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坚决支持领导干部带头买房?
湖南常德石门县委书记邓碧波火了。 因为他在石门县房产交易会上,公开号召干部买房,他的原话是_:“我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上,各位同志们、各位领导,要带头购房,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_ 该视频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发酵,有嘲 …
现在很多地方农业已经靠惯性在种地了,农业那点利润本身就相对微薄,再开车去种地,油费现在工薪都第一笔大开销,农民靠什么支撑开销呢?
其实最近几年有趋势是又想把旁氏信贷往农村转移消化,比如四五县以下的房子库存,算盘本质还是收税和支撑房地产,但温室中的人可能会高估农村人的解盘能力,低估了把资产价格的门槛,何不食肉糜在现实中的展现。
我觉得以后将来,真的可以把互联网上涌现出的,闪烁着各种大聪明 “专家” 智慧的话集结出版,比如像这位专家的说的:农民在县城买房住,然后开车去种地,又或者某部长,失业了可以把多余房子租出去,空闲的车可以跑滴滴等等,假以时日,必然能够产生一部媲美于苏联笑话的大型魔幻现实类的段子集。到时候还可以集结出册,全国的公共厕所都可以摆一摞,方便大家如厕的时候看。
不过这里先仅就对这位北师大的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的高见,我们来看看可行性。
第一,农民普遍没什么钱,有钱也去支援自己孩子买房子去了,买车都费劲,更别说再去县城买房自己住了。
第二,大部分农民种地的收入别说覆盖不了买车和买房的钱,就是你免费把车房都分给农民,光每天来回的油费,保险,养车的钱,在县城里每天交的那些水费、电费、物业费都属于钝刀子割肉,种地挣得那点辛苦钱都不够城里的吃官粮的各有关部门的老爷们割的。
第三,来回开车的时间成本只会增加农民的奔波之苦,而且这条建议最荒谬的地方在于,这位一看就是从小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专家一定以为种地是一件很休闲和轻松的事情。就说大部分农村距离县城至少半个小时以上的车程,那些发车,等车,倒车,停车之类额外花费的时间就不说了,就算你开车过去,你也很难直接开到自家田间地头上,一定是停在大路上,再去步行一段时间。农民夏天的农活一般都会安排在早上进行,甚至是凌晨就要开始,因为早上凉快,中午会中暑,然后干到八九点钟,太阳开始晒起来的时候回来,然后再等到四五点钟的时候再去,干到晚上七八点钟完全黑的时候再回来,有时候灌溉到半夜两点都有可能,因为灌溉前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不可能灌到一半一看天晚了,就收工回家,只能是无论多晚都要一次灌完,不然第二天同样的流程还要走一遍。这还没算那些更偏远一些的山地之类,从农村骑电动车都要骑上半个小时。这要是按照专家说的,住在县城,怕是一天的时间都要在路上。
更不要说种地还牵扯到其他的一些完全无法在城市进行的操作,比如收割来的庄稼的储存、运输,农具的安放等等。专家说,这不简单,就放在农村自己的宅基地的老房里不就好了嘛,是的,所以,那我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背着贷款买套房子的意义是什么。你意思看我天天在田间地头起早贪黑的干活还不够,还需要多增加两倍的通勤时间,再早起一个钟头才行是吗,有那么功夫我直接搭个帐篷睡在地里不香吗。
所以说如果一条针对某群体的建议,对这个群体百分之 99 以上的人都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你这个建议就是废话,你这个专家就是废物专家。
来来来,我们先把这位专家的高谈再挨着梳理一遍
董藩认为如果农村的生产经营不受影响,还是主张农民到县城里去住的。
呵呵,听听,这专家说的多轻巧啊,只要农村的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就可以去县城住,是不是感觉限定了条件后,感觉还挺合理的。那我们换个类比,只要大家分数够,我还是主张大家都去上清华的。只要大家钱包里有钱,我还是主张大家都去一线买房的,只要是专家的一时半会死不了,我还是主张专家每天都吃屎的。
农民只要是种地,基本上一年 365 个年头都会在地头上,庄稼从种下去,就一直需要人照理,一开始是播种,播种完了就要浇水施肥,然后是除草,除草完了还要松地,松地就是用锄头把地的表面整体铲一遍,因为不铲的话土壤的表面会结板,影响植物呼吸,会减产。锄地是常规的,隔一段时间就要锄一次,除草和施肥以及灌溉都是常规的,在庄稼从播种到完成收割这一个周期内,这些工作都要重复进行,一直等到庄稼成熟,收割的时候更是天天都要下地,很多庄稼的成熟期都很快,可能成熟了后三天之内不收割回家,就收不回来了,像是蒜薹这种的,集中采摘的时间只有几天的时间,早了完了都不行,大豆也是,大豆成熟了之后你不去赶紧收回来,大豆的豆荚就会在太阳的暴晒下炸开,到时候你只能收获一地的豆子。反正大部分庄稼基本上都是这样,没有那种春天播下去什么都不用干,然后秋天开车去收就行了。你只要还种地,你就只能一年到头的在田间转悠,发现庄稼蔫了,就得赶紧浇水,发现生病了就得赶紧打药,如果是遇到灾年,像今年的水灾旱灾之类的,就要做好绝收,一年白忙活的准备。而农民之所以是称之为农民,就是因为他们依托于耕田而生,种地是主要的收入,是这个国家最牛马中的牛马。
在县城里,一个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能接受到的信息,增长的见识,和农村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对于提升农民的个人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这他妈的当然不一样了,农民一年到头的忙庄稼,生活方式怎么可能跟城里上班的一样,再说了,享受到的公共服务那也都是花钱买的,农民种地一年都挣不来几个钱,还是用来给孩子买房结婚养老用,农村对于农民就是最后的托底,因为你在农村,你一年到头除了吃喝几乎什么钱都不用花,你在城里出门就要花钱。
而且一个农民他在城里能增长什么见识呢,这些见识对他又能有什么意义,是能让他种地多点收入,还是能让他多养两头牛。还要提升农民素质,这就是等于是说农民素质低,进了城素质就高了,那倒确实是,都进城了,脚都不沾泥了,也知道过马路看红绿灯了,也学会读两本书开始在网上放闲屁了。就这种狗屁专家,骨子里就充满了对农民这个占据中国最大比例群体彻头彻尾的无知和傲慢,一天地都没种过,一天农村都没待过,就要开始指手画脚了。
董藩表示,如果一些农民仍然需要在农村种地,他可以需要的时候开着车过去种地
还有这里,农民只要还种地,就不存在需要的时候开着车去种地,种地不是去超市购物,花上一个钟头买到需要的东西就可以回来吹空调了,种地就是要在外面成天的风吹日晒,不然你以为农民那典型的黝黑精瘦的身材是在写字楼的空调房里吹出来的吗?还有这里把城市文明等同于现代文明,更就是放屁了,说白了本质上就是城里的房子滞销,卖不出去,找农村的大冤种接盘,然后还跟他们说,你们来城里吧,不影响种地的,你跟我说这样可行,我都觉得好笑,我自己现在都说不出来,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买到烂尾楼,各种黑中介,到处都是套路和诈骗,背一辈子房贷算是城市文明的特色吗?
老实说我现在真心开始有些理解为什么毛冒着遗臭万年的风险也要弄那个什么的大运动,为什么要发动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你不把这群从小养尊处优的知识分子弄到乡下去,他们是真的一点都不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完全活在想象中,然后还要发表各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奇谈怪论,还希望农民去买账。醒醒吧大人,这是互联网时代,收起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少一点各种版本的何不食肉糜的言论吧。
刚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这位专家针对网友的质疑做了一一回应,并且对自己的观点做了进一步阐述,简单的梳理一下。
1、回应网友对他是否熟悉农村的质疑
专家: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有时候也去农村,对那里基本熟悉。
2、回应农村开车去种地的质疑
专家:农民住县城,开车去种地,已经很常见,县城周围 20 公里的农村都可以实现。
3、回应农民是否买的起车的质疑
专家:可以开农用三轮车、四轮车、皮卡车,不是开奔驰宝马去种地。
农用三轮车、四轮车、皮卡车,前两者万八千,后者七八万就可以买到,农民当中很多已经买了,不存在买不起的问题。
4、回应农民住县城是否现实的质疑
专家:农活具有季节性,农民住县城,农忙时去地里耕种,农闲时在县城打工做小买卖,这是很常规的生活方式,这样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5、回应农民能不能买起县城的房子的质疑
专家:除了发达县城之外,大部分县城房价在 1500–3000 元之间,以 70 平米两室一厅为例,总价在 10 万 –20 万。农民现在也可以贷款买,首付才三五万,有些地方还给农民有买房补贴。所以骂他的人是真不懂农民和农村,是排斥农民,不希望农民进城,把不满发泄到他身上,一直主张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主张农民进城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主张要让农民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他觉得他才是农民的贴心人。
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
我认为这位专家吧,没有十年的脑血栓,讲不出这一套歪理来。
这位专家的核心观点无非就是鼓励农民去县城买房,还说出一套歪理邪说。
首先说时机,如果是在十年前的时候,发表这个言论,我还不觉得什么,现在说这样的话,合适吗?
还除了发达县城意外,房价都不高,你信不信,以后更不高。
而且那些给农民所谓买房的优惠,是想以极低的价格将宅基地剥夺,而另一面去帮助去县城空置房子的库存,背上贷款,这将给农民带来多大的压力。
这位专家说自己熟悉农村,那你知不知道农村每家是有自己的院子的,没有停车费,买的农用车可以有地停,可是去了县城小区后,农用车放哪,那个小车位能停下农用三轮车和四轮车吗?
很多县城还规定农用车不能上公路,抓到要扣车罚款,这些情况专家清楚吗?
还有,既然专家说的是农民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而且是县城周围 20 公里的农村,那么花几万块钱买个车,送孩子去上学,然后在县城做点小买卖,不是一样吗,为何非得在县城买房呢?
当然啦,咱们看问题应该全面一点,那么就得说说董专家此前的观点——“为减轻年轻人的买房负担,建议还房贷时间延长至 40 年。”
合着不只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对年轻人也很贴心,一贴就贴 40 年,贯穿了整个职业生涯,您可真会贴啊。
我是看出来了,只要谁能多买房,您就是谁的贴心人。
听专家的话,我还以为我们国家的农民跟美国的农场主一样,什么都可以机械化了。
一般在县城住,还买的起车的农民,都不会回农村种地,地可能荒废了或者是把地承包给别人了,如果还回村种地,很可能油钱都赚不回来。
实际上好多的农民别说开车了,就连收割稻谷都是人工,而不是收割机,最近高温天气下田收割稻谷中暑去世的农民都不少,就是为了省点钱而不让机器收割,因为大多数的农民种的粮食卖不出啥价格,能省一点是一点,很多时候农村的人力比机器还便宜,人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干,根源还是在于穷。
![](data:image/svg+xml;utf8,)
说白了,这些专家就是睁眼说瞎话,他们不过是房地产商的喉舌和鹰爪而已,哪里还有良心会给农民权益发声,现在房子卖不动了,就想起农民了,就惦记农民辛苦赚了一辈子血汗钱了。
呀,又是这个董潘,为了替开发商站台,真的是啥话都敢讲呵。
有人专门做了个**《严重 “脱离群众” 的专家言论合集》**,
房地产要是再这么继续暴雷下去,我看这个董潘,咱都可以给他单独出个专辑了:
他这次被网友好一顿 diss,后面还想给自己找回场子,在回应中说他才是农民的 “贴心人”。
得了吧,丫就一开发商的狗腿子!
农民是消息闭塞,但并不傻,
人家既知道乡下的生活比县城轻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去县城图啥?是图开销大,还是图空气差?
他们也知道小县城房价会崩,谁接盘谁傻 ×!
你说房价飙涨时候,谁想起过这些老农?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暴雷,就想到找他们接盘了,什么时候有好处,轮到这些底层人了?
合着是不是觉得年轻人不好忽悠了,就来忽悠这些不咋上网的乡下人了是吧?
那也好歹搞得有创意一点呀,我有一招教给董潘教授,等收到开发商的赞助款了,记得分我一杯羹。
农村地区,一直有那种推销三无保健品、电器等一系列滞销商品的骗子,
他们专门挑年轻人外出务工不在老家的时候,跑到农村,弄个广场,办活动,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的特点,把农民聚集,
再搞抽奖,兑奖方式就是现金纸币上的号码,这样农民就会把很多现金带身上,
最后原形毕露地,利用各种心理技巧,让他们买东西……
这里建议董潘专家学学这些人的操作。
他们骗术里最关键的,不是那些精心设计的套路,而是选择年轻人不在的时候下乡。
你舒舒服服地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光凭借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的 title,就想忽悠农民接盘?
那你就太高看自己了,要么就是太小看网友,
网上年轻人多,你一言我一语,就给丫拆穿帮了,
还说什么是农民的贴心人,底裤都被扒了,屁股上明明盖着开发商的戳!
现在的专家不用下乡改造真是时代倒退………
原回答:
他是个老专家了,他的好多言论真是罄竹难书……… 请老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他不是说给我们听的,而是说给政府告诉他们如何创收的。
现在都不买房了,年轻人加不动杠杆,开始鼓动农民掏空积蓄加杠杆了,真是要吸人血呀……
还搞什么开车种地,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告诉你开车种地根本就不现实,有些地方轿车根本上不去,农用车都费劲…… 他们到县城买房不是方便反而是途增烦恼……
电影《隐入尘烟》里面恰好有一段马有铁带着桂英来到补贴的楼房里面参观,电视台记者问马有铁住进楼房有什么感受,马有铁只是说:人住这里了,驴,猪,鸡住哪呢?这就是现实……
年轻人起码还有一个可能见底的社保池子,这些农民多数都没有,你让他们去贷款买房,最后压力给到谁?再给年轻人么?不是说不爱爸妈,而是他们可能更喜欢和适应那种生活,已经这样生活了几十年,你要他们改变而且还要给他们加压力,这样未来的年轻人变成超人也顶不住……
最后请问专家你有几套房?你孩子现在在哪里?你在为谁工作?
我就一个问题。
钱从哪来?
就是生活方式这东西,大家各有各的活法,我也不便说什么,但关键问题在于,你要是搞建议,那得把钱说明白啊。
成年人都懂,怎么生活看得不是态度,而是钱。
你把钱给足,谁不能活的像个人样?
但现实是个啥样。
农民在县城买房住,咱按 5000 块单价来算,80 平米的老三房得多少钱?
40W。
好,咱再来说农民种地。
咱就按 2 亩地种小麦来算,一年能赚多少钱?
几千块钱。
行吧,咱豁达一点,往高了给你算,就算这个农民种的是经济作物,品种还好,一年能拿一万块,那你说这房子得干多少钱?
四十年。
在农村农民花什么?
不花什么。
自己盖的饭,吃水很便宜,吃饭啥的邻里时不时对着薅点菜就能解决,是妥妥的主人公。
在县城呢?
水电、物业、加房贷。
哦对,还有来往县城的车费。
真的,当个人吧。
农民够苦了,薅羊毛也不是这样薅的。
专家建议很好,我建议专家以后别建议了
引用我之前用过的回答,在这里再回答一次
过年时跟老婆回了一趟娘家,老婆娘家是农村,真心觉得国家现在真的把农村建设得相当不错,现在的农村基建搞得相当不错,其次在环境方面真的是锤爆了城市了,首先是村里人情感很朴素,没有城里人的尔虞我诈,其次每天呼吸的都是负离子爆表的空气,对于每天都在城市呼吸 PM2.5 爆表的我来说,第一晚睡眠真的是体会到了睡觉睡到自然醒,可以说在农村的那段时间,肺就像被洗涤过一次一样,质量超级好的空气简直就是天然的安眠药啊
而且睡醒了老婆娘家人早早就做好餐食,吃的是老婆和大嫂早早地就去新鲜采摘的蔬菜和野菜,然后肉食基本上是鸡肉和猪肉,但是因为都是自己养的吗城市的饲料鸡饲料猪根本没得比
一天三餐过后你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晚饭后会搞点小烧烤,然后在院子里开个 KTV 机,纵情放唱到凌晨都没人管你,因为大家的房子相隔都有一段距离,我想说这要是在城市,邻居早就和物业联手上门警告了,但是你在农村根本不用顾忌
所以和老婆结束了回娘家的日子后,我和老婆就约定了:有空一定要多回去农村,以后老了回农村定居,生活
直到现在,和老婆回娘家的日子一直回拿来在茶余饭后回味
所以我一个城里人都这样想,你觉得农民会回城么?
所以劝农民进城买房的不是傻子,就是把农民当成了傻子
用我老丈人的来说就是:是我嫌农村空气不够好还是说农村的走地鸡和天然蔬菜吃腻了要进城吃吃你们城里人的垃圾食品和工业废气??????
现在的城市除了搞钱方便,哪一样农村不甩你十条街
所以,未来城市赚钱农村生活才是正途啊兄弟们
所以现在的农村有网有电基建齐全,我跑城里干嘛
在农村我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喝茶打球烧烤唱 K 种菜养鸡养鸭养兔子都行,你在小区里这样搞搞看看?我在农村不好好待着来看你城里人的脸色?
那我不成了要饭的了么?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生存首先要回答的关键性问题。
毫无疑问,房地产领域已经声名狼藉的董藩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敌人!
每个时代当社会要向前变革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只顾私人利益而没有家国情怀的人出来掣肘。
为了营销他们可笑的逻辑讨好主子儿,他们总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甚至错误的理由来愚弄大众。
大家要坚决与这类魑魅魍魉作斗争!
更新,被禁言了:
董藩这厮历史扭曲恶心的观点很多——
言论 1: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 2022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表示:现在网上很多人呼吁取消预售制,是因为没有看到预售制背后的积极意义,预售能大大提高房企的资金周转,盖出更多的房子,解决目前房地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同时还能减少烂尾楼,还能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让老百姓获得资产增值。
驳斥 1:(这个家伙奇葩观点特多)
(1)预售制确实有改善我国房地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该政策属于揠苗助长刺激房地产发展,20 年时间就把十几亿人居住的房子给造过剩了,这是预售制的贡献。
但是也不能忽视附带的不利影响,预售制是我国房地产高周转发展模式的基础,没有预售制,房地产就不能走高周转模式,房地产杠杆也不至于拉得如此高,泡沫也不至于这么明显。
而且,大家要有发展眼光看问题,此一时彼一时,早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刚刚开始供应确实不足可以适当加杠杆,但是,经过 20 多年跨越式发展,存量基数庞大、整体处于过剩。并且,基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现实,已经不需要预售制来杠杆式造房了。
(2)预售制并不能减少烂尾楼,之前烂尾楼之所以少是因为我国房地产空间较大,城镇化和改善型需求造成房地产景气度十足,加上房价上涨预期以及经济高速发展带给人们收入增加预期,所以才没有大规模烂尾楼。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口老龄化 + 城镇化见顶 + 经济转为中低速,已经决定我国房地产需求将每况愈下,由于经济大环境不好,这不,预售制造成的烂尾楼风险就暴露无遗了。
不是预售制减少了烂尾楼,是前期的市场大需求掩盖了烂尾楼风险,现在需求缩减、经济不顺,烂尾楼不就络绎不绝了么?
(3)房价上涨(甚至房地产泡沫)并不能给平头百姓带去多少实际增值,增值只停留在纸面,房价上涨真正利好的是那群炒房利益集团!
言论 2: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 “2022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 上发言“高空置率下房价没有暴跌的原因在于中国居民 75% 的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上、若暴跌、很多人将成为‘负翁’。稳住房地产经济大盘,不仅是稳经济,还是稳财富,是正确的选择”。
驳斥 2:
本言论和上面专家最后一个观点类似,他们只选择性告诉大家中国居民大部分财富在房地产上面,但是没告诉大家房地产泡沫的财富绝大部分握在以炒房客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手里,而不是在普通家庭手里,对于只有一套自住房的家庭来说,维持泡沫房价百害无一利。
房地产泡沫无助于改善普通家庭的生活质量,相反持续下去有损普通家庭长远利益。就这么说吧,房价持续上涨,你以后要花更多钱给孩子买房,每次买房都是给更大的泡沫买单。
**更重要的是,该专家严重忽略了房地产对经济社会的损害!**当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以房地产为首的泡沫经济遏制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这座大山已经过渡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出生人口 5 年几近腰斩,产业升级乏善可陈(《零容忍》里面的中信银行案例表明了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侵害)、消费则被直接干得没有生机…… 这些都有房地产泡沫的功劳。
一个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你如果这里资源倾斜多了,那边势必营养不足。产业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资金都给房地产吸走了,自然不利于产业升级。
房地产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房地产现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引擎,而是不折不扣的刹车片,甚至称之为路障都不为过。
最近几年的大事小事,充分说明:房地产并不能帮助国家在全球搏杀中增加国家的战斗力,反而会成为我方的软肋,被敌方所利用!
言论 3:在 2022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认为真正的房奴是租房人,“你被迫租房,被迫把你的钱给你的房主,帮助房主还贷款,你还赚不到增值。”
驳斥 3:(又是这个董藩)
典型胡说八道、混淆视听,先立一个房价永远涨的前提,然后忽悠不明真相小白。他怎么不说说高位接盘,后面房价腰斩,购房家庭损失有多大;甚至高位接盘、家庭杠杆拉满,后面收入锐减,无法还贷,家庭又当如何?(最近 2 年断贷就是活生生例子)
很多人喜欢想当然了,以为租金可以抵消房贷,实际上我国房价租金比很大,5000 元月租可以住每月房贷 2 万以上的房子。不是 10 年前了,别刻舟求剑!
这群居心叵测的专家学者,明知道房价泡沫、老百姓压力山大,不去呼吁国家整治房地产泡沫,居然一心忽悠人接盘,是何居心?还有比这更坏的人吗?
大家都知道我国房地产存在房价收入比奇高、租售比超级低的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的根本是房地产泡沫太大了,房价高估严重,导致房租看起来低,实际上我国租金很高了。(详见旧文《房地产税想转移给租客?异想天开!》)
我国的房租真的并不便宜,下表可以发现房租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很大,一线城市基本上 30% 收入都给房租了,对于收入低的上班族,一半以上收入交给房租都不鲜见。而,日本三大都市圈平均年租金收入比为 20%,远低于我国深北上。
下表还可以发现,2006- 2016 年日本三大都市圈月均租金增加不明显,复合增速在 0.6% 左右,同时, 2013-2017 年的平均年租金收入比为 20%,租户租金压力不算大。
综上所述,租售比太低不是因为我国房租便宜,而是因为我国房价太特么高了,要是我国房价腰斩,你就会发现租售比相当漂亮了。
PS:如果预售资金监管不到位,预售就单方面对消费者不利。下面是国外预售制基本情况,供大家参考。
论系统性分析我国房地产走势,想必全完没有比我更全面的了,我的理论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国内外大环境、经济转型升级等等。
让你们看看什么要预测?什么叫先见之明?什么叫认知碾压?记住:预测不同于猜测,需要有理有据、逻辑完备,很多人把信口开河当作预测。
强调:1.5 万字的长文就不粘贴了,请大家阅读以下第一、二篇文章!
站在 2019 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房价真的已经到顶了吗?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7 评论回答中国的房价何时是个头?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39 评论回答五年内,房价有没有可能降到十年前的价格呢?534 赞同 · 111 评论回答 534 赞同 · 111 评论回答 592 赞同 · 117 评论回答 599 赞同 · 118 评论回答 602 赞同 · 118 评论回答 605 赞同 · 118 评论回答 688 赞同 · 129 评论回答
关于房地产,没有新东西可以讲的,基本上都讲完了,最多是根据最新的基本面数据梳理一下。
关于房地产,翻翻历史文章就一清二楚了,尤其是 21 年那篇最新万字文章,何时买房的最终逻辑详见文章——《最佳购房机会在何时?500 字道尽购房的终极逻辑!》。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花边新闻看看就好啦。
**人口最核心基本盘下,任何违背大势的行为都是螳臂当车!大家千万不要被外界纷乱的小新闻和假现象所扰,盯住核心基本盘就够了。**下图为七普后修正数据,现有数据估算 22 年出生人口约 950 万。
421 家庭结构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后浪应该烦扰的将不是没房子,而是房子太多了(赋税的压力)和父辈养老问题。
下面分享几个五湖四海朋友最近分享给我的案例。最近一年多时间我收到的五湖四海房价下跌案例非常多,而且越来越多,和 18-19 年被追着骂完全不同了,这个感觉真的很棒!
**案例 1:**哈尔滨的朋友,20 年 9 月咨询我买房问题,前几天私信我 “还愿(感谢)”,两年不到节省 20 万,不仅如此,最重要是避免买了烂尾楼。
这位朋友的咨询我还有点印象,依稀记得是问融创在哈尔滨打造了一个特色小镇,可不可以买。我综合研判建议别买,没想到 2 年不到,融创都暴雷了。
**案例 2:**南京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分享过几次案例,今年南京房价下行已经很明显了,历史上也不少南京朋友咨询我,很开心帮助了不少南京家庭。
**案例 3:**能获得从业人员的认同,这是对我最高的赞美。
**其他案例:**花钱咨询我的朋友,真的没有白费银子,我的每份咨询都是认真回答,房地产领域咨询绝对物超所值哈。
我是一个支点,我有信心带领相信我的朋友实现人生大翻盘(最起码在房地产板块翻盘)。
![](data:image/svg+xml;utf8,)
2020 年初的这篇文章有很多金句,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现在更加熠熠生辉!
许 + 印、孙宏斌等人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花 10 元钱咨询(当年知乎咨询就是 10 元)我关于中国房地产的事情。10 元钱也许就可以帮他们省 1000 亿吧。
强如项羽,没有范增出谋划策也只能陨命乌江;起点低如刘邦,有张良倾囊相授也可以一飞冲天。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鼓掌鼓掌,砖家说的太对了!
砖家说的好,砖家说的妙。
不愧是砖家,这样农民又能住楼房还能买车。
促进房地产又促进汽车工业。
农民又能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又能避开村里的那些宅基地纠纷。
简直一举多得,一箭多雕。
就按砖家说的办!
哦对了,砖家还说了,农民可以把自己闲置的房子拿出来出租换取租金,还可以在去种地的途中,干几单顺风车,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开着自己的福特猛禽大皮卡,去城市里干一干网约车,来补贴家用。
这位董藩老师,雷人语句特别多。
你看看他说的这些鬼话。
他还反对取消预售,鼓励贷款可以贷款到 80 岁。。。。。。
在美国、加拿大、北欧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了。
一家农场主带着雇佣的工人,每天开着车从镇上去自己的土地上进行机械化种植。
上千英亩的土地,20 个人左右耕种。
到了地方搭建临时的工棚,一天工作间隙集中喝咖啡吃午餐。
作业的基本是高自动化、卫星 GPS 导航的大型拖车设备。
为了安全和便利,集中生活在小镇上。
基本上就是未来农业工业化的远景。
那时候的农民和现在的农民也没什么关系了,都是农业工业化大型公司的老板,有钱的农场主。
他们的确是开着车种地,尤其喜欢这种柴油的皮卡。
马力大,拉着农用车都能上路。
不过这发达国家的农民,至少和咱们现在的农民没啥关系了。
这个董藩专家,是我今年最想脱鞋抽耳光的奇葩。
我有一个君听姑且一笑的建议哈。
就是以后专家如果想在房地产的话题上,发表什么言论,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房产公示一下。
让听你建议的人,看看你到底是站在一个什么立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了给房价站台,他是讲了一流十三招。
又是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子住增加需求,又是降低首付比例以减轻年轻人凑首付的压力,又是延长还款年限到 40 年让更多人的收入够得着房贷,最后拿通货膨胀那一套说以后大家收入都会涨哪怕退休了还贷也不是问题……
农民不想进县城买房子,年轻人不想还 30 年的房贷,是因为还房贷的时间不够长吗???
是因为大家没有那么多钱。
是因为相对比人均收入,我国城市的房价就是高得过分。
是因为不仅房价高,而且银行针对房贷的利率,也同样居全球最高位。
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视若无睹,你是不是认为老百姓都有受虐倾向,喜欢欠钱的滋味啊?
今年房地产不景气,我国房贷利率下降至 4.1% 了,可跟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呢?
法国 1.4,德国 1.8,美国 3.6,台湾 1.92,哪怕降完了,房贷利率依然是世界最高。
而且可以预见的,这个数字一定会继续下降,因为市场给的反馈明显不佳。
我开头提的建议,建议所有在房地产市场上发言的专家,公示一下自己的房产,倒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观。
我只是希望能少来一些衣冠楚楚之辈,打着为老百姓好的旗号,继续做推动吸老百姓血的事。
你要是真是好心好意为人民群众找出路,那请麻烦你先做个表率,
要么找一个十八线小县城,买一个县城最好地段的房子,然后每天试试从县城到田间往返要花多少精力多少时间,计算下你在县城居住的生活成本,按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能不能承担;
要么找个一线城市没人买的房子接盘,然后跟银行申请四十年的贷款作为试点,天天拿自己的退休工资还房贷,体验下你自己想制订的政策是如何酸爽。
让农民在县城买房住的专家,自己需要走进农田开拖拉机收割机干农活吗?
提出 40 年还房贷想法的专家,自己需要花四十年时间还房贷吗?
你提出来一堆自己都不打算用的政策,还敢告诉我是对老百姓的好事?
好意思大言不惭是大大减轻年轻人的房贷压力、改善农村人的居住条件?
有条件谁不想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且现在农村人在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上,以及日常的购物消费需求,本身就大多是在县城解决的,住在乡下仅仅是因为生活成本更低。
在我们东北,冬天零下一二十度起,住小区就要交供热费,农村人不想享受暖气吗?
想,可舍不得花那一年的几千块供热费,自己拿柴禾烧炕,免费。
我每年冬天回乡下,很多人家都舍不得在大过年的把柴禾烧足了,把炕头在白天烧热了。
现在城市还房贷的家庭,基本都是 30 年一代人,哪怕生子比较早,也得二十五六往后,可又基本都在 35 岁之前完成生育计划。
我都姑且不跟你谈什么所谓国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命题能不能成立,
房贷还 40 年,你考虑过最大的恶心之处没有?
那意味着,
老子的房贷没还完,儿子又他喵的要结婚了。
儿子的房贷没还完,孙子又他喵的到了结婚年龄了。
我就问问,真要是背上四十年房贷,谁还敢生孩子?
人口和房价,孰轻孰重?
合着来他认知里社会的理想蓝图就是:
祖孙三代,住在小县城,开着摩托车每天十里地,风里来雨里去干农活,就为了一起还房贷?
想出来这种思路的,还称得上是人?
“真人秀” 综艺节目最吸引人之处就是 “消除信息差”,民众从真实的没有太多排练的场景中了解平常高高在上的白莲花们,他们大多顶着 xx 教授、xx 专家、xx 长、清纯玉女、影帝、歌后、女团… 一个又一个花样翻新、出口转内销(比如那 600 多个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邵阳的量产菲律宾哲学博士、河北的量产韩国女博士)的头衔,靠专门制造 “信息差” 来积累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普遍觉得他们德才兼备、努力又幸运;
一旦参加真人秀,靠 “信息差” 营造出的那种神秘感很可能瞬间消散,很多靠特权资源资本硬捧出来的高大上形象很可能在瞬间就能崩塌,
大家可能还记得曾经占据所有美好形容词的某演员,在参加综艺之后就被很多人讨厌了,录个有脚本的节目都能跟多个嘉宾闹起别扭来;
某音、某手这样的 app 正在极速地打破各种信息差,因为有信息差,司大家恰饭几年大家都拿他没办法,唬得大众一愣一愣的,翟大家一出手就掐住七寸,两周的工作量超过了所有人数年的力道,厉害的还是自己人反水啊,一招搞定.
这样的教授、好像之前闹到女生不让男生用电梯也是这个学校(有可能记错了),还有某政法大学的教授公开要求先推广教授级别的衣服多齐已经被严厉批评了;社会正在越来越撕裂,官僚作风正在越来越攫取社会的工全力,但是因为养尊处优正在越来越脱离实际,社会上层正在逐渐明朝化,社会下层却在逐渐现代化,未来社会上层会越来越脱离实际,但因为世袭各种资源占尽优势,会与社会下层冲突越来越大,而社会底层会被彻底无视掉(坐在窗明几净里面的人将不知道社会底层的存在,“何不食肉糜” 就是这么润物细无声熏陶出来的);官僚作风会传递到每一个人!
我这里做个大胆的推测,这个学校内部如果不做一个小型的整顿,可能外部在两年内会帮他们整顿一下,该教授可能会被闭麦,社会真正的风险在于:
专家合体,闭环形成,农民新生存模式敲定:
什么?
我种花家已经发达到这个程度了吗?
开着汽车去种地?和老美真心齐平了吗?
我是挺赞成专家这个意见的!
因为我自己在汽车行业嘛!只有车企卖出去更多的车,我自己才能挣到更多的工资和奖金!
所以我真心建议这个专家的意见尽早落地实施!那样的话我给姑娘在北京全款买个大三居的的愿望就能更早的实现了!
我是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 8:00 知乎直播,敬请关注!
大约 08 年的时候,就开始农村合并社区,推动农村城镇化,农民进城。到现在凡是家里有点底的,哪个不是在城里买房,不说别的,没房子,现在谁跟你结婚啊?
到了现在,除了真没钱的,都在城里买房了。
现在还在幻想着把县城消化给农民,有没有看过实际情况啊?都在那里瞎想吗?
可以说县城的房子变空置房,烂尾楼是百分百定了。哪怕卖出去的也是空置。看看日本就知道了,以后人口会集中在大城市群。县城和农村只会进一步衰退,最终形成农业规模化。县城不管从分配收入,还是产业结构,消费水平都做不到挽留年轻人,年轻人只会向一二线流动,留下养老群体。其实东北就是县城的未来,低收入,低消费,年轻人外流,经济萎靡不振。
当然了,大城市也不意味着就是一劳永逸,生活成本的高涨让普通人放弃了婚姻,老龄化也会进一步蔓延。总之,这是一条死路,但是也是未来的路。
三十年前,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都是种地的农民,我们的地,是一分田一分田这样的计量单位,
不是美利坚那种大片的农场,爷爷总是抽着焊烟陪我在树下乘凉,他说:
地是靠人种的,咱们就算再发展,将来,也还是要有人种地。
但我爸妈并不这么想,他们只读到村里的小学就不再读了,和所有的中国家长都一样,
虽然他们没什么文化,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没什么文化,当我不好好写作业的时候,
我妈都会边掉眼泪,边用细细的柳藤抽我:“瓜娃子,你不学好,不读书将来讨不得饭吃,你老汉儿天天下地,你以后想过那样的生活?”
后来,我努力读书,终于走出了那一分一分的田,我考上了一个重点大学。
读书的时候,我开心地见识了城里的辉煌建筑,我曾站在全上海最大的酒吧门口踌躇,
我不会进去的,我没有钱,但我们班那个姓周的富二代同学,他搂着几个美女每天都去。
回到寝室,我打开 900 块手机,看到周同学的朋友圈,
他说,我们家啊,从我阿布吉的阿布吉的阿布吉开始,就是有钱人,
小镇做题家就算生一百个孩子,也只是被凤凰踩在脚下的炮灰麻雀罢了。
图片里的灯光火舞突然索然无味,我看到他新买的鞋,要几千块,
而我们家一年种地的收入,若是赶上天灾,也就几千块。
毕业了,我松了口气,大学很好,大学能让我和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的人坐在一个课堂里,
但毕业也很好,我再也不用面对他们,我可以过自己的生活。
我爸给我打来电话,他支支吾吾,我妈一把夺过电话问:谈朋友了吗?工作怎么样?
工作…… 找到了。
我没敢告诉父母,那家著名的动不动就演讲的大企业,毁约了。
“不过是翻不起浪的应届生罢了。”
那个鼻孔朝天的 HR 是这么说的,为了这个面试,我和来自不同重点大学的学生,坐在站在酒店的走廊上等了一天,我打败了另外十个人,然而,现在我得重新找工作了。
“请问有五险一金,能按工资实缴吗?”
“请问是双休吗?”
轮不到我问,我只能一点点放低要求,可以单休,可以加班。
我会规划好为数不多的工资,又额外揽了私活,我买了辆破二手车方便通勤,晚上的时候,还会接顺风车。
今天同事都很气愤,因为专家又说话了,我只能再去打一份小时工,来支付我的油费支出。
同事问我要不要换房子,我顾虑再三摇了摇头,现在虽然远,但是房租能省下将近一千块,我要攒钱买房,结婚,每一分钱,就像农村每一分的田一样,要用到极致。
我三十岁的时候,女朋友失业了,被迫裁员,我们结束了异地恋。
她说:异地恋不是长久的事儿,既然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就来你的城市。
她说:怎么办,我不想当家庭主妇,我们根本买不起房。
她说:是不是我们不配留在这种城市啊?
我们,都是小镇做题家,她有一天哭着回来,扑进我的怀里:
“要不然我去结扎??女人生孩子有罪吗?谈恋爱有罪吗?难道为了工作我不能结婚吗?”
我爸又打来了电话,他说…… 今年地不好种,大旱,叶子都干了。
我实在没忍住:爸,要不别种地了,你和我妈进城吧。
我爸沉默了,半晌,他才颤颤巍巍地问:我们这个年纪,不是给你们添乱吗?
村里要做核酸,要静态管理,他半夜偷偷去地里,被逮了个正着。
村长让他写了封检讨,当着全村人的面念出来,
他满脸通红,吐字吞吐,像极了一个做错了事却无比迷茫自己错在哪的孩子。
“可是我不去守着我的地,地要荒的啊!”
![](data:image/svg+xml;utf8,)
我再一次劝说他们进城,女朋友听见了。
晚上,她抱着我小心翼翼试探:咱们还能买房吗?我爸妈说,可以凑一半的钱。
我第一次推开了她,背过身去:睡吧,困了。
她没有发脾气,很安静,我正要诧异,就听见黑暗中传来幽幽的一声:
如果不要孩子,我愿意跟你租房过一辈子。
我哭了,对不起,我没有为我的父母哭,却为我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孩子哭了。
对不起,孩子,跟你的性命绑定的东西太贵太多,我们要不起。
我爸又给我打电话了,他最近似乎有很多话跟我聊,他小心翼翼:
儿啊,你上次说进城,我看这新闻上专家也说了,进城去,然后开车回来种地。
我心里一紧,当时那样说只是心疼父母的心情上了头,然而下一秒,他的话却令我无比羞愧:
我跟你妈商量过了,我们还是不去了,你们以后要是需要帮忙,我们可以去小住,
给你们带点咱村的蜂蜜,土鸡,儿媳妇不是爱吃鸡腿吗?你妈卤了好多,已经去邮局给你们寄了。
我们没啥文化,肯定没有专家懂得多,但有一点,你也好,专家也好,你们都不如你老汉懂,
但这地啊,离不开人呐!
爸妈终究还是守着那片土地,他们只是偶尔看看新闻,跟村里聊起如今这光景,以及今年的新农合保费又涨了。
他们现在成了新农合的自来水,说服了不少乡亲,他们的理由只有一个:
给孩子减轻负担吧,现在城里人,都担心农村父母没有社保,以后成拖累,咱们不能给孩子什么啦,就顾好自己身体,别拖他们后腿。
故事是我编的,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的现实。
但我真的再次真诚建议:
让狗比专家下乡去,让所谓的知识分子下乡去。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
“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每个革命的同志,都不应该跟着瞎说。你若是一个确定了革命观点的人,而且是跑到乡村里去看过一遍的,你必定觉到一种从来未有的痛快。”
他们现在连演都不演了,妙蛙妙蛙
按照董潘的建议,如果你在农村养了几头牛,不知道这位董教授晚上是用车子把牛拉回县城的住处呢?还是把牛丢在农村不管,自己晚上跑回县城住了?要是牛半夜跑掉了,不知道董教授又有啥好办法?就算不你养牛,种田吧!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春夏季节。如果晚上突然下暴雨,父母和邻居们都要跑去田地里整理田地的水流进出口的,这个沟渠的引水口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低了,蓄水不够,庄稼用水不足。太高了,水太多,庄稼会淹死的。
如果你自己晚上开车回去县城住了,要是晚上突然下大雨,这些庄稼不是要完蛋了吗?更何况很多农村的村庄距离县城都有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车程呢?农民每天开车这样跑来跑去,种田赚的那点钱,够开车的油费吗?一个从来没有种田经验的人,一个为房地产商谋取利益的伪专家,他说的话,大家笑一笑也就算了,不要当真。
钱了?
董教授,农民想去北京看看,旅游旅游,促进消费。
去看看天安门,去看看升国旗,去看看长城。
你家房子多,可以提供出来住一住吗?
农民要求不高,你房子上下铺都可以,多住点人。
农民说我也想住县城,
我也想没事去医院检查检查,活到 99 岁,
我也想没事去跳广场舞,
我也想没事去图书馆看看书,
我也想没事去喂喂鸽子,
我也想当一次志愿者,
我也想去捐款。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8410 元,
一半人少于这个数字,
开车油钱多少?县城到农村几十公里,足够油钱吗????
请问其它怎么办????
我建议把董教授派到西部一个村子,
在正常政策安排下,实现他的梦想。
做人,说到做到啊。
如果他可以帮助一个镇做到,
且不需要国家,省,市财政和政策支持,
而且村民不负债。
这才是真正读书人,大家楷模。
我第一个给他鞠躬,感谢他。
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我也相信董教授能力,
他说过他教的学生,积蓄低于 4000 万不要去见他。
有事咨询可以加 xiaojiangzhongguo,
公众号:啊啊啊啊啊讲房子。
麻烦点个赞 + 收藏 + 转
专家您真棒,您把 “纸上谈兵” 诠释的淋漓尽致。
不知道有什么好骂的,这种言论一眼就能看出有问题,甚至都会觉得是不是又让买房了。
可现实他能这么说出来恰恰说明他说的是 “对” 的,这个 “对” 是源于国家就是这么想的,符合了国家的总体战略方向。
很无奈,这就是现实。
可以看看《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这个文件,就是要推动农民往县城聚集。
由于农村老龄化和土地流转加快,许多老农民就算不去县城,也只能就近去乡镇居住。如今农业生产非常依赖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未来的趋势是土地集中化。
除了部分专业家庭农场如美国农场主一样住在生产区,剩下的农民依赖社会组织或集体组织代为生产,也确实不需要住在生产区。
在骂完发泄完情绪后要想清楚农村也在老龄化,谁来种地,谁给他们养老。专家的观点是无厘头,骂完他就要想想要是你该提出什么方案呢。
实际上他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没错。
央视新闻频道今年春天有一期节目,讲的是疫情防控之下怎么保春耕。当时案例里面就有农民是在县城的小区里过冬,正准备回农村田里种田呢,疫情来了,农民给封在小区里不能出去了。
解决办法是基层找了车,做好了核酸检测,全程闭环地把人送到村里,让农民们在村里闭环耕作住家,也就是只在村里田地和自己家直接走动而不出村。
也就是说,这个专家的建议,是已经有事实依据和实践经验的。
如果是县城,要说某些医疗条件、日常购物、逛街吃饭、乃至看电影这样的活动,多少都比在乡村里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说,专家说的没错。
至于开车回老家种地这事,就如我上面举例的央视新闻报道那样,冬天在县城里猫冬,到了农忙时节开车回老家种地,本来没什么问题,就是给疫情闹得必须闭环转运。
我认为农民也有享受城市化便利的权利。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确实只能让他们设法这样候鸟一样迁徙地往返,无法做到把城里那么便利的设施通通修到乡下去。
只是我认为城市化不能说忽悠农民来接盘县城房地产。要说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在县城里买个烂尾房,那可不是坑人吗?
想抢宅基地就直说,搞什么弯弯绕???
买恒大的房子,骑着电动车回乡下种地。
房子没了,宅基地没了,电动车也没了。
希望可以有个记录,把专家的话都记录下来,某人,某时,职位,都记录下来。
《董藩语录》
**把生育率低归咎于居高不下的房价是找借口,这和女性教育水平有关。****鼓噪 “女人不是用来生儿育女” 的观点,这事是反人类行为。****不能因为有些人买不起就说房价太高,只能说明他们的收入偏低。****房地产是最大的实体经济,没有房地产救不了中国,买房等于爱国。****真正的房奴是一直租房而坚持不买的人,而不是买房的人。****房价是由总需求规模决定的,不是由低收入人群收入决定的。**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子非常容易,降低首付比例,延长贷款年限。
董藩是多年的房产多军了,所以他来哔哔下哄抬房市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从他的建议看,农民在县里买房,开车下乡种田,一方面县城大量的房子有人接盘,另一方面还能刺激汽车消费,目前经济托底两大法宝,一次全面祭出,房子卖不动、汽车卖不动,两难自解。
高翰文直呼内行. jpg
当然这话也就是翰林院里边没实际经验的人说着玩儿的。
董教授可能不知道农民种地的收入,很多一年扣除成本,一户也就赚个几千块。开车回乡种地,不知道油钱能不能收回来。这个建议有点像之前有个砖家说的,年轻人为啥不在工作单位附近租房子,非要忍受长距离通勤,住在单位附近多加加班成长的快点儿不香吗?
香,就是房租不知道从哪里出。
当然我能理解砖家们说这样的话,因为我打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入职工资不超过 4000,但真有同事开七十多万的 “豪车” 来上班的。单位在核心区,听说停车费一个月就得三千多,加上油钱,那不就是贴钱给公司白干。
贴钱也没事,人过来就不是奔着钱来的。而且半年后待遇不就上来了嘛。
我估摸着砖家身边很多这样的小天龙人,所以砖家可能确实没必要细算农民的经济账,日子嘛,过得舒服就行了。你想想,在城里住花园洋房,然后开小轿车回村里种田,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舒服死了都要。
v:皮球研究所
前有家电下乡,今有房子下乡,对比早些年的 “三提五统”、“两工一车”,现在只是让你买房而已,农民兄弟还要啥自行车?
生活在这个年代,农民兄弟是真的沾了社会发展的光,唯有感恩。
现在国家经济没起色,还不是被恶意储蓄给闹得?存那么多钱不消费,想干啥?
什么,你说真没钱?
真没钱,我可以借钱给你买嘛!
彩礼贷和生育贷早就开通了,既然连结婚生子都能借高利贷,进县城为什么不行?
老乡,你也不想我们去拆你农村的屋吧?
是不是觉得这个教授很叫兽?
大家看完董教授的履历就明白了。
董藩,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人家拿这份钱,就要为房地产说话啊,物尽其用。
2011 年 4 月 4 日,因 “当你 40 岁时,没有 4 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 的微博言论引起热议,董藩教授回应说此话纯属鼓励学生的励志之言。
身高为师,学正为范,北京师范大学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教授?
董教授为房地产发言不仅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且自成体系。
董教授早就提出降低首付比例、前五年只还利息、延长还贷时间等措施来实现。
董藩指出,现在国内买房首付比例为 30%,这在全世界来看都是比较高的。其他国家一般都是 10%,甚至还有 5% 的。中国一下子降到 10% 可能有点难,但可以考虑降到 20%,这样年轻人积累够首付的过程就会缩短。
董教授认为还可以延长还贷年限。
董藩指出,国内现在一般是可以贷 30 年,能不能考虑延长到 40 年?这样的话年轻人的压力会大大减轻。
董教授表示,有人说延长还贷时间的话可能退休了还得还房贷,但退休了还贷也无所谓。
因为退休了还有退休金,而且等你退休的时候,这点贷款在你的收入当中所占的百分比也很少很少了。
看完董教授的经济理论体系,我就想说,这样的人才不送到国外去,实在可惜!
董教授这辈子估计也没了解过农民生活情况,这样的专家还是别叫唤了。
太特么不食肉糜了。
别地方的农村我不大了解,但老家的农村我住了十多年。
农民为何不能远离土地呢?实际上,不光是开车要烧油这种经济成本问题。
关键是,远离了乡村,远离了土地之后,种在地里的东西还能不能正常收上来都不一定。
我小时候家里种西瓜,到了西瓜快熟的季节,必须要在田间地头搭上一个简陋的瓜棚。
不管天气多热,一天到晚,都得有人住在瓜棚里盯着。
否则,南来北往的人,都说不准会顺手给你捞走一个。要不了几天,你家地里就只有西瓜藤了。
现在,这种问题依然存在。
我大堂哥前些年在县城买了房,一家人搬去了县城居住。
离他家的地其实不算很远,也就十多公里。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骑着摩托车去种地,但是后来发现:
种在自留地里的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一群鸡鸭进去给琢光了。
种在地里的玉米,不知道咋回事,就被某家的牛给吃掉半垄。
你去调查吧,调查出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乡里乡亲的一些人,但是你又能咋样?
所以,后来干脆不搞了,把地租给别人,安心去外地打工去了,赚的钱比种地那点收成好多了,还不用操心这种糟心事。
晚上猪牛羊是住县里还是留农村呢?你知道农民一人几亩地?地里都种啥?利润有多少?这次是看上农民的庄基地了还是要替开发商卖房了?
先不说我们能不能买得起车,但是一定不愿意买菜!
不能种菜的话就那一斤四五块的绿色菜,一斤能卖到 8 块的辣椒,一斤 4-5 块的西红柿,我估计我妈可能饿死都不愿意买一斤。
那些东西本来是她自己随便在院前院后撒点种子就能有一大堆吃都吃不的蔬菜,而在县城里这些竟然要卖这么贵!大家可能买习惯了,但这个价格对农民来说无异于抢钱!!!就是大家说的刺客!
我们今年暑假在农村过的,那蔬菜新鲜!几乎免费!除了种子钱和自己的时间。
圣女果用小笼摘!
线椒
大辣椒
收的玉米
收到玉米 2
新鲜的向日葵
西红柿
农民能有多省呢?
收获的季节有草,这些吃完了怎么办?
我妈把它们晒成菜干,或者做成西红柿酱。
所以,农民在县城连吃菜都解决不了!
—————————手动分割线—————
你知道普通农民现在有几亩地?他们种什么?利润有多少?
我们老家是西北典型的农村,现在农村耕地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在家,每家每人能分到 1 亩左右耕地,98% 的家庭选择种小麦,因为菜可以少吃,面没有就得饿死。
我家原本有四亩地,我和弟弟考上大学那年,村里把我两的地下了。明年变地的时候就会把我爸爸的地下了,爸爸去世了,所以明年我们家就剩 1 亩地了。
今年还是 2 亩,收成是这几年最好最好的,麦子一共卖了 2000 块钱。
咱就说这 2000 块钱攒多少年能在县城买房子,就我们县房价都在 3000-4000 了,隔壁县富裕一些,房价都 5000 了。
2000 块钱够交物业费吗?
另外,如果我们养养、养牛、养猪的话,它们是一起去县城还是独自住在农村呢?
—————————- 手动分割线—————-
再说开车,假设每家都能买得起车,我发现小县城现在已经开始堵车了,停车费我们出得起吗?
家里剩下的老幼病残去开车?
如果种麦子一年只用去地里几次就行,但是如果种苹果,那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地里。每天开车像上班一样去地里?油费都要超过利润了!
另外,问句题外话,农民开车去地里的话,要不要擦防晒?要不要带墨镜?
亲爱的专家们,别搞农民了好吗?
———————- 手动分割线—————-
如果这样我也能当专家,面对前几天那位在幼儿园找到 1600 工作的妈妈,作为专家我给你的建议是把家里的房子租出去,就算小城市一个月租 2000 块钱没问题吧?
然后把家里的钱存在银行里,每个月吃利息,不用干活一个月 5000 能有吧?
如果实在闲得慌,那就把车开出去跑滴滴啊!就当散心吧!而且可以接送孩子呀,又没领到管你!
怎么样?按照上面这位专家的思路,遇事我也能说出一二三。
一看果然是不懂农民,也不懂种地,原来是搞房地产的专家啊。
我觉得说的挺好的。
不过就是一点:买楼钱、买车钱、油钱麻烦这位专家帮忙付一下。
还有就是,万一哪次开车回家发现家里粮食被别人帮忙收走了,你也给出一下钱买粮食吧。
总之只要你出钱,我就承认你说的都对。
你如果不给出钱,就别在这放 P 了。
你们喷得都很好,但是恕我直言,方向不对。
————
“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这是谁说的?
————
按专家的意思,农村人都去城里住了,人都没了,
还搞什么农村人居环境?
————
你这是啥意思?
你敢和 XX 不一致?
也别举报专家了。
直接举报北师大。
北师大的老师敢与中央不一致。
专家说的没毛病,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这样干的还是有的。不过都是一些,几十亩,上百亩,几百亩的包田大户,这些都是年轻人。
农村年轻人要么出去打工了,要么已经买房买车。现在留在农村的是什么人,都是 60 70 的老头老太太,在家看娃顺便种点地,或者纯属养老状态,人口数量能有以前的三成就不错了。这些人买房买车那是给孩子预备的,你指望他们从那几亩薄田里再挣够给自己买房买车的钱,怕不是痴人说梦。
最近我去一个离城 20 公里的村子,村子很干净整洁,转悠一圈见到 4 个年轻人,一个还是村干部。村里车也有不少,房子也有很多翻新的。去了村里唯一小卖铺,里面比大街上那种小超市差远了。就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零食,饮料很少,有成箱的牛奶,有一些香烟,看牌子都不是熟悉的牌子,价格非常便宜的。然后没了,是的两个门面的小卖铺,就这点东西。而且还不是长开门,店主有个蔬菜大棚,要过 10 点后才能开门。
为什么东西少的可怜,其实很简单,没有年轻人,没有需求。这村子说实话肯定不穷,全村都是搞大棚的。这村子竟然有个小学,人口可以确定不会太少,人口少的村子,已经没有公办小学了。你看就这一个村子,小卖铺还是这么凄惨。指望这些老头老太太买房,是真想多了。
养猪场蒸蒸日上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可怕的历史事件,名称叫做——【专家的合同订本】
![](data:image/svg+xml;utf8,)
文 \ 江湖小舞
“不要建议!”
今天,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火了,他先是建议农民去现场买房子,然后可以开着车到农村种地上了一次热搜,紧接着他建议 “房贷延长至 40 年” 又上了一次热搜,没曾想,接连两次霸榜热搜之后,却引发了网友群嘲,结果网友建议他 “不要建议” 又再次成功登顶热搜榜首。
对于董藩的无脑建议,不少网友直言,这简直是现代版的 “何不食肉糜”,跟之前那名建议低收入群体将多余房子租出去增收,灵活就业用私家车跑滴滴赚钱一模一样。对于董潘不切实际的建议,有网友甚至气愤地表示,“这样的专家就应该安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近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提振地产购买力和汽车等大件商品的销售,成为很多地方促进消费的最主要发力点,应该说,董藩确实能够抓住当前的市场动向,然后说一些迎合意见的建议,只是这种 “媚飞色舞” 的专家,怎么看都让人倍感恶心,说不出的讨厌。
董藩忽悠农民称,“在县城里,一个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能接受到的信息,增长的见识,和农村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对于提升农民个人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仍然需要在农村里种地,“可以需要的时候开着车过去种地,但是他长期住在县城”。
在网友看来,董藩压根就不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农民的实际收入,确实,如今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小学几乎看不到几个学生,有条件的年轻人都在城里安家,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力强的去市里读书,能力差的去县城,再不济也要去乡镇读书,可是,对于很多至今还没有在县城买房的农民而言,恐怕不是不想,而是没有那个能力。
农村的现实是,粮食虽然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去关注,但种粮农民确实没有多少收入,往好了说,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也就是 1500 元,一人的耕地多数地区不到两亩,这点钱别说住楼房,生活都成问题。
现在农民赚钱的方式也主要是打工,而那些不出去打工的农民,在家里根本没有收入来源,说不好听的,很多人你就是送他一套楼房都住不起,物业费、水电费、暖气费,各种费用就让他们难以招架。
在网友看来,这些专家可能从小衣食无忧,脱离 “凡间” 太久了,对真正的民间疾苦了解不多,往往说出争议观点,不是为了博眼球搞流量,就是为了迎合时下的需要,总之,他们这些人可能并不是真傻,却是真坏,忽悠起农民、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那是轻车熟路,要是谁真听信了他们的鬼话,恐怕裤衩都得赔掉了。
董藩长期以来秉持 “房地产万能论”,“买房爱国”,房地产可以拯救一切,这一次建议农民县城买房,只不过是城里人不好忽悠了,改为忽悠更好被煽动的农民罢了。而他的建议可谓一箭双雕,既提振了房地产市场,又提振了汽车市场,堪称媚上的精华言论。
“呼吁房贷延长至 40 年” 的建议更是坏透了,如今长达二三十年的房贷已经让人不堪重负,一个人赚钱能力最强的人生阶段,都在为房地产企业批命打工,而如果延长到 40 年,凭空多出的利息就不说了,假如一个人 20 岁开始赚钱,就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到 60 岁退休,一直在还贷,这样的日子又怎么能指望大家生三胎?
董藩可能真把买房群体看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了,如此反智的言论却大行其道上热搜,简直成了他们的流量密码,好在,这名大放厥词的所谓专家已经因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被禁言了,希望这种专家永远不要出来发声,听到他们的名字都让人感到极其恶心。
网友建议专家 “不要建议” 冲上热搜榜首,这简直是对专家无脑建议的最佳讽刺,希望这些专门忽悠的专家好自为之,百姓诚不可欺。非常有意思的是,就在董藩忽悠大家去县城买房时,又有专家建议县城的房子赶紧脱手,感情专家建议也打架啊,到底听谁的,
“建议农民去北京买房住,北京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全国最好。北京是国际大都市,文明繁荣,信息量大,见识广,交通发达,有两个大型国际机场,可以坐飞机回去种地,还可以买一架私人飞机开回去种地。你看这位‘砖家’都住北京,肯定不会错,就去北京买,落户北京,错不了。” 不得不说,网友简直瞬间领悟了专家的思想精华,还能举一反三,学会抢答了。
更有网友建议,“专家除了写论文、搞讲座、参加高端论坛以外,在讲任何领域的建议之前,必须在该领域基层工作生活一年,其建议才能被冠以‘专家建议’,比如要提农村农民建议先下乡种地一年,要提工人建议先进厂打螺丝一年。否则提的所谓‘建议’一概当作‘口嗨’。”
好了,不多说了,我得先去把后院平整一下,将来在北京买了房,乘坐私人飞机回来种地好有个地方停机。
原来这个砖家是董蕃啊,那就没事了。
ps:他老婆和孩子早就移民国外去了,他就靠着北师大前教授的名号忽悠普通老百姓。
我说说文中两个词:皮卡,享受。
农民买皮卡,专家是不是觉得皮卡跟电动三轮一个价钱?专家知不知道考个 c 本驾照都比电动三轮贵?专家见过农民下地是几点,穿的鞋能粘多少泥,搭一条什么味道毛巾,穿多少个洞的体恤,锄头是怎么挂在自行车上吗?
城里的教育和医疗,按理说农民是可以获得的。但是,那些个人负担的单人间,特新药,呼吸机,ICU,哪一个对于农民和城里人差距很小?农民去城里看病,都是去救命的,你看看那些陪护的家属,有几个满怀希望?
对于教育,建议专家看看周星驰的《长江七号》。
享受,在哪里?
我就是农村娃,炕头出生,田野长大。
我这个地方,城市总体 GDP 在全国排十三四位,比不上北上广深,但总也算不上欠发达。
我老家所在的区县,2021 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125 元,比全国平均的 18931 还高一些,那么我们按照三口之家算,整个家庭户可支配收入是七万多点,平均房价 14159 元 / 平方米,用这点收入去填补房价都挺累,还买车种地呢?
当然咯,你可以说人到了城区生活,收入就不止这么点了,我们市城镇居民 21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60239 元,同样的三口之家总的可支配收入就一下翻了两番多,但和房价相比,这个收入还是很拘谨的,再说你收入增长了,必然是因为你换了城镇的工作、不再种地了,和专家的建议就背道而驰了。而且这么多农民涌进城区,有没有这么多工作岗位呢?不是上个月才公布了城镇 16-24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19.9% 吗(这个调查还是规定了必须在近期找过工作才算数,学生之类的原本就不包含在内)?
你也可以说,农村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堂,五口之家,现在又开放二胎三胎,那么一家可能能有六七口人,但三代同堂也好,三胎之家也罢,增加的都是老人孩子,很长时间并不从事生产,赚钱的还是那两口子壮劳力,这样的家庭总可支配收入基本不变,开销还更大了,用钱的地方只会更多。
更何况多年之前还有另一个专家提到过,买房可以掏六个钱包,你三代同堂六七口,再买个小二居室塞不下吧?孩子总有一天要结婚买房吧?这些钱哪来呢?
也会有朋友说,农村合村并居或者拆迁的补偿款就可以置换区县的房价,买房不是问题。确实,我老家也在搞合村并居,也有个百八十万的补偿款,但你仔细想想,人家给你拆迁赔偿款是为了啥?单纯是为了掏钱替你改善居住环境?您可别闹了。还不就是盯着我们那点耕地,想做成其他项目嘛?我老家周围这六年里陆续拆了 20 多个村,现在已经全都变成各种化工园区了,哪还有地可种?
反正以我对农村种植产出的那点了解,想让这一亩三分地撑起农民进城买房、买车、每月油钱(电钱)的成本,种那些法律允许的东西指定是不行。专家要是有什么土里刨出金蛋蛋的绝招,别忘了给农民朋友传授下。
农民不是傻子,谢谢。
50 万,能在农村盖个小别墅,带院子带车库还能带泳池。
50 万,在县城,买套房还不一定有农村的猪圈大。
我觉得大家应该认真理解一下这个,因为这真的很可能成为现实。
很多人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把精力集中在 “车” 上面,但事实上重点却是在 “人” 身上。
现在有不少农村都存在人口流失的问题,而流失的人口只不过是进城了,就现在还是有可能逆转的。
然而,在未来这个问题就会变质,人口不是流失了,而是根本就没生出来,这就不可能逆转了。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缺了人就不可能支撑起各种社会功能,社会就会处于一个螺旋式崩溃的状态下,而这里说的就是农村。
现在还有不少农村只有十来二十户人,社会结构非常单薄,如果这个规模再持续减少,那么要就很难保障其不会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社会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继续恶化,我们应该鼓励农村人口向县城集中,提高农村人口的最小规模,进而为大众提供更多服务。
其实前些年,国家就有推动中西部小农户下山进城的行动,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因过度分散而不断返贫的地区顽疾,而现时来看效果是可以的,未来也可能向全国各偏远农村去推广。
至于这个车的问题就算比较好办的,毕竟再不济,买个老头乐也不是太难的事,更何况现在推动智能化农业,未来农户手里的田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会越来越多,难道那时候还怕买不起车。
看来董教授真的很 “懂” 农民。
最近,专家又开始出奇招,建议农民进城买房了。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说,如果农村的生产经营不受影响,还是主张农民到县城里去住的。可以享受公共服务,提升个人素质,如果一些农民仍然需要在农村种地,他可以需要的时候开着车过去种地,
真的董专家的观点让我大吃一惊,这是什么十年脑血栓患者能想出来的啊?
我们这些专家,真的坐实了高新技术人才的标准,最近富有灵感的发言简直让人耳目一新,比如:
30 岁未经济独立女性尽早回老家,在大城市待久了,嫁人找不到合适的。
失业了可以把多余房子租出去,空闲的车可以跑滴滴。
城市一定空置率说明居民住房水平提高,居住生活更美好。
年轻人要放弃高薪职业,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
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为什么不在上班地附近住?
年轻人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生孩子。
年轻人可以工作 40 年,为什么首付不能降低到 20%?
可以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比如不给他们买保障性住房,增加养老金缴纳,少拿养老金。
现在油价太便宜,再提升 3 倍,就能解决交通压力。
董老师,你觉得我没去读哈佛是因为我不想吗?农民进不了城,是因为不喜欢?关键是——他们就没什么钱啊。
你说一个农民种地能挣几个钱,钱包都被给后代进城买房掏空了,连钱都没有哪来的车?哪来的油费?每天驱车跑几十公里下地务农,赚来的农作物够不够油费?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背景,再结合一下其他几条新闻,我猜这位专家带着任务来的:
四川眉山:一次性团购 30 套以上新房可优惠购房款的 3%
山东青岛:推动居民买房纳入各社区、各股份经济合作社考核
湖南长沙:首付只需 5% 起即可购房,最低首付 1 万元
安徽宿州:倡议公职人员发动身边亲友买房
房子卖不出去要清库存了啊!这是割韭菜的阴谋啊!兄弟们!
你们别急着嘲讽。
还别说,我老家真有不少人是这么操作的。
我大姐夫,我表弟他们都是这么干的。
不过因为我们老家现在主要就种植果树了,不种粮食这些,工作量相对其实不是太大,最累是 11 月左右要抢收,其他时候还真比较清闲。
因为他们在村里有房子,县城一套房,农具什么的就没必要放县城,开车到村里,换身衣服行头,然后去干活。
之所以这么干,其实倒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所谓面子,主要是为了孩子,农村的教育大家也知道,所以他们但凡家里有点钱肯定是把孩子往县城里送去读书,从小学开始就在县城读书,但要去县城读书得买房子,那时候房价倒也不贵,国家把路又都修好了,开车从村里去县城也就十多分钟的事,所以他们很多人索性就在县城也买个房,买个代步国产小车,很多 80 后父母都这么干了。
其实我觉得如果说有这样的条件,县城房价也合理,倒真不失为一种新的农民生活方式。
建议专家别建议
说的是江苏的农民吧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真的很大。农民群体他也有收入高的。
专家的设想很有意思,开车去农村种地,估计只有老一辈人了
这不是什么专家,这就是房地产商的高级导购员,顶着个什么研究员或者是什么分析师的头衔,实质就是导购,讲的再难听点,就是个托。不然讲得出这么没常识、昧良心的话吗?不对,这根本就不是人话,这是狗屁。导购,比如那些传销组织里的 “老师”,(晦气,我也是个老师……)他们说什么我都不奇怪,只希望有法律惩治他们。但是专家们,我还是希望他们有点专业知识,干点专业的事情,比如说老师不要推销书,比如说医生不要推销药,比如说警察不要和稀泥,比如说法官不要随意一开口就说出震碎三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在地上摩擦的裁决理由……
网上天天批判什么 “何不食肉糜”,“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这个董姓砖家的言论与以上这些言论同样令人震惊和愤怒,都同样反映出说话者对普通百姓赤裸裸的忽视、蔑视和藐视。值得被拍砖,甚至被雷劈。
什么样的农民才能 “在需要种地的时候” 开车去种地?在中国,基本上只有那种花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农村承包大片土地,自称为 “农民” 的商人们才有可能隔三差五开个大奔 “下地” 去看一看。
现在这种高温天,要干点农活,农民们是不是都得抢时间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就开始干活了?这样才可能赶在自己被晒晕中暑之前干完活回家。如果住在镇上,同样的时间出发,什么时候才能干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当然其他的成本就更不用说了。很多网友都已经指出来了。宅基地的自建房跟镇上的商品房价格能比吗?买车的钱砖家送吗?油钱保养费砖家给吗?
要说如何看待,只能说感到悲哀。形形色色的导购们,顶着专家的帽子,占据着每一个媒体平台,发表着各种光怪陆离的谬论,“指导” 着普通人们的生活,而普罗大众的声音,却很少有机会发出,偶尔发出也会随即被淹没。
所以是砖家,它们脖子上挂着的那个东西是砖头。
这专家太保守了,一看就是十几年没有去过农村了
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来提个建议
建议大家都去北京,上海买房,就能享受到国内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空闲时间,开着私人飞机回农村种地,谁家还没个私人飞机了
哦哦差点忘了,建议农民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定,双休和法定假日都不许种地,管他什么晴天雨天,什么农忙农闲,什么时节时令,必须按照劳动法规定八小时,工作日去种地
节假日就去旅游,实在闲不住了就多买几套房子,收收租,开开网约车,促进经济
一个房地产专家配当 “农民的贴心人” 么?
就凭他在回复中说的那句 “大部分县城房价在 1500—3000 元,并且现在买房可以贷款,首付才 3 到 5 万元”,就可以断定他巴不得榨干农民的最后一点财产。
最新消息,专家已经被多平台强制闭嘴了。
我建议地少的农民不要种地了,撂荒了吧!(注意,是地少的,主要指种地那点收入只能当零花钱的,绝大部分还是靠打工的人)
因为这实在是一件耗费人力、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事。
没有价值不是我定的,是那些定托市收购价的坐办公室的人定的。
正是因为他们觉得种地没有价值,所以才罔顾农资价格的上涨,罔顾生活成本的上涨,才定下这么低的价格(托市收购价),我们又何必作贱自己呢?
托市收购价是什么呢?中储粮在市场价低于这个托市收购价的时候把市场上的粮食统统买进,市场价高的时候,它会抛售,把价格压下来!注意,这是垄断市场下的收购和压价!
专家?
专家都快成为一个贬义词了!
你没钱,专家建议你把多余的车房租出去不就有钱了?
你通勤时间长,专家建议你在公司附近租房!
经济专家建议年轻人要放弃高薪水职业,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
……
我的建议是:专家少说话,以免被打!
够房款车款油钱吗?
我觉得媒体就喜欢找这样的专家采访。
因为只有这样的专家才是流量密码。
买房,买车,然后去种地。
这位 “专家” 是看贾浅浅的文学长大的吧。
她写,你吃。
真的很好奇,这样的专家,于国计民生有什么好处!!!“建议” 这些专家应该转行相声行业,专门 “说学逗唱”。
娱乐老百姓,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愚弄老百姓!
专家就是了不起,随便一句话就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稳定就业,这样的专家真是大公无私,一心谋公。
农民县城买房,达到了去库存,还化解了楼市危机。买房以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带动各行各业运转。
在买汽车,把汽车产业在刺激一波。
然后开车回家种地,嗯,吃喝有保障。
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农民那种地微薄的收入,能干嘛呢?
专家是不是做个贡献,把钱发给农民。
用不了多久专家就该建议农民回农村住了。
在东北农村说十室九空有点夸张,但是五空六空还是有的,大部分都跟着子女进城了,留在农村的农民越来越少了。
1、种地的现在还买得起房?
2、开车去种地?现在种地的买个电动三轮都够呛了。
3、这种建议是建议还是装傻?你咋不建议农民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下地呢!
4、何不食肉糜 2022 专家版——农民何不在县城买房买车。
5、住村里打药都得全村广播做检讨……
强烈要求国家重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身居要职而不知民间疾苦,殆矣!
对于绝大部分农民来说,别说进城买房,哪怕是送他房子,也不可能实现:
开车回村种地。
大一点的县,一天来回油费少说得六七十吧,农民一天能净挣多少?
一天六七十一个月两千元钱,就为了去住一下县城的鸽子笼?
农村弄一个小院子,农夫山泉有点田,种地瓜果蔬菜,养点鸡鸭鱼鹅,听几声犬吠。
多好。
难不成只有钢铁水泥,才代表文明?
没啥,毕竟 “言论自由”。
无耻的专家并不可怕,如果可以,偷摸套个麻袋打一顿也不难。甭管你是董主任,还是张教授,许书记……
但真正让人无力的是,为啥在所谓主流媒体发声的总是这些人,为啥最后剩下的都是脑满肠肥的谏言者…… 然后一道文件满纸核心价值观,却闪着两个大字:吃人。
我能怎么看呢,如果一条狗总是喜欢冲人嚷嚷,时不时还咬人的裤腿,最快的解决方法是给一记闷棍。但真正的问题是,狗仗人势。
这哥们就是房地产集团的头牌宣传员,为了保住地产老板们的财富,别说出个让农民进城接盘的主意,就是作价把整个国家卖给华尔街他都愿意。
连美国农场主都做不到事,你让中国农民做到?
我记得看历史书的时候,好像提到过,四马分肥。
后来变了。
后来又变了。
现在看来其实也没变。
上面要利润。
底下就要政策。
你以为专家是指导农民。
其实专家是建言献策,分肥扬名。
民众是需要引导的,引导他们的行为,而不引导认知。因为认知会落后于实践。
干了再说。
没毛病,毕竟董教授会让大家拿 4000 万回去种地的。
这种情况在我们东北老家很常见,
我虽然自己出来广东打工了,但依旧有很多就在老家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的,
他们往往有两套房子,村里一套,县城一套,
农忙时就回村里种地,冬天闲时就会县城里,偶尔打个短工,
我们农民卖粮 + 打工,一年能赚两分钱,
已经赢麻了,觉得很幸福,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刚刚看了电影,隐入尘烟
马老四回答记者提问: 人住在楼房里,驴、鸡、猪住在哪里?锄头、铁锹这些农具放在哪里?种地的农民有几个买得起车的?
没有一个国家城镇化是 100%。
不会开车的农民再聘请一个专职司机,再一次拉动经济。
农民真的是一份悲催的职业,物质不丰富的年代,社会的发展靠着农民的一点一滴的耕种在推进着。到了物质丰富的年代,社会进步了,工业,科技等等发展起来了,农民的地位一步步走向了 “再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回去修地球了” 的尴尬境地。于是到了今天,房地产带来的泡沫化逐渐难以遏制,新生的年轻人已经雨水不充足,农民再一次被提上了案板。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商业房产的泡沫其实与他们关联并不大,种一亩玉米栽一亩田,老农民的眼里,明天是晴天还是下雨,庄稼是不是会生蝗虫,比城市里房子每平米多少钱更加有吸引力,然而,虽然房产的泡沫越来越大,年轻人已经无法成长。“专家” 们为了站台,逐渐开始动起来最原始的蛋糕,让农民继续牺牲成了香馍馍。“呵,专家真是一个门槛又高又低的职业”。
可惜,这场 “盛宴” 仍是如火如荼。有些地方有人带领 “一套,两套,三套,四套”。互联网则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鼓励” 农民全部进城,或许到头来,老农民的儿子同样是城市的年轻人,掩落在天桥下,看着已然危在旦夕的房产,仍然没有一套属于自己。接下去过着无房无婚无子女的生活。老农民的悲哀莫过于此,种子播下去,却没结了果。唯一有所期望的,也许过了一纪,种子无法长大,“专家”们成了新的播种人。
还好,“屠龙者终成恶龙”,同样 “恶龙也终将被屠”。
真正的农民是不会去县城的,连乡镇都不想去住。分房子还差不多,让买,拿什么卖。一年到头赚不了两万块。
我都懒得骂了
笑话罢了,农民是穷,不是傻。
何不食肉糜?
我看到专家建议用西瓜炸鸡供养失地农民作终身制农场劳工都不会惊讶了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多在县城住的农民,把地都外包了,农村里有愿意包地种的,在江苏,山东等地农民租出的耕地租金大概在每亩 1000 元左右,当时很多网友在网上呼吁提高租金,一年 1000 元实在是太少了,没有想到在湖南,湖北,安徽的个别地区很多人的租金在 800 元,甚至有 500 元。差别是地的肥沃,还有自己包下来种植什么,如果种植玉米或者小麦,就便宜一下,如果种植大蒜或者山药就贵一些。这样自己的几亩地包出去就有几千块钱的收入,与自己种植差不太多,这样自己还有时间去打工,很合算的事情。
专家建议在县城买房,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一看就是想出来,没有一丁点的实际操作经验,老百姓都是一分钱掰八半,怎么舍得油钱,车还有保险等等的费用呢?
专家就是砖家!!!砖头直接砸过去。
正常,早已经是这种状况了。
抑郁失眠
大家如果看陕北二后生给留守农村老年人做饭的视频就可以看出 陕北很多农村几乎没有年轻人 都去城里或者县城了 或者去镇里谋生 孩子也带着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老家只有老年人 我为什么谈的是生活的变化呢 生活方式决定居住方式 要往前看 如果这些留守的老年人在二三十年年老去世了 已经适应了外面生活的年轻人中年人还会回来农村延续生活吗 需要考虑 看看现在的日本就知道 农村和乡镇破败的房子太多了
陕北 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 家乡全是山 干旱少雨 若种粮食 产出很少 若种果树 照样需要水 那儿就是缺水 那怎么办 这属于回不去的故乡 那就沉住气在城市里发展吧 平原地带的区域 气候适合种粮食 若是成片也适合大片集中机械化种田 有的农民分到的土地还不到一亩 只有几分 平时种地也就是不买口粮了而已 上学等费用还是需打工 把地包出去也不过六百或八百一年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也是好路子 不惦记老家这一点土地了 融合到城市做个新城市人
为什么呢 城市提高了效率 有挣钱的机会 人需要到能挣到钱的地方去才能生存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群居动物 不可避免地要为孩子的教育发展做打算 还要攀比 所以最终的目标还是大城市 但大城市竞争激烈 也不一定能挣到钱 这就有了分化 下面就根据几种情况来进行一个分析
好学校都在县城 农村镇里只有小学和部分初中 想上好的学校就得去县城上 特别针对家不在县城的学生来说 相当一部分是寄宿制 这和城市不一样 城市是高中才寄宿 县城反而住校早 农村的年轻人回到县城生孩子是可以的 现在基本都有车 两头跑的状态 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我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的方案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 300 元 大家不买房了 经济压力就小了 可以响应政府号召多生孩子了 以后房子不是大问题 生活压力小经济压力小有利于多生 我赞成马未都老先生的教育说法 其实在 80 年代 高中只有两年 小学五年 初中三年 高中两年 大学上两年就行 19 岁参加工作 愿意继续学习的成绩好的继续学习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19 岁工作就行了 上两年大学学的知识足以应付大部分工作了 现在是教育和找工作内卷的厉害 普通岗位就要研究生 学历浪费了 国家取消辅导班就是避免内卷 人才总会脱颖而出的 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出来的人才才是聪明的 专门培养出来的好是好 有些方面还是要看天赋的 不好比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实际县城的医学资源是不错的 脑溢血 开刀 ICU 都有 也是正规的硕士毕业医生 农民几乎家家有车 穷的也有电动三轮车 生活范围都扩大了 生活半径都是在县城和农村老家两头跑
中国是个面积很大 地理情况不同又发展很不均衡的国家 历史上群众的文化程度和依赖的收入来源都有差别而且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也就说明了政府适应实际情况而去制定的政策难度也很高 在 1998 年公家单位取消了福利分房这种政策就掀起了房地产市场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后还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不大可能 但也会有小波浪 在回答的后半部分我会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变化情况进行解释
中国现在处于巨大的历史进程当中 我们也许每天上班下班 没觉着哪一天特别 这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没有跳出来看问题 才不觉得移山填海般的变化 在三十多年前 农民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刚结束生产队记工分 实现了包产到户 还要交公粮 但以后就是农民工打工潮 包括现在的电商 十几年的光景把销售模式都颠覆了 现在的直播带货和淘宝拼多多也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部分农民也逐渐离开了土地 到了城市和县城过日子 这在最近十年是蓬勃发展的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声明一点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 但可以规划路线 百姓若能看明白大势就根据潮流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想我能不能不参与这些竞争 在农村或乡镇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我先举个例子 大家知道若要是自己家做饭一般是买花生油 讲究点生活质量的还会买贵的花生油 因为价格贵的是一次压榨 物理压榨 那便宜的不可避免就要用到萃取的化学方法了 但实际上去饭店或食堂吃饭 大部分为了节省成本是采用的调和油也就是主要成分是转基因大豆油 那能不能用花生油呢 高端饭店有用的 但很少 饭店的成本控制很重要 这也是它的竞争力之一 所以资本的作用就是让钱流到最低洼处 这样在同样液面高度时其实产生了最大的效益高度 所以说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行为 只有在城市才能拥有最高的效率和性价比和竞争力 产品并不是最好 但优势最大
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
鉴于现在越南等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出口粮食,疫情对世界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到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那么中国这次会面临粮食不足的危机吗?中国的耕地足够吗?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当然可以自给自足,粮食危机是指世界范围内,中国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耕地的 18 亿亩红线不能动,但要说饿死人那是不可能的,印度粮食产量比中国少很多,人口居多,结果是粮食出口国,中国粮食产量巨大,是粮食进口国,为什么呢?中国提高人民的吃饭上面的生活品质,未雨绸缪罢了,印度人吃的极差,太穷了,粮食吃不起还要出口,这就是这个世界,大家感恩出生在中国吧,不用过多担心粮食危机,你能想到的政府早已有所安排和准备,无需担心。
假如世界爆发超级粮食危机,中国为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发动全国所有青壮年下地干活能否提高粮食产量?
没必要,即便是世界爆发超级粮食危机,中国也有饭吃,不用担心饿死人,不可能的,吃的比以前差点罢了,中国的化肥产量很高,土地收成与化肥的使用直接相关,想提高粮食产量的话,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就行了,至于是不是青壮年大家不用操这个心,大家不知道农村还有老头种地吗?年轻人打工,只有忙不过来时年轻人才回来插手帮忙。
现在是全球化市场,平时粮食很便宜,农民种粮食国家要给补贴的,真要到了哪一年粮食危机,没法进口粮食,中国自然有中储粮的储备和加紧种土豆,这些事情没问题,过去了粮食危机,粮食还是会便宜,不可能全世界粮食市场停止交易的,真要是好几年进不来,那就多吃几年土豆,没啥大不了的。
请问如何理解「缺粮 10% 的结果不是粮食涨价 10%,而是一直涨价到饿死 10% 的人为止」这句话呢?
先不说别的国家,中国是不可能饿死人的。
首先,我坚决支持国家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但也无需过于担心,现在有的地方退林还耕,此次还耕中的林地,原本的地就应该是耕地。在管理不严格的时候从耕地变为经济林地,再严格起来从经济林地变为耕地,这叫损失吗? 有说荒地没人种的,有说不希望土地开始流转造成失地农民的,还有人说被退了林的果农很惨。 我只能说,根据我们这边的情况,土地是必须大规模流转起来的,因为真的没有任何个人愿意小规模地种地。土地流转还有租金,荒在那里就什么都没了。所以土地流转还是要搞,农民进城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老年农民去世,经过两三代的更替,农村人口肯定大量减少,农业机械化和集体农庄不可避免,还是要未雨绸缪才好。
至于网友担心的灾荒年份,有我国的土豆做主粮战略和大量的化肥以及蘑菇种植技术,要想饿死中国人是不可能的,朝鲜为什么发展蘑菇工厂?不占用耕地,产量大,营养高,生产周期短是重要因素,值得借鉴,真要到了紧急情况可以大规模推广。
麦苗青储 1500 元一亩引发热议,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在收购小麦青苗?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我个人认为此事办得不妥,农民有卖的自由,市场经济,有中储粮考虑粮食储备,牲畜没有合适的吃的,吃未成熟的小麦不照样是节约粮食吗?否则不也是需要吃豆粨制造的饲料吗?疫情期间,草料和饲料都不容易远途运输,吃个卖未成熟的小麦有何不可呢?还需要让养殖户杀掉牲畜吗?不理解。
就农业农村部发文: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有何看法?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隔行如隔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工作农业农村部还是要做深入的了解和相关沟通。农业农村部稳定民心是对的,但无需慌张,这点青贮饲料不会轻易的影响粮食安全。因为牲畜的数量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主粮是可以抓在手中的,最坏的情况是美国不卖给我们大豆,这也只可能是暂时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市场,别的国际上也有替代品,何况我国把土豆定位主粮,产量极大,真遇到特殊年份,粮食不够吃,现种土豆都来得及,有的是化肥,土豆产量很高,就是吃多了烧心,有胃酸,真要是等到那时候不好吃也吃了,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有考虑,一点青贮网友不需担心,国家会测算指标的。
你别逗 IP 属地山东 · 2 小时前
中国城市化 70% 就已经到头了,那 30% 根本做不城市化,目前已完成 65%,而目前空置的房子早已超过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你别逗 IP 属地山东 · 刚刚
第七次普查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0199 万人,占 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9 万人,占 36.11%。
但不要被这个数据误认为是城市人口,我说的城市化既不包括县城,也不包括镇,这是主力,只有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才可以说是未来大量人口不可避免的聚集地,六线城市以下也可能快要到县级市了,连制订标准也没有,现在的人口在城市的毕竟是少数,县城和乡镇最终的结局是人员会大幅减少,现在早着呢,你说的 65% 是达不到的,2020 年常住人口超过 1000 万的大城市数量已达 18 个。这 18 个大城市人口合计达 2.75 亿,约占全国人口的 19.5%。30 城全域人口已超 800 万,多个三四线城市人口逼近大城市,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些普通地级市的人口众多,但大部分人口都在下辖的县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并不大。我说的县和乡镇的人口数量不计入我说的城市化,所以离百分之七十的城市化还早着呢。
房地产泡沫会直接破解还是慢慢压缩,最有可能以什么方式结束泡沫,开启下一个周期?
我不承认房地产存在泡沫,城市化进程远没结束,盖的房子考虑农民进城了吗?该的数量连城市人口都不能很好地覆盖,农民都没考虑,以后进城的农民住在哪里?国家光盖廉租房吗?土地是有其社会属性的,土地出让金对于地方政府很重要,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在别的税收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土地财政是不能被抛弃的,房地产的发展要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而不是整天咋呼着有泡沫。
网上都在唱衰房市,房价还会继续跌么?
哈斯塔
ai 博士.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 || 反对任何立场的极端化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温铁军的路线看来被中央彻底否定了。温铁军提倡的是保自然村,留住农民的同时促进市民到乡下置业和创业。温铁军并不相信中国能走集约化农业。他提倡的是小农经济配合上全国性的农业协会提高小农议价权,从而进化到生态农业。不过现在看来,国家的政策和他的想法正好完全想法。
国家要的是全国范围内 “农村人口市民化”。而大量人口市民化之后,农田自然会进行集约化农场化运作。
国家有没有房地产的考量我不知道,暂时也不讨论。但是显然,国家认为机械化集约化农业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比小农强
编辑于 2022-05-09 21:04 ・ IP 属地江苏
我的回评: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IP 属地山东 · 刚刚
温铁军的路线我个人也不赞成,要往长远看,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知道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过上几代,哪里还有现在的这些农民的生活方式?国家的县城化可能有分散风险保留向越南转移的低端产业的考虑,但从长远考虑,城市化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要浪费资源在曲折的实现过程上为好。
正义的力量:
有道理,我一直不理解这个观点,但是从市场整体趋向判断,你的判断与想法是对的,老农慢慢消退后,农场化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耕作模式也会快速推进;作为发展观点判断,未来农村生态化,农产品无害化,产品流通物流介入,我觉得是一种必然的趋向性选着,温老师岁数大了,他从环境生态与生命第一的角度支持小农经济,支持生态多样性农村建设,但有些趋势不可逆转;但城市返村回流,在未来会成为一种趋势,具体多久谁也不明。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山东 · 05-26
不客气,闲聊共同探讨罢了,现在是无序与有序并行,既有自发的方向,也有回流,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些个别有财力的人是愿意回到农村的,未来的农村是会有能人跳出来组织生产和建设新生态的,利益面前总会自发地有能人出现,这是市场经济的魔力,原来搞的新农村建的房子太好了,在我眼里是浪费,现在镇和县城的大建筑群我个人也不赞成,从长远看也是会闲置,不能因为现在的红火就只看五十年,我认为日本的现状是要为我们总结的,有些趋势无法阻挡,孩子上学要接受好的教育资源,只能向上发展,此问题无解,农村若最后剩下光棍懒汉和二流子的话,对于想正常生活的妇女也是个危险,随大流是老百姓的选择,哪里收入高就到哪里去,土地兼并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农民拿收益,这个收益需要村委和产业集团博弈,达到一个平衡,是充当产业集团的员工还是外出打工都是自愿的结果,市场经济下能让人心甘情愿的只有钱,也就是利益。我的一家之言,见笑了,再见。
大家低估了县城的关系网了,谁主导是很重要的,离城市近的可以划到城市里,成为城市的一个区,由城市统一作为上级单位管理,可如果县城自己发展,那外面的资本和产业没有门道的话敢随便进到县城吗?有这个胆量吗?如果进去了,是和城市一样的管理上的公平和自主发展吗?
真的要依靠转移支付去实现县城的发展吗?县城会一直保持繁荣吗?能用转移支付的钱一直去维持吗?以后要是人口向城市跑怎么办?现在搞的城镇化建设如果浪费了怎么办?能眼光再放长远点吗?个人人微言轻,但为国家着想的心可是有的呀,心里真着急,想法是好的,还是要深入农村家庭和县城家庭听取未来的打算和意见,接地气很重要,我还是赞成钱要省着花,要看长远,城市化还远远没有结束,应该把资金应用到城市中去,向城市周边转移,不只是人口,产业也是如此,交通搞方便,即使是两头跑也要优先发展城市,这是不浪费的投资。
农村和县城的孩子如果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县城不是是很多人都会想回去的 熟人关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县城的阶级固化程度可比城市高 想摆脱裙带关系的关系网不那么容易 各地出身不一样的人各有考虑吧
现在中国城市的房子从长远看不但不是盖多了 而是盖的远远不够 现在关键是钱从哪里出 指望着刚需吗 刚需手里不一定有钱 还需攒钱 暂时还需要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去撑过攒首付的时间 其它的居民存款和投机资金可为国家所用 别总想着高收益 国债水平的收益才是正常收益水平 把这些闲钱引到合适的蓄水池中去支援国家的基础建设的发展
中国现在虽然人均住宅面积已超发达国家 但农村的住宅不应该统计在内 农民工在城里打工谁不想在城里有套住宅 要是有个底层商铺家里老人卖个菜就更好了 不是不想要而是没有这个闲钱 有钱后这个想法会实现的 城市化远远没有结束 得达到百分之七十才能停下进行修修补补 早着呢 为什么国家不这样宣传 国家是实干 干就是了 说这个干啥 明面上说农民工没钱别来城里买房子买商铺这不是拉仇恨吗 中国的建筑行业还有大发展 已经批下地铁项目的城市围绕地铁环线还有建设高潮 中国的大飞机接着迎来很多国内订单 为什么以前不多买飞机 这个红利应该让中国自己的企业获得 随着大飞机的项目开展 中国的机场还要有大发展 机场建设 周边配套建设都是很大的建筑工程 长期向好 另外阿联酋 埃及 毛里求斯的国外的机场地铁酒店购物中心桥梁基本是中建字头企业中标施工 虽然艰苦 收入的确高 房地产行业还会有大发展
日本当年崩盘了 泡沫巨大 但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崩不了盘,可以有序发展,现在是刚起步而已。
经济只有运转起来,才能在里面产生钱生钱的收益和实现财富的分配。
现在仅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农村的住房随着城市化和农村老人的去世不应算入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城市的住房建的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不是过剩,而是百姓的消费能力还没达到,随着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向城市靠拢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的洪流,日本是前车之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人口减少是放眼可见的结果。
房住不炒是对的,但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结束,大城市的聚集不是以主观的政策限制就能控制住的,如果这样的话,也阻碍经济的活力,一二线城市的老旧小区应通过政策引导疏散到四五线城市中去,有利于一二线城市的拆迁,人员还需加强流动,大学生到大城市去实现集合起来的创造力的爆发,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整合旧房待拆迁房屋进行廉租房提供的措施,四五线城市快速去库存,房地产开发正常运转起来,但县城的住房建设要受控制,以租赁后转为主,否则会造成以后的浪费,城市化还没结束,最终县城的住宅需求会大幅下降,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作者:抑郁失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944219/answer/23938750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奇帆同志的土地流转方案是开创性的 很有价值 启发意义也很大
我是无名之辈 借鉴黄奇帆同志的方法去实现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展望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收取问题
我构想了一个既购买三四线城市又保留本地住房面积的流转方案 这是借鉴黄奇帆同志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地票方案的方法 以新闻中的山东菏泽为例 房价大约是五六千一平方 一百二十平方大约六七十万元 以七十五万元来计算 首付百分之二十就是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可以配合一二线城市的房管局出台一政策 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菏泽房子的十五万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房地产税的金额太少了 暂时无法完成国家急需的财政资金的需求
大家都很担心地方财政的问题 地方政府不好卖地了 地方财政吃紧 本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就是很大的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卖不掉 不再继续买地 政府的卖地收入得不到 有个别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面临着压力 怎么办呢 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一(综述)
说明:这一系列文章由四篇文章组成
一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一(综述)
二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二(土地财政的去留问题探讨)
三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
四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
背景与引子:
这几天有一问题 也是新闻 如何看待山东菏泽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这个问题出来后短短不到两天就有 1268 个回答 大家都很担心地方财政的问题 地方政府不好卖地了 地方财政吃紧 本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就是很大的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卖不掉 不再继续买地 政府的卖地收入得不到 有个别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面临着压力 个别地方居然交警罚款的收入加大了 竟然占据了地方政府收入的相当大的份额 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即便是依赖性最小的深圳 也有一定的份额 大多数地方是没法和经济高度发展的深圳相比的 另外 地方政府除了正常开支外 还想本地大发展 全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 富的富 穷的穷 很多地方都是靠着转移支付来实现地方政府的运转的 有个别的地方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动辄需要投入多少亿 就是想依靠转移支付 自己能提供的配套资金只有几千万 想向中央政府哭穷 富的个别地方就想是否藏着掖着 大家都想本地大发展 这个愿望是好的 但干什么事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 中央政府可以有引导 但是个别地方政府不管不顾的追求大发展 逮住中央的钱狠花 这个做法是不是有些自私呢 我想起了原来的南泥湾精神 大家凭借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南泥湾的大转变 真是令人惊喜赞叹 但现在地方政府伸着手张着嘴向中央政府要饭 怎么就不是那么回事呢 地方上的发展固然很重要 国家要平衡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但有些地方明摆着是人口流出城市 还在大兴土木 搞城市化的高大上的建设 把城市搞成个遍地高楼大厦的混凝土建筑群 这得投入多少资金 什么时候才能在城市化带来的集群和高效效应中把钱挣回本来 管理者算过这笔账吗 能先不看 GDP 和政绩真正地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做长远打算吗 能为中央政府省点钱吗 能减轻点百姓的负担吗 能把资金投入真正的实体企业中搞活经济吗 这都是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有部分网友担心政府少了卖地收入 又在讨论房产税的问题 想把这个房产税的问题提到现在来 实际上好几年前就一直讨论这个问题 但现在时机成熟吗 有的大城市的居民住着以前便宜但现在价值五六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 挣着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 和那些每年挣着几十万但背负着巨大房贷压力的年轻人怎么比 按房屋价值的什么比例交 他们交的起吗 能实现社会公平吗 不会诱发社会矛盾吗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在下面的文章中给出解决方案 仅是我的个人思路 属于学术性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抛砖引玉 集思广益
我曾经写过文章 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家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是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了巨大的作用的 这也是一种创新式发展 这也是我国能够在道路建设 基本城市设施 工业用地等方面快速发展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可以将土地出让金投入城市建设 搞配套 道路 交通 水电气等的施工建设使得商品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双赢的结果 当然必须有工业产业形成产业和住宅互相支撑的集群 否则只有住宅 没有产业 也无法做到经济的发展及收入的提高来形成人群的聚集 城市化提供的高效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这是相辅相成的 随着城市便利性的提高 房价的上涨 地价也在上涨 最终形成一个越来越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 土地出让金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解决了 那国家税收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钱就相对宽裕了 国家的税收用在军事上也是这几年航空母舰航天航空大发展的原因 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前实现了大量基础性建设的完成 看看现在的农村年轻人 还会有父辈的去工地忍受艰苦的条件去打工的干劲吗 有的年轻人已经连去工厂上班都不想去了 宁肯做个销售 房屋中介 保安的工作也不想去挣一天三五百的辛苦钱
那这个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早期已经买房的人享受到了资产的升值 但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低收入阶层和广大的农民 就错失了获得局这个财富增值的机会 这只有后来才能看得明白 城市建设不光是住宅 如果工业用地带来的产业未发展起来 周围人群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 还是会造成住宅卖不动的情况 容易形成鬼城 也会造成开发商的烂账和政府土地的难以出让 所以必须有产业 工业 商业或者旅游 反正不是单纯为了住宅而住宅 那会是无根之木 长久不了
我再声明一点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 但可以规划路线 百姓若能看明白大势就根据潮流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想我能不能不参与这些竞争 在农村或乡镇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行为 只有在城市才能拥有最高的效率和性价比和竞争力 产品并不是最好 但优势最大
若普通百姓不被裹挟着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去 那连挣钱的渠道都很困难了 因为单打独斗的小地方的竞争力与城市的经过充分竞争的竞争力无法相提并论 那就有两种选择方案 一种是**(重点一)加入其中 另一种就是(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 先说第一种 加入大城市的生存就产生了住房的需求和各种配套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酒店的需求 住房的需求是大头 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上是落后于高企的房价的 群众的收入水平已经比第三世界很多国家高很多了 例如印度和越南 所以有些低端产品加工业也因为印度和越南的低工资转移走了 但是中国的产业链和配套是最全的 工人的操作水平较高 也易于管理 所以中国加工业还是有优势的 另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因为中国管控的好 印度越南之类因为疫情也造成了生产上的影响 低端服装鞋子还有电子产业向外转移的速度放缓了 那中国在哪里挣到钱呢 在百姓纷纷融入二三四五线城市后 哪个产业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给大家开出工资来买房呢
实际上下一步中国能挣到钱的市场还是外部的大市场 在新冠疫情下我们虽然现在提倡内循环 把自己国内的市场做大 消费内循环 但实际上马无夜草不肥 只有外部的钱进入中国才会有持续的增长的经济发展和税收 指望着单纯内循环 都只是消费的话 创造的财富都消费掉了 怎么做大做强呢 现在这个情况国家是知道的 这次华为事件被芯片卡脖子已经显示出中国的全产业链必须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全产业链 光刻机 硬件开发软件和模拟仿真软件这些技术 国内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以国家已把发展此行业作为重中之重 投入大量的投资进入此行业 幸运的是 国内的市场本来就大 也有此类产品的巨大需求 也有国家意志 也有钱 在投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巨额资金到此行业后 进步肯定非常快 在中国突破了技术关键和生产工艺过程后 世界的集成电路产量必将紧紧的抓在中国手里 这个行业的税收肯定超过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 原来说的土地财政就一去不返还了 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集成电路行业上交税收 政府指望卖地的收入那是过去式了 现在有些年轻人已因为买不起房子而躺平了 这是不稳定因素 故以后国家不会再去依靠卖地拉动房地产来实现税收了 让百姓都有地方居住会成为一个简单可获取的事情 廉租房政策必会扩大化 集成电路行业需要不了太多从业人员的 在国家在此行业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后 其它的行业也就减轻了负担 本来钱就不好挣 老百姓挣的那几个钱在没有很大购房压力的情况下也就生活富足无忧了 大家都步入小康
从上可以看出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一样 我只是拿出来集成电路一个行业说了一下 其实还有很多行业中国占据绝对优势 例如工程机械 既可以向非洲等国家出口设备还可承揽建筑桥梁施工 都会有大发展 百姓还是想多挣钱 或者不愿到城市来过和别人一样的人生怎么办 那就是前面说的(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 这也是分地域和条件的 举个例子 前面说的陕北 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 家乡全是山 干旱少雨 若种粮食 产出很少 若种果树 照样需要水 那儿就是缺水 那怎么办 这属于回不去的故乡 那就沉住气在城市里发展吧 平原地带的区域 气候适合种粮食 若是成片也适合大片集中机械化种田 有的农民分到的土地还不到一亩 只有几分 平时种地也就是不买口粮了而已 上学等费用还是需打工 把地包出去也不过六百或八百一年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也是好路子 不惦记老家这一点土地了 融合到城市做个新城市人
下面我说差异性特色生存的重头戏 一个是有特色资源的 例如种植中药材或者果树或是搞养殖 或是农家乐旅游民宿 或是特色加工产业等 例如假发专业基地 汉服专业基地 棺材生产基地
举例说明 下面为引用 据日媒数据,曹县垄断了日本近九成的棺材。在日本的丧葬习俗中,棺材会与遗体一同火化,而曹县生长的泡桐木——这种当年焦裕禄在隔壁河南兰考县为防沙而推广种植的树木,由于生长快、木质更轻且易燃,成为了绝佳材料。曹县西北角的庄寨镇,是中国最大的桐木加工生产基地,木制品加工产业可追溯到明代末年,更被业界称为木艺之都,尤其擅木雕。合适的木材、精湛的雕工,让 “made in 曹县” 承包了日本人最后一程的体面。2017 年日本东京电视台一档名为《不可思议的世界》的节目中,在介绍日本文化的同时,提到日本 90% 的棺材,来自于山东曹县。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日本人为何远渡重洋来中国买棺材,他们不也是火葬么?原来按照日本的丧葬习俗,虽然和中国一样普遍火葬,但死者的遗体还是要放入棺材中的,而在劳动力昂贵的日本,一具实木棺材的售价高达 2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12 万),而山东曹县所生产的棺材不仅物美价廉(约 200-2000 人民币)还很好烧,于是曹县的棺材就这样逐渐垄断了这块细分市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和汉服基地。全县共拥有汉服的商家共计 2000 多个,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当然宅男喜欢的 JK 什么的也很可能来自这里。以一县之力,占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演出服市场,由此衍生出热门的汉服产业,把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汉风唐韵,浓缩成一件件长袖飘摇的服饰,发往全国各地。据统计,曹县的大集镇承包了淘宝 70% 的演出服,镇里有 80% 的村民从事演出服饰加工的上下游产业,可以说一个小镇掌握了一整个产业链,全县 2000 多家汉服产业商家,构成了曹县庞大的 “汉服帝国”。而淘宝百强县榜单上,菏泽市的 2 区 7 县全部入选,曹县更是以 151 个淘宝村、17 个淘宝镇的数量,排位仅次于成名已久的浙江义乌。
那梧桐木有生长周期 本地的用完了还没长出新的成才的梧桐树咋办 这就形成了迁移的生产工厂 迁到了兰考 还可迁到南方种植梧桐树较多的地方 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 所以围绕着特色产品 产业链是发展变化的 跟随者效益和产出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 这在周围就形成了居住和电商等建筑的需求
前面我说了大量的经济活动 牵扯到人员的转移和聚集 那最终是和房地产有啥关系呢 以后城市的房价是受国家调控的 百姓总得有住的地方 所以廉租房建设或者慢慢下降的房价是政府保障民生和稳定的选择方案 这有前提条件 就是实现了税收的巨量源头的突破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把全世界的集成电路的产量紧紧的抓在手中 出口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过去了 转向科技富国正是好时机 老百姓经过这么政府多年的教育投入 文化水平提高了 已经具备脱离土地当一个产业化工人的素质 所以等到老一代的农村老年人去世后 没有差异性特色生存能力的农村和乡镇必然慢慢要走向衰败 我们肯定不会让此事情发生 土地流转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把土地集中起来 总有一部分能人会脱颖而出 搞起来新的发展项目 至于县城的房价 也不会高 为啥呢 我到现在为止谈的都是正常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这是大的趋势 这个趋势无法阻挡 当然这时我一家之言 趋势中还可能有偶发性的巨大政策波动 例如我提出的方案探讨 如果真实施了 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分析如下
我前面说了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这个房子肯定是为了以后进行多用途设计 不会造成浪费 钱县财政出 台胞走后的房租上交县财政一半 有这三千套房子放在那儿 谁敢多乱盖房子危害银行安全 现在县城里的房子是因为农村男人找媳妇女方一般要求在县城买房 孩子上学家长也要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好学校都在县城 不买房就不容易娶上媳妇 但孩子若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重写如下 方案探讨 虚拟设计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抛砖引玉 集思广益 和平统一 天下大同 我提出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 300 元 绝大部分都在县城 在市里的少吧 这属于未雨绸缪 不应浪费钱财 钱财应用在服务大众上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长远看我的类似的方案如果国家实施的话会对县城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冲击 心理预期是下降的 这倒是好事 保护了银行的安全 也把资金流入了真正的实体企业中去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二(土地财政的去留问题探讨)
前面说过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让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大发展 和土地财政相关的是房地产 “五税”,分别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财政 = 房地产 “五税”+ 土地出让金
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将城市建设好了 才能吸引外来的投资和人员购房安家 形成良性循环 可是有些四五线城市是属于人口流出的地方 哪怕建的很好也很难吸引投资方 那对策是什么呢
实际上 GDP 也是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 大家都想发展 这是需要有制度和规定 先说一下人口流出的县城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从中提到现在县城里的房子是因为农村男人找媳妇女方一般要求在县城买房 孩子上学家长也要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好学校都在县城 不买房就不容易娶上媳妇 但孩子若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长远看我的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及类似的方案如果国家实施的话会对县城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冲击 心理预期是下降的 这倒是好事 保护了银行的安全 也把资金流入了真正的实体企业中去
土地财政的弊端也很明显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很强 这个资金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 到底是能不能继续保留土地财政的政策呢 有些专家学者提出要用房产税来替代土地财政 我先不谈法理 我说实操 这个房产税的金额和土地出让金比起来是怎样的一个规模测算过吗 怎么可能与之相比 老百姓有很多房贷都没还完 突然加上房产税 那是多大的负担 怎么可能承受得了 即便是自己父辈留下的房子 有的城市人口的收入很低 也承受不了房产税 房产税的征收时机现在还不到 具体怎么办我在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中去详细谈
现在在新的模式没找出来的前提下是不能够放弃土地财政的 但这有条件 就是不能造成浪费 那就是我说的一二三线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继续搞土地财政 人口流出没有工业和商业产业的四五线城市必须严加管理 但土地财政可以搞 我有搞的建议 在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中仔细说明 至于县城 参照刚才说过的四五线城市 还需考虑建设我提及的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尽量不构成浪费 重复利用的使用权住房是避免浪费的策略 我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的方案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四五百元 大家不买房了 经济压力就小了 可以响应政府号召多生孩子了 以后房子不是大问题 生活压力小经济压力小有利于多生
我在这个县财政出钱盖使用权房子的的地方提到了资产证券化 这也就是我所构想的投机资金的蓄水池 围绕着建这些使用权的房子既投入了资金 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任务和活力 房屋的装修和空调家具的配置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需求 这就容易搞活经济 资产证券化以后 容纳了投机资金 不至于给地方政府带来过大的压力 也起到了蓄水池和拉动经济的作用
那地方政府怎么通过卖地来实现财政收入呢 地要变成住宅 住宅就是要有人住 这个需求在哪里呢 一方面有些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已进入尾声 有些住老楼的居民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拆迁 结果等来的是旧小区的管道改造外墙保温和加固 居民很失望 甚至有的阻拦施工 下面是新闻:北京二环居民等拆迁等了 12 年, 现在却旧房改造, 居民情绪激动大骂_ 居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有的老年居民想要住养老院 没有钱 又想把房子留给子女 自己无法通过居住的这个房子来实现租金收入或其它的收入 这个问题如何让解决呢 能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既不花钱也实现了政府卖地收入的实现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放在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中去回答 这里只说明一点 土地财政现在还不能丢 国家需要这个收入来进行经济大发展初期的资金保障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
下面就是探讨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了 在一线二线生活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在给孩子看孙辈的时候就和孩子的小家庭一起居住 或者两头跑 等到孩子上了学 也许就不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了 老两口又处于了自己单过的状态 逢周末或者节假日 有可能孩子会带着小孩到家里来吃饭看望 对于老年人来说 有的退休金高有的退休金低 有的没有退休金 比较穷一点的如果想要通过房子来实现点收入是不可能的 若住的小区仍是老旧小区 拆迁遥遥无期 那再换个条件好的居住环境也几乎不可能 因为即使卖掉房子 也拿不出贴补房价差额的钱来 孩子也不一定同意他们卖掉住房 因为可能是学区 或者以后未来的几十年后可能会拆迁 孩子也在考虑拆迁后可能分配的房子 老年人住的房子实际上是赔本买卖 因为按照房价来说 房子的价格的利息比房租是高的 但现在因为上述原因房子住着 不可能卖的 也就实现不了任何收益来改善生活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构想了一个既购买三四线城市又保留本地住房面积的流转方案 这是借鉴黄奇帆同志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地票方案的方法 以新闻中的山东菏泽为例 房价大约是五六千一平方 一百二十平方大约六七十万元 以七十五万元来计算 首付百分之二十就是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可以配合一二线城市的房管局出台一政策 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菏泽房子的十五万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出租给谁呢 在北京工作的有社保的年轻人 减轻来北京创业的年轻人的房租负担和时间成本 本来有些年轻人只能住在郊区很远的地方 现在房管局的房子针对年轻人可便宜出租 那也保证了出租收益的稳定性 这个出租收益并不是按照具体哪一套房子来计算的 而是按照全市此类房源全部的收益再平均到每套房源上来实现 当然上面还有地理位置的系数 最后归结为一个按照面积来得出的收益值
这个收益值覆盖月供是没有问题的 但并不是这个钱是都是给买了新房并拿了房票的老房主的 而是经过政府的测算 也许就是房租收益的百分之六十 这只是打个比方 提供一个思路 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假如原房主获得的收益是三千元 那可能他原先的房子经由房管局公司出手出租的价格就是五千左右 三十年的房贷 每个月还两千 还剩一千来改善生活 大房子也住上了 改善了居住条件 还有钱来改善生活 那另外的百分之四十呢 前面说过 新房的首付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房屋收益债券卖的钱来投入的 债券的收益要有出的地方 也许百分之十五就可负担债券收益 那还有百分之二十五 百分之十五用来支付运营费用 百分之十上缴国库 相当于多年以后要采取的房产税的热身运动
那这种房管局收来的旧房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因为原房主手里持有土地流转的房票 这是可以兑现的 房管局在收够了一定量的房子在进行拆迁时 可公示进行本地区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开发 盖大户型房子 持有房票的原房主可将此房票转给孩子折算面积投入其中 不够的差额要么按照按照市场价格要么孩子把自己的住房卖掉来补这个差额 不允许为此套房子贷款 还需补缴当时老年人购买新方式的首付十五万元 还需把未还完的已买三四线城市的贷款转移到此新盖房屋身上 由子女继续偿还原来的贷款 因为购买房屋收益债券的退出机制需要以把首付十五万转回这种方式把钱退出来放在一专用账户里 这个专用账户的大池子里放着债券到期后需支付的本金 为什么子女卖掉房子来住大房子的可能性较大呢 因为现在一线城市很多房产交易都是置换了 因为实在拿不出买一套房子的钱来 为什么不让为此套房子再进行贷款呢 我是考虑按照共产主义的目标 应该居者有其屋 但不应是一人在一地占多套房屋 不让贷款才能减少一个家庭占有的房屋数量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和国际化大城市例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接轨的 这个价格肯定是高昂的 不是一般以能负担得起的价格 在伦敦等地 也有食利阶层 靠着祖先留下的房屋出租收取利益 实际上能支付得起高昂的房租的人是能在所在行业能有一定发展领取高薪的人 最终如果愿意的话 他们能买得起住房 但是那些出租房子的人会在未来的对多套房屋征收房产税的政策中衡量利弊 是否继续持有房屋 这就给房屋的流动性带来了活力 有利于参与高科技行业拿高薪的年轻人留在这个城市 至于普通行业的年轻人也会在房管局公司向外出租的房子里找到落脚之地 但这个租房管局公司福利房子的时间有限制 例如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 那但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 如果自己挣不到高薪 高企的的房价会让他们萌生退意 也就回到了故乡或者下一级生存压力较小的城市去发展 至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老年人 随着年老生命的交替也就慢慢退出了 旧房子迟早要拆迁 一二线城市还是需要新鲜血液 特别是能创造出利润的新兴行业来进行人员的更替 所以对于老年的居住条件差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 不如未雨绸缪 采取我说的在三四线城市无成本买房的策略 既有了房租收益的补贴 不用付首付 月供由原先城市的房管局公司的房租收益直接划拨 也用不到钱
至于购买的房屋的位置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有的想回老家所在的城市 有的想去风景好生活便宜的地方 有的不想离孩子距离远 例如老北京的 可能就会选择燕郊之类河北的地方 这些选择与自己的房子出租的市场行情与要购买的新房的首付数额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采用这种措施的话 一个是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保证了 因为房子通过这种方式会消化掉很多 另外在一二线城市 拆迁也容易了 有两三辈家庭的子女可以选择大户型 提高了生活质量 家庭拥有的一二线城市的住房数量会下降 国家可以在未来经过一两代的房屋更替后 对家庭持有本地多套房屋的家庭开征房产税 这就是我写这一些列文章的目标思路 房产税不是不征收 还是要看时机和征收对象 是否促进大城市的有能力的人才的合理流动 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合理措施 这篇文章用于抛砖引玉吧 属于学术探讨 很多不当之处 还需海涵 集思广益 才能维护全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也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附录:
网友问答
赞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山东 · 06-23
火夜如灵 IP 属地浙江 · 06-10
我怎么感觉作者光着…… 暗着……
是我太傻了吗?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火夜如灵 IP 属地山东 · 06-10
你咋说话吞吞吐吐的?光着只是光着腚吗?填词造句光腚最顺口,暗着…… 不好造句,是指暗着心吗?是指狼心狗肺吗?这哑谜猜的,不好交流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打开天窗说亮话多好,你也正大光明的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吧。天地间平安喜乐。
火夜如灵回复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浙江 · 06-17
这不有 ip 啊,我怕被抓了啊。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火夜如灵 IP 属地山东 · 06-17
胆子小到如此之地步也是惊人啊,现在是法治社会,你发表了啥大逆不道的反动言论吗?一般情况下直接删除掉或屏蔽掉就是平台起的作用了,谁还会委托警察跑到你家里把你抓起来,这不是笑话吗?执法需要成本的,就凭发个牢骚说个风凉话就要查 IP 地址上门吗?你咋想的?杯弓蛇影吗?我想发言尽管发,随心所欲不逾矩。
火夜如灵回复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浙江 · 22 分钟前
我还是怕,对这个社会的恶意深深地惧怕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火夜如灵 IP 属地山东 · 1 分钟前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世界的真相,翻译一下就是 “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象梦幻泡影,好象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人生就是游戏而已,是体会而已,喜怒哀乐都是体会,每个人都是人生大戏的演员,不要有执念,如果去掉了贪心和得失心,有什么好去害怕失去的呢?无所谓,历史的长河中,大部分个人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历史卑微的卷入者,白驹过隙,一刹那而已,服务大众利益众生才能不去计较这些世俗的得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才能无所畏惧,看看佛经吧,提高自己的觉悟,把有限的生命应用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共勉。
赞推荐删除
火夜如灵回复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浙江 · 06-23
如果我孤身一人,我怕他个吊 [害羞]
赞回复推荐折叠 举报删除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火夜如灵 IP 属地山东 · 06-23
有家人就怕了吗?父母年老生病,爱人亲人旦夕祸福都有可能,儿孙自有儿孙福,世事无常,哪有永恒的东西?即便是基因传递不下去也不能不过了呀,失独父母也要坚强地生活下去,佛教对于认识和对待世界的态度是几千年的智慧流传,流入中土大唐后传播甚广,信者得拯救。世界观和人生观需不断修炼,你这把吊挂在嘴上当做口头语怕是不太文明吧,无论男女,尽量口中不要涉及脏字和生殖器,响应精神文明建设,人人有责。
赞推荐删除
火夜如灵回复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浙江 · 06-25
[大哭] 大师我错了…… 但是就算如此,人类深处深深地恶意也不能不管不顾…… 总之我觉得…… 苟才是王道
赞回复推荐折叠 举报删除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火夜如灵 IP 属地山东 · 06-25
这不成了说相声吗?你称呼我为大师这不把我架到神棍的位置上了吗?没有神,佛教是无神论,佛也只是觉悟的人而已,你愿意信道教也是自我选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随性自然吧,无用可保全性命,这又与儒家的浩然之气不符合了,每个中国人都是天生的儒释道的践行者,随便您了,拜拜了您呐。
赞推荐删除
火夜如灵回复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浙江 · 昨天 11:27
好哒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山东 · 06-23
加菲豆 IP 属地广东 · 19 小时前
看了那么多废话,难道作为一个能有三首夯目的郭嘉,老百姓住个 还有卖身一辈子加六个钱包还债吗?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加菲豆 IP 属地山东 · 刚刚
你认为是废话是可以不看的,转眼就走多好,自己产出观点就是了,看别人的观点干啥?此类问题下情绪输出太多了,只是发牢骚的多,解决问题的少,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的方案,你说这是废话,不如你提出个方案,要公平,要是随便杀富济贫可不行,现在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你说的三首夯目是什么意义看不出来,你说的卖身一辈子加六个钱包那是一线城市,任何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都不是容易买房的,纽约巴黎东京柏林伦敦你去查一下房价如何?是不是和你家门口的县城价格水平一样你就满意了?你不想奋斗留在北上广和深圳完全可以去四五线城市甚至县城生活,生活压力会小很多,不愿干活躺平的话去农村自给自足也是你的自我选择,都是自愿,没人会阻拦你的,但你不要公主身子丫鬟命,那样就是能力脱离了实际情况,好高骛远了,贪心不要有,脚踏实地吧。。
赞推荐删除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山东 · 06-23
吴缺 IP 属地福建 · 2 小时前
别你妈说那么多行吗,看着都累,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吴缺 IP 属地山东 · 刚刚
别你妈是你家祖传的打招呼的传家宝祖训吗?真是惊讶赞叹啊,没家教也是遗传啊。不看就不看。
为懒汉人士的精简版如下:
关键内容为,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这个房子肯定是为了以后进行多用途设计 不会造成浪费 钱县财政出 台胞走后的房租上交县财政一半 有这三千套房子放在那儿 谁敢多乱盖房子危害银行安全 我提出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一二线城市的老旧房屋的老年持有者既不用付首付,也不用交月供就可住上大面积郊区或者下级地市的新房,因为首付已经由发行债券回收破旧房的政府给支付了,月供由租赁公司收租后拿出一部分来转移支付,百姓不用花钱就可享受新房,还能没有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积极性吗?觉着合算的就把自己的老破小交给政府,自己拿着以后五公里范围内的同等面积的房票,这个房票是用在开发大户型房子填补在其中的免费住房面积,这个老破小的价值就是提供给子孙后代用来改善以后的住房面积住大面积新房用的,退出来的可搬至三四五线城市去,包括本地附近的郊区库存新房,要知道燕郊的房价已腰斩过半了,库存的新房快速去库存,所有的三四五线城市的库存都可消化掉,有些老年人一辈子没住过新房和大房子,现在若有了机会不用掏首付和付月供就可置换,而且自己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产还通过房票的形式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这个积极性能没有吗?不但老年人有,孩子也有,都盼着住所在大城市的大面积新房呢。若老年人想享受这个置换,但不愿意离孩子远,也可以把置换到的三四五线房子租出去,自己和孩子同住或在附近租个小的公寓啥的,这就是家庭内部的商量了,各有打算。
赞推荐删除
赞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艾泽思 IP 属地广东 · 05-31
坐着你也是不会挂的,会永生的哈哈哈哈
赞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MysticIP 属地广东 · 05-24
建议你分几篇文章来写。。。太长了。。。
赞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1213888 回复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IP 属地江苏 · 05-07
您先让我佛劝人上人们割点肉给下面再扯这个吧,活在一个一切向钱看齐的社会中,竟然相信既得利益者想让人民过好日子,我也是醉了。
3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data:image/svg+xml;utf8,)
1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薛定谔养的猫IP 属地江苏 · 06-10
不是很认同作者观点,出生率下降相比于压力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改变了。
2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李前伟 IP 属地山东 · 06-24
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感觉和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作者应该是鲁西南人,从我接触的人来看,那一带的人都特别热衷于生孩子,无论穷富!
赞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加盐的咖啡 IP 属地浙江 · 8 分钟前
有钱人买房,没钱人租有钱人的房,妙啊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加盐的咖啡 IP 属地山东 · 刚刚
你看错了,是一二线城市的破旧小区的老年人不花钱买四五线城市的库存新房,没钱人租的市政府已经将破旧房屋收回变成的廉租房,至于啥时拆迁要看收回的房子的比例和时机,这个主动权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的,有钱人买房屋债券,有大城市破房的置换到下级市地库存新房去,没钱的大学生和过渡者去租赁地方政府下属公司的回收旧房改造的廉租房,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我赞成,我赞成把耕地统一收回,政府雇用农民种地,每月给农民发工资,交五险一金,农民只负责干活地里的产物国家统一定价流向市场!以后把居民区和耕地分开,农民下地干活有班车接送!
这么做的好处如下,
1,解决了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2,解决了农民再就业难问题;
3,农民有了钱就会消费,农闲的时候就会出去旅游,这样就带动很多农业省份的资金流;
4,农民有钱了就会去城里买房子,有大量资金流入楼盘,就能盘活楼市;
这么一说我擦,好像以前是不是也有人这么干过???
建议经济周刊换下主遍,最近提问的问题真没眼看了!
希望专家先考虑怎么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单纯种地的农民几乎不可能买得起城市里的房子了,后面的好处都是空话。
这提问的人品比记者还烂。有知乎的味道……
别人专家原话明明是:
如果农村的生产经营不受影响,还是主张农民到县城里去住的。
然后根据这前提展开了吧啦吧啦!
但凡读过义务教育,都知道这句话重点是那如果二字的假设能成立;后面的才有意义。
提问者掐头去尾得出结论:专家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住,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
优秀,太优秀了!!!
中国自媒体水平已经和世界一流媒体 BBC\CNN 之流并驾齐驱了……
然而中国的农业工业化水平还远远不如欧美。
至少,至今超人家还是在堪萨斯州的 Smallville……
而且克拉克家的农场因为经济不景气经常破产,得靠别人接济才能维持下去。
**如果:**优秀如美帝的超级英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咱们现在也基本没啥好办法……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据我所知,董藩是国民党员,根本不了解农村农民。
都到县城买房了,为什么要回村种地?
那几亩地的利润有开车的油费电费高吗?
如何看待河南 21 年平均工资全国倒数第一,河南为何如此艰难,作为人口第一大省,根源在哪里?
呵呵送专家,精神科关爱它。
想把农民赶出农村其实特别简单。比如,村里的变压器、电网等维护费用太高了,出了故障没有能力第一时间维修。再比如,自来水要送到村里每家每户去成本太高,要么提高价格、要么就忍受时不时的断水。还比如,鸡鸭鹅、猪牛羊全都不让家养,甚至蔬菜也不让自己种。
光靠喊口号就能把农民喊到县城里买房?关键得有人让利啊。上面总是在觉得有一部分群体就是特别蠢的,不知道享受、只知道吃苦的;在号召大家消费的时候也是一个德性,大家不消费了是不想吗?而在希望大家搞生产的时候,又总是说这些人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吃苦。
总而言之,上面不肯让出实惠,只能让专家出来喊喊。或者是提前让专家出来喊喊,到时候可以强行赶农民到县城买房。
是不是该先推荐农民买皮卡?
这专家肯定没种过地。
请这位专家,为每一位农民买套房子并且买辆车
随便把油钱物业费报销了
这些所谓的专家,为了某些 XX 的利益,已经没有下限了。
割不动年轻人的韭菜了,居然把镰刀转向了弱势的农民。
请问:
有好处的时候怎么不喊农民来分享,自己吃独食?
什么时候见过有好处会轮得到底层劳动人民?
你是不是要传达房地产真不行了的信号?
最后,你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一本正经地分析开车去种地在路程时间油耗上的成本呢?
这专家说的话其实只有一句 “你们先去背上房贷来把土地财政的洞堵一下。”
其他内容多看一眼都算你们输!
怪不得教员要求上山下乡
尤其那些老爷 是踏马的应该
把多的几套房租出去,晚上跑滴滴补贴家用
你们笑他太疯癫,我笑你们看不穿!
我家三代为农。
作为农三代,我从小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每每想到年幼的我赤脚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里,一坑接一坑地撒种,一瓢接一瓢地浇水,一棵接一棵地锄苗。
甚至,为了固水添肥,我不得不用白皙稚嫩的小手,捧起那脏巴拉几臭不可闻的粪草盖在庄稼上,我至今还一阵阵恶心和反胃。
虽然我是农民,但我对土地没有丝毫感情,相反,我恨透了土地。
正是因为有了土地,农民才如此辛劳,且穷得稳定!
天晴的时候,操心再不下雨,刚种的庄稼怎么办?
下雨的时候,操心再不天晴,成熟的庄稼怎么办?
……..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粮食收上来了,还得主动拉着去粮管所上缴,然后分给城里人吃。
对了,早些年,农民宰杀自己养的猪,也是要上缴猪肉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天都在地里。
从春到冬,从早到晚,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不饱又饿不死,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生。
种地可以让农民活着,但不能让农民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只会让农民子子孙孙祖祖辈辈都低人一等任人宰割,这才是最绝望的!
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作为中国最大的接盘群体,农民是没有希望更没有未来的!
董主任心系百姓,体察民情,深知农民疾苦,所以才有感而发,出此下策。
剑走偏锋,曲线救民,妄图通过县城的美好生活把农民吸引进城。
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留村的农民越来越少。
如此一来,通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就可以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自然而然,进城蜕变后的农民及其子孙后代就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种地?
不需要的。
就算要种地,也是机械化种地。
农民?
不存在的。
就算是农民,也是高科技农民。
只要坐在洋房别墅里,吃着火锅唱着歌,按一按键盘,就可以远程指挥操控机器把地给种了。
想到这,是不是让你对这些忧国忧民、深谋远虑、聪慧过人的专家心生敬佩?
为什么有的学者要将农民的宅基地收走?多县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安徽对退出宅基地进城购房的奖 5 万元,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刚在另一个类似问题下的回答:
华北平原,河北南部地区。
事实上,绝大部分有点儿钱的农民,以及农民出身的人,已经进城买房了,县城、市里、省会等地,结了婚的人是为了儿女的上学,单身的人是为了结个婚,没房难结婚。
当然还有工作机会。
农民也会跟着趋势走的,他们并不傻,没有跟着走的,各有各的原因。
现在主要是留守农村的人,题主讲的是:在县城买房住着,然后开车去种地。
农民种地(我老家是人均一亩三分地),是赚不了几个钱的,大多数每户种地面积不会超过十亩地,三五亩地是比较正常的状态。
有的村民带着家人完全离开了农村,去县城谋生、去外地谋生,不再种地了,会考虑把自己家的地租给其他村民耕种。
有的村民个人或者夫妻俩人在外地、县城艰难谋生,老人留守在了农村,现在种地不像以前,几乎都是机械化了,不再需要多少人力,老人可能会选择继续耕种。
总而言之,一定是存在一些农民种了很多地,包括自家的和租种别人的地,也就是种粮大户,既是种粮大户,就不会很多。
如果这样的种粮大户是中青年农民,是可以在县城买房的,为自己,也为后代。
如果这样的种粮大户是中老年人,并且选择了在县城买房,那一定是为后人买房的。
楼房,放不下各类农用工具。
实际种地的人,依然离不开农村宅基地,不论是三间房,还是六间房(三百多平米),因为离耕地更近,因为可以存放农用工具。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农民似乎也是可以离开宅基地的。
比如在田间地头上盖一个存放农用工具的棚屋,然后集中住在县城或者镇里,骑上电动车到自己的耕地上干活,似乎也是行得通的,毕竟不是每天干活。
但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
农民退出宅基地去置换统一新盖的住宅,楼房或者联排,最有可能的是建在镇上,而不是县城,而且还是有偿置换。
也就是农民在退出原来宅基地的同时,还要再掏钱才能住上那种房子。至于统一新盖的房子质量好不好,是另外一个事。
现实已经存在这样的例子了,民间有说法是赶农民上楼!
有些地方是否太过于激进了呢?
农民既不退出宅基地,又在县城买房了的情况是存在的,能买的早就已经买了,没买的,也不用专家建议,农民会综合考虑,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现在是 “赶”,是希望加快这一步伐,进程。
那就只能走 “置换” 这条路了。
如果 “置换” 给出的条件不够,没有诚意,农民心里是不乐意的,当然,农民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不乐意也会“自愿”。
大多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过去好了很多,更不要再提厕所的事情了,我说得并不具有普遍性,各地必然是有差异的。
未来的一种趋势,并不是买房种地,而是置换种地,使用既有的宅基地置换统一新盖的住宅,或者继续种地,或者承包给别人种地。
也就是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的满意程度,要看具体实施方案。
这些专家写概念中的农民一套一套的,现实中的农民是个啥样他们屁都不懂。我保守估计,当地商品房 20% 作为首付的话,这钱够农村建好一套两层合计约 200 平米的小楼房了,还能安装好门窗电,农村用的家具买齐,不追求精致就能住得很舒服了,再有 5 万块钱买辆面包车,车房都解决了,我车房都有了为什么要去城市买一套房背上大半辈子的负债?农民赚钱虽然不容易,但是没有小资包袱,所以也不太难,十年夫妻两人还是做得到在农村盖上这样的房子的,这还是较慢速度了的。
而且农村的消费和人情往来(时髦的说法叫社交),地里和家里能产出很多生活所需,货币支出远远低于城市市民化的社交支出。
你要是像我现在这样所在的新疆,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大,只要是有点国语文化的(然而往往很多将近 50 岁以上的人国语文化不好或者没有),不被各种官商村把土地套路出去(实际新疆这村民承包土地遭到破坏情况比较多见,县乡两级政府通过村两委任意变更或者收掉农民承包土地情况并不少见,流转又有各种套路),农村种植养殖的收入其实高于城市工薪家庭,住在农村还自在。
农民还是需要多学点文化知识,有文化才不会被这些先有文化的人骗。叫着农民进城买房的人,和叫着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人呢没什么本质区别,很难谈得上保障农民利益,更谈不上有利于国家利益,无非是为其后面的可牟取暴利的人摇旗呐喊。
乞丐可以在南山买房,然后开车去香港乞讨。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锻炼,还是有必要性的。。建议专家们都深入广大偏远农村去体验生活,顺带去农村周边县城买套房。大城市已经很挤了,让给普通百姓吧。
鲜廉寡耻的所谓专家建议何其多?计划经济时代它们建议此,市场经济时期它们建议彼,经济周期衰退时刻建议如此彼此,好为人师害死人。
1997 年中国房地产业发轫,超过 25 年高歌猛进发展,搞成了中国经济硬核超级病灶,屡屡调控屡屡上涨,土地财政嗜血而无视房地产周期规律。
当下,为了土地财政掩映地方债,一地一城无所不用其极凶猛施策,限购、限贷、限售、放宽公积金、出台补贴、降低利率、契税优惠等眼花缭乱。
继续无视房地产周期律,房价先上涨 7 年,然后一个短期下跌,再经历 5 年快速上涨,之后 2 年的疯狂(胜利者的诅咒),最后历时 4 年左右崩溃。
完全不择手段或悖离规律,各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专家粉墨登场,不时偷偷翻看六个钱包,不时蛊接盘侠,不时鼓吹住在县城开车回村种地……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全球化衰退趋势里的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豢养的专家们拿不出良知灼见或真知灼见,而是热衷于贩卖无耻之尤。
三千年读史尽是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但凡蛊惑农民离开归宿的土地,不是为虎作伥就是帮闲帮凶,为一己私利之硁硁然小人哉!
就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
就是不全面,还可以用车去开滴滴,还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
只要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专家在,何愁社会不乱。
专家在惦记什么呐?羡慕农民的生活?
肯定不是,感觉至少惦记三件事情。
1、农村的宅基地
农村的宅基地,变成土地,然后可以置换为工业用地指标!
宅基地以及地上的建筑物被一扫而光。这叫价值毁灭!
2、农民的钱包
宅基地退了,有些钱(也可能没有);再加上攒的一些钱,够首付,接盘各地县城与三线城市的房产。
掏空农民的钱包。
3、农民子女的钱包
农民子女,大部分在外打工,比种地强多了,1 年能挣一些钱。
农民种地的钱,最多够首付。但远远不够还贷,因为还要日常消费和生活。
这个钱谁来还?农民的子女,农民子女的钱包!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解读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与变革,建议农民在城里买房住,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这也算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伟大梦想吧!
房地产专家站在房地产行业的高度,好像为城市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规划出了蓝图,好像也为农民规划出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前景。农民进城买房,既可以享受城市现代化的福利和待遇,过城市人的生活;还可以回农村继续享受大自然田园生活的美景。看上去好像也让人感觉很好、很美。
房地产行业专家建议,农民在城里买房子,开车回农村种地。然而,农民有能力在城市里买房子、买车吗?能开车回家种地,能过上这样生活的人是真正农民吗?真正的农民,能在城市里买房买车的能有几人?农民现实的生活的窘境,他们各种沉重的经济负担你知晓吗?不可否认,也确有极少数农民实现了这个目标,只是也太凤毛麟角了吧?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在城市有房有车,或许永远都是一个梦!
房地产行业专家建议,农民在城里买房子,开车回农村种地。指的应该不是真正的农民,而实际上是指承包了大量土地的人、企业家、资本大佬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官员。也只有这些人在城里都有房有车又有钱,如果他们在农村进行了投资,置买了土地,他们可以住在城里享受城市人生活,闲暇之余可以开着车去种地,体味农村农民的生活,感受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他们做得到。事实上他们也已经做到了。普通农民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吗?
住在城市,开车到农村种地,这不像是农民种地,而更像是到农村去休闲。过这样的美好生活,真正的农民,肯定也很想。但是,能实现吗?
这些专家想卖房想疯了吧。
农民种地本身就没几个钱,还开车回农村种地??
油费不要钱??
没几个农民舍得这一来一回的巨大油钱。
所以专家肯定是疯了。
不对,也不是疯。
纯粹就是坏,就是要把农民当傻子骗。
媒体人你报道专家的论点没什么毛病,问题是你得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论点有讨论的价值啊?这种垃圾论点发出来除了蹭一蹭骂专家的流量有什么意义?
专家们说话动动脑子吧
你说县城买房,开车种地
他说乡村百业,资本下乡
你们有没有懂脑子想过靠谱不靠谱?
就你们这样还专家?
现实版的 “何不食肉糜”
那他为什么不住农村?这样就不用买房和买车了。
董老师,哦,那就不奇怪了。
去县城买房
买个新能源车
加满一箱油
回农村种地
仔细一想,卧槽,这一下房子卖出去了,新能源车有销量了,还有人种地供给粮食。
小赢,中赢,大赢
三赢,赢麻了
优势在我。
你以为专家是给农民出主意的?能有农民听他的?
农民种地光开车呀?拖拉机停哪里?种子化肥放哪里?在哪里晒粮食?
人家就是政策混子,一方面向上表忠心,迎合时势,迎合政策,告诉上面:我是自己人,专业泥瓦匠。
一方面靠奇葩言论获得流量,黑红黑红的,人家不怕被骂,怕的是名字不出现在热搜上。
这是真的以为中国的农民像美国农民那样种几百亩、几千亩土地了,中国的农民若是在县城买了房,早就不回老家种那几分、几亩地了,直接就在县城找个工作上班了。
我觉得董藩想得不错
建议董藩散尽家财,为自己老家的农民买上皮卡,去观察农民能不能做到他建议的那样。
另外,农民的素质比起董藩教授来说,低在哪了?
能不能让他具体谈一谈
是低在头上的天高了,还是脚下的地薄了,还是种的粮食,他董藩吃了,脑子张瘤了?
另外,他能不能解释下,什么叫做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
三星堆的文明,对于董藩来说,是不是只配叫垃圾?
他所学所用的母语,是不是只配叫垃圾?
说到底,或在农村的农民,就是素质低下和上古文明的代言人?
这样的货色,也配在北师大?
这些所谓的 “砖 家”,双脚 离开地面太久了,根本没法接地气了,更别说提点什么好建议了,听他的建议就洗洗睡吧。
我觉得他的建议,应该是根据西方农村发展,给的建议。因为西方都是大农场,他们都是开车种地,开车施肥,开车播种和开车收割,全部用车,还有的挣,日子很滋润。
国内的农村土地,东北人均土地算多的,人均 7 亩地。要是到了河南和安徽,那平均就 1 亩多了。平均下,那一家也就那么 5、6 亩地,回农村种地,还开车,那收成一亩地也就千把块钱,连油钱都付不起,更别提种地了。
现在农村还专心种地的,除了老人会用心,年轻人连一年四季,什么节气种什么,都不知道了,更别提其他的了。等着农村没人愿意种地了,那就可以搞农场了,或许那时候,专家的建议能派上用场。
这专家肯定没去过农村,现在还种地的农民,基本都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但凡有一点出路的农村人,都不会去种地了,最起码也要当个 “农民工”,虽然也是备受剥削,但是收入比种地强太多了。
所以说,到了现在还在农村种地的,基本都是又老、又穷的农村人。让他们去买房、开车种地,实在是想象力丰富。
多目标总能找到最优解,厉害
农民买汽车吗?买不起,买得起,油烧不起!!电瓶车吗?跑不了长途!!
对,电轿!!!所以,这位专家是为 “新能源市场” 打 call 的!!
你看专家在第十层,你在地下室,你都见不了天日,当然看不到他的大局观!!
稍微算一下这个账啊,耕地占用补偿款 30w,拿十五万买个小轿车,现在一公里
有大概多少钱?哦,我就平均一下吧,三块钱,如果我农民需要开车去种地,那么
公里数少说二十公里吧??那好,一天四十公里,假设一年我需要在地里干活的
时间是 4 个月,好吧,极限压缩一下,把种田时间、收割时间、加上售卖时间,极限
的压缩,4 个月,120 天,每天四十公里,也就是一年只是来回种田用的公里数,4800
公里,
好我就把油的价格定在 2 元 / 公里,一年只是油费多少 9600 元,好,农民朋友
省,去掉后三位 9000 元,打个折扣 8000 元,农民种粮食能挣八千元每年?
好,你能!!我就帮你算一算,8000 元暗一元一斤的平均收购价格,也就
是农民至少每年产 8000 斤粮食,好,为了让这个数值不太吓人,4000 公斤,
按顶级的亩产量,600 公斤 / 亩,也就是说这个农民可能要有 4000/600,也
就是 40/6,也就是 6 亩多地
请注意是 6 亩多地的全部产量才能养的供养的起一辆车的油费,我还不去算
每年车检、保险、保养等各项费用。也就是说农民养了车等于是养了个 “爷”,
平时我自己还能留下点余粮,不用到外面买粮食、蔬菜,进城了菜园也没了,
生活费用大比例上升,本身他在村里还能打个闲牌,抽个十块钱一包的烟,
结果一进城立刻从小康变成贫民!!农民孩子不吃不喝,种地里长吗!!!
他就算其他的八个月都在外面打工,也勉强只是供得起自己孩子吃喝!!
我建议有些专家真的,想搞市场,辞职出来,对吧,给想给国家贡献的让位置!!!
真的别吃碗里,看着锅里!!!甚至吃里爬外!!!那就该杀了!!
农民在你这个破专家嘴里只能种地是吧?就你能当专家?
能在县城买房居住还有车开的,绝大部分不会在回村里种田
在农村,有很多人会在鱼塘或者果林旁边搭建简易的棚屋,方便照看。
粮食果蔬,要有地方晾晒储存;农具农药,这些东西放在楼房里显然不合适。更别说,拖拉机之类的农用机械,停在哪里?小区车位?
还是说,农村有专门安置粮食农具这些的库房。然后,为了生活方便(去楼房库存),再在县城买套房?
“农民在县城买房,开车去农村种地” 的建议是农业专家还是经济专家提出的?
专家闹笑话不是一次两次了,不懂的领域,闭嘴是最好的方法。说多了露怯。
不劳董高参(董教授人称 & 自称国策高参)费心,农村的有钱人(比如前任村长,尤其是任期内主持了村里拆迁工作的前任村长),自然会在城里(县城算什么)买房住,然后开车回家种点有机蔬菜拉回城里吃。
还有,在村里开翻砂厂,电镀厂,纺织厂等赚了大钱的农民,也会像前面说的村长一样。
有了钱,怎么都好说。
但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可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拿靠种粮食为生的农民来说,一亩小麦亩产一千斤不算少吧。农民的肺腑之言是:“除了水肥钱,也就赚个自家吃”。
农民手里但凡有钱,不久前,开发商至于推出让农民用大蒜、西瓜、小麦顶首付的奇葩买房钜惠吗?
农民怎么挣钱?跟董教授说的正相反,买个摩托车或电瓶车,到城里打工,晚上骑车回村,住自己村里的四间平房。
至于享受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更不劳董教授担心。在哪里刷抖音不是刷,抖音小姐姐还能比很多教授三观更歪吗?
最近,有人问:“澳大利亚山火搁中国的话,多长时间能扑灭?”
要我说,当天就能扑灭。
只要把董教授拎到现场,照头一砖头。当时山火就灭了。
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不能光考虑火灾,真要这么做,山火是立时浇灭了,但水灾更可怕。那时候,整个澳大利亚都变成水底城市了。
主人的任务罢了
拿钱办事
我们村在县城买了房,并且还买了车的人,偶尔还会回农村生活,但不会再去种地了。
种地一年累死累活,除了温饱外,就挣个四五千块钱,有意思吗?
愿意开车回老家种地的,都是承包大户。
我建议,取消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统计局原局长等人的退休待遇。
现在,很多农民生活得很贫困,年轻时候辛苦劳动,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一辈子,到老了,领着微薄的养老金。一年领的钱甚至不够那些所谓专家的一顿饭钱。
而这些专家们的水平是在堪忧,其发言对社会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反而享受着五位数的退休待遇,这是不合适的。人民感情上难以接受。
所以强烈建议取消这些人的退休待遇。
建议披露这些专家的审计情况。
你们呀,你以为专家实是在真心给农民建议嘛?
人家是在给政府搞合村并居搞理论依据呢,为什么要这样?地方财政没钱了,各路狗头军师就开始上蹿下跳,帮着政府找找还能从哪里掐出钱来。
从近期很多砖家昏招频出,看出 “问革” 的意义了吧!
有些知识分子长时间脱离了人民群众后
有的是变蠢了
有很多受雇于资本家变的极其的坏
大到电瓶车新国标带头盔,电动车新国标没打装后视镜,再带头盔,严重影响视野。很显然,制定政策的砖家家里估计没一个人骑过电动车!
还有红绿灯无意义的改版,除了花预算没啥意义!
让农民进成,让群众出租闲置房产的这类砖家还只是哗众取宠!
毒教材,电瓶车新国标,新红绿灯,很多毒砖家已经身居高位,开始参与制定法律法规了!
可怕不,真有必要回到 1968 年,全部送农村种地放牛去!
农民:建议让专家来种地,农民去当专家。
WTF? 錢是不是你給? 是的話, 我相信大部份的人不會反對.
我越来越佩服专家的
反人性思维了!
长个嘴就敢称专家,更可怕的是居然还人模人样的没臭名声,细思极恐啊。
现在农民在县城买房的不少。
因为子女结婚,我们这里农村父母多要为孩子在县城准备套房。(这只是我们这儿的情况,别的地方我不清楚)。
老人会坚持住在农村,因为城里住不惯。
农忙的时候,已经搬到城里住的年轻人也会回老家帮帮忙(这得是有孝心的),回家多是骑电动自行车。——没有开农用三轮的。
其实我们这儿农活已经极少了。粮食成熟的季节,会有大型收割机器开进田地,当场收粮食当场结算,秸秆打碎了直接翻耕在地里。
只有小块田地,机器进不去,才需要农民动手干干。
农民有买小汽车的,但很少。都是做个体生意的或者在城里干点啥的,基本上算是半脱离了农民阶层。
比如我老家的六叔,因为开一个加油站,所以有钱买车。我老家另外一户,承包了一个小水泥厂,那也是有钱人。
但是,以我老家那个村为样本,可以说能为儿女在城里买房买车的不到三成。大部分农民还是只能在城里或者乡镇企业辛苦地打工,收入微薄,买不起房也买不起车。
所以这个专家的这番话卵用没有。
农民是不想买房买车吗?他也得有钱啊?!
不管什么时代,总不缺少感叹 “何不食肉糜” 的肉食者。
建议取消专家,这样就能提升中国的人均智商了
唉
我不知道其他地区农民生活状况,但我故乡的小村子,很多农民都在养猪、养牛,而且这还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种地都是其次的。养猪养牛,是一定需要放养空间的。我可想象不到把这些农民集中到县城的火柴盒里,他们怎么生活。牛放哪,猪放哪?!
什么东西都不能一刀切,一概而论,能适用 “专家” 理论的,就去推行,不适用的,请尊重农民自主的选择!
这种专家应该下乡接受再教育
农民进城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进城你要买房吧 – 房地产需求。
回乡种田你要代步工具吧 – 车辆需求。
钱不够可以放贷款啊 – 金融放水需求。
刀刀精准,刀刀致命。
而农民,向来都是最好的泄洪区。
正常人都知道,一户人家如果只有几千块钱存款,他们是能不消费就不消费的。
以至于如果你把他们银行存款吞了,他们甚至会因为区区几千块上万块闹事。
什么人是最好的社畜呢?
当然是背了车贷房贷,生了三胎的。
这些人任劳任怨,可以从早忙到晚打三四份工。
如果学习美国先进模式,还可以把教育成本提上去,把子女的学贷也加上。
这样我们先富贷动后负的伟大蓝图就可以达成了。
春风就没有白吹这一遭。
专家: 开车种地,闲置房子出租,车可以去开滴滴。
这位专家说的县城 1500-3000 我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这种价位好意思说出是大部分县城价位,大部分县城都是 3000 往上走,极少部分才是 1500 好吗,还举例 70 平???县城那群开发商哪个不是往 100 + 以上的房子给你整。
董攀这个专家,刚开始我看以为是假的呢。。。毕竟我不知道哪个学校领导会批 “房地产研究中心”,后来我发现真有好多学校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啥的,还有很多房地产学教授。。。我觉得可能是我学历太低了,没想到竟然会有房地产学。。。这玩意能研究出来啥啊
我觉得吧,如果没有所谓的 “房地产学” 教授组成的智库或者之类的机构全面推动房地产金融化,经济可能还可以斡旋斡旋。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所谓专家就不知道农村的生产经营是啥。
还大言不惭去说教。
开车回农村种地,也亏你想得出来。
他们想的农村生产经验可能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可能是这样的,的确是前两年开车回家体验生活的。
说实话,就是体验生活。
没有每天的除草、施肥,不会有这种收获的,专家们可能真不懂。
能不能出一个专家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的合订本,我想看
一系列频频登上热搜的所谓 “专家建议”,让我更加明白了教员当时对专家和知识分子的态度。
知识分子是教员从事革命所改要改造的基于城市存在的精英文化,他不会让那些城市精英以只有让知识分子身居要职、身份显赫才能使国家迅速发展为借口,来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
教员轻视这些知识分子,认为他们念了一些书就自以为有了高深的学问而摆架子,但他们几乎没有卷起袖子去深入民间了解真实情况,而他们高人一等的姿态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所以教员提倡 “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之后一系列相关运动都在贯彻这个理念。
可惜在太阳落下后一切都无疾而终了,这些所谓的专家更加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自己越来越不食底层烟火,还要问底层人民何不食肉糜。
他既然这么想出名,就应该满足他,带上他的名字放在新闻大标题,小编还是太小气了,一个专家就带过了。
专家可以不这么搞笑么?
都去北京住,遍地三甲,坐着高铁回去种地不是更优雅?哦不,最好是学会开飞机。
中央财大教授王福重:农民没有贡献,不能带来文明、开创世界。“流汗是懒,劳作是傻”,农民实际 上一事无成,没有了他们的累赘,国家就会更加富裕和强大。农民不要用收割机会污染环境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许宪春:低收入者应该把空闲房子出租出去,私家车拉客增加收入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年轻人要放弃高薪职业,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自己的意志
厦门大学教授赵燕青:惩罚不生孩子的人,下调他们的社保和养老金,不给他们保障房
经济学者陈浩:谁家没有 50 万呢? 中国人现在平均家庭资产 300 万,中国人没那么穷
经济学者管清友:年轻人与其花 2 小时奔波去上班,还不如把房子租在公司附近,把时间用来投资自 己、充实自己!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黄有光:当前 9 块多一升的油价还不够高,应该涨到 10 倍以上,这样就能够有 效地减少大家开车出行了,缓解交通压力了就不堵车了。
携程创始人北大教授梁建章:年轻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结婚生子
北师大教授董藩:生育率低于高房价没关系,认为大学生买不起房是不够努力。当你 40 岁时,没有 4 千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把钱花光,为国争光,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梁蓓:80 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 后女孩子可以嫁给 40 岁的男人。80 后的 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 40 岁再娶 20 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刘德:重庆普遍 42℃高温实际上不热,是空调让人变娇贵了,人们皮肤耐热度也 越来越差,是人的感觉出了错
![](data:image/svg+xml;utf8,)
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建议年轻人多进工厂,少送外卖 年轻人不能只考虑个人收入,应该进工厂工作,发展制造业
经济学家樊纲:掏空六个钱包凑在一块儿能够帮助支付首付的话,“还是买房好”,应该利用好按揭贷 款的机制。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任正隆:个税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东南大学教授王炜:城市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剑阁: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否则,外国投资都跑到越南等工资比我们低的地方去了。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腐败和贿赂是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从数字上来看,居民收入涨的比房价涨的还快,房价涨的比收入要慢。如果按照全国平均的预算价,房价是下降了,也就是说买房更容易了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谢百三: 中国虽然存在贫富悬殊、医疗昂贵、就业困难等问题,但这些都是次要的。几十个国家留学生在北大、清华、复旦等各大高校留学,这与盛唐当时情况极相似。
北京市首届 “十佳律师” 田文昌:**“对于公费出国旅游,我认为很难轻易就说它完全符合贪污罪,现在这种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的现象太普遍了,如果都简单地往贪污上靠,贪污罪的发案率得有多高啊?” **
去微博上搜了下董教授,没想到他也好这口,看来这教授,我也能当
专家建议农民在城里买房住,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
说实话,这就是脱离人民群主太久了,不知道底层人民是怎么生活的了了,一点也不切实际!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潘认为,越大的城市越文明、越大的城市越繁荣、越大的城市越公平,在城里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能接受到的信息,增长的见识,和农村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农民在住在县城后如果仍然需要在农村种地,他可以需要的时候开着车过去种地。
董主任的话单独看的话,都是很有道理很有逻辑的,人往高处走,大城市自然比小城市要好,小城市比农村要好,如果人住在城市,要到农村种地,当然可以开着车过去。虽然看起来都有道理,但却有些脱离实际。
首先就是很多农民如何能在城里买房?买房要花钱,房价这么高,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存了首付还不一定能办到贷款,务农收入如何支持大量农民到城里买房?其次现在很多农村也发展了,不管是公共服务,还是农民素质都在提高,并不是人人都喜欢住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山美水美的农村也很宜居。
最后说到种地的问题,想种地,从城里开着车去种地?油价多少一升?从城里开车去种地,成本是多少,这样种地不亏死,这恐怕也是专家没有考虑到的,只把种地当成一种需求,而不考虑产出收入,这种生活只适合钱足够用的农民,住城里,有空开车回去种点有机菜自家吃。
房地产遇冷,房开商,还有很多专家,都比较着急,想着各种办法鼓励大家买房,但问题是楼市有其规律,不是靠喊话号召公务员买房或者号召农民买房就能撑起来。与其想尽办法喊大家买房,还不如多想点办法提高大家的收入。有钱了,自然买房压力就会下降,买房意愿就会上升。
农村重要的是人。
去农村乡镇开厂,田地统一科学管理,才是最适合的道路。
一看就是没在农村生活过的、没种过地的 “砖家” 在这瞎叨叨,
它是好日子享受惯了,
以为随便谁都能随便开车到处溜达呢!
北师大是不是野鸡大学?怎么会有这种教师?他应该不止一次发这种言论了,要么是拿了钱,要么是真正的伪专家!普通农民收入才多少,还城里买房?意思是以后小区,有专门的班车,每天往返城市和村里,让农民白天去种地晚上回城里居住?
严重怀疑这些象牙塔里的,对社会实际情况太不了解了吧?
怪不得百姓苦,就因为这种伪专家太多,误导了决策!
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就跟这几天暴露的人品邪恶的医生一样,他们绝不是独狼,绝对是一个群体!
他们是社会肿瘤,一点用没有,只有坏作用。潜移默化,会让社会走向衰落!
纠错一下:
董藩如果是专家,那么 360 百科有关专家诠释是不是不正确。
比如: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 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 还应该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有着行为准则的人,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其他人。
董藩如果是专家,就是太砖了。
我们虽然不可否认种地专家的言行准则和在种地专业技能的精通和造诣,毕竟人家种地专家就是这样生活的呀。
但是不要老是说农民个人的素质问题,
湘雅二医院医生刘翔峰的素质很高吗?
反智的专家越来越多,以致于怀疑这些人根本就是故意的,冒出来接受舆论的炮火,用来转移矛盾。
这个我知道。。因为葱省就在发生这个事情。
之前合村并居我们去了某村,他们是三个村合并到新开发区一个社区。政府每天两班车接他们去几公里(最远十公里)外的村里收拾自己菜地。
静态管理了咋个办?
十八线县城房子没人接盘,想让农民来接?
每过一段时间,总有那么一两个奇葩专家跳出来发表一两个奇葩言论,其目的有待研究。
这个专家有一点说的没有错
传统农村在医疗 / 教育 / 文明这些方面
的确和城市甚至是县城相比显得缺乏,某些地方甚至是匮乏
教育 / 医疗 / 文明的短板
不应该是农村的人到县城里买房来解决
而是师资力量 / 医疗资源 / 文明成果往乡村拓展,资源不说往乡村倾斜,也应该是兼顾乡村才对
如果按照专家说的这个方向走
等于就是变相的在城市里划分三六九等之后
在寒门里继续继续划分上中下人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
我们一直在说的乡村振兴,医疗改革,教育公平,共同富裕等等
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乡村振兴四个字
将成为实实在在的 “这个笑话真的冷”
这回答就和前些天推广间隔年一样
看似理想,但目前不现实
不一样的是
这一副何不食肉糜并做出 “我是为你好” 的嘴脸
其言可怖
其行可耻
其心可诛
「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
同时
「建议干部在农村买房骑车回城上班」
既可身份互换,又形成双循环,多赢。
不应该是谁有需求谁来解决问题吗?专家既然有这种希望,那就应该给农民分房子啊,农民可以吃点亏,不要小菜地,不要鸡鸭鹅狗猫,接受像上班族通勤一样去种地,专家只需要给农民分房子,就能实现农村的人地分离,血赚。
题外话,目前河北农村种地的农民以五十以上的老人为主,这就意味着享受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经济建设成果纯属扯淡。
其实农民买房买车的我都见过,我姥姥家就是农民啊,真的是七大姑八大姨,现在还种地的也有,但是大多都外包出去了,包十年二十年,老了的就不用种地了,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如果在县里打工,那肯定县里买房了,我们县房价才 2k 左右,买个房也就 20 万,买个车都得 10 万呢对不对?
在县里混的买个房也不是难事,我一个舅舅家女儿,结婚前还在乡下种地,婚后就去县里找活干了,一家子早在县里定居了,另一个舅舅家女儿,县城里买的房,在深圳打工,娃就在县城里上学,平常住校,想回家就回,爷爷奶奶带么。
现在农村和以前不一样了,每次过年回去,真的是各种车,虽然不是豪车吧,但是至少证明大家生活确实富裕起来了,老一辈在乡下呆着,年轻一辈出去打工,种地基本是机械化了(老家内蒙,平原),买车买房比我这种混在一线城市的人不知道简单了多少倍。
这个专家有没有家人啊,人肉一下呗,看看他家人引以为耻还是引以为荣
我不会种地。不管行不行,他说的都是废话。不可行,他说什么都没用,可行,人家还用你说?
所以我肯定,他这些话不是对农民说的,而是在讨好地产商。证明自己是在做事,有在想办法。
农民伯伯贷款买了房,又贷款买了车,又贷款买了停车位,村东头为学区房,上面的大标语「多生孩子无烦恼,政府政策养到老」
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边风景独好。
有没有可能这个想法的升级版是:专家在美国买房住,然后坐飞机回中国提些狗屁建议?
其实吧,某些人就是想再找新的群体把房地产兜起来,这样就可以再吃一波红利,至于出问题怎么办?让中央兜底呗,反正它们已经把钱赚了。
至于对农民好的,有没有?有!不管是为了名也好利也好,很多的资源是真真正正架设到了乡村的。
至于提升农民的个人素质,呵呵。这么说吧,敢在农村扶跌倒老人的还有那么些,敢在城市扶的还有几个?
最后,这些专家建议之类的,说实话,都可以出一本集锦了,自从听了这些专家的话,我就知道,如果某天猪上树对它们有帮助,它们能把猪绑到树上去!
毛主席的上山下乡运动让我们延迟 30 年受苦
建议专家白天用不上老婆的时候,可以让单身的网友们用用。这样既能解决生育问题,又能解决光棍问题,一举多得了。
现在大家知道上山下乡是多么划时代的创举了吧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专家其实不蠢,他们只是没站在你的立场上罢了。
现在是信息时代,不再是以前专家说啥是啥的时代。
所以,请专家最好保持沉默。如果非要跳,就别怪大家抵制专家。
网上汇总。真是砖家。信,也许就输了。请砖家不要建议。
建议专家提完建议后,附录上姓名职务专业和【联系方式家庭住址】
客气一点就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可能跟残酷。
商业一点就是,经营成本难以覆盖收益。或者收益水平难以支持额外增加的经营成本。除非种植规模非常大,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非常高,人均种植面积或者效率非常高。
学术一点就是,理念和建议都很好,就是商业逻辑有点问题,可行性不高。
想起了之前好像也有个建议,年轻人可以在上班地方附近租房,不用居住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可以节约很多通勤时间。
怎么觉得这两个建议是绝配。
绷不住了
哪有农民啊,都是民工!
都是拉动内需的好建议,在县城买房解决库存问题,回农村种地解决全国人民粮食危机问题,需要买个车,又促进汽车的销售,开车还得加油或者充电吗,又解决加油站或者充电站营收问题。
真是一鱼好几吃,农民种地能卖个成本价就不错了,还不能旱涝保收,农民真的有专家说的那么好那么富有吗?
如何看待我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我的评价是非常满意,我数学不好,你们帮我算算这是几赢的局面。
如果农民进城买房,可以很明确的带来以下几点好处:
①消化了库存,解决了财政问题;
②将农民手里的现金进行了保护,避免了打水漂,同时避免了银行再次成为弱势群体的可能,也避免了将白色的衣服弄脏、手弄疼;
③有压力,才有动力,只要农民背上了贷款,我想亩产万斤的水稻指日可待;
如果再配合上汽车下乡,我认为将是绝杀。
一方面可以给老百姓提供便利、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加快引领世界新格局,早日成为汽车强国。
如此算来是几次胜利?
你说专家为啥天天建议,还不是你们这些媒体吃饱撑的老去采访他们。
对于这种荒诞的专家和荒诞的言论
已经懒的做任何评价了
以前总觉的‘‘何不食肉糜’’的荒诞只发生于历史中
现在一看,历史就是用来重演的
人与人的悲喜真的不相通
消耗民众的热情和注意力
成为专家的门槛是这样的,工作十年,考个高级职称,入个省专家库,这就变成专家了
买啊,挺好的。
以后出去种地,也有个早高峰晚高峰,通勤时间一个小时,嘿嘿,城市的各种配套服务都一起享受了。
想想都觉得美。
农村现在的土地分配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农村劳动力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以己之力撑起了所谓的 “农村之家”。
种地的投入产出比,这个账都没法算:按照四口人来算,并且在都分配到土地的情况下(实际上,在农村现在的孩子都没有土地配置了),按照每人 2 亩地(其实现在没有这么多了)来算,4 个人就是 8 亩地。
接着按照最高种田比例来算,就算它一年种的是 “两季稻”(就是一块田地一年种两次稻谷)。一亩地种一次水稻的话最多产出 800 斤的优质稻谷,那 8 亩地就是 6400 斤,一年种,两季的话就是 12800 斤。卖杂粮的话就算它 1 块 5 一斤,那么算起来年收入就是 19200 元。然后再加上他家的种地收入就算 2000 吧,最后种田和种地的收入加在一起是 21200 块钱。接着再减去种田那些必须的化肥、农药、机械耕种等花费成本,就算是 10000 吧。整个一年的纯收入就是 11200 元。问一下这个专家:一个 4 口之家的农村家庭,一年的种田纯收入才 11200 元,然后还要在这 11200 块钱里拿钱去给孩子上学,给老人孝敬,最后剩下多少钱?
就按照这个配比标准,他们存多少年才能去去像专家说的那样买车买房?要几辈子才能像专家说的那样 “既能享受到优质的城市生活,又能开车回村种地”?
建议专家们不要用理想换现实。农村是一块海绵,但是也有被榨干的时候。鲁迅是为了激励孩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总是有的。但是我们不是孩子了。
专家说话要落地,在下结论之前要真正地做好调研,不要信口开河!
这就是民间 “砖家” 的由来。
不要动不动就专家,称名字
这年头专家的名号都贬义词了
说得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只要县城房价不是掏空四个钱包,而是大多数人轻松买得起,住得起。
另外农村真种地,皮卡用处不大,拖拉机挺好使,又便宜又不用缴纳各种费。
建议这类砖家闭嘴
农民就在自己的田地旁边,住着三层的小楼(带数百,甚至上千平的院子),吃着自己养(种)的无污染蔬菜和鸡鸭鱼猪肉,还不要交物业费、停车费等等,不比城里面那几十个平方的小两居或者小三居香么?
看来需要像当年推动知识青年下乡一样,推动各位 “专家”“高知” 下乡锻炼。
赞同,绝对赞同。
不过开车不环保,建议学学常州,坐地铁种地。
专家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县城的房子卖不出去了,在二三线城市房价都绷不住的情况下,县城的房价还能保住?
农民去县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高的生活成本。一个破县城能增长什么见识?能提升什么个人素质?真是笑死人了。
还有啊,你敢相信我老家的一个破县城,房价已经过万了吗?
专家以为没有车是驾照不好考啊,是不好考。
如何看待专家建议「人类可以先脱了裤子,然后撅着屁股大腚放屁」?
砖家的话,不听也罢
只想问专家几个问题:
1、到底走访过多少农村?
2、去过哪些地区的农村?
3、和多少农民聊过?
4、和农民聊了些什么?
5、有用别的方式了解过农民吗?
买房指标✔
种地指标✔
生产指标✔
农民收益✖
农民便利✖
扯犊子✔
一年种地挣 3000,一年油费花五千,妙啊,妙啊!
这个专家工作和生活都在海淀区,可看上去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一辈子待在村里的农民。“接受到的信息,增长的见识” 在他嘴里出来,那完全是反例呀
嗯,专家就是专家,在城里买房还有车可以下乡的人,居然是普通农民。
我觉得他说的一定是农场主,农民在他眼中根本不存在吧。
开车去农村种地不是问题,买房才是问题。
说得好。建议农民在北京买房,开私人飞机回乡下种田。
求求你们闭嘴吧。一天到晚提一些乱七八糟、不符合正常人逻辑的建议。
随便去一个农户家里看看就说不出这话来,农耕工具有多占地这帮专家是一点也没见过,农耕有多累这帮人也是一点也不清楚,还开皮卡去种地,现在全国私家车不足 3 亿辆,这是不但要为房地产买单,更是要强化汽车消费吗?
建议再为房地产出招的专家们还是把工作重心放在立法上,家庭贷款不足 100 万的全部强制贷款买房,把这项规定写入法律,不贷款的直接抓捕入狱,这样效果应该更好一点,反正提建议都是挨骂,不如来的痛快点。
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的,那些说在城里住回村里种田不方便的,难道就不能请个保姆干家务?请个司机开车?
山东推行新农村后,老百姓搬到离土地远的小区里,确实出现了开车去种地的盛世景象。党的政策好,老百姓可以开车种地了。此处请热烈鼓掌
每当听到这种弱智的言论,我就在怀疑,是不是某个地方在发生一件天大的事情,以至于说出这种滑天下大吉的言论,来吸引人的眼球。
农村老人都要八十一天起步的,壮劳力最低也得一百五。
人工一天才能收多少?机械一亩六十连玉米皮都给你剥了。机械一亩六十连麦子稻子壳都给脱了。不懂装懂说农村人工便宜笑死人。
以前说 “农民进城” 是先进思想,现在主题是新农村。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农村怎么个新法,土地都流转承包了,除了个别人留几块地种菜,基本没人种地。
说到底,不过是有人认为农民就应该待在乡下,源源不断出产进城务工的劳动力,要是农民都进城,那城镇设施就得给这些泥腿子共享,这是万万不可的。
说到底,农民进城会给不断降低的生育率雪上加霜,进城了谁还会生那么多孩子,谁还会那么早结婚生子。
说到底,农民进城了,以后谁家的女儿做妓女?以后谁家的儿子打螺丝?便宜廉价的装修水电工人哪里找?
说到底,农民进城了,就不好直接剥削糊弄了。
专家建议没毛病啊。
农民进县城买房,带动县城房地产
县城买完房,村里宅基地被收回,复耕一下,耕地面积也增加了
回村种地要买车,带动车辆上下游,制造业也保住了
开车要用汽油,油气需求也也有了
农民为了省汽油,尽可能提高效率,较少去地里次数,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农民不耕地的空余时间变多了,可以去工厂打螺丝,工地工厂缺人的问题也解决了
六赢,彻底赢麻了。。。
这个姓董的你们是不是第一次见到吗? 纳闷了啊,给他流量就输了
专家是在投石问路,他心里门儿清,尾巴一翘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谁不知道农村宅基地住得宽敞,要挤到县城这鸟笼子受那憋屈
我们县城房价 3000 左右,卖不动,需要人接盘,
高收入群体去城区甚至省会买房了,谁会在县城买,县城能提供高薪就业还是大量人流量可以做生意?
现在房子卖不动,想起农民伯伯来了
把高污染企业引进来,农村的房子住不人了,拆迁就名正言顺了
拆迁的协议是房屋置换,农民宅基上的房子拆完补偿也就三五十万,然后强制农民在县城指定小区选一套房,刚开始是按商品房价格 3300 置换,后来上百村民闹到县城上访,ZF 才不断改口,把置换房价格降到 2500。
一个农民两层半的自建房,基本都有两三百平,拆完给 50 万,到县城换一套 128㎡的房,就去了 32W,这不还有 18W 吗?不给现金,给 “房票”,农民拿着房票,可以在县内小区购房。
咱来算个账,
1、引进高污染化工企业,政府有税收了,赢!
2、农民进城买了房子,房地产企业的房子卖出去了,赢!
3、化工企业通过政府以较低代价拿到土地,落地开业,赢!
4、置换的毛坯房,要装修,农民的积蓄拿出来用,带动商贩收入,赢!
5、农业户口变城镇户口,城镇化率提升,赢!
6、一个小区,遇到疫情,把门一锁,谁也出不去,不像以前还可以在田埂上
乱晃,集中化管理,降低行政成本,赢!
7、至于群众百姓,住在污染区不得不搬,别墅变鸟笼子,住的地方变小了,
开销:住别墅——只需要隔几年修缮下,住鸟笼子——望不到头的物业管理费,
停车:住别墅——车可以横着竖着歪着停,可以停小汽车,拖拉机,收割机,电动车,随便停
住小区——得买停车位呐您!
吃:住别墅——除了过冷过热的天气,其他时间一般有自己种的菜吃,新鲜有机,
住小区——去超市买吧你!
收入:搬迁后,失去了耕地生产资料,没文化没文凭没技能,在县城是扫大街还是捡垃圾?
补偿款没着落,沧桑的手上捏着一张购房 抵用券,在县城度过他们余下不
多的老年时光。
养老:同样是住县城,农民的养老金是一个月 120 元左右,与县里的其他
老人的 3000 + 不知道差了多少,他们在县城怎么生活?
专家,呸,资本喉舌!抛出一个言论投石问路,探探群众的舆论反应,要是没有遇到抵抗
他们就敢钝刀子割肉,一步步地逼农民让出更多的利益,我呸!恶心!
还真是地主老财的如数奉还,穷头百姓的三七分账
真心为群众利益着想,群众会惦记你,会一呼百应,专家背后的势力很清楚,他们不具备这种真心为民所带来的号召力,那就只能用阴谋诡计了
房地产这杯毒酒还要喝到什么时候,重点是,那群王八蛋卷到了钱,买得到解药,还可以润,却把百姓推向深渊,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虽然不用看回答也知道回答是冷嘲热讽的。
但是我们农村不少人已经去县城买房(大多数人有这个想法了),然后回家种地(开电车老头乐),两地流转了。(县城房价 3000,西部)
住县城好处比农村大多了。
「建议给 60 岁以上农民按公务员标准发退休金」。
「我强调的是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
董主任真是个人才。
按照董主任的逻辑,农民住县城,房产库存没有了,汽车下乡了,加油站红火了,城市经济繁荣了,农业现代化了,顺带农民素质都提高了,相当于直接实现共同富裕了。
不过我猜董主任有几个方面和我这种普通人认知不一样。
一是农民群体。
董主任眼里的农民可能是煤老板,金矿矿主,毕竟如果不是这些人,开车去种地,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一算还亏钱,谁也不能继续种地啊。
我眼里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不过三两千,壮劳力被迫打零工,妇女要顶整片天,老人七十能锄地,孩子五岁把大勺颠。
二是农民财产。
董主任眼里农民财产,农民首付轻轻松,小麦大蒜都能充,全款买房也可以,毕竟渴望住城里,豪车开着去种地,明年又是一个亿。
我眼里的农民财产,省吃俭用大半生,儿子娶妻爹肉疼,彩礼就要十几万,还得买车又有屋,回家就把存折翻,一看总共八万三。
三是农民生活。
董主任眼里的农民生活,宅基地基都值钱,大米一袋赚几千,一年下地两三天,一算收入又翻天,城里房子买一排,明天豪车换着开。
我眼里农民的生活,种地靠补贴,生活靠体贴,教育靠自己,医疗不参与,养老全看运,活着就谢天。
四是农业产值。
董主任眼里的农业产值,农业是一产,直追房地产,产量十年涨,价格翻上天,种地没几年,有车有房又有田。
我眼里的农业产值,种子成本天花板,化肥赚走一大半,农药再要三两三,最后还剩一分利,价格一跌又倒贴。
五是农民抗风险能力。
董主任眼里农民抗风险能力,家中有屋又有田,农业补贴用不完,要是加入合作社,互相担保好借钱,疫情种地不影响,天灾人祸不展现,杠杆才上 65%,剩下 30% 用地补。
我眼里的农民抗风险能力,首付不够大蒜凑,朝不保夕钱难有,没有股票没基金,从来没有公积金,商业保险全不懂,打个零工被欠薪,刚刚生娃满月酒,还了房贷还欠金。
董主任,这种人才,建议开车去种地。
我感觉各位专家应该太闲了,应该每两年考一次试,考不过就让位给年轻人,自己回农村享受生活。
这个『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麻烦你走出你北师大的办公室,到全国农村去走一走,像毛泽东主席一样做一下农村调查,我不能保证你能有毛主席一样的收获,但是我可以确定,你绝对可以活着回北京,如果你身体还行的话。
我感觉这些所谓的专家都把他们工资开到当地最低基本工资保障就可以了。拿那多工资能不能干点人事啊!多去农村看看体验一下。
让学者官员上山下乡接受现实主义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种下乡再教育不仅需要,而且非常迫切,甚至可以纳入考核作为官员、学者政绩学术的参考。
作为一个知名大学的学者,不做实际调研,不跑到农村看看实际情况,最起码翻翻资料吧。公然在媒体上放大炮,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不是收钱了,就是真的脱离人间太久了。
看看个别优秀的青年自媒体人,全国各地跑,调查走访,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才像个学者该有的态度,可惜这些人不被认可,甚至被打压。
中国人好日子才有几年,就出现这么大的鸿沟,实在是匪夷所思。
房地产专家盈利模式:卖不动的楼盘,就会给上门打秋风的专家推广费,但是专家不是销售,不会直接说这个楼盘好,得拐着弯儿说这个地区好。
反过来,如果这个地区曾经有楼盘因为滞销请过专家,但是几年后卖的火了(货币化棚改)专家上门打秋风没捞到一分钱,就会转而唱空这个地区。
我就不说农民买不买起车,养不养得起车,靠种地收益还不还得起房贷等一系列省城开销问题了,把这些都忽略不说。
我只讲现实,讲可行性。
你在县城,开车去种地,起码最少得一个小时车程,毕竟半小时内的距离,又何必非要进城买房呢,是吧?然后种地需要经常打理的,浇水是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的,不然大中午浇水,水变烫了不就是水煮青菜了吗,所以,预计你 6 点钟就要到地里,那你起码要 5 点钟出发,农村人节俭,肯定不会路上买早餐,需要自己做,那起码得 4 点钟起来刷牙洗脸做早餐…..
田地要经常灌溉施肥,那不得天天早起,天天如此,谁顶得住?
还得开车,关键有一些小路,开车还到不了,农具放哪来,收割的粮食又放哪里?
董教授,你不是很懂吗?过来懂一个
不知道包几百亩地开车去乡下监工,看大棚和无人机工作情况,还算不算农民。否则农民开车回去?谁培训五六七八十的老人学驾照,谁给他们买车付油钱。就农民的那几亩温饱地收入够不够路费的?
说句题外话,我准备收录这些专家语录,以后编个合集出来,感兴趣不妨关注一下。
中国真不需要专家
农民的好日子来啦
看了他的回应怎么说呢,很多也很属实,这是一种现象,另外买不买房人自己不傻,有钱肯定就买,没钱就不买。但我不能理解的是这居然是一个专家的建议!
就好比有一部分人平时不喜欢喝水,专家建议多喝水。专家是没有事情干了吗?作为一个专家说一些废话,而且还是在房子不好卖的时候建议农民买,这不活该被骂嘛。
那问题来了,刚从地里收上来的各种作物,在哪儿晾晒呢?
县城里能腾出那么大的地方给农民晒粮?
就地晾晒的话,人不在身边,农民会放心?
要人一直待在身边照应,那为啥非要两头跑?
专家说自己是农民出身,经常跑农村考察,或许是真的。但这建议,是啥居心,谁人都知道。
专家们的发言总是那么搞笑雷人。按理说他们能成为专家,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能言善辩。最起码智商在线。但他们真的是在发神经吗?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专家的背后是什么,他说这些话能得到什么。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资本家不好在前台,就顾了一批文人骚客在前台叫卖。先制造言论,有一部分人会认同,不认同也没关系,最起码让你有个心里预期。他们在后边通过某些手段影响政策。最后这些雷人的言论变成真的了。
农民在城里买房了,买车了,都在城里过日子了。种个地能挣多少钱。
城市房子卖不出去,忽悠老百姓去兜底。其实不仅仅是忽悠。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在城里。你不去,由不得你。
这个时代,对于底层人太难了但我们相信党,相信政府。属于我们农民的时代会到来的。
这些没有用的专家,为了房地产操碎了心,为了刺激房地产,不惜收割农民,不惜破坏粮食底线,远离人民群众,背离初心,不知道是何方神圣,背后是什么利益团体。
建议专家闭嘴,不要建议,以防激起老百姓的唾弃
下次请把专家的名字也标注好。
让人民看看到底是哪个大聪明给出的建议。
哈哈哈哈哈哈
在采访的时候,专家被问农民是否应该去县城住,难道专家回答,不应该去吗?
哈哈哈哈哈哈
在不影响农事的前提下,应该去县城住,有毛病吗?
哈哈哈哈哈哈
而关于农事怎么兼顾,难道专家说,骑自行车电动车回?还是说骑摩托车(很多城市禁止,专家脑海中大概没有这个概念了都)开拖拉机(更不能进城)?
哈哈哈哈哈哈
人家是房地产专家,又不是三农问题专家,城镇化专家
呵呵呵呵呵呵
你们这些专家要是身居高位却不爱说人话的话不如把位置让给能说人话的人。
没必要,农民住在乡村还是比较舒服的
城里的鸽子笼太难受了
有需要的话,可以开车去就医和教育
为什么禁言潘子?放出来!!违反那条相关规定了!
支持潘子多说话,各路专家也都要多说话,辩一遍!一团和气犹如一潭死水。
老爷们喊你们接盘,但不能耽误种地哦
不不不,为何不开私人飞机过去种地?
建议专家今后只研究技术问题,社会问题专家的认知可能还不如天天在大街上逛的二流子。
你问问专家:就那一点卖粮食的钱,够烧汽油的吗?
专家建议:
以前的农民:买种子,买化肥,种地
现在的农民:买房子,买车子,种地
我建议专家去脑科专科医院挂个脑科专家号
现在上知乎可以看到很多笑话,现代版的《笑林广记》。
建议给这位专家分二亩地,让他去种地吧,别搞研究了,研究国家大事太辛苦,对他身体也不好。
而且搞研究估计不太适合他,还是接点地气吧,干点农活挺适合他的。
而且,农民素质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这种专家观点他们用脚也能想到十条不合适的理由,别一副趾高气扬,高高在上的嘴脸吧。
说明县城的房子卖不动了
农民没钱,接不了盘。
让专家接吧。
专家挺多的。
我想知道知乎怎么屏蔽关键词 “专家”,我这辈子都不想在热榜看见任何“专家” 了
真好,砖家果然是砖家,
既促进了房地产发展,
又促进了汽车行业发展,
又带动了就业,
盘活了经济存量,
带来了经济增量,
无中生有掏空了农民的钱包,
给农民带来了除了有效的帮助以外的的所有帮助,
给农民除了不方便以外的所有便捷!
赢了!!!
让专家开高铁犁地速度一定很快吧
身为农民,看到他说这个话,真想大耳刮子扇他的大胖脸!
要不是因为审核,早爆粗话了!
我没想到两极分化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我没想到某部分人脱离群众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程度!
我求求各位,你们看一眼农村吧!
我求求各位,你们看看那些拿着镰刀和斧头的人吧!
有些专业人士就是脱离群众太久了
这叫一举五得。
既买了房,又买了车,还种了粮食,同时又促进老年人县城消费,有车了还利好燃油消费,赢麻了。
类人砖家闪耀时
这个新闻我从头看到尾,专家说他是农村出去的,他了解农村,我就想问问,他有多少年没有回过农村了?
他说的农村用水差,没有自来水,医疗差,师资差,这些问题我不否认,因为我们国家太大了,有的地方可能真的存在,但是他也太以偏概全了吧?
我也是农村的,湖南炎陵下面的一个小乡镇,离县城不到 30 公里。
先说说交通吧,给这些年村村通工程点赞,现在村庄到县城,村庄到村庄之间都是柏油路,水泥路,路很好走。从村里到县城开车只用半个小时,每天固定有 4 趟车,从镇里开往县城,沿途路上可以招手停车,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但是 2002 年我和我父亲就做过这车去县城买年货。
我小时候家里喝的是井水,井水冬暖夏凉,我就搞不懂了,井水喝了几千年了,凭啥现在说井水不好。(是有个地方的地质原因还是因为地下水被污染了)而且我们村子里家家户户现在用的也都是自来水,我小姨家用得早,2005 年之前就用上自来水了。
村里一直有小诊所,以前是私人性质的,大夫可能学历不高,但也从业几十年了,大家也都知根知底的,平时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去看看,买点感冒药,看看小病也就够了,大病他会建议你去大医院看,去县里,去市里。
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考了编制,还是被收编了,村里建了个卫生所,那些个大夫平时也会主动去村里,帮留守老人量量血压啥的。
再说老师,2005 年我上高中的时候,在镇上上学的,当时来了一个女老师,刚毕业的师范专科生。我小学,在村小学上的,但是现在因为孩子少或者随父母在外地上学,村小学很早就取消了,现在都是小学,初中都去镇上,高中都去县城(我以前上的高中被撤了)。我身边有不少同学朋友考老师,最低学历都是本科生,经常抱怨说竞争压力大,好多人抢一个岗位。我觉得这师资应该不算差了吧,毕竟总不能让博士去给我们带娃娃吧,那不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吗?
我觉得这个专家说的农村不是现在的农村,而是他记忆里的农村。
农民在农村,有自己的宅基地,有自己的田地,这是我们的一条退路,后路,是我们的保障。
我们村,年轻的同辈都出去打工赚钱,或者做点小生意,腊月了回家过年团聚,上一辈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就回家伺候伺候土地,种种菜园,养养鸡鸭,自给自足,含饴弄孙,悠然自得。
我每年回老家三四趟,这是我印象中的老家,比不上大城市繁华热闹,但是变化也很多,也越来越好。条友们,你们有从农村来的吗?你们老家是和董专家说的接近,还是和我上面说的相接近呢?
我承认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毫无疑问要比农村好,但什么事情都要讲个量力而行,到了城市买了房,移居城市一家人一年吃喝就要不少钱了,农村老人老年保障很少的,主要还是要靠儿女养老,不像城镇员工养老金不但自己生活够用了,还能补贴孩子。
虽然专家口口声声说,不影响 “生产经营” 的前提下可以在城市买房定居,其实对于部分人来说,农村有啥好经营的呢?种田种地不过是勉勉强强混个温饱,可以出去的早就出去打工了,毕竟国家号召那么多年了,大家不至于消息那么闭塞吧,只是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离不开罢了。
至于开车回去种地,那就是个笑话,又不都是东北平原,一种就上千亩。丘陵山地间的几亩地收入连油钱都不够!哦,下次是不是要说可以油车用油贵,可以买电动车呀?
放过农民吧!不要穷折腾他们了!
专家不说一些颠覆三观的言论,
不一鸣惊人,引不起关注,
“专家” 你赚不到钱吧?
农民开车回农村种地?
现实吗?
种地的也是每天起早贪黑,除草施肥浇水等,这样来来回回,油费够吗?
你以为是开的大农场吗?
本身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就是坑?
你房子不好卖了,你想到农民了,感觉农民好坑吧!
没能力的才选择安身立命来做农民,你反而鼓舞农民贷款买房,来背负沉重的贷款压力,有考虑过农民的死活和未来吗?
有好事你不会推荐别人来干,净给人往坑里推!
坏透了!
都别骂了。你们以为他们不知道真相吗?他们比你我更清楚。装糊涂而已。
dollar 到了,农民一买房,钱就到!
师爷,真是装糊涂的高手。。。dollar 说成到了,dollar 是什么?
美元,USdollar
有没有可能就是专家提到的 “农民”,是指承包了上百亩地,真正发家致富的那种人;
而不是那些一家就一亩三分地,主要务工,业余务农的老农呢?
挺好的,本来就是要逐步开始将农民从自留地上赶走,羊吃人有点太过残忍和激进,这个措施挺好
俺咋没想到呢,俺这就砸锅卖铁去县城买一套房
为何不食肉糜呢?
为了种两亩地的微薄收入,油钱够吗?专家以为农民不在县城买房是因为舍不得那两亩地吗?想在县城买房的自然会买,村里的地一般会雇人打理,把收入平分。我这个一直在城里生活的人都听说过这些,专家在面向公众发表言论前不经过调研吗?建议专家到农村种地,再到县城买房,开车往返于农村和县城半年,只有亲身体验一下自己说的美好生活才有资格说服大家。
这个专家估计刚看完克拉克森的农场。
这个专家是一个会装糊涂的师爷,把美元说成刀。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农民在县城买房住,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
地主早就实现喽。
以后史书上会记一笔:2020 年左右中国出现了一帮专门忽悠人民群众来讨好官老爷的狗腿子,导致国内风气每况愈下
砖家难道以为干农活就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的田园诗歌式的生活吗?不会吧?不会吧?
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在地里折腾一天,那叫一个脏。比如浇地,浑身上下泥泞不堪;打药,身上散发着一股农药味儿;收割,灰尘漫天,鼻子里能抠出一堆土。难不成我要这身打扮,钻进车里,风尘仆仆开几十公里回城里的家?
这种砖家就应该让他下回乡,不然他以为干农活就是像他在台上翘着二郎腿吹牛逼呢。
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够环保低碳,你看很多冰川都开始融化了,对地球和人类都不好。
现在建议,有条件的地球人,可以搬去火星、水星住,这样肯定减轻地球的压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或者,干脆直接住进太阳里,这种方法,太阳能源源不断,还能直接利用,全产业能源转为太阳能,指日可待,绝对的环保和低碳。
首先建议专家先搬去太阳,毕竟是是高知识分子,对于太阳建设至关重要,是地球人类的领导者,有责任引导地球人类征服太阳,征服星空。
专家走出地球,增加对太阳和宇宙星空的见识,扩大自身的眼界,提升自己的作为专家的专业素质,何乐而不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如果专家还怀念地球生活,向往地球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不妨驾驶宇宙飞船或者开火箭回来。
种地一亩三分地一年赚那一两千块钱多少年能赚回一套房子和一辆车?我数学不好,请专家教教我。
这家伙就是典型的不用脑子一个劲的喷,但是精准无比的匹配了时政,因为时政也是这个水平的脑回路。
这就是毛爷爷为什么要对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大家还忽略了一个原因,这背后其实还有无良媒体助纣为虐,哗众取宠,为博得关注。
预售制,公摊有很多专家学者支持取消,但是媒体不会采访这类专家,他们只会采访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网红专家”。博士学位,高校教授,行业从业者 ≠ 行业专家,如果认为博士学位和高校教授等于专家,我国遍地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
媒体找到了流量密码,经常让一些奇葩言论的专家活跃在大众视野中,没热度了就去采访一下 “专家” 对当下某热点问题的看法,完全不用担心完不成 KPI。
专家这个称呼迟早会被媒体玩坏,专家即将或许已经成为 “贬义词”。以后需要真正的专家时,专家的权威性会受到打击,媒体滥用“专家” 的现象,受伤的终将还是普通人。
在健康养生领域各大砖家更是,专家放 p,说啥都对。各个砖家都科普,各个砖家说法都不一样,什么什么隔夜菜能吃,有的又说不能吃,有的说一天不能超过一个蛋,有的时候吃多了也没事,有的说喝粥养胃,有的说不养胃。
建议专家找个厂去上班
给农民发房发车发交通费也不是不能考虑,
种一年地的收入都没周公孑一天茶钱多怎么买的起房和车?
懒得吐槽。
正解是农民进城,地租出去或者直接卖掉。
这样才能增加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才能发挥现代化农业的规模经济。
我们总是笑对岸砖家语出惊人,其实大陆砖家也不遑多让
专家直接建议农民学习码农 996 努力工作,拿到收入后除了基本吃喝保障其他全部上交国家不是更好?
真是逮住好欺负的就一直欺负,要粮食的时候不准农民进城让其努力种粮食,现在房子卖不出去地卖不出去了就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买车了。咋那么不要脸呢?
资本家有钱,不薅有钱人,老惦记着苦哈哈的农民是为何?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出面
脱离群众,继续
烟花不远了
农村房子层高 3 米多,出门就是一片绿。
我特么买车买房,就是为了住进城里的鸡笼里?
要把专家的建议连起来听。
城里人把闲置房子租给农民,
然后开着滴滴载农民去种地。
阶级兄弟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经济内循环形成闭环,赢麻了。
不把农民赶进县城,谁去接手县城的天价烂尾楼呢?
湖南常德石门县委书记邓碧波火了。 因为他在石门县房产交易会上,公开号召干部买房,他的原话是_:“我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上,各位同志们、各位领导,要带头购房,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_ 该视频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发酵,有嘲 …
知乎用户 炒面面包子 发表 这个问题值得裱起来,用作墙内人逻辑水平的记念。 同情受害者是希望所有人免于受害,包括自己。 知乎用户 志宁大人 发表 ?????? 同情谁就得当谁? 没这个道理吧? 你同情前段时间在唐山吃烧烤被打的那个姑娘,你 …
知乎用户 盛京剑客 发表 我们是典型的爆款经济模式。 即每个时期必须推出一种主流爆款模式,经济方能增长。 如八十年代,爆款是短缺经济,生产任何东西都不愁卖,因此乡镇企业,投机倒把,双轨制,倒卖批文极大的刺激并拉动了当时的经济。 九十年代,爆 …
农村有众多的人口广大的地域,进可以化农奴为厂奴给中共挣美元,退可以上山下乡把危机消化在广大的农村,只要牢牢圈养压榨控制住八亿农村人口再以此豢养出一个既得利益层就占据了支国的大多数,绑架了全中国,可以说农村是支共真正的基本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 …
农村有众多的人口广大的地域,进可以化农奴为厂奴给中共挣美元,退可以上山下乡把危机消化在广大的农村,只要牢牢圈养压榨控制住八亿农村人口再以此豢养出一个既得利益层就占据了支国的大多数,绑架了全中国,可以说农村是支共真正的基本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