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

by , at 26 August 2022, tags : 教育 学生 知识 欧美 中国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Alba 发表

本科教育出大问题了。以我的经验,大部分 985 大学的工科专业,只有能力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这些大一的基础课教好。其他的,几乎等于自学,老师的讲授几乎提供不了任何的启迪,对于想学会的人来说,上课还会干扰她们自学。听课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拉开期末分数的,毕竟听课的知道老师会考什么,不用学会,重点突击也能比那些学会的考得高。

我就这么干过,我线代当时学得一头雾水,仅有的认识就是这门课就是算行列式和矩阵的,于是老老实实听课,重点复习,然后考了 93(这门课挂科率 15% 左右),算高分了,但实际上我知道我和那些挂科的区别不大,就是没学会。

更严重的是,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本身就有大问题,尤其是一些过老或者过新的专业,学生按着培养计划学就是毁自己。

然后就是本科生科研,大一就进实验室,四年下来,基础知识学得不咋滴,但仪器操作、实验手法是相当娴熟,paper 也读得多。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专业内的基础教材都读不明白,读 paper 也只是学套路。例如化学和材料,很多时候就是炒菜,初学者读 paper 就是学个炒菜流程:怎么合成?要做什么实验表征?大部分领域学会这一套也就一个月的事情,不需要懂原理。

本科生的时候做过电池材料,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大概的流程:把按配方称好的药品送去球磨或者喷雾,然后拿去烧,烧好了加导电碳放研钵里磨匀,再加入粘结剂放在一个机器上震荡摇匀,完事了拿个集流体(有时候是铜箔有时候是铝箔)涂片,烘箱里烘干,再压成圆圆的小片,称重并记录,然后手套箱装纽扣电池,之后就是长循环、倍率、恒流充放电、阻抗、CV,之前烧好的材料还剩一些,就拿去做 xps、xrd、电镜、拉曼之类的材料表征。就这样不断地重复,一个接一个配方做,做得多了,总有一个配方性能还不错,就考虑发文章。看 paper,几乎不用看多少文字,就看图够了,然后再看看实验部分那一小段,看看别人是怎么合成的。

自我感觉这工作谁都能干,大量的重复机械的手工操作,还有一些所谓的经验,比如装纽扣电池的各种奇怪窍门,除此之外什么也学不到,只是感觉生命被浪费了,还不如去外面逛逛。

知乎用户 Lawyer Y​ 发表

中国初高中学生学的知识并不多。首先,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知识层面之上,存在大量严苛的重复性的内容训练,这让学生感到非常累,但这并不是知识广度或深度的扩充,你学得累,并不代表你就学得更多(像不像我们上班原则 996,他们原则 954,而他们还挣得更多的样子)。其次,中国初高中教育对批判性思考的培养基本为 0,学术写作训练更是不存在的东西。

以语文作文举例,以下分别是法国和德国高考作文题(举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大部分欧盟国家普遍不奉行精英化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免费,同时名校录取门槛较低,比如中国高考生只需要 525 分 + 德福考试 16,就可以去几乎所有德国名校的非 nc 专业)。中国哪次高考的作文题在取材和论述充分度要求上能和以下的题目比较?

2016 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1、我们的道德信念是建立在经验经历的基础上吗? Nos convictions morales sont-elles fondées sur l’expérience?

2、欲望是否源于人们不愿受限的天性? Le désir est-il par nature illimité?

⊙ 理科

1、政治是否可以不受真相的约束?La politique échappe-t-elle à l’exigence de vérité ?

2、证明是否是认知的必须? Faut-il démontrer pour savoir?

社会经济科

1、我们总是清楚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吗? Savons-nous toujours ce que nous désirons?

2、为什么说学习和研究历史对我们是有益的? Pourquoi avons-nous intérêt à étudier l’histoire ?

2015 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1、尊重一切生灵是道德义务吗? Respecter tout être vivant: est-ce un devoir moral ?

2、是过去的经历形成了现在的我吗? Suis-je ce que mon passé a fait de moi ?

⊙ 理科

1、艺术品是否总是蕴含着某种寓意? Une œuvre d’art a-t-elle toujours un sens ?

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 Serions-nous plus libres sans l’État ?

2014 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1、艺术作品是否可以培养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Les œuvres d’art éduquent-elles notre perception ?

2、为了获得幸福我们是否应该什么都做? Doit-on tout faire pour être heureux ?

⊙ 理科

1、人们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活着吗? Vivons-nous pour être heureux ?

2、艺术家是否是他个人作品的主宰者? L’artiste est-il maître de son œuvre ?

⊙ 社会经济科

1、自由是否是说只要拥有选择就够了? Suffit-il d’avoir le choix pour être libre ?

2、为什么人们需要寻求自我认知? Pourquoi chercher à se connaître soi-même ?

2013 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1、语言是否是一门工具? Le langage est-il un outil ?

2、科学是否仅仅局限于用来验证事实? La science se limite-t-elle à constater les faits

3、评述笛卡尔与伊丽莎白公主通信中的一段论述

⊙ 理科

1、工作是否能使人们认清自我? Le travail permet-il de prendre conscience de soi?

2、我们是否可以不受政治影响而仅仅遵循道义行事?

2012 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1、人们通过工作获得了什么? Que gagne-t-on en travaillant ?

2、是否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的? Toute croyance est-elle contraire à la raison ?

⊙ 理科

我们是否有责任追求真相? Avons-nous le devoir de chercher la vérité ?

2011 年法国高考作文

1、 比起科学,艺术是否不那么必要? L’art est-il moins nécessaire que la science ?

2、 自制力是否取决于自知之明? La maîtrise de soi dépend-elle de la connaissance de soi ?

3、 感受到不公正是否加深对公正的理解? Ressentir l’injustice m’apprend-il ce qui est juste ?

2010 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1、 对于真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eut-elle être désintéressée?

2、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 Faut-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 社会经济科

1、 某些科学真理是不是有可能是危险的? Une vérité scientique peut-elle être dangereuse?

2、 历史学家的作用是否是评判? Le rôle de l’historien est-il de juger ?

【德国高考作文题范例一览】

Format I: Interpretieren literarischer Texte (Lyrik) 类别一:阐释文学作品 - 诗歌

范例: Text: Friedrich von Schiller, Würde der Frauen
Aufgabenstellung: a) Erschließen und interpretieren Sie das folgende Gedicht vor seinem literaturgeschichtlichen Hintergrund! b) Vergleichen Sie, ausgehend von Ihren Ergebnissen, das hier dargestellte Frauenbild mit dem in einem anderen literarischen Werk!
Generell gilt in Format I: Der Schwerpunkt der Aufgabenstellung liegt auf Teilaufgabe a).

作品:弗里德里希 · 席勒,《女人的尊严》
试题:a) 在文学史的背景下阐述和解释以下诗歌 b) 从你的结论出发,对比这首诗歌和另外一部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
对于所有类别一:答题重点为 a) 部分

Format II: Interpretieren literarischer Texte (Dramatik) 类别二:阐释文学作品 - 戏剧

范例: Text: Bertolt Brecht, Leben des Galilei
Aufgabenstellung: a) Erschließen und interpretieren Sie die vorliegende Szene! Arbeiten Sie dabei insbesondere heraus, wie der Papst vom Inquisitor dazu gebracht wird, in dessen Sinne zu entscheiden! b) Zeigen Sie ausgehend von Ihren Ergebnissen vergleichend auf, wie das Machtgefälle zwischen zwei Figuren in einem anderen literarischen Werk gestaltet wird!

作品:贝托尔特 · 布莱希特,《伽利略传
试题:a) 阐述和解释该作品中的场景,请重点阐述审判官是如何令教皇顺从他来做出决断的 b) 从你的结论出发,用对比的方式来阐述另一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表现两个人物之间权力的差别的

Format III: Interpretieren literarischer Texte (Epik) 类别三:阐释文学作品 - 叙事文学

范例: Text: Daniel Kehlmann, Die Vermessung der Welt
Aufgabenstellung: a) Erschließen und interpretieren Sie den folgenden Textausschnitt! Berücksichtigen Sie dabei besonders, wie sich die Extremsituation auf das Verhalten der Figuren auswirkt! b) Zeigen Sie ausgehend von Ihren Ergebnissen vergleichend auf, wie der Drang nach Erkenntnis in einem anderen literarischen Werk gestaltet wird!

作品:丹尼尔 · 凯曼,《测量世界》
试题:a) 阐述和解释以下作品节选,请重点阐述极端情况对人物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b) 从你的结论出发,用对比的方式来阐述另一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表现对知识的渴求的

Format IV: Materialgestütztes Verfassen eines informierenden Textes oder Analysieren eines pragmatischen Textes / vergleichendes Analysieren von Sachtexten 类别四:基于材料写一篇说明型文章,或分析一篇实用性文章 / 比较分析实用性文章

范例: Materialgestütztes Verfassen eines informierenden Textes
Aufgabenstellung: Die Theatergruppe Ihrer Schule inszeniert Goethes Schauspiel Faust. Der Tragödie erster Teil. Sie gestalten gemeinsam mit Mitschülern das Programmheft zu dieser Aufführung. Verfassen Sie zu diesem Zweck einen Beitrag mit dem Titel Faust 2012, in dem Sie das Verhältnis von Faust und Mephisto umreißen und die Aktualität des Stückes aufzeigen! Verwenden Sie für Ihre Darstellung Ihre eigenen Kenntnisse sowie die Kerngedanken der beigefügten Materialien! Veranschaulichen Sie Ihre Ausführungen durch geeignete Verweise auf die Dramenhandlung! Hinweise der Redaktion: Ihr Beitrag soll 1200 bis 1500 Wörter umfassen.

基于材料写一篇说明型文章
试题:你所在学校的戏剧组正在排演歌德的戏剧《浮士德》。这部悲剧的第一部分。你和同学们一起编写这场演出的计划手册。请为此写一篇题为《浮士德 2012》的文章,概述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关系,并展示出该作品的现实意义。请在阐述中加入戏剧中适用的情节。编辑部提示:你的文章字数应在 1200-1500 字之间。

Vergleichendes Analysieren von Sachtexten Texte: Ulrich Greiner, Macht Lesen glücklich? Über einen verbreiteten Irrtum; Peter Spork, Unzufrieden? Sie sollten mehr lesen! Bücher sind gedruckte Arzneimittel. Aufgabenstellung: Analysieren Sie vergleichend die Texte A und B im Hinblick auf ihren gedanklichargumentativen Aufbau und auffällige sprachlich-stilistische Gestaltungsmittel! Arbeiten Sie heraus, welche Position die beiden Texte zu der Frage einnehmen, ob Lesen „schöne[r] Literatur“ (vgl. Text A, Z. 13) glücklich macht! Nehmen Sie abschließend unter Heranziehung eigener Leseerfahrungen zu dieser Frage Stellung!

比较分析实用性文章:乌尔里希 · 格莱纳,《阅读使人快乐吗?关于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彼得 · 斯伯克,《不满?您应该多加阅读!书籍是印刷出来的灵药》
试题: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上述两部作品,主要分析角度为:论证思维的构建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运用。请说明这两部作品分别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何种态度,阅读 “美妙的文学” 是否能带来快乐?最后,根据你自己的阅读经验就这一问题表明立场。

Format V: Materialgestütztes oder textbezogenes Argumentieren (mit journalistischer Variante, z. B. Kommentar oder Essay) 类别五:基于材料进行论证或者展开与文本相关的论证(含有新闻类作品可选,例如评论或杂文)

范例: Materialgestütztes Argumentieren mit journalistischer Variante (Kommentar)
Aufgabenstellung: Freundschaft im Zeitalter digitaler Kommunikation
Setzen Sie sich mit diesem Thema auseinander, indem Sie eine der beiden Varianten bearbeiten!
Variante 1: Erörtern Sie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beigefügten Materialien und Ihrer eigenen Erfahrungen Chancen und Risiken für Freundschaft im Zeitalter digitaler Kommunikation! Entwickeln Sie ausgehend von Ihren Ergebnissen Vorschläge, wie die Chancen erweitert und die Risiken eingedämmt werden können!
oder Variante 2: Verfassen Sie einen Kommentar für die Jugendseite einer überregionalen Tageszeitung zum Thema „Freundschaft im Zeitalter digitaler Kommunikation“, in dem Sie auf das SZ-Interview mit William Deresiewicz (Material 2) antworten! Beziehen Sie in Ihre Ausführungen die beigefügten Materialien und Ihre eigenen Erfahrungen mit ein! Ihr Kommentar muss eine passende Überschrift erhalten und sollte eine Länge von etwa 800 Wörtern haben.

基于材料进行论证(评论)
试题:在数字化交流时代的友情
在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来阐述该主题
选项 1:基于下附材料和你自己的经验,阐述在数字化交流时代,友情所面对的机遇和危机。从你的结论出发,给出拓展机遇、减少危机的建议。
选项 2:就 “数字化交流时代的友情” 这一主题,为一家跨地区的青年日报写一篇评论,在其中就你和威廉姆的访谈(材料二)作出回答。在论述中应包含下附材料和你自己的经验。你的评论必须含有一个恰当的标题,文章长度约为 800 字。

Textbezogenes Argumentieren mit journalistischer Variante (Essay)
Aufgabenstellung: Die Phrase: In Lexika wird der Begriff „Phrase“u. a. wie folgt definiert: „Abwertende Bezeichnung für wortreiches leeres Gerede“ (Lexikon der Sprachwissenschaft); „abgegriffene, nichtssagende Aussage“ (Duden online). a) Erarbeiten Sie die Argumentationsstruktur des Essays Sagen Sie jetzt nichts von Rainer Marx und klären Sie die Position des Verfassers! b) Setzen Sie sich mit dem Text Sagen Sie jetzt nichts auseinander, indem Sie eine der beiden folgenden Varianten bearbeiten! Die beigefügten Materialien 1-3 bieten Ihnen jeweils Anregungen für Ihre Ausführungen.
Variante 1: Erörtern Sie ausgehend von Ihren Ergebnissen, inwieweit sich die Verwendung von Phrasen positiv bzw. negativ auf Kommunikation auswirken kann!
oder Variante 2: Verfassen Sie einen Kommentar für eine überregionale Zeitschrift für junge Erwachsene zum Thema „Phrasen“, in dem Sie sich auf den Essay Sagen Sie jetzt nichts beziehen! Formulieren Sie eine passende Überschrift! Ihr Kommentar sollte etwa 750 Wörter umfassen.
Der Schwerpunkt der Gesamtaufgabe liegt auf Teilaufgabe b).

展开与文本相关的论证(杂文)
试题:空话:在词典中,“空话” 这个概念定义如下:“对大篇幅空谈的贬义称呼”(语言科学词典);“毫无意义的论述”(杜登在线)。a) 分析莱纳 · 马克思的文章《此刻什么都不说》的论证结构,并说明作者的立场 b) 通过探讨以下两个选项中的一个,来分析文章《此刻什么都不说》。下附的材料 1-3 将为你提供论述的灵感。
选项 1:从你自己的经历出发,阐述空话对于交流产生的积极和负面效应分别有多大
选项 2:就 “空话” 这一主题,为一家跨地区的青年日报写一篇评论,其中须涉及文章《此刻什么都不说》。为你的评论起一个恰当的标题,文章长度约为 750 字。
答题重点为 b) 部分。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欧美允许小孩子摆烂,也给聪明努力的机会……

中国小孩子不被允许摆烂,所以比摆烂的欧美小孩强很多……

但我们也不给聪明努力小孩子机会……

知乎用户 刘斯坦 发表

多,是挺多的,就是学的都是奇技淫巧啊,到了大学一开始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思维根本接不上。好奇搜了下德国拜仁州高考(Abi)的数学试卷,三个大部分:微积分,概率论,几何。微积分四页题目,概率论两页,几何两页。还有进阶部分,可以带指定参考书翻公式,三部分各四页。

怎么说呢,就是看中国的高考题,感觉是一股中学的感觉,看德国的高考题,就是一种大学的感觉,很多题目就是中国大学微积分的题目。德国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思维方式和教学内容,那都是无缝衔接,学起来估计是毫无痛苦。听说最近几年微积分终于进国内高中教材了,虽然仍然不是高考的大头,但至少比以前是进步了。。。

他们高中还有计算机高考,看了下卷子,图算法,面向对象都有。这个学完了进大学上手写程序,又是无缝衔接…

其次,中国的高考是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导致所有人都在这上面猛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在应试上投入的时间多,在学习其他知识上投入的时间就少了。那你问德国高中怎么选拔呢?答案是不选拔,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最好的学校了吧,但那个高考分差不多就可以进了,应录尽录。进了学校,课程给你搞的巨难,学不了就自然淘汰了,合情合理。卷的不是高考,是大一的专业课程… 也不搞排名式的淘汰,你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留下来。说白了,就是不让学生在无谓的东西上瞎卷。

不搞排名,不卷,那你自己觉得高考内容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放心的去学别的东西了。艺术史哲学机械电子什么都可以,这些都是高中可以选修的,我想想都流口水… 我的高中,什么音乐美术课想都不要想,其实就算教了水平也很一般…

大学,他们只学三年,但只学有用的,课程高度定制。比如你学计算机,那就不需要学大学物理了。我给你们翻译下慕尼黑工大的计算机本科培养计划:

大一上: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编程基础

大一下: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线性代数,计算机组成实践课

大二上:操作系统,数据库,信息安全,计算机微积分

大二下:计算机理论,分布式系统,离散概率论,研讨课

大三上:科学计算,大型实践项目,选修 5 学分,这里选修就多了,机器学习游戏引擎开发什么都有,5 学分大约是一门选修。

大三下:毕设,选修 10 学分,大约是两门选修。

逻辑很简单,就是只学有用的,没废话。当然你如果不满足可以选二专… 也可以多选学然后延期,这都是很常规的操作,延毕在德国是很普遍的情况。有的本科生会选研究生的课,很容易就延毕了。

同样的时间,智商都差不多,你的精力用来卷,用来学大学物理,人家基础知识过关就可以了,大学只学有用的,最终教育结果如何,那是很明显的。

知乎用户 sadismma 发表

因为事实证明以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标准化考试对于全民提升效果最好啊~ 所谓的中国教育不行,完全就是刻板印象,因为以往历史上起点太低积累太弱而已。

按照今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追踪统计数字,中国第 1 次在年论文产出数量、被引用次数前 10% 的高质量科学论文数、被引用次数前 1% 的顶尖论文篇数三大关键指标,全面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而在上个月刚刚公布的 nature 指数报告里,全世界 Top50 的研究机构,中国入围 16 家,全世界进步最快的 50 家研究机构中,中国入围 31 家。

所以说在进入 21 世纪以后,还没有任何易经的追踪统计数据能够找出增长效果强过中国 “高考 - 研究生考试入学” 体系的选拔制度,

而之所以大家会有中国科研弱的固有印象,主要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一没钱二没人,没钱好理解,没人到什么程度?90 年代上半叶全中国每年招录的博士研究生数量不到 4000 人,同期美国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大概在 3 万左右,实际上横向对比下来,在这么点人力的基础上能做到全学科无缺漏的追随世界先进潮流并培养下一代学生,中国这个教育体系的效果之好,效率之高,成本之低,简直都宛如游戏开挂 [吃瓜]。

目前情况是中国每年招录的博士研究生大概在 10 万人左右,约为美国毕业数量的两倍,但研发经费现在仅仅是超过欧盟,距离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体现在中美两国数据对比上是论文总量,超越美国约 50%,被引用数前 10% 的高质量论文数约高 25%,被引用数前 1% 的顶尖论文数约高 10%,产出效果以人力基础上有一定差距,这主要就是财力和历史遗留问题,到 2030 年大概能够形成比较合适的配比。

顺带一提,对于中国这种人口超过 10 亿的文明型国家而言,所谓的成才比例从来不是第 1 位的 - 第 1 位的是高素质人口数量!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航天产业从业人员是 23 万,但是他的相关知识与服务人员极其发达,航天外围服务产业链差不多是 200 多万人,合计不到总人口比例的 1.5%。那么对于 14 亿人口的中国而言,需不需要航天人才成长比例达到 1.5% 呢?当然不用,你只要相关的高素质成功的人员超过 50 万,就可以对美方形成竞争优势了。现实情况就是目前中国从业人员约为 45 万,超过了欧盟产业人数(40 万),在 2020 年以后的航天实践中,欧洲就已经被中国甩开距离了。而中国这 45 万人的研发队伍,平均年龄是 42 岁,一线研发人员不到 35 岁,这才是可怕的地方。5~10 年后才是他们真正的成熟期。

而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是这个岁数,比如最新的航母,福建舰的总设计师王硕威,1980 年的,跟我年纪差不多。而我的同学也大多是最近这几年才陆续走上教授和教授级高工的岗位,开始逐渐大展拳脚。

知乎用户 rq cen 发表

平均受教育程度应当是超了,但是顶尖的那批还差一些。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 “自由”。自由是把双刃剑,欧美既有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自由,也有做一个没有常识和逻辑的傻逼的自由。

对于极少数真正热爱知识,特别是醉心于某一门专业的人,不大需要去理会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必修课程,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跟沉迷于游戏差不多。真正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总是能够投入进去并坚持下去,取得一定的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很多不出名的大学或排名几千名开外的大学,往往也能有很顶尖的人才。毕竟他们上大学和选择专业要么是一心热爱,要么是冲着能挣钱或者能当人上人这种终极目标,极少有人也不需要不情不愿地被强制禁锢在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里。

但是另一方面,人的本性大都是好逸恶劳、低级愚昧的,尊重少数人追求知识和学术的自由,也有条件尊重绝大多数人当个吃饱喝足的酒囊饭袋甚至傻逼恶人的自由。

国内的教育对几乎所有人都采取标准一致的规训方式,看上去功利但其实目的不明的升学考试,既妨碍甚至压抑了极少数真正热爱和有才能的人追求自己的事业,也阻止了绝大多数人堕落成为傻逼恶人。但是总归会有漏网之鱼,由于人口基数巨大,再小的比例也是很大的数量,既有许多突破或恰好契合这种教育制度的天才,也有很多人从这种规训中逃脱成为傻逼。

知乎用户 贾明子​​ 发表

我不知道中国孩子是不是真的知识学得比欧美多,平均水平应该是吧。欧洲不知道,美国孩子学习选择性很多的,想混日子可以学得很少,想多学的话,也可以学得很多。

刚才回答了一个问题。题主被调剂进入化工系学习,但是高考科目却没有选择化学,因此 ta 很担心。对此我的回答是,接下来要大水漫灌了,你干嘛要在乎原来那点水过地皮湿呢?

关键的问题是,你对那些大水的吸纳能力和速度,而不是在这之前你积累的那一点点水量。

不论我们的孩子在高等教育之前积累的知识量到底是不是比欧美孩子多,其实多点少点对大学教育而言,都只是几个课时的事情而已。

知乎用户 Liana 发表

我只说高等教育,我不觉得中国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而且中国教育离欧美还有一定差距。

本人工科专业,国内 985 本科,本科老师多照本宣科,且教材大多是几十年前编的。

去欧洲读硕,普通硕士,不算名校。老师每年用的教材,资料,都是有调整有更新的,注意,是真的每年都有更新。

很多门课的授课材料,是老师自己编写的,而且编的内容丰富,有逻辑,且生动。

课里涉及编程的练习题,代码自然也是老师自己设计的。有的题非常巧妙,你能很清楚地感受到是老师真的是费了心血设计的代码,在做题的过程中你得一步一步地自己思考,但必要的地方又有一些提示,总之,所有的做下来很有成就感,又确实学得到东西。

有的做仿真用的软件,工具,上网一查才知道是自己学校老师开发的。每个专业都多多少少会有几个老师自己开发的工具,挺佩服的。

硕士期间有的课程是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他们那里的本科生一二年级就已经开始学习 Matlab, ANSYS 等软件,甚至有的已经非常擅长,和本科生一起上课丝毫没觉得他们跟不上课程,考试时分数也不低。回想起我本科,我承认,优秀的同学水平确实高,但我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去到国外之后,明显感觉到本科时的我,远远不如当地的本科生,差距非常巨大。不仅是思维,还是专业能力,都十分惭愧。

怎么说呢,有一种感觉是我 (不代表所有中国学生) 如果论计算力,或者 “通过考试” 的能力,也许比国外同学强。这一点东亚包括印度学生比较相似。就比如单位换算,我习惯口算,而本地同学习惯打开谷歌然后搜 km/h to m/s ,我经常嘲笑他们这么简单的算术题也要搜吗?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用人算,明明搜索一下才不到一秒。我们的思维方式明显不一样。我喜欢口算来体现我脑子快,欧美学生喜欢借助工具,来最快地解决问题。我觉得这和我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非常相关…

另外,国外考试允许带计算器,甚至有时候,公式书也被允许带进考场。老师经常会花一整节课的时间,写满满一黑板把公式推出来,但不会要求我们考试时要背出所有复杂的公式。几乎没有一门课是需要我们背公式的,更多的是理解这个公式然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比如学完理论后自己编写 matlab 代码解决某个工程问题。

做作业的时候,我觉得按规定回答问题就可以了,但国外有的同学自主性非常强,会自己拓展,做出一些老师没有规定但很厉害的东西。当然,不排除中国大学也有这样的,但是也就少数的同学能有这个兴趣吧。我们大多数普通同学是,上课记个笔记,考试前突击,有难度的作业就抄班里学霸的,平时打打王者荣耀,混混四年就过去了。在国外却感觉真的会产生慕强心理,我遇到过很多大神,平时大家业余生活也很丰富,但是学业上是真的认真。也有为了混签证而跑去留学,根本不去上课的,这种不讨论,就讨论本地的学生和留学生。

我记得有门课的实验课,找老师问问题要在系统上排队,同时两个助教帮忙答疑都忙不过来,一共 30 个人,排的号都能从头到尾一直是满的。可见大家学习氛围很好。

国外上学与时俱进,老师经常加进一些高端科技视频给我们科普,或请外面企业的专家来做一些讲座拓展知识,或者找半天我们去企业里参观涨见识,去参观的都是当地工业界的企业。

相比之下,我本科的时候还在用着几十年前编的教材,课设手绘机械图,比谁画线画得更好,炎炎酷暑我们挤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教室里手绘图纸,虽然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大家手里都有正确图纸,照抄就可以了,老师也不会仔细看吧。我不否认也许抄图纸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和付出的时间和辛苦相比,完全不值。我是去学习先进知识的,我不是去吃苦和锻炼体力的。欧美学校实验室各种先进设备,干净整齐,电脑新还快,各种资源都有,一去上学心情愉悦,做实验也挺好玩,能学不好吗?

另外,那就是 zg 由于不可说的原因无法访问国外网站,只能说这个对于获取知识的影响很大。百度真的是辣鸡… 没有谷歌和油管我觉得我硕士都毕不了业。国内这一点对于教育来讲,限制太大。

还有一点,是在国外这几年,建立了我对学这个专业的信心。国内很多人都说这个专业没前景啊,夕阳产业啊,其实是没有人愿意投资钻研先进技术。我的本科老师,毕业前和我们说,女生不要读研,男生也得想想,他说,你们之中有几个毕了业还干这行的?有几个不转行?读研干嘛?在老师眼中,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才学这个专业,我们迟早要转行去当码农,去互联网。

但不是的,我出国的这两年,我遇到了会认真设计代码的老师,会每年修改教材的老师,和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会认真批改给反馈的助教,和出于兴趣选这个专业的同学。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吧,多半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为了糊口而去读一个专业,兴趣这个词,太奢侈了,导致我也一度想转行,但很幸运去到了这么一个学校,两年后真的发现了自己是感兴趣的,在一次次老师的反馈中也感觉到自己是能学好的,能做一个工程师的。我还是一个学工科的女生,无论国内国外都很少见,可贵的是,在国外学校我感觉到工科女生可以抬头挺胸,虽然少但她们看起来也自信,老师对女生时常鼓励,却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关照。

因此回国后我依然很坚定的在这个专业,也很自信,丝毫不觉得自己比男生差。本科时学不好绘图软件,记得被嘲笑是软盲,从此自卑。但谁能想到,现在工作中我已经熟练使用各种商业软件,还能去指导新人。

再说个和问题不想干的吧,本科时记得某门课老师,在 300 多人的大课上,公开嘲笑工科女生 “质量差,不会打扮”,以及校招时,仅有的几个女生被安排在几十个男生后面,等了两小时后才轮到女生面试,面试官都走得差不多了。几乎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专业里,很多企业宁愿要一个均分 70 分的男生,只要是男的,活的,都不愿意要一个 90 分的女生,招聘者仿佛认为男生天然就比女生强,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都是我不想回忆起来的。而现在,我很快明年会有机会去国外深造,学习能力受到过好几个老员工的肯定。我还去过两次管理层最高会议上展示成果,而老员工都极少有机会去,同期的新员工更别提了。可以说我把工程师当成兴趣,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都完全不比男同事差。

扯得有点远了,总之,我本科学的内容多且杂,但大多听个皮毛,抄个作业,考个试,没有深入。在国外课虽不多,但每一门要通过考试都是要花点努力的,老师很负责,准备的材料和工具都是很有水平,硬件够好,和企业合作密切,学术氛围浓,利于培养兴趣。

仅个人真实感受,供参考,别杠,杠就是你对

知乎用户 叶峻峣​ 发表

反对

@司空离

将欧美教育定义为快乐教育的观点,中美教育本质上都是胁迫强制的教育系统。更不必说「引进中国的教育模式」早就引起了美国教育学家的担忧。

我们的学校比中国的好,毕竟我们的学校没那么 “好使”。

二十余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目标始终瞄准着模仿中日韩的教育系统。我们一直致力于集中控制,提升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的标准化程度,延长课堂时间,增加家庭作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考得更高。20 世纪 90 年代克林顿的《2000 年目标》,在下一个十年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然后是奥巴马的《力争上游》,无不着意在此。每当国际测试中我们的学生得分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我们都感到尴尬。在 2010 年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试中,目睹 15 岁的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名列榜首,而我们远远落后,我们的教育部长再次坚定了效仿中国的努力。美国教育部长 Arne Duncan 称之为「警钟」[1, p 120]

你也许会认为,中国的教育部长们,会因为中国孩子在国际知识竞赛中名列前茅而高兴。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教育人士认为,中国教育系统糟糕透顶。在我们继续努力效仿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效仿我们,或者说像我们之前的样子,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多少成功。他们发现他们的系统正在压制创造力和主动性,最终产出体面的官僚和算数家,而不是发明家和企业家。北大附中国际部主任江学勤,在《华尔街日报》上回应了让 Duncan「警醒」的同一份 PISA 报告:「众所周知,死记硬背体系的缺点是:丧失社交技能、实践技能、自律和想象力,对学习失去好奇心和热情。… 如果 PISA 成绩下降,那么就说明我们成功地改变了学校。」(添加粗体)[2]

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下中国的教育系统吧。

根据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一个调查,中国的小学生每天都要花 10 小时学习,初中生是 11 小时,高中生是 12.5 小时。[3] Keith Bradsher 最近报道了一位典型中国高中生的生活:「她每天早上 5:30 起床学习,7:30 吃早饭,然后上课,早上 8:30 到 12:30 ,下午 1:30 到 5:30,晚上 7:30 到 10:30。她在周六周日也要花一部分时间学习。」[4] David Jiang 是美籍华裔,但高中在中国就读。他在博客中写道:「我 [高中时] 看到身边是一大群僵尸。… 正是在这里,我意识到成绩是多么肤浅….」[5]

中国学生如此疯狂学习,只为高考名列前茅。家长老师联手角力竞争,要竭力榨干孩子,换来赫赫高分。如果孩子考得差,家长就体罚。所谓差就是没有拔得头筹。

最近,中国和英国研究者面向中国小学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揭露了孩子们普遍承受着心理苦楚。作者将结果总结如下:「81% 的小学生『非常』担忧考试,而 63% 的小学生很担心老师降下惩罚。有 44% 的学生至少遭受过一次身体上的霸凌,其中很多霸凌受害者是男孩,而 73% 的孩子曾被家长体罚。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反馈,他们每周会发作一次心身症状(psychosomatic symtoms,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身体症状)。压力水平极高(压力测评分数前四分之一)的孩子,出现心身症状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之多。」

中国媒体年年吹嘘高考状元,他们和父母一时风头无两,但是后续研究证明,高分不意味着高成就。高分学生离开学校后,其成就和分数较低的同龄人相比并不显著;事实上,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平均而言,高分学生的成就比分数较低的同龄人要低下。[7, p 82] 事实上,根据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说法,中国现在常用高分低能一词来指代他们的教育制度的总体结果。这要归咎于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毫无余裕涉足他事。他们很少有机会发挥创造力,主动出击,练习运动技能或者交际。

赵勇先生在中国长大,并亲历了中国的教育系统。如今他是 Oregon 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他的两个孩子就读于美国学校。他的大部分研究关注中美教育的异同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最近的两本书——《迎头赶上,还是领跑全球》(2009)和《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2012)中,他描述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危害,并记录了中国当局对改革教育的兴趣。

在解释为什么美国教育系统的实际效果优于中国教育系统时,赵教授写道:「简而言之,美国教育在扼杀创造力和企业精神上,没有中国教育成果斐然。两国教育体系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将孩子加工成标准功能齐全的产品,通过课标的掌握程度衡量,而课标就是成人认为孩子应知应会的东西,毫不考虑不同孩子的背景、兴趣、与差异。」[1, p 134-135]

赵教授还解释道,美国教育系统的好处,是它在实现自身的目标上很失败;美国孩子没有被驯服。他做了个类比,美国教育系统就是一把 “钝刀”,一刀切后孩子还能保全自我。

中国想要效仿美国教育系统,而美国想效仿中国教育系统。也许几年之后,如果双方大功告成的话,中国人会开始发明创新,而更多的美国孩子需要找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医师治疗压力诱导的儿科疾病。

为何不能彻底革除这套自上而下、胁迫强制的教育系统呢?废掉这一刀切的系统,营造环境让所有孩子能自选道路,自由地自主教育,而不必向学校系统争取这权利。若要了解更多,请参见《玩耍精神》。


此时此刻,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 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你的疑问、感悟、故事、观点都会被我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尊重,无论我们是否赞同。文章的原网址 Psychology Today 不支持评论了,但你可以在我的脸书上留言…… 关注我之后,我们可以讨论更多有趣的话题。(当然,鼓励大家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言——译者注)


参考文献

[1] Yong Zhao (2012), World class learners: Educating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tudents.

[2] Jiang Xueqin. The Test Chinese Schools Fail: High Scores for Shanghai’s 15-year-olds are actually a sign of weakness. Wall Street Journal, December 8, 2010.

[3] See Zhao, 2012, pp 1240125.

[4] Kieth Bradsher. In China, Betting It All on a Child in College. New York Times, Feb. 16, 2013.

[5] David Jiang (July 12, 2011). China; Education System Made Me an Individual. http://diaspora.chinasmack.com/2011/usa/david-jiang-china-education-system-made-me-an-individual.html

[6] Hesketh T, Zhen Y, Lu L, Dong ZX, Jun YX, Xing ZW. 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in Chinese school children: cross-sectional survey. Arch Dis Child. 2010 Feb;95(2):136-40. doi: 10.1136/adc.2009.171660. Epub 2010 Feb 4.

[7] Yong Zhao (2009), Catching up or leading the way: America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Be Glad for Our Failure to Catch Up with China in Education | Psychology Today
作者:彼得 • 格雷(Peter Gray)
发布于 2013 年 5 月 28 日

相关文章

Peter Gray:美国教育学家:我们 “比不过” 中式教育,我对此很满意Peter Gray:美国强制学校教育、焦虑,与所谓的「学习障碍」Peter Gray:为什么强制学校系统应该从美国滚蛋

知乎用户 凯二七​ 发表

看来一圈其他回答,哥笑了。其他答主完全没有抓住症结,典型的做题家思维,读书读傻了。

中国教育没有超过欧美的主要原因,哦不,唯一原因是:中国比欧美穷。

是因为中国比欧美穷,所以才会有人得出了 “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 这个结论,然后上知乎追问为什么。

正确的回答是:只要中国比欧美更穷,那么中国孩子学的再多,中国孩子掌握的知识再多,中国教育也比不上欧美。

你有多少钱,你是什么样的实力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和看法,以及评判标准。这条原则,对个人,对国家,都一样。

当有人提问中国教育为何未超欧美的时候,千万不要光想着如何提升中国教育水平,迎合各种排名。

因为你穷,实力弱,地位低,所以你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都不如别人。

先不说针对国家级别的教育评价,先看对个人教育的评价。

一个小镇做题家哪怕高考数学刷出了 140+,依然是一个公然被官媒鄙视的小镇做题家。

如果小镇做题家后来混得不好,那么当初的高分就会变成讽刺,高分低能的帽子请戴好。

马云这人脑子不笨吧?第 1 次高考,数学只考了 1 分;第 2 次高考,数学考了 19 分。马云的数学老师教马云这么精明的人教了三年,让马云数学只得 1 分——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水平极差,师德和敬业精神也极为可疑。我就这么直说了:其实马云受到的教育糟糕透顶。

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人说,马云受到的教育、掌握的知识不如小镇做题家。相反,在很多文章中,马云是知识和教育改变命运的典型。

拜托,马云是财富改变命运的典型,好吧?是巨额财富,改变了大家对马云,和马云所受到的教育的评价。

再看对国家的教育,是如何评价的。

你看有人问中国的教育不如印度泰国巴西土耳其委内瑞拉南非吗?

没人这么问的原因是这几个国家已经比中国穷。

20 年前,去泰国南非留学的中介广告可不少,能把泰国和南非的大学吹到天上。现在觉得不可思议,但要考虑到那个时候的背景,就是中国的经济水平真不如泰国南非。这俩货在那时中国人眼中妥妥是国外发达国家, 这俩国家的大学自然是名牌大学。

中国比欧美更富有的那一天,你说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你看有人信不。

如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那么中国教育一定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教育。

只要中国不富强,那么即使中国的学校再迎合西方的评价标准,给垃圾留学生配再多女学伴,中国学校依然是垃圾。

中国的教育是否不如欧美,和教育本身没一根毛关系,倒是跟中国的芯片、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有紧密的关系,跟中国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什么时候超过欧美有直接关系。

中国汽车产业再过五六年,芯片再过十到十五年,就可以追上欧美。中国经济甩开老欧洲,直逼美国的时候,你看还有没有人说中国教育不行。

有实力有财富,才会有话语权,才能改变众人的评价标准。——我的区长爸爸》,一定能得区作文比赛一等奖。

假如中国的教育真的不行,中国学生真的很差,那么我们应该看到欧美以其教育优势带来的人才优势,发展速度持续甩开中国。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实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快速追近,甚至局部反超欧美。欧美,尤其是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反而长时间陷入停滞。——这还是大量中国人才移民欧美的背景之下。

上图就是不如欧美的教育下学出来的中国学生,工作后拿出来的成果。

中国人均 GDP 距离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不远了。

距离某些伪发达国家,葡萄牙希腊之类的,也就五六年功夫。

距离日本西班牙意大利这类二流发达国家(估计日本这货今年人均 GDP 暴跌到 3.1 万美元,西班牙早已不足三万美元)大概还有十二年。

其实过去几十年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教育教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中国以前穷,以后会有钱而已。

有个笑话:“我年轻时,人们称我是投机客,赚了些钱后,人们称我是投资家,再后来,他们叫我银行家,到了今天我被称为:慈善家。但这几十年来,我从头到尾做的是同样的事。”

三十年前,中国的老师在教中国学生计算光滑平面上的小滑块;三十年后,中国的老师还是会教中国学生计算光滑平面上的小滑块。不同的是,三十年前,计算小滑块是扼杀人才,落后死板的填鸭式教育;三十年后,好吧,不需要三十年,因为中国反超欧美发达国家用不了三十年——那个全民死磕的小滑块,就会变身成为中国扎扎实实搞基础教育的象征,就是中国崛起的成功秘诀。

中国教育什么情况下可以超过欧美呢?

当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全球最强,民生最舒适安逸,拿着人民币可以全球到处花,欧美精英想尽办法入籍中国,欧美白妞上赶着来中国当 easy girl,嫁中国底层渣男,中国教育就超过欧美了。

看到没有,以上标准,还是跟教育本身没有一根毛关系。

然后外国精英会削尖脑袋让自己的子女读一个中国三流大学,并引以为荣。

届时中国三流大学的实际教育水准如何,这根本无关紧要,只要中国富强,有的是人帮它洗。

到时候提问就会变成:中国的教育远超欧美,他们为什么不向中国学习?

欧盟经济社会发展被中国远远甩开,中国教育是如何助力中国发展的?

届时,欧美式教育会被重新审视,并被判定为误人子弟的垃圾。

说一句跟教育本身有关的。

衡水式刷题,会成为中国成功经验的一个关键部分。

高考已经过去很多年,但现在我倒是觉得,少年时候整天推导三角函数公式,算双曲线,读经典的古诗词散文,琢磨力的分解,法拉第电笼,研究元素性质,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背背单词,练习动词不定式的用法,挺好的。

作为学生,题目还是要刷的,还是要追求一点难度和分数的。

这么多年,社会对中国教育,对衡水模式的批评不绝于耳。不过,想要小孩真正学点东西,还是要搞衡水那一套。

历史会给衡水式教育一个公正的评价。

最后,我讲个身边的事儿。

我有个熟人,小镇做题家出身,北大博士,创业成功人士,后移民美国拿了绿卡。

小孩在美国出生,有美国国籍,也在美国上学。弹钢琴打篮球都 6 得一比。然而,读到十岁,还是被送回国内读书了。

别问为啥,问就是都十岁了还不会算 28x4。这纯正的美式素质教育,当爹的不能忍。

不知他是否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超越了美国。

知乎用户 稻荷正义观察破球​​ 发表

到底哪里教的多不好说,但欧美的教育是关注学生需求的,他们的教材一上来就会论证,凭什么学习研究这个领域?它对人类知识有什么独特贡献?它有什么吸引人之处?正文中有大量篇幅用于引入,举例,解释。中国的教育则服务于培训搬砖的牛马,教材写的非常枯燥,不在意读者有没有兴趣,就好像他们只是被要求来上学的,字里行间也看不到人文精神。

知乎用户 实在哥 发表

原因很简单,中国教育,让不适合学习某种知识的孩子,学习了大量对他没用的东西。

一个人最好的成才状态,是能够学习他感兴趣且有天赋的东西,同样学一个东西,有天赋的人和没有天赋的人,完全会呈现出两种效果。

中国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压抑甚至是灭杀天赋的,因为考试考的是规定的那些通识知识,比如语数外物化等等等等,孩子要想在高考杀出一条血路,至少不能在某一项或几项上有明显的短板,很显然不见得所有的孩子对所有的这些学科都有天赋。

第二,应试教育也不考察这些高考学科的灵活运用能力,也不鼓励创新,它更多的是要求孩子死记硬背和解决某些纸面上的偏题怪题,甚至文科也是如此,写个作文给八股文差不多,而且还要求正能量主旋律。

这种模式筛选出来的学生,你很难鉴定出他是因为天赋高考得好,还是会跑套路的做题大师。

所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对筛选出真正最具某方面专业天赋的人才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它用了大量的时间,其实只是为了让一部分听话守纪律,吃得下苦,且智力正常的人能够通过这场考试改变命运,从而让社会底层向上有一个上升通道,维持社会的稳定。

我们现在芯片研发不出来,在原创革新技术上的极度缺乏,都跟这套教育制度有关,当然也和其他因素有关。

总结下来就是:学得又苦,效果又差。

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并没有太苦,难度也低,有些国家大学讲的内容,我们初中就讲过了,那么为什么真正发明革新,基本都在欧美呢?

这倒不是欧美真的实行的是快乐教育,教育从来都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培养人才。也不是现在的流行说法: 欧美上下层对教育的态度不同,底层人民只配低端教育,高层人士孩子内卷刻苦,这是强盗逻辑

真正的原因是,天赋才是成才真正驱动力,而不是刻苦努力。

一个人对某种东西有天赋,有兴趣,并且他愿意废寝忘食的干,他不会觉得多辛苦,因为他愿意。那么我们只要为他创造这样的环境就行了,让他能够发挥出他的才能并且能够出人头地,自然就会为社会创造出巨大价值。

而普通的老百姓,普通天赋的人,只需要学习简简单单的东西,掌握一般的某项难度不高的技能,有一技之长谋生即可。

你让一万个农民工研究相对论,也不如一个爱因斯坦研究的好,那你何必让一万个民工都学习相对论呢?他么既不愿意,也没有天赋。而这正是我们教育体制做的事情,让不适合绝大多数不适合学那么难知识的人,硬是去学,既浪费了时间,也搞得大家都很痛苦,瞎折腾。

所以国外的教育更重视人才的自由发展,你没天赋,接受一般常识教育,你有天赋,做出了效果,自然有各种扶持,名校邀请甚至奖学金。

中国已经错过了数次技术革命,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生物革命革命全部都是外国人发起的,如今的人工智能革命,我们用来搞人脸检测和敏感词筛选,外国已经在展开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和癌症治疗研究了。

这很难不说是教育制度的问题。

知乎用户 Peter Bear​​ 发表

啊?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

中国孩子花在重复训练以提高熟练度和准确度的时间确实比欧美多非常多,但这能等于 “知识多” 么?

我家娃刚刚结束二年级,她们二年级都学了什么呢?

据不完全统计,有

  • 一百以内加减法(二年级!)
  • 写日记(一年加一起不到 200 个英文词,但每页都自己配图,基本上每页就是一张图加一句话,一周写一页就不错了)
  • 蝴蝶和三文鱼的生命周期
  • 莎士比亚是谁
  • 中国春节,伊斯兰斋月
  • 亲眼目睹学校老师救治并放生一只白头鹰
  • 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加拿大历史上对原住民的迫害(orange shirt days)
  • 加拿大的来历,国旗和国歌
  • 反对校园暴力(pink shirt day)
  • 怎样理解并掌控情绪(blue, green, red, yellow zones
  • 风雨无阻的每天 1 小时户外活动,如果放学之后在课后托管班的话还有差不多 1 小时
  • 人人平等,老师可以直呼其名,或者用 Mr. 或 Ms. 加姓,不过后者居多,直呼其名的相对少一些。各种活动的日子校长带头奇装异服,早上孩子们到校的时间站在楼门外和大家打招呼
  • 不计其数的各种手工作品
  • 没有作业,没有考试
  • 种花,真的种花,在教室里用小盆种
  • …………

说真的,如果有得选,你选哪种呢?

国内对考试的训练登峰造极,我 32 岁回来上大一的时候看一起上学的 18、9 岁的本地生的各种 quiz 啊期中期末什么的,不方便多说,只能在内心里 “呵,战 5 渣”。

但一到分组讨论什么的我就靠边站了。

所以别再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国内 “基础教育” 吊打欧美,那是在国内的评价体系之下,论考试全世界谁也卷不过东亚。

但把人生最宝贵的 12 年拿来卷这些东西,真的值得夸耀么?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一直不明白明明结果是一样的,为什么应用题里一定要分 “乘数” 和“被乘数”?“3 筐苹果每筐 60 个”一定要写成 “60x3”,写“3x60” 就要丢分,什么道理?“包含除法”“等分除法”又有什么区别?区分这个对实际应用又有什么影响?

这种类似于杂技一样的要求是怎么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也是越来越发育,你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去看低年级的东西,就算你没学过,学起来也要容易很多;随便一个高中生有几个月就能学完小学所有内容。那么小学的时候让孩子们那么辛苦,图的到底是什么呢?

根源还是一个字:卷。

知乎用户 Tincojj​ 发表

我曾经在美国一所大学留学,世界排名相当于我们的 985,211,本国学生都是一些优秀的私立中小学一路升上来的,算是美国自己培养的最优秀的前 10% 的学生。

但是有一天,跟几个同学聊天的时候,聊到英国为什么那么多雨?而且有些人还说伦敦应该是世界上下雨最多的一个地方,因为他去那里玩的时候天天下雨。

美国的同学就在争吵说因为那里沿海啊,所以常年多雨,变化阴晴不定,或者有的说那是因为那里地形复杂容易形成厚雨层,有的说因为那里的太阳太大,水分容易蒸发。

我和我的中国同学听到后的表情是这样的,这就是美国前 20 名院校学生的水平?

![](data:image/svg+xml;utf8,)

我就忍不住吐槽:哪里是什么沿海地区?我家我住在沿海地区,怎么不见我家常年下雨?

英国多雨是因为热带的墨西哥湾暖流,到了大西洋变成大西洋暖流,带来了稳定均匀的水汽,加上附近的盛行西风暖湿气流,气旋频繁,让英国变成了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世界下雨最多的地方不是伦敦,是乞拉朋齐,没听过雨极吗,它是因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到各种地形阻碍,使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形成了丰富的降雨。伦敦算什么?

我还不满足,画了张全球地图,标出洋流位置和走向,还有乞拉朋齐雨极形成原因示意图,跟他们继续深入解释。

当我说完这些,我的那些美国同学都疯了,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连连夸我太优秀了,我这些问题只有教授才会。

虽然他们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但他们已经将我们封神,连连称奇,只有中国的留学生觉得我说得是常识,没什么反应。

我就问他们你们没有学过这些吗?他们就说好像学过,应该学过,就是忘记了。

之后陆陆续续有意识去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你以为他们就只有地理比我们同级别的学霸差,他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同样也比不上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

不管从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发现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能说没有,肯定要比中国的学渣厉害,但是明显不能与中国的同级别学霸比,在美国大学的考试中,中国人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中国教育不见得比美国人本土培养的人才差。

当然有人会说我的知识储备都是死记硬背的,死记硬背有什么好炫耀?是的,你是对的,那也不会,这也不会的学渣才是真的学霸,学习能力更强,更优秀。

知乎用户 锦衣夜行 发表

大学远不如美国。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环境急需提高和改善。

就从身边同学的反馈来看,美国排名前五十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显著高于中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

现在中国大学里,本科生是最无关轻重的群体,就一交学费的。大学越来越不像学校而像公司,教授像部门主管和经理,博士、研究员、硕士是科研民工(甚至写不出论文就被 PUA 被开除,和大厂一模一样)。他们可以产出专利、项目和论文,包含医疗、金融咨询、计算机支持、工业农业产品,获得 zf 拨款和企业付费。

什么时候国家能搞懂大学最重要的人才是本科生,什么时候才能翻盘。天天学术圈拉帮结派,师徒门第,科研灌水,评这个评那个院士杰青啥的有啥意思啊

大学靠教授名头拉经费,巧立科研名目,靠一众博士研究员水论文,提高世界排名,再靠学术声望地位人脉加深各种政企合作。总之哪一项都比本科生教育要重要。

我们某位教授曾经直言来带本科生几十节课时费都赚不了多少钱,言外之意人家能来带就已经是情分了。有那时间多搞科研水点论文或者去当个嘉宾写写书走走穴不香吗?

当然这也和中国人均教育资源不足有关系。很多理工科仍旧要上大课,坐一大教室,课堂互动性很差,听课效果可想而知,一个老师教快百八十号学生。整个院就一两个、两三个搞那个方向的教授,这都算好的,有的课甚至开不出来——因为没人会啊!我所在的学校已经能至少算 top15-20 了,前沿一点的基础科学,有一些方向都没什么老师的,要么退休了要么转行了,国内科研都是追着热点做。其他学校可想而知。。。对于某个特定方向,国内真正有实力的实验室和小组可能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而且说实话国内教授讲课也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提前备课,有时候其实是边拿着书边讲,真就即兴演说。大学大学,大不了自学。问题是,中国很多理工科教授在语文方面的表达能力和口才又不太行,性格也大都内向一些(至少比美国教授整体水平还是差一截),我不否认有老师讲课专业又生动,但那太可遇不可求了。

另外选课和转专业也极其不自由不方便,在美国你选课的自由度是很高的,在国内选别的课,你可能要面对比居委会大妈还难对付的教务行政人员,以及国内特有 bug 一堆系统落后的学校内网。答主当时为了选一堂物理课跑了两个院的办公室手写申请才选上。

另外国内教材水平也被美国吊着打,我此前从来没想到过,看中文书能比看英文书更令人迷惑。我劝国内各高校出版社也别自己编写教材了,集中力量把俄罗斯和美国的理科教材精翻一遍都比这强。

中国大学也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留不住人才。事实上在大学里科研水平高的学生,一种本身就是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早就给学生指明方向,另一种就是自身极度聪明可以无视以上 bug 自学的,这两类人毫无意外地润去了美国。于是上述问题依然恶性循环。

教育部不知道咋想的,天天课改中小学,大学早该课改了。

哦,985 都是副部级单位啊,那没事了。


说了这么多本科生,也说说研究生和博士生,毫无疑问,硕博科研环境也需要改善。中国硕博,拿着最微薄的薪水(每月最高,也就三千来块吧?) 大把大把每月一两千,甚至几百块的补贴,忍受着最累最孤独的苦修,干着最高精尖的活儿。他们或许在打灰,或许在摇培养液,或许伴随着生命危险做实验,或许在深夜用电脑跑程序演算。程序员是 996,不少硕博士是 007。光辛苦还不行,还要出科研成果,一不小心就延毕了。遇到好老师还好,遇人不淑直接被导师进行一个 PUA,师徒制度就是最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的,就跟公司被领导 PUA 一样样儿的,人家掌握你的生杀大权么不是。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无数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始忍受不了这种现实,而开始摆烂。**他们或无心学习,每天上网打游戏度日,或逃避现实,连最基本的社交能力都丧失,开始和社会脱节。答主所在的学校还算南方不错的大学,见过高考六百多分的本科生退学复读,碰到过研究生抑郁跳楼自杀,更见识过女生被教授猥亵。。。

另外一些大学生,他们并没有摆烂,但他们也早早认识到了大学教育和大学科研的不靠谱,进而开始早早准备职业规划,他们或考公考编,或绞尽脑汁进金融和互联网公司赚钱,总之这帮优秀的头脑并没有去创造财富,而是忙着争着分配财富,追逐权与钱,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科技水平还是没有提高。

我觉得,如何才能让本科生、研究生、博士们快乐学习、快乐科研、快乐生活,是一个亟需我们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习造航母,工作拧螺母。比如我们很关心残障人士和乡村儿童,我们是否也可以投入一些些精力去关照一下中国最优秀的这批年轻人?

我没有偏见的思想,但实话实说,毕竟这帮年轻人某种程度上才是我国未来的国运。。。看看今天清北毕业生的去向吧,最优秀的那一大拨人全润去美国了。。。留不住人才,长此以往我们拿什么和美西方拼?


评论区和我杠中国大学已经很牛逼,已经超过印度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那些人,建议审审题,

题目是:“为何没有超过欧美?”


关于学费这块,学费这块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单个学生,美国大学所收取的学费远远远高于国内 985,但这个真的是问题所在吗?据我所知国内每年财政给 985 的拨款(中央 + 地方)是很高的,也正因如此,985 学生才能以每年七千左右的学费入学。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吗?如果说教育质量必须要靠像资本主义世界一样收取高昂学费才能保证,emmmm,这个话题太大,我不敢评论了

而且就随手查到的数据来看,中国前列大学的科研经费,并没有被美国拉开身位。答主所在的大学也榜上赫赫有名,接近两百亿的经费,但并没有令我产生它教育质量有多么多么好(至少能成就科研型人才)的感受。

数据可能有误差,望评论区及时斧正。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知乎上说教育,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从来缺乏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在中美教育、中国与欧洲等国家的教育对比上,大多数人常会陷入到一个误区中,也就是连 “教育” 是什么都没说清楚。

就现实来讲,很多人所对比的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或者说是中小学基础教育;

第二,是本科为主的基础高等教育

第三,是以硕博为核心的高等教育;

第四,是以科研为核心的科研系统;

第五,是以从研发到生产为主的产业链。

之所以要分成这五个部分,是因为这几个部分对资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部分,只要有合格的老师,学生认真学,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实际上,关于这部分,国际上一直有相应的面向各国学生的统一竞赛,中国学生的成绩并不算差。

第二部分,也就是本科为主的基础高等教育,决定这个水平的是国家的教育投入、学校老师的水平等等,而目前来说,中国还有大量的本科院校博士化水平未达标,而发达国家的博士很多都已经溢出了,所以这二者肯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第三部分,硕博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这方面与其说是 “教育”,不如说是科研预备军更为恰当。这方面要考验的,并不是“教育” 的能力,而涉及到了导师的能力、导师能掌控的资源等等。就拿某些产业来说,全世界的高技术企业都集中美国,哪怕是一个普通大学的博士生,都有机会通过导师的关系进入企业工作,而中国这边最好的企业也就是美国的中流水平,那么即便中国这边偶尔能出那么几个优秀的博士,但在整体层面上还是远不如美国的。因为一个高端企业的技术,往往是学科内最优秀的人才几十年经验的积累,你不具备让人学习的条件,那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想——如果中国把某几个全球知名的计算机、电子等院系科学家全部挖过来,但不允许这些人与美国的芯片企业产生任何联系,那中国能不能短时间内拥有媲美 intel 这类企业的技术并且量产芯片?答案是很难。

第四部分,科研系统方面,这其实也是一个典型,就是很多人会把科研与教育联系起来,比如拿诺贝尔奖数量等作为教育质量的代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关系,但诺贝尔奖更多是对科研成果的奖励,而科研成果的诞生不仅包括了教育,还有科研投入、管理体系等众多方面的内容——这完全不是单用 “教育水平” 几个字可以概括的。

第五部分,产业链的问题——有些人在讲教育的时候,甚至会拿产业作为论据,比如说美国某某教授研究出了什么技术,最后做成了什么产品等等。这里实际上就是把讨论的重点从教育延伸到产业界了。

大体上说,教育的层级越低,就越偏向于传统意义上的 “教育”,而层级越高,所谓的“教育” 就越偏向于 “科研” 乃至于 “生产”。或者说,基础教育的核心是书本,与国家的技术水平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哪怕是印度这种国家,也依然就可以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本土学生去国外留学;而高等教育的层级越高,所谓的“教育” 的核心其实越偏向于科研,其核心则是人均科研经费、产业基础、管理体系等等,这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也考验国家的“历史存量”——如前面所说,很多高技术产业,是发达国家成千上万的博士、硕士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你指望新增个博士点、招百八十个博士就能超越别人乃至获个什么国际大奖,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反过来说,如果有比较扎实的基础教育打底,然后产业的发展也能按部就班,硕博人才的培养也能渐渐与产业对接,那么几十年后也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以后再看到 “教育” 这俩字的时候,最好先说清楚 “教育” 到底是啥,或者给 “教育” 定个具体的标准,否则你这边说基础教育,那边说博士科研,你这边说中国学生国际竞赛世界第一,那边说中国连几个正儿八经的诺贝尔奖都没有,到最后则可能是吵半天也说不出个结果。

知乎用户 会飞的胖次​ 发表

虽然引战意味很浓,但有一说一,应试教育绝对很有问题

我们应试教育的两大特点,(1)过大的信息填压以及**(2)超前的教学内容**。

其一,人在不同年龄段会对不一样的东西感兴趣,表现出可能全然不同的兴趣点。兴趣点是能为我们提供快乐的,多少得靠点边儿才能让我们把某件事自发地、长期地坚持下去。举个自已的例子。我也没想到打小不爱学习的二次元老宅人如我,会在法学的路上一去不返,觉得学习好他喵的快乐(但前提是学我感兴趣的领域)。

而应试教育显然无视了这点,听的都是不感兴趣的内容当然就会开小差。但这还不是关键,因为像语文、数学、基础的人文地理、科学知识这些确实是应该学的,问题是这些部分信息量太~~~大了,大到占用了我们小朋友一天几乎所有的可支配时间。这让小朋友长期处在不乐意→开小差的体验中,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厌学情绪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也就很难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出持久的专注力

很多课程不是说应该不要或不教,但是不是要给学生留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爱好,来培养他们的自发学习能力和长时间专注力呢?我觉得有待商榷。

其二,很多教学内容大大超前于学生当下的理解能力,很多知识学生根本还未到可以理解的阶段。智商是个和年龄有关的客观参数,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客观事实。开窍慢其实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大脑的肌肉发育就和身高发育一样,一定程度上可以练,但主要还是看遗传,该轮到你发育的时候就蹭蹭地长,还未到时间的话练再多也是徒增伤病的风险。

事实上,很多跳级的同学(年级小的)在跳级后,只有极个别还能维持好成绩。反倒是很多 “大龄” 学生会表现出更好的学习能力,并保持成绩优异。这个年代算你活到 80,慢个一年两年真的不算耽误事儿,反倒是长期培养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掌握的宽裕而产生的)对日后成长很有帮助。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正在变得越来越卷。我记得我小时候是一年级才开始正式学拼音,而现在考拼音成了一些好幼儿园的入园考题,进小学之前要识字好几百。我真的不知道小朋友是怎么把这么多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记下来的。而这个不愉快的经历,以及因为理解力跟不上而伴随的超额时间投入(并随即扼杀的玩耍时间),又促进了上面其一中说的厌学情绪和注意力涣散的点,完全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举两个例子来佐证。对于其一,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大家是不是稍稍无聊就要掏手机,和朋友约出来吃饭也要掏手机,这确实就是注意力涣散的表现。(我也不是说别人,我自己也深受其害。)对于其二,多少基础教育(指到高三。我知道 “基础教育” 不含高中,但考虑到我国的大学生人数,高中就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必经过程)教的内容,我们大学入学三年就还回去的。那些还回去的部分绝对就是超越我们理解能力的,或说,按我们当时的理解能力要确实掌握这些知识点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投入。确实不用的信息,别说知识点了甚至母语都有可能遗忘,但是高中学的知识未免太快了吧!三年不到就还回去五成,十年过后还回去百分百,这不是无用教学是什么。

不过,相比较之下,下面我要说的可能才是我的重点。

**(1)给自由时间不是完全撒手不管。**所谓给小朋友玩耍自由,是可以包含电子游戏,但首先要让小朋友(并且从足够小开始)玩现实里的(非电子的)、多人的、户外的游戏。电子游戏中毒在我国如此严重,一是独生子女、二是缺乏户外游玩环境、三是很多家长粗暴地用手机来堵小朋友的闹,多个方面结合的恶果。在海外电子海洛因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小朋友的多人玩耍是情商养成的重要环节,户外活动则有利于身体成长和眼睛发育。其实户外的、小朋友和小朋友的玩耍,在小朋友看来比我们以为的要有趣得多,只要有玩伴,很多小朋友更愿意和人玩,而不是电子游戏。(反过来说,如果保证了上述环境后,小朋友还是表现出更强的玩电子游戏的倾向,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尊重,毕竟人各有长嘛。)

**(2)虽然我批了很多应试教育,但不代表我反对应试教育。**应该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平,相反,西方的教育系统虽然留了很多个人发展空间,但有一部分特别会投胎的,他们无论学得怎么样,反正是必然能上名校的。我们自己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接受这点。

我初中上的是民办,分数线市里最高。但学校为了经营,保留了两成左右的私费学生,学费是我们的十多倍,但分数线会低很多。这就是市场化经营的必然结果。如果两成你尚可接受,那想想如果是五成,而且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整体的教育资源,想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桥还得窄一半,而北上广深的有钱人孩子是百分百保过,你能不能接受。

增加学校的选拔弹性,必然意味着要增加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则势必增加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程度。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会变得更加不公平,就这样选拔大家信不信得过都是个大问题。大家现在连法官都不愿意相信,法学界主流都还是往死里给法官限权收缩自由裁量空间,更何况还是什么学校校长呢。

所以说,不是说不能有民办学校啊。但资源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一个饼,问题是怎么分,人家才不会去掀你家祖坟。

**(3)**承接(2),**应试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应试教育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项。**就好像我骂中特的种种不是,但我是中特的坚定支持者,因为我发现,已供可选的选项里没有我们更能接受的了。你说教育学家们、教育从业者们不知道应试教育的不好吗,反正我是不信的。但当下选择其他体制,那肯定是一种倒退而不是前进。

欧美系的我也没在那边读过,我不敢乱说。但就东亚三国(中日韩),比较在意公平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都是特别卷。韩国不用说了,都排了一部十分惊悚的电视剧了。日本相对好一点,但如果想去国公立(便宜、排名靠前、偏理工居多)也是一样卷。事实就是,如果出于 “公平” 为第一价值考虑,我们还不能找到比统一考试更优秀的方法。甚至,我们要打击补习行业,把被补习行业高薪拉走的优质教师资源送回学校,如此才能更多地剔除资本对考试的影响。

综上,如果问我们的教育有没有问题:那肯定是有问题,要不要改:要改,是不是海外的更好:那倒未必。所谓改革的深水区,是因为之后的改革都是前人没有经验的、要我们自己创新、摸索、试错的部分。我坚决反对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

如果说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的话,那么我必须说,教育的体系选择更多受制于社会制度的总体情况

A)资源分配的困难,最粗暴的方法,就是增加资源的绝对值来解决。我们把教育资源搞得大大的(此处不包括那些无效的扩编、扩招,明明师资不够就楞加大的行为),每个人都能吃饱,那资源分配的问题就少很多(至于,社会整体资源是不是要分配那么多到教育上呢,也是问题)。

B)总体上,各工种的公平很重要。现在大家都挤破脑袋进大学,进好大学,进那几个热门专业,很大程度是当前我国版本就是那几个职业特别吃香。其实我国很缺蓝领工人,高级职工,专业工人。但这不能怪大家,总体收入水平摆在那里,人往利来,大家有得选,当然是选能富贵的。

C)承接上述 B),我们的大专、高专、职校搞得实在是差的。教不教真本事先不论,但名声是真的不好,好生源也不愿意去,现在成了专收读不下书的地方的代名词,形成了社会偏见。在这一点上,我很稀罕的想要表扬一下日本。日本的专门学校是搞的真不错,社会认可度高,名声好,没有人会因为你选择专门指指点点。专门出来的学生就业率也十分不错(特别的几类专业除外,像什么动画制作啊声优啥的),工资待遇不见得比读普通大学出来做サラリーマン(工薪族)来得差。

如果你问,那为什么大家还读大学呢,读专门多好啊,还少读几年,更早出来赚钱。如果你产生这种想法那就对了,这证明各种职业都得到了更公平的尊重。社会主义里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由” 中所谓“自由”,不是专指往上通行的自由,而是指人能够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的自由。如果社会普遍认为,做金融操盘手不比做面包师傅来得更高贵,那我们就真的自由了。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国内外教育我都亲历接触,包括幼儿直到大学教育,而且从事过多年教育工作实践,我来说几句。

但是,估计说了也没用,这就是第一条。

第一条,东方人传统守旧的思想很难短期改变。

哪怕是国外,就是东亚三国人➕印度人(其他可以补充)对于补习对于做题有蜜汁崇拜。我建议这几国搞一个作题教搞一个 “题神” 崇拜一下得了。

而题目说的知识,您自己好好想想,其实很大程度说的是题目。课本知识考试知识题目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第二,不知道题主见过多少欧美学生,您有几十个客观样本,然后得出外国学生知识不如中国同龄学生也行啊?您根据可以讲一下吗?

我的感受可能也很片面哈…… 国外只说发达国家吧,幼小阶段比较放羊,体验➕能力习惯为主,学多学少无所谓。(欧美学生不提华人)花在书本考试上的时间相比我们少的多!当然你拿着课本 “知识” 去问,那马上自信爆炸,觉得人家都是傻子对吧?

我也是这感觉。

我孩子在国外已经属于放养了,小学时候实在闲的蛋疼,我还是每天安排十分钟小习题,五分钟日记,五分钟练字,五分钟单词(汉字)…… 练琴体育自己看闲书不提。

然后他们同班同学,只要是外国人的,下午一点多放学到晚上睡觉,那是完全无事可做…… 你敢信?

我孩子也是篮球队的,然后一个小区同班同学隔一个小时按门铃,“可以下来打球了吗?” 从两点按到六点…… 后面是回家吃饭动画片去了。

然后很多家长就说了,外国小孩傻子一样啥都不会…… 但是!我发现一个细节,人家孩子两点多外面浪,玩到六点,中间安排都是人家自主的。不怕丢人,我孩子二年级了,也不敢去按人家门铃…… 而且这么小孩子怎么琢磨记住我家门号还能通过那个智能系统通话,我都没搞明白(现在会了)。

这个独立管理解决问题不求人的本领,我孩子差远了。

总结一句话:培养方向不一样。

第三,国外小学高年级以后,我知道的学校都会安排大量课外阅读甚至读书笔记,“论文” 任务。

国内有没有规律性大量普及,我没有听到。

只说我看到听到的。比如语言类科学这种课程,老师一般开学就给一个贼拉长书单,学校和附近图书馆都有,借不到去网站上看电子书。

然后每一科基本上是一周一本书。想完成任务差不多每天得一个小时起。

题目说知识面对吧?国内中小学生大学生有没有这么重的课外书阅读要求?我就问一句现在大学生一周阅读时间多少?注意只能是书,网络帖子杂志视频不算…… 虽然学术知识可以归入个人研究范畴。

总之,国外学生在高年级开始重视知识普及了,我们可能还是在做题。

没办法,不做题考不到分数对吧?

第四,我知道的不一定对。国外学生在 “高考” 前两年也一样特别辛苦,题海照例。我经常在下班地铁上看见中学生摇摇晃晃在做题目!数学卷子一目了然对吧?

我也奇怪了,回家去做来不及吗?我认识有的家长说,真的来不及。后面几年如果孩子真的有条件也想考好分数,也要拼一拼的。

所以也有题海,只不过一般不是小朋友,也不太用逼。

第五,国外教育好,你就吹吧!

实事求是,国外教育毛病很不少,所以大多数华人和中国去的家长比如我自己,不会完全按他们来…… 阴我成才率(考大学的)明显低。

不过发达国家教育理念有先进地方,最重要的是…… 国外老师工资还可以。

国外中学大学老师收入不用吹了吧?我成天洗脑孩子,将来努努力国外名校当个教授,那好家伙了就……

国外小学幼儿园教师待遇不太高…… 那只是公立。如果老师愿意努力,当然更辛苦一点,私立学校收入还是可以的。

收入好,才能留得住好老师,

国内可能的一个现象,只是我的体会,老师待遇一般,留不住真的有水平的人,比如茶哥(呸呸呸)……

各位随便问问现在普通小学老师到手软民币 VS 工作时间压力?

就这都卷的一塌糊涂,涨待遇只能下个世纪。

第六,中国教育从未超过欧美……

这个话本身就不太严密。

我说点公道话教育这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欧美是远远走在前面的。你就看每年教育领域研究论文国外有多少,国内不抄袭的有多少,我不想争论。

学术界有一个笑话,就是导师找研究生查找国外论文文献,一看国内没发过!赶紧翻译发表出书!反正外国人一时半会也不会上门找麻烦对吧?反正我怎么听怎么像说的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们。

但是教育实践上,我认为中外教育行业和具体老师,水平没有差距…… 我是说相对收入大概差不多的等级。

一句话,中国人勤劳,中国老师肯吃苦。

以上讨论课堂教育部分,至于家庭教育…… 抛开题海鸡娃现象以外,其实差不多,都有好的也不缺混蛋家长。

最后让我总结一下?

国内外教育思路不一样。

国内是幼儿园题海到大学考研;国外放养十岁以后,课外书比较多,高考前突击。

国外教育研究发展成熟,国内外教育实践差距不大。

家庭教育鸡娃害人,其他没有区别优劣。

知乎用户 椰子大魔头 发表

这道题的答案,取决于你如何衡量 “教育的品质”。

如果你的衡量标准是:有钱人说得对。

那你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中国经济不如欧美经济。**其他一切理由,不过是用来附会这个答案的强行引证罢了。

但如果你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教育体系下创造出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动力。

那你这道题就没有答案,因为你的题目是错的。

18 世纪 6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地球开始了一场长达 200 多年的科技赛跑。这场比赛初期,中国的身份是竞赛道具,遭受了前 8 名长达一个世纪的集体洗劫。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才从比赛道具成为参赛者。然后中国用了 70 年的时间追赶人家 300 年的科技路程,比赛名次从 200 多名的倒数,成为现在全球冠军连脸都可以不要,也全力遏制的对手。

中国真正的高速发展,恰恰是恢复高考时起步,高考扩招后加速的。过去这 20 几年,所谓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描述的其实就是 “中国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全球的发展,正是中国教育创造的新生代人才带来。

==============

这个问题我本不打算回答,但是看了题主在别的答案下的评论,我确实有点蹦不住。

正常的对比是:

面对疫情中国用 4 万亿用来做核酸抗疫,美国拿 4 万亿用来发钱和买裹尸袋。

面对科研中国用 400 亿造天宫空间站,美国花 400 亿造韦伯望远镜。

而你这种 “田忌赛马” 用民生和科研投入来对比,其实在 20 年前还有个完全相反的版本:“在全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国家却在勒紧裤腰带,做核弹 / 发卫星 / 探月球。为了大国崛起,不顾小民尊严。”

你今天的观点和 20 年前的观点看起来完全相反,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我洋爹做啥都对,中国就是不行”。**当你心理已经预设了这个答案后,你想要的就不是答案,而是找出更多符合你预设结论罢了。

知乎用户 Rhaego 发表

中国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

我看你是纯纯搞笑。

中国的中学教育是有着浓浓的明清八股风的

什么意思?

就是典型的教的少,考的多,变着花样挖空心思考你

一本论语,一共多少字?

几千个字吧,但人家就能用这一本论语考你一辈子你信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就这么短短九个字,能考的你你妈都认不出你来你信么?

人家不考你学而,不考你时习之,不考你不亦说

人家考你习之不亦,人家考你时不亦,人家考你乎

你作吧,反正一本书几千字考你一辈子都没问题。

你说你通过了,你能说你学的东西多吗?

这辈子无非也就学了本论语。

中国的数学,语文都是这个画风

数学不教微积分线代,就是基本知识点,但是变成花样考你,你就是考个高分你敢说你学的知识多?

语文更是这样,这句话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人家真正的作者都说了,我不是想表达那个意思,但出题人说作者你说的不对,你就是想表达那个意思。

这玩意谁能猜到,完全就变成了你猜出题老师心意了呗,早早学会溜须拍马也不错哈哈哈。

真正的知识,或者实用的技能,学校不教的,教的东西其实特别特别少,只是挖空心思考你,让你有种,我学了好多的错觉。

知乎用户 Dr. 张狒狒 发表

不答是否超过吧,来答答为啥不一样吧。

因为中国教育承认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国家的历史需要普通人去书写。

我不太相信会有哪个欧美国家,其年轻人对自己国家运行的体制有中国年轻人这么熟悉,能够如数家珍地讲出国家过去七十年来各时期的大政方针,主要成就以及主要错误,各时期的矛盾、处理方案、理论依据、最终结果以及对方案 - 结果关系的再认知。

这些为啥重要?我也不知道,平时卖个菜也确实用不着这些知识。

因为中国教育承认人的可塑造性以及天赋(尤其是体育天赋)的稀有性和不稳定性,你小学一年级时门门功课都差唯体操很突出,但你很可能在六年级时门门功课都很强但体操已经不适合你了。

欧美教育普遍承认天赋的稳定性,很多时候会发掘天赋舍弃其他,重点去培养天赋。

所以中国孩子会被要求全面努力。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真的是努力就会变强,于是中国孩子就疯狂卷了起来。

只是应试能力?啥是应试能力?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将问题归类的能力?还是举一反三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索世界,就是在不断做题:阅读题目,理解题目,归类问题,解答问题。技术发展也是一样。

艺术是需要天赋啦,不过艺术家需求量大约不大。中国学生的艺术训练大约也卷出了很高的平均水平,即便不能做艺术家,审美大约是集体在线的。

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速度快于中国科技甚至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

曾几何时,科幻著作中时常为知识爆炸而人类生命有限,无法在有限的时间掌握足够多核心知识导致人类科技发展停滞而困于某种发展水平之内,认为人类文明是有限的。

但当我们真的能够让大多数学生在同样的时间掌握更多知识的时候,我们又开始反思这种教育技术是不是代价太高。

说一组数字吧,2019 年中国 5~24 岁人群死亡率是 20.36 每十万人,美国约是 41 每十万人,法国是 20 每十万人,日本是 22.35 每十万人。2015 年,中国青少年(15~19 岁)自杀率,农村是城市的两倍(2.81 和 1.3 每十万人),美国约是 11 每十万人,法国约是 6.1 每十万人(2012)。韩国和日本都以自杀率高著称,

教育水平高的好处是,我可以列看似不相关的数据,但向大多数人传达清楚我想传达的意思。

所以,就酱吧。各国的教育各有侧重。

知乎用户 子虚先生 发表

首先,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不比欧美多。其次,学习不是关于知识的获取,而是关于思考能力的培养。最后,中国的教育体系只有四十多年的连贯历史,更早的与今天是断绝的,原因是六十年代的某些事件,而欧美的教育体系可以连续追溯回一千年前左右。

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不比欧美的多,只不过是中小学期间被迫记忆了很多硬性的 “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大多没有内化为真正的认知,而且这些知识点本身,尤其在文科领域, 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历史课本把世界史中的现代史定义为 1917 年之后,让学生背,然而这个定义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用,连俄国都不用,因为现代史一般认为是从 1453 年、1492 年或 1789 年开始的。中国的教育会让学生记住这些日期,并背诵这些日期的“意义” 和“内涵”,问题是这些日期和它们的意义和内涵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讨论,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解释的。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问一个学生“现代史是哪一天开始的?”,然后根据他的答案是否符合某个日期来给分,而是让一个学生说出他自己认为现代史应该在哪一天开始的个人观点,然后让他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来论证支撑他自己的这个个人观点,并且根据他的分析和论证的质量来给分。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学习的核心不是对硬性知识的记忆,而是对软性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中国的学生背诵语文常识时,知道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却甚至不一定需要真的读过巴尔扎克的作品,更不需要知道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有自己的个人观点。真正的学习,是当一个学生不一定知道巴尔扎克是哪个世纪的什么主义者,却确确实实读过《欧也妮 · 葛朗台》或《高老头》,并且能够对诸如 “你是否赞同伏脱冷对拉斯蒂涅的建议?” 之类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分析式写作来加以论证。

为什么中国教育这样?因为中国教育在精神上继承了古代的高度强调背诵识记的封建教育,在技术上继承了苏联的把硬性知识背诵置于思考能力之上的普鲁士式教育(苏联的教育模式学自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硬性知识背诵的问题在于,今天一切硬性知识通过互联网、数据库、搜索引擎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查到,因此不再需要个人拥有书架般的记忆力最重要的能力也不是获得和拥有知识的能力,而是处理、分析、阐释、判断知识的能力。比如,政治课本告诉你唯心主义是不好的,你就信吗?事实是,你都不知道唯心主义什么意思,或者说你从课本上学到的 “唯心主义” 的定义其实是简陋的,课本也犯了稻草人谬误(稻草人谬误指的是,为了驳倒一个观点,而刻意地误解和误读这个观点,让它变得比实际上更容易被驳倒),然而“稻草人谬误” 这种涉及到如何判断逻辑谬误的知识,才是课本真的应该教的。

欧美的学生,可能大学毕业了也说不出美国国旗上有几颗星,说不出马克 · 吐温是哪个世纪的什么主义作家,但他们大多都能用简洁、清晰、有力、流畅、正式的分析性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上自信地表达自己,能够针对一个严肃的智识问题展开自主的调研和分析,能够同时面对无数多种不同的观点、信息、主义并对它们分别加以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当然,欧美也有很多完全做不到上述这些的受教育水平低的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判断力差不多就像 2022 年的知乎用户们一样)。

古代中国教育有好的一面,比如对学术传统相互传承的强调,比如对文本细读的强调(可以说,早在 “新批评” 学派出现之前,明清的经学家就是新批评学派了),比如对个人伦理和政治道德的绝对高标准。问题是,这些好的方面在当代中国的教育中是完全没有继承下来的。我们继承的,是对年长者和权威者的盲目愚蠢的服从和崇拜,是对不同观点和异质观念的恐惧和憎恨,是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精神分裂般的既迷恋又不屑的心态。这样的一种氛围,不是一种能让任何伟大的学术和知识产生出来的环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留学前我也这么想,留学后发现他们的大学生(注:物理系)在学高中物理,然后研究生却在学正常的研究生内容。

也就是说要在大学四年从高中物理补到能搞定四大力学的程度。

我真实的理解了什么叫宽进严出。

导师一直在发牢骚,觉得这些内容应该由高中老师包办,应该像中国一样才对。

论基础教育中国肯定是把米国吊起来打的——未来不出人教那种乱改教材的情况的话。

但是资本家并不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足够多教育,他只需要一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接受过足够的教育即可,而且他不希望这些高级打工仔通过打工累积起资本继而在不获取投资的情况下突破壁垒。于是教育投入会大幅增加,使高级打工仔的钱只能维系下一个高级打工仔的诞生。

如果不能,那就开放移民吧,还可以打一波族裔牌,让你们看不到阶级问题。

谁支持九年制快乐教育减少知识点,谁觉得英语(或者说白嫖任意一门外语)可以从必考项里拿掉,谁觉得政治课可以被吞掉,谁觉得可以把明星塞进课本把出师表替掉,请诸位和我一起去踢了他的凳子,教他的屁股砸在地上。

哪位砖家不要体面,我们帮你体面,免得和美利坚一样肉眼可见的要不体面了。

——更新——

我说基础教育能吊打不代表我说高等教育拉胯。

学生松懈我承认确有其事,但并不比国外更松懈… 仅以我母校华东师范大学的情况而言。

你说老师按部就班我并不认可,我们物理学系系主任上课都是认真点名的,没来的一个个抓起来。个别有狼灭教授虽然不点名,但他每一张脸都认得,谁没来直接记录。

考试卷子摊得远一点监考老师直接帮你理回去。小抄一旦发现学籍就无了,一学期挂三门课学籍也无了。

只有马列毛概人多可以开溜,也不是每节课都点名,但是锁了教室门开始点名没有点到就直接按旷三节算,通风报信都没用。

你要觉得认真备课认真管理学生叫按部就班,我只能说大学这点知识事实上还不足以让学生搞太多科创内容,而实验室的事情和任课教授没有直接关联——如果他不是你的导师的话。

我们在实验室的工作更偏向于了解前沿动向和帮忙打杂,这和美国的情况是一样的。只要帮了忙,导师 / 学长发论文也是要挂你的,在不搞科研的人看起来大概是很牛逼很素质教育的事情?

你觉得高等教育拉胯自然有你的道理,但麻烦你先报一下你哪个山门出来的,也给大家避个雷。

——更新——

因为你是 985 的所以你觉得中国大学不拉,但是我们平均比国外拉——你知道米国社区大学拉胯程度吗?一个学期只要打卡两次就不会被开,这还是移民局不调查的那种不收留学生的学校。

毕业率 80%… 从高中物理(还有数学)开始四年内学到能搞四大力学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

毕不了业有什么不正常?UCB 这边更惨烈,但合格的学生并不比清北出来的更好。

高考这个筛子是有效的。

——更新——

欧洲的教育情况我不清楚,如果是六年制的话应该是合理的,平均水平应该确实更好。

知乎用户 EricTseng 发表

1、学的知识不见得少,但或许也并没有多。有没有一种可能,人的发育其实是有规律的,就像刚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无论 “再努力” 也没办法通过“镜子测试”;刚满 3 岁无论 “再努力” 也没办法怀孕生子?原因是——【年龄未到,根本就没发育到相应阶段】,其实你根本【不可能】做到你压根就做不到的事情

2、应试教育,只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已,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它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试教育反而是最好的教育。有没有一种可能,问题出在这个应试当中的 “试”,【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垃圾 “试”】,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3、中国教育不见得超过欧美,但或许也并没有落后。有没有一种可能,你所关注的 “落后”,仔细想来,跟【教育】其实不相干,反而是跟一些【“其它东西”】才息息相关?

知乎用户 东林侍读​​ 发表

各位亲爱的知友,欢迎来到知乎传统 “中国不行” 活动现场。

混迹知乎这几年来,我已经看到 N 个国内外对比的话题,其常用逻辑就是 “中国不行”——大到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国民素质,小到大妈跳广场舞、中年油腻男以及过马路闯红灯,回答角度千变万化,但内核可谓 “万变不离其宗”,反正就是 “中国不行”。

并且这种 “不行” 很难反驳,因为现阶段主流欧美国家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中国。这就好比读书年代某些狭隘的老师评价学生,只要某个人考试成绩未能名列前茅,那 TA 再怎么文明礼貌努力上进也是白搭,老师还是会夸那个成绩最好的。

这种逻辑让我想起了在某个场合巧遇两位高中校长。

A 高中是重点,每年高考成绩斐然;B 高中就是传说中的 “菜中”,一年本科都考不上多少人。

A 校长侃侃而谈,言语中不无瞧不起 B 校长之意,B 校长听不下去起身打算走开,A 校长居然嚣张地叫住他:“怎么,你不服气啊?”

B 校长回过头,一字一句地说:

“对,我就是不服气。”
“你们学校招生的时候,掐的就是全市最好的学生,你们还有最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最好的老师;而我们招的都是你们挑剩下的学生,好不容易出现一两个表现好的老师,你们还想方设法撬 TA 走。”
“有本事我们拉平了干,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A 校长有点被吓到了,但他也是老江湖,兀自强行镇定:“话不能这么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嘛。”

B 校长当即回怼:“你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该站在资源堆成的山顶上睥睨我们。”


回到题主的问题。

我无法确认中国孩子学的知识多还是欧美孩子学的知识多,但我想说——现阶段中国教育未能超越欧美,背后有十分复杂的历史、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简单地截取某个截面就说 “中国不行” 实在是难以服众。

知乎用户 白颐路观潮​ 发表

太可笑了,非说中国教育不是世界上游的看看:

科研方面,中国现在是全球坐二望一的科研强国,科研成果按自然指数等指标衡量等于甚至超过英法德日加澳总和,而这些国家和美国都有可观比例科技研发人员是中国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国人。美国毕业的理工科博士前几年四分之一都是中国人。要知道博士生是科研的主力,而大量企业科技研发主力还是毕业的博士生,美国起码十分之一、很可能接近五分之一科研人员是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国人,其它发达国家也类似。

而且这些国家科研还都有个特点,大量和中国科研机构合作,少则百分之十几,多则两成多研究都是和中国科研机构和研究者合作的,也就是说全球科研大约三分之一靠中国本土科学家——基本都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本科教育培养,剩下三分之二里大约五分之一也是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中国人贡献,近占全球人口 1/5 不到、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提供了以高质量产出衡量的全球科研接近一半的人力资源(约 7/15)!

而无数中国人认为教育更好的欧美日加起来培养的科研人员对全球的高质量科研贡献都未必赶得上中国人(基础学科像数学和理论物理中国较差,但是大多数学科中国和剩下外国加起来比力量差距不太大,如果把海外中国学者算上差距就更小多了),虽然这些国家人口也比中国少不了多少。

而且众所周知,中国六零后七零后甚至八五前平均教育水平很低,能上大学的凤毛麟角,培养出来的少数科研人员整体上也和发达国家同龄人没法比,人家四零后五零后科研工作者水平也很高。中国是基本就靠少部分八零后、极少部分六零后七零后和主要是九零后拼科研(在海外搞科研的也是这么个年龄分布),也就是说中国几乎仅仅工作年龄里一小半年纪的人里就提供了支撑全球一小半的科研力量。

产业上更不用说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几乎是美国欧盟总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中国和美国已经平分秋色,都占约全球三成。而中国的大学毕业劳动力人口仅仅 1.6 亿人,仅仅美国大学毕业劳动人口就接近一亿人,欧盟更有一亿多大学毕业劳动力,中国大学毕业劳动力远少于美国和欧盟,但是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美国欧盟多得多的大学毕业劳动力。产业上,全球新兴产业中国比美国欧洲都发展迅速得多,欧美日十年前原有的大量优势现在很多都成了劣势,光伏高铁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等一个个都被中国攻城掠地。

做生意,同样道理,欧美日是五零后到九零后人才规模差不多,日本德国这些国家由于少子化年轻人人才甚至少于中老年,而中国优秀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八零后九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大多数早期成功者由于文化程度、旧的行业和模式出局太低现在已经玩不转了),中国同样有人才数量劣势,但是中国的八零后九零后把中国经济迅速做大,过去五年诸位听说了什么国外的商业创新深刻影响了国内?好像没有吧,国内现在是自己尝试各种商业创新。如果考虑到人民币的被低估程度,中国 GDP 规模实际已经和美国差不多也和欧盟加日本差不多。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把中国一个个行业做得挺红火,存在国际竞争的也基本不输国外,连电子游戏都在已经实现了文化输出。

公民素质,现在中国 90 后 00 后公民素质算全球最好之一,出国长期生活过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北美日本和老欧洲社会意义上的白痴废物都不要太多,而且新冠疫情头两年这些国家年轻人公民意识怎么样也一目了然。对世界的了解,中国年轻人也算最好的,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年轻人对世界地理历史政治的了解还不如中国年轻人。大多数欧美年轻人都分不清台湾和泰国,中国年轻人大多数分不清巴拉圭和乌拉圭很正常,但是不至于分不清墨西哥和阿根廷。

如果说有什么缺陷,艺术教育和宗教文化教育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在我们的教育里确实有明显缺失,也体现在相当一些年轻国民当中,这些领域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不过这些东西的教育搞不好容易变成教条,变成洗脑,像现在欧美社会里的白左那样,也要辩证看待。

知乎用户 jerrycn​ 发表

其实毋庸讳言,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实际上是扼杀孩子,扼杀人才,扼杀创新,于人于己于国家都没有什么好处。

我在上本科之前,就是内心有点叛逆的孩子,因为高中我很多东西都是自学的。以至于那个时候期末考试卷子满分 120,好几次得了 118 分,因为数学老师看不懂我到底怎么算出来的。但是结果是对的,论证过程也没啥明显错误,所以他酌情扣了两分。

上了大学这就转换成巨大的优势,我可以挑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学,而且我的自学能力非常强,所以学习效果也非常好。那个时候开始正式接触影印版的计算机书籍。发现中文的和英文的教材真是差别巨大。很多知乎的答主也回答了这样的问题,英文的教材通常是这个专业领域比较厉害的人写的书籍,他是真正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且是常年从事这项工作,真正在这个细分领域属于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写的,才可以作为教材。他们真的想让你学懂学通才写的,所以美国的计算机教材都很厚,但是很容易学。循序渐进,你可以知道他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和弊端,怎么样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对一个人的专业能力成长非常的有好处。

而中国的绝大部分计算机书籍包括什么从入门到精通之类的垃圾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人是找计算机系的学生翻译的,有的是不知名的大学老师随便写写的。自己就不太明白,也没有做过相关的项目。想把这个问题深入浅出的讲清楚,真是天方夜谭。所以后面基本上不看中文版的计算机书籍,没用,错漏百出,浪费时间。

到了现在教小孩,感触更深。我们家小孩上的是个美国教会的幼儿园,听说没有问题。但是在疫情期间,网课效果不太好,我又居家上班,所以我自己每天抽时间给她上美国加州的 Wonders,还有数学。美国人写的小学教材真的是非常的好,声情并茂,循序渐进。现在她马上 9 月份要上一年级了,英语水平吊打上海任何一所公立小学五年级小学生的平均水准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她已经学完 G3,相当于美国小学生三年级的水平。Readers A~Z 刚刚学完 T,现在在看 U。随便给她找本英文读物都能大致读懂,可以基本流利的用英文把大意给你复述出来,相当不错了。

数学现在用的是 go math。教材编排的也不错。以前有些中国家长包括她妈妈都对美国的数学嗤之以鼻,觉得比中国简单。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美国教材给我的感觉就是,它是一个高度体系化的东西。刚开始看起来很简单,就像搭积木一样,它的地基一层一层垒起来,全是体系化的,那么它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而中国是标准的应试制,这就很糟糕。中国的教材普遍的是告诉你套用这个公式做做题,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来龙去脉是什么?有没有替代的方法?这些完全不教,也许老师自己也不懂。或者他们认为不需要考试,教了完全浪费时间。

美国高中的学生如果真的学有余力,高一就可以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他的 IB 课程,数学和物理其实挺艰深的。真的怀疑,到时候还能不能教我们家小朋友,也许一边自学一边教? 哈哈。

这种科学的训练,到了高年级差异更大,美国普遍采用项目制,给一个议题,你自己去收集资料,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成体系的串联起来,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还需要和别的孩子进行讨论,有理有据的说服别人。这些对于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这么训练。

和中国的留学生相比,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新领域的设计和实现上,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基本上是降维打击。这是为什么一个纯粹的中国土博士是不可能在科学的某个细分领域上做出比美国科学家更好的,更原创性的工作。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符合客观情况的逻辑合理的结论。

我一直认为学习关键不是仅仅学习到知识(当然这一点也重要),而是提高逻辑分析能力,能够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并且能够有自我更新和自我进化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新的技术研究方向,新的领域谁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开拓性的工作。

另外,应该要能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学习到本领是首要的,成绩只是副产品,当然学的好成绩不可能会差。但是单独为了成绩去刷题是很可悲的,这是标准的买椟还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把最重要的东西给扔掉了。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国内小孩学破脑袋学来的不是知识,不是思辨能力,也不是人文素质,学来的只是迎合标准答案的考试技巧而已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中国教育是确保下限的。高中毕业或一本以上毕业。虽然不见得多优秀,实际工作能力还是有保障的。基本数理化政还是有点基础的。

高赞答案列举的工程师(或者其他师)数量这个事实,已经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但是除了大多数普通和后进学生。关注优秀学生的话,就不一样了。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提升,优秀学生对标目标的就不再是发达国家的普通学生了。优秀学生学习的广度深度,对比目标改为欧美优秀高中和高校,就不够看了。

先说大学,特给是本科。最大问题是管理层的利益没有和高校学生学术水平紧密捆绑。

英美大学,中等以上的大学,学校毕业校友之间关系密切,很多资金来自校友。所以毕业证的含金量是真的和学校管理层的收入与声望密切相关的。这样能更好保障教学质量。特别是学校王牌专业的质量。对校友来说,他并不希望仅仅是捐献给自己的母校让自己小孩能上母校而已,校友希望的是自己的小孩能够跟更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所以校友的捐献目标是:让自己小孩同校的其他小孩的学术水平提高。

我国一本以上大学做不到。因为管理层是上级指派的。经济来源更不能太多来自校友,否则一定会导致富豪校友买子女学位的事物愈演愈烈。这在阶层固化成为理所当然的英美是可以接受的。在国内不是可以摆上台面的。

这就导致了不少中流大学,管理层主要是确保不出事,做和学生能力无关的政绩工程。还会有科目放水的问题。甚至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让聘请教学优秀但是发论文一般的好老师团队。

很多时候会出现考勤比考试更重要的问题。完全掌握学生生杀大权却没法用学生能力反向考核他们。

我国不能改成英美那种适配阶级固化的私立为王且公立也要给校友富豪特权的路子。

只能在公有为王,抑制富豪买学位的前提下想办法将学生能力和全校管理层钱权紧密挂钩。唯一办法就是加强横向客观的师生学术水平比较。尽量减少学校自评的权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让个高校学生毕业水平的比拼显性化,公开化。

这就要求减少学校自主评价的自由度。要求绝大部分学术评价是全国直接 PK 的。是国家公权力组织的。

比如:取消平时分取消学校的考核权,采用大部分(比如八成)的学科绩点,都是全国统考的模式。这样你的学校做得再差也至少 80% 的学科是满足国家的大纲要求的。

剩下的绩点,可以直接从全国各单位征求题目,论文大赛形式来考核大学生,做到绝大部分学生加老师组团都不合格的地步。这样也能促进把各校的老师学生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拔高。

再说高中,关键问题是高考大纲要求太低,高考又非要选拔出清华北大级别的学生。这个指挥棒导致高中学的不够深。

对比美国的 AP,我最近看到的 AP 课程,基本都深入到了大学本科的水平。有些细分科目的深度甚至比我国多数双非大学的还要求高。

这是远超高考大纲的。可以说,英美参加类似 AP 考试的学生,比我国高中生中的优秀生学的更多更深。哪怕和竞赛生比也很有可能学的更多更深。毕竟现在竞赛考核范围比较狭隘,更多考核学生是否 “聪明” 而不是考核学科知识深度广度。

高考是公平的。也是必须保留的。但是高考要选拔清北还要区分一二本。力不从心了。

最好是降低高考难度,只用于区分是否双非以及一二三本。

通过第一次考试的,满足上重点水平的。通过超纲考核来选拔。这时候可以直接用大学专业大纲,更加细分专业以对应学校招生专业。

难度不妨很高,就按照本科生学科要求考。大多数人都不合格那种。

有这样的指挥棒,才能在好学生范围内谈的上 “中国高中学生学的多”

知乎用户 踏歌而行 发表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可能不是教育体制,而是人才的收割。

美国的人才都是美国教育体制从小培养出来的吗?

不是!

美国的人才来自全世界。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学霸去美国了,然后呢?欧州的,日韩的,印度的,都去美国了。

那你说,他的人才都是他培养的吗?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是因为他收割全世界的财富,还收割全世界的人才。

知乎用户 自由飞 发表

1、我讲过很多次:很多人混淆了知识能力

中国教育一直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在能力塑造这一块,我几乎没有体验。

以至于我现在自己当老师(面向就业编程培训),都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只能自己摸索。

上古时代,见多识广博闻强记,确实很厉害,是稀缺资源;但纸张和印刷术普及之后,尤其是现在信息时代,知识已经迅速的贬值(不再稀缺),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段子不是说了么,编程 = google + 英语,知识都在 goole 里,不用记,但你得有使用 google 进行检索的能力。

2、整个中国社会,对教育的目的都是稀里糊涂的。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几个人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有几个人能给出自己的答案?

教科书上本来是有现成答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谁敢这样说?谁会真的这样想?考个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拱大城市的白菜…… 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答案吧。这样的答案,能让你满意不?

是,有些理想可能我们一辈子都实现不了,穷其一生我们都只有眼前的苟且,但生而为人,从来都没有过诗和远方,你不觉得悲哀吗?

3、教育极端的功利化

这是理想主义远去之后的必然。

中国有很强的师资队伍,但他们强在哪里?

据说,教育是点亮一个人,他们点亮了哪些人?给自卑懦弱的孩子以勇气,给懵懂的孩子以方向,让调皮捣蛋的孩子懂得敬畏……?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为第一,他们传的是什么道?

学校忙着 “掐尖”,老师忙着 “培优”,所有的老师,挖空心思让孩子相信:高考成绩是他生命中的唯一!丝毫不顾及这样疯狂过后的副作用。

因为名校要升学率,名师要升学率,升学率就是功名利禄!

PS:黎叔(我的创业导师,市井中的传奇人物,详见:看似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一个商人,脱口而出,教育不能太功利。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把我震撼了。

4、僵化的选拔模式。

以下引自:

中国教育的现状如何?知乎上面所有吹高考怎么怎么好的,套在科举上面,一样一样的。无非就是公平嘛,筛选嘛,好大学好文凭就是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嘛……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废除科举制度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实人才从来都有,而且从来都不拘一格,但是,我们就是要搞个筐,在这个筐里的才是人才,其他的都是渣渣!哪怕是最开明的人,也只是想着怎么把筐做大点做好点,从来没人想过,我们为什么一定就要这个筐呢?或者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用这个筐来定义人才呢?!

5、教育资源垄断,扼制创新和纠偏。

其实上面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垄断造成的;或者说如果没有这种垄断,很多问题都可以缓解很多。比如现在大学的问题,

就是房间里的大象,为什么没人去解决呢?

因为没有动力呀!大学又不用对学生负责的,你爱上就上,……,还不能这么说,应该是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无数莘莘学子还得打破脑袋考进去!这些学校好,真的是因为他教学质量好么?呵呵。全靠政策!你招生的时候就把最“好” 的学生给抢走了呀。

归根结底,绝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师资、生源、资金、政策……),是被垄断了的。只要应付好上面,躺着都能过,干嘛要努力?

这一点只能点到为止,其他的我不能多说了。


即使没有多说,也被限流了:


以上,尤其是最后一点,算是我对中国教育:

病在社会,根在高考。

的一点补充。我知道有同学还想深挖,哈哈,当你想深挖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可以默契的一笑了:尽在不言中呀!

收藏的:向应试教育开炮!

知乎用户 偷看猫喝水的狐狸 发表

就拿法国来说,首先是法国分科比较细。中国的分科分文科、理科。法国好像是人文社科、技术、科学什么的(具体忘了,以前认识一个法国高中生,聊过,但好多年前了。)

中国的分科,基本都要学数学,只是文科数学相对简单。法国有的分科是几乎不学数学的。这就轻松很多了。而那些侧重学数学的学科,也更重视逻辑推导,不重视计算能力。这也就避免了中国孩子为学好数学而熬夜刷题的痛苦。计算能力肯定要熟悉公式和题型,除了反复刷题别无他法。天赋选手除外。

其次法国孩子不一定要学英语,可以选修德语、西班牙语等,法国人本身混血多,爷爷奶奶里可能就有德国人、西班牙人,学西班牙语、德语等比我们轻松很多。

即使学英语,在法语基础上学英语也比中国人轻松很多。毕竟很多单词同源,一眼就能猜到个大概,只是发音会很麻烦。

光数学和英语这两点,法国孩子就比中国孩子轻松太多了。中国人去法国留学,只要是那种数学用得不多,但多多少少用到一些的专业,比如管理学、社会学,数学和英语就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提分项。

再说其他学科,我认识的那个孩子是文科的。我就说文科的。他们的文科考试,相对来说,能有条理地把意思回答出来,就行了!中国的考试,比如政治,历史,那可是有标准答案的,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什么象征着什么,什么是伟大的正确的——诸如此类不让你进行逻辑上的思辨和反驳,直接告诉你这就是正确的答案,你背就完事了,别多问。

大量背诵缺乏论证的东西,当然累,这怎么会不累?

那你说你这么背出来的历史、政治,上了大学,读到大三,历史和政治水平就一定比欧美大三历史专业的孩子强吗?不一定吧。

中国文科教材里我认为最好的是地理,但难度偏低,对比欧美的高中地理教育,还不至于形成降维打击。

理工科我就不知道了,我印象里中国的生物、化学难度还是比较适中的,我估摸这两块就算比同学科的欧美高中生强,应该也不至于排山倒海的碾压。但中国的物理是真的挺难的,我想欧美高中的物理没这么难吧!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我笨,物理一直差。

综上,我认为中国的高中教育,使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当然更扎实,但大量时间用在反复研究题型、大量刷题、大量背单词、大段背诵缺乏严密论证的东西,这就使中国孩子消耗太多时间和精力了!而背得滚瓜烂熟的英语单词、缺乏论证与反驳的标准答案以及烂熟于胸的计算公式,与欧美大学生相比,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或许有一些优势,但这个优势不至于大到永久 “碾压” 别人。

知乎用户 天涯野客 发表

中国教育远远超过了美国。

但是,你只要在法国德国上过大学,你会明白老牌发达国家的底蕴,日本韩国所谓的发达国家说穿了只是纸面数据罢了。

只是美国网罗了各国的人才,让你误以为美国教育水平很高。

如果你是天才,在哪里上学都一样。

如果是普通人的智力水平,一定优先选择去欧陆学习知识,它的体系是非常科学而稳健的。

在中国上学的感觉

这个方程你必须会推导,否则你就是人类公敌,对不起父母国家。

在欧洲上大学的感觉,

老师说,这个知识点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看一下, 看不懂就算了。

你觉得,这不是看一眼就会的东西么?朕果然是天才!

老师说,关于这个知识点,你们可以看看这篇论文,

你可能当天就去打印出来把论文看完了,因为内容跟上课讲的是一脉相承的,毫无压力。

在英美系上大学的感觉,

老师一节课发了一百多页幻灯片,上课随便挑几页念一下,讲点笑话。然后大家回家自学吧。

你下午看了两百页幻灯片之后,发现还有一百多页,然后还要写一篇小作文,然后你突然想起来晚上还约了同学讨论小组作业。

你会觉得,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嘛。

知乎用户 张贝贝 发表

我反对题主所说的 “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中国教育却并非世界上游” 这种说法。因为在疫情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欧美人反智言论频出,接下来我说说自己的观点。

这两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和蔓延,我们透过新闻媒体也能感觉到欧美的民众中存在不少幼稚、反智的人。例如他们觉得疫苗无效;新冠疫情不存在;要求戴口罩目的是为了剥夺人权等等。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群体中有那么少数人有不同于常人的观点、思维也是正常现象。但是此次疫情中出现的不常规人数就不是这句俗话能解释的了,应该是他们教育的问题。
例如美国的教育,他们打小开始主要教育两件事情,一个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一个是不要盲听盲信,要有质疑求证的能力。教学中老师主要的作用并不是答疑解惑,而是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以及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方式。
大致的过程是遇到问题或者观点,提出质疑,然后去求证,在求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并最终得到结果。
实际上美国的教育方式是鼓励学生在自身兴趣爱好的推动下自学。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真正掌握这一方法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我们上学的时候都知道,认真、刻苦地学习多多少少都能提升自己的成绩,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该如何去认真、刻苦学习,但是真的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吗?
独立思考和不盲听盲信这是一种思维认识的养成,相对来说并不难,常年的培训下基本人人都可以培养出这种习惯。质疑求证中,“质疑” 这种能力,实质上也是一种思维认识,所以培养起来也不难。
真正难的是 “求证” 的能力。求证某事需要有对应的专业技能或者是缜密的逻辑推理方法。这就需要求证人有大量学习、应用的基础,以及在求证过程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信息并辨别真伪。
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所谓 “快乐教育” 失败的问题。欧美的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总会有相当数量的人无法培养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些人实际就是 “快乐教育” 的失败品。

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本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所有的教育方式、方法都有 “失败品”。但是刻意的只宣传失败的案例,而不去对比成功的案例,自然会让不愿质疑求证的受众感觉“快乐教育” 本身非常失败。
而这些无法主动学习的人,往往意味着没有独立 “求证” 的能力,但是 “质疑” 已刻入他们的骨髓,他们又不会去盲听冒信他人的观点,所以就出现了阴谋论。
为什么呢?因为不能求证,所以自然无法证实对方观点的正确性,那么自己的质疑不就成立了么?也就是你声明的,我无法证明,但我得出的结论是 – 它就是阴谋。
这也是欧美国家号召公民们注射疫苗,虽然相关的医药公司、机构已经出示了各种检测、实验、已用病例的监测数据等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但是有些人就是认为这是阴谋,隐含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本能地反对。他们反而觉得这些机构故意编造出一些复杂难以辨识的数据来欺骗民众。
目前欧美很多国家的疫苗注射率无法再提升,除了没有开放低龄人群的注射外,就是一些人因本能的不信任而抵制疫苗和防疫政策。
另外还有个原因也让一些能够 “求证” 的人也加入了怀疑者的行列。
在欧美国家长期的政党选举、轮流上台也造成了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政府的形象在民众眼中一点也不高大上。在西方的民众看来,政府无非是各个利益团体互相博弈的结果。
很多人从来都不相信政府会主动为底层的民众去考虑,政府的 “恩惠” 无非是为了换取他们手中的选票。所以民众对于政府都保持相当的戒心和怀疑。
在这个加持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欧美民众至今还认为新冠疫情一点也不严重,甚至于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政府为了满足其利益需求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至于那么多因新冠死亡的病例,在他们眼中不但不难理解,反而成为他们观点的证据。因为随着人类医疗技术的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就没有人能够 “自然死亡” 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年死亡的人,除开部分因为意外(犯罪、事故等),其余全部是病死。
而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都有针对新冠病患的补贴。例如美国有些州对医院收治新冠病患有补贴,对死于新冠的病患家属也有补贴。所以就存在为了骗补,而故意将死亡原因标注为因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或并发症。
欧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不少,例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以此为由抱怨美国的新冠人数被人为的夸大了。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质疑的行列。
这两类人组成的 “怀疑者” 区分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媒体往往简单的把他们归为一类来解释。为了方便大众快速理解,往往又简单的把他们解释为 “幼稚或反智”。这也是我们通过媒体感觉国外“反智” 者很多的原因。

一更

01

美国教育系统教出来的奇葩

昨天讲到,美国不到 20% 精英的子女进入昂贵的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超过 80% 的小孩进入私立学校接受免费的素质教育。结果造就了 20% 的行业精英,和 80% 不具备最基本科学常识的底层民众。

不具备基本科学常识的人是最容易被忽悠的,所以各种奇奇怪怪的说法层出不穷,而且还具有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得到了大量美国人的认可和支持,例如:

疫苗是为了减少人口的阴谋,会改变人体 DNA;

地球是平面的,是一个圆盘,圆盘的中心是北极,圆盘外面一圈是南极,南极的冰把海洋包围起来,海水不会流出去,就像一个大泳池;

地平论者坚信的地球模型

口罩内的金属条是 5G 天线,它会跟踪你的位置,控制你的大脑并且致癌;

5G 信号能传播新冠,5G 可以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使人们更容易感染病毒;

美国民众烧毁 5G 基站

新冠病毒是比尔盖茨造发明的,比尔盖茨想通过疫苗来消灭世界上的十几亿人口,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

不要以为以上这些只是少数无知者的言论,实际上每个说法都有上百万人的支持。

NBA 球星凯里 · 欧文

美国 3.24 亿人口,有 16.7% 的人相信地球是平的,只有 66% 的人坚信地球是圆的,甚至许多名人都加入了扁平地球的潮流,例如美国 NBA 球星凯里 · 欧文,便在多处公开场合宣扬地平说,引起了轩然大波。

64 岁的美国业余火箭发明家迈克休斯为了证明这种真理,还搭乘自制火箭冲向太空,最终掉下来摔死了。

资助他们研究的是地平说学会(Modern flat Earth societies ),该学会坚持认同地球并非圆形、人类并未登月、也没有国际空间站的说法。

就是这家伙

2010 年,美国「新闻周刊」通过调查,评出美国人的十大无知之处:

20% 的美国人不知道什么是穆斯林,并认为奥巴马是穆斯林;

25% 的美国人不相信进化论,只有 39% 的人相信这一理论;

人类进化示意图

21% 的美国人相信巫术和魔法,32% 的人相信鬼魂;

20% 的美国人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

63% 的美国年轻人无法在地图上找到伊拉克;

近九成美国年轻人无法在亚洲地图上找到阿富汗;

超过 70% 的美国人不知道三权分立是哪三权。

……

你说这不可能吧,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情况!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假如,教书育人的老师就是一个地评论者,就是一个反疫苗者,就是一个有神论者……

美国反疫苗运动

国内的网友基本上都把这些言论当笑话看,因为我们了解这些最基本的常识。但是有一说一,还是有极少部分脑细胞发育程度不够的人选择相信,还言之凿凿地为这些言论站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百度上就有个地平吧。

02

素质教育就是愚民教育

有个疑问,为什么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教育系统教出来这么多无知的人?

因为美国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是愚民教育,这是美国政府为了降低治理难度和成本采取的措施。

中国古代皇帝借用儒家文化来进行愚民教育,君臣父子,仁义道德,条条框框规定得死死的。目的就是要民众安分守己,任劳任怨,遇到不公也不懂反抗、不敢反抗。这样治理起来就超级简单了,规则一旦固定下来,整个社会都按这个规则来行事,都不用管它了。

所以帝王可以歌舞升平,风花雪月,穷奢极欲,半年不上朝也没事。

美国也需要愚民政策?当然需要,上面列举的最后三条注意到了没。

第一:63% 的美国年轻人无法在地图上找到伊拉克。美国入侵伊拉克是 2003 年,调查的时间是 2010 年,敢情美国打了伊拉克 7 年,美国民众一脸懵逼?

第二:近九成美国年轻人无法在亚洲地图上找到阿富汗。美国入侵阿富汗是 2001 年,打阿富汗打了 9 年,何况此前 9·11 事件轰动世界,居然这么多人不知道伊拉克和阿富汗在哪里!

阿富汗战争

第三:超过 70% 的美国人不知道三权分立是哪三权。三权分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确保皿煮的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居然 70% 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三权。

以上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掌控美国政局的少数精英随便怎么玩,底层民众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不知道政府把你纳税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点击播放 GIF 0.0M
懂王

所以特朗普这样的水平也可以把美国治理得风生水起,因为美国绝大部分民众容都很易忽悠嘛。

他说喝消毒水能治疗新冠,第二天一百多人进了医院。

美国民众过得不好?都怪中国,是中国人抢走了你们的饭碗,美国人点头如捣蒜,就是就是。

某政策没搞好?都怪奥巴马,是他留下里的烂摊子,我还得给他擦屁股……

![](data:image/svg+xml;utf8,)

我 TM……

所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 80 万了,会有问题吗?根本没人出来闹一下,政府出来随便带一带风向人们就跑偏了,所以人们只会出来抗议戴口罩,抗议封锁措施,抗议政府推行疫苗。

说句不太谦虚的话,我当美国总统也能搞得风生水起。

03

素质教育是美国阶级固化的工具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二八定律,80% 的社会财富集中在 20% 的人手里,而 80% 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 20%;市场上 80% 的产品可能是 20% 的企业生产的,20% 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 80% 的利润。

世界上所有的组织,在没有强力干涉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按照二八法则来发展的。这种情况在已经享国 200 多年的资本主义的美国已经是铁铁地定下来了,甚至不再是二八开,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一九开,美国富人富可敌国。

不用说美国,我国改革开放才 40 年,现在地方上就已经慢慢地形成了各种权势家族,比如某某镇上的事就是那几家人说了算。有权有势的人通过联姻,把资源更加集中在了一起,形成了少数掌握绝大部分资源的家族,这就是门阀。

但是,如果教育行业也按二八法则来划分,那就是最大的悲剧。穷人家子女的上升通道被堵死,基本上都是永无翻身之日。

同一起跑线

精英阶层的子女接受精英教育,长大后依旧是精英阶层。穷人家的孩子接受素质教育,长大后依旧是底层的穷人。

你说翻身?有的,不过翻身的几率是百万分之几,几乎等于零。

如果你是那 80% 之一,你要么选择相信那百万分之几的翻身几率,努力奋斗,要么就认命,还能怎么办?

躺着最舒服

那么绝大部分资源永远掌握在那一小撮人手里,这些人就可以呼风唤雨,潇洒自如。各种权利在极少数人之间流转,这样就会形成默契,比如日本政府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频繁地换首相,为啥?加大家族轮流做庄呗,今天到你,明天该我了。

愚民教育,加上阶级固化,这就是美国政府统治的法宝,但是这一套我们几千年就玩过了,现在早就不玩了。

知乎用户 phk189 发表

题主,请回答一个问题,你说: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请问,多什么了?多多少?

就说高中阶段,比如,英国 A-level 提供 70 多门课给学生选,IB 有 56 门课程给学生选,AP 有 34 门课可以选择。

中国普高呢?

知乎用户 卜算子 发表

上游是和谁在比?

你的这个 “世界” 是哪个世界?

是 200 多个国家组成的世界?还是说除了部分欧美国家,其它国家和人民直接开除球籍了?

单论教育,能对于中国有在质和量上有明显优势的国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吧?

然后中国就不在上游了?

知乎用户 司空离​ 发表

**中国教育短期看不出优势,但长期优势会慢慢显现出来。**这两年教育减负,并不是为了迎接西方的快乐教育,而是我们之前拼过头了,需要平衡中和一下。

万事万物需要掌握一个度,太过于拼不行,太过于快乐教育也不行。

但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拼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欧美那边早已经是发达国家,是完全的 developed 状态,快乐教育是成功之后给自己的一根事后烟。很舒服很爽,但长久下去,知识分层会越来越严重。

他们的精英会越来越精英,底层会越来越温水煮青蛙。

快乐教育不断滋生红脖子,红脖子越多越便于忽悠和管理。但红脖子由于文化水平低,更容易走极端,会对精英阶层产生反噬。

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从全世界吸纳人才,但内部孵化人才会变得越来越窄。

**快乐教育更会滋生二极管思维,看问题感性大于理性,主管大于客观。**现在美国舆论层面乌烟瘴气,白左、LGBT、种族主义、黑命贵、老墨、拉丁族裔一股脑全堆在一起,全都是二极管,真的很让人糟心。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快乐教育的产物。

所以我既不赞成作业成堆的应试教育,更不赞成全凭自己兴趣的快乐教育。

兴趣是你的方向,而不是你懒惰的借口!

对于小孩来说,谁不喜欢玩?谁不讨厌学习?难道因为不爱学习就任他放飞自我?

就算我再讨厌作业成堆的内卷式教育,也会认为适当严厉的鞭策是必须要有的。

中国有没有快乐教育的示范?有啊,中专、技校、职高,这些学校的学生快乐的要死,可结果呢?培养出天才了吗?

美国的快乐教育出来的学生,和咱们的中专生没什么两样,甚至还远不如中专生。

然而美国的精英后代所上的私立学校,可完全不让你快乐教育,他们严的要死。

中国要想赶上发达国家,现阶段,快乐教育绝对是不能出现的。因为咱还没资格快乐教育。你发达了没,就学人家快乐教育

发展中国家实施快乐教育,就像工薪阶层被房贷压着还天天学人家有钱人到处旅游岁月静好一样。纯纯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回到问题本身。中国发展很快,但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中国教育目前还是得拼,虽然很卷,但你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现在实施快乐教育,全民蹲墙角晒太阳,那就更别想追赶西方了。

………………

实际上,有些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在全力追赶他们,并把教育作为突破口。他们甚至意识到了中国的模式似乎还真见效了。

于是,他们居然开始引进中国的教育模式了。比如英国:

英国教育高层可能对英国青少年的散漫自由已经是深恶痛绝了。光靠引进海外人才发展英国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还是得要从自己人堆里孵化人才。

…………………………

我们讨论高科技之前,乃至讨论任何问题之前,都要考虑到一个最最重要的大前提:中国现在还远远不是发达国家。咱们现在连发达国家的门槛都没摸到,高科技不如人家不是太正常了?

如果中国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都进入世界前十了,已经是妥妥的发达国家了,这个时候科技还是不行的话,那才该骂。你骂得狗血喷头都可以。

然而现在中国依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头脑能清醒一点吗?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处跟人家发达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发达国家比,这不是搞笑吗?

以发展中国家来看,中国现在取得的成绩不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即便是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咱们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反而是发展的最好的。你说高科技也就罢了,互联网你也提,你是真不懂互联网还是年龄大了不了解新事物?除了美国,谁还拥有成熟的互联网矩阵?互联网恰恰是我们的强项啊。甚至这个强项都被很多人吐槽,说是就知道发展互联网,耽误了真正科技的发展。

智能手机虽然核心技术都是西方的,但是能够把多个国产品牌卖到全世界,这不同样是一种进步吗?

放眼全世界,手机品牌都快被国产品牌了占了一半的市场了,你是一点不了解行情吗?放眼全球,除了苹果、三星、谷歌 Pixel(很多古墓派估计都不知道有 Pixel 这个手机品牌),剩下的全都是国产品牌:小米、OV、一加、努比亚、realme、Honor (为了照顾魔症人的情绪,就不提曾经没被美国封杀的华为了)虽然价格不如苹果三星,但起码走出去了吧。

曾经辉煌的 SONY、HTC、华硕、夏普、松下、阿尔卡特等手机,现在连渣都没了吧,LG 每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谷歌的 Pixel 天天玩新概念,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国外真正坚挺的手机品牌就剩下苹果三星这两个了。Pixel 的拉垮也证明了一点:会做系统不一定会做手机。

**其他发展中国家能有一个品牌卖到全世界吗?**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想象一下,和我们同级别的,被很多人吹上天的印度,他有什么品牌走出国门了吗?

再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发达国家的人,却用着一个发展中国家推出的手机,玩着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品的游戏(原神、阴阳师、奇迹暖暖、第五人格、荒野行动等等等等),刷着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发的 tik tok 短视频平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那种感觉就像做为中国人,用的手机、玩的游戏和 APP,都是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国家开发的(比如缅甸、孟加拉国)。难道你不会对缅甸刮目相看吗?

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你就能看到别人眼里更真实的自己。冷静而理性。

………………

贵物共赏

一个连品牌和代工厂都分不清的单细胞老登。

@1984 的佘乐平

蠢得跟豚一样的玩应,跑到我这里撒野来了。

知乎用户 臭写服务器的 发表

我老板以前兼职给学生教点编程。还拿过某一线城市政府给颁发的优秀教师证书。

好家伙,那教学水平惨不忍睹的,上来就给一群 0 基础的学生讲算法,让人哭笑不得。其实他教的是啥呢?是图像编程,讲完和图像编程毫不相关的算法后再把例题读一遍,这课就算讲完了。

代码中的变量啦,循环啦,判断啦,人家 3 句话就讲完了。真的,3 句话讲完一个编程语法,人家学生是 0 基础啊喂。试问他这样讲课有个屁用啊?

果然,95% 的学生完全不知道他在讲啥。他每次讲课有几百人听课。换句话说,也就十几个人能跟上他的讲课速度。

但是这十几个人里面真的有人 3 秒钟理解循环,if,变量这类东西。天赋这玩意,多想一秒顶普通人学 3 天。

重点是,因为大部分同学都不会,这激起了部分学生的好胜心,虚荣心。他们凭借自己的天赋,课余时间查资料,弄清楚语法,生怕同学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一群中学生啊,为了卖弄虚荣心什么事干不出来。这一小撮人被成功激发出了热情。

更狠的是,老板布置的作业几乎没有限制,没有题材限制,没有语法限制,细节更是模糊不清。给那一撮学生充分的发挥余地。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学生创作的作品吊打其他普通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作品。魔都政府给他发的优秀教师证实至名归啊。(虽然他手下的大部分学生连屁都没学会)

可以预见的是,这撮学生成年后如果成为程序员也会非常优秀。

这就像美国的教育,屁都不教,但是激发了你的天赋。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天赋者成年后根本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因为其他人被教成傻子了。这群可怕的恶魔进入团队,不吊打普通团队才怪呢。

中国的教育成功到什么程度呢?把傻子和天才放到一起很难分辨出来谁更聪明。因为只要别太傻,放进衡水中学加工一遍,也是可以和天才掰掰手腕的,一起进职场,指不定谁胜出。问题是,傻子就是傻子,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也是傻子。面对实际问题总是缺点东西。

当然,我用傻子这个词并不是歧视,而是为了方便理解。你可能在数学方面是傻子,但在语文方面却惊为天人,或者在艺术方面天赋极深。中国学校完全可以把一个 (真) 艺术天才培养成 (假) 数学天才,也可以把一个 (真) 计算机天才培养成 (假) 语言学博士。但假的就是假的,比天生的总是缺点东西。

美国那些优秀团队就不缺那点东西,他们更热爱工作,且更具有天赋。好在我们国家的人 “自愿” 勤快,也是可以和他们团队掰掰腕子的。代价是不喜欢并且很累。

声明: 以上观点纯属胡扯。众所周知,贬低自己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反思也是罪大恶极的,撒克逊人都是邪恶的化身。我发表以上言论只是提供了一个错误范本,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范类似的思想错误。

知乎用户 Sarah 发表

你要是看看有多少中国人在美国在欧洲做高级白领工作,有多少中国人在美国在欧洲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做研究,看看加州硅谷有多少中国人,可能你就不会妄自菲薄中国教育了。

简单的说,中国的教育可以让一个人在世界舞台有竞争力。

知乎用户 海雨 发表

中国学生学的都是各科的海量皮毛。

没有简化出每个学科重要却简化的核心。

比如英语。

如果你专门以语法教学,那么就先以理论为核心,避免海量做题。如果你海量做题搞阅读,就避免大量出现语法和搭配。

但是中国的语言教学就是全是语法和词汇量的皮毛,却给你海量皮毛。

知乎用户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发表

1 中国教育是普鲁士模式,加苏联模式

强调知识掌握,运用,学生的替代性强,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换掉很容易。

中国教育是政治,没有独立性,告诉你 what 和 how,不让你有 why 的想法,甚至有些老师会打击钻牛角尖的学生,因为老师回答不了他的问题,解释不通,让老师丢面子,泄愤报复学生。

整个教育的目的是让你服从,不是质疑,不希望让你有独立性思考。这在知识创造阶段,例如博士阶段,很不利,难有创造性发现。

2 欧美是鼓励式教育,兴趣教育

2.1 鼓励教育

在初中之前,家庭,学校会鼓励孩子尝试各种挑战,目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到了大学阶段,例如美国顶尖大学,强调的是培养领导力和创造知识。

美国从幼儿园到初中,一直在鼓励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即 what 和 how 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 why 和发现自己的兴趣。

欧美教育是以家庭为核心,学校为辅助,历史上出现过抢夺教育话语权的经历: 许多家长觉得学校教育资源差,水平低,集体罢课退学,不让孩子去学校,在家自己请老师完成教育。虽然现在教育的话语权在学校,但是这一文化传统一直保留下来。

2.2 包容性的社会文化

西方社会包容性强,容错率高,这和鼓励教育相辅相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整个文化对失败的包容性很高,比如 spacex 连续失败,在美国依旧看好。在中国,学生高考考砸了基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国内航天发射也强调 100% 成功率,变相自我捧杀,失败了必换人,这其实和中国 2000 多年以来的连坐法有关系,社会文化问题,不利于试错和创新,保守的生存几率更大。

3 美国高中

欧美到了高中阶段,分化很严重,只谈美国的精英高中模式。

3.1 精英高中也卷

精英高中其实和国内高中差不多,也很卷,但不是纯粹刷题,是兴趣主导下的职业化,多样性教育。

整个社会,在孩子幼小初阶段,孩子都没有太大的压力。在高中阶段,头部教育资源转入职业化教育,例如强调小班额,联合项目,有的学校提供上百种职业实践,“无墙校园”,请一线工程师或大学教授到高中,各种竞赛比赛。精英高中其实更像是大学预科,比如在高中学生可以选择修 AP 课程,上了大学免修学分。

3.2 大学多种录取方式

文化成绩只是大学录取的一道低门槛,不像中国高考那么难,他们不会花费像国内高中那么多时间刷题。因为美国没有单一看文化课成绩的大学,美国大学录取方式多种多样,因校而异。有的重视科技竞赛,有的重视人文比赛,例如辩论赛,模拟联大,有的重视 AP 成绩,有的重视体育… …

这意味着,在美国,顶尖高中需要提供专业资源和发展机会,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深造流程,属于大学前站的定位。美国高中生要花时间,结合自己特点,针对性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或研究活动,以符合大学的录取要求。

录取模式的多样性,学生自由度更高,要求学生有自主性,对自我规划要求更高。

3.3 理想化的高中成果

总结而言,在美国高中模式下,最优秀的那批高中生,是以前期兴趣为导向,在高中阶段针对性实践训练,在高中毕业时,专业方向可能已经达到了半个大学生职业化水平。

个别翘楚,像马克 · 扎克伯格,比尔 · 盖茨在高中毕业时,计算机方向已经是本科,硕士生水平。即在高中阶段,他们大量时间投入兴趣专业,大量实践中,类似职业化教育。

4 美国大学生压力更大

美国大学风格多样,但普遍是宽进严出,就是想拿到毕业证,学生得掉几层皮,脱胎换骨,学校独立性更强,不用看社会脸色。中国大学,基本是严进宽出,尽可能让你毕业,学校是个政治资源,没有独立性。

传统以来,受到 “上了大学就可以轻松玩了” 这种短视,错误观念的影响,中国大学生普遍更轻松,学习成绩倒成了副业。这和高中阶段的高压环境也有关系,大量刷题,考试,学生熬干了心智。中国高中生抑郁症患病率高达 50% 多,普遍得了厌学症,大学后报复性放纵,恶意补偿。

5 历史原因

我记得邓公说过,教育经过 10 年的折腾,要用 2 代人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2 代人至少 40 年,相当于现在才基本恢复正常的运转节奏。

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多数还是家里的本一代,本二代都属于少数,博二代的比例就更低了。而在欧美,1940 年代结束战争的欧洲,已经经历了 4 代人的大学周期,社会分化已经稳定定型。美国更是没有出现科技断层,二战期间,科学家和许多理科大学生免服兵役。而中国,是在 1978 年起步,才经历两代人的大学周期。

6 回归教育本质

前面提到了中国教育具有缺乏兴趣引导,政治属性强 (强调知识接受而非怀疑),社会包容性低,发展时间短 (两代人的大学周期),大学录取模式单一等等特点。

回到教育的本质,中国教育不是纯粹为了个人发展,兴趣爱好,往往有社会责任属性,例如为了家族,或者家长的面子,这是文化层面决定的。中国是个阶梯社会,强调阶层跨越,教育只是途径或工具,欧美是个平面网状社会,强调自由,挑战自然和自我突破。这里的自由,是古希腊的自由,奴隶没有自由,自由民的标志就是完成一系列教育。

专业顶尖水平,一定是纯粹兴趣在推动,参与者乐于其中。如果把专业当成手段,自己志向不在于此,那么研究的过程一定是痛苦万分的,也是很难有重大突破和发展后劲的。

知乎用户 王某​ 发表

耽误您收智商税了?

所谓世界排名一个很大的变数是吸收留学生数,造成高校不得不为了提高排名而降低留学生门槛。所以,哥大人大都退出了排名,但我想没有人会质疑他们的水平吧?

与其挪用科研成本去维持外界所谓排名,还不如干脆退出,把钱用在刀刃上。

这种不入流的双标带路党手段都是十年前玩的。

美国穷人快乐教育,比中国人轻松,所以美国学习很简单;而美国富人有先发优势,人家开航母的时候咱还划船呢,所以美国教育世界上游。最后得出结论美国教育既简单又上游,中国教育又累又不上游。

这就是这些人的丑恶嘴脸,其实美国的顶尖高校也很拼,研发也很努力,但是他们不说,他们只宣传美国穷人区下午两点就放学的快乐教育,仿佛灯塔国全境如此人类之光。

可能吗?用脚指头想想可能吗?

努力未必有成果,但不努力是一定没有成果的,实干兴邦。

知乎用户 碎雪 发表

人家欧美人好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中国人的几十年寒窗?

我们新中国成立才多少年?能够达到今天的水准,简直就是奇迹。

在这里吹毛求刺可就没意思了。

知乎用户 拜火教徒 发表

你搞错了,中国学生学习量比欧美明显不足。

对于 2% 成为工程师(含科学家)、医生、律师(和政府公职人员)等需要 “知识” 的学生来说

**1. 美国可以开微积分 ap、大学物理 ap 等先修课给他们:**这种大学课进入高中,在很多国家都有,但是在中国,中学生学高数要负有被指责 “好高骛远” 的风险(??相信我,在美国,老师直观上只有担心你水平不够,学不会的可能,绝不会有这种离谱的思想)

**2. 镇中都有足额配置的专业图书馆:**尽管体量中小,但中国目前很多地市的图书馆都比不过,简直是文化荒漠。

对于 98% 不需要学习大量 “知识” 的学生来说,

**1. 美国学生可以有更多休闲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哪怕是和同学开 party、做社区兼职,至少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成长时期有自然的社交环境,不要像中国这么畸形。

**2. 大幅度降低近视率和减少伴生疾病:**比如脊柱侧弯,别说可以注意,学生认真学习已经可以了,可以注意的确是可以注意,但是没这个义务。

**3. 提高毕业后融入社会工作的能力:**你应试教育认真读书(准确地说是被灌输知识 / 认真听老师讲课和写作业)16 年,高考 550 分考上一所双非一本(非师范医学),毕业真的容易接受一份不需要读书的工作吗,不如从小自由放任,考验学生学习能力,这样学习一般的学生很可能在自律学习上表现的很一般,反而大学毕业后对自己的认可减弱,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位置的零学历工作。

**4. 还有校配的体育课和音乐课:**这个我觉得不主要,但是对于美国的体育联赛成绩、流行艺术等应该有很大影响,比如我们今天说 14 亿人踢足球怎么这么差,因为深度参与人群甚至远小于很多小国(更别提美国)。

这两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另外纠正一个词,“教育” 具有强制灌输性,比如对应的西方词是 “educate(教育,训练)”,准确的表达是 “中国的教育制度并非上游”,教育制度包含教育系统中所有人的体验。

知乎用户 图南 发表

如何证明中国的孩子知识比欧美的多?如何证明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

欧美教育本身就要分为很多级别,你拿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深圳中学等等学校和欧美的公立学校对比,到底谁的教育水平低?如果你拿中国西部乡村中学的教育水平和林肯中学、伊顿公学这样的学校去对比,肯定是中国教育水平低?

所以,你以什么为标准界定欧美的教育水平,以什么标准界定中国的教育水平。

我再这里说一点中国教育的问题吧。

首先,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全国统一的教材和考试的前提下,有些人会说不一样的,教材全国不统一,考试全国也不统一。教材我们有人教版、鲁教版、粤教版、湘教版、苏教版等几种,虽然是全国不统一的,但这几个版本大同小异,而且人教版具有绝对优势,相对来说算是统一的。考试也有北京卷、上海卷、全国卷一、全国卷二等等,国家教育部已经把命题权收回了很多了,现在全国九套卷子,大家指责的其实是录取的问题,而不是命题和考试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基础教育,不管你起步是什么水平,但到高考的时候,你就要到高考要求的水平的,否则,你没有学上!

那么,这样的教育下,问题在哪里?问题就是同质化,意思是大家的学的东西都一样,考的东西也一样,你必须按照考试的要求做题,按照评分的标准答题,否则你的分数就上不去。

高等教育中,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就是面向就业。高等教育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向就业,我们的家长、社会都觉得我们花了十几年教育出来的一个孩子,他找不到工作,这就是教育最大的失败。其实高等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你大学毕业之后,在一个公司、企业、政府、医院等等机构里,从事一个具体的工作,直到退休。

高等教育,你需要考虑的是行业未来的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世界的走向,这样的问题,而不是从事哪个具体工作。最近几年,抖音大火,包括之前的微信、微博、优酷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中国的原创,这才是问题。

知乎用户 苏晗若​ 发表

有几个中国的学生喜欢去学校的?

中式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没有对知识本身的渴望,哪能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多少人毕业了才后悔没好好学习?但这能怪他们懒吗?

这是因为他们毕业工作了之后才知道需要什么知识,才发现学校把他们当做题机器的时候根本没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学会了怎么用。

中国中学教育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和个人理想的尊重,高等教育缺乏对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

知乎用户 OverThinking​ 发表

对于个人而言,教育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

而对于社会而言,由于每个人的天赋分散在不同领域,发挥出每一个人天赋的代价太过昂贵。所以只能争取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尽有可能地发挥更多的人的天赋。所以社会需要先行淘汰掉一部分人,利用有限的资源集中培养剩下的人。

很自然的,作为筛选天赋的工具—考试就诞生了。直到这里,我想欧美与中国的教育目标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分水岭出现在中国与欧美的 “高考” 之间。中国的高考对天赋的要求很高而且异常集中。这一点在理科方面尤为明显。以数学为例,实际上真正的知识点并不多,但对技巧性要求很高。学生需要对一些低级的数学工具非常熟悉,才能灵活运用。

2022 年理科江苏省数学高考,全省完整完成一条解答题的人数不足 50%。而实际上解答题题型固定,知识点也相对固定。学生通过长期的刷题绝对已经掌握了知识本身,然他们仍然答不对题目。无法融汇贯通,缺乏 “数感” 其本质还是反映了在数学方面上的天赋问题, 而通过这样的考试足以筛选掉绝大多数人。

文科方面,阅读同样非常考验技巧性与天赋,且不说读懂文章本身的难度,答对题目与理解文章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出题类型诱导性很强,考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且在答题规范方面存在诸多限制。

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对语文阅读的考察同样类似于传统理科,并不完全考察文学素养,而是停留在一个较为狭隘的范畴内。在这个范畴内,考生需要挖空心思去寻找阅卷者想要的答案 ,这对文字敏感性的要求又大大增高了。

遗憾的是,对于最能体现文科素养的作文的要求似乎在降低。以江苏 2022 高考作文为例,个人认为这是近几年来最为浅显的作文出题。

这样的高考直接影响了教育和筛选的方向。不同无于题主所想的,我们并没有多学知识,相反地我们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在技巧的练习上。以至于很多人发现自己学习的很多内容对于后来的工作和生活毫无作用。

筛选的结果同样如此。由于对于多个不同领域科目的筛选要求相当之高,导致偏科基本就意味着高考失败,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发挥天赋的机会。

简单地说,中国高考的选拔方式与教育本质有所违背。由于考察方式的狭隘,许多人被淘汰,天赋无法被体现。许多人虽然成功通过了,但被迫走了弯路,为了高考培养的错误思维模式需要花上更多时间来纠正,实则浪费了一部分宝贵的天赋。

至于这样的好处,则在于高效还有省钱。

中国的高校数量只有那么多,人均经费只有那么多。所以只能快速地筛选出一部分更有可能具有天赋的学生。所以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考虑到经济水平和人才的紧缺性,中国的高考模式是优大于弊的。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并不是教育的最优解。当资源逐渐充足,它会阻碍中国整体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它们有着更为充足的高校名额和更多的人均教育经费,当然部分经费可以通过高昂的大学学费来补充。最重要的筛选也就是 “高考” 的难度不需要那么大,他们可以把考核与培养的时间拉长延伸到大学教育中。同时在各个阶段采取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考核和教育模式(需要小班化的教学)。这些都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个人的天赋。

以美国的 SAT 为例,考察的重点放在了最核心的区域,考察基本的文学素养和逻辑思维,并没有偏离实际运用的范畴过远。深度减少的同时增加了广度,使得考核更加科学。同时 SAT2 又细化了不同领域的天赋水平,更有利于人的筛选与培养。

当然,这样考试和筛选的成本都大大增加了。同时不同于中国,美国许多有天赋的人为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学费发愁。不过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所以我想说明的是,抛开具体的国情,单从高考以及它对教育的影响来看,中国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需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的地方。

一切问题的前提都是经济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教育会拥有更好的物资基础,其后就完全看有没有改革的魄力了。

知乎用户 逝影绝忧 发表

1. 中国教育的知识并不多

很多是把简单的知识点变化除复杂的题型

这就是所谓的卷

还有部分化学与生物的知识点是为了考试二捏造的知识,这里还不谈历史、政治这类没有定论的。

2. 中国教育是遴选与驯化并非教导

当然世界上教导的教育本身就很少

遴选人的天赋,服从度,这是为工业体系、官僚体系准备的,这个视角中国教育是成功的。

3. 教材水平问题

其实不仅仅上水平,有些应该算故意的,重要的知识点教材本身病没有,而是需要老师来教,从而无法自学,必须依赖教育资源。

英语是最典型的,音标、词缀等等导致大部分人学英语那么夺年感觉等于没学。

数学教材问题也很突出,三角函数与虚数的关系夜没有疏导。

4. 我的回答次序有问题

应该先是 2,中国教育的目的与顶层设计

然后是 1. 采取的具体方法措施

最后是 3,才去之后的结果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怎么证明??

知乎用户 淡腾铲屎官二号 发表

其实很多领域都是类似的。来,请各位造句。

中国擅长把普通甚至很差的孩子教育合格,走上正轨,但是对最优秀最有创造力的学生照顾不周。

欧美擅长给普通甚至很差的孩子自由,让他们自由摆烂,但是也会给最优秀最好的学生最顶级的教育资源与照顾。

中国擅长把一些小病、常见病用很便宜快速的手段治好,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基本健康。但是对于大病、罕见病的医疗覆盖却明显不足,使得最高端人士所享受的顶级医疗,在国内与普通人没有产生代差。

欧美擅长用很高的价格、超长的就医时间以及繁杂的就医流程去阻拦普通人看小病。但是却擅长用珍贵的医疗资源去治疗最富有人群的疑难杂症。

中国擅长维护日常治安,大案要案必破。普通民众都能享受极高的治安水平。但是什么丢了自行车之类的小事就力有未逮。

欧美擅长给有钱人提供顶级治安与服务。一辆自行车丢了?不可能的,分分钟给你找到。但是隔壁街区黑帮火拼,关富人街区的警察什么事?

很多领域这都是万能模板。造句吧,筒子们!

知乎用户 悲伤的奥德赛​ 发表

为什么电脑能一分钟处理几千万次运算、能轻松储存几十万本小说的内容,但是却发明不出任何东西?

因为电脑不会思考。

知乎用户 晴天徐老师 发表

我记得中国首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讲过他在美国顶尖高校当教授的经历,他说他有意培养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很多在国内上的也是顶尖高校,复旦啊,清北啊等等,但是他们通常在拿到终身教职以后就不再刻苦钻研数学了。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学生学习的目的是非常功利的,为了工作,为了名和利的占了绝大多数。

我有个同事,她的儿子非常优秀,本科在南大就读,今年 7 月被公派到美国伯克利大学学习,他临走之前,我这个同事跟他儿子开玩笑说,可以在那里找个女朋友了,能去那样的学校留学的女生一定是非常厉害的。我说同事的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掺杂了很多功利心,这样想肯定也是没错的,但是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本书,书名已经忘记了,书里提到一个小细节我印象非常深,他提到哈佛法学院有个老教授,是美国人哈,他已经退休了,但是依然坚持教学,后来被查出癌症,但是他依然坚持教学,批改学生论文,带学生,他最后是安详地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批阅着论文离世的。

当时我看到这个细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我第一次觉得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真好。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学习是为了功名而国外更多的是因为兴趣而学习。

第二点就是我们的文化推崇知识渊博,我们觉得一个人知识量大,丰富就是成功,其实你发现最后做成一件事,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知识,反而思维方式更重要。

我们从小的学习其实就是不断识记的过程,我记得孙路弘在《妈妈教的数学》里提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只是机械地解决题目中的表面问题,不会理论联系实际,而我们向世界输出的很多人才也只是操作性人才,缺乏独创性,开拓性的能力,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

他还提到学校教育中 99% 的内容都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它的概念,只是照猫画虎,机械地当成一套流程来操作,熟能生巧,能接很多难题,所以我们以为自己学了很多,其实并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所以回到题主的问题,我们在知识层面识记了很多,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的思维能力很强,另外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名和利,到达一定高度以后就失去探索的欲望。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几个因素可以系统考虑一下。

首先是人口规模。按常理来说,智商也好,各类天赋也好,都服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中国极端智商高的,和极端智障的人数,应该都比美国多。但这也增加了筛选的困难,你很难知道哪个是真的天才,哪个是假的天才,个个都说自己牛逼。

比如李娜打网球厉害,但你怎么知道她厉害?小时候改年龄的一大堆,如果她不改,跟一个大三岁的打,肯定打不赢。足球更不用说了,走后门、靠关系的一堆。哪怕数学、物理学科竞赛也有猫腻,比如某省主办事先透题的,前 10 名占 8 个,咋整?天才都被埋没了。

其实是配养成本。中国教育长时间最重要的工作是普九,不是冲击诺贝尔奖,不是配养企业家。广大农村大把父母不送孩子特别是女娃读书的,还有上学路途太远的,导致九年义务教育难以普及。我不排除广大农村几亿人口真的有数学天赋秒杀陶哲轩的,但你没法筛选出来,更无法专门培养了。

国外有专门的天才班,天才就读天才班,普通人读普通班。国内的问题,选进天才班的可能不是天才,而是领导子女、关系户、大款子女等,最后导致天才读普通班。

另外,奥数的普及反而埋没了天才。比如很多人通过辅导班培训参加初试,解题思维没提高多少,骗分技巧一大堆。每一个骗分的上了,就导致真正牛逼的有一个要下来。

最后,科研创新不需要太多无用知识。比如最近韩国辍学数学家得菲尔兹奖的,估计他的数学基础很烂,但他做研究也不需要太多数学基础,只需要懂对他研究有帮助那点就行了。也就是说,研究的突破需要的知识更像是一条线,需要深度而不是广度;而中国学生过于重视基础,花太多时间打基础,宽度够了,但单线突破能力不足,因此无缘菲尔兹奖了。

商业方面类似。马斯克研究回收火箭,也属于单线突破,遇到什么困难,再想办法解决,留下什么漏洞,以后再慢慢修改。中国那种缓慢推进很难做到这样的创新性突破。

科研创新首先要敢想,马斯克就敢想,比如火箭为啥不能回收?如果放中国,估计就是:

“你一个读经济的也配讨论火箭?“

” 宇航局这么多人想不到,就你聪明?“

” 航空口这么多院士,这么多大官,你操心个啥子呢?“

” 我觉得你连火箭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懂 “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什么意思啊?你的意思是说欧美的人才比中国多吗?

你这是对欧美的国家制度最恶毒的批判。

欧美的人才比中国多、比中国好,而且中国的人才也跑了去欧美。

但是,中国的军事、科技、经济,都超越了原来遥遥领先中国的欧美各国。

你什么意思?

你是说人才多了会妨碍社会发展吗?

你不会说这么愚蠢的话吧?

那么,你到底什么意思?

欧美人才那么多,发展速度却那么慢。

你你不就是说人才在欧美毫无作为吗?这不就是说欧美的人才遭到了迫害吗?

这不就是对欧美的国家制度最恶毒的批判吗?

如果你说你不是这个意思。

那么,欧美人才多,为啥发展慢?

你到底什么意思?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中国孩子所学习的知识真的就比欧美国家孩子学习的知识多吗?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准确的说,中国孩子学习的时间要比欧美学生学习的时间要长很多。

中国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将近 25 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习,很少有自己的时间,也很少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很多学生在这漫长的 25 年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在重复的学习当中,重复的做题,应付无穷无尽的考试。而这样的学习方法只是塑造出来一个又一个的做题能手,考试能手,却没有培养出一个会学习的人,愿意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

欧美国家的孩子,从我们有限的了解到的一些方面来看的话,国外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爱好,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家长和学校也更注重孩子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

就像所有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才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都投入进去钻研它,而这种钻研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才是科学进步发展基础,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未来,也是推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

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真的是失败的,看一看那些北大清华,985 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在干什么?街道办事处,城管,小县城的公务员,这就是他们寒窗苦读二三十年换来的结果,那些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都纷纷的跑到了国外,这真的是中国的教育的悲剧啊。

知乎用户 大艺术家 de 猫​ 发表

中国孩子知识储备多的原因是为了以后能考街道办的编制

知乎用户 风生云起 发表

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建立的时间太短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发展太快了,导致大家忘了我们才建国 70 多年,中国高等教育的 985.211 工程出来时间不到 30 年

相比与我们,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如何呢?

与我们建校最早的北洋大学相比,**哈佛大学早了不到 300 年的时间,**约等于一个清朝的时间

英国的牛津大学比北洋大学早了近乎 800 年

当然拿建校时间作对比,肯定不是评估教育的唯一标准

但是我要说的是,现在国际上领先的大学建校时间以及这所代表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比我们早了近乎几百年

中国用几十年或者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赶上别人几百年的教育积累,谈何容易!

而高等教育的落后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1. 我们的大学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大家可以看看 985.211 的大学,看看那些老教师的履历,再看看现在新进青年教师的要求

这其中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在现在 211.985 动辄要求顶尖 985 海外博士,一区论文数篇的情况下,十几年前你但凡有个不错的博士文凭,去个不错的学校是不难的。甚至十年前乃至 5..6 年前也是比现在容易许多的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源,却拥有世界上可以说是倒数的本科甚至硕士教育

2. 科研环境恶劣

由于几十年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缺失,导致很多学术实力并不是很强的人当上了硕导、博导,这些人因为自身水平的缺陷,不得不想办法拉关系、论文抄袭、pua 学生,这又进阶导致产生了现在论文造假、学术 pua、学阀倾向日益严重的大环境。

梅贻琦老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会让他的学生受益终身,也会净化一个大学的科研环境

但是这样的老师现在有多少呢?

如果说所有本科生有 5% 致力于科研,那么这些研究生遭遇了导师 pua,恶劣的科研环境后,会有 10% 继续读博吗?那博士毕业后,这其中会有 10% 对于科研还抱有幻想吗?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的现在高等教育体系建立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才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

不过随着我们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由这些新的青年所带来的的新的科研理念,也会慢慢净化我们的科研圈子吧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我始终相信,这一代的青年比起上一代,是进步的

**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知乎用户 杜腐​​ 发表

因为中国 99% 的孩子读书只有一个目的——考大学。

家长培养孩子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考大学。

只要成绩好,只要说出来有面子,就行。

学的快不快乐,到底爱不爱学,不重要。

考上大学以后,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行了,无论读的什么专业,有相当一部分人去考公务员事业编了,数年如一日的学习时事政治、初中程度的数学题和小学水平的语文题,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超过欧美?欧美的孩子就算十门功课偏科九门,只要有一门专精就可以从小研究学习,咱们的孩子十门功课偏科一门,就有可能从一本大学掉到二本大学了。

没有考公那部分毕业生会进入企业,会自己创业,会躺平啃老。教育的发展?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谁会考虑教育?不抓紧挣钱吃什么?住哪里?


说点可能跑题的话。

咱们国家现在的本科论文绝大多数都是一堆废纸,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绝大多数高校大三就没什么课了,该考证的考证,该考研的考研,该实习的实习,本科四年,有一年多的时间都不怎么上课,这样的学生能研究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把教育年限拉长的确可以缓和社会就业压力,但是浪费的是几亿人的大好青春。

如果把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压缩到十年之内,大学两年,硕士两年,那么年轻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家长能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国家能增加教育、增加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那么我国将会有更多高质量的大学生。

而目前,大家心里想的只有明天吃什么,住哪里,教育也只是为衣食住行服务的工具而已。

知乎用户 西邻 发表

美国街头采访——

“谁轰炸了珍珠港 icon?”

美国人民的回答是这样的——

“美国”

“德国”

“俄罗斯”

“西班牙”

……

还有采访美国人,问美国首都是哪里,好多人答不上来的。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中国的教育并非世界上游的结论的,毕竟什么世界大学排名全是别人排的,就不可能把中国的大学排在前面,否则怎么吸引中国精英出国?

再说了即使中国的教育并非世界上游是真的,就凭欧美这普通百姓的垃圾教育水平,没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教育。也能看出欧美的阶级是有多么的固化和分裂。

知乎用户 蚍蜉 发表

(转载)似乎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非常热衷于比较本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差异。当中国学生在 PISA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测试中,完爆全球 73 个国家和地区后,不服气的丹麦人也让自己的孩子和中国孩子再来了一场比试。

这场比试不仅包括阅读、数学、英语,还有团队合作和创新。长久以来,中国学生都被认为缺乏西方教育中所推崇的 “团队合作能力” 和 “创新能力”。

可是结果,中国学生竟然在团队合作和创新上均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比赛。

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小编先给大家普及一项测试: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

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3 年进行一次,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 15 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考察项目分为 3 个方面: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教育评比体制。

中国在 2009 年时正式加入 PISA,全国共 12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参加了 PISA 测试,学生样本均从各地不同类型的中学中随机抽选。

在 2010 年公布的 2009 年度 PISA 测试结果中,**首次参加 PISA 的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完爆参与测试的全球 73 个国家和地区,**位居世界第一,引起西方世界哗然。

而在 2013 年公布的 2012 年度 PISA 测试结果中(全球共 65 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第二次参加该项目测评的上海学生再次遥遥邻先,将曾经独占鳌头的芬兰也远远甩开。**此前,一直蝉联世界第一的是连美国都格外推崇其教育的北欧国家,芬兰。当时,全世界包括中国媒体都纷纷聚焦 “芬兰教育为何世界第一” 这个话题。面对中国学生称霸的结果,各国媒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感到尴尬,还有的不太服气,抛出了大量质疑,甚至替中国教育进行了“反思”。

丹麦是不服气国家中的一个。

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这个诞生过安徒生、发明过乐高的童话王国,其教育理念一直为外界所称颂。

因为中国教育被认为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会死读书,不会活学活用,而西方国家则素来以 “创造力” 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傲。丹麦认为,PISA 测试无法凸显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势。

于是,他们要与中国学生重新进行一场比试——

2013 年,由丹麦广播电视台牵头,选取了两国教育水平相当的两所公立中学:丹麦城市胡奥斯一个 9 年级的班级和中国哈尔滨市 69 联中一个初三班级,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比赛。**比赛项目调整为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英语。**后三项是丹麦人认为他们比较具有优势的项目。

一场 “全世界最幸福国度 vs 全世界最勤劳国度” 初三学生的比拼就此拉开序幕。几乎所有的人,也许还包括中国人,都猜测丹麦也许在团队合作、创新和英语上会比中国要强?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比赛的最终结果,让丹麦人很尴尬,中国学生以 4:1 获胜。丹麦学生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创造力上均败给了中国学生,只在英语上挽回了一些颜面……

这是否也让你感到有些惊讶?中国学生竟然在创新上赢了外国人。那么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呼唤改革的中国教育究竟错在哪里?也许看完这场比赛,我们才能对我们的教育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也许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的差异,让我们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和西方国家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在丹麦这个童话王国里,社会福利好,生活负担少,教育资源多,竞争压力小。因此,丹麦所奉行的教育理念是即便学习,也一定要 “玩得开心”,玩够了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找个方向学习。

而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快速发展的国家,不平均的教育资源,让社会竞争无比激烈。正如片中的中国孩子所言,“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不学习对于未来你会少一条出路。” 人们似乎永远处在这样的焦虑之中:任何一个阶段不好好学习,你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另一方面,中国曾奉行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每个家庭的关注点高度聚焦,家长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投注了更大的教育投资,对他们的期望也更高。

事实上,看完整场比赛,我们发现,中国基础教育实际上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远超包括丹麦在内的西方国家。而这些知识,正是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根基。当我们还在不断反思中国为何缺少创新人才,为何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人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在不久前刚刚发射成功的 “天宫二号” 航空火箭指挥中心里,工程师已是清一色的 80、90 后。这是一个不断在追赶西方脚步的中国。

可是我们同样感到揪心,为中国孩子在成长拼搏过程中不得不背负的沉重教育负担。这个负担在这场比赛中也一览无余。

我们如何才能卸下这些负担?

注:这场比赛被丹麦电视台制作成了一个四期,时长近四个小时的节目,名为《丹麦 9 年 Z 班 VS 中国初三 13 班》。

请和小编一起回顾这场有趣的比赛!

电视台和丹麦最顶尖的各个专家一起,准备了一套全面测试学生能力的试题,比较两国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差距。

首先是阅读能力,包括 5 篇文章,13 个问题,全是英语的。

虽然一些丹麦学生的考试结果比中国最好的学生还要强,但因为有部分学生成绩太差,拉低了班级平均分。测评结果中国学生平均分稍胜于丹麦学生,赢了。

接下来是数学测试。

学生要完成两个数学测试,先是中国版的数学试卷,然后是丹麦版的数学试卷。

专家们以为丹麦的学生是这样的:

结果他们是这样的:

这个倒霉的丹麦孩子,打开中国试卷一脸懵逼…… 啊!学生们纷纷吐槽,中国的试卷简直太难了啊,太变态了!

中国版的试卷,中国学生平均答对了 90% 的题,丹麦学生答对了 30% 的题,成绩是丹麦学生的 3 倍。

其实题并不难啊,比如第一题,问 - 6 的负数是什么?90% 的丹麦学生都答对了。但到了第二题立马看出差距了,这题问哪个公式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 D。中国学生正确率 96%,丹麦只有 9%。

这个丹麦孩子太可爱了,疯狂吐槽……

最搞笑的是这个小孩,他说:“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将来有一天会征服世界”…… 哈哈哈

而事实上,对于丹麦学生,专家们已经把中国试题中最难的一部分题删除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在丹麦根本没有教过。剩下的题目全是他们学过的知识……

本来以为至少班里的尖子生会完成的不错,可是惨败啊,丹麦专家开始找原因了。

他们认为,这样的测试结果并不能体现学生全面的能力。因为在中国大家学数学的时间很长啊,中国数学考试是很早以前的 “纯数学” 教育啊,blablabla…… 而丹麦数学教育更偏重于应用,很多问题被放到实际生活背景中去,所以他们认为丹麦学生在丹麦版的数学测试中表现会更好。

可是结果依然是大比分地胜出,在丹麦版测试中,中国平均得了 57 分,而丹麦只有 26 分,其中将近四份之一的学生答对的题还不到 10%…… 学了九年,只达到这个水平,这让丹麦的教育专家相当惆怅。

片子里比较让人汗颜的是,有几个丹麦女孩在回答 200 的 50% 是多少的时候竟然都回答错了……

**

**

接下来是重头戏了,测试两国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到底谁会赢呢?

这个丹麦专家信心满满,他是丹麦教师工会的主席,公立学校坚定的支持者。

下面两位专家比较理性。

他们指出,之前参加 PISA 测试的时候,曾经调查过丹麦学生对于自己团队合作能力的感觉,大家普遍反映自我感觉良好。但丹麦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真的很好,还是仅仅自我感觉良好?大家从来没有真正测试过。

**节目组从两国学生中分别挑出两个小组,每组 4 个学生,在 20 分钟内用 50 张白纸和 4 卷胶带制造一个能容纳小组四个人的独立建筑物。**专家通过观察整个建造过程,看他们如何通力合作。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中国学生面对任务非常专注,他们仔细计算了房子所需的高度,每个环节需要用纸的张数,相互听取意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这个绿衣服的丹麦姑娘一直提出是不是要先计算下纸张,不然做下去就是浪费,但是好像没有人理睬了她的建议。

事实上,最后中国学生搭建的房子也比丹麦学生搭建的要牢固很多。

最后专家说,中国学生的团队表现更好。

**

**

这名丹麦专家解释说,中国学生团队表现更好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是典型的任务指向型,因为执行任务时高度专注,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相互促进。相反,丹麦社会更加开放,人们不相信权威,因此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更想表现自我,不太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

最有趣的部分来了,测试两国学生的创造力。

节目组在丹麦奥德堡大学创新能力专家的鼎力协助下设置了这个任务:在规定的十分钟内让学生独自在有了两个 C 的画面上进行创造,考察他们在画里表现出来的思考能力,以及思想的原创性。

多少人和小编一样以为,创新,无疑戳中中国人的要害啊。

丹麦专家虽然认为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会帮助他们发挥,但依然觉得丹麦学生会更有优势。

丹麦小哥表示中国学生只是上学,然后回家做作业,睡觉,但是丹麦学生有丰富和课余生活和课外活动,可以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虽然承认自己的观点带有偏见,但还是觉得自己会更强一些。

结果是什么呢,先让我们看看两国学生的画作,首先是中国学生的:

丹麦学生最好的画是这幅:《度假天堂》。

剩下大多都是花朵、蝴蝶一类简单的图像。

还有一些丹麦学生的画作也让专家感到非常意外…… 他们觉得从中看出丹麦学生的思想很自由,而中国学生比较严肃。

最后的测试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四个专家在全面比对两国学生的作品后评判,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明显高于丹麦学生,尤其是在思维的拓展性,以及对他人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完善与扩展能力方面,中国学生得分非常高,比丹麦学生高了 100%。

这个结果,甚至连小编也感到意外。这让小编也开始反思,中国孩子不会创新、思维局限,这样的说辞我们是否一点也不陌生?有多少来自于媒体的不断灌输和自我暗示?

对此,这个丹麦专家表示极度的担心,认为丹麦人所认为的创新到底是不是错了,什么才是创新,这值得思考。

另一个丹麦专家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根本和源泉,没有基础知识的创新是无本之源。

的确,从节目组的呈现来看,丹麦初三孩子在有些常识方面真的…… 让人有点汗颜…… 无法正确回答太阳从哪边升起和法国的首都…… 创新不是凭空拍脑袋和白日做梦,没有知识作为铺垫,如何建造高楼?

最后一项是英语能力测试。这一次,丹麦赢了,中国学生不仅在听说上落后丹麦,在理解和语言运用上也输给了丹麦。这在丹麦人的意料之中,因为丹麦和英语国家都是字母文字国家,从思维模式来看是占有先天优势的。

丹麦各个教育专家对这场比赛也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仍旧大力支持西方的教育模式,认为丹麦学生永远都不要学习中国一天学习 12 小时的教育模式。因为两国的文化差异太大,不能照搬对方的模式。

另外一些则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下面这位是丹麦公立学校的批评家,他认为应该向中国学习基础教育制度,丹麦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需要改革。不然,丹麦的孩子将无法和中国孩子竞争。

-—————————————

个人认为,中国教育出问题的是高校教育,而非中小学教育,你觉得呢?

知乎用户 胖哒二世 发表

打一辈子铁,如果没学过物理化学、材料力学、金属加工学这些东西,也造不出好的特种钢;国内就是这样,一直在低水平学科上面内卷,为了照顾教育的懒惰,美名其曰:照顾边远地区……

这是 1996 的日本电影《友子的场合》,是 1995 年《友子的长夜》(世奇中的一集)的番外篇,在《友子的长夜》里,高中生友子在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突击学习,而她要考的是微积分…… 二十多年,泡沫崩掉的日本的高中都在学微积分;

国内就这么低水平的卷下去,就永远在低水平的土法炼钢的圈子里面陷下去;

而且要承认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不能求所谓的高大上,所以用合理化原则,所有文科类的全取消,而且要减少教育年限,省的人学烦了,这就是圣训中所言的:大学课程放到小学,要以理工科为主,学制要缩短

知乎用户 欲知​ 发表

中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这种问题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培养模式与父母期望对子女教育的模式的矛盾,而不是整体教育失衡的问题。

我们的发展阶段从扫盲后人群为主要劳动力,过度到初中学历为主要劳动力,现在处于中专技校为主要劳动力的阶段,正在向高职和本科转变的阶段,需要的更多是高等应用知识人才而非大量的创造性人才,下一个阶段是需要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而父母所期望的教育是能使子女能够始终胜出的教育模式,这说明了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激流勇进,万头攒动,中国的发展正在不断奋进,教育也面临深度改革的发展阶段。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教育无疑是严谨而惠民的,教育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并不严重,上进之路未被堵死,高阶人才的培养也是开放包容的,出校后的择业也是随其自然的,让子弹飞一会,他们总会在自然散漫之后回到靶心的,超不超欧美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始终在进步,并踏实前行,以中国的人口比例而言,部分人群达到高阶就有碾压效果,何况教育惠及全民,整体都在进步。

知乎用户 洪权​ 发表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是记忆训练。也就是把数理化基础进行记忆重复。这只是基础知识。不能说知识多。

因为,这些基础就跟常识一样,工作时有个底子,但是不能形成什么开拓者。

所以,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果是,底子比欧美的教育好。这在各种竞赛和中小学纪律学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同的是,欧美教学中,提倡思考。中国不提倡超越书本。于是,区别就会在大学里表现出来。

主要还是欧美大学更趋向于自己找答案。中国的大学是直接记忆答案。

久而久之,中国成为最大的人才输出国。一旦出去了,就开始吸收这些不同的方法了,就会产生质变。如果继续留在国内,不会有改变。还是记忆重复。

然而,要说欧美教育超越中国,也不对。

欧美教育,实际上只是重视思维逻辑,并不是重视真实客观现象。

所以,很容易出现假设成堆,理论充满主流的偏见。

这就是现代地球主流科学界的现状:权威讲逻辑,比真相更受追捧。

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延伸,就是心理研究顶级期刊的论文撤稿事件。表现出了西方教育的误区与错误。

逻辑理解为主,假设为指导的西方研究方法,充满了偏见与错误。

因为,重视客观现象,才是唯一科学的方向。却不被重视。

因此,一个真相与一位顶级科学家的假设,都会选择后者。这就是现代科学陷阱。

所以,中国跟风欧美科学界,也跟着入坑很深。

说到教育模式,半斤八两。因为,都是进口学欧美教育模式的结果。没有区别。

知乎用户 无名医师 发表

教育目标不一样啊……

当初中国一穷二白,需要大量的工程师、研究人员

但我们也没经验啊,啥定向培养、天才培养、精英培养、深度培养之类的都不懂

就只能 “我全都要”,然后再职业继续教育

确实也出现了不少天纵之才,啥啥都能学会,干啥啥能行

还有一些是偏科大才,某一个或几个科目超级流啤

他们也确实带领中国科技往前冲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现在中国科技发展到一个瓶颈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天才,而且是一专多能的天才

所以我们在改革,搞成 3+3,自选选修科目

因为现在很多领域是交叉学科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分文理科了

咱才建国多少年啊,脱贫也刚 1 年,这就要赶超欧美了?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啊,话虽然俗,但这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咱才建国多少年啊,脱贫也刚 1 年,这就要赶超欧美了?

咱才建国多少年啊,脱贫也刚 1 年,这就要赶超欧美了?

咱才建国多少年啊,脱贫也刚 1 年,这就要赶超欧美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再加粗,再放大。

虽然咱们确实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成绩,但不能自满到这个程度啊。

知乎用户 律之侠​ 发表

不参与引战,只说一个我以前就知道的道理

假设公家有 1000 个苹果,委托你从里面挑出 10 个 “最好” 的苹果,其它没被挑走的会被马上扔掉~

那么这个时候筛选的标准就会很粗暴:挑 10 个最大最红最靓的苹果即可。

但假设公家只有 100 个苹果,并且也规定了要多元化筛选标准:比如从甜度、营养等各方面评测,这个时候你选出来的 10 个苹果,都各有特色……

讲完了。

知乎用户 蒿里谁家地 发表

因为你说的是假的啊。

以前丹麦还真做过一个实验,对比中式教育和丹麦教育。

11 年,丹麦方面选了两所学校进行教育实验。

中国这边是哈尔滨 69 中,不是北上广,和丹麦类比也差不多。

最终结果是,五场比赛,丹麦方面只赢了一场英语。

首先,数学方面,毫无疑问,中方碾压。

数学方面考了两张卷子,中国式卷子,中国这边正确率是丹麦的三倍。

教育家认为丹麦教育更加联系实际,更加能运用在生活中,中方教育更接近于纯数学。

所以丹麦卷子应用性比较强,但是结果出来却让人大跌眼镜,丹麦学生的平均分数只有中国学生的一半。

然后两项,阅读理解,中国依旧大幅度领先。

团队协作,中国大幅领先。

最打脸的是另外一项,创造力,中国学生还是大幅度领先。

说好的中式教育扼杀创造力呢?说好的西式教育发展个性呢?

最后,丹麦方面好赖在英语上面扳回一局,4:1。

这项实验可是丹麦发起的,挑选的对象也不是北上广一流学校。

所以,该实验表明,起码在 9 年级之前,中国教育效果就是比欧美教育要好。

知乎用户 远方依韵 发表

个人认为,中小学教育是不逊色欧美的,特别是发达城市的某些顶尖中学,在世界上也是一流水平。

我们差距最大的是大学教育。

知乎用户 斯图卡​ 发表

就一个问题 :把你丢树林里 你能活多久?

你知道如何用光打出 sos?你知道如何通过树木 阳光辨别方向?

怎么找水,找到水了怎么引用?

就这些问题 如果你不是相关爱好者 或者 刻意去培养

有几个孩子知道?

这,也叫知识。

但是中考 不考 高考 也不考。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中国的教育有个重要功能,就是给阶层低的家庭逆袭的可能(当然这种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了),所以会非常卷,谁都想让自己孩子出人头地,带着全家鸡犬升天

而美国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再加上更富裕,因此非精英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就比较低了,当个普通人就行。至于精英也不会放养,特别是在大学里,比中国大学要严得多

知乎用户 亲爱的弗里德里希​ 发表

我们基础教育成果确实不错

(至于要不要把孩子们整那么累,会不会造成长期的心理问题等等,那是另一个话题,我不了解)

国际几大主流人才能力评价报告里,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排名普遍很靠前,排第一的也有

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拉了大胯

知乎用户 ivivi713 发表

确实是教育出了问题,是教育的内容出了问题。

现代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初等教育(小学,初中),中级教育(高中,高职),高等教育(大学)。

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初级教育,应该是教最基础的社会通识,比如和人对话交流,基本的社交的行为规范和礼节,日常的算术,生活常识,法律常识,历史常识,政治常识。完成初级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融入人类社会生存的人。

中级教育,应该是教日常生活里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谋生技能。完成中级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融入社会并且解决日常的问题,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谋生的人。

然后就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应该教思想,就是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而是学习古代思想家,科学家是如何把人类的知识体系从蒙昧中一路推进到现在的水平的。然后再现代的基础之上,未来如何更进一步。

所以高等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象牙塔,而且必须是象牙塔,人类寿命就 70 多岁,人类智力的黄金年龄就 20-35 这十五年,在这最好的时间里,他们就应该充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去搞研究。他们不应该去操心党同伐异,安身立命,柴米油盐和升官发财这些事情。

但是中国的教育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小学教常识,初中教做题,高中教做题,大学也教做题。所谓做题,就是解决日常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工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

这一套模式在一个落后国家在往前追赶的时候是很有效的,毕竟可以摸着前面的石头过河,方向是确定的,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拼命跑就行了。但是现在当中国站到前排的时候,前面已经没有什么石头让你摸着过河了,你连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而教出来的人还是只会做题,那这种教育最后的结果就只能不停地内卷——因为前面已经堵车了,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往前挤。

现代的中国大学,最起码是清北上交复旦中科大这样最顶级的一流名校,是要以培养思想家为目的了。因为解决问题的人已经够多了,问题还没有解决问题的人多。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培养思想家的体制和一个能够容忍思想家的环境。

现在的中国,需要的是举着火炬和柴刀,在前面披荆斩棘照亮未知道路的思想家。没有这样的人,中国就会一次又一次陷入循环,这个历史上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了,而且这一次也不太可能会有外来者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科学和思想了。

知乎用户 颵颻一醉 发表

中国这四十多年发展的这么快,是我们这些人拿键盘阴阳怪气换来的?

知乎用户 不想起名称呼随缘 发表

乐,删评是吧,还拉黑是吧?

中国的教育核心就一句话,资源公平,竞争公平英语世界底层当 顶层开卷这种破事也好意思拿出来吹?差不多得了哈…

人的社会化和教育本身就是反天性的,人格形成的阶段一味的快乐宽松能整出来一群什么贵物对岸没做出来示范?现阶段美国的科研主力是中国人印度人伊朗人日本人和一部分美国卷王,哪个不是卷出天际的地?笑死

科研靠兴趣 (×) 得加钱 (✓) 不然咱们看看远方的科研投入?

古墓派差不多得了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知乎用户 孤独逝去 发表

额,中国教育和欧美教育教育目的,培养人才方法本来就不一样,怎么能说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呢?这两个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一个强调尽可能全面发展,先为人,后成才,一个是专而精。这两个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看你怎么去比较,如果从高段技术人才来说,我们可能确实差点,因为人家专业人才,确实专项专精,但是其他一些方面可能是个白痴。但是中国顶尖人才,相关专业都特别牛,某一专业业特别突出,但是和这方面顶尖仍有较大差距。到如何补齐短板,那就是一大群相关专业人才聚在一起群策群力,我可能一个金丹打不过元婴,但我可以凑一百个金丹围殴元婴。如果一百个不够,那就再来 100 个。

但是从普通人职业发展角度,我更觉着我们更具有优势,我们多能,其他方面虽然不精但也不是白痴,有选择的余地。同等情况下,我可能干不过一个专精外国人,但是我可以找一群人,把这个外国人吃透。把他会的,为我所用

知乎用户 Tom 大熊 发表

我不认为中国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真的多:

首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科目,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课纲知识量基本和欧美各国的相关课纲没有差异。完全不存在学的知识 “比欧美的孩子多很多” 这句话。此外,别的国家我不知道,澳大利亚这边新南威尔士州的高中学生如果选学高等数学,有机会在 11 年级就接触微积分、线性代数,如果大学学习理工科,会有极大帮助。中国大陆地区的貌似还做不到。

数理化生以外的科目,无论英语还是所谓文科,学的知识都没有欧美的孩子多。欧美的孩子文科,仅中学阶段就可以有经济学、会计学等更丰富的科目选择。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大陆将 “地理” 划分为文科,却和 “政治” 看上去没什么关系,但是欧美的 “政治” 课可就不一样了,人家真的就是学各国的政治制度以及对经济学的影响,“地理”、“历史”、“经济”、“政治”这些学科互相高度联系。

中国大陆地区的孩子绝大多数时候,是在盘应试技巧、捣鼓来捣鼓去,所以学到最后,中国的高中学生,也许在部分学科上面,能考到高分,这点在不少中国大陆赴美高中毕业生的 SAT 考试的表现上也可以看出来,但总体来说学的知识远不如欧美的高中学生学到的多。、

我这里必须要提一个中国大陆不少省市,中小学教育的硬伤,就是高中只有不到两年真的在学习新知识,高三一年需要复习迎考,许多县级高中甚至尽可能将高一高二的课程压缩到一年半甚至一年,初三也不例外。所以实际上中国的 12 年中小学教育,相比不少欧美国家的 12 年中小学教育,是足足少掉两到三年的学习新知识的时间的。

知乎用户 随意​ 发表

中国教育不超过欧美这是谁说的?这就定性有点早。[捂脸][捂脸]

中国教育系统几乎是世界最公平的普惠教育系统了,出的拔尖人才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系统也不算最少吧。

中国教育不能说没问题,应该说问题很大很多,但这种大是和中国自己比,而不是和欧美比。

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好像当了美国总统才还完学费贷款??哦是当总统之前 4 年还清的,还了 21 年。中国教育要这样,不早 “亡国” 了?这叫中国教育没超过美国?


不比烂的话,中国教育的问题其实太多了——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还有——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哔哔哔哔哔哔哔哔……

我说完了。

知乎用户 猎晏焱 发表

制度问题。

欧美大部分国家的母语是英语或与英语相近的语言,语言成本极低。

学习英语可以追赶西方,但很难超过西方。

19 世纪,学术水平最发达的国家是德国,而美国的地位犹如今天的中国,美国学生需要获得德国大学的文凭。

你猜美国留学生要不要参加德语雅思托福考试?

后来美国学习德国的大学形制,创建霍普金斯大学,于是各种研究型大学开始出现,但即便如此,美国的学术水平依然落后于德国。

二战期间,欧洲科学家大批量的被引入美国,美国的学术水平才逐渐提高。

你猜美国大学生此时学的是母语还是德语

想要激发创造力,那么可以考虑引进欧美科学家,但在教学上国人应以汉语为重。

知乎用户 抓音课堂​ 发表

我们的学校里教的都是系统化的碎片知识,欧美学校里更强调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要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去深化,去扬弃。

时间长了,欧美有一批喜欢刨根问底和有灵气的学生就跳出来了,二者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先抽象地说两国教育,标准是这样,众多资本家们,在两国招聘各种人手,普遍认为 A 国招聘的人手比 B 国的优秀,则 A 国教育比 B 国成功。比如一个中国的玻璃厂老板,到美国开玻璃厂,发现难招到好员工。

知乎用户 two steps 论键政 发表

其实中国教育本质上是淘汰教育,并不是为了教书育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多这样的国情。再大的蛋糕分配的人多了也就会变得很少,所以中国教育就是这样,把教育资源只分给那少数人让路来筛选淘汰大部分的人,被淘汰的人任其自生自灭。中国的学生将会通过三次筛选,分别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三次大考,而每个中国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大量做题和背诵,中国教育由于功利性的原因,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生不可能有兴趣去学习。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产出的学生报废率高。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答案就是扼杀了很多有天赋的人,就比如中国教育拿奥赛冠军的人都不愿意去研究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而是到大学各种混日子和逃课。如果说中小学教育是考所谓的强迫你死记硬背,那么大学教育对自律和兴趣的要求就很高。这些人在中小学教育的时候被逼得非常厉害,天天背诵和题海战术,突然到了大学就解放了,可以天天玩游戏逃课。

如果是一流的大学还好,那些二三本高校,中大专基本上就是大型的托儿所,为了避免被过早分流学生到社会上惹是生非而设立的 “托儿所”,在这些学校基本上也就只能混日子。另外这些学校还有各种形式主义加官僚学生会,就比如学生必须全员参加早晚自习,不管你干什么都得上晚自习。另外这些学校学风不行,学生会就喜欢玩官僚那一套来整学生,对上溜须拍马,对下耀武扬威。另外这种学校平时不抓学习一到招生的时候就开始狠抓,就比如学生排练不好的时候学校领导开始骂这些学生会的学生,那么多人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骂人搞出头行为不抓就抓排练,不就是因为怕被扣钱嘛?另外这些学生毕业以后就要被分配到流水线工厂当廉价劳动力,最后一辈子底层。所以中国教育是那种筛选出少数人给少数人更高的平台发挥,而被抛弃大多数人自生自灭的那种教育。

知乎用户 南国小汉子 发表

一个数理化的知识点,用八股文的思路从各个刁钻角度跟你玩文字游戏。

你管这叫 “学” 的知识“多”,

还以解开这种 “思考” 难题为傲。

知乎用户 Tony Fan​ 发表

学而时习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老祖宗早就说了。

知识再多,缺乏实践也是死知识。

所以不是教育没有超越,是物质基础差太多,中国学生的实践机会太少了。

典型例子,老说中国学生学十几年英语。。。是啊,如果每年寒暑假都能去美国参加夏令营,估计英语能力会明显不一样。。。

赶超中,着啥急

知乎用户 bananaboom​ 发表

结果这么破的教育,却让国家 gdp 狂飙,开始和老大干了…… 这啥破问题

另外,按照日本文部省公布 2021 年数据,中国在全球论文数,引用量前百十,前百一,三个关键指标,都超越了美国,世界第一。。。

这就是你们说的失败的中国教育的科学成果

知乎用户 胡静怡​ 发表

中国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

培养奴性

但是人家说的好

叫纪律性 集体荣誉感

知乎用户 萧拂雪 发表

前提并不存在,中国孩子只是刷题比欧美孩子多,知识未必比欧美孩子知道的多。

知乎用户 Cwan 发表

因为中国人上学期间大部分时候接受的就不是教育,而是训练。就像马戏团里的猴子一样,接受训练,有的猴子还可以做数学题逗观众笑,但没有人会觉得训练这只猴子的训练师是大教育家吧。

分清楚训练和教育之后才能谈别的。

针对性的训练,也就是所谓的 “精讲精练”,本来就是让人快速进入某个领域的好方法,适当使用是无可厚非甚至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是训练的时间很明显远远超过“精讲精练” 的范围了,达到一种浪费所有人时间和生命,摧毁自信以及埋没多数人天分的地步。毕竟人一天就 24 小时,十几岁的人把精力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面都更容易做好,而被逼无奈把时间花在解对人生没有意义的数理化题上,仔细想想是相当可悲的。

所谓中国有 “最好的基础教育” 其实毫无逻辑,按照中国的选拔标准,数学不好的都被当作垃圾处理了,那中国大学生总体做数学题水平比别的地方高不是必然的吗。也不看看投入产出,别人天天玩体育开房,这边的天天做题,假如说以后真的天天要用到做数学题的那些知识那吃点苦也值得了,关键是并没有啊,还不如多谈几场恋爱把情商提高一点,多看几本书能装装逼。

集体主义下的教育抹杀个人的天赋和喜好,逼着所有人做一样的题,学一样的东西,学成了又怎样?吃一辈子的苦然后路径依赖让自己的后代也吃苦并像自己一样享受这种吃苦的感觉么。

知乎用户 出云​ 发表

先说是不是:过时的话术,落后的观念。

我从三、四年以前就在强调,中国有着这世界最先进、最系统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程师人才。

如果说到深厚的文化积累(主要指现代文化、工业文化、科研文化这些),我们国家还需要有长足的进步;如果说到某些尖端的科研水平,我们还有追赶的余地;但是就整体上而言,中国孩子们所接受到的科学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历史素养教育…… 加在一起统称的【教育】上,我们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无出其右了。

从理论上来讲,中国的教育其实是结合了中华文明几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和苏联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文化教育的核心,以及西方现代科技文化教育,这三者精妙的结合了。以高中教育为基底,多数中国人都能无缝对接上述三种文化的任何一处。

比如说,我在 B 站上面,甲骨文、秦简之类的视频里,看到过诸如 “想不到我竟然能够看懂几千前老祖先的文字” 这样的弹幕、评论。这就可以证明,基础教育对接传统文化的可能性、路线化。

再比如说,我在知乎强调过几次,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基底,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越是接近真理,越是简洁、准确、通用),同时,也是对抗各种 “自我意识旋涡” 的好方法。

从事实层面来看,你来告诉我,这国力蒸蒸日上、科技突飞猛进的事实面前,这一个失败的教育体系所造就出来的?如果这样的教育还失败,那国外 “成功教育” 下的各国,是不是早就个个 “人间天堂” 了?

中国也不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中国教育也不是一点问题都不沾,毛病、问题应该只是一方面,而且是比较小的方面。从主体情况、主要方面来看,应该还是比较优秀、比较成功的。

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如今怎么还会有人质疑?中国的孩子们,学习到的知识多,这是中国教育的优势,不需要怀疑。

以上。

2022 年 8 月 16 日

知乎用户 汾飞樱草涂哈哈 发表

因为欧美很屌,中国辣鸡,行了吧,你不就想要这个答案嘛。

这么快就有人急了,也是没想到 估计在下戳中了他的逆鳞。

知乎用户 崔汉唐 发表

更新,先说结论:中国教育已经远胜欧美!

总体来说,中国的大学生是流失的,中国对外引进的人才是缺位的,中国最顶尖大学北大,清华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有许多都润到美国去了。

在这种人才不断流失的情况下,我们中国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八万吨级的航母,055 大驱,电磁弹射,登月工程,火星探测,海底深潜,可控核聚变,独立空间站,人空合成淀粉,沙漠治理,疫情防控,这么多的成就,除了美国之外,还没有一个国家在近阶段能与我们相提并论。

这还是在我们人才外流的情况下完成的,足以说明我们中国的教育领先于世界!

美国的科技依然能和我们相提并论,其实靠的是全世界引进的人才,单论他本国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的话,我觉得是不如我国的。

世界大学排名并不代表一切,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不准确的东西,没有参考价值了。你看世界超算排名,我们的超算,根本都不上榜,是因为我们弱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比他们强太多,他们都不给你们往上排了。

最后上证据:

知乎用户 萌遁 发表

很简单美国只要做好的大学就行了,小学中学随你怎么折腾,将来还不是来美国深造?

包括清北去美国的几个回来的呢。。。

知乎用户 krishna 发表

缺乏多样性从而导致僵尸化。

知乎用户 卢青春 发表

8.2 补充,

很多回答动不动就说欧美是快乐教育,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欧美的教育普遍更看重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中国的教育是妥妥的应试教育。

就以语文为例,我国有大量篇幅是在考学生的背诵量,甚至作文其实范围也很窄。

而 Alevel 体系里,语文是让你一个书单里选出几本来研究,考试也是让你根据你选的书来阐述一些问题。

两者相比较,我国教学更注重的是标准化答案,可能是为了尽可能清除主观因素。而欧美就看注重你对学科的理解。

我的看法是,我国的教育体系能保证下限不会太低,但是根本不关心学生个体的兴趣和能力偏好,欧美则与之相反。所以,我国是不利于顶尖人才选拔的,而欧美却越往后越有优势。

………………

首先,我国整体教育是世界上游,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尤其在 K12 阶段,我国的教育质量是非常高的。

相对较弱的是大学阶段。我国大部分大学的教育水平真的比较低,严进宽出和以及学校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都比较普遍。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目的是给社会切割出标准螺丝,这很显然是不适合雕琢出奇玉的。

知乎用户 暮色牧师 发表

说实话

问题自然出在本科

本科教育太过拉胯

国内清北复交以下全靠自学

几百年没更新的 ppt 我是真的背过的

发机器学习文?行,都推荐赶紧去学斯坦福网课一套

找工?行,伯克利 61b,cmu15213 开冲

想想,美本的本地人菜的不行,但是最后科研成果,很多美国本地人也还是强的不行,那是别人突然开窍了?那肯定不是啊

高考前的知识真能在后面用上么?还不是得靠本科扎实的专业课打基础

本科课程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了后续发展的巨大差距

知乎用户 作家出版人姚茂敦​ 发表

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也是社会各界和教育专家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不是教育专家,只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看法。我的看法有三点:

第一,中国的教育目前仍是应试教育,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孩子,均以追求排名为主。换句话说,孩子只要会考试就行,至于说学到的知识是否有用,相关各方似乎并没有考虑太多。

第二、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学的知识比欧美孩子多?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根深蒂固,已经延绵几千年,短期很难改变。为了达到目标,家长和老师,层层加码压,不断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趣,课外辅导机构,购买大量的课外读物,严重压缩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游玩时间。

第三、欧美强调兴趣教育,鼓励个性化发展,这一点与东方思维完全不同。基于此,中国孩子在很多国际性学科比赛中,屡屡获奖,但说到原创性成果和实操能力,要落后于欧美孩子。这一点,可以从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多寡和各种世界级的经济、企管、金融等理论学派,以欧美人多得到佐证。就算我们很多人批评诺奖的评选有问题,但我们从初高中到大学,研究生阶段,拿在手里的学很多科知识,为什么都是欧美人开创的呢?

很显然,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但承认别人优秀并不丢人,掩盖和无视真实情况,才最可怕!

作家出版人姚茂敦

8 次咨询

5.0

作家,代表作《钱小蛋理财记》

2793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牛小白 发表

实话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思路还是科举的思路。

科举的思路是大面积的公平。

就是你先别管有没有用,公不公平就完事了。

因为真的高考考能力。张佳梅校长的女学生就不可能考上 985,211。考上一个二本都费劲。

因为她们的资源只有教科书罢了。

我到今天都觉得,穷苦山区的孩子能去读 985 是我们教育制度的胜利。

但是,这种公平到高考就可以结束了。

大学不该追求这种公平,不该要求全面。而是应该要求扎实有用。

大学应该宽进严出。

而且英语数学可以选修。我的发展方向需要多学数学,我就多学。我的方向不需要多学数学。我就积累实战经验。

学编程的只有少数人去做算法。

大家都只是去做应用开发。然后努力变成一个方向的高级工程师。还有机会更进一步的还能去做架构师。但是这个路线的数学要求远远没有对于计算机内功的要求大。

如果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是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一条从入门到就业,到加深理解的实实在在的道路的话。大多数行业都不会面临找不到适合的应届生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在大学阶段有太多没有必要的教育了。

实际上全才是扯淡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只有专才。

全才的实质是多行业的观众。

只有专才才能提供价值。

画家英语不好不是错。小说家不会翻译也不是什么问题。

我国的教育在大学阶段的普通学府中,大多数人都在走下坡路。高中直接毕业就去工作可能还更好。

985,211 不了解。我一个二本只能说二本确实一般。

大家全靠自己努力。

学校的课程真的是耽误时间罢了。

知乎用户 ZPOOL 发表

给亿级人口上接班人级别的课程,你在今天的世界上给我再找个例子看看?

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就是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某些人厌恶的政治和历史课程。

——————

补充。

正告某些不开窍的玩意儿:政治教材上的一句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和历史教材里一以贯之的唯物史观,直接甩所有发达国家里那些高度庸俗化的文科基础教育一大截。

知乎用户 虚十​ 发表

我就记得小时候学奥数,老师都是挑班里常年 100 分的去家里上课的,不需要学费那种。

知乎用户 woohuk jiang 发表

这个要看怎么评价超过

你要是说中位数,那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说,中国教育确实比国外普遍意义上的公立教育要完善的多。在国内只要完成义务教育,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路边睡马路的,吸毒吸成皮包骷髅的,把自己自虐到惨不忍睹的,没有中国人。中国人到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相对薄弱的环节,然后凭借吃苦耐劳和教育得来的基本素质,迅速嵌入本地,飞黄腾达不一定,吃饭糊口没问题。

这其实导致了之前 20 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大部分工人都是合格的螺丝钉,为为完整的产业链打下了基础,也成为了海外华人做贸易的后盾。

但问题是,世界上先进国家,包括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需要一堆平均的中上,而是需要少量的拔尖。无论是科学技术,人文社会,每一个天才所带来的力量,可能比上亿人单纯的简单工作的总和还有更好的价值。举个例子,假设没有爱因斯坦,人类社会倒退个五十年不成问题,想想看 50 年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当时的人是不是单纯靠努力就能赶上现在的效率?

这就导致了,国家的进步,需要发现天赋,并且根据他的特点进行培养。而这种方式,正态分布中三个方差之内的人是用不到的。

我们擅长的,是中间。欧美国家擅长的,是制造两边,然后天才拉高总体生产力,在给予剩下的人恩惠。可是我们之前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用这种方式,因为社会公平是低端产业链维持和发展的潜在因素。

现在,随着外部卡脖子,内部强调科学技术,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所以在能够发现,容忍,培养天才的同时,能留住的天才,为我们探索未知。同时对这种人进行赞美而不是只是关注明星和企业创始人。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之后,可能才能证明我们的教育真的超过欧美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

多少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知识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小学老师就教育过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问一问是不是,才会探究问题提出的依据,才能知道问题的荒谬程度。

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

还是上面的问题,荒诞程度又加了两倍,超过的标准是什么?怎么量化才有现实意义?欧美不是一个国家,是几十个发达国家,合着又是拿几十个发达国家的优点 PK 中国是吧。比如大学费用,美国昂贵,中国低廉,但德国免费,因为德国属于欧美所以欧美胜?对吧。成年人逻辑都没有,怎么探讨问题呢?

无意引战。

如果无意引战那就应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明明在引战又自作聪明宣布免责条款。

以上说明了什么?中国教育确实不行,类似题主这种行为意识的大有人在,很多还是几十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知乎用户 多村老盛 发表

做题技巧上花了太多时间

知乎用户 tony​ 发表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人的提升,包括知识的存储,技能的熟练,思考方式的升级。很明显,中式基础教育只解决了第一部分。欧美教育也算不上就是模板,但是在第三部分却基本实现了迭代。所以中式教育的结果就是贤者靠运气,欧式教育的结果大神靠量产。

另外,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包括教师的选育,科研环境的搭建,资金的支持,产学研这一系列的平台支撑,这个差距我们有赶超,只是欧美跑的更快。

教育是个体系,每个短板都起来,才能综合提高,我们有差距不假,但是也在追,多给点时间吧。

知乎用户 yilin wang 发表

做的题多,不等于学的知识多。

有英语能力的,稍微看过几本原版教材的,就知道国外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人文领域,英美教材的知识广度是远远超过中国教材的。

知乎用户 理想 - 现实 发表

粗糙的教育,拥挤的教室,低水平的老师,缺位的父母。名为读书,实为浪费时间。

知乎用户 昊阳​ 发表

因为中国教育的目标不是创新,而是如何把现有的东西掌握非常非常的好,哪怕没有意义的东西,也要掌握的非常非常好,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比较深入的分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4305405

知乎用户 约翰 逗比斯朵夫 发表

中国孩子只是接受的 “奇题淫巧” 比较多。

知乎用户 飞雪连天​ 发表

赶超需要时间。

你们又不是大学校长,反思个锤子。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

这句话是在搞笑吧?

现在(2022 年)活跃在世界任何 STEM 学术界一线的人应该都知道,清华的 STEM 本科生是世界最好的本科生,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学校的高不止一个档次的那种。

这是一个常识。如果您不这么认为,那么说明您所处的学术环境是不入流的。

知乎用户 栗子 发表

中国的教育,是目前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好的教育。

没有之一!

至于说,欧美精英教育,我可去你的吧!

我干这么多年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可太了解那是什么货色了!

有些人会说,某某名人,是某某大学精英教育出来的,那你就去看看他的身世,看看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有这样的身世,说不定比他还牛逼。

秦舞阳 13 岁当街杀人,靠的是他爷爷。

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CRomputer 罗老师​ 发表

中国耽误在了这几句话上:

“学这个没用”

“这个考试不考”

“老师交啥你学啥”

“这个问题超纲了”

“不要重复造轮子”

——————————

1、学以致用,但中国的老师只能交,考试会考的知识,真正应用的部分在欧美。

2、为了快速交会学生狭隘的知识,并且让教学合理化,权威化。屏蔽一切考卷以外的知识。为达到考试满分努力。

3、学生问超出范围的知识就是挑战老师的权威。因此习惯被投喂,被动学习。越界的知识被老师要求主动屏蔽。

4、家长急功近利的要求成绩,超过同龄人。

学校急功近利的加大考试难度,提升学校权威。

学生兴趣,底层原理,世界真相,一切为成绩让路。

5、地位重要,成绩重要,面子重要,学校排名重要,找一个不用动脑子的高薪重要,

学知识,去考试是手段,

知识的真相最不重要,没人去验证,没人去怀疑。

知乎用户 心血来潮 发表

中国孩子刷的练习册足够多,但不确定我们知识比人家多。

知乎用户 DANIEL 发表

中国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 1076 万人,同比增加 167 万人。

2021 年, 美国有 443 万大学生毕业,这其中有一小半是留学生。

有人说美国的大学都是精华,中国的大学都是翔,我只能表示呵呵。反正我朋友的孩子美国留学读本科的,基本都是高考啥都没沾上,还有不敢参加高考的货!

懂行的看这个数字,一眼就明白了。

知乎用户 张三丰 发表

注意,是中国 “孩子” 学的多

中国的成年人都学了些啥?从大学开始,都在干啥,我都不好意思点破

知乎用户 Julian Wong 发表

馬斯克小學時寫遊戲賺錢。蓋茨中學寫軟件賺錢。喬布斯和沃茲尼克用電話匣子接線到教宗。愛德華索普小學時造炸藥炸山。常上節目那日籍理論物理學家中學做實驗把整個小區弄停電了。這些人都不是聽話乖孩子。

我在到香港之前,都不敢信有免費圖書館這麼好的事。在大陸,課外知識的顛峰就是四大小說。外國書在中國根本買不到,本地出版的廢書很多。中國孩子有甚麼知識?而且都太乖了,缺了創意和膽量倒是長大後補不了的。

高等教育聽說是一團糟。中國學生的好成績主要是來自高投入。

知乎用户 天空 发表

知识本身是廉价的,甚至没有意义,只要需要你能够从网上搜到你要的所有的知识。

真正有价值的是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判断力逻辑来论证知识的过程。

一群没有什么科学知识但是有思考和逻辑的人类同样能建立一个良好运转的文明,并最终诞生科学。但是给与那些缺乏思考能力的人类所有的科学技术,最终他们依然会沦落为一个落后的奴隶国家。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如果说到教育,那就是大学教授。可以统计一下,美国的大学教授里有多少是本地人,有多少是外来移民。看过之后你就明白了。

如果是中、小学教育,那为什么英国要学习中国的教育方式。虽然很多中国人把孩子送到英国的私立学校,搞不好在那里也可以接受中式的教育。

知乎用户 沉钧 发表

谁告诉你中国的学校是教授知识的?

中国的教育系统从唐朝开始就不再教授知识了,而是用来筛选官僚,到现在仍然如此!

从幼儿园到大学,一遍遍地筛选,最终胜出的人才能进入核心的肉食者圈层,接下来再合伙一起渔肉百姓!

不过听说最近好像有了变化,因为大学生太多了,而肉食者的席位没变,所以要在硕士这一轮继续筛选。

知乎用户 李神针 发表

让让欧美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学习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上,你看看他们还能有多少时间。

知乎用户 夏天 发表

我们学的啥:这部分是重点,划起来要考的。

知乎用户 乌金​ 发表

知识学的没有欧美多,但是没办法。

只在英国上过初高中所以不好评论美国。英国初中 GCSE 加上必修课一共 9 课,A-Level 课程全部选修 3-4 课,我在 A-Level 学过数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和 Design Technology(因为第二年把 DT 换掉了)

DT 可以理解为木工做模子,融铁进模子最后喷漆上色做自己的产品,还有 3D 打压可以玩。

数学和高等数学包括面非常广,有求导积分的各种知识、有统计数学、有决策数学等等,我大一的时候觉得帮助特别大,很多大一数学内容都覆盖了。而且是每个分支有几本教课书,讲的比较细。

物理从光的衍射到光电效应到黑体辐射和宇宙的相关知识最后到波色子的介绍(考试还考波色子了)覆盖面很广

化学无机有机熵,细节记不住了。

个人感觉知识覆盖面的广度更大,而且可选课程非常多,完全不学物理数学都可以,朋友里有学美术的,有学英语和哲学的,还有学经济的,组合非常多。最后拿着不同组合去申请对应大学课程

但是这个体系在中国不大可能实现,首先师生比得做到 1:15 甚至 1:10 才能教的过来这么多课程,而且教学的器材开销也很大,这样注定学费不菲,很多英国本地人也上不起。英国上不起 boarding school 并没考上 grammar school 的人就只能接受快乐教育了,教学质量还不如我们一半好。采取这种教学手段注定要抛弃一大波人,而且是 10:90 那种极端比例,会严重加剧阶级分化。

高考至少比这个公平多了,有利有弊吧

知乎用户 klose 发表

这个真心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是别人不带我们一起玩的问题,这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了。

不带一起玩不是简单的不能一起玩,更麻烦的是别人玩过的你就不能玩了,因为有专利。

当然反思党看不到这点的……

知乎用户 泛疑者说​ 发表

这个问题其实可能是错的。

教育的问题很复杂,大家所普遍认为的观点,极可能是错的。

比如说,我发现上小学的儿子聪明的让我极为惊讶,哲学问题都入木三分,我仔细想了这个问题,其实是环境因素变了,他的家长、老师在认识水平上比我的家长、老师可厉害多了。

而哲学上的厉害,极大可能是受到我的影响,我自己思考多年形成的强大思维方式,远在我开始同他讨论哲学问题之前,已经影响他了。

反观我自己小时候,周围的人们有很多错误的思维模式,误导了我,这种误导有些我是很清楚其存在的。

那么我父母的家长与老师呢?

这似乎说明,变厉害有时候要有一两代人作为过渡!

科研的问题,有科研投入问题,有科研体制的问题,有赶上需要时间的问题(想想如果你不跑步,想赶上前面 100 米的人,那有多难,要多久吧。你在前进,人家也还在前进呀!)有相关企业科研水平没有上来的问题,有企业科研投入水平不足的问题。还有,诺贝尔奖得主年纪都很大,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的科研水平差距!还有,有些基础科学处于发展瓶颈状态,这个杨振宁很清楚。

大家比较的时候排除了这些因素了吗?

爱因斯坦对自己受的教育老有意见了,一方面他的观点值得参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他讨厌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他!而且,他搞广义相对论时,求助于他的同学,这个同学是在他逃数学课时,很认真上课,用笔记帮他过关的人。然后呢,因为数学底子不行,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差点变成数学家希尔伯特先弄岀来——要是希尔伯特不是高风亮节而是想抢头功的话,这事肯定就歇了!爱因斯坦晚年研究统一场论,没有会数学的人帮助,自己数学水平又不够,惨吧?

所以说,认真上数学课有多重要?说不定又一个爱因斯坦正是你同桌,以后需要你的大力帮助!

还有,应试教育根本问题在于家长群体对升学的特别注重。其实学校主要是被家长逼的!现在政府双减很大程度是要求学校听令,从家长手里解放孩子!之前小学提前放学,哪知道因此把孩子投入了家长与教培机构的魔爪!后来又搞打击学科教培,这才又缓解了问题。

家长注重升学,内心焦虑,这里不都是源于家长社会生活的压力,但是与之肯定有极大关系。这又与社会发展状态有关,而这又与中国所处的国际竞争环境有关。

还有作为深有政治性的高考制度,是阶层上升的有力工具,是它也有不公平,但是社会上同样重要的事情,几个比高考更公平?

高考这种制度,竞争必然激烈,这里有什么办法?如果不公平一些,更多 “天才”,大家选哪个?

这里有种办法是通过增加升学随机性来降低竞争烈度。中考已经有这么干了。但是这又是不是大家认同的呢?

还有,大学要不要严出,增加不让毕业的比例?这可以缓解中小学的竞争,同时以此提升大学资源利用效率。

知乎用户 不不倒翁 发表

早已超过。

知乎用户 海星​ 发表

所谓的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严格来说是不准确的描述。

其实就和科技发展一样,教育也是多维度的,只以一个维度去看的,都是二极管。

在一些方面,我们的教育肯定超过欧美了,比如我们嘲笑很多欧美学生连 100 以内的整数运算都要必须按计算器,比如我们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学生,能够胜任基本的工人岗位。

但是在高等教育上,即便少数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领先,也依然让人感觉总体不如欧美。很多人提到了本科生教育,这的确是个问题,就如同百米冲刺阶段突然开始散步了。

不过呢,教育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并不是我们的教育技能出了问题。像芯片、医药的前沿这是教育教出来的吗?谁教你啊?像很多重要领域需要的人才质量很高,待遇却很差的问题,这是教育教出来的吗?

其实受过中国完整教育的人素质并不低,之前所谓的中国人在国外素质低也不是这群人,当然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最终可能会被没受过完整教育的人给教育回去就是了。

再看前半句,中国学生学习的知识多吗?知识这个东西同样也不是用多少来衡量的。当然也还不少啦,不过有些挺重要的知识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在课本上,你即便是小学就学到大学知识了,可有些方面知识还是没掌握,所以不能说中国学生学习的知识就多,数量上的多少意义不大。

既然问题都不成立,也就不可能有针对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存在的。

看到这问题下一堆高赞煞有介事地就着题主的问题分析中国教育哪里出问题就很搞笑。

随便去美国哪个好大学的理工类研究生项目看看,里面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是在中国接受的本科教育,然后来到美国和欧美的顶尖学生同台竞技。现状就是:**中国学生除了在英语表达方面有先天劣势以外,基本是全方位吊打欧美学生,无论是卷面考试成绩,还是实际科研能力。**欧美现在金字塔型分布非常严重,也就最顶尖的 1% 学生还能够和中国顶尖学生对标,剩下的肉眼可见的越摆越烂。

本人美国某 TOP10 学校 PhD 在读。学校名声在外经常吹得一副非常内卷非常爱学习的样子。然而我来之后我以及我同组另一位中国研究生带本科生助教的经历可以用大跌眼镜来形容。

带的是化学系的课程,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这些在我们看来最基本的课程,他们已经若干年前改成了选修,以至于绝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微分积分,矩阵乘法都不会,就跑来学量子力学了。那老师怎么教呢?没办法,讲课就对着那些波函数的图像定性解释一下,公式什么的放在哪里,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算了。

就这样也别指望这些学生能学懂。你会发现,他们日常课后作业出的题再难,他们全都是齐刷刷的满分,因为那都是靠花钱找人代做的,是的,你没有看错,花钱找 tutor 代做作业在美国本科生之间非常非常普遍。一到随堂测验,最基本的题都做不来,公式放在哪里给你了,只是让你把现成的数字放进去算出来,都不会。教授谈到这也是直摇头,说明年再出题可能就是放一个波函数的图,让学生标一下哪是波峰哪是波谷就算过了,要么就都改选择题,起码还能让他们蒙一下。这就是所谓美国 TOP10 名校本科生的水平。

编程就更不用提了。我在中国读本科时候,大二之后几乎没有人不会编程,谈不上多专业,但至少最基本的数据分析不会做不来。到美国这,好家伙,一堆大四都快毕业的,从来没摸过 Python,MatLab。提交实验报告做图只会用软件截图。还有的干脆直接把数据分析那一栏空着。

这里提一个我个人在本科时代的心得体会:数学,编程,英语,是本科时代的三条大腿,是以后继续深造的基石。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英语已经不用学了,只需要把精力放在数学和编程两条腿上,然而就这 easy 模式,他们也能把两条腿都玩瘸了。

当然,你要揪出最顶尖的那 1%,那肯定还是厉害的,但绝大多数学生,就是这么惨不忍睹的水平。你要说中国同级别学校的本科生里有没有混子,那肯定也有,但像美国这样,如此大规模,成体系地摆烂,绝对是天方夜谭。

当然可能还有人要问,中国教育真有这么好,还跑来美国留学做什么。我个人看法是,中国本科生水平绝对吊打美国,但研究生水平确实和美国还有差距,短时间内我也不认为中国能追上。但这已经不是单独的教育体系的问题了,是时间,金钱,人才各方面累积出来的差距。不是拿基础教育类比,把什么应试教育快乐教育来套能套出个所以然的。

更新一下:有些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对教育的理解只前线地停留在 “应试教育”,“快乐教育” 这种粗暴的小学生划分上就别在评论区里回复了。一看到我谈考试,就说我在用应试教育那一套去评价美国人。美国人要是真有你们想象中那么不在意考试,不在意分数,请问他们真金白银去找人代写是图啥?真以为美国人钱多的花不完?

知乎用户 李默 发表

欧洲还是美国?

美国是有教无类的

不管年龄种族,甚至不管你是不是非法移民

但是 要钱!!!很贵!!!

中国和美国比高等教育那一千美元左右几乎就是免费,那钱都是国家出的。

所以国家花这钱就讲究个性价比,得把这钱花在聪明的人身上,效益才高。

修仙世界门派都知道挑资质好的省灵石。

欧洲和美国民主党特别白左还有点不一样。

美国白左初级教育免费的,高等教育死要钱,当然资质好的人 哪都不收钱。

欧洲就又不用了,高等教育也全免费。

当然一切都和道德啥的没啥关系。

和供需关系有关。

教育是高学位教低学位的。咱们国内硕士博士人口比例低,教育现在又没法完全工业化,半手工业就没法敞开了供应。

相比价高者得,花十几年筛选一批资质好点的去教育是更优解。

随着硕士博士在人口比例中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早晚会敞开了供应。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在普通初级高等教育已经不稀缺了。优质的虽然稀缺,但是供应量是加大的。

孩子学那么多东西是为了通过筛选啊。如果及格万岁,不追求脑筋急转弯类的怪题。孩子花个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的当前精力足够啦。

咱们的高等教育现在量少质量一般,正在快速往量大质优发展。这不得等一批批了不起的通过筛选的好天资的毕业嘛。

我爸年前那会大专就算高材生了。硕士听着都吓人。哈哈

有钱可以提前润出去读个硕士很容易的,博士确实比较难(北美)。

没钱等国家啥时候发福利吧。硕士博士人口上来了,才有资格讲有教无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咱不管教育体制什么样。但最核心的是教育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我的爸妈小时候,他们只上了小学,他们的老师连小学都没上过。

到了我这一代,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都只上过小学。

我儿子的小学老师,师范大学毕业。

到如今我们有全世界普及率最高的义务教育,每年都为国家培养了最多的工人,工程师。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诞生出最多的学者,专家,科学家。

知乎用户 王雷 发表

多个屁,学的那些更多是解题技巧,这些完全就是高度内卷的产物,学这些唯一的目的是为了竞争,这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没有半毛钱关系。

知乎用户 八爪鱼 66​ 发表

谁跟你说学的知识多?

大量的时间都被浪费在刷题上了,刷题是学知识?那猜灯谜应该得诺贝尔奖了。

义务教育极其优秀,如果说有问题的话,就是时间太长了,完全可以降低难度要求,将时间压缩到五年,两年初小三年高小就行了。

高中教育基本没有,高中就是高考考试培训班。

大学教育极其拉胯,完全是对高中培训班教育的复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学的知识多不等价于教育好。**事实就是中国的教育培养了很多平庸的知道很多的人才,然而在很多领域成功不需要那么多无用的知识,花大量时间应试也不利于学生在自己擅长领域的成长。**中国的教育培养了一大堆技术人才,但是培养不了多少科学人才。所以中国培养了一大堆厉害的工程师,一大堆厉害的调包侠,一大堆厉害的操作工,但是我们这个体制培养不出几个造轮子的人。还有,发的 paper 多不代表强,水的论文没有任何科研价值。国人很多发顶刊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欧美的大学发的,这不能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但凡在美国顶级的大学念过博士甚至研究生的学生,都知道国内科研领域和美国顶的差距是很大的,而且这些差距很多是系统性,制度性的。其实很多差距在本科教育就体现了出来,说多了也没有意义,有些东西没有亲眼看到是不知道,说了很多人也嗤之以鼻。

很多欧美的顶级学者,也不是什么大家认为的神童天才,很多人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人,但是他们对这个学科有巨大的热情,再加上高人的点拨和指导,加上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最后也成为了学术泰斗。然而我们的系统太依赖个人的能力,科研也非常浮躁,埋没了不少可造之才。

我国的各种文科和社科领域的教育就不评价了,这个太敏感了,简单概括就是:虽然不能说是聊胜于无吧,但也可以说是等于没有。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国家是不需要这方面的教育的,毕竟研究哲学,文学不能当饭吃。

知乎用户 出世魚的代理戦争 发表

啥知识?我们专业课老师连天干地支都不会念,连啥是分录都不知道

知乎用户 叶小胖 发表

因为很多时候是在培养 “十里坡剑神”,即使再熟练、升到满级又如何?还是没出新手村那一亩三分地,因为 “这部分不考就不讲了,浪费时间 “,“不要琢磨其他有的没的”。

知乎用户 北欧糖系​ 发表

中国的教育是以高考为导向的

国外的教育是以探索为导向的

国情特殊国内教育成为今天这样,原因是为了教育公平。山区娃子唯一的出路。

国外教育,只是北欧这边,由于政府对于公平的支持更在于让没有条件的人都可以没有负担的去学习,所以福利和资助金额和形式都很多。孩子不用担心生活困苦靠做题改变命运。

知识的传授不应该以改变命运为前提的,就是单纯的思考探索,国内这样的教育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

我现在在读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是盲人,一个是残疾人,两个都相当聪明… 还有超过半数高中中途辍学搞自己的事情然后又回来的,教育公平就在于此,喜欢,感兴趣,谁都可以来。没有其他的附加条件,并且没有官僚构架,教授与学生的距离,连诺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都没有特殊的级别的待遇和授权。

知识探索为出发点的教育才是教育,以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人才的教育叫作教育工厂。

知乎用户 lwangls 发表

中国孩子学的知识多?是指数学,物理,还是语文,历史,还有外语?

知乎用户 窗外 发表

学了多少没看出来

反正就是挺自负的

以前有句话叫高三是人生的巅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回想起来,有没有觉得可笑呢?

知乎用户 勇敢把握现在 发表

我觉得我们从初中开始的教育,就是为了给流水线上培养产业工人,而不是培养科研人才。

知乎用户 好吧好吧 发表

我觉得中国教育平均水平已经超越欧美了,只是最顶尖的那部分还不够。

知乎用户 许邈腾 发表

中国培养的是工具性人才,印度能培养出有主观能动性的领导型人才

看看米国硅谷企业,新加坡企业就知道了

中国未来会败给印度

因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我们只会整军,不会指挥作战

知乎用户 阿拉希​ 发表

欧美欧美,全世界发达国家除去欧美还有多少?中国和别人有差距不是很正常吗?要正视差距,也不能妄自菲薄。

知乎用户 Abby 说编程 发表

你从哪看出来的。。。人家高中学 ap,学 2 们外语。。。不是题做得多就学的多的

知乎用户 陈圣 发表

其实不是教育问题,而是起步低,基础差。只研究到那一步,如何教学生?有些就得靠学生去突破。不过中国人口多,进步大,未来全面超越是完全可能的。不自力更生,国外也不愿和中国分享。

知乎用户 卡卡迪亚 发表

中国不光教育,自上而下,秉持的就是一个理念:不出错。

知乎用户 榕鑫 发表

1. 记忆是知识的前提,但是,记忆不等于知识。2. 记得再多,能记得过电脑吗?3. 中国孩子的知识结构中很多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中国凭什么在 21 世纪赶超美国——我国率先在反重力技术原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统一场论与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

世界反重力与统一场理论研究先驱、中国科学家丁荣培(左)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教授(右) 在中国物理学会学术年会上

人类第一次科技革命是蒸汽机技术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信息技术革命,而第四次科技革命我认为应当是星际技术(或称反重力技术)革命。星际技术(或称反重力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统一场论。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麦克斯韦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再深入研究,因为那的确是人类的思想宝库,也许某天麦克斯韦的贡献将会超越爱因斯坦。因为,电磁学中有个被人们忽视的 “上帝公式”:E=B*C(其中 E 为电子、质子周围电场强度,B 为磁感应强度,C 为光速,可从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来),从这个开挂的公式出发可以推导出电子、质子本体半径,甚至是黑洞本体半径,可以推导出核作用力公式,可以推导出反重力技术原理,21 世纪最黑的黑科技无疑就是反重力技术了,其他所有人类黑科技只能让人在地球上蹦跶,就如孙大圣没有逃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反重力技术黑科技将使人们在银河系乃至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自由飞翔和遨游。不多说了,直接上菜,有兴趣的看官们请继续。。。。。。

试析 UFO 反重力技术原理

——统一场论、惯性质量及涡旋磁场的本质联系

丁荣培

[摘要] 鉴于美国五角大楼于 2020 年公布三段 UFO 视频,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出发,推导出反映惯性质量本质的统一场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正、负电子对转化为伽玛光子对时惯性质量抵消基本原理,得出惯性质量不等同于能量质量,物体惯性质量即静止质量可以抵消的结论。同时,对飞碟反重力原理及技术实现途径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为便于理解在原论文基础上加入插图)

[关键词] 统一场论;惯性质量;飞碟;反重力

1.引言

2020 年 4 月 27 日美国五角大楼发布三段 UFO(不明飞行物) 视频,并承认视频为美国飞行员所拍摄。拍摄时间为 2004 年和 2015 年。镜头和报告展示 UFO 拥有先进技术的飞行特性,不同于任何目前人类知道和理解的,或可以复制的现有技术。

![](data:image/svg+xml;utf8,)

英国黑客加里 · 麦金农于 2001 年到 2002 年间入侵包括美国军方、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在内的多个敏感部门的计算机网络。获得了部分研究资料,了解到美国正在做的研究情况以及美国正在研制的碟形飞行装置的大致结构。

据相关研究,美国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或者更早时候就已出现制造反重力飞行器技术,这种代号 TR-3B 三角形航空平台是美国大型 “极光” 秘密计划的组成部分。围绕 TR-3B 驾驶舱的是一种被称为“磁场中断器”的等离子加速环,该技术由 “桑迪亚与利沃摩尔实验室” 开发, “磁场中断器”可产生一个磁旋涡场,可以抵消地球引力的 89

%。

2020 年俄罗斯前总统、前总理梅德韦杰夫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承认有外星人访问过地球。

从以上信息分析,我们国科研工作者开展反重力前瞻性研究很有必要。

  1. 国外反重力研究简况

2.1. 传统飞行器如飞机、火箭等均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反作用力原理提供升力、推力或拉力推进的飞行器。本文所称反重力技术是沿用习惯名称,系指通过部分或全部抵消惯性质量效应,从而部分或全部消除飞行器重力,实现飞行器高速或光速飞行的全新技术手段。

2.2. 俄罗斯材料科学家波德克列特诺夫用一个 2 万~1000 万伏的电源,一个高速旋转的超导体进行研究时发现,如果把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高速旋转的超导体陶瓷圆盘的上方,这个物体就会失去 5% 的重量。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华裔美籍研究人员李宁也独立地完成了类似试验,她证实利用高速旋转的超导体确实可以产生一种 “类似重力场” 的作用,能够 “吸住” 或“推开”物体。

2.3. 引力的动态理论亦称重力的动态理论,是尼古拉 · 特斯拉于 1936 年完成的理论框架,被誉为是大统一场理论的先驱。该理论是特斯拉解释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之间统一关系的一个理论,它是一个统一场理论,试图把基本的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单一理论框架。

3.统一场论与惯性质量的本质

3.1. 统一场论基础:以光速 C 旋转的涡旋磁场 B 产生与之垂直的同步电场 E

3.1.1. 根据电磁学原理,磁场具无源有旋特性 [1],即电子、质子本体磁场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事物独立存在,从终极层面看旋转的磁场比电荷和电场更基本,该独立存在的磁场是以光速旋转的。《论粒子能量、质量、电荷本质联系及其引申意义》一文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 “电子本体”、“质子本体” 电场、磁场关系式:

(式 1,其中 E 为电子、质子本体半径 r 处电场强度,B 为对应磁感应强度,C 为光速)[2],公式意味着以光速运动的涡旋磁场 B 必然产生电场 E,电场强度 E 等于磁感应强度 B 乘以光速 C。

图 1:(左图)正电子、质子的磁场、电场本质关系 (右图)电子、反质子的磁场、电场本质关系

3.1.2. 这个公式仅适用于同一事物内相互感生的电场与磁场间,不适用于不同事物没有直接关联的电场与磁场间。

3.1.3. 电荷的本质是光速旋转的磁场产生与之垂直同步电场的量子化结果,以公式来表达就是:

(式 2,其中单位电荷电量

、真空介电常数

均为常数,S 视为包围电荷的封闭球面即可)[3],该公式的含义是穿过包围电荷任一曲面的电力线条数相等。此式与电磁学中电场强度公式

(式 3) [4] 是形式不同实质等价。

3.1.4. 光子对可以看作是正、负电子对和正、负质子对的 “前世”, 正、负电子对和正、负质子对可以看作是光子对的 “今生”。

![](data:image/svg+xml;utf8,)

3.2. 物质惯性质量的本质

3.2.1.《论粒子能量、质量、电荷本质联系及其引申意义》一文推导出电子、质子质量来源公式:

(式 4)[5],该公式的意义:一是公式左边 m 对应粒子质量, 公式右边反映的是对应粒子的质量来源于粒子本体的涡旋磁场,粒子质量与粒子本体磁感应强度 B 的平方成正比;二是电子、质子的质量对应于或本质上来源于电荷的涡旋磁场,粒子惯性质量的本质是粒子本体半径周围涡旋磁场整体属性的一种体现。

3.2.2. 从拓扑学角度来看,质子、正电子的电场线由其本体指向本体外,反质子、电子的电场线由其本体外指本体。无论质子、正电子还是反质子、电子,其涡旋磁场线均与电场线垂直且均指向本体外。这是电荷电场线和磁场线指向上的重要区别。

3.2.3. 物质的惯性质量等价于物质的静止质量,按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分析,光子有能量即有质量,但光子有运动质量而无静止质量,即光子没有惯性质量。光子对以光速和有限能量向无限远处空间传播,因光子的有限能量除以无限体积结果为零,故光子有能量和运动质量而无静止质量。光子对转化为电子对时,光子携带能量在有限空间、有限体积存在,能量依然守恒,却获得了静止质量。

3.3. 在微观世界,粒子质量与粒子半径相关并成反比。即:粒子质量越大其本体半径越小

3.3.1.《论粒子能量、质量、电荷本质联系及其引申意义》一文推导出 “电子本体”、“质子本体” 半径计算公式 [6]

(式 5)计算可得:

电子本体半径为:re=1.406×10-15m(1.406fm)

电子本体半径处电场强度 E 为 7.284×1020V/m、磁场感应强度 B 为 2.428×1012T

质子本体半径为:rp=0.765×10-18m(0.765am)

质子本体半径处电场强度 E 为 2.46×1027V/m、磁场感应强度 B 为 8.2×1018T

3.3.2. 上式可知,电子等在加速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大,其本体半径越来越小,粒子质量与本体半径成反比关系。

3.4. 普朗克常数本质上反映微观世界角动量守恒规律: 电子、质子自旋角动量源自 “前世” 光子对自旋角动量并遵守角动量守恒定律

普朗克常数本质上反映了微观世界角动量守恒规律:

3.4.1. 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公式为:

(式 6)[7](其中λ为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m 为粒子质量,v 为粒子运动速度),光子对作为粒子,同样遵守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即将速度换为光速,质量 m 为对应频率光子对的约化质量:

(式 7)这已经为物理学中著名的康普顿效应所证实。

3.4.2. 如果将微观粒子运动看成象光子对一样滚动前进,则粒子滚动一圈的周长就是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前式可改写为:

(式 8,其中 rr 可以看作是粒子的自旋体半径)。

3.4.3. 由此可见,普朗克常数本质上反映微观世界角动量守恒规律。即:一是粒子不管其自旋体半径是否变化,其角动量是守恒;二是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实际上就是粒子自旋一周的周长;三是粒子自旋角动量来源于其 “前世” 光子;四是光子也好、电子或是质子也罢,其自旋角动量都是一个守恒量,其值等于普朗克常数;五是电子、质子自旋时质量、速度、半径三者之间成反比关系,即粒子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粒子自旋半径越小。

3.4.4. 由此可见,光子对在转化为电子对、质子对时,其角动量被电子、质子所继承并遵守角动量守恒定律。

3.4.5 粒子自旋滚动的圆周长度等于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3.5. 质子有本体半径(0.765×10-18m)和自旋半径的区别,“质子自旋体” 半径根据自旋速度不同取系列离散值

3.5.1. 定义:本文中狭义的质子是指一个半径为 0.765×10-18m(0.765am)带单位正电荷的 “质子本体”,广义的质子是“质子本体” 以光速的 1/4、1/9、1/16、1/25、1/36、1/49、1/64、1/81 自旋时形成的自旋体。

3.5.2. 可以证明,如同电子运动轨迹形成 “电子云”、“质子本体” 在传承 “前世” 光子和自旋角量和自身强大本体磁场的综合作用下自旋轨迹形成 “质子云”。如果把中子形状类比为“鸡蛋”,则中子“外壳” 为“电子本体”,中子里面的 “蛋黄”( 即“质子云”)就是“质子自旋体”(自旋半径为 0.84×10-15m 时较稳定),脱离中子单独存在的“质子自旋体” 更象 “麻圆”,“质子本体” 就象撒在薄薄的 “麻圆” 表面上的 “芝麻”,这些密密麻麻的“芝麻” 并非代表有很多“质子本体”,而是一个处于高速自旋运动中的“质子本体”(本体半径 0.765×10-18m)形成的“质子云”。

4. 反重力技术途径探析

4.1. 反重力经典实例:正、负电子对转化为伽玛光子对时惯性质量抵消原理

4.1. 1. 电磁波传播的实质就是两个磁场、电场相反的光子组合成光子对在一起成对地以光速滚动前进,光子对的圆周长即为光波波长,如正、负电子对转化为伽玛光子对时就是如此。与精细结构常数相联系,转化成光子对体积将发生膨胀,此时光子对半径是对应正、负电子半径的约 137 倍。

图 2:正、负电子对转化为伽玛光子对的电场、磁场相互抵消示意图

4.1.2. 正、负电子对转化为伽玛光子对时惯性质量相互抵消的实质是对应光子对中代表惯性质量特性的涡旋磁场处处同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从而相互抵消,故光子对的惯性质量即静止质量为零,当惯性质量为零时,瞬间即以光速传播。

4.1.3. 飞碟等反重力飞行器工作原理的关键是如何通过部分或全部抵消惯性质量效应,从而部分或全部消除飞行器重力,实现飞行器高速或光速飞行。

4.2. 质量、重力场、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4.2.1. 与电荷产生电场相对应,质量产生重力场,质量可视为引力荷。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场强度等价、重力加速度与加速度等价。

4.2.2. 即从物体惯性角度看物体加速度等价于重力加速度且等价于重力场强度。

4.3. 电荷加速引起电场、磁场的变化

图 3:加速电荷引起电场、磁场的变化

4.3.1. 可以证明,对于一个匀速运动的电荷来说,尽管它携带电磁场以及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运动,因此在电荷的运动方向上有一个净的能量流,但是它本身总能量保持不变,即任一闭合曲面的净能流能量为零。然而,对于一个加速运动的电荷,情况则大不相同,一个加速运动电荷的电场和磁场都不再是径向的,其电场线和图样如图 3 所示,磁场线情况类似。当电荷向右运动时,左边的场减小,而右边的场增加,但是由于有加速度,场的增大 (对应于新的更大的加速度引起的速度) 大于先前存在的场的减小(对应于较早较小的速度)。因此,净的过剩能量必然被转移到整个空间,即一个加速电荷需要外界对它提供能量,从而增加了自身能量和质量。

4.3.2. 综上,物体加速度等价于重力加速度且等价于重力场强度的本质是:当物体以加速运动时,由加速度 a 方向所引起该物体磁场弯曲效应与反方向重力场 g 引起的该物体磁场弯曲效应相同。即加速度 a 等价于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g,当加速度 a 等价于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g 时效应相同。不同的是,物体承受的加速度 a 与物体承受的重力场强度 g 方向相反。

4.3.3. 反重力的实质就是利用电子或质子本体在特定超强磁场中运动时形成的磁场运动效应,抵消物体惯性质量在加速度 a 时对磁场线产生的扭曲效应,即以形成约化反惯性质量 (与能量质量有区别) 达到抵消惯性质量的效果。

4.4. 电荷同时可以看作是磁荷,类似于 “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4.4.1. 将两个带电粒子本体看成电荷时它们之间的电场力即库仑力与将两个带电粒子本体看成磁荷时它们之间磁相互作用力即磁力完全相等,是对同一事物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和解释而已。

4.4.2. 处于特定磁场中的电子、质子本体的超强磁场按一定方向运动可以产生正、反引力场,抵消飞碟周围惯性质量,直到飞碟的惯性质量为零。

4.4.3. 一些带电荷的粒子在环形室内高速旋转,这样会产生以飞碟为中心的辐射式的反引力场。

4.4.4. 飞碟中心鼓起部分为乘员舱,周围环形边缘部分是环形室,就是飞碟的动力部分,飞碟人员进出的大门开在飞碟底部中心部位。

4.5. 质子本体半径处磁感应强度远大于电子本体半径处磁感应强度,在特定超强磁场中沿特定方向高速运动质子本体产生的反重力效应远超同等环境下高速运动电子本体产生的反重力效应

4.5.1. 可以证明,电子、质子本体半径处如下表达式成立

(式 9,其中 m 为电子或质子质量,E 为电子、质子本体半径处电场强度,e 为单位电荷电量,r 为电子、质子本体半径,c 为光速)

(式 10,其中 B 为电子、质子本体半径处磁感应强度)

从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看出,惯性质量抵消可以从电场强度 E 或磁感应强度 B 两方面着手。

4.5.2. 由上两式出发,可以证明:

(式 11)

成立 (式 12,其中 mx 为电子或质子本体在特定超强磁场中运动时约化反惯性质量,ε为真空介电常数,B 为电子或质子本体半径处磁感应强度,r 为电子或质子本体半径,v 为电子或质子在飞碟环形室内高速旋转时的线速度,c 为光速,V 为电子或质子本体磁场形成的约化磁场体积,Δ为电子或质子本体磁场在特定外磁场影响下形成的特定指向本体磁场的约化磁场厚度)。

4.5.3. 设电子或质子本体以 1/4 光速在飞碟环形室内高速旋转,特定超强外磁场环境中的电子或质子本体约化磁场厚度Δ为 1mm(公式中其它项均可确定,唯有Δ因缺乏实验数据,尚不能准确计算在多大的外磁场环境中电子或质子本体可形成多少厚度约化本体磁场,故先假设厚度为 1mm)。

根据上述条件代入常数和设定数据,计算可得,一个 1/4 光速电子本体产生的反惯性质量约为 1.013×10-20kg,是电子本体质量的约 1.11×1010 倍。一个 1/4 光速质子本体产生的反惯性质量约为 3.421×10-14kg,是质子本体质量的约 2.038×1013 倍。

4.5.4. 根据磁力泵原理,特定磁场中通电水银在安培力作用下,可在圆环形容器中作圆周运动,设水银在半径为 5m 圆环形容器中每分钟旋转 4800 转,质子本体约化磁场厚度Δ仍为 1mm,则水银原子核中单个质子本体产生的反惯性质量约为 9.729×10-25kg,是质子本体质量 5.815×102 倍,在此条件下,100 吨重飞碟需要约 0.172 吨或 172kg 的水银作为反重力效应物质使用。如果质子本体约化磁场厚度Δ达不到 1mm,比如说只能达到 1μm 即百万分之一米,则同样转速条件下,水银原子核中单个质子本体产生的反惯性质量约为 9.729×10-28kg,小于质子本身惯性质量,则水银高速旋转以产生反重力效应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能作为飞碟反重力效应物质使用。

4.5.5. 鉴于在特定超强磁场中沿特定方向高速运动质子的反重力效应远超同等环境下高速运动电子的反重力效应。飞碟应选择特定磁场中沿特定方向高速运动质子或等离子体作为反重力效应粒子。装置结构原理类似于粒子加速器。

4.6. 飞碟是以零惯性质量或者微小惯性质量飞行,乘员受力是加速度乘以惯性质量,惯性质量为零加速度即使巨大,乘员受力仍然是零,或者受力很微小

4.6.1. 飞碟使用核能,飞碟飞行途中不需要能量,只是转换时空状态需要能量。

4.6.2. 飞碟的反重力装置和质子加速器类似,关键是电磁场和引力场的相互转化,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和磁场环绕平面垂直的正引力场,也可以产生反引力场。

4.6.3. 宇宙中任何物体,如果使它的惯性质量变成零,这个物体就一定的突然以光速运动起来。

4.7. 反重力效应、反惯性质量与等离子电流计算问题

4.7.1. 设 M 为飞碟质量,Q 为飞碟环室内运行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产生的当量电量, e 为电子电量,mx 为电子或质子本体在特定超强磁场中运动时约化反惯性质量,I 为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在环形室内产生的当量电流强度,v 为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的速度,t 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在环形室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R 为飞碟反重力环形室的半径,c 为光速,Δ为质子本体在特定超强磁场环境中形成的特定指向本体磁场的约化磁场厚度。则有:

(式 13)

可以证明:

(式 14)

4.7.2. 设飞碟质量为 100 吨,飞行器星际正常行进方向为沿飞碟轴心线由底部向顶部方向飞行。设作为反重力装置的环形室半径为 5m,环形室分三层,上层为 N 极性超导圆环超强磁体、下层为 S 极性超导圆环超强磁体,中间层为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在电场驱动下在特定磁场中作从上往下看逆时针方向高速运动,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运动速度为 1/4 光速,设Δ等于 1mm。则质子或其它等离子体在环形室内产生的当量电流强度 I 约为 4.471×106 安培,即产生抵消 100 吨质量的反重力需约 450 万安培质子或等离子电流强度。

4.8. 飞碟装备小型核反应堆提供电源,在大气层飞行时可用等离子体推动器提供辅助推进动力。

5.总结展望

作为研究理论物理多年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对飞碟等 UFO 类飞行器反重力技术的一般原理进行解析和探讨。希望借此对飞碟研究事业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帮助作用,促进我们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希望有一天看到中国人自己的飞碟等反重力飞行器进行星际探索。

![](data:image/svg+xml;utf8,)

参考文献

[1] 张玉民、戚伯云.电磁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1.239-246

[2] 张玉民、戚伯云.电磁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1.501-502

[3] 丁荣培.粒子能量、质量、电荷的本质联系及其引申意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24

[4] 张玉民、戚伯云.电磁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1.14

[5] 丁荣培.粒子能量、质量、电荷的本质联系及其引申意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24

[6] 丁荣培.粒子能量、质量、电荷的本质联系及其引申意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24

[7] 马文蔚、柯景凤. 物理学 (下).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 10 月.265

知乎用户 木头人 123​ 发表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先从知识是什么以及它是怎么来的说起吧。

话说很久以前,在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块大石头。有一天,只听得噔噔蹬蹬噔噔噔蹬,从石头里蹦出一只猴子来。

这只猴子跟其他猴子没有什么不同,整日里跟猴子们在一起玩乐,生活悠闲自在。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一个大瀑布,十分壮观。他们发现瀑布中间好像有一个洞,想要去一探究竟。虽然猴子们都想进去看看,可是又害怕瀑布凶险,谁都不敢动。一只老猴子捻着胡须说:谁要是能进去,我们就拜他做大王!”

这只猴子按捺不住了,心里直痒痒。最后一蹬腿,一跺脚:“我去!”

只见他双眼一闭,双脚一蹬,噔噔蹬蹬,一头钻进了瀑布里。

很多很多年以后,一只小猴子依偎在母猴子的怀里,听妈妈给他讲 “水帘洞” 的故事。

故事讲完后,母猴子不忘总结到:猴年马月,孙悟空,原名不详,提出了 “水帘洞” 的理论,该理论包括四石一联。其中四石分别为:石桌、石凳、石碗、石盘。一联为: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该理论对当时猴子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此后,猴子们拥有了安身立命的居所,生活日渐富足,为以后长生不老的思想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说完,母猴子看了一眼怀里昏昏欲睡的小猴子,有点生气地说:“这些知识你要记住,以后课堂上要考的。”

以上就是知识以及知识的由来。

可是你看出来了吗?这只是知识而已。对于小猴子来说,完美的回答出这些知识点,除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称赞之外,对生活还有其他的帮助吗?几乎为零。真的还不如 “饭前便后要洗手” 更有意义。

在这个故事里,谁,在什么时间,提出了一个什么事,这个事有什么意义这些东西很重要,但是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那我能不能也在某个时间干一个什么事,我要是干成这件事需要做什么准备?

欧美的教育我没有了解过,但是我一直觉得,以上才是教育的重点。

就像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所说的那样,记住朝代歌,并不能让你更有智慧,但是你要知道中国从哪里来,是怎么来的,以及将要往哪里去。只有这样,你才能带着情怀去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自己。否则就是赵括纸上谈兵,看则学识渊博,实则空无一物。

中国的孩子已经学了足够多的知识点了,但是知识是无穷尽的,知识点更是无穷尽的,每日都在新增。你要如何才能学的完。所以我认为初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背会多少知识点,而是要让孩子对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找到兴趣点,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食物,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肉。

吃饭如此。学习亦如此。

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灵魂的一部分,把书由厚读薄,由薄读厚,常读常新,何愁没有人才!

知乎用户 腹黑陈​ 发表

你能按着别人脑袋接受你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时,怎么玩你都是第一,这就像美国当下的就业数据一样,不好看?修改统计口径就行啦~

相信终有一日,欧美会将学校对学生 LGBTQIAPKDXREW 的灌输程度作为评价所在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考量

知乎用户 一氧化二氢 发表

所谓欧美国家教育发达其实就泛日耳曼文化圈,也就是盎撒德意志斯堪的纳维亚这类。欧洲国家法国以南教育水平就开始拉胯了。国内无非在于学了那么多东西,实际工作 95% 用不到。面试造航母,工作拧螺丝,牛马依旧是牛马。

知乎用户 罗夏 发表

你知道吗,人只有在衣食无忧,生活幸福的时候才能开始研究和探索。欧美人可以不那么多的考虑吃饭问题,所以更可以学。

而我们,更多的是学习为了更好的吃饭。

同样,有些阶层根本不用学习,他们只要学好利用已有资源如何吃人就好。(这条针对全世界)

知乎用户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发表

其实你们可能被那些过度宣传的学校混淆了。

大学排名不等于大学质量。中国很多学校都是拒绝进入国际排名的,也不会收留学生提高所谓的学校国际排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还有很多被美国制裁的大学,如果他们科研水平不行,美国需要制裁这些大学?

你以为空间站和各种导弹航母战机都是美国人研发好了送你的?

你感觉大学不行,先反思一下是不是你自己不行。或者学校选错了?

每个学校都有擅长的学科。

搜索一下,国家重点学科 ,

先看看,好专业在哪个学校,针对去报考就可以了,一定是全国顶尖的。

知乎用户 轮回中的朱朱 发表

伪命题,有什么好回答的

知乎用户 spring 发表

知识多不代表能力强。能力不够,你知道的那些知识仅仅只是知道而已。

知乎用户 Zapp 发表

很多国内小学生会手算开方,但基本上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这些知识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打开手机用计算器算一下不更简单吗?

知乎用户 木风​ 发表

不不不,早就超过了,远远超过

对某些人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培养最服从的人,我们做到了,做得很好

比如我这样的打工狗,每天的工作就是告诉自己:领导说的一定是对的,如果有错,肯定是我人傻,理解错了

知乎用户 黑暗的公正 发表

因为先做人

讲个笑话,中国的文化输出……

​很多媒体和高人,都在推同类型的问题:如果领导说你辛苦了,你要怎么回复领导?

​如果来了五个领导,你只有四杯水,怎么办?

​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文化怎么输出。这叫做高情商输出?这完全是一种媚上文化,把领导伺候好似乎是做人一生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你也不能说有错,谁不是想借着贵人想成为人上人?可这么高情商的爬上去了,是不是得要求后来者也得这样有样学样?不然心理能平衡吗?一个天天被逼喝酒混上去的人?他会让以后的属下少喝酒?

​眼睛向上看的文化,就没办法强调个性,强调做自己,你做不了。

​所以好莱坞强势文化输出只是因为美国人虚情假意?正常的人,他想不想追求平等?追求个性?想不想活出自我?还是天天琢磨领导说你辛苦了,我要怎么回答才能显得高情商?

​中国经济超过美国后,文化就能自动输出了?全球人学会喝白酒?见面立马领导好?

​也许人类的天性有慕强属性,但我不认为人类天生真喜欢媚上,失去自我。这一定得后天扭曲心理才能实现!

知乎用户 谷中山​ 发表

如果你也想要贵族教育,你也可以。

你去欧美看看,中国针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全球最好的。你愿不愿意学都给你最好的,逼着你学习好东西。而不是针对穷人做快乐教育,愚民政策

另外,人家上百年的积累是你很快就能敢上吗?

知乎用户 王海平 发表

提高学习能力才应该是目的。记忆知识是不对的。没用到的知识都会被忘记。

而且我们大多记的是规则性知识,划线怎么画,怎么在纸上抄题,怎么写答。

还有技巧性知识,特点题的答题步骤。而且这个步骤不是自己花几天思考出来的,是老师告诉你,你记下来,再做作业熟练的。单元考完就会忘记。

还有部分事实性的,比如哪一年,谁在什么地方创建什么朝代。这些对于学生也是无用的知识。中考不考这个,这玩意会忘记,你问清史专家明史的东西,他也不能保证准确回答。这个东西有用到再查资料呗。

知乎用户 你是我的嗜好 发表

1. 数学理科类做题太多,太拖进度,其实基础不应该通过做题来打,明白了就立马学下一级进阶知识,在进阶知识里体会基础,基础打再好,学了进阶也用不上了。

2. 小学初中高中就得开始学大知识。这样高考选什么专业也不会纠结,自己想干啥也不用人云亦云。

3. 语文在在整个教学比例占比很高,以小学为例,语文 5 节,数学 4 节,科学 2 节,(教学内容其实也不多,但是为了考试。。。。)

4. 应该提升科学技术科普类操作类课程的占比,新设阅读古今文学,品读文学及影视等课程。一来广博学生兴趣,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可以自己回家了解。现在的教学搞得学生烦的不行,下课只想玩游戏,拿手机只想刷抖快 b 红皮。

知乎用户 Nehc 发表

多吗?

知乎用户 OneSelf 发表

中国教育是普世教育,就不适合发展专项人才。所以在这个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的世界来说,中国普世教育是滞后于社会的。

于是中国学生终将在出社会 2-3 年后才了解社会运行规则,最快 3 年之内才能找到自己的就业归属,等于直接落后外国人 5 年感受了解世界,落后的教育规则和观念令中国人民落后至少 10 年的时间探寻对于个人技能的发展与对个人职业的追求。

当然,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中国教育当然是接近完美的,因为这套体系不培养人才,因为这个社会不需要这么多有能力的人,大部分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才是最最最最好的。

所以今后就算是想靠看似公平的应试考试(高考)进行经济上的突破,也不要对公共教育抱有太多希望,因为这不是这个教育系统不行,而是本身中国人家庭的教育观念落后,家庭的教育资源没有,而想要依靠微薄的公共教育资源赶超那些有资源倾斜的孩子的愿望,没有家庭资源培育,家长培养的长远目光,这种东西在梦里做做就好。

知乎用户 申尔玉 发表

麻烦统一单位再来比较

知乎用户 兔子树洞 er​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这个观点个人不同意。

曾经,中国、印度、古巴比伦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只不过近 500 年来,未能走进世界前列。

而且不能仅仅将中国和欧美进行对比,可以将近 500 年来领先的欧美教育与亚洲教育作比较。

一、受文化和体制的制约

难以走出追随

纵观全世界各地,亚洲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但为何在长期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却数百年未能走进世界前列呢?

仔细观察欧美教育领先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大量不同的教育先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断争先的过程,如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福禄贝尔、杜威等,新人新思想层出不穷。

从教育革新运动看,普鲁士的义务教育实施和柏林大学建立与洪堡进行的改革,一下子使德国成为全世界所景仰的人类教育高地。

但英法乃至美国在学习的同时,不忘以自己为主的批判与创造,欧洲兴起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不仅对原有的德国教育进行了评判,也进行了超越,形成新的教育思潮

这样的超越却未曾发生在亚洲的任何一个国家。相比较而言,亚洲教育在近 500 年也有所变革,尽管不同时期变革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深入考察不难发现,这些变革的基本特征是跟随或追随


案例

以这些变革中被公认为成就巨大的明治维新为例,其教育变革的主要方式是:

仿照西方教育,加大对外开放,吸收外国文化,发展义务教育,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国家留学。

在变革同时,当时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又包含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来贯彻狭隘盲目民族主义观。

由此可见,亚洲教育自身的某些特质才是阻止亚洲教育步入世界前列的真实障碍,这些特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对原有文化的粘着

亚洲文化有多个源头,其中东亚文化立根于数千年前,兴盛于隋唐时期,裂变于明治维新之后,蕴含着人类未来发展和复兴的潜在规则和重要价值,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专制特性。

这些特性使得东亚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正负两面效应,这种效应也深入细致地体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亚洲教育对文化的过度粘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尊重,更不要说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因而阻碍了教育更快速地前进。

2、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依附

亚洲多数国家都曾经历过政(治)教(育)合一、(宗)教教(育)合一。

在这两种情况下,教育都处于从属依从的地位,甚至在中国一段时间还以吏为师,直至当下的中国要实现教育的 “管办评” 分离依然是一件难事。

于是教育的自主发展严重不足。政府习惯于对教育实行包办和垄断,常常以加强领导和重视发展教育的名义摧毁教育自身发展的活力。

对政府管理的过度依附主要集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两个方面。

01

在学校管理上,学校成为行政机构的下属和复制品,依据办学者选择的理念自主办学和依据不同学生真实的成长发展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受到严格限制。

02

在教育评价方面,非专业的政府部门抓住教育评价权力不放,评价的专业性不高,以单一的考试分数去评价个性差异巨大的不同学生,既限制了学生依据其天性发展,又加重了学业负担,中国、韩国、日本的学生都不同程度陷入 “考试地狱” 之中。

正因为此,亚洲教育在被文化粘着的情况下缺少清醒的自我意识,在政府的束缚下缺少生机活力和自主性,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丢失自己的天性

于是只能向多个方向不断跟随:

■ 一方面要跟随本地的政府 ■ 一方面亦步亦趋地学习欧美的教育,缺乏自信,难以走出尾随和追随的状态

二、更大的自主才能生成新的定位

教育不能自主是教育难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自主性是教育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师生都能自主才能推进教育快速发展,控制性与自主性是一对矛盾。

在过度控制之下,教育不仅专业性难以充分发展,而且难以自主生成,就不可能有新的定位产生,而只能被动地以政府对自己的定位为定位,或以为教育出资人的定位为定位。

亚洲尤其是东亚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包容性,但在近 500 年来,它的 “自我中心” 特征日益增强,“和而不同”的多元性在降低,雅量也日渐不足,加上它常把人看成是群体中一分子而缺少对个人正当权利的足够尊重,在较大程度上造成对个体和个性的不重视,乃至有意扼杀。

上述方面影响亚洲教育人的自信心、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显现为教育的以下特征:

1、他主性明显

在近 500 年里,欧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占据世界主流地位,亚州向欧美学习也成为主流。在教育上由历史上曾经顶礼膜拜孔孟转为信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

这种转变有其合理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由这种转变给亚洲教育带来的深刻的他主情结,甚至对自己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教育失去信心,对自身的教育过多乃至一概否定。

2、应试倾向突出

受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等多重因素影响,亚洲教育中的应试竞争激烈程度是世界上最为突出的,学生学业负担也堪称世界最重,不仅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如此,韩国、日本等也受其影响。

这一观念和传统甚至已被亚裔学生和家庭带到他们所生活的欧美国家,导致欧美国家的亚裔补习教育渐成系统。

3、行政性较强

亚洲各国的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政府里设有比较强势的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受社会本位思想影响,亚洲教育普遍重视国家和政府在教育中的绝对主导作用,教育中从观念到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的各个环节普遍存在 “大一统” 现象,阻隔了个体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对教育向前发展直接发挥推动作用。

4、重视知识,培养创造力不足

亚洲学生在 PISA、TIMSS、PIRLS 等多项国际青少年学科测评中超过欧美同龄人,其条件是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即便在本应重视行为的道德教育方面,也 “有强烈的道德知识化倾向…… 注重分数而不关注日常操行的培育……”

重知轻能在各科教学中都有明显体现,亚洲学生事实性知识比较好,但解决不可预测性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欧美学生有些虽然常用字词也认不全,但遇到应急情况时能迅速做出比较正确的决定,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产生的不同结果。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才有可能生成基础牢靠又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求的新的定位。具体而言有以下三方面。

01

一是相对于欧美教育有更大的自主。亚洲教育当事人要综合利用人类有史以来的教育遗产和思想与专业资源,但不要简单模仿或跟随。要理解亚洲历史,知晓亚洲教育的问题,寻求亚洲教育发展的路径,实现亚洲教育适合自身条件的自主发展。

02

二是相对于当地政府有更大的自主。教育当事人不能满足于听从行政指令,要确立自己的教育专业人格,探索并遵从教育规律,尽可能摆脱非专业的力量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的干扰与控制。

03

三是相对于本地文化有更大的自主。教育需要以文化为基础,教育过程也是个以文化人的过程;但教育人不能沉湎于文化,而要做文化的主人,做有文化素养的自觉自主的人。

实现了上述的转换,亚洲教育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生成新的定位。

三、立足人类未来

引领当地社会发展

几十年来,亚洲地区的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地方,顺应这种发展,亚洲教育急需要实现的转变是从跟随转换到自觉自主地引导当地社会发展。

未能实现这种转换也可能确立新的目标,但不可能在人类教育中确立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稳固定位;只有实现了由跟随向引导的转换才有可能确立为世人所公认的新定位

至于新的定位是什么,并不存在现成的标准说法(答案),需要由有了更大自主的亚洲教育当事人去探索确认。

【背景资料

可供参考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 “全球共同利益” 的理念转变?》特别强调了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强调尊重生命、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国际团结,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世界承担共同责任。】

这些方面恰恰是倾向功利,注重知识和严酷考试的亚洲教育所稀缺的

据此可以确定新定位的几个大的方向:

要实现亚洲人的幸福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

需要走出教育看教育,关键是要抛弃教育的工具论

如果说教育存在工具性,那它仅仅是相对于人而言是工具,而不能成为其他任何社会部门的工具。

教育的实用性、适用性仍然可以追求,教育应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要,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能够切实地改善人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能够为人充实职业生涯、实现人生幸福提供条件和机遇。

更为明确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从学科中心、考试中心的价值陷阱中走出来,依据青少年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双向互动的、民主的、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教育,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亚洲教育要更多地相信和尊重人的天性,而非过于信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地要求学生拼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和机会亲近自然,了解社会,避免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由此进一步激活人性内部活力。

重建教育的公共性,以实现实质性的教育公平

实质性的公平意味着更好地满足不同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需求,亚洲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

■ 通过制度创新,分散和下放管理权力,促进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使教育重新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机盎然的事业

■ 在教育多元化、社会化、地方化的格局中,重建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

■ 确立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师生平等、社会参与等价值

■ 确立学人的学术权力和在教育、科研中的最终决定性地位

■ 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教育决策体制和机制

■ 建立学校与家长、与社区紧密联系的参与机制

增强教育的人文性

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算术和阅读等基本技能,而不知道社会生活中还需要沟通、合作、创新能力,领导力、情商、团队合作、企业家精神、全球公民意识、问题解决能力,更高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

现实中,必须在教育的功利和非功利的两种价值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重视教育育人、文化传递、社会整合等非功利价值,防止经济主义、科学主义、能力主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教育的戕害,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

亚洲要警惕教育的功利性,增强教育的人文性

四 、总结

简言之,亚洲教育要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找自己的定位,与人类各种文化进行平等、自主地全方位交流,创造出未来能在全球发挥积极作用的亚洲教育,构建亚洲与全球多向开放的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指向全人类未来的教育发展目标。

知乎用户 docduan 发表

看你如何理解 “教育超过” 了,如果说看发表论文和专利的数量,那我们超过了,如果说看学历通过数量,已经实现反超了,如果说看考试能力,已经超过了。

只要不谈创造、创新、效率,我们轻松超过他们。

知乎用户 英俊潇洒令狐冲 发表

教育下面的问题 真是群魔乱舞

知乎用户 沐猴而冠 发表

只是某一特定方面多,但显然不是全面发展的,我们也知道,也想变……

知乎用户 西直门吹雪 发表

考试大纲画一个格子,然后尽可能地把这个格子涂满,然后日复一日地努力。于是学霸们越发地考得接近满分,可是都是格子里的内容,格子外的空间也大有可为,却可能一片空白。这就是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教学模式,我根本不认同。

知乎用户 海淀游民​ 发表

我没有贬低小镇做题家的意思,谁有捷径也不想受那个苦不是。

我听某些小镇做题家讲,刷题刷到最后,眯着眼睛从题目的形状就大致能猜出解法是什么。

某些搞机器学习的同学是不是觉得这个解题过程很眼熟,这不就是机器学习嘛。

有句话,中国学生是从大学开始才真正开始学习,真的是一点也不假,但可怕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人从大学又开始机器学习了。

知乎用户 Joe 发表

因为中国学生学的是书上的东西,极少结合社会实践和实际需求去教育和学以致用。欧美学生学的是从生活技能、生存本领来教育,而且结合丰衣足食自己动手,并加以引导其创造。而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是巨婴虽然说不是饭张口衣来伸手,但大多数多十指不沾阳春水,再来中国式教育一直难改变。

知乎用户 康桑密马达 发表

知识和教育有必然的联系??

知识这个东西纯粹理论,和现实生活有必要联系。

教育在我看来更像是实践和见识。是用感官去看到世界。

知识是用大脑记录文字概念。知识是是失真的,因为每个思路思维就不一样。就像是文字传话一样,越来越失真。

知乎用户 小宇宙​ 发表

中国学生是生活学习在灌输式教育下,外国是启蒙式,中国学生一直在学习、学习,产生自己的思想、思维较晚,独立性也晚,一直在盲从阶段,而达到大学,公有科学理论已经走到头了,继续往前走中国学生没有了老师,就会停下来观察,而不会自己去创,所以现在,外国科幻作家的理论会让他们兴奋一天,认为又有了老师,哈哈,这基本就是实情。

知乎用户 徐伟 发表

你去看看苏联时期的数学和物理教材,其难度不吊打现在的中国课本?但苏联最终科学起来了吗?

知乎用户 一个简单的人 发表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一般来说得这个奖多的国家教育就好,这属于大部分人的认知。

屠呦呦是 2015 年获得的诺贝尔奖,而青蒿素是 1972 年的,两边差了四十多年,而搞科学研究这东西本来就是个长期活,又不是刚毕业就能直接出成果,现在大家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之前研究了几十年的东西,而中国 1978 年才恢复高考,到现在也就四十多年,许多研究成果还没落地,当然和欧美那些好几百年的比。

我作为普通人都看得出来这个道理,知乎上这么多大佬,应该都看得出来。

而且现在一年出来一千万大学生,研究生也快一百万,哪怕万分之一是人才,一年也能出来一千个左右吧,量变引起质变,慢慢等就行了。

知乎用户 傅呆呆​ 发表

首先说中国学生比欧美知识多,可能是平均多,但是好学生这堆里面并不是,你觉得中国学生的知识多可能是建立在,欧美都是快乐教育没有学业压力普遍都没不怎么学习的印象,但是事实是,欧美的中产以上的家庭,尤其是精英,让孩子上名校学习的压力并不小,学习的压力也不比中国学生小,你看到的快乐教育都是欧美普通家庭孩子接受的,放羊似的教育,这些人肯定没有中国学生知识多,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可以选择好好学习的,但是欧美的普通孩子几乎没有,很难,因为他们上的学校就是快乐教育,天天各种活动,体育至上,娱乐活动,学校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快乐就是,那些教育的痛苦就让精英的孩子承担吧!

第二,这个教育超过是很难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是欧美建立的,规则是一样,评定标准也是他们定的。你想超过?就算你真的超过了,人家也可以改规则呀!也可以改标准呀!排名也是欧美定的,你的大学不管办的行不行,就把排名靠后你能怎么得

知乎用户 翔子赛高​ 发表

学那么多知识可能对生活是副作用

知乎用户 下里巴人 发表

课时压的紧塞的东西多,真学进去的东西反而不多

知乎用户 普鲁士 发表

声明一下,K12 阶段我们学的知识总量并不多,由于有大纲限制,为了划分等级只能在解题技巧性做文章,比如开脑洞的辅助线,文章中心思想的总结技巧,化学式的配平技巧等等,各种花拳绣腿,干货并不多。

知乎用户 人多力量大 发表

我想知道这个论点和结论都分别是怎么来的用什么方法在什么纬度统计出来的

知乎用户 Xu Gang​ 发表

我觉得可能有几点:1、发展时间还短,解决温饱问题也就 20 年不到,高等教育也不是全面普及;2、批判性思维、逻辑等方面的教育还不够,和传统「学而时习之」的观点也有一点儿冲突。

知乎用户 三步并舞步 发表

喂养的猪只每天吃那么多,为什么还是那么笨呢?

知乎用户 远山 发表

学而不用是严重消耗

知乎用户 香波嘛嘛 发表

胡说,我们的筛选制教育选出的优秀人才不都在国外输送吗?

优秀的毕业生都去国外发光发热了,所以才显得中国教育不行。

因为留下来的都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啊!

知乎用户 Tommy 发表

中国的高等教育配不上中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知乎用户 江步雨 发表

因为中国的教育,为了应试,传 “术” 不传“道”,只教你“是什么”,不教你“为什么”。因为考试的需要,教的很深反而不利于你考出好成绩。

而国外有些教育,重 “道” 不重“术”,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教会你“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的”,甚至逼你去思考问题的本质,这就导致他们的孩子在小时候算术很差,但后期越学越轻松。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有阶段性业绩压力,所以只能不停的用短平快的方式去取的好成绩,无法从一个人整体上去规划一个孩子的教育。而国外不然,由于竞争压力小,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在小时候埋下思考的种子,长大之后它生根发芽,就长成了学术上的参天大树。

知乎用户 资乎 发表

我们只是在磨炼做题得分能力而已,算不上学知识

知乎用户 丁丁保卫者 发表

你哪里看出中国学生学得多了?中国高中生学五种初等函数,难道外国人就只学三种?还是说中国学生学的牛顿力学有五条定律而外国人学的只有三条?你只是题做的多罢了,你题做的再多又能怎样?能把牛顿三大定律做出第四条来?

知乎用户 蓝罐 发表

中国教育没超过欧美,那这些年中国的发展都是靠的谁?反正中国的基础教育比大多数欧美要好。欧美也分精英教育和放养教育,我们中国实际上是拿少的钱进行了大范围的类似欧美的精英教育。

知乎用户 喵啊 发表

因为中国的学校,大多不是培养人才的,是培养工具人和奴才的。

这就是所谓的,在中国,学历高,不见得是好事。

如果你是个正直善良的人,在这个系统里,会被压制,深受其害;

如果并非正直善良之人,试想,一群高智商的恶奴才,为老爷们效劳做事,可怕不可怕?

知乎用户 露露 发表

?你又知道了?

知乎用户 九成 发表

这是有什么 py 交易么?还是知乎的什么规则?

本来这个问题标题带着引战两个字。然后被锁定了。突然又取消锁定,然后有个人改造标题和内容后,又立马被编辑锁定??这么巧的吗?

知乎用户 不认识 发表

你教那点东西能算知识么

知乎用户 weiwei715 发表

好奇多了哪些。

知乎用户 小武哥 发表

我们的知识,很搞笑,鸡,兔子放一起,数脚,猜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我现在也纳闷,数脚的时候,看不出来鸡的脚和兔子的脚不一样吗?

还有,火车过桥,水池放水。

基础原理也可以,就是没有广度和深度,只有难度。

知乎用户 lopper 发表

教育需要相应的制度根基

知乎用户 红衣加身 发表

教育 ×

训化✓

知乎用户 我有一个小南瓜 发表

说反了,中国的孩子绝大多数只学考试用到的知识。欧美学校教的广度可比中国多得多。

知乎用户 沙雨 发表

其实没有那么多体制啊意识形态的问题,关键就是自己搞教育从经济上看划不来。

低端社畜凑合用目前足够了,高端工具人直接引进出成果的海龟,供需体系实在没有动力自己培养人才。其实欧洲的高素质人口也不忠诚,一样扎堆往美国跑,你现在感觉欧洲好像比中国教育发达,其实是倒驴不倒架,完全吃老本。

至少从目前来看,大美丽国还是高端人口的最好选择,中国至少要先超越西欧,才轮得到去找白头鹰茬架,目前来看还早着呢。说白了就是穷,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知乎用户 虓爷 发表

1T 的硬盘也替代不了一颗赛扬

知乎用户 到此为止 发表

笑死人了。

拿着放大镜趴着找差异的时候,不知道抬头看看历史吗?

新中国 1949 年建国后,这 70 多年的突飞猛进的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是洋人施舍的吗?

西方欧美国家这 70 多年来,无数的科技领域被中国一个又一个的赶超,无数的产业被中国人一个又一个的拿下,这些难道是洋人故意让着中国人吗?

纵观全球,还有第二个像中国的国家吗?

发生的这所有的一切,教育制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到底是谁反超谁?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不要想当然拍脑袋脱离实际空谈。

欧美现在理工类教育那是一塌糊涂。以美国为例,本土白人学生大部分学文科金融法律等,本土黑人拉丁裔不重视学习。美国理工科是亚裔和东欧裔留学生移民支撑,来自中国,日韩,印度,俄罗斯等国理工科学生投身科研。

欧美对普通百姓搞快乐放羊教育,不仅加剧阶级固化,而且对于国民素质影响恶劣。低劣快乐放羊教育让美国很多普通人知识理论严重缺乏,反智主义阴谋论盛行。

至于题目阴阳怪气扯什么中国花钱做核酸,美国花钱搞科研,这属于发泄情绪,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美国躺平抗疫那是完全失败,超过 9000 万人感染,超过 100 万人死亡。

至于科研,现在是中美两超多强引领潮流。双方各有所长互有胜负神仙打架。不了解中国科研实力那说明你脱离实际太久了。

知乎用户 逍遥智心 发表

因为人才都跑到欧美去了

为什么跑到国外呢?是因为他们不爱国吗?

知乎用户 蓝色龙骑兵 发表

哪方面没超过?搞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德堡病毒肆虐全球以来,中国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戴口罩能有效隔绝大部分病毒入口鼻,但欧美从上到下都抵制。

欧美为了反中,频繁去烧 5G 信号塔,并且认为 5G 信号塔传播病毒。

欧美民众在无知中对中国进行盲目仇恨蔑视,反中反华。新疆棉谣言、新冠谣言,某疆某藏某岛,西方媒体说什么他们信什么,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欧美教育哪方面比中国强?是九九乘法表算的比中国孩子快吗?是大学里留学生数量吗?是发表在 SCI 论文数量吗?废话,那本来就是他们办的刊物,优先刊发他们和盟国的。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排名吗?那是人家的排名,人家还搞出过新冠病毒全世界防疫最好的国家排名哩,中国排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之后。搞笑。

说了那么多,中国高等教育比欧美差的地方有吗?

有啊。

1、对本国学生的住宿待遇差,对留学生好。全世界独一份。

2、本国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外国学生一申请就能上,什么山猫野猴爬树精都能进。

3、大学里衙门化,官僚化。

4、法律进不了大中小学校。学校是法外之地。学生跳楼的,学校封锁消息。学生霸凌学生,学校内部消化,不准外部司法力量介入。实在爆了大事件捂不住才会爆。

想到了再更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中国教育干赢了的是美国的大多数人,而这些人是不算数的。最顶层的美国党也很玩命,可能还比在座的各位各位要厉害一截,三们外语 + 一门古文能学到熟练再加一大堆的各种特长是非常不易的

然后最狗的事情是多少中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赴美深造后不回来了,八大校里面一堆一堆的清北复 + 各种交大本科党。以及从其他国家招到的本国优秀学生。

此消彼长,那当然是干不过人家了。比如每年的数学大赛有多少人算是纯的哪怕英国后裔。各种 Asian American。。。中国要想在教育上干掉对手,至少要想办法如何不让自己辛苦培养的超级精英流失,还得想办法把其他国家的人吸引过来,归化中国。

不然只是靠基础教育能秒美国大多数有啥用。美国大多数人也就是靠着一点基础工种混口饭吃,用不到多高级的技术。你下头的就算会屠龙技,头部的不断流失给对手,你也是个死欸

以上

知乎用户 hh 慧 发表

你学人教版英语这么久 为啥托福雅思 gre 考的还这么垃圾?

知乎用户 又双叒叕 发表

欧美在把孩子培养成他自己,中国在把孩子培养成为家长,社会所用的工具。

政治性太强,中国的教育并不是为了让你变厉害,而是为了把你限制在可以管控的范围内,以此降低影响社会稳定的可能性。(牢笼志士)

欧美的教育是发现并顺应一个人的天赋的,以至于不用过度努力就可以有不错的成果,这个成果带来的自信和经验又帮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但是中国的教育是反人性的,尽可能的去磨灭天赋,磨灭自信,然后更方便老师去填鸭,去灌输。最后成为一个有人格缺陷的工具人。

知乎用户 飞云之下 发表

我并不认为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的多,我们多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刻板的重复!对,我们多的就是重复。

我们很少去探索数学基础理论背后的意义,只会重复的记忆繁琐的公式、重复的做题

我们很少去研究语文词句的美意,只会重复的背诵很多名言美句,不停抄写古诗典文

我们很少去解谜英语语法背后的含义,只会重复背诵单词和句子,做到考试得分即可

我们很少观察身边世界的人与事,只会重复阅读教科书里呈现的时事新闻

很无奈的是,有人一提及知识,就把它和教科书里的理论等价起来,我想说的是,知识并不只有书本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它更多的包含了感知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自我掌控能力等。

知识获取也是多渠道的,你在家里写作业,我在球场学打篮球,我们都是在学知识;你在补习班听课,我在科技馆体验 VR 游戏,我们也都是在学知识;你在图书馆看书,我在与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我们也都是在学知识。

欧美的孩子受到的教育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大部分为来自老师,而是来源于他们自己选择的实践性活动和更加包容性开放性的人际关系!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身处一个稍显 “恶劣” 的人际关系中,缺少大量自由的实践活动,学校和家长生怕孩子少看了一秒钟的书。

书本上的知识即便熟读一万遍,也不是属于自己的,需要一遍遍的交流,一遍遍的自我思考自我批判,有条件的还需要在实践的现实活动提炼它发掘它,最后转化为属于自己独有的思想,这才是真正学到了知识。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孩子读了很多遍书只是相当于背完了考试的潜在答案。反正可能考它,管它背后的意义是什么,背就完事了!

中国的教育和欧美的教育感觉并不能直接比较,好像两者之间的教育文化理念都不太一样,从何而来的谁超过谁呢。或者说,题主是以什么标准来定义的谁超过谁呢,没搞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实话说中国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如国外学生多,对比一下加拿大十二年级和中国高三的课本就知道,加拿大十二年级数学有三门:统计,线性代数,函数,内容远比中国高三触及到的多和广,中国只是竞争激烈导致强调区分度,把知识都弄成知识杂技猛学。(大学就纯粹是个人选择学习深度了不在讨论范围。)

知乎用户 我去给你买个橘子 发表

那欧美为啥要搞瓦森纳协定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老美为啥要对中国搞贸易战和科技战?

图啥?

图让你在知乎上问问题?

知乎用户 SaintDirlewanger​ 发表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我作为美国本科毕业即将读 PhD 的人,实话来和你们说,这学校(排名 50 上下)的教学质量甚至远远不如国内二本,教授空有名校头衔但是对教学毫无能力,学生得过且过是常态。我国的秩序规范化教育和学习强度带来的韧性对人的提高是美式放任教育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知乎用户 USS ENTERPRISE 发表

两台电脑(存疑)配置

  1. CPU:无,硬盘:10T ssd
  2. CPU:286,硬盘:1T 机械

其他配置相同,你选哪个

知乎用户 熊猫桑​ 发表

人家只是普通人学得少,专家和顶部专业人士学得平均水平绝对不低于中国。

倒不如说,从教育效率上来说,中国亏了了。都是跑滴滴送美团的,你比人家会算 log x 的不定积分,人家工资社会福利比你高。

一颗有思想的韭菜也是韭菜,只不过是更痛苦的韭菜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感受很深。

我是土生土长的应试教育的实践者,我老公从小在欧洲长大。(当然还是有个体因素的,我只是发表自己总结到的原因)

我们现在 30 多岁,平时一直都有学各自的东西。

我在物理,生物,地理这些方面吊打他。他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碾压我(我理科,他文科)。我大多数从课堂上学习的,而他自己读到的比较多。

他更多地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在接触新的领域时,他能够更快地做好学习规划,并且实施。 而我也会做认真计划,但执行力和定力会比他差。因为很多年的接触,我也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明显感觉比刚毕业的时候学习能力强了很多。

我们俩都是普通人。 通过国内教育,我们会通过通识教育掌握更多的知识,欧美教育能让你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我们国家的学校也在更多地进行素质教育,更多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知乎用户 cygavin 发表

中国的通识教育,比欧美高多少心里没点数吗?

就美国那种,牧师在电视上对着摄像头大吼着,我已经代表上帝消灭新冠病毒了!!!还有好多人信这个

就美国这种,地平说还有全国性组织,有上百万对此深信不疑的

就欧美这种,5G 能传播病毒,烧基站的,说口罩里面有芯片能窃取个人隐私,烧口罩的,这也就当年洋人大举入关,满清老爷们没见过世面的时候才能出来的事吧

欧美底层的教育,能让他们识字,能知道加减运算,更多的是有个地方让他们待着吧

知乎用户 章鱼哥 发表

在 2018 年,吃饱了撑的美国媒体,对于 “地球是圆的” 这个认知,针对美国国民进行了一次科普调查。本以为这就是一次例行的调研,谁也没有想过会有什么离奇的结果。但是等到统计数据出来之后,真的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降低,认为 “地球是圆的” 的人数啊,占比也越来越低。55 岁以上美国人,94% 都相信地球是圆的,45-54 岁组占比为 85%,35-44 岁组占比 82%,25-34 岁组占比 76%,而美国的 90 后,也就是 18-24 岁的人中,只有 66% 的人相信地球是圆。

如果这都不能证明美国教育是失败的,那我不知道该如何证明了。

知乎用户 Bermuda 发表

中国孩子知识比欧美多并不成立。知识多少首先很难定义,而且知识内容也不一样。

中国教育是筛选教育,毕竟初中到高中要筛掉一半,高中读大学要再筛一遍。最好的学生与最差的学生上一样的课,做一样的作业。天赋不高的学生痛苦不堪,而且没有足够的尊严,很快就自暴自弃了,天赋高的学生觉得简单。

美国的教育是分层教育,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不同的课,天赋高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天赋不高的就按部就班,课程内容简单,也不会造成太大压力。美国小学生大概作业时间是 15 分钟,初中生大概 30 多分钟,周末假期没有作业。

曾经有一个国内尖子生高中转学到美国,本来以为最拖后腿的课程应该是英语,但来了以后发现是数学?因为国内学的内容是按部就班,美国学习好的大部分已经学了超前两年的课程,发现来了美国要追的是数学。

知乎用户 Apocalypse 发表

只讨论高中

我觉得,中国学生学得并没有题主想象的那么多?

比如说高中,国内高中生大量时间花在用各种各样的技巧做题,而修读英美课程的国际高中生,例如我自己熟悉的 AP,有机会预修大学内容,比如电磁学,宏微观经济,比较政治,环境科学,心理学,等等。AP 共计 38 门课,高中生可以自由选择,即使很多课程因为学校规模限制无法开设,但仍能找到极为详细的教科书(五六百甚至上千页的那种)进行自学

在更详尽的体系,例如 GCSE/A-Level,选项则更多,内容更丰富且贴近高中生,它们甚至能提供社会学、哲学等课程。而在我自认为的教育之光——IB 体系,学生被要求文理兼修,学到的内容困难且丰富

中国的孩子虽说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我自认为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花在锻炼技巧而非学习内容,因为国内学业测试倾向于竞争,得 99 分的人甩开 90 分的人几个操场,持有相同内容的情况下掌握更多技巧的学生获胜(我自己除了国际课程也参加过中考和普高课业考试,所以是有资格去评价的)。而英美的学业测试倾向考核内容而非竞争,得 99 分和 90 分是一样的,都是拿 A

在这两种评价体系的驱使下,中国学生会倾向通过更精进的技巧获得更高的分数,而英美学生倾向学习更多的内容来获得更多 A(或者 AP 的 5 分)

因为内容固定,所以必然中国的高中是更加公平的,而英美高中生能接触到的内容会受限于家庭或学校条件。

问题是,中国高中生锻炼了技巧,而英美高中生可是实打实地学了更多知识啊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的要少。少的多的多的多】■

首先中国孩子根本没有音体美。

(当然有的人一直有,原是我不配)

其次一个应试教育能装多少内容。

为适应考试,那必然是砍掉所有不必要的。然后重复某几样而已。

人家外国的大学生一毕业看起来就像都能创业的样子。

而中国的大学生一毕业却就业都困难。

别拿你的优等学生跟人家普遍水平比,这不是田忌赛马。

知乎用户 独孤剑二 发表

我只能说国内高强度的以应试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保证了一个尚可的平均水准,但是学的知识更多这一点是有待商榷的。尤其是,应试技巧能算有用的知识吗?

我国高等教育以下的教育体系,核心作用还是在于筛选。因为优质资源有限,所以只能依靠反复的考核来筛选人员进入下一阶段的教育。

有过高考经历的都应该体验过,高中阶段的全部课程实际上会在一年左右完结,之后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应试能力的培训上。所以虽然看上去中国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但是实际接受知识的有效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由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对分离,加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差别巨大,我国的基础教育实际上一直在有意地控制教授和考核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有限的知识载体内比拼应试能力,以期各阶层相对公平的上升机会。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新学背景下的八股取士。

所以很多步入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国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需要相当的努力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美国基础教育的平均水平或许确实不怎么样,但是人家的精英阶层会在高中阶段选修 AP 课程呀,这些都是标准的本科课程;日本近些年搞 “宽松教育”,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下滑也很多,但是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东京大学的学部二次试验题目。就理科而言,对于没有一定学科竞赛基础的纯高考生而言,即使高考上清北的也大概会率铩羽而归,因为其考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一般中国高中的教学范围。


至于有人提到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确实也是存在的。这些年国内高等院校的教师绩效考核普遍偏向科研能力,发表论文和承接项目的能力才是首位考察的,授课水平几乎对晋升没有什么帮助。很多新引进的教师虽然履历光鲜亮丽,但授课水平一塌糊涂,基本就是对着 PPT 照本宣科。而且学校的课时费常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部分教师即使有能力也不愿在本科授课上花费精力。

知乎用户 陳昱行 发表

  1. 歐美普通人也很笨
  2. 歐美比較好的學生在正規學校教育內往往學得比中國學生少
  3. 歐美的聰明人往往是離開學校後越學越多,到了中年時一比……………
  4. 即使歐美笨的人,往往也在出社會後學到不少東西,只是方向常常很奇怪或是專門就是

歐美搞教育的一句常說的就是,教小孩,主要是要教他們 “如何學習”

Learning to learn.

亞洲式的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此。基本是從日本到印度都是通病就是。很多人的學習到一離開學校後就停止,或是嚴重放慢。妳看一群人教育水準好不好,是看他們四五十歲的中年知識分子,還是看 18~22 歲的甚至更小

現在網路時代這問題稍微好一些,但整體來說還是類似問題就是。

知乎用户 B 喵喵 发表

我觉得

是卷不过

美国自闭症比例奇高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为了提升成绩要吃 “聪明药”。有了多动症症的诊断证明就可以合法吃了。

而在我国没有严格的处方的情况下乱吃乱买的结果是被警察叔叔抓起来。

人家卷的已经不择手段了。

比吃苦耐劳,中国人真的没那么厉害。

知乎用户 大行其道 发表

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可就大错特错啦!

错误一:你觉得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吗?错,美国的民众教育水平极低,特朗普这种人说一句注射消毒液能防病毒,他们都能相信,还因此住院。随便街上找个美国人,大概率连世界地图上的国家都说不出来一个。这些常识性的问题,美国民众都不知道,教育水平真的很高吗?

错误二:你觉得中国教育不行,肯定是站在顶尖人才的角度来说的,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刻苦,还出不来顶级人才?因为中国整个的知识储备达不到这个级别,你学到的就是基础的东西,高精尖的知识全部被美国技术封锁了,所以不出顶尖人才,因为没有顶尖知识给你去学。

结论:在美国,教育是把控在资本手里的,民众接受的教育和有钱人接受的教育是两个概念,甚至是两个物种,因为认知差距太大,美国有最顶尖的人才,但是也有屁都不懂的群众,美国依靠这种愚民政策,让底层人很好的为上层人打工,得到一份工作就会觉得自己是很辛福的人。中国的教育真的不如美国吗?中国高级人才出国全都是因为不爱国吗?我看不尽然!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了十倍不止,任何一个中国高中生都可以吊打美国高中生,但是为什么大学就不行了,是那些拼命学习的人突然不会学习了吗?是中国的拼搏精神突然消失了吗?不是!是因为没有顶尖知识去学了。这是时代带给我们的悲哀,但是我们不必为此感到遗憾,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加无敌的普及教育,一定会在之后的一百年里爆发出层出不穷的天才人物,打破中国教育的天花板,那时候,你就会知道美国教育算个屁!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人才垄断!

知乎用户 天天 发表

如果欧美教育真的比国内好很多,那为什么海外硕士回国就业并不吃香,并不比国内同层次硕士更有竞争力?

答案很明了,欧美教育不比国内强。欧美强的是企业,欧美教育与欧美企业相比不值一提。

德国只有 3 所大学进入 qs 前 100 名,排名最靠前的是慕尼黑工大,第 50 名。而中国有 6 所大学进入 qs 前 100 名,其中清华北大进前 20 名,复旦交大浙大也比慕尼黑工大排名高。德国先进科技体现在奔驰宝马西门子上,而不是慕尼黑工大上。

知乎用户 Weigee 发表

地球是平的,

知乎用户 沿兮溯兮​ 发表

换个角度的读书无用论?

论科研,现在除了美国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国掰手腕?而美国本质上就是世界各地人才的大杂烩(包括中国)。我们国家建国几十年,从不入流到一流水平,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教育吗?

中国教育注重资源分配虽然略显僵硬,但是瑕不掩瑜,而且也很符合我们的国情。欧美式的教育注重的是资源的堆砌,虽然质量挺好但是性价比太低。

你可以说中国教育有不少弊病,但是绝对不能否定它。如果中国采用欧美的教育方式,那我估计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你,都没上学的机会。

所以你有什么资格否定中国教育呢?

知乎用户 茕痕 发表

学的多吗?明明一个泰勒公式甚至洛必达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雕花的解答,除了应付这场考试,对未来真的有帮助吗?

历史考纲老实说甚至不如某省的广度,客观历史事件的提问远低于价值观的提问,而且价值观不是讨论式的,必须死记硬背。有时真的觉得不如取消历史课,合并进政治课。

高二就学完的课程,高三整整一年只是在不断提高一种巴普洛夫反应,一个高考化学高分学生可能完全不会设计一个化学实验,只知道考纲要求的几步注意事项。

语文?算了,和历史课一样合并进政治课算了。

知乎用户 不靠谱的小竹鼠 发表

在德国的初中 “混” 了一年,其他时间在中国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

开门见山的说一句,回顾一下从幼儿园到高三这 15 年的学习生涯,你有多少时间用来真正学知识了?

咱们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音乐艺术、体育这几个方面谈一谈

语文

幼儿园我开始学汉语拼音、古诗、《三字经》,这里我先让广大知友笑一笑!!!小时候的我对三字经有着非常独到的理解:苟不教,性乃迁。苟不教的意思是如果不教育。我一个五岁的小盆友自然理解为 “狗不叫” 啦!!!还有很多古诗词我都背下来了,U 盘里还有我背《江城子》的视频,但是背了有用吗?不明白诗词的意思早晚忘掉!初中高中背的古文为什么都记得?因为我明白意思,记得牢,自然忘不掉。

事实上**超前教育**对我们来说真的不是好事吗

小学的语文考试经常考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课文有什么意义?

中学的阅读文章,天天思来想去揣摩作者的小心思。

到头来男生有几个能猜透你们对象的心思呢

作文写了那么多,大学第一堂课老师就说你们除了会写高考作文还会写啥?我在高中写小说被老师警告,被家长嘲讽。但是实际上小说的思路和人物刻画真的不是高考作文喊几句空洞的口号,举几个示例可以比拟的。

数学

没什么可以说的,中国基础数学非常棒,初二的数学试卷拿出来德国高一的学生完全懵了,他们计算不过关,思维也不如我们。如果高中就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初中在学完二次函数之后提前学导数和解析几何会不会更好。

外语

德国学生学英语(我所在的学校用雅思教材)雅思考试我觉得真的不能用国内的应是技巧去面对,高考中考都是一大堆选择题再加上一点点的主观题和一篇作文。雅思大多数都是填空题,阅读你看懂了 13 题全对很简单,看不懂对一个也正常。而高考完形填空各种技巧,完全看不懂我也能对十个左右,有时候全看懂了,单词都认识还是会错一两个。雅思听力不弯弯绕,不会像高考一样绕来绕去,听懂了就得分(前提是你会默写听到的单词)。雅思作文主要是靠真本事,像高考背范文和万能句分数不会高的。

还有国内英语学习不重视口语,中考口语考试就是背几篇文章,高考口语更水,随便两句给个 A。

大学英语自我介绍的时候,很多同学口语稀烂,l am name this that from … 这类单词发音都很不标准。还有不重视音标和词根,我带家教的时候第一堂课就是讲音标和词根(re 前缀:再一次,en 前缀:使。。。怎么样,un 前缀:联合)掌握常用的词根背单词会快很多,见到英文猜中文也会容易 。但是我的老师从来没这样教过我,这都是我自己总结的。。。

高中英语老师喜欢让我们背课文,这除了让我少睡一个小时还有别的作用吗?

德国学生如果选修英语,高中毕业的时候词汇量在 7000 左右,雅思八分非常普遍。中国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大约 4000,大一复习了好久考雅思我才 6 分。可见我高中三年在英语上拼死拼活弄了啥???

地理

江苏卷本人地理 A+

我的地理完全自学上课肯定是不听的,主要是依赖自己的兴趣外加自己刷题

下面是德国的地理课(出门游玩两天 = 两天春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路我对欧洲历史了解了很多,和随行的同学也介绍了很多关于我家乡南京的故事。锻炼了英语表达也交了朋友,和他们讲朱元璋剿灭蒙古帝国,他们也非常感兴趣。说起南京的明故宫和总统府他们也非常的惊讶,他们以为中国的首都一直是北京。

政治历史

我们中国人讲自己的历史,中学的历史教育也是以中国历史为主。德国的历史课本很多篇幅在讲希腊和罗马,对日耳曼人的历史篇幅很少,圣神罗马帝国的介绍也不是很多。他们对我知道三次王朝战争以及俾斯麦,威廉一世非常的惊讶!

计算机

我们在大学之前的计算机教育很缺失,我记得我们大一开学,班上同学要做 ppt 然后他翻来覆去找了半天,然后问我 “ppt 在哪?” 我说“右键、新建、Microsoft PowerPoint”

还有很多同学问我怎么把文件保存到桌面?

怎么新建文件夹?

怎么发电子邮件?

怎么打开 U 盘?

怎么把文件拷到 U 盘里面?

怎么卸载软件?(我室友经常右击图标然后点删除)

所以一些基本的 Windows 界面操作还是要会的吧,初高中阶段德国同学的计算机水平比我们真的强多了。

知乎用户 Kenzo 发表

首先,什么是知识…

我分享下法国高中生哲学考试(必修课)的一些题目吧:

文科题目(三选一)

1. 有可能逃脱时间吗?

Est-il possible d’échapper au temps ?

2. 解释一件艺术品有什么用?

À quoi bon expliquer une œuvre d’art ?

3. 对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法哲学原理》的一段节选进行思考并做出解读。

Expliquer le texte suivant :

理科题目(三选一)

1. 文化多元阻碍了人类团结?

La pluralité des cultures fait-elle obstacle à l’unité du genre humain ?

2. 承认义务就是放弃自由吗?

Reconnaître ses devoirs, est-ce renoncer à sa liberté ?

3. 对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的著作《幻象之未来》的一段节选进行思考并做出解读。

Expliquer le texte suivant :

* 以上节选自公众号 “哲学园” 的文章:2019 年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公布!有一种区别叫哲学思想…

这个世界的信息有这么多,每时每刻都还在增长。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也许不是马上掌握多少技能,而是学习怎样观察,体验,思考这个世界,从而找到自己愿意穷尽自己一生时间的领域。

知乎用户 shiavid 发表

看到一堆人在喷中国的教育,甚至有人喊出 “中国高等教育药丸”,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教育唯一的缺点——培养了一批白眼狼。

知乎很早期的时候有个习惯,“在问’为什么’之前先问’是不是’”,如今啥水平的人都能在知乎上喷出一长串汉字了,我一方面感慨中国教育搞得好,一方面还是要吐槽一下 “人心不古”。

没有想过一件事吗?中国在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多年,发展速度远超欧美。要不是他们前期积累太深太厚,可能早就已经超过了。难道不是因为教育搞得好?那些科学技术、经济发展,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靠极少数天才自学来的?或者说没啥含金量都是靠做苦力啃出来的?

我不否认人口红利的优势,但如果这些人力资源是极低素质的呢?看看印度吧,能成比例吗?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教育搞得好,方向走得对!

我们把重心放在了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上,用大家听得懂的话就是提高了下限!

就好比袁隆平院士的最大功勋是让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人民能吃饱饭,我们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除了文盲,这是历史性的成绩,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最大的奇迹之一!

很多人能坐在电脑前打字喷中国教育,还不是因为乘了教育的东风?

有得必有失,当你的资源倾斜在基础教育时,高等教育以上必然受影响。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尖端行业比如卫星遥感、军工、能源等可能有国家支持,其他的确实就得不到更多资源的保障了。包括高端制造业在内的高新技术在相当长时间里过度依赖温和的国际社会带来的技术支持,没有过多考虑自力更生,所以产生了如今卡脖子的隐患。

从某些方面讲,这类前沿学科的确是比不过欧美。一方面是有知识、技术和生产力积累,另一方面是国家的资源倾斜在其他方面了。

然而,欧美都很偏科。事实上的欧美和印度是一个样,顶端的精英们确实一个比一个厉害,获得的奖项、取得的成就、收割的财富都不是中国这种普及教育环境下的良民可比的;但同时他们占人口大多数的屁民,真真正正一个比一个愚昧,一个比一个没常识。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从外面回来的。

欧美的屁民对生活倒是充满了热爱,不少人手里有活,养自己养家庭没有问题,但除了自己熟悉的事其他的一切都幼稚到不行,甚至是根本无法 “有效” 交流的程度。

你跟他们说 “你们的教育好”,他们也只会点头——不是因为真好,只是因为 “无知”。

当然你要说 “数理化”,他们觉得那些没用;你要说 “常识”,他们觉得能过日子就行。

ok,评价标准都不同,你说东他说西,你们怎么讲到一块去?

所以,中国教育真的未超过欧美吗?

我看未必。

知乎用户 野猫​ 发表

中国的教育,名为教育,实为淘汰赛。

知乎用户 新麦面包 发表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读书人一向以来,追求的读书目标。既然读书,学习知识,只是我们达成目标的一个工具和跳板,那么我们的学习和知识本身就没有一毛钱关系,所谓学的那些知识,只不过是用来应付考试罢了。君不见高考一结束,烧书的烧书,卖书的卖书,因为作为知识的载体,它的使命已经完成。

我们的孩子永远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就跟知识一样,孩子们也是作为一个家庭向上进阶的工具,他们承载了父母太多的期望,每一个父母,哪怕自已很平庸,但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经过强化训练,就可以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在虎爸虎妈的高压下,又有几个孩子,包括会考试的骄子们,是真正的喜欢读书?是真正的热忱地,带着兴趣地去学习?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充当了一个移动书橱的角色,知识在他们的生命里,就像是一个过客般的存在。由于不是主动,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激起孩子们真正的学习兴趣,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反感和厌恶,更不会去主动思考,他们要做的只是把如何解题的方法记住并且在屡次的测试中考出高分。一旦成功上岸,那些所谓的知识,就全被扔进了太平洋。

我们的教育,是前紧后松,上大学之前,孩子看似都很用功,很努力,可是一旦到了大学,因为任务完成,又加上远离了父母的管控,就如弹簧一般,先前压得越紧,反弹起来力度就会越大,考上大学,就是唯一的目标,既然目标达成,那根一直绷得紧紧的弦总算是松了下来,孩子一下子没有了再学习的理由和动力,他们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随风飘荡。原先没打成的游戏,没有看完的小黄书,终于有了机会去完成。

有一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交大,父母兴奋至极,计划并幻想着孩子以后辉煌的人生之路,保研,出国,从此飞黄腾达。可是让人意外的是,之前如此懂事,听话,好学习的孩子,一进了交大,就完全放任了自已,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二年下来,一下子,挂掉五门功课,收到学校的学业预警。这个消息对于父母来说,如晴天霹雳,一下乱了手脚,只盼着孩子能补考通过,顺利毕业。

亲,读完故事,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

关注新麦面包,看更多有趣故事。

知乎用户 赵新华 发表

中国 IMO 6 枚金牌, 全满分,

世界盎撒国家, 国家队至少一半是华裔面孔.

信息 IMO 也一样.

所以, 教育可以在几十年的时间追上, 相当于中长跑.

科研相当于马拉松, 估计要上百年能追上.

学的知识多, 优势很明显.

知乎用户 Faisdodo 发表

在错误的道路上跑的越快越努力,离正确答案就会越远,努力是不会让你成功的。

举个例子,20 年前有两个人。

一个人朝九晚五,每天摸鱼上班,够钱就贷款买房,又够钱又买,买了好多套

另一个人看好中国经济,卖房创业,坚持 007,脑袋都拼秃了,创业钱不够就卖父母的房,把家里房子都卖了。

你猜他两现在谁大概率过的比较富裕?

知乎用户 Lisa 发表

不要急,人家积累比我们多多了。给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一些耐心。

这样的问题的变化已经是很明显的进步,看看以前的问题

十年前:中日孩子夏令营

二十年前:中国人的劣根性

缺的只是积累和耐心,不要急大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主要还是资源太少,都给头部了,剩下的不够分,美国当然也是这样,但他总量多太多了,看起来就强,再加上吸收这么多人才。

资源充足的话,仅仅把课本上讲的东西弄出来就已经强过大多数国家了。

中国人才多的是,润出去这么多,又卷出去这么多,再去掉没条件的,但依然有很多人才脱颖而出。

一堆回答讲中国教育已经赶超英美的…… 太扯了。

知乎用户 韭菜盒子 发表

中国教育不强嘛?

世界第一的理工科人才,不仅数量第一且人才质量相当可以,上限无限高。

普及的义务教育和相当廉价的高等教育,国家每年一万二的贷款足够每一个人在不需家庭支持的情况下完成高等教育,且利息相当低。

因为大环境的内卷导致人才的埋没,许多完全不需高等教育即可完成的工作需要高等教育的学历来做敲门砖,只有向外扩张,拓宽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才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海量的中国人才发挥其价值。

但国内社科教育一言难尽,沉浸于宏大叙事

知乎用户 胡 88​ 发表

仔细想想,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将近 20 年,学了些什么?其实,世界本来不公平,这些所谓的知识,聪明人需要 20 年学习吗?无非是,教育产业链的需求。回头说,作为人种来说,我们应该是最聪明那一档。国际数学奥赛,中国队是中国人,美国队也全是中国人,了解下芯片产业的历史,这里面中国人贡献占了大头。清北是美国人都承认的美国人才基地。东拉西扯,回归到标题的问题,真不建议中产继续这么无节制的给孩子的教育砸钱了,小镇做题家已经把选拔优秀人才变成了选拔刻苦做题的傻孩子,在这么下去,也别提欧美了。总不能因为,教育产业链的需求,不管不顾的把明明是选拔性质的教育工作,变成收割财富的工作,同时扼杀了真正应该被选拔出来的孩子。

知乎用户 天宇 发表

中国的教育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欧美,只不过现在还没显现出来。

举个例子说,中国九十年代后期大学开始扩招,我记得我高考那年全国文理科才招四百万人,当时真正称得上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候考上大学是很值钱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考上算是光宗耀祖了。

进入新世纪后大学逐年扩招,现在一年都达到八九百万人了,而保持这个招生规模十年后就是八九千万人,中国光大学生数量几乎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总人口了,虽然说每年几百万大学生中质量良莠不齐,但是大多数是好的,据说现在考研成风,那质量进一步提高了。

放眼全世界也就中国有这实力了,那么在过二十年,这八九千万大学生按概率说哪怕十分之一成才,那也是八九百万人,到时候别说欧美国家教育,往大了说到时候中国教育可以单挑世界了。

看看中国航天就知道了,挑大梁的各种工程师基本都是三四十岁,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啊,看着吧十年后中国的科技将爆发各行各业骨干都将是年轻人,那是候才能中国教育的优势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知乎用户 Weryiqi 发表

美国科研主力现在基本都是印度人,中国人!

以往美国的科研主力主要是欧洲,尤其德国的。苏联解体后,又吸收了一波苏联的科学家。中国改革开放后这段时间,印度和中国科研成为美国主力。

美国的特点主要是地理位置好,气候好,自然环境和资源丰富,可以搞大 house,加上军事霸权,金融霸权,又重视科研,不断吸引全球各地科研人员前往定居。美国的基础教育,中学和大学未必见得怎么样。

但是大学教育里面,演讲,沟通,团队协作,表现自我我们可以学习。这些课程也不难。但是国内大学几乎没有。

知乎用户 刺猬 发表

如果教育仅从知识这一个层面看,中国确实特别特别发达的。

知乎用户 Glados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也就别问这个问题了)

别只会抱着手机看 b 站给你推几个红脖子就以为西方社会都是这样的傻子。

在中国,知识的定义被扭曲了,最重要的价值被忽视了。

最后,做题家是做题家,这个词从来就不是形容有知识的人的

知乎用户 子亁 发表

不是考教育,中国这三四十年的发展靠的是许愿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评论区怎么会有一堆没读过书的废材,竟然说中国的教育不发达?

中国航天目前的人才储备世界第一

军事工业理论实践和人才储备世界第一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世界第一

电力世界第一

建筑行业世界第一

你能接触的产业不是世界第一就是第二,还说我们的教育不发达

噢是,除了半导体和养狗技术不是

知乎用户 最底层人员 发表

从小就被教导要无条件服从上级,还要学习那么多年的 “新八股”,教育是为了筛选人才,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要听话,服从就行了,别想那么多了

知乎用户 刚哥的平凡生活 发表

我虽未入教育行业,但身处教育领域。十几年耳濡目染,个人结论是:中国的教育,之前方向有点跑偏,现在正本清源,踏实搞下去,会有超过欧美的一天,而且时间不会太晚!

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的多,并不一定是好事。

因为我们学的多,但学的太单一

之前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盲目地追求知识储备,并不断加速学习,虽然出了几个奥数的尖子,应试的状元,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越来越没兴趣,越来越没信心,也就越来越不想学。于是才会出现高考后将所有的学习资料雪片飞洒;该有目的学习的大学阶段,学生们都去谈恋爱。

因为我们学的多,但大多却没用,或没有学以致用

孩子们过度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校内校外全天候学习,早早地增强了孩子们大脑的唤醒度,而且是长期处于高觉醒状态,再加上 “标准答案” 的思维定式,学生的思维严重受限,何谈想象力、创造力?指望没有想象和创造的教育成果去引导中国智造,扯淡!

引用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说过的一句话——过多的知识可能阻碍思考,使个体无法挣脱固有的思维的藩篱,结果导致个体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奴隶而非主人。

因为我们学的多,却学得很破碎,没有成体系

我们之前的高中文理分科,其实是对知识的割裂,之前基础学科薄弱,特别是学生的哲学素养不高,从而难出 “复合型人才”。

以上我们教育暴露的问题已经被发现,所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 “为谁培养人” 已经明确,也采取了行动,“强基计划”已实行多年;新的高考 “3+1+2” 选人模式已经确定;学校教育中基于大观念、大任务的大单元教学已成趋势;过度的课外辅导已经禁止;劳动、体育、美育等学科权重增加… … 一切都回归正确的轨道,未来可期!

最后附一个 2020 年中国、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差距大小,见仁见智吧。

中国作文:

全国 1 卷:齐桓公、管仲和鲍叔材料作文,问题是对这三人哪个感触最深,写发言稿。

全国 2 卷:结合两段材料,写一篇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的演讲稿。

全国 3 卷:以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为主题,以书信的形式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法国文科作文(三个题目任选其一)

1. 文化让我们更加人性化吗?

2. 我们能抛弃真理吗?

3. 评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选段。

知乎用户 清风瘦水 发表

因为很多知识是没必要的,只会给学生添加负担,并不会有提升。

像现在高中教学,考试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需要学三年,特别是高三阶段,还要进行三轮复习。

为了高考筛选人才,每一个知识点绞尽脑汁出新类型的题,各种知识点综合,有些科目专门出那些抠字眼的题,根本没有意义。

还有一些数学题练计算,有计算器代替,人工计算效率低,准确度也低,只是为了筛选而学习。

知乎用户 刘公羊 发表

教育体制从人本位共同体本位来看,评价标准截然不同。

让孩子饱受摧残的教育,在统治阶级看来,或许恰恰是最好用的体制。

毕竟他们只负责筛选他们需要的结果,不在乎你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如何。如果你不幸地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成长,那你的舞台可能会被极大压缩。

给教育体制唱赞歌,认为这是目前最优解的人,他们是真心以为自己是统治阶级,以为自己当家做主,话里话外充满了主人翁的味儿。

知乎用户 相当猫猫的猪猪 发表

一看这句式不用想,提问者又是个无脑黑。

想讽刺中式教育,拿出了网络上古世纪又长又臭的裹肛布说话。

我把你想要的答案给你:

中式教育是扼杀学生天赋的,只知道学习固定知识,不给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方法都是死记硬背、一切为了应付考试、考试必须按照标准答案、按八股文写作方式………

中式教育是压抑落后的,是服从性教育,只知道让学生遵守纪律、学会服从,没有创新发挥、没有自由的思想空间,学校不是为了培育学生,是为了筛选学生,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 369 等……

…………

我就搞不懂了,教育问题这么多,你为什么就不能找点有用的,非得拿这些无聊、无用的东西说。

别动不动就中国,动不动就欧美。你知道欧美这个大群体内部之间的教育差异有多大吗?这是可以放在一个集合中讨论评价的?就算不知道,总该清楚中国内部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差异吧,有的地区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要花近百万,有的只要几万,他们用的难度会是一个教育模式?教育出来的能是一样的东西?

知乎用户 石的头 发表

你从小到大课本上学的东西,尤其是大学之前,最后有多少真正用上了,有一成吗?

残酷的现实是,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各科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纯粹只是为了筛选需要。

土澳的话,中学阶段数学已经是选修课,你也可以选木工之类的技术性选修课,大部分的知识和学习可以转化为未来择业的工作技能,比较实用。

不把大量精力浪费在筛选本身,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深造,这可能是所谓更好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优势。

知乎用户 fonyuan 发表

来,本砖家没有出过国,

没上过高等教育。

但砖家根本多年观察得出结论:

我们从小学直到高三毕业,

所学内容,除了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的某些内容,算对世界的认知

其他的,全是 “教育部” 和 “老师” 觉得你应该学的。

对,言外之意是,“这些东西” 你必须学会,“将来会有用”。比如英语,政治。

但是学生怎么想?“我他妈的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啊

“教育部” 说,那没关系,我们 “要考的” 这里要划重点:我们要考的

说到实质上,我们高三之前,所有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与他人拉开距离。**

就是说,你 “知道” 得越多,你就“知识越丰富”,你就能考上好大学。

考上好大学了,将来你就有好工作了,收入高了,你就 “自由了 “

至于学知识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对不起,儒家教育思想下,根本不考虑这个。

因为千百年来,儒家教育的思想主旨是:升官发财

现在,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本砖家早就说过,我们教育体系何时能改观?

要等到 00 后当政以后才可能考虑下。。。

所以想超越欧美,人家几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你说超越就超越了?

还早得很。

知乎用户 光滑小明 发表

啥叫超过,先说指标,指标正确再分析

知乎用户 Diego​ 发表

多个鸡毛,要不要拿我国高考数学和法国高考数学比一下,看看谁学的知识多?

知乎用户 伊卡洛斯 发表

我来随手举几个例子,看看中国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前比欧美孩子多学到了哪些知识(理科):

  • 离域大π键形成的三个条件;
  • 各种 sp 轨道杂化的规则;
  • 背诵稀 / 浓硝酸与铜的反应方程式系数;
  • 数形结合确定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动弦过定点问题;
  • 一字不错(包括通假字)全文背诵雨巷 / 荷塘月色 / 赤壁赋 / 游褒禅山记…;
  •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 鉴定蛋白质 / 还原中的糖 / 淀粉 / 脂肪 / DNA/RNA 的试剂、反应颜色和注意事项;
  •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_离子通透性_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
  •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叫做突触小体;
  • 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以上只是我随手搜出来的几个例子,最多算是高中类似知识点的冰山一角。我不知道这些知识大家还记得多少,坦白说我现在一个都不会,而对重新掌握其中任何一条也毫无兴趣,尽管我曾经花了青春中最美好的几千小时去把它们学成过肌肉记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内的洗脑教育就算了吧,把中国孩子培养成一个个民族主义者,说日本不尊重历史,我们自己都没有正视自己的历史 (别杠,近代史敢不敢明讲?

知乎用户 就酱 发表

首先,中国的孩子并没有比欧美孩子学到更多知识,不知道题主的这个论断从哪儿来的?!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在重复学习和反复记忆一些既定知识,大量背诵所谓标准答案,极度缺乏自主思考,这样的教育何谈超过欧美?!

经常不理解,为什么现在那么多所谓专家都在提倡 “素质教育”,一谈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负,一谈减负就是要少作业,可知欧美的孩子虽然看上去作业不多,但花在阅读、写作、演讲方面的时间其实大大超过国内教育!尤其,欧美教育提倡质疑,提倡自己查资料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点是国内教育至少现阶段是无法超越的。

就酱

知乎用户 Ryan 发表

多。。。。。。吗?

客观说,在相同的认知能力下,获取的信息量应该类似,说到头是经历的什么。能拉开差距的可能是,记住了多少,或者说,有多少化为所用。

这个能力如果各国人的平均水平类似。那决定因素就是什么样的经历和经验,算是知识?我猜题主想暗示的其实是 “有意义的知识”。这要看对个人的情绪价值和生存价值,客观上的社会价值等等。教育 ->(教什么)知识 ->(能做啥)价值,于是抽出这个决定链条,评价体系其实在最后一环。所以,能引导孩子学会成就以上价值的过程,就是教育。

教育好坏,其实是问,教育能不能导出有效的价值。

中国的教育教会了我们这么多 “知识”,甚至不惜承受痛苦的准备和残酷的选拔,为什么相比于欧美,得到的价值相似,甚至国际评价还要低些。

一时间我只能想出,价值评价体系不平等;价值实现路径窄;教育内容脱节且没有时效性。

不得不承认,价值评价体系,有人为影响,强势方有能力左右和打压弱势团体的成果,而给与较低的价值评价,显得价值低。

欧美的社会评价体系,尤其是对于个人的评价体系,更 “平”,街上举路牌疏导交通的,修车铺修车的,开剪草机给人剪草的,挣钱比程序员没差多少,孩子可能更伶俐,邻里更和谐,买的房子更大;平权组织的领导者,也有人大把人崇拜(这个在我们眼里几乎是无意义工作吧),钻营一点儿可能过几年就去评州长了。

以上评价体系有世界格局和人口总体认知习惯的问题,都不是可以轻易影响的,很是蝴蝶效应。

教育内容么,我们尚可参详参详。我们的教育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关怀偏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从 “贡献” 的角度出发的,学了什么其实不重要,需要你是啥,你就要干啥。二战后期,很多国家都有这个倾向,尤其在东亚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我们崇尚大我,牺牲小我。那么,教育的意义就不是个人价值的助力。于是,我们呈现出了大量标准化的人才,什么都会,但什么又都不会。

问问初中孩子,为啥要学数学呢,将来想做什么样的人需要学好数学呢?问问高中的孩子,背了这么多古文,由衷欣赏古文哪些优点呢,是不是从中得到陶冶了?

计算机 / 软件专业的孩子毕业不会编程,其实很搞笑的,但是问问市场上的人才,是不是真的会,除了速成班一个星期就能教会的那点点基础以外的编程呢?

(求千万别杠,我知道很多人能做到,也知道很多人悟到的远超范围,但是,那是你的个人能力还是教育的结果呢?)

当毕业脱离了成绩单的价值评价体系,大家会忽然发现,社会评价体系连接不上,超级务实的公司问你会干什么的时候,就成了个人的价值低谷,所谓毕业即失业。那么教育教会我们做准备承接这个价值体系转变了么,至少强调一下外边的评价体系不是成绩单?

知乎用户 afei 发表

因为在社会上有成就的标准是看你的特长,没人关心你的短板。

但是应试教育和小仙女找老公一样,基本都在关心你的短板。

知乎用户 北漂的老帅哥​ 发表

这就是 “泛而杂” 与“专而精”的区别。

知乎用户 big boss 发表

我在美国当助教帮老师改作业。有道题是:你觉得用盗版软件是正确的么?

这在中国不是送分题么?

什么?还有人答他就是要用盗版软件?

送分都不要,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叉叉叉。

啥?老师要我以后去带实验课,不用改作业了?

知乎用户 砼龙 发表

因为中国人忘了教育的目的,知识是用来创造价值的,而不是收割价值,懂得这个的学生,你教他念修正药业,他也会自己成长成马克思,反之,如果一个人抱着只想找个剥削别人的工作为目的进行学习,知识只给他提供思考的工具,但他却不会插工具的电线,更不打算摁开关,火箭筒如果不会发射,你只是多了一根钢管而已。我大学寝室有一半的人大一一开学就已经学了半本高数,到第一学期结束他们已经学到傅里叶级数了,考试没复习都是 90 多,你去常春藤抓几个大一新生试试,有几个能学的过他们?美国的高中生如果微积分不选自学,到高三毕业连接触都没有,比锤子比。但这不妨碍美国人学四年大学出来就有十万刀年薪,因为他们知道怎么用学来的工具,使得其总归在思考,哪怕不是所有人都学有所成,总有一两个人会提出有用的东西,这导致美国的大学生一旦出山,终身是大学生,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美国诺奖多的满天飞,因为中国跟他们上亿大学生竞争的只有专门的科研团,一个非共产社会,再怎么发达,能养得起百分之几的职业科学家?而中国学生学了那么多年,最后得到的知识并没有什么卵用,大部分人的实用技能是进了企事业单位才有的

知乎用户 往事如旱烟 发表

中国的教育没超过美国?看你说什么教育,基础教育甩美国几条街了好吧。在街上随便问一个路上,基础知识大多数都不入中国。美国教育真正厉害的是高等教育。

知乎用户 我们一起射星星吧 发表

体制

知乎用户 icer 发表

拿数学来讲,一个破知识点变着花样糟蹋、恶心、虐待学生。为了出题而出题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倒不如让学生多学点线代、积分啥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教育未超过美国,国力又不如美国,影响力也不如。那是什么导致这些年中美之间快速拉进距离的? 况且还是中国最顶尖人才大量外流的情况下。

这个问题很明显,中国的教育虽然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远远优于欧美的教育体系。所有吹嘘欧美教育的,都是那他们的历史成就来印证合理性。但这样有明显的逻辑漏洞,第一,欧美的成功是掠夺的结果,不是教育的结果。第二,就算把掠夺能力归入教育影响的范围,欧美教育也不过是曾经领先,对比中国的私塾科举,美非的野蛮部落,确实领先。但不代表对比高考制度也领先。第三,所有大家说的各类科技大奖,评选者都是欧美人,这就很难让人信服他们是公正的评价。瑞士还说自己永远保持中立呢。

所以啊,到底是中国教育落后,还是自己的教育落后,要搞清楚。别觉得自己小孩是学渣的原因就是中国教育不开放,开放性教育,恐怕会更渣。。。

知乎用户 z10185​ 发表

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比起培养人才,更像是一套工业流程,用以把大部分的学生变成具备一定素质的优秀螺丝钉。

因此,我们的教育比起培养,更注重筛选 也就是把次品筛选下去,用以保证产品质量。

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获得大量工业化需要的人才(因为很多产业,需要的只是极少的顶尖人才和大量的具备一定素质的螺丝钉)。

但缺陷也极其明显,它对尖端人才的培养是不利,这就会导致我们现在的产业升级受到影响(当然,这只是问题之一)

美国的基础教育比较拉,但是为什么没这个问题呢?答案就在上面,你培养出来的人才,跑来了我美国,那就是我美国的人才。所以我们的这种教育体系在现在甚至是在花自己的钱给美国制造其所匮乏的人,到头来自己还得承担全部的损失。

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创造一个能留得下人才的环境极其重要。但这又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人多,所以总会有人抱着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的态度来对待人才。这种环境,人才怎么能不跑?而且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同时跑到这帮人对待哪些稀缺的尖端人才上面,这些人跑了那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到头来,自己花了大把的钱,结出来的果实全部白白的送给了美国,人家还要回过头来喷你中国就是不行,这不纯纯的冤大头吗?这种现状,不改不行。

知乎用户 纯蓝色 - 黑 发表

**中国孩子学的知识量多,这是谁说的?人均知识吗?**至少对我来讲工作以后自学看的书查的资料并不比读书时少,有机化学这门课根本就不是一个学期听老师讲课能搞定的,海量的外文专业书籍比国内教科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想提升想进步想赶超,就是要付出时间精力踏踏实实把基础学一遍,这叫尊重科学。

我硕士毕业后在合资公司做材料研发,老板是个美籍华人。不是什么大企业,了解不到那种高大上的研发流程体系,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穷举法试错,撞大运能把甲方要求做出来,原理嘛既重要又不重要。真要问企业研发这个东西出来有用吗?有用得很,老板挣钱,企业专利有政府补贴,运气再好点个人还能涨工资。以上背景我觉得本公司产品超过欧美日韩可能性是有的,只不过人家做了二三十年的东西被试出来概率有点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以为是教育?

维护统治的工具罢了

知乎用户 蝾螈造物所​ 发表

多简单,因为中国真正建立成体系成规模的大学教育,是新千年扩招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三十年,能有这样的成就,足见效率已经吊打欧美了

知乎用户 疏狂一醉​ 发表

你以为中国是如何从一百年前一穷二白小米加步枪,变成现在坐二望一的?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知乎用户 Clairdelune​ 发表

求一求思想教育跟上吧,

知乎用户 你比从前快乐 发表

超越个 jb,欧美是全世界人才的集散地,中国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拿什么超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知道欧洲其他国家… 意大利是免费教育到高中的,而且意大利高中分很多种类,语言类技术类艺术类 etc…

之前一直觉得他们不学无术咋那么多都不愿意上大学,后来发现他们很多高中的课程完全可以毕业以后就工作的,上大学可以再另学一门课程一门专业…

其次全世界发达国家有大学的又不止是美国,欧洲也有大学的吧,一个个评论都说美国大学推荐信学费高之类的… 欧洲大学就不是大学了吗,欧洲大学学费也是很低的吧,意大利的话根据家庭收入水平还可以申请减免学费,各种补助奖学金助学金…

知乎用户 邪非恶 发表

如果论单兵徒手格斗能力的话,朝鲜的特种部队应该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朝鲜人民军的军事实力就很强大!因为当代军事已经不再重视士兵的徒手格斗能力了。

中国教育同理。基础打得再好,在发展时没有了解并掌握高端的知识与技术,那也没有办法改变我国科研落后于西方的现状!

知乎用户 渐入佳境​ 发表

和体制没关系,说白了就是基础没有人家好,实验条件没有人家成熟。大学体系都是学的人家,想青出于蓝胜于蓝没那么容易的。还有重要的一条我们不是英语母语的国家,而 sci 是英语的。现在还有一群坏人一直在让英语退出主科呢,让英语退出起码你的追上美国的水平吧,没学会师父的手艺呢就选择不和师父说话了,我也是服了!

知乎用户 夏非冬 发表

难道中国能承接那么多产能,建立起庞大的工业体系不是靠的中国孩子?华为里加班的不是中国孩子?大疆里画图的不是中国孩子?在 BBA 干了多年,跳槽到魏小丽两三年把新能源行业撑起来的不是中国孩子?探月探火的不是中国孩子?造航母的不是中国孩子?

原来这些中国孩子教育很差。。。素养很低。。。知识都白学了。

据说全球被引用次数前 1% 的论文中,目前最大比例来自中国。他们原来都是失败的教育产物。。。。

知乎用户 KevinHuang 发表

1,知识分 记忆和理解。我们所谓基础教育扎实 大部分在于 记忆 而非理解!

2,学习知识点目的,不是为了” 获取” 知识,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 获取知识的” 方法” 和” 经验” 所以欧美教学的很慢,是让学生有” 充分” 时间体会学习的过程,比如画画、实验、讨论等等。

3,简单的知识,是拿来练习学习能力的,为了今后应对有难度的知识。所以千万别学的太快,因为大学以下的知识本身都没用的,都落后的。唯一有用的是 用简单的知识训练总结出自己学习的方法!故,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国外的策略是 教你 123,看你会不会做 456。会,说明你是天才,有潜力,国家挑出来增加资源培育。国内是教你 123456,不管你喜不喜欢、还是适不适合,浪费资源不说,挑选出来可能是个 题海王,而并非聪明!

知乎用户 警惕小樱打库洛牌 发表

看看中外经典教材,对比一下就能发现。

什么叫教育,什么叫深入浅出,什么叫引领,什么叫真正的说人话。

**“中国的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啊?

笑话,什么时候考试技巧算知识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自我感觉良好了! 只是你自以为比别人学的多而已。

知乎用户 唐文柔 发表

因为中国孩子的教育在大学以前,目的是筛选而不是育人,而到了大学才开始分科,你又会因为以前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产生的思维惯性和框架而被局限。

知乎用户 luluwwl 发表

绝对是无稽之谈。你是拿欧美精英与中国普通大学生相比。

北美十年,深深感受到北美学生的报废率远远大于中国。超过一半的人都报废了。今年美国征兵只找到 40%。他们自己分析 19 到 24 岁的年轻人扣除吸 du 有犯罪记录肥宅,剩下合格的年轻人所剩无几。而且,合格也未必愿意参军。

说真的,如果有一天中国普通大学生就胜过美国精英,中国早就世界第一了,你或你背后的人也不会在此提出这个问题了。

知乎用户 肥蕉蕉 发表

因为欧美财大气粗,能吸引人才,中国教育里出得高端人才都被吸引过去了

知乎用户 你的热心网友 发表

中国人不爱学习,爱走关系!

有工作就行,

就跟畜牲有饭吃一样!

没几个爱专研!

就不算欧洲日韩新加坡,美国的博士人数比中国硕博加起来都多!

美国的博士人数是中国博士人数的数十倍!

结论:

中国人,并不是那么好学!

中国人,绝逼是吃不了苦的!

知乎用户 搭积木的科学家 发表

中国的学习主要精力是放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后续的深造。

中国的考试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选拔让基础知识牢固的优秀人才从事研发工作,所以中国的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并不弱。

但那些只学了基础知识又没被选拔上的大多数就会觉得,自己学的知识无用论,不知道学的东西如何应用,只能从事基本的事物性工作,比如打印复印传递文件,都去卷谁的 PPT 更精美。

而欧美教育更加注重学习应用,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最新的应用,考试也是单纯考核知识的掌握情况。至于顶尖人才的考核选拔其实是脱离学校体系的,更多依靠的家庭因素。

中国家长的不满是他们依赖学校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但其实不论中外,学校教育的目的更多是就业教育,把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畜,想要望子成龙还需家长自行努力。

知乎用户 恐虐之斧​ 发表

说来好笑,我小学到初中唯一学了有用的是英语

知乎用户 希望​ 发表

大学阶段被落下了,但问题是,欧美人上大学时要交极其昂贵的学费的,奥巴马自己都还了很长时间的教育贷款,但是国内每年就要你 5000 块钱,非常廉价了,这才能让大多数人有学上。

中国因为人多,采取的就是靠有限的资源内高强度竞争这样培养人才,代价就是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像欧美人一样大学毕业真的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但是没办法,精英教育就是把给大多数人的一点点资源变成海量资源给予少数人,中国没办法这么干,这是民族和历史决定的。

你不能要求路边摊的用料,味道跟米其林餐厅一样,这不科学。

知乎用户 星芸 发表

因为中国没开挂 ,在走必须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知乎用户 青葉阁主 发表

大多数答主都说了,本科教育等等种种问题。

本回答尝试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东西方教育的差距。先上结论:由于国家所处产业链位置不同,国家的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获利差距,再叠加历史积累的差异,造成了现有结果。

首先,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顶级的,在于其利用相对较低的投入获得了广大人民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在于其注重数理化教育而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人才基础;在于其利用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学习套路;在于中国以公立教育为主,使得资本或者家庭条件对学生教育影响相对较小从而为人才的选拔开通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渠道。

其次,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不大,但是缺乏积累。我所说的积累一方面是产业资本与高校研究相结合的社会积累和制度积累;还有历史原因造就的高校教师良莠不齐;还有我国前期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的教育科研投入少的积累。所以,以上方面的积累,直接造就现有情况。可以看到我们的顶尖研究做得很好(因为顶尖人才你不怎么培养他他自己都能自学成才),而中等或者较差的研究产出也非常多。而且,产业资本投入少,前期教育科研投入低,使得我们发展前期在硬件上便输了一筹,可从 2000 年至今高校理工科经费有相当大部分用于购置国外先进表征仪器等窥探。此外,先前以中低端工业为主导,使得产业资本积累较慢,难以形成产业升级所需的资本密集行业的连续投入,但近几年已有较大发展,可从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窥探一二。

最后,请大家对我国教育保持信心。我们从建国后的文盲占大多数,历经后来的扫盲,苏式教育,注重理工科的教育,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本科研究生扩招等等发展过程,我们国家的教育也随着经济大跨步发展实现了教育的飞跃。所以,请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随着我国完成产业升级和注重社会福利分配等制度的确立,我国将迈向更优质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届时,cns 被我国研究者霸榜不在话下,中国也将成为世界的科研中心和人才中心,中国的经济研究便是世界级的研究,中国的政府规划产业发展将成为世界工业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我们的孩子将享受优质的教育,他们将超越父辈,成为掌握更多知识,具备高尚情操,拥有远大理想的爱国新青年。

少年强则国强,从 90 后开始,中国与世界同龄青年的竞争已处于上风,相信假以时日,这批新青年成为国家各行业发展顶梁柱,中国也将重现历史荣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的本科教育,就是垃圾,包括什么 985211。

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更是垃圾中的垃圾,也包括什么 985211。

知乎用户 Luka​ 发表

同意高赞的结论,本科教育出了大问题。

本人常年混迹于文史哲这几个专业,可以说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这几个学科,国内精英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学生培养等几乎所有方面,都逊于美国同级别学校。国内除了在强调中文、特别是文言文能力的少数研究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外,在绝大多数方面没有引领学术发展的能力。

没有亲身经历的朋友也不妨上 Coursera 和 B 站,看看同一门课 top2 是怎么上的,藤校又是怎么上的。

知乎用户 辛辛辛​ 发表

中国:如何让每个人学会用 1 把扫把 10 小时内掏完 100 种犄角旮旯

美国:如果让想学的人学会用 3 种功率体积的吸尘器 30 分钟打扫干净别墅

知乎用户 大萌 PM 发表

会做题不等于知识多,知识多不代表能创新。

中式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遴选,所以公平是首要考量。做题多好处是基础知识扎实,但不利于创新的培养。

欧美教育个注重对创新的培养,但会损失公平性。

知乎用户 太液清波 发表

厚积薄发

知乎用户 茹音 发表

放任白左侵蚀就是这个结果,看看这都什么蠢问题。

知乎用户 optimistic​ 发表

合着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素质教育是吧,笑死我了

知乎用户 中山遗志​ 发表

正确答案:中国孩子学的远比欧美多,中国教育远远落后于欧美。

正常的教育是大人在自然,社会等领域拼搏获得知识,诀窍,秘籍,原理等等不遗余力的传播给孩子,孩子获得神功站在大人的肩膀上又创造出奇迹,不停的彻底改变社会。

那中国的教育是什么呢?自己想象一下,发挥一下。

目前中国成才的几个名人,无一不是接收了西方创新精神漏进来的风,成就的。

知乎用户 星辰​ 发表

中国教育已经超过欧美了

尤其是提升普通国民的素质

知乎用户 齐格 发表

中国学生学的大多是无用的知识。和竞技体育一样,能够不惜代价教出一些尖子,但整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和素质是低下的。少数项目足球和许多需要基础的科技一样,都是不可能单纯靠不计代价提升水平的。

知乎用户 海浪 发表

因为教育水平从来就不是用孩子学的知识多少来衡量的,说白了就是标准不在这里。

中国的教育制度保证的是下限,尽力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书读,每个孩子都接收到基础的教育,说白了就是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欧洲和美国有点不一样,美国的贫富差距相对欧洲来说会大一些,而现在美国的教育制度更多的是突破上限,下限的话存在贫富问题,但普遍下限会比中国低,低多少就另一回事,所以美国孩子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但同时,不少美国人很容易被一些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想法给带节奏,比方说某些激进支持者;

欧洲会稍好一点,因为欧洲的贫富差距较小,而生活水平又比较高,并且不像美国那么多元,长期以来的教育发展使得每个家庭的教育水平不会差太远,并且投入也足够,所以欧洲的教育普遍比中国要好,甚至按照平均水平来说的话,比美国还要好。

而目前公认的国家教育水平评判三个指标是公共教育体系、大学教育和教育质量,我们的公共教育体系是比较好的,但是大学教育和教育质量方面会比较欠缺一些,很多双非大学的教育氛围、创新氛围也远不及欧美。

回归问题的话,说白了就是评判指标不一样,两个人比较 BMI,尽管甲个子很高,但是也很胖,所以他的 BMI 会比较高,而已尽管个子没那么高,但是身材匀称,所以 BMI 是在 20-24 之间的,所以乙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首先你问的这个问题就是有问题的,你是如何判断中国教育未超过欧美的呢?最近这些年,国内鼓吹快乐教育,说什么向欧美看齐。首先我不认为欧美是快乐教育,他们其实是普通人穷人快乐教育。有钱人都尽量去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教育都是非常非常严苛的,通过严苛的教育才能去更好的大学。最好的例子就是富兰克林 罗斯福,西奥多 罗斯福,小罗斯福…… 他们这一家族几乎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真的是因为他们全都智商高吗?其实是因为他们在上大学之前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高中几乎就是军事化管理。因为学校更好,他们也有更多的名校推荐名额。你也会发现很多政治家,资本家,巨星的子女都是名校毕业,难道都是他们脑子聪明?真实情况是他们在名校毕业前接受了更好的基础教育。如何接受更好的基础教育呢?花钱花关系。这种珍贵的教育资源极难获取,竞争的情况下,你能竞争过他们吗?拼关系?人家是罗斯福家族的,家族里面出国两任美国总统。拼钱?人家李连杰 0 几年就拿千万美元片酬,早些年就把女儿送到美国非常好的高中,然后哈佛毕业。普通人呢?去差点的大学,按照美国大学的学费,中产家庭拿出来也费劲,所以很多大学生年纪轻轻就背负了大学贷款。但是有的人不想背负贷款所以就早早奔赴社会大学了。毕竟很多大学生毕业未必比早早出去工作的人工资高太多。国内基础教育相对来说是公平的,因为大多数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公立学校,相对来说更公平。你上初中,上高中都需要自己去考,小学教育其实大差不差,家长上点心都差不多的。大学就别说了,国内大学收的那点学费是真的便宜。民办大学学费肯定贵一些。在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花费上来说,我觉得国内做的相当好了。质量上,因为以前高学历的老师真的不多,很多学校老师都是大专的。现在要求越来做高了,基本没听过了。教学质量上整体也不会比国外差,(某些偏远乡村肯定还是有问题的)。关于大学,我真的得吐槽一下。国外太多大学了,真的是给钱就能进,如果你进不去,说明你给的钱还不够。很多人说,人家那是宽进严出。但是替考,代写论文,在很多国家都成产业链了。你说这是严出。当然肯定有好大学,但是能让这种生意成产业链也多多少少说明一些问题。宽进还有个问题,就是鱼龙混杂。好的东西学起来挺难的,但是吸大麻啥的学起来挺简单的。教育成果不是几年就能显示出来的,教育衰败也一样。 提醒大家,尤其是普通人,远离所谓的快乐教育。西班牙 20 年前一个普通人能赚 800 900 欧,当时汇率接近 10,国内那个时候一个普通人能赚个 700-800 就不错了。现在一个西班牙普通人一个月能赚 1300 左右,汇率也就 7。但是物价涨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对比 20 年前下降了。有钱人的生活质量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有影响的只是普通人。普通人因为选择了所谓的快乐教育,然后快乐的早早参加了工作,当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最先受影响的就是他们。

知乎用户 两岸蛙声啼不住 发表

真的,笑死我了,这题主和上面几个遗迹派言论的主一看就是被所谓素质教育全扔抗日神剧上的结果。

姆们中国都坐二望一了您还跟姆们这 “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

您这哪是打姆们中国人的屁股啊,您这明明是抽欧美带地的脸啊!

知乎用户 文学骑士 发表

首先你这个命题就是错的,在欧美尤其是北欧知识分子的密度是极其高的

像冰岛一个小县城的人口, 出了 10 万个作家。我的一个朋友在德国,他刚来的时候,就看到一个 13 岁的女孩躺在草坪上手里捧着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草坪的喷头撒下水罩在她面前形成一道彩虹,简直美极了。这本书估计我们的硕士都很少看。不用说普通群众了,抖音上那些质疑进化论的反智者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给学生强制灌输。与其说学校给学生教知识,不如说给学生灌输刻板的信息。对! 学校里教的那玩意儿 根本不配叫知识,又何来知识分子呢?真正的知识是向善的,一定以积极的情感培养出来的独立的人,是敢于反抗权威, 选择自己生活的人。只有那些机器,才被灌输信息,才会被强迫选择,被廉价的工作压榨。

前几年在经济上,嘲笑三哥穷得裤衩穿不起,医生买不起口罩拿头盔代替,这可以理解,因为三哥那么好的地理位置经济还落后我们十几年。嘲笑韩国文化落后,只能跟在我们 5000 年文化屁股后别抄袭,这确实能理解 ,毕竟棒子曾经长期是我们的番薯国

但是跟人家发达国家的教育秀优越感,说快乐教育固话阶层,说什么欧美教育培养一群反智者?合着人家的芯片是泥吧和出来的,火箭和烧火棍一样好造。

他们说的欧美反智本身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没有经过任何实践调查的结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证明自己受的苦是值得的。证明别国人在青春的时候享受就是愚蠢的是反智的,这本质是一种奴性思维。他们从不知道人是可以在快乐的知识中发挥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

知乎用户 Dimples​ 发表

教育理念

与教育目的

还有

家庭教育

知乎用户 徐成思 发表

中国教育资源绝对不足,从初中就开始分流,一部分人进中专。中国优秀大学和专业占比不大。说白了,有些人必须被分流去从事一些基础的工作。

知乎用户 不见得明天会更好 发表

虽然我们有 14 亿人口,但是我们把 14 亿人活成了一类人,一套普世的行为准则,一套思辩方式,一套话语体系,我们的价值主张也是 “求同存异” 你可以有意见、有不同、但请你存留,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排除,我们看自己、看别人、看世界从宏观来审视其实并没有不同,国外教化人要有自己独立人格,张扬个性,与众不同,做你自己,我们是升官发财不翻车不犯错,不张扬个性,不逾越各种的条条杠杠,做个好人,对社会有用没有无所谓,别出头,所以别人培养的是人,我们是工具 !

知乎用户 Guihua Jia 发表

中国大学培养出的学生,我不敢不说,有不少《聊斋》之中的 “书痴”。或者情况比这更恐怖——至少,自被焚了书以后,郎玉柱也幡然醒悟了过来,也有了行动的方向。

[

《聊斋志异》注释插图青少版 蒲松龄白话文无障碍阅读

天猫

¥19.67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gXgG2gx5p7d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aRlakIUo8RWJ1gyddu7kN9EmXe1bJ33BeW3OwgrqKJRFdrvQUj1d21QcYSMUFGNamcHMoMFtuVpqGXK58Jc1%2BhtJfOipEYQaZ4KJiq1S7I51M%2BYWAVvgt39R7R4oT9ML6Q6sZp7gNLmIUqZhrZZ%2BPjgk553RHFro7zDM6tzzB%2FwY9J%2BlFwIBd79vrU3xJWG%2FERQ0YM4VIPkoyZwH%2BdO1L%2FQmeCfp5Qh4vk0wIe%2BeFOHYIAX5VPV1UCWmM0jBMJcU4WpHaMDo2yNjpo8Yx%2FhMkBk1kb2msZ8wFyR3VFow5XzA538Bz0Jzl4hhQs2DjqgEA%3D%3D&unid=1QeSDD68ZgI0&union_lens=lensId:TAPI@1661488860@2104b863_0bdb_182d8740b6e_d96a@01)

最可怕的是什么,纵是个只读书的呆子,尽管出口成章(郎玉柱读书万卷,倒背如流…),也没得有如玉一人来提点他的,那后果是显然的,非常悲惨,让人痛心。

《聊斋》之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 “书痴” 和“贾凤雉” 的故事,放到现在,它们依旧没有过时,意义深远。

直至现在,我越发清楚地感觉到,大学授课教育的工具化特征。至于学科的思想、发源、生长是什么样的,这远是没有被传授的!最直接深刻的体验,就是知识只是知识,只躺在书本那里,脱离了书本,你可不就是一个连夫妻之事都不懂的书呆子郎玉柱嘛!毫无用处,甚是悲哀。

知乎用户 丁一 发表

78 年才恢复高考,前面高等教育几乎断层,78 这一批毕业留校当老师边学边教,勉强把大学撑起来。他们的学生加上一些海归是这些年的中流砥柱,这些年高等教育进步神速,本科都能发 CNS 了。

现在扣个中国教育不如欧美的大帽子,一通分析说这不行那不行。没有意义。教育是要时间的,再好的米没时间也只能煮成夹生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人摆烂大学生,个人认为主要是大学教育不行。高中以前,中国学生应该是世界顶级的,毕竟奥赛中国队总能排到前几名。但是大学是在太水了,,,本科四年过去,知识储备真不一定有高三多

知乎用户 黑羊 G 发表

啊,你可能对欧美的教育理解有些问题,自由教育是公立学校对平民的。精英的孩子当然上的是贵族学校。而且也有补习班哦。

然后是人家有着先发优势。再努力也需要时间追赶啊

知乎用户 CCCxz​ 发表

模式化。突破局限,我们只喜欢保饭碗式挣钱。欧美自由和严肃,法律。分流早,避免麻烦发生,基数大吧…

知乎用户 公交专用车道 发表

应试教育,还算公平。这条上天路,一旦没了,中国 14 亿人口。咋办?

知乎用户 不然 发表

留守儿童:很多吗?

知乎用户 刘燹 发表

简单来讲,中国教育是批量生产,课标是生产标准,成绩是成品优劣判定标准。至于欧美教育,我不了解,不予置评。

知乎用户 人民路灯 2 号 发表

难崩

欧美领先靠的又不是学的知识。。

只有学生才信这个。

知乎用户 东沫 发表

国外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完全不同,精英教育的基础是巨额金额投入,欧美有房产税,房价的 1-3%,年年交,地区治安教育都靠这笔钱,越牛的私立,家长也越有钱。

中国 985 这个层级的学生,我觉的不比欧美差,虽不愿意说,但是清北润欧美的,取得的学术成就确实不少。

今年,私立大规模被官方合并掉,是好事,真放开私立,参考衡水。

知乎用户 龙猫欧巴 发表

国内的教育苦在做题。而实际上在知识面和往下的延伸上,并不比别国高。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课本中的内容,每一章其实 1-2 节课就能讲完,而实际上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放在做题,而老师们也变着法儿,在同一个知识点上出了一堆天花乱坠的题目,而实际上,真的需要这么畸形吗?

或许也只有独木桥的这条畸形的道路才会延伸出这么畸形的学习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 7.80 年代,教材里的大纲至今都没发生过大的改变,但是当年就几十万过桥,而如今上千万的学子,总得区分个 1.2.3.4 吧,提纲就这么大,那不就只能考点上下功夫了。葛军的头发估计没少掉,说得好听叫知识点理解的是否透彻,但讲白了就是杠精,回字的四种写法真的重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教育是有目的的。中国的教育是为了筛选和规训。因为那么多人,无法确定谁去做什么。那就通过学校专业,去筛选,让学生内卷,且学生要服从管理,服从规训,不可以有过多自己的想法。

欧美的教育是为了求真和分享。就是探索真理,共享知识。内卷的学霸,通过欧美影视剧宣传可知,内卷的学霸,被戏称为书呆子,还不如橄榄球运动员受欢迎。

知乎用户 Nora 发表

现象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知乎用户 2022 年的太阳 发表

很多回答都是,自己菜,但是我不能承认自己菜,所以要说都是环境太垃圾

知乎用户 于零零 发表

没办法 人太多了 用高考筛选人才 相对公平

社会经济相对落后 福利等较差 人们期望值低

从而带来普遍焦虑 疯狂内卷

大多是无意义的重复训练

少有孩子以兴趣为导向

假如不愁吃穿,那就不是眼前这个情景

知乎用户 钱三两​ 发表

高赞的答案其实反馈出来了中国教育的本质,就是拿来主义和既得主义,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确实是在大学,但根本问题其实是在 K12 的教育中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了。

记得前几天好像还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来国外马斯克那样的人,只能培养出来马云这一类的人,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的教育模式和国外的教育模式根本不同,去看看国外的学校就知道了,就像高赞答案说的一样:

**在中国经历了小初高的学生,其实是学不会自学的。**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老师灌输,学的都是死板的知识,做的也都是成形的题目,而到了大学,老师第一忙着做科研项目,没有时间去教你基础知识,第二缺少自我发挥的空间以及创新的动力。指望一个从小学 a,b,c,x,y,z 的孩子去创造α,β,γ,本身考验的就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制度。

之前和一个像我一样年龄不大的教育投资人也聊过一个问题,按照中国的普适性的教育,大概能让全民避免文盲,但却不能很好的照顾一些精英人才的快速成长,你说奥数?比赛?那也只是死板知识的升级版,并非让他们去创造。

而国家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再一味地让孩子们学习课本知识,学习成体系的知识,就真的跳进了成形的困局中,再也培养不出来创新以及创造的人才了。这大概是人性的问题,你看见的就永远成为了你的信条,你信奉的,永远就无懈可击。

所以新课标提的素养教育,提到的创造性以及综合性,要求老师用大单元,用综合的视角看待知识讲授,其实就是在打破原来固定知识体系的局面,然后再走入创造的局面。

之前看国外的教学案例,基本老师来了以后只会说明我们的基础知识是什么,只是一个 lecture.lecture 引导学生去了解一块知识,然后将时间交给学生,你用这段知识去干嘛,老师不会给太多的指导,核心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有效的学习者。

自己也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讲:**你现在学的高中数学,可能将来你一辈子也用不上,那你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你如何学习这个陌生知识的方法,以及你解决这个陌生领域的能力。**固然学习是需要学到一些信条,是需要学到一些信奉的,但如果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这样的话,那人类也早都可以停止学习了,留在当初 1+1=2 的境界不是让所有人压力更小,生活更惬意吗?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你认为中国当前的教育最缺少什么?

知乎用户 叶峻峣​ 发表 缺少教育。 以下内容且看且珍惜,说不定待会儿就没了。 个人觉得,当前的中国教育算不上真正的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没什么帮助,甚至也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许多读者在读了往期的一些文章后往往会抱有疑问:「我们的教 …

中国教育的现状如何?

知乎用户 斜风细雨 发表 知乎首答。 人正在美国 ucla 进修社会学,对中国教育一直很关心也做过一些思考,正好把这些想法汇聚成文章写在这个问题下面。总体上是一些抽象宏观的思考,同时讨论了一些具体现象,基本都是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看过不少这 …

中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顶端人才比不了西方?

知乎用户 Ming Ali​​ 发表 今年上半年在做一个植物实验,大概是研究植物遇到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反应,细节就不讲了。毕竟文章还没有发。 植物养在这样的水培盒里,一个盒子大约能养二十株。为了让表型稳定,选取的植株都是健康状况大小差不多的 …

中国大概还要多久会全面超越美国?

知乎用户 臭脚黄 发表 对一个国家整体进行预言,只要是超过 10 年的,无论是鼓吹药丸,还是星辰大海,都不可信,更不用说是键盘政治家的预言了。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如果说的是 “还要多久能实质性使得今日美帝国的全球剥削模 …