生活。第二,中国的男女,大抵未老先衰,甚至不到二十岁,早已老态可掬,待到真实衰老,便更须别人扶持。所以我说,解放子女的父母,应该先有一番预备;而对于如此社会,尤应该改造,使他能适于合理的生活。许多人预备着,改造着,久而久之,自然可望实现了。单就别国的往时而言,斯宾塞⒆未曾结婚,不闻他侘傺无聊;瓦特早没有了子女,也居然“寿终正寝”,何况在将来,更何况有儿女的人呢?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子女要吃苦了。这事也有两层,全如上文所说,不过一是因为老而无能,一是因为少不更事罢了。因此觉醒的人,愈觉有改造社会的任务。中国相传的成法,谬误很多:一种是锢闭,以为可以与社会隔离,不受影响,一种是教给他恶本领,以为如此才能在社会中生活。用这类方法的长者,虽然也含有继续生命的好意,但比照事理,却决定谬误。此外还有一种,是传授些周旋发法,教他们顺应社会。这与数年前讲 “实用主义⒇” 的人,因为市上有假洋钱,便要在学校里遍教学生看洋钱的法子之类,同一错误。社会虽然不能不偶然顺应,但决不是正当办法。因为社会不良,恶现象便很多,势不能一一顺应;倘都顺应了,又违反了合理的生活,倒走了进化的路。所以根本方法,只有改良社会。

就实际上说,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这也非 “于今为烈”,正是 “在昔已然”。历来都竭力表彰 “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拼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我们试一翻大族的家谱,便知道始迁祖宗,大抵是单身迁居,成家立业;一到聚族而居,家谱出版,却已在零落的中途了。况在将来,迷信破了,便没有哭竹,卧冰;医学发达了,也不必尝秽 [21],割骨。又因为经济关系,结婚不得不迟,生育因此也迟,或者子女才能自存,父母已经衰老,不及依赖他们供养,事实上也就是父母反尽了义务。世界潮流逼拶着,这样做的可以生存,不然的便都衰落;无非觉醒者多,加些人力,便危机可望较少就是了。

但既如上言,中国家庭,实际久已崩溃,并不如 “圣人之徒”纸上的空谈,则何以至今依然如故,一无进步呢?这事很容易解答。第一,崩溃者自崩溃,纠缠者自纠缠,设立者又自设立;毫无戒心,也不想到改革,所以如故。第二,以前的家庭中间,本来常有勃谿,到了新名词流行之后,便都改称 “革命”,然而其实也仍是嫖钱至于相骂,要赌本至于相打之类,与觉醒者的改革,截然两途。这一类自称“革命” 的勃奚谷子弟,纯属旧式,待到自己有了子女,也决不解放;或者毫不管理,或者反要寻出《孝经》[22],勒令诵读,想他们 “学于古训 [23]”,都做牺牲。这只能全归旧道德旧习惯旧方法负责,生物学的真理决不能妄任其咎。

既如上言,生物为要进化,应该继续生命,那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4]”,三妻四妾,也极合理了。这事也很容易解答。人类因为无后,绝了将来的生命,虽然不幸,但若用不正当的方法手段,苟延生命而害及人群,便该比一人无后,尤其 “不孝”。因为现在的社会,一夫一妻制最为合理,而多妻主义,实能使人群堕落。堕落近于退化,与继续生命的目的,恰恰完全相反。无后只是灭绝了自己,退化状态的有后,便会毁到他人。人类总有些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精神,而况生物自发生以来,交互关联,一人的血统,大抵总与他人有多少关系,不会完全灭绝。所以生物学的真理,决非多妻主义的护符。

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但世间又有一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是并要孙子曾孙都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一个问题;而我是愿意平和的人,所以对于这问题,现在不能解答。

一九一九年十月。

知乎用户 绫舞 发表

忘了谁说的,大概意思就是你年轻时享受了社会主义的好,就不要在成年之后嫌弃社会主义。

知乎用户 阿琦 发表

先不谈应不应该。

假设我们孝顺父母,做个百依百顺的孩子,你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吗?

首先,你对长辈会有一种敬畏甚至恐惧。会把父母移情到他们身上。他们说的话,无论对错,你都尽量不反驳。美其名曰 “尊师敬长”。

然后,你对弱者会有一种轻视。媚上者必欺下,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模式,其实对社会的稳定是有很大好处的。虽然罪恶,但是对于管理一群人非常有效。环环相扣,层级分明,多么稳定。如果人人都去挑战权威了,那中华的历史能有五千年么?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之前我也以为孝顺父母是对的,父母就像天一样,遥不可及。但是失望多了,就变成绝望了。有一段时间,在寝室里一想到我妈,就两行清泪… 满脑子都是她侮辱我的样子。这么多年,她把所有你能想到的下流话都骂遍了。所以现在已经没什么感觉了,骂不骂都无所谓。

还有很多颠覆我三观的人民教师… 比如,我们导员架子摆的真特别大。有一天我看见他,像使唤狗一样命令一个同学把门关上。后来,我实在受不了,写邮件到学工处举报他。然后被教育了一顿。被教育的我当然不服气啊,又写了一封邮件,骂了回去。(我脾气平时不这样,千万别误会)后来学工处在所有学院都增设了一个举报信箱。

通过这些事,我总结:错了就是错了,无论这个人地位如何。除非你想玩控制人那一套,否则没必要对长辈言听计从……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szt0P 发表

也不知道这些回答的都琢磨什么呢。。什么应该发自内心的爱啊,什么什么母爱天性有恩无恩的。

孝道和父母有个几把关系。父母就是孝道培训里的教具。孝道培训的最终结果是忠。正式目标是培养对皇上的孝,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最后老师和教具出现二选一的时候,教具是要被踢开的。那就是个工具。

只要皇上在,孝顺的美德是一直要提倡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重要的是孝顺吗?

重要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如果你的孩子不爱你,却因孝顺这个 “传统美德” 不得不去面对你,讨好你,顺从你;

身为父母,自己不觉得悲哀吗?

知乎用户 大石 发表

中国人在社会伦理关系上有很多专用名词

子女对父母之爱称为孝

兄弟姐妹之间的爱称为悌,又称棠棣之情

父母对子女的爱叫慈,也叫舔犊之情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爱的程度与方式也不同,这是儒家之爱也就是 “仁” 的本质要求。

西方人在语言上并没有做出区别,就像他们不区分侄子和外甥,叔叔和舅舅,显然他们的宗教哲学并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一领域。

所以我觉得你的问题,咋那么二呢?“笃爱父母” 古希腊人用来做人名,爱父母不就是孝?全人类有哪个民族不主张爱父母? 个别父母混蛋,父慈子孝除外。我见过美国俩父子掏枪对射的,父子反目成仇。。。

在中国弑父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欧洲弑亲也是同样的重罪,这个 “罪”,不是世俗领域的概念,而是宗教领域的概念。

知乎用户 天际狂魔抓根宝 发表

全世界都有孝的文化,不是国外不孝,是中国的孝太吓人。

中国自古的大孝都讲究个惊世骇俗,震古烁今。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还吐槽过这个。

我有位世伯,“文革” 前是工读学校的校长,总拿《二十四孝》为教本,教学生说,百善孝为先,从老莱娱亲、郭解埋儿,一路讲到卧冰求鱼。学生听得毛骨悚然,他还自以为得计。忽一日,来了 “文化革命”,学生把他驱到冰上,说道:我们打听清楚了,你爸今儿病了,要吃鱼——脱了衣服,趴下吧,给我们表演一下卧冰求鱼——我世伯就此落下病根,健康全毁了。当然,学生都是混蛋,但我世伯也懊悔当初讲得太肉麻。假如不讲那些肉麻故事,挨揍也是免不了,但学生怎么也想不出这么绝的方法来作践他。他倒愿意在头上挨皮带,但岂可得乎…… 我总是说笑话来安慰他:你没给他们讲 “割股疗亲”,就该说是不幸之中的大幸,要不然,学生片了你,岂不更坏?但他听了不觉得可笑。时至今日,一听到《二十四孝》,他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让我们看看他提到的,这些二十四孝里的孝子楷模都是什么等级的选手。

老莱娱亲:七十岁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一把年纪了还穿着孩子的衣服,拿着拨浪鼓装小孩,一次给爹妈送水,不小心摔了一下,怕父母担心,学婴儿哇哇哭。

评价:青铜选手,毕竟不是什么高难度操作,但贵在是个大龄孝子。

感人指数:2 星

卧冰求鱼:母亲生病了,想要吃鱼,于是孩子脱了衣服趴在冰上,直到冰化掉,两条鲤鱼跃了出来。

评价:白银选手,孝心有余智力不足,有那美国时间,拿石头砸不是更快么,等你把冰融化你妈早饿死了。

感人指数:3 星

郭解埋儿:家里穷,母亲舍不得吃饭,都分给孙子吃,郭先生见此,和妻子说「这样不行啊,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就一个,我们把儿子埋了把」妻子说「好耶」,于是俩人动手挖坑,孝心感动了天地,二人挖出了一箱黄金。

评价:这是个冥斗士啊,感人指数不好评价,想象一个场景,郭先生回到家跟他妈说「妈,这下你终于可以好好吃饭了,你孙子让我弄死了」他妈这不得一口气背过去。

感人指数:?星

割股疗亲:孝子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喂生病的老母亲。

评价:黄金级别,这类故事在许多地方都有记载,属于经典永流传,有将士割肉喂士兵,好汉割肉喂朋友,注意,这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吃。

感人指数:4 星

时至今日,你要还是把中国自古以来的孝文化当指导方针,那你属实是个狠人。

向大孝子们致敬。

知乎用户 璠璠 发表

西方没有的我们就不应该有吗?

西方没有什么黑发,黑眼镜的人,这样的人在西方圣经中被描述为魔鬼,是蛊惑人心智的妖精,那么我们中国人应该怎么办?

知乎用户 宝贝请转身 发表

你特么的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先搞清楚你是谁。

知乎用户 呆蛙 发表

西方人有没有孝顺观念关我们屁事。

知乎用户 桂花酒酿圆子​ 发表

先不说别的,题主这种态度极其让人反感,凭什么什么事都要和西方人看齐?搞得好像西方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完全正确的,西方人的选择才是唯一的正道似的。这是一种极端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国人绝大多数是黄种人,西方人绝大多数是白人或黑人,难不成我们都得不当黄种人了,把皮换成白皮或黑皮?凭什么因为西方人怎么样,我们就应该和西方人一样啊,事事都以西方为参照标准,这就是典型的西方文明至上主义。


当然应该孝顺父母,不过前提是父母爱护你。如果父母不爱护孩子,没尽到当父母的义务,也没必要孝顺。

题主不要以偏概全,你做不到像父母爱护你一样孝顺父母,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更不代表这就是违背人性的,你不能代表所有人。

还有,假设孩子天生就无法做到和父母爱护孩子一样孝顺父母,孝顺真的违背人性,那世界上的所有礼仪、法律也都是违背人性的,因为没有谁天生就喜欢守规矩,人天生就喜欢无拘无束的,难不成就能因此不遵纪守法?还有,上学也是违背人性的,让人整天高强度学习,这当然违背人性啊,想必题主和各位答主,都肯定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吧,难道因为上学违背人性,就不上学了吗?

知乎用户 恰在​ 发表

法律层面应该。道德层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才符合伦理。

知乎用户 溪边的树 发表

圣经里面的孝敬是尊荣的意思,我觉得尊荣父母首先是正确爱自己,其次是把儿女教育好,再次是能出人头地,最后给父母钱倒是不一定,有的父母还是很有钱的。

至于听不听话倒是无所谓,但是要尽可能尊敬父母。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以弗所书 6:2 和合本)

“Honor your father and mother”—which is the first commandment with a promise— (Ephesians 6:2 NIV)

知乎用户 Birdman Dean 发表

古人对孝没那么热衷,大家自始至终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知乎用户 Drestali 发表

西方有孝顺的观念。

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以弗所书 6:1-3)

知乎用户 李小墨 发表

《论语. 学而》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其为人之本与。

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人之八德。在我而言,孝不是孝,是义。

这个世界上,有人心如蛇蝎,有人黑白不分,有人笑里藏刀,有人是非不明。然而我还能坐在这里,口诛笔伐这个无道的世界。混得光鲜体面。皆因我受父母之恩,不涌泉相报已是不义,况乎沾沾自喜以为荣。

知乎用户 清风朝露脸颊红红 发表

孝没问题,但孝不是顺

我父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听话你…

什么叫听话?什么东西需要听话?你说的一定正确么?

如果都正确,那你应该过得很好,很忙,不会有时间关注我做的些许小事合不合你的心意

老 pua 人了,不听话你就不爱父母,你就自私,你就不孝顺,你十恶不赦,你不是个人

我觉得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完全依赖别人指挥,那才不是个人

我可以努力工作挣钱给父母花,可以关心爱护父母,可以照顾父母,但惟独,我不会事事顺从父母,因为真的爱,是不会要求对方事事顺从,是不会打着我为你好的名义测试你到底听不听我的话

我爱我的孩子,我希望他有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我会给他建议和意见,他听不听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不能代替他决定他的人生

这是真正的爱,我会永远站在你身后,即使你摔跤了,我会扶你起来,而不是告诉你不能跑

知乎用户 虞兴国 发表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知乎用户 Mao 和 laoshu 发表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孝顺” 天生就是一个弘扬不平等的词汇,因为他强调有些人天生就高高在上。

所以为了弘扬平等的精神,也应该把所谓的 “孝顺” 这个词替换掉,用 “爱” 不是跟赞吗。

知乎用户 MySgrKID​ 发表

西方没有孝道, 但西方有宗教。

动物的生育靠本能,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可以战胜本能,所以人类社会要繁衍,要让个体愿意生育,就必须靠一套自洽的逻辑。西方靠宗教,而中国,就是靠 “孝道”。

无论你怎么对孝道看不顺眼, 它是自洽的,而且几千年来运转良好,庇佑中华民族历经种种盛世乱世(人们在盛世更不愿意生)而繁衍不息。

知乎用户 咸鱼白菜也好好味 发表

1 / 对子女好并不是很自然的,只能说你很幸运,生在了一个父母很爱你的家庭。没看见很多虐童新闻吗?不记得 13 年那个南京两个幼童因为爸爸吸毒入狱,妈妈不在家而饿死家中的案子了吗?

2 / 很难做到对子女好一般对父母好,我觉得也不大对。至少我觉得我妈妈对我外婆好的一点儿也不比对我少。

3 / 西方没有孝顺的概念?反倒我觉得西方人对于家庭的概念比我们成熟的多,也更为看重,不谈美剧,如果澳洲也算西方国家的话,我的房东和房东太太每周都有一晚是 family dinner,他们儿子女儿加上兄弟姐妹什么的都会来吃饭。房东从家庭条件来看绝对算是中上层阶级,但是除了去其他州出差,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吃饭,应酬很少,有的话也是夫妇两人一起出去。好像有点离题了…… 说说他们的孩子吧,在外上学的经常打电话回来或者视频,一个城市的也是一周来两三次,就是过来聊一聊天,看望一下。然后房东太太每两周都会做一堆吃的去养老院看望她的母亲。我私以为对于孝顺他们看的并不比我们轻。只是我们让孝顺或者亲情束缚了自己,而他们更像是从心而发。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孝顺包含很多层次的。

1、简单的父母子女之间的爱。

2、基本的社会秩序观念。这个社会是有秩序的。这个是现实存在的。家庭是一个小社会,也必然有相应的秩序。这个秩序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就是父母主管家庭事务,孩子从属参与。孩子成年后,绝大多数情况下脱离父母管理,自己管自己的小家庭。这其实在全世界基本都是一样 。这样的好处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家庭秩序观念是相同的。也就是,有共识。

3、基本的等级观念。现实社会是有等级的。你不承认也存在。比如在美国,你多么强调自由,你最终沦落到大街上流浪,你可以很自由。但是你的自由对这个等级社会毫无影响力。它依然是那样等级森明。美国人再自由,没有推荐信还是去不了名校。而名校录取,已经是美国社会里面等级隔阂门槛最低的机构之一了。

既然现实社会是有等级的,那么怎么认知等级,怎么在等级社会中和不同等级的人沟通。这又是一个需要有共识的问题。比如,某些原始部落的风俗是向高等级的人吐吐沫。这在别的社会就缺乏共识。而全世界绝大多数家庭的等级制度是类似的,也是很简单明了。从小习得的这套尊卑习惯,拿到社会上,至少基础架构是大家有共识的。大家都在这样的基础架构下思考。就容易形成共识。

4、匹配人的生理心理自然规律的相处之道。

小孩子,每个年龄段心理和生理特性是有差异的。秩序敏感期,就要立规律,叛逆期,就要减少叛逆行为对家庭的伤害。当然,父母有更加科学的育儿知识,就可以用更好的办法,在这些阶段用更好的解决方案,让孩子更加优秀。但也需要有保底的(也就是父母很普通,没有很科学的育儿挂念)。这时候,传统的小农时代流传下来的养育观念就是用来保底的。虽然在科学育儿角度看来可能是不太好的。但那个不太好是相对科学育儿来说的,对比起坏的家庭养育模式,传统观念还是能较好的保底的。可谓 “好的家庭里最不好的一种”

成年人。年轻时候容易固执,过于自信。中年后容易固执但不自信。老年容易固执且幼稚。这都是客观的规律。今天自己是孩子 ,明天自己成年了,其实也会这样。传统的孝顺。可以确保缓解成年子女和父母的矛盾。想想看,两个成年人,一个年轻固执自信自傲,一个虽然不自信但是更加固执。偏偏之前还一起十几年的尊卑生活,如果没有一套基本的礼仪,还不得天天吵架?

这时候父母的固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更多要子女的 “孝顺”。也就是:“哪怕是傻逼,也最好笑笑就算了。争了也白争,还自己不开心,还不如情感真挚的去糊弄他,然后觉得自己做了好事很感动”。

至于父母老了,“老小,老小”,那是固执罗嗦而且幼稚。就更加要有 “哄小孩” 的心态了。想想父母哄了自己十几年了。现在汇报一下,当做小孩一样哄他 / 她,又何尝不可呢?父母其实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如果子女能“给面子”,那心里就舒服多了。

所以,这一套关键还是,如何形成共识,让双方都可以在充满冲突的生活中,依然开心相处。


你看,我上面说的,除了第一条,基本都和 “共识” 有关。

共识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如果你生活里不同的场景,你都得学习一套差异很大的 “共识”。那么生活成本是很高的。

而,父母子女的关系,是绝大多数人贯穿一生的。全世界几十亿人,几千年来不断实践。可以得到大量类似的相处经验。中国也是这样。只不过中国把这套经验进行了更大的抽象和升华。让大社会的关系更多的去适配这种习得性的家庭关系。从而更进一步减少构建共识的成本。

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不同在于,西方基督教文明,内核上不追求共识,而是相信有 “超然的存在”,制定了 “唯一正确的规则”。

也就是说,寻找这一套唯一的规则才是他们的世界观。和不同世界观的人构建共识,在基督教文明看来,只是一种别扭的妥协和心灵的劣化。

在基督教文明看来,是别人要来遵循 “常识”。而不是大家一起寻找 “共识”。

在这样的世界观下,他们认为无论家庭内部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是要遵循 “超然的存在” 的“唯一正确的规则”。自己不是带着十几年从家庭关系中习得的规则去处理社会关系。而是自己一直在遵循“唯一正确的规则”,有没有家庭,有没有父母都无所谓的。如果父母的教育符合“唯一正确的规则”,那么感激一下就好了。

如果他们的那一套 “唯一正确的规则” 是合适这个社会的还好,如果不合适的呢?那就是现在的情况。在别人看起来他们“双标”,“霸道”,“害人”。

我是相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有些发达国家的人,在城市单亲中产家庭长大,有些在贫民窟大家族中长大。他们所认知的 “唯一正确的规则”,也必然是不同的。

但如果他们都坚持 “唯一正确的规则”。那么由于规则中的不同,会造成各种事务中,总有一方用了另一方不能容忍的 “卑鄙手段”。他们内心就会互相歧视,互相仇恨。

这就是西方 “果冻” 社会,种族民族仇恨的根源。

至于有答案说什么看西方电影,都是子女反对父母然后证明自己对了。唉,新闻的价值在于罕见。这类电影的价值也是因为他在西方也是罕见的。当然,子女反对父母证明自己成功,也是有宗教涵义的:上帝才知道对错,要信上帝不要信父母。


回到题目。孝顺,如果视为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父父子子。那么就会蜕化成为 “唯一正确的规则”。变成糟粕。

但如果视为一种从家庭习得社会相处之道的的方法论,视为基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基础思维模式低成本构建大社会共识的方法论。

那么,传统的孝顺是小农经济下的保底措施,有条件的家庭基于这种方法论可以发展更加符合现代经济模式社会模式的孝顺(也就是改良家庭关系模式,以适配社会,让小孩成年后更加无缝的融入社会)。

这种方法论的孝顺体系。就是减少沟通成本,方便大家构建 “共识” 的好东西。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中国人走向独立人格和西方关系不大,社会阶段使然,

中国保守 B 为了让群众重走朱熹路,非得拉上西方,Q 西方增加煽动性使然,

中国人脱离西方自发性建立个人主义道路蹒跚,保守 B 太多使然,

在个人主义道路走一步退两步,保守 B 顽固使然,社会认知板结使然,Q 西方战术成功了使然,海外华侨让他们嫉妒了使然。

等等看吧。

礼毕

知乎用户 不言之教 发表

摩西十诫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后世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将摩西十诫作为自己的戒律。从摩西十诫来看,前四条都是关于神的,如何敬神、服从神的教导等等,第五条就是孝敬父母,可见 “孝敬父母” 在西方宗教文化中也占有比较大的位置。

利用大家都不了解的 “西方” 文化来强调自己的的观点,往往是“自己的想象”。

当然,中国文化 “安土重迁”,农业文化,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比商业文化、征服奴役文化的流动性要小得多,相对而言,更加强调尊敬父母、尊敬长辈。

中国为什么强调 “孝顺父母” 呢?

因为当父母老迈的时候,连基本的 “养老” 都做不到的 “不孝子孙” 实在太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人强调孝顺,最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养老制度没有搞好,农村人每月养老金才一百多不到吧,怎么养老?你以为是公务员,每月退休金几千上万元吗?

西方国家的养老制度比较好,养老金具体多少不清楚,反正很多吧。在这个基础上,老人自然也可以自己生活了。

归根究底还是发展的问题,金钱的问题。

当然,你可能想说,那西方国家也不是一直有钱的啊,他们生产力落后的时候,怎么养老?

我推测,应该也是讲究孝顺,讲究养儿防老。

其实,我觉得中国人的孝顺理念是非常好的,最起码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能够有力保障了人类的养老问题,能够延续老人的生命。

如果把养育儿女比喻为投资回报,那么,养女儿十多年就是投入,彩礼收个十几万就是回报。

而养儿子则是在他人生前十几年,父母养活儿子,此为投入。在父母最后十几年,儿子养活父母,此为回报。

这是一种比较妥当的良性循环。

知乎用户 已婚屌丝 发表

绝大多数人只知道要孝顺,但从来没有去真正了解过孝顺。

在古时候,在养老体系不健全的大环境下,孝道是用于替代落后的统治工具的产物。(99.99% 的人蒙圈了,其中 99% 的人开始破口大骂……)

正所谓王权不下乡,不是皇帝不想,是做不到,在没有高级通讯工具的情况下,统治范围是非常非常小的,那管理那么大疆土的国家,必须采用意识形态这种工具。而孝道,即符合大多数长辈(既得利益者,父母对孩子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服从的关系)的利益,也解决了中央的养老方面的财政问题,所以一下子就能得以普及。(西方没有明显的孝顺的概念不就是因为养老体系非常健全吗?那些三无底层还不照样逼着自己子女养自己……)

经过千年的延续,第一是大家习惯了,第二是底层并不了解背后的逻辑,所以老百姓一致认为孝顺是一种必须有的品德。其实不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屌哥并不是想说,不需要孝顺,而是说,孝顺本身可能是个伪命题,尤其是在现在的环境中。与其说孝顺,不如说是感恩。

孝顺和人性无关,最真实的人性是:所有的利益都归我且我不承担任何责任和损失。所以,孝顺是一种策略,是人与人协作共存的策略。综合评估不孝顺带来的危害和孝顺带来的收益,为正时,选择孝顺是理性的判断,而非道德高尚。当然,既然是选择,必定也有决策错误的时候,那自己承担后果就行。

所以,那些把高举孝道的道德旗帜的人,非蠢既坏。

知乎用户 放猪小民 发表

首先要搞清楚孝顺是什么,才有讨论的基础。

孝顺的词义是 ” 侍奉父母或其他长辈并顺从他们的意愿。“

但孝顺原义是对君王说的,意思是君王应该 “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

对于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孔孟说的是孝而不是孝顺。

孔子:“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对于为孝有三,汉代儒者的解释是:“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可见直到汉代,违背内心阿意屈从父母是不孝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孝顺 “其实并不符合孔孟所言的” 孝“,甚至是完全相背的。

从孝的本义”爱 “” 敬“而言,孝当然符合人性,关爱尊敬父母难道违背人性?当然,子孝的前提是父慈,所以才会有父慈子孝的说法。

在孝后面加上顺之后的” 孝顺 “,则确实是糟粕,完全违背人性和伦理道德的东西。

父母让子女感受到了爱,子女自然会孝敬父母,这是人性。

子女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却洗脑子女要孝顺,这特玛就是在教育合格的奴才。

知乎用户 伊斯特伍德 发表

“教”字的一个写法,也是现在的写法,是左边一个 “孝” 字,右边一个 “反” 字。

“教” 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让孩子能长大后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从小就教他挑担,一点一点增加担的重量,直到他能承受普通成年人的重量甚至更多。

如果往子女的担子里增重是 “教” 的话,那么它的反面,从父母的担子里减重,就是“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在孔子看来,所谓孝,就是让父母除了孩子生病,其它啥都不用操心。

父母肩上的重担,孩子们随着自己的长大,能一点一点挑到自己的肩头上来,让父母不必在晚年还为了生活和家庭劳心劳力,这就是 “孝”。

这种 “孝” 的观念,正是人类选择群居的原因,是人类社会最最朴素的观念,西方人也是人,怎么会没有呢?

他们没有的,或者说并不主张的,只是 “顺” 罢了。而所谓“顺”,即“不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那么,“不违”和 “无违” 有什么区别呢?

在 “不违” 者眼里,只有顺逆,是非,对错。

而在 “无违” 者心中,却是仁和与忠恕。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造次时,必有乖张;颠沛时,必有偏离。但就如同我们坐飞机汽车的颠簸一样,只要我们把好方向盘,颠簸之后我们又会重回轨道。

所以,片刻的乖张不是大事,只要赤心不改;暂时的偏离航道不必紧张,只要导航没坏。所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不是他一直都在 “仁” 这个圆点上一动不动,而是保持在 “仁” 的轨道上。

保持在 “仁” 的轨道上,即是“守仁”,即是 “忠”;对暂时的乖张偏离不必紧张无须苛责,即是 “贵和”,即是 “恕”。

如何守仁?孔子的主张是守之以礼。礼者,导航系统也。所以,夫子对 “无违” 的进一步解释中说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何贵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夫子之道,忠恕之道也,仁和之道也,教育之道也,孝养之道也,无违之道也。

孔夫子的孝道,是无违之道,而非不违之道。

差不多同时期的西方,耶稣也站出来破除了摩西的 “不违” 律法之道,而代之以 “无违” 人子之道。

君子之道的正面是孝养,反面是教育。根本没有 “顺” 什么事。君子孝养教育,小人孝顺教训。孝顺者,小人之道也。

知乎用户 冥粉 发表

反驳某位答主两点

反驳一

父母和子女观念发生冲突是父母应该改正还是子女应该改正,首先就要比较在教育阶段谁更容易犯错,当然是子女,小孩子没人教育会成什么样,人不是天生就懂这个社会的,需要成年人教育,需要成年人更正,你是父母你可以容忍你的孩子犯错,出去外面谁能容忍他?别说陌生人,就是亲戚子女招人讨厌的有多少,有些亲戚把子女带来我家我都烦,就是没有教育好。然后答主说父母应该改正自己,那小孩就别教育了,有问题就是你自己改错,小孩是对的。答主说应该自己改正错误感化孩子,问题是孩子连对错都分不清楚,如何感化。你也不用跟我强调有些父母怎么罪恶,那毕竟是少数,父母既然走到这个年龄段,见过这么多东西,肯定比教育阶段的孩子更了解这个世界,就跟小学生和大学生谁的知识更多一样,比大学生强的小学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对于小孩子,我的观点就是如果父母不是很过分的那种,就算父母有错,先接受,长大了见得多懂得多了,再更正。。就像教科书里的内容我们也知道肯定有很多错误,但是对于学生就是要先接受,你只有先学会前人的东西,才能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如果觉得自己一出生就比走了二三十年路程的人更聪明,要么就是绝世天才,要么就是笨蛋。如果按答主说的,什么东西先反思的都是自己,那你如何教育孩子 (也不是说自己不需要反思,而是弄清楚究竟是谁教育谁)

反驳二,永远记住一句话,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绝对不是善良的,尤其是小孩子,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永远是自然界的真理。。你的祖先是无数血雨腥风同族相杀可能砍了无数人头才有今天的你。。现在的社会准则现在的社会运转体系是历经十几万年为了共同利益化形成的。。小孩子的天性只会想到私利,没有教育是绝对不会想什么共同利益,亲兄弟姐妹小时候也会抢遥控器抢零食抢零花钱争吵打架。

人性是什么,人也是动物,人性本质上就是兽性,兽性是什么,就是小孩子没经历过教育的想法,兽性就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同生态位竞争,这些绝对不是善良的。。

这个社会的道德,这个世界的法律,这个世界的准则等等,都是反人性的。。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道德是遵循人类天性的,根本就不需要了好吗,如果法律法规是符合人类天性的,根本就不用规定所有人都会自然遵守了好吗。法律会规定不许抢劫,但是没有规定你不能把钱送给别人,原因就是,抢夺资源是人类天性,把资源拱手让人不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社会道德,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工厂的规章制度,都是历经十几万年的发展,为抑制人性,为维护共同利益才产生的。。

我很反感动不动扯孩子天性的,要知道,孩子天性一点都不善良,也没法感化,人之初性本恶,其实你比你的孩子善良多了,你是通过后天接受了大量的社会教育,抑制了你的大部分 “孩子性”

西方国家所说的 “人性”,并不是人的天性,是后天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逐渐抑制了人本身的天性,尊老爱幼 女士优先 民主人权啥的。妥妥的反自然法则。自然界,母兽饿了也会食子,鸟类饿了会啄食产下的蛋,动物老了会被群里其他动物赶出去。什么人的天性会自觉的抚养父母,不存在的。现在人类的道德是经历十几万年,有了更加理性思维后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请不要再滥用孩子天性这个词,孩子的天性可能并不适合生存在现在这个社会

知乎用户 欧小小​ 发表

谁说西方人不孝顺父母?感恩节是用来干嘛的?圣诞节是用来干嘛的?节假日聚在一起又是为了什么?

我只居住过澳洲,平安夜的孩子们欢欢喜喜拿礼物,跟我们小时候过年拿红包是一样的道理。

圣诞节所有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跟我们过大年三十初一也是一样的。

反而西方更注重假期的相聚。

我们呢?年三十在路上,春节只有 5 天假。想多陪陪父母都无可奈何。

什么是孝顺?天天陪着是孝顺?

知乎用户 愚不追日 发表

我最讨厌知乎问题里的 “应该”,把答题的逼成二极管,把科普变成苦口婆心搞幼儿独立启蒙教育,没有之一,在知乎最讨厌的就是你了。

现如今商业计谋无孔不入,只要能挣钱,好了,你不做就是反文化,借着文化的由头开始搞 “孤立”,然后开始舆论批判!

安医生就是死的!

我们的钱就是这样花出去的, 要做就得买啊!

你尊敬你的客户吗?

当然不。

你不仅不尊重你们的客户,你还要调教客户,让他们不得不买,把人赶到死胡同,要么精神崩溃,要么从

商人的裤裆里钻过去!

这就是 “应该” 两个字的丑恶!

作为早已进入成年人的老一辈,理所应当明白孝字以养而止,但实际上 不会。

大范围借 文化优势 的名头,以势压人,扩大孝道的付出。

孝顺相近的词中有有一个, 叫孝敬!

无德怎可敬?

而且,欲望没有边界,谁顺得起?

给老太后修花园的孝,绝的是百姓的户,可谓大孝于国。

敬老,养老 才是新时代的正确道路,也是可以让年轻人认可的做法,也是助力于中华民族自我突破得到进化的好方向。

知乎用户 邓琰​​ 发表

人其实就是聪明一些的动物,很多本性和动物并无本质区别。很多伦理常识都是教人们怎么和动物区别开,以此产生更高等级的社会,才能称之为文明。

如果违背人性就不要去做,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崩塌。

知乎用户 洪权​ 发表

这属于基本常识。孝顺,不是愚昧的跟从。

而是追根溯源,知其所然。

尊重生命的来处,不会成为白眼狼,东郭先生救的蛇。

起码作为一个人的底线和心理防线。

西方没有孝顺,这是天大的笑话。只要是个人,孝顺必然存于心。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关怀的习惯不同。

国内对孝顺的理解也有很多版本。其实,都是过度解读。

心之安处,既为家。家中有父母。何其有幸!

有父母在,还可以撒娇,还有精神归处。

知乎用户 阿莲 发表

培根说过:哺育儿女是动物的本能,赡养父母却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这一点,咱们中国人做得最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有一篇文章是《散步》,作者莫怀戚。

作者在与外国有人交流中得知,孝敬父母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传统,中国人的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他有感而发,写下了《散步》。

《圆桌派》有一期也说到赡养老人的事。

这件事并不是人类共同的习惯,而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明。

日本的《楢山节考》,讲的是某地的老人到 60-70 岁就会被长子背到楢山上自生自灭。

我国许多地方也有类似 “活死人坟” 这样的遗迹。

这些都是物质极度匮乏时产生的特殊风俗。

那么,如果有人不忍心看父母死,或者良心收到谴责,怎么办?

伴随着这种习俗会有相应的舆论产生,比如:如果让老人在家里生活,他就会遭到什么什么报应。

知乎用户 顾念生​ 发表

怎么西方人不强调就没有人孝顺了,都是孩子满 18 就断绝关系?父母老了就都仍山上?

从来没有见过和睦有爱的家庭把孝顺放在嘴边,但是这样的家庭往往父母老了,孩子孝顺兄弟姐妹和睦,家庭幸福,甚至四世同堂,这就是家风传承。

而往往那些把从小被孝顺绑架的孩子长大后多半都有问题,孝顺父母弄得自己离婚的多得是。或者有的人是小时候虐待孩子了,长大后怕孩子不养自己用孝顺来道德绑架。对于这样的我只想说因果报应。

何况大部分父母眼中的孝顺,更在意顺字而不是孝字。不管错对不听我的你就是不孝。不准有自己的思想。

无数历史证明越是没有什么,什么口号越响。越是人有阶级壁垒就有人人平等,越是在家当大爷的男人结婚时越是把孝顺放在嘴边,让妻子代替自己的责任。所以相亲时遇到对方条件中有孝顺这个词的人就快跑,因为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正常的事,人人都会的自然规律。专门拿这个做相亲条件只能说明要不他在转移责任,要不他就是愚孝。

知乎用户 大魔王的快乐​ 发表

?你从哪里知道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

你想问的是学理上的 “孝顺” 概念还是日常语境下的孝顺行为?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西方人怎么可能没有孝顺孝敬,家族观念?你没看到不代表不存在。

对于父母长辈,家族的顺从认同是西方文化重要部分。家族荣誉荣耀是天经地义的。在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前,欧洲人大家族观念盛行。像南欧,拉丁美洲等传统天主教文化地区,大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基督教文明非常看着孝敬父母,《圣经》里多处有孝顺父母内容。旧约里,亚伯拉罕献祭儿子而儿子不敢不从,摩西十诫,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新约里,耶稣母亲圣母玛利亚更是圣洁化身。

知乎用户 YannF 发表

我还记得小时候回家做家庭作业,念课文之类的,念到 “孝顺”,我爸让我停下,挺严肃跟我说:“以后,你和我、你妈妈之间,可以有关心,有牵挂,有尊重,有爱… 但不要有孝,更不要有顺。”

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一直是以亲情最纯粹的状态相处着:关心,尊重,爱。

于是我们两代人是心理自由的:父母可以承认错误,不用永远逞强充当权威,不用持续多年为我的决定和走向背负重量,可以自然老去做老小孩;我也可以自然成长,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成为有担当、成熟的人。自然的才是长期不会感到心累的。

现实是,当公共福利达到了应有水准,一个人工作辛劳一生,公共福利就足够覆盖 ta 一生,而不是将父母的养老、医疗… 各种责任,平摊到下一代身上,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少一些疲惫和压抑,多一些为自己而活。

用我妈的话来说:“我现在半退休,忙着唱歌跳舞练古筝,逛街护肤看电影,一天 24 小时都不够用的。你有没有事业、老公、孩子,我不管的,反正我有。”

行吧就,希望 40 岁、50 岁、70 岁、90 岁… 人都能自然,明白,不累。

知乎用户 叮咚铛啷锵 发表

孝顺这个事本来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有些歪嘴的和尚把经给念歪了。

其实,把经给念歪的这种事,不分东方、西方,天底下的事都一个鸟样。

君不见二十世纪时,进化论、遗传学快速发展,自然就有了优生优育的观点。优生优育的出发点是希望人类的进化能够越来越好,可是这套理论到了纳粹的手里,就变成了种族灭绝。

经是和尚念歪的,锅是孔老夫子背的。

孔子从来没说过,”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话。

孔子说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是,君主怎么当君主,臣属就怎么当臣属,父亲怎么当父亲,儿子就怎么当儿子。说白了就是君主和父亲,你们得给臣属和儿子做表率,不是让你们为所欲为。

孟子怕大家看不懂孔子这八个字,还特意自己添油加醋的解释了一下,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这段话就是字面意思,明明白白,核心意思就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老铁,没毛病。

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的思想孔子也说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才是儒家思想,后世腐儒误国误民。

回过头来,再来说孝。

什么是孝,《孝经》里说:“…… 夫孝,始于事亲,…… 终于立身。”

孝这个事,孩子小的时候,能听父母话,就是孝顺了。成年之后,得能安身立命,取得成就,有所作为。

现在的父母,也不管他们的子女年龄多大,一味的要求其子女听话、服从,他们子女人格不被尊重,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这样的子女怎么安身立命?怎么有所作为?父母为了自己的小孝,断绝了子女成为大孝的可能,何其可悲!

以上

知乎用户 妖灵灵妖 发表

你放 X!

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没有 “孝” 这个概念。中世纪人均寿命三四十岁的时候也不懂“孝”。而他们普遍过上人五人六的日子才不到一百年。

最混账的逻辑就是西方咋滴我们就得咋的。

知乎用户 猫头等 99 人​ 发表

看了一圈答案,基本都认为父母子女直接应该平等,爱是相互的,不是单独对子女的要求,都反对孝顺的说法。孝顺其实和生产方式相对应,随着小农经济的解体,有孝顺观念的越来越少了。越是封闭的社会,孝顺观念越浓重。说明知乎的用户还是城市生活的人占多数。

知乎用户 嗯哼​ 发表

知乎真不愧是公知聚集地,我要孝死在评论区里,是什么让你们这么若无其事地讨论不孝有多么政治正确的,你们身上的美国绿卡和精神外国人的优越感吗?听着,我们是中国人,孝顺是我们的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就是文化,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不是你几分钟想出来的抖机灵的说辞就能否定并且抛弃的,我们选择了这个文化,你以为几千年来就你发现了孝顺的不好吗,历史上的中国人会比你差多少,但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孝顺这条路,孝顺这个词承载的含义已经包括了一切良好的家庭关系了,就算你放着不管几千年后任何国家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总结出类似孝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要否定他呢,异取以为高吗?秀优越感吗?在中国,孝顺是最适合你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了,你也想不出另外的合适的方式不是吗?对美好的东西有近乎宗教信仰般的追求不就是人类的天性吗,我们希望人人都孝顺,这也挺正常的嘛。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我是听不懂的,你还有别的选择吗?

知乎用户 简 e 发表

朋友,

孝悌以《论语》最为响亮。

孝翻译成现代用语就是爱。爱孩子不仅仅是人的天性,几乎也是动物的天性,这个不用学,自然而然。

父母无论怎样,都是儿女的恩人,即使父母有过错,依然是儿女的恩人。因此当父母有错甚至有罪的时候,依然能纠正父母的错误,且无怨恨之心。这种爱就不是一般的爱了,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孝。

一个人在家能纠正且宽容父母的过错,那么在外才有可能容纳朋友同事的过错。如果不能,那么无论对外人多么好,都是假的,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西方没有没有孝顺的观念,不等于没有这样的潜意识。前一段时间,一个郑州小伙和一个瑞士老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你觉得是这样吗?

知乎用户 开拓者 N 发表

匿名反对,刘镇锐的说法。

按照他的逻辑,每个人都是被迫被父母出生到这个世界。所以,子女并没有欠父母什么,也没有义务为父母做什么。

所以,按照他的绝对理性态度来看,我们最好的原则是不生育子女,这样就不会产生任何被动来到世界的问题。

知乎用户 不懂就要多问问题 发表

我拒绝回答没有人性的问题。

知乎用户 鹰目婲盗 发表

从我想过这个问题以后,我历来认为,生、育都不是恩情,关爱才是。赡养父母和养育孩子一样,是责任。所以呢,在这个问题上,做有责任感,有良心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就毫无问题。

不过在天朝,道义正确和学术正确的有效范围很狭小,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政治正确和利益博弈,于是乎这类观点也就只能存在于纯学术的讨论中了……

知乎用户 苏轼的大黄 发表

当然应该!要不然父母养育了你他们老了怎么办?但是那种对你不尽责的父母除外!

知乎用户 笑天豕 发表

孝是违背动物性的,不是人性。在自然界,动物个体基本上就是生孩子工具,生完 (或者不再能生之后) 就扔没啥问题。但人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所以人要保护老人的权益,所以提倡孝道。

知乎用户 莫凡​ 发表

西方人还不戴口罩呢,你也不戴吗?

知乎用户 随便一说 发表

这都是谁立的 flag?西方人没有孝顺父母的概念?这特么的去过西方吗?见过西方家庭吗?

西方不仅有孝顺,还有啃老呢,这种上来什么都不调查就先下结论。合适吗?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不强调孝顺。但是并不代表西方人都不孝顺。

孝顺是人类的一个共同的情感,无论社会支持或不支持,但总不会有人反对。所以很多人即使没有受到社会舆论的促进,但是仍然有着孝顺的心理。

哪里也都有不孝顺的,这也是正常的。


中国的观念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围绕着农耕时代的生活环境产生的,所以它也只适合农耕时代的生活环境。

现在的时代变了,主要是生活的环境变了,所以同样的思想要有所转换,但并不是要推翻那些基本的思想。新的生活环境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知乎用户 无知者无畏无所 发表

孩子,请不要对我孝顺

欧洲从来没有孝文化,美洲从来没有孝文化,非洲从来没有孝文化,西亚、南亚也没有孝文化,即使在古代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也没有孝文化,他们小心地剔除了这个有毒的东西,就象他们吃河豚一样。

孝,就是孝顺,本身就包含了顺从的意思。孝顺是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顺从父母的意志,顺从上级的意志,顺从尊者的意志,这会让人失去自我,失去创造性。因为要顺从,人们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要顺从,人们不能有个性,个个表情麻木,因为要顺从,人们不能有自己见解,因为要顺从,工人、农民明知牛奶里的三聚氰胺是有毒的,不敢向外人诉说,因为要顺从,明知苏丹红害人的,不敢揭发罪恶,因为要顺从,下级明知领导在搞腐败、在违法、在搞权色交易,不敢抵制、不敢反抗、不敢揭发。顺从,是不人性的,顺从,是不健康的,顺,是不道德的,顺从的文化,是禁锢人们的思想,阉割人们的创造力,阻碍社会发展的。

孝文化,就是旧时邪恶的御用文人,为了向统治者邀功,把大家不能反对的尽心奉养父母思想和为了统治者方便奴役,要求臣民顺从的思想,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思想,强行捆挷在一起,生生生出个奇芭怪胎来,唤作孝文化。

孝,失去了顺,也就没有孝这个文化了。只需保留尽心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孝,就像一条巨大的、盘踞在中国每个家庭的、散发着阵阵恶臭的毒蛇,勒紧了每个人中国人的自由的喉咙,吞噬着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涂毒了中华儿女几千年!

孝文化,就是邪恶的御用文人和统治者,背着善良的人们,相互偷情的私生子。孝文化,就是奸情的产物!

" 五四运动”是革命的,但 “五四运动” 是不彻底的。孝,这只深藏在每个家里大毒虫,居然就没被揪出。今天,就继承 “五四” 精神,焚烧这只毒虫!

中国从此没有了孝文化,没有了顺从文化,没有了奴才文化,只有尽心奉养父母和每个孩子的多姿多彩的个性与想象丰富的创造力。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过于强迫孝顺文化 糟粕这方面,忽视孝顺文化良好的这方面,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因为孝顺而形成的紧密的家庭关系当然是一种社会的净资产。这个比西方的家庭文化是有优势的。

你觉得孝顺文化有问题,可以改造,改造自己跟父母关系。跟儿女关系。我是上老有下有小的年纪,我觉得孝顺文化在我这里就是发自天性,毫无波澜。我非常的爱自己的父母,我也愿意为他们付出,买房子买车我都愿意。因为我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我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我幼年给我的经济付出啊,因为我爱他们啊,我愿意孝顺他们啊,有事情我跟他们商量着来啊。我也不觉得我现在对他们的经济付出是为了还债啊。而且我觉得我还不了他们对我的恩情啊,我的父母也从没有要求过我对他们的经济回报啊?都是我主动的啊。我这种孝顺就不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母亲要去做手术,我让医生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手术技术。都是发自内心的啊,我相信如果换个位置,我的父母也会这么做啊。

我的孩子,我要他孝顺我,首先我就要以身为范啊,我怎么对待爷爷的,他也会看得到。这样一个家庭和和睦睦,父慈子孝,不好吗?为啥你们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

我对我儿子我的态度就是我很荣幸可以做你的父亲。但我并仍然会教育你。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告诉你,什么路是我认为正确的,如果你认真思考了以后坚持不走,我也无所谓。如果你摔了跟头,记得回家,父母还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不会因为你的失败而指责你没有听话,孩子拍拍尘土接着干就是了。年轻人干嘛一定要听父母的?我父母也从不要求我必须去做什么,我自己人生的重要关节点,我父母从来都是只提意见,不帮我做决定。我会对我的儿子也是如此。

知乎用户 曾经 发表

最开始看着些答案气着了,说了不少不得体的话,我删了。我现在依然生气,尽量心平气和吧。

孝顺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

在全世界主流文明中,中国是唯一世俗文明,世俗文明的精神追求不会远离现实。人性中最大的耐心、隐忍与付出都是给人而非神的。君臣父子,君代表大一统的道统,父代表世俗化世界中人与人关系之最亲者。世俗化,大一统。是中华文明延续到现在的最大依仗。而这两者的基础,恰恰是知乎部分年轻人看不上的 “忠” 与“孝”。

忠 孝,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基础人品。不忠之人,纯粹利己,利益可以换取一切。现代社会,你以为你不需要忠于任何组织,那你能不忠于国家么?你的职业道德是不是另一种忠?对企业不忠的人能走到企业中高层,掌握一堆公司机密?忠在现实处处可见,顶多换一种诠释方式而已。人与人靠的是契约,契约不仅仅是法律与合同,还有圈内的口碑,过往经历的上司的评价。好,你认为可以不要忠,只要守法之外百无禁忌,大可以试试。看看被人评价不忠,你在你的圈子和未来职业等各类生涯中你会遇到怎样大的阻力。

那么孝呢?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底线。一个不把父母养育当恩的人,甚至父母老了之后就不管的人,他还能谈得上是个人?到这里,我根本不愿讲什么道理。你大可以不孝顺你父母试试!看看你将来会是什么下场!是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不是我能把你怎么样,我就想让你试试,你不孝顺父母,看看你身边朋友、亲人、同事甚至陌生人会怎样看待你,你会如何被人鄙夷,如何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如何真正的社死!呵呵,不孝顺父母,这个名声可能比是强奸犯都恶劣。

对精致利己者,讲人性道德没用,畏威而不怀德者,只配讲利害。

知乎用户 老牛​ 发表

从年轻人角度说还是应该孝顺的。

东西方差异太大,不可盲目效仿,最终害了年轻一代。西方不需要孝顺,过了十八岁,上大学学费都要自己搞,毕业工作也要自己搞,娶媳妇买房子全部自己搞定,在国内这是很难的,就算学费能自己贷款,娶媳妇彩礼几十万,买房子首付几十万,年轻人是很难自己搞定的,对比国外娶媳妇没彩礼,买房子没首付,根本没法比,学的结果可能是很多年轻人都没法子结婚。

那再看看西方是不是全这样,好像也不全是十八岁之后放养。西方大部分土豪权贵家族都会花很大精力培养下一代,上私立贵族学校,为上常春藤名校捐款,其实父母有能力的话,都会想办法为下一代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东西方都是这样,只不过中国的父母是咬着牙帮着下一代,为了孩子上学结婚买房子不仅把毕生的积蓄搭进去了,有些还借钱贷款,为什么不孝敬呢?我们很多普通家庭的年轻人都能享受到在西方只有土豪权贵的下一代才能享受的待遇和好处,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传统落后,非要学习西方呢。

知乎用户 么么哒 发表

…… 这就是为什么外国人少系列。

看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对于孝存在简单化和极端化看法。他们错误的把西方人观念与中国的观念对立起来,本质上与下面这种说法没区别:

隔壁村子的王大拿很有钱,人就不说孝顺他爸,他有钱说得一定有道理

孝的含义在于:

要对老人存在道德和法定义务

孝的本质在于:老人要被绑定在人的关系网中,这样人在老年时不会被抛弃。

子女对父母的孝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平衡对等的。

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强调人的一生都必须被绑定在社会关系中,以此形成宗族,以宗族为血亲提供公共保护和基本福利。

事实上,退休养老制度在德国被提出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缺乏对于老人的人的关怀,无论是道德的还是法律的,无论是私人的还是社会的

读过共产党宣言就知道那句话: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而现在这个问题的很多答案则或多或少的体现了这一观点:很多答主的观点已经异化了,变得赤裸而无情。

知乎用户 小猪佩奇和乔治​ 发表

中西不同,说明孝顺这个概念不是人类的普遍性规律,也可以说不是真理。但是中西方,都有爱,说明,父母与孩子,有爱的牵连并以此延伸出的主动性付出回报才符合人性,只是所谓的回报程度有所不同。如果你的父母爱你,抚养你,培养你,将来他们老了,你心中有爱,你愿意主动回报,尽孝,这是最完美的状态了。我觉得孝顺,主要在心,多数年轻人无法在事上做到完美的孝顺,毫无办法。现实是,心,也慢慢无法归属,不是不想,而是社会的逻辑和效率在抹杀一切不可量化的情感类型,你会发现,爱、情感、文艺、境界、道德等一切心中之物,在被边缘化,人失去了用心体味的能力,而是逻辑附属物的运作机器,一切走向效率和利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爸妈生我比较晚,又因我丢了铁饭碗,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我,如果不是我,他们本可以过得很好。

他们对我很好,一直支持我上学,我要尽我所能报答他们。

我读研时,拿到第一笔补助,就给他们添了最需要的物件,自己窘迫得在帝都暖气不好的房间里盖 4 斤的被子,还是大一买的。我只有买了 3 个衣架,几乎不敢出门。

后来,家里的油、米、电视、家具,几乎全部出自我手。

我自己吃两块多的米,给他们搜罗全世界各地的粮食,买紫苏油、茶油、橄榄油、藜麦给他们。

我穿淘宝货,反正读书真的很忙,没时间打理,我买几十块一床的被子,床垫子买淘宝最便宜的。给他们买羊毛围巾、深海鱼油、羊奶粉、卵磷脂、羽绒被。

单位发了精品枸杞、五芳斋等东西,我全部寄回去。

我妈出身农村,受教育水平不高,眼界和境界也比较窄,有时候教育我的方式并不那么合理。不过自从我改善了家里的生活环境,她变得温和多了。

她现在总会嗔问我,我堂堂一个博士,还工作过,为何身无分文。可能是想试探我的存款吧。

而我几乎真的身无分文。

我希望,可以分别借十年寿命给他们,让他们多看看这个世间的繁华。

正在挑灯夜战,希望顺利毕业,可以更好地回报他们。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西方不是强调什么感恩吗?

恩情最大的是谁? 落实下来的行为是什么?

谈感恩而不孝,只能表明其虚伪,有名无实。

知乎用户 icream 发表

首先西方有孝顺的观念,其次,西方具体实施孝顺的操作方法和我们不一样。

孝顺是应该的,什么是孝顺倒是需要捋一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3q8TvJ 发表

你这个触升,自己看看基督教十诫,一样要求你孝顺父母。

知乎用户 李克思 发表

世界上有两种 “孝顺”,一种是“真” 孝顺,一种是“伪善”

最简单的例子

1848 欧洲革命

是全欧洲范围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对抗

那么对于欧洲 “王室” 的“王储”来说

是支持资产阶级推翻 “君主专制” 是“孝顺”呢

还是协助 “血亲” 打压民主人士是 “孝顺” 呢

显然,为了 “正义”,“大义灭亲” 牺牲 “眼前” 利益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为了自己家族的一些眼前利益而 “逆潮流而动” 才是真正的祸害亲戚拉亲戚下水——路易十六和他的 “妻子” 不就被处决了吗

知乎用户 站着读经典 发表

爱父母曰孝,爱兄弟姐妹曰悌,爱其他人曰仁民,爱小动物、植物曰爱物。

孝,就是爱,是发自内心的。

如果你不爱自己的父母,那也不要装,这样反而会更加让人觉得恶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女安则为之!女安则为之!女安则为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孝顺,本意是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但是,顺不是儒家提倡的核心概念,在儒家核心经典里,孔子孟子甚至根本就没提过 “顺” 这个字。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人家用的是“无违”。

提出这种问题,一看就没好好读书,既然传统文化不愿意学,那么,你好得也学学西方的经典吧。

如果你不愿意做中国人,那去西方也是好的,中国人最恶心两面人了,希望你认真读读西方经典,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个合格的 “西方人”,西方人虽然本就比较虚伪,但也勉勉强强了。

耶稣在传道的时候明确讲过:“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做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4~38)

不知道,你现在配不配做一个西方人,或者一个合格的 “精西方的人”。

希望你不是什么责任都不想承担,既不能对父母尽孝,又不能真爱上帝,这种人比虚伪的人更恶心!

严格来说,儒家不会去管你怎么孝亲,儒家只是反对不孝,只是在有人泯灭人性,不赡养父母、不给父母送终、甚至弑父杀母的时候,儒家才会来管你。

儒家没有教条思想,儒家只是提出了一套价值标准,爱父母要比爱兄弟多一点,爱兄弟姐妹要比爱其他人多一点… 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心净佛土净 发表

对高赞文章的回答也适合您。

原文 https://www.zhihu.com/answer/62893690

我如此震惊,除了这篇反智文章有如此多的人支持,还有就是这篇文章逻辑如此之混乱竟然也有这么多人支持,以至于我确实没有看完就看不下去了。

爱并不是不可控,而是绝对可控,爱不是本能,爱是可以培养的,也只能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并不是生下来就爱父母,我们是通过感受、观察、思维父母爱我们的行为,以及学习感恩父母恩情的传统文化来感知到父母对我们的爱,并对这种深沉的、最不求回报的爱予以回馈。

至于您说的情不自禁,那不是爱,那是欲望,任何让你情不自禁的都不是爱,只是欲望,欲望是本能,不是爱,只是这种欲望升起以后很多时候随着时间变化又掺杂了爱,让你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欲望。

我们对于父母不是欲望,是爱和感恩,这种爱和感恩并不是先天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感受、观察、思维、学习得来的。

知乎用户 Felix 发表

题中大谬。

我想,没有比《孝经》和《Bible》更能代表中西方关于子女与父母关系的传统理论了吧。

比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个人以为,应为不应该有胆去毁伤,或者说,不应该瞎浪或者故意使自己的身体受损,或者说,别让父母因心疼你而伤心),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摘自《孝经》《孝经》全文及译文

又如:

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十诫,摘自百度百科)

Fifth “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让你的父母因你而荣耀,直译), that your days may be long in the land which The Lord your God gives you.” (摩西十诫 (中英文版)

所以,只有孝、孝敬和孝道,哪来的孝 “顺”?


既然题目已经错了,那么后面的详述自然也有问题。

比如:

对子女好是很自然的……

瑕疵:

这个好是父母觉得的好呢还是子女觉得的好?

如果父母觉得的好其实是子女觉得的孬怎么办?应该以谁的判定为准?

比如 “妈妈觉得你冷”,所以热个满头大汗然后着凉发烧,然后妈妈又心疼又内疚?

再比如 “爸爸觉得这行有前途”,所以放弃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一头栽进死胡同,几十年后爸爸后悔又自责?

又比如 “奶奶觉得宝宝饿了”,所以让奶奶按她的经验把宝宝养出三高(很多婴幼儿食品需要按体重算摄入量的),然后奶奶觉得自己老糊涂?


同样道理,自然 “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因为子女感觉已经把最好的给父母了,而这些“最好的” 可能并不是父母要的,怎么办?

答案是:先过好自己的日子,父母身体康健,那么有时间就关心一下;父母身体有恙,那么在能保证自己事业的前提下想办法照顾一下。

为什么?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让你的父母因你而荣耀,直译), that your days may be long in the land which The Lord your God gives you.

退一万步,总不能让父母因担心你的前途而死不瞑目吧。

以上。

知乎用户 沉钧 发表

凭你一句话,西方人就没有孝顺的观念了?

这个世界就靠你一个人瞎吹出来的?你是上帝?

知乎用户 行者 发表

′完完全全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

因为中国跟外国的国情不一样,外国父母管生管养,但基本上到了十八周岁,父母就不再管了,完全靠子女自己努力养活自己。

中国父母管生管养,管买房子管娶媳妇,他们的一生基本上都给了自己的儿女。做为儿女,没有任何理由不孝顺自己的父母。

当然也有些父母不管儿女死活,对于这样父母,可以不孝顺他们。

知乎用户 秦寿 发表

西方人 18 岁就滚出家门了,有很多甚至更小就自己走了,而且西方有很多人是不留遗产给子女的

你先做到以上两点再说,别什么利益更大扯什么蛋

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好,这些看电影还看不出来吗?我认为外国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一个我和我妈这样关系的人,那不孤独吗?我受不了,我不能理解这样的自由

知乎用户 海森 冥桜 发表

你可以读读《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你能获取很多知识。

生物的所有行为都源自基因的表达,人类也不例外。

父母对后代的奉献,是因为【物种延续】对基因来说是最优先事项,是极其稳固、难以动摇的。

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善待后代。人类也是如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思想没有大病的,父母都会善待后代。

但是,后代善待父母,这件事并没有被铭刻在绝大多数物种的基因里。“孝” 这个字,确实是违背绝大多数物种的本能。

这就是为什么在自然界,相当一部分动物都会在达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彻底离开的那种。

即使是不离开父母的物种,绝大部分也不存在 “孝” 这样的概念。

其实人类的本能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人做不到 “孝”,因为这就是本能。

人类批判他人 “不孝”,其实是人类在创造出了“孝” 的概念后,对他人的一种道德绑架。

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ok123456 发表

又见扯皮玩意

强调

这词叫抢占政治系用词

缩小污染政文空间

这叫孝道

孝顺系孝道一种

还有能养色恭服丧等

西洋这公开的秘密

系出行

这叫失忠义化

小孩子在父母身边系极大累赘

西方强流通社会必出行

这超级狭义

即贴愚民词碰宗教战争

强制家乱攻击伦理

这长即出居也是古仪律一种

不家食吉就食君王就参军的事

这帮熊货绝对国内系

老套路

举报父母老段子

这叫父仇不共戴天

不肖子孙洋洋得意

监察小朋友干扰父母房事

还是那群货色

国家七寸可是纯熟的狠

整上五亿枪毙指标

玩意子血牲永远系最方便办法

整天扯第五纵队

老外那里晓得你真事

内部份子

仅教育子孙一条

就有悬首示众必要

有的教育又得瓜分其财产

何乐而不为呢!~

总比守着粮库饿死的强

知乎用户 原来的号 发表

…… 是谁说西方没有孝顺观念的?欧美人是 18 岁之后就跟父母断绝来往了怎么的?

然后我觉得这个回答里对孝顺这个概念是不是有点误解啊,感觉快把孝顺说成上下级的服从?君臣那种从属和阶级关系?孝顺是这个意思吗?

我能想到的关于孝顺的典故,三字经里面的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知道父母年迈怕冷提前把被窝弄热;父母在不远游,说的是父母年纪大了照顾,子女不应远离(古代没有什么养老退休金,全靠子女赡养);陈情表,说的是祖母年迈生活不能自理,要留在家乡照顾祖母(虽然是托辞);孔子某个弟子去做客,偷了两个梨子藏在袖里说要给父母尝尝,是说有好吃的要想到父母;比较偏激的,割肉给父母做药引,虽然比较极端,也是说的子女要全力为父母治病。哪条典故也没有说孝顺代表一种压迫和服从吧??

所以你们说的孝顺跟我理解的是一回事吗???

知乎用户 Boris​ 发表

当然,这是人与兽的区别。

人类社会,需要道德约束,需要各种协作,否则,就应该回原始社会,去享受原始人无拘无束的自由。

当然,题主这种原始风俗中国也不是没见过,

“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字。”—《汉书. 匈奴传上》

中国瞧得上这种野蛮人的习俗吗?

知乎用户 重庆吴戈 发表

【无可靠信息来源】 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 · 请谨慎甄别

孝顺比感恩高尚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619,335

知乎用户 jiayuqicz 发表

其实很简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您这边自己养一个试试,好不容易拉扯大。自己不孝养父母,那他长大后,也会对您那个垃圾态度。

对方做得不对,难不成自己也要学嘛?

这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luzhiyuan​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观念吗?何以见得?

他们不是人吗?他们不是他人的父,母,妻,子吗?

怎么会没有孝顺观念?

知乎用户 苏自 q​ 发表

孝顺是违背人性的,不应该去做

我们首先应该尊重父母,这和尊重任何人一样

我们也要理解父母,在这前提上做到包容就更好,毕竟他们是变老的是落伍的,是越来越和社会脱节的,但知识是更新的科技是进步的,他们不理解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嫌弃。你做不到,就尊重和理解,这也是很好的。

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觉得二十四孝是反人性的,我甚至觉得该选读三字经,弟子规,能不读就不读。

尊重,理解,陪伴,关怀,才是我们成年以后需要对父母做的。其实这才是爱,爱是互相流动的。爱才是值得提倡的。

知乎用户 朝花夕拾​ 发表

我跟你说这事,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该不该的事

反正我一定孝顺

无他,家和万事兴,我可不想跟自己的运过不去

我今天回家给爸砍了两个鸡腿

下午就有项目找上门了

我现在看到他就像看到财神爷一样

不过老一辈口业确实有点重

我直接开口跟我爸说,我是他女儿需要他的祝福

然后场景变成这样

我: 说,你女儿会财源广进

他: 你女儿会财源广进

我:…

果然无冤不成父女

知乎用户 Miku spark 发表

我觉得孝顺已经过时了 或是父母想要儿女给自己养老的保险 也是对国家养老制度不确定不相信的体现。如果养老不愁 父母子女之前应该没有孝顺 只有爱。

知乎用户 心血来潮 发表

孝的核心内容是顺从、报恩,是那种,有个什么故事我忘了,就是儿媳割下腿上的一块肉给婆婆炖了吃!就这个还被千古称颂呢!

孝和爱相差甚远,孝是无原则的顺从,是 “懂事儿”、不惹长辈生气,中国有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揭露封建礼教反人性的规则的,孝就是封建礼教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不夸张的说,中国传统文化教人顺从那部分,没有好的!由此酿成的悲剧比比皆是!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儿媳要孝顺公婆,没有感情基础却要求你到极致,由此文化酿成的悲剧,到今天,2022 年 1 月 28 日,也没完全停止!!

所以我们要反思,主流媒体动辄引以为自豪地吹嘘的 “传统美德”,究竟是个啥?其中的很多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可能极端了点儿,就说 “尊老爱幼”,经得起推敲吗?相互尊重、理解,就够了!

公交车不让座就骂你打你的高级公民,不独立、无担当的孱弱的孩子们,都咋来的?

知乎用户 命 0123 发表

不邀自来。

人为父母所生所养,却归天地所有所育,其命为己所行所用。

父母与子女是相互关系。是父母愿生,子女愿来,一拍即合。

子女选的父母,那么就要认。

父母选的子女,那么也要承认。

“孝” 指的就是生恩养恩。

生恩是生命的出处与来源,也是肯定自己。

养恩是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责任。

那么同样的,将心比心同理心,父母对子女有生产之恩=子女应负责父母晚年生活的部分赡养费用(依具体情况而定,不一概而论。可给可不给),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之恩=子女应负责对父母老年生活的照顾伺候(注意: 我们道德传统的养老指的是情亲上的照顾、伺候。)。

家国父子,我们认的应该是生养的事实,不是所谓父母的身份,更不是什么父母的不良作为、行径。(还有,父母偏心钱,那是偏心钱的事,不掺杂生养之恩里。你自己有钱了,也可以对他们偏向,但同样不能因此就否认 “生养”。)

所以,不同的人生情况,对应不同的生养。

有生有养认生养,有生无养认生恩,有养无生认养恩。(情况不同,事情便不同。依具体情况而定,不一概而论。)

还有,我个人是不太认同 “是父母给予了子女性命” 的这套说法。因为如果性命是父母给的那么按理说: 父母掐个法诀那句法咒,就应该让子女重新回到父母的身体里才对。可见,性命并非是父母给予的。

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二三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这可能只是一种没有在西方文化里面专门或特别提出来的意思。

西方人自己,也有很多为父母养老的人。只是没有更多道德上或社会上的要求或标准,换句话说,就是做不做由自己决定,走心,对得起自己或能说服自己就可以了。

不象中国社会或中国人,把这件事上升到某个高度,这就比较难办或尴尬了吧。

知乎用户 Thermal​ 发表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形成了社会化养老的制度,但中国目前还是家庭养老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强调孝顺,不把孝顺上升到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以中国家庭关系畸形程度,大部分子女会在独立后和父母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就会把养老的问题甩给政府和国家。

这显然是国家不想看到的局面。

知乎用户 学姐大人大师姐大​ 发表

名为孝道实为顺道你细品细品,儒家荼毒东亚污染地球祸害人类危害生活孝道又是儒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诛夷去除了。

知乎用户 星星之火 发表

孝是一种表面形式,实际上是财产分配的法理。

将财产天然合理的传承给子女——孝。不能给其他人这样亲戚邻居村里人会讲你无礼——不慈。

天然的受法律保护的财产继承体系。哪怕历史上各种外族入侵也无法抵抗这种保护财产的法理。进而汉化。从皇帝到平民一体的法理。孝和慈将家庭财产紧密的捆绑不可分割。

西方可以指定给遗嘱继承人。任何人,组织,动物…… 都可以继承。或者挥霍光也不会有人干涉。贵族的家族也是一种——孝。也和我们一样讲门当户对,鸡娃。而平 (贱)民是割裂开的。

——————————

还有一个大笑话就是那些为了 diss 古代道德观。经常嘴上溜的——三纲五常。你们不看原文就敢喷吗?

这种天然公平的权利与义务平等关系,你们还要喷它是不平等的。

三纲: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

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知乎用户 木木 发表

其实我们应该搞清楚的是自己的文化里这个孝顺到底是什么含义是什么本质内容,尊重老人,照顾老人,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几样放在哪个文化正常的国家里都是这样子的逻辑吧?这些事情只不过是我们文化里用了一个词叫 孝顺,把这些内容包含了进去,别的国家可能是另外一个词或者说没有这个统称的词,但是他们的文化里也会教给下一代尊重老人

知乎用户 汤平​ 发表

中国人讲孝顺,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仁礼制度的等级化观念造成的,那么西方文化是如何处理家庭的父子伦常关系?西方文化因为一神论思想,其余众生皆为兄弟姐妹,也就是说人类在神面前的平等性由此而促成。所以西方人在强调基督之博爱的同时,其余众生皆为一父所生之兄妹平辈关系,所以到一定时期后西方家庭的父子、母子等级象朋友一般关系的原因所在。

知乎用户 姓网名友 发表

孝顺,古往今来都是衡量儿女的重要标准,从孝者,美德之。

我却从未把孝顺和美德划过等号,孝顺是本能何来美德一说?

人的本能有很多,比如进食、睡觉、自私。前两者不做说明,那就来谈谈自私吧。

人们常说首先学会爱自己,再谈爱别人,这个爱自己就是最高尚的自私。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连自己都能狠心不爱的人,我甚至无法以人的注解来定义他。

父母和子女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都是出自本能的养育、承担和照顾,对父母孝顺和对自己好都是同理,都是本能,既然是本能,为何对自己好从来都没有被称之为美德呢?因此在这个层面,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以一个概念两种定义来看待的。

很多家长在介绍自己孩子或是听他人口中谈论孩子的时候,都会把孝顺作为优点拿出来褒奖,正是这种传统观念的错误认知,导致很多人会将孝顺作为标榜自己的武器或是在达到某种目的之前为了孝顺而孝顺。

当然,我的观点是基于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包含那种遗弃、变态、伤害等非常态父母子女关系。父母爱你,你爱父母,一切由本能出发,条件反射,希望大家都能延续自己的本能,放下美德的光环。

知乎用户 淼歌​ 发表

??

因为西方人没有孝顺观念,所以你就怀疑是否应该孝顺?什么逻辑?你这以西方人行为准则为准绳去怀疑中国人的观念?

再看你的题干:

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又是怎么推导到违背人性的?人性就是对自己好对父母不好?你是不是把畜生和人搞混了?

知乎用户 悟空先生 发表

父母生养孩子是一种动物本能,因此,孩子不应该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何况很多父母生养孩子到底是孩子受益多还是父母受益多,还真不好说呢?“母以子贵” 的情况现实中多了去了;对于以前那种多生贱养的父母,还不就是为了提高防老的成功率;现实中孩子混不好、惹父母嫌弃的情况也多了去了;现实中不让孩子上学、让其赶紧挣钱的父母也不在少数。

养一个孩子的恩情大,还是生一个孩子的恩情大?

孩子反哺父母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违背个人本能的做法(追求自由、事少才是个人本能),否则也不会有 “百日床前无孝子” 的说法,但像动物一样让父母曝尸荒野显然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而且古代的老人相对经验丰富、“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家里有一个 “资深顾问” 也还行,正所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此,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孝道,而且这对中国古代“家天下” 的统治模式也是有利的,因为在皇位这种 “大宝” 的诱惑面前,儿子杀老子是常有的事,所以孝道比忠义还重要。

而在现代社会,平等是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之一,而且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信息如此畅通,可以说很多不具有学习能力的老人都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目前中国社会普通人自己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就不小,还需要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传统孝道必然面临现代人的重新思考、甚至说支撑传统孝道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了。

作为现代社会的老人,如果对孩子支持比较大且懂得相处之道,在传统孝道的鼓励下,孩子一般会尊敬父母、一大家子相亲相爱;如果父母能力不够、不懂得相处之道、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孩子讨厌老人也很正常,别说 “顺” 了、能尽力赡养老人就算不错了。

当然,作为社会主义文明青年,在国家还不够强盛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到赡养父母的社会义务,至于如何相处各家情况不一、不好一概而论,但如果父母有错、瞎指挥,孩子当然不能 “愚孝”!

知乎用户 梦星宇​ 发表

西方人没用孝顺的观念???

再说一遍

知乎用户 山水文园 发表

这个跟西方有什么关系?你不吃饺子只吃牛肉和面包,所以你是西方派?所以你是汉奸?洋奴?孝顺是封建主义借尸还魂的敲门砖,在中国孝顺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基本道德!然而现在是 21 世纪,是人类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中国是不是应该向前走?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什么是进步的?答案应该不难找!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独立自主的,西方的思想理念会被借鉴,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自主权在中国自己,无论哪条路都必然是中国人自己走!总是扯西方怕是有什么野心吧?

知乎用户 yw mei 发表

很好奇你究竟读过多少本外文书籍。就跑来一定义式问题?

你爹你妈你爱咋地咋地,别来烦我们

然后中国人做事不需要外国人的规则。

至于子女和父母做对比,就更是荒谬!子女涩会生存能力弱,三观尚不成熟,父母理应予以更多的照顾,只记得父母,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就你那点想法他们年轻时早就玩过了,你啊边上凉快去吧!

所以你完全不知在出啥幺蛾子题。

知乎用户 金红石 发表

不应该。爱是相互的,是人格平等的。孝顺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父母地位对子女居高临下,这不叫爱,这叫舔狗,这叫 PUA,尤其是在和忠绑定之后,更是成为了老板们的 PUA

知乎用户 老飘讲故事​ 发表

  曾经有人和你一样的想法,你猜他们最后怎么了?

  从古至今,无论佛教、道教,天主教。。。所有名门正派都会倡导一个 “善” 字,而中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因此,对父母长辈不孝顺可以算得上是大恶中的大恶了! 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不孝是要遭雷劈的。当然,有些读者会提出疑问:“我认识的某某人就不孝顺自己的父母,但他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仕途坦荡,怎么没见他被雷劈?”对于这个问题,我要告诉你,你只看到了他人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断,并不代表他的明天依旧灿烂。这类新闻多了去了——很多以前风光无限的高官携巨款潜逃国外,结果呢? 有些被 角毒贩抓去天天巡山喂蚊虫蛇蚁; 有些人的小老婆被美国房东调戏却只能沉默; 有些则天天被人威胁敲诈,最后身无分文成了乞丐; 有些则天降横祸暴尸街头。。。正应了那句古话——天道之下好轮回, 苍天可曾饶过谁? 可能我写到这里,有个别杠精读者又要发言了:“就算他们遭了报应,但并没有被雷劈呀!”好吧,让我再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其实雷公很忙的,而且说不定跟你一样也有双休日、年休假,天天劈人很累的,你知道不? 不信? 来来来,我给你看个清代文学家袁枚老先生讲的故事。

**  清代袁枚著《子不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说是江西董某弱冠之年 (二十),在夏天午睡,忽然梦到有鬼审视他的脸,等看过之后说“这里的雷公生病了,你的嘴巴很奸细,可以代替雷公打雷。” 于是送了他一把斧头让他揣袖子中,带领他来到到了一处宫殿,过了一会有人召唤他进去,只见一神穿冠冕旒的王者坐在殿上说:“乐平村妇朱氏,为人不孝,该遭天殛 (雷劈)。因雷部两将军降雨劳累,如今休息,一时找不到人。值日功曹推荐你来当雷公,你可令符节前去。” 董某拜之领命。

  出去之后只见足下生云,云中闪电环绕,宛如雷公,顷刻至乐平界域,即有土地作为向导。董某立于空中,见村妇正在侮辱他的婆婆,这时围观者众多,董某取出斧头雷霆霹雳,一雷打在村妇身上,村妇倒地,众人惊骇。

  董某领命归宫殿后,王者欲留董某供职,董某以赡养老母为由辞去,王者不强留,只问董某现今何业,董某说:“我正在考贤才。” 王者命人取郡县册后说:“你某年会当生员。” 董某顿时醒来,连忙把这事说给亲人,又去乐平县学问,真有村妇被雷劈死。

  你看,我没骗人吧,都说雷公很忙了,有时还得招聘些 “临时工” 来救场,就算临时工出了点岔子什么的,譬如说劈错了人啥的,部门领导也好有个托词不是,哈哈。

  历史上不孝被雷劈的事件还有很多,我再随便摘选几则以飨读者:

**  1、天雷震死不孝子**

  纪昀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事例:乾隆戊辰年,河间县西门外桥上,天雷震死一人,端跪不倒,手举一纸包,未遭雷火触及,打开一看乃是砒霜。

  众人不解其中缘由,不久此人的妻子听说后急忙赶来,见到此人也不哭,她说:“早就知道会有此事,现在后悔也晚了。

  他经常打骂老母亲,昨天忽然萌生歹念,想买砒霜毒死老母,我哭着劝了一晚,他也不听。”

  此不孝子想用砒霜毒死老母亲,罪大恶极,天理不容,所以遭到天谴。此事时间、地点、人物记载详细,绝非杜撰。

**  2、不孝之报,被天雷震死**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中记载,厦门有个陈某,为人心狠暴戾。他有个五十多岁的老母亲,陈某支使母亲如同奴隶。

  稍不如意,就骂詈百出,不可名状。母亲经常在背后悄悄流泪。

  邻居们都劝他说:“这是你的母亲,做儿子的哪有对母亲这样的?” 陈某昂昂不睬。

  一天,母亲有事回来晚了,做饭稍晚,陈某怒目而视,骂道:“做一顿饭都不能,不死还能干什么?”

  说完,突然间天昏地暗,风雨骤至,一声霹雳,闻者无不胆战心惊,陈某被天雷震死。脸上还留有朱红色 “不孝极恶之报” 六个小字。

**  3、雷警不孝,留有雷书**

  汪道鼎《坐花志果》记载,江西某人,以赶鸭为生。其母去世,父亲年迈。某人嫌父亲白吃白喝,经常谩骂父亲。

  一天,正在对父亲肆意谩骂,忽然霹雳一声,将此人提至院中。

  乡人来看,见他须发、衣裤,都被雷火焚烧,神魂如痴,不能说不能动。乡里有个能辨认 “雷书” 的人,说赶快翻开锅底来看,一定有异状。

  把锅底翻开一看,果然有朱色篆字,经过辨认,乃是 “雷警不孝” 四字。

  后来众乡邻为其请来道士设立斋醮,代为忏悔,让他跪在父亲面前,三天后,此人开始能够说话。从此改恶从善,竟成孝子。

  上面这几则故事告诉我们:忤逆不孝者,必遭恶报。若有犯者,一定要忏悔。

  更为奇异的是,都在身体上留有字迹,古人称为 “雷书”。

  可见,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冥冥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有很多,是现代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奉劝诸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天地鬼神,务必敬畏。

**  更多故事首发于公众号【老飘讲故事了】,专注于写民间志怪故事。**

**  往期故事:**

**  《江湖奇人》《邪神》《回魂夜》《鬼煞》《东海孝妇》《回魂》《马前课》《枉死城》《大孤山龙》《恶斗疫鬼》《寻隐者不遇》《护法神》《恶贯满盈》《夜梦勾魂鬼》《山妖》《鬼遮眼》《鬼寺》《镇物》《上清珠》……**

知乎用户 二呆妹​ 发表

抛开一切传统和宗教的束缚

别人对你好 你会自发地对别人好 如果你不对别人好 别人也不会对你好

人类是有利他的本能的 这点无需担心 只要有人对你好 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他好

知乎用户 陈绕飞 发表

社会的组织历史上有几种,以家庭家族为单元,以宗教团体为单元,以个人为单元。

家庭式是较为常见的形式,我国就是典型的家庭式,建国后有短暂的几十年是集体式,可以忽略不计。

宗教团体式典型的是西方中世纪,当前世界还有一些宗教为主体政权的国家也是。这里人在成年后的社会关系以宗教关系为主,宗教关系大于血缘关系。

个人式是新的发达资本主义,美国为典型,强调个体价值。

人一生分位弱势期和强势期,成年前和老年后都是弱势期,那么弱势期谁来照顾?小时候有父母,老年后生活和心灵的归属在哪?

家庭式只能是子女,宗教式是教会,个人的话大概就是养老院。

所以不要说西方如何如何,各家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父母如果对你全心全意,如果你长大后有能力了,觉得照顾老人是反人性,那我个人表示不合适。

父母如果对你不好,那么你做自己的赡养本分就好,如果还能孝敬,那么就是你有高尚的品德。

儒家以诚待人待物,如此而已。这就是人性,不是反人性。

知乎用户 糊涂​ 发表

孝是孝,顺是顺。

正常家庭,孝顺父母没问题。

遇见问题家庭,就不好说了。

知乎用户 巨大福星​ 发表

西方人不孝顺父母是一个伪命题,西方人对父母也很好,只是西方人成人后不习惯和父母同住,独立生活而已。

知乎用户 常哲 发表

好家伙,西方人就是对的吗?西方人还说中国人不能吃肉呢?题主你吃素吗?建议题主多看书,别瞎跑出来,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儒家的观念是系统的,不是单一独立的,如果只是想给自己找个不敬养父母的理由大可不必,没用的,你爹妈可以直接起诉你。

知乎用户 QUEEN 发表

孝顺只是伪装,目的是奴化思想,建立权威,方便皇权统治社会。

子女爱自己的父母是自然的情感表达,并不需要道德绑架。

西方人当然也爱自己的父母,但是其社会权力结构并没有把这种关系放大到道德绑架的程度。

知乎用户 冰笛 发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付出与回报至少要相等,最好是略有盈余才算是合理,否则就是一场失败的投资。从被投资人来看,努力做大业务,发展自己与回馈投资人同等重要,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赖账,又没签合同,至于人品嘛,有个厚脸皮就行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投资人投资不足造成经营困难的、也有过度投资惯出烂毛病的,也有过度干预经营的,但这些都不是赖账的理由。另一方面,投资人至少都是希望盈利的,而不是来找麻烦的。

别想着父母生你是为了基因的延续,他们的付出都是欠你的。狗屎,事实上不论是何种生物,大多数都对基因的延续没有兴趣,他们在意的是信息素的刺激与响应,和与配偶的互动,繁衍只是个附带的结果。回过头来看,作为投资人是有无数种方法可以终止投资的 (其中包括合法的和不合法的,甚至都没法追究)。放到动物身上即存在有杀子的行为。

好了,难听的话都说完了,再来看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看看谁有谁劣。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来说,传承时间短缺乏沉淀,短期看着有利的,未必长期就有利,就不多说了,说多了他们就变成蛮夷了,我想正常人都能看出典型的蛮夷思维——霸权主义吧,而这种思维都是中华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玩剩下的。

近代西方科技爆棚碾压了咱们,咱虚心学习补足短板,这是新时代的胡服骑射。只有那些没脑子的人才会去认胡做父,连带着把茹毛饮血的本事也一并地学了回来!

不讲孝道,意味投资人与被投资人之间关系松散(双方随时可以以各种理由解除合作关系,福利院随时准备接手)所以他们 18 岁之前必须要学会自立,遇到所有困难都需要学会自己一个人扛着(你能做到吗?)生活压力大容易滋生戾气喜欢暴力、喜欢去争去抢(崇尚自由的争抢,以前抢印第安人的,现在谁弱抢谁的,抢石油抢钱抢资源),看上去强悍,实则外强中干,毕竟文明人都是靠脑子生活的。

讲孝道,意味着双方(至少是投资人)是希望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遇到困难时更愿意一起面对。团体的抗风险能力总是要大于单打独斗的个体吧,所以国人的生存压力相对小一些,性格相对温和一些,不喜欢暴力,喜欢动脑子解决问题,几千年都不曾对外扩张。

“对子女好是很自然的”,不,生孩子是意外,他们不是被伦理约束下被迫投资,就是还抱有着一丝的希望(养儿防老)。

“但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是啊,这年头欠钱的都是大爷,好好一代一代的往下传吧。

“是否说明孝顺是违背人性的?” 不是,只能说明自己实在是太弱了,投资下一代后就没能力回报自己的投资人了。

违背人性的事是否还要去做?都混到到这份上了,不做也罢。

知乎用户 icelike 发表

如果你是一个独立的与周围毫无联系的人,那么你可以说违背人性的事可以不做,但你活在这个集体里,有些事你就必须去做,不管是你主动愿意,还是被迫,上班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违背人性的,那么是否可以不上班呢,法律是限制的行为的,对你来说是违背你的人性的,你是否可以不遵守呢?你活在这个团体里,就不能由你为所欲为,而是为了各自最大的自由而有所收敛,即违背你的人性

知乎用户 逸风 发表

为什么我会从你的问题里发现强大的自卑和逻辑混乱!你的生存环境是多么的糟糕包括你的教育是多么失败才能问出这种问题。需要拿西方价值观来验证自己的价值观!!!

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必然的前因后果为什么非要扯在一起说?

居然有那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回答。。。多么缺存在感,生怕自己的情绪和观点被埋没。

你的意思是中国人不孝顺老人就是学老外了?老外没有孝顺的观念?你确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68LmO 发表

不应该。

我们对父母应该爱,应该尊敬,应该予以力所能及的照顾。

但唯独不该无原则的 “顺”。

一方无条件的服从另一方,那叫奴性

知乎用户 卫字营 发表

人的慈爱和人的孝道,广义上都是有的,跟东西方无关。

咱别的不谈,洛克菲勒、肯尼迪、布什等家族……… 没有慈爱和孝道,他们用什么爱发电?

当下,中国的孝道不也被肢解了么?工业化社会,人不再被土地束缚,农业时代的道德必然会瓦解。

如果非得奇怪中国的孝道,西方社会的中世纪和中世纪以后封建社会,比孝道丑陋万倍的东西多了去了。

如果按照工业党的思路来分析,工业化社会对家庭观念是肢解的,不仅仅于慈爱和孝道,包括婚姻、爱情、兄弟、亲戚、依附……

我们不能拿工业文明对比农耕文明,这绝对是双标。

至于说,为什么西方在 19 世纪初率先开启了 “工业革命” 和“大革命”,这个跟孝道还真无关。

知乎用户 Lorenzo 发表

孝顺等于顺从,为什么不强调爱

知乎用户 琦琦哥​ 发表

论孩子

——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裔美国作家)

你们的孩子,

其实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 “生命” 对于自己渴望而塑造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

但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 “明天”,

那是你们即使在梦中也无法企及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 “昨日” 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 “弯曲” 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知乎用户 李平 发表

若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肯定就要孝顺父母。历朝历代的皇权统治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国人,而且我们的国人也是认同这样的观念。这些年西凤渐进,靠儿女养老的观念也在松动。特别是很多的儿女特别是很多儿媳妇明白无误的告诉老人不能靠自己的儿女养老,

这样的说法若是在过去,各级政府部门是可以惩罚这样的儿女,可是在如今的社会根本就没有人管这样的事,如此这般,儿女养老孝顺父母也就全凭良心了。

知乎用户 微笑 发表

孝顺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而社会道德是随时代变化的,所以对孝顺的解释、理解也会有变化。

百度百科上说,孝顺指 “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奉养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我国法律的规定,争议相对较少。“尽心”和 “顺从父母的意志” 则争议比较多。

有的人参考西方文化觉得没必要奉养父母。

有的人并没有感到父母的恩情,甚至怨恨父母,自然不想尽心奉养父母。

有的人觉得父母不一定对,干嘛一定要顺从父母的意志。

奉养父母是一种责任,而责任是和权利相对应的。比如说美国父母对子女的投入相对较少,把孩子养到 18 岁之后,就基本不管了,像中国人那样替孩子买房子,带孩子这种事情,美国家庭是很少做的。中国社会还没有西方社会那么成熟的养老体系,很多人都需要依靠子女养老,而父母对子女的投入远远超过西方社会,所以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子女奉养父母。如果生活在西方社会,一切依照西方社会的做法,没有问题。但是生活在中国社会,一边享受着中国式的父母,一边想要西方式地对待父母,就难以被社会道德法律所容许了。

在任何社会里”知恩图报 “都是基本的社会规范。通常来说,超过正常水准的时候可以说是” 恩“,而超过期待水准的时候才会感到”恩“。父母虐待子女,子女感受不到父母的恩情,这也是难免的。不过也有的时候子女对父母的期待过高,因为自己的问题对父母不满、怨恨,应该感恩却不知感恩,这就是子女的问题了。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父母子女间的恩怨外人难以了解,所以外人往往难以评论。

有感恩,就会有爱。顺从父母的意志,核心在于爱。因为爱父母,所以会避免因为违逆父母的意志让父母受到伤害。不过顺从父母的意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不是绝对的原则,比如说父母要往火坑里跳,总得拦着。当父母的意志跟自己的意志矛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沟通等方法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地坚持自己意志或顺从父母的意志。

知乎用户 涂旎 发表

有德者人恒敬之,不是因为年老,有谁活的过王八? 也没见谁拿王八当祖宗供着,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爱的相互付出,见多了自私冷漠生出孩子就是情绪垃圾桶,长大了就是养老工具人,这种父母,法律也管不了,你就得给他养老,稍有忤逆,就是大不孝,君子父子,你不忍就一堆人道德绑架你,哎,法律制度,舆论导向,任重道远啊

知乎用户 badfatraccoon 发表

孝和独立是可以同时存在的,顺可以进行改良

知乎用户 热爱和平的小鱼​ 发表

建议阅读《乡土中国》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乡土中国》

不想看书的我下面简单概括一下我的观点。


西洋社会强调团体格局,人人平等,他们并非不孝顺,而是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互相帮助,长辈对晚辈没有绝对的权威(教化权力),但你不能说他们不孝顺,中国乡土社会实行长老统治,长老对晚辈有绝对的教化权力,形成教化权力主要是因为乡土社会社会变迁很慢,长辈丰富的经验往往能使一个村子度过难关,长此以往,长辈在解决问题时的时势权力(或同意权力)会转化为常态化的长老权力(教化权力),**违背人性的其实不是孝顺而是这有绝对权威的长老权力吧。**长老权力的加强也跟程朱理学的传播有关,程朱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正好迎合了长老权力,所以长老权力越来越强,甚至已经到威胁到了人性的地步,这也是乡土社会的残留,

一言以蔽之,无论怎么说孝顺和灭人性都没有直接关联。

知乎用户 八斗​ 发表

孝顺是对父母的态度,对父母是为人处世其中之一,对父母与对别人的原则没什么不同,其本质都是仁爱,但是因为对父母的感情深厚,与陌生人的感情淡薄,同样的仁爱表达的方式就不一样,也就是仁爱的本质是相同的,感情的深浅是不同的。

孝顺只是用在对待父母时的仁爱的代名词,用在兄弟身上叫悌。孝顺不是规定不是原则,而是假如你是一个仁爱的人,那么对待父母的时候就肯定是孝顺的。具体到每个人,不同的相处模式不同,表现出来的孝顺也不同。

西方人之所以没有孝顺的观念,是因为西方人的信仰是上帝,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独立性,个体性,也不是说西方人认为仁爱不好,只是仁爱只是众多优秀品质之一。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仁爱,宗法,也不是说独立性个体性不好,独立性个体性也只是众多优秀品质之一。

知乎用户 兽医 发表

为什么子女需要孝顺父母?这个我是不理解的。

一、为什么要讲孝?

二、如果非要讲孝的话是儿子孝顺老子还是老子孝顺儿子?

我的答案:

一、爱就好了为什么要孝? 你的父母对你很好,你反过来爱自己的父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孝呢?

二、如果非要讲孝的话,应该是老子孝顺儿子而不是儿子孝顺老子。理由有二:

1. 是父母求子女来到这个世界的,不是子女自由主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总不能求人者高高在上,被求者反而低声下气吧!

2. 为保证公平性,谁认可孝文化这个规则谁就应该承担规则不平等的代价。

举个例子:现在我提出并强制通过一个规则:我和我的粉丝之间一方欠另外一方一百万。那么怎么保证公平性呢?很简单,谁同意这个规则谁就必须为它负责:承担规则不平等的代价。否则,获利的一方会提出无数个利己的规则。

知乎用户 井中月 发表

孝顺的本质是等级压制、剥削、控制,残害、奴役。

人类不需要 “孝顺” 这种东西,也不能有。

父母对你好,你也对他们好。

父母对你不好,你也对他们不好。

这才是正确的。

而不是父母对你不好,你还得必须无条件的对他们好,无论对错都得听他们的,不然就要被人批评辱骂,这样的事就是在吃人,而 “孝顺” 就是活生生的吃人文化,压迫你伤害你,你还得必须顺从父母被父母控制。

为什么很多人支持 “孝顺” 这种垃圾东西?

因为很多支持的人是既得利益者,他们身为父母的身份让他们支持这种东西,因为这对他们有好处,能以此来控制子女和获得金钱物质精神满足等利益。

而很多年轻人从小受到这些 “孝顺文化” 的污染洗脑,也会变得支持赞同这种东西,要求别的年轻人也得孝顺,还有要求他们的子女也这样孝顺他们自己。。

知乎用户 提拉米苏​ 发表

和人性有毛线关系,就是和钱有关系。

就像彩礼问题,你管他什么理由说的天花乱坠,就是因为穷。这个穷不是说没钱的穷,是心穷。心穷的人就算家财万贯也舍不得花钱在别人身上,不过他们也很可怜,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爱也不会爱别人。偶然运气好遇到真爱他们的人他也不敢相信,最后还是得不到爱。

知乎用户 黑夜暗海 发表

题主表达有个很严重的漏洞,对子女好是自然的,对父母孝顺就是违背人性的?为什么对父母好就不是自然的吗?只是程度没有对子女那么好而已。我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的都是符合人性的,不能因为好的程度不同而且就忽视存在。

而且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不是证明西方人有问题应该孝顺父母吗?西方人还经常发生什么枪击案呢,难道我们还要学他们?题主已经先入为主认为西方就是先进的,所以才会这样想。其实西方人也有他们的不足,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优点,优势,应该分析清楚哪些是该学习的,哪些是该批判的。

知乎用户 道生无名 发表

法理不外人情,我们是很在意这个的。可是今天做的不如鬼子了!这是咋弄的呀?

知乎用户 小哈 A8 发表

孝顺是真心的,无私,不求任何回报的,不是交易。人而不孝父母, 不足以为人; 孝而不了生死, 不足以为孝

知乎用户 宋磁 发表

古代的孝顺,是针对君子官僚的。

是针对有德而且不愁吃穿的上层。孝顺不是对庶民说的,礼不下庶人。老百姓是死是活没人管的,底层老百姓为了活命卖儿女也没人管的,父母喝酒耍酒疯打死一个小孩也没人管的。说到底伦理和仁德,不是对底层人民说的。老百姓不识字,素质低下,不饿死能活就行。古代十几岁就结婚了,没有计划生育。

孝顺应该是对有知识文化素养的家庭说的,例如古代的文人雅士。是不能强加在市井小民身上的,或者说不能强求底层也一样做得到孝顺。

知乎用户 忘了梦想的狗狗 发表

当然应该孝敬父母

孝而不顺吧,就是不能什么都听父母的,但是父母年老体衰,我们有义务照顾他们

你以为西方人就不孝吗?你错了哦

那些养老院,养老公寓里的老人,也是有儿女经常去探望的。还有的会兄弟姐妹几个,会有一个住在父母家附近,时不时的去看看。

比如这次新冠,有个老大爷在养老院,他女儿不能进去看他,就搞了个升降机,突然出现在他窗户外面,给他个惊喜。还有个老大爷感染了,九十多岁了,他儿子把老婆孩子都送会丈母娘家,他自己穿防护服护理老大爷,居然还给护理痊愈了。

知乎用户 hero 发表

说点个人看法

1、法律规定了抚养和赡养的义务,这个毫无疑问,不需讨论

2、在基本的抚养和赡养义务之外,子女视父母给与的爱的多少,而给与相应的反馈。百善孝为先,重心不重迹。视自己的条件,尽心就好,包括对孩子和对父母都是如此

知乎用户 常晓旭 发表

在农耕时代,不孝顺父母,被赶出家族,意味着死亡。

知乎用户 www 发表

我爱我父母,就像父母爱我一样

知乎用户 问就是水加金 发表

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大部分人也会影响所谓孝顺的标准,不顺应时代就被时代抛弃

知乎用户 殇情 发表

我更倾向于,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这适用于全部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知乎用户 来者是客 发表

中国要是社会福利好,人人不愁上学,养老,退休,就业。那么就不存在孝,德,品

知乎用户 君子慕德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国人比西方人更孝顺?

你是不是还听过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知乎用户 心之形 发表

孝个气哦,我们家只有对错,好坏,

谁对听谁的

谁有能力听谁的

历史车轮压过来的时候可不管你孝不孝顺

知乎用户 苌弘 发表

题主这意思,

懒惰是很自然的?

自私是很自然的?

贪婪时很自然的?

享乐是很自然的?

放纵是很自然的?

。。。。。。。

那么,题主是不是打算自然地践行所有符合人性的自然的行为?

知乎用户 山贼王 发表

应该孝顺

不孝顺

怎么要求赡养父母

你不养,谁养

出钱的事,我不干的

抢钱的事,不请自来

知乎用户 白白 发表

你孝不孝顺父母关外国人什么事,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的话起码了解过子女赡养父母是义务吧? 履行义务有心就做好点没心就糊弄呗,不过听你这口气估计糊弄都不想。

知乎用户 朱岩​ 发表

西方人孝顺不孝顺干我们屁事 不能自己顾好自己的烧饼摊么 非的盯着别人家的红薯摊

知乎用户 飞机 发表

人要生孩子是基因里写的,人的身体是演化之神创造的,在父母眼里,好像孩子是自己创造发明的一样,这叫僭越

知乎用户 佛系青年 发表

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之间也要平等。孝顺不对。

知乎用户 boris ken 发表

我倒觉得西方的富人特别讲究家族文化呢……

知乎用户 寒塘渡鹤影 发表

首先:可以不要言必称西方吗?西方的观念和标准一定都是对的吗?

应该啊,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所以我们应该孝敬父母

知乎用户 垃圾袋挺能藏啊 发表

爱是不需要你去养老的,但孝顺就不一样了

知乎用户 李年君​ 发表

孝顺是自己良知的事,你管人家干嘛

知乎用户 奇虾​ 发表

西方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认为父母和老人老了就该死?

知乎用户 无心恋爱 发表

那你十八岁后自己贷款读大学、赚生活费、自己赚钱买房娶老婆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Rfdm5 发表

当然应该,自己没点主见么?

知乎用户 到岸读行者 发表

正如之前说过的,如果人类世界的事情用纯粹理性来思考,那么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而且,如果用理性和逻辑来规范人类社会,那么人类社会将一片黑暗。按照逻辑,老年和病残都该去死,这样才符合社会的高效运转。西方人这方面就是比中国人理性,从古希腊就开始研究各种逻辑,也因为这种对纯理性和逻辑的重视,也是科学的土壤。当然,他们也因为纯理性被反噬了,就是纯粹工具理性,非常冷血,比如大屠杀。如果用纯理性和逻辑来看,那么每个人被生出来,都没有求着父母说请你们给我生命吧,请让我来到这世界吧。都是被迫来到世界的。所以孝顺父母与否,从理性上说,没有那个必要!但是,中国文化强调的更多是感性,有一套道德系统,强调人间的秩序和道德。不好的地方就是会走偏,也变成道德绑架,让所有人在一套道德系统中,失去自我,好像整个人生活着的目的都只是为了符合道德活着的。这方面最恶心的就是《二十四孝图》,表面看是一套完美道德系统,但是实际上,宣扬的就是自己不是人,永远都是一套系统中的蚂蚁,要符合要求,不能思考,否则就是罪人。西方的纯理性和中国的过分的道德绑架,其实都不可取。

对父母的态度,其实很简单: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理你死活。就这么简单。这样想大家都轻松点。比如,我的朋友中,有的生下来爹妈就离婚了,两个都不要他了。后来他长大了,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一方发现他有出息了,赶紧打电话联络感情。我那同学就是不鸟她,因为尽管生了他,对他并没有养育之恩,干么要给那样的牲畜当回事呢?前几年他妈死了,他出了钱,给他妈火化了,然后骨灰撒大海了,也没有任何祭拜的。我问他这样好么,他说有啥不好,大家打了平手,她生了我,我给她火化了,恩也报了。我对她没有什么可怀念的,就扔大海就行了呗。他是一手被自己的爷爷奶奶养大的,所以他对爷爷奶奶则是非常用心。就像他说的,人世间就这么简单,生育,就是那几个月的遭罪,真正痛苦的,是养育,那才是几十年的付出,所以他脑子很清醒,他的恩人,是他爷爷奶奶。最好的父母,是又生又能认真用感情去养的,那样的父母,作为儿女,至少作为人,就该报恩。这事儿,就是这么简单,你对我够意思,我一定加倍奉还。这不仅是江湖道义,也是做人的基本规范,说简单点,就是做人要讲究。所以,孝顺不孝顺,都是扯淡的理论。儿女对父母孝顺与否,完全是看儿女是不是人,当然,也要看父母是不是人。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没有那么多虚情假意,中国社会很多的道德绑架,超级操蛋,就是因为中国文化过度强调道德,而且还成了道德绑架,而忽视了太多人的真实需求,比如,即使小时候被父母虐待,抛弃,社会也会要求人要孝顺,要以德报怨,要给父母养老送终,否则就是不孝。我觉得这就是纯粹的耍流氓而已。

知乎用户 锻神锋​ 发表

我一直说

中国式父母需要转变思维

孩子对你有情,你就他有情,孩子对你无情用上海你,那你也可以对他无情。

现在啃老年轻人乃至大学生都存在,被被父母供养的年轻人也不缺乏。

这也父母太爱孩子,而孩子认为父母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你给我做饭,洗衣服,乃至给我买礼物,买新衣服,都会让无情属性,自私孩子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有一个人家庭,有一个自私的存在,那这个集体在被自私瓦解。

家庭是集体的,集体维护存在,达到互帮互助。

希望中国式父母,对自己好一点,要知道太爱孩子,孩子未必感知到到。

仇父母的年轻人并不少。

知乎用户 述而不争 发表

你当孝敬你的父母,好让你在世上的时光绵长

十诫里面唯一带着奖励的诫命

所以对外国人来说,孝敬也是神命定的最高美德

知乎用户 易重制 发表

应该孝顺啊 因为你的一切都是家族给的 你老了病了 也是家族帮你的 故此之外 没有人会在乎你

本质来说 也没孝顺什么事 无非是家族给你投资 你给家族返利而已 巧了你返利的时候受益人是老年家庭成员

知乎用户 那时花开 发表

有人曾当面问过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一切都听爹的,是不是就算是孝了?

孔子一听就急了,“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翻译过来就是什么屁话,什么屁话。印象里孔子这么情绪化的时候还不多,那应该是真急了。

接下来孔子进行滔滔不绝的解释: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孔子眼里,天下最高的道德标准是 “道”,离经叛道者,不管是天子还是老爹,一律顶撞之,没什么可客气的。

所谓 “孝顺” 其实就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毫无疑问这既违天道,也违人性。连两千年前的孔子都不同意这样做,怎么今天的人们居然糊涂了?今天人们的所谓 “孝顺” 观念又是从何而来?

很简单,近现代农村社会,老年人垄断了一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家族财产、社会人脉、社会舆论。中国人有祖先崇拜情结,而老年人是最接近祖先的人,垄断了祖先话语的解释权,年轻人能否死后入祖坟完全要看老年人的脸色,这是欧洲的宗教领袖才会有的权势地位。在封闭和缺乏变化的传统社会,老年人还几乎垄断了一切生活知识和经验,人们到死之前,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寸步不离长辈曾经经历过的一切,挑战老年人在功利上愚蠢至极,在结果上毫无胜算,自然只剩下乖乖的接受 “孝顺”,让老年人彻底舒服踏实,这样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孝顺” 其实是近现代才有的一种家族政治的分赃方案,说白了,就是你乖乖地跪着,我赏你口饭吃,我告诉你怎么种地,我允许你死了入祖坟,我死了把家里的田分一块给你。

弄清楚了 “孝顺” 观念的来源,应该就知道今天的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孝顺了:

  • 如果你建立了完整、健康的小家庭,吃喝不愁,工资有富裕,带孩子有保姆,不指望老家的遗产过日子,那么你完全有条件与父母之间建立一种更现代更健康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以友谊为主。我们可以行孝,但这种孝是出于履行法律赡养义务和做人的善良的本能,并不是为了什么 “孝顺” 的要求。
  • 如果经济条件不佳,老大不小了还不得不啃老,没钱养活自己,还盯着老家那几间房子,更要命的是还有兄弟姐妹和你竞争,你需要让爹妈更偏向你多一些所以可以多分点财产,那么没什么可说的,该不该孝顺就完全得听父母的,父母让你站着或者远走高飞自然是你的福分,父母让你跪着你也千万别嫌膝盖疼。

知乎用户 胆小男孩做大事​ 发表

中国人的信仰体系,和西方人的信仰体系是不一样的。

在信教的西方人眼里,他在这个世界里如何行为,只关乎他和上帝的关系。对于不信教的西方人来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只关乎纯粹的亲人情感。

因此,在西方人眼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没有任何 “神圣” 的因素在。

而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不是以宗教的面目存在的。普通中国人的信仰,是儒释道加祖先崇拜。虽然儒释道是宗教,但中国人信仰的是将儒释道世俗化后的哲学。

换言之,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体系,是儒释道转化而来的中国哲学,并非宗教本身。中国人不信具体宗教,但无时无刻不在践行中国哲学,即儒释道下的世界观。

在中国哲学下的世界观里,父母和孩子,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还有神圣的因素在:

从儒家说,父子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从道家说,八字里的月柱二字,在你出生之时,就注定了你和父母在此世的牵挂;从佛家说,孩子在此世,要么是还债,要么是催债的,要了前世因果。

所以,中国人的父子关系,怎么能和西方人相提并论?

在中国哲学里,父子关系,是 “缘分”,无论好与坏,都是你此生的注定。我们应尽可能地珍惜这份缘分。

这是中国的哲学、宗教,或者说,世界观。

知乎用户 WhoIsBelly 发表

「孝顺」是语言暴力,请用「孝敬」

知乎用户 孙谦 发表

问题显得非常的愚昧无知。这种孔乙己水平的问题就不要拿出来啦。

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一,基督教天条十诫中就明确规定了要孝顺自己父

知乎用户 七重梦境 发表

去上班 996 也是违背人性的事,要不要去做啊?

对孩子是牵筋动骨的爱,对父母稍微弱一点也是正常的。但先和对孩子的爱做比较然后得出不必孝顺的结论,逻辑上也行不通吧。

对父母的孝顺,爱,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如果你可以不孝顺父母,那么你就被授权做天底下一切恶事,也就开启了无穷地狱之门。孝顺看似是对父母好,实则是给自己买保险。中国人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曾经给过你整个海洋的人,你说:“凭啥孝顺你,这违背人性” 你自己说说是人话不?当入畜生道不?

按照因果论,你为啥会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付出?因为这孩子也曾经是你的的父母。不孝有啥果报?你看新闻,最近的,女的,刚生下孩子就掐死了。或者亲生父母对孩子的虐待。我们现在种因将来就会结果。

知乎用户 教员的学生​ 发表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今天是一片杠精文,其目的纯粹只是为了打破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惯性思维,使大多数人认识到,我们的世界并非就是别人告诉我们的那样,或者说有些东西,并非一开始就是正确的,而是要在人民之中充分论述,经过大部分人共同认可后,才能成为正确的通识。

首先,我并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相反,我还相当认可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比如我国的大一统局面能从古代延续到今天,传统文化在其中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我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如同锁链一般,将中国人民都栓在了一起,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但是这根锁链同时还发挥着禁锢的作用,今天我们国家在科技、文化等多方面落后的原因,传统文化也脱不了关系。最为严重的是,它打造的封建官僚思想是全世界最为无情和高效的,这放在讲究人文关怀的 21 世纪的今天,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正文开始:

之前关于中华文化之前已经被打为糟粕的东西,今天也没多少可杠的成分,要杠就杠我们称之为精华的东西。要问哪些东西是精华?我认为无非就是那七个字:“孝忠悌仁义礼智信”。

因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就主攻 “孝” 两字,首先百事孝为先,我们来看看 “孝” 字。

孝显然是个被创造出来的概念,它与吃、看、睡等人类本能的行为是不相符的,我们说到吃,通常想到的是张开嘴将食物咀嚼再吞下,说到看,也无非是用眼睛接受外来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影,再交给大脑去处理图像信息。但是说到孝,我们很难用一个或多个人类本能的行为来解释孝的含义,它是经过人类进行较高等级的思考所得出来的概念,如果非得追溯到它关系到人类本能的行为上,那就是对他人好一些。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我们古代学者的研究,将对他人好一些升华到对父母好一些,将父母子女的血脉联系贯穿其中,然后孝字就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作得定义为:“善事父母为孝”,可以佐证。

“孝” 诞生后,在经过了后人对其伦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最终,一个有关于孝的思想体系建立完成,从此,在中国,一个孩子出生之时起,就必须遵守这套思想体系,否则,他将接受全社会对其的指责,换现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社会性死亡。在古代那个信息和资料流动相对缓慢的年代,被宣布社会性死亡的人,除非易地而居,否则完全没有生存空间,而古代人可没有股票、支付宝这类信息时代产品,同时,人民的资产多以固定资产为主,因物流也极度不发达,所以易地而居意味着要放弃所有个人财产,相比较而言,行孝的成本要低得太多太多。

所以这套理论在当时无论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农民阶层还是身居高位的官僚阶层都深受欢迎,因为它严格得维护了强势群体的利益,对子女来说,父母无疑是强势群体,对官僚阶层来说,它可作为思想控制的工具。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卧冰求鲤的故事,也了解为什么社会上会使用举孝廉等制度推荐人才,这些事件都进一步加剧 “孝” 对中国人民思想的控制。

首先,如果还有人认为卧冰求鲤这一类故事是正确的,是值得推崇的,麻烦点下右上小叉叉,自己出去,免得相互糟心,我活了三十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永远改变不了一个不想改变的人。

为何说孝是一种思想的控制,显然,孝是一种反人性的,孝出现之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再以爱为联系,而是换成了冷冰冰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之下,子女也不再是子女,而是父母的私人财产,所以才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种父母替子女安排其命运的言论。

关于在这种 “孝”,鲁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 “圣人之徒” 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需 “父兮生我” 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是停顿与毁灭的路相近。

事实上,“孝”是中国古代个体在家庭中便开始接受到的教育,这也是上期提到的中国 “潜规则” 的发展基础,我们的官僚主义、利己主义等等与这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如本文开头引用孔子的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所言,为何父母之所爱我们也要爱,父母之所敬我们也得敬,这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是充满着利益驱使的问题。我们追溯 “孝” 字的由来,其本来应该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意,就是父母爱我、我爱父母那么简单的道理,爱本是人类本能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而绝非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制度。

但是今天,我们反观现在的中国社会,这种 “孝” 是否还依然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子就不举了,想想我们自己,当我们有了 “自我” 之时起,有多少次与父母吵架,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尊重你的 “自我”,武断专制为你作出你不想接受的选择。而受尊重又是人的基本权力,所以当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多由此而来。而这个“孝” 也恰恰是当今社会诸多矛盾的根源性原因之一,其主要体现在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不尊重上。

如果,我们不进行反思,我们难以察觉究竟有多少根锁链将我们拘禁于此,如果不能一一斩断这些锁链,一个作茧之民族谈何思想之解放,文化之复兴,科学之进步,这里的斩断自然不是指斩断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联系,而是斩断这种反人性的规则,让父母子女之爱回归到最质朴、最纯粹的感情表达上。

知乎用户 wwxxt 发表

胡扯八道 说西方人不注重孝道 父母不给孩子钱的都是被国内媒体洗脑严重的 西方人由于教育发达 比我们都更注重亲情 爱情

知乎用户 國病 发表

如果西方人不会放屁,你们会不会认为放屁也是错的?

西方人不吃狗肉,于是就有人说吃狗肉不文明。可狗只是六畜之一,为何狗就不能吃?按作用,牛耕田、产奶,羊提供羊毛也产奶。狗有啥用呢?每年被狗咬后致死的人数在所有动物中,狗还排在前列的。有人说狗是伴侣动物,意思是狗相当于太监,每天陪伴着皇上,所以就该有特权。这算是一种体现平等的思维呢,还是一种体现权贵与奴才分享的思想呢?西方人吃肉最多,由于不吃内脏、脚爪、头颅,于是造成惊人的浪费,大大增加了屠宰和捕捞。然后他们反而是文明的。普通中国人吃肉并不是西方和中国有钱人那种意义上的吃肉,那只是普通人其中一道下饭菜吧!

曾仕强说,西方人很小就单独住一个房间,很小父母就不抱孩子了,很小就脱离了父母的帮助,是一种相对冷冰冰的亲人关系。于是长大后的西方人变态性人格比例很大,变态杀人狂很多。近年引入西方日本放纵堕落文化,于是中国社会变态性人格也开始增多。故意虐猫的,是不是心理问题?这些年连厕所偷拍被抓到的都是越来越多。为什么?难道是中国自古就有偷窥拉屎拉尿习惯?公知跟着西方人指责中国小孩的开裆裤,意思是暴露生殖器官了。然而中国人并没有那种意识,并不会对小孩产生不良的心理。至少二十年之前的社会是那样。没有人会有邪恶意识,反而是不对的。大概西方人看到就会邪从心起吧。就像过去中国人谈论肤色也不会有歧视感,因为压根就没那意识。可媚外的人却要使用西方人内心已经生成的歧视意识来指责没有歧视意识的中国人。荒唐吧!我们既没有西方人的种族优越感,也没有畜黑奴和种族冲突的历史,一张白纸的正常人反而错了。

西方人对孩子就是很早就不抱、少帮助,成年后就要求自立的前半段模式。所以到了后半段,也是不要求对老人尽孝。最起码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而我们,父母为你操心操劳,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结了婚都还要持续帮你。咱们抛开亲情不说,就算是对等交换,有几个子女的付出与父母的付出是对等的?凤毛麟角都是多多说了。中国的模式永远是上一辈对子女多付出,下一辈对父辈少付出。尤其当代更加是如此。你不讲孝道,还算人吗?为了忽悠别人吗?

从历史看,西方是追逐动物围猎和游牧社会的基础。所以更重是年轻人。我们是定居渔猎和农耕社会得基础,更重视是老人的经验。由此形成的文化、社会伦理,乃至基因写入都已经是定型圆满的模式。西方人变不成中国人,中国人也变不成西方人。骨子里都不支持,中国人天生喜欢围在一起吹牛娱乐,西方人会吗?中国天生有乡愁落叶归根,西方人有吗?你不结合自身特点,仅仅是用西方的逻辑来对照自己,那不是文盲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吗?西方女人还不撒娇呢?难道你要教育中国女人也不准吗?并不是都是人类,所以都可以完全一样。这是不可能的。高晓松不就说过,他家告诉他,要么西方模式自己选择,家里未来什么都不管。要么东方模式,听父母的,父母扶持。你不能,父母需要按东方模式对你,然后你要用西方模式对父母。双标吗?如果你的父母用西方模式对待你,你会感到幸福吗?

从审美艺术看,西方是冥神系鬼文化道统模式。游戏场景都是墓道、昏暗、封闭、僵尸、血色的。那个《时尚芭沙》杂志刊登汉服都用了暗色滤镜,以适应西方人审美。而我们是亮色调、明快、生活、仙性审美。日耳曼任历史上就是鬼方里的白种,玄学层面他们就是活着的鬼。鬼性当然是冷冰冰的。这你也要学啊?共济会那只独眼就是鬼眼啊,古埃及冥神儿子荷鲁斯之眼。西方人对住宅周边有墓地都不在乎的,你行吗?婚礼也是肃穆的,婚纱是白色的,哀乐喂,还不醒悟!

什么是道统,知道吗?我们各地都有桃源街或桃园街,桃花源是天堂,桃花石是中国,化妆是粉面桃花、春联是桃符,桃木可是斩鬼的,敌人叫鬼子。道统完全不同,还是早日醒悟为好!

知乎用户 Dior Ahri 发表

孝在西方有个词,叫:Love

知乎用户 Maxx 发表

我认为爱这种事情是相互的,如果你的父母足够爱你,那你自然会爱他们。当然我这里说的是真正意义的尊重祝福对方不求回报的爱,自我感动那种不算爱的玩意不算数。别忘了父慈子孝是成对出现的,父不慈,何来子孝。世人普遍把这种因为父母爱孩子,所以孩子也回报以爱的行为称之为孝顺。所以,我的观点很明显了吧,去爱真正爱你的人就行了,至于不爱你的?管他们的,不死自己手里就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正如不幸福的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不仅如此,父亲也对母亲经常是拳打脚踢,但凡不如意,就拿我和母亲出气。17 岁我远离家乡,尽管在一比七的录取率中考上大学,因为不是重点大学,四年中一直蒙羞,靠奖学金和他们微薄的资助完成了学业,并考上了研究生,真的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念想而已。四年中,我有心仪的男友,我知道他也很喜欢我,因为自卑,因为有如此的父亲和暴力家庭,一直不敢放开去追求,总想着等我有自己能控制的生活,再去追求幸福。现在想想当时怎么这么傻,真正爱你的人是不应该在乎你的出身,你的家庭背景。

研究生毕业后,我留着了那个城市,父母关系依旧不好,父亲总瞧不起母亲,依旧是家庭暴力,弟弟也离开了家乡,去他乡深造。

我省吃俭用,父亲需要买房,我把所有积蓄交出来。弟弟被父亲逼着考上自费研究生,逼着我出学费,弟弟靠打工完成了学业,还清了借款。

我最终移民海外,期间也出资请他们来这里探亲。父亲在这里以家长自居,搞得我们鸡飞狗跳,不到一年,在我怀着小孩,坚持回国,虽然母亲想留下,但迫于对父亲的淫威也只能回去。我在没有他们的帮助下带大两个小孩,这样挺好,至少不觉得心累。

几年后,弟弟也来到这里,这期间父亲曾把母亲打的脑震荡,我和弟弟都支持母亲离婚,离开这个残暴的丈夫。但种种原因母亲还是未能走出那一步,只能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父亲得知弟弟也移民海外,暴怒,从此以不孝绑架我和弟弟,每每电话总是讨骂,以畜生相称。

父亲太在乎钱,母亲喜欢购物,每每俩人都因为一点点小事打架,我是真的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

夏天为了省电,来着空调,家里白天都是暗暗的,用厚重的窗帘,木板遮挡一切外来光源和热源。可怜他每月上万的退休金还生活的不如一个下岗工人,说是省着钱支付以后的医疗费用。

等小孩大点,我带回去看望他们,也尽可能请他们出去旅游,但即使如此父亲依旧不满,埋冤我们离开他们,埋冤我们不孝顺。还问我什么时候退休,什么时候回去照顾他们。

17 岁以后,我已经独立,也尽量在经济是资助他们。但是我受不了父亲的封建思想,忘不了他的打骂,忘不了他的家庭暴力。曾经打电话跟父亲解释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可否相互体谅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辱骂,得到的依然是子女是畜生,不该生养的畜生。

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父亲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却一直推崇家长制,生活在旧时代,以生养子女为名,要求子女孝顺。

任何事情有因果,倘若当年父亲真的爱子女,子女会逃离吗?以父亲的例子我真是无法相信父爱是无私的奉献。

西方的社会更尊重个人,每个人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会是因为父母的供养就是他们的从属。

西方社会也崇尚关爱他人,资助弱势贫困群体。

西方的家庭是独立的也是注重爱的关联,平等的个体和人性的权利。

东方看似人情暖暖,其实是举着孝道的大旗,虚伪的强加在人身上的枷锁呢?

知乎用户 严晴 发表

首先说这句话,我认为这是问得很矛盾的。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没有,反问我们是否应该?我们孝不孝顺父母跟西方有什么关系。难道说西方人没有孝顺二字就能成为我们反思自己行为或者说不值得达成某种共识的理由。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没必要讨论的话题。

再说我们应不应该孝顺父母这事情。首先先说孝顺二字的含义,其从古代延伸到现在,我认为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孝顺二字不应是指对待长辈唯命是从,以压抑自我来理解。而是我们所做的希望自己的行为符合父母心意,令其开心。或者说待父母有所需求时尽自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照顾父母。这种行为我认为实质仍然是爱这种情感需求的反馈。曾经看过三毛写到自己的父母如何爱待自己,可以说那真的是恨不能倾其所有。所以反过来三毛会不爱父母吗?再与西方对比,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其实缺乏一种感恩教育,中国式父母自发的拿出所有,但往往在感恩教育这块却很容易忽视。让很多成长的孩子都没有意识到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社会为之所做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长大的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如何感恩自己的父母,朋友等等。所以,应该这个命题反倒变得有人不支持,却不会反问这个问题是否有问的必要。

中国人强调孝顺。该不该,我认为该,一个自然发展向上的社会不能脱离开社会人。社会人必然存在父母孩子这两种角色,用社会的共同舆情强调孝顺,让孩子更多反思,从而更自发的爱(孝顺)父母,让老人老有所盼,老有所养,同时在新一代的父母、孩子身上形成良好积极的循环影响。这种循环影响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集体不能缺少的。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长得像他们,撇开那些生命科学的基因遗传,这是一种奇迹的存在。为这或许我们自然都能带着难以割舍的亲情去爱父母。从蹒跚学步到独立成人,父母或者其他如父母角色的人在这中间倾付着多少爱,古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反倒是让我们做子女的常常有一种觉得自己不够孝顺自己父母的感受。

当然世界之大,不是说所有的父母就一定恨不得倾其所有爱着自己的子女,也不一定爱的够好,子女不感恩自己父母的也不说没有存在。但无论如何,这种存在不可能成为我们主流宣扬的正确观点。

知乎用户 李毅​ 发表

还是挺悲哀的,果然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孝养父母倒是挺能接受西方那一套,并且找到了这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孝顺 = 服从性测试 = 奴性,终于找到了中国人都是跪舔的缘由

那么问题来了,经过几千年的奴化训练,怎么这些高知怎么突然都觉悟了?是高知们知识改变奴化基因,还是压根不是中国人,或者孝顺奴化的几千年筛选,不足以从基因层面变化,仅仅停留在社会文化层面。

孝顺确实是一种文化,并且违反人性的,那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爱,确定不是另外一种文化洗脑?小孩可爱,并且有未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今天,孝顺=奴性这些回答只是为二选一找到了冠冕堂皇的装饰而已。

学习违反人性吗?遵守规则违反人性吗?日本人点头哈腰 90℃鞠躬,那叫礼貌。外国人街道干净,不乱扔东西,那叫素质高。中国人孝顺叫奴性。。。我????

看看俄乌战胜,基本每个主要国家,都经历了一⭕️赢麻了,输麻了的结论。所以观点重要吗?不同观点代表的仅仅是这背后的利益群体而已。

世间三大情,亲情,友情,爱情。在抛却爱的基础上谈责任和义务,本就是一种悲哀

知乎用户 Saphiroth 发表

为什么非要孝顺父母?父母能让你发自内心的爱,那就爱;不能,那就怎么自己舒服怎么来。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要求子女无条件孝顺就是强盗逻辑,是封建时代的遗毒。

知乎用户 牛油果的脸​ 发表

我觉得没有必要专门划分中国人,西方人。

没有一种文化是尽善尽美的,因此没有一种文化可以让我们照搬奉行,否则这不是教条主义了吗?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一种情况亲子关系让人很不舒服的,无论他是在中国还是西方。

就是父母和子女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而是单方面的输出。

父母子女蜕下这层皮,还是人,但凡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就离不开感同身受。

当然,百分百的感同身受是理论上的完美主义,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靠近。

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关系,我觉得就是爱,这个爱也可以理解成美好的关系,真善美的关系。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表现是,会因为对方开心而开心,会因为看到对方散发出来的亮点而欣赏这种不待一丝我执的态度就是真正的爱。

这种关系让人与人相处起来很舒服。

试想一下,你的父母有没有不带滤镜地称赞过你,他们知不知道你的身上有哪些是自己做不到但是你有的闪光点?

他们欣赏你,是因为你的顺从,你做到了他们认为的 “对”,还是因为你自然而然天生散发的那个闪光点

他们会不会经常说 “怎么我从小 xx 就好,我的孩子不可能不好!”

还是会说 “这个孩子真善良,你看他 xxxx”。

固执而学不会心与心交流的父母往往会特别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而学会心与心交流的父母会不带一丝自身的偏见去欣赏孩子。

这其实是一个很深的哲学态度,叫作 “明心见性”,就是你能否放下自己天生的,家族传承的,外界灌输的,自私自我的 “偏见”,用不带一丝污染的心去观察世界,观察自己,观察别人,观察每一件事物。

一段好的人与人的关系就该如此。

知乎很多孩子痛苦的亲子关系,往往出在父母习惯了单方面的输出,他们对于孩子的评价里参杂了很多自我固有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里他们没能够抓大放小,而是抓小放大,在各种琐碎的事情和原则上企图 “掰正” 孩子,并且固执地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己认定的价值观和原则,甚至是做事方法,甚至是吃喝的动作,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因此要不断地纠正孩子,让孩子走到 “正道” 上来。他们不能接受孩子能够自己走出自己的路的道理,因此碰到微信文章里的传统文化,就把 “孝顺” 当做救命稻草,作为支持自己,规训孩子的理论基础,企图让孩子听他们的话,并且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为孩子在牺牲,在为孩子好。

但是很多家庭中,特别是父母,并不会感同身受,他们要么是在外面社会关系中玩不转的社交低能。在外面他们遇到跟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只能噤声不语,但是在家里他们会因为孩子的弱势地位而强硬地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导致典型的 “中国式亲子关系”。

有一个关系可以类比,就是戈尔巴乔夫晚年在回忆自己失败的改革时说,我没能学邓小平,我做了一个深度的改革的计划,结果很快失败了,他根本没有什么详细的计划,而是看准了一个方向,然后摸着石头过河。

这也可以看做不同人的价值观的风格。

还有一种不能站在对方理解的父母是在外面社会关系中只唯利益论的弄权达人。他们习惯了丛林社会的规训,按照利益和人交换,在家也改不过来了,他们已经放弃在家用心与心的交流来处理亲子关系,造成了独断专行。

这个世界只有好的亲子关系和不好的亲子关系,不能单纯地按照地域和文化来分。

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父母官,有责任养你,也有权利塑造你,那我觉得作为子女的你应该告诉他:

别在读什么微信文章教你的三纲五常了,你有多久没翻过毛选和马列思想了?共产党都成立一百周年了,从群主中来,到群众中去,好好地了解一下群众所需,急需,体群众之难,尝群众之苦,不忘初心,才是真真正正的好党员!

知乎用户 想飞的猪 发表

杨振宁谈东西方孝道

问:东方传统与西方传统对孝道的不同看法,是什么原因造成?

杨振宁:我想,这是因为中国受儒家哲学的影响。儒家哲学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伦常,而这伦常的观念里头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绝对而永久的。这个观念如果你要骂它也可以,例如五四运动时有人骂它,共产党也有人骂它,说这个是剥削人的人要利用它来维持他们的权益。这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不过,伦常的影响却远超了剥削人这件事。例如孝道,即超过了君臣的关系,今天已经没有君臣的关系,可是,孝道的关系还是存在的,所以,它的影响不只是剥削人。

为什么儒家把伦常看成是基本思想?这我想与社会的结构有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变成比较绝对化,这个社会就会比较稳定,不容易动乱,而儒家的基本思想是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它的结果,其一就是你所说的孝道,它把人与人的关系,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定义上变成绝对化,这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统是不一样的。

美国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个人主义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是不重要,但是,它最后的原则是从个人出发的。这点与东方的文化传统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影响很大,一个在中国传统家庭长大的小孩,与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小孩,其整个思维形式上是很不一样的。在最近的五六年,有许多移民到美国去的中国人,他们的孩子,有的是在中国长大的,有的是到了美国才生的,他们自己也说,这两个不同地方出生的孩子,他们的基本观念是不一样的。

问:杨先生的母亲最近不幸在香港逝世,您觉得您母亲对您的为人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杨振宁:我母亲与我的关系很深,因为我生下来不到 10 个月的时候,我父亲就到美国去留学。他在美国待了 5 年,在我 6 岁的时候才回来。所以,我出生以后头 6 年基本上是与母亲单独在一起,因为我是老大。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妇女,她不但没有受过新式的教育,也没有受过很多旧式的教育,她念过很短的私塾,不过,她的看与写中文的能力都是自学的。当我年纪渐渐长大了以后观察与了解她,我觉得她与许许多多旧式的妇女一样,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使我感受很深。

我想,她们的做人与美国人的做人态度是不一样的,她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的一生是从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孩子来出发的,而这个观念是绝对的,她从来不怀疑应把丈夫与孩子的福利放在第一位。对于她,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从我母亲身上我看出了一些礼教的优点。

这个优点是一件复杂的事,用在一个家庭或一个人身上是好的;但是用在整个社会上就不一定是好的。不过它是有优点的,它的优点就是因为它有力量,这个力量的来源是因为它有个信念,这个信念是绝对的,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你说这个愚忠,我想也不是错误的。不过,愚忠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用在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发生很大的效用。所以,你问我母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想就是这个。

我与母亲的关系是单纯的,没有复杂的成分,因为我知道她是怎么想法的;她也知道我是怎么想法的。我在美国住了 40 多年,比我在中国住得久些。美国长大的孩子,选择很多,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这有好处也有坏处,这坏处便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法,反而使事情变得复杂化。复杂化后可以变成悲剧,这有很多的例子。

[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 著

京东

¥40.6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84897513402064896-0&p=AyIGZRheFgEaAlAdWR0yEgRQH1wdCxE3EUQDS10iXhBeGlcJDBkNXg9JHUlSSkkFSRwSBFAfXB0LERgMXgdIMhABVG1FYkZoYhAYIlRJV2QSTh0XZ0QLWStbHAIQD1QaWxIBIgdUGlsRBxEEUxprJQIXNwd1g6O0yqLkB4%2B%2FjcePwitaJQIWD10bWBcHEA9QHVIlAhoDZc31gdeauIyr%2FsOovNLYq46cqca50ytrJQEiXABPElAeEgRcHlIdBBYHVx5aFgMVAlwTXAkDIgRUG1ocBRAFXBM1FGwSD1wcWhQCEwNTK1slASJZOxoIFQpCVVAbNU9WTl0QGBkRbBECUB5YHQobN1caWhcA)

知乎用户 骆驼蚌壳 发表

我这个答案应该不算跑题

不谈孝顺,把这个问题放大了看。

为什么人生来要爱国?

一个小孩说不爱国,我们说他小,不懂。一个大人说不爱国,周围的人都会骂他。

这不就跟孝顺一个样吗?

好的父母,子女当然会孝顺。

国家有好政策,你正好身在好地方,你当然会爱国。

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那些身在山沟沟里的人,显得非常的虚伪。同样,孝顺在我们嘴里去要求那些被父母控制摆布甚至虐待子女的孩子时,更加虚伪。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初中就学过,却没人把它应用到现实?九年义务教育,再包括大学,我们笑古人愚昧封建笑了十几年。却没有发现自己被周围的愚昧和封建影响了多少。

好吧。

嗯。

知乎用户 都是七 发表

其实没那么复杂

真没那么复杂

就想让两位养了你半生的人过得好一点

倾你至诚 竭你所能

我原本以为这个问题根本无需多言

生而为人 务必善良

一个高中生的首答 淹没在茫茫言论

知乎用户 Adeline 发表

无论中西方,人都应该孝顺父母,只是孝顺这个词随着社会发展和世界文化融合应当有新的阐释。

不妨从论语追溯一下什么是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可见两千多年前孔子被问及孝道时,不是第一时间想到对子女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而是说子女如果只做到除了患病(不可控因素)之外,没有其他的事情让父母担忧,就是孝了。言外之意是子女应该独立呀,长大之后能经营好自己生活,能够让父母不再操心自己的衣食起居、社会交往,只剩下偶尔生个小病才让父母挂心。孔子此番对孝的解释简直 YYDS,再想想儒家理论被后世歪曲成 “二十四孝”、“父为子纲”,最终模糊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的独立和边界感,父母和子女分别扮演着包办一切和无条件服从的角色,大家其实都很累。

再看一下什么是顺,是听从父母的一切指令,然后照本宣科地落实吗?开玩笑,在工业化的后喻时代,在子女明确地知道其父母的思维和认知受其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限的情况下,对父母输出的观点不理睬都是好的。尤其是子女渐渐长大,而父母年老又依赖其照顾的时候,父母与子女的角色一瞬间对调,那个不敢说出自己想法,动辄被严厉反驳、激烈对抗、情绪攻击的从孩子变成了老人。一代一代,仿佛在王座上掌控、欺凌别人,再到被赶下王座,被后继者欺凌、掌控,何其悲哀。“顺” 其实是顺应自然规律,每个人曾是稚子,也将会是老人,顺从人在每个时期的特质和天性、顺应 ta 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人的身体、心理需求。不要求一个三岁孩童成天坐在书桌上学习、不要求一个老人和形成年轻人一致的主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顺也是孔子所讲的 “六十而耳顺”,作为子女,父母讲的好话坏话,正确的、不正确的,尽管他们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心里保持自己的判断就好了。

其实,按照孔子最初观点解释的孝顺,西方人做到的比例是真的很高的。我的邻居是一户年近七旬的白人夫妇,女儿、女婿一家也住在附近。老夫妇平日里去高尔夫俱乐部打球、两个人驾着大型房车出游,时不时还和邻居们办个露天 party,有时老太太在家沉迷看电视打游戏,老头自己出去带个冲浪板游泳。他们年迈但是独立,从不是一天天除了粘在子女家再无事做,偶尔帮忙带带小孙女,但他们只是觉得小孙女为他们带来快乐,多了一项有意思的工作。偶尔周末他们的女儿一家也会来他们家一起聚餐,疫情封锁期间子女也多运送物资到家。这么久以来,作为他们的邻居,听到的从来都是透过墙的欢声笑语,没有听到过一次人多时的争吵,父母慈而子女孝,其乐融融。

我们的父母,小的时候没有给到子女足够的尊重。他们习惯于掌握一切,把子女看作自己的延续、所有物甚至附庸,认为生恩大过天,养儿必防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或许出于自己工作、生活的压力,对子女言语打击、发泄情绪、逼迫学习、压制反抗,更兼身体暴力。这样长大的子女,心理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父亲对女儿严厉的,女儿就会恐男厌男,更有甚者会不知自爱被人玩弄;母亲打击儿子的,儿子长大了就算不厌女恐女也需要大量训练才知道如何与女生交往。(此间辛酸无尽,不独予一人有之,不堪赘述)

俱往矣,纵有思悔之父母,童稚之伤如斧钺之于幼枝,纵大树参天,刻痕犹在!然虽伤往事,念其心本爱我,平生为其时、其事、其境所限,亦复可悲。且观父母日益老衰,岂可无动于衷?愿以先贤所喻之 “孝”、“顺” 之法待之,与西方诸国之理念类同,内敬父母之独立人格,外使父母唯其疾之忧,再以新法抚育子女,不蹈覆辙,使数千载人伦悲剧止于我辈,虽百苦其犹为悦乎

知乎用户 烟花三月 发表

我在此留言。

如果再过二十年,知乎还存在的话,相信尊崇孝道的答案会占绝大多数。

本质上就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正处在反抗父母的年龄而已。

等他们有了子女,大抵答案都会变成为什么子女没有学习孝道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父母爱我,我爱父母。

继父的恩情,哪怕我花掉所有积蓄和花上所有时间,哪怕努力拼搏的不像个女人,我都甘之如饴。

父母安好,有说有笑,是我活着的动力。

我会比他的亲生儿女更孝顺。

知乎用户 米修的生活 发表

这个问题是错误的,不能说西方没有孝顺的概念,最近发生的一个例子,公司英国的同事去医院接妈妈出院,是不是孝顺?

我的观察是,西方人更独立自主,他们有和家人关系好的,也有几十年不见断绝关系的,而孝顺不是他们教育或者历史传承的核心概念。

还有个例子,同事要生小孩了,关心一下

我问:你们自己带吗?不需要父母帮助?

他答:我们准备自己带,不过已经打过招呼了,如果需要帮助,父母会来的

总结,他们还是更希望自己来完成这个 “使命”,而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找父母帮助

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是天平的两端,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中国的父母无偿的为小孩付出值到大学毕业,买房买车,带小孩,那么小孩孝顺是应该的,必须的,否则天平就不能平衡

西方父母养育小孩,我的同事很多 14,15 就可以打零工赚钱,厉害的 14 就去爱立信搬砖了,他们自己买房,也不需要父母帮助,父母付出的少,自然不能要求更多。当然他们的父母,过得也更自由,更潇洒。

是否孝顺父母,更多取决于你父母对你如何,你的本性如何,是否知恩图报,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想,否则中国也不会有这么多家庭纠纷,我在杭州的时候,没事看的节目 “阿六头说新闻” 就是一个专门调节类似问题的,天天有!

知乎用户 寒月镇北君​ 发表

你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孝道文化,是咱们中华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孝,是做人之本。

只有不忘本的人,才值得大家信任,如果有个人学习西方允许打爹骂娘那种文化,你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炎黄子孙,是替 TA 感到高兴呢,还是打心底厌恶呢。

二十四孝》的开头孝感动天,是讲咱们三皇五帝之一舜帝的故事,人间至孝可以感动神明、感动上天。

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老天爷和神明看到咱们如此孝顺会怎么想呢?毕竟神明当年也都不是无父无母之辈。

至于为什么很难对父母孝顺?是因为孝道反人性,但孝顺应天性

人性是什么?懒、贪、淫、嫉妒等等,而天性是客观。

玩过商业的都知道,只有反人性的人才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总结一句话,西方文明的根源是蛮荒时期的边民,没有中土人那么有智慧,而东方文化讲究百善孝为先。

中土难生,好好珍惜吧

知乎用户 冷色的冰​ 发表

东西方的巨大差异,还不在科技上,而在体制上,更深层的差异,在文化上。

文化是精神的血液,直接影响个人三观,道德判断,法治水平等。

东方的通行文化,「孝道」文化占据统治地位,道学,佛学则居于次要地位。「孝道」文化是儒学的核心之一(三纲说中的父子纲),强调子女对家长的孝敬,服从。

「孝」是什么?其文义就是顺从。父母无论对错,子女都必须听而从之,不得顶撞,哪怕父亲是恶棍流氓,赌徒嫖客,子女都得小心侍候。否则会被认为不孝顺。

在古代,子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自己的成长,恋爱,婚姻,都是没话语权的。一切得依「父母之命」行之。

《红楼梦》中贾宝玉,典型官二代加富二代,与林妹妹情投意合,情也明了,信物也送了,眼看着奔结婚去,却被贾母和王夫人强行阻拦,结果落得黛玉殒命,宝玉出家。

所以「孝道」强调的,是个人对父母,对家庭的无限服从义务,对个人权利,则没有任何规定。由此,父母子女之间,是一种存在高低有序的等级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被视为「恩情」。

恰恰相反,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其文化的鲜明特点即是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主张个人权利,追求个人自由。至十八十九世纪,先有卢梭「天赋人权」诞生,后有法国民法典「人人平等」之规定。个人权利义务的标示,明确了父母子女法律地位的平等。

结合现实,中国现代法律吸纳了西方法律的优秀内容。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条,改变了「孝道」中父母子女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的状况。

其实,比较一下「孝顺」和「尊重」两词,便会发现社会的进步: 孝顺是一种单向义务,而尊重是一种双向义务。前者关系不平等,后者则是平等关系。

知乎用户 儒雅随和黑旋风 发表

可以孝,无需顺。

农村养过羊的都知道,如果你要带它们前往某处吃草,只要牵一个走前面就行,后面的七八只十来只都会自觉跟着,放羊的不必费心思跑前跑后鞭打引导每一只羊。

要是每只羊都乱窜,那管起来得多费劲?可见还是尊卑有序的群体好管理,只要控制一个领头羊,就等于控制一群羊。

古代统治者也是这么想的。

人有智能,有的会有自己想法,天性不像羊那么蠢。所以要用典籍把人洗脑成羊,在每一个家庭内部制造一个具备至高无上权威的头羊。牵住这只老羊,就等于牵住他的十个羊羔,管理难度降低了十倍。

这就是孝道在历朝历代都被推崇的本质原因。

孔融说过父母无恩,生小孩不过是情欲发作,结果曹操处死他的五大罪状里,就有 “违反天道,败伦乱礼”。

其实要求完全服从的孝道才是违反自然的。自然情况下,儿子们成年后就会离开父亲,父亲也无力控制成年后的儿子,包括欧美人在内的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这样。

那种无条件完全服从的孝顺,只是古代的维持稳定强推的精神枷锁罢了,谈不上有什么合理性神圣性。

如果儿子智商天生比做老子的高 20 以上,未成年时就能比家长看得更远,难道还需要服从吗?服从一个来自父母拙劣的抉择,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是没有好处的。

我觉得,现代社会里,

如果父母爱你,那你就该给予同样的爱,这或许可称之为孝。

顺就免了,成年人该有自己的想法。

知乎用户 bacon​ 发表

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真主的确不喜爱傲慢的、矜夸的人

知乎用户 成华 发表

西方的事就一定是对的?首先这个就是一种绝对的错误。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代说是 “孝顺” 即对父母的顺从,在古代的时候除了忠孝难两全的时候,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父母的想法,否则就是不孝之子,这里的孝是指孝顺。

现在我们强调的是 “孝敬”,也就是说我们舍弃了“顺” 而取了“敬”,也就是说我们对父母要尊敬,但是不用事事顺从,所以说当父母做的不对的时候我们可以反驳了。

可是无论是 “孝顺” 还是 “孝敬” 都有一个“孝”,这个字绝对不能少。而孝的基础是爱。父母爱我们,所以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育我们成才。有人认为这是法律规定的,但是无论法律是否规定,绝大部分父母都是会依然这么做。可是父母是人不是神,我们长大了父母就老了,我们成才了父母就退休了。这个时候父母最大的依靠就是子女。我们爱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愿意赡养他们,照顾他们,陪他们唠嗑解闷,也有人说这是法律规定的,可是即使法律不规定,我们也应该这样做,这才是人性。人性不应该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人性应该是感恩戴德。

知乎用户 Victor 发表

王阳明就讲过,发挥出自己本心当中的良知,自然就会孝顺父母。根本就没有必要从书本从理论当中去学怎么当孝子。

一个国家越缺什么,它就越强调什么。中国人之所以历来强调孝顺,那是因为中国人经常把孝和忠联系到一起,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表现出近似奴性的孝顺,就有可能起来造皇帝大人的反。

要不然王阳明这一派的儒家常常被后来的皇帝当成旁门左道加以批判呢。

同样道理,中国人最强调忠,但是中国人最不忠。中国的皇帝只要哪天没权没势了,那么他离死也就不远了。英国人不怎么强调忠,或者至少说,你不给女王叩头人家也无权杀你头,你拍她马屁她也不能封赏你什么,但是英国人还是非常忠于他们的女王,也非常热爱他们的女王。这才是真正的忠。

所以说到底,儒家正统在西方,而中国本土信奉的反倒是伪儒家。很惭愧中国人还恬不知耻地往西方推广儒家学说和孔子学院。

知乎用户 被发现了只能 发表

首先中国人跟西方人家庭文化上就有很大差异,西方的孩子很早就独立自己挣钱,一般在西方上小学的孩子就会自己当报童、送奶工,或者大一点的孩子照看小孩子从中得到报酬。在十八岁以后很多父母就让孩子出去自己租公寓,自己挣钱上大学。而中国的孩子则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到结婚时父母都会拿钱出来买房买车,中国的父母大多数是为孩子付出他们所能付出的一切。从这点可以看出,西方人对父母的依赖少一些,西方人买房子很少是由父母出钱,一般买房年龄在 40 岁左右,如果父母给钱买房,他们会很感激父母,中国的孩子就觉得父母应该给他买房,如果不买,甚至有责备。上述可以看出,西方人跟中国人家庭观念不一样,西方父母一般对孩子金钱付出相对少,中国父母相对多,所有个人认为中国人更应该孝顺父母。况且西方人也不是不孝顺父母,他们孝顺和相处的方式跟我们不同罢了。

其次,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历来就将孝道看的很重,所谓百善孝为先。我个人认为很有道理,成长路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最多,如果我们都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曾经为我们付出最多的人,那么你还会对谁感恩。的确,子女是做不到向父母对子女那样去对待父母,但这并不是违背人性的。那是因为你知道无论怎样你父母都会爱你都会一如既往的对你,但是对于亲戚朋友,我们之所以做到礼尚往来,是因为如果你不感恩不回馈你收获不到真挚的友情。而世界上只有你父母你不用礼尚往来,第一是因为你还不完这份爱,第二是因为你不用还他们永远都在。

最后,无论如何,我们应对外界事物怀有感恩之心,更何况是我们的父母。不说别的,光你父母为你做的这么多年的饭就够你一辈子感恩的了。

知乎用户 kinglear 发表

不应该。

  1. 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强调孝顺

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强调孝顺,只有信奉儒学的中国人强调孝顺,而 21 世纪的中国最不需要的是再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常有读书不多的人,对我班门弄斧:“中国人都怎样怎样、都不怎样怎样……” 其实说的不过是他自己和形成他价值观的圈子,真的算起来,一共没有百十个人。每每说的都是儒学思想演化出来的三字经四书相关理论,殊不知,中国人里古有庄子,墨子,现有鲁迅和我们这样的人,可是他们只会说 “那是西方人的思想”。

中国人被他们说窄了。

2. 从字缝里每个字都写着 “吃人!吃人!”

最近因为重读《红楼梦》又通读了一遍《四书》,感叹红楼梦悲剧渊源真是代表了封建礼教最高思想的四书。

孔孟之道全是诡诈的 PUA 思想,以前儒学以巩固皇权为目的,是实实在在的封建社会里用管教言辞压在贫民背上的石头,让你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完美、要不断修身养性、排除自我个性、打击个体自信、压制原始欲望和人性、纲常伦理束缚,禁欲美学演化出小脚、守贞、禁欲等扭曲的社会习气。真是鲁迅《狂人日记》写的,从字缝里每个字都写着 “吃人!吃人!”

商鞅变法用儒学来 PUA 管理读书人,然后再让读书人宣传 PUA 给百姓,而中国人的皇权的最高集成者,也是整个帝国的决策者,皇帝,都不会参照四书五经来生活,皇帝并不需要听从太后,而太后听政、甚至太后干涉选儿媳妇,都会视为干涉内政。皇帝下圣旨时,也并不会按照论语教导:因自己因感情而偏爱做的决定不客观而时时反省。皇权更不会因为臣子的忠心耿耿就以德报德。《四书》是皇权统治下特权阶级固化后意志的表现,要我说,一个字都不要读的好。

3. 现代人对孝顺一词的含义理解都不一样了

倘若现在给孩子再讲四书,精选出来的也都是具有孔孟思想《新解》精神的词句。但我认为作为新解也难掩迂腐之气,已经很不适合当代教育,比如 “孝顺” 在古时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二十四孝》,极其恐怖荒谬。而当代新解则仁者看仁、智者看智,现代人对孝顺一词的含义理解都不一样了,就失去了传承的意义。但无论怎么解释,并没有人的所谓新解可以超脱出其原始的糟粕,所以与其追求新解,不如摒弃。

4. 有朋自远方来,可以不乐。

就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来在那个原始时代的意义,是因为孔子教育古人不要小气招待朋友、不要计较朋友来要备酒菜、不许你不快乐、或者教育你这时候要快乐。所以很多人对朋友多是宁可打肿脸充胖子也要粉饰太平的主宾尽欢,在新解中这种通过 “难道” 的反问句强调的 “应该” 的教育口吻渐渐被忽略。然而即使这样的新解,也挡不住新一代人对 “有朋自远方来,并不快乐” 的表达,如被诟病的形式上的“走亲探友”。

而对小朋友而言,家长也没有必要一定让他展示自己对任何朋友的喜欢、让孩子长大了再去心理医生处咨询【如何接受自己的情绪】。而如今,这句话使用场景是朋友来过、已经相处的很快乐后,才会用这句话来描述,本身已经失去了儒学上的意义。

5. 以钱报德可以,以法报德可以,不报德也可以。

现代社会讲究边界感和分寸,礼貌也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方式,在认清什么是德之前,要先认识自己,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别人想要的。

就像评论里我说的那样,有人认为儒家文化精华的以德报德,我表示尊重,但是在我这里依然是糟粕。世界是多元的,首先别人对你好,不一定是你想要,你可以不对他有任何回报,甚至可以告其骚扰要求其与你保持距离。其次就算回报也是多元的,不一定要怎么样。

教育孩子或者重新教育自我时,不用再像《四书》一样,在事情发生前就告诉他 “应该如何如何做”。而是问他想如何做,然后帮他考虑后果,如果后果可以承受,就是自由的。

总之

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换来现在的现代社会,是让我们更解放思想的,要珍惜这些机会。

假如在父母晚年不可自理时与成年子女对如何照顾形成具有合同内涵的一致意思,即甲方乙方均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母出资孩子全职家务,则子女需要照看。假如没有,则没有。

ps

如果对我说的《四书》全是糟粕半信半疑,那您翻开四书,然后随便选一个篇章做做逆命题、否命题练习,就会发现逆否命题都都能说的通,都不失为一种合法合情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时候就会发现四书规定的条条框框全是限制这些可能的。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儒学家的。

当然如果您本来就认同儒学,那当我没说。

知乎用户 weilinlr 发表

中国人是讲究孝顺,但也讲究爱儿女,大街都能看到什么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最重要的,等等。

父母为了孩子,付出的远比西方国家的父母付出的多,孩子上学了,要送礼找关系尽所有能力送去好学校,升学也是如此。

陪你写作业,陪你去游乐园,陪你看动画片等等。

你生病了,哪怕一点点小病,父母都担心的要命。

你放学回家说一句,妈妈我今天要吃什么什么,妈妈工作累了一天,再去给你买菜做你爱吃的,家里吃饭基本天天都是你爱吃的菜吧。

还有就是孩子的物质攀比心很重,家长攀比心没有很多年轻人说的那么重,别人家的孩子买了个什么新玩具啊,新学习用品啊什么的,父母省吃俭用的给你买。

上面的很多答案看起来都是年纪不大的,没看到有父母级别的人的回答,如果你们父母上知乎,会不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有了孩子后,我们就没有了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时间,这公平吗?是不是要学习西方国家的方式?

中国的父母真的是做到了付出一切为孩子的,你岂能抛开这些去问中国讲究孝顺,合理么?这个问题是由始至终的,是中国特色的,你心安理得的得到,却不愿意付出。你能做到像父母一样付出所有的去带你父母么?

中国的社会不仅要求孩子怎样对父母,也要求了父母怎样对孩子,甚至亲戚朋友,乡亲邻里,比如中国的同学也叫同窗,是蛮亲密的关系。这些都和西方不同,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特色,如果这些都变成西方模式,那中国一定是被殖民了。

说实话,这些年父母已经慢慢改变了,相信大家都看得到,中国的发展是在中国的基础上的,不是西方化。

你们应该多问怎么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这样的问题,而不是一群孩子一起去与父母站在对立面去批判他们。你们这样做就说明很大部分人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让父母认为你不成熟,你还需要走的路很长,都是你父母的错?

同学们,你们现在要学习的是,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让你父母认可你的想法是成熟的想法?这些都是成熟的人需要考虑和做到的。

知乎用户 周近船 发表

不要总想着用西方用那一套,把我批判一番…

不光是中国强调孝顺,我的印度老师 50 多了还每天跟老妈打电话呢… 西方的不代表就是普世的

知乎用户 七彩沙漠 发表

父母不要谈牺牲式付出,子女不要谈隐忍式孝顺。

去爱对方,只要相爱就够了。

生孩子是父母自主选择的,无论是照顾子女长大,还是对子女有多少付出,都应该是出于自愿。愿意有这份爱的延续和生命的传承,愿意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

但在这个世上,有太多的父母对自己的选择不负责,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及自身的不完善投射在子女身上,大谈 “牺牲式付出” 来控制子女,美其名曰“孝顺”。

而作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成为谁的子女,并不是自己能选择的。

很多子女并没有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他们生活在控制、打压、道德绑架的家庭氛围里,却以血缘关系要求他们必须孝顺,大部分中国式的孝顺,无非就是要你听话。

曾有一个段子特别火,说的是:

父母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 “讲道理”,
他们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 “讲伦理”。

想必很多子女,对此深有同感。

于是子女大谈隐忍式孝顺:我不开心,不是我想要的,可他们是我父母啊。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的亲子关系太过压抑了。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电影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剧烈变革背景下亲子间的代际文化冲突:

主角高伟同,是一位在美国事业有成的同性恋者,与男友过着快乐的生活。

但父母一次次地逼婚,令他烦恼不已。

这位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了让父母放心,便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但没料到父母想亲眼见证。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与一位来自上海的华人 “假结婚”。

父母的催婚,传统孝道观念对孩子的束缚,亲子间代际的冲突,孩子意愿与孝顺父母之间的碰撞等一系列家庭问题,在电影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最终,一系列的 “巧合”,让主角高伟同不得不违背意愿,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 的孩子。

电影上映后,李安接受采访,他谈到自己对 “孝顺” 的理解:

我觉得 “孝顺” 是一个过时的观念。
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
每个人都是个体,你要尊重他。他的爱好,他的任何东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这是和平相处的一个基准。

中国自古以来的所谓 “孝顺”,其实是有一个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在里面。

我们很多父母,认定小孩一定要服从家长,要 “顺”。但它跟现在的“平等” 观念冲突,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也应当平等自由,没有高低阶级之分。

一切源都应该是出自于爱,有爱,就够了。

知乎用户 数学达人上官正申 发表

“孝” 中的仁爱部分是精华,其余部分通通是糟粕。只要人有仁爱之心,根本不需要孝这个字来祸害人间。因为仁爱之中已经包含一切真善美,自然也会善待父母。相反,“孝” 自古以来可是贻害无穷。

忠孝文化带来的好处仅仅是那么一点点,但带来的害处却近乎无穷。因为忠孝文化无形之中造成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残酷压迫。在忠孝文化盛行的社会里,奴役不断、甚至暴力也不断,并且还扣上一顶理所当然的帽子。试问父母虐待子女,老师虐待学生,有几个人会管?换作西方,有人发现虐待,早就被起诉了。

弘扬孝不如弘扬仁,如果天下人人都有仁爱之心,没有 “孝” 什么事。有仁爱之心之人自然会善待一切众生,何须让 “孝” 这个字来污染自己?

古书上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无所不通。” 那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仁爱” 之至,也自然通于神明。无论什么东西,你做到极致,他都无一例外地通于神明。不要那么高估神明,神明也只不过是一种力量,它的力量有限,神明的意志终究还是要人来完成,否则古往今来不需要那么多仁人义士流血牺牲。

也有人说连佛教都讲究孝道,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其实这完全又是误解,地藏菩萨的孝岂是世间人所谓的孝所能媲美的?地藏菩萨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孝,不如说是仁。更何况地藏菩萨从孝母立即推广到孝众生。再者,中国人执着于愚孝,菩萨说法,也不得不随顺众生,让众生更容易接受一些。

数学达人上官正申

5 次咨询

5.0

5371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海上的烟火 发表

不太喜欢 “中国人怎样怎样” 这种话。好像中国人天然如此、从来如此,将来也必须如此,否则 “不是中国人” 似的。

要知道,中国近现代是落后于世界文明的,发明创造不在线,思想创新不在线,即便真的 “中国人怎样怎样”,也不足为训,反而是很多东西都需要革新。

孝顺文化就是如此。“爱” 比孝顺更加平等,更具有自我选择的含义,所以更适合现代。

假如父母是虐待狂,并不爱自己的子女,或者说他们的爱实际上是一种虐待,那么反过来,子女可以不爱他们。

“孝顺” 是一种等级关系,即便父母虐待子女,也要求子女 “孝顺”,要求子女感恩,这毫无疑问是等级社会的产物。

谁要认为自己老几十岁、长一两辈,就什么都懂,什么都说了算,那无疑是论资排辈,是 “孝顺” 文化的延伸,从根本上是落后的。

无论 “以长为尊” 曾经代表怎样高明的文化,在终身学习、不断进化的人类现状下,已经完全不合时宜。

日本的企业几十年受制于此,顺从文化太强,活力不够,也是这些年创新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几乎所有的突破性创新,都成了欧美的成就。而中国,把弟子规二十四孝重新捡起来灌输给小学生,则在退步守旧的路上走得更远,反智、反外语的套路一旦形成,那又是 50 年到 100 年无法发展。

可以用一个汉字来形容。

知乎用户 羽书 发表

建议了解了解孔融的父母无恩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现在看来当然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对比东汉两晋时期总结出的二十四孝就能明白,孔融这番话矫正愚孝多过故作奇论。

当你认可自己的父母是无条件爱你的时候,你也无条件的回报。这样的孝顺值得夸赞。

但假如你的父母仅仅是把你当做瓶子里倒出来的东西,给个温饱,不过问你的志向,不尊重你的爱好。就在和其他家长 PVP 的时候拿来比较一番,其实大可不必强迫自己孝顺。

知乎用户 灿河神机 发表

我刚才看见一个人在说西方家庭解决矛盾的方式优于东方解决家庭矛盾的方式。又说中国古代的克己虚伪。实际上一点都不想克己的人,是明目张胆的不修道德了,当然谈不上虚伪了。但中国五千年文明,真的就没有真正的道德模范吗?这可能吗?显然彻底性的批评克己虚伪,是不可取的,那只是给不想有道德的人的通行证,是卑鄙的。正如西方某人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果我们在这一代打倒了古人的修养道德的精神,那中华大地就成了卑鄙者的滋生之处。故此,我们永不能否认我们的崇尚的道德精神。

他又说,孝顺需要逆着自己的人性。令人担心的事情就是,现在连给父母做点事情都需要逆着自己人性了吗?由此我产生了巨大怀疑,难道我想错了?知道我往下翻了翻评论,有清醒的人说,这里是叛逆儿童聚集地。我才反应过来,原来现在中国的德育已经如此失败了。

评论区中指出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提倡孝道,我也补充一下,中国道教文昌帝君,在《阴鸷文》中,也提倡孝道,佛教有地藏经,和目连救目等事,佛陀报父亲恩,度净饭王证阿罗汉果。这难道不该我们学习吗?乌鸦尚且反哺,难道这些抨击孝道和道德的人,是要让我们连乌鸦都不如吗?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年迈,希望子女能孝顺自己,子女对自己说,这虚伪,这违背自己人性。这样就是对的吗?

我奉劝大家不要在这个文化乱世放弃道德。

知乎用户 LaCi-Mk2 发表

西方人有孝顺的观念。

直到近代,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成年后的子女很多也会住在一起赡养老人。

今天刻板印象中的 “西方文化”,很多都是最近几十年才盛行的当代文化。

所以问题应该是 “古代社会的人强调孝顺,现代社会的人则没有 / 缺少孝顺的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所以根本不要从中国和西方这种视角看,从社会角度看,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不需要;生活在古代社会里,需要。

知乎用户 第十人 发表

孝顺本身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建立起来的一个道德规范,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在资源贫乏的时候没有孝顺这个道德牵制,家庭容易出现纷争,社会也极不稳定。

西方怎么会没有孝顺?不要拿希腊神话那套为变态而变态剧情作典型来说道,东方杀君夺位的史实要多少我给你搞多少。西方一大堆古代现代近代文产史实里,哪一个好人不是以父为尊以长为天?多少痴男怨女因为指腹为婚父母威逼而搞到一楞一愣的?就连西方现代影视里,再冷血的杀手,再凶残的歹徒,也会因为家人被要挟而瞬间怂成孙子,这不也是西方极力从文化层次要渲染要潜移默化的血脉相连的孝顺吗?

没有血脉的维稳社会不可能稳定。无牵无挂的孤儿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无所畏惧的英雄,一是无法无天的凶徒。

东西方都存在孝顺,只是两者的阈值不同,也就是总体来看为了孝顺能付出多少而已,而阈值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不同。

比如最近的事件,80 岁老人被送到医院,手术的话还有一定生机,但是家属却拒绝后接回了家。不是不想孝顺,而付出的太多超过了阈值无法接受。

如果身家的十亿八亿我想正常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用上最昂贵的医疗服务,拒绝的话都要被怀疑是不是要争夺遗产了。

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看起来没那么孝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高,父母都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并且各自尊重对方的私隐生活,国家相对引导个人独立发展创造更多财富。

而东方由于经济较低家庭要抱团取暖,需要用孝顺来维系家庭安康,所以孝顺事件会较多让人感觉比西方更强烈一点,社会也更强调延续风俗来稳定繁荣。

至于要不要做到孝顺,我认为还是要的,因为这是最优解。

这个孝顺应该是指带点盲目性质的顺从,和倾尽所能的支持,不是法律义务上的赡养,更不是父母叫你杀人你就去磨刀的助纣为虐。

首先要明确认识到父母是世上唯一对你无私奉献的人。说实在,没有孩子前作为子女确实比较难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浑浑噩噩的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有了孩子之后你才明白这个爱确实有别于世间万物超过以往认识。

你只需要将此作为真理刻录在灵魂深处即可,否则你将失去方向失去目标失去一切成为一条咸鱼。

孩提时期不用说,父母就是天,就算叫你吃泥巴叫你割肾你都不会含糊一句,除非遇到特殊事件扭曲了人性。没有父母的哺育你连活下来都是一个问题。

青少年时期会有一个极强烈叛逆心理,无论父母再怎么掏心掏肺说得天花龙凤跟你说道理,你都会有一个无可辩驳的叛逆理由:

父母如果说的都对都牛叉,又怎么会活成现在这个样子?未经社会毒打的少年如果未来人生的高度也就是父母现在的水平那还不如做条咸鱼?

如果这时能坚守真理坚持孝顺,将可以成为点亮心灵的良药,减少叛逆从而尝试从父母角度理解并从中找中合理因素,不管结果如何对未来都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比如父母反对你学医,理由是担心医闹严重,并且举例医生会有意无意地陷入赚黑心钱从而饱受道义的折磨。如果你毫无孝顺心理,叛逆主宰头脑,只会激化矛盾失去支持对未来百害而无一利。但如果你能坚持初心希望与父母开心平和共处,你就会想方设法展现自身的学医兴趣与素质,找出优秀医师的案例,并列举其它行业同样存在的不足。

这会给你很大的动力花费心血去证明自身的正确性,并且会执着的认识到,连无私爱你的父母都说不服,你如果说服你自己?

现在很多小孩都想着一台手机十平方的窝每月两千块就可以躺平到天荒地老,何必挣扎学业挣扎出路。而对父母孝顺可以像是刺在心头的一根钉,当你颓废失落懒散时可以刺穿你的心让你痛不能言苦不能声地反思自己的恶劣,无时无刻地鞭策着你走向积极人生。

到了社会,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但该不该跳槽,要不要结婚,生不生小孩,手术做不做这样人生转折点的选择,会让你痛苦不堪,也难以承受选择错误带来的恶果。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能孝顺的话,接受父母的建议可以很好地将你拖出泥潭。

只有父母可以接过你纠结的挣扎,只有父母可以无私地承担你选择错误后的一切后果,只有父母可以不介意你因此带来的伤害。

所以孝顺有时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出路,也是一种人生无奈的解脱。

到了中年,饱受社会冷暖你会发现无论是昔日好友扶持贵人,还是守望相助的兄弟,都不如父母亲情来得简单直接无私纯净。

开始思考人生价值总结一生时,血脉的相连永远让你感到有无尽动力推着你滚滚向前。这时力所能及地反哺父母将大量填充心头上的空虚。

有时为别人活着,比单单为自己活着更有意思。

这种信念可以一直支撑到老。

所以这是人生其中的一个最优解,利大于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iaww7Y 发表

孝道是儒家的概念

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应该是韩国。韩国的长幼尊卑的概念比我们还要根深蒂固,比如很在乎年龄差距,礼节上也有不同。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儒家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方便统治。所以很多移民中华人群体很难出高管和领袖,因为儒家文化更适合被统治。

西方文化强调天赋人权,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比如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所以看一些美剧的时候很多小孩问的事情,大人都会给与回应或者考虑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而国内的情况大多是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孝顺这个词可能被片面地理解为顺从父母,对父母好。但是孝顺是有前提的,就是父母对孩子也必须要有关爱,我们在宣扬这种思想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忽视这种前提。实际生活中就变成一种单方面压迫式的,强迫孩子听从父母的畸形关系。很多人不想孝顺父母,是因为和父母有冲突和矛盾。但是这种冲突和矛盾外人是无法感知的,人们更愿意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不管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自然而然就达成了父母对孩子有关爱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孝敬父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父亲强 b 女儿,会有人觉得女儿应该赡养父亲吗?但如果父亲经常为了出气打女儿,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支持女儿赡养父亲。就是有可怜天下父母心,打你是为了你好这种前提。

实际上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朋友。也就是两个个体长期相处所积累的感情。家庭的观念类似于一个集体,这种集体在孩子自己成家离开原有家庭之后就被相对淡化,孩子的重心会放到自己的家庭中,所以西方很多人会收养孤儿,并不会因为血缘关系而觉得轻视收养的孩子,而我们对于血缘关系非常看重,只有血缘这个东西存在,才能让儒家的这套理论有基础,否则父母就很难有理由要求孩子孝敬父母。但是相对淡化也不是说感情很淡,西方有感恩这个观念,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要学会感谢父母,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不会感谢父母。这种好与不好并不是指给与孩子的物质条件。我们很喜欢把父母养育孩子作为一种恩惠,但是西方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西方观念中父母养育孩子是社会责任,并不是给与孩子的恩惠,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关怀。

就我而言,我更倾向于西方的观念。但是目前社会现状导致我们有时候不能践行自己的观念,比如法律规定,社会舆论等等方面都会对赡养父母做出要求。

网络上还是有很多人还是特别封建特别自卑的,仅仅是想着如何维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不知道如何理解这种美德的内涵。只知道一味按图索骥地宣扬孝顺父母的观念。

我认为父母子女的关系更适合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知乎用户 村西吃瓜群众 发表

英文里没有孝顺这个词,有个专指孝顺的短语:filial piety

拆分来解释:filial 子女的, piety 虔诚,子女的虔诚,就是孝顺。

孝顺这个词,对子女要求不仅包括精神上的敬重,经济上的赡养,还有言语行为上的谦卑态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孝道盛行,封建家长专权横行了几千年。

而现代几乎不存在大家族生活,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生活,家长专权制度早已崩塌。

这种新旧思想的碰撞不是近 20 年出现的,最激烈的时候在一百年前,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家庭与个人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且抨击礼教束缚,用一代人的青春与血肉,砸碎了占领几千年主流地位的家长集权制度,并且重建了更适合现代的家庭伦理制度。

我们一百年前已经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要求对年轻人的人格给予尊重。如今的婚恋自由、就业自由甚至人身自由都是先辈争取来的。

如果我们去翻阅那代人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叛逆多了,80 后伤痕文学根本不算什么。在那个时代的作品里,处处充斥着对孝道的抵抗,而且反抗声音积极且有活力,这是改变了时代的声音。

一百年后如果还要问这个问题,那么不妨再拿起那些文学作品,听听跨时代的呐喊。

英语里用子女的虔诚来解释孝顺,要求子女对父母有教徒般的忠诚与敬畏,这就是 “孝顺” 的本质。

我们不是谁的教徒,谁也不能逼迫一个自由人以另一个人为信仰。

filial piety 早就扔进了历史长河里,作为标本展览。现在我们有更好的方式完成代际情感传递:

Love

知乎用户 猫头鹰不是猫 发表

网络综艺《明星大侦探》第五季里,有一期 X 学校杀人事件,故事背景是一群成功人士参与了一项叫明日之子的计划:当妻子怀孕后,就复制胚胎,克隆出一个同样的孩子,妻子临盆生下的一号孩子由父母抚养,而复制的二号孩子被送往一个叫 X 学校的学园,按照父母的期望与要求定制成长。所以发明家的孩子就会被培养成发明小天才,学者的孩子从小就热爱学习。当两个孩子长到八九岁年纪,如果养在家里的孩子太不听话,没有长成父母期待的模样,父母就可以把定制好的二号孩子领回家,代替这个一号,而把一号回收销毁。

现实生活中,当然没有这种疯狂而反伦理的项目存在,但父母想要定制出一个符合自己全部期待的完美孩子的思维,却是现实存在的,至少我和我周围的一些朋友,都从父母的口中听到过 “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 之类的话。在那一期节目的弹幕里,也常常有 “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想的” 之类的发言,可见这样的现象,即使不能说普遍,至少也绝不鲜见。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恋心态引发的绑架行为:父母觉得自己身上的品质太过优秀,需要被完美地继承下去,甚至发扬光大,而孩子就必须完整地复刻父母的状态,父母是科技达人,孩子就得是发明小能手,父母是著名学者,孩子就得是学习达人。这种对孩子的期望,说白了就是:孩子只能成为父母的翻版,顶多进行一点微调,但不能成为独立的自己。

这当然是一种扭曲的亲子关系,是不健康的感情。任何健康的感情,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首先需要双方都能在人格上尊重对方,而在这种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没有尊重,只有掌控,甚至永不放手,持续要求。

而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的孝顺,恰恰是在支持和鼓励这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甚至就是造成这种扭曲情感的原因。

孝字通肖,意思是像,孩子必须得像父母,才算得上孝子,甚至在父母死后,孩子还是要延续父母的模样去行事,所谓的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神雕侠侣》里,杨过在铁枪庙祭奠杨康,灵牌上写下了 “不肖子杨过” 的字样,柯镇恶在旁边说:“不错,不错,你原是不肖令尊。你之不肖,远胜于旁人之肖了。”意思就是杨过跟杨康完全不同。但通观全书,你很难说杨过对自己这个素未蒙面的父亲没有感情。以像和不像来作为亲子感情的评判标准,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

而常常跟在孝后面的顺字,则更是一个压在所有中国孩子心头的大石。顺,从字面上就能看得出来,就是顺从,就是听话,而中国父母在衡量亲子关系中孩子对自己的感情如何,常常是以他或她听不听话作为标准。我们的整个文化,都在鼓励说听话、顺从是作为孩子应有的义务,并且从不分辨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所谓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在中国的家庭里,父辈的话语从来都是正确的,而子辈想说的话,未出口便已经算错了。

父辈掌控甚至包办着儿女的一切,子女只能无限地顺从,甚至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要听父母之命。这种孝顺文化,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出一个顺从的,听话的,没有自主意识,缺乏自主能力的顺民。对孝顺的推崇,其实是专制制度家庭化的表现,所谓父权与君权,其实是一体两面。本质上来说,他们的目的都是压缩个人自由,限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镇止民心,使少知寡欲而不乱。

所以张昭给孙权背《孝经》,内容居然是 “君子之事上” 如何如何,因为强调孝顺最终是为了培养乖巧听话的忠君顺民。即使大家熟悉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能揣摩出这种意味。古人不会蠢到说一个孩子磕磕碰碰损伤了身体发肤就是不孝,这句话的意思,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不要违反礼法。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刑盛之国,出于礼,入于刑,温情脉脉的礼仪背后,往往举着冰冷的行刑刀,违反了礼法,轻则如宋江脸上刺字,重则如司马迁胯下割屌,所以大家必须规规矩矩做人,不能有丝毫逾越社会礼法的行为,否则身体发肤受损,那可就不孝了。

而就像在国家能宣称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在家庭里,父母也能随时摆出“我一切都是为你好” 的态度,去打击甚至摧残一个孩子。在一些新闻里,我们不难看到,有些父母因为觉得孩子不听话,丢了自己的面子,一时控制不住情绪,对孩子进行打骂,而导致孩子做出过激的行为,如跳楼自杀等,但最后,还是会有很多人替那个孩子原谅了这对粗暴的父母:他们也是为你好啊。

雷霆雨露是君恩,辱骂殴打当然也是父母的恩情。忠君允许君王对所有人生杀予夺,孝顺则允许父母对孩子随意揉捏。孝顺的本质,不是建立亲子之间的感情关系,而是在树立家庭里的尊卑等级,让父母掌握绝对的权威。父母不是陪伴和帮助孩子成长,而更像是要起到一种驯化的作用。这时候,孩子一旦不顺从不听话,就是对自己权威的一种冒犯,会让自己失掉面子,很多以 “为你好” 的名义施加于孩子的暴力,其实是父母在维护自己的权威和面子。

既然孩子应该是父母的翻版,孩子要顺从父母的话去生活和长大,那么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自然就关乎到父母的尊严和面子。孩子成功,是自己基因良好,教导有方,孩子失败,则会让父母羞愧 “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也说明父母教育能力有问题。所以孩子成为什么人,不能由他自主决定,因为这一切跟父母息息相关,于是孩子必须活成父母期待和想象的模样。

大部分中国孩子,从一出生,就已经背负上了完成父母期待的使命。

中国的很多父母就是这样,一方面他们真诚地希望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相信自己能决定孩子怎么样才是幸福,为了让孩子达到这个幸福的标准,他们可以省吃俭用付出一切去为孩子铺好道路。

可一旦孩子的想法跟他们有出入,孩子对生活的追求与他们想象的不相同,不肯完全顺从他们的想法,他们又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冒犯,自己的一片苦心被浪费掉。于是我们看到,在很多中国家庭里,当一个孩子生出了自我意识,开始想要主导自己的生活,去追求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样的人生,却又无法取得父母的理解,不断受到父母的阻扰,最后就是:父母觉得自己被辜负了,而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甚至受到压迫,父母一心希望孩子来跟自己道谢,而孩子却在等着父母来跟自己道歉。

在一个强调孝顺的家庭里,只能滋生出训导与服从,或者压迫与反抗,而很难生出一种健康的亲子之爱。

在这里,我很难对爱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爱不是一味地要求与期待,也不是无尽的服从与听话。一份正常的爱里至少应该有包容与接纳,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同,接纳那些对方身上自己不喜欢的地方,爱才有存在的空间。而在不允许孩子与父母的期待有出入的孝顺枷锁里,爱只会枯萎。

在今天这个时代,孝顺早就应该是一个过时的词汇,是一个应该被我们撇掉的历史包袱,再以孝顺的标准来塑造亲子关系,不仅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也是在开人性的倒车。

知乎用户 M.K 发表

孝是动物本能,人也概莫能免。

西方有孝,孝道的孝,尊养父母,发诸人情本性,重点全在一个孝字上,因此西方孝道是家事,不论长腿王、查理十二还是路易十四都不干涉。

旧儒有孝,孝顺的孝,尊养父母,但重点全在一个顺字上,在家顺从父母兄长,在外顺从长吏君王,由家中的顺一层层作递归,终于延展为整个社会的顺,家家顺则国顺,故早在诗经里已有 “君子孝悌”,秦、魏治国以法,不旋踵而汉、晋灭其国,亡其法;董仲舒复崇孝顺以固汉,晋李密自陈说:本朝以孝治天下。至明清,不孝顺更是纳入刑法。秦汉至于明清,昏暗朝代层出不穷,国祚犹能迁延数百载者,孝顺居功一半。

知乎用户 胡小喵 发表

我认为,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国情不一样。

中国的父母,不能说全部,但是大多数,都对子女投入了巨量的资源。

作为子女,孝,是对这种投入的回报。

西方社会的父母并没投入这么多资源,美国孩子 18 岁就要自己搬出去住了,大学学费父母资助一些,自己申请助学贷款,平时还要出去打打零工挣点生活费。可是你看同样是美国社会华裔家庭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怎么打零工,大学学费父母全包。留学生那就几乎是 99% 都不打零工,全靠家里的经济支持了。

等你工作了,我见过的所有的混得好的中国父母,都会给子女铺好路,不管是合法的还是暗箱操作,基本上只要你想,都可以子承父业。不管是当公务员的还是做企业的还是搞学术的或者当大夫的,你都会发现,他们都给子女铺了路,并逐渐的把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慢慢过渡给子女。

等你结婚了,大部分父母起码支持孩子一个首付钱,家庭条件好点的直接就把全款的婚房都准备好了,等你有孩子了,双方父母要是退休了,身体没有疾病,还得帮你看孩子,至少大部分是这样的,没听说过谁家父母哪怕闲着没事儿也不给子女看孩子的。。

中国人很少用到遗嘱,基本上中国的父母会在自己觉得要走之前,或者说在觉得自己快老糊涂了之前,就把大部分的财产分配给子女了,自己就留个自住房和一些养老的钱。

这些,西方社会都没有吧?

所以,一饮一啄,一报还一报,西方社会的父母对子女没投入这么多,所以他们老了去住养老院,子女定期探望一下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我们用数据量化一下人生各个阶段父母对子女的投入的话,嗯,无形资源不算,就只量化两个指标,时间和金钱。中国父母肯定是投入的最多的。

你不能即享受着最多的投入,又攀比着最少的义务。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但是中国父母对子女的不仅仅是爱,而是把自己所有的社会资源都给了自己的子女,作为一个明码标价交易也好,回报也好,子女需要继承和资源同等的责任。

说道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上一辈人的一个规矩。

上一辈在公家单位工作的,老一辈干不动了退了,可以指定一个子女来顶替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上一辈普遍不止一个孩子。

于是就有了一个规矩,谁顶了父母的岗,谁就要承担父母的主要赡养义务,从此父母就要住你家,一切吃喝看病的开销归你。而其余没顶岗的子女则只承担次要的赡养义务,就只逢年过节去探望一下即可。

当然,中国这么大,每家的情况不一样,也有的父母就是没怎么管子女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的子女来讲,我觉得攀西方的赡养观念并不合理,因为他们并没按西方的养育方式来养育你。

知乎用户 干就完了 发表

缺什么就强调什么。

中国以往讲孝慈,是对等的,后面父母不慈,在自然状况下无法得到孝,就只能发动舆论强调孝了。

当然,通过舆论得来的东西都是表演性质的,都是在外人面前装出来的,事实如何,那就另当别论。

舆论总是由统治阶级主导的,统治阶级宣传孝,是让老百姓产生一种认识——人之初,性本孝,生娃等于赚到,让老百姓自发相信多子多福,让老百姓自发生育,甚至老百姓生不起养不起也非要生,这样社会的劳动力就源源不断。

而老百姓生完养完以后,老百姓发现上当受骗,却受制于社会舆论,不能断绝亲子关系,然后为了创造自己带孩子的价值,让子女多生。

这像一个单向的围城,城里的人出不来,然后宣传城里面很好,让大家都进城。

中国真正的传统叫孝道,是人之常情。

宣传的传统叫孝顺,是大型庞氏骗局。

所以,我认为父母慈则子女应该孝,父母不慈则子女应该不孝。

知乎用户 广闻老师​​ 发表

西方人没有 “孝顺” 的概念,并非他们就不会照顾父母和关心父母。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我身边的本地人眼里,亲情的一切维系是靠 “爱”。我同事每天都会给年迈 70 多岁的外地父母打电话,倾诉自己工作的糟心事,也分享小成就的喜悦。如果不是疫情,每年放暑假她都会飞到东海岸去看望父母,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暑假。

西方人从幼儿时期就强烈灌输 “爱” 的表达欲,比如母亲节送妈妈小手工,情人节送同班同学爱心礼物,每天在送孩子上学分离时都会不忘说一句“I love you”。

我不赞同很多国内文章写西方人不赡养不管父母,相反,我看到很多中年已经白发苍苍的大爷大妈们带着高龄行动不便的父母在逛街和买菜。

昨天在一辆古董店车上,一位 60 多岁的女儿带着 90 多岁高龄的爸妈在观光,还特意告诉列车员让大家一起庆祝她父母结婚 75 周年,全车鼓掌,大家都是陌生人。

国外发达国家子女不赡养父母,不是绝对的不闻不问。是因为**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障系统,可以让子女不用自掏腰包。就拿加拿大举例,免费的全民健保系统,老人看病住院手术是不需要出大头的,国家补贴。**虽然臃肿的医疗系统常被人吐槽效率低下,但总体而言,哪怕是低收入家庭,都有社会保障,而不是把钱财压力的大头压在子女身上,再加上社会不会道德捆绑 “孝道” 这种价值观,反倒到处都是 “Mind my own business (管好自己)” 这种思想,意思为他人私事不予过问。

人之常情,我们需要对赡养我们的父母表示感谢,这是作为人类感情的一种起码的表现。逢年过节问候父母,请假回家探望父母,带父母逛街买菜看病,这都是作为家人的一种责任。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我们作为高等动物的一种情感。

孝顺在我看来,更多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也许父母跟我们早已有了代沟,但不代表我们事事就一定要跟父母较真,对于亲人带有一种起码的宽容,是亲情的一种体现。

但现代社会早已经变味了。似乎恨父母、不配为父母已经占领了媒体主流,让新生代父母的我们也有强烈的育儿焦虑,似乎不做到极致完美就不配生育。

知乎用户 马克 发表

儒家是讲 父慈子孝的,不是单方面对子女的要求。

无条件地要求一方,是被阉割的儒家观念,是认识的误区。

西方人家庭观念也很强的,也讲父慈子孝。西方人并不冷血,都是智人,差别没那么大。

知乎用户 优家教育​ 发表

导演李安在多年前拍完《喜宴》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

我觉得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当然跟中国人讲,几百年也讲不过去,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

可是在我的思想里面,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个东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爱,同时也爱我就够了。”

这席话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 “骚动”,但时隔多年后似乎有了印证。

儿子的 “不孝顺”,造就了她的轻松和快乐

在一档节目中,张姐和她老伴说起了自己的 “冷血” 儿子。

老两口都已经退休了,只有一个儿子,既独立又心大,从来都是自己忙自己的那点事。

儿子结婚前一心扑在学业和事业上,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自己解决,从来不和他们沟通。后来出国留学就更是如此了,电话都不经常打。

结婚后小两口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平时也是报喜不报忧。

对于他们的住处,儿子再三声明,爸妈要过来必须提前打招呼,更叮嘱妈妈绝对不能拿着钥匙随便开门打扫卫生。

儿子要求给彼此留有私人的空间。

一开始妈妈完全不能接受儿子这种 “冷漠无情” 的态度,可一来儿子也没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二来儿子最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

“你跟爸只管享受晚年就好,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不用征求我们的意见,钱不够管我要。”

可她依然觉得孩子不需要自己了,不让父母了解他的状况,不能一家人其乐融融,就是不孝!

但时间只证明了一件事——他们的晚年生活真的挺幸福。

自从被迫脱离了儿子的人生,妈妈无比羡慕别人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聊的光景,自己真的不介意帮他们小两口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

可她忽略了一点,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小家庭后,或许,对他们来说父母才是那个有血缘关系的客人。

有哪个人愿意 “客人” 一直打扰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呢?

老伴也经常劝她换位思考一下,他们年轻那会儿,是不是也不希望婆婆不请自来?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独立,有个性,他们这样做也在情理之中。

老伴劝了她三年多的时间,但真正让她想开的却是身边的邻居,那个她曾十分羡慕的大家庭。

其实她和邻居也不经常打照面,那天她见到邻居后突然惊讶于对方怎么老了这么多?

问及原因对方也只是说:“家里要操心的事太多,没那闲心关心自己又老了几岁,反正都这个岁数了,早晚会显老嘛。”

他们和儿子、儿媳就住在一个楼里,小两口基本不起火,每天过来吃晚饭,还要帮他们惦记着家里杂七杂八的各种缴费。

今天灯泡坏了,明天空调不好使了,也都是他们跑前跑后地找人来修,毕竟孩子们的工作都忙嘛。

有了孙子后他们的生活就更固定了,老头早晚接送孩子,老伴下午买菜做饭,不定期打扫、处理琐事,周末偶尔帮忙带带孙子。

温馨固然有,天伦之乐也不少,但同样也有子女的抱怨与指责,基本都是因为一些生活小事纠缠是非,这不,前两天刚因为儿媳妇的事大病一场。

反观张姐他们,自从对儿子没有过多的期待,他们也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

如今,像张姐这样的老人不少,但像邻居那样的老人更多,“孝顺” 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我们应该重新理解 “孝顺” 的含义

其实就像李安说的那样,我们通常所说的孝顺,本身是存在着一个阶级观念,好像孩子必须要去顺从父母,好像父母指出来的方向就是孩子的方向。

的确,处在这样关系之下的父母和子女,也同样是相互关爱的,子女是父母血脉生命的延续,父母是子女乘风破浪的舵手,但总归是有哪里不对。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首先应该共同遵守一个平等自由的前提。

这简直就和古人对最佳夫妻关系的描述——相敬如宾,一样不合时宜,因为这样的感情未免缺少了一点温度。

孩子当然可以拥有自己的想法,当然可以选择自己想要选择的路,这不是不听话,也不是不孝顺,只是一个正常人的权利罢了。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妈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牺牲者的形象,以为这样就能感动孩子,让他觉得愧疚,从而变得听话、懂事、努力上进。”

然而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孩子会产生愧疚感,这会压抑孩子的生命能量,让他不能快乐地生活、也不能专注地学习。

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活成孩子的榜样,让孩子想要和你在一起,像你一样。

正所谓,育儿先育己。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给孩子爱他人的机会。

对成人来说,接受孩子的爱是幸福快乐的;但是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也提到: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他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和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

拥有爱的能力的孩子,无论身处任何困境,这种包含善良、温和的情感都是帮助孩子化解外界一切棱角的武器。

爱是一个人最珍贵的东西,爱也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根基,只有拥有了爱人的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善良,友爱,孝顺,正直等美德。

父母子女之间,不一定非要靠孝顺来维系,有爱,可能就足够了。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知乎用户 猩球村亲子教育​ 发表

孝顺,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在古代,人们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 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 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

这很明显是与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矛盾的,孝可以,但不一定要顺,万事皆顺,那就是愚孝。


如今我比较喜欢称呼这种品格为孝道,真正的孝道是父慈子孝

父母抚养儿女是职责,如果做不到,那就根本不具备做父母的资格。孩子确实要 “感恩” 父母所做的一切,但 “报恩” 确实有点牵强。并且,感恩父母是要做一些自己愿意做,并且有能力做的事,而不是必须任由父母决定孩子的一辈子。

中国真正的古训,是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儿女要孝顺,这是双方的责任。如果父母不顾你的感受,逼你放弃一生的幸福,这样的父母已经不具备被孝顺的权力了。


有人说,你这想法太任性,太感性了,那么我从法律角度上,给大家讲解一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父母是完全平等的,父母只是孩子法律上的监护人,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由父母任意处置。像当今很多父母会打着关心的旗号偷看孩子的短信、邮箱一样,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孩子与成人一样人格平等。严重一点来说,父母侵犯孩子的隐私也是违法的。

作为父母,履行自己的责任,抚养孩子长大,不强求孩子的回报;作为孩子,善待父母,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说白了,孝的核心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关系融洽,父慈子孝,关系不和,鸡飞蛋打。

————————————本文作者:猩球村 “李主任”

知乎用户 肖严鹏​ 发表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想起一部电视剧。

我记得《彭德怀元帅》电视剧(董勇饰演彭德怀)有这么个片段,大致是说,解放后苏联援建中国,有部下说海防的大炮间距和苏联老大哥说的不一样,我们是不是也学习老大哥,按照苏联老大哥规定的间距进行布防海防大炮?

彭老总说,凡事得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学习?人家苏联人还大鼻子,你能学的来吗?

短短一句话,全是彭老总的智慧!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更何况作为一个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在某些地方,工资和资产设计恰到好处。

劳动者难以攒下存款和资产,大多数人一旦停止劳动,便失去生活来源。因此需要强调 “孝道”,来将壮年劳动力和失能劳动者绑定。

在另一些地方,劳动者几十年能攒下一笔足够的钱,拥有自己的房子甚至土地等生活资料,失能劳动者可以依靠自己的资产积累负担退休生活,自然不需要推孝道来绑定壮年劳动者了。

知乎用户 鱼水情赞 发表

西方人教育孩子,可能不包括 “孝顺” 的理念,中国人确实有,中国人所称的 “孝顺”,包含的内容可能很多,其中的一项——“赡养” 父母,就很区别于西方。

西方人,特别是先进的国家,养老机制比较建全,而中国的过去,甚至现在,仍然没有 “扔掉” 靠子女养老的传统,仍然在采用 “养子防老” 的模式。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状况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最其码现在是这样的。

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孩子 “孝顺”,不能不说是家长的一种自私,是利已主义的表现。所以又从这一角度上说,一味地,偏面地教育孩子 “孝顺”,就不怎么的,不怎么 “高尚”。

但是,西方人,也有 “育子” 的概念,也会教育孩子“向上”,这和我们没有大的区别,也都在依据社会状况,帮助孩子成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建树,这一点都一样。

英国、美国的大资本家,也一样把资产、事业交由孩子继承、传承;中国只是先期 “贫弱”,在这方面做的更过分、更“寒酸” 而异。

至于说孩子们长大,应不应该 “孝顺父母”,我想还是持一些孝顺思想好。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人人都有了 “社会责任感”,这个社会就好些了;一个企业家有了 “社会责任感”,就会行稳致远;一项制度,体现了 “社会责任感”,就会有大众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孝顺” 也应赋于新的内含。不一定仅限于在 “赡养”、顺从上,更应多考虑一些,如:传承建设良好的家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争取为集体、为大众多做有益的事… 等等。

知乎用户 Chester​​ 发表

嗯,大多数国人难道不是只在嘴上或者朋友圈或者网上强调孝顺么?或者强调别人孝顺么?

知乎用户 半枝莲 发表

题主觉得孝是违背人性?人性是什么?大多数人趋之若鹜或容易沉迷的么,那不就是黄赌毒?

国家扫黄打非禁毒是不是违反人性?或者说违反人性的是不是一定不对?比如大早上起床看书学习可能也让很多人感到困难,反之熬夜玩游戏刷手机却可能对年轻人是家常便饭,是不是一定要顺应人性的才应该去做?

题主认为西方没有中国的孝顺,那看看西方名人相关言论和中国的对比一下吧,题主确认推崇西方的方式?

苏格拉底说:

“我要对公民们说:你们彼此虽是兄弟,但是神还是用不同的东西把你们造出来的。你们之中有些人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在创造这些人的时候神用了金子,因此这些人也就是最珍贵的。另一些人是神用银子作成的,这些人就成为统治者的辅助者。再有一些人是农夫和手艺人,这些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 统治者应当把这个神谶引以为戒,即:一旦铜铁做成的人掌握了政权,国家便要倾覆。”

差不多同時期 中國的孔子说:

1.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是:普天之下,大家都是兄弟,平等的;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也像个儿子;

3.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意思是,君臣之间都要以礼相待,君主必须按规矩出牌,臣子必须精忠职守

4. 任何情况下,臣子必须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倘若君主太混蛋,就 “乘桴浮于海”,别陪他玩了。

墨子說

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柏拉图说:在我的 “理想国” 里,人分为四个等级,都必须按照神的旨意办事,谁不听话,就要以不敬神的罪名受到审判。

柏拉图的 理想国 ,是这样的:

1. 允许亲兄弟姐妹相互结婚;

2. 只有优秀的男人、女人才够格结婚,屁民就不配结婚生子;

3. 男女交配必须在政府规定的时间进行,否则就是犯罪;

4. 孩子出生后便被国家收养,不得让父母知道谁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让孩子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

5. 谁不照办,将被定罪处死。

差不多同時期的孟子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还有学记里提教育习俗: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所以你說西方民主平等精神到底是來自古希臘還是中國?

其实题主和很多高赞推崇的都恰恰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只不过被後世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來作为靶子误导宣传教育给洗脑了,类似的参考我其他相关回答。


还是来看看孝的真正含义再说吧,不要被影视自媒体扭曲宣传洗脑自以为是一个定义就来批。

孝经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 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 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 · 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孔子说:天子真正爱护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敢厌恶任何人;真正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敢轻慢任何人。天子竭尽爱护尊敬来侍奉双亲,将这种道德教育推广到天下百姓,让四海之民都能起而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啊!《尚书 · 吕刑》说:“天子有爱敬父母的善德,天下万民都会仰赖他。”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诸侯)处在万民之上而不骄慢,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产生倾覆的危险;节约费用,谨守法度,即使财富充足,也不会奢侈浪费。身处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长久地保持他的尊贵;财富充裕而不奢侈挥霍,所以能长久地保持他的富有。能使富有和尊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保全社稷,使自己的人民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啊!《诗经 · 小雅》说:“要戒慎恐惧,小心谨慎,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又像踏在薄冰之上。”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用奉事父亲的行为来奉事母亲,其亲爱是一样的;用奉事父亲的行为来奉事君主,其恭敬也是一样的。所以,对母亲要重视爱,对君主要重视敬,对父亲则是两者兼备。因此,用侍奉父亲的孝道来侍奉君主,必能做到忠诚;用敬顺兄长的悌道来侍奉上级,必能做到顺从。忠诚和顺从,都做到没有什么欠缺和过失,用这样的态度去侍奉君主和上级,就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守住宗庙的祭祀。这就是士人应尽的孝道啊!《诗经 · 小雅 · 小宛》说:“要早起晚睡地尽孝尽忠,不要有辱于生养自己的父母。”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顺应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分辨土地的不同特点,行为谨慎,节约俭省,以此供养父母,这就是老百姓应尽的孝道啊!因此,从天子到百姓,不分贵贱,行孝都是无始无终、没有止尽的。如果有人担心自己无法尽孝,那是不可能的。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曾子听了孔子所讲的孝道后,赞叹地说:“啊,孝道的意义实在太大了!” 孔子说:“孝道,犹如天地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利益万物,这是人最为根本的德行。天地这种不变的法则,人应该效法它。仿效上天光明普照,依照大地所出产的物品,用来治理天下万民。因此其教化不需要严肃的态度就可成功,政令无须靠严厉的手段推行而天下大治。先王看到这样的教化可以转化人心,所以率先实行孝道,博爱大众,使百姓不会遗弃双亲;再来陈述道德仁义,让百姓心生仰慕,愿意效法;先行礼敬谦让,做出表率,使百姓不会互相争斗;再以礼乐来引导,让百姓身心和谐,和睦相处;指示人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违犯了。《诗经 · 小雅 · 节南山》上说:助君行化教民的尹氏,真是民众仰望的好模范。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飨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对于小国派来的使臣,都不敢失礼轻视,何况对自己分封的公、侯、伯、子、男呢?所以能得到各国诸侯的欢心,纷纷来助祭天子的祖先。治理封地的诸侯,连卑微的鳏夫寡妇也不敢欺侮,何况是知礼仪的百姓呢?因此能得到百姓的欢心,来恭敬助祭诸侯的祖先。治理家族的卿大夫,对臣仆婢妾都不敢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呢?所以得到众人的欢心,使他们乐意侍奉卿大夫的父母。这样,才会让父母在世的时候,过着安乐的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也能够安享子孙的祭祀。因此使天下祥和太平,灾害与祸乱都不会发生。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有这样的效果。《诗经》上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来归顺他。’”

至于通常意义的孝,只简单提了下,如

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亲,日常居家时,处处都应对父母恭敬;奉养父母时,应让父母欢心;父母生病时,应忧虑父母的病情;父母去世时,应尽到哀伤;祭祀父母时,应庄严敬肃。以上五点都能完备,才真正做到侍奉双亲。侍奉双亲的孝子,处在上位要谦虚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要恭敬谨慎而不作乱,与大众相处要和顺而不竞争。身居上位如果骄傲,就会灭亡;身居下位如果作乱,就会受到惩罚;跟大众相处如果斗争,就会互相杀害。为人子女,如果以上三者不能去除,即使每天用牛、羊、猪肉来供养父母,还是不孝。”

上述作为子女是否孝的判定很清楚了,既不难做到也很难做好,特别是区分物质上的孝与自身修养提升的孝,强调子女自身价值实现与社会关系的完善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尽孝。请问这点和题主或某些答主自以为是的孝一样么,即使在现代这种思想也不落伍吧。

简而言之,孝是儒家理论一个重要的公理概念,如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仅仅是家庭需要,而是作为基础,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层层演绎。毕竟家庭父母子女关系是大多数人最熟悉的社交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也可作为更多关系的入门训练,相当于其他学问的基本功,儒学是关于社会关系的学术,强调知行合一,孝就是儒学的实践起点类似实验之于物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父母不爱,何以爱他人。这在很早就成熟的农耕社会群居生活模式中非常重要,也是儒学一直是中国传统主流的原因。

西方人有没有孝不知道,可参考一些西方文学或影视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新冠疫情美国因为放任自流导致死亡的主要是老人体弱病残等,如果认可某些人鼓吹的换血减负更有益美国发展论,个人认为才是反人性或更蛮夷之表现。

至于影视剧或现实某些特殊案例或商业机构宣传的东西,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自会分辨处理,不要同真正的孝道混为一谈了。当然理论总是一种理想或简化模型,实际生活处理关系更复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父母亲人关系都需要知行合一得出自己的经验方法,目标是一致的,让家庭更和谐促进每一个人包括自己更大的价值实现。如果某些父母拿孝顺强行要求子女遵从个人意愿或做某些事情,其实也违背了真正的孝道,如何处理当然正是尽孝的难点,具体情况再具体分析,可参考我相关回答,如

为什么有些人对父母言听计从,不愿反抗?当代中国还有哪些封建思想的遗毒?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只讲子孝不讲父慈?

知乎用户 猫狸​​ 发表

我不管别人怎么做,我只知道看到这个题目我很窝火,西方人是什么高等神明级文明吗?他们跟我们不一样就说明他们跟牛逼我们很 low???

但凡有点见识就知道西方人所谓不孝顺不团聚是忽悠人的,不然你以为圣诞节他们的圣诞晚餐跟谁一起吃?圣诞放假是让他们和上帝一起吃饭的吗?

知乎用户 WhatToLearn 发表

不是西方国家没有孝顺观念,而是西方发达国家没有赡养父母的法律。

1. 西方发达国家有优越的养老制度,可以保障每个老人的衣食住行。

2. 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在周末的时候都会去养老院看望自己的父母,陪伴家人度过美好的一天,并不是所谓的没有孝顺观念。

3.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优越的养老制度,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某些不赡养父母的一小部分人。

4. 赡养老人是我们自古就留下来的传统美德。

知乎用户 僧多粥少 发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过分强调孝顺,其实就是旧封建版的道德绑架罢了。

知乎用户 暗月无伤 发表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是如何理解孝顺的。

在我的理解里,我们光着屁股来到这个世界,活到现在,大多数人至少有十几年的时间是被父母供养,大多数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他们始终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长大成人了,也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

虽然说为你好三个字很沉重,也让很多成年人不适,但是这不能影响父母是关心你这个出发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能和父母谈心沟通。

虽说不提倡二十四孝里面的很多做法,违背人性的不能照着做。但是怎么,难道就因为沟通不畅和有问题,父母老了就不管父母了?

赡养老人,其实也是包含在孝顺的定义里面。

记得有个故事,讲有一个人不愿意赡养老母亲,说自己生下来的时候 8 斤重,现在赔老母亲 8 斤猪肉。

当地县官知道了这个事情,问这个人老母亲养了他多久。

这个人说 14 年。

县官问一头小猪养 14 年会有多重?

这个人说不知道,估计都有几百斤。

县官说那好,反正你拿猪肉赔你母亲,你等同猪肉,猪肉也等同你,我看你也有两百斤重,拉去砍了头正好赔你母亲。

这个人的老母亲听后直接跪地求情,让县官不要杀她的儿子,她的儿子不孝顺是她管教不够。

这个人听后羞愧难当,将老母亲领回家赡养,直到老人过世。

要么不想孝顺的试试,不说几百斤,把十几年的赡养费,抚养费等等开销给父母,然后把身上割几斤肉下来赔给父母?

完全闹不明白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知乎用户 闻啼鸟小馆 发表

观念这种东西,不能一口咬定对错。

孝顺是优良传统,但从来都不应该一刀切,而且时代在变迁,很多思想都要调整,以顺势而为。

父母生我们,并不是预先知道我们将来的存在才去孕育的,我们只是随机的结果而已。

父母对子女之爱是在他们出生之后,是天性,也是义务。有义务在,所有的行为就不能用纯纯的 100% 的爱来解释了。

即使是 100% 的爱,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不应该被血缘关系裹挟到失去自我。

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唱了很久,而我没有被感动过。照顾子女无微不至到失去自我,那是父母的选择,也可能是寄托,其实和子女无尤。

就像请回答 1988 的一段台词,“我不想只被叫做东龙妈妈,我有名字的。我叫赵秀香。” 显然,赵女士不会问时间都去哪了,她一早明白去处。

既然爱子女是无条件的,就不要在之后索回什么了,不然爱是有动机的。

作为子女的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之爱,子女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再血缘,也脱离不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你来我往,你爱我也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做人常理。

血缘只是一个机缘巧合的事实罢了,不可以被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应凌驾于为人的基础之上。但是你若执着于血缘,舍弃本源,剪不断理还乱,那也是选择。

对我好自然会孝顺,对我不好我也自有掂量。我们做事要有分寸,对传统礼教的胁迫要有所警醒。

很可惜,在我看来,一些人似乎不够清醒,或者只是选择难得糊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这是天性。孝不孝顺要看你自己。要看你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要看你自己怎么解决自己的终极关怀。是想用西方那种养老院模式(不包含西方的精英阶层),还是中国父慈子孝模式。要看你自己认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西方的养老院模式(养猪模式,可以了解一下 “奶头乐” 战略),一是依托于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这是西方国家为了获得(或者说榨干)强大劳动力、消费力的基础。这个保障系统底层人士说了不算。而精英阶层是完全不同的作法。就像请个保姆去照顾父母一样,只不过这个保姆不是你请的,而是国家请的。你自己觉得占了便宜,自然会去维护这种系统。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父母、孩子成为牵绊,而更好的付出劳动、没有压力的推动消费。那么成年后因为缺乏来源于父母的关怀与交流,因为贫富不断的拉大的差距,因为残缺的快乐主义的盛行、欲望的滋生而最终无法得到解决,人生观的崩解,从而导致的心理上面的疾病怎么办?导致的社会矛盾怎么办?一是宗教,二是心理医生,三是神经内科的大量药物,四是战争、舆论、五是娱乐、游戏、消费等等。当然也有哲学,可惜哲学并不被底层民众了解,因为大部分的底层民众学不会,看不懂。这些是各方面精英人士最喜欢看到的,他们认为底层民众不需要哲学这种东西,快乐教育就可以了,你想不想学你说了算。你们只需要沉迷 - 厌烦 - 吃药 - 沉迷。你们不需要清醒。而哲学这种高大上的玩意,只适合少部分清醒的人。事实上父母也是这样,奉献给社会系统,让社会系统去替他们带孩子。这种模式,我称为养猪模式。这种保障系统如果一旦断裂,人命就是牺牲品。美国的疫情模式其实没那么复杂,民众就是被当成猪养的,但猪很快乐。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愚民政策。但是因为美国的强大,对于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奶头乐” 战略实施的还不错。而要让 20%的精英们高枕无忧,80%的人安分守己。所以美国的娱乐新闻、政府的脑回路就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他们给 80% 的底层人士装了个奶嘴,告诉你:回家喝奶去吧!

实际上简单说就是,你给你老板打工赚钱,然后你老板给你养父母。老板跟你说:过年不要回去,你父母不用操心,我全给你办好了,妥妥的,死的时候你出个面就行了。你好好工作给我赚钱给自己赚钱、然后好好花钱。父母什么的,完全不重要。什么?你缺爱?你要关怀?你给我钱,我有!你觉得没父母人生没有意思?没事,我有药!

这种模式一定不好吗?不是。他带来了强大的创造力、劳动力、消费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后果就是大量的心理疾病与社会矛盾。当然大量的心理疾病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有了快乐教育,就了大量的心理学的书籍。国内有了矛盾当然也有了不断发动的战争。而战争一定需要名义,所以美国的名义有多么无理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模式对于不明底层逻辑的人来说,尤其具有蛊惑性。于是这种模式就在不断的传播。这是西方国家的另一个阳谋。因为全球化战略,既然最终财富会聚集 20% 的人手里,那当然是我们的人能占有 20% 的更多才是真得好。事实上,如果美国一直强大,一直搜刮全球财富,一直不断的发动战争、实施人类消减计划……

国家一直倡导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处在意识形态的战争中。你要么被西方意识形态俘虏,要么成为中间者,要么成为守护者,要么成为融合者。没有幸免。这是阳谋。越是对于文化水平高的人来说越具有俘获性,因为他们有希望成为那 20% 的精英。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在被俘虏的过程中成了炮灰。更悲惨的是一部分底层民众也站队呐喊,你也不看看你有站队的资格吗?尤其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 ,他们会问你:你是听我的当我的猪,还是把尸体送回到父母身边? 而认同这种模式的人又会反过来拿起这种模式武器向其他人开火:我这有好吃好喝的,来我这。我是别人的猪,你们来当我的猪,这样我就是精英了。

有很多人处在这种情况中,你只要记住:“奶头乐” 正在毁掉你。如果你认同了他们不必要孝顺父母的理论,实际上你已经处在这个危险的边缘。如果你能成为美国的精英,那随便你。如果不能……

可是这些底层人士,你怎么解决你的终极关怀?怎么找到你自己最温暖的港弯,你用什么来抚平你受伤的心灵?你怎么来获得温暖?你怎么来付出你心中的爱?付出给谁?“奶头乐” 战略也在我们周围传播,所谓游戏、短视频、各种娱乐节目的作用,不外乎就是这些。它们正在毁掉我们的年轻人。可是他最终有一天你会厌烦的,最终也认识到这些他妈的就是一场虚假的狂欢。可惜认识到的时候,可能已经老了,父母可能已经不在了,只能认清现实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这时候你突发现你什么也做不了,你极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而别人正沉浸在他们虚假的狂欢中,直到他们突然老去再醒悟。如果你在正当年的时候,突然醒悟,那么恭喜你!你是少有的清醒的人。去关怀父母吧,去关怀孩子吧。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但不要沉浸在精神鸦片中。如果你没有清醒,但是在虚假的狂欢中突然厌烦而产生了各种心理疾病,记住:你还有国学这个强大的武器,儒释道无论哪个都可以让你分分钟跳出这个框架而重新做回自己。

你以为你天天看的搞笑的节目不会贩卖焦虑吗?你以为你不看负面的就不会焦虑吗?你看看别人过的那么开心,吃的那么好,虽然明知道是演出来的。但我问你,你焦不焦虑。你没感觉,但是你的潜意识早就做出了比较,只是你以为你不知道而已。

别人把你当猪养,你也在当个快乐的猪。可惜的是,你始终是个人。你的人的属性里人性的部分,必然会抗争。因为你心中的人性需要爱、关怀,需要付出爱与关怀。你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你需要自我认同。而你内隐的人性的需求被压制,沉浸欲望制造的虚假中,沉浸在及时行乐的放纵中,没有自由。然后心中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从而导致心理疾病。但是不要怕,这个时候正是你开始清醒的时候,你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走向一个崭新的境况。睁开眼看看同围灿烂的阳光吧,看看父母、亲人、子女这些真正重要的人与事。找回自己心中的爱。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自由。

所以我们正处在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崩解重建中。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而中国的传统哲学,是防御这种模式入侵的最有效的武器。所以为什么要文化自信。因为可以让你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全身而退。让你在虚假的狂欢中真正的能做自己。让你的激流中不被冲走。国家只能给你自保的方法,但是要不要自保,完全在于你自己。就像父母带孩子一样,给你建议只宣传但不强制。但是社会分分钟会给你教训。你没有看到中哲们一代代大师所做的各种努力。国家也想提升你的道德属性,让你跟社会缺少矛盾。可以人毕竟是人,除了人性还有 “小我”的自私属性。人败就败在 “小我” 的自私属性。稍微宣传一下就会有意识形态亲西方的人出来跳脚。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已经大量的人已经成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枪了。这些枪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说的远了…… 拉回来……

孩子天性中人性的方面是友好的。后天又获得父母的关怀、爱。就完全习得了这种能力。会使用这种先天的能力,后天会扩充这种能力。因为孩子明白,快乐跟幸福实际上就是不断的付出这种能力带来的。付出就是获得。

事实上,这种能力,真不是讲道理讲出来的,而是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是身教。因为这是感受,感受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需要切身体会。

父母是怎么对待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对待他的父母的,孩子就习得了这种能力。父母对待他的父母是冷漠,孩子就习得了这种冷漠。父母对待孩子自私,孩子就习得了这种自私。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六岁以后,习得的来源就比较复杂,有学校、社会,不断的产生矛盾,然后不断的统一,而产生自己的人生观。

孩子从小获得了慈爱,自然会同时付出爱。孩子获得的关怀越多,这种关怀就会溢出来。首先是爱自己、爱父母、然后爱其他人、各种动植物、环境等等。事实上,从小获得来源于亲朋好友各方面关怀的人越多的人,越懂得付出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具有比一般人强大的自信。

因为这是相互的。人的爱本就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心中有爱,就会无比自信。

父母如果只会索取,孩子自然就习得了自私。即想得到关怀又不想付出,这个自私的模式会自然跟随孩子成长。每个人评价自己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不自私,这种错误的评价就来源于这种模式已经建立了他的人生观。要改变很难。

事实上这种人很多,如果你的亲朋好友或者老公妻子中,有那么一个人,总是过多的要求别人,超过正常限度的要求别人付出而自己又不想付出。那么不要奇怪。但也不要担心,他(她)还是有改变的可能。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很强的。

实际上,自私和爱是每个人都自带的,自私来源人 “小我” 的自保及欲求的获得。爱来源于先天的人性。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不要求父母,也不要求孩子。我们只要求自己。

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命中充满爱,就先付出爱。如果你只能获取,自然得到的也是别人从你这里获取。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号就是这样:那个人好自私,看见他就烦。

所以父慈子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关乎你自身的最终极的关怀。关乎你在社会中是充满详和的还是充满矛盾。你的矛盾越多就越不自由,越不自由就越想获取自由。可惜的是,如果你不跳出这个圈子,你就得不到自由跟快乐。你必须学会付出。

你对父母慈爱,你的孩子习得了这种慈爱,反过来会反哺你。他的孩子又习得了这种慈爱也是一样会反哺他。你得到了父母的慈爱然后反哺父母,然后扩散到别人的父母。慈爱自己的孩子然后扩散到别人的孩子。这样,你小的时候不担忧,长大了也不担忧,你老的时候你也不用担忧。

所以这两种模式,你喜欢哪一种?如果你以后在美国生活,永远不再回来,那么你选第一种好适应,最好别把父母带过去,因为你永远也成不了精英阶层,你的孩子如果是混血再脱敏两三代还有可能。如果你在中国生活,那么无疑只能是第二种。

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如果父母或者孩子真的不是东西,还是可以断绝关系的。

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如果想骂的话请下嘴轻一点。如果你是少有的清醒人,祝福你!

知乎用户 DaiV2000 发表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加上官府和地主包括外来强盗的残酷盘剥压榨和掠夺,老百姓养孩子都困难,别说为养老作好准备了;中国陷于了万年单一农耕的陷阱,拼命劳作也创造不了多少剩余价值,官府地主即使使劲剥削也积累不了多少财富,只有走量,拼命增加人口,因为那时人力才是第一生产力。好在农耕的最大优势就是种了粮食可养人,按农村的说法就是多一个孩子多一双筷子的事,养人可以种粮食,很自然就形成了循环链。所以太多百姓除了养育一大群孩子,一无所有,不强调孝顺,老了咋整,谁来养活?

西方人为什么没有孝顺的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人家玩的是工商文明。工商文明意味着无须祖祖辈辈都被全员套牢在土地上。就像现在中国的情况一样,儿女可以到处打工做生意,你到哪里去找孝顺?所以他们先要把自己的养老准备好,然后再说养孩子的事,否则宁可不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是没中国人多的原因。所以他们遵循的是只对下负责,不对上负责的家庭原则,也就是把孩子养大教育成人是责任,却无须为父母养老操心。所以他们把儿女养大能自立就可以叫他们滚蛋,让他们尽快自立去。这既培养了孩子自立能力,又为自己的养老奠定了基础,可以继续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而维系他们关系的是亲情和爱,不需要孝顺观念套牢儿女。

中国现在实际上正在走他们的路。因为中国现在终于实实在在地初步完成了工业化,摆脱了万年农耕的死循环。

所以说,我们六、七、八十年代的人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代要养老人的人,也是第一代不会有后人养的人。而这一代人拼老命的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的路,总算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历史进程。尽管陷于最后没人养的悲哀,但这个要想开,社会能进步终归是好事。

唯一希望的是后面的人能进一步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科技化,否则即使拼命内卷,间接养老也还是难以承受。

知乎用户 揽炒天尊 发表

从演化心理学来讲

孝顺不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对小孩子的喜爱才是,所以人类喜欢大眼,胖脸,萌的生物,是对小孩子喜爱这种基因情感的转移。

而人类又是群居动物,在族群里供养老龄化的个体,付出的成本远大于抚养新的生命,才有那种把老人家送上山自生自灭的习俗。

所以,不要用孝顺去绑架自己

如你的父母爱你那般,去爱你的父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孝顺其实本质是倡导人善良和回报。只可惜忘了教育父母,这个一定要出于孩子原本的意愿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式往孩子脑子里灌输这个概念。因为世界上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当父母的人不一样,做子女的人也不一样。如果只是按照教条要求他人来做,那产生悲剧是无可避免的。

人都是爱偷懒的,有这种生了孩子就是为了给自己养老,靠着孩子飞黄腾达改变命运的,实际上就是把人当成工具而已,关键是这些父母不会承认,小孩子在幼年时未接触社会时是很容易被引导的,但是在长大之后,有了经历和对比就会发现这些骗局。有这些思想的父母可笑的就是以为天底下的父母和他们都是一样的。

想到的任何结果必须有同等付出,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关怀和帮助,孩子长大成人有能力自然在父母年老会给予回报。这是人性规律,并不需要特别强调和要求。当变成一种强制硬性规定,那人就会只想得到结果而忽略过程。

只强调孝顺的人实际上只是想通过这个手段控制子女达到自己私人目的而已,当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自然会觉得委屈,感觉孩子白养了,继而说子女不孝顺之类的。

做父母的,如果不能保证自己给孩子足够的爱,如果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或者只是为了给自己养老,并且还堂而之觉得很对,那就不要生孩子了。

知乎用户 大飞 发表

**“孝顺” 是为了明确组织化中的上下级关系而存在的,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才能稳固。**中国古代是依宗族为组织的,在宗族这个组织中,必然要求上下级要明确,组织化需求与家庭感情结合就产生了 “孝顺”,“孝” 体现了父母子女感情,“顺”体现了组织化中的上下级关系;就像现代公司中,你能不顺从领导的指示吗?所以,脱离组织关系谈 “孝顺” 的分析只是空中楼阁。

现在社会已经不是以宗族组织为主的社会了,“孝顺”中体现组织化的方面也必然失去原来的意义,我们应该强调 “孝” 中的父母子女感情部分,修正 “顺” 的上下级关系对家庭关系的扭曲。

知乎用户 蔡锷老乡​ 发表

以 “养儿防老”为代表的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特色,多数人认为,这是无需求证、毋庸置疑的广泛社会共识,属于 “理当如此,不如此不行” 的道德法条。

孝道文化存在和延续了几千年,自有其政治、社会的逻辑和历史渊源。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在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语境中,孝与忠紧密相连,家与国上下一体,互相比附,在家为孝,在国为忠,宣扬孝是为了提倡忠。汉初统治者甚至标榜以孝治国,将孝提高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通过孝将全社会纳入尊卑有序,主仆长幼有别的等级秩序中,成为皇权定于一尊的集权政治基础结构。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未建立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家庭养老。孝文化之下,强调 “百善孝为先”、“养儿为防老”,提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鼓励生育,从而将养老的社会责任落实到家庭,减轻公共财政压力,利于社会稳定。

其实,和所有动物一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人的本能,是人类这个物种生存本身所赋予每一个个体的责任。动物没有养儿防老的思想,所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不过是古人牵强的联想而已。虎虽毒,不论是对猎物还是对于成年的同类竞争者,表现得冷酷无情,而对自己的幼崽却关爱有加,表现出其少有的温情一面,自发自然,并无功利之心。幼崽长大后,各自独立生活,各不相干,互不依赖。

孩子的出生,可以说是天地父母因缘际会,但最直接还是父母的意志。我们并未征得谁的同意,擅自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理应对他们的成长负责,教之以生存的知识和本领,直到他们成年,具备独立生活能力,而不是为了让他们来为父母的老年负责。

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维系,依靠的是血缘亲情和无私之爱。父母之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最无功利之心的纯粹之爱,是扎根于本能和本性之中的最朴素、最自然的情感。

在顺应人性、科学教养的前提之下,沐浴在父母之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智发展和情感表达健全,都会有感恩之心,“养儿防老”可能会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也是好的结果。但是结果不等于目的,就像婚姻是恋爱的结果而不是目的一样。为人父母,从本意和初衷来说,不能将 “防老” 作为 “养儿” 的目的。“养儿防老”这种过于功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将父母与子女之间充满温情的纯粹亲情和爱的关系,演变成了一种冷冰冰的利益和利用关系。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得到而在于付出。在养育子女,陪伴他们一点一点成长的过程中,在脉脉亲情的传递中,父母付出爱,付出心血,,付出辛劳,甚至于遭逢苦难和危险,但天底下大多数的父母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在养育子女这段近似神圣的人生历程中,父母将收获难以言说的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使得人生更加圆满,爱心得到升华,这无疑就是最好的回报,而无需在此之外再另求所谓的反哺或其它回报。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社会化养老深入人心。养老是父母个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不是子女的义务。父母年老后,子女从道义和亲情的角度给予照顾和关爱,以精神抚慰为主,这是对于父母之爱、养育之恩自发自然的回馈。

在当下中国社会化养老体系日益健全的情况下,在自由平等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应该淡化甚至放弃 “养儿防老” 的思想,赋予孝道文化新的内涵,重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孩子是父母生育和抚养长大的,可是他们不属于父母,他们属于自己,属于全社会,属于整个世界。从孩子的角度看,反哺和回馈父母是其生命中应有的题中之义,但是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比为父母养老更加重要的使命,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支持他们 而不是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阻碍。

知乎用户 徐力大多吉​ 发表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做人道理。我们在人生过程中,有不少人帮助过我们,凡是对我们有过付出,而我们还没有以等量的付出回报他们的,都叫我们欠了别人的。什么叫平等?我们欠了谁的,就应该再还给谁。我们欠很多人的人情债,一般来说,我们欠父母的最多,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最多,父母是我们今生最大的债主。

欠债就要还,欠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要还,这是天经地义的,欠债不还,那是无赖,是无耻。所以人类自古就讲究孝道。中国古代有个举孝廉的制度,就是,你可以不识字,你只要孝敬父母,皇帝就给你个官做。你没文化没关系,可以给你配个识字的师爷,帮你处理事务。皇帝不傻,他知道,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付出最多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这个人怎么可能去报答仅仅给他个官职的皇帝呢?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说,不孝的人不可交,也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对养育他的父母都不好,怎么可能对朋友好呢?

有人说,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这是因为不懂历史。基督教有个十一奉献的说法,这个其实就是来源于西方人的孝道。西方人在古代时,与我们中国人一样,也是在探索应该怎么孝敬父母的。从平等的角度看,父母为子女付出多少劳动,子女就应该再为父母付出多少劳动,来平账。但是劳动量又不好准确量化,于是西方人经过长期探索,摸索出一个大概的方案: 子女成年后,从自己每年的劳动收入中,拿出十分之一来奉献给父母,再加上平时自己为父母的服务,这样到父母去世,大体上也就可以把欠父母的养育之恩还个差不多了。这个是十一奉献的真正由来。后来基督教把这个孝敬父母的十一奉献给转嫁到教会中去了,成了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不再奉献给父母。这就导致我们现在好像看不到西方人讲孝道了,误以为西方人从来就不孝。

讲孝道,就要从道理上讲清楚,人为什么要孝,到底怎么做才是孝。关于孝的详细道理,以后再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分享。

知乎用户 糊涂 发表

不应该孝顺父母,应该孝顺西方爸爸,送给那些恶意曲解的中国人。

我们国家说的孝顺,就是孝顺,就是对老人好一点、多一点耐心、多听他们的想法、多理解他们,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希望长辈对我们好一点、多一点耐心、多听我们的想法、多理解我们一样。

长辈之于晚辈叫养育,晚辈之于长辈叫孝顺。

某些人,一定要强调顺这个字,恶意曲解成顺从,是不是在父母年迈之际,想抛弃他们或者让他们来顺从你自己?或者是他们病了,内心其实希望他们赶紧去死?

你们学西方人可以啊,别只学对自己有利的。

换句话说,中国做父母的,有几个可以让儿子女儿顺从的,提意见都得小心翼翼

知乎用户 王彦岭 发表

中国,古代,是 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

如果还不明白,那搜搜农耕文明的性质是什么。

农耕文明,为什么强调 “户籍”,就是让你定点出生定点挂掉,定点劳作,定点创收,定点胶水…… 那都定点了,你说说是不是年长的老人在一个封闭区域内比较有经验,有经验的老人当然要尊重了,比如老人熟悉天气对庄稼的收成的影响,那你不听他的话你就欠收,你就吃不饱等等。

于是,一代又一代,行为决定习惯,习惯成必然,必然就刻在了基因里了。

现在,城邦时代了,大家都迁徙,往大城市或者资源更好的国家。时间地点等条件都变了那你说,有些老人的经验还有用么?事实上根本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遏制了年轻一代的发展,比如他们的婚姻观,教育子女方式等等。你这时候还用他们的经验就好比 “刻舟求剑”。

知乎用户 黑山 发表

看到了很多 chulei 的回答,忍不住想说几句。

首先,题主的问题是不严谨的。主要有两点不严谨,我先说第一点。

题主说,中国人强调孝顺,这个话是不严谨的。中国人从先秦时期就有要求孝的文字表述,如论语中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子夏问孝”、“孝慈则忠” 等。著名蒙学教材《三字经》里面也说,“人之情,孝父母”。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强调 “孝” 的。

那么,题主的话不严谨在哪里呢?不严谨在误认为 “孝” 就是“孝顺”。很显然,孝和孝顺是两个概念。

我们先来谈孝的必要性。我估计谈深了题主以及一堆人不理解,我就谈个浅的。题主生下来以后,是个脆弱的婴儿。如果你的父母第一天不给你喂奶,第二天不给你喂奶,第三天不给你喂奶,不用问,题主已经死了。这样算下来,题主活到二三十岁,没有你父母,你死了多少次?这么多次让你活下来,你要不要回报下?题主成长过程中,题主的父母多少次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从你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你的教育问题、生存问题、婚姻问题,按照西方 “人生而平等” 的观点以及契约论的精神,你要不要替你父母考虑考虑?还有其他很多值得你感激感恩的地方,不展开。这个对父母要回报要感激要感恩的思想感情,起个名字,就叫做孝。正如三字经所说,“人之情、孝父母”,孝是人的天然的思想感情。披着人皮不是人的那些畜牲,是不需要孝的。

那么,怎么就能做到 “孝父母” 呢?有个极其错误的办法,我说说看看题主能不能理解他的错误。假定你一个月给你父母你工资的十分之一,人不来看望照顾。这种情况,在你父母健康的情况下,是可以称之为孝行的,但如果你父母缠绵病榻,或其他原因失去了购买能力,没本事上街买菜了,他们也学不会雇保姆,你觉得给他们钱有用吗?这种情况下,你实在没能力照顾老人,你不给他们钱但花钱请保姆照顾他们,这是可以称为孝行的。

再比如,你要给你父母钱,正经递到他们手里是孝行,把这钱扔到地上,踩上几脚,吐上几口唾沫,同样是给钱,你觉得这是孝行吗?

所以,怎样尽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站在你父母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生理需求、心里需求,正如你还在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你的一样。这就是尽孝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呢?叫顺。

所以,孝是人生观的一种,顺是一种方法论。中国人强调孝,但不强调孝顺。所谓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心就是孝,有心有迹就是孝顺。如果你有能力,不妨孝顺,没能力,有孝心也足够了。

题主问题的第二个不严谨的地方,就是题主认为西方人不强调孝。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西方文明两大支柱之一的耶稣经,旧约摩西十诫里明确写了人应当孝敬父母。希腊神话里面,有一个 “杀父娶母” 的故事,好多人误以为这就是不需要孝顺的明证。其实,俄狄浦斯杀父之前不知道那就是他的父母,而知道以后心里充满了悔恨之情,如果没有孝心,这个悔恨之情是不能生发出来的。

以上。

知乎用户 黄亚魁 发表

看完这么多回答,挺可悲的。

国学和文化,被扭曲成什么了。。。

“孝” 随着年龄长大,层次不同。

第一层 ,人涉世未深,要孝敬长辈,对长辈顺从,因为人生下来善恶未分,需要引导,使其明白基本礼仪和规范,并从善。

也就没带过孩子的,会觉得孩子只需要善意引导就能走向正道。 小时候没有长尊之分,只会越带越离谱。

第二层,养老送终,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现在的父母人在中年没到时候,喜欢吹牛逼,说自己有钱,不需要子女养老,子女也觉得自己没钱养老,父母可以靠社保。

可真正到了油尽灯枯那一刻,每个老人最希望的,就是子女在身边。 子女在身边,不仅老人能安心离世,终生意志也会传承。

第三层,子女心智成熟,将孝之意完善。

子女走向成熟后,顺父母之 “志” 而非父母之意,不是父母说什么你做什么就叫孝顺。那是对小孩子的要求。

是不管你做什么,让父母觉得自豪,骄傲,放心。

这个才叫顺父母之 “志”。

另要让子女继承孝之意,带领子女上孝长辈,远孝先祖。

这才是华夏文明的继承。

我们这一代人,确实有很多人被 “孝顺” 道德绑架,那本来就不是当初以 “孝” 为百善为首的真正含义。是无数无能父母,所做的无奈之举。

知乎用户 Sinaean Dean 发表

孔子说小受大走。

个人认为西方以爱为本的人间关系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爱无法解释,无法衡量和存储。

反倒是我国以恩为本的人间关系才是浅显易懂的。

是不是以恩来衡量父母就一定导致封建社会意义上的孝顺呢?不必然。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养育儿女更容易了,生恩养恩变小了,所以不必回报那么大的孝顺。


你的问题里恰恰说明了以爱为本来处理人际关系是有问题的。因为爱无法衡量,量化和存储。导致得出子女不用孝敬父母的结论。假设你有一个很丑但对你很好的母亲,超级丑以至于你看见她就恶心,极限法比如说长的和丧尸一样。那你长大了是不是就可以远走高飞永远不见她了?很明显是错的,太没良心了吧。


以恩来衡量的话,就简单多了。他们有多大恩于你,你就反馈多大就行了。而且恩不排斥爱,可以包容,可以把爱理解成一种情绪价值上的施恩。

所以你决策的依据就是,他们为你提供过多少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如果你父母限于能力,对你提供的物质帮助很少,但精神上很爱你呢?也有办法解决,因为恩是相互的,你也可以施恩于父母,如果人与人平等的话,显然你可以施恩于父母的。可以出于爱,也可以出于不甘,也可以出于怀旧,也可以出于树立人设的需求,总之,这是你可以决定的,主动权在你。

知乎用户 野木曦宸 发表

“我在美国,我没有赡养父母义务,不行你们可以去告我”,一句数年来亲耳听到最雷人的一句话,当时雷得我接不上下句话了。这是我老婆的舅舅的女儿对她爸爸今后生计,不,应该说生死,一句绝到家的话。

我老婆第一次见到她舅舅是在她一岁那年,第二次见到她舅舅是在她 21 岁那年。这期间,她根本没有印象在遥远的美国还有一个叫舅舅的人存在,但 20 年后,突然这个人降落在了浦东机场,而且已经双目近乎失明,体重将近 110 公斤,走路困难,生活很难完全自理。他是美洲史的教授,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当然还有中文。但他现在一无所有了,他选择回国,回到他还在世的 20 年没见的母亲和妹妹身边。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是 2009 年他突发脑溢血住院之后。我老婆说在她和她妈妈最困难的时候,她舅舅当时了解她家当时的情况,但他没有选择伸出援手,那时他在美国一所大学教书。时隔 20 年,他回来求助的时候,家人没有任何怨言的接纳了他,从此他一切的生活都由国内的亲戚帮忙,而美国政府可以给他的,仅仅是那每个月 800 美元的残疾金。

   他的钱呢?不是大学老师嘛 ?不是精通 6 国语言嘛?怎么也不应该没有一点积蓄啊!美国不是一个人人向往的高福利社会吗?这是我当时的一连串疑问,那时我还没有来到纽约。 令我更加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有两个明校就读的女儿。

   重新整理一遍:他精通 6 国语言、曾是大学教授(正副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终身教授)、有两个美国名校教育出来的 “应该是” 非常优秀的女儿、他是美国国籍。

   但就是这两个 “优秀” 的女儿,同时放弃了给他最基本的帮助:替他找一家养老院。当然,故事并没这么简单。因为他在曾经任职的大学有一笔基金,基金要 65 岁才可以提取(他女儿一口认定,这笔钱不可以提前支取),也就是说他的账户上有一笔几万美元的 “未来” 财产(他女儿坚称不能提前变现),因此美国政府驳回他对 Madicaid(美国公共医疗补助制)的申请。也就是说,他除了可以通过保险报销一部分医疗费,其他租房(他曾将房产抵押贷款供两个女儿读最好的学校,后来贷款无力偿还被 foreclosure)、请人陪护之类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这样一来他的 800 美元残疾金就显得远远不够了。

   他现在躺在上海的医院里,几次病危都被抢救过来,医院发出的病危通知至少 7-8 次。现在他已经恢复的可以在别人搀扶下走路,医生说这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期间,他女儿回来一次,我见到了这辈子听到的最昂贵的给父母的礼物:两袋 MM 巧克力豆。她父亲是高血压,血糖也高,根本是不可能吃的。最后老人还是很高兴的吃了,因为她女儿从美国来看他,他很高兴,他当时笑得像个孩子。

   他把全部的精力和钱财都用来培养两个女儿,让他们一路过来都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省吃俭用吃了多年垃圾食品,以至于后来长期高血压和其他并发症致使双目近乎失明。为了给女儿最好,他债务累累,并失掉了房子。当时他女儿来沪看他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要照顾她爸爸,要接她爸爸回美国。可是在她回到美国以后,就开始 “忙” 起来,我搬来纽约后给她打了几十个电话,没有接过一次。

   美国东部时间 9 月 13 日晚 10:00 左右,我听到了那句 “我在美国,我没有赡养父母义务,不行你们可以去告我” 的振聋发聩的屁话,我崩溃了,我和当事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我当时听得手脚发凉。这句话竟然出自一个受过美国最高教育的年轻人之口,我们没有要求她给他爸拿多少钱出来, 只是要求她给她爸爸申请到 Madicaid, 然后享受美国的基本待遇。一个受过美国最好教育的中国人, 用这句话回绝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到现在,他还不知道他的女儿已经不要再尽任何义务了(从来也没尽过),医生说他血压还是很不稳定,不能受到精神刺激,否则可能再次诱发脑溢血。我们不会再去找他女儿,但我想知道美国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美国社会中的华人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知乎用户 稀缺大叔 发表

最近,我和朋友在讨厌一个话题,朋友希望到更好的平台去发展,而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制约了自己的进步,如果孩子离开了她,可能就会失去一些更好的教育方式,她左右为难。

后来,我们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我们为人父母,是不是一辈子都需要为儿女操心,我们可不可以更自由的选择想要的生活,非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我们可以看看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我所知道的,这个国家的老人们很少和子女住一起,更不会帮助子女们带小孩,也很少给子女买房买车。像中国这样刚怀孕就让婆婆来照顾,十分的少见,爸妈只是来庆祝探望孙子孙女,不会专门来伺候产妇。

这样看,就是,父母和儿女都自由了,养儿不是防老的。

我们中国人,是被道德,就是孝道束缚的,当有一天,人性的自私战胜了孝道,我们也就和美国人一样了,也就自由了。

知乎用户 Sacred​ 发表

你真是奇怪。又想父母养着你顺便啃老,还不想敬孝

知乎用户 浪涯 KTV​ 发表

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中国在对子女抚养义务上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一刀切,提倡法律的弹性和人性化,抚养子女除了经济能力,生活能力,还注重道德培养,生活上对父母也设最低社会保障限,注重感恩回馈,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成为传统。西方国家注重契约,把各种关系归结为一种经济行为,用钱来度量,关注自身享受,没有道德的束缚,虽然自由,实质为一匹脱缰的野马。所以前者比较人性,有温情,人与人关系比较紧密,虽然人际关系处理起来比较复杂。西方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简单,更接近于丛林法则。在我们国家孝顺父母没有强制而是一种共识。

知乎用户 dfbbb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忠诚服从就不好呢?忠诚服从就是落后,就是野蛮?难道像野兽一样的丛林社会就是这些人期望的社会?。。父母对孩子好,爱孩子,孩子孝顺父母,爱父母,一代传一代,父慈子孝,难道不好吗?一个人步入社会,遇到一个提携帮助自己的领导,难道不应该忠诚吗?一个人做领导难道要压榨勒索对自己忠心的下属,难道不应该讲义吗?

知乎用户 天天向上 发表

支持加快五桶台湾省,快回归归祖国,我想去买买湾湾的茶叶蛋。

知乎用户 兔肉火锅辣辣​ 发表

中国父母给你买房买车,西方父母买吗?

中国父母托人给你找工作,西方父母管吗?

中国父母凑钱给你结婚,西方父母管吗?

中国父母给你带孩子,西方父母管吗?

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不要只想权利不要义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人 (男的),真的是看多了底层的孝道和生活的无奈。诸多原因,尤其是经济的匮乏使得很多农村子女难以尽孝,没有谁可以抛下子女来一心伺候老人,也只能是白天打工,晚上给予照顾或者子女多的轮流照顾。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穷人无孝子。而且也不要觉得上一代人有多么孝顺父母,农村里病床前无人过问的比比皆是,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知道,这些消息都是街头巷尾的谈资。90 后,00 后所谓的 “娇子” 未必比他们差。作为一个 90 后,本人对后代没有什么期望,甚至很大程度上并不打算生儿育女。无他,前半生太辛苦,后半生就打住吧;而且这跟个人性格有关系,我也没有什么兴趣培养什么优秀的后代,因为我并不优秀。可能 90 后真的是最后一代尽孝的人了吧。。。。

知乎用户 蛋炒饭里面的青豆 发表

违背的是兽性,是动物天性。

知乎用户 又双叒叕 发表

子孝的前提是母慈,不加前提的孝就是道德绑架。

那些能给后代足够的生存资源的人从来不会多说孝和伦理,因为他们的后代认知正常,是非分明,从内心会对父母有感恩。但是把孝挂嘴边的人大多都是想把后代当免费劳动力供他剥削的

如果父母真的给了子女足够的爱,绝对不会天天把所谓的孝和伦理挂在嘴边。一个人在小时候就像是一张白纸,具体怎么写怎么画,90% 的权利在父母,10% 在外界环境。然而那些把孝挂在嘴边的父母想的是什么呢?把在这张纸上写东西的权利牢牢抓住,甚至去诋毁另外自己那 10%。目的就是可以把子女当做免费的劳动力。大部分通过另外 10% 认识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已经被榨干了,也就没办法去改变现状了。而且被父母榨干的人又有什么能力去和别人竞争呢?只能欺负自己的下一代罢了。有些人比较聪明,认识到这个问题比较早,开始反抗这种压迫,又被冠上 “不孝” 的骂名。统治者不费吹灰之力,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那 10% 被无限放大,所以开始质疑。但是父母掌握着经济来源,为了保住经济来源,只能去委曲求全,每天做着父母所说的 “为了你好” 但是违心的事情,久而久之也就抑郁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真的是吐了,知乎到底是个什么垃圾聚集地啊?什么牛鬼蛇神都有,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孝顺父母的话题下把孝顺强行和顺捆绑在一起,通过顺来否定孝,最后得出结论:父母养自己是应该的,自己则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赡养父母。

什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啊?古代的孝顺和现在的孝顺是一样的吗?说孝顺就一定是古代那种愚孝是吧?那你说坐车的时候怎么不坐马车啊?说上网的时候怎么不上渔网啊?

还有一些人,说什么西方父母养孩子是单纯喜欢孩子,中国的父母养孩子就是在投资,在养孩子防老,是一种恶心的行为。恶心的是你自己好吧?先把父母一生的积蓄掏空,然后说他们养你是为了老了有钱用,人家西方的人可没有让父母给他们买房买车,没让父母掏钱补贴他们,你要是也这样,那中国大部分父母其实也不需要你们来给他们养老,一边掏空他们的钱,一边说什么他们是为了钱,恶不恶心啊你们?

知乎用户 米兰之心​ 发表

谁说西方人不孝顺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几百年来最大的谎言了吧。

只能说,西方人愚孝的比较少。但西方很多家庭的父母子女的感情也是很深刻很强烈的。

知乎用户 明川 发表

中国大部分的孩子在成长中都是比较缺爱的,以至于我们都更渴望被爱到,更渴望被认可,尤其是父母的认可,希望能让父母长脸,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骄傲

而这不正是我们内心孝顺吗

所以不存在应该孝顺,孝顺其实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他不仅仅是针对父母,而是针对那些养育我们,爱我们的人

我们可以把孝顺理解为爱的一种表达方式,那既然是爱,那就是没有办法去比较的,不是谁爱得多,谁爱的少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把你的爱表达出去,有没有爱到的问题,我们在关系里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的爱没有达到目的地,没有爱到。

题主说我们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爱到,但是我们是有去爱的,而不是说不想去爱,不想去孝顺,所以这不是反人性,爱的少和爱得多,他们不是对立面,他们只是一个爱的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

当你觉得自己没有父母爱自己深的时候需要想的是如何能够更好的爱到父母,这才是应该想的事。而不是去给自己没有爱到找理由和借口,因为不爱不孝才是违背人性的,你是做不到的。

明川

7 次咨询

5.0

814 次赞同

去咨询

最后分享一个之前学习意象对话的时候一个老师的话

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感恩,而中国的所有子女都希望父母道歉

而这个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知乎用户 范巴斯滕 发表

中国人不是孝不孝顺的问题,是人格不能独立,生活的主次分不清楚,你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前提下再去孝顺才是正常的啊,中国很多妈宝男 妈宝女也是这个原因。

知乎用户 Szckao 发表

一个概念仔细研究那是博大精深的,把它简化成一成不变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孝道跟人性中的父母子女等真挚的感情是对应的,复杂的很

可惜大多数人对深入思考这种看似无用的东西毫无兴趣,更倾向于武断暴力的结论

但是至少有一点,孝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由外及内,道德也一样

知乎用户 吴山野士 发表

孝是人类是优良的品德。西方人还是牲畜,还没有进化成人,所以不懂孝。别老拿牲畜来说事。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仁爱。犹阴乁阳丿相爱者是人字之范式。人与牲畜的差别在于人更有仁爱。而孝是仁爱的学习。

犹上行而下效善事父母者是孝字之范式。孝便是承继感恩父母之爱而报偿之。感恩是人性良善的种子。一个感恩的人一定是善良之人。

所以孝造就了中国人善良之心。我们在孝父母的同时也在给我们的孩子做榜样。别忘了我们自己也会老。我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所以我们尽自己能力给予自己的父母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善事父母,不是什么都听从父母。第一不孝便是无原则听从父母而陷亲于不义。第二不孝便是经济不独立,肯老。第三不孝是不结婚生子。这是最大的不孝。因为没有效法父母,而使仁爱的承传不再。

当然不是每个父母都值得效法的。有的人成为父母只是一个意外。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不担负责任。一事无成到老却要子女孝顺,象做贼一样。所以孔子说这种人老而不死是为贼。

知乎用户 刘可​ 发表

孝是孝,顺是顺。孝不难,顺难。

正常情况下被父母养育的孩子都会孝敬父母。

但顺就难说。

孝是善养父母,是感恩回报,我们应该做懂得感恩的人,有颗知道感恩的心。滴水之恩,不说涌泉相报,但是只要有能力还是要尽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顺就要看情况。比如孔子提倡 “小受大走”,比如孔子认为应该 “父失之,子得之”,都没提倡顺,如果是毫无道理的过分的要求,是恶意束缚捆绑控制,没必要顺。

知乎用户 代香格 发表

去问问自己爱不爱父母,不要去管什么方向流行什么观念,更不要胡乱猜测出个 “人性” 然后当做原谅自己的依据。

当然我不是要强求你做什么你不想做的事。

说到底,孝顺父母是极端个人的事,别人无从置喙。

现在讲的孝道其实已经不是古代的孝道了,所以现在的人才会有那么多人来质疑它。

没错,被质疑的 “传统文化” 基本上都已经不是传统文化了,而是被有意无意曲解的东西。

我们已经不了解传统了。

比如孝。

在古代,孝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它跟 “慈” 是成对出现的,古代的伦理观念不光要求子女要孝顺亲长,同时也要求父母要养育子女,所谓 “母慈子孝” 就是这个意思。

养育,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养,育。

给孩子温饱叫养,让孩子品行端正德操崇高,叫育。

古人把这两件事细化给父母分别承担,严父慈母

严不是严厉,不是斥责打骂忽视漠视蔑视(甚至是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严谨端方,严父的意思是父亲要负责孩子道德品质的教化;

慈母大家都没理解错,但不够深,慈母的职责不仅仅是给孩子温饱,还要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宽容忍耐善良博爱的熏陶。

那些整天抱怨孩子不孝顺的父母,甚至跟孩子因为有没有来看望而打官司的父母,可曾扪心自问:我的孩子畜生不如,是不是我没把他教育好?

父母和子女的职责是相对的,所以我一开始就要你问问自己爱不爱你的父母(也就是问你:你的父母是否值得你爱),不要去管其他。

如果你的父母还算大致上称职,而你却看不清自己的内心,反而向东方西方去求指点、求理论依据,然后才来根据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决定是否要给父母奉上一点爱,你可就太糊涂了。

知乎用户 Astat 发表

像外国家庭关系好的家庭里家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中国那种感觉是自己变成了父母的附属品,反正我费了好大劲才让我妈知道她对我没有丝毫控制权…

知乎用户 丁末​ 发表

觅忠臣于孝子之门

说到底还是封建伦理

知乎用户 弓长张 发表

不要孝顺,要孝敬。奉养父母,敬爱父母

知乎用户 一撇一捺 发表

吃水不忘挖井人,养儿方知父母恩啊,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为什么对子女好是自然,对父母就不自然呢?

知乎用户 在水一方​ 发表

知乎用户 曾润瀚​ 发表

首先回答一下题主说的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这个,是不客观的,因为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新约圣经最重要的两条诫命就是:爱人如己和孝顺父母使你得福,在地上的日子得以长久。

并且孝顺父母是第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也就是说,你只要孝顺父母,就一定会得福,在地上的日子得以长久。这是上帝告诉我们的。

再者,我接触过很多外教,凡是有信仰的,都对父母很孝顺,有的本来在中国工作,为了照顾父母还回国了。

大凡问题,照见本心即有答案,所谓致良知。题主,你自己觉得呢?这还需要问吗?

知乎用户 Midquarry 发表

标题 “孝顺是违背人性的”、“违背人性的事是否还要去做” 给我看呆了

果然不是所有人都有爸爸妈妈

and 谁说西方没有孝顺的观念?

人家只是社会福利比较健全,压根不需要你天天陪在身边罢了

知乎用户 陈玄章 发表

父母对子女好,恰好不是人性的体现,恰好是动物性的体现(这里讲的是题主说的 “很自然”)。而子女孝顺父母则恰好不是违背人性而是人性的体现(题主说 “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注意我没有说不孝顺父母就没有人性。

人性的体现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虽然人性本身是抽象的。西方人之人性具体体现与东方人之人性具体体现是不同的。人性的具体体现根源于传统与认同,而非天生。传统与认同不同,那么人性之具体体现就不同。

人性区别于动物性在于人具有信与不信之能力。所以无论选择相信孝顺父母还是不相信孝顺父母都是人性之体现。在信与不信之能力上,东西方之人性则是一样的。

再回到父母对子女好是符合动物性还是人性的问题:父母具有动物性,自然倾向于对子女好;但是父母也具有人性,其完全可以选择不信服于 “对子女好” 的观念,然而其却没有选择相信这种观念,而选择信奉 “父母对子女就应该好” 这种观念,这其实也体现了其人性之所在。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无论孝不孝顺都是汝之人性之体现。关键在于汝是否看到了自己所信与所不信之根源。

知乎用户 吧啦 Q 先生 发表

” 孝 “血缘关系的本来。

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儒家文化将这种本该如此的东西和道德联系在一起了。将本该如此的关系弄得功利化。强调孝无非就是强调你欠父母的,你应该还,不还就不道德。父母成了子女天然的债权人,然后呢,又再谈什么父爱、母爱的伟大。有没有 PUA 的味道。对,就是这么矛盾这么分裂。

“孝” 当成一种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奉行务实主义和向现实妥协的的一个结果,将道德的标准订的的很低很低。这就好像大学考试一样,80 分本来应该是合格线,后来人们觉得 80 分太难,好了搞个 60 分的及格线,结果还有一部分人还是及格不了。再后来老师干脆吧试卷改简单一点,一再妥协,到最后有一部分人考 60 分竟然还是老师努力的结果。

更可怕的是儒家还将 “孝” 和 “忠” 联系在一起,历朝历代将这种联系不断强化,这对于维护家天下的当然是重要的。细思极恐,将 PUA 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西方没有这种文化,西方人就不用赡养自己的父母?搞不懂。。。。

知乎用户 孤星魂淡​ 发表

题主说的,孝顺父母是违背人性?

你这是哪门子人性?

兽性都不如好不?

按照群居性动物的习性,虽然各家庭成员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但是家长的权威,在动物之中还有其实用性,目的还是为了种群的基因延续。

所以,孝顺的内核,就是忠诚,贡献等等品质。

至于你所说的,西方没有孝顺这个概念?

你说的是人还是牲口?

知乎用户 Uit 发表

你可以不孝啊,反正倒霉的是你父母,,孝不孝顺都是自己自愿的,没人强迫你,孝道孝道,自然法则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想孝敬父母,首先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有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圣经十诫

第五戒: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汉谟拉比法典

192. If a son of a paramour or a prostitute say to his adoptive father or mother: “You are not my father,or my mother.” His tongue shall be cut off.

192.如果情妇或者妓女所生子对他养父或者养母说:“你(们)不是我的父亲,或者我的母亲。” 将被割掉舌头。

193. If the son of a paramour or a prostitute desire his father’s house,and desert his adoptive father and adoptive mother,and goes to his father’s house,then shall his eye be put out.

193.如果情妇或者妓女所生子希望回到生父的家庭并抛弃了养父母,将被挖出眼睛。

195. If a son strike his father,his hands shall be hewn off.

195.打自己父亲的人要被砍断双手。

知乎用户 艾斯奥特曼 发表

我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不应该报答我的父母吗?

知乎用户 someone 发表

如果你的父母爱你,请你也爱他们。

如果你的父母不爱你,请不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父母。

无关政治,也无关东西方。

知乎用户 M24 发表

我也想恰烂钱!!!!!!!!!!!!!!!!!!!!!!!!!!!!!现在钱不好挣我也要!!!!!!!!!!!!!!!!!!!!!!!!!!!!!!!!!

知乎用户 祭酒 发表

首先,父母辛苦把你养大,应该给予回报。

其次我很好奇,为什么总拿西方的价值观来要求自己?

知乎用户 叶飞 发表

狗屁逻辑,芒格的演讲你去看看,他在大学演讲,后面坐了很多父母,他就讲父母养孩子很不容易,在他们孩子毕业的时候有理由更加骄傲。他演讲里就夸了一下孔子,夸了一下中国的孝道文化。

西方也是有父母亲情的。特别是意大利等等国家也是很重视家庭的。

而且,我国法律规定,儿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个是法律义务

知乎用户 无素质的网民 发表

中国人极端强调孝道,是从元代开始,为了统治汉民。

孝以亲慈为善,孝以亲恶为恶。

知乎用户 故乡的雨 发表

这种问题,还需要长篇分析吗?

分析了又如何?

直击本心就好。你认为应该孝顺父母,就去做,认为不应该,就不去做。

本来就是自然感情的流露。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Me7Az 发表

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同时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就不顺。

从群经之首《易经》来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顺则有不顺。孔子是非常精通《易经》的,所以当他的弟子曾参问他顺从父母就是孝顺吗?他会和吃惊连说了两个是何言与!至于什么时候该顺,什么时候又不该顺,则可以借助孔子孟子的观点。

因此用孝顺是不是准确有待商榷。是否用孝敬会更好点。

知乎用户 许松山 发表

知乎嘛,先问是不是,再说其他事。

《圣经 • 十诫》第五诫就是孝敬父母~tui

知乎用户 我们都是这样​ 发表

孝顺是奴隶时代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奴隶与主人的关系,是一种践踏人格的不平等东西,不要自以为是的去理解什么是孝顺,去上网翻书查一查孝顺的真正含义,都写得很清楚

知乎用户 费尔托斯特 发表

中国文化的本源里只有 “孝道”,没有 “孝顺”。

所谓 “道”,基本特点是变易、简易、不易。也就是说道有着无尽的变化,它基本的特质又很简单朴实,同时又有着不变的底层规律。“持经达变” 就是由此引申的为人处世方法。

之所以用 “孝道”,就在于践行“孝” 也和践行 “道” 类似,朴实无华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形式,也应该有充分的包容性。没有包容就无法称之为 “道”。所以“孝顺” 这种说法本质上属于离经叛道,因为它把 “道” 包容性彻底破坏了,搞成了一种做样子的道德形式。而且世事就像太极图一样,往往是黑白交错的,不可能刻板地按照狭隘固定的方式去完成的。非要改成一个 “顺” 字,最后又强行解释 “孝而不顺” 也是孝顺,那在实践中就很难经得起考验。

打个比方,如果父母让你做一件违法乱纪的事,你做不做?你做了,就无异于为了 “孝顺” 的形象而陷父母于不义之地——我是因为听父母话才违法的!潜台词就是责任在父母——这还能叫孝么?但在方式上你又不能直接和父母顶牛,这样可能会伤他们的心,甚至把他们气倒,客观上也可能造成 “不孝” 的后果。这就是上面说的现实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要在各方面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

“华风之弊, 八字尽之, 始于作伪, 终于无耻”。中国的事,只要不合理精华也会变为糟粕。就算学习外国,如果搞得不合理一样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与其纠结外国如何如何,不如自己正本清源,不要让不合理的做法成为否定中国文化的反例。

知乎用户 履霜 发表

不应该,孝顺是一种绑架,是文化糟粕。

经济学对孝的解释:

从个人层面讲,孝顺是代际经济剥削的意识形态;从社会层面讲,是公共社会保障服务的缺失。子女养老可以为皇帝减轻巨大的公共服务负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会提倡孝道。

我们都应该知道,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父母爱你,你便爱他,父母不爱你,你便可以不爱他。

知乎用户 Forsolitude​ 发表

应该孝顺。

西方很多理论,都假设个体是理想的,人们既有足够理智又有普遍美德。但这不是事实。

人是社会动物,但同时人却又不够理想,有情绪,并且不够聪明,时常短视。很多礼节性的东西、道德约束、法律约束,就是以不同形式来对个体进行规范。

对于老人,大部分人其实都很容易产生反感。因为人老了真的一点都不可爱,他们记忆不好思考缓慢,导致说话絮絮叨叨;他们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导致卫生情况不好,时常让你觉得恶心。如果没有约束,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抛弃他们,这可以让自己生活质量高很多。很显然,这是不文明的!

孝道,是必须的,是社会伦理道德重要的一环。不要用极端情况来解释孝道。我们主张孝道,并不是要无条件满足他们,甚至牺牲配偶。如何孝顺,孝顺到什么层面,可以讨论,也可以各有主张。但是不应该从根本层面否定孝顺在道德观中的必要性!

知乎用户 卡尔​ 发表

偶然想到一些想法,不喜勿喷!

孔子讲孝可能不只是对孩子的要求,而是对父母的要求。孝很重要,那么孝怎么实现呢?孩子从逻辑上是可以不孝顺父母的,但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爱来感化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与快乐,那么孩子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类,也会热爱自己的父母,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温暖的家庭。

以此扩大到朝政,帝王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从孝道上讲就是要博爱臣子与百姓,多为他们做贡献,这样臣民就会感恩戴德,社会就容易和谐,王朝容易稳定且长治久安!

所以孝道可以说是先对父母的要求,而不是对孩子的要求,毕竟要求孩子孝顺父母是要在父母值得孝顺并去爱的前提下,某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不温柔,就会让孩子很不快乐,这时你对孩子说要孝顺父母那就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权,孩子或许会这么想 “又不是我要你把我生出来,你把我生出来让我这么不开心,还要求我做这做那,我还不如自杀算了,这个世界又没什么好留恋的。” 所以孝文化只对孩子要求显然就是一篇胡话,它更可能是对父母及君王的要求。

知乎用户 起初 发表

国人是有 “父母为大为尊” 的传统,要求子女当孝且顺。

西方基督教影响下的文化是讲 “神为大为尊”,而神要求人“孝敬父母” 一一(“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埃及记 20:12 和合本)

差异是:听人的话,或听神(上帝)的话。

作为人,应当孝敬父母。说和睦的话,温柔的话,使人和平的话。但父母出了问题也是当指出来的。

知乎用户 尤瑟夫卡 发表

家庭之内有的应该是爱、支持和尊重。

孝是古代专制社会把奴役、控制和支配正当化的洗脑理论的一部分,是维系专制统治的需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的都是人身控制,这样的腐朽恶臭的东西,应当被唾弃。

知乎用户 古生物活化石​ 发表

中国人的孝顺已经被误解。

儒家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也就是伦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一个字是名词,第二个宇是动词。意思是父母做到父母亲该做的,子女才做到子女该做的。否则就是父不父,子不子。

这才是中国文化孝的要求

知乎用户 走在旅途中 发表

我觉得孝顺这个词如果是人生下来为了救赎自己,为自己的过错赎罪,父母生下你出来就是给你机会让你赎罪才能够在逻辑上说的过去。

因为一方面,把孩子生下来本来就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孩子可能本身就不想来这个世界遭罪,像面临各种社会问题,生活上的挫败只要有理性思维不可能说如何人想来受虐。

另一方面,孝顺讲的是父母养儿是恩,儿应该报答养育之恩。我觉得这个在逻辑起点就是错误的。

恩惠一说,本来就是说这个好处本来不属于我们,别人赠予我们,所以应该去报答赠予我们的人。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个养育和教育的好处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得到的,从 “生而不教父之过”,到现在任何国家对孩子生而不育为重罪就可以看到这个养育教育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就是义务,它不是说你应不应该做,而是你必须去做,竟然你必须去做那哪来的孩子收到了不应该得到的好处?

而且生不而教父之过,生下来父母啥都不管是过错,而养育教育是正确的。竟然是过错了,那做对是不是应该的?竟然是应该的哪来的恩惠一说?

最后回到孝顺这个说法。

除非我们存在一个另一种方式存在的形式,否则生下来就不是恩,而且生下来就是为了救赎自己的过错。因为父母给了你救赎的机会所以你应该报答他们,但是这个说法根本无法验证。。。。。。

知乎用户 你猜我知不知乎 发表

西方怎么没有孝顺的观念呢?你翻开圣经看看,耶和华是你的父,你得听你父的,让你干嘛你干嘛!你父不高兴了,说杀你就杀你,说罚你就罚你。道理都一样,只是人家没有孝顺这个名称罢了!

知乎用户 无形枷锁 发表

真正的孝顺: 天气这么冷,在老家的妈妈肯定也冷,给她买件衣服。

虚伪的孝顺: 今天是父亲节,我在 kTⅤ 为大家来一首巜父亲》。

儒家孝顺过于形式化,注重其华丽的方式。

看看二十四孝,什么用胸口捂冰抓鱼,为了救恶毒的后妈饿死妻小。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孝而孝。

孝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按教科书上来,就像你真正喜欢一个女孩,就是想对她好,而不是搞各种小心思套路她,欺骗她。

知乎用户 花花 发表

外国父母也不给你买房子啊,也不带孙子孙女啊。中国年轻人如果没父母支持,买得起房子车子吗?两口子没父母帮助能自己带孩子吗?国情不同。

当然你要是自己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任何支持,当我没说。

知乎用户 红猪飞​ 发表

孝敬。二字。在典籍里

孝顺。这是后来改之。

孝与敬。是尊重为前提。顺。只指什么都依着父母不管对与错付不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明明就是婆婆错因为孝顺非要说自己老婆错。这就是孝顺。

孝。与敬。

不是孝顺。

知乎用户 脱腻屎塔克 发表

他们没孝顺,但有爱,而爱不是盲目顺从和教条式的舆论环境

知乎用户 王品谕 发表

现代中国人对孝的理解都是偏狭的,比如大家觉得孝顺父母就是孝,那么外国人不孝顺父母吗?当然孝顺,这就是爱啊!你爱你的父母,你自然会孝顺父母。但是你如果只把孝理解成孝顺父母,那就是误解了孝。要知道,晋以前,以忠孝治天下,从晋以来,以孝治天下。一个可以治天下的东西不可能只有孝顺父母一个内涵。

孝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缩小,到了现代变成了孝顺父母,这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

你看原始部落,一个部落的人差不多都是首领的孩子,就是一家人,打猎在一起,吃饭在一起,打群架在一起,这个时候你说的孝,决不仅仅是孝顺父母,而是服从部落的利益,听酋长的话。

到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有句名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生产、生活、战争,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打仗,父亲披甲上马,大儿子在前面牵马,小儿子扛着刀跟在后面,母亲和姐妹们都在为战士准备饭菜;种地,父亲前面拖,儿子在后面扶着犁,小儿子在最后插秧,母亲抱着干粮和水跟着,这就是古代生产生活的常见场景。家不是我们今天的小家庭概念,家不但是生活场景,也是生产场景,更是是战争单位。这个时候的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还包含了在单位服从领导,在军队服从长官的意思,甚至有一种同生共死患难与共的意味在内。

所以孝文化,绝对不仅仅是孝顺父母,现代人看二十四孝里的故事,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你如果把这些故事代入到战场上,和自己的父亲兄弟一起参加必死的战斗,发起牺牲一切的冲锋,您并不会觉得这些故事有多难懂。

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我自己有我自己的小家庭 - 独立的生活场景,我有我自己的工作 - 独立的生产场景,我真有事情了,有公安、有法院、有党组织,真的打仗了有保护我们的解放军 - 独立的保障系统和战争系统。我并不需要父母,父母不要拖累我就好了,我要追求我自己的幸福。

所以现代,孝已经仅仅是对父母的尊重了。

如果你爱你的父母,你自然会孝顺他们,所以你与其问要不要孝顺父母,不如问问自己还爱不爱他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社会养老政策越烂的地方,文化上越讲孝顺。

知乎用户 xqd 发表

孝顺的本质是一种非平等地位下的服从。

任何一种非平等的地位都不存在 “应该” 一说,任何一种非平等地位都是建立在 “不得不” 的被迫之上的。

就像 “你应该听话” 这句话,其实对也不对。因为 “不听话就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听话” 确实是明智之选,但其实这种利益驱使下做出的选择,我觉得叫作 “不得不听话” 更为确切。

而在中国国情下孝顺父母确实才是明智之选,不要看西方那一套,西方是在高社会保障条件下的一种低付出低回报模式,大多数父母只管孩子成年之前的吃住,之后基本上就相互不管死活了,如果把这种模式直接移植到一个低社会保障国家,孩子年轻时和父母老了都会很难,少数西方精英阶层有条件其实同样也是高付出高回报的模式。总结一下就是,在中国我们都不得不孝顺父母

当然了,“孝”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你若是没有本事,完全依靠父母,那再怎么 “顺” 在大家眼里都还不够“孝”。反之你要是有本事,李世民请太上皇提前颐养天年也可以定义为“孝”,这可不是谁随便给定义的,是玄宗时期大家都觉得要给文武大圣皇帝增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的。

知乎用户 云湾湾 发表

1. 西方人并非没有孝顺观念。答主所谓的西方人,在传统上遵行的是基督教伦理,而圣经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经文:“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可见,孝敬顺从父母在西方人文化传统中也是被推崇的。

2. 如果答主认为自私自利是 “人性”,那么不仅孝顺是违背“人性” 的,人类一切美德都是违背 “人性” 的!那是不是都扔了算了?把罪性混淆成人性,不去努力克服而是以此为由心安理得,终会活得像个牲畜,自欺欺人。

3. 高赞回答中有人持这种观点:爱儿女的父母就配得儿女的孝顺,反之则不配(大意如此)。这是一种对等交换的思路,是符合 “人性” 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做到这样。但不论别人做好做歹,行事待人凭良心和原则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极限,才是人应该追求且可以达到的最好境界不是吗?

知乎用户 灰常不喜欢​ 发表

你孝顺应该是因为他们对你的付出

而不是因为你们的关系

你爱父母正如父母爱你那般

我爱国家正如国家爱我那般

知乎用户 COSMOS 发表

西方强调感恩,孝顺强调顺,是封建残余陈旧观念。

知乎用户 伊壁鸠鲁主义者 2​ 发表

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第十五章:谏诤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知乎用户 健康最重要​ 发表

没有什么孝不孝顺的,无论是谁,父母也一样,他们对你好,你就对他们好,他们对你不好,就对他们不好。

以德报德,以怨报怨,没什么好说的。

知乎用户 Feudal May 发表

不是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点,而是他们没有特别强调这点。

知乎用户 亚里士多勃 发表

第一孝和顺是两个字。现在主要讲孝,不怎么讲顺。

第二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孝带来的是上代对下一代的无私支持,比如出国留学,买房子,车子,极大的加强了后代的竞争力,黄皮在美国容易出头,这个功不可没。黄皮更多比例的上好大学,当人上人,并不是黄皮比白皮,黑皮聪明,而是两代人和一代人竞争。黄皮优势当然大。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比如美国的仇老现象比中国重的多,中国没有发生那种年轻人故意传播新冠给老年人的现象,也没有称为老年人病毒。

知乎用户 小豪​ 发表

养老金制度就是西方设立的,最早出现于 100 多年前的德国,说明西方虽然没有孝顺的观念,但是有赡养老人的观念。

知乎用户 知乎者也 发表

先搞清楚自己是哪国人

知乎用户 三木​ 发表

谁说的西方人就没有要对父母好的观念,咋的,他们不是人?是鬼?是神?

我觉得你应该定义一下你所说的 “孝顺” 是什么。

如果你指的孝顺是照顾体贴呵护同样爱着你的父母血亲,那么这个孝顺便是基本伦理道德,天下大同,不分国籍,只看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如果你指的孝顺是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的愚孝,那么这不过是统治阶级巩固权利的手段罢了,任何一个有着当代思维的人都应唾弃之,不分国籍。

知乎用户 李四 发表

我觉得知恩图报没毛病。

但是很多传统文化上的逼婚,彩礼,道德绑架,大可不必

知乎用户 牛逼轰轰 发表

看了很多大家的观点,多数认为孝顺有违人性,表示认同。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其实很大一部分是被这些所谓孝顺,忠诚,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束缚,是导致我们国家的发展被反超,被欧美等后代居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起这些,古代伦理,很多是上一辈制定,流传下来而发展的,不断的强调这些所谓的孝顺,忠诚,只是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加强忠君思想,家庭伦理,让每个人都受到这种伦理的约束,进而限制思想。

如果你反抗,比如不停父母之命,私定婚约等,那就是不孝顺,这样就阻止了人们选择自己的自由,不能自由选择,就不能自由发挥,不能追求所爱,那很多方面就会限制。

古代也有很多反抗包办婚姻的戏剧,小说等故事,这就深切反映了孝顺等这些落后思想观念对我们的影响至深,是违背人性的。

人性是追求自由的,是开放的。

知乎用户 冥灵 发表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你管西方人干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孝要尽到,但顺不一定顺,封建愚孝不可取,应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知乎用户 Jeff Wang 发表

当你能接受愚孝了,自然也就认同愚忠了

知乎用户 四死而活​ 发表

人,首先要做成自己想要的自己

如果这个 “想要的自己” 的理念里面,包括了孝顺,那么孝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自己都没搞清楚的,就不要老是想着责任,毕竟你对自己的责任都没搞清楚

核心永远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知乎用户 我思故我在 发表

西方人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沒有人該照顧誰一輩子。孩子養到成年,就該放手讓他自己飛,父母也自己安排晚年。既然沒有付出,就不奢望得到回報。

東方人就不這樣,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的(子女也是這麼認為),必須照顧他一輩子,所以,孩子唸大學買房結婚帶孫子一系列全都是他的事,也因此有指點江山的權力。既然父母那麼出錢出力,當然子女就應該回饋,這是天經地義,也就出現了孝順這個機制。

因此,子女享受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再來問該不該孝順,就是耍無賴。

知乎用户 安静 发表

我一直不理解,儒家的爱是分等级的爱,对不同的人要有等级观念的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爱也要分层这是何等的悲哀。

就像现在很多青年很迷茫,人与人的隔阂了阻断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希望大家从一件小事开始做起吧爱身边的陌生人

想创立一个青年互助会 帮助有梦想的人实现理想

知乎用户 佐罗 发表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对另一家推崇的「孝」和「圣」批判颇多。

崇尚「孝」就会有很多人去模仿,刻意而为之,做给其他人看。

膜拜「圣」人,就会有很多人装做圣贤,道貌岸然,实则衣冠禽兽。

所以根据我前拨的理解,老子想表达的是做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应该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那做子女对父母表现出来的孝也是「顺其自然」。不需要有什么刻意的、虚伪的、做作的表达。

其实,大部分中国人对亲情,反而是内敛的,不怎么挂在嘴上的。

并不像西方人习惯于把对父母或孩子的「love」挂在嘴上表达出来。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其实《礼记》里的「父慈子孝」说得没有错,先有父慈,后有子孝。

只是这种慈和孝,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而是发自内心,顺其自然的。

知乎用户 15112436​ 发表

谁告诉你西方没有孝敬观念的?基督教教义十诫自己读一下?

十诫的前四条讲到人与神的关系,第五条讲到人要孝敬父母。神不仅将对父母的孝敬作为人心里的一种天然之律,更明确地在十诫中提出这样的规定和命 令。由此可知,在神的心意中,孝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耶稣以上帝儿子之尊贵地位而降世成为人,前 30 年在家并孝敬父母服事他们,为我们树立了美好的榜样。 耶稣在十字架上时将自己的母亲托付给了最喜爱的门徒约翰 (参约 19:26-27)。保罗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使我们可以得福长寿,并且这是一条带应 许的诫命。因此,我们应对父母和一切尊长表示尊敬,顺从他们合理的教诲、训诫和管理。

还有,真的很讨厌这种崇洋媚外的白眼狼,好像什么都是西方对,最后打脸也是打的生疼,不喜欢中国麻烦出国,OK?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应该。如果父母爱孩子,孩子自然会爱父母。

谈论孝顺的时候,有人常说父母于我们有生恩、养恩、所以我们要感恩、要孝顺。

芥川龙之介在自杀前写下《河童》,在河童国,产妇临产时,父亲会像打电话一样,嘴巴对着母亲的生殖器大声问道:“你到底想不想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仔细想好后,再回答我。” 要是胎儿愿意,就继续接生;要是胎儿不愿意,前来帮忙的助产妇就立即为产妇打一针,随之,“原本异常鼓胀的肚子,像泄了气的氢气球一样扁瘪下去了。” 刘慈欣的《人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胎儿在了解人生的艰难后,选择了不再出生。

然而,异界与科幻只是一个美好的空想,从梦境中醒来,我们不是轻飘飘地在梦幻中遨游,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

以前看过一个知乎问题,“我们真的欠父母一条命吗?”

以我们的科技和生理水平,我们尚无法征求胎儿的意愿,既然无自愿可言,那么生恩就是一个伪概念:父母有什么权利把我们生到这世界上来,这样做基于自然的哪些永恒法则?我生而有知,也意识到这个世界:父母有什么权利未经我的允许就把我生成一个有意识的人呢?既然我有意识,因此也就有痛苦,但是我不想痛苦——因为我凭什么要同意接受这痛苦呢?

我曾看过一篇英语文献,讲述中国的孝道,作者将孝顺称为 Filial piety,这个词所蕴含的庄严崇高的宗教感着实引人深思。三纲五常向我们宣告,存在着某种总的和谐,于是人的意识便从这一宣告中生造出了孝道、生恩等若干宗教。

至于养恩,在购买宠物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能力抚养,就不要买它,一旦买下它,就要为它的生命负责。那为什么主语转变为父母,就有人不能明白这一点呢?生育是人的权利,抚养是人的义务,本不存在恩情之说,更不应推导出 “孝顺”。

更何况,你孝顺你的朋友吗?你孝顺你的同事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仔细想想,我们在怎样的关系中才需要感恩,才需要孝顺?“你爱我,我爱你” 才是平等的关系,如果父母爱孩子,孩子自然会回报以爱。

就历史规律而言,在昔日的乡土中国,我们不得不听从长者的经验教训,才能学习如何生存;在现代的文明社会,文明与科技飞速发展,长辈开始向更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学习。过去的两千年中,“顺”即 “孝”,“不顺” 即“不孝”,一言以蔽之,**孝顺只是父母操控你人生的借口。**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解放,小农经济与乡贤秩序瓦解,社会结构趋向原子化,父母的威权正在面临消解,子女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共生关系逐步消失。我们慢慢地意识到,父母说的不一定对,父母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父母的梦想不一定要由我们来完成。从知乎上的种种 “如何评价父母修改高考志愿” 等热点问题、网络上 “妈宝男”“伏弟魔”“爹味” 等盛行词汇,我们可以管窥一斑。

步入现代社会,我们应当提倡与父母的爱,而不是孝顺。爱不是将对方捧上神坛顶礼膜拜,爱的本质是激发出一个人的生命力。爱是平等的;爱是理解彼此的灵魂,尊重彼此的理念;爱是给予,而不硬塞;爱是从心灵深处满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爱是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势利、庸俗,是个二流货色,但依然爱你。**爱是永不止息。

我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孝顺我的父母。我只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灵魂,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去爱他们。

用孝顺形容我对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就是在玷污我们之间的感情。

我是

@momo 是只球

,自由派兼人文主义者,愿你有光明的前途。

知乎用户 等待 发表

谁告诉你西方没有孝顺一说?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不一样,中国人喜欢群居,认为家人就应该报团生活。而西方人则认为适者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可适当的分开生活。其实现在的中国人和西方有什么区别?儿女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有些人几年才会回家一次。在城市买房买车,父母留在老家。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种善良,哪个地方都有,而善良是一种选择而已

知乎用户 TaiShan 发表

【孝】是【孝】

【顺】是【顺】

【孝顺】是【孝顺】

[纪录片《中式学校》第二集片段,要不要听父母的话?255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3895985429053440)

可能在中国人看来【Filial piety】=【对父母的孝】

【filial】adj. 子女的

【piety】n. 虔诚

可能在西方人看来【Honor】=【对父母的孝】

n. 荣誉; 荣幸; 尊敬; 名誉

v. 尊敬; 尊重; 接受; 给与… 的光荣

“西方人” 有没有对父母进行【孝】的行为呢?

我认为是有的。

但 “西方人” 是否认为【孝 = 孝顺】呢?

我觉得似乎不是太确定的。

知乎用户 暂无 发表

对子女好是很自然的,但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一直提倡 “孝”)

正如同我们很难做到不打人,不骂人,所以我们提倡礼貌待人。

那么只要是提倡的是否都是违背人性的?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做的!

身为父母不求回报,但是这不是不知感恩的理由!应尽的义务?应尽的义务就是 9 年义务教育,吃饱穿暖然后平安长到 18 岁。只要父母能做到这一点,身为子女你就要做到这点 “孝” 也就是父母老了能让他们吃饱穿暖。除了父母应尽的义务,其他的都是恩情(你说是投资那也行,投资你就不回报吗?不想回报就别接受投资!)名牌衣物,名牌手机,维护你们的自尊心,各种补习班,家教,高中,大学,这都是让你们将来的人生过的更好,给你买车买房,让你可以轻松一些。然后你们在根据这些恩情(投资)来决定是孝敬父母,还是孝顺父母(回报)。

至于父母没经过你的同意就生了你,让你来这个世界受苦受难?你就别结婚,也别生孩子了。提前给自己的父母说让他们自己早作养老打算。

40 岁之前父母也不需要我们尽孝,所以 40 岁以前的回答不必考虑

10 岁时,20 岁时,30 岁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观念一直都在变化

知乎用户 飘风震海 发表

对子女好是很自然的,但是对父母好达不到对子女好的程度?这只是你非常个人的观点吧?完了就得出一个反人性的结论?

你这就好比说,我喜欢吃甜食,但是我对吃辣椒的喜爱达不到对甜食的喜爱程度,所以吃辣椒就是反人性的。

谁给你的勇气代表全人类啊?

知乎用户 sguit 发表

先问是不是

以下是《圣经》原文节选

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诫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诫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诫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诫 不可杀人。

第七诫 不可奸淫。

第八诫 不可偷盗。

第九诫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诫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这些就是摩西十诫,第五诫清清楚楚地写出了孝顺父母,所以并不是完全没有孝顺的观念

此题可以终结了

知乎用户 國仕漢蓦 发表

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则没有孝顺的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赡养老人本来是家庭的亲情偿还,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可偏有人非在此间硬插一杠子,似乎抚育与赡养没有他们的参与和介入,那人将不人、家将不家了。

人之成长是” 融情 “,必然通过赡养来偿还,这就是因果,代代相传即为循环。儒家将孝掺进来,说没有我你们都老无所依了。西方人又通过法律介入进来,说你的养是我规定的,你的赡也是我保障的,你不必感谢任何相对人,只须赚钱购买服务就是了,于是,人与人间的亲情关系变得冷冰冰。

其实,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需要时时警醒的是欠谁的,父母、亲人、家族、社会、民族、国家等等,有欠不得还吗?这不算大义与高德,不过是遵守契约精神罢了,由此,人类才能繁衍不息、温文尔雅。

有人会批评你那是给人压力,让后代活在负担与累赘里,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好吧!西方化与工业化的结果是:低欲望与人口衰减的社会。

背负从来都不会羁绊人的远行,两手与双肩空空才会死在半路上,追求超自由地解放的后果是什么?使得人之极度自私自利,最终能毒到杀亲灭爱,再到把自己的肉身抹煞于世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小亲子关系好的长大以后也自然也会好,从小受到精神虐待的长大自然也会疏离,这是人之常情。你去咬一条狗,它也会咬回你,对不对?

所谓 ‘孝顺’ 本来就是个骗局,这个词语应该从字典里删除。说白了,就是用出生去绑架一个人。幸福的人永远幸福下去,不幸福的人长大之后继续接受绑架,还去回馈虐待过自己的人,哈哈哈真好笑。

愚孝不仅不应该,还值得鄙视,因为他们伤害自己的同时会连累身边的人,坑害下一代拖累社会发展。人对社会是有责任的,你虐待自己是你的事,但你因此一定会影响你的工作和身边的人,这就是你不对了,同样的精力和金钱你凭什么不用在改造社会上。进化论了解一下,既然自己不开心,就不要浪费时间在过去,想想未来 200 年,说不定火星人马上入侵了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每个人对孝顺的理解不同,而我所认同的孝顺这个词的含义为,(来自搜狗百科)

重点词汇:奉养,顺从

奉养,其近义词是赡养。赡养搜狗百科解释为经济上为父母提供财物。没有包含陪伴,关爱等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帮助。

从法律角度来看有规定成年子女要赡养父母。相对应的也有父母抚养子女。

人情伦理来看,抚养和赡养都是人之常情。当然法律的规定就是从现实中得来的。

重点来看顺从。顺从就是父母说什么你就听什么,照做。你问问你自己,这对吗?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意识。再扪心自问,我们真的都什么都听了吗?不可能吧,那岂不是人人都不孝?

孝顺一词是官方给的解释,那么明明不对,为什么还要这样解释,还这样倡导?请看下图,仍是搜狗百科给的答案

如果从奉养和顺从这两个方面来解释,太过偏颇。

对待父母,

物质上的赡养那也得看自己的能力了,自己都养不活,法律上都不会强人所难。

精神心理上的看个人能力和境遇。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治愈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何必勉强其去做力不能及的事。

顺从?无伤大雅的就让父母高兴高兴。涉及自己内心的,人生的,还是听自己的吧。

知乎用户 不告诉你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也不代表不应该孝顺,中国人强调孝顺也不表示应该孝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孝可以,顺就拉倒吧

知乎用户 葉落散寒驚 发表

对于很多答主以及提问者,都想问:当爹 / 妈没?断奶没?

如果都没有,虚空输出啥呢?

知乎所有关于父母的回答,都可以汇总为为:“小时候父母竟然粗心到忘了我的生日,我悲痛欲绝,从此精神分裂。父母还成天骂我公主病。我至今没考上好大学,没找个好对象,没一年赚一千万,都怨我的父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父母的文化? (黑人问号)

就连远古部落时期,都有年轻人奉养老人,老人不用出去打猎的行为了。

欧美大片里,主角都中年了,见到父母还和孩子一样拥抱亲脸颊。

就连许多动物都有反哺的习惯。

能不能别什么锅都甩给传统文化。

知乎用户 冰晰 发表

你太能了,这需要对比吗,重点不是抠字眼,而是无论哪国人都应该对父母的爱。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10odu 发表

孝是应该的,但是顺不顺我觉得需要看情况。毕竟人生是自己的,什么时候结婚,在哪个城市生活,生不生孩子,这些问题一定要跟孝道挂在一起总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d0G9n 发表

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老师,四十五岁上下,儿子正在读高中,平日里喜欢读诗烹饪去郊游,在家里一直是被丈夫和儿子宠爱的小公主。

昨天晚上突闻父亲去世,挂了电话一下子就哭起来了,在办公室加班的我们都抱着一起哭。世事无常,人生难料。擦干眼泪,迅速向领导请假,向我移交手头的工作,连夜开车回家奔丧。

在这之后,我的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真的是压力太大了。听说老师丈夫的亲侄子目前正在 ICU,丈夫在那边陪伴,也不在她身边,此时此刻她只能坚强安排好工作,安排好还在念书的儿子,独自回家,悲伤都来不及,而老师的母亲已经卧病在床多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从小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一个接一个的走进了婚姻,份子钱搭出去了好几笔,等他们生孩子了做孩子满月酒了还要继续搭出去不少;身边从小陪伴我们长大的邻居爷爷奶奶一个接一个的去世,每次过年回家母亲都会说周边的谁谁谁又去世了,不甚唏嘘;而曾经的叔叔阿姨也已经慢慢老去,成为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开始患病疼痛力气变小,逐渐被工厂抛弃下岗在家。而我们,终于成了家里的话事人,家里的事情父母开始征询我们意见,伴随而来的则是家庭的责任也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我想这样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陌生的,毕竟一直生活在学校里,身份一直是学生,父母一直是保护伞,突然告诉我我现在是父母的支撑了,太陌生了这感觉。可却不能不去接受。

跳出家庭成分,如果我们去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或许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或许我们不需要去赚很多钱,或许我们可以一直在路上。

但是因为有家,不管我们在外面遭遇什么境况,总有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回归,一回家就能重新成为父母的宝宝,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睡上温暖的被窝。

现在的我们开始需要担忧父母的身体健康,开始默默害怕父母的突然离开,开始慢慢理解父母疼爱的方式,开始尝试放下曾经的偏执狭隘,开始产生无尽无力的惭愧悔恨,开始宠爱他们,为他们的生活和心情而动心思。

回到主题,如果问我什么是孝顺,我认为 “孝顺” 这个词重在 “顺” 字,“孝”只是形容 “顺”,即是说,孝顺就是一种以孝的方式来表达的顺,这便与现如今很多人对孝顺的解释恰好相反,大家都认为重在“孝” 而非“顺”。我之所以如此认为,最大的启发来自于我的奶奶。奶奶出生在 1948 年,虽是国家振兴的年代,由于离中央太远又深在农村,所以一切的国家利好她都没有沾到边,家里女孩子太多,在传统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下并没有受到太多教育和尊重,而嫁给爷爷以后,二人脾性不合,三天挨骂五天挨打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十年,直到和爷爷分开,住在我家以后,才算得上是她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于是拿着每月发放下来的农村老年保险开始“挥霍无度”,全部买看起来便宜其实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或者就是受骗购买各类三无保健品、药品等等,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曾多次与她谈话,好说歹说,她却依然我行我素。父母对此很生气,家里不富裕,不必要去花那么多冤枉钱,而老太太却油盐不进。

奶奶是听不进去的,她这一辈子勤俭持家却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财务不自由,人身都不自由,六十岁以后才真正是自己的生活,她才需要去考虑自己的钱花在哪里,她才可以去尝试自己曾经很想要的东西,所以花钱没有数,更缺少管钱的能力,这是一辈子的烙印改变不了了。所以我只能劝说父母,给他们讲奶奶为什么这样,从她的童年开始分析,让他们不要管她,只要不危害身体,她爱干什么就去就好了,在这个过程中心情愉快是她最大的收获,而非那堆莫名其妙的物品。

所以我说孝顺重在顺,你所认为的 “孝” 不一定是上一辈所认知的 “孝”,你不能用你的观点去限制他们的自由,你不用打着“为你好” 的旗号去践踏他们的价值观。钱财是身外之物,没了还能赚,让老年人在晚年过得高兴,才是我们真正的孝顺。

自然,我所说仅建立在我的家庭情况之上,那些脾气古怪,行为嚣张的长辈,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孝顺有没有道理。

知乎用户 姜厸 发表

这个问题问的很奇怪。很让人怀疑提问的动机。

第一个是强行将 “中国” 和“西方”对立,实际上无论是中国和“西方”,都是世界多远的组成部分,每个组成各有各色,并不存在天然的对立。
不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西方,德国和波兰也都是西方,难道他们要一起来和中国玩对立?

第二更扯淡,任何一个长盛不衰的文明,都讲究孝顺父母,不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有对父母感恩的教义——实际上,一个不讲究感恩的教义是不可能流传开来的,你想象一下,你作为传教者告诉大众:来吧,来信我的教义吧,我们的教义是不感恩,我给你发钱,你们过来打我~~~ 你愿意吗?
就如同一个推崇自杀的宗教是不存在的——狂信徒都自杀了,谁来传教

第三个问题,应不应该孝顺父母???我很奇怪你是怎么打出这些字的。孝顺违背人性?实在不理解你对人性的定义是什么?又和兽性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很多野兽乃至昆虫也很有孝心。

唯一值得说道一下的是传承责任问题。

我确实没法偿还我父母给的所有恩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亏欠。就像我儿子也没法偿还我的所有恩情,我父亲也没法偿还我爷爷奶奶的所有恩情。

这是种族的传承,这份恩情,一部分会回报父母祖辈,另一部分则传递给下一代,这才是自然的传承之道。相反总计算着欠债多少要偿还多少的,这种心理才是有问题的吧?你把亲情都当做生意看待了,还好意思提 “人性” 这个词?

小狮子长大了会赶走老狮子,但这并不违背孝道,因为生存压力是第一位的,传承责任大于回报责任,残酷的自然条件,让小狮子要优先保证队伍的战斗力。实际上动物园里小狮子并不会赶走老狮子,而且对母狮子也一直很好。
我们那么多先辈才披肝沥胆舍生忘死的给我们这些子孙后辈打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真的不是让后辈来提问:

“孝顺是违背人性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这个问题的。

也许有一天,如果真的要面临儿子和年迈的父母的生存选择,我会选择承担这份愧疚,选择儿子。
如果有一天,我的儿子要在我和我孙子的生存之间选择,我会让他选择我孙子。

这是传承。

文明得以代代延续,就是靠这种精神传承。你可以不认可,你可以不支持,你可以不去选择,你可以自私自利屠父弑子,那是你的事。这千万年的文明的精神与物质的传承,也和你无关。

知乎用户 红儿说保险​ 发表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的西方人还是中国人?你既要享受中国父母无私的付出,又想享受西方自由和权利,想甩掉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中西文化都好处你都想占有吗?这是甩责的表现,做人不要太贪了,中国几千年孝敬父母的美德,你几天就要摒弃吗?悲哀了

知乎用户 南瓜神仙​ 发表

孔子没的老爸,所以他幻想自己有老爸就要如何如何用行动深情的表达出来,以这种幻想和说教来弥补自己的人生缺失

他也是专业从事政治及伦理几十年的

他的主张有利于等级秩序

乾隆是最提倡孝道的皇帝,从人格来讲,他的人民属狗

但父母还是应该尊敬的,那不是应该的?!

话说回来,西方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米国人喊伴侣的父母直接喊名字,这是蛮子的风俗,在华夏这种建立了完善伦理和秩序,以礼和教来繁盛文明的文明世界,只是增加人们饭后的笑料和嘲讽谈资而已

在英国人没有被罗马同化前,日耳曼人父子君臣纲常完全没有,男女大防更是等于放屁,据凯撒记载,一个叫万斗缘的英格兰男人与其父共同爱上了一个七十五岁的阉猪的女人,父子俩都在堂屋和这个女人交欢,欲之所至,也不论青天白日还是挨邻亲朋过往,后来父亲把女人关起来不让儿子碰,这个叫万斗缘的男子就趁其父在树丛蹲着大解的时候捅死父亲(父亲武力值很高),也不收尸,后来当地的部落长老还宣判其无罪,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他父亲葬身的那棵树旁

所以,任何事过犹不及。固然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点窒息和森严,但出发点却是向着文明;西方人得益于近代的发达,有些人就将他们完全不顾礼义廉耻的风俗当成时髦高端。

知乎用户 一念心理 发表

首先你要想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以西方为参考,质疑我们自己的东西?

为什么不是说,咱们中国有 “孝顺”,而西方没有,我们该不该给他们普及一下。

其次,你要弄清楚你所谓的孝顺具体指什么?概念不清,就没办法说要不要孝顺。

知乎用户 拉布拉多了一点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观念,那是因为他们被长期的宗教洗脑导致的。在一神教里,你唯一能完全虔诚信任和崇拜的对象就是耶稣。在一家人中,不存在子(女)孝父,一家人只孝耶稣。吃饭前要感恩一下耶稣,尽管这顿饭是父母亲手在地里种出来的,但是父母都带头感恩耶稣了,子女就不可能形成对父亲的孝敬,也会自然而然觉得这顿饭之所以能吃得上,是因为耶稣恩赐。长此下来,就形成了浓浓的信徒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所以,西方人怎么可能有孝顺父母的意识,一切都是耶稣赋予的,关父母什么事。父母生我养我,那也是耶稣的旨意,我遇到困难,那是耶稣对我的考验,父母帮我,那是的指引,一切的好坏因果,都能在宗教中找到解释,这种信徒文化就必然没有孝顺父母的观念,因为孝顺父母,首先是要以父母为尊,这就和以耶稣为尊的理念相违背。所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在淡化家庭关系,淡化亲情,切断祖宗崇拜,这点在农村传播基督教尤为明显。

知乎用户 修行的猫丶 发表

当初我们 8090 后,是在一个中美和谐的环境长大,因此对于美国文化比较亲近,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就误以为美国所有东西都比中国超前、先进、好,我们定义他为崇洋媚外,也没错。因为他说的不是事实,美国固然在很多方面超过中国,但并不是所有方面。

后来 0010 后出生在一个中美关系竞争的环境,大家对美国的态度随时代背景和中国不断崛起而改变,但又有一部分极端人出现了,他们认为中国啥都好,只要提别人的好就是崇洋媚外,提中国的不足就是思想有问题。这也是不符合现实的。

而这种极端的思想,是不对的,无论是对某人的个人崇拜,还是对某社会的群体崇拜都是不对的,我们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背景的不同,实践结果的不同理性分析优点和缺点。但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站在立场上说话,这样辩驳一个道理就变得没有意义,你可以再国家利益上成为极端民族份子,但不应该在道理上成为极端,这容易让我们的思想故步自封,自欺欺人。

什么叫西方国家没有孝顺的概念?最近看一个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我很认真的倾听上面的外国人讨论自己的国家。西方怎么叫没有孝顺的观念?别人只是比较热衷于孩子的独立培养,才要分居,不独立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是羞耻的啃老行为,但这不代表别人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赡养,不陪伴自己的父母。这一切源自于我们自身对父母的感情,源自于互相的爱,即使没有儒家孝顺的名义框架,道德和感情本身就在那里。

你问这些问题也问的出口:我们该孝顺父母不?父母教你一个东西可以耐心的重复成千上万遍,你教父母一个智能手机几遍就骂骂咧咧。从知乎的观点来看,你们这代人并不是什么清醒的一代,你们是自私自利的一代。自私自利的人当然清醒,因为你眼里面只有自己的利益和效率。

我还看见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自己走出贫穷的山村,不是为了改善山村的贫穷。对不起,如果没有人为了改善山村,你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知乎用户 哈什纳 - 达尔 发表

旧约中的十诫,可以算是西方一切文明的道德基础了,前三条是对上帝的,第四条就是要孝敬父母。而新约更具体的要求,做儿女的要在主里顺服父母;但同时也强调,做父母的,不可以惹孩子的气、不可以使儿女丧志。

西方文明的基础是基督教,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基督是成全了律法——即使律法真的有效的施行,而非仅仅是表演或者口号。)而来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先确定有没有,再问为什么。西方绝不是没有孝顺父母的概念,只不过,人家做到了更平衡和更切合实可行。

那么,您的问题的答案也就很清楚了——要孝敬父母,同时也要顺服父母,结合起来不是孝顺是什么?但是,如何做到呢?关键是做到了孝顺父母,必须同时是对孩子有益。那么按照基督教的教导,就是要父母首先要接受上帝的爱,接受上帝的饶恕和赦免,因为父母也是罪人啊。好,然后,作为重到上帝赦免的罪人,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呢?试问,在上帝面前,是成年人罪恶深重,还是小孩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有句话说得好 “必须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才能进天国。" 那么父母在儿女面前,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正子,先正父,父若慈,子焉能不孝?

知乎用户 天下云​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大部分回答看得我笑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极端的自私主义者现在在极力撇清和父母的关系,妄图甩掉自身的责任呢。

看这些人的意思是,父母把他们养大还不够,还得吃得好喝得好,还得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时时刻刻捧着哄着,这些都做到了,才能在晚年得到他们的一点点 “爱”。想得到他们的“爱”,最重要的条件其实不是吃喝用度,而是“心理健康”,为啥呢?因为吃喝用度太清楚了,“心理健康” 就模糊多了,随时随地能找借口否定掉。

看看这些人吧!自己的朋友来家里,要父母好吃好喝陪着笑脸接待,父母的朋友来家里让他们打个招呼,又是 “父母的朋友不是我的朋友”,又是 “又不给我发红包,为啥要打招呼”。在这些人眼里,父母先天欠自己的,真为他们的父母感到悲哀啊,养几十年养了个债主出来,付出几十年得到一揽子恨。

知乎用户 飞禽走路 发表

你都问了:东方人如何,西方人如何。你自己算哪方人呢?

哪怕是你入了洋籍,信了洋教,你的出身、血统能改吗?洋大人能接纳你吗?

不用举着洋大人当挡箭牌。

坦诚点,你就说:我就是不想孝敬父母,和我是哪方人没关系。

我觉得就很好,至少你算是个诚实的 XX。

知乎用户 子不语 发表

首先,西方人也有孝的观念,《圣经. 以弗所书》说:“Honour thy father and mother; which is the first commandment with promise;”,意为: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其次,中国人强调孝顺,主要是强调感恩之心,父母有生养之恩,不孝则心不安,所谓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同时,既然懂得感恩父母,自然也会感恩祖国,“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最后,“你” 孝不孝顺,要看你的心安不安(比如父母不慈,你觉得不孝也心安理得)但法律义务必须履行,国家倡导也是不会变的,“我们” 应该孝顺。

知乎用户 一鸣山人 发表

读书越多的人,越不孝。不然也不会有一群 “高知” 在这里大放厥词,抨击孝顺。

言必封建迷信,你 tm 读那么书不知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外不宣扬家庭不宣扬爱?中国的都是垃圾,你咋回炉重造去?

现在的人都拼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让他有作为,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结果,读书多了就回不去了,年纪大了才发现,守在自己身边的往往是 “没有出息” 的孩子,那些孩子成博士硕士的、出国的反而是孤独终老,临终都没能见一面。

知乎用户 肖宪杰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那我们就不应该孝顺我们的父母了?我们为什么要用西方人的社会标准要求自己?
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他们还希望中国人好好当奴才呢?那我们为什么要反抗?要建立新中国?

我从来不觉得孝顺是永远听父母的话,而是爱他们,让他们过更好的身心健康的晚年生活;

如果你觉得古代中国的所谓孝顺是有问题的,那你完全可以自己定义孝顺的含义,而不是假借一些诡辩来掩盖个人自私自利的想法

父母爱你,保证你的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就是应该的,而父母希望你养老送终就是功利、虚伪,呵呵。。。
这天下,不称职的父母不少,不称职的子女也是不要太多

如果你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三观正常的人,根本不会受这个问题的困扰!

-—————————————————————————————–

37 岁儿子一直不工作,认为来这世上要过把瘾,母亲跪地哀求,纪录片
这个算什么?父母活该?

知乎用户 一派胡言苗大嘴​ 发表

不想孝敬自己的父母,就不要做中国人

知乎用户 抓不到的月光 发表

与孝顺相比,我认为孝敬更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知乎的各种回答,其实就是站位不一样产生的矛盾。

做父母的希望子女感恩。

做子女的觉得生养不是恩。

做男人的感觉自己付出太多,房子,彩礼,家里顶梁柱。

做女人的觉得自己太亏,生孩子又痛又身心亏损,后遗症也多,职业发展又会障碍。

还有婆媳岳婿之类的。

分开来看很正常,把身份随机合起来看就很魔幻了。

比如女人和子女:

女人:我生孩子,发肥掉牙齿掉头发记忆力衰退腰痛妊娠玟下体发臭盆腔松弛漏尿失业,胸每天被小孩咬破,这几年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每天辛辛苦苦做家务,辅导小孩学习气到差点入医院……

子女:生养不是恩,你这是活该的,这是你欠我的,又不是我求着你让我出生的,觉得生养孩子痛苦你当初就带套啊,你反过来要更应该感恩我肯出生好不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应该孝顺,但是孝顺不等于愚孝,凡是都有度,过犹不及。

提问者将孝顺与人性区分开来,是非常有争议的,两者难以区分。

知乎用户 Gaze 发表

首先对子女好并不是很自然的。只是不喜欢小孩子你可以选择不生,但被生下来你是不能选择的。所以看起来虐童的现象比不孝的现象少很多。

孝道的本身是一种利益交换,毕竟在体力工作为主的农业社会,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老无所养,所以这种教育起到了自然养老保险的作用。另外在大家族时代,也可以保护家庭秩序,减少危害家族利益(注意不是个人幸福)的事件产生。最后在资讯不发达的的旧社会,老人的经验保证了他们通常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上面的原因现在都不存在了。因此,孝道本身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中国社会了。

但是我要说,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托国家政策的福,除了某些二代,基本都是榨干了上两代的毕生积蓄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从利益交换的角度来说,我们有责任让自己家的老人过上开心的晚年生活。

知乎用户 He000 发表

哪里来的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圣经里就多处有关孝顺父母的原文: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杖打和责备能赐智慧,放纵的孩子使他母亲羞愧。】

【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学着孝敬自己的家人,用回敬的奉养报答母亲或祖母,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作儿女的,要在主里顺从你们的父母,因为这是正当的。】

……

事实是,任何能够长期延续的文明,必然会有孝顺的观念。因为现代科学产生之前,老人的智慧是文明发展的支柱之一。

进入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老年人的知识结构迅速过时,中青年的智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不论中国和非中国,孝顺才从人类发展角度变得可有可无。

所以,想不想孝顺是个人自由,但请不要污蔑西方国家没有孝顺的观念,不要拉大旗作虎皮为自己的选择找虚假的支撑。

知乎用户 思想的行者 发表

西方人没有孝顺,因此西方自由主义者在疫情来了自由活动,把病毒传播给他们年迈的父母,造成西方老年人大量死亡。

西方人没有忠,表现在对国家方面,就是缺乏牺牲精神,例如法国,例如英国,稍微失利就大溃败

西方人没有忠,表现在对企业方面,就是对企业的付出度不够,结果制造业越来越流向东方,西方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都要依赖韩国和中国台湾来制造半导体

西方普通人教育程度低,因为西方的父母不像东方父母那样愿意为孩子倾尽所有。

忠孝是什么,是一种牺牲,是一种个人权利的牺牲。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非线性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如同疫情所引发的西方社会对于权利对于自由的撕裂一样,个人的权利和集体的权利,短期的权利和长期的权利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一致的,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在家庭方面,你应该一定程度牺牲自己的权利,对于后辈,这就是孝

在集体甚至国家方面,你应该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个体的权利,这就是忠

东方二战以后发展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就与儒家文化有关。

当然儒家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对个体基本权利的剥夺,因此中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还有是造成民众的从众意识,缺乏独立思考

孝顺父母是不是父母说的就是对的?

忠诚是不是对于上级看法不假思索的接受?

儒家文化确实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但是如果不能界定儒家主张的范围,过界使用,那就会和知乎上一大堆反对儒家的人一样:

又没有学到西方的独立思考,又对自己的文化精华弃若敝履,类似于邯郸学步,什么都没学到,结果自己还不会走路了。

知乎用户 弱小的光亮 发表

孝顺父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就拿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至少等你做父母之后才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姑且,我这个未做父母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反驳各位名牌大学生的回答,回答不孝顺父母还有那么成百上千人赞同,我也是无语了,可见知乎上有许多年轻人没有太多的感恩父母的心。

首先,之所以要孝顺父母,是因为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

这首孟郊写的《游子吟》为何千百年来成为经典传唱,正因为它道出了父母对于儿女深深的爱,都体现在这一针一线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点点滴滴。

从古至今对于父母来说,要生娃不容易,养娃更加不容易

先说生娃不易:自古女子十月怀胎,都要面临生产之痛,甚至在医疗条件不够发达的古代,还要面临生命的危险来生娃。所以真正懂事和感恩的人都知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

说这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的小朋友名叫范宣,人家 9 岁就说出了这样的至理名言,也懂得做人的道理。可见小孩子是真的明白事理,也真的聪明。

说完了生娃,我们继续来讲养娃不容易。抚养一个生命是很不易的。

从出生开始呢,从 0 岁到 2 岁左右。小宝宝的作息是很不规律的。所以作为父母呢,大约有一年的时间睡不好觉。为什么呢?小宝宝到了凌晨 2 点要喝奶啊!所以宝妈宝爸们凌晨 2.3 点要起来给泡奶粉啊。所以说现代的父母都那么辛苦,更别说古代的人了。

等到孩子 2 岁以后,不用再半夜起来喂奶了。作为父母的总算是松一口气了。

但是一个鲜活生命的养育岂是容易的事情呢。这还是刚刚开始,因此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提供各方面的物质上面的需求。这些需求从哪里来的,那还不是要花钱?因此很多本来很佛系的人,被逼着要去赚钱,不管你以前是一个文艺青年,还是志向做一个隐士,只要你结婚,承担家庭责任不可避免,你都有义务去为你的孩子去拼搏奋斗。

这是改变人性的事情啊,但是父母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孩子,父母要付出多少的辛酸汗水又有何人知呢?

说到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关键。

所以当下年纪小小的孩子,就有父母带着去培训班,为孩子买学区房,为孩子攒钱,买房买车娶媳妇,这些都是父母要替孩子做的事情啊。

再讨论下去已经不是 “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问题的范畴了,而是 “作为一个父母该如何养育好孩子” 的问题范畴。

所以知乎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仗着父母的宠爱有加,如此的悖逆反叛,就连最基本的孝顺,也会说成:

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

如果父母爱我们,我们就应该爱回父母。

如果父母不爱我们,我们也无需爱他们。

哎,叹气啊,叹气。

父母花了那么多钱培育出来当代的名牌大学生,博士生,然后都是这样的自私的吗?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见世风日下,读书有学问,和做人是两码事。

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这个问题是最最基本的做人原则了,然后还有人提出来,还有人回答说:

不,我不应该孝顺父母。

可见当代城市的年轻人即便读遍万卷书,也不如一个踏实孝顺的农村娃来的懂事啊。

人,如何能做这样的人呢?

……

我知道一些喜欢抬杠的、又不懂得感恩的年轻人,我也知道在知乎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会向我问这样的问题:

假如父母生我,但是不养育我,我凭什么要孝顺他们呢?

但我要说一句大实话,为你们的父母说,也会将来你可能做父母说的。

为什么你要孝顺父母呢?因为生命。

你要知道你的生命是很宝贵的生命,无论你在生命中经历多少的困难也好,挫折也好,你至少要知道和懂得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无价的。

你白白得到无价的生命,却为何还要说多余的话呢?

无非是因为人的贪心和不知足。

人在世界上有需要,有欲望。所以人在生命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总会生发抱怨。

第一个抱怨的就是父母。

什么为什么我的父母不是有钱人?我的父母曾经对待我如此的不好?我恨我的父母等等。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毫不稀奇。

一切社会经济的矛盾都归结到自己的爸妈身上了。把所有的问题的责任和义务都甩给父母身上。

这就是当代年轻的现状。

躺平又不甘躺平,只想着不劳而获,或者是抱怨没办法改变现实和社会。

把一切种种的社会矛盾全部都强加给父母。

这就是年轻人的普遍想法。

但是我还是相信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无论人生遇到何种困难,他都能带着感恩的心微笑面对。

即使他们现在面到一些困难,但是他们不会放弃,而是选择迎接困难,因为在苦难的背后就是彩虹。

我也相信一个能懂得感恩的人,是一定能够有更美好的生活的。

所以说当你长大了以后,就不会再问孝不孝顺父母这样的问题了。

也不会说出为什么你要孝顺父母呢?这样的混账话来。

人总该要长大,当父母的。总不能一辈子都是小孩子吧。

我认为一个真正成熟,稳重,懂得承担责任的年轻人才能开辟出更美好的未来。

毕竟树挪死,人挪活。

有抱负有担当的年轻人才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和支柱。

不然,我们国家恐怕很快就会向日本,韩国靠齐了。

……

还要再说一点,孝顺父母如同行善。

我行善多年,做了好事不可众数,未尝见有人报答回头报答过我。

可我没有为父母做一件好事,我的父母却每天思念自己的孩子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够不够钱花?

在你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陪伴你的不是你曾经帮助过的人,也不是你自己喜欢的人,而是对你有爱的父母。

如此看来,行一百件好事不如孝顺父母这一件好事。

古代不孝顺父母,殴打父母的人会被法律处死。

因为人深知父母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连父母都离开他的人,说明他不可救药。

孝顺父母是做人不可缺少的。

没有学会孝顺父母就缺少做人的根本,更谈不上这人将来有何成就了。

知乎用户 一顾倾城 发表

我赶紧屏蔽了这种智障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条件的家庭不说了,普通家庭的孩子,西方的父母会不会耗尽积蓄为你结婚,为你买房?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愿意为家庭付出的基础是他们相信子女会以孝顺回报他们,这是一个自洽的逻辑。

也许我们的下一代不需要孝顺我们,所谓中华文明肯定也自我们而灭亡,但我们这一代,有点良心的人应该还会愿意孝顺父母吧。父慈子孝,儒家文化中父母得到的超级待遇是要用他们对子女的超级付出去换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宗族、家庭的概念在当今中国社会越来越有力量时,无论做生意还是做官,财富和权力似乎又开始以家庭为单位聚集,不懂得孝顺的家庭在这个社会的机会会少很多。儒家文化不都好,但它的力量也不是说说就算了的。

知乎用户 宁玲肖 发表

一西方人也孝顺父母;

二不管西方人孝不孝顺,中国人必须孝顺。

趁年轻,多挣钱,等父母老了,不至于久病床前无孝子。

知乎用户 文心雕龙 发表

你和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和他人也是独立的个体。你如何和其他个体相处?你不知道,所以古人教你从父母开始,因为你和父母的联系是最多,容错率最高,从简单新手教程开始,这就是孝。孝是让你从中领会人与人相处的道理,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对人亲和,有吸引力的人。

知乎用户 萨拉曼卡的青蛙 发表

西方人不是没有孝顺,西方人养育孩子是发自内心,所以孩子对他们来说是独立的,他们会放手. 但是当父母老了很多子女也会回归陪伴父母.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些是需要孩子等价回馈的,孩子被看作父母的附属品.

知乎用户 爱玩的喵星人 发表

国内很喜欢把一句经典的话摘半句对自己有利的,然后拿来用。

打个比方:以德报怨。完整的一句话应该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为了某些群体的利益,就被摘了半句拿来当完整的忽悠人。

同样,孝的完整句式是:父慈子孝。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单纯只说孝,这是违背人性的。

知乎用户 哨哆哩 发表

这个话题挺好的,尤其是这种对比性的,值得聊一聊。下面仅代表个人观点。

其实我本人,是非常热爱中国那种孝顺的传统的,当然,日常生活中好些孝顺的画面都自动存储在脑海里,久久不散。

可是,现在社会的有的家庭的孝顺的表现形式让自己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说一个真实的例子给你们听,看看你们怎么看待。

这个真实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以前住的那栋楼。对面的领居是独生子,找了一个女孩子,结婚了。他们是和男方的妈妈一起住的。因为住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这样一来二去的。婆婆和媳妇吵了起来。

后来,他们就时不时的发生矛盾,再后来,就只看见那个男生和他的妈妈了。然后街坊邻居聊天的时候,那个男生说:“我也不怕大家知道了笑话,现在这么普遍,也没什么好笑话的。我呢,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我可以不要这个老婆,但是不能不要我妈。” 当时,身边有的一些老年人听他这一番话,翘起大拇指夸赞他。我们几个年轻点的只是听,也没说什么,毕竟是人家的事儿,毕竟他是从孝顺的立场选择 LH 的。

后来,我就再想,他这种做法,孝顺是孝顺了,可是,对那个女生,公平吗?从他这个例子,我细思极恐,感觉吧,女生,还是需要保护好自己。

说实在的,当初他俩结婚前,谈恋爱时的那种出双入对的情意绵绵的画面和后来的这种分道扬镳的结局,让人难以置信,却又极度的现实。

对比着西方的家庭,家里人好像不会过度加入年轻人的生活,也不会要求年轻人必须怎么样。我们的传统,挺好,就遇到过一些老外,他们向往我们这种浓浓的家庭氛围的感觉。可是,上面这个例子又该怎么看待呢?

知乎用户 游客 发表

谢邀!先初步回答一下,大致说一下我的态度。

先说孝顺这事的本身,我认为孝是一种发自有正常人格人类内心对自己父母的生命情感,是人的一种爱,而中国人单独定义了,对父母的爱,叫孝,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而 “顺”,则是我父母都过了 75 岁之后才体会到的,父母年纪大了,头脑也不清晰了,你做一些明明为他们好的事,他们也不接受,甚至反对的,这个时候就应该顺着他们一点,对自己对父母都好,这是中国一个完整和谐家庭的大概行为准则。孝顺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中国对人的生命情感其实分得挺细,对儿女叫慈,对父母叫孝,兄友弟悌,对下属叫仁,对同类叫义,夫妻叫恩爱,如此种种,我不是中文专业,才疏学浅,难以一一举例,但起码能分出一二三来。我个人也很难接受,把以上种种感情以 “爱” 一个字来概括,在中文语境里,“爱”其实是一种挺自私,挺欲望的情感。

再深入一下,孝这种生命情感,也不是凭空来的,也不能割裂开来讲,需要激发机制,那就是 “父慈子孝,母慈子孝”,就是说,先要做父母的能对自己孩子生出“慈” 这种情感,孩子才会激发出孝来,否则就是生命情感中的空白。

所以,不管别人对孝如何评价,你自己内心对父母有没有这种生命情感是最清楚的。有孝心的人,不需要去因此指责别人没有孝心,是不道德的,就像,你不能叫色盲的人看到跟你同样的世界色彩一样。没孝心的人,也没必要说孝顺是虚伪,是压迫等等,毕竟,你不具备大厨的味蕾,品不出菜的好坏,但你也不能说人家大厨在装逼。

各位,人生很短,也很漫长,大家且品着过吧。生命情感这事,我在年轻时候也大多不懂的,但,某天突然就体会到了,可能您也会这样呢。

知乎用户 国学智慧修身 发表

知乎用户 Valikode​ 发表

父母对子女好,是自然的

子女要真是个人,就会由心自然自发的对父母好

这种由心自然自发的东西,可能有些野生动物身上都有,偏偏有的不是人的 “人” 身上没有

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我看这是良知被遮蔽,内心变阴暗的体现!

不谈【父母对自己】这个模式

就谈人对人,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以心换心

为什么父辈对自己好,自己对下一辈的子女比对自己的父辈们好?

这就是良知遮蔽的体现,自私!嫌老人烦,觉得老人长期不来哉,感情淡了,烦了,厌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了,觉得都是应该的,没了感恩之心

想一想,等你老了,你的子女也只对他们的子女好,对你一般,你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眼眶里泪水在打转,觉得悲哀

当对人的态度发生偏倚,多反思自己,心有没有摆正,有没有擦拭干净

知乎用户 飞龙在天​ 发表

西方确实没有孝顺这个观念,而且西方的家庭观念与东方的家庭观念也不一样。

我在看《绿山墙的安妮》时,看到安妮后来结婚了,在她的家——绿山墙农庄办完婚礼后,与丈夫一起离开农庄,挥手告别。此时书中描写:她要走了——此后绿山墙将不再是她的家。玛丽拉(安妮七十四岁的养母,答主注释)转过身来,面色异常灰暗和苍老。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其实是震惊的,同时对西方的家庭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安妮是一个孤儿,自小父母双亡,被别人收养。她辗转在寄养的家庭或孤儿院,大部分时间靠做保姆为生,一直渴望有一个真正的家。12 岁那年,她被绿山墙农庄的玛丽拉姐弟收养了,此后就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她对绿山墙农庄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一直认为,她会继承这个农庄,或者在这儿生活一辈子。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结婚后,就会果断地离开绿山墙农庄,与丈夫创办他们自己的小家庭,而且,书中还这么写——绿山墙农庄将不再是她的家

此后安妮与丈夫租住的第一个小家叫梦幻小屋,后来又买了一个农庄,叫壁炉山庄;她和丈夫在这里养育他们自己的孩子,只偶尔回绿山墙农庄度假。她的养母玛丽拉与另一个关系好的老妇人结伴养老,一直住在绿山墙农庄,直到八十多岁离世。

所以,西方的家庭观念是小家庭,夫妻双方及他们未成年的子女,如果孩子长大成家了,就会离开父母的家庭,去建设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对子女有养育责任,子女对父母没有赡养义务。

西方这种家庭观念其实比较自由,父母对孩子也没有过度的责任,比如买房、买车、彩礼、嫁妆什么的,孩子对父母也没有孝顺和养老的责任,双方都轻松、自由。我觉得随着我国养老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健全,会逐渐向西方的家庭观念转变的。

知乎用户 口水 发表

孝必须,顺不必。

生儿养之,养而教之。

你养、教孩子,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你父母同样。

故此,对待年老双亲,赡养之,是为道德、是谓人伦。

但人皆不同,三观不合乃是常事。

养之,管其吃喝拉撒,饱暖病痛,可!

顺?放弃自己生活,放弃自己习惯?未必。

就算你这么想,也未必能做到。

知乎用户 一十三 发表

回答区里面还真是千奇百怪,各种长篇大论,各种学术引用,各种名词阐述,各种文献借鉴。

然而我就简明扼要的问一个问题,一个陌生的人帮了你一下,你都知道至少说句 “谢谢” 予以回报,而对于生你养你的人,该不该需要感恩或者回馈一下,也要在这里讨论吗?而感恩与回馈,正式一种孝顺的表现方式!

还有题主,扯什么西方人没有孝顺观念?人家只是把对父母的孝顺换了一种说法,人家那里叫做 “感恩”!

知乎用户 基本操作 发表

孝顺是违背本能的

本质就是管理

你要服从管理

亲子关系应该首先是平等的,是讲理的,父母有耐心是最重要的,才会有爱的产生

这些东西是需要教育的,所以我觉得父母应该多看点相关的研究,培养耐心。

知乎用户 吴超​ 发表

看骨子里是不是中国人,如果已经西化无所谓的。

知乎用户 神经蛙 发表

不是西方人没有孝顺观念

而是从社会格局上,中国是一个类似于水波纹一样的讲究远近亲疏的社会,因此,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父母,势必就是最近的关系圈范围内的人

至于孝顺,方式有很多,往大了说,就是一种爱父母的方式

西方人有西方人爱父母的方式

中国人有中国人爱父母的方式

每个人有每个人表达爱以及接受爱的方式

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知乎用户 小强 发表

那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孩子,只不过是借父母出生而已,你要信教吗?

知乎用户 赤风剑 发表

孝顺

孝顺

孝是头

顺是尾

孝是根

顺是果

只有根

没有果

是经常不被承认的

西方人不讲孝顺

讲的是爱

你爱他

他爱你

没有所谓的不孝

只有为人恶劣

在长辈幼辈这些辈份前面

首先讲的是人这个身份

孝是应该

顺却未必

毕竟

长辈未必就全是对的

知乎用户 哎呀哎 发表

欧美一大票讲亲情的电影,典型知乎吐槽的美国科幻片,好多都是子女经历磨难原谅科学家父亲的故事。

不过很奇怪,为什么现在网络上一讲孝顺就等同于愚孝和顺从,就好像在网络上谈爱国就要等同于洗脑和压迫一样。

知乎用户 chen simon 发表

谁说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就拿欧美的天主教文化和新教文化来说,旧约里摩西十诫第五条就是 “孝敬父母”

他们只是执行的很差,但是该有的东西基本都有。

知乎用户 我爱我家 发表

西方人一样讲孝顺,只是现代西方人不太讲,远离天道。圣经中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就是 “孝顺父母在世长寿”。我们现代中国人也不讲孝顺了,也远离人道和神道了

知乎用户 陈玛​ 发表

额,我不咬文嚼字研究什么是孝什么是顺,就说这个肤浅的、表面的、亲人沟通频繁,家庭和睦的状态。

其实西方也只有英美不怎么讲孝顺,另外还有北欧这种人均孤独症的地方。

西班牙意大利智利阿根廷之类的国家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把,周末再怎么着也要去看望爷爷奶奶。

这么一说,好像信天主的国家挺注意这一点的。

知乎用户 倾倒的壶 发表

你又不是西方人,西方人有没有孝顺观念,关你什么事?

更何况,你不读圣经,你连十诫都不了解,其中 “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12 节)”

听对西方一知半解的好为人师之徒大嘴巴口嗨的话就信以为真了吗?

中国人的真孝顺是:小仗受,大仗走。

小仗,受,大仗,走,这里的两个标准,两个执行,主动权都在晚辈手里。

知乎用户 一副臭皮囊 发表

你就问你自己,你要不要结婚生子?

你要不要未来孩子孝顺你?

在你年轻的时候,说压力太大了,不想要孝顺父母啊。

在你老了的时候,又要子女孝顺你?你这是什么道理?

那么未来你的子女也可以把你的话搬出来告诉你,他不想孝顺你。

这么简单的逻辑,还要关心什么东方啊西方?

醒醒吧,不要自欺欺人了。

这就是责任。

这就是报恩。

父母给了你身体这个容器,这是生育之恩。然后又要养你,这是养育之恩。

父母要生孩子,没有制定是你。你既然来了,就是缘分。承受这么多年的恩惠,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你却说不养父母了?那你把这些年来从父母那得到的先拿出来呀!拿的出来吗?知道需要拿出来多少吗?

不知道费用吗?是不是想要最便宜的方案?

看看幼儿园的学费吧。

父母对子女可不止幼儿园那样哦。

父母还要关心子女有没有受人欺负。

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

孩子哭了,还要哄。

看看周围父母是怎么带孩子的吧。

经常都是睡不好觉的。

有些孩子非要抱在怀里才能睡觉,才不哭。放下就哭。一家人几个人轮流抱。还有的孩子只要妈妈抱。手臂都麻了。

…………………………

建议所有不愿意孝顺父母的孩子们,请你们去看看周围的人是怎么带孩子的吧。

养儿方知父母恩

知乎用户 茅花台 发表

对于那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忘恩负义之人,你说什么孝什么顺什么感恩都没有用,别人永远欠他们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外有好,一比较,父母简直十恶不赦,这种人说白了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自私自利,不懂感恩,与牲畜无异,披着人皮的狼!天下父母哪有不希望子女好的,大部分父母说的都是为你好,都是真心话,但是大部分父母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局限于父母自身的生长历程以及受教育程度还有他们的经济水平,这些都决定了父母能力各异教育方式各异,有的选择放养,有的选择严格要求,有的选择穷养,有的选择富养,不论何种方式都有利有弊,易经说阴阳相随,任何事物都有好处必有坏处,有坏处也有好处,为人父母者选择什么养育方式,是个艰难的选择,无论怎样选如何做,都不可能完美无瑕!何况人外有人,每对父母的实力是参差不齐,给予子女的也各不相同,父母亲也想当好子女一辈子的好父母好教练,但是绝大部分能力有限,那些什么都要求父母做到最好的,请问这合理吗?请问这现实吗?请问你良心不痛吗?请问你如果当了父母又一定能比他们做的更好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是的,对孩子好并且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才行。

我妈嗓门大,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后来发现是亲生的,又觉得我妈肯定不爱我。

可是当我为人母后,当我去跟别人抱怨我妈后,发现原来我妈和我爸如此的爱我。只是她不善于表达。

我妈会说,你不听我话,我就不管你。然后每年冬天又说,冷不冷,来我家住几个月吧。别冻坏了。

我妈会在每次我去她那里的时候,数落我,各种数落。可是每次她给我带一堆东西回去。

我妈会说,她一点我的福没有享到。可是我把发的东西给她拿过去,她第一反应就是你自己也需要不要拿过来给我。

我妈说你不听我话让我丢死人了。可是为了我的工作,她又去求着别人。

我爸想把房子都卖了买别墅,我妈说,你又没有儿子,买什么别墅。(这个话很重男轻女)但是他们两退休金七千多,还有房租收入和生意收入,一个月家庭开销才三千不到。那省下来的不就是都为了我嘛。

我妈说,你看看你,当初不听我的,找个这样的,是不是受苦?然后回头跟我爸说等房子拆迁直接分我一套,帮助小家庭的经济。

我爸换车,问我,你驾照出来没有,出来的话,我旧车你拿去开。练练手。我这里还有一张油卡,你拿去用,用完找我充值。

我妈现在六十几,说最近手疼,家务做不了,就开始问钟点工的价格。她可能从来没想过让我去忙。

我爸继承了一个有缺陷的房子,官司打赢后。回来一脸兴奋的跟我说,你看看,你爸又给你挣回来一套房子。在他看来,辛苦了一年多,拿到的也都是为了给我继承。

我爸联系我,不然让你老公来我这边干吧,以后接我的班,你日子也好过点。就算他不靠谱,吃老本,一年十几万辛苦钱总有的。那个线切割家的小孩就是的。

我妈让我陪她去找舅舅分外公的丧葬费。晚上给我打电话问我,你今天是不是不高兴,是不是因为金戒指没有你的,等十一活动,我带你去买个金镯子。我哭笑不得。。。我是因为今年工资低,房贷压力大,最近一个多月心情都不好。。。加上舅舅为了一两百块钱的差别吵吵,我觉得丢人。

我爸有时候燃气或者水电弄不好了,让我帮忙交一下,交完立刻把钱转我。我是独生女,我觉得转不转都无所谓,反正他们的以后是我的,我的也是他们的。可是我爸我妈就非要这样。

后来听说我婆婆来带小孩,立刻跟我说,你记得每个月至少给你婆婆一千块钱。我给某某(我老公)涨一千工资,你给你婆婆。因为我老公也是独生子,在他看来,也是父母应该帮助自己,自己也应该帮助父母,一直都是他觉得不需要给钱。

每年过年我都给我爸妈和公婆送两千左右的东西,公婆给一千的红包,我爸妈至少给 4000 的红包。今年过年给了一万四,她说一万是让孩子上跳舞课的,四千是给我零用的。

去年我爸说,有个认识的同学,教写字,让我把孩子送过去学,他负责学费。不过可能是因为孩子幼儿园,手发育不够,写字天天哭,我又怕她手写坏了就放弃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因为得到爱,以后才会知道怎么去爱。

知乎用户 sunsky 发表

先评价题主的问题: 中西方文化不一样,培育儿女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西方人不会倾家荡产给儿子买房的。所以,你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不要孝,这还需要思考吗?另外,不要拿西方人现在的方式跟中国的现在对比,建议去探究西方中世纪如何养老。我们的养老体系建立才几年啊。

然后再说一个比较粗鄙的观点(可能被骂):对于大部分中国老人来说,孝,就是给老人钱,有时候钱真比陪伴更重要。李克强总理说过,中国有 6 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我想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吧。

在目前的老人群里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养老金能维持日常的开销,我去过的城市,都有老人随手捡一些废旧纸片去卖,甚至有人去反垃圾桶,与乞讨者争食。所以,好多老人退休了,依然会去当保安,当环卫工,一个月也就是一两千的酬劳。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家庭矛盾都是因为钱。一个娘能养活三个儿,而三个儿不能养活一个娘。很多老人并不希望寄人篱下,奈何又没有收入来源。钱真的可以与尊严划等号。周围很多老人,身有疾病,却不能治疗。我前几年给家母做了膝关节置换术,好多人来询问,我才发现,原来身边有好多老人都有此类疾病,都是因为缺钱而耽误了,即使有医保,也需要三四万。老人都不好意思向子女开口。

归结为一句话,很多老人都缺钱。对于这一点,我是不接受反驳的。周杰伦有一首歌,外婆,有这么一句话‘大人们始终不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而现实中,能每个月给老人 600 块的,又有多少人呢 ?现在社会,孝,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尽力而为吧。

富翁可以忽略本文。

知乎用户 更生 发表

应该。圣经十诫,第五诫,就是孝。包括孝悌忠。

知乎用户 summer 发表

对于孝顺一词,我认为应该取 “孝” 舍“顺”,顺是一种服从,甚至是盲从,是由于身份地位的差距所造成的,但是真正的孝并不源于身份,而是一种爱,是亲情的互动,感情是需要经营的,爱是需要回应的,孝又何尝不是对父爱母爱的回应。

知乎用户 无所不知的少女 发表

不违背人性啊 孝顺就是一种感恩吧 投桃报李 父母在我们身上花了钱了 把我们养到真么大 怎么说也该适度回报一点吧

知乎用户 遵成 明格致 发表

给父母尊荣不是中国独有的。上帝给人的十诫中,第六诫也是第一条关于人与人关系,译成中文就是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等做了父母就会知道,子女对父母再好,也不会好过对自己的孩子,所以有俗语说:“只有不孝的儿和女,没有不孝的爹和娘。” 父母对子女毫无保留无条件的爱是代代相传,不求回报的。大多数人都会接受,也都会传给下一代。

孝顺的顺可能和文化有关,古代中国人一直是几代同堂,由长辈做主,这个观念也至今延续。但是上帝设计的家庭次序是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当子女成年结婚以后,夫妻关系是优先于其他所有关系的,这时候,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是各自夫妻间的彼此顺服,而不能要求成年的子女仍然顺服父母。

[This is us1054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66860352651706368)

知乎用户 金金木木水水土 发表

先说是不是,再说怎么看。西方怎么没有孝顺的概念?

圣经里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又说,“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 对长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的人。’ 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以色列众人都要听见害怕。”

西方人也有尊重老人的传统只不过他们不放在嘴边整天的说,也不怎么大张旗鼓的宣传,因为这么点事也值得反复的宣传教育吗?对老人好一点不是作为一个人本来应该知道的事吗?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事要做,把这些整天嚷嚷着有什么意义?

建议多看看书,看看王小波的《智慧与国学》是怎么嘲笑提出这种问题的人的。自己心里不想孝敬老人,就要到国外找例子来验证自己,合着是国外的人是外星人,什么伦理道德都没有?

知乎用户 斯温 发表

人类的孝顺不就是养老,听父母的话;人类也属于自然界,自然界老了就要被淘汰了. 孝顺就是人类世界发明的概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四个字:

孝而不顺

知乎用户 Bowing​ 发表

西方人养孩子到 18 就不管了婚礼买房都不管 你怎么不说

知乎用户 ARCHITECT-3 发表

“应该”,只有在其具备相等和相对的支付作为前提条件时才是 “应该”。

“孝顺” 是一个无法定义的概念,但责任是可以定义的。

父母如果在你幼年时,即生活不能自理时照顾你的起居,给你的成长支付金钱和一定时间的陪伴,根据你未来生活的需求和你自身的特征为你付出,那么他们就是在法律上对你负责了;

反过来,在他们老年不能照顾自己时,你应该对他们做同样的事,对他们负责。

这跟爱不爱无关,毕竟爱也无法定义,甚至可能只是口头的东西,亦或是你自身的愿望强加给父母:比如某些孩子常听到的 “我都是为你好”——反过来,你可能也只是 “为父母好”。

父母对你负责,“爱” 你,那么你就应该对他们负责,“孝顺” 他们。

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不同,这里且不讨论 “孝顺” 的历史成因;一个人应当有自己认定的判断,而不是随大流,毕竟历史有精华,也有糟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年轻人都迫不及待跟父母划清界限。生怕自己月薪的那几个钱被老人给掏去了。10 年前,啃老是个贬义词,现在是个褒义词。发展的代价已经沉重得让这个社会男盗女娼。

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要利益。 可以买到豪车,大房子,可以夜夜笙歌。孝顺只有亏损,没有利益。中产怕父母来到他们的一二线城市房子住,还怕一口方言带坏了孩子,给自己丢脸。站在子女的角度处处提防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又去鸡娃。真是悲哀的一代人。

知乎用户 王海斌 发表

什么时候开始攻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了????

你们真的懂什么是孝道吗?

你们真的懂孝道的含义吗?

古人不是神,也有很多无知或乱芋充数的文人,也有很多恶意曲解文字的官员狗腿子。

因此,请不要把孝顺和孝道混为一谈!!!

百善孝为先,其中有大义!

无知的人,请多学习,多思考!

恶意攻击者,请滚开,中国文化圈不欢迎也不接受这些邪恶的行为!!

知乎用户 关中的牛人 发表

孝顺实际就是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人的成长有赖于别人和社会的恩赐与帮助,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给对方,这是人性,动物就没有这种做法!

现在养老是很费力很花钱的事情,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把心尽到,把做人的本份尽到。

中国有中国的传统,有中国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中国历史向来都是非常注重孝的,不孝是不能为官的,成为不了社会精英。背后的逻辑就是不知报恩的人即使掌握了社会权利和资源,也不会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

孝顺和人权是两回事,孝顺实际是道德观念,人权是法律概念。如果说孝顺压抑了人性,肯定也是压抑了自私自利的人性,而不是善良的人性。人人都不孝顺,社会就会发展到人人都不生育,没有会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的养育一个白眼狼!

攻击孝道观念的人,是逃脱责任的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法律是有规定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闹了

现在倡导的是孝 “敬” 父母

你家要求顺着,别把我们所有人拖下水

知乎用户 空白​ 发表

西方满 18 就养自己,大学基本贷款上学,从小就有打工转钱的习惯,结婚不会让爸妈买房,生孩子不会让爸妈带,请大家一以贯之要求自己,不要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知乎用户 普林斯顿猜想 发表

可以孝,但不能顺。爱父母,要以自己认为的方式来爱。

知乎用户 叶开 发表

孝顺只是儒家思维的延续, 满清时代, 以子女不孝为理由, 判处儿子凌迟, 儿媳绞刑. 起因是妻子与老丈人发生口角, 儿子回来后查明情况, 认为理由站在妻子一边, 故开始责怪父亲. 但是父亲执拗不接受, 与儿子互殴, 儿子反击. 结果不小心把这个老头子弄死了. 最后判儿子凌迟, 儿媳绞刑.

作者:豆子
链接:
来源:知乎
今日阅读了几则古代案例,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看看 “古代法律常识” 与“现代法律常识”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何谓“等级森严”,何谓“父母之命”“尊卑高下”,何谓“吃人的礼教”。
嘉庆十八年,儿媳妇牛高氏煮豆子给婆婆萧氏吃。因为有些许豆粒未能煮烂,因此萧氏吃的时候硌了牙,本来就牙疼,一硌牙气就上来了,开始不停叫骂。
高氏并未反抗,只是听训,又做面条呈上给萧氏吃。萧氏因牙疼吃不下,又开始叫骂。高氏还是没有回嘴,她没回嘴,萧氏却越骂越起劲,因此捡起棍子向高氏殴打。
高氏拦着萧氏不想挨打,萧氏因为被高氏阻拦,激忿难当,一怒之下,投井自尽。
判:经过严厉审讯,高氏的确没有忤逆婆婆,该种情形邻居都可以作证。萧氏因为吃东西硌牙殴打儿媳被阻,忿激之下投井身死。毕竟是死了,也毕竟是高氏没把豆子煮烂导致的,虽然属于无心,但为了严格伦理,将高氏比照 “子贫不能养赡致父母自缢” 处罚,照例满流。
注释:清朝,流放三千里为满流。
又,嘉庆二十五年,李许氏按照事先约好的,轮到她给公公婆婆做饭。这天因为地里耕作的事情太忙了,一时忘了,公公婆婆来到家里后,她才想起来,赶紧回去准备饭菜。
因为家里没别的了,就给婆婆炒了个茄子。婆婆嫌做的菜不好,向许氏咒骂,许氏知道自己错了,赶紧让孩子出去另外买荤菜。
公公觉得婆婆太贪嘴,骂了婆婆。那婆婆被公公骂了,气忿难当,竟自尽了。
判:将李许氏比照 “子贫不能养赡致父母自缢” 处罚,案例满流。
又,道光元年,柴赵氏的婆婆吃了荞麦总会拉肚子,赵氏因此不让婆婆吃。婆婆气愤之下自杀。
判:经审讯赵氏的确是因为婆婆不能吃荞麦所以才不给吃的,并非有心违逆婆婆,将赵氏比照 “子贫不能养赡致父母自缢” 处罚,案例满流。
又,道光三年,吕李氏的公公吕文顺因为不想喝稀饭,让李氏外出找她丈夫吕绍帼要点钱买米去。李氏不去,被吕文顺投刀伤害。
吕绍帼回家后,查明情况,埋怨父亲吕文顺。吕文顺因儿子偏袒儿媳,开始殴打儿子。
吕绍帼回殴,导致吕文顺死亡。
判:将吕绍帼凌迟处死。吕李氏虽然没有忤逆的情况,但是也算违犯教令,应比照 “子孙违犯教令致父母抱忿自尽” 来定罪,拟绞监候

为何看似一起不大不小的案件, 统治者为何要处以极刑呢? 因为封建中国大多数时代, 是以封建儒家来治理国家的, 这个说白了就是规定天下都是皇帝的, 要求人们遵守皇帝 - 官员 - 农民 - 工商民的等级顺序. 好让人们自甘被奴役, 利用和不敢造反. 而以此为延伸, 又产生了对普通人要求极高的道德水准, 乍看一下, 这是违反孝道的不道德事件, 但对于统治者来说, 这却是不遵守规则的事件. 今天你敢不尊重你爸爸, 明天你是不是敢不尊重皇帝?

直观点说, 以封建儒家, 以道德的标准作为治国工具,动不动就说你违反了这道德那道德,欺君,不孝,等等,实际维护的却是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高高在上的人的利益,才是彻头彻尾的邪教。道德只能用来律己, 而不能用来要求别人, 以道德要求别人的人, 往往自己才是最不道德的那个。

郑州高校副院长工作群发露骨短信谎称微信号被盗,已停职接受调查,其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知乎用户 你的人生导师 发表

先问是不是好吗?别提问都提得这么没水平

知乎用户 未知 发表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_百度百科

鲁迅在 1919 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就已经批判了这一观念。

鲁迅开篇说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研究怎样改革家庭”,文中他认为孝是一种虚伪的道德、是收拾弱者的方法,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虽说 “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 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
历来都竭力表彰 “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拚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
倘如旧说,抹煞了 “爱”,一味说 “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有人做了乐府,说是 “劝孝”,大意是什么 “儿子上学堂,母亲在家磨杏仁,预备回来给他喝,你还不孝么” 之类,自以为“拚命卫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他觉得应该用爱来替代这种就观念,因为爱是无私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是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发展的。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 “爱”。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帐,一面开辟新路。

知乎用户 那家的小谁 发表

我爸从小给我说,孝顺孝顺,家庭和睦,父母慈子孙才孝,家事才顺。

长大了才知道很多父母的孝顺是,孝顺孝顺,孝就是顺,但凡点不服从就是不孝,这可不是中国人的孝顺。

知乎用户 王翔 发表

我每次回家,都发现我的拖鞋放在床头柜上,我知道她可能是因为我要回家把卧室的地拖了一遍,所以我从来没提过这事,这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但每次我问我的孩子,把你送回姥姥家住几天吧,她会跟我说她不想去。我无法每次都提醒她不要把拖鞋放在床头柜上,不要把冰箱里的东西放到长毛看起来就跟一个垃圾箱一样,不要用钢丝球用力刷电饭锅内胆。我想即使我说了可能我们还是会越走越远

知乎用户 一颗松果 发表

首先我们来理清楚一个逻辑

父母生孩子的动机:

1、自己本身喜欢孩子

2、家人催着传宗接代

3、意外怀孕不得不生

4、某些 drama 的人以孩子为要挟谋取利益

5、没思考过随大流该生就生

……

总结一下,无论任何动机,“生” 这一行为追本溯源是为了满足和解决父母自己的问题

而孩子在这个问题是天然没有话语权,也就是说 “生” 这个行为是父母为满足私欲的 “原罪”,所以“养” 这个行为才会变成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养育孩子的父母只是称职的父母,丢弃孩子的父母是坏父母,只有养育的很好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这才是生育本身的逻辑

所以恩情这个词语用在生育的问题上明显解释不通

而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在养育的过程中,根据父母的养育手段和倾注的感情产生变化的,和 “生” 这个行为本身没关系,很多养父母一样能培养出回报率很高的孩子

最后的总结:生是自私,养是为了弥补自私的义务,只有养育过程中的感情是真的。

你对孩子好,孩子自然对你好;你对孩子不好,孩子自然对你不好

—————————————————————

防止杠精:

我和父母的感情很好,家庭氛围很和谐,所以我才能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去理性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就像我说的,我孝顺父母不是因为他们生了我,而是因为在二十年的相处中他们对我很好,所以我也会对他们很好

倒是一些人,明明承受着原生家庭的痛苦,却还被一些所谓的道德枷锁束缚,从来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是不是,该不该,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还会带给下一代,然后让自己的孩子也重蹈覆辙,真的很可悲

知乎用户 一只羊​ 发表

孝顺,拆开来理解。

孝是善待父母,尽心尽力奉养父母,那我们做到孝就可以了。结果又加了一个顺,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善待奉养父母,还需要顺从父母,行为意志不能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的意愿。

中国大部分父母的思想认知,认为子女是由他们带来这个世界的,那就是属于他们的一件物品。确实就是一件物品,有些父母根本没有把他们的子女当作一个人来对待。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是有自我意志的,是自由的。但是大部分父母不允许子女拥有自我意识,他们很善于一次次毁灭你的个人意志,一次次否定你,一次次强行要求你按照他的想法去执行。并乐于看到被毁灭自我意志后的听话傀儡,这样就可以在亲朋好友之间炫耀,我家孩子多么孝顺。

如果你违背他们的想法和意志,作出一些个人行为,他们称之为叛逆、不孝。

因为他们就是被他们的父母强行控制思想,在一次次的反抗失败、痛苦到最终接受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着抹杀你人格的事,孝顺这个词就为此而生。

知乎用户 方百计 发表

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但在孝顺父母之前,应该把自己变得聪明能干有出息;否则愿意孝顺父母也会有心无力。

知乎用户 Morgan.Han 发表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需要引导的民众观念。

知乎用户 风飞扬 发表

如今的中国,如同当年的八股、焚书、程朱理学、独尊儒术。说这些有什么用啊。中国强调学数理化,早就把文史哲学丢进垃圾堆了。

知乎用户 喜欢雾霾 发表

如果按照你的思路,换一个问题: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西方人没有这样的习惯。那么我们应该不用筷子吗?

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其实你的问题有一个预设前提:如果我们和西方不同,那么西方是正确的。可是你的前提本身正确吗?

知乎用户 奇莫 发表

外国统治者就不需要服从性高的臣子和国民么?为什么就没有产生孝顺的观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个人感觉,“孝顺” 是古代拿来一刀切的管理口号。

都说 “父慈子孝”,原则上父不慈,子可以不孝,但是古代怎么判断父是否慈呢?

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话都能说出来。

所以古代没办法判断父是否慈了,所以子女就一定得孝。

至于该不该,我觉得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35 岁才明白不能愚孝,即使是父母,付出也是相对的。

以前一直抱有父母生了我,我就应该孝顺的观念,直到今年才不想骗自己,有些父母真的不配当父母,而我的父母只是把我当工具人,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就行,至于好不好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

我的家庭跟其他 80 后家庭差不多,姐弟组合,普通人都会想到重男轻女,实际不然,我家把所有好的资源都给了我姐。

在大学毕业以前,就是提供基本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孝顺父母,这期间还得忍受他们的辱骂,负能量,至于学习怎么样,吃饱穿暖这些,生病了怎么样,人情世故这些都是没人在意的;

初高中我都考上了重点,不让我去上,之所以没在坚持,是因为我姐初高中都没考上,花钱去的,还时不时请老师吃饭,职中选专业,直接就是容易上大学的那种;

初中以后,让我去工地干活,工钱他收着,手指被钢筋打到露骨头,假惺惺的说买好吃的让我补补,最后买了一斤肉,全家吃了一顿大锅菜。

大学毕业以后,正常家庭肯定会问问就业和结婚的事情,我们家人都闭口不谈,我自己先后谈了两个,啥也不懂,后来不了了之,可他们却在外面说我眼光高,多年以后我才想明白,他们并不想我结婚,之所以这样做,可以把我的名声搞臭,那个时候家里就没有存款,如果我结婚的话,少说也要背 40 万的外债。

我爸在两年以后去世,身体一直不好,也让他注意,他给的回复就是能活几年啊,先享受了再说,他就是这么多年吃喝把身体掏空了,这时我才知道家里没存款,具体都花哪了,只有他一个人清楚吧,

过去的几年,秉承着我是儿子,应该养父母的想法,在吃上,穿上,家里的各种开销,时间陪伴上做的都很好,从来没有计较过,可我妈和我姐,只在用我花钱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我,但却不放过任何一个诋毁我的机会,沟通了很多次,一点用都没有,好像我过得不好了,他们就会很好似的,后来我明白了,他们觉得他们大,可以无底线的欺负我,我也会原谅他们。

去年自己买房,差几万块,没有一个人帮我,他们买房的时候还借给过我钱,我也不说什么了,但我姐我妈联合,在外面说他们在帮我还贷款。

我爸死之前就把亲戚朋友得罪了个遍,剩下没得罪的,这两年也被我妈得罪了,并不是他们不懂这些,心里就抱着死了我埋他们,无所谓这些关系,从来没想过我这个做儿子的以后有多难堪。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孝是美德,顺是糟粕

知乎用户 茕茕孑立 发表

中国人还说 “家有争子,不败其家;国有争臣,不亡其国”。

你觉得现在有争臣吗?

知乎用户 xcf3166 发表

孝是孝,顺是顺。老是把这俩混为一谈。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平时需要关心跟是否听他们话根本就是两回事。

知乎用户 众生得安乐 发表

一个个长篇大论真的搞笑,孝顺这个词就是用来赞美孩子对父母的关爱。

现在的网友总喜欢把正面的名词妖魔化,妖魔完了,就只会草,牛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应该,爱才是本质

“孝顺”让原本父母对子女所谓 “无私的爱” 蒙上了一层阴霾,也让 “爱” 发生变质,充满了利益交换的阴谋

知乎用户 平清欢 发表

孝敬不是孝顺

小学课题

知乎用户 ggsimida 发表

该孝顺父母,但是没必要完全按照传统的孝道来做,现在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孝顺方式。西方那种父母和子女连互相的生日都记不住的模式未必是好模式。

知乎用户 ccc 发表

马克思已经评论过,在西方商业文化下,西方人的道德在迅速退化,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希望的那点道德可能就几个古典老头身上有了,这是谈西方。关于中国,你觉得父母对你有养育之恩,教育之恩,你就好好孝顺父母,如果你觉得没必要,那你就不去管。诚然对我而言我不会去找不孝顺的朋友,同事,员工,配偶,连父母的恩情都不记得,其他又怎么会记得其他人的恩情呢?

知乎用户 ANLU 发表

所有觉得 父母对自己无恩的 觉得父母养育自己都是应该的

那么找对象的时候 可以直接跳过这个群体 因为你即使对 TA 再好 TA 都会觉得是应该的

知乎用户 村后的青山 发表

这个题目有失偏颇。摩西十诫:五,“当孝敬父母,……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知乎用户 不是表姐 发表

孝不孝无所谓,敢不顺就是你的锅

知乎用户 月色温柔 发表

有个叫曹操的美国人被问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他的妈妈生病需要照顾,他会辞掉工作回去照顾,而他的朋友们也都是如此表达。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外国人也是有孝的,只不过没有孝这个词汇概念。他们用 love 代表一切。

知乎用户 天下雨水 发表

中国人讲究血脉和家庭,父母即天地。

西方以相信上帝,人人为子民。

观念不一样。

知乎用户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发表

孝顺,是农业社会为了维持家庭生产力产生的封建残余思想。

对待子女需要爱,不是绑架。

知乎用户 应龙之翼 发表

孝是一个社会的分配方案。

一个族群,长期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是不会产生 “孝” 的

知乎用户 令狐蜀 发表

中国的孝道首先是秩序,其次的本质是在社会层面保障生育的投资回报。

西方不强调孝道,是因为他们的秩序来源于宗教。

你应不应该孝敬父母,取决于你对自己生命的看法,和自身道德标准。

知乎用户 小九 发表

比起孝顺,我们更应该注重爱与被爱的能力

如果我们从小就在爱、在温暖的家庭里长大,

我们怎么会不孝顺呢?

但如果出生在每天被唾骂、被殴打的家庭里长大,

他又怎会孝顺呢?

我们又怎能强求他去孝顺呢?

知乎用户 拥护穷 发表

起码从养老这方面来说,养儿防老比交养老保险靠谱。

知乎用户 唐旭 发表

跟西方有鸡毛关系 这问题问的真是闲的卵疼

知乎用户 WOwe 发表

做个人吧,逼乎

知乎用户 丑极帅来 发表

孝顺的主要内容是养老送终,这就是区别。人家养老完善,不用孩子养老。你不孝顺,父母咋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强调孝顺的父母,本质上都是为了培养工具人

知乎用户 朝鲜半岛星座专家 发表

我国国家不养老,外国国家养老!

老人是国家的负担,把包袱甩给孩子国家就轻松了

知乎用户 huan 发表

我觉得或许和东方西方无关。朴素的思考,就是父母爱孩子,祝福孩子,孩子也爱父母,祝福父母。

父母不爱孩子,打孩子,无论说:我是西方的父母,还是东方的父母,是上帝送给你父母,还是皇帝加封过的父母。孩子都不会感受到爱。只能感受到受骗。

知乎用户 csychenny 发表

很多东西,都是一种被灌输的意识。

知乎用户 喜欢莉莉 发表

现实里真正孝顺的人不多

知乎用户 FUUUUUUUUU​ 发表

要看的。

如果你生长在一个每日家暴的家庭比如我,没有法律拦着我恨不得今天拿刀过去。

如果你有幸长在一个父母和善有素质的家庭,那你应该好好孝顺。

知乎用户 123 木头人 发表

西方人不强调孝顺,但是强调爱,不仅是爱父母,要爱每一个人。

知乎用户 得永生 发表

都是为了利益,人与人之间总需要一些稳固的关系来谋求共同利益。可以不孝,那也得有其他纽带,比如信教之类的。一个人离开社会是无法生存的,荒山野岭你干什么都没人管,可你能活下去吗?能活下去也很凄惨。

知乎用户 是个木头 发表

国人从小到大思想会有几次醒悟,打破从小就被灌输的各种尊卑规矩

意识到部分老师是不值得尊重的

意识到部分父母是不值得尊重的

意识到社会运转、国家观念的基本逻辑

知乎用户 一样大庄家赢 发表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人之本性,孝敬父母

知乎用户 皮皮鲁和鲁西西 发表

越强调什么越没什么。

比如美国没有自由,

日本没有道德

知乎用户 雷安 发表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动机是什么?目的是要挖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D84fj 发表

为了立场可以放弃一切。

知乎用户 白羊撒旦 发表

你知道为什么要孝顺吗?因为父母好好照顾你到大。如果他们没有,你凭什么要孝顺?

知乎用户 中二小生 发表

西方人只是发展的早而已,跟清朝同时代的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孝顺

知乎用户 君子剑和两脚羊 发表

孝跟顺不是一个意思,我们特别强调的是顺…

知乎用户 不想长大的大小孩 发表

发现原来觉得特牛逼的知乎,也不过如此

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没有经历,阅历和知识,智慧的支撑,显得如此单薄,脆弱,可笑,不堪一击

就像用大人的眼光看孩子的行为,用现在的眼光看自己过去的行为,用自己的眼光看别人的行为,并评:sb

知乎用户 万物有灵 发表

跨度至少五六千年的历史,涉及至少两大文明圈数十个不同环境、进程的文明,更包含至少三个人类社会阶段,某些人连键政都不咋地,还要对比看待这种专业人士利用专业资料才能解答的问题,不愧是知乎,平均水平不好说,b 格确实比一般平台高,

知乎用户 gjd846 发表

父母有错都是为了孩子好,而 731 部队对医学作出了贡献却被选择性攻击!!!

知乎用户 你的热心网友 发表

因为西方让子女掠夺 枪杀 征服他人

因为西方信奉基督教,非我教类,一律排杀

因为西方不信人,信神创造奇迹

他们认为自己会永生,不死

还要啥孝顺!

作为中国人,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留大萌 发表

首先不能拿现代标准去对比古代,甚至还拿现代西方的标准去衡量。这都是缺乏历史大局观的表现。

中国为什么强调孝道。因为孝兼具了道德观和价值契约两大功能。子女孝顺父母,那么子女的子女自然也会孝顺自己。

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家族的资源分配权就是靠父权体系维持下来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孝,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稀缺,绝大多数下层人是得不到具体的道德素质教育的,所以将规则体系以文化的形式融入进社会生活就是最节约资源高效的方法,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西方现代化科技生产力超越东方是最近 200 年发生的事情,东方的文化自信受到打击,很多人无意识的拿自己不好的一面去对比别人好的一面,却不明白背后真正的原因。

适应现代化的文化升级是需要环境和时间的,这方面西方至少提前 100 年,而中国对八零后影响最深的五零六零的那批父母却还是生活在旧环境下的一批人,所以在家庭传统等层面与西方社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其实这不是民族文化优劣问题,这是时间问题。

换个角度来说,八零玖零之后的父母也更加崇尚自由开明的教育方式不是吗。

说个题外话,现代人看到古代的所谓皇权,孝子贤孙等词就感到充满讽刺和不屑,说是服从性和奴性什么的,是古代落后制度的思想留毒。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比如古代人下跪磕头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慑服于权力吗?当然不是,下跪当然有服从权力的意味,但更多是双方建立的利益保障契约,磕了头我付出的同时你也得保障我的生存,生活权,以及地位。否则权力者的社会信誉和权力就会受到损失。

在古代,即使位高权重的人也不是随便能接受别人的跪拜礼的,因为这不光意味着他对你的人生权让渡,也意味着你也要承担的责任和成本。

知乎用户 半仙 发表

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

所以现在就打电话去跟他们断绝关系。

知乎用户 骗子 发表

“孝顺父母” 是应该的,但我不提倡 “孝顺父母”,更提倡 “自愿”。

即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但是你“给我一口水救命”,却“渴望我还你两桶油”,这种只是“交易” 而已。

“讨价还价”更是将 “亲情” 变成了“强买强卖的繁衍交易”——养儿防老。因为降生在这个世界,并不是 “我们自己选的”,所以是“强买强卖” 了。

西方人没有孝顺的观念,不代表他们全都不孝顺。只是大多数父母不追求养育的回报,子女也大多数没有忘记年幼的快乐。

反倒是几岁的时候就送去国外学习、寄宿、托亲戚照顾这种父母很糟糕,而托付祖辈照顾也是一种 “类似情况”。

甚至因为强加爱情的缘故,一代人的父母离婚率很高,我大学时候同寝室一共四人,两个是父母离异。一个河北的留在了大连买房了,家里付首付;一个家是大连瓦房店,却不想回家,却经常借钱给父亲;而那个陕西的父母没离异的,没事就爱念叨回家、机票打折、抢火车票……

我个人情况比较特殊,不谈太多,下面也只是短谈谈。

或者该说越对着孩子讲 “孝顺” 的观点的,越是 “贪婪” 的,哪怕是 “我也不求你回报,就求你怎么怎么” 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最不应该说出来影响亲情的稳固了。

感情的性质完全变了,变成了操纵,和 “为了你好”。比如“没有彩礼不允许你嫁” 这种最体现 “操纵” 的问题。

我遇到过很多人:

十四岁离家出走,走遍各种地方,最终有好心的青旅老板收留了他,现在 27 了,却一直没联系过家里。彻底是 “死在外面了,家里也不知道”。打过架、蹲过牢,也在青旅这种地方交友甚多,有些躺平的意味,偶尔也会去其他地方逛逛。我甚至怀疑他家就在附近不是特别远,坐公交就能到的这种可能。

还有孤儿被收养,为人圆滑,却死心眼儿的对收养她的人的 “无意发出的命令” 太拼了。我和她家老头还探讨改变这个问题过,不过失败了。

还有因为父母的职业,家庭的贫苦等因素离家出走学习本领的孩子,至于她回没回过家,她拒绝告诉我。因为关系比较好的原因吧,我想她应该回去过。╮( ̄▽ ̄"")╭

……

太多了,甚至不求回报,给了涌泉,结果大海冲了家门这种事,当事人是很糟心的。

我其实比较欣赏一些富人的做法,虽然不太看好他们孩子的行为。或者对于他们来说是 “小钱” 吧。比如那个 “小目标一个亿” 的老王,给他儿子 “小败家子” 拿个几千万创业,可没指望过“可能会亏多少”,成了自然高兴有继承人了,不成大不了以后把公司股份卖了也够活。

论有些父母,可能几百块都掏不出来,上大学的学费还是东拼西凑借来的,他们也做不到 “同样的效果”,不得不索取回报偿还债务。

再论中间阶层的很多父母,“求稳”,有钱存银行,你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抱孙子)都给你安排好了,嘴上喊的是不求回报,但他们其实是买了 / 养了一个傀儡娃娃,和子女回报根本没有关系。

我爷爷奶奶就从来不谈 “我父母的孝顺”,反倒省吃俭用,大儿子不差钱,小儿子和闺女差钱的时候随时就拿出来递,衣柜里藏了两沓钱,其实一点也不多,但是从来没花过,就属于这种。

我父母则相反,因为我姑混的不好,再加上姑父因意外走了,“贪吃、懒、加班”,我爷爷奶奶不会说什么,只会说白天睡觉,醒了就吃的抱怨几句,结果被我父母冠上了 “不孝顺” 的说辞,冷嘲热讽,我替我父母感到有些丢人,但并不忌讳谈论这种事。

相反我父亲每次去买一大堆吃的,老年人也吃不了多少,冰箱里全是 “冻肉”、“冻鱼”,都快成“古董 / 古冻” 了,我父母称之为他们 “孝顺”。在私下里,我爷爷奶奶和我对我父母、和我总去打麻将不去“回家看看” 的二叔抱怨过很多,就像我爷爷奶奶对我父母抱怨我姑一样。不当着当事人说这些“难受”。(我情况比较特殊,我奶奶和我讲抱怨,不和我表弟讲抱怨)

而我父母听到我的转述,第一个就是 “不信”,他们“自信” 的以为他们做的非常 “孝顺”,这种“自负” 是基于 “有钱”、“钱就是孝顺” 的观念的。

我和父母吵过架,我曾经说过 “你们干脆算一下我一共欠你们多少钱,包括货币增值和花费心血的费用等等都算出来,我直接还给你们得了” 这种嘲讽的话,而后得到的是 “生我多不容易,没法算” 的可笑回复。

我不愿和他们多说话,如果他们真的说 “计算了欠款”,我的一些可以快速提现的“不想变卖的资产”,也许在“存在亲情” 和“断绝亲情的收益”的选择上,我会选择 “卖了就卖了吧” 的选择吧。

“孝顺”就这么个东西。“被控制”的傀儡?自愿回报大海?有能力回报 “孝顺” 的“价格”?

只能说 “没有能力” 的人太多。否则 “索要孝顺” 和“施舍乞丐”的区别,我只能说我爷爷奶奶并没有要求过我父母掏钱给他们治疗续命,这他喵的才叫“孝顺”。

所以我父母是 “孝顺” 的,而我“想要孝顺的时候”,他们遇到事情了,我去帮助即可,而他们的“索要孝顺”、“操控生活”,我只要足够强、更强,耳旁风罢了。

钱?粪土罢了。

孝顺?自愿的事而已。

能不能孝顺?不过说会不会冲到前面替他们扛子弹的问题。

现在会不会孝顺?他们差钱的话,我不会走远去 “大城市”;他们有重病的话,我不会让“远亲不如近邻” 发生;他们受到威胁,我持刀把威胁他们的人干掉;他们被特殊情况送走了,我毁灭世界也要替他们报仇,直到自己也死了为止。

仅此而已。

至于谁说 “我不孝顺”,我会在意吗?我有淹没一切的大海,你有滴水穿石的涌泉或者滴水吗?

凸 ^-^ 凸

愿不会惹人恨,当然恨我,不如 “好好认清自己” 的好。

或者算一算,“想要多少钱的孝顺”,说不定几个月后,我可以考虑给你们的儿女无息放 “孝顺偿还贷”。

毕竟,某数字货币迟迟不敢全面启用的 “原因”,呵呵……

嗯,我东北那嘎达的,喝多了好吹牛皮。

知乎用户 你过得好吗 发表

西方人不是没有孝顺的观念,只是孝顺这种观念,在西方可能更多是感恩,尊敬父母,敬爱长辈,类似这种的点点滴滴的行为,广义上来说也是我们所说的孝顺了。

对于辛苦将我们养大的父母,我们需要保有感恩,敬爱的心来对待他们,这是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知乎用户 MOONLIT 发表

孝顺的本质是把子女对父母的价值最大化。

知乎用户 蛋太郎​ 发表

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对老年父母的基础尽孝是写进了法律的。我们不去探究法律的正误——那毫无意义。

因此,完全不尽孝是违法的,违法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在符合法律的底层基础上,再来分析,更多的尽孝是出于自发的还是出于道德、舆论的压迫?

尽孝本应是出于自发的。这在中西方本也没有什么差异。

而因为其他一些影响被逼着去尽孝,那也就不是孝了。

知乎用户 涟漪 发表

真正的孝道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 视父母为榜样。我觉得都不需要有 “孝顺” 这个词…… 父母如果真心的爱孩子、尊重孩子,自然而然的孩子也会对父母好,爱父母。控制型父母,养儿防老型父母等等,得到的孝顺也许只是法律上规定孩子成年要赡养父母,或者孩子出于传统观念对父母好,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文化传统不一样,欧洲文明比较原始,更崇尚丛林法则,老年人不能带来实际的价值,反而还会拖累族群。像中国古代周边的游牧民族就没那么尊重老人。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讲究的是经验的价值。人越老经验越丰富。同时也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比西方文明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其实你问这问题还是挺有引战性质的。高赞那几个回答虽然是认证博主,但都属于其它专业领域的认证,在这件事上很明显个人主观情绪严重。

知乎用户 得意小生冂 发表

最奢侈幸福就是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疼惜儿女,当我们难以对他们施加关怀的时候是因为你再长大,他们在老去,岁月想要带给你新的生活而淡忘那些老去的日子,但仔细斟酌,我们的老去又会迎来新生,我们依然会继续走父母的路,他们生我养我,本应该孝敬他们

知乎用户 九天 发表

西方,这里我们姑且称为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你可以说他们历史文化没有明确的 “孝道”,但是人家国家真正做到了 “孝道”。

那就是高福利养老。

知乎用户 晶酱 发表

这个事情是对等的吧!

小时候如果你觉得爸妈对你还不错,

给你找好学校,买各种你喜欢的东西,教你做人,

长大后,你买房钱不够,爸妈支援你。

工作父母也各种帮忙找人托关系,

生了孩子,父母帮你带,

那么,你觉得你应该对父母孝顺吗?

以上中国人对父母的一个状态。

把孩子当做血脉,倾其所有。

但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求孩子回馈的东西也很多,要听话,要事事参考父母的意见,要照顾爸妈到老,要为父母养老送终

——————————

外国,看到很多孩子初中高中就自己打工,赚钱。

给自己攒大学学费。

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那么强的义务关系。

孩子选择自由度很大,恋爱,考大学,工作,结婚,离婚等等。

父母和孩子的之间的联系没有我们这么紧密 。

父母没有很多付出,所以也不要求孩子孝顺。

其实,是两种价值观体系。

——————————

我们提倡养儿防老,但渐渐,很多老人无人照料,甚至有虐待老人的情况。

国人原有的价值观崩塌,西方德先生,赛先生近来的同时,西方文化一个世纪的时间,已经渗透进中国年轻人的血液。

渴望自由,标新立异,对物质渴求,而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渐渐丢失。

知乎用户 保持冷静 发表

生态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作为自由个体你当然可以选择孝顺与否,但如果我们还处在主流的文化系统内,有些事情就是个人意志必须顺应的,否则就会被这个系统 “异化”。

知乎用户 半笑书生 发表

西方还没必要供你上大学呢。就冲着父母多年的照顾,孝顺还是应该的。

知乎用户 历史穿越者 发表

我提倡孝敬反对孝顺,看似相同实际大有不同,孝敬是为父母好,对父母好,对父母的感恩,而孝顺强调的是不分是非的顺从完全的封建等级观念 ,现在的社会的封建余孽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体现(比如说父亲或母亲一言堂)

知乎用户 SOSO 发表

孝顺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父母对我们的爱胜过任何人可以给予我们的爱,作为自然而然的反作用力也好,作为可以的汇报也好,我们希望他们高兴、健康、得偿所愿。

孝顺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宠溺,如同父母给予年幼的我们的关注和照顾。

知乎用户 nikophtgrphsm 发表

人和人的关系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孝忠这种巧立名目的道德绑架早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所以说白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孝顺大概是服从吧

知乎用户 聪明如我小仙女 发表

如果把孝顺放在 “爱” 这个概念里其实都能说通。

国外的人不是一直主张信仰和爱吗,他们爱朋友,爱邻居,甚至是不认识的人遇到危险也会出手相救,那么对于自己的家人他们能不爱吗。

爱的方式。

首先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就我观察日本或者美国等国家戏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他们是真的彼此尊重对方的表达和想法的。所以如果想要好好爱一个人,我认为前提就是尊重,首先你得承认对方是一位独立的个体,抛开独立个体谈尊重我觉得也是不符合常规的。

**举个例子:**在中国家庭中,家长对于成长中的小孩不是引导独立个性,而是一种掌控。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小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甚至会因为被人掌控而反弹,想要掌控别人。

一个场景:一个青少年问妈妈,你看那个男人穿女的服装哦?

中国母亲 / 父亲:那是变态,千万别学。

**外国的母亲 / 父亲:**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 style 的自由,他们通过不同服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并且因此而感觉到开心,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自己。

这也许是我这边臆想到的情景,但是现实确实国外对跨性别者是相对开放的。而在中国就是,变态、恶心、男不男女不女、娘娘腔等论调,尤其说出来的表情和语言,好像是极端不适。

所以,在中国家庭来看,孝顺就是长辈说的哪怕是错的也要顺着听,不能去顶嘴,也不要去惹他们生气,哪怕他们用贬低、侮辱的字眼辱骂儿女,儿女好像也应该受着,处在一种极其不适的环境中,而觉得是正常的。

所以我不赞同中国某些孝顺的行为,也不赞成家长的完全掌控他人的行为和思维,甚至鄙视这种懦弱的人 ,他们把希望寄托给孩子,拼命强制他们达成他们想要的目标,这就叫做自私和施虐狂

而国外的孝顺我认为更多的建立在尊重独立个体的基础上的交往关系,比如经济独立,而不是说儿女有钱就用儿女的钱,觉得正常,有些老人吗明明很有钱,却认为儿女应该花钱买这个买那个,甚至自己不想花钱,认为儿女花钱才对。

知乎用户 邱终 发表

儒家的孝道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父母要父母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你对孝有误解,不是要孝顺父母,而是要孝敬父母,是指尊敬父母,而不是顺着父母。儒家从来没有说要事事顺着父母来,如果父母没尽到该有的责任,父母的行为有错,那么就不应该顺着父母来,而应该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和行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孝顺的核心不是 “孝”,而是 “顺”。

知乎用户 Nohyon Hutuktu 发表

《天道》中,丁元英对老母亲说:“妈,如果说养儿就是防老,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呢!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的你就算赔了。”

知乎用户 素材 发表

em……

孝顺的本质是统治。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是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

西方,尤其是漂亮国,他们对我建国先辈是神马人?查查历史就明白啦。

基因就完全不一样。

其他的不能说了,说了也是白说,因为会 404。

知乎用户 嘿嘿 发表

孝顺就是家庭版的 PUA,很多中国家长都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习惯于控制利用孩子

知乎用户 被衣 发表

不要,人类有纯天然的爱,没有那个民族有孝道这个概念,只中国特有,所以并非人类自发的,而是人为炮制的。这个词发明出来是为了塑造民众的奴性人格的,是专制极权统治者为社会打造顺民愚民的伎俩,不但如此,恰恰亦是孝道的观念破坏了建立在纯天然的爱上的亲子关系

知乎用户 自私鬼 发表

把我养大,这是我欠他们的啊。

知乎用户 唵布隆 发表

希望以后能在大学出一套必修课: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 儿女。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PwGly 发表

你理解错误了。父母为什么对子女好?因为母子连心。子女对父母也是非常依赖。小时候,一会儿没看见父母就哭起来。看到父母就要抱抱。这是人性。

为什么子女长大后对父母不好?因为这种母子连心随着年龄长大,慢慢淡泊乃至于消失了。这时候人性丧失了。

知恩感恩报恩是人性,忘恩负义是违背人性,是没有人性。

知乎用户 哲理的山路十八弯 发表

忠孝仁义 伦理道德 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年长者权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个人观点:

以德报德,勿留亏欠。

同情宽容,治愈自己。

--

以上所说与孝顺无关,与同父母的相处有关。

上面两句,不论是哪一句,都要求子女要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把自己当作一家之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心态就很难平和,后面的内容也就无从谈起。

第一句其实就是为了尽量避免 “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悲剧,在能对他们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对他们好。

即便是与自己有仇怨龃龉的父母,至少他们抚养孩子长大,没有遗弃,没有使你夭折。至少要让他们老有所依。

有些人的父母可能会提出过分的要求,可能会道德绑架,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这个时候需要你进行一些博弈(博弈的具体内容需要你自己去考量),使他们相信,主导者是你而不是他们,只有配合你才能让他们自己利益最大化。

第二句针对的是他们过去对你犯下的错、造成的伤害。

我建议不要去计较。我并不是在说子女不应该计较父母,而是在说这样至少可以让你免于二次伤害。

当你告诉父母,他们过去的什么什么行为伤害了你的时候,其实你期待的是一句道歉,一句对不起。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能够在过去这样伤害孩子的父母并不会道歉,只会觉得你不知感恩。他们会给自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二次受伤,原本藏在心底的创伤可能会被再次剖出来,然后你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处理自己的状态,得不偿失。

同情宽容四个字,既是给子女自己,也是对父母。

外向一些且有钱的人可以去求助心理医生,内向一些或没钱的人可以自行阅读心理学书籍,找到自己的症结,然后想办法治愈自己,了解父母。

别人我不清楚,但在我发现我母亲极有可能是表演型人格的时候,我突然就莫名其妙地放下了,不那么在意她过去对我的伤害了,甚至还有了同情。

--

最后,如果你年龄不够,还没有成家,也没有立业,甚至没有经济独立,并且被父母以孝顺之名相逼迫的话,直接摆烂、开怼,不当乖宝宝,所有能逆着来的事情逆着来(但同时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学习还是要好好学),实在不行离家出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女孩子,没地方去的话可以去找个派出所,求求警察叔叔让你凑合凑合,但千万别为了进去而做违法的事)。给自己争取些筹码,让父母威胁你的时候也能不那么肆无忌惮。

知乎用户 霹雳 发表

这不是人性问题, 这是宗教问题.

西方国方以圣经为文化起源.

中国以易经为文化起源.

这两本书刚刚好是相对立的

造就了我们与西方很多文化上的不同.

孝顺父母的教育我想最初的想法应该是团结为出发点

团结了才能有更强大的力量, 得到更大的利益.

而西方父母并不是子女最重要的人.

他们最重要的人是他们的上帝

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他们.

他们是上帝的奴卜.

他们穷尽一生的努力只为来世来到上帝的脚边.

以来到上帝身边视为一生最大荣耀

所以他们觉得父母只是上帝派来指引他们的

因为一神教不能有偶像崇拜, 上帝是他们唯一的神

我们就没有这样想了.

我们可以拜祖先

可以有很多偶像

很多人年少的时候也会比父母当成偶像

结论: 两种不同的利益体系.

中国人的孝顺观念其实和宗族观念一样. 以团结家庭把利益最大化

西方文化来世回来上帝身边视为最大的利益. 父母只是工具人.

在大的环境下就算你不是一神教宗教信仰者也潜移默化那样的观念了.

但他们的上帝崇拜能把所有的教徒洗脑, 并以上帝为中心凝聚非常大的向心力

因为宗教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侵略性

所以内心脆弱的人还是应该了注意一下.

最终结论: 本质上中西方在孝顺方面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程度上, 西方人对上帝的孝顺和盲目远不是中国提倡的孝顺父母要恐怖的多.

要洗脑的多. 要禁固的多.

因为上帝永远是对的. 父母可不一定啊.

父母错了有时候你还能反抗, 反驳一下

上帝错了,, 上帝不会错的. 错的一定是自己..

知乎用户 囧囧 发表

孝敬父母是中华五千年传统美德,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生你养你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真的不容易,好的都留给你为你操不尽的心,什么事情都以你为中心为你考虑,虽然有时候可能意见不统一,但是还是为你好,你出去社会被人都想剥削你,套路你,没有别人会对你像父母那样怕你吃亏吃苦,不管你出去啥样子回家他们还是那个一直爱你的亲人!

知乎用户 当尼采哭泣 发表

个人觉得在不同的环境应该顺应不同的规则法律人情,而不是生搬硬套当前大家认为更高级流行的观念

知乎用户 向南楼孙儿 发表

西方人不讲孝,是因为现在的西方人大多数是蛮族或者海盗出身,烧杀抢掠首先要有力气,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就是吃白饭的,活该被淘汰的。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可能连某些动物都不如。

知乎用户 李满月 发表

?西方人虽然没有孝顺的观念,但大部分也很孝顺啊。

你要不想孝顺也可以不孝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问题有毒吧?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学习西方?我自己不知道答案所以想问一下,在西方国家,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是没有感情的吗?西方国家的父母生病了,子女完全不管不顾,既不送医院也不照料?西方国家的老人因为经济问题快饿死了,子女也完全不会掏钱给他们买饭吃?西方国家的老人看不起病,子女也完全不会掏医药费?如果以上问题的现象存在的话,那么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西方的子女不存在上面这些问题,那他们是孝顺还是不孝顺?如果他们普遍做不到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西方国家的人真的都是冷血动物呢。

知乎用户 不做仙 发表

孝顺是糟粕,不可取,懂得感恩才对。

知乎用户 大潼視界 发表

西方人不是不孝顺,而是他们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上存在一个主题,那就是个人主义和独立思想,他们相信,每个人是独立个体,长大后自己对自己负责,例如如果父母离异,父亲和母亲分别找到另一半,只要他们各自开心,孩子不需要纠结生父生母后父后母那些伦理道德底线的问题,同理,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选择,必须对自己负责,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所以中国人那种 “愚孝” 比较少见。他们对 “爱” 父母的表达比较少拘泥于仪式,名目,以及家庭结构体系,他们没有君臣父子的阶级观念。

知乎用户 李毅 发表

这个事情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沟通。

关于孝顺与否,只要你的想法和父母是不一样的就无法沟通。你不能告诉你父母你觉得:你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是一种恩赐,而是因你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产生的结果,是你想要的结果,而与他无关;你抚养孩子成人,让他拥有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能力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不是一种恩赐;如果这个孩子成长为了你不想要的样子,你是有责任的,并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想错了,做错了——这如果是一种卑微,我认为为人父母就要承受这种卑微。

妻子还没怀孕的时候我就和她聊过这个事情——孩子的出生他没有任何选择权,是我或者我们想要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的结果,而抚养孩子是一个基本没有回报的事情,我们要想好,我们要做好节省自己开销、减少独处时间、花费大量精力的准备。他的遗传基因来自于我们,他的行为习惯来自于我们,他的绝大多数选择来自于我们,我们要为他的所有所有负责。(我觉得妻子也并没有理解我的话,哈哈)

也许我想得并不对,留在这儿做个记录吧。等孩子再长大些以后还是不是一样的想法。

非常反感自己父母插手自己孩子的教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周围,对子女付出越多的,越不讲 “孝顺” 这个词,并且往往孝顺自己的父母。

对子女付出越少的,越强调 “孝顺”,并且对父母回馈的也少,或者基本没有回馈,上想啃老,下想啃小。

还有些搅屎棍,专用 “孝顺” 一次,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搅的别人家不得安宁。

知乎用户 湛小影 发表

什么叫孝顺?老师有教吗?怎么孝顺?书上有说吗?父母说就是对的?还是书上说的是对的?

情侣之间问一句 “你会对我好吗?” 你会不会疑问说“怎么才叫好?”

没有标准没有指南的问应不应该孝顺父母。我就想问,孝顺要怎么孝怎么顺?没有标准怎么回答?

如果孝顺是成人后有空回家看看父母,打打电话,买点保养品,逢年过节给点钱。如果不是闹得要你死我活的父子母女关系,这种孝顺很难吗?不应该吗?

如果是父母要我卖房卖血给弟弟交学费,割肉给弟弟补营养。是神话故事看多了才会答应吧。

我很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也很爱我。

我会用自己的方法孝顺他们,因为他们没要求我怎么孝顺他们。

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我不知道他们长大还爱不爱我。

我会用自己的方法爱他们,因为我不知道他们希望我怎么爱他们。

中华传统美德,我只在书上见过,父慈子孝,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臣父子,我不理解不了解。

我认为,无论亲情,爱情,友情,所有的一切亲密关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爱,一切关系的破坏也是因为不爱。

法律只是底线的约束,你可以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虐待孩子,不能饿着孩子,不能不给孩子读书。这是法律。

你可以不爱自己的父母,但不能不给他们养老,仅仅是养老啊,一个月千八百块就能打发的事。给不起吗?

不匿了,我觉得自己回答得充满正能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待父母,比起孝顺,我更喜欢另一个词,感恩。不过不是生我们的恩,生活在这糟糕的世上还真未必是恩赐。而是养育我们的恩。别把父母当父母,当成陌生人。陌生人帮了你这么多次,也应该好好对他们啊!

但也仅此而已了,最终能否成为朋友,成为家人,有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的付出,和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因为天生的你是我孩子,或者你是我父母,就全心意的付出,其实反而让人背负着莫名的巨大的压力和亏欠感。

我不想承认命中注定的家人,把父母当成恩人,应该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三观可能不是很正,匿了匿了。

知乎用户 毕达哥斯拉​ 发表

西方的家庭很和谐吗?社会很稳定吗???为什么要以西方为尊?

知乎用户 Volatile 发表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三字经》

我感觉知乎真是把传统美德都忘记了。

知乎用户 左海 psy​ 发表

???

现在的问题真是顺口就问。东西方文化确实有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别,但是啥时候变成了孝顺和不孝顺的区别。

在探讨问题之前,你首先要给孝顺下一个定义,而这个词本身就是东方文化独有的,东方文化框架去套西方有点尬了吧。

就像你说西方都已经是资本主义了,但是中国还没有资本主义。我们应该资本主义吗?

很多跨文化的概念是不能这样用的。我们应该探讨的是个体和家庭的关系,个体和父母的关系,在东西方文化中有哪些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单纯的用一个孝顺或者不孝顺来概括这段关系。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朱易开场摔?

知乎用户 名字被吃掉了 发表 知乎用户 嘻哈 发表 我记得在奥赛之前,她和 chy 的选角事情在网友闹得挺大。在看评论时,有朱的粉丝在维持,其他人怼了句 “她要是在赛场上出现低级失误,看我不 pen” 有时候,就挺奇妙的。 希望团体赛能继续 …

如何评价媒体报道加拿大运动员玛格丽特 · 麦克尼尔获得冠军都要加上她是中国弃婴,还说什么要帮她寻找父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什么中国弃婴寻找父母,人拿了冠军都到处说别人是中国人了。 被中国生父生母弃养不恨中国就不错了。换位思考你生下来就被扔了被养父养母精心培养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你会回到弃养你的国家寻找弃养你的父母吗。 没必要,人家就是 …

如何评价白岩松「29 岁前买房很神奇」的言论?

知乎用户 佐伊 23 发表 每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喜欢把结构性的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体的心态或情绪问题。 在他们看来,年轻人压力大、买不起房子,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态就可以解决了;天天加班,天天 996,把它看成是对你 …

如何看待老外生完孩子就喝冰水,而中国人却坐月子?

知乎用户 渡云筑乔​ 发表 谁说老外不坐月子的? 我就是海外生的娃。老外确实不讲究喝热水,但我顺产生完孩子 36 小时后要出院时,护士看我伸手去拎孩子的车座,一把拦住我说:不能提重物! 护士甚至跑去给我推了个轮椅,把我推出门,因为担心我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