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大学生脑出血去世,曾求救 120 未果,谁该为此事负主要责任?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救人的速度要是有撤热搜的速度就好了。 听录音已经脑溢血了!!! 120 接线员:是不是要救护车,头疼是吗? 大学生:嗯 120 接线员:河南大学在哪?在啥路上? 大学生:郑州,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120 接线员:明 …
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回复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
随后,中心调度员向兰州市医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微信,请求线上医务人员对求救人进行问诊,随即将问诊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
12 时 28 分,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
12 时 32 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 12 时 32 分至 13 时 06 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
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
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13 时 23 分,13 时 32 分、13 时 34 分,连续接到急救呼叫电话
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这个时间线令人窒息啊:
这种急救流程,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还要什么线上诊疗。整整一小时,才开始调度车,一个半小时才把车派出来。
急救电话,难道不是需要医生立刻到场施救的吗?P 的线上诊疗。
这 TM 谁制定的流程,这不是什么 “工作僵化刻板”,这是 TMD 救助流程草菅人命。制定的这个流程的人才该负最大责任。
还有,这种紧急情况,居然是通过微信群来联系的,还能再儿戏一点吗?
新冠纪年都第三年了
救护车派出机制居然还是这么繁琐和推诿……
12 时 15 分打 120 电话,12 时 18 分接通,然后直到 13 时 44 分救护车才派出
不是,中间这些线上诊疗环节有必要么?
你医生能通过电话就查明病因?能给出医疗方案?能确保病情趋于稳定,不再反复?
那最后不还是得派救护车么?
而且,这些关键信息居然还是通过微信群转发的……
郑州大学龙子湖校区医疗事故后,想得救护车派出机制怎么都能改善一下吧?
你为了避免那些轻症患者病症自行缓解后不需要救护车而造成的出车冗费,那完全可以拨通之后,及时出车,不管最后使不是用都得支付出车费啊
搞这么一套线上诊疗,真是事倍功半的典型
城管和综治员的行为真可谓践行了 “权力的行使者只在其边界内对其赋予者负责”
城管说他要搬运物资,综治员说他们还有任务,不在其职责范围内,或许行政条例与法规上能说得通
但这背后反映的是这种 “形式大过实质” 的作风已经把 “群众观念”“生命至上” 等原则深深抛在脑后,程序盖过了实体
另外,居然还有无人值守隔离管控出入口…… 我是想不通,你让这些老老实实配合的人遇到事怎么求助?
这哪里具备不闯口的期待可能性?
幸好值班的民警陈某斌还算负责,应该就是孩子父亲提到的好心人
根据公告细节,帮大家梳理了时间线。
更新:根据评论区建议,补充了儿童父亲发现孩子异常的时间点(标红)。消息出处来自财新网,非通报消息。
这件事最吊诡的地方在于,
别人的经验不是我的经验。
没出现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今年六月份郑州女大学生的事还不够教训吗?
河南一大学生脑出血去世,曾求救 120 未果,谁该为此事负主要责任?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用坚子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一个人要转头多少次,还假装视而不见; 一个人要长几双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哭泣;还要牺牲多少生命,他才知道太多人已经死去?” 美方应该认真听听民众的哭泣与呐喊。
是啊! 多少次?
我现在( ),没菜吃,想知道。
工作僵化刻板的干部可以依法处理,那死去的孩子能够依法还阳吗?
13 时 55 分,妥某磊抱着孩子妥某轩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值守民警陈某斌求助,陈某斌拦停了车号为甘 A84**8 出租车,妥某磊和其亲属、孩子妥某轩 3 人乘该车前往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救治。14 时 05 分,出租车送达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
谢谢值守民警陈警官,你没有再把情况转到你的微信群里询问上级,你勇敢的背起了责任,仅用 10 分钟就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谢谢出租车大哥,你或许拉着客人,或许正在接单,你没有强调自己的客观理由,全力以赴的配合陈警官抢救生命,你尽力了。
以及。
5 月,北京顺义 32 岁男子因 120 延迟救治死亡,10 分钟的车程,等了一个钟头。
3 月 25 日,上海东方医院一护士工作时哮喘发作,前往本院急诊就医时因停诊被拒,之后被家属送到 10 公里外的仁济医院东院救治,因耽误时间过长,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1 月,西安孕妇医院门口流产事件,孕妇因为 48 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失效了 4 个多小时,在西安高新医院门口被门卫拦下来不让进。在椅子上等待核算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开始大出血,最终流产。
1 月,据西安网友 “太阳花花花” 微博内容描述称,父亲午睡时突发心绞痛,四处求助送医无门,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十点进手术室,却因错过最佳治疗期,抢救无效死亡。“后来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更加无理取闹,更加撒泼打滚,医院会不会早点接诊,我爸会不会还有抢救回来的希望。在每个可以挽救却没有被挽救的环节里,这些一个个的过失和不作为,足以让我此后的人生自责愧疚到死。可是没有如果,在 1 月 3 日那个冬季的夜里,在我爸刚过完他 61 岁生日后的一个月,我永远地失去了我的爸爸。”
3 月底,晚上 8 点,上海一位老人也是哮喘病发作,立即打了 110 和 120,110 警察因为封控需要,值守在小区门口,没有帮助送医;8:45 来了一辆 120 急救车,这是同楼另外一家叫的,这个老人病症更加紧急,家人商量这辆车能否优先送,但 120 车上救援人员声称不能更改病人。直到 1 个半小时后,老人叫的 120 救护车才到达,老人最终延误治疗而死亡。
4 月 11 日,郎咸平在自己的微博透露,他的母亲因为肾脏有一点点衰竭,按照过去的诊断,只要打一针就好了,但因为上海严格规定,必须要做核酸后才能就医,他的妈妈在三甲医院当场做了核酸,4 个小时没出结果,他的妈妈只得在医院急诊室门口等待,最终因为延误救治而死亡。
3 月 11 日,疫情中的吉林发生了一件让人心痛不已的事情:一个不足 4 岁的女童在医院等待住院时因急性喉炎死亡。主要原因是因为无核酸报告等待时间过长而未能及时得到治疗。
2021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0 分左右,在西安市城中村郝家村租住的李某某,突然胸疼打 120 多次,由于没有 48 小时核酸检测报告,120 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表示无法送往医院。核酸报告出来后,3 家医院不接诊,最后第 4 家医院接诊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了,医护人员抢救 1 小时 42 分钟后宣布李某某临床死亡。
举一反三,可知举九反二十七。
举一反三 你有机会举一反三 人家孩子一条生命就没有了 反映出啥啥意识不强 典型的就是老百姓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一概不管,能推就推。这样的体系还靠着老百姓税收养活?你们吃的每一粒米饭都是老百姓供给的。你每天吃饭的时候你们害臊吗?
除去已经通报的出警线,这次通报还有两条线,一条是求救电话线,另一条是工作人员处理线。
第一条线:拨打 120 急救电话情况
12 时 18 分,当事人(孩子父亲)第一次有效拨通 120 急救电话(前三次因为拨打时间不足,未接通),接通后 120 急救调度中心调度员决定安排线上诊疗(其原因主要是后面提到的非绿码)。
12 时 28 分,卫健委工作人员将患者信息发到非绿码医疗救治群(不是点对点联系,而是转发群聊)
第一次 120 接通电话的中心调度员,有没有和当事人确认清楚地址和具体情况?如果当时确认清楚后,直接联系医院医生,就不会存在之后长达一小时电话联系不上当事人,导致无法派出救护车。诚然,联系不上当事人,是当事人的问题。可问题的重点在于,本不需要隔上十几分钟再次联系。
12 时 32 分,医生电话联系拨打当事人电话,13 时 07 分,拨通。
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这中间涉及到再次接到求救电话,通过确认为同一人)。
13 时 07 分拨通后,就应该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后面所谓的又接到呼叫电话,经过核实是同一件事,不能构成未及时派出救护车的原因。已经有一起确定急需救治的事件发生,而且距离第一次呼叫已经过了将近一小时,当务之急不应该是一边出车,一边确认后面的问题吗?而且根据急救调度中心的处理流程和速度来看,后面的问题会不会也要经过一个转发微信救治群的过程呢?
第二条线:社区卡口工作人员值守情况
13 时 15 分,当事人出店门求助,2 名城管队员劝其佩戴口罩,未进行帮助便驾车离开。(有车未帮助)
13 时 23 分,当事人亲属向 2 名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被告知其抓紧拨打 120 和 110 电话,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收集样本并离开,同样未进行帮助。
13 时 47 分,两名群众跑到卡口点向驻守干部反映情况,干部告知先拨打 120,同时通过对讲机向社区书记报告。社区群众积极帮助孩子妥某轩进行心肺复苏。
13 时 55 分,当事人抱着孩子到了卡口,值守民警拦停了出租车,当事人乘车去医院救治。
13 时 58 分,社区书记到达现场,并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帮助家属将当事人妻子送上救护车。
关于当事人对其孩子问题的求助,城管队员和综治员一共四人关心的重点在于口罩有无佩戴, 核酸情况如何,并无提供任何有益的帮助。真正提供有益帮助的是热心群众和当事民警,他们对孩子进行了心肺复苏和拦停出租车。
所以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对于政府公职人员而言,到底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口罩至上、核酸至上?如果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那为何人民的孩子有性命之忧,他们在有车的情况下也不愿提供帮助?
简单说,就是当地压根没有一套针对高风险封控区的急救流程。已有的流程,只能解决不需要 “急救” 的病症,对于需要马上抢救的病人毫无准备。
这次出事的是煤气中毒,那么心脑血管应急病,孕妇应急情况等,怕是遇到了也没法组织急救,只能造成其他悲剧。
疫情第一年就有很多人呼吁国家建立起一个标准的封控区急救制度来,结果至今已经出了多少严重问题?国家级还是只有指导意见,各省一级还是只有指导意见,很多市还是只有指导意见。
这些出指导意见的单位有充足的数据和专家,但只能出意见。锅全都给基层工作僵化。
这事要彻底避免,需要的是自上而下把指导意见,变成操作规范、责任体系与检查督导行动。
不然这种破坏防疫的事情,还会层出不穷。
原来是 12:15 分开始打 120。
14 时 03 分 120 救护车到达现场。
小孩是自己拦车去医院的。
这个流程真的是。
但凡有致命急症也活不了啊。
这不是一份深刻的调查报告,
大篇幅的写了详细的事件过程,
但是没有事件发生的原因,
没有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情况,
没有暴露出的问题及每一项问题详细的整改方案,
报告应付差事,推卸责任,难以服众。
急救不急,莫名其妙的繁文缛节甚多,孩子都命悬一线了,还在这层层审批,就不知道事急从权嘛,绿色通道亮起的却是红灯……
疫情期间出小区的程序、疫情期间医院急救的程序是谁制定的,是按谁的要求制定的,这些人其心可诛。
希望其他地方的小区、急救中心能够吸取该事件的经验、教训,有责改之,无责加勉,制定人性化的程序,生命只有一次,急救耽搁不得!
希望在这次事件中玩忽职守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判刑也好,免职也好,一定要处罚到位,杀鸡儆猴,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2:15 分拨打 120 电话
14:05 分抵达医院急诊
有网友说,当事人看见妻子摔倒,慌乱之中没注意孩子。报急救也只说了妻子摔倒,神志不清,这是造成悲剧的原因。
但是当 120 接到急救电话,听到 “摔倒”“神志不清” 的时候,即使没想到煤气中毒也应该能想到许多严重急性疾病了吧,在此之后没有立即启动急诊程序派出救护车,而是微信转给卫健委再转给具体医生选择线上问诊式的方法回拨给当事人远程指导(回拨多次未接听),耽误了太多时间,最后还是靠求助民警拦下出租车送到医院的,整个急救流程绝对存在重大问题,相关方实在难辞其咎。
每经编辑 李泽东
据兰州发布微博 11 月 3 日消息,兰州市疫情防控七里河区督导组通报,2022 年 11 月 1 日,**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一名儿童一氧化碳中毒不幸死亡。**对孩子的离世深感痛心和惋惜,对失去孩子的父母及亲属表示真诚慰问。
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经调取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线纪录,并与当事人妥某磊(系儿童妥某轩的父亲)核实,12 时 15 分至 12 时 18 分,妥某磊连续 4 次拨打 120 急救电话,前 3 次因拨打时长不足,未接通。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称其妻摔倒,人在马忠华手抓餐厅附近家中,意识不清。120 急救调度中心调度员了解其核酸、抗原情况,回复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随后,中心调度员向兰州市医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微信,请求线上医务人员对求救人进行问诊,随即将问诊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12 时 28 分,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12 时 32 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 12 时 32 分至 13 时 06 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在紧急派车过程中,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13 时 32 分、13 时 34 分,又接到另外 2 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 2 分 59 秒。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经调取接出警记录、现场监控,并与出警民警核实,13 时 43 分,兰州市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两人在七里河区上西园家中昏倒,其中 1 名儿童已无呼吸。13 时 45 分,七里河区公安分局西园派出所收到派警指令。13 时 48 分,七里河区公安分局西园派出所指派两名民警出警。13 时 57 分,出警民警到达现场。
经现场核实并调取监控纪录,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上西园 144 号) 闵师手抓打包店(系事故发生现场)至骆驼巷路口沿途有 1 处无人值守隔离管控出入口,旁边为七里河区城管局物资储备帐篷,骆驼巷路口处设有 1 处卡口点,事发时卡口点值守人员为 2 名公安民警和 1 名城管队员。
13 时 15 分,妥某磊出店门(手拿电话未戴口罩)走到物资储备帐篷旁边求助,遇到前来取物资的 3 名七里河区城管队员(其中 1 名为司机未下车),2 名城管队员见其未戴口罩,仅劝其佩戴口罩,妥某磊随即返回店内,城管队员取物资后驾车离开。
13 时 23 分,妥某磊亲属唐某琳向路过店铺门口的两名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被告知其抓紧拨打 120 和 110 电话,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随后综治员继续收集样本并离开。
13 时 47 分,两名群众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驻守干部苏某和反映情况,苏某和告知先拨打 120,同时通过对讲机向社区书记刘某志报告。社区群众积极帮助孩子妥某轩进行心肺复苏。
13 时 55 分,妥某磊抱着孩子妥某轩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值守民警陈某斌求助,陈某斌拦停了车号为甘 A84**8 出租车, 妥某磊和其亲属、孩子妥某轩 3 人乘该车前往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救治。
13 时 58 分,社区书记刘某志从社区办公地点到达现场,并于 14 时 03 分 120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帮助家属将牟某白(系妥某磊妻子)送上救护车。
(一)孩子妥某轩送医及救治情况。14 时 05 分,出租车送达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到院时患儿面色苍白、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循环,医护人员即刻实施抢救。经持续心肺复苏,患儿呼吸循环仍未能恢复,抢救无效,于 15 时宣布死亡。
(二)妻子牟某白送医及救治情况。14 时 21 分,牟某白乘坐 120 救护车到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经救治,牟某白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随即出院。
对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救助机制不畅通、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工作僵化刻板的单位和干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今后工作全过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广大媒体和网民的批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坚决予以整改。
兰州市疫情防控七里河区督导组
2022 年 11 月 3 日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兰州发布微博
翻译一下,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满篇的甩锅,认为小孩父亲责任重大
1、当事人 120 拨打时长不够
2、安排线上诊疗人员打电话半个多小时未接通
3、当事人不戴口罩
4、当事人一开始没发现孩子情况严重
二、认为相关部门已经仁至义尽
1、120 接到电话因为高风险区域第一时间安排线上诊疗
2、120 在一个多小时决定派车时,还破例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
3、出租车是值守民警帮忙拦的
4、社区书记亲自将当事人妻子送上救护车
可是主要原因不就是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不就是疫情防控下就医难问题。真的无语。
13 时 15 分小孩父亲就在求助防疫人员了,然而就是被各种推诿,上报,13 时 55 分小孩父亲求助到民警才放行,整整 40 分钟抢救黄金时间,就在管卡人员层层上报,推诿中浪费了!!!其实只要第一时间放行,找个工作人员陪着走去医院,也就 10 分钟左右。至于浪费时间等什么救护车吗?一条人命也就只在通报中得到个工作僵化的结语:“我都自罚三杯了,大家还要怎样嘛。”
如果这位父亲早点看到那位拿着刀给婴儿买奶粉的新闻,可能孩子会被早几分钟送到医院。
我就一个印象,一般来说,打 120 的都是超级急事,都是希望立刻出车的!
我从来没想过,120 是一个线上医疗服务!
我不说别的,已经出人命了,主要负责人能不能辞退?这个铁饭碗是不是连闹出人命都不能破?
这可是谋害了一条人命啊,这样的人居然还留着体制内,这都是些什么人民公仆啊!
这个话题下有甘肃本地 ip 的洗地
因为该小孩母亲为阳性偷偷开店做生意大大的坏,并且小孩父亲没有说明是一氧化碳中毒,所以 120 才没有反应过来只进行了线上诊疗,而且该地区有大量阳性,120 不敢轻易发车
但是之前也有甘肃 ip 的人说,该小区已经十天没有进行核酸检测了,最近没有检测的话该小孩母亲阳性的消息源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早就检测出她是阳性为什么她没有被转运隔离治疗呢?
一些人他知识储备不够不能准确描述昏倒的人的症状,判断不了她们怎么了,但是 120 接到有人突然休克昏倒这个信息应该立即出诊呀。只要 120 能够及时出诊,那么急救人员到达后很快就能发现小孩和小孩母亲一氧化碳中毒能够救下两人。
对了,目兰州现有确诊只有 7 个,发布确诊消息的和说小孩母亲阳了还偷偷做生意大大的坏的总有一个在造谣
这是刑事案件。
如果检察院不公诉,当事人家属应该提起自诉。急救方案的制定者,执行者,链条上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被告。
这群人渣,具有作为义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却拒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这群人渣的懈怠与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明知拖延会导致生命危险而依然放任风险,这群人渣要么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要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除非自证,否则一个没跑。
公务员不是护身符,什么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操蛋。
卧槽知乎,这个问题终于有按时间排序了。
怎么前两个都没有,让人怎么看到事情的原貌啊。
怎么学的跟微博一样,精选评论了属于是。
不过看了下其他高赞,反复都在提及同一时间另一位父亲,持刀闯卡。
![](data:image/svg+xml;utf8,)
我终于知道,知乎为啥关最新了。
额……
夜之城没有活着的传奇,不要让知乎难做人。
![](data:image/svg+xml;utf8,)
本来对于这个沉重的话题,不想多说的。很多人已经说得很好了。
但是看到还有人要拿国外水深火热来试图掩盖问题,不得不把前面写的一些文章内容搬过来,一正视听。
看看某些人口中,水深火热的台湾地区,经济,和疫情的总体情况。
GDP 增速:
2022 年第三季度,我国台湾地区完成的经济增长率为 4.1%,那前三季度的成绩如何呢?答案是:完成的名义 GDP 扩大至 168854.88 亿新台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涨 3.6%。在全国 34 省份排名第 15. 这个增速已经超过了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等内地发达省份, 高于全国平均 3% 的增速
GDP 总量:
而从经济总量上,台湾省排名第六,与人口 4000 多万的福建相当。
人均 GDP:
从人均 GDP 上看,台湾地区可能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东亚第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预估,今年中国台湾的人均 GDP 将达到 3 万 5510 美元,历史上首度超越日本,也是时隔 19 年之后再度甩开韩国,成为东亚第一经济体。
疫情防控成绩:
台湾地区在开放共存的情况下,疫情超额死亡与严格清零的澳门地区相似。
总体上,台湾地区以先严后松的防疫策略,实现了生命和经济增长的较好平衡。
可以说对比我国其他省份,可以有适当借鉴意义。
同时,也为共存后会爆发大规模死亡和经济衰退的夸大预言做出了反证案例。
如果我们还想在某一年解决台湾问题,我们至少应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人民健康问题上,对对岸有显著的吸引力。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
IMF 数据预测
以下是具体的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地区超额死亡数据,不看的跳过,转载的自取。
不同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超额死亡都保持稳定,甚至部分国家出现了比预测死亡下降的趋势。
这一点上有利的支持了奥密克戎致死率和大流行危害性较低的论据。
120 的急救性体现在哪里?
接线员了解情况后去微信群联系相关其他人员,安排线上诊疗。。。。
相关责任人停职三个月加强学习,然后表现良好复起使用。
什么,不是领导的意思,是临时工志愿者自作主张,那必须严惩!
人都已经意识不清了, 还要慢腾腾的线上问诊而不是派救护车, 没说卡点有没有阻拦, 但是如果没阻拦, 小孩应该早就可以去医院了, 这有点春秋笔法吧? 一连串不应该发生的事都一个个发生了, 最终造成了悲剧, 很难想象小孩的爸爸那时候是多焦急无奈. 联想到保定那位持刀闯卡的父亲, 真的是要闹才能解决吗? 说到底, 老百姓的命没有他们的帽子重要. 不知道这次涉及的人会接受什么处罚, 如果是轻飘飘的处理, 那以后肯定还会不断出现类似的事情, 难道要我们每次都拿刀吗? 如果真的伤了人怎么办?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买奶粉那位父亲一样得到舆论关注进而被轻判, 更多的是和防疫人员稍有冲突就被抓, 轻的行政拘留, 重的刑事拘留,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120 接电话以后首先询问的是核酸情况。这是急救电话???
都是官本位的思维方式。
23 年前的电影《暗战》就很好的描述了这个事情。
相信有风险,所以要防范风险,即便可能错失时机。
“你也不知道那家人有没有新冠嘛”(电影原台词:你也不知道那个炸弹是真是假嘛!)
当一个风险,牵涉到多个人都要承担责任的时候。这个被怀疑的事情 / 对象,必须是高风险的。即便有可能没有风险。
因为大家都不希望背锅,所以只有这个人 / 这个家庭承担 “命不好” 的后果。
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通报,一路开绿灯送去治疗。先报备后问责。人命关天的事情,情有可原。哪怕判刑 1 年缓刑 1 年。我相信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
间接 sha 人会不会判死刑,间接故意 sha 人会不会,依法处理,具体什么法。这个孩子的父亲要是早点看到持刀给孩子买奶粉父亲的做法就好了,痛心
危在旦夕你 “线上问诊”
打急救电话你 “微信联系”
12 点打 120,14 点派救护车。
去门口求助被质疑没戴口罩要求回去戴口罩。
这种事,就像河北那大哥,直接上菜刀加冲卡,如果生命都不至上了,难道帽子至上嘛?
我只回复几个常识
……
一。本次 co 中毒不是煤气泄漏,是不充分燃烧导致,无味,普通人完全不能判断 co 中毒
二。我在急诊科学习那段时间,遇见的昏迷病人大约上百个,问家属基本都是一问三不知,或者牛头不对马嘴,和病情相差太远。所以才需要急诊科医生做出最快速的救治——先脱离生命危险,再找病因。
三。线上诊断纯属扯淡,如我前文所讲,急诊科接收昏迷,危重病人,要先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后,或者病人生理状态稳定了,再寻病因。
而不是先找病因,等着抢救时间流失。
四。别再说这位父亲为什么不效仿持刀那位了,他的身份不允许。我们扪心自问,他的行为究竟做错了多少,他是一个普通人。然而微博和知乎的 “爱国” 大 V,粉红大 V 揪着他的白帽子不放
我庆幸此人还算理智,倘若真的暴力冲卡,持刀威胁,或许已经强制去见他们的真主默罕默德了。
看到兰州 11 月份的 120 急救惨剧,我想起郑州 6 月份的 120 急救惨剧:
【# 郑州通报 120 延误救治事件问责情况 #】郑州 120 延误救治事件调度员被开除
近日,网络反映 “郑州 120 延误救治大学生” 事件后,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积极主动、人文关怀的原则迅速调查处理,回应社会关切。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事件专项调查组,进驻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采取谈话问询、调取录音和文档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开展全面调查;郑州市纪委监委对调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同步对相关人员启动问责。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通报如下↓(清风郑州)
120 调度员被开除,他领导调度班长被严重警告、政务撤职,调度科长被政务记过,其它负责人员被警告、谈话。
离职的辅警说一个亲身经历吧,在出警的过程中发现某位老年人摔倒在地无法起身,下车看护时拨打 120,120 转接到医院后我也表明身份是警务人员,医院回答说现在救护车全都派出去了,让我们自己把人送到医院,因为路途不远我就和同事把老年人送到医院去了,但是到了急诊科发现门口至少停了 4 辆救护车。且不说非医护人员在转移病患时是否会造成二次伤害,就有车不派我是领教过的。坐标西南某人口大省 18 线小县城。
那个小孩本来可以长大的
这件事并不值得关注。
因为这既不是第一起,我话撂这儿,更不会是最后一起。
“为了老人和孩子”。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阳性,少一个在阳间,就少一个潜在阳性。
你病了急需就医,医生得等到猴年马月才来,你要是着急开始闹事,警察很快就来了
那个条件下,你生命垂危需要再撑一个多小时才可能有人来救你。
120 不是拨打必须到现场的吗?怎么成线上了?
干部曝尸的时候记得直播
“我无法呼吸” 事件可以让整个美国卷起反思和行动,如今类似事件在越南,只能在汉,在沪,在兰一次又一次循环,一遍又一遍上演…
《制度性主动自我挤兑机制》的受害者
好像并没有说清楚是基层工作人员过度执行上面下达的政策了 or 政策本身僵化不合理没考虑到?
到底应该追究谁呢?
急救调度中心人员居然是通过微信来沟通联系医生 医院?
现在后疫情时代这种人手里几十个不同的微信群同时 99+,一堆 @所有人的信息,谁看的过来?
兰州这套急救系统运行要是再运行下去,迟早再随机弄死一个幸运观众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希望大家来讨论一下。
在我们目前的资源、管控手段和各方面保障条件下,目前每天的新增感染不过三千例(包含无症状),就产生了不少混乱、流程出错、医疗不及时、供应不足、人手不够等各种状况。网友也是相互激烈的争吵。
比如这一个男童的死亡,我看到的网络氛围是要天塌下来了。是要亡国了。很多人说他的三年就是疫情的三年,他的人生就是被疫情侵占。
我不是比烂,我也无意为任何人开脱。因为我也很心痛这个男童的死亡。他本来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他本来应该快乐的长大。
但我们来看看已经放开的台湾。台湾 11 月 2 日的疫情数据。本土确诊 29922 例,死亡 81 例。台湾已经放开边境,入境不再隔离。台湾目前正值九合一大选,天天搞拜票、大型选举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已经没有人关注疫情。一天死亡 81 人,没有任何波澜。没有媒体大篇幅报道,没有网友呼喊。没有人质问政府。死了就死了。
如果换成我们,我们能接受这么高的确诊数据和死亡数据吗?
我们想要放开,我们就可以看台湾。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语言。台湾从 10 月 13 日开放边境,入境无须隔离。社会生活层面也完全恢复正常。演唱会、选举活动照常举行。之前虽然有管控,但是和大陆比起来很松散。台湾今年以来的确诊和死亡数据一直高企。
台湾 2022 年 1 月 1 日 - 11 月 2 日,本土感染 772 万例(台湾总人口 2300 万,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台湾的医护人员因为感染一直人手紧张。台湾今年因新冠死亡人数 12155 人。
那么台湾儿童的情况呢?
12 岁以下儿童重症至今累计 261 例;其中 37 例死亡(9 例家中死亡)。
各位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能接受类似的场面吗?
很多人觉得,放开了,我们的生活就正常了,虽然有大量的感染案例和死亡案例,但是我们社会一片和谐,大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这怎么可能。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逻辑矛盾。封控期间的死亡个案就引起滔天的舆情。放开后的可预期的大量死亡,却被很多人无视。这些例子在台湾地区、韩国、美国。。。。
这个逻辑我不太懂。
我还记得 2020 年的武汉,多少人在网上奔走呼嚎。多少人写下: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多少人说很多人不应该就这样死亡。多少小作文泣诉没有医疗救助等等。这才过去不到三年,可能有些人忘记了。但是我没有忘记。
附上:台湾过去数天的死亡案例
鄙人上周儿子拉肚子,因为有轻微发热,所以只能前往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早上进入发热门诊,8 点 17 分即进行核酸检测,也未被告知进入后不得离开。
就诊后,因为孩子腹泻严重,多次要求医生挂水,但是就诊医生表示,拉肚子吃点药把细菌拉出去就会好,没关系。——这是明确跟他说了一天拉了 10 多次,有严重脱水情况下。
好,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拿了给儿子开的各种冲剂,准备走人。
结果保安拦住,说一定要等核酸检测报告出来才行。
好,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我等核酸检测报告。
从 8 点 17 分做的核酸检测,结果到 12 点 20 多分还是没出结果!
期间我想给孩子服用下冲剂,问下护士,全部说不提供热水!
孩子进门时候量的 37.6 度,到中午 12 点 20 多发烧至 38.9 度!
这个时候,我去问核酸检测报告,护士轻描淡写一句:等着,还没出结果。
我瞬间狂暴,排期桌子就吼,挂水不给我挂,药物给我配冲剂又不提供热水,出去不给我出去,现在孩子 38.9 度了,你们是想杀人?
几个护士怕了,说:你别为难我们,我们就是打工的……
我说:你们的打工过程,在害死我儿子,我不跟你们说跟谁说?
然后掏出手机打 12345
然后卫生局领导转接医院领导,然后马上就把核酸检测报告出了,
回头我一看,原来核酸检测报告没出的原因是 11 点时候,医院做把报告上传的人去吃饭下班休息了。。。。
这是浙江宁波,还算是全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可想而知偏远点的地方是啥样的了。
疫情一次次照清央媒美化的土地
个人主观总结: 当事人责任最大,120 接线员和急救流程制定部门责任第二,当事社区缺少联系渠道责任第三,城管和综治员不作为第四,民警救护车医院无责任。
更新: 我有理由怀疑,在事发一个小时以后,当事父亲还没发现孩子出问题了。
因为 13 点 07 分,医生打通了当事人的电话,而这通电话里,当事人没提孩子的问题,所以医生才在群里回复了病人病情好转。如果当时当事父亲已经发现孩子失禁了,不可能不跟医生说。 症状已经发展到失禁了,希望有专业人士说明下,煤气中毒要多久才能导致失禁,失禁后还能救回来么?
具体责任:
当事父亲:
1,没有管理好煤气
2,没有及时发现孩子问题和妻子昏迷原因,在拨打 120 时仅提到妻子摔倒意识不清
3,较长时间后 (具体时长待定) 才发现孩子昏迷,而且孩子是不是一直留在了事发现场?
4,12 点 36 分到 13 点 06 分,没接医生电话。13 点 07 分接到医生电话时,没提孩子的问题,所以医生在群中回复病人病情好转。
5,无人阻拦的情况下,13 时 55 分才抱着孩子到路口卡口点求助,在警察帮助下拦到出租车送往医院。
120 中心调度员:
没有了解清楚病情原因,错误判断只需要线上诊疗。
急救制度制定部门:
120 急救电话为什么会有线上诊疗,标准又是什么?调度员选择优先 “线上诊疗” 跟事发地高风险有没有关系,需要更多信息确认。 这部分我不了解,希望专业人士分析。
线上医生:
及时拨打电话未接通,接通后正常指导,无责任。
取物资的城管和路过的综治员:
没有阻拦当事人,但在接到求助的情况下无作为。城管有帮助义务所以有责任,综治员没有义务。
民警:
在接到 110 报警 14 分钟后到达现场,路口卡口值守民警帮助拦了出租车,没有错误。
路口驻守干部和社区书记:
驻守干部 13 时 47 分得知情况,向书记报告,13 时 58 分社区书记到达现场,帮助当事人妻子上救护车。当事人不能联系到社区负责人员,缺少沟通机制
120 救护车:
在接到派车指令后 29 分钟到达现场,责任待认定。
医院:
孩子和妻子到达医院以后都是正常流程。
核酸问题:
全程当事人多次被要求查看核酸结果,被要求戴口罩,但没有因相关问题受到阻碍
这事都怪孩子的父亲不会魔法,没打死拦路的妖魔鬼怪。
这种事情,不要以为严格问责,就能解决问题。
疫情三年,有多少干部被处分过?一旦某地疫情扩散,让有关领导要负责,你说被处分的干部冤枉吗?人家也有话说。
“我的眼睛又看不见微生物,戴的眼镜又不是显微镜,能看见病毒去哪里了?”
嘚,国家不讲理,为了平息众怒,就是要处分你!怎么办?
基层人员也一样,上面交代,让我严格检查,捅了娄子处理我,我搞个工作不容易,遇到疑难问题,只能向上级多汇报,多请示,尽量别擅自做主。
上级的中层干部也一样,收到申请,多汇报,多请示,给更上级,尽量别擅自做主。
我们要严格执行防疫政策,就必然面临这种 “不顺畅” 的代价
我们要黄金救援顺顺利利,就必然在防疫防控上开一些口子。
执行政策一刀切,带来的就是这种结果!这可怜的娃,面临如此结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最后一个。
别的问题下回答过,复制过来发表一下意见。
最新的详细通告出来了。简单归纳一下。
父亲在 12 点多打 120 求救,语焉不详,120 回拨确认,得知妻子晕倒(原文如此,疑点:只有妻子晕倒?小孩呢?),然后转接给医生进行救治,转接给医生之后,医生打电话打了半个小时,到了 1 点 7 分才打通父亲电话,进行沟通之后,在工作群里说已经没事,但还是需要救护车。
(这时候小孩是怎么回事?)
1 点十几分,与此同时,父亲出门遇到几个工作人员,通告中没说他们有啥特别举动。
1 点 20,调度派发救护车,救护车开始消杀工作。(很多人都在说救护车晚了半个多小时,但通告中是这么个情况。)
1 点 23 分,此时忽然有人报警 120,忽然变成了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需要救治”。小孩出现了。随后大量人员打电话求救,事态忽然恶化。
于是救护车消杀工作停止,13 点 44 分出车。
而这边,1 点半情况恶化后,到 1 点 55 父亲抱着孩子坐车出发去医院,2 点 5 分到达医院,耗时十分钟。
救护车 1 点 44 分出车,2 点 3 分到达现场,耗时二十分钟。
于是最大的疑点就在于,父亲是什么时候发现孩子出事的?最初报警是在 12 点半左右,说一个大人摔倒,但是下来的举动,并没有出现什么紧急状况,情况忽然恶化是在 1 点 20 左右。
会不会是父亲忙着抢救大人,大人毕竟体格比较好,没啥大事,回过头来忽然发现孩子出事了?
笔者小时候险些一氧化碳中毒,父亲就在一张床上睡,他没事我则恶心呕吐。
如果父亲在 12 点 15 分,第一时间就发现孩子出事,他绝对会像 1 点半时候那样,四处寻找帮助,抱着孩子冲出来的。但是他没有,在 12 点 15 分,他远远没有像后来这么慌乱。
所以我认为,可能的事实就是妻子和小孩在 12 点 15 分就已经中毒,但大人们处于慌乱之中(连电话都接不利索),一个小时后才发现孩子出事,这才有了 “先给妻子报警后来给孩子报警” 的复杂局面。很可惜。
那个和父亲连线的线上诊疗医生和父亲沟通了啥,也很重要,如果父亲真表示情况好转了的话,120 出车慢(的确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诊疗医生误判,低估了事情重要性,那么他就有责任。
所以究竟 120 是在什么时候得知小孩也出事的,很关键。我的观点就是 120 是在 1 点半才知道这回事的。
生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
这次通报的内容比较具体了,但只按照时间线说了各个节点的事件进程,还需要搭配《财新》等媒体的现场调查与采访,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才更完备,才能让人们明白:
通报中所说的救助机制不畅通、工作僵化刻板…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1 月 3 日,中国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的 “关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一户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情况通报”,其中说到:
联系到这起煤气中毒的事件起因是,妥某与 11 月 1 日中午 12 点左右用煤气炉煮饭。因此从中可以看到 / 统计出:
1,几乎就在煤气中毒发生后,当事人妥某就发现了问题,并第一时间寻求救助,中间没有耽搁。
2,从 12:15 到 13:06,妥某总共拨打了 9 次 120 和 110,但均未接通。
而这也与《财新》11 月 2 日下午 15:43 发布的调查采访结果是一致的:
![](data:image/svg+xml;utf8,)
其次,为什么煤气中毒后,妥某不学着 “用刀逼迫采购奶粉” 的那位父亲一样,抱着儿子冲卡赶往只有 5-6 分钟车程的医院呢?
这并不是因为妥某没有血性。我们还是采信《财新》的细节说法,不添油加醋,也不使用网上爆料。
在封控落实后,该小区在每个巷子口处都设有一道 3-4 米高的铁皮路障,且旁边有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看守。别说带着孩子,就连单人成年男子也是翻不过去的。
事实上,妥某曾抱着孩子到达楼下巷子口,向工作人员表示 “孩子快没呼吸了,能不能放行带出去急救”。而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拒绝了这一要求,并称:
外出就医必须取得社区同意。
就这样,妥某只能在路口反复拨打 120 电话和社区电话,并在未接通的时间里向小区内大声呼救,闻讯而来的小区居民也在一起帮忙打电话联系急救。
——这就是《财新》报道中出现 “拨打的大多数急救电话时间只有几秒,多的一次持续不过 30 秒” 的背景。因为这是一位父亲在慌乱绝望中多管齐下的无奈哀鸣。
而在 14:00 左右(在巷子口路障处等待超过 40 分钟),救护车仍然没有到来。在小区居民的帮助下,父亲抱着孩子翻越了铁皮路障,冲到第二道关卡所在的马路路口。
妥某回忆称,当时在这个路口停放着有关部门的车辆,他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紧急用车。但工作人员表示:
需要向上级请示。
后来,这些现成的车辆并没有用上,工作人员向妥某及小区居民解释是 “就医必须等待救护车,否则也进不去医院”。
最终在 14:30 分左右,小区居民与妥某拦到了一辆出租车,将小孩送去医院——这一切发生在妥某到达第二道关卡的 30 分钟以后。
所以,兰州市疫情防控七里河区督导组在通报中表示:
对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救助机制不畅通、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工作僵化刻板的单位和干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今后工作全过程。
当有关部门慢慢反思、严肃处理 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
不由得想起了《我爱我家》中的名场面。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 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如果是我,首先把大人和小孩转到通风的地方,然后打 120,问救护车什么时候到,如果告知我要线上问诊,那我首先会确保这通电话是否录音,然后开始接下来一连串的质问:线上问诊需要多少时间?能否边线上问诊边派救护车?救护车什么时候到?如果涉及到疫情,请安排专用车接送?这一串问题问出之后若还是不能得到答复,我会立刻请邻居帮忙,直接闯关送医院,中间但凡谁敢拦着我,手机直接拿出来录像,告诉他们出了人命谁负责?实在不行,身上带一把菜刀,谁拦砍谁,就这操作,即使我不能把孩子大人送到医院,也会有警察把他们送到医院,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但是为什么文中的爸爸不这样做呢?
这样我想起一个词:线性思维和立体思维的区别。就好比,我能在紧急关头这样操作,我就会注意煤气使用安全,也会采取紧急措施,这就是立体思维。而文中的父亲,遇到这样的事情,那么煤气中毒也不会觉得有多奇怪,这就是线性思维。
再举个例子:有的地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我这里先不谈谁要负责。就这些信息能够反映出昨天 1000 回答中的一个小回答大体上正确的。那个答案的说法是一氧化碳中毒的起因是因为夫妻因为红码不允许被开店,所以他们关上门窗做手抓羊肉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其实通告中细枝末节也能反应这一点。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上西园 144 号) 闵师手抓打包店(系事故发生现场)至骆驼巷路口沿途有 1 处无人值守隔离管控出入口,旁边为七里河区城管局物资储备帐篷,骆驼巷路口处设有 1 处卡口点,事发时卡口点值守人员为 2 名公安民警和 1 名城管队员。
-————————————— 说个比较现实的猜想 ————————————–
可能导致孩子的死亡其实父母与政府都有不小的责任。13 时 43 分,兰州市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两人在七里河区上西园家中昏倒。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上西园 144 号) 闵师手抓打包店(系事故发生现场)至骆驼巷路口沿途有 1 处无人值守隔离管控出入口。家里中和店铺是不是连在一起的我不太清楚。如果妻子小孩不是绿码的话理论上是不应该开店,究竟是正常做饭导致中毒还是偷着做手抓牛肉应该当事人最清楚。
按这个流程,危急重病人可以直接 120 拉进太平间
大家都没有错,但是有一个孩子失去了生命。
如果说,在一个机制中,所有人都没有错,但是导致了悲剧。
那么唯一的一个结论就是:机制错了。
兰州的通报,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就是常见的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慰问、惋惜、追责。
再上演一次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我们看得太多了。
也不想看了。
毁灭吧。
累了。
个人认为,丈夫在事情发生之后,询问小孩子,孩子自诉无事之后救助妻子,在救助妻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也就是病情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是死亡的根源之一。
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称其妻摔倒,人在马忠华手抓餐厅附近家中,意识不清。
120 的回答也是佐证
12 时 32 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 12 时 32 分至 13 时 06 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随后,孩子父亲才有空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更危险,已经失去自主呼吸。开始再次电话求助 120.
在紧急派车过程中,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13 时 32 分、13 时 34 分,又接到另外 2 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 2 分 59 秒。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社区反应也可以看出当时孩子父亲病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危险。
13 时 15 分,妥某磊出店门(手拿电话未戴口罩)走到物资储备帐篷旁边求助,遇到前来取物资的 3 名七里河区城管队员(其中 1 名为司机未下车),2 名城管队员见其未戴口罩,仅劝其佩戴口罩,妥某磊随即返回店内,城管队员取物资后驾车离开。
至于孩子的死亡,其中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孩子父亲当时因为没有这种事情的处理经验,责任更大一些,但是,对非医务工作者不要强求,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当时处理问题都会有局限性。
这是相当惨痛的教训。
至于 120,社区的责任,兰州会做出处理,也不会很重,他们并没有漠视生命这种本质性错误。
疫情期间,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发明的 120 线上问诊,煤气中毒能光靠线上问诊解决吗?不应当一面指导一面派人去现场跟进吗?这一点必须追究到底。这是能死人,能造成人痴呆,即使当时没事也必须去高压氧舱的!
同时,凭借自己民族的特殊身份,聚众闹事,应当狠狠打击。
不管是谁,什么身份,什么民族,都是中国人,谁也不比谁高贵,众生平等,闹事的死路一条,鼓动闹事的同罪。
反反复复发生事故
反反复复提出意见
反反复复吸取教训
反反复复真诚道歉
反反复复发生事故
反反复复提出意见……
这是一个循环
按照这个调查结果,我被感动的五体投地,各个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都是分秒必争,每个人都把本职工作做的非常好,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所以建议删除通报中对他们批评的那一段,还需要给各个工作人员需要开个表彰会,奖励他们在这次事件中的贡献,同时在全国进行先进事迹和工作中宣传活动,让全国人民学习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你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全体兰州人的榜样和骄傲,我们全体兰州人必将你们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流传于世!
创伤小组都知道,七分钟内才能救命。
事要基层做,罪让基层扛
我都道歉了你还要怎么样是吧
蹲个后续。
哎!一声叹息!
半个小时不接医生电话,一个小时只照顾妻子,把小孩留在窒息空间里最终闷死。这事儿如果甩锅防疫,怕是连他们信的神都会让他们下火狱。
我今天才知道原来 120 是线上问诊电话,是我孤陋寡闻了
怎么某些人一直在淡化父亲在开始没有提孩子或者不清楚孩子也出事?看公告他开始只说妻子摔倒啊!?
在封控之下,这些都是必然的。
这件事在兰州出现,只能是兰州运气不好,换成其他地方时间久了也一样会出现。
今年在上海封控期间待过的,都知道就医的艰难。
冷静看,不就是 120 出车慢了嘛,为什么慢,资源不足嘛,为什么 120 资源不足? 医疗挤兑了呗。
封控之下,医疗挤兑是必然的,因为平常大家都自己通过走路,打车,公交等方式去医院,严重情况才打 120。
现在好了,除了 120,其他方案都没法就医了,大家不管紧不紧急,要去医院都打 120。
还有转运各种隔离病员,又把 120 额度用掉一部分
所以,才会出现这个父亲打了 120,接线员还得了解了解是不是紧急,判断不紧急就慢慢在处理了。
医疗只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环节,现在封控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打破,终归会产生其他各种次生灾害。
这种事之前各地都发生多次了,到了兰州,还是这样。
他们吸取的教训就是没有教训。
事件里谁都觉得自己没错,但最后就是事情出错了,对于大 zf 主义,锅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分锅的话,82 开比较合适。
追责制度, 追责制度,还是 tm 的追责制度,疫情下的追责制度必须得改。
不改变依然会有类似事,因为你追责是一刀切,那么下面的人面对疫情时也必然是一刀切。动态清零这种事主要涉及到的是基层的防疫人员,那么躺平共存后主要涉及的就是医护人员了。如果是后面躺平共存后不少人即使是轻症感染但感冒发烧造成一定的医疗挤兑,而一些医务工作者也会因为现行的追责制度而有一些在我们看来难以理解的操作。。。。
每一个环节都坚守自己的职责,都是按照程序规定,都没有做错,然后共同酿成了悲剧。
有些事情普通人确实没办法改变,但试着 “枪口抬高一厘米” 的能力总还有吧。
时代的尘埃对于每个人都是大山,今天是他不幸,谁能确保明天不是自己呢,救人也是救己。
不知道以后情况会不会变好,
但如果更完善、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机制,是以一个三岁小朋友生命为代价的话,
真的太悲哀,也太无力了。
只讲一个疑惑的点:孩子父亲的自述中说在第一次拨打急救电话前已经意识到孩子有问题了。
但是在通告中,第一次电话中只说了妻子的情况没说孩子的情况。
两者矛盾,希望能够查明真相。
一条一条来看。
12 时 15 分至 12 时 18 分,妥某磊连续 4 次拨打 120 急救电话,前 3 次因拨打时长不足,未接通。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称其妻摔倒……
疑问 1:从 12 时 15 分到 12 时 18 分,中间相当于打了三次急救电话(因为 18 分是第四次电话接通),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电话在 1 分钟左右(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没打通肯定是立刻接着打),在每个电话一分钟的情况下请问为什么拨打时长不足?要打多长时间急救电话才算充足?
12 时 28 分,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12 时 32 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 12 时 32 分至 13 时 06 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疑问 2:不太了解救护车相关流程,请问救护车的流程是接到电话后安排医生回电话远程诊治,然后再根据电话情况才决定安不安排救护车出发吗?从 12 时 32 分一直到 13 时 06 分打了 34 分钟电话即使没人接也不安排救护车吗?紧接着远程指导发现不行之后才安排救护车?
在紧急派车过程中,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13 时 32 分、13 时 34 分,又接到另外 2 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 2 分 59 秒。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疑问 3:从 13 时 19 分立即调度派车开始到 13 时 44 分发出派车指令,中间的 25 分钟是全在进行消杀工作吗?难道救护车不应该是提前消杀好就等待出发的么?还是说全兰州市的工作流程都是接到 120 急救电话后要先进行超过半小时(实际时间更长,因为这里是中断消杀工作)的消杀工作才能派车?
疑问 4:从通报来看,要求立即停止消杀(13 时 36 分)和要求出发(13 时 44 分)应该都是 120 急救中心的指令,请问这两个明显有着连续关系指令之间为什么相隔了 8 分钟?此外,13 时 44 分下达派车指令,那具体是什么时间真正出发的,如此详实的通报竟然不提这么关键的时间点吗?
13 时 43 分,兰州市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两人在七里河区上西园家中昏倒,其中 1 名儿童已无呼吸。……13 时 57 分,出警民警到达现场。
**疑问 5:**不太了解出警时间规定,百度了一下说是 10 分钟内赶到居民楼院内报警求助现场。七里河区是兰州中心城区之一,应该是要符合 10 分钟到达居民楼报警现场的规定的,但很明显通报中从 13 时 43 分接到报警电话到 13 时 57 分到达现场的这 14 分钟是要超过规定的。
13 时 15 分,妥某磊出店门(手拿电话未戴口罩)走到物资储备帐篷旁边求助,遇到前来取物资的 3 名七里河区城管队员(其中 1 名为司机未下车),2 名城管队员见其未戴口罩,仅劝其佩戴口罩,妥某磊随即返回店内,城管队员取物资后驾车离开。
13 时 23 分,妥某磊亲属唐某琳向路过店铺门口的两名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被告知其抓紧拨打 120 和 110 电话,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随后综治员继续收集样本并离开。
13 时 47 分,两名群众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驻守干部苏某和反映情况,苏某和告知先拨打 120,同时通过对讲机向社区书记刘某志报告。
13 时 58 分,社区书记刘某志从社区办公地点到达现场,……
疑问 6:从最初的 12 时 15 分拨打急救电话开始,到 13 时 15 分被迫外出求助,再到 13 时 47 分路口卡点干部知晓并反应情况,再到最后社区书记 13 时 58 分到达现场。请问,作为社区书记,在如此信息化的时代,尤其小区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况下,线上交流更为重要的背景下,社区书记竟然在事发 1 小时 32 分钟才从卡口干部处通过对讲机了解情况?而整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这一个半小时期间竟然丝毫没有发现一个封闭小区出现此等大事?
疑问 7:按照现在划块管理的情况来说,包括在该小区设立物资储备帐篷,那么这个帐篷所服务的对象应该不会是全体七里河区的工作人员和群众,大概率是该小区或者该街道的物资供应,也就是说无论是取物资的城管队员还是运送核酸样本的综治员,应该都是在该小区或者该街道内活动的,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竟然也没有进行上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有个细节问题需要落实清楚!!!
到底是哪个环节,孩子父母、急救中心才知道小孩出事了?
拨打急救电话以及医生电话问诊时一直就没提到孩子吗?
有没有可能,在 13:15 出门向卡口求助之前,这个丈夫就只跟急救电话说了妻子需要救治,且医生电话里指导其救醒妻子后挂了电话前,始终无人知道孩子出事了?
通报内容提到的时间顺序和事项如下:
一、12 时 15 分至 12 时 18 分,妥某磊连续 4 次拨打 120 急救电话,前 3 次因拨打时长不足,未接通。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称
——其妻摔倒——
,人在马忠华手抓餐厅附近家中,意识不清。
二、
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
——病人病情好转——
,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
三、
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
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
你他娘救护车是去收尸的?
急救还能 online 啊
我发现这种问题下分红突然消失了
以下是我能找到的,最官方的流程。
12 时 15 分至 12 时 18 分,妥某磊连续 4 次拨打 120 急救电话,前 3 次因拨打时长不足,未接通。
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称其妻摔倒,人在马忠华手抓餐厅附近家中,意识不清。120 急救调度中心调度员了解其核酸、抗原情况,回复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随后,中心调度员向兰州市医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微信,请求线上医务人员对求救人进行问诊,随即将问诊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
18 分接到电话,询问,解释,挂电话发微信。
总用时十分钟。
由于没有当时的录音,只看时长只能说在正常范围。但不够迅速
12 时 28 分,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
鉴于接线员的权限,需要联系医生进行处置。
从卫健委工作人员到医生,共花费 4 分钟。
在微信群这个工具里,已经算的上快速反应了
12 时 32 分,医生接到信息后,
于 12 时 32 分至 13 时 06 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
半小时,最致命的半小时。
当医生无法联系到人的时候,只有医生在联系。没有应对措施,看不见反馈渠道。
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
远程诊断 12 分钟,在和家属联系上后,不是专业人士无法给出判断,但这个时间并不长。
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20 分,开始派车,44 分,未完成消毒的车两发出。
22 分钟,多次电话,紧急停止。
可以看得出家属的焦急,以及流程的僵化。
在紧急派车过程中,
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
13 时 32 分、13 时 34 分,又接到另外 2 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 2 分 59 秒。
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对于紧急应对流程我觉得我还是能说一些的。
梳理细节。
根据别的回答,接线员是微信联系的卫健委值班人员。
远程医生是最终发车的决策者。
救护车街道命令的第一反应,是消杀。
这些其实都是可以简化的。
远程医生无法联系上人,这时候是需要反馈机制的。
但是并没有。
卫健委现场值班,远程医生轮班制,电话直连。
无法联系家属,唯一的手段居然只是打电话。
救护车最应该争分夺秒的时刻,在消杀。
流程僵化,人员死板这些都没必要说了。
只能说,一次事故之后,处理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新流程和新制度
我爸有冠心病,心里已经好几天不舒服了,实在头晕难受撑不住打算 10.31 早上去医院的时候社区让我们先挂号报备社区才行。我报备完了后那边登记完信息说可以了就说已经拍照片派给小区门口社区。后来说好点了不想去医院就没去,打了电话也说医生不在,就打算第二天 11.1 号去,早上 8:30 确实撑不住了我们到了门口那个社区防疫人员说没有收到昨天的报备信息,怀疑我们是装病逃出去辩慌,态度很不好。让我们报备完得 120 车过来拉走才行不能私自出去。让我们回去后做了核酸立刻挂号完打了社区电话我给他们报备完问是他们叫还是我们叫 120,她们说上报后他们那边叫。好!我们等着 10:04 打电话来说要做抗原才能上救护车。我下去拿了后给我爸做。电话给我爸打来说是你们叫车是吗?我爸问啥时候能来,她们说他们只是备案记录派车不归他们管。11:15 我再次打社区电话催促说尽快了我说人现在已经晕的气短的无力说话了再催一下行吗耽误不起。后面社区打电话给我爸说你们能等的急就他们 2 点派车等不及你们自己先叫车。我听到直接立刻拨打了 120,了解情况后说他们已经派车了,这时候 11:49 分。社区说是他们叫车免费,我们自己叫车是自费的 12:12 救护车到了
我 emmm…… 大家也就懂了吧,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呢?真的太可怕了从 8 点半到 12 点多,要是我爸像这个案件一样,同一天啊!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所以真的看到这样的事件太感同身受了,很气愤和难过
比悬丝诊脉更牛逼的出现了,电话线诊脉!
唉,不是,人家孩子没奶粉吃都提刀了。
你孩子煤气中毒昏迷不醒,你在这打电话呢?
还是有少数民族 buff 的回民。
我真的服了!
纯傻。
以放弃自由权利为代价,保生命健康,最后你啥都保不住,没有自由,生命健康都不是你得了
草菅人命
现在需要公布线上问诊过程中有没有涉及遇难儿童,有没有涉及疑似煤气中毒的信息,如果有那就是一起严重的救治事故和悲剧。
疫情期间,请用你能想得到的下限看待你所处的环境,可别被各种舆论战给把自己忽悠傻了。
清零就好,嗯!牛啊
你们闹得越大,政府对疫情防控管理越束手束脚。欧美,日本疫情严重,医院没有床位,孕妇,老人,小孩死的一大堆,老百姓骂是骂,但是依然我行我素。国内出一件事就要有人下台,负责,那么疫情防控永远不放开吗?难道要一直闭关锁国?
哎直接打 1 1 0 兴许结果会不一样……
你 law 我笑的世界里,讲究一物降一物,可引以为戒
遇事找警察最靠谱!全世界范围内的警察,也就中国警察会管人民群众!
我不想讨论拨打 120 却不第一时间安排救护车,因为这很显然是错的。
而那些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工作的城管、综治员、驻守干部们,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为什么他们面对人命关天的事情选择了事不关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做好拿取物资、转运样本、报告上级的事情,他们的车辆、通行证能够救命难道他们不知道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难道只是口号吗?
城管队员只管拿物资,拿完就走,顺便提醒戴上口罩
综治员只管运送样本,顺便问一句核酸提醒一下打 110、120,没有帮助
驻守干部只管报告上级、告知打 120
这些城管、综治员、干部们,想必是拥有车辆以及通行证的,遇到事关生命的求助,却只是做好自己 “份内之事”,没想过自己开车将求助者送往医院。
为什么干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我希望能够知道。
我想问这个统计不统计进入新冠死亡率。
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想骂人
他跑来求求你们救救他的妻儿,你们只关注他有没有戴口罩
生命至上
集体杀人事件
请杜绝为了生命健康而导致的丧命。
人命关天,轻重缓急要区分,没有灵活性的原则性是不存在的。
机械麻木要不得呀,要不得,人性的光不应黯淡。
只要不是新冠死的就都可以
相关领导不抓,不判,不杀,此类事件不会杜绝。
都打 120 了,不赶紧派车还要先线上问诊,不是紧急且严重的情况谁会打 120?中毒、心梗、外伤等等这些是线上问诊能解决的吗?简直草菅人命。
看了后我就一个想法,整整一个小时过后才派车,那要是家里有人心脏病发作呢?人已经晕倒了啊,不管什么码,晕倒不应该第一时间派车吗?就算是确诊人员,晕倒了你也得安排救治吧?
遇到这种事,甩锅官方应该很擅长,他们都是对的,没有责任,比起三岁小孩的生命,乌纱帽更重要
诗一首。
这种事都值得热搜了,
还有什么事不值得关注的?
现代朦胧诗人 中华有为
不能恶意死亡
这不是草菅人命是什么?!从拨打 120,到救护车到现场,几乎花了一个半小时,这 90 分钟的浪费,有哪些急病能被救回来?兰州 120 和急救中心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者,必须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
关键问题是 120 在得知有人昏迷的情况下,一直到孩子死在医院,并未出急救车,这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草菅人命,不过如此
怒我不争吧。
120 线上诊疗?哦,牛啤
120 还有这业务
时间段,令人窒息
疫情的中国越来越魔幻了,这件事情是一个导火索
12 点 18 到 13 点 15, 患者家属在哪? 为什么没有通报.
而且医生电话也打不通.
难 工作僵化才是常态
别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所谓大国重器的大飞机设计师,也等不来 120。
平等,确实平等,果然平等。
平等,真的平等吗?
疫情三年了,我们依旧微信群转资料。
我们可怜的微信,要承担多少公共责任。
既然 120 是线上问诊,我更推荐百度线上诊疗
没有问责,只有反省。
通告调查这么清楚干嘛?节奏都不好带了 (狗头)
每个人都做了事,
每个人都忘了那个三岁的孩子。
所有说孩子父亲责任最大的人,
我真诚的希望你们收了钱,这样我还能对人性抱有一点希望。
如果一个社会平民要靠武器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
那我真诚的祝愿你们永远打不通 120,只买的起刀。
翻译一下: 情况属实,到此为止,你能咋滴?
生死关头
城管只看到了没带口罩
综治员只看到了核酸检测
反倒是社区群众积极救援
值班民警和社区书记做的没有问题,尽到了岗位职责
但是问口罩的城管和问核酸的综治员真的冷漠到了让人不寒而栗的程度
有些人是真的魔怔了吗,除了防疫就不知道其他的了吗
我猜测(纯猜测,我不负责)孩子爸打 120 的时候没有说是煤气中毒,大概只说了晕倒之类的。120 可能以为是普通晕倒(低血糖)之类的。
当然责任在 120,普通人很难判断怎么晕倒的,120 没有判断出来事情的严重性。
请告诉我,什么叫因拨打时间不足无法接通?
12 时 15 分至 12 时 18 分,这四分钟,为啥会出现未接通的情况,难道 120、110、119 这样的特殊电话,不是一打就秒接的吗?要连续打四次,打满四分钟电话才能接通?
请告诉我,当人民群众生命受到威胁需要紧急求助 120 的时候,是应该先派车还是应该先核实病人的受伤情况?如果是先核实,那凭什么以一个不懂医学常识的家属的口述为判断依据,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口述的情况无法准确表达这钟情况医生怎么判断?
生命至上到底是一句口号,空话,还是标准?
为了保住头上的帽子,线上就诊这么离谱方案都想出来了,谁提出来的线上就诊?说真的 离谱! 这孩子父亲多崩溃~ 社区就是个笑话,线上就诊一笑百年。给后人留下的笑话!
救人肯定是第一位,人都晕倒了,还查核酸检测,派车的功夫也能顺便查了吧,疫情放大僵硬化的处理流程,即便没有疫情,就这操作迟早也会被人骂…
疫情真是双刃剑,把种种缺陷,僵硬化的流程放大,让全国人民清楚的看看是谁尸位素餐…
这次事对这家人是不幸的,但对兰州人民却是幸运的,唉…
兰州发生这种事儿,一点儿不意外。
究竟是谁的责任我也说不清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次拨打 120 时,救护车如果及时到达现场,那么孩子的问题会第一时间被发现,他也就不会死。
官方通报,孩子父亲微博发文,和媒体采访孩子父亲及邻居说法都有对不上的地方,我简单梳理了下时间线。
。
官方通报我就不贴了,提问有
孩子父亲微博是这个
媒体采访孩子父亲是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1102A05OG200?refer=wx_hot&ft=0
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
又接到另外 2 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 2 分 59 秒。
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
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没什么会改变,明天也不会更好。谈不上麻木,也不敢祈祷这样的事别落在自己头上。
心里有的只剩下侥幸。
用微信工作群进行沟通,总时间 14 分钟,这是通报的时间线。
就这 14 分钟,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卒中、心梗,恐怕耽误的这 14 分钟也够呛了吧。
14 分钟后拨打电话没打通,家长没接到电话,家长自己浪费了 34 分钟。
13 时 07 分电话打通了,然后 13 时 43 分救护车终于发车了,这又浪费了 36 分钟。
合计急救中心浪费时间 50 分钟,家长没接到电话浪费了 36 分钟。
上半年还在说上海防疫的风凉话,现在轮到自己所在的城市!
今天看着别人家破人亡,明天、后天会不会轮到你自己!
当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在你面前,你却无动于衷!
老人孩子警告
打个 120 要 1 小时车才到,建议就地埋了。
人都没了,相关人员会坐牢吗?
党性没有了。人性也没有了。动物尚且 “兔死狐悲, 物伤其类”,禽兽不如!
真真不要脸至极
拨打时长不足?具体拨打时长要求是多少秒?有统一标准的话,请及时公布,对群众加强教育,以免下一次还会有求救者拨打时长不符合要求导致得不到救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必兰州市领导们的小孩生病应该能十五分钟内送到医院吧?
我们就从时间线看看封控区急救流程。
从 12:18——12:28 了解核酸,风险区需请求线上问诊,整个过程微信联系。
12:28——12:32 上述问诊信息的转送,整个过程微信联系。
12:32——13:06 开始拨打求助者电话,但并未拨通。
13:07——13:19 线上问诊指导过程,患者仍需到医院救治,并立即派救护车。
13:19——13:44 期间又多次接到其它急救电话,实为同一事件。13:44 分才正式发出派车指令。
根据后面值守记述可知
13:55——14:05 拦下一辆出租车,将孩子送往妇幼医院(10 分钟车程)。当事人妻子被于后来 14:03 分到的救护车送往第二人民医院。
15:00 孩子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说 13:19 分说立即派救护车,可直到 13:44 才正式发派车指令?
为什么 12:32 到 13:06 分电话打不通没有采取其它措施,求救者不是第一时间告诉你们他们在马中华手抓餐厅附近吗?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什么都没做啊?
为什么 10 分钟就能到达的妇幼医院要折腾这么久啊?这中间到底是浪费了多少时间?紧急情况还用微信慢条斯理的联系。
建议急诊医学中更新疫情相关内容,如 “如果疫情严重,先线上指导,如果发现患者要死了,再消杀后派车”
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就算耶稣来了也没用了
又又又来举一反三啦,这帮人真无语,一个连感冒都不如的病毒居然让人性如此可悲可耻,人家的生命处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你们一帮人却如此冷漠,如果是我,第一时间就开车冲卡去医院,敢不接收我跟你拼命。
一个生命不能一句工作态度僵硬刻板就草草了事!
怎么处理?把他们当杀人犯抓起来吗?
我就问一句,120 能不能像 110 那样,接到有红码乱跑的报警第一时间出动?
可怕的不只是疫情本身
还有逐渐延伸到无法控制的 power
【关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一户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情况通报】2022 年 11 月 1 日,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一名儿童一氧化碳中毒不幸死亡。对孩子的离世深感痛心和惋惜,对失去孩子的父母及亲属表示真诚慰问。
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拨打 120 急救电话情况
经调取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线记录,并与当事人妥某磊(系儿童妥某轩的父亲)核实,12 时 15 分至 12 时 18 分,妥某磊连续 4 次拨打 120 急救电话,前 3 次因拨打时长不足,未接通。12 时 18 分拨通 120 急救电话,称其妻摔倒,人在马忠华手抓餐厅附近家中,意识不清。120 急救调度中心调度员了解其核酸、抗原情况,回复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随后,中心调度员向兰州市医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微信,请求线上医务人员对求救人进行问诊,随即将问诊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12 时 28 分,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12 时 32 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 12 时 32 分至 13 时 06 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13 时 07 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在紧急派车过程中,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 12 时 18 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13 时 32 分、13 时 34 分,又接到另外 2 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 2 分 59 秒。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二、关于 110 接出警情况
经调取接出警记录、现场监控,并与出警民警核实,13 时 43 分,兰州市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两人在七里河区上西园家中昏倒,其中 1 名儿童已无呼吸。13 时 45 分,七里河区公安分局西园派出所收到派警指令。13 时 48 分,七里河区公安分局西园派出所指派两名民警出警。13 时 57 分,出警民警到达现场。
三、关于社区卡口工作人员值守情况
经现场核实并调取监控纪录,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上西园 144 号) 闵师手抓打包店(系事故发生现场)至骆驼巷路口沿途有 1 处无人值守隔离管控出入口,旁边为七里河区城管局物资储备帐篷,骆驼巷路口处设有 1 处卡口点,事发时卡口点值守人员为 2 名公安民警和 1 名城管队员。
13 时 15 分,妥某磊出店门(手拿电话未戴口罩)走到物资储备帐篷旁边求助,遇到前来取物资的 3 名七里河区城管队员(其中 1 名为司机未下车),2 名城管队员见其未戴口罩,仅劝其佩戴口罩,妥某磊随即返回店内,城管队员取物资后驾车离开。
13 时 23 分,妥某磊亲属唐某琳向路过店铺门口的两名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被告知其抓紧拨打 120 和 110 电话,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随后综治员继续收集样本并离开。
13 时 47 分,两名群众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驻守干部苏某和反映情况,苏某和告知先拨打 120,同时通过对讲机向社区书记刘某志报告。社区群众积极帮助孩子妥某轩进行心肺复苏。
13 时 55 分,妥某磊抱着孩子妥某轩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值守民警陈某斌求助,陈某斌拦停了车号为甘 A84**8 出租车, 妥某磊和其亲属、孩子妥某轩 3 人乘该车前往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救治。
13 时 58 分,社区书记刘某志从社区办公地点到达现场,并于 14 时 03 分 120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帮助家属将牟某白(系妥某磊妻子)送上救护车。
四、关于送医及救治情况
(一)孩子妥某轩送医及救治情况。14 时 05 分,出租车送达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到院时患儿面色苍白、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循环,医护人员即刻实施抢救。经持续心肺复苏,患儿呼吸循环仍未能恢复,抢救无效,于 15 时宣布死亡。
(二)妻子牟某白送医及救治情况。14 时 21 分,牟某白乘坐 120 救护车到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经救治,牟某白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随即出院。
对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救助机制不畅通、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工作僵化刻板的单位和干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今后工作全过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广大媒体和网民的批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坚决予以整改。
兰州市疫情防控七里河区督导组
2022 年 11 月 3 日
近两个小时,12.15 分开始求助。最后才有一位陈警官帮他拦下一辆出租车,其他人全在堵是吧?来品品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精准防疫
疫情防控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严格执行防控是必然的也是人人敬佩的,确不能固执教条,因为固执教条执行造成人民生命损失就违背了国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初中,有些人必须要深刻反思
这是家属给大众的说法,现在调查报告出来了。果然小作文还是能挑动情绪
现在的医生第一反应是逃避责任和获取利益,很少有第一反应想到自己的本职初心的,这个深有体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当然不只有医生这行当,只是医生这行当直接人命关天
知错不改下次再犯
紧急情况考虑不周到,出了问题才改进,无能!
急诊也能线上,现在科技真发达。
你是懂严肃处理的~
疫情快三周年了。一鼓作气(武汉),再而______,三而______。
气愤 ! ! ! !
做为普通人,没有全程绿灯放行的特权,危急时刻是不是我们只有无视法律的条框才有一线生机。
知乎的现在就这水平吗?最高赞竟然是个输出情绪引战的调调,丝毫没看明白公告细节就开始喷。
对着通告整理了下时间线,医院这边让人疑惑的点太多… 让人不安。
我看不出急救的 “急” 在哪。
我没参与过急救,没打过 120,也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现在觉得所谓的急救常识 “进课堂” 很重要。
死神可不会怜悯你的束手无策。
举一反 N 的几次方?
犯完还改,改完再犯,千锤百炼
120 急救调度中心调度员了解其核酸、抗原情况,回复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
现在一氧化碳中毒都可以线上治疗?
人怎么处理无所谓,赔钱就行
大家说话注意一点,不然排序又没了
班里学习好的太少太少,差生就开始互相抄作业,考砸了也是悄悄把卷子撕了,以为网络环境下老师和家长都是傻子。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胜,决不能让基层干部最后背锅!什么叫 “僵化刻板”?不要鼓励为了买奶粉 “动刀子”!
从拨通 120 电话(12:18),到 120 发车(13:44),历时 86 分钟,什么病能等这么久啊
某电子厂打工 996,管设备的,设备故障 5 分钟不接修系统自动升级紧急,紧急后一个半小时未处理绩效➖3
没有封控的话,完全可以打车或者开车去医院。封控了,没制定好应急措施,主管单位没有责任?
这个孩子只有三岁,他的一生伴着疫情而来,又因为疫情不在了。一个反思、一个处理又有什么用?他已经不在了,也仅仅因为他不在了,大家知道有的地区,所谓的 “疫情防控” 可以多么让人“厌恶”。同时,又有多少地区做的比这个更烂,只是没有被大家知道呢?
不要随便把责任都推到个人身上,每个人只不过是整个体制运转的一个零件,哪能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我有几点问题:
1、【一】“拨打电话时长不足” 具体是指多久?是否足以成为 “未接通” 原因?
2、【一】医生在 13:19 分回复需发派救护车,为何 13:44 分才发出救护车?核实求救电话内容难道是出派救护车的阻碍?
3、【三】13:15 分和 13:23 分两次向社区工作人员求助,为什么工作人员都置之不理,选择离开?
最后,结合【三】和【四】,我们知道打出租就医实际上只要十分钟!
明明可以立马送医!最终却由于这 “层层关卡” 和置之不理,硬生生让孩子没有了生命!
我是一个因为疫情长期被封禁在宿舍的兰州大学生,我一直觉得我不幸,但在这个事件中的映照下,我竟然荒谬地觉得我很幸运,这是多么悲哀的幸运!这是多么悲哀的幸运啊!
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所以,
救护车平时就放着,等待即将出车的时候才开始消杀?
而且一消就近二十分钟?
确定这是救护车,不会领导出行的专车?
这公告意思就是,确实是我们的问题,没能及时派救护车,我们承认并反省。但你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说人家没打通,未接听,未戴口罩),还有我们也尽力了(线上问诊,民警拦车)
这个通报写的乱七八糟,因此现在很多人都没搞清楚到底写了什么意思就愤怒,我结合很多信息,摒除不那么重要的地方,捋了捋时间线,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希望大家能先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再针对里面的问题声讨。
12:18 分,120 接报被告知其妻子摔倒,意识不清(此时孩子还可以说话,还问他母亲怎么了,父亲并没有意识到是 CO 中毒,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也有危险,开始救助妻子,未观察孩子)
12:32 分,医院医生开始联系家属。
13:07 分,才联系上家属经初步指导治疗,医生判断略微好转但仍需医院救治,120 开始调度派车。(此处医院可能判断不是危重症,可以等,且因车辆周转困难并没有立即派车)
13:23 分,父亲发现,孩子昏迷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开始第二轮拨打 120。
13:36 分,120 紧急调度救护车停止消杀,做派出准备。(一个正在消杀的救护车,不可能像平时一样就立刻可以派出,36-44 是它的准备时间,可是 23-36 这段时间就很有问题的,为什么 13 分钟后才指示中止消杀派出?是去请示汇报了吗?)
13:44 分,救护车准备完毕正式派车。
14:03 分,救护车抵达现场。
如果这个时间线是正确的,那我认为:1、孩子父亲绝对没有责任,他只是个普通人。2、120 调度和医院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最大的问题在医生未联系上家属的那半个小时和 13:23-13:36 这 13 分钟。3、制定这个线上问诊的政策才是最大的责任。
兰州当地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搞出这个线上问诊,目的就是为了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由接线员判断严重与否决定派车。可是他们是否想过,病情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医疗界面对医闹有句名言:好好地你来医院干嘛?这句话我现在送给兰州,就算这种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流动,可是这个判断严重与否再决定派车的决策过程中,可能的失误概率,以及因此造成的严重后果,由谁来承担责任?说白了,还是兰州懒政一刀切,怕事!
新 冠军 开始,这种事就已经屡见不鲜了,只是曝光度大小而已了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对接不畅通,办事效率低,赶紧处理吧!
但是作为本地人,事发地为兰州市七里河区认定高风险地区,为什么他们还在店内?做生意?而不是在家里?是不敢管理还是不好管理?还能自由出进?我们低风险地区出单元门都很难。 这样下去,兰州何时才能解封?几百万人怎么生存?管理不当这群人和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人难道不应该追究责任吗?
依法处理? 依什么法?怎么处理?罚酒三杯,歇业三年,之后高升?受害人那边怎么办?以后怎么办?笑话,还真有人信这种通报?此处应该有你法我笑图吧?
以前总鄙视日本人一出事就鞠躬,美国人一出事就下台,南美人一出事就被仇家干死。现在可以说脏话吗? 哦,不能啊,那没什么好说的了。
生命第一
这一条什么时候能真正深入骨髓,就好了。
想知道有什么法可依?
尽管这三年当中魔幻的事情有很多,尽管我也一直认为世界的本质荒诞又毫无意义,但这件事的魔幻程度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巧合与下限又有了新的认知。
我有两个感受。首先是,整个过程当中不论是这个三岁孩子的父亲还是帮把手的街坊邻居,都遵守基本的秩序——
巷子口的工作人员说不能出去,大家就没有出去,原地等待工作人员请示上级,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如果在这个时候,这位父亲能够以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架势,动用一切手段,放下一切规则,他大概率是可以冲出去的——也许这属于马后炮,但也是一种可能性。
事发地点距离最近的医院,走路也就十几分钟,在后来男孩父亲拦到出租车后也仅仅就是十来分钟就到达了医院。而事实是他在下午 1 点 15 分抱着孩子下楼,直到 2 点 30 分许才拦到出租车,下午 3 点孩子就没了。
这个过程中他配合工作人员的要求,没有暴力冲卡,没有像买奶粉的那位一样直接掏出刀来玩儿命。
——但这才是最悲哀的。在极端情况下,面对僵化的执行和低容错率的现实,人得玩儿命,才有可能救活自己的孩子。遵守规则,反而有可能酿成悲剧。
——就很魔幻。
其次则是,在整个过程当中,悲剧原本是有可能避免的。
如果看守的工作人员咬咬牙担下责任把这位父亲放出去,如果第二道关卡边上的工作人员咬咬牙把车借给他,如果他们没有要求非得等待救护车,如果急救中心在接到求救电话时刚好有可用的救护车……
也许每一环上的人都没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但一系列阴差阳错环环相扣,就导致了最坏的结果。
但凡能记得 “人命关天” 四个字,这个三岁的孩子兴许还能在疫情好转之后高高兴兴背着小书包去上幼儿园。
谁都没主观恶意,但事情就成了这个样子,就很无奈。
治好了我的低血压。
四个字,
我糙拟吗
讽刺
《兰州通报儿童中毒去世调查情况,对救助机制不畅通,工作僵化刻板单位和干部将依法处理,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今后工作全过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广大媒体和网民的批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坚决予以整改
这个回复确实挺僵化刻板的。
**另外给大家传播一个小知识,**免职并不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市长明天当省长也要先免职(市长)再升任省长。
真正的处罚是开除党籍,撤职。
疫情感染逝去的生命没有看到多少新闻,却经常看到因为防控僵硬的执行完成无辜生命逝去,三年啦机制也该完善啦吧,难道不该反思反思反思吗?
自罚三杯
都觉得自己没问题按流程制度办事,那就是制度出现了问题
想知道前 3 次拨打时长不足是什么意思,是说当事人打了很久,但当时没人接,还是说当事人打了几秒就自己挂了
怎么死都可以,就是不能得新冠死。
就像一个机器人,有的机器人智能的,有的只是拼了个框架的模型。现在只有急救系统是模型吗?很多吧!只是好像没人去梳理!
13 时 19 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 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13 时 36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 时 44 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14 时 03 分 120 救护车到达现场
14 时 21 分,牟某白乘坐 120 救护车到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
13 时 23 分,120 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 1 名成人及 1 名小孩需要急救。(从通告来看,这时候才出现小孩需要急救的信息,并且小孩病情未提)
13 时 23 分,妥某磊亲属唐某琳向路过店铺门口的两名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被告知其抓紧拨打 120 和 110 电话,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随后综治员继续收集样本并离开。(与上一条相互对照,相互印证)
13 时 55 分,妥某磊抱着孩子妥某轩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值守民警陈某斌求助,陈某斌拦停了车号为甘 A84**8 出租车, 妥某磊和其亲属、孩子妥某轩 3 人乘该车前往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救治。
14 时 05 分,出租车送达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到院时患儿面色苍白、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循环,医护人员即刻实施抢救。经持续心肺复苏,患儿呼吸循环仍未能恢复,抢救无效,于 15 时宣布死亡。
从 13 时 23 分到 14 时 05 分,对患儿来说,太长了。
对救治单位,我无意评价医生线上救治病患是否合理,从接收到信息来说,是妻子摔倒,意识不清,并没有提及孩子;从结果上来说,接受线上救治的妻子还是最后康复。 但是,线上救治会不会挤占丈夫的注意力,使得他较晚发现孩子病情。其二,从调度派车到发出派车指令到抵达现场,时间未免太长了吧。
对当事人丈夫来说,第一次报 120 中(12 时许)有没有提及孩子,如果没有(看官方通报应该是没有),那么是什么时候发现孩子出事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
别的不说,请问为什么第一时间要封锁新闻?
你家里难道没有老人和小孩吗 ?
特殊时期,按意外处理
拨打时长不足 这几个字就像屎一样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 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
不要被转移矛盾了,任何一个有孩子的人都绝不相信孩子他爸会打 120 一秒就挂断
我们镇街今年因为疫情封村,只给进不给出,但是,但是啊,要去看病的可以出去,回来的时候带病历本回来,孕产妇和家属带着病历本直接放行,看到题目这种情况简直无语… 我们这种小镇街都能想到的办法你们想不到?
红豆泥私密马赛
我通报了过程,处理了基层,解释了原因。
什么?你还想让我改变环境?大胆!得寸进尺,拖出去斩了!
不知道疫情防控预案做了没有,
这个问题还要结合兰州目前确诊情况
7 个确诊就让医疗系统社区工作举步维艰到这个地步
很难想象
现在的家里还是得备把剁骨刀
很好,第一时间做到了举一反三,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举一反三
哎。。一声叹息
线上救治是什么鬼?所以救不活是因为孩子他爸太蠢?
关注个屁。
不如看看骆驼祥子!
这个感觉是两条时间线,一条是妈妈的,一条是孩子的。妈妈拨打 120 是因为他丈夫说的是妈妈摔倒了,没有提及到孩子的情况。所以急救中心开始了所谓的线上问诊,大概率觉得是是普通的摔倒。关于打电话的时间,在网络上流传出来的照片都是那种拨打两三秒钟就挂断的通讯记录。孩子大概是爸爸一点多发现晕倒的,之后拨打 120,急救判断可能不是那么简单,才有了后来的急救。
兰州这个城市在防疫上或者说是基层管理社区管理上面做的就是一塌糊涂,反映出的更多是中层管理人员没有思考,盲目执行,基层服务人员习惯性互相推诿责任。作为一个从外地到兰州西站从晚上十点钟到凌晨一点半才明确处置措施的非兰州人对这个地方算是极其失望了,后续一定想方设法离开这个地方。如果你是外地人,在疫情期间曾经来过兰州我觉得你一定不会想再来,再好的旅游资源抵不过恶心人的基层人员,不清晰的政策,互相推诿的状态
从这个通报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许多问题。
首先急救中心在 12:18 接通急救中心后,接线员没有了解清楚事态的严重性,选择了对高风险区域人员的线上问诊来作为解决方法,此时已然浪费许多时间。再次是由于救护车资源紧张,13:19 分决定派出救护车,直到 13:44 才发出派车指令,这里的责任人也需要反思并负责。
而派出所从接警到出警的反应速度较快,算是做到了正常水准。
社区卡口的问题较大。首先 13:15 发现自己在家救助无法解决问题的孩子父亲已经在寻求帮助,可是 15 分与 23 分两次遇到的工作人员均未重视该问题,也未施以援手。我相信此时孩子父亲已经在寻求前往医院了,因为医生在 19 分以表示需要到医院救治,可是直到 55 分才赶到骆驼巷卡口点,这也看出社区工作人员存在很大问题。当然,我们也希望所有人能加强用气的安全意识,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整体事件从流程中我们能看到的问题就这些,可是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疫情已经过去三年,此类失误已不是第一次发生。这足以说明我们在特殊条件下处理问题的变通性与人性化的缺失,也证明基层不敢去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找到书记才能解决问题)。在事件发生前肯定有相应的预案,可是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这也需要反思。同时还有在解决问题时的处理方式,我相信七里河区的第一个公告如果是今天的消息,肯定不会产生今天这样巨大的社会舆论。人民需要知道事件真相与责任划定,而不是冷血的事件通报。还有当晚在小西湖发生的事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也说明我们在涉及到民族问题的处理时不够冷静与成熟。希望全国都能够深刻吸取此次事故的沉痛教训,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件事没有处理好,可是对孩子来说,付出的可是生命的代价。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正视问题,尽早通报处理措施,并进行深刻反省,不要再出现此类问题。
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需要转诊至有高压氧的医院治疗,因此虽然医院仅 10 分钟路程,可能无法满足救治条件。
预防为主,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需要普及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这可以挽救生命。
对于疫情,应该采取更坚决的从快从严的处理措施,快速检测快速隔离,才能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所以 120 规定打多长时间才能打通?
如果最后又是自罚三杯的处罚,那就真是伤了老百姓的心
发个屁的车吧,人家就开的三轮电动车,我寻思十几分钟也到了,还扯车被外包了找不到车
120 接到电话后第一件事是了解其核酸、抗原情况。
它估计也是害怕自己的帽子保不住。
急救应对举措值得反思,但是问题的根源,更值得我们反思。
意识不清,线上诊疗?
这是什么路子,意识不清还怎么线上诊疗?
现在最头疼的词就是举一反三。懂得都懂
不是要求刚性执行规章制度吗?怎么又变成僵化刻板了?
都打急救电话了,还微信群转来转去,还安排线上诊疗?这不是急救寻求帮助啊,这是派猴子搬逗比去了吧?
只有基层的需要担责吗?
三年了,究竟哪种方式伤害最小,该明白了。如今这种方式已经像一块顽疾,不敢治不能治,有些人还不想治
怎样问责都不为过!可问题是,别问到最后真正该负责任的人没有事,又抓基层人员来背锅 [Emm]
到底为啥打 120????120 的作用是什么???线上问医吗???那为什么不直接百度!!!!!!
著名的鲁豫说过一句众所周知的话 。
这个公告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每个细节看清楚了
我得出的结论是政府有责任,父亲也有责任。
发生这种事是很悲痛的。
但是铺天盖地的回答想说什么呢?有哪怕一点真情实感的悲痛吗?它们想说的是:
如实描述相关责任人员的行为叫掩盖,不直接描述父亲的过失叫明里暗里把过错全推给父亲。
是这些回答把父亲的错挑出来只是为了说通报 “想把责任全推给父亲”
完全不在乎已经失去骨肉还要挖出心肝来给人看的苦命夫妻!
这种手法你们早就用过多次了 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极端思想,煽动情绪。
这就是知乎现状。一群披着人皮的吃人代码。
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理! 亡羊补牢!
一定要保障父母的情绪和善后处理,不能让这些代码伤害没了孩子的父母!
落款为什么是临时成立的[疫情防控督导组] 这种没有具体建制,没有具体职责的督导组难道可以代表政府吗? 悲剧发生在七里河辖区,区委区政府怎么不敢落款?
**我查了很久都找不到这个疫情防控督导组的组长是谁,人员名单也没找到。**猜想是为防控疫情,协调各部门工作而临时成立的工作组,组长应该是区长或排名靠前的副区长。 有渠道能找到详细名单的请告诉我一声。
这还不如七里河公安的通告呢,起码在警察业务上通告没有任何问题,起码落款是七里河分局,是正经的警务建制单位。有名有姓有职权。
这个督导组算啥呀,随时可能解散,解散了以后谁对这份回应负责?
呵呵,都 tm 死了还搞毛啊,真是自有国情在此
T!M!D!
C!A!O!
孩子都没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该处理处理
该问责问责
就是耽误掉了
早就有领导说过,政策不出,,,
有的地方还在封控
有时还会利用无人机巡查
紧急防控措施通知:
1、11 月 3 日——8 日全县执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不再人员流动。
2、卡口值守人员全部防护服、N95、戴面罩、手套。
3、核酸采集。先采集居家隔离户,再进行全员核酸,必须戴口罩、2 米间距,分时段、多处采集。
4、管控道路。村内所有出村路(胡同)全部用彩钢实行物理隔断,不能堆土。主要路口两块彩钢板封好并留个门应急备用,平时上锁。
5、村内所有工作人员穿防护服、n95。
6、取消所有集市、农市,大队安排固定人员在固定门店统一采购
7、村内自愿者未穿防护服的,必须戴 n95,红袖标。3 日起,公安、纪委等部门用无人机巡查。
8、安排巡逻队不间断巡逻巡查,逐街巡查、宣传足不出户
9、3 日 12 点后,全县所有同行证件失效
这件事只要关注两个关键点就行。
一,疫情封控小区打 120 能否顺利接通,接通后救护车能否及时赶到。
二,如果急救需要自己去医院,能否及时无阻拦出小区。
这才是这个事件的两个关键,事实就是 120 有无法打通的情况,和急救车到的不及时。选择自己去医院,遭到阻拦。这两点都发生了就够定性了,扯啥孩子父亲没有及时 120 里说孩子事情。
偿命!
参考近期新闻 “父亲持刀给被隔离的婴儿买奶粉”,该事件中的父亲缺了些血勇。
不好评价
现在就是和管理问题有关,这里面典型就是救助机制的问题,也和单位或者是工作的这种管理的方面比较的固化,而且很明显这个是不应该这样视而不见的,如果相关的防疫人员和责任人根本就没有拿这件事情很重视。那责任肯定是要非常明确的指出来。
这个首先就是对于这个整体的救助和帮助在新冠的目前的影响下如何分配医疗资源,包括整体的这种工作单位的交接,人员的密切配合,包括抢时间这种方式都没有体现出来。
这个很显然不能只是说房屋泄露一氧化碳的导致的个人原因,如果能够控制的好,那救护方面可能至少能更高效和快速很多。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救人的速度要是有撤热搜的速度就好了。 听录音已经脑溢血了!!! 120 接线员:是不是要救护车,头疼是吗? 大学生:嗯 120 接线员:河南大学在哪?在啥路上? 大学生:郑州,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120 接线员:明 …
4月28日,上海市虹口区,在医院门前排队等担架的救护车。由于担架床在急诊室内被病人占用,救护车无法正常运转,他们需要等待一张担架床的到来,才能接下一个急救病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作者 | 李强 编辑 | 从玉华 4月28日中 …
知乎用户 半佛仙人 发表 想听实话么? 实话比较难听。 做事最重要的是 3 点。 1. 搞清楚自己的核心目的(想清楚方向) 2. 抓主要矛盾(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3. 顶着困难上,坚决执行 这个事件里面,去跟医生借东西,去做商量,没有 …
知乎用户 Kyoukai 发表 我猜,把焦点放在借不借除颤仪上面,本身就是个转移视线的方法 哮喘病人刚发病的时候并不是立马气道堵死的,是多多少少能呼吸一些空气的,再加上哮喘病人一般都备有 beta2 作为应急药物,就算因为长时间用药耐受 …
知乎用户 我叫白小纯 发表 你是一个医生,领导下达给你的任务是去救病人 A,在你带着病人 A 回来的路上,有其他人拦着你,让你救病人 BC DEF… 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1. 视而不见,虽然 BCDEF… 死了,但别人死活死几个与你何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